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總評(防災)

Page 1

1


目錄 Contents 006

緒論 008 創作動機與目標 010 範圍與對象 011 架構與流程

012 議題 012 拋石工法 014 案例研究 016

基地 018 基地資訊 018 自然環境 026 生態環境 028 災害與災害潛勢溪流 030 設施調查 032 人文分析

036

分析 038 水文分析 040 水理分析 040 斷面分析 042 推估拋石粒徑大小與河流穩定分析

046

設計

056

附錄

002


003


緒論 Preface

004


創作動機與目標 Motivation&Coals

005


規劃範圍 Plan Range 基地位置 新北市石碇區

研究範圍 崩山溪與烏塗溪以上的集水區

006


架構與流程 Fraame&Process

核心聚落

石碇地區親子自行車道整體規劃

核心價值

核心意象的塑造(變臉計畫)

環境特質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文明歷史

Civilization History

觀光人文

Tourism Culture

氣象氣候

Climate and Weather

生態物種

Ecological species

水岸空間

Waterfront space

色彩+水岸

案例研究

現況分析 河道測量 水深與流速 粒徑調查 步道現況 交通動線 使用空間 觀光資源 建材演變 地方意見整理 五個分區 5 districts

建 築 立 面

吊腳樓

水岸變臉計畫

石碇之心、老街

商圈廣場計畫

石崁路動線

印象提升計畫

東街、西街

人文景觀軸線

集順廟廣場

空間焦點

建物色彩現況+語意色彩空間

策略與方法

007

防災+景觀

水 岸 空 間

翻轉水岸 水岸動線改善 拋石工法


議題 Issue

008


拋石 河床拋石於河道中將阻流石不規則分佈於河床,使水流流向改變,以減低水流速度,達到穩定 河床等功能,避免河道過分沖刷亦阻止河岸沖蝕之防禦方法,也可提供魚類避難場所。

設計準則 河床拋石石材大小之選擇及石材間距之設計,除應考慮降低水流之沖刷力之外,亦應考量當地 物種之特性,儘可能提供一個多孔隙的空間,使其具有隱密之避難場所或繁殖的棲地,方能使 當地物種延續,達到生態工法之基本要求。依據日本 DVWK(1998) 之建議,河床拋石所選用 之石材大小至少 0.3m~0.4m,且石材排列之間距至少 2~3 倍的石材直徑,詳圖 2-35 所示。

009


案例研究 Case Studies 台北縣三芝鄉龜子山溪野溪整治工程 位於台北縣三芝鄉之龜子山溪,因歷經 2000 年象神颱風、2001 年納莉颱風所帶來的土石流,造成河道箱涵阻塞、 河岸沖毀、農地流失等災害,台北縣水保局於 2000 年先進行溪底橋之改建工程(含橋上下段石籠護岸),本府繼 續於 2003 年進行河溪棲地整治。

工程特性 :

案例研究圖

1) 生態調查:規劃階段以生態調查資料、河相特徵為設計基礎, 調查包括施工前、中、後生物物種與數量、棲地種類與數量及 位置、水質等調查。 (2) 施工動線:施工動線以護岸位置來進行,盡量避開水流路徑, 若需跨越則以鄰近之石材整理便道。 (3) 水岸溼地營造:溪岸棲地改造 360 公尺,設置生物廊道,河 道內亦有深潭、淺瀨、急流、緩流等多樣性流況,使水中生物 開始繁衍,帶動整個食物鏈。 (4) 砌石護岸:三板橋段原混凝土護岸以塊石堆砌及栽種既有物 種,營造多孔隙物種棲息環境及加速環境之復育。 (5) 消能石樑:利用現地石材砌成河中構造物,利用階段河水作 用,消減部分水流能量,控制水流方向,保護河床及河岸。亦 可作為魚梯的效果。 (6) 濱溪植生復育:種植筆筒樹、野薑花、莎草、姑婆芋、紫背 鴨拓草、腎厥、五節芒、爬牆虎、五節芒、金針花、腎厥、五 節芒等多樣性植物。

(7) 就地取材:取用當地可用塊石,構築低矮化、緩坡化、 粗糙化、多孔隙之護岸,營造適合生物物種棲息空間及選 用當地植栽,並與週遭農耕梯田景觀及生態環境相融合。

010


日本三島市源兵衛川 源兵衛川位於日本靜岡縣三島市,過去曾有「水都」之稱,源兵衛川過去擁有豐富的水量,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居民會在河邊洗衣服、葬禮後在河邊舉辦憶故人的宴會,1955 年代後半,隨著抽取地下水之工業活動的興盛, 造成湧泉水量減少,加上家庭污水的排放以及垃圾的棄置,使河川嚴重污染。

工程特性 :

案例研究圖

(1) 在 1990 年地方及社區開始推動「源兵衛川環境再生運動」, 這一個由地方社區自覺,由下而上,由點到線最後是面的全方 位社區營造,其透過 NPO 法人 GROUNWORK 三島事務局為 重要的中介團體,帶動在地居民、企業、政府互相合作的形成 的公私協力夥伴關係,使環境再生的成功案例。 (2) 在社區保育人士奔走下,說服住在河邊超過二百戶人家安裝 下水道。感善水質後,再從柿田河將三島梅花藻移植過來復育。 並且設立梅花草復育區,梅花草復育區面積雖不大,位於市中 心的湧泉口,在火成岩水池內,以自然湧泉水配合太陽能發電 的揚水幫浦,營造梅花草的棲息地,池內水質清澈見底,魚蝦 螺貝滋生棲息,同時也復育了螢火蟲,而 16C 冷冽的湧泉水, 調節了鄰近社區的微氣候。 (3) 沿著市區內的源兵衛川路河畔步行,處處可以見到社區對湧 泉的創意利用,利用湧泉水設立的大大小小的社區公園,沿著 河道的步道,以及在河道底鋪設的木棧道或石板道,步道下是 利用火成岩所規劃的河道淨化系統,可以將地面逕流或部分家 庭汙水進行除汙後再導入河道。 (3) 沿著市區內的源兵衛川路河畔步行,處處可以見到社區對湧 泉的創意利用,利用湧泉水設立的大大小小的社區公園,沿著 河道的步道,以及在河道底鋪設的木棧道或石板道,步道下是 利用火成岩所規劃的河道淨化系統,可以將地面逕流或部分家 庭汙水進行除汙後再導入河道。

(4) 利用火成岩的河道淨化系統將地面逕流或家庭汙水淨化。 (5) 河岸緊鄰社區,因此河岸有許多簡易的親水設施,維持在地 居民生活和湧泉水之間緊密的連結,可以洗滌和澆灌取水。在 親水步道和河岸邊,有許多戲水的遊客,來此遊憩親水。

011


基地 Site

012


基地資訊 Site Information

本區位於台灣島東北方,台北市東南方,位居於新北市之中央,東與坪林區,西與深坑區、新 店區及新北市文山 ( 木柵 ) 相連接;南與烏來區,北與平溪區、汐止區及台北市南港區相鄰。 石碇里總面積為 1.2482 平方公里,佔全區 0.86%

台灣

新北市

石碇區

013


自然環境 natural environment 地文特性 地 形 : 屬 新 店 丘 陵 地, 區 域 內 地 形 起 伏 大, 河 流 蜿 蜒 曲 折, 地 層 構 造 複 雜, 岩 性 常 成 為 控 制 地 形 發 育 主 要 原 因。 而 地 勢 高 程 部 分, 將 本 案 研 究 範 圍 以 集 水 區 劃 區 分, 分 ABCD 四 區, 如 下 圖 所 示, 將 其 各 分 區 之 面 積、 最 高點之高程,最低點之高程,及其高程差列出。

面積 : 544.737 公頃 最高點之高程 : 539 公尺 最低點之高程 : 246 公尺 高程差 : 293 公尺

集水區分區圖

面積 : 826.8302 公頃 最高點之高程 : 536 公尺 最低點之高程 : 191 公尺 高程差 : 345 公尺

面積 : 454.9596 公頃 最高點之高程 : 492 公尺 最低點之高程 : 296 公尺 高程差 : 196 公尺 面積 : 823.032 公頃 最高點之高程 : 535 公尺 最低點之高程 : 279 公尺 高程差 : 256 公尺

014


地質 : 岩層的分布主要是西南 - 東北走向;而岩質大都以輕度變質的石英砂岩及頁岩為主。圖中顯示集水區域內 屬沖積層、三峽群、大桶山層、乾溝層等等。位於規畫區域內的地質層屬野柳群。 土壤 : 本區域以黃棕壤及沖積土為主 , 地表土類以黃棕壤分布為主 , 岩性鬆軟 , 成酸性反應 , 強風暴雨下極易風化 流失。

015


氣候特性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258 105 85 126 110 154 159 132 156 126 194 222

78 92 41 217 378 100 73 295 48 254 109 330

168 123 110 243 285 208 247 145 201 32 127 100

697 267 313 89 248 280 749 279 391 445 247 610

251 387 63 288 505 311 167 266 68 57 84 278

2142 186 364 961 520 404 450 1532 229 465 82 349

214 149 169 651 397 81 662 112 420 744 442 80

161 26 148 157 50 242 208 190 175 117 61 374

215 135 183 338 580 346 169 336 58 170 391 288

213 208 181 654 751 219 546 116 348 320 199 785

86 132 311 67 94 194 448 284 181 120 380 181

129 188 46 317 108 190 29 97 107 115 325 237

( 資料來源 : 經濟部水利署 ­- 水文年報 )

氣候 : 本區位於台灣北部溫暖溼潤的氣候區,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屬於潮濕多雨型氣候,特別是在每年的十月到 隔年的三月期間,經常陰雨連綿,少有晴天。夏季盛行東南季風,是石碇區氣候較乾燥時期。

氣溫 : 本區位於台灣北部溫暖潮濕的氣候區,年均溫約攝氏 20 度左右平均最冷月份為一、二月,月均溫為攝氏 15 度左右,平均最冷月份為七、八月,月均溫為攝氏 27 度左右。

雨量;本區因受到雪山山派的阻隔,形成河谷地形與高山坡地地形,在受到日照幅增暖作用所形成得局部對流影 響,午後常有陣雨,降雨量多,尤其在夏秋之際降雨量多,強度也大。根據石碇雨量站的資料分析,民國 90~ 民國 101 雨量,年平均雨量為 3250.83 毫米降雨季節分布於全年,無明顯乾季。

016


春季 ( 三月到五月 ): 春季主要是冷暖氣團交會時所產生的鋒面雨,降雨強度不強卻持續,總雨量站全年的 21.8%。

夏季 ( 六月到八月 ): 夏季這主要是伍後因對流作用產生的熱雷雨及颱風雨,降雨強度強,總雨量占全年 26.6%。

秋季 ( 九月到十月 ): 降雨原因以颱風雨及午後熱雷雨為主,降雨強度大,總雨量占全年的 36.3%,為全年降雨量最 多的季節,其中九月的降雨量在 500 公厘以上。十一月雨量漸弱,乃是東北季風所帶來的雨量, 降雨強度較小,降雨強度較小,平均雨量不到 200 公厘。

冬季 ( 十二月到二月 ): 主要是強烈的東北季風所帶來的雨量,降雨強度弱,為全年降雨最少的季節,總雨量占全年的 15.6%。

017


水系特性 水系 : 崩山溪與烏塗溪在石碇老街相會,形成石碇溪,繼續往下發展與永定溪會合,景美溪繼續流溪深坑、木柵、 景美,在景美與新店溪匯合,新店溪流至板橋,與大漢溪相會,形成淡水河流至台灣海峽。

水系圖

水性特性圖

018


019


流況 根據汪靜明 (2000) 對水域形態分類之定義,將不同水流情況分為六種有 ( 滯水、岸邊緩流、深潭、深流、淺流、 淺瀨 )。

滯水

岸邊緩流

深潭

流速│流速趨近於零

流速│< 30 cm /sec

流速│< 30 cm /sec

水深│無

水深│< 10 cm

水深│> 30 cm

河床底部│無

河床底部│砂土、礫石

河床底部│岩盤、漂石、圓石

備註│水呈靜止型態也可說成滯留

備註│接近河岸水流緩慢。

備註│域河床下切較深,水底多少

狀態。

小型底石。

深流

淺流

淺瀨

流速│< 30 cm /sec

流速│> 30 cm /sec

流速│> 30 cm /sec

水深│> 30 cm

水深│< 30 cm

水深│< 30 cm

河床底部│漂石、圓石 備註│常為「淺瀨」、「淺流」與

河床底部│砂土、礫石、卵石 備註│屬於淺急之河道,沒有水花

河床底部│漂石、圓石

「深潭」中間之過渡型水

機起之區域。

域。

備註│激起白色水花,不能清楚見 到河川底部,這一區域溶氧 極高。

( 資料來源:后番子坑溪生態評估水域型態分配表 )

020


流況分類 根據上述以及現地調查後,依烏塗溪與石碇溪的斷面劃分水域型態分為深流和淺流,其依據分類將規劃範圍之水 域型態分布如下圖所示:

深流 ( 緩流 ) 流速│< 30 cm /sec 水深│> 30 cm 河床底部│漂石、圓石 備註│常為「淺瀨」、「淺 流」與「深潭」中間 之過渡型水域。

淺流 ( 急流 ) 流速│> 30 cm /sec 水深│< 30 cm 河床底部│砂土、礫石、卵石 備註│屬於淺急之河道,沒 有水花機起之區域。

021


河床質調查 粒徑調查步驟

步驟一

把 每 小 塊 區 域 200 平 方 公 尺 以 1*1 劃 分。

步驟二

設 定 一 點, 量 1M 距離。

步驟三

取每一公尺下的石 子作為測量樣本。

步驟四

測量並紀錄此樣本 的長、寬、高三軸。

步驟五

在以上一樣本原先 測 量 點, 垂 直 或 水 平之 一米距離測量 下一樣本。

022


河床粒徑調查內容

    

測量區域以 200 平方公尺為一區域 相隔水平或垂直距離 1m 取一樣本 水深區域與岩盤區域不予量測 樣本三圍均 0.05m 以下不予量測 粒徑求法有三種 :

 最大粒徑  幾何平均粒徑 D=1/3(D1+D2+D3)  算術平均粒徑 Dg=

3

D1D 2 D3

式中,D1、D2、D3 為量測粒徑之長、短、中軸尺寸。

根據下方斷面分布圖中 6 個斷面,即 A1、A2、A3、A4、A5、A6,做粒徑調查。

斷面分布圖

023


粒徑運算結果 幾何平均 最大粒徑 幾何平均 樣本平均

區域一 1.34 0.31 0.38

區域四 2.16 0.30 0.39

區域五 4.61 0.35 0.54

區域六 1.91 0.33 0.41

024


幾何平均 最大粒徑 幾何平均 樣本平均

區域一 1.43 0.33 0.40

區域四 2.5 0.31 0.41

區域五 4.9 0.39 0.58

區域六 1.92 0.36 0.43

025


生態環境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石碇南有北勢溪上游經過,北側有崩山溪與烏塗溪匯集而成的石碇溪,水道中遍布巨石或中型圓石、急瀨、平瀨、 深潭等各類型棲地交雜分布,能提供比較多種不同生態習性的魚類與水棲生物棲息。 石碇溪常見有 : 明潭吻鰕虎 、台灣纓口鰍 、台灣石魚賓、台灣鏟頜魚、平頜鱲、平頜鱲。

石碇溪魚類種類表 名稱│明潭吻蝦虎 學名│ Rhinogobius candidianus 生活習性│底棲性,以小型水生昆蟲魚蝦等為食。築巢於石頭下方,雌魚產卵 於洞穴頂部後,親魚會守候幼魚孵化。

名稱│台灣纓口鰍 學名│ Crossostoma lacustre 生活習性│初級性淡水魚。底棲性。主要以河川中、上游之淺流、淺瀨,底 質 多為中大型之圓石和漂石處為棲地;以扁平身體及胸、腹鰭平貼於石頭上可耐 激流。 名稱│台灣石魚賓 學名│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生活習性│初級性淡水魚。亞底棲性,分布於中游或中上游水流湍急、清澈之 流水、深潭中。成魚群常發現於急瀨中巨石下的潭淵處夜間攝食,雜食性。

名稱│台灣鏟頜魚 學名│ Varicorhinus barbatulus 生活習性│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河川上游水質冷而清澈的水域,但對環境的適 應力遠甚於冷水性之虹鱒。以落差稍大的河川較多,藏身於深潭或石縫間。

名稱│平頜鱲 學名│ Varicorhinus barbatulus 生活習性│初級淡水魚。棲息於河川上游水質冷而清澈的水域,但對環境的適 應力遠甚於冷水性之虹鱒。以落差稍大的河川較多,藏身於深潭或石縫間。

名稱│粗首鱲 學名│ Zacco pachycephalus 生活習性│初級性淡水魚。性喜涼溫性水域,分布的水溫範圍很廣,棲息於各 種型態水域,包括淺流、深流、瀨區、潭區及湖泊、水庫與溝渠等。

026


石碇鄉擁有茂密的森林,清澈溪水,提供鳥類的棲息地。魚蝦豐富,給鳥兒有絕佳的食物供應,溪間石頭上跳躍 覓食的紫嘯鶇、河鳥、鉛色水鶇,常見的還有台灣藍鵲、夜鷺、小白鷺、灰鶺鴒、翠鳥及白鶺鴒等。牠們以水邊 或水中昆蟲、兩棲、爬蟲等食物。

溪畔鳥類 名稱│翠鳥 學名│ Alcedo atthis 特徵│雌鳥大致和雄鳥相似,但下嘴基部為紅色;幼鳥則羽色較淡,且胸部略 帶黑色。在飛行時常發出「唧─」的聲音。

名稱│河鳥 學名│ Cinclus pallasii 特徵│河烏的食物,大都是在溪邊附近,或潛入水中獵到的水生昆蟲及其幼蟲。 此外,植物的嫩葉、種子,或小型軟體動物等亦是喜愛的食物。

名稱│紫嘯鶇 學名│ Cinclus pallasii 特徵│河烏的食物,大都是在溪邊附近,或潛入水中獵到的水生昆蟲及其幼蟲。 此外,植物的嫩葉、種子,或小型軟體動物等亦是喜愛的食物。

名稱│夜鷺 學名│ Nycticorax nycticorax 特徵│在白鷺鷥穴裡通常和小白鷺、牛背鷺集體營巢,以樹枝、竹枝、乾草等 為主材,築成粗拙的盤形巢。而繁殖期的夜鷺,腳部會略帶紅色。

名稱│鉛色水鶇 學名│ Rhyacornis fuliginosus 特徵│常見活動於溪邊岩石、枯木上及附近的電線、屋頂;有上下拍動或展開 尾羽習性。大抵單獨或成對出現,雄鳥的紅褐色尾羽極明顯。覓食水邊小昆蟲。

名稱│白鶺鴒 學名│ Motacilla alba 特徵│白鶺鴒喜於晨、昏覓食,通常在水邊礫地獵食,如見飛蟲則起飛啄食。 在地上奔走動作快速,當停立時則上下擺動尾羽,作波浪狀飛行。

027


災害與災害潛勢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災害歷史 ( 參考自謝等、蕭等 )

災害位置圖

圖 3-18 災害位置圖

事件│連日雨勢 時間│ 100/05/15 災害│崩坍 災害│ 新北市石碇區區

事件│連日雨勢 時間│ 96/06/04 災害│崩塌 災害│新北市石碇區潭

地點│ 公所前方 100 公

地點│邊里外石崁產業

尺處。

道路。

028


土石流潛勢溪流

石碇區在水土保持局的資料上擁有 9 條潛勢溪,被列為土石流警戒範圍。而在本研究區域附近的土石潛勢溪流就 有七條。最靠近規畫區域之土石流潛勢溪流為新北 DF112 和 DF115 將有可能對規劃區域帶來災害。( 詳細紀錄 參考附錄二 )

編號│ DF116 村里│潭邊里 溪流名稱│烏塗溪 溪流長度│ 1,603.0m 地標│摸乳巷 發生潛勢│中 保全住戶│無 警戒值│ 500

編號│ DF112 村里│潭邊里 溪流名稱│烏塗溪 溪流長度│ 970m 地標│石碇公所、衛生所 發生潛勢│中 保全住戶│ 5 戶以上 警戒值│ 500

編號│ DF117 村里│烏塗里 溪流名稱│烏塗溪 溪流長度│ 1,438.0m 地標│溪口橋 發生潛勢│中 保全住戶│ 1~4 戶 警戒值│ 500

編號│ DF115 村里│潭邊里 溪流名稱│烏塗溪 溪流長度│ 1,437.8m 地標│豐田一號橋、石碇分駐所 發生潛勢│中 保全住戶│ 1~4 戶 警戒值│ 500

編號│ DF114 村里│潭邊里 溪流名稱│烏塗溪 溪流長度│ 1,024.9m 地標│小粗坑 發生潛勢│中 保全住戶│ 1~4 戶 警戒值│ 500

編號│ DF118 村里│烏塗里 溪流名稱│烏塗溪 溪流長度│ 1,861.2m 地標│大安橋 發生潛勢│中 保全住戶│ 1~4 戶 警戒值│ 500

編號│ DF113 村里│潭邊里 溪流名稱│烏塗溪 溪流長度│ 646.82m 地標│玄義宮 發生潛勢│持續觀察 保全住戶│無 警戒值│ 500

029


地質敏感區

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資料所示,敏感區基本上均分為高、中、低敏感區三級,中、高二級分別為具有發生潛勢及 高發生潛勢,較不具發生潛勢或極低者判定為低敏感區。

名稱│落石 定義│落石指為發生在陡峻之

名稱│岩 屑崩滑 定義│風 化 土 層、 岩 屑、 崩 積

岩坡上岩塊或岩體自岩

層或鬆軟、破碎地層等

壁上分離後,以 自由 落

材料之崩落或滑動現象。

體、滾動或彈跳等方式 快速向下運動之現象。

名稱│土石流 定義│崩塌土石與水混合在重

名稱│岩體滑動 定義│滑動面深入新鮮岩體中

力作用下沿山溝或溪谷

之滑動現象,通常具有

中河床流動的現象。

一定的規模。

030


下圖為災害潛勢區之分部研究範圍具有落石潛勢區、岩體滑動及岩層崩滑潛勢區、山崩潛勢區、兩條土石流潛勢 溪流,故本規劃區域有岩層崩滑的高危險,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得結果。

圖 3-20 災害潛勢圖

031


設施調查 installat examine 護岸類型調查

規劃範圍內包含崩山溪與烏塗溪交會和形成石碇溪,崩山溪切 3 個斷面,A1、A2、A3,烏塗溪切 1 個斷面,即 B1,而石碇溪切 2 個斷面,即 C1、C2,作為護岸調查。如下圖所示,其護岸擋土牆形式有漿砌石、混凝土等護岸。 ( 詳細調查於附錄三 )

斷面│ C1 左岸 斷面│ C1 右岸 材質│混凝土 材質│漿砌混凝土 高度│ 5m 高度│ 7m

斷面│ A3 左岸 材質│混凝土 高度│ 1.7m

斷面│ A3 右岸 材質│混凝土 高度│ 5.2m

斷面│ A2 左岸 斷面│ A2 右岸 材質│砌石混凝土 材質│混凝土 高度│ 3.8m 高度│ 3.7m

斷面│ C2 右岸 斷面│ C2 左岸 材質│漿砌混凝土 材質│漿砌混凝土 高度│ 3.9m 高度│ 4.8m

斷面│ B1 左岸 斷面│ B1 右岸 材質│混凝土 材質│漿砌混凝土 高度│ 5m 高度│ 4.65m

032

斷面│ A1 左岸 斷面│ A1 右岸 材質│混凝土 材質│混凝土 高度│ 2.5m 高度│ 9m


排水設施調查

D點 C點

排水導水設施分布圖 B點

033

A點


動線週邊設施調查

在規劃範圍內基本調查週邊設施的尺寸,利於未來之規劃與設計。如表 3-24 所示其座標位置及說明。( 詳細調查 於附錄四 )

動線週邊設施調查 - 橋梁

石碇之心橋

霧影虹橋

萬壽橋

034

街仔橋頭


動線週邊設施調查 - 西街設施

西街下河床樓梯

西街圍牆

西街下河床樓梯

動線週邊設施調查 - 東街設施

035


人文環境 Artificil environment

歷史脈絡 石碇早期因移民至深坑一帶閩南人,沿景美溪溯至石碇溪與烏塗溪谷地,在此草創四舍,為西街的雛形;居民早 期以染布為業,種植大菁,後因位居淡蘭古道交通要點轉為茶葉貿易活動成為茶葉集散中心。

早期石碇以大菁、茶葉交易成為北台灣的染業、茶業重鎮,西街上當時建造的石頭屋、集順廟、老樹都見證了這 段興盛時光。之後煤礦業盛極一時,為了解決大批外來人口卻腹地狹小的問題,便在東街發展出吊腳樓特殊的建 築形式,經濟中心也從西街往東街移動。串聯深坑與淡水的淡蘭古道也一直扮演著石碇繁榮重要角色。

深坑聽屬石碇圖

拳山堡石碇圖

日據時期因煤礦的開採,運媒台 車鐵道行經的東街逐漸興起。

台北縣石碇鄉圖

深坑聽屬石碇圖

北宜公路拓建,加上煤礦沒落東

因煤礦興盛的東街漸漸取代了西

西街繁華景象不復以往,形成今

街的地位。

日風貌

036


歷史 石碇東街 石碇東街昔稱「內月仔」發展較西街慢。清朝石碇開發早期是作 為茶的買賣集散地。東街曾被戲稱為「乞丐寮」,因當時的北區 交通入口在此且為石碇的茶葉買賣集散地,商旅雲集交易熱絡。 乞丐在此可以乞討食物及錢財等,但因天黑後無法回家。今日石 碇東街一帶的溪邊搭起「寮仔」過夜。當時東街還沒有住屋,人 們見到就戲稱那一帶為「乞丐寮」。石碇也因為腹地小,便有人 開始往東街居住,帶動了東街的發展。以後大家就堆高起來蓋房 子,道光年間形成小街市。過去這裡大概有三十人以上的挑夫, 很熱鬧,日用百貨每樣都有,大家都要到石碇來買,因此又叫做 「小迪化街」。這裡還有特殊的 「吊腳樓」建築形式,是居民為 解決腹地狹小所發展出來的。在東街內形成特殊的內街稱為「不 見天」,是昔日東街商家進行交易買賣的地點。

石碇西街 石碇西街為石碇地區主要發源地。早期西街居民以大菁為主要經 濟產物。在染布業發達時期,石碇西街上出現許多染坊,各家門 前羅列一排排的染布大桶。繼染布業之後,石碇西街的繁榮得力 於茶葉的交易,當時的茶葉交易主要集中在集順廟與石碇國小前 的廟埕廣場。各地茶農湧來採購,廣場上常擠得水泄不通,較晚 到校的學童甚至進不了校門。後來石碇西街由於煤礦的發展,茶 葉的沒落,漸漸地發展重心便轉移到石碇東街。現在的石碇西街 扔然遺留下集順廟、石頭屋、老樹與舊有的街道形式,成為具有 文化內涵的歷史性老街。

037


景點介紹

石碇景點分布

038


(1) 大小山豬石 石碇西街的橋墩有相當特別的兩塊石頭,外型向似“山豬”又因為大小兩塊石頭靠集在一起所以又稱作大 小山豬石,是相當的特別天然地理景觀,另外在景觀中的高架橋墩可別小看它,它可是全東南亞最高的橋 墩,北宜高速公路橋墩,到石碇可別錯過這邊的大小山豬石。 (2) 溪中巨石 橋下有從前沒有橋的時候所渡河留下的巨石也是相當難得的景象,假日休閒時間的話,可以來這邊體驗一 下這邊的美景。

(3) 百年石頭屋 在石碇東街的街道裡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屋,相當具有石碇早期的特色,裡面有相當多的石器以及古老製 藥器材,讓您可以體驗一下從前人生活在其中的感覺。 (4) 吊腳樓 來到東街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這裡最特別的建築,過去在山區,人們為了把房屋建築在理想的地方,有時 不得不將建築的一部份懸空撐起,所以石碇東街靠溪側的房子都用柱子支撐起來,由日據時代保留至今, 成為別具特色的建築。這裡特殊的吊腳樓建築形式,是居民為解決腹地狹小所發展出來的。 (5) 遠光打鐵店 遠光打鐵店遠近馳名,有不少媒體及許多名人前來,採訪參觀,像前任總統陳水扁、前台北縣長蘇貞昌等, 皆曾到此參訪,而老闆對自己的作品所展現的自信,亦是此店遠近馳名的原因。 (6) 集順廟 集順廟創建於 1838 年,奉祀保儀尊王。相傳祭拜保儀大夫與保儀尊王可以保祐開墾山坡地順利平安,而保 儀大夫與保儀尊王為唐朝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城的張巡、許遠。二人死後被尊奉為神,後來皇帝封張巡 為保儀大夫,許遠為保儀尊王。 (7) 不見天街 在石碇東街的街道裡因為房屋距離很近,且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因此街道的上方均為建築物所覆蓋,而成 為名符其實的「不見天街」。街內曾是本區有名的菜街,而今僅有幾攤菜販和以賣豆腐出名的老店,每到 假日到此來參觀的人潮可是不少。

039


產業發展 大菁

現在石碇國小下去那一條,當時很多人都在做染布用的 大青生意…」 (1) 石碇鄉最早之經濟作物 (2) 同治末年歸於全廢 (3) 一次大戰因染料爆漲,栽種者及面積激增,但僅一 時榮景 (4) 現石碇山區鞍部皆可見大菁 (5) 相傳坑內、十三股等地有藍泥製作之遺址

藍泥製作可能分布圖

大菁 /( 馬藍 ) Strobilanthes cusia 萃取藍靛 建藍染液

採割大菁

生葉浸水 溶出色素

撈出腐葉

濾渣

藍泥加水 稀釋

倒入木灰 鹼水

加入蜂蜜、 米酒

每天攪拌, 使其發酵

染色原理

染色原理 : 靛藍 製作過程 : 構圖製作

溶解還原 清水濕潤

染色 染色

加入石灰水,攪拌 始藍靛和石灰結合

氧化發色 氧化

靛藍 清洗

染布公藝

A: 夾染、紮染、絞染 B: 縫染 C: 蠟染 D: 糊染 ( 型染 ) 藍染製作過程說明圖

040


茶葉

茶葉繼染布業之後成為石碇主要的產業。當時 石碇的狗寮仔埔,曾有英國人來此設立商行, 專事收購石碇所產的茶葉。由於收購的價格對 當時的人來說是蠻高的,於是導致了石碇居民 的紛紛改種茶葉,加上石碇地區之氣候正適宜 茶葉的生長,故使得石碇地區與文山地區並列 為臺灣東北丘陵之重要茶葉產地。此時的石碇 東西街,正位於「淡蘭古道」的交通樞紐位置

石碇街區礦坑遺址及舊有台車路線

上,其由於佔據著水路交通之重心,逞交通之 便,很快地便發展成為茶葉的主要集散之地。

事實上,石碇西街的持續繁榮即主要得力於茶葉的交易。當時茶葉 的交易多集中於集順廟廟埕進行,不僅繁榮 了石碇西街的街景,同時也帶動了西街對岸東街的發 展 。

日據大正五、六年間〈1916、1917 〉,石碇茶葉盛況臻於頂峰,石碇與汐止及竹東同被列為當時臺灣的三大茶 市 。 當時的石碇茶市仍位於今日石碇西街石碇國小前的廣場之中,山中茶農將茶葉一擔擔地挑來此地出售,而 各地的茶販亦湧來採購,廣場上人群磨肩擦踵,常擠得水泄不通,因此較晚到校的學童甚至進不了學校 。

現今的石碇,依然是文山包種茶得主要產地。除此之外,每年亦都固定舉行文山椪風茶的比賽。這種百年前即曾 遠銷歐洲,並被歐洲人美稱為「東方美人茶」的椪風茶,具有成熟的蜜香與軟甜的滋味,正是石碇目前亟欲推廣 而享譽全省的農作物,值得大家到石碇來一嚐究竟。

041


煤礦

台灣北部煤田,分布於新竹縣大安溪至台北縣東海岸延長約百里之地區內,本區煤礦則產自此一區域。北部煤田 屬於第三紀層,煤礦大體分為三系統,及上部夾煤層「五堵煤層」、中部夾煤層「四腳亭煤系」、下部夾層煤系, 而以中、下夾煤層為主。此二系煤層各陰地區不同,其厚薄亦迥異。煤層因連綿東西之大斷層與摺層,「露頭線」 隨處可。

根據石碇鄉志紀載,本鄉煤礦屬於石底煤礦,此礦區東西長十五公里,南北寬四公里半,包括乎溪鄉及石碇鄉, 共約六七 ‧ 五平方公里。其地理形勢,以基隆、文山兩區接壤界之大湖格分水嶺為中心言之,恰佔有東西兩流域。 東部流域屬於基隆河本流上游地區,流長久公里;西部流域屬於新店溪支流景美溪上游,即大溪乾溪上游地域, 流長五公里。礦區內群山重疊,溪流湍急,可耕土地甚少。依據經濟部礦務局資料顯示,石碇鄉礦區包含二坑、 修紀煤礦、原允坑煤礦雄獅煤礦、順興煤礦、裕盛煤礦、鴻成煤礦等。

日據時期,石碇鄉境內的石碇村與中民村,由當時的藤田組與礦業鉅子顏雲年合資開發,組成「臺北炭礦株式會 社」,中民村也因礦業的發展,經濟的活動型態由「農業」轉變成為「礦業」。石碇鄉境內因煤礦的發展,大量 外來人口移入,造成了石碇村與中民村日漸繁榮。另外在石碇村,礦工大多開始在石碇的東街搭起簡陋的房子, 東街開始有為滿足礦工生活而開張的店家如查某間、戲院等,帶動了石碇的商業,漸漸東街形成完整的街道形式, 而其他礦坑周圍也相繼出現了一些聚落。在過去石碇運煤方式如下 : (1) 日治時期 1917: 設置軍用輕便軌道,又名軌道,車名為抬車,隨著產業發展而延長,過去運查與煤的私設便道 有二 : A. 台北南門新店間,長 6.1 里 B. 景尾石碇間,長 1.6 里 (2) 平溪鐵路及萬新鐵路 (3) 菁景公路

石碇街區礦坑遺址及舊有台車路線

042


043


分析 Analyze

044


045


水文分析 Hydrology Analze 集水區分區圖

利用合理化公式求出研究範圍內不同 重現期距下之洪峰流量。根據水土保 持技術規範 (2005),合理化公式 ( 如下 公式一 )。

QP =

1 CIA 360

( 公式一 )

式中,Q= 洪峰流量 (cms); C= 逕流係數; I= 平均降雨強度 (mm/hr); A= 集水區面積 (ha)

逕流係數 C 值 逕流係數 C 值之決定分為無開發計畫區及有開發計畫區兩大類;有開發計畫區又分為開發前及開發中兩種情形。 各項 C 值應依逕流係數 C 值參考表 ( 水土保持手冊 , 2005) 選擇之 ( 參考附錄 );開發前採用無開發地區之 C 值, 開發中之 C 值為安全計採用 1。但有實測資料者不在此限。 本集水區內溪流位於山嶺區,C 值介於 0.70~0.80 之間,其因水保局於此溪流進行整治工程,山嶺區開發後的 C 值為 0.80,此集水區屬於非均值區域,需以下列公式試算 C 值。 n

C=

∑ CiAi i =1 n

( 公式二 )

∑ Ai i =1

將集水區分成四區,即 A、B、C、D,如集水區分區圖所示,利用 GIS 系統得知各區的集水區面積,並依據逕流 係數 C 值參考表,分析四區狀況,A、B、C 集水區狀況皆為開發後整地區,因此 C 值訂為 0.75,而 D 集水區狀 況在於無開發與開發整地之間,因此將 C 值訂為 0.75,在依 ( 如上公式二 ) 公式得出全區集水區之 C 值。

平均降雨強度 I 值 根據水土保持規範 (2005),降雨強度 I 之無因次降雨強度公式下 ( 公式三、公式四 )

( 公式三 )

( 公式四 )

046


上式中,P 為年平均降雨量 (mm); t 為降雨延時 (min); T 為重現期距 (years); I 為重現期距 T 年,降雨延時 t 分鐘 之降雨強度 (mm/hr); I 為重現期距 25 年,降雨延時 60 分鐘的之降雨強度 A、B、C、G、H 係數,依照下賴關係 式進行推算。 ( 公式八 )

( 公式五 ) ( 公式六 )

( 公式九 ) ( 公式七 )

集流時間 tc 集流時間 tc 為集水區中最遠點流至集水區出口所需的時間,其中包括雨水經地表面,由集水區邊界流至河道所 需之流入時間 t1 與雨水經由河道,由上游流至下游所需之時間 t2:

tc= t1+ t2

( 公式十 )

式中,tc= 集流時間,單位為 (min); 流入時間 t1 可由下式估算。

t1=l/V

( 公式十一 )

其中,l : 漫地流流動長度 (m);V: 漫地流流速,指水流由集水區邊界流至河道過程 ( 一般採用 0.3~0.6 公尺 / 秒 )。 漫地流流動長度之估算,在開發坡面不得大於 100 公尺,在 ( 公式十一 ) 式集水區中不得大於 300 公尺。( 公式十 ) 式中之流下時間 (t2) 為天然河段之上游流至下游所需之時間得採用下列芮哈(Rziha)之經驗公式估算:

t2=L/W

( 公式十二 )

其中,流下速度(雨水經由河道由上游流至下游的平均速度);單位為 km / hr,可由下式估算: ( 公式十三 )

式中,H 溪流縱斷面高程差(km);L:溪流長度(km) 由溪流長度 L 及縱斷面高度 H,代入 ( 公式十三 ) 式中,求得流下速度 (W),再將流下速度 W 代入 ( 公式十二 ) 式中求得流下時間 t2,漫地流流速以 0.5 公尺 / 秒代入 ( 公式十一 ) 式中求得流入時間 t1,求得流入時間 t1 與流 下時間 t2 帶入 ( 公式十 ) 式中得知集流時間 tc(min)。並推算出重現期距 5 年、10 年、25 年、50 年、100 年、 200 年之降雨強度及集流時間。

洪峰流量 集水區水文分析主要是要推算洪峰流量,由於上述集流時間與降雨量之推算,將前述之逕流係數 C 及演算後的集 流時間 tc,以及利用 GIS 算出的集水區面積,再配合上述推算資料中,不同之重現期距下所得到的降雨強度 I, 帶入合理化公式 (51) 式中,便可算出四區集水區在不同重現期距的洪峰流量 Qp。( 計算結果參考附錄六 )

047


水理分析

曼寧指數推估表

自然河道與人工河道之水理現象不同,自然河道蜿蜒、 流況豐富。透過適當河道結構物可以改變流況、流場、 流速、水深等水理參數。目前普遍運用在水土保持坡地 排水和河溪整治工程中的曼寧公式,可表示為

式中 : V= 平均流速 ( 公尺 / 秒 )、R= 水力半徑、S= 坡度、 n= 曼寧粗糙係數。 根據定量流連續方程式

可得的水流流量為

n

斷面分析 將規畫範圍分別在崩山溪、烏塗溪及石碇溪共切 16 個斷面,並繪製其剖面圖,依據水保手冊之曼寧糙度係數表 推估曼寧 n 值,如圖所示。

斷面分布圖

048


依據上述曼寧公式及斷面分析所得的資料,可算出各個斷面的水深,算出水深即可得流速。水深公式如下 :

利用定量連續方程式,如公式 (),流速公式如下 :

推估河道拋石粒徑大小與河流穩定分析 生態工法上常利用塊石材料來堆砌護岸或做拋石,這些石塊需多大方能穩定而不易受水流推移,其大小需加以推 估。藉著上述公式算出的數據資料,再加以分析。有兩公式,一為顆粒臨界 Shield' 始動公式如下 :

D=11hs 式中 : h= 水深;s= 坡度。

二為依據日本國土開發技術研究中心 (1999) 編著之「護岸之力學設計法」,對位於溪床或岸坡鬆散之塊石能抵抗 水流曳引力,而不發生移動之最小塊石粒徑可由下式

式中 : Dm= 塊石之平均粒徑 (m);Vo= 流速 (m/sec);Gs= 塊石比重,一般用 2.65;g= 重力加速度 = 9.81 (m/ Ei = 亂流影響係數 (=1.2~0.86,亂流小係數值大,反之則小 );。k 為坡度傾角 θ 之修正係數,可表示為 :

式中 : φ 為材料於水中之安息角,自然石塊可採用 φ=38°,碎石採 φ=41°。 可比較兩公式推算出的塊石粒徑,再分析出在各重現期距下的流速與水深中推算出的粒徑來做比較。 將範圍內的各斷面,利用上述公式演算 ( 參考附錄拋石粒徑數據分析八 )

049

);


河道評估

出水高與排洪量參考表

根據上列水文分析演算數據,曼寧 N 值評估等資料,對研究 區內 16 個斷面進行水理分析,並以重現期距 50、100 年, 演算其水位結果,而根據水土保持規範,下表為出水高排洪

排洪量 m3/s 未滿 200 200-500 500 以上

出水高 m 0.6 0.8 1.0

量參考表,出水高應當介於 0.8m~1m 為安全,評估其是否安 全。

水位 左右護岸與重現期距圖 以 50 及 100 年重現期距之流量分析崩山溪 - 石碇溪及烏塗溪 石碇溪之水深變化,在不同重現期下,隨著距離及位置的改 變,影響水深變化的關係。由崩山溪 - 石碇溪圖中可知在斷 面的左護岸 1-2、3-2、3-4 明顯過低有溢流危險,在斷面 1-4、 3-3、3-5、3-6、3-7 沒有在安全範圍內,有溢流危險 ; 而斷 面的右護岸 3-3、3-4、3-5、3-6、3-7 沒有在安全範圍內,也 有溢流危險。由烏塗溪 - 石碇溪圖中可知在斷面的左護岸 2-2 沒有在安全範圍內,有溢流危險,如圖所示。

流速 不同重現期距流量之流速變化 以 50 及 100 年重現期距之流量分析崩山溪 - 石碇溪及烏塗 溪 - 石碇溪之流速變化,在不同重現期下,隨著距離及位置 的改變,影響流速變化的關係。由崩山溪 - 石碇溪圖中結果 可知斷面 1-4 流速最快,在 100 年重現期距時,流速大於 8, 河川受到嚴重淘刷 ; 而斷面 3-5 流速最緩,不易造成淘刷, 由烏塗溪 - 石碇溪圖中結果可知斷面 2-3、2-4 流速最快,在 100 年重現期距皆流速大於 8,受到淘刷亦為嚴重,如圖示 所示。

050


粒徑 重現期所需平均粒徑圖 由崩山溪 - 石碇溪粒徑圖中顯示所需粒徑範圍在 1.5m 至 5m。 由烏塗溪 - 石碇溪粒徑圖中顯示所需粒徑範圍在 1m 至 2.8m。

出水高安全評估表

斷面

重現期距

流速 (m/s)

水深 (m)

出水高 (m)

安全評估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2-4 3-1 3-2 3-3 3-4 3-5 3-6 3-7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6.29 6.52 6.84 7.91 6.80 6.23 7.28 7.90 7.99 6.67 7.53 6.12 5.99 5.67 5.91 5.86

3.08 3.24 3.38 4.38 4.32 3.15 3.81 3.14 3.11 4.74 6.55 6.58 5.60 5.69 5.90 4.93

2.84 -0.74 1.67 0.47 1.48 3.30 0.24 2.36 3.80 2.26 -0.75 0.22 -1.45 0.41 -0.30 0.67

O X O X O O X O O O X X X X X X

051


動線規劃,利用既有街道配合水泥砌石之整體臨溪步道(約用整體平均一年重現期距所需之粒徑大小),配合前 組設計之拋石位置,達到整體動線規劃。

拋石排列形式與探討

X 受水流衝擊面積大 與河道摩擦面積小

O 受水流衝擊面積小 與河道摩擦面積大

擴散水流

★周邊擺放石塊增加

摩擦力與阻力,更 能穩定拋石。

匯集水流

052


潛力與限制 規畫區內擁有需多潛力的資源條件應多加利用,但也有許多缺失應加以改善或防治,其說明如下 :

潛力因子與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

潛力因子 1. 2. 3. 4. 5. 6.

群山環繞,景色優美 生態資源豐富 遠離塵囂,空氣清爽 歷史文化 多處休閒健身步道 地處近郊,擁有時間上的優勢

1.

在地歷史建築方面-吊腳樓與歷史悠久的老街, 獨具有特色。 保存產業歷史脈絡,喚起石碇舊有印象。 溪流與山林貫穿,蘊育著歷史與自然特色,創造 人、水與山的相互關係。

2. 3.

1. 2. 3. 4.

多處災害潛勢區,預防自然災害為首要重點 大眾運輸少而不便 商家、設施與景點多集中於東街 動線規畫不全

1.

材料與工法的演變,傳統建築的保存更加不 易。 傳統產業式微,在缺乏包裝的石 碇難以維持。 人與水為了解決防安的議題,在 兩者之間築起一到屏障。

2. 3.

課題對策 經過調查分析後及根據潛力與限制因子統整,進行解決方案統整,如圖所示,下表中為課題對策。 轉變石碇區的現有色彩印象,探討石碇區舊有色彩與歷史之印象,規劃舊有的色彩、人文歷史發展並納入防災安 全的考量提升休憩空間。

石碇色彩

石碇印象

拋石遊憩 面向

課題

對策

石碇色彩

石碇市區新舊建築參雜,缺乏自明性 意象。

提出屬於石碇色彩系統準折,並配合自然色彩,達到和 諧且具有自明性意象的小鎮。

石碇印象

時代的變遷,使傳統產業與景點 特色逐漸式微。

將石碇各特色景點利用色彩準則,將產業特色更加明 顯。

防災拋石

(1) 無親水區域。 (2) 由於淘刷,造成建築地基裸 露或傾斜。

(1) 利用拋石建立親水區域。 (2) 利用拋石加強侵蝕面的防護,進 一步改善傾斜的樑柱,加強地基 的穩固。

053


設計 Design

054


規劃構想 Plan Conceive

1.

在腹地較大之河床,利用拋石之固床工法重整腹地,建立親水空間。

2.

利用拋石防止淘刷或減緩流速。

3.

利用拋石建立臨溪步道,使動線更為完整。

055


規劃分區

I 區 - 小橋流水區 遊憩與動線目的的固床拋石,不僅減緩流速,達到安全之目的,亦當作水上橋梁。由於 DF112 潛勢溪流矩形排 水口不斷對斷面 3-3 右岸不斷的沖刷,造成地基淘刷嚴重,以引流此潛勢溪流改道,並利用拋石堆高腹地建立步 道,阻擋繼續淘刷。引流潛勢溪流伴隨建立的步道,蜿蜒著沿著右岸往下游而去,在上也建立小橋連接左右腹地, 配合著前組的自行車道經過此區,更能增加此步道使用者與車道使用者的視覺與聽覺性,讓遊客來到此處可以盡 興的戲水,增加石碇的趣味性。

II 區 - 漫步水花區 烏塗下游河段,步道寬闊,左岸腹地較大,水深較淺,流速較急,水流衝擊石頭讓使得水花斑斑,些微整理腹地, 讓原有的水泥改成砌石步道,排水性更好,改善積水問題,加上美化護岸,使景觀達成一致性。除了散步賞景, 也能至水邊踢水嬉戲。

III 區 - 岩風休憩區 此區石碇東街是充滿歷史人文的景象,以岩盤地形為著名,也因此地區流速快、水位深,有些橋墩、護岸等,都 受到淘刷,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利用塊石些微整地,在符合有階梯與河岸腹地等條件下,建立四個賞水看台,增加 親子同樂的賞水空間。

056


規劃設計

平面設計圖

I 區 - 小橋流水區

I 區示意圖 設計前

設計後

057


細部設計 --I 區之斷面 3-1 設計方法 1. 穩固河床,建立親水空間。 2. 位於溪流交接處,腹地較大。 3. 動線集中點。 4. 水深較淺,(10cm 至 40cm 之間 ) 5. 河流交接流速快,利用河床拋石減緩流速。 設計前

設計後

小結

左岸原 1m 步道加寬至 2m。

利用 100 年重現期 1.6 米之粒徑穩固河道左右。

在河道中用所算出之粒徑範圍拋下拋石。

拋石示意圖

•在拋石前利用一年重現期之石塊鋪入土裡,防止因水流匯集造成之淘刷。 •下游採丁壩設計

058


細部設計 -- I 區之斷面 3-2 設計方法 1. 原先右岸無腹地,利用拋石建立腹地形成臨溪步道於斷面 3-2。

設計前

設計後

小結

•左岸原 1m 步道加寬至 2m。 •利用 100 年重現期 1. 9米之粒徑 穩固河道左右。 •右岸堆出 2.5 米寬之腹地。 •在左岸挖縮約 3m。

拋石示意圖

•利用 50 年重現期約一米五之粒徑, 配合石塊建立步道

059


細部設計 -- I 區之斷面 3-3 設計方法 1. 挖深河道中段與左岸腹地填至被淘 刷的左岸。 2. 在左岸填出兩米寬之步道。 3. 拆除左岸較低之步道,保留較高之步道動線。 4. 利用一百年重現期之粒徑穩固河床 左右。

設計前

設計後

060


細部設計 -- I 區之斷面 3-4 設計方法 1. 河床左右堆高並填出腹地。 2. 利用一百年重現期所需粒徑穩固河道 左右。 3. 在左岸護岸利用拋石建立步道。 4. 右岸引流 DF112 潛勢溪流伴隨右岸步道。

設計前

設計後

拋石示意圖

•引流位於斷面 3-3 之潛勢溪水,沿著木棧道下方至木棧道末端流出。 •木棧道末端至斷面 3-7 右岸間,設計一寬 2 m深 1 m之渠道。 •引流渠道利用黏土層鋪底防止滲水。 •渠道中擺放石塊防止掏刷。

061


II 區 - 漫步水花區

II 區示意圖

設計前

設計後

062


細部設計 -- II 區之斷面 2-2 設計方法 1. 利用拋石些微整理腹地。 2. 利用拋石建立步道。 3. 護岸外部加上砌石。 4. 隱藏排水管。

設計前

設計後

步道與護岸細部設計圖與示意圖

063


III 區 - 岩風休憩區

III 區示意圖

064


細部設計 --III 區之斷面 1-3 設計方法 1. 在東街有腹地之河岸階梯周圍,建立賞水休憩空間。藉由原岩盤地形加上利用塊石整地,建立賞水看台。

設計前

設計後

拋石示意圖

1. 在右岸利用一百年重現期之粒徑建立步道,並防止淘刷。

065


細部設計 -- III 區之斷面 1-4 設計方法 由於岩盤地形無法挖深河道,可能採護岸加高或架高道路,使斷面有效增加。(使用前 2013 年畢業設計之“動脈” 之設計)

•右岸道路採高架。

066


067


附錄 Appendix

068


069


附錄一 計算粒徑平均紀錄表

區域一樣本紀錄 ( 以公尺為單位 )

樣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1 1.1 0.54 0.35 0.4 0.06 0.38 0.25 0.8 2.2 0.33 0.07 0.38 0.4 0.8 0.9 0.45 0.38 0.3 0.6 0.5 0.15 0.15 0.45 0.5 0.45 0.5 0.5 0.45 0.2 0.35

D2 0.6 0.5 0.45 0.15 0.05 0.3 0.1 0.4 1 0.25 0.065 0.25 0.37 0.5 0.65 0.75 0.36 0.2 0.35 0.35 0.15 0.85 0.3 0.35 0.35 0.4 0.25 0.35 0.1 0.2

D3 0.55 0.4 0.23 0.3 0.02 0.25 0.1 0.5 1.1 0.2 0.04 0.2 0.25 0.35 0.25 0.7 0.24 0.2 0.3 0.4 0.2 0.85 0.2 0.45 0.15 0.8 0.5 0.4 0.2 0.2

幾何 0.71 0.48 0.33 0.26 0.04 0.31 0.14 0.54 1.34 0.25 0.06 0.27 0.33 0.52 0.53 0.62 0.32 0.23 0.40 0.41 0.17 0.48 0.30 0.43 0.29 0.54 0.40 0.40 0.16 0.24

區域四樣本紀錄 ( 以公尺為單位 )

算數 0.62 0.46 0.34 0.24 0.04 0.29 0.11 0.48 1.15 0.23 0.05 0.24 0.32 0.46 0.48 0.69 0.31 0.21 0.35 0.39 0.17 0.73 0.27 0.41 0.26 0.58 0.38 0.38 0.15 0.21

樣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70

D1 1.13 0.37 0.75 1.1 0.75 0.22 1 0.15 0.53 0.6 0.55 0.2 0.4 0.4 0.2 0.62 0.35 0.5 0.33 0.17 0.4 0.4 0.3 0.25 0.4 0.2 0.17 0.46 0.22 0.18

D2 0.57 0.55 0.45 1 0.6 0.15 3.95 0.09 0.35 0.43 0.27 0.14 0.3 0.25 0.15 0.35 0.1 1.2 0.18 0.25 0.35 0.25 0.25 0.23 0.35 0.08 0.2 0.28 0.06 0.12

D3 0.35 0.35 0.2 0.8 0.5 0.18 2.55 0.11 0.24 0.33 0.35 0.1 0.2 0.3 0.08 0.39 0.26 0.75 0.23 0.15 0.35 0.2 0.2 0.1 0.2 0.23 0.11 0.26 0.15 0.1

幾何 0.61 0.41 0.41 0.96 0.61 0.18 2.16 0.11 0.35 0.44 0.37 0.14 0.29 0.31 0.13 0.44 0.21 0.77 0.24 0.19 0.37 0.27 0.25 0.18 0.30 0.15 0.16 0.32 0.13 0.13

算數 0.51 0.44 0.35 0.92 0.57 0.17 2.89 0.10 0.31 0.40 0.33 0.13 0.26 0.29 0.12 0.39 0.19 0.91 0.22 0.20 0.36 0.24 0.23 0.17 0.28 0.15 0.16 0.29 0.11 0.12


區域六樣本紀錄 ( 以公尺為單位 )

區域五樣本紀錄 ( 以公尺為單位 )

樣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1 7.2 0.65 1 0.6 0.3 0.27 0.3 0.75 0.35 0.2 0.55 0.73 0.28 0.5 0.09 1.2 0.65 0.32 0.6 0.5 0.55 0.45 1 0.5 0.26 0.14 0.4 0.37 0.3 0.15

D2 4.4 0.6 1.4 0.45 0.05 0.12 0.3 0.6 0.37 0.15 0.35 1.2 0.2 0.5 0.23 1.2 0.4 1.3 0.95 0.45 0.5 0.3 0.75 0.7 0.24 0.24 0.36 0.28 0.25 0.14

D3 3.1 0.3 0.4 0.4 0.55 0.15 0.18 0.3 0.25 0.05 0.2 0.3 0.05 0.15 0.02 1.6 0.32 0.95 0.35 0.25 0.25 0.15 0.6 0.3 0.13 0.25 0.28 0.12 0.15 0.05

幾何 4.61 0.49 0.82 0.48 0.20 0.17 0.25 0.51 0.32 0.11 0.34 0.64 0.14 0.33 0.07 1.32 0.44 0.73 0.58 0.38 0.41 0.27 0.77 0.47 0.20 0.20 0.34 0.23 0.22 0.10

算數 4.04 0.46 0.87 0.44 0.27 0.15 0.24 0.47 0.31 0.10 0.30 0.71 0.13 0.33 0.11 1.37 0.39 0.99 0.63 0.36 0.39 0.24 0.71 0.49 0.19 0.23 0.33 0.21 0.21 0.10

樣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071

D1 0.2 0.2 0.65 0.75 0.35 1.4 0.5 0.35 0.9 0.8 0.5 0.4 2.05 0.3 0.57 1 0.4 0.4 0.6 0.52 0.39 0.38 0.32 0.24 0.4 0.2 0.4 0.1 0.5 0.15

D2 0.25 0.15 0.45 0.45 0.3 1.25 0.35 0.3 0.6 0.45 0.35 0.35 1.9 0.23 0.34 0.6 0.45 0.35 0.45 0.3 0.24 0.33 0.2 0.13 0.73 0.15 0.3 0.35 0.15 0.3

D3 0.15 0.1 0.5 0.15 0.25 0.9 0.3 0.25 0.15 0.35 0.15 0.2 1.8 0.08 0.25 0.6 0.35 0.2 0.2 0.3 0.17 0.39 0.1 0.15 0.6 0.08 0.15 0.4 0.2 0.35

幾何 算數 0.20 0.20 0.14 0.13 0.53 0.49 0.37 0.32 0.30 0.28 1.16 1.10 0.37 0.34 0.30 0.28 0.43 0.39 0.50 0.43 0.30 0.27 0.30 0.28 1.91 1.87 0.18 0.16 0.36 0.32 0.71 0.64 0.40 0.40 0.30 0.28 0.38 0.34 0.36 0.32 0.25 0.22 0.37 0.36 0.19 0.16 0.17 0.15 0.56 0.63 0.13 0.12 0.26 0.24 0.24 0.33 0.25 0.20 0.25 0.30


附錄二 潛勢溪流表 編號

村里

溪流 名稱

溪流 長度 (m)

DF112

潭邊里

烏塗溪

970

石碇鄉公所、 衛生所

DF113

潭邊里

烏塗溪

646.82

玄義宮

DF114

潭邊里

烏塗溪

1,024.9

小粗坑

DF115

潭邊里

烏塗溪

1437.8

豐田一號橋、 石碇分駐所

DF116 DF117 DF118

潭邊里 烏塗里 烏塗里

烏塗溪 烏塗溪 烏塗溪

1603.0 1438.0 1861.2

DF119

格頭村

青潭溪

2175.73

DF120

永定村

永定溪

地標

發生 潛勢 中

保全 住戶 5戶 以上

警戒值

持續 觀察 中

500

1~4 戶

500

1~4 戶

500

摸乳巷 溪口橋 大安橋 中大塑膠公司 ( 已歇業 )

中 中 中

無 1~4 戶 1~4 戶 5戶以 上

500 500 500

永定坑

1~4 戶

500

土石流潛勢溪流上之保全戶,以各里區分如下 : • 潭邊里:石崁 31、33、38-2(1 樓 )、38-2(2 樓 )、38-2(3 樓 )、38-3、38-4 號、 小粗坑 9-1 號湳窟 32 號 • 烏塗里:烏塗窟 4-1、4-2 號、48-1 號 • 格頭里:北宜路四段 6、7-5、8、9、10、11、12 號 • 永定里:蚯蚓坑 14、15 號

附錄三 護岸調查表 斷面 A1 座標 316813.981, 2764907.749 既有護岸材質 左岸 右岸 混凝土 混凝土

左岸圖

500

座標 316828.298, 2764916.126 既有護岸高度 (m) 左岸 右岸 2.5m 9m

右岸圖

072

500


斷面 A2 座標位置 316798.008, 2764905.332 既有護岸材質 左岸 右岸 砌石混凝土 混凝土

左岸圖

座標 316709.718, 2764930.594

右岸 混凝土

左岸圖

左岸圖

既有護岸高度 (m) 左岸 1.7m

右岸 5.2m

316520.581, 2764807.058

既有護岸高度 (m) 左岸 右岸 5m 4.65m

右岸圖

斷面 C1 座標 266085.811, 2764808.680 既有護岸材質 左岸 右岸 混凝土 漿砌混凝土

左岸圖

316542.917, 2764977.228

既有護岸高度 (m) 左岸 5m

右岸 7m

右岸圖

斷面 C2

座標 316429.220, 2764968.091

左岸圖

座標 316710.208, 2764922.104

右岸圖

斷面 B1 座標 316532.159, 2764819.299 既有護岸材質 左岸 右岸 混凝土 漿砌混凝土

既有護岸材質 左岸 漿砌混凝土

右岸 3.7m

右岸圖

斷面 A3

既有護岸材質 左岸 混凝土

既有護岸高度 (m) 左岸 3.8m

右岸 漿砌混凝土

316461.192, 2764944.308

既有護岸高度 (m) 左岸 右岸 4.8m 3.9m

右岸圖

073


附錄四 排水與導水設施調查表 編號

實照

A 編號

實照

B

編號

實照

現況

改善

溪水引流道,在下雨 過後功能性不顯著。

排除颱風之降雨量,在日 常下雨過後,基本溪水會 到達之位置,重新設計。

現況

改善

此矩形跌水溝將潛勢 溪流 DF115 引流至 崩山溪。無遮蔽隱藏 物,所以不見美觀。

將排水口用植栽加以掩飾 與美化。

現況

改善

此矩形跌水溝將潛勢 溪流 DF112 引流至石 將排水口用植栽加以掩飾 碇。無遮蔽隱藏物, 與美化。 所以不見美觀。

C 編號

實照

D

現況

改善

青苔片佈由於排放家 庭廢水有些微積水造 成刺鼻難聞之氣味。

集中水有家庭廢水,以簡 略淨化過程後再統一排 放。

動線週邊調查表 座標位置 24 ゚ 59’26.740”N , 121 ゚ 39’41.792”E

街仔頭橋

24 ゚ 59’27.251”N , 121 ゚ 39’38.899”E

霧影虹橋 24 ゚ 59’27.606”N , 121 ゚ 39’38.490”E

東街右岸 24 ゚ 59’28.402”N , 121 ゚ 39’36.949”E

石碇之心橋

照片

說明  扶手 ( 高 ):1.1m  路面 ( 寬 ):4.30m ( 長 ):13.30m  矩形燈 ( 高 ):1.50m 材質 : 水泥、地磚、細粒混凝土、磚頭 * 橋面有些微弧度  橋 ( 寬 ): 0.2m ( 長 ): 14m  扶手 ( 柱 ): 90cm ( 高 ): 70cm 材質 : 水泥仿木質外觀  步道 ( 寬 ): 0.95m  扶手 ( 高 ): 0.90m 材質 : 金屬  花圃 : 0.75m  扶手 ( 間距 ): 1.45m ( 最高 ): 0.9m ( 最低 ): 0.7m 材質 : 金屬  水泥柱 ( 高 ): 1.05m  最路燈 ( 高 ): 1.75m 074


動線週邊調查表 座標位置

照片

說明  步道 ( 寬 ): 2.1m 材質 : 木質  扶手欄 ( 高 ): 1.1m 材質 : 金屬  椅子 ( 寬 ): 46.5cm ( 長 ): 120cm ( 高 ): 40cm

24 ゚ 59’23.742”N 121 ゚ 39’33.285”E

烏塗溪右岸步道

烏塗溪左岸步道

步道 ( 寬 ): 1.05m

烏塗溪右岸步道 路燈

路燈 ( 高 ): 約 3m ( 人 177cm)

24 ゚ 59’27.626”N 121 ゚ 39’34.973”E 萬壽橋

 橋 ( 寬 ): 4.25m ( 長 ): 25.80m  扶手柱 ( 高 ): 1.15m

座標位置

照片

說明  階梯玄關 : 1.2*1.4m 寬 :1.2m 階梯材質 : 木製 支柱材質 : 石塊混凝土 扶手高 : 1.15m  後段平台步道扶手改為金 屬 65cm

24 ゚ 59’28.191”N , 121 ゚ 39’32.061”E

24 ゚ 59’28.191”N , 121 ゚ 39’32.061”E

涵洞約 3*3m * 問題 : 第一段階梯高低不 一 , 寬為 0.80m 擁擠  座椅 ( 高 ): 48cm 材質 : 磚塊混凝土  扶手 ( 高 ): 80cm 材質 : 金屬  步道 ( 寬 ):1.69m 材質 : 仿木頭塑膠 , 底層 為紅磚 , 外圍為碎石混凝土

西街上的步 道

075


動線週邊調查表 座標位置

照片

說明

24 ゚ 59’27.176”N 121 ゚ 39’40.809”E 東街左岸

欄杆 ( 高 ): 75cm 階梯 ( 寬 ): 1.2m 台階 ( 寬 ): 1.05m

24 ゚ 59’27.586”N 121 ゚ 39’44.041”E 豐田橋前左岸

高 : 85cm

24.9905574°N 121.6616297°E 東街不見天街

長 : 2.95m 寬 : 20cm 高 : 40cm

24 ゚ 59’28.676”N 121 ゚ 39’28.943”E

階梯 ( 寬 ): 75cm ( 長 ): 30cm ( 高 ): 1.1m

座標位置

照片

說明

24 ゚ 59’29.115”N 121 ゚ 39’28.618”E

高 : 95cm

24 ゚ 59’29.115”N 121 ゚ 39’28.618”E

 階梯欄杆 ( 高 ):60cm  階梯 ( 寬 ): 85cm ( 長 ): 30cm 階梯平台 ( 長 ):60cm 

24 ゚ 59’28.637”N 121 ゚ 39’27.404”E

階梯 ( 寬 ): 70cm ( 長 ): 30cm

076


附錄五 集水區研究範圍之各區塊及集流時間與降雨強度推算 T 1 2 5 10 25 50 100 200

l(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V(m/s)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H(km) 0.54 0.54 0.54 0.54 0.54 0.54 0.54 0.54

集水 A 區 L(km) W(km/hr) 3.498 23.44 3.498 23.44 3.498 23.44 3.498 23.44 3.498 23.44 3.498 23.44 3.498 23.44 3.498 23.44

t1(s)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t2(s) 149.2 149.2 149.2 149.2 149.2 149.2 149.2 149.2

tc(min) 12.29 12.29 12.29 12.29 12.29 12.29 12.29 12.29

I(mm/hr) 79.02 92.03 109.24 122.25 139.46 152.47 165.49 178.50

T 1 2 5 10 25 50 100 200

l(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V(m/s)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H(km) 0.59 0.59 0.59 0.59 0.59 0.59 0.59 0.59

集水 B 區 L(km) W(km/hr) 4.207 22.04 4.207 22.04 4.207 22.04 4.207 22.04 4.207 22.04 4.207 22.04 4.207 22.04 4.207 22.04

t1(s)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t2(s) 190.9 190.9 190.9 190.9 190.9 190.9 190.9 190.9

tc(min)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14.79

I(mm/hr) 77.412 90.16 107.02 119.77 136.62 149.37 162.12 174.87

T 1 2 5 10 25 50 100 200

l(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V(m/s)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H(km) 0.54 0.54 0.54 0.54 0.54 0.54 0.54 0.54

集水 C 區 L(km) W(km/hr) 2.759 27.06 2.759 27.06 2.759 27.06 2.759 27.06 2.759 27.06 2.759 27.06 2.759 27.06 2.759 27.06

t1(s)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t2(s)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102

tc(min) 9.45 9.45 9.45 9.45 9.45 9.45 9.45 9.45

I(mm/hr) 80.96 94.29 111.92 125.25 142.88 156.21 169.55 182.88

T 1 2 5 10 25 50 100 200

l(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V(m/s)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H(km)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0.48

集水 D 區 L(km) W(km/hr) 3.626 21.27 3.626 21.27 3.626 21.27 3.626 21.27 3.626 21.27 3.626 21.27 3.626 21.27 3.626 21.27

t1(s)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t2(s) 170.5 170.5 170.5 170.5 170.5 170.5 170.5 170.5

tc(min) 13.57 13.57 13.57 13.57 13.57 13.57 13.57 13.57

I(mm/hr) 78.19 91.06 108.08 120.96 137.98 150.86 163.74 176.62

077


附錄六 集水區洪峰流量推算

1 2 5 10 25 50 100 200

I(mm/hr) 79.02 92.03 109.24 122.25 139.46 152.47 165.49 178.50

集水 A 區 C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A(ha) 826.83 826.83 826.83 826.83 826.83 826.83 826.83 826.83

QP(cms) 136.12 158.53 188.17 210.59 240.22 262.64 285.06 307.48

T 1 2 5 10 25 50 100 200

I(mm/hr) 77.41 90.16 107.02 119.77 136.62 149.37 162.12 174.87

集水 B 區 C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A(ha) 823.03 823.03 823.03 823.03 823.03 823.03 823.03 823.03

QP(cms) 132.73 154.60 183.50 205.36 234.26 256.12 277.98 299.84

T 1 2 5 10 25 50 100 200

I(mm/hr) 80.96 94.29 111.92 125.25 142.88 156.21 169.55 182.88

集水 C 區 C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A(ha) 454.96 454.96 454.96 454.96 454.96 454.96 454.96 454.96

QP(cms) 76.73 89.37 106.08 118.72 135.43 148.06 160.70 173.34

T 1 2 5 10 25 50 100 200

I(mm/hr) 78.18 91.06 108.08 120.96 137.98 150.86 163.74 176.62

集水 D 區 C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0.75

A(ha) 544.74 544.74 544.74 544.74 544.74 544.74 544.74 544.74

QP(cms) 88.73 103.34 122.66 137.28 156.59 171.21 185.82 200.44

T

078


附錄七 斷面表 編 照片 號 1-1 流況 : 緩流

編 照片 號 流況 : 急流 1-2

編 照片 號 1-3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6

曼寧 : 0.06

曼寧 : 0.06

斷面

斷面

斷面

079


斷面表 編 照片 號 1-4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6

編 照片 號 1-5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6

編 號 2-1

照片 流況 : 急流

曼寧 :0.05

編 號 2-2

照片 流況 : 急流

曼寧 : 0.05

斷面

斷面

斷面

斷面

080


斷面表 編 號 2-3

照片 流況 : 急流

曼寧 : 0.04

編 照片 號 2-4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4

編 照片 號 流況 : 急流 3-1

曼寧 : 0.05

編 照片 號 3-2 流況 : 急流

曼寧 : 0.05

斷面

斷面

斷面

斷面

081


斷面分析表 編 照片 號 3-3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49

編 照片 號 3-4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45

編 照片 號 3-5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45

編 號 3-6

曼寧 : 0.045

照片 流況 : 緩流

斷面

斷面

斷面

斷面

082


斷面分析表 編 號 3-7

照片 流況 : 緩流

曼寧 : 0.045

斷面

附錄八 拋石粒徑數據分析

斷面 1-1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6.26 3.05 1 179.68 4.84 2.07 2 209.27 5.14 2.27 5 248.39 5.51 2.52 10 277.98 5.76 2.70 25 317.10 6.07 2.92 50 346.70 6.29 3.08 100 376.29 6.50 3.23 200 405.88 6.70 3.38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2.94 1.76 1.99 2.28 2.49 2.77 2.97 3.18 3.37

1.07 0.73 0.80 0.88 0.94 1.02 1.08 1.13 1.18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3.15 1.88 2.13 2.44 2.67 2.96 3.18 3.40 3.61

1.13 0.77 0.84 0.93 0.99 1.08 1.14 1.19 1.25

斷面 1-2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6.48 3.22 1 179.68 5.01 2.19 2 209.27 5.32 2.40 5 248.39 5.70 2.66 10 277.98 5.96 2.84 25 317.10 6.29 3.08 50 346.70 6.52 3.24 100 376.29 6.73 3.41 200 405.88 6.94 3.57

083


拋石粒徑數據分析 斷面 1-2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6.48 3.22 1 179.68 5.01 2.19 2 209.27 5.32 2.40 5 248.39 5.70 2.66 10 277.98 5.96 2.84 25 317.10 6.29 3.08 50 346.70 6.52 3.24 100 376.29 6.73 3.41 200 405.88 6.94 3.57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3.15 1.88 2.13 2.44 2.67 2.96 3.18 3.40 3.61

1.13 0.77 0.84 0.93 0.99 1.08 1.14 1.19 1.25

斷面 1-4 T 0.5 1 2 5 10 25 50 100 200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342.25 7.87 4.35 179.68 6.09 2.95 209.27 6.47 3.24 248.39 6.93 3.59 277.98 7.25 3.84 317.10 7.64 4.15 346.70 7.91 4.38 376.29 8.18 4.60 405.88 8.43 4.81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4.42 2.64 2.98 3.42 3.74 4.15 4.46 4.76 5.06

1.50 1.02 1.12 1.24 1.33 1.44 1.52 1.59 1.67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1.92 1.15 1.30 1.49 1.63 1.81 1.94 2.07 2.20

1.12 0.76 0.83 0.92 0.98 1.07 1.12 1.18 1.24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1.16 0.89 1.00 1.15 1.26 1.40 1.50 1.61 1.71

0.60 0.49 0.54 0.60 0.64 0.69 0.73 0.77 0.80

斷面 1-5 T 0.5 1 2 5 10 25 50 100 200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342.25 6.76 4.29 179.68 5.23 2.91 209.27 5.56 3.19 248.39 5.95 3.54 277.98 6.22 3.78 317.10 6.56 4.10 346.70 6.80 4.32 376.29 7.03 4.54 405.88 7.24 4.75

T 0.5 1 2 5 10 25 50 100 200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342.25 5.48 2.60 244.27 4.79 2.12 284.51 5.09 2.33 337.69 5.46 2.58 377.92 5.71 2.76 431.11 6.02 2.99 471.34 6.23 3.15 511.58 6.44 3.31 551.81 6.64 3.46

斷面 2-1

084


拋石粒徑數據分析 斷面 2-2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6.41 3.14 1 244.27 5.60 2.57 2 284.51 5.95 2.81 5 337.69 6.37 3.12 10 377.92 6.67 3.33 25 431.11 7.03 3.61 50 471.34 7.28 3.81 100 511.58 7.53 4.00 200 551.81 7.76 4.18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1.65 1.26 1.42 1.63 1.78 1.98 2.13 2.27 2.42

0.77 0.63 0.69 0.76 0.82 0.89 0.93 0.98 1.03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1.90 1.45 1.64 1.88 2.06 2.29 2.46 2.62 2.79

0.62 0.50 0.55 0.61 0.66 0.71 0.75 0.79 0.82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2.00 1.52 1.72 1.97 2.16 2.40 2.58 2.75 2.92

0.63 0.52 0.57 0.63 0.67 0.73 0.77 0.81 0.85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斷面 2-3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6.95 2.59 1 244.27 6.07 2.12 2 284.51 6.45 2.32 5 337.69 6.91 2.57 10 377.92 7.23 2.75 25 431.11 7.62 2.98 50 471.34 7.90 3.14 100 511.58 8.16 3.30 200 551.81 8.41 3.45

斷面 2-4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7.03 2.56 1 244.27 6.14 2.09 2 284.51 6.53 2.29 5 337.69 6.99 2.54 10 377.92 7.31 2.72 25 431.11 7.71 2.94 50 471.34 7.99 3.11 100 511.58 8.25 3.26 200 551.81 8.51 3.41

斷面 3-1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4.66 2.77 1 434.31 5.13 3.19 2 505.85 5.45 3.50 5 600.41 5.84 3.88 10 671.94 6.11 4.15 25 766.50 6.44 4.49 50 838.03 6.67 4.74 100 909.57 6.89 4.98 200 981.10 7.11 5.21

0.73 0.89 1.00 1.15 1.26 1.40 1.50 1.60 1.70 085

0.43 0.49 0.54 0.60 0.64 0.69 0.73 0.77 0.80


拋石粒徑數據分析

T 流量 cms 流速 m/s 0.5 342.25 5.26 1 434.31 5.79 2 505.85 6.15 5 600.41 6.59 10 671.94 6.89 25 766.50 7.27 50 838.03 7.53 100 909.57 7.78 200 981.10 8.02 T 流量 cms 流速 m/s 0.5 342.25 4.28 1 434.31 4.71 2 505.85 5.00 5 600.41 5.36 10 671.94 5.60 25 766.50 5.91 50 838.03 6.12 100 909.57 6.32 200 981.10 6.52 T 流量 cms 流速 m/s 0.5 342.25 4.18 1 434.31 4.60 2 505.85 4.89 5 600.41 5.24 10 671.94 5.48 25 766.50 5.78 50 838.03 5.99 100 909.57 6.19 200 981.10 6.38

斷面 3-2 水深 m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3.82 4.41 4.84 5.36 5.73 6.20 6.55 6.88 7.19

0.91 1.10 1.24 1.42 1.56 1.73 1.86 1.98 2.11

斷面 3-3 水深 m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3.85 4.44 4.86 5.39 5.77 6.24 6.58 6.91 7.24

0.58 0.70 0.79 0.91 0.99 1.10 1.18 1.26 1.34

斷面 3-4 水深 m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3.27 3.78 4.14 4.58 4.90 5.31 5.60 5.88 6.16

0.55 0.67 0.76 0.87 0.95 1.05 1.13 1.21 1.28

086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0.49 0.56 0.62 0.68 0.73 0.79 0.83 0.88 0.92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0.31 0.36 0.39 0.43 0.46 0.50 0.53 0.55 0.58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0.26 0.30 0.33 0.37 0.39 0.43 0.45 0.47 0.49


拋石粒徑數據分析

T 流量 cms 流速 m/s 0.5 342.25 3.96 1 434.31 4.36 2 505.85 4.63 5 600.41 4.96 10 671.94 5.19 25 766.50 5.47 50 838.03 5.67 100 909.57 5.86 200 981.10 6.04 T 流量 cms 流速 m/s 0.5 342.25 4.13 1 434.31 4.55 2 505.85 4.83 5 600.41 5.18 10 671.94 5.41 25 766.50 5.71 50 838.03 5.91 100 909.57 6.11 200 981.10 6.30

斷面 3-5 水深 m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3.32 3.83 4.20 4.65 4.98 5.39 5.69 5.97 6.25

0.49 0.60 0.67 0.77 0.85 0.94 1.01 1.08 1.15

斷面 3-6 水深 m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3.45 3.98 4.36 4.83 5.17 5.60 5.90 6.20 6.49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0.23 0.27 0.30 0.33 0.35 0.38 0.40 0.42 0.44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0.54 0.65 0.73 0.84 0.92 1.02 1.10 1.18 1.25

0.25 0.29 0.32 0.35 0.38 0.41 0.43 0.45 0.47

日本建設省公式 Dm

Shield 始動公式 d=11hs

0.53 0.64 0.73 0.84 0.91 1.02 1.09 1.16 1.24

0.26 0.30 0.33 0.37 0.39 0.43 0.45 0.47 0.49

斷面 3-7

T 流量 cms 流速 m/s 水深 m 0.5 342.25 4.09 2.88 1 434.31 4.50 3.33 2 505.85 4.79 3.65 5 600.41 5.12 4.04 10 671.94 5.36 4.32 25 766.50 5.65 4.68 50 838.03 5.86 4.93 100 909.57 6.05 5.18 200 981.10 6.24 5.42

087


相關法規 法規

相關內容 第一條為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以保育水土資源,涵養水源,減免 災害,促進土地合理利用,增進國民福祉,特制定本法。 第三條,一、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係指應用工程、農藝或植生方法, 以保育水土資源、維護自然生態景觀及防治沖蝕、崩塌、地滑、土石流等 災害之措施。二、水土保持計畫:係指為實施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所定 之計畫。三、山坡地:係指國有林事業區、試驗用林地、保安林地,及經 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參照自然形勢、行政區域或保育、利用之需要,就 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劃定範圍,報請行政院核定公告之公、私有土地:標

水土保持法

高在一百公尺以上者。標高未滿一百公尺,而其平均坡度在百分之五以上 者。集水區:係指溪流一定地點以上天然排水所匯集地區。 第五條特定水土保持區:係指經中央或直轄市主管機關劃定亟需加強實施 水土保持之處理與維護之地區。 第七條中央主管機關應加強水土保持推廣、教育、宣導及試驗研究,並會 同有關機關已訂定計畫實施之。 第十二條水土保持義務人於山坡地或森林區內從事下列為,應先擬具水土 保持計畫,送請主管機關核定,如屬依法應進行環境影響評估者,並應檢 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結果一併送核。 河川定義 – 依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其屬於水資源開發或國土保育區域發展

河川管理辦法

關係重大之水系,並經公告之水道。 河川管理 – 河川治理計畫之規劃、設計、施工、河川環境管理計畫之訂定、 河防建造物之管理 第一條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特制 定本法。 第三條本法所稱文化資產,只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價值,並經 指定或登錄之下列資產:

文化資產保存

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指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 自然地景:指具有保育自然價值之自然區域、地形、植物及礦物。 第十五條歷史建築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審查登錄後,辦理公告, 並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對已登錄之歷史建築,中央主管機關得予以輔 助。

088


分 類

地 用 法 規

法令名稱

相關規定

主管機關對於發展觀光產業建設所需之公共設施用地,得依法申請 徵收私有土地或撥用公有土地。 發展觀光 中央主管機關對於劃定為風景特定區範圍內之土地,得依法申請施 條例 行區段徵收。公有土地得依法申請撥用或會同土地管理機關依法開 發利用。 慢車不得擅自變更裝置,並應保持煞車、鈴號、燈光及反光裝置等 安全設備之良好與完整。 慢車起駛前應注意前後左右有無障礙或車輛行人,並應讓行進中之 車輛行人優先通行。 慢車行駛,應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並服從交通 指揮人員之指揮。 慢車行駛之車道,應依標誌或標線之規定行駛;無標誌或標線者, 應依下列規定行駛: 一、應在劃設之慢車道上靠右順序行駛,在未劃設慢車道之道路, 應靠右側路邊行駛。但公路主管機關、市區道路主管機關或警察機 關對行駛地區、路線或時間有特別規定者,應依其規定。 二、單行道道路應在最左、右側車道行駛。 三、不得侵入快車道或人行道行駛。 四、不得在禁止穿越地段穿越道路。 道路交通 慢車在同一車道行駛時,後車與前車之間應保持隨時可以煞停之距 安全規則 離;變換車道時,應讓直行車先行,並應注意安全之距離。 慢車行駛時,駕駛人應注意車前狀況及與他車行駛間隔,並隨時採 取必要之安全措施。 慢車行駛至交岔路口,其行進或轉彎,應依標誌、標線或號誌之規 定行駛,無標誌、標線或號誌者,應依第一百零二條及下列規定行 駛: 一、直行時,應順其遵行方向直線通過,不得蛇行搶先。 二、右轉彎時,應靠右側路邊右轉。但行駛於二車道以上之單行道 左側車道或左側慢車道者,應採兩段方式右轉。 三、左轉彎時,應繞越道路中心處左轉進入規定行駛車道內行進。 但行駛於同向二車道以上之單行道右側車道或右側慢車道者, 應依兩段方式進行左轉。 四、在設有交通島劃分行車方向或快慢車道之道路行駛,不得左 轉。 五、應讓行人優先通行。

089


分 類

法令名稱

相關規定

地 用 法 規

道路交通 管理處罰 條例

慢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 罰鍰: 一、不服從執行交通勤務警察之指揮或不依標誌、標線、號誌之指 示。 二、在同一慢車道上,不按遵行之方向行駛。 三、不依規定,擅自穿越快車道。 四、不依規定停放車輛。 五、在人行道或快車道行駛。 六、聞消防車、警備車、救護車或工程救險車警號不立即避讓。

規 劃

下列開發行為對環境有不良影響之虞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 一、工廠之設立及工業區之開發。 二、道路、鐵路、大眾捷運系統、港灣及機場之開發。 三、土石採取及探礦、採礦。 四、蓄水、供水、防洪排水工程之開發。 環 境 影 響 五、農、林、漁、牧地之開發利用。 六、遊樂、風景區、高爾夫球場及運動場地之開發。 評估 七、文教、醫療建設之開發。 八、新市區建設及高樓建築或舊市區更新。 九、環境保護工程之興建。 十、核能及其他能源之開發及放射性核廢料儲存或處理場所之興 建。 十一、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

設 計 與 開 發

本法所稱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為供公眾工作、營業、居住、遊覽、 娛樂及其他供公眾使用之建築物。 建築法

經 水域遊憩 營 活動管理 管 辦法 理

起造人應依照核定工程圖樣及說明書施工;如於興工前或施工中變 更設計時,仍應依照本法申請辦理。但不變更主要構造或位置,不 增加高度或面積,不變更建築物設備內容或位置者,得於竣工後, 備具竣工平面、立面圖,一次報驗。 本辦法所稱水域遊憩活動,指在水域從事下列活動: 一、游泳、衝浪、潛水。 二、操作乘騎風浪板、滑水板、拖曳傘、水上摩托車、獨木舟、泛 舟艇、香蕉船等各類器具之活動。 三、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之水域遊憩活動。 水域管理機關得視水域環境及資源條件之狀況,公告禁止水域遊憩 活動區域。 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應遵守下列事項: 一、不得違背水域管理機關禁止活動區域之公告。 二、不得違背水域管理機關對活動種類、範圍、時間及行為之限制 公告。 三、不得從事有礙公共安全或危害他人之活動。 四、不得污染水質、破壞自然環境及天然景觀。 五、不得吸食毒品、迷幻物品或濫用管制藥品。

090


分 類

法令名稱

相關規定 申請作為休閒遊憩兼具本法第七十八條之一規定二種以上許可使 用事項者。

環 境 保 護

河川管理 其他政府機關為配合河川沿岸土地利用或其整體規劃,得於不妨 辦法 礙河防安全範圍內,擬定兼顧河川生態功能之休閒遊憩使用計 畫,報經河川管理機關許可後辦理。 畜牧業違反第七條第一項或第八條之規定者,處新臺幣六千元以 水 汙 染 防 上十二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 治法 按日連續處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停工或停業;必要時,並得 廢止其排放許可證、簡易排放許可文件或勒令歇業。 臺 北 翡 翠 管制區分為下列二區: 水庫管制 1. 特別管制區:包括壩體(溢洪道、控制區、所有廊道等)、 區管理要 操作大樓及電廠。 2. 一般管制區:特別管制區以外之區域。 點

091


092


093


09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