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 Architecture 劉秷灝 輔仁大學 景觀設計學系 2018-2021 精選作品
Portfolio
劉秷灝 Alex Liu
Education
輔仁大學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FJU)
-歷史學系(轉) 2015/09-2017/06
-景觀設計學系 2017/09-2021/06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CNHW International
-暑期實習生 2020/07-2020/08
Academic Honors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 饒文忠老師紀念設計獎
/1997.06.05
/ isoliu8665@gmail.com
/ (+886) 965 395 525
Content
Eco-Compensation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 饒文忠老師紀念設計獎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
Competition Awards
交通部公路總局 台9線花東縱谷槽化島設計競圖
-入選獎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公園未來式」特色公園競圖
-優選獎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
-第二名
Professional Skills
Photoshop Illustrator Indesign PremierePro
Sketchup Rhino 3D Grasshopper 3Ds max
AutoCAD
Vray Twinmotion Lumion
Uni Keelung
後燃煤時代的興達一電廠再生計畫 基隆國門廣場暨周邊環境規劃設計
火山人稼
綠峰山莊農家體驗環境規劃設計
Loop under the viaduct
高架橋下空間的人行動線規劃構想 優選 海濱的廢棄煤倉遺構生態設計 貳獎
Eco- Echo!
Sketching
Model Making
八校聯合設計評圖
-第一名 -第一名
Adobe Modeling CAD Rendering
2018 01 Graduation Project Design Project Competition Project Other Works 02 03 04 05 06 07 2019 2020 2021 2019 2020 2021 P. 4-39 P. 40-47 P. 48-55 P. 56-57 P. 58-61 P. 62-63 P. 64-65
- 第一名 畢業 -獲邀代表參加
Eco- Compensation
後燃煤時代的興達一電廠再生計畫
Type: Post-Industrial/ Restoration/ Wetland
Project Location: YongAn Dist., Kaohsiung
Date: 09/2020 - 05/2021
Scale: 147ha
Instructor: Yu Feng Wang
興達電廠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海岸地區,占地面積147.8公頃,作為南臺灣最大也是最 老舊的電廠,興達一廠將在2022-2025年逐步除役,即將退役的一電廠該如何走下去? 隨著乾淨能源的發展,興達二廠興建在即,新的燃氣電廠將取代原本高汙染的燃煤電廠, 永安溼地作為興達二廠預定地即將面臨被開發的命運,已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長期的工業發 展對基地的周邊環境、生態系統、人文發展造成重大影響,我們何不利用即將退役的興達一 廠作為這個地區的生態補償呢?
計畫將原有冷冰、剛硬的工業廠區,轉換成有溫度,提供生態、人文能夠並存的場域, 在生態性、休閒性、工業生產上找到一個新平衡,扭轉過去工業區產生的負面印象,真正實 現環境、經濟和社會的轉型。
Tsin-Ta No.1 Power Plant located in YongAn Dist., Kaohsiung. It covers an area of 147.8 hectares. As the largest and oldest power plant in southern Taiwan, Tsin-Ta No. 1 Power Plant will be gradually decommissioned from 2022 to 2025.
Due to the renewable energy policy, Tsin-Ta No.2 Power Plant is under constructed. However the construction is selected above a wetland, and it's already inevitable.Longter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ecosystem, and human development of the area. Why don't we use the decommissioning Tsin-Ta No.1 Power Plant as a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this area?
The program is to convert the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into a place where ecology and humanity can coexist, find a new balance in ecology, leisure,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By reversing the previous industrial space in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01
Graduation Project
興達燃煤發電廠,高雄市
興達一廠退休期程
興達一廠於1978年興建,有著全台灣最久遠的火力發電機組,如今因為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計 畫(二廠)也於2020開始動工,一廠目前正逐步退役中,計劃於2025全數正式退役。
基地位置 歷史脈絡
興達一廠建造期程 興達二廠建造期程
海濱地區濕地生態系統破碎
台灣位處於東亞候鳥遷習的路徑上,每年約有五百萬隻候鳥遷習於台灣,然而 我們的西海岸卻受到許多工業區與高度水泥化的觀光漁港所侵占,濕地走廊正逐 步縮小、破碎。越往南方,濕地系統分布逐漸稀少,然而永安溼地為南部少數面 積龐大的濕地即將因開發而消失.......
高雄興達海濱地區以魚塭養殖為主,漁港北邊有茄萣都市計畫地區、興達觀光 漁市,東側為漁業特定計畫區,南側則既有興達燃煤一廠,加上正在興建中的興 達燃氣二廠,基地周遭土地多已開發,原有生態環境已破壞殆盡。
基地周遭高強度發展 茄萣與永安的產業發展以能源、養 殖漁業為主,養殖漁業產值為全台 之冠。近年來,興達港致力發展遊 艇觀光產業、太陽能源、新型海上 風力發電等能源產業為主。
周遭產業型態分析 周遭土地使用
土地使用大多為一般農業區的非都 市土地使用區,以及興達港特定專 用區使用
8 9 環境議題
閒置土地及工業設施再利用
在電廠退役後,
將有高達147.8公頃
之土地及大量廠房被
釋出,如何再利用這
片大量土地及閒置工
業設施是一大課題
濕地生態破壞
台電預計在永安
溼地上興建興達燃氣 二電廠,對於被破壞
的濕地生態該如何用 退役一廠的土地去補 償是重要課題
廠區遺留汙染
過去燃煤電廠運 作造成大量的空氣汙
染及燃煤過程遺留下 之有毒汙染物必須立 即處理
與周遭環境發展脫節
過去電廠屬於高 汙染且具危險性之鄰
避設施,造成在地居
民生活品質受影響並 帶來健康危害,更與 周遭社區連結性低
10 11 基地主要課題
規劃對策
生態補償 動線系統整合 遺構再生 能源多元 水資源循環 生態旅遊
生態復育
復育海岸紅樹林,並利用移除與植物修復方式將受汙染的土地移 除乾淨,並重新復育海岸生態營造永安地區多樣性的棲地環境
地利增值
退役後的燃煤機組系統經整理拆除。消極作法以第三景觀之原則 讓其被自然環境接收,積極做法重新興建廠房發展綠色,使台電 擔任能源轉型使命,翻轉過去負面印象。
能源多元
因應台電綠能政策與未來能源趨勢的發展,利用現有廠區將其改 造、增加綠能發電,將能源與經濟產值回饋給周遭地區使用
遊憩整合
沿伸北方興達港觀光遊憩帶,加上台灣海洋觀光遊憩發展盛行, 且基地內具有高潛力作為觀光遊憩,結合藍色公路遊憩帶,重新 讓公眾閱讀能源與生態意義。
12 13 基地任務 總體規劃平面圖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任務I 生態復育 灰渣循環濕地修復
-占地面積 : 32 ha
-灰塘深度 : 7.5 m
-堤防高度 : 7.5~9.1 m
-計畫容量 : 2,800,000 m3
Step.1 平行分層
Step.2 一期修復
灰渣生產流程
燃煤產生之灰渣汙染為重金屬有害物質,現今台電 將其存放於外海之灰塘中,有外洩暴露於環境之隱憂, 在廠區退役後,應立即優先進行清運處理。
灰渣再利用計畫
Step.3 二期修復 -平行夾層增加破口
Step.4 水鳥復育棲地營造
粉碎機對粉煤灰進行粉碎處理,粉碎機內部一 般分為粗粉碎段和細粉碎段,粗粉碎段就是對 粉體進行粗粉碎加工,細粉碎段是對粗粉碎段 加工後的粉體進行細化加工。
鍋爐
鍋爐是產生蒸氣的設備,煤粉在鍋爐內燃燒, 將水加熱變成高溫高壓的蒸汽, 但同時也排放出飛灰及底灰。
煤灰粉碎機 1 2 3
鍋爐產生足夠的高壓過熱蒸氣,進而推動蒸氣 渦輪機的葉片使之旋轉,再帶動發電機切割磁 場產生電力,作完功的低壓水蒸氣離開蒸氣渦 輪機並進入凝結器,與冷卻水進行熱交換而凝 結為低壓的液態水。
發電機是運用「電磁感應」原理將動力所作的 功轉換成電能的裝置,通常由線圈與磁鐵構成, 利用蒸汽使線圈在磁鐵的兩極間轉動;當線圈 轉動時,線圈內的磁場改變,因此產生感應電 流。
經過一連串的運作後,電力產出。
4 5 6
鍋爐燃燒運作時,產生的主要副產物為煤灰, 煤灰又分為飛灰及底灰兩種,飛灰主要由集塵 設備收納及煙囪排放,底灰則直接排入灰塘中。
煤灰,是燃煤火力發電廠在機組鍋爐燃燒完全後,所產生的副產物,原 本台電的做法是將煤灰運送到劃定的灰塘區進行掩埋,然而灰塘區的建設 經費高昂,且灰塘區的存在也必須對於地方有回饋金制度,再加上地方政 府的意見等,無形中增加了不少燃煤火力發電的運轉成本。所幸經過台電 綜合研究院耗時多年,研發出煤灰、底灰等配合混凝土的最佳黃金比例, 讓廢棄物華力轉身一瞬間變成黃金,由於煤灰固定比例結合混凝土後,會 產生化學反應,轉化為堅固耐用的建築材料,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分批清運計畫 海堤破口計畫 高程計畫 植栽計畫
透過環境工程格柵系統將灰塘分批移 除清運,並以最近之煤倉將其改建為 灰塘回收篩分工廠,將廢棄物變為資 源回饋給廠區作為濕地填料基底使用
拆除原有灰塘堤防部分堤防,使海水 潮差自然流入,分別在堤防邊緣引入
海水做為紅樹林生態復育使用
以興達港清淤之淤泥作為填料基底, 依據高程設計出不同水深的棲地環
境,營造潮溝可增加水域棲地,再運 用潮汐營力來維護,可持續擴展水域 及灘地。
種植紅樹林樹種,欖李、紅海欖為主 喬木圍塑候鳥的棲地環境作為隱蔽及 阻擋海風用。
I II III IV
現況海堤高度為7.5m,離海 平面約5.5m的高程差
利用回收篩分後的水泥塊作為 濕地基質填料,填至3.6m高
利用上方興達港清淤歐90萬 立方公噸的淤泥做為復育濕地 的填料深度2m
拆除部分海堤結構至低潮位以 下,使海水能夠自由進出且使 濕地全天保持一定水位平衡
14 15
廠區現況汙染問題 灰塘基本資料 灰塘修復策略
實質計畫 海堤破口設計 水鳥棲地營造原則 灰塘汙染-灰渣排放重金屬汙染
汽輪發動機 發電機 電力 灰塘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任務I 生態復育 灰渣循環濕地修復
水鳥棲地平面配置
將原有灰塘儲存槽有毒物質清除選則最近的室內煤倉蓋建成短期的回收工廠經由篩分後回填作為濕
地填料與生態藻礁,將過去毫無生機的灰塘轉變成有生命的濕地系統
針對水文、環境修復後創造出新的濕地系統,將過去工業結構與自然結合,成為野生動植物的棲地 天堂,同時減緩海浪衝擊。
16 17
1.廢水處理中心(EX)
2.灰渣篩分工廠
3.外海人工魚礁
4. 突堤結構壁
5.裸灘地(繁殖、停留)
6.深水區(覓食)
7.紅樹林復育
圖例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室外煤場汙染-土壤汙染 室外煤場基本資料 室外煤場修復策略
-占地面積 : 32 ha
-汙染深度 : 0~30 cm
-防塵網高度 : 18 m
Step.1 拆除四周防塵網 Step.2 漥溝格柵修復系統
室外煤場之汙染為煤炭堆放造成下方的土壤汙染,汙染程度相 較較低,故選擇以較環保、對生態較友善之植栽修復技術進
植物生態修復技術
Step.3 溫水排放降溫
Step.4 重力灌溉系統
修復植栽選種
植物生態修復技術可以採用六種植物機制來 補救興達電廠運作時所造成的汙染。,因此, 植物降解,根際降解和植物揮發作用被用於處 理煤炭堆放及廠區運作之汙染。植物提取和植 物穩定化可用於處理金屬。如果是植物提取的, 則需要每5-10年收穫一次,並進行適當處置, 植物穩定和根際過濾可用於處理植物大量營養 素。植物的根可以幫助捕獲污染物並過濾水。 玉龍草
印度芥菜 倒地蜈蚣 菥蓂 紫花苜蓿 向日葵
拆除計畫 修復土壤梗間計畫 植栽計畫
水文計畫
將退役後建物評估後拆除, 植物修復土壤後做為未來棲 地復育的使用空間
以田間灌溉基準( 長 120m,寬30m) 作為植物 修復作業動線以便採集管 理,並加入遊客動線觀賞植 物修復期間的植物變化。
種植防風林樹種以保護修復 地景受海風與季風干擾,以 草本的修復植物物種來修復 堆放煤所產生的無機物汙染 物
利用未來興達二電廠之機組 將溫排水回收灌溉植物修復 用水及廠區回收用水,減少 水資源浪費
18 19 任務I 生態復育
土壤淨化水資源再生
實質計畫
修復土壤地形設計
Ophiopogonjaponicus cv.‘Nanus’
Brassicajuncea(L.) Czerniak ToreniaarisanensisSasaki
ThlaspiarvenseL. MedicagosativaL. HelianthusannuusLinn.
Now 5-7Years
15-20Year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生態復育 土壤淨化水資源再生
興達電場位於濕地 軸帶上,因興建興達燃 氣電廠造成永安溼地縮 減,作為生態補償,選 擇室外煤場經植物修復 土壤淨化後營造濕地, 連結並強化此地區的生 態系統
由於興達燃氣機 組退役後作為備用, 埋於室外煤場下方的 暗渠降溫系統無法大 規模整地營造成濕 地,故繼續保留原有 植物修復之農田系 統,並種植五節芒作 為生質能為這片土地 繼續創造能源與生態 價值。
20 21 1.生質能源地景 2.人工淡水濕地 3.溼地紅樹林 4.消防蓄水池(EX) 5.海水淡化廠(EX) 6.海水淡化廠(NEW) 7.降溫排水明渠 圖例 人工濕地配置 人工濕地修復時程剖面 1.濕地系統串聯 2.既有管線 任務I
結合電廠原先以台灣原生物種的 綠化廊帶,結合技術包括綠色屋 頂(Green Roof)、透水性鋪面 (Porous Pavement)、雨水儲集系 統(Rainwater Harvesting)、植生 滯留槽(Bioretention)、植物草溝 (Vegetated Swales)及自然排水 系統(Natural Drainage System) 等。利用土壤和植被的蓄存、入滲、 過濾和蒸發等功能,而減少地表逕 流、延長流徑,進而降低洪峰及增 加集流時間
22 23 任務I 生態復育
Ecological Restoration
生態滲透綠廊重塑
Before After
生態滲透綠廊概念 生態綠廊剖面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將灰塘原有燃煤廢棄物經由篩分處理回饋給廠區 使用,例如:生態藻礁、濕地填料、植物肥料等,達 到資源回收,節能減碳之目標。並且透過植物修復技 術、溼地營造將電廠最大兩大汙染源重新轉變成生態、 經濟、教育價值的一塊新土地,廠區內部則以原濱海 原生植物讓綠意蔓延至廠區,使電廠充新回歸自然的 懷抱。
24 25 任務I
生態復育 生態系統基礎重購
廠區回饋-資源再利用
任務III 地利增值 能源多元 Land Revalution Green Energy Inovation
興達電廠本身含有良好且完整的工業區街 道系統,將這些道路系統保留,減少重新 開發工業區所造成的整地工程與資金浪 費,保留原有的工業區土地使用性質,以 土地出租發展綠能的方式再創土地的利用 與經濟價值。
工業地景公園 綠能產業園區
台灣電力公司作為台灣電力產業的龍頭, 需擔負起企業義務與社會責任為台灣能源 的轉型作創新研發與再生綠色能源的教育 推廣,在原有退役廠址規劃綠色能源產業
園區,除了供符合條件資格的綠色 企業進駐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建 立一個再生能源的創新研發中心, 擔任台灣再生能源轉型的領頭羊; 另外,根據廠區現有遺構之不同條 件,規劃不同性質之再生能源用 地,為台電再生能源做最好的教育 推廣與展示用途。
方案一催生出的“文化景觀報告”提供了一個基礎性的 知識庫,它重點關注了場地的歷史。將通過高架步道的 設計來引導場地歷史的走向,通過謹慎的干預和修正,
將現有燃煤機組保留,以工業自然之概念將工業遺構逐 漸交給大自然接管,並利用現有開放空間將建物蓋改建 成多功能服務,例如:遊客中心、戶外展演中心、極限 運動場等。進一步突出場地在歷史、文化、生態和經濟 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方案二將面積40公頃之燃煤機組保留一組燃燒塔作為 歷史保留與生質能使用,拆除其餘機組釋放最大空間。 開放綠電直供、將土地出租給台灣各大廠商發展綠色能 源進駐,將綠電賣給台電,發展綠色能源工業區,增加 土地利用價值,捨棄傳統燃煤電力、改用再生能源,成 為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關鍵,也是台灣環境議題重要改 變的里程碑。
25m
結合興達電廠原有的台陽能板區, 面積約11公頃,隨著科技發達, 太陽能板部只有傳統固態樣式,將 利用原有室內煤倉屋頂增設軟性太 陽能板(CIGS),將發電空間利用最 大化,預計可多提供3000戶家庭 用電量。
利用流量與落差的 新型水輪機組型式
1. Micro Pelton 佩爾頓衝擊式機組
2. Micro Cross Flow 貫流衝擊式機組
3. Micro Bulb 燈泡式機組
4. Micro Tubular 管狀式機組
煤倉容量: 30,000,000 m3
回收二廠部分排放之溫排水,利用 原有兩座室內煤倉作為儲水重力式 發電槽,將退役後失去儲煤功能的 設施物重新改造轉變成新能源發
展,不浪費珍貴水資源。
種植芒草與五節芒修復地景之植物 物種,將植物收割轉換成環保的電 能、生質酒精、生質柴油,作為店 廠能源多元展示與在地回饋、運作 所需,達到CO2排放減量和降低 能源短缺之問題
26
任務II
方案一 方案二
太陽能發電系統 水力發電系統 生質能源系統
遊憩發展條件 遊憩分區概念
基地北方觀光資源豐富,現有興達觀光魚市、 休閒遊艇港、茄萣濕地等,未來更規劃海洋科技產 業園區,預計將帶來大量工作機會與觀光人潮, 而基地南方則有一處地方級重要濕地-永安溼地, 興達一廠位在兩處遊憩熱點中,十分有潛力來發展 休閒遊憩,未來有機會運用廠區本身特殊的條件規 劃產業觀光以及生態旅遊。
遊憩活動分區主要分成四區,1.生質能源地景 區:將芒草作物延續,此區原本有最廣大的開放空 間與位於重要軸線上,可同時體驗工業地景、濕地 生態、海洋的多性質的空間體驗。2.生態煤倉:利 用退役後的室內煤倉改建成生態復育孵化器。3.濱 海活動區:永安海岸擁有乾淨的海水品質,加上此 區有原有海堤減弱海浪衝擊力,適合發展海上遊憩 活動。4.海外遊艇接駁站:原有運煤棧橋結構與位 置良好,電廠退役後其結構相當具有潛力作為遊憩 系統興達港遊艇路線連接。
28 29 任務IV 遊憩整合
Recreation Intergration
A建物原為燃煤發電機組
之管理大樓,樓高4層共16 米,建物主要為RC水泥結構。
B建物原為煤炭運輸系統
之轉運塔,分上下兩部分,下
部分為鋼架結構,高25米, 上部分為運輸軌道所在,四周 被鐵皮所包圍,高24米。
C建物原為煤炭運輸系統 之主要轉運塔,由3個不同建 物所組成,最上方被鐵皮包圍 的建物高15米,為軌道運輸 所用,下方RC水泥結構高25 米,用途為倉儲空間,後方建 物高27米,為行政區域辦公 空間。
30 31 任務IV 遊憩整合 遺構活化機能導入 Recreation Intergration
Step 1. 拆除鐵皮
Step 1. 拆除鐵皮
Step 2. 建築量體輕量化
Step 2. 建築量體輕量化 Step3. 工業元素導入 Step3. 動線串聯 Step4. 動線串聯 Step4. 工業元素導入
遺構改建與活動機能導入 遊客中心 多功能服務 改建步驟 改建步驟 機能導入 機能導入
Recreation Intergration
濱海地景廣場位於基地的核心區域,為兩條主要遊憩動線的交 匯處。在這樣的空間節點上,先將原有的建築物經由評估後拆 除,保持海岸視野的通透性外,並將原有的建物進行改造,轉 換原有建物機能,使這個地區能夠提供多性質的服務機能滿足 遊客的需求。並種植濱海地景植物、生質能源田空間設計。並 且透過二廠回收水再利用作為灌溉及遊客遊憩用水,拉近遊客 與水、植物的關係。本區位主要匯集各種絕佳的視野景觀,具 有海岸、海外棧橋、工業遺構、濕地、觀賞候鳥、生質能源等。 使到訪的遊客透過觀賞得天獨厚的景觀,體驗植物、地形所圍 塑的空間,周遭環境產生連結並帶動人際網路之互動。
平面配置圖
設計概念 剖面圖
32 33 任務IV
遊憩整合 能源地景環境教育
濱海地景廣場
Recreation Intergration
利用永安海岸良好的海洋與景觀視覺資源,導入新 的水上活動,將原有堤內的水泥岸堤進行降堤,並以 輕中度的水岸活動如:戲水、游泳、潛水等,降低對 海洋環境的干擾。設計以現狀高達3公尺的水泥堤變 為地景階梯式的海水游泳池,引導人們進入海洋進行 戲水,材料選用回收水泥所製成的的生態藻礁與多孔 隙的蚵殼作為護岸,提升親水性及生態附著與生長。
34 35 任務IV
遊憩整合 濱海遊憩親水活動
濱海游泳池
平面配置圖 剖面圖 設計概念
Recreation Intergration
原有卸煤碼頭因退役後失去運煤機能,利用原有完 好的棧橋結構連結上方興達港的遊艇海上動線。並以 自然的型態鋪灑附近廢棄貝類吸引鳥類前來停留。並 將原有建築物改造新增機能,使這裡成為可以觀賞夕 陽、海洋、興達電廠,絕佳的視野景觀帶給訪客深刻 難忘的地景印象。
36 37 任務IV
遊憩整合 濱海遊憩親水活動
海外棧橋遊艇轉運站 設計概念 平面配置 剖面圖
38 39 整體效益
Design Project
Uni Keelung
Type: Urban Design
Project Location: Keelung
Date: 04/2020
Scale: 2.1ha
Instructor: Patty Chen
-基隆國門廣場暨周邊環境規劃設計
基隆港位於台灣最北端,也是台灣最早期開發之港口之一。1930年成為全台第三大都市, 人口僅次於台北與台南,1984年更站上世界第7大貨櫃港,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迅速步入衰 退後,基隆市現在是失業率、離婚率及自殺率「三高」的城市。近年來隨著郵輪經濟崛起, 漸漸以發展觀光產業為主,本項目盡可能在兼具產業功能及城市休閒功能下,結合基隆豐富 城市生活與海洋資源,發揮港灣特色,扮演在台甚至全球之嶄新形象,邁向國際觀光海洋城 市,重塑北台灣海洋門戶意象。
Keelung Port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most tip of Taiwan and is also one of the earliest ports developed in Taiwan. In 1930, it became the third largest city in Taiwan, with a population second only to Taipei and Tainan. In 1984, it became the seventh largest container port in the world. However,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it quickly entered a recession. Keelung City now has an unemployment rate and a divorce rate. And cities with the "three high" suicide rat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the cruise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focus. This project ha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industrial function and urban leisure function, combined with Keelung’s rich urban life and marine resourc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rbor and playing a role in Taiwan and even the world A brand-new image, moving towards 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ocean city, reshaping the image of the ocean gateway to northern Taiwan.
02
基隆港,2020 重新點亮台灣頭 讓雨都再次閃耀
基隆市 中正區 基隆港灣
相關計畫
市港再生標竿計畫
與大台北首都圈發展配套的計畫,也是 基隆整體都市發展的核心。透過再生計畫, 將作為國家門戶的基隆市港的各種歷史記 憶、文化場景、地方價值、都市設計及意象 等面向,進行再造與重塑,逐步強化城市的 活力與能量。
基地分析
自然分析 交通分析 人行動線分析 視域分析
郵輪經濟 通勤人口 與河、海之關係
整體規劃
盤點整體港灣各區資源,規劃出港灣 人行徒步區,導入大眾運輸系統(輕軌、 Ebus、共享單車等),並根據人流節點 分析,在聚集點位設計站牌,有效的將 整個港灣作進一步的串聯
艘次占全台80% 郵輪母港 ----現有三艘郵輪以基隆港作為 母港,軍港西遷後預計將有同時增加至6 艘的能力
每日約有10萬人做為通勤人口,約 佔基隆人口的4分之1,而搭乘或轉乘客 運及台鐵通勤的人口數,更是高達了3分 之1,客運每日約8000以上的人口,台
鐵更是來到了12000人口
為了增加基隆港的腹地面積,政府陸 續填海造陸,造就今日的人們與河海之間 的關係日漸薄弱。早期的商船由港入河, 直接由港駛入田寮河與人們做買賣
42 43 基地位置 議題探討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 0 40 60 80 100 120 萬人 鐵路 客運 10000 2017 2018 2019 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人 年 基隆現為亞洲第二大郵輪市場,郵輪
北海岸遊憩帶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 市港再生標竿計畫
希望之丘 基地範圍
設計範圍 規劃範圍
港西街藝廊
將原本長35m、寬18m,四線車 道的港西街,打造為人行徒步空間。 右側部分延伸餐廳做為戶外用餐區, 左側部分延伸陽明海運展覽活動以及 西2、西3倉庫文化中心,導入駐點型 創作活動,將整個港西街打造為藝術 創作廊道,帶來不一樣的活力
大型活動廣場
在廣場四周規劃出大眾運輸系統動 線,設計輕軌、Ebus、共享單車路線, 並根據人流節點分析,找出聚集點位 設計站牌。 舊火車站部分,則是將其 重新做拉皮,跟整個基地做風格上的 統一,保留原本建築結構,轉做遊客 服務中心及餐旅使用。
44 45 設計策略
平面配置
Step1. 打造燈塔標的物 Step2. 導入周遭機能 Step3. 濱水區下陷, 親水活動導入串聯
地面部分以筒面相交桁架
系統支撐,用垂直杆件來承受
壓縮力,水平垂直杆件來承受
張力,其受壓杆件的最小化可
以降低風阻
海面出挑部分以纜索系統
支撐,具有跨度大、速度快、
效率高、總體結構簡單、施工
周期短等突出優點,並且不受
氣候和地形條件的限制
廊道剖面結構
結構系統示意圖
Design Project
火山人稼
Type: Bridges
-綠峰山莊農家體驗環境規劃設計
Project Location: Yangmingshan National Park
Date: 02/2020
Scale: 12.1ha
Instructor: Hong jie Luo
綠峰山莊位於新北市金山區三重聚落內,早期以經營鹿園為主,後漸漸轉型為觀光導向, 就像台灣其他偏鄉農村的山莊所面臨的共同問題:青壯人口外流、傳統技藝失傳、山莊經營
不善等等,本項目最大挑戰在於如何發掘出聚落特色,找出山莊在聚落定位,重新規劃綠峰 山莊,從硬體改善:外部空間、閒置房舍、廢棄步道到軟體升級:遊程規劃、農忙體驗等等, 希望透過環境設計、農夫市集、農夫學堂、農活體驗等行動,營造農村社區「生活、生產、 生態」的三生永續聚落。
Green Peak Villa is located in Jinshan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In the early days, it mainly operated deer parks, and then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tourism-oriented, just like the common problems faced by other rural villas in Taiwan: the outflow of young and strong people and the loss of traditional skills , Poor management of the villa, etc. The biggest challenge of this project is how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ttlement, find out the location of the villa in the settlement, re-plan the Green Peak Villa, from hardware improvement: external space, idle houses, abandoned trails to software upgrade: tour Planning, busy farming experience, etc., hoping to create a three-life sustainable settlement of "life, production, and ecology" in rural communities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farmers' market, farmer's school, and farming experience.
深度體驗百年來與火山相處的農家智慧 綠峰山莊忘憂草原,2020
03
50 51 基地位置 基地分析 水文系統分析
四季遊程規劃 遊程體驗 作物輪作表 新北市 金山區 三重橋聚落
綠峰山莊定位
此處草原為優良的景觀視域點, 可從綠峰山莊俯瞰至天籟聚落,擁 有廣大的草原面積,可供遊客來此 處露營、野餐,在草原至高處帶入 水源意象,導入以心靈層次較高的 軟性活動,如瑜珈、冥想等體驗。
52 53 平面配置 分區計畫構想 分區計畫構想 山莊入口剖面 活動分區 一層服務設施 一般遊客範圍 預約客範圍
此處草原為優良的景觀視域點, 可從綠峰山莊俯瞰至天籟聚落,擁 有廣大的草原面積,可供遊客來此 處露營、野餐,在草原至高處帶入 水源意象,導入以心靈層次較高的 軟性活動,如瑜珈、冥想等體驗。
無邊際梯田溫泉
利用閒置梯田引入天然溫泉 水,打造無邊際梯田溫泉,建造 空中廊道連接室內外溫泉池,提 供多元化的特色溫泉體驗
在山莊入口處打造一處特色農
村景觀,利用基地本身高低差,整 地成微型梯田,結合當地特色元素
55 水系統亮點設計
及在地文化,導入控窯、有機蔬食 採集等體驗,最後引取上方水源供 灌溉及活動使用,在入口空間創造
復古懷舊農村景觀
忘憂草原 入口農村地景空間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公園未來式」特色公園競圖 -優選獎]
Loop Under the Viaduct
Type: Bridges
Project Location: Taiping Dist.,Taichung
Date: 02/2020
Scale: 2.1ha
Instructor: Patty Chen
高架橋下方的空間很容易被忽視或遺忘,因此,當前首要的問題是提供一個新的連結空 間能夠提供公共設施和創造活動。 整個項目的主要挑戰是連接主要基礎設施-74 號省道兩 旁的多功能性、包容性和吸引力的公共空間,改善行人動線系統,創造人本友善的環境。 我們希望該項目能夠成功展示如何改造高架橋下的空間,通過出色的城市設計提供個人和社 區友善的場所,提升高架橋下空間所負擔的角色與品質。
The spaces underneath viaduct have easily been neglected or forgotten, thus, the current issue is to provide a new level of public facility and engagement creating activities and a connective corridor. The major challenge of the overall project was to connect functional, inclusive and attractive public spaces beside the major infrastructure - the provincial highway No.74, to improve a friendly system for pedestrian. We expect the project to be a successful demonstration of how the space under viaduct can be transformed, create a lasting legacy for Taichung through great urban design and place making for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04
Among all the cities, viaducts bring economy into the city, however it seperates the urban area、creates gaps、isolates the space under and around itself
- A Big Grey Infrastructure Without Energy
Competition Project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 -第二名]
Eco-Echo!
那些能體會大地之美的人,便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到人生的盡頭。
“Those who contemplate the beauty of the earth find reserves of strength that will endure as long as life lasts” —Rachel Carson, 1907-1964
Type: Post-Industrial/ Playscape
Project Location: Yongan Dist.,Kaohsiung
Date: 10/2020
Scale: 2.4ha
Instructor: Yu Feng Wang
現代兒童習慣在遊樂場玩樂,沈迷網路和室內遊戲,經常不懂得與人分享,也普遍缺乏 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否在成長的過程中錯過了某些重要的東西?寓教於樂,不只侷限在兒 童,所有人類在遊戲中挑戰,探險,體驗,學習......應該是“玩”的最好型態。而可以提供 這種遊玩的最佳場域,絕對是大自然。
海邊的燃煤電廠即將除役,廢棄的煤倉再生,除了過去的各種案例,引入新型態的空間 機能和使用活動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
何不妨打造一個自然的孵育器,那是個人類能與自然能互動的基地。藉由遺構的改造, 讓人們可以聽到生物的聲音,聞到自然的味道,體驗季節的變化,學習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法 則,創造真正的寓教於樂.......
Kids nowdays used to play indoor,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world and do not share with others, lack of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is it possible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missing through their chilhood? "Playing'' is a nature instinct for all human beings, to explore, experience, learning and challenge yourself are the best kinds to define playing, and "nature" is definetily the best envirornment to meet those needs.
A power plant along the coast is retiring, is there a different way to reuse the post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Why not build a incubator for ecology, an environment for nature and mankind to get along with. By transforming the post-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into an incubator for ecosystem, people can actually hear, smell and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nature.
05
And we proposed....
Competition Project
興達燃煤發電廠,高雄市
燃煤電廠煤倉現況
63 06
Sketching
Model Making
64 65 07
A D B C
A.
B.
C.
D.
Uni Keelung 火山人稼 岩之岩味 Eco- Compensation
/ Alex LIu / isoliu8665@gmail.com / (+886) 965 395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