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 Jing-Hsiang Selected Works

Page 1


Huang Jing-Hsiang 黃敬翔

I am pursuing architecture on a small island. And I am eager to see more. Taking small islands as nodes

MAIL : justin851224@gmail.com

Education

Experience

2016

National Quemoy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2019

Tunghai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2020

Chongqi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Lifeguard interior decoration coffee shop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工作營 宏矩建築師事務所 暑期實習

Skills

Drawing AutoCAD Rhino Sketchup Vray Photoshop Illustrator Indesign Hand-Modeling Photography


序 建築是一門藝術。當我畫下一條線時,我希望這一條線能成為一則故事的 元素;而當我繪出一個空間時,我希望這個空間能帶來一則故事;當這些空間 堆疊在一起時,我希望這能帶來一些改變。 《孤獨。孤讀》是我進入建築系的第一個作品,由環境體驗作為課題。開 始思考環境中除了視覺所見之外,更深一層的觀察。街道、海岸、城市都開始 轉換成線條與空間,而且各具意義。 在我目前的建築生活中,思考和說故事是我對於建築的初步了解,也是我 對於自己的期許,下面幾件作品即是我在建築系三年來嘗試朝這步邁進的過程。



目 CONTENT

01 Interweaving 社區生活的再建構 / 國民運動中心設計

02 介入 _ 以人流為介質的街道關係 社區圖書館設計

03 垂直生長的過渡 商業辦公大樓與鄰里超級市場設計

04

SECURE 個人工作小屋設計


Interweaving

社區生活的再建構 / 國民運動中心設計 這項作品是 2019 年在東海大學交換學生時所完成的作品。 基地位在台中市水湳附近,鄰近文心路。設計的主旨在 創造一座屬於當地居民的運動中心,而這類設施在台北已有 許多案例。皆不外乎是創造許多公共場所,以不變應萬變。 我的概念是透過,城市農場的功能將這些所謂的公共 場所進一步定義成在地居民能共同使用,更擴及各個年齡 段。 從老年的種菜娛樂;中年與青年的運動與健康飲食需求到幼 年的教於活動。進而形成貫穿整個社區脈絡的公共設施。 型態上,除了圍塑一個內聚性的廣場之外,大量使用 PC 透 光版,使建築量體能在夜裡成為,代表社區與生活型態的柔 性招牌。


CONCEPT

DRAWING / 1

基地的獨立性

CONCEPT

DRAWING / 2

作為鄰里節點 (node)

CONCEPT

DRAWING / 3

基地的阻隔性

量體形式

入口位置

路徑節點

路徑交織

街區縫合

街道形式


SITE PLAN

1:3000


1

2

3

4

13

UP

DN

5

UP

-8.00 6

UP

DN

7

9

1 共享廚房 2 餐廳廚房 3 餐廳櫃台 4 都市菜園 5 社區餐廳 6 頂樓菜園 7 健身房 8 韻律教室 9 辦公室 10 貯藏室 11 桌球場 12 休憩空間

DN

8

11

DN

10

UP

12

10

2F PLAN

1:900

-4.50

1

3

-6.00

2

13

4

5

DN

6 UP

-6.00

11

7

8 12

10

UP

DN

9

-6.00

12 -7.50 16 DN

15 UP

DN

UP

17 14

18

B1F PLAN

1:900

1 入口 2 大廳 3 辦公室 4 壁球場 5 休息室 6 休憩空間 7 更衣室 8 置物間 9 羽球場 10 茶水間 11 排球場 12 貯藏室 13 室外網球場


A-A' SECTION

1:500

B-B' SECTION

1:500

C-C' SECTION

1:500






介 入 _以人流為介質的街道關係 社

以金門老街區中的閒置用地做為社區圖書館機能。 圍繞在基地周遭的是 70 年代的舊騎樓,街道皆是單行 車道的寬度。街屋上滿是台灣特有的招牌林立與鐵皮加蓋。 由此我的概念從騎樓與鐵皮加蓋的空間形式進行分析與 轉換,期望將舊有的騎樓與街道的有機關係重塑。達到保存 舊有街道尺度,並從中創造出更多的街道行為。 轉換後的空間,將街道想像一幕一幕的場景,凹凸的有 機型態構成與街道混入並以人流為空間與街道的介質。而那 些凹凸的量體在內部空間即構成了不同的閱讀空間的條件。 最後透過下挖,將量體高度減低,避免形成街道的壓迫, 並將半戶外空間放置在量體後側保持空間的獨立性。


私密閱讀空間

閱讀空間

騎樓的空間形式

廣場聚會空間

騎樓空間形式重組

露臺空間

與街道介入交錯 地下戶外空間

以騎樓的建築形式空間作轉換。 行人的穿梭、街道空間的侵入,形成台灣特有的街道空間。 設計手法將此種空間形式的剖切面進行翻轉、接合,構成面 狀的空間暗示,並進行拉伸。 由騎樓的空間形式所形成量體,將各式的閱讀空間、社區教 室與聚會空間放置在這些有機的觸角內與外,進而讓各種活 動的發生成為一幕幕街道的場景。


DN P

U

N D

7

14

6

13

8

9 10 3

5

1

12

11

4

UP

SITE PLAN

2

1 入口 2 2 樓入口 3 戶外階梯舞台 4 咖啡廳座位區 5 停車場 6 櫃台 7 後勤辦公室 8 期刊區 9 親子閱覽區

1:300

10 社區教室 11 閱覽區 12 咖啡廳 13 茶水間 14 電腦查閱區 15 自習室 16 社區多功能廳 17 藏書區 18 開架書

7 17 UP

15 DN

18

6

14 11 11

16

UP

DN

10

11

2F PLAN

1:500

B1F PLAN

1:500




垂直生長的過渡 商業辦公大樓與鄰里超級市場設計 以金門的第二大城鎮中心,金湖鎮為基地。 金湖鎮又稱山外,舊時是為軍隊駐紮而興盛的城鎮,而 基地的周遭則是城鎮中心旁的新開發區與高層住宅。 我以批判性的角度切入,認為這個城鎮不應以成為下 一個大都會為發展目標,但是因應日漸增長的工作人口,辦 公空間無法避免,因此以誇張的垂直綠帶來諷刺不斷生長的 高層建築。 透過高聳的垂直綠帶作為量體的核心,往外延伸十字型 的挑空,切割量體,強調主體量體。這些挑空也作為主要人 行動線的暗示;走道、空橋與樓梯。 鄰里超級市場則以市集的形式作為雛形,期望結合舊時 的菜市場氛圍,成為社區居民的互動場所。


HEADQUATER

HEADQUATER

FLOOR FLOW

OFFICE

CRATE TERRACE

OFFICE

OFFICE

ATRIUM

OFFICE

PATIO

BOOK STORE

MARKET

EXPLODED AXONOMETRIC

VERTICAL GREEN

MASS DIAGRAM

MARKET PLAN DIAGRAM

將垂直綠帶以誇張的形式帶來對於垂直城市的批判。 十字型的動線貫通整個建築量體,並將垂直綠帶作為中心點, 強調視覺軸線,以同樣方式進行功能分區。 透過挑空的十字與其上的空橋,試圖強調人行動線。 鄰里超級市場作為 program 的主軸之一。 帶入有別於貨架式的工業時代型態的賣場,將攤販的布局形 成多樣的流線,並增添座位區。帶來社區性的賣場。


1

2

2

3

7 1

4

6

5

9

8

SITE PLAN

1:1000

1 入口 2 市場 3 結帳櫃台 4 進貨區 5 貨物辦公室 6 貨車進貨區 7 辦公室出入口 8 地下停車場入口 9 戶外廣場


2F PLAN

1:2000

3F PLAN

1:2000

5F PLAN

1:2000

7F PLAN

1:2000




SECURE 個人工作小屋設計 建功嶼 一座藏在金門島內灣的小島。 在退潮時才能登島;昔日,曾經是民眾遺棄痲瘋病人的場所, 而後又成為國軍的堡壘。 「工作室」 我認為是執行想法與思考的單位空間。 回看各個大師都擁有一個屬於自我的空間,柯比意的湖邊小 屋似乎就是這麼一回事。他的工作室面積只有 3.6M×3.6M 卻擁有日常生活的一切需求。 讓火爐成為空間的中心,抬升樓板界定出廊道,區分 空間性質。透過耐候鋼的皮層與狹小的開窗訴說,對於基地 的感知與情緒。

SITE PLAN

1:1000


篝火。在一次基地的探查,遺忘了漲退潮時間; 8 個小時的黑暗。 恐懼,是我對這塊基地的第一映像; 安全感,是我對這個課題的第一個想法; 火,是我對空間的唯一需求。


不舒適的爬梯 創造出瞭望空間的 神聖性 狹長的帶狀開窗 讓光線逸散到整個空間

2F PLAN

1:50

1F PLAN

1:50

天窗上 讓雙層玻璃夾著一層水 試圖讓光線均勻散到空間內 側立面上 打開兩扇如同窺探孔的小窗 嘗試減低開窗的不安全感


控制光的撒落 讓製造安全感的同時 不讓室內空間過於陰暗 瞭望空間的開口 對著工作區域 隨著時間而移動

SECTION

1:50




Architecture , etc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