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 Cheng Liu_Portfolio_Taipei Tech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_Taiwan

Page 1

劉啟正 作品集 / Chi Cheng Liu Portfolio Selcected works 2016-2020

Taipei Tech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劉啟正 Chi Cheng Liu Portfolio Taipei Tech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2016-2020 2


目次 INDEX

2019.07-2020.06

1/365 的家 : 玉里榮院庇護工廠

4-17

2018.10 -2019.01

Double U : 學生宿舍 + 設計系館

18-21

2018.05-2018.06

TUBES : 青創音樂中心

22-25

2017.11-2018.01

26-27

2017.04-2017.06

榕園再現

28-29

3


1/365 的家 : 玉里榮院庇護工廠

Sheltered Workshops in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Yuli Branch 真正會分裂的不是精神病患自己,而是病患因病情與家庭、社 會而分離。 JohnHejduk 的 Victims(1984) 試圖以 邊界、圍牆,探討 連 結圍牆的兩邊 (Island) 的關係,在精神病院的類型 (t ypolog y) 也圍牆 (Wall)、牢房 (cells) 等元素圈圍病患。在 1950 年第三 代 精 神 病 藥 物 發 明 之後,思覺 失 調 症 患者因 藥 物而得以 離 開 醫院回歸家庭,病患卻如同被關在家中。思覺失調症是個體且 私密的事,媽媽卻得到醫院這種開放機構領藥。 我透 過媽媽在家中生活的微小片段,桌上留下的紙 條、或者冰 箱 裡 的 食 物 都代 表 著 一種 媽 媽當時 的內 心情 緒。以 家中 8 張 重要的桌子以及上面的物件,片段開始構成媽媽在時間上的整 體。而回顧精 神病院的 Typolog y( 類 型 ),空間反 應著當下的 社會體制,由開放空間的構成關係、病患與他者角色的矛盾二 元、Program 間的去 層級性以 及 外 圈圓不均質對內圈圓的去 中心性,討論類 型的空間構成。我透 過將生活中微小的片段分 布在弧形空間上,透過局部去除圓的整體,同時又保有整體性。

4

201907-202006 _ personal project grade: 大四 _ 畢業設計 Adviser: 周書賢老師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2020 學生競圖 - 畢業設計組 第二名 經評選獲得 109 年度台北市建築世代會獎學金


CH1.

家/

在 一 個 家中 的 時 間 交 錯 之 間,發 現 了微小 的 片段,或 著 從 一 個 房 間 看 向 媽 媽 在 另一 個 地 方,再 或 著 是 媽 媽在 桌 上的一張 紙 條 上留著的一 個 記號。

關於媽媽微小片段的家具 8 張家中的桌子,上面分別是媽媽會在在面留下一張小的紙 條,寫下那個時候的心情。

片段構成整體 由一 個一 個家中的片段 構成的整體,將散落 在家 中的微小片段,拼湊成關於媽媽的新整體。

5


CH2.Typology 1200

a/

1676

b/

178 4

c/

1810

d/

18 41

e/

18 46

f/

1870

g/

在現 代 因 為 藥 物 他 們 可以待 在 家裡而在以前則是痲瘋院、療養 院、精 神 病院 過去由社會外而內 的 去 定 義 那 個 小 小 的 Cells,從 來沒有由內而外的去影響整個社 會,這兩者之間有著 外 在規 範與 內在個 性的矛盾的雙 重性,是否 能 以個 體、私密、片段 等 等 的 事 情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 ?

I. 開放空間構成 不 同 時 代 對 於 疾 病 的 看 法,影 響 建 築 對 於 他們生活的想像。

Paris,12th century 中古世紀的痲瘋症患者會由教堂舉 行儀式,將他們送往城市邊緣,或城 市的外面,對於城市而言,是一種淨 化,對患者亦然。

Saint Lazare,Paris a/

1851

h/

Saint Lazare

Bethlem,London,1817

Manchester Royal Infirmary and Lunatic Asylum,Manchester,1851 與醫院結合 - 內部的分割 迎接外部的花園

內部的分割 - 迎接外部的花園

Paris b/

Paris, 13th century - 1676 - 1817 倫敦 ‒ 城牆 ‒ 都市發展 ‒精神病院遷徙

Bethlem

London c/

Narrenturm

Vienna

1904

i/

d/

Glasgow Rotal Asylum

Glasgow

New York City Lunatic Asylum e/

Newyork f/

1935

j/

Kirkbride Hospital Plan

USA g/

Buffulo Hospital

USA h/

T h e M a n c h e s te r R o y a l I n f i r m a r y

and Lunatic A sylum Manchester

2006

k/

i/

Am Steinhof

Bethlam 為倫敦 10 大景點之一 ), 用以警戒 人們不 要 變 成 精 神 病,然 而這個廊道同時也是他們的生活 空 間。而 在 Dr. Kirkbride 的 輻 射 型 廊 道 裡,透 過 疾 病 的層層區 分,

Children's Center for Psychiatric Rehabibilitation k/

6

給英國貴族遊逛的空間 (當時

j/

Taiwan

l/

在 Bethlam 裡 面, 廊 道 同 時 是

Vienna

Nation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2020

II. 矛盾的二元

Sou Fujimoto,Japan l/

1/365 Home

Taiwan,Yuli

一 個一 個局部的廊道開始 形成局 部的居 住區,比 較 少數的人 數 構成 一 個家庭、以 及 適合醫療人 員 照 顧 到每個人的人 數 ( 一間醫院最 大的 收容人數控制在 250 人以內 )。

b/

Bethlem

London

Am Steinhof,Vienna,1904 內部不再隔離空間,營 造整體

Children’s Center for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2006 內部外部化


III. 中心性 在 兩 個 像 是 監 獄 類 型 的 案 例 裡 面, 中 心 有 著 醫 療、監 視 的 Program, 而旁 邊的居 住區 (cells) 則是 住著 一 個一 個的病患。

c/

Narrenturm

Vienna

d/

Glasgow Rotal Asylum

Glasgow

IV. 層級與去層級 在 SouFujimoto( 藤 本 壯 介 ) 所 設 計 的 兒 童 療 養 所 中,一 個 一 個 方 塊 ( 實 體 ) 內 的 Program 透 過 散 置 在 各 個 角 落 的 方 式 布 置,例 如 說 面 對 幾 個 居 住 區 的 盒子 是 一 個 工作人 員 辦 公 的 地 方,然 而 在 黑 色 的 虛 空 間 的 部分 則 是 有一 個 一 個 小 的 角落 可 以 待 著,所 以 這 個 空 間 營 造 了 讓 小 k/

Children's Center for Psychiatric Rehabibilitation

Sou Fujimoto,Japan

朋 友 可 以 安 心 的 開 放 空 間,而 又 不 失原來這個類型所有的監視特性。

7


Typology to

Prototype

1. 空間歸納分析 : I. 開放空間構成

I. to m/

II. 矛盾的二元

IV. to p/

III. 中心性 IV. 層級與去層級

m/ 開放空間的不均質狀態

II. to n/

n/ 層與層之間的穿透 o/ 中心去中心 p/ 中心交會的不明確 III. to o/ 2. 空間特性分 類 : q/ 廊 r/ 中心性 s/ 介入 m/

Prototype m/ 開放空間的不均質狀態 n/ 層與層之間的穿透 o/ 中心去中心

n/

p/ 中心交會的不明確 q/ 廊 r/ 中心性 s/ 介入 o/

p/

8

q/ 廊

r/ 中心性

s/ 介入


q/ 廊

r/ 中心性

s/ 介入

9


小設計 _ 家 基地 : 6.8m * 33m = 225m2 ¼ Circle 8 Furniture

1F PL AN

Dif ferent segment as a special par t( 內圓 8 開口對上家具 )- 去層級 – 讓物件成為記錄

透過小設計對於前段設計議題及空間回應,由片段拼湊 出的整體家的構成,¼ 個圓是對於圓的中心性的第一次 消去,而透過家中 8 件家具配置在弧型空間中去除原先 家具在家中房間所表現出的層級關係,由於家具對於媽 媽在家中的生活有著意義,所以又在一段均質的弧型上 產 生不均 質的關 係,這 是 家具 產 生的事件對於 ¼ 個 圓 再一次的去除中心性。 而被去除掉中心性的圓仍 然存在著幾何上的中心,8 件 家具配置在 ¼ 個圓上時而反 應著時間上在家中發生的 事件,同時也指向仍 然存 在的中心,希望家中的人能惦 記著家中可能被遺忘又隨時在家中的那個人。

10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6.

5.

4.

7. 8.

3.

3.

2.

從玉里鎮看向玉里榮民醫院

1.

1. 玉里火車站 2. 玉里市場 3. 玉里國中 4. 玉里榮院平交道 5. 玉里榮院廣場 6. 警 衛室 7. 榮五病房、榮七病房 8. 康復之家 9. 庇護工廠 ( 鎮上店家 )

玉里 Yuli

玉里榮院一共住著約 2000 位 的 住 民,佔 了 玉 里 鎮 的 1/6,玉 里 榮 院 與 玉里鎮之間相隔著一條 鐵 道。地圖上紫色標註位 置為榮院內一部分 住民 於白天可以前 往 工作 的 鎮上店家。

去 鎮 上 工作,或 是 家 人 來 探 望,都 必 須 走過的醫院開放空間。

CH3.

玉里 /

醫 院 內 的人已 經 逐 漸 地可以 到 鎮 上 工作, 醫 院 與 小鎮 之間實 質 上的 邊 界依 然 存 在, 以公共空間劃分病房與城 市之間的這種 方 式 如何因應城 市對醫院 漸 漸開放而產生改 變?

11


1/365 的家 : 玉里榮院庇護工廠 當台灣家庭因為無法負荷而將病患 ( 家人 ) 送往 玉里榮 院。醫院與玉里鎮的鐵軌、玉里榮院、榮院居住區、玉里國 中,都以圍牆圈圍出一塊島嶼,364 天的日子病患已經可以 自行到鎮上工作,1 天的時候他們與家人相見,事件打破了 原有的邊界。 我重新置入了兩條環型廊道、一隻樓梯,並且連結通往小 鎮的綠帶與庇護工廠,重新定義玉里這個新家與原生家庭 各自的狀 態。內圈圓就 是 1/365 的家,病患與家 人 共同的 生活片段,家在家人來後出現的微小變化形成了對病患有 意義的片刻,這時的家不屬於玉里,而是原生家庭。數著時 間的日子裡,他們透 過 外圈圓的 斜坡看向 1/365 的家 : 那 個家人來時曾經一起待著的家,期待著那一天或是 想著去 年的那一天,走向庇護工廠。

Site Model : From Hospital

12

Site Model : From Workshops

A xonometric : Workshops as boundar y


6.

5.

5. 3. 4.

2.

1.

7.

1m Site Plan

5m

10m

20m

1. 市集 2. 麵包房 3. 蛋糕房 4. 復健中心

5. 榮五病房 6. 榮七病房 7. 康復之家 8.1/365 的家

Site Section

Site Section

13


36 4/365 Path to Work

1'/ 窗與庇護工廠的水平關係,讓病患從窗戶看出去,可以想像他未來的生活。

2'/ 去工作的路 徑 上,樓 梯與環 之間脫開的距 離 成 為去工作的那個個 Gap 的空間,而往 側邊一看是家人去年的那一天。

3'/ 在環形的斜坡中,透過開口瞥見 1/365 的家,不過這天是去工作的日子,看到的是去 年與家人待在那裏的痕跡。

4'/ 走道環的對面,從水平的視角對望。

5'/ 有別庇 護工 廠 綠 帶的 包覆 狀 態,整 個 線 性 之中留有一 個空的環,讓 他 們 想 起 家人 來 的那一天。

14

36 4/365 Path to Work


1/365 Home

1/365 Home

1/ 家人在鐵路的另一端,看向玉里榮院裡面。

2/ 走進去的路先是下凹的一 個廊道,在這裡面看不到庇護工廠,看到的是病患住的病房、 1/365 的家。

3/ 進入 1/365 的家。

4/ 在家中透過一 個一 個片段與家人見面。

5/ 最 後 透 過 弧 中 的 開 口,重 新 看 到 中 心 紀 念 性 的 環 與 天 空,紀 念 這 一 天,有 別 於 36 4/365 天從底下經過。

15


A

2. 5.

6.

B

3. 6.

4.

F

C

2.

5.

1.

1.

1.

4.

F'

B' D

2.

3.

2.

E'

C'

E

D'

3. A' 1.Reception 2.Toilet 3.Toilet 4.Path to Work 5.Entrance 6.Lobby

A-A' Section

16

2F Plan

3F Plan

1.Living Room 2.Dinning Room 3.Path to Work

J-J' Section

J-J' Section

4F Plan

1.Bed Room 2.Bed Room 3.Toilet 4.Toilet 5.Path to Work 6.Entrance

J-J' Section

J-J' Section

J-J' Section


Work Houses Sections

Work Houses Plan

1.

1F

Lobby

2. 1. 腳踏車停車區 2. 會談空間

2F

1. 2.

市集

3.

2F

1. 攤販區 2. 小教室 3. 廁所 4. 戶外用餐區 5. 護理站

2F

1. 製作區 2. 販賣區

5.

4.

B1

1F

1.

2.

1F

麵包房

1.

2. 3.

1. 製作區 2. 製 作 區 3. 餐廳

1F

蛋糕房 1. 2.

5. 4.

B1

1F

3.

2F

1. 復健區 2. 廁所 3. 會談空間 4. 戶外運動區 5. 教室

復健中心

17


Double U 學生宿舍 + 設計系館 校園規劃階段設計概念為現代開放式的書院制度下的台北科技大學,以設 計學院的精神將各學院宿舍與其教學大樓結合,以學生在學院中度過的一 整天為想像,生活即是學習,學習即是生活。Double U: 學生宿舍 + 設計學 院提案透過兩個 U 字形彼此串聯宿舍與教學大樓的空間,設計系館部分以 U 型中庭空間創造中介並以動線串聯不同樓層,在宿舍量體則與廊道接觸 產生不同公共性之單元組成,讓學生可以選擇住的空間與他人的私密及公 共性。 18

201810 -201901 _ 規劃 group project _ 建築設計 personal project grade: 大三 Adviser: 林靜娟老師


Double U concept diagram

學院量體形成通廊及中庭

學院上層量體 將空間與 校 園方向形成圍塑的空間

宿舍 宿舍 量體由兩側單元 構成 中間通廊交誼空間

宿舍部分透過局部單元的退縮或脫開製造在走廊空間中局部的小角落。

學院量體 + 宿舍量體

設計學院 工作坊 宿舍交誼廳 圖書館

學生餐廳

宿舍入口

Double U Axonometric

設計學院中庭以大斜坡直接串連校園外部及內部,同時形成在設計學院可以展示舉辦活動的空間,同時串 19 聯水平兩側量體 ( 教室及宿舍公共空間 )


Unit C Unit A Unit A

Unit C

Unit B

Unit B

Unit A'

Unit B

lower floor unit plan Dormitor y unit s section

Unit C

Unit A'

upper floor unit plan

Dormitor y unit s section

試圖在剖面中區隔出不同屬性的宿舍單元 : Unit A & A':

UnitB:

私 密 性 介 於 UnitB 與 C 之 間,UnitA 透 過 在 剖 面 上 位 於

此單元有別於 UnitC,將生活空間置於單元內,私人空間較

靠廊道一側,較容易產生與他人之交流,UnitA' 相對隱蔽。

大,與他人共享的空間也相對具隱私性。

UnitC: 透過將同一居住單元中書房及寢室的位置分開,讓私人空 間極小化。生活空間則與他人共享,並且透過挑空及樓梯串 聯與分隔不同領域的空間。 2.

8.

1.

3.

4.

Section

20

Site plan

7.

8.

5.

6.

1.Lobby 2. Auditorium 3.Of fice 4.Toilet 5.Classroom 6.Entrance 7.Lobby &Restaurant(Dorm) 8.Slope


7.

2.

2. 5.

1.

6.

3. 5.

1.Lobby 2.Student Workshop 3.Of fice 4.Toilet 5.Square 6.Dorm Entrance 7.Librar y

6.

4. 2F plan

3.

5.

3.

5.

4.

3. 4.

7F plan

3.

1.

1.Lobby 2.Student Workshop 3.Classroom 4.Toilet 5.Student Workshop 6.Librar y 7.Dorm Entrance

7.

4. 3F plan

3.

3.

5.

5.

4.

2.

3.

5.

5.

4.

1. 1.Social Space 2.Corridor 3.Unit A 4.Unit B 5.Unit C

8F plan

3.Unit A 4.Unit B 5.Unit C

21


TUBES: 青創音樂中心 以分析 Alhambra 為設 計的開始,演譯其空間感 知原 型以及空間組織。空間原型為忽然從小的尺度的空間 走到下一個空間時感受到的左右延伸感。空間組織為 大大小小庭院所形成的複雜構成,分成兩種庭院,室內 的庭院為具有向心性,在這裡空間環繞與包覆,另一種 庭園式戶外的庭園,人在這被控制者動線的走動,環繞 著大的空間看者彼此。 第二 階 段 以機 能 隨 形 的 方 式 思考樂團 練 團空間 與 表 演 空間 如 何與 Alhambra 的 演 繹 結 合。一、二 樓 為青 創 音 樂 中 之 公 共 空 間,透 過 延 伸 性 的 Tube 空 間 將 各個 表 演 空間的 " 庭 " 串聯。三樓 為青創工作人 員租 借 之個 人 表 演 練 習 室," 庭 " 在 此 內 化 為內 部 的 " 庭 " 並透過向側向延伸的 Tubes 讓空間及音樂串聯。

22

201805-201806 _ personal project grade: 大二 Adviser: 林靜娟老師


1/ 庭園二樓視 角,一樓 為咖啡廳 且偶而可舉 辦 小型音樂會,一 旁 連 結 小 表 演 廳、戶外 平台空 間 及 主 要 廊 道,並 與三樓 次 要 動 線 交會,會 應 Alhambra 中被空間環繞與包覆的庭。 2/ 串聯三層樓 之 廊 道,此廊 道可於三層平面中連 結所有空間,各層的 Alhambra,Granada,Spain

1/

" 庭 " 都在此廊道之兩側。

2/

23


Prototype / 空間原型 空間原型為忽然從小的尺度的空間走到下一個空間時感 受到的左右延伸感。

Study Model

Section1

Section2

Section3

Volumes

Rehearsal Space

Configuration / 空間組織 空間組織為大大小小庭院所形成的複雜構成,分成兩種 庭院,室內的庭院為具有向心性,在這裡空間環繞與包 覆,另一種 庭園式戶外的庭園,人在這被控制著動線的 走動,環繞著大的空間看者彼此。

24

Configuration

Square

Tubes


5.

8.

9.

3. 4. 7.

10. 2.

6.

1.

1F plan

1. 戶外休憩空間 2. 通廊 3. 室內中庭 4. 表演廳 5. 廚房 6. 辦公室 7. 辦公室 8. 男廁

1F plan

9. 女廁 10. 櫃台

4.

5.

3.

3. 3.

6.

2F plan

2.

2. 2.

2.

7.

3.

1. 1.

2F plan

3F plan

1.

1. 戶外休憩空間 2. 門廳 3. 表演廳 ( 上層 ) 4. 貴賓室 5. 錄音室 6. 錄音室 7. 排練室

3F plan

1. 排練室 ( 1-2 人 ) 2. 排練室 ( 2- 4 人 ) 3. 排練室 ( 3- 6 人 )

25


201711-201801 _personal project grade: 大二 Adviser: 何欣怡老師

一開始以觀察陽明山的邊緣特性為出發點,以雲霧相互滲透,溶入的現 象導 致山的天際 線開始被消融,邊際 是不斷地在改 變,以 此 為出發,用 實驗的方式將三種不同的材料相互灌製時產生推擠,碰撞,又因密度 之 不同產生上下層、水開始滲透到表面的現象。並以 實驗性的灌模為工具 來測試在基 地模 上澆灌的量體 形成。最後 用水 彩紙 等媒材來 捕 捉 灌模 Study Model: 水泥 +Poly

Study Model: 石膏 +Poly Study Model: 基地模灌模實驗

26

的空間感,再現邊緣。


Perspective

Perspective

Site Plan

Plan

27


榕園再現

201704-201706 設計階段 personal project _ 構築階段 _group project grade: 大一 Adviser: 林靜娟老師

基地觀察以榕園消失了為對基地的第一印象,並分析了基地的 樹與周遭環境之間的關係,在路線上的避開,周遭建築以背立 面面對榕園,草地上放置雜物,都構成了榕園消失了這個比較 抽象的現象。設 計以覆 蓋多餘的物件,改 變 人的路 徑,並顯現 紅樓、草地、榕園為出發點,最後以竹構的方式實踐。

28

榕園周遭路徑現況透視分析

Footprint s as topography Ar tifect

Layout of the volumes

intergrate the topography

walking path

cover the ar tifact s

t welve trunks of the trees

back of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Location of the trees

landscape


Landscape For the Future 將過剩的物件覆蓋, 讓榕樹、草地、紅樓顯現出來。

Site plan

構築實踐 _ 小組進行

29


Curriculum Vitae

30

Personal imformation 個人資訊

Name/ 姓名 Bir thday/ 生日 Email/ 電子郵件

劉啟正 86.08.16 cofe0816@gmail.com

Education 教育經歷

2015.09-2016.06 2016.09-2020.06

台北科技大學 創意設計學士班 台北科技大學 建築學系 學士 畢業

Achievements 獲獎紀錄

2017.05 2020.07 2020.09

2017 海峽兩岸光明之城實體建構設計競賽 銅獎 畢業設計獲評選為 109 年度台北市建築世代會獎學金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 2020 學生競圖 - 畢業設計組 第二名

Publication 出版

2020.10

Ta 台灣建築 Vol.302. November, 2020 建築師公會學生畢業設計系列報導 (p.40)

Work Experience 工作經驗

2017.07-2017.08 2018.07-2018.08 2019.07-2019.08

黃翔龍建築師事務所 實習生 / Intern 許志維建築師事務所 實習生 / intern 許志維建築師事務所 實習生 / intern

2020.09-

許志維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師 / designer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