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塘廟宇實錄

Page 1


獻辭、序言、前言

3

4

觀塘區議會主席獻辭

觀塘民政事務專員獻辭

5

觀塘區議會屬下編輯工作小組主席序言

6

觀塘區議會屬下環境及衞生委員會主席序言

7

編者前言

8

觀塘區內26間廟宇介紹

9

觀塘西分區

啟業邨福德廟

10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

13

佐敦谷福德伯公古廟

16

牛頭角福德廟

19

牛頭角聖人公媽廟

22

四順分區

大聖佛堂 — 大聖寶廟

25

順天邨伯公廟

28

順利福德伯公廟

31

城隍廟

34

普善佛堂 — 觀音廟

37

聖仁公媽廟

40

海國天后古廟

43

秀茂坪分區

昭利聖君古廟

46

聯光佛堂—達摩寶廟

49

1


藍田分區

藍田福德老爺古廟

52

翠屏及油塘分區

大士王爺寶殿

55

大王爺古廟

58

茜草灣三山國王古廟

61

玄天上帝佛祖廟

64

華嚴閣

67

油塘福德堂

70

茶果嶺天后宮

73

明照堂

76

地藏王古廟

79

嶺南古廟

82

鯉魚門天后宮

85

鳴謝

88

2


獻辭、序言、前言

3


觀塘區議會主席獻辭

觀塘區議會主席 陳振彬太平紳士,SBS

香港是一個中西共融、宗教自由的社會,香港人既重視中國傳 統的信仰,也接受西方不同的宗教,務求在緊迫的生活節奏中,透過 各式各樣的宗教信仰尋找精神上的慰藉,追求理想的心靈境界。 佛教及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在香港擁有大批信眾,華人廟 宇超過數百所,在觀塘區便有26所廟宇,當中雖然供奉對象、祭典儀 式各有不同,但信眾祈求神明賜福庇佑的心願卻是一致的,可見這些 廟宇在本區的習俗文化中佔着不可或缺的一環。 是次觀塘區議會與觀塘民政事務處編製的《觀塘廟宇實錄》, 旨在詳盡記載觀塘區廟宇的歷史及發展,並按照地區的分布有系統地 介紹廟宇的由來及特色,藉此加深居民對本土廟宇文化的認識。 最後,我謹此衷心感謝編者及編輯小組成員在整個編撰過程中 付出寶貴的時間及心血,也感謝各界人士鼎力相助,提供各方面的意 見及支援,讓《觀塘廟宇實錄》得以順利刊印。

4


觀塘民政事務專員獻辭

觀塘民政事務專員 區慶源太平紳士

本港的廟宇奉祀不同的民間神祇,其立廟的歷史由來皆有着獨 特的背景,置身其中,不難發現一所所古老的廟宇正是舊日社區的縮 影,蘊涵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及居民的精神面貌。 與其他地區一樣,觀塘區的民間廟宇很多,品類亦很廣泛,當 中供奉的主要是兩大類神靈,一是自然崇拜(如自然現象、自然力 量),一是英雄及聖賢的崇拜,地方及歷史色彩非常濃厚。再者,區 內許多宗教信仰活動及禮節也在這些廟宇舉行,除充分反映本區的民 俗文化外,在加強社區的凝聚力及促進鄰里關係方面也發揮重要的作 用。 《觀塘廟宇實錄》內容翔實,圖片珍貴,深入淺出地介紹觀塘 各區的廟宇,參考價值甚高。最後,承蒙編者周樹佳先生及編輯小組 成員傾力編撰整本書刊,為讀者娓娓道來本區的廟宇掌故,本人謹此 衷心鳴謝。

5


觀塘區議會屬下 編輯工作小組主席序言

觀塘區議會編輯工作小組主席 梁芙詠女士,BBS,MH

廟宇是極具人文氣息的地區標誌,裏面的布局陳設、環境氛圍 不但體現了民間宗教本身的意識形態,也透視出獨特的廟宇建築特色 與韻味,讓一眾善信在莊嚴的祠廟誠心祈求之餘,還可細意欣賞當中 瑰麗悅目的建築。 目前全港各區共有數百所廟宇,當中一些由於信眾甚多,香火 鼎盛,加上建築雄偉、美輪美奐,吸引不少本土及外地遊客慕名前 來,有的進香膜拜,有的參觀遊覽,成為香港饒富特色的旅遊景點。 觀塘區有大大小小的華人廟宇共26所,當中有供奉天后、觀 音、佛祖的,也有奉祀不同神靈的。是次觀塘區議會及觀塘民政事務 處邀請香港民俗掌故研究者周樹佳先生把觀塘區的廟宇狀況輯錄成 書,既有助保存及整理與這些廟宇有關的文字記錄及圖片資料,也可 進一步推動本區的旅遊,在觀塘區現有多元化的景點以外,為市民提 供更多好去處。

6


觀塘區議會環境及 衞生委員會主席序言

觀塘區議會屬下環境及衞生委員會主席 劉定安先生

二次大戰後,觀塘區人口增長最多最快,是香港最早發展的一 個衞星城市,當時觀塘區的人口大多是低收入階層,而且來自國內的 新移民,不少更是同屬一個族系,如惠州、海陸豐及潮州等。 族群聚居在木屋區內,居民彼此團結,守望相助,人情味特別 濃厚。 來港後,他們大多不忘在家鄉的風俗文化,信奉神祇,區內便 因此出現了不少廟宇。為了感謝神祇,祈求神靈庇佑,風調雨順,每 逢誕期,廟宇除了隆重賀誕外,個別廟宇更有大型家鄉神功戲,既有 粵劇,也有潮劇,較少見的是海陸豐的正字戲及白字戲,為鄉民表 演,以解他們思鄉之情。 有些神誕更有精彩的大型移神巡遊,除了有充滿粵東地區文化 特色的舞龍舞獅及貔貅飄色巡遊外,還有被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 麒麟。 《觀塘廟宇實錄》有系統地整理觀塘區內廟宇的資料,向全港 市民介紹當中的民俗特色、風土人情,大大加深市民對中國歷年廟宇 風情的了解。 7


編者前言 觀塘區共有大小廟宇二十六間,當中包括有佛教和民間信仰的廟宇。 觀塘上百年的廟宇只有三間,分別是鯉魚門天后宮、三山國王廟和茶果嶺天后宮,跟着的就 是擁有七十多年和六十多年歷史的明照堂和華嚴閣,其餘的廟宇則大多只約有四十多年光景。 這些戰後才出現的廟宇,主要是集中在區內一些在五六十年代開發的地方,例如雞寮(今 日的翠屏邨)、牛頭角、秀茂坪、油塘和藍田等。它們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初期都非常細小簡 陋,而且只是由一小撮人供奉,但慢慢發展起來,就成為一間頗具規模兼香火鼎盛的廟宇。好 像雞寮的地藏王古廟,1962年時只是山坡上的一間小鐵皮屋,但到了今天,已成為一間建有小戲 台,終日都有善信誦念《地藏經》的廟宇。另一間就是牛頭角佐敦谷的福德伯公廟,該廟最初 的小神龕仍保留在神廟背後,兩者一相比較,就可知道該廟四十年來的變化實是多麼的巨大。 不少觀塘的廟宇創辦者或團體都是六十年代初由大陸來港的海陸豐籍移民(俗稱福佬)。由 於旅途中危機四伏,他們上路時,便會帶着家鄉的神靈傍身,那也許是一包香灰,甚或是一紮 香枝,總之如順利抵達香港,他們就會想到替神靈尋求一個歸宿,而區內不少廟宇像藍田的福 德老爺古廟、秀茂坪的城隍廟或臨時安置在順天邨的聖仁公媽廟等,就都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 的。看見這些廟宇,除了信仰本身,其實背後還有更多真實的人生故事,可叫人細心思量。 在海陸豐人之外,潮籍人士在觀塘區也建有不少廟宇,但來歷就比較複雜,當中有接自大陸 香火的,如海國天后古廟是出自捷勝龜齡島的。也有直接在香港創造的,如順天邨的伯公廟。 甚至有不明來歷的,如油塘福德堂等等。而從廟宇的種類來看,潮籍人士似乎對福德廟(土地 廟)也較鍾情,觀塘區共有六間福德廟,由他們管理的就佔了五間。 由於觀塘的廟宇大部份都是潮汕人士興辦,他們帶來很多廣府文化以外的民間俗神信仰,例 如陸壓真人、昭利聖君張老伯、天神老爺、五雷祖師和聖人公媽等,都一新港人耳目,大大豐 富了本土的民俗內容,而有一樣更是不能不提的,就是乩童現象。 潮汕人士所指的乩童,跟我們一般說的扶乩,並不一樣,在他們的眼中,乩童是神靈的替 身,而不是中間人,神靈可以直接附身到乩童為善信解決疑難,同時也可以展現非凡的能力。 觀塘區不少廟宇都有乩童,甚至可說某些廟宇的興旺,全因為有乩童的出現才能從無到有, 或者聲名大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秀茂坪大聖佛堂的鍾淦。此外,區內著名的乩童還有大王爺 古廟的陳味、嶺南古廟的蔡鎮泉和胡璧卿、聯光佛堂的葉培、佐敦谷福德伯公廟的陳木炳和海 國天后古廟的黃錦漢等。這批乩童雖然大都已經辭世,但他們的故事仍然活潑地在民間流傳 着,成為觀塘廟宇的一大特色。 觀塘的廟宇歷年都辦有很多大型的祀祭活動,為街坊提供許多免費的娛樂,例如盂蘭勝會的 神功戲,或是彩旗飄揚、龍獅伴路的繞境巡遊;而不少廟宇的管理團體多年來都積極參與社區 的公益事務,使到各廟宇與社區的關係更加融洽,以發揚宗教最基本的濟世功能。 本書是《觀塘風物志》的續篇,也是首本由區議會製作而以地區廟宇為主題的書籍,本書能 順利完成,實在要感謝區內各廟宇,以及各相關團體和地區人士的協助。 周樹佳

8


觀塘區內

間廟宇介紹

26

9


啟業邨福德廟 前言:

神,之後就用利是封戴了一些香灰回啟業邨, 再放進該邨觀塘道出口 4一座約三呎高鐵皮廟 仔的香爐內,如此啟業邨第一代的福德廟就出 現了。

一班木屋區舊街坊甫入新居,即火急行 動,老遠地去接了一位土地公回邨內座鎮,目 的除了保佑邨民出入平安,原來還有一份對長 者的關懷,因區內最年久的土地廟離屋邨太 遠,公公婆婆上香不便,如今分香而來,他們 就不用「遠走他方」。

五年後的1986年,由於政府需要在廟址興 建一個花圃,福德廟只好遷離,最後被安置在 啟盛樓對出的路口旁,一直到現在,期間鐵廟 曾不知何故給人打爛,故約在十多年前就改用 三合土建成第二代新廟,但大小跟以前差不 多。

一點神心加一分體貼,就成了啟業邨福德 廟誕生的最大動力。 歷史淵源:

1981年啟業邨入伙,初期的居民多是來自 九龍城木屋區1和竹園村2的老街坊,他們有感 新居所曾是空軍兵房,二戰時有很多軍人被炸 死,便商議供奉一土地公,以保佑人口平安, 也方便上年紀的街坊拜神。

目前廟宇是由「福德同安社」管理,人數 約有三數十人。 建築佈置:

小廟初期的佈置極其簡單,只有一香爐, 後來才增添一尊小伯公像。新的三合土福德廟 是由邨民自己建興的,仿中式建築,鋪有瓦

他們起初只有十來人,大多是潮籍人士, 他 們 先 到 牛 頭 角 佐 敦 谷 的 福 德 伯 公 古 廟 3請

整間小廟都由街坊建造

每年的啟業麗晶街坊盂蘭勝會是啟業邨 福德廟最重要的活動

10


1 今賈炳達道與前九龍城寨接連的一帶地區 2 今翠竹花園一帶山頭,以前也稱馬仔坑。 3 他們認為啟業邨屬於牛頭角福德伯公管轄的範圍,所以分香 回邨供奉。 4 即今升降機糟位置附近 5 1981年邨民已在鬼節拜神,但1982年才請法師主持。

在廟的旁邊有一紅色木板,上面寫了昔年 捐錢重建小廟人士芳名,都是邨民自製之物。 供奉神靈:

福德伯公 風俗傳統:

該廟一年要做三個誕期,最盛大的就是 農曆七月的盂蘭勝會,到了2008年已舉辦了 二十七年 5,每年花費約二十萬,由於啟業邨 沒有地方做戲,所以多年來都只是請法師誦 經,而在最後一日也有派平安米的活動。參加 盂蘭勝會的信眾除了來自啟業邨,還有麗晶花 園的居民。 典故軼聞:

第二代福德廟設在啟業邨啟業道與宏照道 交界,鄰近巴士總站,這地方終日有車輛往 來,本是最理想的設廟地點,但為何最初的廟 址卻選在觀塘道的邨出口呢?原來開邨之初並 沒有啟業道,邨民對外出入都得走觀塘道的出 口,所以就把小廟設於那處,到後來遷往現 址,地點反而更覺理想,不少的士司機在麗晶 花園交更或休息,開車前都會走到小廟上一柱 香,以求保庇,漸漸地成為習慣。

盂蘭勝會最尾一晚,「老大」負責把 福德伯公香火由醮棚送回小廟。

每逢初一十五都可見善眾拜伯公

小小的福德廟位於啟業邨車道入口旁

11

觀塘廟宇實錄

頂,四壁以瓷磚作裝飾,古色古香,伯公神像 則置於神龕內的玻璃箱中。廟前有一大香爐和 小供桌,其規模雖小,門口卻鑲有一對雲石 聯,上書「福因土而蔭斯民,德配地以惠方 隅」,中間匾額則有「惟神則明」四字,顯得 頗為講究。


1. 地址:啟業邨啟業道與宏照道交界路邊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24、224X、641、5D、 15A、 24、107、13X(繁忙時間)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三月廿九福德伯公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初一至初三)

年尾酬神(擇日)

12


觀塘廟宇實錄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 前言:

存雜物衣紙或供值理會開會之用。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是目前所知的全港相同 廟宇 1中,最具規模,歷史也最悠久的一間, 其雖位處觀塘區的邊緣,但到了今天仍是牛池 灣鄉的祭祀中心,對高度城市化的觀塘區來 說,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客家文化「活化石」。 歷史淵源:

牛池灣三山國王廟的創設年份至今不詳, 但當超越百年,所奉的「三山國王」神,是 廣 東 揭 陽 河 婆 墟 的 民 間 信 仰 2, 在 粵 東 一 帶 極盛。該廟的信眾雖以牛池灣鄉六村村民為 主 3,但長時間是附近客家村落的祭祀中心, 在1957年更一度是東九龍十三鄉聯盟的所在 地;而廟內偏殿也是昔日龍池小學及幼稚園的 校舍 4。廟宇目前由牛池灣鄉居民組成的「三 山國王值理會」管理。

廟宇曾多次維修 5 ,在正殿兩旁牆上均有 歷年重修的碑記可考,唯在2002年重修時, 工人無意間發現滿佈油污的橫樑,竟刻有「宣 統辛亥年孟春月建造吉旦」一行字,原來早在 1911年該廟已做過一次大維修,卻因沒有文字 記錄,所以一直不為後人得知。往昔該廟地處 海濱,但自政府戰後發展東九龍,就在廟前大 規模堆土填海,使到三山國王廟頓成低地,在 五六十年代,更因渠道瘀塞,經常發生水淹。 供奉神靈:

初時只有三山國王一個神像,但後來為方 便鄉民拜太歲和求財運,於是增加太歲爺和玄 壇趙公元帥 6坐在兩邊。至於那孤身一人的王 爺,鄉民都說祂是三兄弟中的老么三王爺。

建築佈置:

風俗傳統:

三山國王廟以麻石建造,是二級歷史文 物,但要留意其門匾只刻有「三山國王」四 字,當中並沒有一個「廟」字。 廟宇作兩進三間,正殿安有三座神龕,分 別供奉三山國王(中)、玄壇(左)和太歲 (右)。近門處有一鐘形鐵板,為1947年重修 廟宇時眾值理所贈,善信敲之,即傳出如銅鐘 之聲,全港獨有。至於兩邊偏殿,現在只在儲

三山國王廟一年只辦一個誕期,就是三山 國王誕,期間會做三日四夜七本戲。在正誕當 日,鄉民會以炮會名義賀誕,並舞客家麒麟。 至於值理會則會在中午聚到神前問杯,選出新 一屆的值理。以前鄉民做誕,晚上會在廟後空 地露天開灶慶祝的,一張八仙枱坐十個人,可 以開足190多圍,食的是九大簋,但七十年代 末已停。

在坪石邨旁邊的三山國王廟

廟內佈置,正中央為三山國王,左為玄壇,右為太歲。

13


廟內有三山國王簽60枝,出處不詳,就連 揭陽祖廟也沒有,但十分靈驗,問事準得連鄉 民也嚇怕,故有傳鄉民等閒事也不敢來騷擾王 爺。 典故軼聞:

三山國王廟的起源有兩個說法,其一是廟 後早年有一條小村,有魏姓村民無意間在海邊 發現一具屍體,一身將士袍甲,他見將士死無 葬身之地,便好心將其收殮,並許願說現在是 臨時安置他,若他地下有靈,便保佑其家族興 旺,要是真的發了達,就建一間廟紀念他,而 那臨時墓地即現今三山國王廟背後巨石之下。 及後果然,魏家真的發跡,於是他就守諾建了 一座廟供奉亡靈,這也是何以廟內只得一個神 像的原因,但為什麼稱之作「三山國王」呢? 則無法知曉。

上圖所見約為六十年代初的三山國王廟,當年因渠道淤 塞,古廟經常水浸,工人正在清理泥漿。圖左可見「龍池 學校暨幼稚園」的招牌。(余志偉先生藏)

至於第二個傳說,則跟第一個版本差不 多,只是將屍體換成神像,說有村民撿得一武 將打扮的神像,於是就建了一間三山國王廟供 奉,至於為何說祂是三王爺?原來鄉間傳聞三 兄弟中以三王爺功職最大,故此在祖廟也是以 祂坐在中間的,所以就說那個神像是三王爺。

依傳統,一班牛池灣鄉村民舞客家麒麟賀誕。 (余志偉先生藏) 1 全港最少有五間三山國王廟-觀塘區兩間、南丫島兩間和大嶼 山 石灣一間。 2 三山國王是廣東揭陽河婆墟附近三座山的山神名字,三山為 明山、巾山和獨山。相傳三者是結義兄弟,長兄明山神叫連 清化、二兄巾山神叫趙助政、三弟獨山神叫喬惠威,因祂們 屢次顯靈助皇帝脫險,故歷年獲得封贈,三神的誕日分別 是農曆二月初五、十五和廿五。今該地仍有一間三山國王祖 廟。 3 六村分別是牛池灣邨、坪頂村、龍尾村、田心村、河瀝背和 坪石村 4 龍池小學創校於1860年,初期是舊式書齋,以客語教授,到 了1920年才改用白話授課,兼改為新式教學,但在1960年停 辦。 5 分別在1911、1946、1956、1970、1992和2002年重修。 6 民間稱之為武財神。

雖然地方有限,但三山國王誕每年仍會上演神功戲, 吸引不少街坊觀看。

14


2. 開放時間:0600 - 18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彩虹地鐵站A1出口。 所有經觀塘道坪石邨段的巴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二月廿五三山國王誕 (廿三至廿六做戲) 5. 聯絡電話: 2329 0354 6. 提供服務:求簽

15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觀塘道2號(坪石邨黃石樓附近)


佐敦谷福德伯公古廟 前言:

建築佈置:

位於佐敦谷公園內的「福德伯公古廟」, 是區內歷史最久的土地廟,信眾多是前佐敦谷 邨的居民。

福德伯公古廟座落於山窩高處,是打橫一 列的平房,頂部鋪有黃色脊瓦作仿古狀。廟宇 入口梯級立有一隻老虎雕像,稱作「太歲」, 善信常放肥豬肉入其口中,喻意祭白虎。

四十多年下來,昔日的佐敦谷邨已變成鳥 語花香的公園,而該廟宇也身歷轉變的時刻, 慢慢由絢燦回歸平淡,善信口中的熱鬧情景, 就只能從一張張的老照片中去回味。

整間廟由左中右三部份組成,規模頗大。 左為「福德伯公古廟」,門口有雲石門額,上 書「福德伯公」四字,內有巨型三合土神龕, 供奉珍珠娘娘(左)、福德伯公(中)和天后 聖母(右)三神,神龕正向則為一照壁,上有 雲石製「天地父母」神位。

歷史淵源:

在佐敦谷邨 1 落成後,居民陸續遷進,他 們為保出入平安,便想到興建一間土地廟,以 求神靈庇佑。佐敦谷福德伯公古廟最遲於1965 年建成,初時只是小廟一間,大如一個紙皮 箱,現今規模則是經歷多次維修擴建而來,最 近一次大型修建為1992年。廟宇由「福德善社 有限公司」管理,信眾主要是潮籍人士。

中央為玄關,壁上鑲有數塊石碑,其中記 有1990和1992年修廟事。 右則為「福德善社」辦事處,旁有小門, 直出向上行,有一月牙門,門後是一觀音小 廟。另在廟背的山坡上,藏有一龕,為古廟所 擋,頗為隱蔽,上書「福德伯公廟」,內奉有 幾尊小神像,實為該廟的發源地。

創廟乩童陳木炳先生

香港罕見的女神「珍珠娘娘」

16


1 舊稱佐敦谷徙置區,1973年改名佐敦谷邨,共有十六幢H座公 屋,於1996年清拆,現址成佐敦谷公園。

主奉的神靈有:天地父母、福德伯公、珍 珠娘娘、天后聖母、觀世音菩薩、南天門伯公 和太歲(老虎)。當中的「珍珠娘娘」在香港 較罕見2。

2 珍珠娘娘是一位流行於潮汕的民間俗神,專責保護兒童免受 天花侵害,其名「珍珠」,指的就是天花。據知,這女神跟 天后聖母都是早期由九龍城一間已拆的神廟搬來的。 3 「聖者先師」是一潮汕民間俗神,擅求雨,孫姓,傳史上真 有其人。

風俗傳統:

福德伯公古廟每年的誕期共有六個。另 外,逢農曆七月廿四至廿六都會舉行盂蘭勝 會,到2008年已辦了四十三屆,但近年因佐 敦谷邨人口流散,經費漸見緊絀,廟宇已沒有 搭棚做戲,但誦經和派平安米的傳統就仍然照 舊。 由於這廟的伯公歷史最長,是當境土地 (當地歷史最悠久、地位最高的土地神),故牛 頭角福德廟(潮籍信眾為主,原廟在紅磡)和 牛頭角13座的「聖人公媽」(海陸豐籍信眾為 主,原廟在柴灣)每年在區內舉辦盂蘭勝會的 時候,約定俗成,必定派迎神隊伍接伯公到醮 棚看戲,以示尊重。 廟內有福德伯公簽(即土地簽)和靈符可 求;伯公簽一共有27簽,靈符則有伯公、天后 和感天大帝三款,善信請之以鎮宅保平安。 典故異聞:

這廟的建立,跟一名菜販陳木炳有着密切 的關係。相傳本是「聖者先師」 3乩童的他, 在一次先師廟年尾還神時,突然給伯公上身, 在神廠前混身打震,並拿出流星鐵鎚甩打身 體。當時有人知是神靈降臨,便連忙上香問明 身份,那時陳木炳突大聲說自己乃是「佐敦谷 伯公」,因沒有廟宇容身,要求信眾起廟供 奉。自這奇事發生後,好些善信連同陳木炳便 著意為「佐敦谷伯公」尋一容身之所,後幾經 張羅,終於在佐敦谷山邊覓得廟址。

雖然已沒有做神功戲,但盂蘭勝會普度眾生依然是該廟一 年一度的重要活動。

廟內三個神龕,正中是福德伯公,左為珍珠娘娘、 右為天后。

17

觀塘廟宇實錄

供奉神靈:


1. 地址:牛頭角佐敦谷北道,彼鄰佐敦谷遊樂場 2. 開放時間: 0700 - 19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九龍灣地鐵站A出口。 巴士6D、 14B、13X、2A、23M、28、619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三月廿九福德伯公誕

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

農曆六月初六珍珠娘娘誕

農曆六月廿六南天門伯公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廿四至廿六)

農曆十二月年尾酬神(擇日)

5. 聯絡電話: 2757 1491 6. 提供服務:求簽

18


觀塘廟宇實錄

牛頭角福德廟 前言:

建築佈置:

對不少牛頭角居民來說,每天晨早上班, 順路到「牛頭角福德廟」上一柱清香,已成為 生活習慣。這間佇立於馬路邊的廟宇,是區內 兩間福德廟之一,四十年來不斷為街坊提供心 靈慰藉,若問牛頭角的集體記憶有那些?這間 小廟肯定是其中之一。

牛頭角福德廟是一間開放式的廟宇,全廟 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按:但縱然如此,每逢 神誕還是煙霧瀰漫)。其左右兩邊都是透明膠 窗,正面無遮無掩,沒有大門,只有前後兩張 大神枱和天地父母的香爐,上面則掛有一塊兩 面刻有「福德廟」三字的金漆牌匾。廟內有 一座三合土神龕,奉有三位神靈:地母娘娘 (左)、福德伯公(中)和諸位福神(右)。

歷史淵源:

「福德」又稱「福德伯公」,即我們常說 的土地公,神格是保境安民。

全廟不見碑銘之物,側門處側鑲有一塊土 地簽簽文的膠板,詳細列下土地27簽的內容, 以供善信自助解簽。

1949年,一批住在觀音山木屋區(今紅磡 家維邨)的九龍倉潮籍苦力(潮陽人居多), 為求出入平安,就在居所附近搭建了一間小福 德廟,並專程到海防道福德古廟請香坐鎮 1。 1956年,這批木屋居民被遷徙到何文田京士栢 一帶的平房區,有信眾便在區內的第7段(在 泵水塘側邊)重建福德廟。1967年,政府移山 興建愛民邨,福德廟再度搬遷。由於伯公的信 眾大都入住牛頭角徒置區,故在區內覓得一永 久廟址,以延香火,就成了眾人所望。為此, 他們請來風水師指點迷津,並經長老問杯後, 就向房屋署申請撥地,最終獲准在現今位置立 廟 2。

廟的旁邊連着一間鐵皮屋,大小與廟相 若,為廟宇理事聯誼開會的地方。 供奉神靈:

主要供奉天地父母、福德伯公、諸位福神 和地母娘娘。

目前廟務是由「牛頭角區潮僑聯誼會有限 公司」管理。

盂蘭勝會開始前,福德廟的善信會在區內請神到醮場看戲。 建在路邊的福德廟,人氣旺盛,已成牛頭角的地標之一。

19


風俗傳統:

牛頭角福德廟每年做四個誕期和一個盂蘭 勝會。 在盂蘭勝會首日,有大型的繞區接神巡 遊,沿途鼓樂喧天,充滿着節日氣氛,而到了 2008年,已是第三十九屆。 典故異聞:

有廟中長老言,海防道福德古廟的伯公像 是日治時期從海上拾得的,後來九龍倉的潮籍 苦力合資建廟敬奉,所以這神也特別的照顧潮 州人。傳言伯公坐鎮海防道福德古廟的時候, 已經常顯靈。某年佐敦廣東道一大油鼓發生大 火(今上海街統一大廈位置附近),有人就看 到伯公在半空以扇撥熄火焰,以免殃及附近民 居。

盂蘭勝會是福德廟的重要節誕

福德廟內供奉的伯公像,跟一般常見的土 地公公不同,是一身武將打扮。原來潮州民間 分伯公為文、武兩種,牛頭角福德廟伯公屬 「武伯公」,所以善信就造了一個手執寶劍、 威武非凡的神像給祂。

中間的福德伯公作武將打扮,因問乩得知祂是「武伯公」。

1 請香儀式簡單,只是包了一些香灰放進新廟香爐內。 2 到了今天,一些上了年紀的善信還深深記得是在1967年暴動 期間搬廟的,當時還有警察提醒他們小心遭人搗亂。

街坊虔誠祝禱

20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九龍灣地鐵站A出口。所有經觀 塘道牛頭角邨段及牛頭角道的巴 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三月廿九福德伯公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初四至初六)

農曆十月十八地母娘娘誕

農曆十一月十五年尾酬神

5. 提供服務:求簽

21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牛頭角道近八號球場


牛頭角聖人公媽廟 前言:

後來由於政府要削山興建公屋,「聖人公 媽靈位」必須遷走,一些早年入住牛頭角下邨 的村民,就造了一個鐵皮神壇,把神位移到牛 頭角5座天台安放,自此聖人公媽就落籍牛頭 角,更慢慢成為附近街坊的守護神靈。而到了 2000年,牛頭角下邨重建,神壇便改放到13 座牛頭角區工商聯誼會外的空地,繼續讓人膜 拜。

一處毫不起眼的角落,一座無甚特別的鐵 柜,但當中的神位,竟然是香港近代移民史的 一份見證。「聖人公媽」供奉的雖是一堆白 骨,但內裡卻滿載了上世紀五十年代一群新移 民開天闢地的滄桑。 歷史淵源:

1951年左右,大群惠海陸籍的難民由大陸 來港,他們在筲箕灣與柴灣之間的荒山 1搭木 屋棲身,但在開山建屋的時候,竟發現地下埋 有很多骸骨,仿似一個亂葬崗,有人就向附近 的地盤取來一些英泥紙袋,把白骨放進袋裡, 然後一袋袋的移到山坡高處安葬。但事後不少 居民經常患病,他們都認為是觸犯陰靈的結 果,為此,他們就籌集資金 2,為堆堆骸骨造 了一個新墓塚,上面豎了一塊「聖人公媽靈 位」木牌,並立下規矩,居民每年都要定期拜 祭,並請法師誦經,以安撫亡魂。

目前該壇由「牛頭角區工商聯誼會有限公 司」管理。 建築佈置:

聖人公媽廟只算是一個神壇,外型似一個 大鐵柜。壇內有一神位,前面擺有三個香爐, 非常的簡單。 供奉神靈:

天地父母、觀音大士和聖人公媽。

每逢農曆七月,善信設置「幽席」給幽魂享用,好求地方 平安。

聖人公媽神龕就放在牛頭角13座外

22


觀塘廟宇實錄

風俗傳統:

由於聖人公媽是陰神,所以不可以坐廟 的,故一直都是以神壇的形式供奉。這神原本 沒有誕期,但一班信眾以農曆七月十九日為紀 念日,這一天他們會集體拜神祭幽,期間連着 由農曆七月十七舉行至二十的盂蘭勝會,就成 為他們一年間最重要的活動,而到了2008年, 這個法會已做了四十一年。 在法會之前兩日,信眾會先抬「聖人公媽 之神位」的大木主繞牛頭角巡遊一圈,該木主 平日收藏在聯誼會室內,到了盂蘭勝會才拿出 來到神棚供奉,而巡遊的隊伍包括有樂隊、八 仙(演員扮)和海豐麒麟等,人數達一二百 人。

善信抬聖人公媽神主牌到盂蘭勝會醮場

典故軼聞: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的遊神,日子雖然固 定,但出行的時間卻年年不一樣,必須問杯聖 人公媽,方可決定,眾人稱之為「問阿公」。 曾試過多次,問杯結果是早上九時出發,但當 日一早狂風暴雨,直到八時四十五分仍是天昏 地暗,但出奇的是一到九時,雨勢自然的減 弱,及至隊伍出發,天色會突然轉晴,如此遊 行約一小時後,當大家一回到醮場,大雨即傾 盆而下,準確到叫人驚嘆。

1 即今日興華邨一帶,往日稱為第四段 2 他們稱為「執錢」。

這是另一位聖人公媽神主牌,每逢七月盂蘭就會放到醮場 中央受供奉。

23


1. 地址:牛頭角下邨13座45號地下對出空地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九龍灣地鐵站B出口。所有經觀塘 道牛頭角邨段及牛頭角道的巴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 (十五遊神,神功戲十七至二十)

農曆年尾酬神(擇日)

24


觀塘廟宇實錄

大聖佛堂-大聖寶廟 前言:

坊 2、大聖寶廟、三太子廟、天地父母龕、福 德廟、三官大帝廟、辦公室和廣場。廟內有碑 三座,分別刻上1987、1994及1998年重修廟宇 善長的芳名。

秀茂坪山中有這麼的一間廟,每年神誕日 都吸引大批中外傳媒採訪,數十年不絕,而附 近的木屋區更套用其名稱做村名,仿佛廟宇就 是秀茂坪的標記,這間名氣極盛的廟宇,就是 供奉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大聖佛堂。

佛堂的廣場宏大,可容納近千人,乃自秀 茂坪沒有場地做誕後,該廟每年做神功戲和拜 神的主場地。廣場之末端有一口水井,應是以 前居民之遺物,但已乾涸。

歷史淵源:

秀茂坪大聖佛堂的出現可分為三段時間, 首 先 , 其 廟 址 是 由 大 聖 佛 祖 的 乩 童 鍾 淦 1在 1962年覓得,及後在1964年開始籌建,最後 在1968年才興建完成,善信大部份都是海陸豐 籍。由於大聖佛堂非常有名,連附近的木屋區 也稱為大聖村。該廟現由「九龍大聖佛堂有限 公司」管理。

供奉神靈:

大聖佛祖、天地父母、觀音大士、豬八 戒、沙僧、三太子(哪吒)、三官大帝、華光 大帝、福德老爺、譚公仙聖、玄天上帝 3、趙 太祖師、達摩祖師、財帛星君和葉公元帥夫 婦4等。

建築佈置:

大聖佛堂建於山谷中一大平台之上,由多 風俗傳統: 該廟每年共有十個誕期,但以農曆八月 座建築組成,包括一座「大聖佛堂」山門牌

乩童爬的刀梯。(陳仕鴻先生藏)

在山腳路口的大花牌

25


十六的大聖誕最為隆重,自1968年起即年年 舉行神功戲 5和降童演法,而神功戲的最高紀 錄是九天。在正誕日,一班乩童 6更會做出滾 油洗面、踏火炭和上刀梯等匪疑所思的「表 演」,成為不少傳媒的採訪焦點。

1 鍾淦(1941 -2005),海豐人,人稱馬騮王或鐵馬騮,為大 聖佛堂創辦人。他約在1962年偷渡來港,在成為乩童前,曾 做過多行,包括茶檔水吧,後因大聖佛祖經常附體,且屢有 靈驗,便倡建佛堂以濟世人。鍾淦去世後,目前的大聖童身 為一陳姓男子。 2 牌坊建於秀茂坪道通往佛堂的山路口,由善信陳漢相捐建。 3 兼附周公和桃花女兩位陪神。 4 兩位為陰神,是在佛堂附近發現的兩副骸骨,因是葉姓夫 婦,遂稱之為「葉公元帥夫人」,後因大聖降乩要眾人製像 以祀,故做了兩個神像供奉。

除了農曆八月十六的大聖誕,在農曆正月 初五子時,大聖佛祖也會降童預言來年世界大 勢,不少虔誠信眾都會趁機向大聖索取一式三 套的靈符傍身。

5 自24座球場重建後,因沒有場地,曾短時間停了幾年沒做神 功戲,但仍繼續酬神賀誕。 6 除了眾所周知的大聖佛祖,還有五雷祖師、達摩祖師、韓唐 老爺和豬八戒,以及後期加入的三太子。據知這些乩童很多 都是不請自來的。

而在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該廟也會請法 師誦經。 不少善信到佛堂拜神,都順道一求100枝 的大聖簽以指點迷津,其實那簽文是借自觀音 簽的,據廟祝解釋,這是因為大聖佛祖乃觀音 弟子之故。 典故異聞:

有關大聖佛祖的靈異傳聞,可謂不絕於 耳,當中善信陳淑(1923- )的親身經歷 可謂最不可思議。陳淑本是一名警長,他因為 妻子患上邪病,在1964年結識了大聖童身鍾 淦,當時鍾淦給了他一杯混有舌血的清水,叫 他拿回家給妻子喝,自可治療其病,那知他駕 車回家,還未踏入廣東道警察宿舍的家門,她 的妻子就早已在門前等他,並叱喝他道:「你 可終於來了,我等你好久!」便想上前搶走水 杯,陳淑見勢色不對,就把水潑向妻子,而她 一接觸「符水」,整個人馬上軟癱地上,醒後 就如大病一場般,什麼也記不起,而邪病也漸 漸好轉。其後,陳淑為了感謝神靈,便著力協 助籌建廟宇,最後還當了1968年該廟的第一 屆理事,如此退休後,他更長時間留在廟內幫 忙,擔任會務主管一職。

自從秀茂坪重建後,大聖誕改為在大聖村上的廣場慶賀。

2008年初大聖佛堂遷廟巡遊

26


2. 開放時間:0700 - 17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3D、13M、13X、601及 所有經寶琳道的巴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二月初二伯公誕

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誕

農曆八月十六大聖誕(十四至十八做戲)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誕

農曆九月廿六譚公誕

農曆九月廿八華光大帝誕

農曆十一月初四三太子誕

農曆十一月初六玉皇大帝誕

年尾酬神(擇日)

5. 聯絡電話:2717 3378 6. 提供服務:求簽

27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原位於秀茂坪大聖村,2008年搬寶達邨側臨時廟, 以待寶琳路新廟建成。


順天邨伯公廟 前言:

廟旁的石崖光禿禿,本來生機全無,但出 奇的是,居然生了一棵大樹,而且樹茂成蔭, 正好為烈日下到來上香的善信遮陰乘涼。

順天邨伯公廟是一間非常年輕的土地廟, 雖然廟內所供奉的福德老爺是一個白髮蒼蒼的 長者,但在一班創辦人眼中,廟宇到了今天, 卻仍只在孩童階段,它還有很大的空間去長大 成人,古人雖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但 人望高處,這點心還是可以明白的。

供奉神靈:

供有天地父母、福德老爺(伯公)、諸位 福神和觀音大士1。

歷史淵源: 風俗傳統:

順天邨約在1978-1979年開邨,初時並沒 有土地廟,但因經常有人在邨內跳樓輕生,部 份商戶就提議辦一趟盂蘭勝會,超渡幽魂。如 是在法會過後,一班街坊就在現今的藍球場山 邊安了一個福德老爺神位,以看護本邨。但幾 年之後,因政府要興建公園,福德香爐便臨時 轉放到一商戶巫太的士多房中。不過,也是太 多善信上香之故,士多房多次給人誤以為發生 火警,最後在1986年,一眾街坊決定將香爐移 到現今的十字路位,其後雖然多次被清拆,但 未幾又為善信重蓋,如此慢慢地發展成現在模 樣,其信眾以順天邨的街坊商戶為主,當中潮 籍人士尤多。

伯公廟每年有四個誕期,其中最 盛大的是農曆七月的盂蘭勝會,聘有 潮籍法師做三日法事,之後再派平安 米,而法會到2008年已有二十七年歷 史 。 在 最 初 的 兩 年 , 善 信 也 曾 做 過 神 功 戲 2, 但 因 沒 有 地 方 搭 棚 , 之 後 就 改 為 唱 粵 曲。 典故異聞:

早期伯公廟只有一個香爐和一個神像,如 今的福德老爺神像是石造的,只有幾年光景, 因舊木像給人偷了。有一年做盂蘭時遇上打 風,花牌倒塌,竹棚卻不偏不倚的打斜跌在伯 公香爐前面,伯公絲毫無損,人人都說神奇。

建築佈置:

伯公廟貼着山崖,建在路邊,包括了一間 高約三呎的小廟和一座化寶爐。廟內空間狹 窄,只放了三個香爐、兩尊神像和一個花瓶, 就已經擺得滿滿。

伯公是順天邨盂蘭勝會的主要神靈

光禿禿的石崖,居於出奇的長了一棵大樹為伯公廟遮陰。

28


觀塘廟宇實錄

1 是街坊送的,最初的伯公廟並沒有這神像。 2 一年在現今的巴士總站搭棚,一年在球場,做的都是潮劇。

一班善信年尾酬謝伯公

八十年代一群花女合照,她們剛剛接完伯公到盂蘭勝會。

順天邨的伯公(中央)

順天邨的街坊在伯公廟上香

29


1. 地址:順安道及利安道交界,順天邨巴士總站對面行人路側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23、23M、26、26M、27、 619。專線小巴49、54、54M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三月廿九福德老爺誕

農曆六月廿六福德老爺誕(南天門 3)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初四至初六)

30


觀塘廟宇實錄

順利福德伯公廟 前言:

建築佈置:

若從利安道消防局向飛鵝山方向看去,這 間座落在山邊的福德伯公廟,萬綠叢中一點 紅,份外惹人注目。廟宇雖然搶眼,要說的卻 不多,較傳奇的,就是小廟的誕生故事,其實 那也簡單得很,所說的只不過是創辦人的一場 夢境,以及他對家人和鄰居的一份關懷而已!

廟宇其實只是一座鑲有玻璃窗的大神龕, 座上奉有大大小小多個神像。整座神龕建在一 大鐵棚下,神龕前面有一神枱,給擺放供品, 再前是香爐架。與神龕正對的是一座三合土神 台,上供有天地父母的香爐。

歷史淵源:

該福德伯公廟建於1980年,初期位置是在 新清水灣道和利安道交界較上的行人路邊。 廟的創辦人是方世有(1943-2008)先生,他 是惠來縣人,自小信奉神祇李道明大師 1。方 先生在1962年來港,七十年代末入住順利臨 時房屋區 2,未幾就在居所附近築起一間小土 地廟。如此去到1995年,因政府收回土地發 展,他便將小廟遷移到現在的位置,再逐漸擴 充成今日模樣。廟內共有四個主香爐,包括最 早的伯公香爐,後來加奉的觀音和李道明大 師,及由善信送來,最晚才到廟的宋大峰祖 師 3。目前廟宇由「順利福德伯公有限公司」 管理。

由於廟宇鄰近紀律部隊宿舍,為方便一些 深夜下班的警員上香,到今仍採用開放式的設 計,並沒有安裝門框鐵閘。 供奉神靈:

供有福德伯公、觀音娘娘、李道明大師、 宋大峰祖師、天地父母和天后4等神祇。 風俗傳統:

該廟每年有四個誕期,在四名主神之中, 只做福德伯公誕。另外,盂蘭勝會是一年中最 大的活動,但只燒一日衣,且多挑星期天。這 鬼節燒衣的傳統在1981年已經開始,當年是在 臨時房屋區內的空地舉行。

方世友(前排左二)與一班臨時房屋區的街坊拜神求平安。

該廟每年最重要的誕期就是鬼節,循例都要燒衣。

31


典故異聞:

1 即八仙中的鐵 李,潮籍人士常稱之為李道明或李玄。 2 今順利紀律部隊宿舍和消防局一帶。

創辦人方先生入住臨時房屋區之初,常愛 在門前睡覺,貪其涼快。一日,他夢見土地伯 公對他說,若居民不供奉祂,便容易生出大意 外。初時,他不以為然,但未幾又夢見很多沒 穿衣服、皮黃骨瘦的人在房屋區內四周徘徊, 景象觸目驚心。醒後,他害怕鬼魅真的會擾亂 人間,禍及家人街坊,便到一間奉有李道明大 師的佛堂卜杯,問應否在附近山頭奉土地伯 公,但第一次並不成功,於是他轉問神靈,說 在新清水灣道和利安道交界安放如何?這次就 得了勝杯。他回家後,就在那處建了一間迷你 土地廟,即現在福德伯公廟的前身。

3 可參考本書「油塘福德堂」章的註釋3 4 原本沒有,由善信請來。

上述位置在建廟後,曾發生一次嚴重意 外,一輛汽車失控撞壆,衝上行人路,卻出奇 地有驚無險,汽車沒有滾進房屋區,只半個車 身懸空在斜坡上,而司機也只是受了輕傷。他 事後大讚伯公有靈,更買了大堆金銀衣紙還 神。

該廟今貌,內裡佈置簡潔。留意前面有四個香爐。

除了伯公,廟內另外三尊神像分別是觀音、李道明和 宋大峰祖師(由左到右)。

創辦人方世友先生。(方世友夫人藏)

32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23、23M、26、26M、 27、29M、42、619。 專線小巴47、48、60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正月祈福(擇日)

農曆三月廿九土地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擇日)

年尾酬神(擇日)

33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順利邨利安道貨車停車場入口的行人路旁


城隍廟 前言:

該廟現由「旅港捷勝正直堂城隍廟有限公 司」管理,多年下來,曾駐有多名廟祝,第一 代為王炎,第二代姓蒲(失其名),第三代姓 張(失其名),目前則有何維馨先生打理。

廟宇除了可以敬奉神靈,許多時也是聯繫 鄉誼的場所,像秀茂坪的捷勝城隍廟,既是神 廟,亦如「同鄉會」,不單延續了一群捷勝鄉 里的信仰熱情,也提供了他們閒話家常的地 方,好讓彼此為他鄉生涯打氣。如此兼容卻沒 生矛盾,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實在是一場難得 的理想組合。

建築佈置:

城隍廟為一座三合土的中式廟宇,門頂有 「城隍廟」三字的雲石牌匾(1978年),兩邊 對聯為「正直聰明府,陰陽 理堂」。

歷史淵源:

位於秀茂坪的城隍廟 1 ,香火是源自海豐 縣捷勝鎮 2,所以又名捷勝城隍廟,信眾也以 捷勝僑港的鄉里居多。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一群捷勝人偷渡來 港,他們後來在秀茂坪大聖村 3聚居,有人就 搭了一間木屋供奉隨行帶來的城隍香火,那就 是最初的城隍廟,但廟內連神像也沒有,及至 1975年,該廟發起籌款,在舊址附近覓地建廟 兼訂造一大神像,才奠定以後的規模。

廟宇只一般大小,正中央為神龕,奉有一 座頗大的木雕城隍像,旁有「行身」 4一尊, 善信 稱兩者為大老爺、二老爺。龕前左右各 有立像多座,人般高,五官栩栩如生,為城隍 的侍臣。廟外相連的平台有鐵亭一座,上懸 「正真堂」三字金漆牌匾,亭中有三合土台, 為放供品處。廟右有三碑,分別紀念1975年覓 地重建事,以及1975、1978和1979年捐款修建 者芳名。

分成元亨利貞四組的城隍廟簽共41簽,與別不同。

每年的城隍誕,該廟都會請海陸豐籍的道士做一場法事。

34


1 「城」即城牆,「隍」即護城壕。古時的中國大城市都建有 城牆和護城河,「城」、「隍」二合為一,就成了保護城市 的神祇,這神傳在三國時代已有。「城隍」在隋唐時代,更 發展成為一名陰間的司法官。

主奉城隍,另有判官(執筆)、急才(捧 印)、賽馬將軍(馬伕)和兩位衙差「招利」 等五侍臣,以及天地父母。

2 捷勝別稱罾城,是海豐一臨海大鎮,當地的城隍廟坐落於土 名「後山頭」的地方,建於明洪武五年,信眾極多。 3 秀茂坪以往眾多木屋區之一,因建有一座大聖佛堂而名,地 點即堅樂小學對上山頭,今已清拆。

風俗傳統:

4 也稱替身,是神靈出巡用的小神像。

每年城隍誕,該廟必請海陸豐道士誦經一 日。一干善信會於午後行祭禮,所設供品極講 究,三牲酒禮一應俱全,並有禮生唱贊和宣讀 祝文,儀式一如圍村祭祖,為年中最重要的日 子。 廟內有城隍簽41簽,來自捷勝廟,分元、 亨、利、貞四組,每組十枝,剩下的一簽為 「罰油」,名雖嚇人,實是最好,乃上上吉 兆,依俗例凡得此簽的人必須一年內逢初一、 十五給城隍爺上油,以答謝神恩。 又每逢農曆正月初五,不少善信都會一早 到城隍廟求「落馬簽」,即城隍上天庭向玉帝 述職後,回視人間的第一枝簽。因城隍是剛剛 落馬入衙門辦公,故名「落馬」。

家鄉捷勝城隍廟的外貌。(何維馨先生藏)

近載每遇寒冬,城隍廟都會聯同大聖佛堂 (大聖廟)和普善佛堂(觀音廟)辦派送寒 衣、油米的敬老扶貧活動,積極回饋社會。 典故異聞:

城隍廟的城隍神像乃參考捷勝廟而來,傳 這位城隍日理陽間事,夜審陰間案,為官正 直,故善信稱其廟為「正直堂」,稱其為「正 直大老爺」,而門口對聯也含 理陰陽之義。 八十年代時,有一年除夕,城隍突然降靈 到一善信林寶順身上,不斷手指附近山頭的木 屋,果然到了年初三,木屋突然失火,但因城 隍及早提示,居民早已躲開,故無人命損失。

2008年年初城隍廟搬遷時,眾善信抬神像落山到臨時廟安置。

35

觀塘廟宇實錄

供奉神靈:


1. 地址:原位於秀茂坪大聖村,2008年搬寶達邨側臨時廟, 以待寶琳路新廟建成。 2. 開放時間:0800 - 16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3D、13M、13X、601及 所有經寶琳道的巴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正月祈福(擇日)

農曆八月十四城隍誕

農曆年尾酬神(擇日)

5. 提供服務:求簽

36


觀塘廟宇實錄

普善佛堂-觀音廟 前言:

建築佈置:

滿腔的熱情讓一群觀音信徒在賀誕之夜, 忽發奇想,創辦了觀塘區內唯一的一間觀音 廟。普善佛堂的源起雖來自霎時衝動,但往後 所見的細心經營,卻表現出佛堂的無比魄力。 「剎那」雖云短暫,但生出的力量卻是不可估 量。

觀音廟建於大聖佛堂對上的山坡,由主廟 「普善佛堂」及天地父母龕、五雷仙師廟、兩 座百姓公媽龕 3、山神祖廟、太歲龕、念會堂 和釋道同源龕等建築物組成,規模頗大。普善 佛堂是一座三間的三合土建築,古色古香,佈 置講究,內裡除了主奉的觀音大士(中)、天 后(右)和龍母(左),還放滿各式神像,當 中有高大如真人一般的四大天王,也有造功精 美、小巧玲瓏的十八羅漢瓷像。

歷史淵源:

普善佛堂觀音廟成立於1969年,最初只 是秀茂坪大聖佛堂的一部份 1,之後才獨立開 來。

主廟前建有一座大亭子,以擋風雨,中有 巨型供桌,亭頂築有一千手觀音像,直眺維 港,暗含庇佑四方之意。

創辦人何念會(1922-1982)是海豐捷勝 人,他1962年偷渡來港,初時住在荃灣,後來 才搬到秀茂坪居住。在1968年農曆六月十九 觀音誕的晚上十時多,信奉觀音的何念會 2跟 一群信眾在秀茂坪邨飲酒宵夜,席間他突然提 出,何不建立一間觀音廟,以便眾人拜神?如 是一唱百和,大家便夤夜走上大聖佛堂的觀音 像前問杯,果然一問即中,得了勝杯,自始便 生出普善佛堂觀音廟。何念會去世後,其親友 在佛堂附近築了一間小廟「念會堂」,內有其 遺像,以紀其功。普善佛堂在1992年曾重修過 一次,目前由「觀音廟普善佛堂有限公司」管 理。

供奉神靈:

觀音大士、天地父母、龍母、天后、七 姐、四大天王、十八羅漢、三寶佛、彌勒佛、 地藏王、北帝、華光、五雷仙師、譚公、普賢 菩薩、文殊菩薩、玄壇、山神、五路伯公、土 地伯公、二郎神、太上老君、鐵 李和呂祖。 風俗傳統:

該廟一年有十一個誕期,但最重要的是農 曆六月十九的觀音誕,當日除了白天拜神及廣 設齋宴之外,晚上還有投聖物的聯歡會。而農

觀音誕請法師誦經。此相約攝於七十年代初。 (林寶順先生藏)

正殿

37


曆七月的盂蘭勝會,則會擇日而行,若那年捐 款擁躍,就會請法師誦經,否則只是燒衣了 事。

1 舊位置即大聖佛堂內的哪吒三太子廟。 2 捷勝有著名的觀音廟「南門阿媽」,何念會在鄉間時常到此 上香。 3 海陸豐人多稱無主的骸骨為「百姓公媽」。 4 即雷神。

廟內也有觀音簽100枝以供善信問卜。 典故異聞:

觀音廟首任廟祝兼發起人何念會,曾是秀 茂坪大聖佛堂的廟祝,他跟大聖廟拉上關係, 過程非常傳奇。話說1968年初,他本是秀茂坪 38座一賣雜貨的小販,但因聽得懂大聖佛祖降 童時說的話,便給祂看中,點名要他作傳話。 他當然不肯,但大聖佛祖的童身鍾淦就經常在 他的檔口上童相勸,最終打動了他,但也只做 了很短的時間,他便創辦了普善佛堂,專心打 理觀音廟的事務。 在廟的後山有一間五雷仙師 4 廟,那五雷 仙師乃由一位住在藍田的老婆婆所送,非廟中 原物。事緣約在三十年前,那位婆婆每天晨運 時,都在山邊膜拜一塊外型似雷公的石頭,更 稱之為「五雷」,後來政府削山,她便把石頭 送到觀音廟安放,但由於石頭外型粗糙,佛堂 便訂造了一尊威武的仙師像代替,所以該廟才 多了這位神靈。

2008年年初觀音廟遷往臨時廟的巡遊情況。

創辦人何念會先生(中)。此相約攝於七十年代初。 (林寶順先生藏)

七十年代的觀音廟內貌。(林寶順先生藏)

38


2. 開放時間:0700 - 17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3D、13M、13X、601及 所有經寶琳道的巴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二月初二伯公誕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

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

農曆四月初八佛誕

農曆五月初八龍母誕

農曆六月十九觀音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擇日,只做一日)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誕

農曆十一月十九觀音誕

農曆十二月十六酬神"

5. 聯絡電話:2349 5843 6. 提供服務:求簽

39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 原位於秀茂坪大聖村,2008年搬寶達邨側臨時廟,以待寶 琳路新廟建成。


聖仁公媽廟 前言:

建築佈置:

一間其貌不揚的小廟,竟然會是一個家族 的聯繫核心,為了一年一度的約會,一群余姓 族人無論手上的工作是多麼繁重,都堅持相聚 一起,齊向那位曾護着他們在危難中追尋新生 的神靈致敬。廟細情重,聖仁公媽在他們的眼 中就如再生父母。

聖仁公媽廟非常細小簡單,只有約四呎 高,全紅色,門口長時間掛有一塊紅布,以擋 陽光。廟內正中設有一座三合土台,上面安有 一塊拱頂石碑,刻有「聖仁公媽諸位」六字。 供奉神靈:

聖仁公媽

歷史淵源:

風俗傳統:

聖仁公媽是海豐縣汕尾鎮東涌區寶樓村余 氏家族及一王姓村民由家鄉請來供奉的民間俗 神。

由於聖仁公媽是地神 2 ,不能見光,所以 要長時間用紅布遮擋石碑,不知底蘊者還道該 廟是一間放雜物的小屋。

1961年時當春季,寶樓村有余鎮明、余昭 追、余祖經、王錫如、余長任、余水城和余祖 土敢等七人欲偷渡來港,他們出發前請來當地著 名神靈「聖仁公媽」的香火到帆船中,以祈平 息風浪,可安全抵達香港。當他們到港後,最 初是在牛池灣的肥婆坑木屋區 1居住,而聖仁 公媽的香火也緊隨眾人,給安置到一戶人家之 中,然而未幾,即轉到秀茂坪大聖村建廟,但 初時只有香爐,約到了1967年才訂造了今天的 拱頂雲石碑。

初期余姓族人每年都會問杯一次,以定農 曆七月那天做盂蘭勝會,但因眾人請假困難, 於是負責打理廟宇的余總明便問杯神靈,看可 否定一個固定日子,以方便眾人預早請假拜 神,果然一問即為勝杯,自此他們就定下每年 農曆七月十二為聖仁公媽紀念日,在那天,他 們全族人都會聚首一堂拜神,並會買一件特大 的神袍燒給聖仁公媽。到了晚上則齊齊到酒樓 舉辦聯歡會,人數有百多人。

2008年8月18日,因海國天后古廟的清 拆,被併入其地的聖仁公媽廟也要遷徙,經與 政府協商,暫時安置在順天邨伯公廟旁邊。現 該廟由「聖仁公媽委員會有限公司」管理。

寶樓鄉自古相傳,當年有皇帝走難到該 村,由於後有追兵,皇帝便求該村的土地神庇

原本在秀茂坪道山坊上的舊聖仁公媽廟。留意,石碑是給 紅布蓋着的。

2008年中,信眾把放在秀茂坪的聖仁公媽移奉到順天邨的 臨時廟。

典故軼聞:

40


觀塘廟宇實錄

佑安然避難,果然成事,所以就封祂一個「聖 仁公媽」之號。該廟到今尚存,但只是一座大 亭子,四邊無牆,因為民間認為地神是不能住 屋的。鄉間定例,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都是聖仁 公媽誕,會演戲酬神,但香港余氏族人並不依 此例。 聖仁公媽來港之初,香火是寄住在肥婆坑 一戶人家當中,後來聖仁公媽報夢,說不宜住 在人家,於是余姓族人才在秀茂坪為神靈找得 安樂居所,據余氏族人說,當時山上地廣人 稀,聖仁公媽廟四周連一間建築物也沒有。

1 即坪石邨後山。 2 也稱陰神。

聖仁公媽碑的全貌。

為了遷廟,信眾必須把石碑整塊移走。

臨時聖仁公媽廟。

41


1. 地址:原位於秀茂坪海國天后廟正門入口內左廟。2008年政 府發展安達臣道,廟宇暫遷順天邨伯公廟旁,以挨重 建。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23、23M、26、26M、27K。 綠巴60。 4. 主要誕期祀日: 農曆七月十四紀念日

42


觀塘廟宇實錄

海國天后古廟 前言:

搭的廟宇,在山坡懸空而建,由於全間油上紅 色,讓那如一字長蛇陣的廟身份外觸目。

天后廟在香港的數目眾多,但沒有一間像 海國天后古廟般,奉有林默 1三姐妹的神像, 也沒有人會睡釘床、坐刀椅或甩流星鎚打自己 的「神功」展現。天后信仰在秀茂坪別開新面 的演釋,讓這間處身山中的廟宇,在香港民俗 文化中留下了特殊的地位。

該廟規模頗大,由秀茂坪道的梯級而上, 穿過玄關,即為大堂。直望可見一組神龕,由 左至右奉有濟公、觀音大士和地母娘娘。 大堂左邊側是主神龕「天后宮」,主龕 內奉有三位女神,天后娘娘(中)、大媽(右 邊。天后娘娘大家姐)和二媽(左邊。天后娘 娘二家姐 )。 神龕與大堂為玻璃罩所隔,其 正向開有一落地大窗,目的是讓天后可遠眺維 港 5。

歷史淵源:

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現任住持黃錦漢的兄 長黃錦洽在秀茂坪山區養豬種菜 2,其家中供 有由家鄉請來的天后娘娘 3,此即海國天后古 廟之始。

由大堂穿過一條甬道直行,會經過客廳和 廚房,繼續前行登上十來級鐵梯,左邊便是一 個約有三百平方呎的經棚,該廟每次請經師誦 經,都是在那裡舉行。再上行則是一個有近千 平方呎的大房子,為善信賀誕展示祭品的地 方。屋的旁邊有一出口,外面是後花園,園的 一角佈滿灰燼,為善信化寶的地方。

六十年中期,黃錦漢由家鄉潮陽沙嶺村偷 渡到港找生活,初期投靠兄長,後入住秀茂坪 邨,並經營大牌檔。未幾其兄回大陸終老,廟 宇就交由黃錦漢打理,直到如今。該廟初期位 置是山谷中 4,之後因地方太小,才搬到秀茂 坪道山邊近大聖村村口,但漸漸因地方不敷應 用,又加建廟前平台和擴充後面的經棚。有關 此廟名字的來歷,據黃錦漢解釋,因天后是管 海的,終日看着海,所以就把廟宇命名「海國 天后」。目前廟宇由「海國天后娘娘有限公 司」管理。

供奉神靈:

天后娘娘、大媽、二媽、天地父母、濟 公、地母娘娘和觀音大士。 風俗傳統:

建築佈置:

該廟每年主要有四個誕期,每個誕期都會 聘請潮洲法師誦經,日期由一日至三日不等。

海國天后古廟是一間用鐵皮配上三合土蓋

海國天后古廟。

廟內奉有三個神像,中是天后,右是大姐,左是二姐。

43


廟祝黃錦漢和其徒弟陳淑珍女士都是乩 6 童 ,若每逢初一、十五或主要誕期有善信問 事,他倆都會上童請神施法,例如賜符或符 水,更會以流星鎚甩打身體、睡釘床和坐刀椅 以表現神通。

1 天后原名林默。 2 該處後稱為大聖村,2008年完全清拆。 3 該天后香火來自汕尾捷勝龜靈島天妃廟。 4 據廟祝黃錦漢言,即大聖廟對落的地方。 5 如今已為曉麗苑所擋。 6 黃錦漢是天后乩童,陳女士是二媽乩童。

典故異聞:

天后在廟祝黃錦漢身上經常展現匪疑所思 的能力。據他說,天后廟成立之初,他並沒有 興趣打理,一心只想出外做生意,但六十年代 末,「天后」就突然經常附身,強要他留在天 后廟,最後他鬥不過「天后」,只好一心一意 留下工作。 曾經有一段時間,有黑社會要迫黃錦漢借 出天后廟來賣白粉,他不肯,結果遭到誣陷, 那次若被判罪成,他便要馬上入獄,但在上庭 一刻,「天后」突然相告,說他一會兒會到觀 塘裕民坊某間茶樓食飯,最後法官判他無罪, 當庭釋放,他果然能到那茶樓吃午飯。 由於他經常展現驚人「法力」,不少其他 廟宇的童身都會到廟找麻煩,嚷着要跟他比試 法力,但最後都不敵而回。而降童的神靈除了 天后,還有三官老爺、濟公和地母。這些神靈 附身時都有特別的記認,像濟公就必要喝兩樽 燒酒,三官老爺就會做出一個鋤地的動作,而 地母娘娘則會以腳掌外側走路。

天后童身睡釘床以示範不可思議的能力。(黃錦漢先生藏)

2008年中信眾在遷廟前向三尊神像告別。

陳淑珍女士是天后二姐的童身,圖中的她在神靈降身後正 給供品施法。

44


2. 開放時間:(重建中)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3D、13M、13X、601及所 有經寶琳道的巴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七天地父母誕

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十六至十八)

農曆十月十四酬神"

5. 提供服務:求簽

45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原廟位於秀茂坪道大聖村村口(秀茂坪商場後山 邊),2008年遷拆,新廟將坐落寶琳路寶達邨對面山 邊。


昭利聖君古廟 (按:2010年起正名為招利聖君古廟)

前言:

地作永久廟址,並於2008年年初動工興建新 廟,而為糾正前人口傳之訛,新廟建成後,將 正名為「招利聖君古廟」。該廟現由「秀茂坪 招利聖君古廟有限公司」管理。

聽到「昭利聖君」這名字,也許大家很易 會聯想到武俠小說的人物。其實,這位冷門神 靈並非甚麼武林高手,而是一位賞善罸惡的地 神,其信仰在戰前已經在香港的潮籍人士圈子 中流播,經歷大半世紀的轉變,觀塘區已成為 昭利聖君信仰的重要地區,而秀茂坪的昭利聖 君古廟更是全港唯一供奉這神的獨立廟宇。

建築佈置:

曉光街巴士總站的昭利聖君古廟規模很 小,內有一座鐵皮搭的小廟和天地父母神位, 門口則有「昭利聖君 福德老爺古廟」鐵牌 坊,並掛有一對大燈籠,佈置極為簡單。

歷史淵源:

昭利聖君又名張老伯 1 ,此神起源於潮州 揭陽鯉湖村。傳言,其信仰在1938年由林姓信 眾帶到香港,初期只有壇沒有廟,後經歷二十 多年的傳播,才有人在獅子山馬仔坑木屋區建 廟供奉。1967年,木屋區清拆,該廟不少信眾 都獲編配到秀茂坪邨居住,當中包括了姓林和 薛的兩名乩童。由於林姓乩童住35座,於是他 就跟一班信眾在34座和35座之間萬華茶樓旁的 斜坡邊重建「張老伯古廟」,唯廟內只供一幅 張老伯的黑白圖像,並沒有神像。

廟內有張老伯繪像一幅,唯近年多了一尊 小神像,說是從慈雲山一善信處得來的,神龕 掛有一神簾,綉「招利聖君」四字。此外,神 案上另有兩個銅香爐,分別是南辰北斗和天地 父母,為秀茂坪潮僑街坊辦盂蘭勝會時所用, 平日則放在廟內。 供奉神靈:

昭利聖君、天地父母、福德老爺。

及後因秀茂坪重建,該廟在九十年中一度 遷到40座「秀茂坪潮僑聯誼會」門外花圃,但 廟的規模已縮小約三分之二。如此到了2002 年左右,秀茂坪邨最後一期重建開始,40座被 拆,該廟再遷到曉光街巴士總站11C巴士站側 山邊。之後經善信再三申請,終覓得順利道官

在秀茂坪35座和34座之間的前昭利聖君廟 (又名張老伯廟)。(周樹佳先生藏)

曉光街廟宇的大門。

46


1 有關昭利聖君的來歷,民間流傳兩個截然不同的說法。據一 份印有其畫像的圖籙所記,昭利聖君生於宋代,河北人,本 姓張,字招利,諱老蒜,曾在岳飛麾下領兵抗金,後來避 難到粵東潮州揭陽石埔溪鄉,在當地設帳授徒,隱居侍母。 民間發生饑餓時,他必出錢出力救濟災民,又四出殮葬無人 認領的屍骨,故深得鄉民敬重。後來昭利聖君見宋朝大勢已 去,在憂國憂民的情況下,為求上天拯救萬民,毅然投江自 盡,希望化為神靈,以神力解救民間疾苦。相傳由於東嶽大 帝感念他的偉大情操,於農曆正月十九日封張老伯為「攝引 使者勾魂管帶」或「地府聖君」,負責把守地獄七橋中的其 中一處橋頭。至於另一說法可參考本書「嶺南古廟」篇。

昭利聖君古廟每年辦有兩個誕期。而秀茂 坪潮僑街坊盂蘭勝會有一傳統,就是每年都會 在醮場獨立為祂設神棚,好接受街坊香火,以 示尊重。 早期的昭利聖君古廟有扶乩活動,由林、 薛二人負責,林是正乩,薛是副乩,也即助 手。形式是用乩筆在沙盆上寫字,為善信解答 疑難。 近年,該廟亦常舉辦敬老慈善活動。 典故異聞:

據一老人家言,昭利聖君由獅子山木屋區 搬到秀茂坪初年,曾發生一宗香爐失竊事件。 那次一名家住荃灣的善信因不滿張老伯被搬到 新址,竟俏俏地搭的士把香爐偷走,那知他事 後卻夢見張老伯質問他為何把祂移走?嚇得他 又用貨車把香爐送回,如此一場鬧劇前後數天 便告終結。

新建的招利聖君廟。

昭利聖君的畫像。

在曉光街巴士站總旁的昭利聖君廟。

47

觀塘廟宇實錄

風俗傳統:


1. 地址:順利邨道3號(電力站對上)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1C、11X、13D、13X、 23、23M、26M、95、95M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五月初六招利聖君誕

農曆十二月酬神(擇日)

48


觀塘廟宇實錄

聯光佛堂-達摩寶廟 前言

建築佈置:

香 港 不 少 武 館 或 寺 院 都 會 供 奉 達 摩 祖 師 ,但若以獨立一間廟宇而言,秀茂坪的聯 光佛堂相信是最廣為人知的一間。早期的聯光 佛堂深具族群特色,信眾多是海陸豐人 2,但 經歷數十年的演變,加上區內海陸豐人減少, 如今的善信多來自五湖四海,佛堂再非昔日的 小圈子廟,而變得「街坊化」。

聯光佛堂由三合土建的「達摩寶廟」、一 間小土地廟和前面的廣場組成,大門口有一座 鐵鑄的牌坊,上有佛堂的名稱。廟內正中央是 神龕,左右各有一雜物室。龕共分三層,每層 各有神像,最頂由左至右分別是唐三藏、達摩 祖師和觀音大士。中層是沙僧、大聖佛祖和豬 八戒。最低一層則只有五雷祖師(雷神)。廟 門正向是一神枱,上有「天地父母」的香爐。

1

歷史淵源:

佛堂有兩塊石碑,一在廟外,一在廟內, 前者記錄1996年捐錢重建廟宇的善長芳名,後 者則1978年舊廟之物,乃重修廟宇善長芳名 錄,此碑在搬廟時差點給當垃圾掉棄,幸得現 任廟祝撿回。

秀茂坪聯光佛堂主奉達摩祖師,創辦人金 叔,是一名海豐縣人。金叔於1962年到香港, 先住黃大仙,後來搬到秀茂坪山區的石屋。金 叔本是達摩祖師的乩童,在家中常會上童 3給 人醫治邪病,但因山路崎嶇,善信上落不易, 他於是在1965-66年間,在34座一條通往秀茂 坪道的石級旁(近足球場),用鐵皮搭了第一 間達摩廟 4,好方便街坊參拜。自此佛堂也沒 有太大改動,直到1992年,因34座清拆的關 係,佛堂臨時搬到40座,但未幾即獲得政府批 出曉光街地段興建新廟,如此經越四年,新的 聯光佛堂終於在1996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入 伙,並由「聯光佛堂有限公司」管理。

供奉神靈:

廟內主奉神靈有達摩祖師、天地父母、唐 三藏、大聖佛祖、沙僧、豬八戒、五雷祖師和 觀音大士。

聯光佛堂外貌。

前任廟祝暨達摩祖師童身葉培先生。(江立燕先生藏)

49


風俗傳統:

1 達摩祖師是印度僧人,「達摩」是梵文音譯。史載他乘船三 年,於南朝梁武帝時抵達中國。他因與梁武帝話不投機,便 北渡長江至河南嵩山少林寺面璧九年,後繼任為少林寺第二 代住持,相傳晚年在洛水之濱遭道不同的禪師毒害而死,葬 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定林寺內。民間相傳,達摩祖師 功夫了得,是少林武術的奠基者,但此說近年已遭史學家否 定,但縱使如此,不少武館或門派仍視之為中國武術祖師。

每年主要辦兩個神誕:達摩祖師和大聖佛 祖誕。在秀茂坪34座舊廟的時候,由1969年 起,每年達摩祖師誕都會搭棚做戲(位置即今 秀茂坪商場),全盛期做粵劇三日、白字戲三 日共六天。當佛堂搬到現址後,初期還做了一 兩屆戲,但因沒有場地,之後便停止了,如今 賀誕改為聘請道士設壇誦經半日(大聖佛祖誕 也會開壇誦經半日),而請的都是海陸豐籍道 士。

2 俗稱福佬(「福」讀鶴音)。 3 也稱坐童,即神靈降附人身作出不可思議的行為。 4 初期的達摩廟只如雜物房般大,設備簡陋,內裡沒有神像, 只得一幅達摩畫像。

廟內有達摩簽可求,簽文則是由土地簽借 來的,一共有27簽。另外,佛堂也印有兩種靈 符,據聞有鎮宅治邪之效。 乩童可說是聯光佛堂的傳統,時至今日, 佛堂仍有乩童寫符的活動。 聯光佛堂除了管理達摩廟,近年每逢歲晚 都辦有敬老活動,參加者每達六七百人。 典故異聞:

聯光佛堂的第二任廟祝叫葉培,海陸豐 人,他在佛堂工作了十九年,據說是觀音、大 聖佛祖和達摩祖師三神的童身。葉培最擅坐 童,可請神靈上身解答善信疑難,有時若遇上 聽不懂海陸豐話的廣府人,只懂說家鄉話的他 卻能改用廣府話對答,叫人嘖嘖稱奇。培叔雖 然不識字,坐童後卻能寫藥方,不少患有奇難 雜症的人,久病難癒,每逢初一、十五都會到 廟找他問症,而他最擅長的就是醫風濕。

廟貌。

除了坐童問病,每當神靈一降身,他還 會以咬破的瓷碗碎片 脷,以舌血畫符,稱作 「龍珠符」,事後舌頭卻絲毫無損。

農曆八月十六大聖誕時,該廟請有海陸豐籍道士做法事賀 誕。

50


2. 開放時間:0700 - 17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1C、11X、1A、601、 93A。專線小巴34S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八月十六大聖佛祖誕

農曆十月初五達摩祖師誕

5. 聯絡電話:2952 4716 6. 提供服務:求簽

51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曉光街KX 1779 號地段(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附 近)


藍田福德老爺古廟 前言:

王女士待生活安定後,便跑去買了個香 爐,放入香簽,就在家門不遠處搭了間神龕供 奉,如是早晚上香,轉瞬數年。

若不是區內的居民,也真難知道福德老爺 古廟的存在。它立在山崖邊,四周為叢林掩 蔽,行的都是小徑。這也難怪,廟宇曾經歷了 一段在山頭上「走鬼」的日子,更差點兒成為 歷史陳蹟,善信最終能為「移動神廟」找來安 樂窩,早已心存恩典,又豈會着眼於那丁點兒 每天登山上香的辛勞?

在1966年,由於福德老爺的善信日多,大 家便把神龕擴建成一間小鐵廟。但現今廟的位 置並非原位,那是政府後來清拆天山村,眾人 因害怕沒收鐵廟,在山頭上左閃右避,才在 八十年代末搬來的。後來到了1999年,善信集 腋成裘,便在原來的搭建形式上,以磚石建成 了這間土地廟。如今廟宇由「興田邨福德老爺 古廟有限公司理事會」管理。

歷史淵源:

要說藍田福德老爺古廟的來歷,還需由一 位女士說起,她就是王麗容。 王女士是這個廟的創辦人,她原籍汕尾, 1962年她隨同母親由鄉下坐船偷渡來港,在上 船前,她跑到村裡的土地廟上香,望神靈保佑 同船七十多人一路順風,之後她以紅頭繩綑着 五枝香簽,並用紅紙包裹,收在懷裡,發願若 能抵港,必定多謝老爺,在港承此香火。如是 經過一日一夜的顛簸,王女士母女終於平安抵 埗,並與在天山村木屋區種菜(位置即藍田德 田邨)的父親團聚。

福德老爺古廟很小,但五臟俱存,除了主 建築,外面還有化寶爐、石供桌等物。整間廟 依傍着一組岩石而建,門口並沒有門板,卻有 一副對聯:「神思顯赫千古在,燈火永照萬年 光」。

福德老爺古廟外貌。

福德老爺古廟雖位處山中,但香火極盛。

建築佈置:

52


觀塘廟宇實錄

廟內空間僅夠安放神像,由於沒有電燈, 只靠自然光,所以比較昏暗。在其旁邊放有一 大鐵柜,那原來就是先前的「移動神廟」,如 今雖只用來放香燭,但正好印證小廟歷史的滄 桑。 廟門外有一插滿香枝的桶型香爐,單從香 枝密麻麻來看,善信確實不少,當中尤以晨運 客居多。 供奉神靈:

廟裡有福德老爺、觀音大士、天后、大聖 佛祖、五雷神、玄天上帝、如來佛祖 1、黃大 仙、關帝共九位神靈。廟外則供有天地父母。 風俗傳統:

該廟一年會做三個誕期,較特別者,是其 福德老爺誕為農曆八月十五,主要原因是廟宇 最初的發起者多為海陸豐籍人士(汕尾包括在 內),他們的家鄉風俗是以中秋為土地誕,如 是一脈相承。

五雷神像。

典故異聞:

福德老伯古廟內供有一尊五雷神,原來以 前的木屋區,設備簡陋,居民最怕行雷閃電觸 發火警,所以就特別供奉五雷神,以避天災。 據王女士言,附近的居民都好信這位福德 老爺,特別是對面彩田樓的居民。盛傳有天晚 上十一時多,高層的住戶曾見廟裡發光,並有 八九個人從光影中步行而出,他們都認為是神 祇顯靈。

1 從造型上去看,那該是彌勒佛。

廟內有一大一小兩個福德老爺像。小者為「行身」。

53


1. 地址:藍田興田邨彩田樓對面山坡上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16、215X、216M、603 (在碧雲道藍田公園附近下車,再 經公園內小徑前往)。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九天公誕(天地父母)

農曆八月十五福德老爺誕

農曆十二月酬神(擇日)

54


觀塘廟宇實錄

大士王爺寶廟 前言:

五百元,至此大士王爺寶殿的規模大定。

大士王爺寶殿是一間非一般的神廟:主神 沒有誕期、神龕設在地上、主體建築類似一座 亭子。原來,這廟宇被人稱為「陰廟」,是鬼 王的居所,它的出現跟民間鬼節祭幽的風俗, 有着密切的關係。

目前寶殿由「油塘高超長龍田村盂蘭勝會 有限公司」管理,截至2008年止,該會已做了 四十四屆盂蘭勝會。 建築佈置:

歷史淵源:

寶殿建在一三合土平台之上,有梯級直 達,入口有一牌坊,寫「大士王爺寶殿」六 字,為廟祝蔡庸先生手筆。

要說大士王爺寶殿的起源,則先要從附近 的油塘邨說起。 1964年油塘邨陸續入伙,當中不少是海陸 豐籍的居民。其時油塘邨地盆處處,工人不時 掘出骸骨,引來居民恐慌,認為是日軍戰死的 遺骸,便想學鄉間七月祭幽的方法,做盂蘭勝 會超渡幽魂,好求心安。1965年,「油塘高超 長龍田村盂蘭會」舉行了第一次盂蘭勝會,位 置是現今聖安當女書院後面山的空地。由於傳 統是要擺放一大士王 1鎮守醮場,他們就開始 供奉大士王,並搭了一個小鐵棚在空地附近, 以便法事完畢,安放香爐,該鐵棚就是大士王 爺寶殿的雛型。

大士王爺神龕設在一座類似亭子的中式建 築內 2,只有神位沒有神像,夾在仙人公爺和 觀音娘娘二龕中間。 在平台的欄邊並排放有兩座鐵神龕,內奉 天地父母和天神老爺,後者是數年前才在深水 埗請來。另外,廟的範圍還有兩所房子,都在 入口旁,一為工作室,一用作供奉地母娘娘。 在碑刻方面,共有三塊石碑,記載了1973 和1990年重修廟宇捐款人士芳名,以及2006年 地母娘娘廟重修事。

1967年,由於政府清拆鐵棚,善信就集資 向一東莞籍菜農劉伯買了長龍田村現址一半的 地皮蓋廟,如此到了1973年,因地方不敷應 用,善信再度籌款買下廟後的菜地,地價是

供奉神靈:

該廟主奉大士王爺、天地父母、觀音大 士、地母娘娘、仙人公爺和天神老爺。

大士王爺寶殿外貌。

廟就如一座大亭子。

55


風俗傳統:

1 民間相傳,大士王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之一,也稱「鬼王」。 民間打醮或辦盂蘭勝會的時候,傳統要供奉大士王,以管理 醮場中陰魂的秩序。

由於並沒有大士王誕,故寶殿每年主要做 農曆七月的盂蘭勝會和地母娘娘誕。

2 廟祝蔡庸先生相告,因寶殿供奉的是鬼王,所以不宜建屋供 奉。

此外,寄奉在寶殿的天神老爺,其信眾也 會在農曆七月做盂蘭勝會。以往的盂蘭勝會, 大士王爺寶殿會做六日戲:三日粵劇,三日白 字戲,近年因與「天神老爺盂蘭勝會總會」合 作,會先做六日白字戲,再做三日粵劇。

3 「地母」是由大自然演化的神祇,也即「后土」,是古人相 信天地陰陽配對而生出的產物。在道教,「地母」是「三清 四御」中的第四御,地位頗高。民間有一本《地母經》善 書,稱「地母」為「女媧」,其實兩者是不同的神靈。

廟內有大士王50靈簽可求,是由汕尾市沙 港村大士王爺廟拿來的,全港獨有。 典故軼聞:

大士王爺寶殿雖供有很多神靈,但大都是 外來之物,非本廟原出。 先說「仙人公爺」。原來在其神位下,埋 有兩個金塔,各藏有一副男性骸骨,乃是盂蘭 會一邱姓理事在沙田第一城地盤發掘出來的, 已有二十多年歷史。據說其中一副骸骨為一位 明朝將軍。 至於「天神老爺」則大有來頭,這神本由 深水埗南昌街一帶的海陸豐籍苦力和人力車伕 供奉,已有上百年歷史,其所用的石香爐,乃 是光緒年間的製品。天神老爺的善信以往在南 昌街都有做盂蘭,但因信眾日少,無力維持, 遂在2003年搬到寶殿安身,並合作做節,以省 支出。

大士王爺的本來面目。

而「地母娘娘」 3也是近年之物,2006年 才由藍田一私人神壇移來,由一陳姓廟祝主 理,除了地母,神龕也奉了九天玄女和王母娘 娘。

信眾在盂蘭勝會參拜大士王爺。

56


2. 開放時間:0600 - 24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4、216M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七月初七至十二的盂蘭勝會(前三日有 宗教儀式,後三日只做戲)

農曆十月十八地母娘娘誕

5. 聯絡電話:2349 2158 6. 提供服務:求簽

57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油塘高超道333地段(油塘高超道佛教何南金中學旁 邊)


大王爺古廟 前言:

建築佈置:

誰會想到在一幢幢現代化公屋的後面,竟 藏着這麼一座充滿古風的廟宇。清靜的環境, 古典的建築,再加上玄異的掌故,翠屏邨的大 王爺古廟真可說是觀塘區內廟宇一絕。

大王爺古廟規模頗大,順着山坡分三層建 於山麓之上。最下一層是正門,門口有一2002 年建成的牌坊,上書「保慶愛壇」四字。直行 入內乃第一代新廟舊址,內有第一代的大王爺 神龕,如此再經過一道小門口,就通到另一邊 的大堂,那就是太子千歲神龕所在。至於中層 則只有辦公室。

歷史淵源:

古廟的源起始於五十年代的老虎岩(今樂 富)。

廟的最上層除了那一座古意盎然兩進三間 式的廟宇 5,四周還有1976年建成的百姓祠, 以及孝親堂、盂蘭棚、福德老爺廟、德善亭和 靈灰閣6等。

其時,該處有虎尾村木屋區,位處山頂, 住有很多潮籍人士。相傳,時當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有人賞月之際,突然玩起扶乩,其中有 神靈降臨,自稱李文忠 1,為宋朝人。自此大 王爺信仰在村內廣傳,部份居民更建立大王爺 廟2,以為供奉。

全廟的碑匾對聯頗多,而石碑有三,分別 是1981年捐款修建大王爺古廟善長芳名碑、 1988年「福有悠歸」碑 7和2002年捐款維修大 門及各處善長芳名碑。

1958年,因著地區的發展,大王爺廟需要 拆卸,善信要求政府在新開發的觀塘新區給予 土地重建(即今翠屏邨)。1959年,大王爺廟 遷到現址的山腳,並在1963年建成第一代新 廟 3。其時在廟的附近另有一太子千歲廟(有 1963年匾),此廟後來併歸入大王爺廟。

供奉神靈:

所奉神靈計有:大王爺、太子千歲、天地 父母、哪吒太子、慈悲娘娘、大聖佛祖、豬八 戒、沙僧、天國元帥、張老伯8和福德老爺。

1972年大王爺廟成立「德教 4保慶愛壇有 限公司」為管理機構,並於1974年建成在平台 上層的第二代新大王爺廟。及後多年,該廟分 別在1981和2002年進行修建,其間在1986年, 更把大子千歲廟移到現在的位置。

風俗傳統:

大王爺古廟的誕期以大王爺誕、太子千歲 和盂蘭勝會最為重要。該廟自1959年起已做盂 蘭節及派平安米。1972年觀塘發生6.18雨災慘

大王爺古廟外貌。

太子千歲像。

58


觀塘廟宇實錄

劇,大王爺廟善信不單籌款賑災,還連續辦了 七晝夜的普渡法事,但法事完畢後,眾人感災 情慘重,恐一周法事仍有不足,遂延長做法事 至一個月,堪稱經典。 廟內舊有乩童陳味扶乩,被稱為「閣 長」。陳味去世多年,其所用的法器如流星鎚 和乩筆仍留廟中。 廟中有太子千歲28簽供善信問卜,也有大 王爺靈符可求。 典故異聞:

廟內貌。

今大王爺古廟內奉有兩位大王爺,事緣 1974年第二代新廟落成後,在問乩時,大王爺 竟不肯搬進去,眾人不得要領,唯有把舊神像 留在原位。 另外,天國元帥是該廟獨有的神靈,因當 年乩童夢見大王爺,其身旁是有一馬伕牽着駿 馬,故建廟時,即依據夢境所見,塑造了一位 天國元帥出來。 而太子千歲也是一獨有的神靈。相傳當年 興建觀塘新區之際,大廈經常發生意外,承建 商便在工地拜神祈福,事後卻得了一夢,見一 神自稱太子千歲的說,只要供奉祂,即可保工 程順利,於是承建商在1958至59年間,就在山 邊搭了一間太子千歲小廟,一直供奉到工程完 畢,之後就委託大王爺廟代為管理。

保慶愛壇眾壇生超度「六一八」死難者法事完滿後留影。 (郭舜里先生藏)

1 據《舊唐書》所載,唐開元年間,朝中確有一臣子名李元 紘,號文忠,卻不知跟大王爺的李文忠公是否同一人。 2 有關大王爺廟出現的傳說有多個,今本大王爺廟永遠會長郭 舜里先生的憶述。 3 位置乃平台最下層,比鄰太子千歲神龕,今仍有神龕一座。 4 香港的德教信仰源於潮汕地區,故信眾清一色為潮汕人士。 德教是產生並流行於20世紀40年代潮汕地區的一種民間信 仰,以扶乩活動為特色。其教義,均圍繞倫理道德,並往往 糅合儒釋道耶回等宗教理論。 5 第二代的新大王爺廟,是由一批住港的潮洲老技師建造,頂 部全為木構。 6 共分兩層,名翡翠軒和澹翠軒。 7 此碑乃紀念捐款資助大王爺廟清還1985-8/1988年地租的人 士。 8 即昭利聖君。

59


1. 地址:翠屏邨翠樂樓後山 2. 開放時間:0700 - 18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11B、11C、13M、70X、89C。 專線小巴59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二月初九大王爺誕

農曆四月初八太子千歲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十三至十五)

年尾酬神(擇日)

5. 提供服務:超渡法事、靈位供奉(只限會員)

60


觀塘廟宇實錄

茜草灣三山國王古廟 前言:

后宮,是由「茶果嶺合義堂聯誼會」管理。那 本是一個龍舟會,因會所遭大火焚毀,會員為 免供奉的天后像無處容身,便與茜草灣街坊會 協商,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把天后兼奉到廟 中。

三山國王古廟雖只是末代茜草灣村的事 物,但對那條消失的古村來說,那供奉在廟內 的舊村伯公,藏在神龕內的榕公石碑,以及海 邊拾得神像建廟的典故,雖然零碎,但都是難 得的歷史留痕。到廟一行,再聽聽廟祝說一點 村中往事,對上世紀觀塘翻天覆地的發展一定 了解更多。

建築佈置:

廟宇建於山中一角,一邊臨近斜坡,地頗 偏僻,但規模卻不少。該廟山腳建有一醒目鐵 牌坊,紅底黃字,寫有「天后宮 三山國王古 廟」名稱。山上正門則有鐵牌樓一座,上書 「三山國王古廟」,下面兩扇鐵門各畫有一高 大門神,形相俱妙,應為名家手筆 4。廟內有 兩幢主建築,一為三山國王廟,一為天后宮; 而三山國王神像共有三個,造形各有不同,都 是2006年新造之物。另外,廟內範圍還建有觀 音、福德和天地父母的神龕,但只一般大小。 全廟共有石碑兩塊,分別記載1983年重建和 2006年重修之事。

歷史淵源:

茜草灣三山國王古廟是觀塘區內兩間三 山 國 王 廟 之 一 1, 信 眾 以 海 陸 豐 人 為 多 , 在 五六十年代已經存在。 最初,廟宇只是建在茜草灣村內一棵榕樹 下 的小木棚,只有三個小神像和福德伯公。 七十年代初,茜草灣木屋區開始清拆,小廟也 難逃厄運,但善信很快便在山坡把它重建,然 而只過了一段短時間,廟宇又遭拆毀,善信唯 有在更高的地方建廟 3,如此直到1983年,三 山國王古廟才在現址找得固定居所,目前由 「茜草灣街坊會」管理。在2006年,因廟宇過 於殘舊,該廟又進行了一次大裝修,使全廟無 論是建築佈局或神像都煥然一新。 2

供奉神靈:

三山國王 5 、天后娘娘、天地父母、觀音 大士、華陀先師、梨山老母、九天玄女、太歲 老爺、趙太祖師、達摩祖師、黃大仙師、福德 伯公和金獅老爺6。

廟址除了有一間三山國王廟,還有一間天

三山國王像。中為大王爺,左為三王爺,右為二王爺。

茜山灣三山國王古廟正門。

61


風俗傳統:

三山國王古廟一年共有十六個誕期,但最 重要的只有天后誕、三山國王誕、福德老爺誕 和年尾酬神,而三山國王誕和福德老爺誕更會 請法師誦經。昔日,該廟獲得不少茜草灣村木 屋區海陸豐新移民的支持,在上世紀七十至 八十年代最為興旺,每逢三山國王誕都會做三 至五日大戲,但隨着茜草灣村的清拆,居民四 散,廟宇自九十年代起,已停止做戲賀誕。 典故軼聞: 舊三山國王像。(周樹佳先生藏)

傳言茜草灣村民拜三山國王,是因為昔年 有人在岸邊撿到三個手臂大小的神像 7,眾人 無以名之,但因不少村民都是潮汕人士,他們 在家鄉都拜三山國王,於是就以其名稱之。

1 另一間是牛池灣三山國王廟。 2 該棵榕樹下有石碑一塊,稱「榕公」。 3 位置約在復康徑往三山國王古廟中間位置 4 是由海豐請來的畫師林初所繪。 5 請參閱本書《牛池灣三山國王廟》一文 6 金獅是一種傳說中的瑞獸,海陸豐民間每逢節誕喜慶,當 地人都會演出金獅舞,一若廣府的南獅舞。由於該廟現今 的廟祝在家鄉奉有金獅老爺,所以他也在廟中供奉。 7 也有稱只撿獲一個公仔。

廟門的門神繪像非常精美。

62


2. 開放時間:0800 - 18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觀塘地鐵站D4出口。所有經鯉魚門 道觀塘遊樂場或觀塘法院的巴士線。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佛祖誕

農曆二月廿五三山國王誕

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

農曆四月十八華陀先師誕

農曆五月十八梨山老母誕

農曆六月初六九天娘娘誕

農曆六月十九觀音佛祖誕

農曆七月十九每年太歲誕

農曆八月十五福德老爺誕

農曆八月廿三黃大仙師誕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娘娘誕

農曆十月初五達摩祖師誕

農曆十月廿五趙太祖師誕

農曆十一月十九觀音娘娘誕

農曆十二月廿四年尾酬神"

5. 聯絡電話:2348 2698 6. 提供服務:求簽

63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茶果嶺道146號B(觀塘警署對面馬路山上,上山入口有牌樓)


玄天上帝佛祖廟 前言:

和漢鍾離仙師廟,作中式設計,三合土建,方 位是乙山辛兼辰戌向。下層為關帝廟。

在香港,北帝廟雖然不是冷門的神廟,但 藍田玄天上帝佛祖廟還是有其特色。首先,它 每年所舉行的玄天上帝繞境巡遊,規模之大, 獨步於港九的北帝廟 1。其次,附建廟內的漢 鍾離仙師廟,以八仙中的漢鍾離為主神,更是 全港只此一家。就這麼兩個獨到之處,相信該 廟還是值得一探究竟的。

廟內共有四塊碑,包括有1966年的「為善 最樂」碑(屬漢鍾離仙師廟)、1991年的「名 譽顧問萬載流芳」碑、1994年捐款建儲物室芳 名碑和1999年捐款修路造寶爐芳名碑。 供奉神靈:

歷史淵源:

玄天上帝佛祖、天地父母、關帝、漢鍾 離 、 天 后 、 福 德 老 爺 、 驪 山 老 母 4 、 八 寶 公 主5、觀音、城隍老爺和當年太歲等。

1962年,有一群海陸豐信眾 2由長洲玉虛 宮請玄山佛祖3香火回藍田第3座對面山上的一 間新廟宇供奉,那就是玄天上帝佛祖廟,時當 農曆八月初四。

風俗傳統:

及後到1991年,政府清拆木屋區,該廟獲 批到現址重建,翌年入伙。目前由「藍田街坊 惠海陸值理會有限公司」管理。在現今廟址 內,還有兩間廟中廟,分別是洞天慈德善社漢 鍾離仙師廟和關帝廟,都是由藍田區內其他地 方搬過去的。

廟宇每年有九個誕期,以農曆九月初一的 賀誕最為重要,頭尾要做六日,首天的佛祖巡 邨活動更要繞藍田一圈,人數多達二三百人。 其實九月初一並非玄天上帝誕 6,只是建廟紀 念日,這在2000年前都是做農曆八月初四的, 但因以往經常打風,善信就問杯定出這個新日 子。玄天上帝佛祖廟早在1968年就做神功戲, 初時有粵劇演出,但因很多人都只是白看戲, 不肯捐錢,所以做了三四年,就改為只做白字 戲,最高紀錄曾做過九日戲。

建築佈置:

該廟入口處建有鐵牌坊一座,上書「玄武 山 玄天上帝佛祖 漢鍾離仙師」。廟建於山坡 之上的一個平台,分上下兩層,上層是佛祖廟

廟內神龕,正中者是玄天上帝

農曆九月初一的賀誕戲棚。

64


1 長洲太平清醮屬離島區;港島區也有廟宇辦北帝巡遊,但只 是隔年舉行。

典故軼聞:

4 驪山老母在民間被視為一個法力深不可測的年邁女神。宋 《歲時廣記》曾引《集仙錄》說她是一個熟悉黃帝《陰符 經》兵法的老婆婆。

2 多是走難來港的偷渡客。 3 廣東有兩間著名的北帝廟,一間是佛山祖廟,另一間是陸豐 碣石的玄山寺。玄山寺的信眾以海陸豐籍人士為主,他們愛 稱北帝為玄山佛祖。早在乾隆年間,香港已有人在長洲建廟 奉玄山寺的香火,那就是玉虛宮。

據廟祝溫先生言,該廟的「玄武山靈簽」 實為石籬背地藏王簽 7。本來,玄山寺是有自 己一套「玄武山靈簽」的,但當年佛祖廟派了 三個老人家上去求取,雖食了三日齋,仍然打 不到杯,大家恐怕不利,唯有用回地藏王簽。

5 八寶公主是由小說《五虎平西全傳》演化出來的民間神祇。 在小說中,她本為鄯善國公主,後嫁宋將狄青,並助夫攻打 西遼。民間相傳,八寶公主是驪山老母的徒弟。 6 正日是農曆三月初三,這天該廟只作小規模賀誕。 7. 新界石籬背的地藏王廟,此廟後遷荃灣三疊潭

漢鍾離仙師廟又稱洞天閣古廟,信眾多 為潮籍人士,本建在藍田第1座巴士站對上山 頭,因政府清拆,便在1992年搬來與佛祖廟 彼鄰,但考慮到地方太小,兩廟之間便不建牆 壁,好留下較大的空間給善信參神,令不知情 者還以為二廟同為一廟。 至於關帝廟則是約2002年才搬去的,信眾 也以潮籍人士為主。其本在藍田啟田大廈對 落的木屋區,後來搬到第5座,政府重建屋邨 時,該廟經同鄉引薦下,才覓得佛祖廟下層的 一間雜物房重建。

玄天上帝像。

廟祝溫光先生。

65

觀塘廟宇實錄

廟內有三套簽文,一為「玄武山靈簽」共 60簽;一為「漢鍾離仙師靈簽」一共36簽;一 為「洞天古廟福德老爺靈簽」,共27簽。另該 廟印有黃紅綠靈符三款可供善信請回家中。


1. 地址:藍田啟田道99期A(藍田分科診所旁山徑,入口有牌樓) 2. 開放時間:0600 - 18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藍田地鐵站A出口。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誕

農曆六月廿四關帝誕

農曆八月初八漢鍾離誕

農曆八月十五福德老爺誕

農曆九月初一玄天上帝佛祖廟紀念日 (八月廿九至九月初五做戲)

農曆十月十八驪山老母誕

農曆十月廿四八寶公主誕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年尾酬神

5. 聯絡電話:2349 5099 6. 提供服務:求簽

66


觀塘廟宇實錄

華嚴閣 前言:

奉的毗盧遮那佛像也被焚毀,全寺獨剩一尊迦 藍菩薩像。

觀塘區內雖沒有大型的佛教建築,但目前 仍有鯉魚門明照堂和華嚴閣兩處叢林,其中 華嚴閣更是市區唯一修華嚴宗1的地方。 該寺近世雖歷火劫和住持短期相繼去世之 厄,但道統依然,實在殊不簡單,其門口有 篏聯云「華閣重光十分諸佛加庇,嚴淨毘尼 此土菩薩護持」,想來也真是天從人願。

災後法師四出奔走,苦苦覓尋資源,佛閣 始得漸復原貌。1982年,明心法師因勞累過度 圓寂,閣務交其弟蔡基管理。2006年蔡居士逝 世,現今閣務由其女兒及明心法師眾弟子共同 處理。

歷史淵源:

建築佈置:

華嚴閣大約有六十多年歷史,原為一白 姓醫生的別墅,醫生過世後,房子曾一度空 置。適時,有星加坡苦行僧海山法師抵港, 由於他是明照堂住持莫證慈居士的師侄,初 時便在堂內掛單,後獲知別墅一事,發覺環 境甚佳,而白醫生的後人知悉海山法師正尋 找居所,也樂得把別墅送與他修行 1,繼而創 立華嚴閣。

佛閣座落摩鬼山山腳邊緣,自成一角。大 門口是一座三合土牌坊,上大書「華嚴閣」三 字。入門拾級上行,有彌勒佛龕一座,再前行 即為大殿入口,頂上有「華嚴法界」(1978年 立)四字。 佛殿大堂正中為一佛龕,上懸木匾「佛光 普照」(1981年立),右邊則是禪房及「明心 紀念堂」。龕內奉有釋迦牟尼佛、阿難和迦葉 尊者等諸位神靈,其剛好與守在門口兩邊的迦 藍和韋陀菩薩相對。

海山法師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湼槃後, 門戶初交與女徒品蓮師太執掌,未幾師太去 世,1979年轉由明心法師當住持。

飯堂在佛閣的後面部份,面積頗大,可同 時容下數十席,旁有一梯可上二樓觀音堂,該 堂奉有兩尊觀音像,均由別處禪林所贈。

明心法師是順德人,本姓蔡,乃海山法師 親手剃度的弟子,所傳門人眾多。法師甫一 接管閣務,華嚴閣即遇上空前危機,那年鄰 近的木屋區發生大火,佛閣亦被波及,連供

佛寺還有一靈灰閣和祖堂。祖堂主要供奉 歷代住持、門人弟子及其親屬。

華嚴閣外貌。

正殿所奉的佛祖像。

67


供奉神靈:

此精舍原在華嚴閣附近,後因政府收地而 結束,負責人因不忍神像無處容身,曾答應送 與華嚴閣,誰知卻生了一場觀音爭奪戰。

華嚴閣主要供奉的神靈有釋迦牟尼佛、觀 音菩薩、藥師佛、阿彌陀佛、地藏菩薩、迦 藍菩薩、韋陀,以及阿難和迦葉兩位尊者。

事緣一名妙明精舍弟子在廣東九江擁有一 座觀音廟,那年剛好重修完畢,正有地方供奉 觀音像,便想把神像送上大陸,但負責人因早 已答允華嚴閣,不好意思反口,便安排雙方在 佛前問杯,以定誰屬,誰知問杯十多分鐘,杯 像紊亂,根本得不出任何答案,那時華嚴閣弟 子見不對勁,便直接了當的問菩薩道:「菩薩 願否到華嚴閣?若然願意,就連續給我三個勝 杯吧!」如此一問,果然連出三個勝杯,觀音 像便順理成章的歸華嚴閣所有。

風俗傳統:

華嚴閣一年辦有七個誕期,平時每月農曆 初一、十五上貢敬佛,午後安排有齋宴,善 信可自費入席。每年的藥師佛誕,佛閣弟子 都會舉行一連八日的法事,頭七天是拜懺, 第八日是賀誕。又每年農曆二月的其中一個 星期天,弟子都會租船出海辦一次放生法 會。 早期的華嚴閣容許女眾寄居,鼎盛期達百 人之數,這些阿姑平日在寺內當義工,死後 則由佛閣永祀。 典故軼聞:

1 華嚴宗是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由於以《華嚴經》為所依,故 稱「華嚴宗」,為唐代賢首大師所創。華嚴宗的主要教理有 「法界緣起」及「四法界」。

華嚴閣觀音堂其中一尊觀音像,腳下踏着 一條鰲魚,造型獨特,坊間鮮見,據說是一 密宗觀音像,乃是昔年「妙明精舍」之物。

2 一說為法師購下自住。

初一十五的齋宴

明心法師

68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鯉魚門泉源道82號 2. 開放時間:0600 - 18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觀塘往鯉魚門紅色小巴(觀塘政 府合署後)。專線小巴24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十五祈福 正殿全貌。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

農曆二月放生法會(擇日)

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

農曆七月中盂蘭法會(擇日,連做三日)

農曆九月廿三至三十(或廿二至廿九)

消災延壽藥師佛法會

農曆十二月十五還神 華嚴閣外貌。

5. 聯絡電話:2347 7337

6. 提供服務:超渡法事、齋菜、祖先靈位

69


油塘福德堂 前言:

「福德堂」由是而生,其班底主要是在1964年 成立的「油塘潮僑街坊商民聯誼會」 2,而這 會同年在油塘還辦了區內的第一個盂蘭勝會。

油塘福德堂的出現頗為傳奇,其主奉的土 地公,來歷不明,一直有人拜冇人理,煙沒凋 零似是遲早的事,但徧徧遇上一群有心人,他 們組識起來管理小廟,居然將廟宇發展成為油 塘邨、鯉魚門、高超道和三家村的一個祭祀中 心。若說惻隱之心落於人的身上,可助人排難 解困;那落於神廟之上,就往往會造就一場出 人意表的民俗傳奇。

建築佈置:

福德堂位於高超道和鯉魚門道之間的一個 斜坡上,大門面向鯉魚門道,有一長石級可直 達。廟作長方型,鐵皮頂,分上下兩層,下層 為儲物房,上層才是主廟。廟內共有三個三合 土神龕,分別奉有天后、大峰祖師 3和福德老 爺(即小廟原來的位置)。神龕前面有一石 枱,上安有天地父母神位。

歷史淵源:

福德堂約成立於1965年,信眾主要是油塘 區的潮籍人士。

在神龕背後是福德堂的辦公室。

在1963年,福德堂現址四周仍是木屋和菜 園,有人在現在神龕的位置建了一間細小的土 地廟 1,以保佑地方安寧,但這廟一直亂七八 糟,乏人看管,有經常上香的潮籍街坊心甚不 忍,遂毅然發起成立一組織,以便接手廟務,

整間廟宇都不見任何碑銘,只辦公室內掛 有壬子年(1972年)第八屆盂蘭勝會理監事和 1980年聯誼會第三屆理監事就職的合照,讓人 知悉福德堂歷史非短。 供奉神靈:

主奉福德伯公、天地父母、大峰祖師和天 后媽祖菩薩(天后) 風俗傳統:

福德堂每年辦有五個誕期,但最重要的還 數農曆七月的鬼節。該堂自成立起,每屆盂蘭

廟內正舉行祭祀活動,一桌也是供品。

福德堂正門。

70


1 有言其香火是來自老虎岩(今樂富)天后廟。 2 後改名為「油塘潮僑福德堂聯誼會有限公司」 3 大峰祖師(?-1127)因是宋朝人,又稱宋大峰祖師,是潮 州民間的佛教神靈。史載大峰祖師曾以五年時間,獨力在潮 陽縣西的和平鄉,築成「和平橋」,以解決鄉人百年來的泅 水溺險,所以當祂死後,村民便建了一座「報德堂」來紀念 祂,而這座紀念堂,今天已易名為「報德古堂」,是當地著 名的旅遊點。

跟一般由潮籍人士管理的福德廟一樣,廟 內也有土地簽文供善信自由檢閱。 典故軼聞:

廟內有一哪吒像,並非福德堂原物,乃昔 年附近一間哪咤廟所有(位於聖安當女書院背 後),該廟清拆時,有人居然悄悄把神像棄 到福德堂,讓這間土地廟無端多了一位「寓 公」。 又早期的福德堂經常失竊,但不見的並非 香油箱,而是土地神像,因傳言這位土地公非 常靈驗,引得不少人偷回家供奉。

1987年的油塘盂蘭勝會醮場另一景。(陳錦潮先生藏) 1987年的油塘盂蘭勝會醮場。(陳錦潮先生藏)

1972年盂蘭勝會工作人員合照。

71

觀塘廟宇實錄

勝會都會上演神功戲,但自1997年油塘邨清拆 後,因沒有地方搭棚,便終止了這個有三十二 年的傳統,只是聘請法師到廟內誦經。又每年 正月,福德堂都會舉行敬老活動。


1. 地址:鄰近鯉魚門道遊樂場(油塘高超道佛教何南金中學對 面) 2. 開放時間:全日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4、14B、14C、62X、 216M、259D。 觀塘往鯉魚門紅色小巴。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十五祈福

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

農曆三月廿九福德伯公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初四至初六)

農曆十月廿九大峰祖師誕

農曆十二月酬神(擇日)

5. 聯絡電話:2349 5017 6. 提供服務:求簽

72


觀塘廟宇實錄

茶果嶺天后宮 前言:

全用麻石建成的茶果嶺天后宮,除了是觀 塘區天后信仰的重鎮,也是一處通向發掘區內 村史之大門,百年歷史的四山公所 1組織,還 有盛極一時,如今卻消失殆盡的打石行業,都 可以在廟中尋回點滴歷史。古云入廟拜神,但 當來到茶果嶺天后宮的時候,拜神之餘,還真 要花點時間去仔細看看。

不過到了1947年,因政府發展觀塘灣,必 須移走「糍巴山」來闢地興建油庫,天后宮也 得遷到茶果嶺現址。新廟在1948年夏天落成, 入伙時,曾有大型的移神巡遊 3,足足行了三 個多小時。而自這年起,天后宮就交由華人廟 宇委員會管理。1999年,天后宮再度維修,把 原本封在外牆的批盪和瓷磚移走,回復全石牛 4 建造的古模外貌。

歷史淵源:

建築佈置:

茶果嶺天后宮始建於道光年間(18211850年),由四山鄉民出資興建,以保水陸 平安,原位置是茜草灣村和茶果嶺村交界的 一處山腳 2,該山土名「糍巴山」,即茶果仔 之意。天后宮的第一次修建是清光緒十七年 (1891年),今廟內配祀有清朝官員李準神 像,據聞就是因為他出資重建之故。1902年該 廟曾重修一次,及後在1911-1912年卻毀於颱 風,神像一度寄寓臨時茅棚達三十年之久,直 到1941年才經四山鄉民合資重修,復回原狀。

天后宮是一座三間兩進的廟宇 5 ,全廟就 地取材,以四山一帶石礦出產的「石牛」建 成。正門有石對聯和匾額,都是舊廟之物,上 有「光緒辛卯重建」之句。正殿有三座神龕, 居中是天后,兩邊分別是金花娘娘(左)和列 聖諸神6(右),地上則有一玄壇位。 左殿是魯班殿 7 ,另一邊廂則佈置成天后 寢室,以供善信摸龍床,其旁有側門,上有 「四山公所」匾額。右殿是觀音殿,另一邊廂 則是廟祝起居室。另外,廟旁附有一小屋,是 放雜物之用。 正殿兩邊牆壁安有多塊石碑,其中三塊記 載了1941年重修和1948年搬廟事8。

天后誕到來賀誕的花炮會會眾。

全麻石建造的茶果嶺天后宮。

73


供奉神靈:

1 四山指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四條客家村,這四 村在十九世紀組成聯盟,稱四山公所,辦公室就設在天后宮 魯班殿內。四山的代表又稱為「四山頭人」。

天后元君、魯班先師、觀音大士、關帝、 李準先人、孔子先師、祝融伍丁先師、尉遲恭 先師、華光先師、玄壇、金花娘娘、當年太 歲、文昌帝君和「大顯威靈」等。

2 約為今麗港城第三期停車場,因較近茜草灣,所以早期是叫 茜山灣天后宮。 3 《東九龍金禧特刊1957‐2007》頁61 葉栢強撰「茜草灣」。 4 又稱「地牛」,是一種矩形石磚的俗稱。 5 據村民言,新天后宮跟舊天后宮是一樣大小。 6 內有「大顯威靈」鏡面一塊,上寫「昊天金闕玉皇大帝英烈 孫太祖師統帶諸位先師尊神位」及數十個神名。這種鏡面一 般只見於神館之內,如今見之天后宮,應是一些民間宗教信 徒因某種原因而移到廟內安放。

風俗傳統:

天后宮每年有十個誕期,但最熱鬧的肯定 是天后誕,期間除了會做四日五夜九本大戲, 在誕日下午二時,近年還舉辦龍獅麒麟飄色大 巡遊。在1972年前,當地仍有搶花炮活動, 最高紀錄有七十多個花炮,但現在只有二十六 個。

7 內有三尊神像:李準先人(左)、魯班先師(中)和孔子先師 (右),以及一塊寫有祝融伍丁先師、尉遲恭先師和魯班先 師的龍牌。 8 這些碑除了有文字記錄,還鑲有數十幅當年有份捐錢或有大功 勞者的瓷相,當中包括1948年碑中的華民政務司杜德和列政 務司鍾境培和1941年碑中的華探長姚木。 9 舊俗每逢魯班誕,石廠老闆會免費送飯菜給貧苦老弱人士 吃,稱為魯班飯。

據茶果嶺村長邱東言,在戰前,天后宮最 重要的誕期不是天后誕,而是魯班誕,因為村 內有很多打石工人,而昔年派魯班飯 9的習俗 到了今日依然,只不過地點已改在街坊會舉 行。

10 見葉栢強著《茶果嶺之「天后宮」》(未刊本)

廟內有天后靈簽100枝供善信問卜用,也 有廟祝做簡單的功德法事。 典故軼聞:

有言最早興建天后宮的是一戶林姓人家, 戰後初期,這家人還有一間客家屋在茶果嶺村 內,但已掉空多時,後人也不知去向,其址即 現今嘉華樓所在。 相傳該廟的第一次維修起因,是有村民看 到一條兩呎長的蜈蚣在簷上爬行,他們都認為 是天后借蜈蚣現身,暗示眾人要修葺廟宇,於 是才集資修廟10。

茶果嶺天后誕是東九龍最盛大的天后誕。

村民在魯班誕上香。

74


2. 開放時間:0800 - 17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專線小巴23B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廿六觀音開庫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出世

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廿一至廿五做戲)

農曆四月十七金花娘娘誕

農曆六月十三魯班誕

農曆六月十六觀音得道

農曆六月廿四關帝誕

農曆九月十九觀音飛昇

農曆九月廿八華光誕

農曆十一月十九觀音寶誕"

5. 聯絡電話:2349 7741 6. 提供服務:求簽

75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茶果嶺5227號地段(茶果嶺村尾)


明照堂 前言:

建築佈置:

今日的鯉魚門是食海鮮的好去處,遊客終 日熙來攘往,但可曾想過,早在七十多年前, 這裡卻是一群虔誠佛教徒禪修的清靜地?明照 堂的出現,正好印證上世紀三十年代鯉魚門樸 素的村居風貌,其佈置簡單的佛堂,刻意栽培 的花圃,以及棄用以久的大廚房,無不是觀塘 區早年佛教傳播的歷史寫照。

明照堂佔地頗廣,主建築為一單層金字瓦 頂石屋,前後均有花圃圍繞。屋內分客廳、佛 殿、觀音殿和住房四室,另外兩邊各接有一平 房,內有飯廳、可煮數十圍齋菜的大廚房和祖 堂。 佛堂在泉源道的入口立有一小拱門,上有 「明照堂」三個黑漆大字。善信穿過拱門,再 行經一條鋪上滿有懷舊風味地磚的甬道,方可 到達佛堂。

歷史淵源:

明照堂是一間私人佛堂,女創辦人莫證善 (1882-1962),法名厚德,方眾暱稱為四姑 太。莫女士原為星加坡華僑,上世紀二十年代 初,她與姐姐莫證慈同在星加坡學佛,並設有 佛堂明法堂。二十年代末期,姐妹移居香港, 在筲箕灣東大街近巴色道成立明敬堂。1930 年,莫女士偶乘渡艇由筲箕灣往對岸的鯉魚門 遊覽,發覺景色宜人,人煙稀疏,適合唸佛靜 修,於是向村民購得一海濱私人屋所,將其改 建成明照堂。

明照堂正門兩邊有一對篏聯,左邊是「明 最上乘悟徹色空覺路」,右邊是「照真常理演 揚聖教渡迷津」,把佛堂名稱「明」、「照」 二字,篏入聯首。 佛堂內佈置簡潔,一塵不染,雖然已有 六十多年歷史,卻不見陳舊。室內並沒有任何 碑刻牌匾,或名人字畫,除了一些酸枝枱椅, 較觸目的佈置就只得一尊正向着大門的釋迦牟 尼佛像。

1934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明照堂入伙, 莫女士也由筲箕灣遷到鯉魚門居住。莫女士在 1962年去世前才受戒為比丘尼,臨終前,把 住持一位交由徒弟蘇堈居士(1917- )接 任,直至如今。

佛堂主奉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地藏菩 薩和韋陀。

讓人有一塵不染感覺的明照堂。

明照堂住持蘇堈居士(居中的法師)。

供奉神靈:

76


其次是一尊小觀音石像,這原為慈悲林 之物。該佛堂位於三家村(今鯉灣天下一 帶),政府清拆三家村後,佛堂結束,佛像無 依,蘇居士遂請回供奉。 1

往昔的佛堂往往有安老的社會功能,明照 堂也不例外。明照堂曾有三名「齋姑」居住, 她們長年如素,付了一筆費用給佛堂後,就在 此渡過晚年,平日誦經侍佛,為佛堂當義工, 過世後便由佛堂供奉靈位。

最後是一尊普通的觀音瓷像,則是蘇居士 憐其遭棄,在一處垃圾堆中撿回的。

由上世紀六十年代到2002年,明照堂仍常 辦誕會齋宴和功德法事,誕會尤以農曆正月廿 六的觀音開庫最人頭湧湧,而在觀音誕更加插 彈唱表演,但近年因住持年事已高,一切已經 停辦,佛堂平日只讓供有先人靈位的善信參 拜。

蘇居士是廣東順德人,十七歲來港在筲箕 灣做打金學徒,因常伴隨老闆娘上明敬堂誦 經,因而結識了四姑太,之後更跟隨學佛,及 後四姑太創明照堂,他便到鯉魚門協助打理堂 務。 蘇居士主理佛堂垂四十多年,除四出接辦 功德法事,堂內事無大小,一力承擔,就如大 廚房門口的監齋菩薩神位,上書「南無大聖緊 那羅王監齋使者菩薩」,兩邊配有「搬柴運水 靈官」和「篩米淘沙童子」兩副神,就都是他 的手筆。

典故軼聞:

明照堂以奉佛祖和觀音為主,佛堂觀音殿 內有三尊小觀音像和一幅白衣觀音圖,除了一 尊白瓷觀音是佛堂原物,其餘都別有來歷。 首先是白衣觀音圖,這本是筲箕灣明敬堂 所有,但自莫證慈去世後,其後人不願接管佛 堂,以致物事四散,蘇居士便請來尊奉,以續 其緣。

1 為一佛堂,創辦者三姑為四姑太友人。

佛堂內的佛祖殿。

明照堂住持蘇堈居士。

77

觀塘廟宇實錄

風俗傳統:


1. 地址:鯉魚門泉源道西58號 2. 開放時間:(不對外開放)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觀塘往鯉魚門紅色小巴(觀塘政 府合署後)。專線小巴24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廿六觀音開庫

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誕

農曆四月初八佛誕

78


觀塘廟宇實錄

地藏王古廟 前言 :

一直未停,到了2008年,已辦了四十四屆。

提起地藏王古廟,住在翠屏邨一帶的老 街坊,相信很自然便會想到那6-18雨災 1的往 事。的確,在災難過後,小廟能夠避過一劫, 跟崩塌的泥坑只是一步之遙,那險處實在讓人 印象難忘。

6-18雨災可以說是該廟發展的一個分水 嶺,自那年起,善信的數量倍增,而廟的規模 也逐漸變大,期間不單加建戲台,還增奉了城 隍和三位祖師 6。廟宇現由「觀塘惠海陸慶善 堂街坊值理會有限公司」管理,除了辦神誕, 值理會也會參與區內濟貧敬老的公益事務。

俗語有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地藏王古廟 如今已是觀塘區內最具規模的廟宇之一,也是 香港保存海陸豐地藏信仰的一處重要場所,這 種種變化,相信就連其創辦人也始料不及。

建築佈置:

地藏王古廟建築在一大平台上,其主要建 築是一大二小的三座獨立三合土神廟:中央最 大是地藏王的「法王宮」7。兩邊是三位祖師 的「威靈顯赫」 (左)和城隍爺的「正直堂」 (右)。 另有天地父母神位則安放在平台入口旁。

歷史淵源:

五十年代末,海豐縣梅隴人陳雄(19201980)欲坐船偷渡香港,由於家裡奉有西來古 剎 2請來的地藏菩薩,出發前他便上香祝禱, 發願若安全抵達,必擇地供奉地藏王,之後便 携着三枝香簽上路。陳雄到港後,初住東頭村 木屋區,後在1960年搬住觀塘新區 3第7座 4。 為了還願,陳雄初時在住所樓梯底設置了一地 藏王神龕,以便拜祭,卻因佔用公地,未幾則 被勸諭移走。

平台的西邊是一戲台,每年農曆九月酬神 舉行的神功戲,就在那裡演出。 在三廟的前面是一廣場,上面蓋有鐵棚擋 雨,每日都有十數名善信在此誦經或摺金銀衣 紙,風雨不改,在演戲的日子,那裡就成了觀 眾席,可以坐一二百人。

1962年,他終於在第7座對面山坡一塊大 石後有三個蛇洞 5的地方建立地藏廟,但雖云 是廟,那實只是一間用鐵皮蓋搭的小神龕,不 過,由於區內的同鄉不少也是地藏王信徒,故 廟宇香火興旺,在1964年便已做戲酬神,自此

此外,廟內還有一幢兩層高的建築,是管 理機構「慶善堂」的辦事處。 全廟共有碑匾三塊,都是雲石所造,分別 記錄1976、1990、2003年的三次重修事。

第十四屆地藏王誕工作人員合照, 該醮場位置即現今翠楠樓。

地藏王誕一景。

79


供奉神靈:

1 6-18雨災慘劇指發生在1972年6月18日秀茂坪乙級安置區的山 泥傾瀉災難,事件中有大量山泥由曉光街斜坡湧下,淹沒了 觀塘新區(又稱雞寮,今稱翠屏邨)北部,面向翠屏道的安 置區,造成七十一人死亡,六十人受傷。

主奉天地父母、地藏王、城隍和三位祖 師。

2 西來古剎又稱西來庵,位於廣東省惠東縣新庵鎮北端獅子山 山腰,傳始建於北宋,主奉地藏菩薩。

風俗傳統:

3 舊稱雞寮

地藏王古廟一年共要做七個神誕,但最隆 重的活動是農曆九月尾的酬神演戲,當中除了 有大規模的巡遊,更會上演白字戲 8,2008年 演出的日數便長達十三日 9,堪稱全港神功戲 之冠。

4 今寶珮苑寶瑛閣 5 這是陳雄的兒子陳義在相告。 6 三位祖師分別是呂洞賓、趙匡胤和達摩祖師。 7 其位置自1962年起一直都沒有變更。 8 白字戲是海陸豐地區的傳統戲劇。 9 若有善信或理事願意,可以個人名義捐出戲金加演。 10 惠來民間相傳,地藏王本是古新羅國的王子金覺喬(696794),他出家為僧後,在唐玄宗時到中國求法,後來在九華 山住下傳教,並收閔公父子為徒。他九十九歲圓寂時,因屍 身不壞,佛徒尊之為「金地藏」。

廟內有地藏王佛祖60靈簽供善信問卜吉 凶,也有靈符可求,據說可以保家宅平安。 典故軼聞:

這廟的地藏王像是仿照惠來西來古剎而 來,其造型是頭戴佛冠,騎着端獸「諦聽」, 跟一般在佛寺常見的企身持禪杖造型不一樣, 別具一格10。

白字戲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賀誕節目。

2008年由杯卜決定的總理人選,出奇地由三位女士擔任。

法王宮就是供奉地藏王的地方。

80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翠屏道120地段(秀茂坪紀念公園內) 2. 開放時間:0600 - 173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1B、11C、13M、70X、 89C。觀塘裕民坊往秀茂坪紅色 小巴。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九天地父母誕

農曆二月初二福德老爺誕

農曆四月十四呂祖誕

農曆七月二十四城隍誕

農曆七月二十九/三十地藏佛祖誕

農曆九月十五趙太祖師誕

農曆九月尾的酬神演戲 (一般由九月廿三開始,但日數浮動)

5. 聯絡電話:2717 1984 6. 提供服務:求簽

81


嶺南古廟 前言:

立廟,及後多次搬遷,到了公元2000年,兩個 團體合併,陸壓真人最終與昭利聖君為鄰。

在1950年,鯉魚門和油塘的山區交界曾有 一條嶺南新村,這村在1996年清拆後,雖已不 復存在,但村內的一間廟宇到今尚存,那就是 嶺南古廟。這廟有着潮汕民間「乩童文化」 1 的濃厚背景。今天,縱使那些遠去的靈驗傳聞 已難考證,但廟中遺下來的點點滴滴,卻又處 處讓人感到疑幻疑真。

建築佈置:

嶺南古廟範圍內共有四間小廟,主體建築 是一列三間的平房,分別有觀音古廟、嶺南古 廟和陸壓古廟。另外有一竹林祠,主奉昭利聖 君。在靠山一方,豎有一座迎聖台,為叩拜南 辰北斗之處,這種高台建築在香港的廟宇甚為 罕見。

歷史淵源:

嶺南古廟坐落在魔鬼山西崖下,本名慈齋 善社,2000年與仁德善社合併後,改稱「慈德 善社」,名字是各取一字而來。信眾多為潮籍 人士。

這廟背後別有洞天,除了有一間祖堂供奉 先人,山坡還有一如廂座的房間,高高在上, 稱作金身寶殿,為供奉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和 慈悲娘娘6之所。

早在六十年代,慈齋善社已在今順天邨 位 置 的 山 上 立 廟 , 稱 秀 茂 洞 , 主 奉 鴻 鈞 老 祖2、太上老君和昭利聖君3。1975年廟祝蔡鎮 供奉神靈: 泉 4以一萬元購得現在地皮建廟,改名「嶺南 廟內神靈眾多,包括鴻鈞老祖、元始天 古廟」,意思是嶺南新村內的古廟。 尊、太上老君、陸壓真人、陸壓真君、伯樂先 仁德善社則是一個以女乩童胡璧卿(又名 師、觀音大士及其兩位姐姐(大公主和二公 胡玉春)為中心的信仰團體,信奉神祇陸壓真 主)、玉皇大帝、如來佛祖、慈悲娘娘、天地 人 5。胡婦是潮州惠東縣靖海鎮人,於1964年 父母和南辰北斗。 走難來港,最初在橫頭磡對上的獅子山木屋區

風俗傳統:

一年會做五個誕期和盂蘭勝會。一般善信 往廟宇酬神上香,是各有各拜,但這處卻有禮 生主持喊禮,顯得頗有組織。

七十年代,昭利聖君乩童蔡鎮泉先生(中)與其助手朱瑞 渠先生(右),攝影地點是秀茂坪舊廟前空地。(朱瑞渠 先生藏)

一眾善信在拜天地父母。

82


1 乩童是指一些能請神上身的靈媒。 2 潮汕民間相傳鴻鈞老祖為天地初開之大神,地位在道教三清 之上,是太上老君的師父。

廟中的兩位乩童雖已先後辭世,但二人所 用的物事仍留在廟內,善信視之為鎮廟之寶。

3 昭利聖君俗稱張老伯,亦有作招利聖君,為一潮州民間俗 神,奉者極多。據廟祝相告,老伯原名張德多,是宋時潮陽 人,為一窮秀才。某次適值年關將近,張老伯因沒錢回家過 年,便把身上僅餘的錢拿到賭館一搏,誰知連場敗北,他羞 愧得投河自盡,其屍體一直由潮陽流到揭陽,才給人發現安 葬。後來他在陰間被封為神,地府有七條橋,他就是其中一 橋的管理人,為一位陰神。

昭利聖君的乩童遺有流星鐵鎚 7 和長柄煙 斗等。相傳張老伯降乩時,童身必不斷抽煙飲 酒。 陸壓真人的乩童則留有花籃一個、摺扇和 鐵劍,還有一對搭上銅鉤,共重二斤四兩的銅 葫蘆。據知,花籃是用來捉鬼之用,而一對銅 葫蘆則在神靈降身時掛到咀角處,以彰示神 通。

4 他也是昭利聖君的乩童

在金身寶殿壁上掛有的鴻鈞老祖、慈悲娘 娘和太上老君畫像,筆法細緻,栩栩如生。傳 這三幅畫為一位長年茹素的隱逸所作,他必挑 夜深之時才動筆,如是作畫多年,卻一直沒人 看過他是如何畫的。

7 乩童在神靈上身後,以流星鎚揮打自己,以示刀槍不入,好 引證神通的存在。

5 陸壓真人是潮州惠來縣靖海鎮的一位民間俗神,相傳天地未 開已有這神,為一本「無字天書」的化身,其名「陸壓」是 海潮聖人所贈,其名原意不詳。 6 有指慈悲娘娘即觀音大士,但據廟祝言,慈悲娘娘實非觀音 大士,其地位大過祂,乃元始天尊的弟子,又稱慈航天尊, 誕期是農曆二月十九日,但他不做這誕。

陸壓真人童身胡璧卿降神時樣子,留意她的歪咀, 那是因為鉤着一個銅葫蘆。(胡命基先生藏)

神秘畫師送的鴻鈞老祖畫像。

83

觀塘廟宇實錄

典故異聞:


1. 地址:觀塘油塘高超道嶺南上村63-73號 2. 開放時間:0900 - 16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巴士14、62X、259D。 觀塘往鯉魚門紅色小巴(觀塘政 府合署後)。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誕

農曆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誕

農曆五月初六昭利聖君誕

農曆七月盂蘭勝會(擇日)

農曆九月十六陸壓真君誕

農曆十月初八陸壓真人誕

5. 聯絡電話:2340 2445 6. 提供服務:求簽

84


觀塘廟宇實錄

鯉魚門天后宮 前言:

和放供品之用。全廟分前後兩進,頂部呈金字 型,除了頂部,其餘均由三合土建造。天后宮 與一大礁石相連,石中有小石窟,即早期的神 龕,傳鄭連昌碑就在這裡找到。石窟如今為花 炮會合勝發堂贈的大神龕擋着,唯仍供有原來 的天后神像,可見廟是以這個天然石窟為基礎 發展起來的。

若論形勝之最,鯉魚門天后宮可說是觀塘 眾廟之首。 這廟雖屬中型廟宇,但位處鯉魚門海峽東 角,四周為疊石環抱,憑山靠海,船隻出入, 都可見其矗立於岩礁之上,大有扼守維港咽喉 之勢,難怪有傳言,清初海盜鄭連昌曾以此作 賊藪,監視往來船隻,實在不無道理。

協天宮與天后宮相連,中間並沒有牆壁, 1953年建造,傳聞是天后報夢給前廟祝劉火粦 要加建的。協天宮內有兩神龕,一奉觀音,一 奉關帝。

歷史淵源:

鯉魚門天后宮是目前已知區內兩間天后廟 之一 1,其立廟年份和始創人到今天仍是一個 謎,但「1953」肯定是一個重要年份,因為 在這年重修廟宇的時候,工人發現了一塊黃花 沙石碑,其大如石枕,上有刻字云:「天后 宮,鄭連昌立廟,日後子孫管業,乾隆十八年 春立」,共二十一字,若此石碑所言屬實,那 天后宮就是建於公元1754年或之前,到今已 有二百多年歷史 2。目前由「鯉魚門街坊值理 會」管理,廟祝是陳牛。

該廟立有多塊碑石,其中最觸目者,是一 塊記載了前廟祝劉火粦自言受天后降靈述事的 雲石碑。碑上另鑲有兩幅瓷相,一為劉氏本 人,一為天后顯靈照,二相連碑文同為劉火粦 所送。 供奉神靈:

這廟以供奉天后、關帝、觀音和韋陀為 主。

建築佈置: 風俗傳統:

鯉魚門天后宮是二級文物,其雖名為「天 后聖母廟」實由天后宮和協天宮兩廟組成。廟 前入口處有一小牌坊,上書「天后宮」,為 1953年建。牌坊後面為一廣場,可供善信拜神

鯉魚門天后宮是區內的信仰中心,廟內雖 奉有多神,但以天后最重要,除了四方八面的 善信會在天后誕參神之外,每年的農曆四月中

鯉魚門農曆四月才做天后誕神功戲。

廟內的後洞。那就是天后宮發源處。

85


旬,村民都會在村內的空地搭棚,做四日五夜 九本神功戲賀誕,其間村民更會選定某日(一 般會是星期日),連同花炮會和客家麒麟隊集 體到廟內上香,他們拜神的儀式相當特別,就 是推着盛滿供品的手推車在廟前廣場轉圈行大 運,以代叩首。

1 另一間天后廟為鯉魚門三大姓中的葉氏產業,其位置即今馬 環村青年會處。葉氏為客家人,至今在鯉魚門已歷五代,其 先祖以打石業至富,據其後人言,他們的太公曾為該廟納 糧,唯廟的規模很小,內只有麻石枱一張,因全家後來改信 基督教,天后廟荒廢,現在已經沒有絲毫遺跡,但在和平後 初年仍可見廟貌。葉、曾、張三姓為鯉魚門最早定居而又擁 有最多土地者,俗稱鯉魚門三大姓。 2 有關這塊石碑的真偽,目前仍未有人作詳細的研究,但有論 者認為鄭連昌石的發現,跟天后宮1953年傳出的顯靈事件, 時間上過於巧合,其真確性大有可疑,詳文見葉栢強先生著 《鯉魚門之「天后宮」》(未刊本)。

另外,村民每年在年頭和年尾,都會擇一 好日子集體到天后宮祈福和還神,拜神後就即 場分享燒肉,其樂融融。 廟內有天后簽供善信問卜吉凶,也有廟祝 可代為解簽。而神龕旁的龍床,據聞頗為靈 驗,十數年前曾有一女藝人摸龍床後生了一對 孖仔,引來連番佳話。 典故異聞:

鯉魚門天后宮在1953年的農曆四月初五 日,傳聞曾得天后應許顯靈,以證神通,好堅 定村民集資重修該廟的決心,該廟今有「天后 顯靈」照一張存世,即傳為當年報紙記者蕭雲 庵經天后感召後攝得的神相。 就相中所見,鏡頭是在天后宮背後向天拍 攝的,相中看到的是一團隱約貌似婦人側面的 浮雲,據當年的廟祝劉火粦和村長羅平所言, 這即天后的真身。 由於天后「靈驗」,往後引來不少文人墨 客在四周的礁石上鑿石留字,這些摩崖石刻共 有十處,全為1953年後作品,其歷史雖短,但 構成的文化景觀卻是獨步於香港。

廟中記有天后顯靈異聞的石碑。

鯉魚門天后宮。

86


2. 開放時間:0630 -1700 3. 建議前往交通工具及途徑:觀塘往鯉魚門紅色小巴 (觀塘政府合署後)。專線小巴24 4. 主要誕期祀日: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后誕 5. 聯絡電話:2775 4574 6. 提供服務:求簽

87

觀塘廟宇實錄

1. 地址:鯉魚門馬環村和馬背村之間海邊


《 鳴 謝 》

個 人 邱東先生 葉栢強先生 蘇堈居士 蔡潤微小姐 陳牛先生 朱瑞渠先生 胡命基先生 蔡庸先生 劉松波先生 陳錦潮先生 溫江先生 王麗容女士 高清河先生 江立燕先生 黃錦漢先生 陳玉真女士 曾祥裕先生 蔡開明先生 何維馨先生 呂包先生 陳立森先生 何可實先生 陳淑先生 陳大蝦先生 林寶順先生 林寶順夫人 蔡建輝先生

李月樓先生 張偉龍先生 方世友夫人 劉偉文先生 巫江映芳女士 巫廣利先生 陳捌先生 余祖駒先生 余勝亮先生 余祖 先生 郭舜里先生 黃潮平先生 章程先生 蘇庭興先生 陳義在先生 陳鑑波先生 周裕順先生 古清松先生 陳訓典先生 余大達先生 曾然先生 劉明先生 余志偉先生 謝仁鴻先生 陳仕鴻先生 陳志強先生

機 構 華人廟宇委員會 地政總署 觀塘區議會 編輯工作小組委員: 梁芙詠女士,BBS,MH(主席) 陳國華先生,MH 張順華先生 周耀明先生 范偉光先生 馮錦照先生,MH 馮錦源先生 馮美雲女士 徐海山先生 劉定安先生 林亨利先生,MH 呂東孩先生 麥富寧先生 潘進源先生,MH 潘任惠珍女士,MH 蘇麗珍女士

(排名不分先後)

8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