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i Chuan - Graduate Architecture Portfolio 2020

Page 1

TUNG H A I UNIV ER S ITY A RC H ITEC TUR E DEP A R TMENT

P OR T F OL I O T SAI CHUAN


TU NG H AI UNIVERSIT Y ARCH IT ECT URE DEPART MENT

蔡荃 TSAI CH U A N

學歷 黎明國中 資優班 / 2008 ~ 2011 文華高中 普通科 / 201 1 ~ 2014 東海大學 建築系 / 2015 ~ 2020

獎項榮譽 東海花園餐廳改造計畫優選 2018臺灣建築新秀獎 2018洪文雄紀念競圖佳作

工作經驗 原典建築YD Architects / 實習 USE優勢品牌包裝設計公司 / 實習 高鼎翔建築師事務所 / 工讀


TABLE OF CONTENT

1 . Lost Level

04

2 . Laminar Flow

18

3 . Moses Road to Holy

30

4 . Stack of Books

42

5 . Urban Jungle

54



/LOST LEVEL Park


C 遺構塔樓

沙洲

碼頭

白水湖地陷教育公園

堤防

D 水上人文咖啡館

Lost Level

失落的魚塭

步道

E 遇海

魚塭

遺構

6


魚塭

B 地陷地景公園

停車場 台61

魚塭

Lost Level 水閘門

抽水站

人類在土地上所有的行為 ,皆在改變地表及創造水 平線;同時,自然也在平 衡著土地,以人們所謂的 災害作為反饋的形式,然 而其又何嘗稱之為災害, 從更寬廣的時間軸上來觀 看,這些災害式場景不過 是人們對土地過度開發後 所留下的殘山剩水,其背 後包含著人為與環境之間 的不平衡與再平衡。

A 水沒教育展覽館

碼頭

此設計透過重新梳理、詮 釋這些地層下陷場景的序 列,來呈現這些場景背後 所隱含的土地開發,探討 變動地景之於人類活動的 關係,並思考過去與未來 之間對土地的聯繫,建構 人對於土地使用的新方法 與態度。 7


現在

堤防

過去

圓環步道 線性

過去土地紋理 /

堤防延伸轉化 /

的角度,交織的線性促成了過去與現今的對話。

環形的空中步道,試圖翻轉堤防厚重封閉的性質,並模 糊化填海造陸所形成的筆直邊界。

透過重新梳理過去存在的地理線,來安排遊客進入基地

高聳的堤防阻絕了人望海的視線,透過堤防的延伸化為

B

A

8

地陷地景公園

水沒教育展覽館

BRIDGE SECTION

CAFE SECTION


路徑

對應 線性

線性

海洋

延長路徑 /

過去填海造陸時人為劃定的魚塭邊界,在地層下陷後變 為人為與自然筆直的分界線,由台61直指向海洋,透過

自 人

與自然的界線。

自 沒

台61

然 人

人為與自然 /

以定義出的人為與自然的分界線,作為放置物件的根據 人

,每項設施或公共建設則被賦予其對應位置的定位,這 些特質會融入至個別的設計之中,以整個基地來對議題 進行探討。

E

水上人文咖啡館

遇海

遺構塔樓

D

C LOOKOUT TOWER SECTION

將曲線穿插其中來拉長這趟遊歷的旅程,同時模糊人為 魚塭

PUMPING WELL SECTION

9


水沒教育展覽館 10


地陷 /

主展館 /

一樓備有臨時展區、多功

軸線作為主展館的進入動線,呼

能階梯教室及紀念品區,

應過去沉沒道路的同時,通過高

二三樓為展場使用為主,

建築位於過去地理線之上,將此

一至三樓以一垂直動線貫

低起伏的路徑形塑儀式感的鋪陳

穿,地下一樓則是一個水

,意圖刺激遊客的感官。

底餐廳、辦公室及機房等 等。

主展館由二樓進入,意圖探討人 們對於GL(地平線)的定義。似乎

水底餐廳分為兩區,一個

由哪進入建築,哪裡就是地平面

由上方進光,另一個由側

,然而在這個地平面不斷浮動的

向進光,為的是表現地陷

基地,地平面又在何處呢?

水沒的空間感。

Explosion Drawing

Section

因應需求而生的人為 貫穿整體

自然與人為兩向 擠壓而出的自然

因應需求而生的人為 貫穿整體

自然與人為兩向 擠壓而出的人為

自然與人為兩向 擠壓而出的自然

2F PLAN

Museum Concept

11


地陷地景公園 12


Concept

1/

抽水系統結構與地 層下陷有著密切關 聯,此區以其作為 發想,試圖運用其 剖面上強烈的高度 變化,來表現地陷 的空間感

2/

藉由將抽水系統結 構的剖面抽象化, 作為概念的組構單 元,組成一個如同 雕塑般的瞭望台, 置於基地中央作為 視覺焦點及精神意 象

瞭望台 /

3/

遊客在攀登瞭望台 的過程中,隨著狹 縫的寬度縮小感受 高度的變化,並由 同個面向不同高度 的縫隙中,來看見 不同樣貌的基地

基地上淹沒於水裡的魚塭及道路 ,透過由上向下俯瞰的空拍角度 可見其淺淺的黑色輪廓,然而此 基地地勢低平視線上一望無際, 缺乏一個高處來俯瞰整個基地, 因此設置一瞭望台來提供一個不 同的視角來觀看。

Section

Elevation

Plan

13


水上人文咖啡館 14


地陷 /

此咖啡廳位於環狀步道的 尾端,中央以一環形階梯 緩慢地下到二樓,來表現 地層下陷的下沉感,二樓 為咖啡廳的櫃檯,遊客由 此進入購物,一樓鄰近水 面提供了各種不同地面高 度的座位區,讓人感受在 水面上下,人的感官被放 大的情況下,對些微高度 差距所形成的空間感變化。

咖啡廳 /

Explosion Drawing

環狀步道由堤防延伸而出,緩緩的 降至低於堤防的高度,遊客因著堤 防漸漸地將視線由海轉向內側,而 此咖啡廳為步道尾端的一個承接的 載體,遊客在尾端觀看完一旁的遺 構塔樓後,可下到二樓的咖啡廳。

Section

+50 水上/ 座位區 -40 水下 / 戶外踩水區

+50 水上 / 戶外平台

+20 水上 / 半戶外座位區

+95 水上 / 戶外停留區

±0 水面 / 滲入

-100 水下 / 室內座位區

+50 水上 / 卸貨區

-100 水下 / 戶外觀水區 +50 水面 / 滲入

2F PLAN

Cafe Concept

15


遺構塔樓 16


地陷 /

過去的房屋現存於基地水 面的上下之間,遺構塔樓 作為標註遺構的點,將現 存於基地上的遺構給包裹 住,使遊客在觀看廣大的 基地進去塔樓後,定睛於 遺構本身及狹縫所帶來的 光影變化。 隨著水位的變化,可見這 片土地於不同時間、高度 的身分定位:海、魚塭、土 地。

遺構塔樓 /

Explosion Drawing

遺構塔樓位於過去魚塭的邊界線之 上,在此軸線指向海的各點上,代 表著一個過渡、變化的過程,標定 了海、 魚塭與土地三個身分,而改 變其身分的僅是GL(地平線 )與水 面的高度差,以此來看見地層下陷 對此塊土地的深刻影響。

Section

3F PLAN

17



/LAMINAR FLOW Collective housing


20


Laminar Flow 過去的住宅大多由平面發 展而來,水平強烈的聯繫 減低了垂直向的互動。此 設計以數片曲型板牆作為 結構系統,與過去以平面 發展的建築不同的是,水 平樓層的連結性降低,強 化了住宅的隱私性,建築 間形成有機的垂直縫隙, 則作為建築呼吸的管道, 垂直分布的公共空間,連 結起了不同樓層之間的關 係,除了創造出立面的變 化性之外,也將陽光、雨 水與綠意帶入其中。 21


l Basic Logic

Parametric Design

Adhere 附著

22

Repulse 排斥

Incentive 誘因

此設計以觀察都市中具備 流動性質的物件或現象( 如車流或日照變化)作 為起頭,藉此將參數化設 計中的時間與漸變,透過 單一張圖面同時表現出來 。 左圖是以模擬生物活動模 式的參數來表現人流在經 過不同類型的誘因點時所 形成出的具有黏滯性的行 為模式,以此延伸至作為 下階段設計的發展架構。


1. adhere & repulse

2. move

3. dividing line

4. line & loft

23


ll Geometric Transformation Single room

Public

Family room

Aisle Logic

Aisle

Vertical flow

Laminar Flow層流 前階段的參數模型在第二 階段中作為建築的結構系 統,由於其黏滯性創造出 連續不斷的平滑曲線,代 表了力的延續性。 如紙張般有機的曲面之間 ,形成不同寬度的縫隙, 以參數運算將縫隙寬度對 應,來置入不同大小需求 的三種單元,兩種系統交 織的邊界在建築側邊形成 了第三種系統的曲線,表 現出了參數之中的有機。

24


lll Geometric Transformation

25


26


small unit

單人 單人 共用 共用 家庭 家庭

STRUCTURE

UNIT

big unit

27


28


5F PLAN

6F PLAN

29



/MOSES ROAD TO HOLY Religious Architecture


32


Moses Road to Holy 宗教之於現代人而言,相較於 傳統集體的追隨與迷信,隨著 社會結構及知識系統改變,逐 漸轉向對個人內在身心靈的體 驗與修練。透過空間序列的安 排,讓整體的氛圍與敘事性形 成一種使用者與神對話的媒介 ,成為當代宗教建築。 作為一個公園教堂,一條橫跨 基地的下凹斜坡成為從世俗到 神聖的過渡,一端通向社區, 一端連接社區活動聚集的公園 ,屋頂的尖角在坡道的底端圍 朔出一個狹長的虛空間,引導 人們自然而然地向上仰望,下 降的建築體降低自身的壓迫感 ,與周圍的綠地合而為一,象 徵其對都市內隱的態度。

33


高度分析

抬高 7. 抬高2m /屋頂高點抬高1m/增加周圍高度1m

1. 原地高(一樓最低點僅1m)

270

屋頂高度500 屋頂高度200

抬高高度100 馬路高度0

馬路高度0

深度-300 深度-400(cm) 接近地面的樓層為了斜屋頂 低邊高100,高邊高300 高度過低 2. 抬高1m

8. 抬高2m /屋頂高點抬高1m/增加周圍高度2m

屋頂高度500 屋頂高度300

抬高高度200

馬路高度0 深度-400 底層深度雖需低於地平面 但深度過深會造成樓梯擺放的困難

馬路高度0 深度-300 100過低、200過高

9. 抬高2m /屋頂高點抬高1m/增加周圍高度1.5m/採光溝2m

3. 抬高2m (目標降低深度)

屋頂高度500

屋頂高度400

如果屋頂斜度不夠 也許就需要加扶手 才不會有人爬上去?

建築寬度增寬 會導致斜率降低

馬路高度0

抬高高度150 馬路高度0

深度-300

深度-300

10. 抬高2m /屋頂高點抬高1m/增加周圍高度1.5m/採光溝1m/斜坡

4. 抬高2m /屋頂高點抬高1m (增加屋頂斜率)

太高是否影響原本隱蔽的概念 是否仍要保存隱蔽 或用其他方式解決

34

屋頂高度500

屋頂高度500

馬路高度0

抬高高度150 馬路高度0

深度-300

深度-300


35


36


車道使用量與入口方向分析

Winter N

w

E 92 182 272 372 462

S



Summer N

w

E 54 92 143 192



243

S

風向與河流方向相似 東西南北與指北針相同 猜測為都市計畫的產物

樹冠範圍與高度分析

概念發想

基地周圍高度關係分析

37


NORTH ELEVATION

EAST ELEVAION

38


SECTION AA’

A’

SECTION BB’

A

EXPLOSION DIAGRAM

B B’

39


14

15

DN

DN

DN

2

1 UP

7

DN

UP

16

9

2

DN

DN

1

11

8 6

7 6

3 6

4

DN

12 6

7

5 13

UP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hall chapel kitchen office pastor room toilet living room bedroom storage prepare room children library study room prayer room sound control room pavilion parking space

1F PLAN 40

9

B1 PLAN


41



/STACK OF BOOKS Library


44


Stack of Books 印象中圖書館像個封閉大 盒子,有種喘不過氣的壓 迫感。為了塑造一個具有 社區性且舒適的圖書空間 ,此設計運用了疊書的概 念,將不同性質的空間區 分為虛實,將主要圖書、 展覽空間放置於實的樓層 中,而虛的樓層則彷如翻 書之間的喘息空間,供人 休憩、換氣。凸出的量體 在外部形成露臺,引導人 往特定方向前進。中央貫 穿各樓層的天井,提供讀 者閱書以外,還有個從不 同角度「閱人」的機會。 45


EXPLOSION DIAGRAM

46


47


MEE TING ROOM

OFFICE

M O D EL

LIB RA RY

RE ADING ARE A

MAGZINE

SPEECH

LOBBY CAFE

48


49


SITE PLAN

50


RF PLAN 51


WEST ELEVATION

EAST ELEVATION 52


SECTION AA’

SECTION BB’ 53



/URBAN JUNGLE Collective housing


56


一房

客廚

客廚

一房

客廳廚房合併

一房

客廚

一房

特殊單元組配 陽台合併

視線

陽光

Urban Jungle 對現代人來說,公共住宅 並非為長久居住的住屋, 其僅是個休息睡覺的空間 ,走出房間與他人互動是 這個設計的目標,為了在 都市中創造一個脫離塵世 的活動空間,綠帶集中在 一樓中庭,透過樓高的變 化來引導自然光進入,中 央的空橋連接四棟住宅, 作為居民匯聚交流互動的 主要空間,樓頂與棟間的 空中花園則提供老年人一 個安全的活動空間。

PEOPLE

CONNECT

配置發展

57


RF PLAN 58


1F PLAN 59


4F PLAN

60


ROOM UNIT

61


SECTION AA’

SECTION BB’

62


EAST ELEVATION

SOUTH ELEVATION

63


TUNG H A I UNIV ERS ITY A R C H ITEC TURE D EPA RTMENT

TSAI CHUAN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