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日成果手冊

Page 1


⾾陣讀

tàu-tīn-thak 15 09

單位介紹

台語不僅是溝通的⼯具,更是⽂化記憶與群體認同的根基。在 全球化的影響下,本協會致⼒於探索創新⽅式,將台語融⼊⽇ 常⽣活與創作,為傳承注⼊新活⼒。本次成果展⽰以空間創作 與親⼦共創為核⼼,結合建築設計與創作,展現台語在空間中 的表現⼒。我們透過親⼦活動、⼯作坊與地⽅共創,讓不同年 齡與背景的參與者共同感受台語的魅⼒。這樣的模式不僅促進 世代交流,更展現台語與⽂化、空間深刻連結的多元可能。

特別感謝⽂化部對本計畫的⽀持,讓我們能夠有⾜夠的資源與 平台,將台語教育的創意實踐推向更多元的層⾯。此次合作不 僅彰顯⽂化局對台語傳承的重視,也為未來更多類似的創新計 畫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本報告書記錄了計畫的推動過程與參與者的收穫,並期待藉由 此次展⽰,啟發更多⼈發現台語不只是學習的⼯具,也可以成 為空間創作與家庭活動的核⼼,為⽂化傳承開創新局。感謝所 有參與者與⽀持單位的努⼒,讓台語不僅得以延續,更在創新 中煥發新⽣。未來,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家庭、學童及多元社 群,共同推動台語傳承的永續發展。

|贊助單位|

|執⾏單位|

相招來去⼤稻埕-親⼦共創計畫

⼤稻埕曾是重要的歷史⽂化交會之地,不同⽂化的建築保留⾄今,有華麗 的巴洛克式建築、傳統的閩南平房、明亮的紅磚洋樓、清代典型的⻑條連

棟式店鋪以及現代化的⾼樓⼤廈。在這裡的建築與產業分別代表著不同⽂ 化及歷史的軌跡,這對於無論是建築、⽂化、歷史、藝術上都是相當具有 研究及發展、深耕價值的地區。因此我們期許透過親⼦共創計畫,透過繪

本學習台語,並將建築、藝術、⼈⽂、歷史及環境永續議題結合空間創作 ⼯作坊,促進在地推廣及台語深耕。

繪本共讀學台語

本計畫將結合SDGs期盼在活動中融⼊永續思維,讓孩童們在成⻑的過程 中能對環境⾃⼰的 份⼼、 份⼒。

優質教育

使⽤台語進⾏導讀與互動, 促進雙語學習及⽂化傳承。

永續城鄉

聚焦在地建築特徵(如天井、 騎樓等),增進對歷史街區設 計及空間永續利⽤的認識。

關注城市⽣態與動物⽣ 活空間,培養尊重⾃然 的態度。

⽤台語介

街》,引

逛迪化

⼾外⾛

讀⽤⾝體感知,認識⼤稻埕。透過繪本再進⾏⼾ 外⾛讀,孩⼦們將更快的進⼊並且理解⼤稻埕的 ⽂化與觀察的重點。並邀請孩⼦與家⻑共同創作 屬於他們的⼤稻埕商店,透過創意呈現他們眼中 的⼤稻埕。除了認識⼤稻埕的⽂化歷史⾵情外與 促進了親⼦關係外,也以繪本和創作的⽅式給予 孩童全新的體驗與認識。

活動內容

1 1 1 2 3

繪本導讀 ⽤台語唸繪本,認識⼤稻埕

⼤稻埕⾛讀 發現街區,感受⼤稻埕的建築空間

親⼦創作 設計商店,規劃店舖與騎樓空間→

優質教育

使⽤台語進⾏繪本導讀《爸爸⼩時候: 第⼀次逛迪化街》,穿插台語詞彙練習,

邀請孩⼦覆誦,如南北雜貨,讓他們透 過⽣動故事與語⾔學習,感受地⽅⽂化 的魅⼒。

台語詞彙練習

+ 生活用語 南北雜貨

親⼦⾛讀-發現街區

⾛進⼤稻埕街區,家⻑與孩童 同發掘這 ⽚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空間。活動中, 介紹了⼤稻埕獨有的商業環境,包含騎樓

的功能及街區店鋪設計,仔細觀察商品陳 列的動線設計,探討空間如何反映地⽅⽂ 化與經濟活動。

在⾛讀過程中,⽼師以台語再次 講解繪本中的景物,幫助孩⼦們 逐步熟悉這些台語詞彙。加深了 孩⼦對台語表達的記憶,也讓語 ⾔學習融⼊⽇常⽣活情境。

走讀路線 >>> → →

黃長生藥行 妙口包子 永樂市場

運⽤,透過討論加深對空間設計的理 解。隨後我們邀請親⼦以此為靈感, 進⾏商店設計的創作,以⼤稻埕商店 作為空間基地,設計⾃⼰的店舖與騎 樓。

先與親⼦們分享創作空間基地及物件 製作的技法後,由親⼦ 同完成商店 的設計規劃。

⾛讀回顧 創作引導 親⼦共創

不少孩⼦製作出⾛讀時 ,以及對於騎樓空間的 使⽤有許多有趣的規劃。部分孩⼦認 為騎樓可作為休息駐⾜的功能,⽽擺 放了各式椅⼦;也有孩⼦認為騎樓是 店鋪的延伸,因此店鋪內外沒有明顯 的區隔。另外從右圖中可以發現,孩 ⼦們在店鋪商品的展⽰規劃也各有巧 思,將活動學到對於空間的理解呈現 於作品之中。

汲取走讀觀察獲得的靈感,規劃店內的商品陳設。

店鋪內部空間

透過親子共創,賦予騎樓空間新的功能性 騎樓空間

糖果店 布⾏
魔法柑仔店

《⽂雄:台北⼤稻埕⽼房⼦的故事》 過了幾個⽉以後,⽼房⼦被圍起來,沒有⼈ 知道會發⽣什麼事。會拆掉?會蓋新的?

透過台語導讀繪本《⽂雄:台北⼤稻埕⽼房⼦的 故事》,引領孩⼦們探索⼤稻埕不同時期的建築樣 貌與背後的歷史⽂化軌跡。在活動中,⽼師以提 問激發孩童的邏輯思考與創意發想,並結合實地 觀察與建築元素的採集,加深對建築設計原理及 歷史背景的理解。最後,孩⼦與家⻑攜⼿合作, 將所⾒所學融⼊創作,設計出獨具個⼈特⾊的街 屋⽴⾯與天井空間。

活動內容

1 2 3

繪本導讀 ⽤台語導讀繪本,認識不同年代的⼤稻埕

⼤稻埕⾛讀 引導孩童觀察街區與建築特⾊

親⼦創作 街屋創作,設計建築⽴⾯與天井空間→

優質教育

繪本導讀-認識⼤稻埕⽼房⼦

台語詞彙練習 + 大稻埕地名 建築物

活動以台語導讀繪本《⽂雄:台北⼤稻埕⽼房⼦的故事》為開端,透過故事的 情節,孩⼦們逐步了解⼤稻埕在不同時期的建築特⾊,也引發他們對⽼房⼦⽂ 化意義的好奇與思考。台語的使⽤更增添了學習的親切感,讓孩⼦們在熟悉語 ⾔的同時,深⼊體會台灣在地建築⽂化的深厚底蘊。

親⼦⾛讀-街區採集

⾛讀活動中,講師引導孩童從多 ⾓度觀察街區與建築,深⼊理解 其設計與功能的關聯。先聚焦在 建築樣式與觀察裝飾細節,並討 論其功能。再觀察典型的⻑型街 屋設計,包括店⾯的寬度與深 度、窄⼩的樓梯結構,以及街屋 內部空間如何服務於的商業活動 需求。

⾛讀時也發現到孩⼦們對建築空 間觀察深⼊,對於看到的景物提 出許多意想不到的提問,延伸開 啟了許多對話。 走讀路線

親⼦共創-街屋⽴⾯與天井設計

創作環節將⾛讀⼤稻埕時觀察到的建 築特⾊融⼊設計,讓孩⼦們以街屋作 為創作主體,重現⼤稻埕建築的經典 元素。在設計過程中,孩⼦們提取了 建築⽴⾯的細節,如⼭牆的造型、騎 樓的⽐例,以及⽴⾯上的裝飾紋樣, 運⽤紙張、⽑根、⽑線等材料進⾏拼 貼與裝飾,展現每間街屋的獨特⾵ 格。天井是能夠發揮許多創意的作品

重點,孩⼦們透過⾃由發揮,將天井 設計成不同的功能空間,例如:

創作

引導

親⼦ 共創

成 果 合 照

⽤餐區、綠意盎然的庭院,甚⾄是 個⼩型的展覽空間,賦予建築更多活 ⼒與可能性。

孩⼦們的街屋各具特⾊,有飲料店、

⽕鍋店、藥材⾏等,展⽰了對城市⽣ 活的豐富想像,也結合在地⽂化與商 業活動的認識。孩⼦們透過動⼿實踐 深化對⼤稻埕建築空間與功能的理 解,將歷史與現代創意融合,共同完 成 條充滿⽣機與趣味的商店街。

結合台語繪本《⼤稻埕動物園》,引導孩童與⽗⺟ 從動物的視⾓探索⼤稻埕,關注城市中動物的⽣ 活空間與環境互動。在創作環節中,特別選⽤⾖ 類作為材料,結合⼤稻埕紅磚建築及⽴⾯裝飾的 特⾊,創作出以動物⾯孔或姿態為靈感牆⾯設 計。親⼦

同設計出富有創意且具有動物活動空 間的「⼤稻埕動物牆⾯」,在創作中體現對⽣態與 建築的關懷,並加深對城市環境的永續意識。

活動內容

1 2

繪本導讀 ⽤台語唸繪本,認識⼤稻埕的動物們 親⼦創作

繪本導讀-⼤稻埕的動物們

活動以台語導讀繪本《⼤稻 埕動物園》為核⼼,設計適 合年幼孩童參與的有趣互動

體驗。導讀過程中,孩⼦們 透過故事的情節,想像藏⾝ 於⼤稻埕商店中的動物們, 展開 場的探索之旅。講師 巧妙地融⼊台語詞彙練習, 從地名到動物名稱,引導孩 ⼦ 邊聆聽故事 邊覆誦, 讓台語學習更⽣活化、更有 趣。培養孩⼦的語⾔能⼒與 想像⼒的同時,增強他們對 在地⽂化的認同感。

台語詞彙練習

+ +

生活用語 動物種類 豆類

親⼦共創-⼤稻埕動物牆

親⼦共創

創作環節延續《⼤稻埕動物園》的主題,巧妙運⽤紅⾖、綠⾖、⿈⾖等天然 材料,將⼤稻埕紅磚建築的⽴⾯裝飾與動物元素結合,進⾏充滿創意的拼貼 設計。親⼦共同發揮想像⼒,創作出以動物⾯孔或姿態為靈感的「⼤稻埕動 物牆⾯」。整個過程中,孩⼦們天⾺⾏空的想像⼒不拘泥於動物既有的外觀 形象,為熟悉的動物設計出全新的樣貌。

媽媽的兔⼦&⼥兒的兔⼦ 爸爸的獅⼦&⼥兒的花貓 活動成果合照

活動花絮

透過⾛讀,⼩孩可以多 些實 際觸摸的東西。謝謝安排這麼 充實的活動!

⾾陣⾏親⼦⾛讀 11歲親⼦

⼤稻埕⽼街有很多可以觀察 跟思考新舊空間設計的部 份,期待下次再參與。

⾾陣講說故事 12歲親⼦

謝謝主辦這次空間創作導 覽,⽼師很平易近⼈,⾛ 讀也增加親⼦共同討論的 機會。

⾾陣讀建築繪本親⼦⼯作坊 6歲親⼦

協會介紹

Learn By Space創學共築協會(簡稱LBS)致⼒於推廣 「空間教育」,以環境空間的設計,帶孩⼦們進⾏跨領域 的學習。我們相信,教育的價值從來不僅在於考試和⽂ 憑,⽽是在於啟發孩⼦的創意和動機,讓他們在任何階段 都能⾃信地持續探索和學習。LBS團隊期待以⾮營利的⽅ 式投⼊台灣教育創新,共同改善教育現況下資源不均、知 識落實受限以及學習動機單⼀的問題。

我們具備豐富的教學及跨領域合作資歷,期待透過轉型進

步促進台灣教育創新發展,協同眾⼈之⼒,拓展多元教 育的範圍。

教育共好計畫

創學共築協會主持的教育共好計畫,⽬標是透過⼀系列的⾏動開拓推廣 多元教育的範圍,同時透過兒童空間教育傳遞與環境共好的價值。

偏鄉營隊

多元學習體驗

教學種⼦

志⼯⼈才培育

過往經歷

教師⽀持

空間的跨領域應⽤

創學教材

研發多元課程

詳細計畫內容,歡迎進⼊官網了解!

團隊與⾄少20間異業合作共同推動兒童建築創作,拓展多元教育的範圍 國⽴臺灣科學教育館-愛迪⽣出發公益學習活動 國⽴台灣科學教育館-寒、夏令營設計我們的世界⼯作坊

桃園美術館兒童藝術中⼼-駐館藝術館 間透明的房⼦⼯作坊 花蓮社會處-空間創作寒令營、空間創作⼯作坊 桃園市教育局桃園⾃主3.0-建築創作課

台達電「淨零耗能教育推廣計畫」

遠雄⽂教基⾦會-永續建築家兒童空間創作培育計畫 何嘉仁建築創作⼯作坊

政⼤實驗⼩學-國際教育計畫-建築設計課

萬芳⾼中-建築設計課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