Chan han lu portfolio 2014

Page 1





墨默 MOMO Lungluan Lake EcoresortDesi gn

龍鑾潭生態渡假村設計


區位圖

濕地生態

墨默 MOMO si te analysi s

基地位於屏東縣恆春鎮,西側鄰龍鑾潭風景區,東側鄰屏鵝公路 ,周邊多是 村落、農地以及魚塭。基地內地形平坦,有幾處原有廢棄魚塭。龍鑾潭風景區 擁有豐富野鳥資源,並依季節性而有所不同。


水體

入口 水源

植栽 接待中心 停車場 住宿區

建物

大草坪 餐廳&茶室 濕地

道路

芳療中心

取狂草中的師法自然的概念,使人來到度假村能與自然對話,感到放鬆,並藉由濕地生態, 讓人可以學習環境的多元性與重要性。

綠地

墨默 MOMO CONCEPT


墨默 MOMO SI TE PLAN

「以水為墨,以大地為文章」,全區以「墨」字轉化成的水道貫穿,根據書 法為主題來展現空間上的開合、疏密變化。


A

B’

剖面AA’

A’ B

剖面BB’

Vi l l a區位於「墨」字中段,以隱匿於叢林中的水岸秘境為構想創造出沿著墨字河流,便可尋到桃花源的 空間故事性為配合主題狂草中”師法自然”的精神,每一棟Vi l l a周邊皆以植栽代替牆體,以提供客戶隱 私。Vi l l a大多集中在水岸邊,提供一個親水的環境,也提供多樣的生物共存,使此地之自然環境更為豐 富多元,住宿區中除了私人的Vi l l a外,亦在僻靜的角落設置發呆亭,給予客戶享受悠閒時光的空間。

墨默 MOMO VI LLA AREA


入口模擬

C’ C

停車場剖透CC’

墨默 MOMO

入口處設置一緩衝廣場,使得來車得以順利進入;入口左側唯一水池,其中放置有杜家村名字的石塊,入口 設計的林蔭道主要是營造進入不同世界的意象。 由於停車場緊鄰接待中心,所以利用高程變化設置半地下化停車場。在採光及通風的考量下,以棚架代替土 層,並利用爬藤植物增加綠覆。鋪面排水中,除了採用透水鋪面外,亦設計單向排水坡度,使半地下停車場 不至於淹水。


D

餐廳剖面DD'

D’

餐廳模擬圖

此地鄰近度假村中的濕地,具有開闊的視野,另一面為一大草坪,做為複合型空間使用。平時可 提供旅客休憩,特殊時候也可舉辦戶外活動,在餐廳與茶亭之空間區隔上,不僅以一條小溪穿過 餐廳與茶亭之間,亦利用植栽保持茶亭之隱蔽性。 在茶亭的設計上,採半戶外開放式, 並且設計其三分之一於水面上,喝茶休憩的同時亦可感受潺潺 流水的氛圍。

墨默 MOMO RestaurantArea


春 山光照檻水繞廊 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墨默 MOMO Planti ng Desi gn

以「四時讀書樂」為概念,帶入四季植栽設計,以塑造多樣的四季的空間氛圍,並可以 配合不同的活動。 春:主要目的為為住宿區形塑一個多變的環境,使人可以享受四季不一樣的生活。而房 屋周圍皆為常綠植物,以達到隱蔽的效果。


冬 木落水盡千崖枯 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 高歌夜半雪壓盧

冬:冬季總給人寂靜、寒冷的印象,主要把這種意象轉化為靜謐的 環境來塑造,讓溼地的部分在冬季可以欣賞荒涼的蘆葦,也可以享 受安靜的時光。

墨默 MOMO Planti ng Desi gn



靜境

Sli entSpace

406 Platz Quali tyI mprovementDesi gn 台北萬華406廣場品質提升規劃設計


西門圓環 商業空間 西門紅樓 藝文空間

406廣場 綠地公園

基地現況

日影 & 風向

現有區域內具有商業空間的西門圓環與藝文空間的紅樓,故將基地定位為一個公園廣場 entSpace 靜境 Sli Si te Analysi s

綠地,以做空間上整體的串聯。 基地現況,具有部分原有建物、綠地與廣場硬鋪面,整體空間缺乏在地特色。


停車場 捷運逃生口 輪番所

圓弧廣場

草地 樹穴

本堂台基

參道

本堂前廣場

鐘樓

直線的引導

曲線的自由穿梭

御廟所 水景 草坡

樹心會館 休憩木平台

空間示意 廣場 開闊 空曠

樹列 引導

樹蔭 遮蔽 穿透

草坡 變化 自然

直線為城市的特色,而曲線為自然的形態,將這兩種特點作融合,是我賦予這個廣場的定義。 在這個設計中,我設置了三種不同型態的廣場,一個是林蔭廣場,它是由樹陣下的空間所組成,給 予遮蔽,並具有穿透性的語彙;二為本堂前的廣場,是由周圍的樹以及鋪面所圍塑出來,這個廣場 由於鋪面皆為直線排列,所以具有強烈的引導性將視線引導至本堂;最後一個則是圓弧廣場,因為 弧形的地鋪面以及樹列,是給人一種較為隨性的感受,可以說是適合活動性質活動的廣場。

靜境

Sli entSpace

Desi gn Concept


樹穴排水澆灌

樹穴

圓弧廣場排水

entSpace 靜境 Sli

Desi gn Concept

此次的設計皆由規線而生,而斜率則是參考參道以及垂直與參道的規線,其中鋪面以 及樹穴的排列皆位於規線上,以營造都市的直線的意象。


御廟所歷史回顧區

樹心會館木平台休憩區

而曲線是由鋪面以及樹列的排序衍生而成,可以說是直線創造了曲線,也從北 方路口進入,至南端銜接至充滿自然曲線的草坡,此處意象為城市走進自然的 概念。

靜境

Sli entSpace

Si te Plan


剖面1

剖面2

Scale :1: 200

entSpace 靜境 Sli

Secti on

剖面1:此為本堂前的樹蔭廣場,可以在樹下的休憩木平台盡情的享受悠閒時光。 剖面2:角落的草坪,在這壅擠的都市中,可以說是一個珍貴的綠洲,除了可以恣 意在草坪上進行活動外,也可以在一旁的水池戲水。


燈光設計的部分,主要讓地燈融入鋪面設計,以達到引導的效果,另外也在 座椅下方或是兩側設置嵌燈,讓人在夜間使用時有一定的照明。

靜境

Sli entSpace

Perspecti ve




不復以往自然蜿蜒的河岸

Before 原有河道蜿蜒

正常水位

根繫 Connecti on Analysi s & Concept

泥沙淤積導致河道改變

Now 建起堤防,破壞水文

水位上漲時

Futi re 將水泥退縮,還河於道 恢復河道蜿蜒,復育生態

水位下降後

分析:基地位於南投市旁的貓羅溪一河段,往年由於上游過開發造成下游泥沙淤積並破壞原有水 文生態,長期下來此處為閒置空地,充斥雜亂叢生的雜草。 構想:以改善河岸景觀、防洪護坡為主要目標,並縮小人與自然的距離,為減少洪水時對河岸的 影響,拓寬河道、還地於河,並設置地下蓄水池,和水上淹時可將水排入地下;增加河道蜿蜒度 ,以恢復河岸水文生態;河岸蜿蜒的步道可供人親水,接觸河岸生態。


蓄水池 自然沉澱

蓄水池中所積蓄的泥水,自然沉澱後會分為兩條管道,一條抽取沙子,由於近幾年 岸邊都會舉辦沙雕藝術節,故抽取的泥沙可再利用;另一條管道則是通到樹穴,利 用毛細原理的概念,再管道中加入類似海綿纖維的物質,讓與泥沙分離乾淨的水可 以自然的排到樹穴利用。

根繫 Connecti on Concept& Perspecti ve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