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 波 集 散 路 electric wave ramp
文 字 作 品 集 2012
2014
我 們 擴 大 世 界 的 想 像 視 野
接
收
電
波
INDEX
electric wave ramp
electric wave ramp
電波 集散路
郭庭宇 文字 作品集 2o12
2o14
INDEX
◑
ABOUT
04- 09
ALABASTER
12
#1
19
#2
29
#3
41
Dream
52
Tempering
59
Naked Singularity
69
Insulator
79
OTHER
94
ABOUT
electric wave ramp 04
Lane
1
關
A 於
B
O U T
ABOUT
electric wave ramp
05
06 electric wave ramp
ABOUT ABOUT
郭庭宇
Kuo,Ting-Yu 1990 Come from Taipei,Taiwan 郭庭宇,一九九零年出生,台灣台北士林人。 畢業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主要修習古典文學與文化創意學程。
熱愛文字寫作與平面設計,時常以生活瑣事為題材,透過個人臉書寫作,也 多次獨立出版文字作品;習慣利用隨身相機拍下眼睛所擁有的感觸,將其元素 化為文字融入創作之中,豐富作品的內涵。 文字裡飽含著平時見聞,即便是細膩的描寫,都源自於生活裡的觀察,因為 我認為這樣子的文字作品,才能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886 935-517-235 anthonydove1020@gmail.com https://www.facebook.com/ADoveKuo ( 鴿白尼 ) https://www.facebook.com/DOVE.SAY ( 夢境放送 )
07 electric wave ramp ABOUT
經歷 ○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學會美術宣傳組組長,負責各活動文案與視覺統籌。
○
淡江大學第27屆五虎崗文學獎『花甲少年』視覺擔當與創作參與。
○
出版刊物〈ALABASTER #1〉獲選由下北沢世代舉辦之 『ART BOOK PROJECT II 』徵選,於日本東京青山、原宿兩地展售。
●
出版刊物〈ALABASTER #2〉獲選由waterfall舉辦之 『Books & Zines』徵選,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地展售。
○
參與創作〈cacao可口雜誌:東京與異境迷走人物〉縮寫單元『cacaoist / 靡』。
●
個人攝影文字展『盲點』,於边边咖啡展覽。
○
〈最最親愛的局部〉配合攝影作品,參與『不美好青春』慈善攝影聯展。
●
出版刊物〈迴火〉獲選參與由咱誌‧佔空間舉辦之 『紙本遊牧Paper Nomadic』 於台中自由人公寓、高雄駁二大倉庫展覽。
○
參與實驗舞台劇『退化論』節目單設計與編寫。
●
〈V〉參與〈我們從未不認識:林宥嘉音樂小說概念書〉徵文活動。
○
〈綠川〉配合攝影作品,獲選+ing進行式六月主題展『沿途風景』佳作, 與其他獲獎者共同於店內展覽。
●
出版刊物〈絶縁〉個人參與設計創作,獨立販售總數約450本。
○
以中文專長成功申請教育部閱讀替代役役男,於新湖國小服役。
ABOUT
電波 集散路
electric wave ramp
electric wave ramp 08
09 electric wave ramp
內,午夜或黎明時。文字的素材散落各處,將他們彙集拼湊,就會有 故事產生。
文字是一種工具,一種闡述自己想法的工具。將想像透過文字書寫 出來,再由閱讀者透過文字吸收進入想像,但過程中將會產生不言可 喻的微妙變化,關鍵工具就是文字。 文字會在書頁上轉化成為指引作用,引領讀者踏上作者的想法的道 路,衍生基礎的想像畫面,而畫面會經由閱讀被傳遞,猶似電波,當 遇見相同波長、相同頻率的讀者,作品的文字便會產生共鳴。
ABOUT
行走在街上的時候,在穩穩前進的車廂中,坐在人聲鼎沸的餐廳
集散路
●○○○
其之一
自八樓租屋處的窗戶向東望去,一模一樣的畫面像是定格之後隔日又再繼續播 放,懸浮於半空中的高速公路,附屬於旁有一條北上的集散路,也就是匝道,城東匝道。即 便高速公路上如此繁忙,但從不見集散路上有車由此駛入公路中,或許是地理位置太過多 餘,駕駛多半都會選擇位於市中心幾公里外郊區的另一條集散路展開車程。這條集散路雖然 多餘,看久了卻顯得平衡,也是你唯一留下的最深刻印記。 另一側的不遠處,是中央車站延伸的捷運線,聽說車廂會在附近的隧道中從地底爬升自高 架,雨霽不過兩分鐘,捷運行駛的軋軋聲響將我的目光吸引過去,與集散路的相對方向,兩 側都同時在晚霞漫天之下進行一種運輸與追逐,無論有沒有目標,純粹的追逐同時也是在與 時間交涉。 車廂竄出,逐漸爬升,我的生活裡沒有太多聲音,但秒針滑動、捷運行駛、道路上的引擎、 樓下細碎的交談,整個城市在呼吸時所產生的聲響,它們逐漸滲透並且附著在耳膜中。當我 回到這個房間時,我透過這些聲音才能安靜,聽說這叫做「白噪音」。
那你呢?你過得好嗎?你離開的那個凌晨,從窗戶看到你沿著那條集散路一路行駛,最後 變成遠處的一抹紅光,之後你音訊全無。
我呆呆看著被雨洗刷的城市,深陷其中的我們百無聊賴卻又為了種種因素而裹足不前,多 想要向你商討一些勇氣,像你一樣頭也不回地離開,但你的離去並非針對這座城市,而是肇 因於我。我呆呆看著喧騰的城市,南來北往各自有各自的方向,踏上集散路之後我們必須篤 定自己眼前標的,所有的路其實都是不可逆的,只是必須有所抉擇與釐清,我們才會知道進 行的每一步都是正確的,了然於心也好,自我安慰也罷。 你在集散路的入口選擇離我遠去,而我則是決定留下來等待你歸來。
#3
#2
#1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12
Lane
2012
2
石 膏 色
A L A B A S T E R
13 electric wave ramp
帶著些微晶光的白色,最有想像空間的白色, 淨白如初的写真與文字不假修飾,保留了最原始的聲音。 但你所接收的,
#3
#2
#1
ALABASTER
幾乎是被雜訊再塑後的嶄新模樣。
第一組創作系列,共三本。
書系內文沒有硬性編排,循以攝影作品為主、文字為輔的路線,兩者 在內容上相互組織。照片排版之外,圖像中提煉文字與故事的能力以及 想像力。
三本作品都以雙封面、左右 / 上下對翻,目的就是不想限制文字與圖 的閱讀方向,其中文字,是獨立於整本作品之上的故事,不論有沒有閱 覽過攝影作品,都能在腦內產生意象。
#1 Front Cover
#2 Front Cover
#3 Front Cover
#1 Back Cover
#2 Back Cover
#3 Back Cover
#3
#2
#1 ALABASTER
17 electric wave ramp
A L A B A S T E R I N S
I D E
B A S T E R M A R E
TRANQUILLITATIS
A L A B A S T E R SCOTOMA
#3
A L A
#2
#1
ALABASTER
O U T S I D E
#1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18
19 electric wave ramp
內&外
ALABASTER
INSIDE OUTSIDE
石膏色
#1
ALABASTER #1
2o12 , Apr
20 electric wave ramp ALABASTER #1
我們稱之為『雙向誌(Two-Way Zine)』,可以選擇由內而外,或者抽絲剝繭。
1/2 的一切,是捕捉之後,似曾相識卻又感覺陌生的事物。以 Alabaster 為名,純 粹白皙又富有創造性般的顏色,簡單陳述不同面向的生活景色、物件,帶有一點紀 錄式的反思。我們把所有的字句交給照片,把照片付諸於字句。
本書參與下北沢世代工作室負責舉辦的『ART BOOK PROJECT II 』作品募集,於日本東京青山、原宿兩地 展出並同時售。
21 electric wave ramp
第一本作品,還是一本尚未成熟的實驗性刊物,使用內(inside)與外(outside)這 ALABASTER
一個非常基礎的相對概念為作品題目。
#1
封面氣氛兩者迥異:一幀在松山菸廠走廊所拍攝,色調非常深沉的室內照片,因為我 認為人的思考與內心,常常是不可測又充滿許多可能性,正像與陰鬱並存,深入探究仍 不一定能全盤熟識;另一幀則選用藍天白雲之下,擎天崗某圓形遺址的照片,對照起來 則顯得朗闊明亮,這也是人們常常被要求表露在外的基本樣貌。覆蓋於兩封面之外的照 片,是淡水河岸邊的波光粼粼,當時的我在淡水讀書,在我眼中那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印 象,橫跨了內與外、真與假,每個人都會將自己認定是美的當下,保存成一個最獨特的 存在。
配合攝影作品,文字在書中作為提點與故事的述說。共兩篇短詩、兩篇短文:
1.『骰』即是用骰子外觀去聯想,闡述內外概念合而為一時,產生的矛盾與和諧。 2.『既視感』長久以來發覺了存在於生活中的奇異現象,說明人相遇或在某個場域之 中,會莫名由內而外所產生的熟悉感。往後延伸為第二本作品的深層概念。 3.『載體』以一種黑色幽默及訕笑的語調,說明神秘教派與外星人間的牽連。 4.『儲思盆』利用〈哈利波特〉裡的魔法物件 - 儲思盆,來對照現代生活中儲存回憶 的科技工具,用自己的看法來觀看兩者的相異及相同處,也擴寫出人們面對悲傷記憶 時,總是習慣先採取隱匿或忽略的通病。
22 electric wave ramp ALABASTER #1
石膏色 #1
ALABASTER #1
內&外
INSIDE & OUTSIDE
April . 2012
#1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23
24 electric wave ramp
〈骰〉
#1
ALABASTER
一體分割六面,六面共處一體 各自擁有各自的符碼性質 認真鳥瞰的迥異美學
25 electric wave ramp
〈載體〉
實的精裝書籍,泛指用來攜帶一切事物、訊息,鳴槍東奔西跑的替代物,都可以歸類為是某 某載體。如此說來,城市裡滿街都是載體的行蹤,人類成為載體裡頭更細小的單位,但是人 類也裝著許多複雜的思緒與成分在行走呼吸著。載體中裝著載體,又有更多更多的傳輸目 的,你我都是如此。 事實上,美國暗地裡活躍著一個名為「天堂之門 (Heaven's Gate)」的激進教派,這些人 對於「載體」的定義獨到,且顫慄地令人不敢苟同,他們的信仰牽扯到與宗教處於模糊對立 的科幻世界,他們相信幽浮、外星人的存在,而人雖然也是個載體,但卻是承載外星人的靈 魂載體,意思大概等同於人的身體,其實可以直接是為一艘活體太空船,再你四周的人都是 外星生物太空船每天移動著。 教派目的單純,分布全球的人體太空船,除了忙著上班上課賺錢養家,面對塞車路況人 性化地幹罵幾聲之外,還需要等待步步逼近地球外緣的彗星,接著再乘坐彗星背面的「大太 空船」後,就可以超越固執的眾位法老王們,以光的速度,駛向所謂的永恆來生。資深教徒 更認為,自我了斷是一種快速通關的捷徑,衍生出自殺換取登機的超級扭曲思想。 老實說,喜歡抬頭凝視星空的人,不一定都希望成為星星。人身是載體確切無誤,但不 負責承載著異常又虛幻的力量;反倒我們擔起好多人的信任與關心,甚至期待。過於希冀的 時刻會悄悄退變成壓力,就像過於成熟的果終會落地,沉重卻美好,反襯出載體的一種自身 價值。 但,外星人說不定真的存在,只是比較默不吭聲而已。
#1
「載體」,聽起來非常學究的一個辭彙,最近常遍佈現代科技的字裡行間,還有艱深厚
ALABASTER
「我不能放棄幸福,或相反,我以痛苦為生。」海子。
26 electric wave ramp
〈儲思盆〉
#1
ALABASTER
「為了忘卻的記憶。」魯迅。
「儲思盆 (Pensieve)」,有看過〈哈利波特〉(Harry Potter) 嗎? 出自於書中魔法物件 - 儲思盆,是個可以儲存記憶片段的石盆,當巫師女巫大腦容量承 受訊息爆炸的壓力時,他們可以透過魔杖(或出自於己身的東西),將記憶思緒抽離,置於 容器中;或將日後的記憶思緒滴入盆中,便可以透過第三人稱視角來回顧那一時期的片段。 訊息爆炸、規避回憶,一體兩面的動詞同時發生於腦中,透過許多媒介以記錄過去,相 機、DV、文字、音樂,現代風格迥異的儲思盆,卻不能如它將所有元素合而為一,甚至使 人身歷其境。有多少是前者、又有多少屬於後者?規避回憶的人相對於訊息爆炸的人,更多 了些詩意與神秘感,他們會因為任何蛛絲馬跡,墜入自我的記憶漩渦卻不自知。比起訊息膨 脹,內心延伸出更加空曠的區域來收納,或者隱匿記憶片段,分門別類地將那些片段埋葬在 各個角落,清空意識來期許自己走著更輕鬆愜意的步伐,每一段路都是千錘百鍊的大鬧釋 放,他們為了不再去想起,於是選擇強迫性的遺忘,選擇新的城市、新的氣候、新的環境與 朋友,為了將過去的記憶原封不動地塵封,閉上眼睛再度張開,就是一個缺陷美的新世界。 儲思盆的出現,在原著小說中,也諷刺地扮演著隱匿記憶的角色,封鎖最深沉、最真實 的回憶片段,不希望再被提起,乾脆將其束諸高閣。跳脫媒介,有太多太多的人,內心不自 覺地安裝了這樣的配備:長途旅行的車上,他們(抑或我們)揀取,就像拿著魔杖從腦門抽 出銀白思緒般,接著就將他們上了鎖,安上的是一種準備不再開封的死結在上頭,日後練習 強顏歡笑,最終習慣成自然。等到某年某月,接受到無意間的印象衝擊,心中思緒不小心抖 落融入心坎的盆,自己融入深埋的片段當中,衍生出更多傷痛,與更多釋懷。 每一個人都藏著儲思盆,為有自己才能選擇是否去窺探。
#1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27
#2 ALABASTER
29 electric wave ramp
寧靜海
ALABASTER
Mare Tranquillitatis
石膏色
#2
ALABASTER #2
2o12 , June
30 electric wave ramp ALABASTER #2
世界受限於字彙透露出來表層意義; 大概只有自己知道究竟是什麼東西, 你用雙眼尋覓,好讓我們佐以言語。
本書參與參與 waterfall 設計出版工作室舉辦 的『Books & Zines 』募集活動,於阿姆斯特 丹展出並販售。
31 electric wave ramp
第二本作品,延續『既視感』題目的想法,選擇以『寧靜海(Mare Tranquillitatis)』
漫又具體的想像。
ALABASTER
為標題,雖然名稱為海,但卻是月球上荒蕪的原野,只因為名稱的關係,便讓人衍生浪
開。作品的實驗性比起第一本更寫實,躍動且稍稍紊亂的排版,無心插柳地造就文字圍 繞照片的畫面,使文字成為一種在平面上長短參差的錯覺裝飾。
封面一幀是在海灘的鐵皮機器人照片、另一幀是掉落在路面上的花朵;雖然美麗,但 當初是抱持著「遺憾」的情緒去拍攝這兩個畫面,前者是對於童年無法重來的思念、後 者則是花謝後,懼怕風吹雨打被迫四處飄零的無奈。書外加上描圖紙,成為一種阻隔, 一種無法再回頭觸及那些記憶的阻隔。
內容共有 46 篇短文,其中 22 篇,是廣邀朋友們協力撰寫的作品。 同一頁之中,分別擺放自己與朋友的作品,雖然同是凝視照片後所寫下的心得或故 事,但是文字內容的關係,卻可能呈現出相互矛盾或是互相補足。
內文中,時而仿現代詩短句寫作,時而穿插敘述口吻說故事,融合自己對於人性、情 感的見解,試著擺弄隱喻或架構畫面,使讀者將各自的情感附著在短文之中。 另有兩篇文章,屬於生活中的趣事紀錄。平時總是會特別關注生活中的蛛絲馬跡,有 時,很多不經意的畫面,其實背後可能含有很多情節,甚至可以延伸出各種可能的故事 性,兩篇文章便是由此生活觀察而來。
#2
有時所見所聞,跟事實的本質存在差異,裡面的攝影作品與文字依循這個基礎而展
32 electric wave ramp
石膏色 #2
ALABASTER #2
寧靜海
Mare Tranquillitatis
#2
ALABASTER
June. 2012
#2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33
34 electric wave ramp
〈在深夜的南寧路自我對話〉
#2
ALABASTER
才不相信所謂的文字遊戲,他就是個魔鬼,趁著環境不明,開始試圖入侵我的心防,強迫 我變得跟他一樣。 「我可沒這麼笨。」 「這點我很清楚,所以,我沒有什麼好保留的。」 「說給我聽。」 他記得每個電話的數字排列、記得每個牙膏的劑量口味,還有襪子的縫線、他手指的觸 覺,隱隱感受的到眼前的她有多眷戀。可他終究是個過客,在他徘徊在此處之前,與往後。 「我想知道,所謂的原因。」 「我也正想講。」
這陣未知時節的風,帶開了兩個街區外的吵鬧聲,封鎖時間洪流在每個步伐上,好像有 又好似沒有地在回溯,這是他現在的狀況。 他說,思念架構起世界,透過思念產生一些記憶,有人願意惦記著,每個活體才能順理 成章存在,但是他沒有目睹思念匱乏,只是活脫脫被放置在這個地方,他拿起手機,撥了幾 通電話,接著又垂下,若有似無地。 「漸漸地,我可能會融入這裡。」 「我也這麼認為。」 「那你呢?瞧你很有把握。」 我其實沒有把握,那是一股流失的感覺流竄著。我們,為了什麼而呼吸而喘息而跳躍而 哭泣,為了別人為了自己為了一個關心的句子,為了差不多是愛的東西。
35 electric wave ramp
但後來,他的訊息中說道:當你發覺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你就要加重某方比重;斟酌
「不,你要加油。」 「那麼你也是,至少有我在。」
轉身離開,回頭發現,其實舉目所及都是屬於自己的,我即是他,即是這地方。
#2
個餵食者。
ALABASTER
兩者,選擇你所想的,視野也許變成自己所選擇的,與其讓別人的思念來豢養,倒還不如當
36 electric wave ramp
〈夜顏〉
#2
ALABASTER
有天,他捧著一盆純白無瑕的植物走來,上頭綴著飽滿的瓣,渾圓如月。她低著頭細碎 地問我一些關於花朵的問題,或者它其實在與花朵對話?但換來一陣靜默,畢竟我對植物並 沒有研究,而她也是。
既然如此又為何而來要捧著這株白花前來呢?她緩緩抬起頭,在夜空下深呼吸,我想起 來了,每當整理思緒她總是下意識地抬頭,離地面越遠越安靜。 或者他又再忍著淚水?不是,我想不是的。 畢竟她從不在我面前落淚。
透過覆面的白布,我記得,她當時在病榻邊也是仰望著,仰望著,死白的布簾。 我記得,那花似乎喚作「夜顏」,每場夏秋之際的夜晚,醒來總是不可自已。
37 electric wave ramp
〈through〉
持續嘗試,今天已經接近兩萬個小時,比他預計多了許多,他感到寒冷?打算二度成功 後,看上的銀河系星團,如今卻越來越遙遠,事與願違。 感到寒冷,非常的寒冷。每個人的目光不都在身上了嗎?
他歸咎於月光的沁涼,然後轉過身,看著鏡子,貌似白矮星的蒼涼,由衷的蒼涼。
順帶一提,他被月光吸收時,花不到 1 秒鐘。
#2
後,開始貪圖將另一側的皎潔月光也一併攫取。
ALABASTER
這個人在路上綻放著自己的色彩,企圖把大街上的燦陽還有視角悉數捕捉;他成功了之
38 electric wave ramp
〈陪我一人分飾兩角〉
命般將自身裹實,擁有彼此即便世界崩塌了似乎也少了那幾分恐懼。
一樣是雷聲響徹的一個晚上,回想起來你已經離開超過 14 天了。
#2
ALABASTER
我記得一樣是雷聲響徹的一個晚上,我們繾綣在後時滑順的天竺棉絲線裡,如同細小生
從前的我,無法居住在沒有你的台北,如今卻悄然地,度過無風無雨的日子,然後透過 靜謐的雷聲,再度想起你,響起那陣頻率。
忍著不去傳送簡單的關心,因為總會有人比我更需要被珍惜,
他特別喜歡在空盪的房間裡起舞,他特別喜歡在一旁角落看他起舞; 他特別喜歡用綠色吸管抽空甜膩,他特別喜歡用同支吸管分享呼吸; 他特別喜歡下著大雨的城市街道,他特別喜歡稱著雨傘的空蕩騎樓; 但他不特別喜歡他,似乎一切只是他特別喜歡的獨腳戲。
#2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39
#3 ALABASTER
41 electric wave ramp
盲点
ALABASTER
SCOTOMA
石膏色
#3
ALABASTER #3
2o12 , Oct
42 electric wave ramp #3
ALABASTER
努力跳脫出制式化固定之視野, 卻仍舊無力在永遠匪淺的距離, 看不到與不存在,隱晦拉鋸戰。
43 electric wave ramp
第三本作品,從『寧靜海』的月球相反面,聯想到眼睛盲視,產生出雖然存在但卻無
因過於適應而忽略的小事物,與主題相呼應。
ALABASTER
法直接目視的『盲點』這個想法。攝影與文字都圍繞於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存在,但常常
落於地沒有氣息的蝴蝶屍體。一個本來不會飛翔的無生命體,卻因為外在助力,能夠永 遠保持在空中擺盪;另一個原本能夠自由翱翔,卻因為生命已盡,終如地上的塵屑,鮮 豔轉為靜謐。書本另有附有一本小冊,裡面有多張黑白照片,我認為任何被忽略的事物 都會失去色彩,而那些照片都是存在在生活中,但卻被忽略的景象。
書內置入大量照片,並且以四篇故事,粗略地區隔出「自由」、「痕跡」、「落寞」、「奇 異」四個想法,以文章作為前導預告,默默地先替讀者埋下該篇章的核心思想。雖然不 講明,但想法卻會悄悄先透過文字播種於心,接連的一幀一幀照片,加強發酵,當文字 與照片所產生的感觸結合時,我希望傳達的情感,便會透過閱讀而在讀者心裡萌芽。
系列在第三本做結束,雖然 ALABASTER 沒有過於明確的起始與終結,如同一開始的 想法,不限制書本的閱讀心理與閱讀節奏,但故事總要暫停,說者與聽者雙方都需要稍 做休息,刻意讓圖像在對方心裡留下更多層的迴盪;讓故事、文字在讀者的腦海裡,自 動串連成概念,讓讀者能有時間去將自身經驗置入,令故事與生活鑲嵌地更加緊密。
#3
對比與諷刺蘊含在封面的圖像中:一幀是在市場內倚靠支架懸浮的玩具鳥、一幀是墜
#3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44
45 electric wave ramp ALABASTER #3
ALABASTER #3 石膏色 #3
SCOTOMA
盲点 Oct . 2012
46 electric wave ramp
〈地平線〉
ALABASTER
有一次,在地心前進的透明帷幕電梯裡。 由神的角度俯瞰這座城市,不知道神會不會倦怠,但我卻有那麼點。靠著冰冷的牆,低 吟的轟響,鐵盒仍賣力抽離並順應引力。我蹲下,改用孩子般的視野,去衡量玻璃外的這一
#3
座城市,突然發覺離天空好遠,卻很幸福,渴望伸展的蠢蠢欲動一閃而逝。
在電梯抵達前,我還是得站起身來,既然達不到神的角度,也回不到孩稚時的仰望。持 續折衷去凝視這個安靜的城市,好像也不錯。
47 electric wave ramp
〈立場〉
但我試了好幾次,得到的結果卻是相反的立場,立場是什麼? 我想殺人,他也因此重傷了。
ALABASTER
他說,設定立場之後再付諸行動,行動的立場會比較明顯。
「瞧,這次你的行動立場就非常鮮明。」然後這句話成為了他的遺言。
話說回來,我就開始訓練自己,訓練自己不再為了別人著想;著想別人不一定得到的相 對反饋,反饋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幻想,幻想對方能以等量溫暖來回應,回應卻得到一連串 近似咆哮的旋律,稱不上是旋律卻稱得上是不對等。
接著又要開始一連串話不投機貌合神離敗絮其中的對話。這雨依然還在下,而我也繼續 淋著。可他就是這麼一如往常地在騎樓裡站著,還開著傘。
#3
他在加護病房甦醒的第一句話,我錄了下來:
48 electric wave ramp
〈沒有電的都市〉
ALABASTER
N 習慣出門前就把耳機順手戴上,用隨機播放來應付這個隨機的世界。 離開前的那首歌,他堅信,關係道接下來分毫的心情轉換,久而久之,利用一種變相調 換曲序的方法,他相信自己每一天都是美好的。
#3
被調換的歌,總是會在 302 首歌中試圖與 N 的耳朵碰上一面。 一個雨天的午後,N 終於讓歌順勢演奏了前段沉穩的鋼琴低鳴,一首日文歌。而他今天 出奇地不打算滑動螢幕做更換。
「你就這麼活著確確實實,就在沒有人知道的黑暗中。」 N 反反覆覆,用著自己不那麼靈活的日文一邊思索,好似也沒錯。
今天是自己殺了自己的紀念日,趁他恍神時,悄悄把半死不活的自己挖洞掩埋。
但此刻那個自己帶著旋律與渾身的塵土,與不堪,在此處反撲而讓他感到手足無措,加 上一點無法言喻的戲劇性冷顫。雨停了一陣,又下。 被調換的人,總是會在這個世界中異外與 N 的目光碰上一面,透過傘,總是可以看見 雨滴破碎前的最後一面,什麼時候都一如往常。
#3
ALABASTER
electric wave ramp
49
●●○○
電波
其之一
手扶梯隱隱震動不斷迴旋將大批民眾運送至更下階的樓層,在城市裡我們潛移默化地慣於 清空左道留給正在疾行的人們。耳貼手機的她經過時,我依稀記得她是一言不發地盯著前 端,即便後頭沒有任何人追趕或催促,只要踏上手扶梯的左側,人們都會莫名變得躁動,但 現在,她依然維持的通話姿勢,霎然停止於下方兩階。 「再見。」她用一種遙遠的音調,來結束手機裡的對話,信步往下,我們幾乎同時抵達。 她往左我往右。我無法理解這短短十幾秒的畫面裡,填充多少的情緒,至少我知道她的內心 不好過,可能是接受離別或負面的反饋,我在佇列的人群中等待時,思考著任何一切的可能 性,但真相我永遠不知道。
似曾相識的感覺我不否認。
列車抵達,車門開啟,另一段被催促的瞬間後,我從後背包夾層拿出裝著耳機的黑皮革小 袋,戴上耳機,轉開音樂播放。第一次重複播放。
那首歌是我們離別時聽到的,也是你在這世界上聽到的最後一首歌,你與背後那位提著紙 袋的女孩一樣,總是喜歡抬頭看著窗外,記得那天與現在一樣是雨過天晴的傍晚,那次我們 下了樓梯後互相告別,我往左而你往右。我後悔沒有如往常一般再回頭看你一眼,然後我們 什麼都還沒準備就從此訣別,我把這首歌當做是你不經意送給我的禮物。閉上眼,我透過這 首歌才能勉強想起你的模樣。
其實那一天,我並不打算就此離開,只是想繞到你的背後看看你的失落。但一切好像就停 頓在失落裡了。
Insulator
Naked Singularity Tempering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52
Lane
2013
3
夢
D R E A M 2014
53 electric wave ramp
你確定自己做過夢嗎?確定現在這一切不是夢嗎? 所有的人事物其實都被框限在意識裡, 沒有人認識但也沒有人是陌生的,
重情節、畫面的架構與整體故事軸的統整創作。 夢的概念可塑性高且籠統無概論,每個人都會對於夢的定義有所不 同,相同的夢也不一定會同時發生於你我的睡眠中,但是,我們卻又無 法果斷將可能性歸零。從由這個曖昧不明的灰色地帶,引申出這個系列 各自獨立卻又環環相扣的故事體系。 搭配另一個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循序漸進地 釐清與連結每一個故事中,角色的夢境與現實。
Naked Singularity
在第二系列之中,我慢慢將重心由攝影作品轉往文字編寫,逐漸著
Insulator
第二個創作系列,共三本。
Tempering
Dream
看清楚之前,我們都寧願醒著作夢。
Tempering Front Cover
Naked Singularity Front Cover
Insulator Front Cover
Tempering Back Cover
Naked Singularity Back Cover
Insulator Logotype
Insulator
Naked Singularity Tempering Dream
Insulator
Naked Singularity
Tempering
Dream
čż´
ç Ť electric wave ramp
57
Tempering Dream
Dream
TEMPERING
Tempering
DREAM #1
廻火
2o13 , May
electric wave ramp
59
60 electric wave ramp
迴火:又作「回火」。鋼鐵經過熱處理急速冷卻後,一切趨於穩定。 透過迴火,素材得以重塑、定型,重新變成更獨特的模樣,更不同以往與想像。
保留、鎔鑄、捏造、隱瞞、抹煞、漂浮 有許多故事過於浮誇與空泛,編織地更扎實
Tempering
Dream
有部分目光仍然狹隘與專注,用羅列取代渙散
你看到的,不一定不存在, 卻也不一定是你最後看到的光景。
參與
誌。 佔 空 間 工 作 室 舉 辦『 紙 本 遊 牧 Paper
Nomadic』活動,於台中自由人公寓與高雄 展覽。
二大倉庫
61 electric wave ramp
第四本作品,作為新系列的開始,加入攝影作品成為過渡性的媒介;以煉鋼的術語為 題,將虛渺的想法重新凝塑為素材。書中並沒有完整內文,全都是單一的字句散落在各 頁角落,刻意打散,不獨立主題性,純白頁面偶爾出現隻字片語。這些「關鍵字」是為 夢境系列所預謀的初期伏筆,看起來毫無頭緒,有點像是夢囈的字句,卻陸續在後面作
像,中間經由燃燒的痕跡進而顯像。好像一開始認定想法,並不一定會持續到最後,中 間有太多無法預料的現象,去催生每一場或巨幅或渺小的變化,如同迴火現象,再透過 這個步驟之前,鐵就仍然是鐵,無法預料作用後,會發展成何種模樣。
照片圖像則是挑選一些日常生活的場景,越是日常的景色我們因為熟悉,所以越容易 忽略,但會成為構築夢境的素材。車道、花叢、天空、超市等,照片圖像的內容或許曾 在讀者的夢裡出現過,這種不預期的心理是非常有趣的,因為雖然都是以個人經驗來編 排,但卻有可能讓讀者產生似曾相識的關聯感。
全冊唯一出現文本,它附著於外書衣的背面,是夢系列第一個登場的角色。 描述男子 T 在自宅內,以半夢半醒的角度觀察眼前的一切,文字內容夾雜對於夢的 個人定義,故事末端他從自宅外一躍而下,看似是一場自殺的情節,卻收尾於他的夢醒 時分,最後是生是死,是醒是夢,留下懸念給予讀者去聯想去延續故事,也藉此定調夢 系列的文字寫作手法。
Tempering
外書衣包裹之下,以底片沖洗時特有的「燒片」現象做為封面,一半純白、一半是影
Dream
品中,成為故事的潛概念。
Tempering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62
廻火 Tempering
Dream
Dream -
Tempering
夢-
may . 2013
electric wave ramp
63
64 electric wave ramp
〈T〉
等他輾轉恢復意識,已經是星期五下午接近傍晚。 他從窗簾縫看出去,天空依舊是鐵灰色然後很沉很深一種要下雨不下雨的矜持,T 看著 眼前劈吱作響的不鏽鋼鍋,他挪動彷彿停擺很久的身軀,痠痛感自咬合的膝蓋軟骨爬滿全 身,鍋子裡淺淺一層水被煮的沸騰起舞,泡泡非常滾燙感覺,T 感覺臉有點微微刺痛,但也
Tempering
Dream
不全然是來自於蒸氣。
不遠處傳來一種只留下喑啞或暗語的細碎音樂,那種音樂不會占滿太多位子,只屬於剛 睡醒血液尚未回沖到腦葉的短暫空白時候。他扶著額頭,盯著腳下短毛地墊發楞,剛剛好像 是持續著一段無邊無際的惡夢迴圈,可內容實在是忘得一乾二淨了。 這就是惡夢的好處,醒來時你會重新認識世界,並且不會讓它更加醜化。惡夢可以美化 你所看到的環境,不會再更糟了。
另一段音樂,應該說是磁帶的嗓音跑了出來,呢喃不知道在說些什麼,關於夢的故事: 夢怎麼能夠被詮釋拆解剖析再重組,在夢裡開心自在夢外惆悵哀傷與失落,就留給起床後的 自己便是,無須浪費唇舌回顧,重新為稍早的那場惡夢著色,或者添上眉批。
搖搖頭,忘記的速度居然落後了印象深刻。
離題了,T 再度蹲下,然後腳過於疲乏致使他跌落在地,鍋子邊緣的火燒出了一圈又一 圈彩虹光暈,隨焰波動出現旋即消失,發了幾秒的呆,磁帶繼續說,夢的一切關乎於想像, 沒有記憶也就沒有想像。T 複述。
65 electric wave ramp
他把他所見所聞都當成一場鬧劇,像是這齣大鬧劇裏頭的一小段串場,所以應該是要忽 視然後走到浴室打開水龍頭,最好推到最左或最右,或者交替,讓自己的腦袋真正醒過來吧。
下個場景跳到天井,少說也有十來層樓的圓形天井。天空飄著雪,T 卻沒有任何遲疑, 印象中 T 十分熟悉這個地方,而那個不鏽鋼鍋,竟漂浮在圓形天井正中央,這次換鍋子在
中是否有出現過這類荒謬,不知道算不算失憶,可他就是無法回想起什麼。
「夢就是如此,其中會找到原先找不到的自己,還有更多。但如果你醒了一切便都會結 束,永久性的結束;但如果還持續著,好好享受一切苦痛與美好,劃破皮膚你才能看見更真 的模樣,醒來後將會把更多東西看得透徹無比。你會更接近你自己的模樣,何其幸運。」
幾分鐘後,T 跨過起霧的護欄,腳下一空。等他輾轉恢復意識,已經是星期五下午,接 近傍晚。
Tempering
T 凝視著,聽著距離更遠的音樂還有幾乎消失的磁帶嗓音,仔細回想剛剛那陣惡夢迴圈
Dream
哼著歌,鍋子裡有東西在哼歌。
Tempering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66
Tempering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67
Naked Singularity Dream
Dream
Naked Singularity
Naked Singularity
DREAM #2
裸奇点
2o13 , Aug
electric wave ramp
69
70 electric wave ramp Dream
Naked Singularity
何其幸運,我們仍未看透世界的本質。
奇異點在黑洞中央,非常小但代表結束,也代表開始。它常被外層界線遮蔽住。 裸露的奇異點不常有,但透過它,你可以清楚見到始末。 很多東西也是差不多的。
「我存在於一個結束與開始的重疊地帶,單純想要有一個能夠讓你記住我的媒 介。無論我們正在結束或開始。」
71 electric wave ramp
第五本作品,承接了上本中散落各處的字句架構,成為系列中承上啟後的轉折點。以 物理學術語為題,亦轉用上個系列中,第三本的「盲點」想法,奇異點的外圍包覆著種 種的「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真實的事物被遮蔽,往往無法輕易看透其中蘊含 的東西,但當我們費力穿越遮蔽之後,卻很容易墜入其中無法自拔,廣義相對論中,這
書本裝幀用三種尺寸合釘成一冊,分別對應三區塊將故事展開,都用描圖紙為封面 紙,如同阻擋在奇異點外的事件視界,讓你隱約見到其中的本質卻又模糊不清。由小到
Dream
些就是所謂的黑洞,連光都無法逃避的絕境。
的自然呈現、有的刻意營造,其中有的一脈相承,而有的則是相互對應。
故事撰寫,利用上一本中出現的關鍵字伏筆,將它們延伸成為句子,或者鑲嵌入篇章 中,並在架構下再度分別安排三個角色登場,而他們故事的種種細節,似乎能與上本的 故事有所連結。
三個角色的故事,都用一種從中切入或是旁觀者立場來下筆,是想讓讀者更深刻地進 入故事中,就像我們已經認識這角色許久,最近卻發現他的心態舉止有所異常,進而想 重新去觀察,去認識這個人。 關鍵字植入故事中,再將故事拓展成為單一伏筆,所以在〈裸奇點〉中便囤積三個故 事伏筆,我們努力從關鍵字中尋找關聯,直到閱讀故事我們了解大略的脈絡,於是便開 始墜入,重複提點了書名中隱含的寓意。
Naked Singularity
大的書本內含許多照片,延續先前的想法,這次出現了更多看似夢境中顯露的畫面,有
夢-
Dream -
裸奇点
Naked Singularity
Aug . 2013
Naked Singularity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72
Naked Singularity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73
74 electric wave ramp
〈A〉 A 站在純白的房間外頭,想著多年前的一個傍晚,不顧一切的自己騎著車前往一個全然陌
生的房間,藉著無端湧上的憤怒與悔恨,A 接納了另一個全然陌生的擁抱,而眼前的他只是 笑著點頭。突兀但是溫暖。A 告訴自己,的確,深刻感覺到是,溫暖。
不,不是多年前,也不過就半年前的事情。A 抬起頭,看著蔓延又素白的走廊,遠遠傳
Dream
來細碎的喑嗚聲音。但又看不到任何的跡象,只有聲音,反彈接著傳過來,無比清晰讓 A 慢慢思索他努力忘記的小事,作為一種襯樂。 轉身壓下冰冷的門閥,A 走入那個純白房內,看著陽光灑滿的角落,那張更加純淨的床,
Naked Singularity
安穩如他靜靜地被白包覆其中。心電儀規律地發出聲響。A 由衷感謝這位當初給他溫暖擁抱 的陌生人,即便在日後,他變成當初與自己同仇敵愾的模樣,A 還是把感謝保留著。 把手放在他的胸口,是不是在心上,A 不得而知。 皮夾夾層中有張照片,是兩人剛認識時的合照,與一張早已摺好伴隨照片的空白紙條, 彷彿一開始就做好準備,抽起毛邊未加修飾的紙條,他寫下一段話: 『記得把照片裡的我用筆畫掉。』
A 將它們握在手心,努力將所有的平整模樣摧毀,重新開始。努力把過往的遮蔽與陰影 都驅散。紙團接下來轉接給床上的他,撫著拳頭,A 把一切都放在他的心口處。看著他戴在 左手腕上的錶面,時間到了。 心電儀規律地發出聲響,筆直地在螢幕底部留下一條綠線。
他看見了什麼其實自己也不清楚,但最真實又赤裸的模樣一覽無遺,閉上眼才看的見。
75 electric wave ramp
〈C〉
如同一般對於夢境的敘述,C 睜開眼,自己呆呆地站在市中心,車水馬龍的道路中央安 全島,臉頰濕濕的好像哭過,還是甦醒前曾經擁有哈欠,至此之前,對於三十分鐘前的自己, 沒有任何畫面留在腦子。C 聽說過夢遊,夢遊常帶他到了好多地方,留下好多足跡,有好多 人跟他聊過天合過照,另一個自己似乎曾經叮嚀每一個人(一種拼湊自我般)記得將合照或 留言寄回給自己。久了,變成是自己跟另一個自己的對話,夢境跟現實的對話,表與裏的對
他看著錶,發現左手握拳,有張照片與紙條在手中揉成皺團,上頭幾行字與號碼,C 沒
Dream
話。
卻又很陌生。
安全島上的矮草讓腳踝刺痛。如果有一天就這麼死去,即便矮草扎滿背脊也近乎無感了 吧?反之亦然,安全島上沒有人發現,如果有一天就這麼被忘記,即便死了,也是一種無感 吧?
想起來了,照片中的人。紙條上寫著:『記得把照片裡的我用筆畫掉。』確保他會真真 切切地在記憶中等死。C 想起來了,卡匣式回沖到腦子裡。但好像也來不及。因為他還是沒 有想起全部。
抬起頭,眼淚不能掉下來,曬一曬淚痕就會乾。
Naked Singularity
有印象關於照片中的人,看了第一眼他深呼吸,不知道為何。覺得兩個認識至少超過好幾年,
76 electric wave ramp
〈J〉
「……若這一切不是夢,那我寧願它更加真實。最毛骨悚然的是它如此貼近生活……以 一種捕蠅草模式,引誘你墜入引誘你依賴,最後反噬你之前才告訴你一切全然是想像而非現 實……一切依舊是夢,在夢的周圍行走,而你自己在夢的中央沉睡……」D 在登機門前告訴 我這段話。
Naked Singularity
Dream
三個禮拜前的星期五,T 跳樓自殺。D 在他家發現一張卡片,護貝上膜放在一只不鏽鋼 鍋裡,用煮開的滾水泡著,膠膜白化融解,紙片透水剝離,斷簡殘篇可辨識的字句僅存不多, D 如實地告訴我這些話。
他告訴我,關於星期五發生的一切,T 倒臥在住家天井的底層,面容安詳地猶如包覆血 色枕頭裡的少年。D 蹲下,他最為熟悉的人現在沉睡著,並且永遠不再醒來,或許吧。
D 在結束另一個故事後告訴我,所有的事物都是某個人的幻覺、某人的夢,我們絕對遇 見過那一位正在構築夢境的人,他也存在於夢境中,換句話說,便是自己被自己創造,而生 活在自我幻想中,與你我相同,全然不知我們其實正存在某個人的夢中,甚至把這個夢剽竊 成自己的夢,四處渲染。做夢的人,D 稱為『紅心國王』,我繼續追問理由,他只笑笑說我 該多看卡通。
三個禮拜後的星期五,D 在義大利的飯店裡自殺。 所以,我們到底在誰的夢中?又有誰在誰的夢中?
Naked Singularity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77
Insulator Dream
Dream
Insulator
Insulator
DREAM #3
絶縁
2o14 , May
electric wave ramp
79
80 electric wave ramp
夢的可信度,趨近於零。 你與我與第三者之間 我們似乎都曾經見過 但我們從來都沒有真正見過面
Dream
因為我們會作夢,而我們會醒。 裡面包含 20 個人,
Insulator
與 20 場夢的首本純文字 zine。
好友推薦: 「一口氣看完後想再看 20 次用 20 個人的角度做夢。」 —做設計的人 陳燻雞
本書參與田園城市風格書店舉辦的『Zine Zine Fair 』 巡迴展,於花蓮、台南兩地展出並販售。
81 electric wave ramp
第六本作品,系列故事將總結於此,以文庫本的形式讓全書更像是一種短篇文冊。 接續前兩本的角色故事,第三本將會全面公開所有人物的獨立文章,書中每個人物看 似互不相識,實際上卻又異常接近,甚至在某層關係上是十分親密的,所以我試著逆向 思考,用絶縁為書名,我們每一個人看似保持適當距離,但或許某些時候卻曾經擦身而 過,交換眼神,在某層人際鍊中我們其實是相互有牽引的,相互都參與過某些事件,互
作為系列的結束,我將書本顏色排除到最乾淨的白色,就像沒有夢的睡眠,記憶是不
Dream
利共生或成為共犯,無法全然性的界定是陌生,夢創作系列的中心主軸就是在此。
留任何痕跡的。而書中將每個人物視為各別案例,用來區隔單篇案例的頁面,我挑選最 能代表該人物的物件,利用掃描的方式留下最接近真實的模樣,像是進入夢的第一個畫
系列在第三本中結束,共有 21 個人物故事(含外一章)展開,以『六度分隔理論』 為基底,串連先前的四位角色,融入各種夢境現象與概念,每篇都是獨立故事,但其實 故事的各種細節與時間都有相互的連結,夢境與現實交替起落,每一位人物之間就像在 路上擦肩而過,看似熟悉卻又陌生,將整個創作系列的故事作一收束。
Insulator
面,印象最深刻的那個物件,就是故事開始的引信。
Insulator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夢Dream -
絶縁 Insulator
May . 2014
82
Insulator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83
84 electric wave ramp
〈case P〉
如果夢是相反的,那麼在醒過來以前,我們只要逆向操作,一定就會順應心裡真實的想 法。吧? 有印象以來,P 總是覺得自己在順從別人,笑著支持他人,去進行自我內心最渴望的行 為。P 認為,給予支持是一種最消極的自我肯定,肯定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不可或缺,不可或 缺的性質越高,他人越能夠反過頭去肯定自己所下的每一個決定。簡單來說,P 透過贊同,
Dream
去引導別人更贊同自己,引導自己更認定自己,成為一種善行也是一種陋習。
P 曾在鬧區的街上看到一位倒吊的人。他懸浮在半空中,光滑頭頂全身一襲黑色緊身 衣,確切來說,倒吊人像是被抽掉所有顏色,是基本的黑影,頭下腳上固定在大街徒步區的
Insulator
藍天裡,手臂不自然地揮舞,向是要攫取或打撈。頭頂下,熙來攘往車水馬龍的街頭依舊維 持忙碌,如此弔詭的光景,卻似乎只有 P 看到。他說服自己正在做夢,從此所有的舉動都 要與真實相反,開始逐漸適應夢境,直到甦醒。 所以,他先改變價值觀,總是採取贊同的態度。這是最初的理由。
舉例來說,P 聽過一個故事,關於擁抱與遺棄的篇幅,大概全世界都同時上演過,他還 瞄了一眼對方在皮夾夾層中的照片,P 不假思索便鼓舞且開始順從對方,鼓勵他去進行早已 預想好的計畫。話題結束,P 的笑容漫在臉上猶如附帶贈送的最佳註腳,太多故事了這個人, P 從他身上聽到太多美好的與腐敗的,腐敗的總是對方而美好的終究是眼前的人,P 深諳宇 宙運行的法則,合久必分與分久必合,如果這能夠讓你們自己好過,那又何必回頭來徵詢我 的意見呢?不必思考,只要給你自己的欲望推上一把,可能美好與腐敗會交替,你們關係會 翻盤,破鏡重圓亦或死生不復相見,都有可能。
85 electric wave ramp
對方突然哭了,涕泗縱橫嚎啕大哭,P 趕緊收起笑容正襟危坐,他看著對方愈積愈深層 的悲痛,滴在淺色的棉質襯衫上,水漬呼應著心理狀況,然後擴散。P 傻住了,他不知道哪 裡說錯了。以前好多次都有這種念頭一閃而逝,他看著眼前無助懦弱的畫面,幾年前似曾相 識,一位朋友將自己近來的徬徨向他傾訴,他一邊看著大賣場下殺六折的特價廣告,一邊思 索對方話中所蘊含的企圖與希冀,縱使事後想起來是多麼毛骨悚然,P 仍掛起笑容, 並給
Dream
予一貫的肯定,告訴他順從自我意志而行、出自於愛的任何舉動絕對沒有錯。
只是不久後,他才耳聞一切似乎失控,但直到今天,P 才發覺自己並沒有那麼淡然,當 時以及現在。但是他也不能阻止了,在他的觀念裡,他給人予取予求的順從態度已經造就太
出口就被忽略。P 看著淚水,他從來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去綜觀,他覺得太累也沒必要。最 後 P 什麼都不說,逕自把一張紙條塞入對方的皮夾中,這是他第一次違反別人的意願,也 應該是唯一的特例,即便往後的發展仍是他不願樂見的。
之後,P 見了幾個人,又去過一次醫院,確認細節安排妥當,把死亡日期抄錄在先前的 紙條上,而紙條上那句『記得把照片裡的我用筆劃掉。』反映了對方的毅然決然,紙條最後 回到那隻戴著錶的左手掌心。P 自此對笑容深惡痛絕。
夢是相反的,在夢裡我們越悲傷,醒來之後就會笑得更歡暢。吧?
Insulator
多美好,也塑造太多腐敗,看似與他自己無關,但反對的念頭總是萌生在剎那間,來不及說
86 electric wave ramp
〈case U〉
新增播放清單。編輯清單名稱:from V 將檔案加入資料庫,依照手動順序排序 57 首歌,共 3 小時 25 分。
設定鬧鐘,1 個半小時之後起床。
Dream
打算設定某一首近期找回來的歌,使它單曲循環。
我日復一日地刻意去模仿當時情景,包含所有的枝微末節,一樣的微弱的木琴聲響,一 樣的拍子旋律與氣溫,只希望能再走進去那一個夢裡。
Insulator
但,又是黑色的夢,頂多只有一點點黯淡的藍色。 那一個霧藍色的空間終究只是鏡花水月,我們從來都不曾相見,也不可能相見。
見到的純粹是夢裡的幻象。
一週前,朋友曾經問我有沒有看過『紅心國王』? 這是他的一個朋友踏上旅程之前,所丟給他的謎團,他說我們認為的真實,都可能是幻覺的 另一面。我們認為的真實,可能是某個人的夢,我們都遇見過那一位正在做夢的人,而他同 時也存在於夢境中。他在自己搭建起來的場景中生活著,與你我相同,但我們都全然不知, 自己正存在某個人的夢中。甚至還會把這個夢誤認為是自己的夢,四處渲染。那一個做夢的 人,就是『紅心國王』。
87 electric wave ramp
聽完他的轉述後,我開始自我懷疑,阻擋我們見面的因素,會不會其實就是我自己呢? 我一直想要回到一模一樣的夢裡,重新來過,但相同的夢好像很難再被複製重現。如果 我就是那所謂的紅心國王,恐怕也沒辦法有多少把握,能將夢操縱自如吧?
相同的夢,聽說被複製而持續發生的機率渺茫。
經重複發生過了,不要受騙上當了!久而久之,你會感覺每一場夢境都是陌生的,這全都來
Dream
即便一切似曾相識,但當夢在運作(或結束)時,大腦會主動通知感官,稍早的情境已
自於大腦下達指令,眼球水平運動速率平均減緩一秒、心跳緩慢一拍,迫使全身得接受嶄新 視野。就算是相同的夢,當第二次發生後,你總會告訴自己那是新的夢境,但其實一切都沒
覺好像曾經夢過,但不可能,只是很相似而已。既視感也是如此,夢境與現實都持續地受到 矇騙。
一個持續地重複發生,一個持續地重複隱瞞。我們總在睡夢中不斷地自我矛盾。 若克服不了大腦的隱瞞,便無法回到那個藍色的空間吧?
我只能日復一日地模仿當時所有的枝微末節,一直聽著歌單裡的那一首歌。
Insulator
有變,只是大腦遵循了你的欲望,瞞騙了心之後,你將不再看到任何相似的元素。你只會感
88 electric wave ramp
〈case D〉
就好像在室內看著映在玻璃上的樹葉倒影,有時候你會懷疑,那真的是樹葉的倒影嗎?
J 看起來耐性十足,但骨子裡卻都亟欲想知道,每一件預留伏筆的事情,這種人無法閱 讀長篇小說、無法安穩地關掉影集的視窗,甚至無法忍受別人的鋪陳。我了解他,所以故弄 玄虛是捉弄他的最好方法,哪方面都屢試不爽。J 最喜歡佯裝自己的耐性,然後在最後一刻
Dream
徹底被瓦解,我們相處的模式就是如此,他不斷自我重建而我便負責用拖延來擊頹,接著他 又持續追問。這是他最大的特徵,卻在日後成為致命要害。 與 J 最後一次相見,應該是在地鐵站轉車的那個下午,他交給我一張單據,是前陣子一 同出國時在機場留下的單據,我們慣於用這些東西來紀念某些我們快要忘記的畫面,但會忘
Insulator
的,總是留不住。那個下午,天空是鐵灰色的,北上南下說實在只是一種地理上模糊的對立 關係,來來去去,而總有一天我會回到他身邊,如果這場夢可以繼續做下去。但現況我自己 知道,而我也知道 J 暗自與我下了同樣的決定。這是我們第一次分離,之後我再也沒見過他。 應該。
再來,人對於睡眠環境接受度是很大的。 踏進幾乎無人的車廂,選了靠窗的座位坐了下來。雖然電車搖晃顛簸,屁股下的坐墊不甚舒 適,我還是幾乎立刻就陷入睡眠。當現況幾乎沒有選擇性時,我們似乎就會不自主去美化我 們目前遇見的所有逆境,放大任何微不足道的優點,緊咬不放便覺得知足與安定。 人對於睡眠環境接受度是很大的。 車門到站開啟前,我驚醒,身邊約三十出頭的男子似乎被嚇著,直到離開車廂到了月台, 他都還在車內兩眼無神地盯著我看。抵達時已是傍晚了,晚霞過於西沉,十六層樓公中央的
89 electric wave ramp
圓形天井早已沒有任何自然光線,必須要仰賴每戶門頂上的燈,才能勉強照亮公寓的輪廓, 即便一段時間沒有踏足,但仍然不需要光,只需要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性,畢竟這裡是我們的 家,我與 T 的家。 T 跟我相處,除了做愛就是睡覺,比起愛人我相信我們更像是各取所需的獸。
表裏不一的人,不然就是他會夢遊,潛意識裡的興趣便是整理環境,他幾乎不出門,雖然我
Dream
他鮮少精神奕奕地出現在我面前,T 雖然懶散但家裡總是一塵不染,我始終認為他是個
陪伴他的時間也不多。回家時卻發現 T 不在,踏過床邊的短毛地毯,走廊盡頭廚房傳來水 滾聲,吱吱作響的不鏽鋼鍋裡,淺淺一窪燒開的水中,載浮載沉一枚匪夷所思的護貝卡片在
背後傳來一種似乎是錄音帶的磁音,很遙遠很細微的磁帶嗓音: 「夢就是如此,無法確切知道究竟自己吸了多久的空氣,一瞬之間什麼都成為過去。但 在這快速到令人無法捕捉的刹那,居於其中的我們依然可以自最渺小的分割點,找出最無邊 的時間概念,所以夢的時間無限長,在夢裡我們可以完成所有的想像,但那也只是想像,你 所依賴的一切很可能只是捏塑成形的胚土,你依賴的不是現實而是你的夢。諷刺的是,所有 的夢都有可能只是某個人所持續進行的現實…」
接下來的事情,容我語帶保留,大部分我都記不得了,我只能凝視眼前這一具躺在暈滿 血色床上的軀體,不遠處擺著一只類似證明書的文件,連一句話都說不上來。 輕飄飄的感覺滲入體內,深呼吸,再讓我看看這具血早已流乾的軀體一眼。 再讓我看看我自己。
Insulator
翻騰著『…最後反噬你之前才告訴你一切全然是想像而非現實…』上頭的字幾乎無法辨識。
Insulator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90
Insulator
Dream
electric wave ramp
91
集散路
●○●○
其之二
喂?你在嗎?好久沒聽到你聲音了呢,你過得好嗎?聽你的聲音似乎有點沙啞,感冒了 嗎?氣象說下周東北季風要來了,可別感冒了。 最近嗎,要聽我說嗎?這些日子以來我已經調適很好了,前些日子才又回來這裡,自從被 朋友說猶如是行屍走肉開始,我才真正意識到,你的離開之於我來講就像心臟被刨了出來, 空蕩蕩的很不真實。我曾試圖離開過這個城市,但每當我獨自準備開車,從熟悉的城東匝道 北上離去時,總會想起我們出遊時的開懷大笑,你的影子在腦海裡根深蒂固。 對啊,但我現在好多了,不然不會一派輕鬆的與你對談。噢,你留下的衣服與生活用品都 燒掉了,醒來以後才徹底了解,需要體認永恆失去了某些事物時,就別讓自己一再地去想起 自己曾失去什麼,眼不見為淨,抱歉,我知道你一直很想找時間來把那些東西領回去。
你說訊號很微弱?可能是因為剛剛捷運在地底行駛吧,現在回到地面上了,記得每次車廂 從地底爬升到半空中時,你都會放下手上的書,興奮地貼在車窗上看著窗外的景色,細數這 座城市裡關於你的記憶,但我對城市的記憶,就只剩下你了,你曾經是我依附在這裡的主 因,當你離開之後,失去依附性的我只得勉強自己殘喘著,倚靠記憶來延續所有存在於此的 理由。或許你不相信,但我幾乎每一天都會往返這兩個捷運站,從捷運攀升與窗外逐漸明朗 的景色中來回想你的樣子,你別笑,我是說真的。你的影子在腦海裡根深蒂固,所以其實我 是被困住了。
車廂爬升,一如往常回頭凝望著逐漸流洩進車窗的城市遠景,我放下電量早已匱盡的手 機。日復一日,我都在練習怎麼與你對談,練習將自己堅強地清空所有回憶的事情告訴你, 但越練習越無法清理乾淨,只得衍生再蔓延。
我把所有關於你的東西都燒了,紀念久了總得要蛻皮重生,但唯獨你常常看的那本小書, 我用標籤標記了那幾頁你曾經翻給我看的篇章,還有那句你特別註記牢記在心的句子。等你 走之後我才逐漸看懂這些文字,而我覺得你也像是某一種電波,即便你早已解離。
94 OTHER
electric wave ramp
Lane
4
2012
除
2014
此
之
O T H E R
外
OTHER
electric wave ramp
95
96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靡〉
〈cacao可口雜誌:東京與異境迷走〉- cacaoist單元參與創作 June . 2012
97
「是奢華、是散亂;是接觸、是空無」
electric wave ramp
字若有多種讀音,代表有多面相蘊含在幾個簡單筆畫下,如人心底層其實是萬花 筒般,心念一轉,便會幻化萬千。 每個靈魂若即若離 , 產生心照不宣的愛戀、情感與依賴,接著去思念、去抱頭痛 哭,最後緬懷,類似繁複的時代愛情劇。 一段關係中,我們甘願佇足將拋射出去的漫天情感瞄準一人,接著等待,為了起 初的感動,為了追求隱晦不明的微笑與花朵。就像專心致志的暗戀。 透過任何媒介,把想法濃縮飽含,用另一種排版模式去滲透,以沉默的樣子悄悄 席捲,觸碰思緒而導向心中的天堂。如同某種刊物形式。
回到基礎概念,字包含消失之意,剝離掉制式的框架 , 無論誰都有能力將世界改
OTHER
寫成自己熱衷的面貌。趨近某種你了解的叛逆。
98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淡江賦〉
學生時代之漢賦倣寫作品 Oct . 2012
(創作藍本 東方朔〈答客難〉)
99 electric wave ramp
一淡江生伴文化客共遊於淡江之園,忽有細雨飄落而至,文化客感曰:「此雨倏 然,心生蒼茫之感。」卻見淡江生莞爾,文化客見狀,問曰:「吾才薄識淺,寡聞孤 陋,可謂不裁勾勒但水景色邪?」淡江客曰:「諾。
生寄學於淡江黌宮已三載有餘,景色之陰晴兮,夏秋之迥別,以現時校景而論, 寒兮淒兮凝兮茫兮,然霧雨濛濛之景,可與予之母校相媲,山風緊,海霧漫,於是金 風襲瀰,學子無不苦也哉。」客會心一笑,問曰:「既兩地均受西風荼害,然但將有 何殊?」生答曰:「時值秋末冬初,萬籟將息,雨驟然兮無所防,風颯然兮不可擋, 發怒止沓,滲膚凍肌,宮燈道、大田寮,順逆而起;五虎崗、牧羊橋,俯墜而行,無 堅不摧兮難避,縱有金革鐵馬尚不敵,況吾輩僅一介弱儒,惕兮懼兮唏噓而泣,又見 遍地傘屍,筋骨盡折,膚皮全裂,可想其瞬眼之衝感,亦可析知淡江之風勢如此激促, 伴與迷茫細雨,常使吾輩慌慄而不知所謂,至因體病屢發,病號不已。」 文化客悚然而不語,良久而咽嗚曰:「願君少憊,淡江涇寒冬氣減而不猖矣。」 淡江生頓首,笑曰:「雖文化之境不可同吾輩而語,卻亦寒刺相當,客臨淡江,便悉 兩地之異,為風急雨驟而已。時同為嚴困環境,卻砥礪吾輩等求學之心,詩曰:『不
OTHER
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實為善哉也。」
100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最最親愛的局部〉
『不美好青春 慈善攝影聯展』 展覽內文 Apr . 2013
(篇名源自於 夏宇〈莫札特降E大調〉之詩句)
101 electric wave ramp
痂連帶塗上層疊的口是心非與不真實混搭。 不美好,造就往後不單純,但美好本質哺育單純,不假思索於心中扎根,即便我 們不斷粉飾又佯裝。知道嗎?怵目疤下,單純不會消失。從不消失。
OTHER
無法回溯的單純愛情,青春時刻持續放肆,肆無忌憚地敢愛敢恨。恨透而傷後,
102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圖為〈我們從未不認識〉書影)
〈V〉
〈我們從未不認識:林宥嘉音樂小說概念書〉 徵文活動參與 Aug . 2013
(文章改寫後収録〈絶縁〉一書内)
103 electric wave ramp
在水霧褪去的那天,我們約定好,第一眼見到的希望是彼此。
進入睡眠前,V 慣於播著清單裡的歌,維持細細的音頻,他曾告訴我,旋律會引 領睡眠進入深層的歌聲,構築成一場意境夢。 直到最近,也是最後的那次。V 醒了,發現自己眼瞼是濕潤的,而有沒有淚他不 曉得。 V 只說在夢裡,眼前是整片水藍,猶如漂浮似地泅泳在一畝偌大水池。他低著頭 遲鈍地說,在水裡他瞥見了我,我卻皺眉抬頭仰望著一角,而非望著他。 我一心想知道在夢裡水池的自己思考些什麼。話未說完,V 卻哭了。
直到現在,我仍忘不了 V 當時的無助。
自此,開始對那首歌感到興趣的我,嘗試從 V 的歌單去冥想去搜尋去暗示自己 就是它,只是一切無法成行,我沒有夢,僅存一片漆黑。近五十多場黑色的夢,可能 更多。 後來,我決定淡忘,告訴自己不就是 V 的一個陋習所帶給他的一種相反且不真 實的負面情緒罷了。那夢裡的我,並不是我,全是 V 想像的模樣,全是那首不知名
只是這陋習卻偷渡並附於我,V 的歌單意外地成為睡前構築夢的可能素材,即便 夢仍是全然的黑,我卻不自主地延續。但我始終沒有找到那首歌。
V 在離開前,把歌名告訴了我。 電話的另一頭,他說若自己不是浮在水裡,就一定是飄在空中。 接著電話掛斷,另一場黑色。
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依賴歌單,只能從中去緬懷他。 但發現,V 當初早已把那首歌從清單中移除。
OTHER
的歌給他的幻想。
104 electric wave ramp
用著 V 的方式入眠,我播著那首歌,當初那首幾近於掏空他的旋律。屏除眼瞼 闔上的陰暗,畫面霎時清晰分明,水藍色光霧曲折灑下,空間柔和冰冷,空無一人而 遠遠傳來好似木琴的微弱聲響,我抬頭望著一角,眉頭緊皺。 隔天午後醒來,沒有人在夢裡出現,但摸著痕跡知道稍早我的淚淌滿臉頰;沒有 人在夢裡出現,V 沒有赴約,或許他真的不想再度踏足其中。
之後,V 在凌晨四點傳了一句話給我: 「當時你如期地出現,但卻仍舊沒有見到我。」
我知道我們同時在水裡哭過,究竟在哪一場夢裡我們誰看到了誰,只是,我們都 看不到淚水。
OTHER
留下的,只有那首遠遠在水霧外迴盪的歌。
後收錄於〈絶縁〉書中,V所屬的案例頁面。 OTHER
electric wave ramp
105
106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綠川〉
+ing 進行式六月店内主題展『沿途風景旅行照片』 獲選佳作之內文 Jun . 2014
107 electric wave ramp
Feb . 6 . 2o13
於是,跳脫行程的那個下午,經過熟悉的巷衖,步上俯瞰城市且長年潮濕的天 台,光線切過青苔滋長的水泥牆面蒸煮靜謐的積水,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曾仔細品味。
第一次,你指著對街那棟逐階縮減房子說它很不像台灣,看著你,我也就忘記自 己身在何處。後來,你的影子附著於場域中的每吋空氣,但你卻不在了。
這是我唯一記得的事情。
OTHER
台灣 / 台中
108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給親愛的你〉
Jul . 14 . 2014 於個人Facebook發表
109 electric wave ramp
你離開我們已經快要五個月了。
我不知道你最後那一段路在想什麼,不知道你有沒有笑得很開心很快樂,說好要 帶你去河濱公園我也食言了,太多說著說著卻已然來不及的承諾,只記得最後那些日
某幾首歌,我還是不敢去聽,過於錐心總會讓我泣不成聲。但其實,哭沒有什麼 不好的,因為代表你還活在我記憶裡。
你還是一如往常地趴在地板上。哭了,你也只是回過頭看看我,因為你知道我過 不久就會笑了
五個月了,還是無法停止不去想你。
OTHER
子一直幫你拍照。
110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大象舞台〉
Jul . 30 . 2014 於個人Facebook發表
111 electric wave ramp
(圖片截自林宥嘉2014年單曲〈大象舞台〉MV)
記得小時候我媽總會騎車來國小接我下課,帶我去爸爸位在三重的裁縫工廠。
工廠規模普通,前面是爸爸裁版的工作場,還有哈利第一個窩;後間是媽媽的修 改工作室,有好多台平車還有一個熨衣桌,另一側是廚房,記得那裡舊舊的堆滿雜物。 工作室有一個裝滿各色線軸的聯府白色塑膠箱,我總是坐在上頭蹦蹦跳跳,看著電視
我記得工作室的冷氣很涼,總會不小心在塑膠箱上頭睡著,起來時看到只剩桌燈 亮著,我會很害怕這間空蕩蕩的工廠。但媽媽往往只是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從來都 不曾走遠。 工廠後來收起來了,爸媽的工作室回到家裡的後側空間。各種平車都還在,甚至 換新,而冷氣機回到我的房間裡,應該有十年,雖然出風口的葉片軸斷掉了,依舊還 是很涼,一點都沒變。
我記性不好,有時會看著以前與家人的合照,雖然知道自己當時是快樂的,卻也 不忘了為何而笑著;但只要知道小時候的當下是快樂的,就足夠了其實。 而那個白色塑膠箱依稀記得還留在家裡,只是現在長大了,應該無法在上面繼續 玩耍了。
但,那應該就是我的大象舞台。
OTHER
渡過一整個下午,媽媽就在我身邊忙著,一整個下午。
112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after 23 years〉
Aug . 08 . 2014 於個人Facebook發表
113 electric wave ramp
一樣在那個裁版工廠。
小時候記得爸爸堆滿紙張的小桌子上有塊長條型木頭,閒暇時他總拿著銼刀消 磨,木渣塵屑飛舞,方正稜角終於產生圓弧的邊形。 他說,想要自己做一艘軍艦的模型,爸爸以前是海軍,曾在艦艇上服役。那是我
軍艦的樣貌,可記憶裡似乎就這麼停在這個樣貌上。我想那是屬於我爸的浪漫,一種 對於自己過去人生片段的回顧。
上個禮拜是六十歲的生日,全家人熱熱鬧鬧去陽明山的溫泉餐廳吃了大餐幫他慶 祝,記得小時候爸爸總會牽著我去餐廳旁的池子看魚。還沒點餐,爸爸就說要去池 子,一個人慢慢穿過擺滿餐桌的偌大餐廳,靜靜地站在貼著釉面磁磚的灰白水泥池邊 看著魚。飯後不久,又一個人信步在點唱機前唱了兩首歌,第一次聽爸爸唱歌,覺得 再也沒有人唱歌能贏過爸爸。
後來我也走去池邊,看著被幫浦擾震的浮動水面下大魚悠游。 一切都沒有變,回頭看著爸爸唱歌的背影,卻好像真的有那麼點蒼老,卻好像又 很滿足,不知道,但我知道這輩子有這一位爸爸是很快樂的。
OTHER
無法想像的歲月,總覺得離我很遙遠但又充滿著傳奇色彩;最後木頭的前半部逐漸有
114 electric wave ramp OTHER
〈因為我們活著〉
Aug . 17 . 2014 於個人Facebook發表
115 electric wave ramp
不喜歡的東西默默成長,最後雖然不會被真正喜歡但也會被需要。但能記得的人 少之又少。 每次放假,騎車會路經臺北大巨蛋與台北藝術中心這兩個異體建築,一個擁有圓 滑流線骨架,背負許多樹木被砍伐的冤屈;另一個則有一顆大圓球,像附著於主建築 上的劇場蠶繭。 他們建構速度飛快,每週路過,都會發現他們朝著原本該有的最終模樣,更接近 了好幾大步。但,當它們維持在上一個模樣時,臺北與臺灣經歷又曾過哪些事情呢?
只有短暫的哀愁與自我療癒般的沉默,接著,又是一連串的政治攻擊算計與無端猜 忌。每當我走過這些即將完工的巨大建築體,總會好奇有多少人會在它們落成時,仍 記得興建時所經歷的喜怒哀樂,記得我們一起哭一起笑的時刻?直至未來的某一天, 或許當它們捱過所有的逆潮與譴責,悄聲站穩成為臺北的某個代名詞時,又有誰會想 起他們落成時的風風雨雨,更不用希冀那些早已被更多即時訊息蓋過的天災人禍。記 住某件事情,在時間流動的推移下,會從本能逐漸變成很奢侈的天賦。
而遺忘,是一種更強大的本能,蠶食鯨吞所有短期的具有時效性的記憶,好的壞 的一視同仁,是自我療癒最重要的後期步驟。但有些事情不能忘,只能埋著不要去想。 當我們有所抗爭有所爭執時,請記得我們擁有什麼,失去很多的同時,別刻意想未來, 只要知道,自己還能夠記得『自己有所失去』這件事情,其實本身就很幸福了。
因為你還活著。
OTHER
最近有很多不好的事,無端地從看似安穩的時間軸中刺穿蔓延,發生了之後我們
○○●●
電波
其之二
他反手,從後背包夾層內拿出皺褶滿佈的黑皮革小袋,取出以 8 字繞法被完整收納的白色 耳機,說是白色也並非全然白皙,耳機線上留有使用過的黑色擦痕,像是緩慢滲透的斑,原 本純白被悄悄竄改成灰濛。 塞入耳內的微小媒介,努力將手中音樂傳入外耳。我不了解他接收到何種旋律與情感,但 我從他閉上的眼瞼了解到他的滿足,因為那首歌已重覆播放了近十次。我回過頭看的車窗外 遠處的城市建築,自地底拔升的車廂曝曬在雨後飽含濕氣的晚霞中,整座城市濕漉漉地尚未 蒸發完全,光線混合水珠將眼前襯出波光粼粼,車體循著軌道攀升空中,雨霽後的都市在窗 外往下緩降,向外延展,顯現原貌。不遠處,某棟大概十樓高的水泥公寓,使我想起幾年前 在池袋的那段時光。雖是異地,在此刻卻產生了莫名的連結。
我調整站姿,將手上的紙袋換到右手提,瞥見在位子上的女孩,她放下從未閃動的手機, 回頭凝視著背後車窗外的景色。她膝上有本平攤的小書,書口上散布著各種標籤,而攤開的 那一頁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另頁似乎是暗示章節段落即將結束一般,留下淺淺的一句話。那 句話被用螢光筆、紅筆,以及貼紙與色彩重複地被提醒。這句話對於女孩的用意何在我無法 了解,就如同不遠處的他,耳機內傳動的旋律。我不是他們,所以我無法確切去體會。
「但它有點像是某種電波,無預警且無形,從心與記憶的最深層,尋找任何有所關聯的 共鳴。」
電 波 集 散 路
electric wave ramp
文 字 作 品 集 Kuo Ting
Yu
portfolio
◑
2012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