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Weng, Hui-Chen Architecture + Design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 Day by Day
Year by Year
翁慧甄
Working Experience
Weng, Hui-Che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2016 冬, 實習
s50516@gmail.com +886 929695119
Workshop
Competit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2016,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 Technology Design
2017 冬 2017 冬
2012-2013, 工業設計系 2013-2017, 建築系
基隆老屋空間實驗室空間活化提案競賽 |Taiwan, Keelung 臨界,成大建築系競圖 |Taiwan, Tainan
國立成功大學|Taiwan, Tainan 國立成功大學|Taiwan, Tainan
2015 冬, 義築AHA
2017 春, REICHRICHIER
現在才知道建築是一種思考方式 – 於是生活才真正以不虛華浮誇的方式和它結合為一體。
義築計畫 |Taiwan, Hsinchu Investigating Space Workshop |Taiwan, Tainan
讀建築前覺得它是全世界,
Exchange Student
2015 暑, 實習
Xrange 十一事務所 |Taiwan, Taipei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Education
古爵誌建築事務所 |Taiwan, Taipei
Skills
Autocad / Sketchup / Rhino Adobe Illustrator / Photoshop / InDesign
Others
Volunteer Activities / Amateur Photograph / Graphic Design Traveling / Dancing / EDM
Content |Educational Work 01 Form Follows Fiction 02 House with Windows 03 Chase the Wave 04 Layer of Wish 05 Watch & Watched 06 Flying Machine
|Other Work 01 臨界 02 你願意留下嗎 03 義築 04 Investigating Space 05 CUL Camp
FORM FOLLOWS FICTION Subtopic / 展演空間 Site /BetweenLittle India & Orchard District. Keyword / 未 來 空 間 想 像 ; 體驗; 非機能引導 現在的建築很多時候是依循一 定的方法來分析或是工程方法 而 成 型, 隨 著 時 代 遞 進, 這 進 而形成了某種功利價值系統( 衡 量 與 被 衡 量), 卻 使 得 建 築 沒 有 足 夠 的 獨 特 性。 另 外 隨 之 而 來 的 還 有 資 訊 的 便 捷 快 速, 這 讓 我們的探索本能相形萎縮而感 受來得過於直接。
對 於 未 來 的 人 而 言, 真 實 的、 觸覺上和感官上的體驗或許才 是更為珍貴的。
在這個計畫中我嘗試提出新的 空 間 型 態, 空 間 被 最 根 本 的 光、 觸 感、 材 料 所 主 導, 直 到 人們進入其中時才能體驗才會 被掀開面紗。
Site / 基地位於小印度及 Orchard 區 的 中 間, 周邊被許多藝術學校 及 博 物 館 等 包 圍, 在 這個三角形狹地我希 望它能作為聚集附近 學生及居民的展演場 地, 舉 辦 藝 術 活 動 及 劇場演出。
回顧歷史中的建築,讓人們發出讚嘆的許 多是高大聳立、宏偉而讓人感受到自己渺 小的,尺度似乎是體驗的決定因素。 這個計畫中我將重心放在光與空間、材質 及感官上,試著釐清是否有一種型態是即 使不經由高度的設定,仍能提供相同或是 更多元的體驗。
1. 南側-入口 2.北側-出口廣場
| Strategy 形塑內部聚集空間
創造 / 新的人行路線 開放空間 緩衝空間 基地周遭缺乏適當的人行 空 間 與 休 憩 點, 當 量 體 在 配置時著重在讓出南北兩 側 的 空 地 作 為 緩 衝, 內 部 開 闢 一 條 新 的 人 行 路 線, 在 行 進 時 體 驗 空 間, 內 部 開放空間作為聚集用途。 在空間中路徑的兩側壁體 曲 線 變 化 多 端, 這 樣 的 曲 線不只是作為視覺上的感 受, 更 多 的 是 這 樣 的 層 層 疊積的方式是否本身就能 作為空間被使用。
Building Strategy
空間是由每層20 公分高的混凝土所疊積而 成,這個尺度便於發展為座椅及桌子等, 曲線的變化隨著空間功能的需求,作為牆 體、引導性的入口、設備空間及表演台 等,成為了這個建築的語彙。
當人們剛進入空間內時路徑是狹小的,隨 之來的是視線的瞬間開闊,天光灑入照在 兩側的牆體上,人們在這裡從事各種活 動,抬頭往上望是開放式的表演台,觀眾 們能清楚的看到下方的活動狀態。
展演中心主要有室內及室外開放的表演場 地,上層為私密性較高的兒童照護中心及 供租用的多用途空間。
1F PLAN
2F PLAN
3F PLAN
4F PLAN
Building Language
光纖混凝土 室內外區隔的模糊化
East Elevation
We s t E l e v a t i o n Section A-A
Section Study
HOUSE WITH WINDOWS Subtopic / 小住宅 Site / 和平島 , 基隆 Keyword / 建築本質 ; 窗 的 本 質; 感 官 放 大; 白、 反 白 與非白的空間 人 如 何 去 感 受 環 境 呢? 我 們 對 於氣候更深入或細節的描述總 是 乏 善 可 陳, 如 果 氣 候 是 如 此 多 變 的, 建 築 所 面 對 氣 候 的 方 式 也 應 該 可 以 更 細 微, 環 境 像 是被拆解成由許多不同元素所 組 成, 我 們 對 氣 候 的 觀 察 方 式 不 僅 有 大 面 的 開 窗, 還 有 在 室 內透過氣候所帶來的微小變化 而做出對外界的判斷。 我 在 這 個 設 計 裡 想 去 做 的, 便 是 尋 求 一 種 方 式 或 空 間 型 態, 讓人們重新感受環境的細微之 處, 而 後 做 出 主 動 地、 對 於 環 境 的 調 整、 空 間 及 行 為 能 真 實 作為對環境的反映。
Site / 我的基地在一個條件對比大的地 方—基隆的正濱漁港。基地三面 皆有鄰房,南面面向港灣,海風 及鹽分的含量、太陽的照射角度 等,使得南面相較另外三面更有 空間去面對環境,這也是我配置 反白空間的一側,細微的變化如 濕氣及溫度等,在這側能透過一 些結構的安排進入到空間裡。 這個住宅是給一對視障者夫婦居 住,對於光線只剩些微的指認, 隱約能看出輪廓但無法辨物,隨 著年齡視力會慢慢衰弱至無,我 希望這個住宅是能在他們視力退 化的過程中,仍能利用其他感官 氣候想像 _ 拼湊
感受環境的地方。
這次設計我著力在尋求在建築中,如何讓人 的感受被放大。過程中我發現,當人的感知 被蒙蔽並重啟時,對於微小的變化能更加敏 銳地體察,且當視覺被關閉時,我們其他的 感官會更用力地去拼湊周圍帶來的線索。 當感官被強化到接近麻痺,或是感官被削弱 至無時,其實目標都是將感官蒙蔽並帶出後 續的重啟,我將這樣感官充盈的空間稱作為 白,削弱的稱作為反白,當經過白與反白的 空間後,人們對於環境的指認變得真實,並 能主動做出調整及定義空間。 1F PLAN
2F PLAN
Structure & Material & Creep Strain 一樓的白空間,我利用多層的玻璃及木頭貼皮史的光線在空間中 變得均勻及模糊,讓人失去距離感,中間的天井及落水管使得雨 聲 和 風 被 集 中; 反 白 的 空 間 由 公 共 過 渡 到 私 人, 藉 由 結 構 本 身 反 映 出 外 界 的 溫 度、 濕 度、 光 線 及 風。 拉 力 桿 將 整 個 反 白 空 間 懸吊,同時因為建築外環境溫度的變化而在觸摸時有細微的鬆緊 之分,在視障者觸摸時除了作為定位點外也提供作為觀察外界— Detail A _ 複層玻璃
「窗」的存在,不同的斷面尺寸及木片的排列方式能讓人在黑暗 中感官重啟後,微微感受到外界光線的角度。 這些小而不僅限於視覺的,由環境介入所產生的變化,便是我對
Windows Type
窗的重新認知,當進入到非白的空間中,就由多層的厚窗做出對 氣候的反映,窗不再是牆的附庸或是玻璃牆面般的存在,窗只是 作為窗。
Detail B _ 天花
Detail C _ 落水管
Section A-A
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 lablablablablablablab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 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abl 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lab
/ Wi n d o w s a s R o o m /
/ C h a n g e a b l e Wi n d o w s /
CHASE THE WAVE Subtopic / 共生住宅 Site / 正濱漁港 , 基隆 Keyword / 共生生活想像 ; 形 構 我 選 擇 了 從 小 生 長 的 地 方– 基 隆 正 濱 漁 港 作 為 此 次 基 地, 它 是過去最重要的遠洋漁業港口 之 一, 在 高 雄 港 建 成 後 逐 漸 凋 零沒落。 我選擇了退休的老船長作為我 共 生 住 宅 的 對 象, 嘗 試 以 新 的 角度認識這個過去繁盛一時的 老地方。
3F Plan
2F Plan
1F Plan
海浪是我發想的開始, 我以三到四個相似的元 素來形塑出建築量體, 在空間中幾乎沒有額外 置入的牆面,藉由元素 本身高度的變化,自然 形成高低差並分隔私密 與公共空間
B1 Plan
LAYER OF WISH Subtopic / 宗教空間 Site / 台南 Keyword / 宗教的重新理解 ; 宗 教 對 於 人 是 什 麼 呢? 我 的 理 解為祂是世俗與神聖之間的過 渡 帶, 祂 提 供 了 我 們 冥 想 與 沉 澱 的 空 間, 不 關 乎 迷 信 與 否, 最本質的讓人心靈平靜。 都市中的宗教空間又該是什麼 樣 的 呢? 相 較 之 下 祂 更 關 乎 陪 伴 及 歸 屬 感, 有 個 團 體 能 互 相 討論及達成精神上的目標或許 比個人獨自感受更為重要。
「福智」是我這次選擇研究的宗教,祂相較於傳 統佛教所信奉的輪迴,更相信人做善事的累積能 讓生活充滿喜樂,透過這個過程發現自己是誰而 又該往哪裡去。 基 地 被7-8 樓 高 的 住 宅 所 包 圍, 建 築 物 在 往 上 繞 的過程一路將心靈沉澱,從低樓層的課堂教室到 蓮花池,再到最後頂層的大殿誦經禮佛。
Cycle
Pile up
Locate
Concept of religious space
Section A-A
Section B-B
|The Route 公共空間主要設置在低樓層,一樓的素食餐廳及有機食品商店 讓即使不是信眾的人也能輕鬆進入。環繞著建築內外部的路線 象徵著在內省的過程中一路攀升努力最終得到快樂,當行進 時,周邊的聲音及所看到的植栽也會隨之改變,越來越寧靜的 環境讓人心能好好沉澱。
2F Plan 5F Plan
4F Plan
1F Plan
3F Plan
WATCH & WATCHED Subtopic /Hybrid 街廓規劃 Site / 中正路與國華街 , 台南 Keyword / 老青共宅 ; 混居; 回看歷史; 產業更新 在 這 個 計 畫 中, 我 嘗 試 重 新 定 義 住 商 之 間 的 界 線, 以 及 是 否 有 處 於 兩 者 之 間、 不 那 麼 直 接 一分為二的灰色地帶。 由 於 基 地 的 歷 史 特 殊 性, 我 選 擇 保 留 這 個 老 街 廓, 透 過 設 計 的方法讓傳統而快凋零的產業 在現今時代能找到新的方式發 展下去。
|Site 基地位處台南過去最核心繁盛 的地帶,連接西側引領整個台 南發展的運河及東側的政治中 心,過去車水馬龍,錢以袋子 裝的景象是老一輩對中西區的 回憶。
Site Plan
隨時代改變這一代跟多數老城 區一樣不再繁榮,傳統產業如 繡鞋與理髮店等被深埋在巷弄 裡不見天日。我將部分商店做 保留,並以動線及大量天井做 出改善。
Site Impression
|Concept / 連接綠帶/ 現有的綠帶規劃從台南美術館開 始並止於西門路,再從海安路開 始直達舊中國城,基地位處於綠 帶的斷層地區。我利用植栽及舖 面作為南美館綠帶及運河的連 接,藉此同時引導人們一路由友 愛街步行區散步到街廓中,在過 程中觀看這個歷史街區。
/ 提供新的公共層/ 以現行的都市規劃來看,友愛街及國華 街交叉口在未來會是人們重要的群聚 點,我在這個角落做退縮並置入一巨大
UP
UP
平緩的階梯來引導人上到新創造的公共
SHOP UP
SHOP
SHOP
SHOP
DN
UP
CAFE
層,也就是我所認為介於商及住之間的
SOHO SOHO
SOHO SOHO SHOP
DN
緩衝地帶,包含商店及居民公共空間,
UP
SOHO
SHOP
EXHIBITION SOHO
DN
彼此能有交流的機會,居民也能在其上
SHOP
UP
DN
UP
SHOP SOHO SHOP
DN
舉辦公共活動。
SOHO
UP
SHOP
TOILET DN DN
爬升的過程就像觀看歷史,最後到達最
DN
DN
UP
DN
UP
上層的觀景台遙望運河,回想榮景 ; 公
UP
共層上的天井及鋪面也提供旅客觀看舊 巷弄的機會。 1F PLAN
N
SCALE:1/300
/ONE PERSON UNIT PLAN/
/TWO PEOPLE UNIT PLAN-1/
/FOUR PEOPLE UNIT PLAN-1/
/TWO PEOPLE UNIT PLAN-2/
/FOUR PEOPLE UNIT PLAN-2/
SCALE:1/50
/ONE PERSON UNIT PLAN/
/ONE PERSON UNIT PLAN/
North Elevation
South Elevation
/TWO PEOPLE UNIT PLAN-1/
/FOUR PEOPLE UNIT PLAN-1/
/TWO PEOPLE UNIT PLAN-2/
/FOUR PEOPLE UNIT PLAN-2/
/TWO PEOPLE UNIT PLAN-1/
/FOUR PEOPLE UNIT PLAN-1/
/TWO PEOPLE UNIT PLAN-2/
/FOUR PEOPLE UNIT PLAN-2/
SCALE:1/50
Elevation of 中正 rd.
FLYING MACHINE Subtopic / 工業設計 _ 材料應用 剛 開 始 設 立 目 標 即 為 戰 鬥 機, 確定戰鬥機需要的特質後再從 自 然 界 尋 找 符 合 的 生 物 形 貌, 進而發展成最終的樣貌。 整個機體由損壞的電腦及音響 等 電 子 設 備 重 新 拼 湊 而 成, 是 對於材料認識的一個計劃。
|Concept 昆 蟲 的 攻 擊 性、 魚 類 及 賽 車 流 線 的 速 度 性 是 最 初 始 提 取 的 概 念, 經 由 草 圖 不 斷 的 發 展 為 最 後 的 模 樣。 射 擊 武 器 在 戰 鬥 機 中 尤 其 重 要, 由 音 響 的 小 零 件 組 裝 而 成,配置在機體後方。
/ 概念發展 / / 草圖確立/ / 建模/ / 零件收集與拆解 / / 組裝 /
01
Competition ─臨界
如何舉辦一個競圖 建築教育 系外合作
競圖似乎是一種快速決定下的 產 物, 像 衛 生 紙 般 用 完 即 丟, 一個建築系的競圖是否能將時 程 拉 長, 作 為 寒 暑 假 加 上 一 整 學 期 的 計 畫, 藉 由 尋 求 系 外 的 合作及跨年級合作等組隊呈 現, 在 整 個 時 程 中 伴 有 座 談 會 及 分 享 會 等。
同時不再只由
老 師 或 在 上 位 者 評 分, 有 興 趣 的民眾及學生在了解各團隊的 提案後也能參與決定。
Concept Poster
Website of Competition
/我想做的是/
02
Competition ─你願意留下嗎 基隆老屋空間活化提案
基隆長年為最不幸福城市第一 名, 回 顧 過 去 委 託 行 繁 景, 對 於現在的基隆人來說可能只剩 唏 噓。 但 其 實 這 裡 的 文 化 底 蘊 濃 厚, 有 太 多 美 好 存 在 於 多 年
你願意 留下 嗎
階段一 階段二
階段二
+修繕+ Repair
階段三
+改善住宅品質+ +老年青年共享/共生+ Improve Sharing & Responsibility 在2樓的商業,明德大樓前半主要是咖啡店和衣飾店,後半則為裁縫店、手工藝品店和
改善住宅品質
一步接一步
Sunlight& Public Space
基隆在兩三年間對 於舊有的空間開始 有了實質的變化, 基隆舊長官官邸和 許梓桑古厝的修復 、社區規畫師的駐 地計畫、討論舊碼 頭該何去何從等, 這個城市的確默默 地讓人知道是有什 麼事正在改變。民 眾也開始匯聚力量 ,金豆咖啡或是86 設計公寓頻繁自發 性的講座或活動也 做了提醒/喚醒基 隆人角色。
茶座為主。親民大樓則多為茶座或舊卡拉ok,兩棟大樓以空橋(里民中心)作為連接。 最需要改善的是由於大樓為長型,室內空間只能配置在兩側,因此形成非常非常狹長的 走廊,白天陽光也無法照入只能依靠日光燈,這對於公共空間就只有走廊的住戶來說, 沒有一個居住品質良好的地方能讓他們聚集或活動。 目前大樓裡大多數住戶為老人家,其餘是工會組織,有些已棄置或承租不出去,我希望 用不破壞主結構的情況下調整隔間數,讓陽光從側邊進來。
你願意留下
Stay rather leave
Sunny
Rainy
形成新的公共空間 外地人/本地人/居民都可以使用
改變需要時間遞進 —區塊的遞進、改 善的遞進,從改善 單一空間到整個區 域的遞進,崁仔頂 的勢力複雜,有光 明也有黑暗的一面 ,改變難上加難, 但這個核心地區又 的確需要改變,因 此我選擇這個區塊 作為新的生活想像
原有居住環境
階段三
安裝預鑄好的陽台 讓陽光進入
去掉隔間及加入公共空間 基隆的青壯年、青年人有很大部分會到外縣市工作,晚上再回家睡個覺,這個城市變得像旅店一般。我希望二樓能將閒置的 空間以低廉租金租給單人工作者或是人數較小的團隊,三樓及四樓作為一併承租的居住空間。 當享有低廉租金的同時,青年需要承擔的責任是認領公共空間並規劃它的用途,用途除了青年使用外,更大一部分是提供老 人家活動的場所,兩個世代藉由安插在各層的公共空間開始有交集,原本單一的住宅和走廊關係變為住宅、公共和半公共( 二樓)。
老年青年共享/共生
不見日光的城市巷弄裡。 我 選 擇 了 崁 仔 頂– 一 個 早 上 只 能聞到魚腥味而晚上超乎想像
基隆火車站 基隆火車站 2F原有店家 與新工作室並存
熱鬧的神祕地區上的明德大樓 作 為 活 化 基 地, 藉 由 第 一 步 的
海洋廣場 海洋廣場 船上的人看 船上的人看 到的基隆 到的基隆
維 修, 和 後 續 最 輕 量 的 改 變 及 制 度, 提 供 歸 鄉 年 輕 人 有 個 租
3F青年承租並 認領公共空間
階段三 老年青年共享/共生
金 相 對 低 廉 的 工 作 環 境, 對 於 原居住於此的老人們有生活上
/ 崁仔頂漁市 /
的交流及照護。
/ 木隔間 / / 模組化 /
4F青年承租並
除了青年認領的公共空間外,在這裡我希望置入的空間是書店。 老屋的重建常伴隨居民需要暫遷的問題,在這個提案裡重建主要需要的,是打掉部分原 基隆從好幾年前開始書店便一直倒閉,到現在能稱作為是書店的只剩一家,倒閉的原因有很多種,無論如 有的隔間牆,新的工作室所安裝的陽台及木作隔間牆採用預鑄的方式,減短施工時間。 何,人們是需要一個讓精神休息和滋養的地方,這對一個城市來說非常重要。 原本從外面看建築物時是一個完整的量體,當越多青年進駐時,立面會變得更複雜,一 這個書店貫穿兩層,不需要文青也不需要美麗的裝潢,它可以很簡單就好,像進後廚房一樣自然的地方。 個陽台就是一個工作室或公共空間,使由外面就依稀看出生活樣貌。 我覺得基隆有雜亂的特色在,並不一定要求一致,當各戶的陽台都變不一樣時,是一種像拼貼的樣子,這 就是我們在生活中常看到的基隆。
認領公共空間
崁仔頂漁市 崁仔頂漁市
仁愛市場 仁愛市場
/公共空間可以有什麼呢/
/ 陽台及公共區域 /老屋位置/ /老屋位置/ 臨港邊、崁仔頂與陸橋的明德大樓、親民大樓 臨港邊、崁仔頂與陸橋的明德大樓、親民大樓
自蓋自足
和老人家技能交換
青年間交流
聊天聚會場所 下棋啦!
像走進後廚房一樣的書店 公共廚房 青年互煮/老年互煮/青老共煮
03
義築AHA ─工作營 竹結構 居民公共空間
義築多年以來在偏鄉各地從事 木 結 構 或 築 結 構 的 空 間 營 造, 這次計畫主要有四個居民和學 生 討 論 出 後 的 公 共 空 間, 各 負 不 同 功 能。 我 參 與 的 是 湖 邊 小 書房及半戶外的居民開會空 間, 對 於 竹 編 及 竹 的 力 承 有 了 較深入的了解應用。
/ 竹片編織 / / 竹架構 _ 撓曲及應力 / / 木架構 / / 預力 /
04
Investigating Space ─Workshop
New way of discovering the site
Lane 321
I .Intodution to the Site
以多次像田野調查般的方式去探索 台南兵工廠,透過細微且多方感官 的觀察方式最後尋求老屋屋主或進 駐其內的藝術家及旅客之間的平 衡。
Change Experience of Life
history /Japanese-Occupied Period _ Officer quarters
/After War II_ Staff quarters of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en, Shen-Tzu Shih, Ya-Wen Weng, Hui-Chen Hsieh, Yi-Jen
/Now_ Art District/
I.Indivisual Feelings about site /Boundary/
Other possibilities of space definitions.
/Balance/
/Trace/
The invador of a space is the element that defines the space.
Traces illustrate the overlapping of time and human activities.
/Hom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pecific objects and home.
II.Course Content 1a /experience space -> drawing/
II.After Group Site Investigation
Stroll around and pick spontaneously a place, which e v o ke s y o u r i n t e r e s t . Stay seated for one hour, sketching, looking around, writing. doing nothing.(switch off the mobil phone)
“Space accommodated whole. In this space,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guest and owner. The boundaries are defined homogeneously.”
1b /explore the space -> recording , writing/
工作營提供新的視角去觀察基地,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vestigate and document the selected place using a r e c o r d e r. You have a maximum of 2 minutes recording time (film or audio), resp. 7pictures, which will be shown in a series. (The film sequence is silent, no extrasound should be added)
2a /physical space -> mapping/
a.Comfortable Atmosphere
b.The lack of connection
c.Seeking deeper emotion exploration
III.Concept
a.
b.
c.
a.Reconnection Between Visitors & Owner b.After one feels ease, what else to do?
G o t o t h e s e l e c t e d s i t e o f t h e g r o u p . D r aw a s ke t c h o f t h e p h y s i c a l e l e m e n t s o f t h e p l a c e . Ta k e m e a s u r e s o f s i z e s and distances by using steps,a r m and hand leng ths as mea su rement reference. Draw a floor plan with indication of heights of the site, and copy it. Now use one copy in order to make a map.which depicts the following different layers:light distribution and quality,the auditive landscape of your site,the climatic conditions,the odors of your site.
d.
e.
c.Re-experience home : Exchange life d.Intervention &Transformation : Feedback
IV.Process
2b /social space,activities -> mapping/
/Sensation Mapping/
G o t o y o u r s e l e c t e d s i t e . Us e t h e c o p y o f t h e f l o o r p l a n t o d r aw a s e c o n d m a p . I t i s a m a p , w h i c h c a p t u r e s / r e c o r d s act iv it ies of t he place.
3 /extend investigation to public -> outlining an intervention/ Invent a n inter vention on site, which involves dif ferent par ticipants. This working phase now includes other per sons i nto t he approach to t he site.
Lan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ention 321 title
/Observation/
//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 Authors : //Mentors : Rebekka Reich & Marcus Vila Richter
Workshop Timeline
Because of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building”feel at ease”, our idea is about renting out the traditional Japanese house to visitors for 1 night+ 1 day. They could cook and eat together and the meanwhile experience a different lifestyle is such a traditional Japanese house. Visitors could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his activity in local markets of cities, which might promote the potential of visiting the site. When cooking in the Japanese house, the original space of the owner needs to be temporary let out because of the shortage of cooking area. After investigatinging the building, we were curious about the special Japanese beam and the track for original pooling door’s function of defining the space, so we solve the former problem by adding mobile equipment(ex:cabinet). The momevent by the visitors would become a kind of observation for the owner as feedback, which might also help the owner think much more ways of setting up the interior.
/Activity Mapping/
Proposal
05
Such a big big beautiful flower. 5th CUL
2016 Jan. to July
Illustration
─CUL summer camp Poster Design Postcard Desing Notebook Cover Design
Such a big big beautiful flower. 5th CUL
2016 Jan. to July
Such a big big beautiful flower. 5th CUL
CUL camp Poster Design
CUL camp PostCard Design
2016 Jan. to July
CUL camp note book cover design
20...................... 2021 2020
THANK YOU
2019 2018 2017
| Day by Day
Year by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