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成大建築大二上作品集

Page 1

Portfolio of the third semester Kai-Min Dong NCKU ARCH 109th


董凱民

成大建築系二年級

慢,大概可以做為我這學 期的代表字詞吧,生活在 台南這個以步調緩慢著稱 的城市,在這裡求學,這 學期我用稍顯「慢」的態 度度過,開始思考人生中 最重要的事到底是什麼? 因此這學期擺在建築設計 上的重量少了一些,但也 因此經過三次設計後,我 再次了解到建築設計對我 而言的特別,做設計能帶 給我實質的快樂,這學期 做得不好的,期許自己下 學期能一一步上軌道。 謹此紀錄 2018.01.16


Contents

3 家 - Home

13 古都基金會營運中心設計

21 發掘與置入 建築系評圖展示空間與工場設計





家 - Home 2017 Sep 陳穎澤老師 指導


家 - Home 2017.09.19 -2017.10.31 指導老師:陳穎澤老師

此 題 目 為 一 住 宅 設 計, 給 定 實 際 基 地 並 假 定 基 地 為 空 地, 對 於 自 行 設 定 的 program(家庭成員、寵物等)設計屬 於他們的「家」。學生須先進行一系列 的基地分析與案例分析然後進行設計。 基地位置:大學路 18 巷與 22 巷交叉口 基地面積:380m2 建蔽率:50% 樓層數:地上 2 層 家庭成員: 爸爸:房屋仲介、凌晨送羊奶 媽媽:塑膠工廠作業員 我:建築系大二學生 妹妹:高三學生

設計目標 我以現在的家庭成員做為設計的對象, 一家四口有各自的班課,所以能四個人 輕鬆聚在一起的時間並不多,而且因為 每個人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回到家後通 常是各占一方:媽媽在一樓客廳看電視, 爸爸與妹妹在二樓房間,我在三樓的房 間,交流因此更是稀少。因此這次的設 計將以家庭交流做為主要核心,並兼顧 每位家庭成員的個人興趣與生活方式, 設計一個公共與私人生活得到平衡,並 以使用十年為目標的單棟雙層住宅。

家庭成員在家時段(斜線為在家時間)


透過配置與開窗讓公私領域有視線交流,即使在私人空間奮 鬥也不會感到孤單

( 左 ) 以中庭為中心各房間相對,增加視線接觸 ( 右 ) 以客廳為重要節點, 增進交流

6



8



10





古都基金會 營運中心 2017 Nov 辛柏毅老師 指導


古都基金會營運中心 2017.10.31 -2017.12.05 指導老師:辛柏毅老師

古都基金會係以培育及推動古都保存再 生之相關人才與活動為設立宗旨,致力 於空間文化資產之保護利用及人為環境 品質的改善提昇,藉以促進社會人文素 質與人際關係之良性發展;近年來更成 立了品牌「好務」,包含了食坊、布坊 與木坊販賣相關的手作成果。而古都基 金會現址的公司位置將無法容納日益增 加的事務需求,所以假定一基地作為新 營運中心的建設地點。

基地位置:中山路與中山路 79 巷交叉口 基地面積:160m2 建蔽率:80%,地面層需騎樓退縮 3.5m 容積率:320% 樓層數:地上 4 層 空間需求: 1. 行政與研究空間:供 5 人使用之工作 空間,合計約 80m2 2. 好務布坊:供 5 位裁縫師工作與布料 倉庫等之空間,合計約 120m2 3. 會議與講座空間:供 20 人使用之會 議 與 講 座 空 間, 可 彈 性 使 用, 合 計 約 100m2 4. 展售與咖啡茶飲空間:室內座位 8-10 人加上 2 名工作人員,合計約 100m2 5. 本設計建議設置電梯


這個案子包含了對外銷售以及內部行政 的目的,因此我的將動線分為內部與外 部動線,外部動線連結了從騎樓半戶外 咖啡區最後到布坊的公共區域:內部動 線則連接了一樓咖啡廳櫃台到布坊到四 樓的行政空間;電梯放置於建築的中間

同時作為內部與外部動線的使用,並以 其為界線切割出各個空間。 觀察中山路沿街面會發現其一大特色就 是騎樓的延續,我保留這個特點並將其 強化:將一樓前後直接打通成一個半戶 外廣場,做成「社區騎 樓」,串聯中山路與開 隆宮廟埕,當基金會有 演講或活動的時候社區 騎樓連帶廟埕成為一個 腹地廣大的活動空間, 在沒有特別活動的時候 社區騎樓便可成為來開 隆宮參拜的家長放心讓 孩子玩樂的地方,或是 做為市內學生社團活動 的團練場地之一,藉此 帶動社區的活絡,承接 這個概念,一樓的咖啡 廳櫃台也同時有兩向的 開口分別對建築內與建 築外營業使用。 16



18





發掘與置入 建築系評圖展 示空間與工場 2017 Dec 吳秉聲老師 指導


發掘與置入 - 建築系評圖展示空間與工場 2017.12.05 -2018.01.13 指導老師:吳秉聲老師

成大建築系館自 1982 年遷至光復校區 現 址, 至 今 又 經 歷 了 許 多 相 關 研 究 樓 的建案還有最重要的改變:臨小東路側 C-Hub 的增建,如果有機會重新考慮此 一增建案的內涵與形式,會有什麼可能 性?這個題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 要重現建築系館最初新建完的模樣,第 二階段再置入對系館增建的設計。

基地位置:成大光復校區西北角, 小東路與前峰路交叉口 基地面積:545m2 建蔽率:因校區因素可不考慮 容積率:總樓地板面積不超過 1000m2 樓層數:地上 2 層 空間需求: 1. 門廳空間 2. 評圖與展示空間:50 人使用聚集之主 要評圖與展示空間,約 240m2 3. 評圖討論室:12 人使用之個人討論室 三間,合計約 100m2 4. 簡易咖啡與茶飲空間:提供 10 人座 位之簡易咖啡茶飲空間,約 30m2 5. 設 計 工 場:15 人 使 用 之 木 工 場, 約 100m2 6. 系學會辦公室:約 20m2


我覺得建築系的形象應該對外簡潔穩 重,所以對外的立面我用乾淨簡潔的平 面來表現,但材質上使用沖孔板配合內 側牆面的開窗讓立面可以在白天黑夜有 不同的表情:白天看到的就是很完整的 硬平面,晚上會透出室內的光線暗示人 的活動還有建築系的生活型態。

對外開大面窗,並把樓層抬高使評圖活 動成為都市的視覺焦點。

我以立面高度與形狀為基礎,在長剖面 做空間的切割,經過一些嘗試後我決定 保留基地原來的高差,讓我的大評圖場 高度介於一二樓之間,也就是大一教室 與更高年級之間的高度,並在大一陽台 同 時 我 想 增 加 建 築 系 與 外 界 的 交 流 接 跟綠台分別設置前往大評圖場的階梯, 觸,評圖作為建築系極具代表性的活動 讓 不 同 年 級 到 評 圖 場 的 過 程 帶 有 象 徵 而且有相當的表現性與可表演性,所以 性。 在立面上特別將大評圖場向外凸出而且

24



26



28


NCKU ARCH 201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