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家長
里 長 的 話 95 年當選為第 18 屆的村長,在當選村長之前當任 2 屆理 我 是林順輔,民國 事長,這期間發現社區有許多人文歷史十分珍貴,知道社區有許多耆老會 講故事,但很可惜的都沒有被記錄下來,因此在當任村長之後,就想把社區這些 點點滴滴的故事,以及一些耆老提供老照片,記錄下來呈現給居民了解欣賞。 利用今年暑假,這些暑期工讀的學生進到社區,協助社區做資源調查、文書整 理,並將這些有歷史文化的老照片、訪問的紀錄編輯成一本書,完成金山社區發 展史。 2017.8.4
目錄
2007.02 燕巢國中莊雅棟老師繪
01 前言
P.8
01 前言
地理位置
高雄市燕巢區金山里
金 山社區(金山里)位於高雄市燕巢 區 的 東 北 邊, 東 靠 旗 山 區 中 寮 里, 南 至 深 水 里、 東 燕 里、 西 隔 清 水 溪 鄰 尖 山 里, 北 臨 田 寮 區 七 星 里。 由 於 位 處 山 坡地,少有廣闊的平原,四周群山環繞, 全社區(里)面積約為 4.3 平方公里。 人 口 分 布 在 金 山、 番 田 兩 個 部 落, 兩 百 零 一 戶, 人 口 約 六 百 餘 人。 六 十 五 歲 以 上 的 長 輩 占全里人口百分之十 六,是燕 巢區十一里人口數最少的地方。
圖 1-1 ─ Google 地圖資料 2017
P.9
01 前言
名稱由來 共有三種說法
(1) 金山山脈貫穿其間得名;金山之名乃因夕陽西下時,餘暉 映照山脈,人們由山間平原視野良好處觀賞;金色光芒,閃閃動 人,令人陶醉,因不知其名,逐以「金山」名之。 (2) 金山山脈醞藏金礦;相傳古時候有位地理師,感逐此山有 三斗金、三斗銀,但總沒有機緣獲得,逐祈願,神明出景給他 洞悉,便可滿足,果然滿山金銀互相磨擦發出鏗鏘聲不絕於耳, 因此名之。 (3) 日本時代,日兵用機器在山上刮金,因有「金」而取名, 但所得之量很少,只足供工作者渡日而已。
根 據 重 修 鳳 山 縣 志 (1764 年, 乾 隆 29 年 ): 「 金 山, 在 縣 北 三 十 里。 脈 分 自 烏 山, 與 尖 山、 水 蛙 潭 山 相 輝 映, 石 筍 秀 削。 其 麓 寬 平, 多 產 荖 藤。」 因 此 在 此 我 們 推 斷 金 山 此 地 名 應 於 清 代 時 期 就 已 經 記 載 了。
P.10
01 前言
景觀
產業
金山的地景人文
芭樂、棗子、竹筍
金
居民大多從事農作為生,轄境內多 丘 嶺 惡地,因而利用緩坡土壤較厚地帶 種 芭 樂、 棗 子 等 果 樹, 果 實 風 纍、 且 風 味 口 感極佳,向來享有盛名。
山 社 區 有 燕 巢 後 花 園 之 美 稱, 自然景觀相當豐富。
有世界奇觀的烏山頂泥火山、噴泥池 景觀的新養女湖、童山濯濯之稱的惡 地 太 陽 谷, 還 有 烙 鐵 峰 地 形 的 雞 冠 山。 除了自然景觀,金山有許多深度文化 氣 息 的 景 點, 如 馬 家 花 園、 鐵 馬 驛 站、陳家古厝、金山道院、清龍宮, 有使心靈平靜的農村悠閒特色。
P.11
02 歷史
P.12
02 歷史
景觀變遷 ˙ 太陽谷 以前的居民會養羊,在太陽谷附近放牧,今太陽谷已成 為遊客的必訪之地。
˙ 養女湖現況 舊養女湖是金山村早期開發的噴泥湖,噴發範圍廣大, 但因地處偏僻、又因新養女湖的交通方便,遊客漸少、 逐漸沒落。
P.13
02 歷史
景觀變遷 ˙ 金山一、二、三號橋 金山一、二、三號橋是金山村重要聯外橋樑。 民國 40 年代,因阿公店水庫淹沒金山村對燕 巢 的 主 要 交 通, 吊 橋 要 遶 遠 路, 於 是 當 時 村 長董人力糾結全村人力、物力,著手開闢金山 一、二、三號橋。日子久了,其中一、二號橋, 在河床淤積不斷升高,導致逢雨必淹。 民國 75 年 6 月 8 日,一名女孩馬佳慧於放學 回家、途經二號橋時,不幸被水沖走溺斃,當 時縣長余陳月瑛到場關心了解。並著手規劃金 山一、二號橋河道疏浚,橋樑架高、田仔內下 坡路段取直擴寬,在 78 年 5 月完工、從此水 患問題解決。
P.14
02 歷史
景觀變遷
˙ 金山吊橋
阿公店水庫從民國 31 年至民國 42 年間建 後來因一、二、三號水泥橋完成,取代 造,因為水庫蓄水,導致位於阿公店水庫 吊橋功能,吊橋逐漸荒廢,目前僅存橋 上游之金山村對燕巢交通中斷,省建設廳 墩。 於今金山三號橋上游約 150 公尺,興建金 山吊橋往車瓜林,在民國 40 年 6 月完工。
P.15
02 歷史
景觀變遷 ˙ 金山國小 民國 40 年成立燕巢國校金山分校,借用番仔田陳家大宅上課,到 民國 47 年、取得今金山國小土地,由陳氏後壁婆捐地,因校地為 一丘陵地,全村村民各自劃定責任區,用鋤頭、畚箕開挖,後因 進度嚴重落後。當時村長董人力,向燕巢工兵基地請求支援,在 工兵重機具的幫忙之下,很快就整地完成。
P.16
02 歷史
舊地名 ˙ 番仔田
˙ 千秋寮
金山社區主要兩個聚落的其中之一,地 名由來有二。其一是因此地從前為平埔 族耕種的田地,所以被稱為番仔田。另 一 說 是 因 此 地 土 壤 不 佳, 旱 田 多 於 水 田,因而得名。
為金山過去的舊地名,清代即有「千秋 藔」,許多供農民居住看守農田的簡陋 棚屋稱為「寮」,爾後發展為小村莊, 地名因而沿用「寮」一字。千秋寮原名 田厝寮,千秋寮是田厝寮的轉音,戰後 千秋寮才改名為金山。
˙ 金山仔
˙ 拖砧仔
金山仔為麒麟山山腰之聚落,因麒麟山 屬金山山脈,且貫穿聚落,雄偉壯觀、 景色極佳,故有金山仔之稱。
地名由來不詳,可能是由平埔族開發耕 種的土地。
˙ 麒麟尾
˙ 鞍仔平
當地人又稱「金尾仔」,此地因為在麒 麟 山 最 末 端 而 得 名, 麒 麟 尾 有 一 小 聚 落,並有麒麟尾土地公 ( 麒麟宮 )、麒 麟尾天后宮建於此。
從清龍宮廟前經過,位於兩山丘之間, 地形形似馬背的鞍部,因此得名。居民 以賴姓與許姓兩大家族為主,族人大都 分居在相鄰的土地上。
P.17
02 歷史
土地開墾史 地名追溯
根據鳳山縣采訪冊 (1894 年,光緒 20 年 ) 裡記載:「觀音里,在縣治北方,距城十 里,轄莊一百零八。赤山仔、竹仔門、豆 醬間…竹仔腳、麒麟尾、金山仔、崎漏莊、 鞍仔平、番仔田、千秋寮 、深水仔…。」 由此可知,而麒麟尾、金山仔、番仔田等 現今仍存在的聚落,最晚在清領末期就已 有人居住。
行政劃分 日治時期行政區劃更動頻繁,但大致上金 山都屬於觀音上里的千秋寮庄,範圍和現 今的金山里幾乎相同。戰後金山設為金山 村,直到 2008 年高雄縣市合併,改為金 山里。整體來說,金山社區的行政區劃分 在一百多年來並沒有明顯的改變。
P.18
圖 2-1 ─日治台灣寶圖
02 歷史
社區簡史 由 「番仔田」這個名稱可以推測,過去曾有平埔族在此開墾土地,但漢人又是從 什麼時候遷移來此,因資料不足以無從考證。而「千秋寮」的「千秋」,有學 者推測是閩南語「田厝」的轉音,更可以證明金山一帶很早就有農業的發展。 金山地區早期因泥岩水不易,水源缺乏,因此區內多為「看天田」形式的旱作。日 治到民國初期,金山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有旱稻、番薯;而為了換取購買其他日用 品的金錢,也種植竹筍、薑黃、龍眼等,有多餘的番薯做成番薯籤也能拿到市集賣。 有田地可耕種的人家,幾乎也都會飼養牛隻;沒有田地的人家孩子,就幫人放牛換 取食物。因此在過去的金山,牧童放牛的場景經常可見。 金山位於丘陵區多產刺竹,早期的居民有些具有傳統的手工編織技術,他們會就地 取材,家庭所使用的器具如畚箕、籮筐、雞籠、竹簍、吊籃等,均自行編製使用 ( 張 毓棻,2008)。而社區還有另一項較特別的產業,就是「炭燒」,社區長輩林甲阿 公說:古早時候,社區有炭窯,燒製而成的木炭都會運到岡山去賣。( 由於燕巢市 區要到日治末期才逐漸發展成較繁榮的市街,因此過去的居民,需跋涉較長的路途 到岡山進行貨品的買賣。) 燒炭業是過去未使用天然氣等燃料前相當興盛的產業, 從清代到日據時期,木炭都是一般住家重要的燃料 ( 張毓棻,2008)。
P.19
02 歷史
金山位於丘陵區多產刺竹,早期的居民有些具有傳統的手工編織技術,他們會就地取 材,家庭所使用的器具如畚箕、籮筐、雞籠、竹簍、吊籃等,均自行編製使用 ( 張毓 棻,2008)。而社區還有另一項較特別的產業,就是「炭燒」,社區長輩林甲阿公說: 古早時候,社區有炭窯,燒製而成的木炭都會運到岡山去賣。( 由於燕巢市區要到日 治末期才逐漸發展成較繁榮的市街,因此過去的居民,需跋涉較長的路途到岡山進行 貨品的買賣。) 燒炭業是過去未使用天然氣等燃料前相當興盛的產業,從清代到日據 時期,木炭都是一般住家重要的燃料 ( 張毓棻,2008)。 社區自古以農業為主要生計,但芭樂的種植,卻是民國 70 年代以後的事了。芭樂引 進台灣的歷史相當悠久,金山社區早期產有台灣傳統的土芭樂,但少作為商品販售。 經濟因素影響下,使得台灣番石榴在 1976 年到 1986 年間種植面積快速增函,成為 台灣重要的經濟果樹 ( 陳亞雲,2011)。燕巢在民國 72 年引進泰國拔後,由於產量高, 全年皆可獲且價格好、利潤高,故栽植面積激增 ( 燕巢鄉志,1989),金山也趕上了 這波種芭樂的風潮。而因為惡地地形的土地含有鎂成分,植物吸收之後會轉換成甜分 ( 陳亞雲,2011),而也因為獨特的地質,使金山所產的芭樂口味酸中帶甜,格外可口。
P.20
02 歷史
社區簡史 直到今天,社區所種植的果樹已相當多元, 芭樂、棗子、芒果、西施柚等,都已發展 出成熟的技術。 現今社區內的產業仍是以 果樹種植的第一級產業為主,但因交通發 達,社區人口的舊也以相當多元。另外由 於泥火山、雞冠山、古厝等豐富的自然、 人文資源,社區近年在里長帶領的社區志 工與工坊的努力下,也致力於推廣生態旅 遊與文史保存,為傳統的農村注入了新的 活力,也把社區悠久的文化與自古充滿韌 性的精神發揚出去。 圖 2-2 ─金山社區早期只要有田地耕種的 農家,幾乎戶戶養牛。牧童放牛在過去是 金山常見的農村景觀。
P.21
02 歷史
社區人口轉變 農村的人口外移
在 都市化及工商蓬勃發展趨勢下,人口往都市集中,農村人口外移嚴重,使農村 高齡化,這是目前台灣農村也是金山社區眼前面臨的問題。 由表 2-1 及圖 2-3 所示,近 50 年來金山里人口逐漸減少,並在民國 60 年底人口明 顯驟降,民國 70 年間人口總共少了 3/1 以上。推斷因早期河道阻塞、法令限制級 耕地有限,致使社區居民生活不易,人口外流嚴重。 透過圖 2-4 我們可看出,金山國小第 9 屆畢業生人數達歷屆最高 58 人,到第 38 屆 畢業生人數則僅剩 5 人,由此顯示出人口外移,加上少子化衝擊所造成的雙重影響。 表 2-1 ─金山里人口數變化
年分
40 年底
50 年底
60 年底
70 年底
80 年底
90 年底
100 年底
人口數(人)
1276
1542
1556
965
682
616
598
戶數(戶)
199
201
209
173
153
176
199
P.22
02 歷史
圖 2-3 ─金山國小歷年畢業人數轉變折線圖
圖 2-4 ─金山里人口數變化折線圖
P.23
02 歷史
歷屆村里長 社區領頭者
村 里長在社區裡總扮演成一個靈魂角色,特別是在人口數少的金山社區 裡。曾經金山社區資源不足、環境又有些髒亂,然而就在先前歷任村 長篳路藍縷的帶領下,以及近期創新推廣,目前軟硬體設備逐漸齊全,金山 有了全新的面貌,生活品質提升了不少。 表 2-2 ─金山社區歷屆村里長
資料來源: 1. 燕巢鄉志,1989 年。
P.24
2. 林順輔里長提供
03 景觀
P.25
03 景觀
自然景觀
獨特奇景,幽深秘境,心的舒放
圖 3-1 ─由清龍宮望向的雞冠山
圖 3-2 ─新太陽谷
雞冠山 : 位於金山國小對面,外型獨特,呈東北 ─西南走向的巨大扁岩層,海拔高度約 二百公尺,延綿長有一公里。雞冠山以 山形似雞冠聞名,另其排列形狀酷似麒 麟的尾部。當地居民又稱為「麒麟山」。 登爬雞冠山,從山腳到山峰總共約 900 個階梯,山頂展望極佳,天氣好時,往 東可以看到大小崗山。
新太陽谷 : 位於金山村麒麟巷,為本鄉地形最險峻 的惡地形,類似美國大峽谷,尖利崢嶸 的山脊,光禿禿不長一毛的山丘,就是 他最大特色。 本里之惡地形與田寮區之惡地形連成一 片,皆是古亭坑層泥岩分佈的地區,景 觀奇特,極具地形價值。
P.26
03 景觀 烏山頂泥火山 : 是全台所有泥火山中噴泥口最密集且 噴泥錐最發達的地方。 以錐狀式為主,其特色是泥火山噴出 之泥漿含泥量多,噴出的泥流呈舌狀 體,顯示泥流的稠度高,日積月累後, 噴出泥漿漸形成山錐的形狀。 圖 3-3 ─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
新養女湖 : 延續著烏山頂泥火山脈,新養女湖為泥 漿黏性較低的典型噴泥盆式泥火山,一 出地表後便由噴口四散外溢,噴發口在 湖心,不斷的噴出果黑水般的泥漿,並 發出波波的聲響。
圖 3-4 ─新養女湖
P.27
03 景觀
廟宇文化
風水良好,寺廟林立,心的寄託 清龍宮 : 位於金山國小旁,主祀陳府元帥。 在日據時期因為廢除宗教信仰, 大肆掃除廟宇神像,信徒為了保 全 神 像, 遂 將 神 像 藏 於 石 縫 中, 或藏於民宅中供俸,後又請至觀 音 山 巖 仔 安 放。 直 到 大 戰 結 束, 才 請 回 陳 家 大 宅 供 俸, 之 後 由 信徒擲筊選爐主負責供俸神明。
P.28
圖 3-5 ─清龍宮
天后宮 : 位於通往太陽谷路旁,主祀天上 圖 3-6 ─天后宮 資料來源 : 聖母媽祖。約民國廿五年,住內 燕巢人文采風 湖又稱「埤仔底」之潘明月(朝 財),移居麒麟尾,朝財時乃媽 祖 之 道 士, 故 村 民 有 事 皆 請 他 作 法 請 示 媽 祖。 一 段 日 子 後, 媽祖誠願長住麒麟尾以保佑村 民,起先從北港天后宮請香火回 來, 民 國 七 十 七 年 開 始 興 建。
03 景觀 天聖宮 : 位於社區入口處,座落於麒麟山麒麟頭山腰上,屬 一貫道場。因陳成恭先生求道後發願建廟,再機緣 中買下此地捐出,是南部重要的信仰中心。 圖 3-7 ─天聖宮
金山道院 : 屬一貫道常州組,民國 80 年落成, 時常舉辦大型宗教活動, 積極參與社區服務與社區救助。 圖 3-8 ─由金山道院裡面向外看
圖 3-9 ─金山道院外觀
麒麟尾土地公 : 往天后宮的路上的一間土地公 廟。這間土地公廟有許多傳奇故 事,旁邊也有尊麒麟的神像供人 膜拜。 圖 3-10 ─麒麟尾土地公
P.29
03 景觀
人文古厝
社區地圖
陳家古厝 : 百年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在經濟不寬 裕的 40 年代,以米脫落後的米殼加 上 泥 土 的「 土 結 磚 」 是 最 實 用 的 建 材,牆面則用一層紅磚裝飾,屋瓦以 石頭、磚塊壓住,防止滑落也防止風 吹落,形成「土角厝」 圖 3-11 ─陳家古厝
古牆藝廊 : 為當地早期所留下的一面土角牆,殘 留牆面上可見識仙人的建築智慧。而 一旁還有百年古井,為當地人早期日 常生活打水處。 圖 3-12 ─古牆藝廊
P.30
旅遊資訊
人文氣息,古色古香,心的歸宿
03 景觀
P.31
03 景觀
P.32
04 人文
當地傳說 ˙ 雞冠山
傳說很久以前,在大小崗山東方 ( 今金山里 ) 有座山,高到半天高。山上有個大 山洞,不知何時住了一隻大蛇。這隻蛇的頭像雞公的頭,有紅紅的大雞冠,大家 都叫牠雞公蛇。 雞公蛇又長又大,力大無比,每到月圓的晚上,就跑到山下人家來偷咬雞去吃。 不到半年,村裡人家養的雞,已快被吃光。 天公知道了,就派天神來警告雞公蛇。雞公蛇不但不聽,還生氣的爬到山頂,把 頭伸到天上作勢要咬天公。 天公見了大怒,馬上命令雷公打雞公蛇。雷公立刻拿起雷公棒,朝雞公蛇的頭大 力一打,就把雞公蛇和牠所盤佔的整座山,一起打沉入到很深很深的地底下,只 剩下雞公蛇頭上的雞冠,還露在地面。 雞公蛇從此沉埋在地底下,無法翻身。時間久了,雞公蛇露在地面的雞冠,就變 成了一座石頭山。因山的形狀像雞公的雞冠,人們就都稱它為雞冠山。 改自呂自揚《高雄小故事》
P.33
04 人文
當地傳說 ˙ 養女湖
˙ 後壁婆
「蒼穹刺鳥來追尋,比翼雙飛共赴西; 輕塵意揮情何堪,除卻飄泊不是離, 翻騰烈火無時境,化作泥漿滾滾流。」 用這首愛情詩,描寫養女湖的愛情故 事最貼切不過了。
後壁婆是金山里的傳奇人物,十分值得世 人尊敬。
傳說很久之前,當地有個養女與當地 青年相戀,養母卻強迫他要嫁給異姓 哥哥,養女不肯答應,最後便與戀人 雙雙投湖殉情,為紀念這段間真的愛 情,此處逐以養女湖命之。
P.34
據說她生前造福鄰里,友愛族人,她雖然 沒有子嗣,但生前愛護世間眾生,並立志 要將土地,捐出建廟還有辦學,而後,這 兒的人也把後壁婆的牌位供奉在清龍宮。 真實記載 : 清龍宮主祀的陳府元帥原本由 陳家子弟供奉,但其救世神蹟顯赫,信徒 為使陳府元帥有更大的發揮,於是請示建 廟事宜,得到允諾。管理委員會立即集資 和尋找廟地,但該地為後壁婆所有,且以 往生,遂駁杯請示,得到同意,廟建成後, 後壁婆也恭請於側殿供奉。
04 人文
˙ 麒麟尿 當地耆老皆稱麒麟尾土地公廟古時後方 溪底有道湧泉,氣味特殊,像極了尿騷 味,當地人就稱之為「麒麟尿」,不過 現今湧泉周圍已被草木埋沒,無再聽聞 有人造訪。
柑仔店 屬於金山人的童年回憶 3 間雜貨店,根 以 前金山社區總共有 據當地耆老表示,最早的雜貨店是 金山村第一任村長楊再福先生開的,接 下來是林吳繭女士,另一間則是曾當選 第七任鄉民代表的呂子荊先生。
民 國 30 至 40 年 間 開 的 雜 貨 店, 有 賣 煙、 酒、罐頭、豆簽麵等。菸與酒是從楠梓公賣 局用機車載回來賣,而且以前的人農作一年 收成一次,所以平常時候在甘仔店消費都是 赊帳,收成有錢,才來還錢。 目前金山社區共有兩間柑仔店,一間位於金 山國小旁的番仔田柑仔店;另一間則在陳家 古厝內的金山柑仔店。 番仔田柑仔店的歷史已經有 49 年,在柑仔 店蓋好之前,老闆娘在屋子斜前方擺張桌子 做起零售的小生意,也會擔零嘴、冷飲,夏 天就賣刨冰,到國小前賣給小朋友。而現在 的國小都有出入管制,學生不再像以前一樣 可以出校門到柑仔店買零嘴和飲料了。
P.35
04 人文
柑仔店
屬於金山人的童年回憶 金山柑仔店隱藏在古厝群裡,從外觀來 看就像平常住家,至今開業餘三四十年 了。 它 的 由 來 是 因 為 一 台 黑 白 電 視 機, 阿公賣了兩千斤稻穀賺得大約四千元, 買 入 電 視 機。 當 時 電 視 尚 未 普 及, 因 此 大家常會聚集到這裡看電視,小孩子來 看電視的時候會哭鬧,要去買糖果餅乾 吃,因此大人就跟阿嬤他們建議開一家 柑仔店,漸漸的阿公阿嬤才賣起小東西, 開始柑仔店的營業。
P.36
圖 4-1 ─遊客到柑仔店買零嘴 ( 番仔田柑仔店 )
04 人文
古厝的故事 傳統建築
金山聚落的傳統建築以ㄇ字型三合院建築為主,建材大都就地取材以珊瑚礁岩的咕咾石為牆 基、壁堵,民國四十年前則以土角外敷石灰為牆或以斗子砌磚法-民間稱為「金包銀」的方 式施作,以面磚加強壁面的保護與裝飾。近期的傳統民宅則以磚砌牆,壁堵以洗石子來美化。 建築的面向也是一門學問,聚落中幾乎所有建築皆面向西方或西南方,背對烏山及金山的方 位而建。耆老表示,這皆是祖先交代流傳下來或說是「面山望無路」,這個建築不朝向東方 的習俗,在聚落老一輩的長者中仍然留存著。
土角厝工法 土角厝就是以土漿製成土角作壁的材料,堆疊成為牆壁之建築物。「土角」之作法是將較有 黏性之土,加水搗成泥漿,摻以截短之稻草或粗糠,再用牛隻或人工踩踏,使之均勻,然後 置於板模印製土角。成型稍乾,取出板模,日曬風乾,反覆幾天即固定成為可用之土角。 土角厝之優點為隔熱性強,冬暖夏涼,又可就地取材,節省許多建材費用。缺點為怕水,如 遇下雨積水會融化或脫落,因此有在土角厝外覆以稻草或瓦衫,或錶面塗以石灰,防止淋雨。
P.37
04 人文
舊時生活 怎麼苦都苦過來了
在
以前物資缺乏的年代,稻米是昂貴的食物,因此大多家庭都以番薯籤飯為主 食,據長輩說,曬乾的番薯籤吃起來會苦又會辣;另外當時給家畜吃的樹薯, 也成為家庭的食物來源。將新鮮的樹薯洗淨去皮,在放入臼中搗碎、在曬乾備用。 可用於煮菜勾芡、或沖泡開水飲用。 舊時因農事繁忙,人手又不足,社區很多長輩國小只讀到一半就回家幫忙種田、養 牛。有些家境困苦的甚至連讀書的機會也沒有,就到外面做苦力,也就是無錢工, 只為了能飽餐一頓。 當時的休閒娛樂可說是少之又少,農暇之餘,最期待的就是每逢廟宇遇到神明生日, 會請布袋戲、歌仔戲等野台戲前來表演。金山的野台戲大多是布袋戲,演出時總是 高朋滿座,是當時代居民的主要娛樂。
P.38
04 人文
P.39
05 產業
芭樂的一生 芭樂的成長 ( 一 ): 芭 樂 通 常 都 是 從 種 子 開 始 種 起, 事 先 會 準 備 好 厚 約 三 公 分 左 右 的 長 盤, 然 後 用 殺 菌 過 的 泥 炭 土 先 鋪 一 層, 再 把 種子撒上去,然後再鋪上一層泥炭土
芭樂的成長 ( 二 ):
在泥炭土上挖出一個小小的穴把苗放進去, 再把土填好,這樣就完成了第一次的移植。 3-2 剛移植過來時差不多是兩、三葉,每天 撒水並施水肥,等到十葉的時候,差不多 1.5 個月,這時準備第二次的移植到大盆子。
每 天 的 黃 昏 撒 一 次 水, 大 約 七 至 十 天 過後就會開始發芽。
芭樂的成長 ( 三 ): 3-1 大約再過七至十天後,長出兩片葉 子, 就 要 準 備 移 植 到 比 較 大 一 點 的 獨 立洞口的栽培盤。 把發兩芽的種苗移植到獨立洞口的栽 培盤,換的過程一樣先把土鋪好,之後
P.40
˙圖(一)
˙圖(二)
˙ 圖 ( 三 )3-1
˙ 圖 ( 三 )3-2
05 產業
芭樂的成長 ( 四 ): 4-1 準備七寸的盆子,換成半沙土。再 加上有機肥料,然後就像第一次移植時 把 土 挖 出 一 個 小 洞, 在 把 苗 給 移 植 過 來,之後在把土填平,第二次移植就完 成了。
˙ 圖 ( 四 )4-1
4-2 第二次移植完成之後,約六個月的 時間,才可拿去靠接或高接。 4-3 將土芭樂種子,栽種約 8 個月之芭 樂苗,在 4 分之ㄧ處切斷,準備靠接到 珍珠芭樂枝幹上。當靠接過之枝葉長出 新芽時,表示已經成功靠接了。
˙ 圖 ( 四 )4-2
˙ 圖 ( 四 )4-3
P.41
05 產業
芭樂的成長 ( 五 ): 5-1 當靠接過之枝葉長出新芽時,表示 已經成功靠接。 剪枝後(夏天約 45 天)(春、秋天約 60 天)(寒冷冬天約 90 天),置放 10 天後才可種至田裡。 ˙ 圖 ( 五 )5-1
5-2 另一種高接接枝法,接枝的成功率 比較低,但存活力較靠接法高。高接之 後約 10-15 天長芽,二個月後就就可移 植種到田裡生長。
˙ 圖 ( 五 )5-2
P.42
05 產業
芭樂的一生 芭樂的成長 ( 六 ): 6-1 靠 接 成 功 之 芭 樂 苗, 經 過 45-90 天 之 成 長 過 程,剪枝後需置放 10 天後,才可種至田裡。第一 次的花必需要摘掉,比較不會妨礙生長。約 6 個 月後會生芭樂,然後生出來的芭樂要用塑膠袋、 保麗龍包起來,才不會被果實蠅叮。 6-2 珍珠芭樂的一生,從種子撒至培養土,經 7-10 天長芽,再經 7-10 天長出兩葉苗,作第一次移植 後,約 1.5 個月長至 10 葉苗,作第二次移植。再 經 6 個月長,才可靠接到珍珠芭樂枝幹上。靠接 成 功 之 芭 樂苗,經過 45-90 天 之成長過程,剪枝 後置放 10 天後,才可種至田裡。6 個月芭樂採收。 前後約 1 年 4 個月至 1 年 6 個月的時間。
˙ 圖 ( 六 )6-1
˙ 圖 ( 六 )6-2
P.43
05 產業
金山雙寶吃透透 泥炎下的芭樂蜜棗 芭樂、蜜棗和西施柚號稱燕巢三寶,而金山社區就佔了芭樂、蜜棗這兩寶。 燕巢芭樂種植面積全省之冠,因農民栽種技術與燕巢土質關係,燕巢芭樂甜度平均 在十二度以上,且一年四季都有量產,因芭樂含有豐富纖維質、維他命 A 和 C,而 且熱量低營養高,是台灣最優質水果之一。 蜜棗從十二月中旬開始進入產季,燕巢因特殊的泥火山青灰岩土質,種出來的蜜棗 特別脆又甜,又有特殊風味,產季一直延續到農曆年後,在春節年前成為過年的最 佳伴手禮。
P.44
04 人文
P.45
06 社區營造
97 年農村再生培根計畫 展現社區凝聚力
林 順輔理事長與幹部一致認為需凝聚民心來共謀發展策略;除此之外,政府的資 源支持也相當重要,故於 97 年加入行政院農委會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希望透 過培根計畫來凝聚居民共同發展的意識,以推展社區公共設施的興建。 希望透過農村再生:由下而上、軟硬兼施、計畫導向之基本精神,進而建構「雙核 心 ‧ 四軸線」發展模式,改善核心聚落內之基礎工程設施及建構完整的社區識別、 指標系統。 將金山社區營造成一個有自然生態,有在地產業,有農村生活文化體驗的環境。創 造鄉村就業機會,提升農業生產及生活環境品質,彰顯農村再生活化之成果及價值。 以達觀光休閒、深度旅遊產業發展。
P.46
06 社區營造
金山里民的痛 蓮霧下道路截彎取直拓寬工程
金 山聚落通往番田聚落途中,有一 寬 三 公 尺、 長 80 公 尺 路 段, 路 窄彎曲經常發生人車相撞危險畫面。 透過林順輔里長與地主溝通協調,地 主潘進清先生無償提供土地,截彎取 直 拓 寬 該 路段為寬 10 公尺、長 80 公 尺道路,解決金山里金山路 50 年來的 瓶頸,也提升社區景觀及確保交通安 全。
圖 6-1 ─道路拓寬前
圖 6-2 ─道路拓寬後
P.47
06 社區營造
社區發展協會 創立初期 社區能走到這一步並非一蹴可及,一手創立社區發展 協會第一任理事長馬忠偕體會最深。 民國 83 年,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但當時居民尚未有 社 區 營 造 的 觀 念, 一 開 始 只 有 幾 名 居 民 願 意 參 與, 「做起事來真的很累」。當時社區沒有活動中心,當 時理事長馬忠偕只好把自家車庫提供出來,做為舉辦 活動或召集居民的集合地點。八年後,馬忠偕交棒給 協會同員林順輔,自己仍然留在協會裡當核心幹部, 出錢出力,始終沒有二話,而「鐵馬驛站」也是他無 償提供出來的土地。
P.48
圖 6-3 ─社區志工開會的情況
圖 6-4 ─長輩最期待的日托班
06 社區營造
關懷據點營運 施比受更有福 社區設立「關懷據點」,集合熱心的志工伙伴,以歡喜心、感恩心、服務心,來對 待長者,視每位長者如同自己親人,精神令人感動。 事實上,社區經營「關懷據點」是一項非常累的工作,尤其是金山社區,人口數少, 加上村民務農,要找志工本來就不易,慶幸的是 : 社區居民向心力強,熱愛自己的 社區,願意走出來為自己居住的地方,奉獻心力。 。
老人日托班
有感於年輕人外流,社區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看到老人家們無所事事,社區也死 氣沉沉,於是在 95 年開辦老人日托班。一開始先教他們做些律動、手語,後來加 入健康操、舞蹈,另一方面也上些手工藝課,像是學做紙黏土、寫書法等。 每週一、三上午的上課時間,老人家們都特別開心,幾乎沒有人缺席。老人家戲稱 自己上的是「老人幼稚園」,「讀了好多年都還沒畢業」。社區的凝聚力漸漸成形, 日托班成為社區活動的重要據點,阿嬤炊粿隊、社區擊鼓隊、社區弄獅隊一個個誕 生,老人家忙得不亦樂乎,還四處去表演,愈忙愈開心。
P.49
06 社區營造
歡樂工坊運作 社區注入的新活力 105 年開始營運,配合勞動部多 歡 樂工坊於 元發展方案,社區共分配到六名人力,由 經理領頭帶領五位夥伴。主要工作分配─有負 責公告資訊的粉絲小編、整理規畫農園的綠手 指、製作伴手禮芭樂酥的烘焙師與其副手以及 掌管廚房兼餐點料理的廚師。經理表示,工作 分配是讓每個崗位有人負責,平常的活動還是 圖 6-5 ─社區特色遊程 需要互相資源的。
圖 6-6 ─厝角粿體驗活動
P.50
06 社區營造
來客的種類
遊 客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偶然經過的存散客;第二種是在地人的朋友, 也是散客;第三種就是屬預約性的團客。團客的來源又分成三種,第 一種是最常見的社區互相參訪;第二種是社區人的朋友,他可能是散客, 來過覺得喜歡,就又帶朋友來玩;第三種比較少,來至於旅行社,或是透 過網路上的遊程介紹。經理說,在這資訊的時代,網路的陌生開發是未來 社區吸引遊客的主要方向。
圖 6-7 ─熱鬧的迎賓活動
圖 6-8 ─一日農夫棗樂趣合照
P.51
06 社區營造
體驗式經營
工 坊營運初期與許多社區一樣皆推 出特色風味餐,以精緻擺盤將金 山在地、特色料理呈現出來,然而屢 次嘗試,認為風味餐點的特殊性仍不 足,在地食材芭樂,料理上論口感及 色澤皆不適合以主菜入菜,較適合當 小菜、甜點。
圖 6-7 ─火箭爐搭建
P.52
因此由另一個方向去思考,現在人在都市被服 務習慣,要多精緻的服務都有,來到這裡應該 給予不一樣的,想體驗又符合在地的脈絡,想 到的就是火箭爐。第一個火箭爐古時就是灶, 這是生活化的體驗;第二個使用蓋三合院的磚 頭堆砌,道具符合在地性;再來體驗本身也是 一種食農教育和環境教育,讓從來沒煮過飯的 人體驗煮飯的過程、燒完的灰燼有鹼性的養分, 可以拿來改善土讓。 劉經理說,關鍵不是在食材而是內容,遊客從 無到有,從一個一個磚頭砌起來,砌起來之後 的生火,生火又是一門學問,火生不起來、升 起來火又熄了、被一堆煙燻的一直流眼淚,大 家七嘴八舌開始出主意最終升起火,再來炒菜 上菜,那個就是過程。
06 社區營造
歷年活動參與及獲獎紀錄 106 年 執 行全國環保小學堂推廣計畫 104/105/106 年執行「社區林業計畫」 105 年 國 家環境教育獎初審 105 年 全 國農村好物獎 - 番樂酥、卓豆油 104 年 國 家環境教育獎 - 社區組特優 104 年 全 國農村領航英雄獎 102/103/104/105 年環保志工小隊績優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行政院農委會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 行政院農委會 高雄市政府環保局
103 年 低 碳永續家園銅級認證 103 年 全 國走動式績優社區觀摩 102/103/104/105 年高雄市關懷據點評鑑優等 100 年阿公阿嬤才藝大獎第一名 100 年 通 過農村再生計畫審查 99 年農村再生計畫優等獎 98 年無檳家園計畫 97 年參加農村再生培根計畫 97 年單親家庭子女課業輔導 95/96 年社區健康營造計畫獎勵方案 93 年社會福利全國評鑑優等獎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 燕巢鄉公所 行政院農委會 行政院農委會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農委會 社會局 衛生局 內政部
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