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懷安 作品集

Page 1

2012 ~ 2016

劉懷安 作品集



距離

[ 台北五層公寓設計 ] 由住宅探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6X6

[ 藝術基金會總部設計 ] 藝術家與遊客的橋梁

Come Calm

[ 基督長老教會設計 ] 宗教的普世化 / 信仰的個人化

Interaction

[ 學生宿舍設計 ] 公與共與私─共居生活實驗

Reverse Vision

[ 香地葛知識博物館增建 ] 階級制度下的知識普及化

聲音互動場

[ 解構國家音樂廳 ] 音樂作為一種語言

01

13

17

21

25

31


距離 [ 台北五層公寓設計 ] 由住宅探討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Scale Site

Small / Medium / Large 10m x 15m

1

2

基地位在台北大安區,西側緊臨王大閎先生的作品 「虹廬」(1),東側有一老舊公寓 (2),前方為十三米 寬的濟南路。 設計為四層樓、五戶的公寓,前後量體一分為二,中 間夾出一隻梯,並於西側與紅爐之間留出一個中庭。 各單元的陽台成為建築內與外之過渡,其尺寸與座 向,尋找著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0

居住單元的規劃與安排反映著台灣的都市人口族群, 包含單人、中老年夫妻、學生與小家庭等房型,試圖 在滿足各群體基本需求的原則下,創造混居的生活方 式。 為呼應虹廬與老舊公寓樸素的立面表情,選用白色混 凝土、灰色空心磚、紅磚與洗石子等材料。設計於內 部組織提供了新的居住思維,在外觀上保留了濟南路 沿街的傳統房屋樣貌。

01

5

10

15

20 (m)

Site Plan

三位建築師 研讀三位華人建築前輩的住宅作品、思想與生平,做為本次設計的啟發。 李承寬:常年居於德國,目睹二戰至戰後德國的現代化歷程,從西方有機建築與 中國園林中發展出獨特的世界觀。 王大閎:赴美深造,受現代建築思潮影響,試圖在其中找出華人建築的現代性。 吳增榮:成長於台中東勢,畢生在台灣深耕,對傳統農村生活觀察入微,質樸的 人格反映在其建築作品中。


由住宅探討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02


03


由住宅探討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04


05


由住宅探討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5 2 1 輕食餐廳

延續濟南路沿街的咖啡廳、商店 等生活機能,迎接行人與遊客進 入中庭。餐桌的設計連接了室內 外的活動。

2 老年雙人房

設於一樓,年長的夫婦不需爬樓 梯即可回家,餐廳前的落地窗向 南側的中庭敞開,起居室則與北 側私密的後院連接。

4

3

3 中庭

由前後量體的陽台、樓梯的轉折 平台以及虹廬的佣人梯和廚房所 共享,洗石子鋪面與植栽塑造了 回家的涼爽氛圍。

4 虹廬 1

虹廬東側立面的柱位分割,成為 本案量體安排的參照。

5 舊公寓

側面無開窗、表情平淡,予其一 隻梯做為低調的回應。

0

1

2

3

4 (m)

GF Plan

06


2

4

6

3

1

0

1

2

3

4 (m)

2F Plan

1 單人房下層

衛浴、廚房與洗衣等工作空間置於生活的起始。 陽台邊的餐桌,望向中庭,與偶爾來訪的朋友吃飯聊天。 通往夾層的樓梯下方設有收納空間。

2 家庭房下層

廚房、餐桌與樓梯的圍繞,成為一家人共享的客廳。 隔著簡單的簾子,是盥洗與更衣的私密空間。 後陽台提供洗曬衣;前陽台面對中庭,或坐或臥,乘涼好地方。

07

0

1

2

3

4 (m)

3F Plan

3 廣場

延續中庭的洗石子鋪面,三樓廣場提供居民一個都市中的空白。 陽台及扶手依循居住單元的形式,維持立面的韻律。

4 家庭房上層

通往下層的樓梯成為屏障,父母與子女各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東側的主臥室亦是親子互動的起居室,西側臥房讓子女成熟後擁 有自己的空間,拉門提供了隱私程度的彈性。


由住宅探討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8

5

6

7 1

0

1

2

3

4 (m)

4F Plan

0

1

2

5 學生雙人房下層

7 單人房夾層

6 中央樓梯

8 學生雙人房夾層

學生單元的起居空間,生活氛圍是相對緊湊的。 在經濟的空間規劃下擴充樓地板面積,更衣室與餐廳有了片刻舒 適的挑高。

樓梯做為地面層中庭的垂直延申,洗石子鋪面一路蔓延至各單元 的玄關,塑造一條回家的路徑。

3

4 (m)

Mezzanine Plan

從餐廳向上十個踏階,來到書房,陽台面向中庭的植栽。 再上升三十公分,是最私密的臥室。 夾層扶手亦是置物架,居住者的生活細節蔓延在起居空間週遭。

透過拉門,兩人共同決定臥室的開放程度。 書桌皆面向下方餐廳,牆的位置使兩間臥室有視覺上的交流。

08


1 輕食餐廳 2 單人房 3 廣場 4 虹廬 5 中庭 6 老年雙人房 7 家庭房下層 8 家庭房上層 9 學生雙人房 10 中央樓梯 11 後院 12 濟南路

2

4 3

三米五至四米的樓高,便於置入夾層與儲藏 隔板,單人房與學生房即利用了浴室上方作 為臥鋪。

2

陽台是公寓的主角,西南側環繞著中庭和楓 樹,與虹廬相望,北側隔著椰子樹,朝街廓 內敞開。陽台之間的坐向與尺寸,調節著住 戶之間的距離,並將內部活動積極向外推展, 為封閉的住宅文化提出一種新的生活態度。 前後兩量體不時向中央打開,樓梯不再只是 逃生梯,而成為住宅之間的橋梁,鼓勵著人 與人的互動,上下樓的過程充滿與鄰居交流 的機會。

1

5

0

1.5

3

4.5

Short Section

6 (m)

2

9

3 8 10 2 7

1

12 0

09

1.5

3

4.5

6 (m)

6

11 Long Section


由住宅探討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0

1.5

3

4.5

6 (m)

South Elevation

0

1.5

3

4.5

6 (m)

North Elevation

10


Type A

空心磚陽台等角透視 1 2 3 4 5 6 7

1 2

9*19*39 空心磚牆 全開式落地拉門 3*5 鐵欄杆 紅磚地板 19*19*19 空心磚 ( 立放、植栽 ) 19*19*39 空心磚 ( 臥放、植栽 ) 水泥 + 洗石子溝縫 ( 空心磚質感 )

單位 : 公分

8

9 3

10

4 5 6 7 11

12

Type A

空心磚陽台剖面大樣

13

8 RC 樑 9 天花板 10 9*19*39 空心磚牆 11 門框鐵件 12 全開式落地拉門 13 木地板 14 紅磚 15 水泥砂漿 16 洩水溝 17 19*19*39 空心磚 18 3*5 鐵欄杆 單位 : 公分

18

17

0

11

20

16

40

15

60

80 (cm)

14


由住宅探討都市中人與人的距離

Type B

紅磚扶手剖面大樣 19 20 21 22 23 24 25

鐵件 ( 將欄杆鎖於紅磚 ) 3*5 鐵欄杆 洩水溝 水泥砂漿 紅磚 RC 陽台樓板 鐵件 ( 拉住下方紅磚 )

26

單位 : 公分 19

20

27 28 21

22 23

24

29

25

0

10

20

30

40 (cm)

30 31 33 34

35

Type B

紅磚陽台剖面大樣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RC 樑 天花板 9*19*39 空心磚牆 全開式落地拉門 ( 夾層陽台 ) 門框鐵件 全開式落地拉門 ( 下方陽台 ) 木地板 夾層空心磚陽台 3*5 鐵欄杆 下方紅磚陽台 紅磚 水泥砂漿

32

單位 : 公分

37

0

20

40

60

36

80 (cm)

12


6X6 [ 藝術基金會總部設計 ]

1

藝術家與遊客的橋梁

Scale Site

Small / Medium / Large 24m x 54m

由郭綜合醫院 (1) 資助的藝術基金會總部,位於台南 民生路與正興街間,服務著在地藝術家與遊客們。 西側臨近的國華街為徒步觀光區,遊客亦蔓延至南側 正興街的淺草新天地文創市集 (2) 與佳佳西市場旅店 (3)。基金會總部除了提供附近藝術家安靜之工作場 所,也給予遊客欣賞藝術品的機會。因此,藝術家與 遊客的關係,是這個設計的空間敘事主軸。 前後兩棟工作室,被一寬六米、高六米的藝廊空間串 連。藝術家在此注入藝術成品,遊客則從開放的地面 層進入上方欣賞。在此,藝廊成為連接藝術家與遊客 的橋梁,一個創作與思想的平台。

13

2

0

3

20

40

60

80 (m)

Site Plan


藝術家與遊客的橋梁

直通梯

中庭

藝廊

展示櫥窗

戶外展覽區

藝術家工作室

迎接地面層的遊客至二樓的藝廊與接待室,並通往 三四樓的工作走道及書報休息區。

內外立面長出大小不等的櫥窗,供藝術家展示階段 性的作品,為基金會塑造藝術工作室的形象。

1 停車場 2 多功能室 3 半戶外廣場 4 公廁 男 5 公廁 女 6 戶外展覽空間 7 藝廊入口平台 8 儲藏室 9 接待室 10 書報休息區 11 陽台 12 餐廳 13 空中花園 14 民生路 15 正興街 16 車道 17 出租店鋪 18 藝廊 19 藝術家工作室 20 行政區 21 員工廁所

兩間工座室之間的中庭,提供穿越地面層的遊客歇 息之處,同時讓工作中的藝術家享有一片天空。

寬六米、高六米的藝廊,端點指向佳佳西市場的老 榕樹。工作走道於兩米五高處橫越藝廊,藝術家由 此往返工作室與書報休息區。

提供藝術品各種展覽方式,由藝廊通往頂層餐廳的 平台,做為戶外展覽區,對南側的正興街敞開。

兩間工作室遙遙相望著,面向中庭的落地櫥窗,成 為工作者休息的角落。

11 13

12

10

7

6

15

3

2

4

8

9

14

5

1

Long Section

20

長條型的藝廊主宰著剖面 與平面空間,提升了西側 中庭的圍塑感與隱密性, 同時串接起兩棟房屋。

21

10

工作室設有夾層,方便藝 術家於高處檢視作品。雙 層隔板讓工作室與藝廊之 間不致互相干擾,藝術家 專心工作時,遊客也能享 有寧靜的展覽空間。

9

16

本案使用鋼構系統撐起長 達五十米的藝廊,精簡的 H 型鋼與大跨距保留了下 方空間的通透感。

19

18

3

17

17 1

0

3

6

9

12 (m)

Short Section

14


1

1 3 11

10 8

2 4

12

5

9 13

7

2 8

14

6 1

0

1 2 3 4 5 6 7

3

1

6

9

出租店鋪 梯間 車道 公廁 戶外中庭 多功能室 半戶外廣場

0

15

3

6

12 (m)

GF Plan

不規則的半戶外廣場由上方藝廊的座向 界定而來,包覆出西側的中庭與東側的 入口階梯,鋪面的轉換與街道傢俱歡迎 著進入的遊客。 南北兩側的出租店鋪,順應觀光區沿街 的空間使用模式。

9

12 (m)

0

3

6

8 藝術家工作室 9 空中走道 10 接待室 11 儲藏室 12 藝廊入口平台 13 藝廊 14 戶外展覽空間

9

12 (m)

2F Plan

兩間工作室附著在藝廊側邊,向內的櫥 窗提供藝術家歇息,向外的櫥窗提供作 品展示。 藝廊與工作室之間的推拉門,為藝術品 的運送入口,藝術家的工作支持著展覽 空間的運作。

South Elevation


藝術家與遊客的橋梁

16 19 21 15 20 17

18 22

24

23 25

15 16

0

15 16 17 18 19

0

3

6

9

工作室夾層 成品展示櫥窗 工作走道 藝廊上方 書報休息區

3

6

12 (m)

3F Plan

厚 40 公分的外牆由雙層鐵皮與隔熱材構 成,提供立面外推與內縮的開窗空間。 這樣的處理反映著台南都市房屋外觀的 特徵:隨意外推的空調機、無規則的鐵 皮加蓋、各自表述的鐵窗與欄杆。

9

12 (m)

0

20 21 22 23 24 25

3

6

9

行政區 書報休息區上方 空中花園 餐廳 儲藏室 廚房

12 (m)

4F Plan

前棟的回旋梯連接書報休息區與基金 會行政區;後棟的迴旋梯則由戶外展 覽空間通向遊客餐廳。 空中花園做為遊客動線的終點。

North Elevation

16


Come Calm [ 基督長老教會設計 ]

2

3

宗教的普世化 / 信仰的個人化 4

Scale Site

Small / Medium / Large 65m x 32m

1

基地位於台南南門路與府前路交叉口,西側為孔廟文 化園區 (1) 和忠義國小 (2),步行區向東側的街廓蔓延, 這裡是市民假日散步的好去處。 量體的配置試圖串連府中街 (3)、 永華宮廟埕廣場 (4) 等都市虛空間,教會以開敞的姿態坐落在步行空間的 一旁。 0

教會中同時存在「宗教」與「信仰」兩個事件:前者 是大眾的、想要被傳播的;後者是私人的、只能獨自 體會的。空間操作以此為文本,兩個事件被一條「思 索之道」隔開。由普世的頌讚與教條,回到個人與上 帝的獨處,這是不斷懷疑與自省的信仰之路。

17

20

40

60

80 (m)

Site Plan


宗教的普世化 / 信仰的個人化 2

3

1

2

戶外廣場由府中街步行區與永華宮廟埕延伸而 成,教會充滿多處平易近人的入口。

4

B1 Plan

7

2

面向府前路的廣場,舞台與桌椅等街道傢俱,提 供教會活動與行人休憩之空間。

6

5

9

8

11

4

12

10

地面層提供步行穿越的捷徑,通道兩側的水與 光,暗示著起初淵面黑暗的意象。

GF Plan 2

13

13 14 15

水一路延伸到室內,通往主堂的樓梯盤旋在半圓 型的牆體上,擴散出大廳空間。 16

18

17 15

2F Plan 2

13

13

13

20

15 19

19

15

0

5

10

15

20 (m)

3F Plan

1 停車場 2 儲藏室 3 機房 4 書報攤 5 大廳 6 餐廳 7 廚房 8 入口通道 9 水景 10 閱覽室 11 自修室 12 戶外廣場 13 團契空間 14 多功能室 15 光之庭 16 思索之道 17 祈禱室 18 主堂 19 主堂上層 20 住宿區

輔助空間與主堂間的室內廣場營造出教會的向心 力,天光由光之庭滲透至下方通道的兩側。

側光由兩層混凝土牆體間的縫隙漫入主堂,樓板 的開洞是光之庭的出口。

18


光的接收器 上方主堂:受外力擠壓出兩道曲牆,並被第二層外牆所包覆。 下方量體:通道向兩側撞擊出兩個半圓形負空間。 兩種力所形成的牆體改變,讓虛空間有了垂直連接,形成兩個光之庭,迎入天光。 教堂外部是完整的方體,內部實為因扭曲牆體而成的光的接收器。

Isometric Concept Diagram

19


宗教的普世化 / 信仰的個人化

West Elevation

0

3.5

7

1 停車場 2 機房 3 自修室 4 入口通道 5 大廳 6 輔助空間 7 主堂 8 書報攤 9 戶外廣場 10 思索之道 11 祈禱室

10.5

East Elevation

South Elevation

14 (m)

6

7

地面層為社區空間的延伸,給予 大眾接處基督信仰的機會;地上 層保有教會獨立運作的空間。

6

傳統巴西里卡會堂的長軸被抽離 至主堂之外,並通向一處人和神 獨處的祈禱室。

3

5

4

原本宗教裡追尋與神與救贖的紀 念性空間,轉變為探索自我信仰 生命的路程。

6 2

1

Short Elevation

7 11 8

10 9

4 1

0

3.5

7

10.5

14 (m)

Long Elevation

20


Interaction [ 學生宿舍設計 ] 公與共與私─共居生活實驗 3

Scale Site

Small / Medium / Large 39m x 61m

2

基地位於台南勝利路,東側面臨成大游泳池 (1),西 北側分別為勝利校區的太子學社 (2) 與勝六舍 (3),南 側則為學生活動頻繁的育樂街餐飲區 (4)。

1

設計提出「共居」的規劃概念,藉由區分「公」到 「共」到「私」三種空間等級,使宿舍中的生活獲得 不同程度的交集。 建築由三個共居程度不同的單元構成,學生依共享 度、舒適度與房價之高低選擇房型。向心式的配置, 使居中的公共空間成為學生社交之場所。

4

0

20

40

宿舍周邊延續了校區內的草地鋪面。量體的安排,與 太子學社和勝六社之間留出一個小尺度的廣場,提供 腳踏車停放、座席階梯與戶外活動等使用。

平面操作 階段一 三個 L 型的居住單 元朝向中心,圍塑 出不規則的公共空 間,創造交流的機 會。

平面操作 階段二 「公─共─私」的 空間等級出現,由 中心向邊緣擴散。 三個 L 型單元的擴 散程度不一,提供 不同的居住需求。

平面操作 階段三 單人、雙人與家庭 房被置入私空間。 共空間 ( 深藍色區 ) 的分布呈現三種不 同的共居模式。

21

60

80 (m)

Site Plan


公與共與私─共居生活實驗

8

2

3

7

1

1

9

2 5

4F Plan 4

4

GF Plan 8

7 1 8

9 6

1

5F Plan 9

2F Plan 8

7 1 8

9 7

1

6F Plan 9

0

5

10

15

20 (m)

3F Plan

1 2 3 4 5

半戶外廣場 學生餐廳 接待區 出租店鋪 庭園

6 7 8 9

咖啡廳 居住單元 Type A 居住單元 Type B 居住單元 Type C

22


Type A [1+1+1] 共享度 低 / 中 / 高 舒適度 低 / 中 / 高 房價 低/中/高 單元內容:獨立單人房三間、逃生 梯間、電梯兩座。

Living Unit Plan

垂直動線配置於 L 型平面的向心 處,服務整棟學生宿舍。 單人套房供給喜好獨自居住的學 生,起居室與臥室停留在私空間 中,走廊是單元中僅有的共空間。

Type B [1+1+2+2] 共享度 低 / 中 / 高 舒適度 低 / 中 / 高 房價 低/中/高 單元內容:單人房兩間、雙人房兩 間、共用餐廚。

Living Unit Plan

共空間從餐廳經由玄關延伸至雙人 房的起居室,房間的開口朝向提高 了居住單元的群聚感。 保有個人 ( 或雙人 ) 的隱私,生活 在煮與食的日常中有了交集。

Type C [3+3] 共享度 低 / 中 / 高 舒適度 低 / 中 / 高 房價 低/中/高 單元內容:單人雅房六間、衛浴兩 組、共用客廳與陽台。 0

2

4

6

8 (m)

Living Unit Plan

臥室與衛浴被壓縮至最經濟的面 積,共空間獲得最大程度的延伸。 家庭式大空間由多位好友一同分 享,環形走廊是共與私的過渡帶, 起居室成為共居生活的核心。

23


公與共與私─共居生活實驗

0

3.5

7

10.5

14 (m)

West Elevation

East Elevation

South Elevation

South Elevation

透視說明 ( 左頁 )

結構與立面操作

1 入口門廳迎接勝利路與校 區內的學生人潮,騎樓空間 通向中央的半戶外廣場。

- 核心式結構

2 校區內的植栽與宿舍群, 提供北側廣場豐富的遮蔭。 3 南側廣場的退縮,遠離了 勝利路的交通噪音。 4 公空間周圍環繞著綠帶, 一條盤旋而上的樓梯,通向 居住層。 5 每個居住單元均享有陽台 與戶外空間。因應台南炎熱 的夏天,頂樓設有隔熱層。 6 公空間的垂直開口一路通 向下方,形成通風採光井。

三個單元量體皆由四支大柱組 成核心式結構,並藉由中央公 空間樓板的搭接以達成穩定。 - 出挑 / 凹凸 各層樓板在容許範圍內向外出 挑四至六米,創造立面的凹凸 與豐富的陽台空間。 - 旋轉的 L 型 L 型居住單元以二至三層為單 位旋轉,產生的錯位成為共空 間的綠帶。旋挑的量體與外立 面的隔柵,共同組成建築的遮 陽機制。

24


Reverse Vision [ 香地葛知識博物館增建 ]

1

階級制度下的知識普及化

Scale Site

Small / Medium / Large 225m x 75m

柯比意 1951 年的香地葛城市計畫中,首府的「知識 博物館」至今尚未被實現。印度政府於 2015 年公開 競圖,希望完成柯比意在旁遮普市的最後一塊拼圖。 基地位在柯比意設計的國會議院 (1) 與高等法院 (2) 之 間,面對尺度極為巨大的首府廣場。 設計以「人創造知識,知識塑造人」的辯證為出發 點,思考知識博物館的理想,如何在印度種姓制度的 社會中立足。

2

0

70

140

210

280 (m)

Site Plan

透過陰影與倒影的操作,象徵階級制度的反轉。利用 視覺修正,探討全知觀點與人知觀點的差異,讓人在 追求全知觀點的過程中領悟到全知觀點的不存在,從 而思考由「人的觀看」所造就的知識與階級。 柯比意原案 基地最初被柯比意規劃為香地 葛的首長官邸,建築物前方有 大面積的水景元素。此規劃因 抵觸當時有意朝向民主發展的 印度,而轉變為後來的知識博 物館。 柯比意將博物館置於首府的軸 線上,他認為「知識」是構成 一座城市的重要元素,唯有透 過知識,才會帶來進步。 然而柯比意的規劃卻與印度的 民情產生了排斥,巨大的建築 量體與首府廣場超越了當地人 所能理解的尺度。香第葛首府 的現況是無人而荒涼的。

25


階級制度下的知識普及化

Case Study & Visual Research

Original Section

Proposed Section

Panorama View

知識博物館提案概念 視覺修正:「全知觀點」的投影法則在「人知觀點」的透視法則中不存在,透過改變四個 物件 由下而上的直線排列 ( 數字四代表種姓制度的四個階級 ),使四個等大的物件在透視 法則中獲得一樣的觀看距離,達成虛構的全知觀點。 倒影與陰影:利用水的倒影與格子梁的陰影製造錯覺,象徵階級的反轉。 配置和語彙:退縮的配置保留了國會議院與高等法院之間的完整性,較接近人體尺度的的 廣場活化了戶外空間的使用性。延用柯比意的建築語彙,維持首府區統一的建築樣式。

26


01 水的倒影

02 虛實成真

博物館的全貌在爬上草坡後呈現,自格子樑傾瀉而下的天光代表從宇宙而來的 知識。透過視角的安排,在水邊可看見完整的倒影,象徵階級制度的翻轉。

格子梁的陰影投射在半戶外活動空間中,靠近大廳的入口,才驚覺地面上存在 真實的格子樑,原本虛幻的階級翻轉在窺見知識時成真了。

12

1

1 親水台階 2 下挖廣場 3 半戶外活動空間 4 博物館大廳 5 休息區 6 行政會議區 7 公廁 8 售票口 9 辦公區 10 紀念品店 11 運貨車道 12 草坡 13 兒童遊憩空間 14 展覽廳 1 草坡連接首府廣場與基地間一米五的 高低差,遊客與市民沿著周圍的軟鋪 面緩緩前來。 親水步道與入水踏階源自印度河畔人 與水的關係。下挖廣場提供各種表演 與活動發生的可能,環繞的階梯是露 天座席。 對稱的配置為進入博物館提供了一條 最短路徑,一系列的空間體驗展現陰 影與倒影等視覺機制,成為知識博物 館的敘事主軸。 巨大的棚架為博物館提供遮陰和擋雨, 樓板的密集度決定了空間的明暗,站 在大廳彷彿身處充滿無窮知識的浩瀚 宇宙中。 通往頂層展覽廳的斜坡有著柯比意式 的建築漫遊體驗。轉折平台漸次向外 突出造成的視覺修正,探討著追求全 知觀點的過程與意義。

27

12


階級制度下的知識普及化

03 視覺修正

04 知識城市

斜坡的四個轉折平台,經由視覺修正抵銷了透視消點,形成四個「不等高」卻 「等大」的物體。然而,走向兩側便會發現自己仍處在透視法則中,偽裝的全 知觀點突顯人類的渺小,我們於是思考因「人的觀看」而造就的知識與階級。

依仗著北邊的喜馬拉雅山脈,知識博物館的體驗路徑結束在回望香地葛全景的 視野裡。面對市民的活動廣場,博物館的存在連繫了柯比意的理想與印度人的 生活。

14

4

3

2

13

0

6

12

18

Long Section

24 (m)

6

5 7

8

4

3

2

9 10

11

0

6

12

18

24 (m)

GF Plan

28


1

3

2

6

2

6

5

1

4

3

2~3F Plan

4F Plan

8

9

10 11

0

6

12

18

5F Plan

24 (m)

10

8

11

1

2

15

2 14

12

0

6

1 研究室 2 研發中心 3 居住單元

29

12

18

7

13

Short Section

24 (m)

4 員工餐廳 5 廚房 6 研發中心上方

7 公廁 8 常設展區 9 回望平台

10 特展區 11 散場樓梯 12 演講廳

13 圖書館 14 博物館大廳 15 行政會議區


階級制度下的知識普及化 博物館包含了兩側的知識研究機構、行政 空間、員工起居單元和頂層的展覽空間。 個人研究室和住宿空間被至於私密性較高 的外側,研發中心與討論室則面向中央大 廳。夾層的運用使光線有更高的穿透力。 在此,遊客經由斜坡漫步向上,看見兩側 的研究機構,即知識的創造過程。接著朝 向天光,來到頂層的展覽空間接收知識。 散場時,則通過側邊的大階梯穿越研究機 構,回到下方的大廳。 遊客的參觀動線與研究機構有所聯繫,同 時又保有研究人員獨立的工作空間。 除了體驗知識外,參觀過程中亦不時可見 柯比意的作品:如下挖廣場前的 Tower of Shadow 和散場途中的 Open Hand。透過 片段的視覺印象,讓知識博物館與柯比意 所遺留的建構產生關聯。

Chandigahr Museum of Knowledge Museum Level Gallery Exhibition Terrace Skylight

Knowledge Level Research Room Inovation Center Office Living Unit Restaurant

Citizen Level Lobby Reception Shop Plaza Water

Isometric Perspective

30


聲音互動場 [ 解構國家音樂廳 ] 音樂做為一種語言

Scale Site

Small / Medium / Large 200m x 360m

[Lobby / Auditorium / Stage / Backstage] 為傳統音樂 廳單向空間權力的原型,演出者和觀眾之間有明顯的 區隔,導致了互動的缺乏與表演型式的單一化。 透過符號化分析南管、八部合音與爵士,找出音樂在 不同文化背景下始終存在的本質,即人與人之間的 「互動」。視音樂為多向交流的語言而非單向展演的 藝術,為音樂表演場域提出新的可能。

0

80

160

240

320 (m)

Site Plan

基地中正紀念堂亦為單向權力的空間演繹,自解嚴至 今,已從原本的紀念性用途轉變為市民的生活場所, 並存著多種有趣的觀演活動。 大膽解構音樂廳及自由廣場,在藝術表演與市民活動 之間找尋各種可能的觀演互動模式。經由重組傳統音 樂廳的空間序列,重新詮釋「演出」的定義,讓充滿 權力關係的中正紀念堂,成為音樂的互動場域。

Lobby 社交 / 休憩 / 中場休息

人聲 洞簫 二弦 拍板 琵琶

南管 閩南地區的小編制音樂,由 「骨架音」與「旋律音」組 成基本結構。 「非表演性」為最大特色, 精髓在於追求「和」的境界, 五位演奏者進入相同的律動 裡,全心沉浸於音樂中。

Auditorium 觀賞 / 正襟危坐 / 安靜

三弦

八部合音 五度泛音 基音

布農族祈求小米豐收的歌唱 儀式。四部合聲,經由男人 的胸腔共鳴產生高五度的泛 音,形成猶如八部的和聲。 音樂由不斷平行向上推展的 和聲序列構築而成,和聲的 轉換由唱者在儀式中的相互 暗示決定。

Saxophone

Stage 演出 / 聲響控制

爵士 源自美國南方,黑人的傳統 音樂,做為勞動階層抒發心 情的一種語言。

Walking Bass

31

「即興」是爵士中最重要的 部分,獨奏者在低音提琴或 鋼琴的和弦框架中進行即時 的創作和表演。

Backstage 預備 / 休憩 / 彩排


音樂做為一種語言

中午十二時 太陽熾熱,小型活動發生 在音樂廳的迴廊與圍牆的 雨遮空間中。 廣場上的貨車準備為晚上 的戶外活動搭起舞台、棚 架等設施。

下午三時 戶外氣溫轉涼,市民活動 蔓延至廣場上,集結成較 大的群體,如土風舞、體 操與儀隊等。 表演樂團抵達音樂廳,開 始為晚上的音樂會彩排。

下午六時 樂團彩排結束,觀眾經由 大廳進入觀眾席,音樂會 即將開始。 入夜後,戶外群體活動歇 息,廣場設施預備完成, 零星的人群開始聚集。 下班時間,交通噪音。

下午九時 室內的音樂會被包覆在封 閉的盒子中,與外界的聲 響隔絕。 戶外有時同步放映室內的 實況轉播,成為露天音樂 會;有時則是演唱會、燈 會等獨立活動。

剖面草圖 在保留原屋架結構的前提之下,力圖將音樂廳封閉 的盒子打開,使內外的聲音有所互動。 巨大的基座,被拆解成具通透性的地面層廣場,並 與上方的音樂廳產生關連。 下挖的戶外廣場一路蔓延至音樂廳地面層,提供各 種表演、練習、觀看與休息的場域,進入音樂廳成 為一個連續不間斷的空間體驗。

32


2

2

1

2

2

3

5 3

4

5

5

6

廣場草案一 從人潮的方向出發,試圖營造一條由捷運中正紀念堂站至音樂 廳的路徑,給予「選擇」造成的各種可能性。 利用曲牆製造聲音在空間中的焦點,使常民的練習、表演場域 成為活動的共鳴箱,聲音的對話引導觀眾漸漸走向音樂廳。 考量曲面構造在地下停車場柱樑系統中的可能,曲牆的實體內 部可裝載用水、設備與休憩空間,服務戶外的廣場。

33

0

1 2 3 4 5 6

15

30

音樂廳中央廣場 座席 / 舞台 大型表演場 小型表演場 練習室廊道 捷運站出口

45

60 (m)

Underground Level Plan


音樂做為一種語言

1

7

3 3 2

6 5

4

3

2 5 9

2

10

3 8

廣場草案二 斜向動作的切入,打破中正紀念堂對稱的涵構,探討地下廣場 與停車場並存之可能。 蚌殼狀的練習室為音樂家的練習空間,附著於廣場側邊,同時 服務戶外表演場與室內音樂廳。 音樂廳中央廣場可被視為「被觀眾席圍繞的中央式舞台」或「觀 眾在中央的多舞台空間」,變動中的觀演互動模式從音樂廳擴 散至戶外廣場上,「觀」與「演」的角色是模糊而曖昧的。

0

1 2 3 4 5 6 7 8 9

15

30

音樂廳中央廣場 戶外表演場 半戶外練習空間 階梯座席平台 後備空間 後台練習室 卸貨區 停車場 半地下軸線廣場

45

60 (m)

Underground Level Plan

10 林森南路地下道

34


12

1

5 8

2 3

3 6

4

7 6

3

10 6 2

4

7

3

3

3

9

12

11

廣場草案三 思考戶外空間在台灣多雨氣候下的使用性,揣摩中正紀念堂圍 牆的「類騎樓」空間,安排風雨走廊在廣場各角落。 透過樹群植栽製造聲音的阻隔與反響,每個練習區的活動不至 互相干擾,行人散步時卻能聽見不同的樂聲自四面八方傳來。 如太極拳的背景音樂和二胡練習者的聲音便能在樹林間相遇。 視圖將地下廣場向東延伸,連接穿越中正紀念堂公園下方的林 森南路地下道,探討交通噪音對聲音互動場之影響。

35

0

1 2 3 4 5 6 7 8 9

15

30

45

音樂廳中央廣場 柱廊廣場 練習室廊道 風雨走廊 / 後備空間 室內租借練習室 演出人員練習室 後台休息區 卸貨區 戲劇院後台入口

60 (m)

Underground Level Plan

10 半地下軸線廣場 11 捷運站出口 12 草坡


音樂做為一種語言

2 14 1 11

2

13

2 2

12 9

2

8

5

8

2

4 3 6 2

2 8

2

7

10

14

15

廣場正案 地下層 面對基地的對稱涵構,最終選擇了一個介於對稱與非對稱之間 的配置,在服從的表象下,有著反動的潛在特質。 原本音樂廳內的後台練習室,被解放至廣場上的四個蚌殼狀量 體中,向內圍塑出大階梯劇場,向外發散出練習空間,配合東 西側的咖啡廳與教室,使演出人員、常民、遊客與行人,都成 為聲音互動場的參與者。 透過兩個高程,區分行人 (-4m) 與表演人員 (-8m) 之動線,介 於兩者之間的兩廳院地下層 (-6m) 因此被廣場串連起來,戶外 與室內的空間是連續而不間斷的。

0

1 2 3 4 5 6 7 8 9

15

30

音樂廳中央廣場 半戶外練習空間 大階梯劇場 咖啡廳 / 餐廳 辦公室 講堂 音樂 / 戲劇教室 演出人員練習室 音樂廳前廣場

45

60 (m)

10 11 12 13 14 15

Plaza -4 ~ -6m Plan 戲劇院前廣場 小型演奏廳散場空間 卸貨區 戶外劇場 草坡 捷運站出口

36


12

3

3

10 1

2

4 3

6

4

4 8

9

11

5 8

4

4

13

8 7

10

14

廣場正案 地面層 取代原本的直線,在「音樂廳 - 戲劇院」和「牌樓 - 紀念堂」 兩個地面層軸線上,給予彎曲的路徑,使紀念性的觀看在聲音 互動場上方產生非對稱的擾動。 蚌殼狀量體的上方為階梯式的廣場,路過的遊客坐臥、歇息, 下方的練習聲從周遭的樓板洞口蔓延而上。地下層各自獨立的 練習空間,在地面層行人的聽覺裡有了交集。 音樂廳的「開」與戲劇院的「閉」成為對比,解構與傳統的對 話在廣場兩側產生了使人思考的衝突感。

37

0

1 2 3 4 5 6 7 8 9

15

30

45

小型演奏廳 演出人員預備區 練習區 / 漫遊空間 小階梯廣場 大階梯劇場上方平台 音樂廳入口階梯 戲劇院入口階梯 往地下層階梯 自由廣場牌樓

Plaza

60 (m)

10 11 12 13 14

園林 瞻仰大道 信義路 中山南路 愛國東路

+ 0m

Plan


音樂做為一種語言

8

4

8 5

3

2

1

9

10

11

8

4 8

Concert Hall +5 ~ +10m Plan

Concert Hall +16 ~ +18m Plan

14 8 12 6 8

13

7

7

12 8 14

Concert Hall +10 ~ +13m Plan

1 2 3 4 5 6 7 8 9

封閉音樂廳舞台 開放音樂廳舞台 舞台後備空間 入場走道 一層大廳 封閉音樂廳二層觀眾席 二層大廳 練習空間 開放音樂廳三層觀眾席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oncert Hall +21.5m Plan

封閉音樂廳三層觀眾席 管風琴 漫遊空間 開放音樂廳四層觀眾席 空調機房 咖啡廳 封閉音樂廳頂層體驗區 開放音樂廳上方 戶外平台

18 15

16

17

15

音樂廳正案 在保留柱樑和屋架的前提下解構宮殿式的音樂廳,核心的兩個表演場所, 一開一閉,提供兩種不同的觀演體驗。

18

周遭迴廊的隔間牆消失了,成為觀眾散場與漫遊的動線,且隨處充滿著 小型的練習空間,供原本聚集於此的街舞、體操與太極拳等群體使用。 而貫穿各樓層的六個「音洞」,讓活動的聲音有了垂直向的交流。 南側立面回應了基地對稱的涵構,保留大部分的原貌;北側立面面對都 市街道,有開放的姿態。

0

10

20

30

40 (m)

Concert Hall +27m Plan

38


01 位於中正紀念堂廣場的聲音互動場,試圖解構政治與音樂 表演兩種空間權力,創造不同於以往的觀演互動模式。

02

體驗由通過自由廣場的牌樓開始,聲音互動場悄悄的隱 沒在薄殼量體之下。

03

進入地下廣場的外圍,看見咖啡廳與練習空間的對話,傳 統的觀演模式開始鬆動。

04

慢慢走到廣場中央,四個蚌殼狀的量體圍塑出一個半地下 化的開放空間,這是聲音互動場的核心。

1

6 2

4

3

5 5

0

5

10

15

20 (m)

0

14

28

42

56 (m)

39

1 2 3 4

自由廣場牌樓 咖啡廳 / 餐廳 風雨走廊 半戶外練習空間

5 6 7 8

浴廁 / 茶水區 小階梯廣場 大階梯劇場 大階梯劇場上方平台

9 演出人員室內練習室 10 演出人員戶外練習室 11 後台走廊 12 後台預備區

4

13

13 14 15 16

14

演出人員休息區 機房 音樂 / 戲劇教室 停車場


音樂做為一種語言

06

05

走近蚌殼狀的量體,聽見樂聲從洞穴般的開口傳來,坐在 大階梯上,是否也是一場演出?

蚌殼狀的建築量體內,是音樂家在演出前的排練室,這是 一種看不見,卻聽得到的互動模式!

07

四個蚌殼狀的練習空間同時連接兩廳院以及廣場中央的下 挖大劇場,成為三個表演場所的後備空間。

08

再次回到地面,發現巨大都市空間的內涵隨著社會變遷展 開了演化,透過解構的聲音互動場,原本紀念性的軸線獲 得了重新詮釋。

6

8 9 7

12

11

10

5

4

3

15

5

16

Plaza Section

Full Section

40


09 走近音樂廳地下層,開始出現一些半封閉的練習室,樓板 的開口一路通向最上層。

10

地面層則是較為開放的練習空間,提供街舞練習者、太極 拳阿公阿嬤、學校社團等常民使用。

1 戶外劇場 2 後備空間 3 小階梯廣場 4 練習空間 5 漫遊空間 6 音樂廳中央廣場 7 小型演奏廳 8 小型演奏廳散場空間 9 演出人員預備區 10 大廳 11 開放音樂廳 12 封閉音樂廳 13 管風琴 14 封閉音樂廳頂層體驗區 15 車道 16 戲劇院前廣場 17 音樂廳前廣場 18 演出人員休息區 19 大階梯劇場 20 大階梯劇場上方平台 21 停車場 22 咖啡廳 23 冷氣機房

11

進入音樂廳的路徑是一條斜坡,沿途旋轉的樓梯通往上方 觀眾席。

12

表演者與觀眾的路徑在此交會,透過高度的差異區分了觀 演人員的動線。

3

0

7

14

21

4

2

1

28 (m)

為達成「活動共鳴箱」的邏輯,曲面 空間的塑造仰賴大量的混凝土薄殼構 造,薄殼下方做為屋頂,上方成為階 梯式的坐席廣場。 整個聲音互動場維持在高度 +3m 以 下。在地面層,原本的紀念性涵構清 晰可見,進入地下層,則彷彿來到另 一個世界。

20

站在中央大劇場時,中正紀念堂、音 樂廳與歌劇院三棟主要建築均只剩下 象徵性的屋頂在視線可及範圍。 音樂廳的通透及易達性,讓下方的中 央廣場與上方的開放音樂廳成為都市 空間的延伸。解構之後的場域轉變為 市民活動與藝術展演的互動平台。

41

16

18

19 21

0

7

14

21

28 (m)


音樂做為一種語言

13

14

觀演人員的動線,最終交會在一個可容納約 1000 人的封 閉音樂廳,有著傳統的聲響效果。

散場時,觀眾則看見了另一個往四面八方開放的新型態音 樂廳,沒有封閉的牆體,經過的人即是觀眾,中央的開洞 讓音樂溢流至下方廣場。

14 13

5

12 11

10 5 6

4

9

7 8

4

15

4

Concert Hall Long Section

22

22

23

23 4

4

11 5

18

17

4

5 6

4

4

Concert Hall Short Section

42


劉懷安 台中大坑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低音號演奏者。 一位熱愛音樂與建築的設計者,探索著兩項藝術之間的關聯。 認為音樂與建築均是個體與群體關係的展現,人與人群的縮影。 最喜愛的建築師是 Louis Kahn 最喜愛的音樂家是 J.S. Bach 最喜愛的指揮家是 Claudio Abbado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