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彥 景觀設計作品集

Page 1

YOU-YAN W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ORTFOLIO S E L E C T E D

W O R K S

2 0 1 7 - 2 0 2 1

F u J e n C a t h o l i c U n v e r s i t y The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e College of Arts


INDRODUCE 姓名 Name : 吳右彥 YOU-YAN WU (KEN) 性別 Gender : 男

生日 Birth : 1999/04/25

聯絡方式 Contact : 0928007500/ ken880425@gmail.com 我是吳右彥,畢業於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從小由於在鄉村環境長大,加上父親常從事戶外活動, 耳濡目染下也造就我對環境、空間的敏銳度。曾在藍里環境設計有限公司暑期實習生,在學期間參加 各式競賽更從 100 多隊中脫穎而出,獲得優選。從這些經驗中,我學習到自然大地的人文地景到城鄉、 社區、環境規劃與空間設計的經驗,也能熟練運用 AI、PS、PR 等軟體,自行產出設計、加快執行 速度。

教育 Education

經驗 Experience

2014-2017 新北市樹林高中普通班 2017-2021 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士

2019 參與 108 年中壢區參與式預算社區營造計畫 : 宜步中壢 - 站前街行人友善 / 設計思考議題工作坊 共計 19 小時 2019 藍里環境設計有限公司暑期實習生 共計二個月

獎項 Awards

2018 大一下學期設計獎 - 第一名 2019 大二上學期設計獎 - 第三名 2019 大二下學期設計獎 - 第二名 2020 大三上學期設計獎 - 第一名 2020 大三下學期設計獎 - 第一名 2020 輔仁大學藝術學院 - 志純獎 2020 理工學院創新空間景觀設計競圖 - 佳作 2019 一百零八學年度 - 境觀大二設計及服務獎學金 2020 一百零九學年度 - 昱林大三設計獎學金 2021 中華民國景觀協會第十五屆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 貳獎 2020 台中市政府建設局 中部地區大專院校特色公園競圖比賽 - 優選 2019 第一屆景觀設計教學暨成果研討會八校大二景觀設計聯合評圖 - 特優 2021 第七屆景觀新秀展 - 代表輔仁大學參賽組 ( 因疫情 COVID-19 取消展覽 )

技能 Design Tools and Skills

Adobe Creative Suite | 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Lightroom,Premiere Pro Mcneel | Rhinoceros Google | Sketchup-Enscape Autodesk | AutoCAD Crafting Skills | Hand Sketching,Model making,Photography

2

ECO-Compenstion


CONTENTS The following content is completed independently by myself, except for the drawings that have been specifically noted.

01

ECO-Compensation

後燃煤時代的興達一電廠計畫

/19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Kaohsiung,Hsinta Power Plant, 147.8ha

02

Walk In The Rain

基隆國門廣場與周圍資源規劃設計

/27

Urban design of Keelung port based on walkable city rules, 1.2ha

03

Touch The Soil

食農教育場域設計

/35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Experimental Site, 0.1ha

04

Loop Under The Viduct/ECO-Echo! 競圖作品

/39

Increase my narrative ability through competitions

05

Other Works

模型製作 / 攝影

/45

Model Making, Photography,Hand Drawing

CHAPTER 1

3


朦朧的天空

4

ECO-Compenstion


01 E C O - C o m p e n s a t i o n 後 燃 煤 時 代 的 興 達 一 電 廠 計 畫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Kaohsiung,Hsinta Power Plant, 147.8ha 2020 FJ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aduation Design Instructor: YuFeng Wang 王鈺芬 Site :Kaohsiung,Xingda Power Plant,Taiwan Group Work Collaborator:Zhihao Liu 劉秷灝

興達電廠位於高雄市永安區的海岸地區,占地面積 147.8 公頃,作為南臺灣最大也是最 老舊的電廠,興達一廠將在 2022-2025 年逐步除役,即將退役的一電廠該如何走下去 ? 隨著乾淨能源的發展,興達二廠興建在即,新的燃氣電廠將取代原本高汙染的燃煤電 廠,永安溼地作為興達二廠預定地即將面臨被開發的命運,已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長 期的工業發展對基地的周邊環境、生態系統、人文發展造成重大影響,我們何不利用 即將退役的興達一廠作為這個地區的生態補償呢 ? 計畫將原有冷冰、剛硬的工業廠區,轉換成有溫度,提供生態、人文能夠並存的場域, 在生態性、休閒性、工業生產上找到一個新平衡,扭轉過去工業區產生的負面印象, 真正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的轉型。

CHAPTER 1

5


設計框架| Farmework

環境分析| Comprehensive Analysis

6

ECO-Compenstion


議題分析| Main Problem Analysis 閒置廠區| Idle factory

濕地破壞| Wetland destruction

廠區汙染| Pollution

連結性低| Low connectivity

綜合分析| Comprehensive

CHAPTER 1

7


規劃步驟| Comprehensive Analysis

在南北側皆有高強度的開發下,未來永安地區將引進海洋科技園區、海洋工程、乾淨能源等發展, 提供高雄及南臺灣龐大的機會與推動城市發展,作為過去電廠所造成的環境影響,本次計畫將現有 退役的電廠空間作為連結點,將永安、茄萣地區周遭系統串聯起一個新的文化、教育、觀光和研究 樞紐的中心軸線。

全區剖面| Vertical Functional Design

8

ECO-Compenstion

總規劃圖| Master Plan


CHAPTER 1

9


全區鳥瞰圖| Aerial View of Key Connecting Area

STRATEGY 1 | Ecological Restoration

10

ECO-Compenstion

STRATEGY 2 | Land Revaluation


STRATEGY 3 | GreenEnergy Innovation

CHAPTER 1

STRATEGY 4 | Recreation Integration

11


AREA 1 | Ash Pond 候鳥濕地 Wetland Habitat

以棲息地修復為導向的設計手段營造濕地生態系統的物理化學環境,以為後續的環境修復提供基礎條 件。構造種群適宜的棲息地系統,對水文、植被與生物進行同步修復,最終將生態系統修復到一定的 功能水平。

灰渣再利用計畫 Coal Ash Recycling Plan

煤灰,是燃煤火力發電廠在機組鍋爐燃燒完全後,所產生的副產物,原本做法是將煤 灰運送到劃定的灰塘區進行掩埋。所幸經過台電綜合研究院耗時多年,研發出煤灰、 底灰等配合混凝土的最佳黃金比例,讓廢棄物華力轉身一瞬間變成黃金,由於煤灰固 定比例結合混凝土後,會產生化學反應,轉化為堅固耐用的建築材料,達到節能減碳 的目標。

水力循環系統 Sea Level Phasing Section 利用工程技術分不同階段進行復育。利用 淤泥做為復育濕地的填料深度 2m,拆除 部分海堤結構至低潮位以下,使海水能夠 自由進出且成為海岸濕地。

12

ECO-Compenstion


AREA 2 | Biomass Feild & Lagoon

水力循環系統 Water Recycle System

回收二廠部分排放之溫排水,利用原有兩座室內煤 倉作為儲水重力式發電槽,將退役後失去儲煤功能 的設施物重新改造轉變成新能源發展,不浪費珍貴 水資源。 並利用植物修復技術,恢復土壤地力,同時作為生 質能源燃料使用

CHAPTER 1

13


AREA 3 | Ecological corridor Before

After

Detail Design Vegetation

Wild animals

Drain

Rain Microorganism Roots

Biofilm

結合電廠原先廠區的綠化廊帶,技術包括綠色屋頂(Green Roof)、透水性鋪面(Porous Pavement)、雨水 儲集系統 (Rainwater Harvesting)、植生滯留槽 (Bioretention)、植物草溝(Vegetated Swales) 及自然排水系統 (Natural Drainage System)等。利用土壤和植被的蓄存、入滲、過濾和蒸發等功能,而減少地表逕流、延長 流徑,進而降低洪峰及增加集流時間;同時透過本土植物、土壤及土中微生物的過濾,成為鳥類與昆蟲能 夠穿越、躲藏的廊道,使自然逐漸滲透於興達電廠,達到綠色工廠之願景。

14

ECO-Compenstion


Central Transport Sataion & ocean plaza

Master Plan Model-ECO-compensation

CHAPTER 1

15


NODE 1 | Parking Lots

NODE 2 | Ocean Plaza

交通節點上設置停車場。並透過自行車租賃站與運煤車站系統提供遊客不同的遊憩

濱海地景廣場位於基地的核心區域,為遊憩動線的交匯處,保持海岸視野的通透性

服務動線。停車場結合與水花園設計。將原有建築物改建為觀景台眺望濕地、海洋、

外,轉換原有建物機能。並種植濱海地景植物、生質能源田空間設計。並且透過二

農業地景、工廠多樣的景觀視野

廠回收水再利用作為灌溉及遊客遊憩用水。本區位主要匯集各種絕佳的視野景觀, 具有海岸、海外棧橋、工業遺構、濕地、觀賞候鳥、生質能源等。

Tourist Center

Transport Satation

遊憩熱帶由興達港灣經由新建之跨港大橋延伸至興達一廠內,從入口經由主幹道一路延伸至外海卸煤碼頭,向北延伸至廠區後工業地景遺構, 向南則延伸至下方地方級重要濕地 - 永安溼地。盤點前述遊憩範圍內的遺構,主要分為三區進行調查與評估,進行再利用計畫。拆除無法再利用 之遺構,同時保留、改建具有特殊價值之建物,導入新機能,例如 : 運煤軌道蓋建為運車系統、海水游泳池、遊客中心等活化再利用退役後之電 廠遺構。

Section 2

16

ECO-Compenstion


NODE 3 | Sea Trasport Sataion

NODE 4 | Sea Swimmimg Pool

退役後失去運煤機能,利用棧橋結構連結遊艇海上動線。並以自然的型態鋪灑附近

利用良好的海洋與景觀視覺資源,導入新的水上活動,以輕中度的水岸活動如 : 戲

廢棄貝類吸引鳥類前來停留。建築物改造新增機能,使這裡成為可以觀賞夕陽、海

水、游泳、潛水等,降低對海洋環境的干擾。變為地景階梯式的海水游泳池,材料

洋、興達電廠,絕佳的視野景觀帶給訪客深刻難忘的地景印象。

選用回收水泥所製成的的生態藻礁與多孔隙的蚵殼作為護岸,提升親水性及生態附 著與生長。

Section 3 Section 4

Section 1

CHAPTER 1

17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enter-ECO-echo!

Miscanthus Energy Landscape Design

Master Plan Model-ECO-compensation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Model

18

ECO-Compenstion


設計模擬圖| Render

Coal transportation pipeline renovation

Ocean plaze

Coal Transport Satation

Sea Trasport Sataion

CHAPTER 1

19


基隆港鳥瞰圖

20

Walk In The Rain


02 W a l k

I n

T h e

R a i n

基隆國門廣場與周圍資源規劃設計 Urban design of Keelung port based on walkable city rules, 1.2ha 2019 FJ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Class Instructor: Ted Heieh 謝宗恆 Site :Keelung,Taiwan Group Work Collaborator:Danyi Xiang 項丹奕

2016 基隆港評估為亞洲第五大港口,足見郵輪業者重視台灣市場。基隆港有足夠的 潛力與資源作為台 灣北部的新門面。 所涵蓋層面,包含成立基隆都市更新專案辦公室、城際轉運站、新火車站、北口廣 場規劃、東櫃西遷、多功能郵輪中心等計畫,加上已列入前瞻計畫中的基隆 tramtrain 輕軌、基隆山海城串聯再造計畫等多項大型計畫,港、城、丘全方位打造基隆 市港成為首都圈最重要的海洋門戶。 本次規劃目的將基隆港作為整個北海岸旅遊的旅遊發展基地,將自行車道、公車好 行政策、親山步道統整規劃,提倡深度旅遊。以旅遊帶動港灣功能、空間調整。並 以基隆火車站前的空間定位成以濱水公共空間是市民公共生活的重要載體,透過重 塑濱水空間加強開放性與易達性。使基隆港成為有娛樂;商業、展覽、會議中心、 遊輪等為一體的國際港灣城市。

CHAPTER 2

21


山海城市| Opportunity and Potential

TAIWAN

2016 基隆港評估為亞洲第五大港口,足見郵輪業者重視台灣市場。基隆港有足夠的潛力與資源作為台 灣北部的新門面。作為一個擁有 90% 山區,基隆的小港口腹地限制了它的發展。所以,它的交通可達性應該支付更多注意。基隆港相對如果你想知道周邊市區,他們 有自己的發展方向。基隆港以旅遊為主發展方向,必須多加註意內的連續性城市。

歷史脈絡| Context

透過歷史分析以及現地場地分析找出形成原因以及現況人行空間不友善之問題,並透過空間機能、現有條件,找出對策便且重新串聯 起破碎的基隆港區。

22

Walk In The Rain


綜合分析| Probelm Analysis

基隆作為歷史悠久的港灣城市,擁有豐富且濃厚的在地文化,塑造了獨特的習俗與飲食習慣。透過分析得出不同時間人流之密集度、 交通易達性、歷史資源等,設計出適合不同群眾與時間使用的濱海公共區域。

設計構想| Concept & Strategy

基隆港產業導向以貨運漸漸轉變成觀光遊輪,提取輪船的元素作為設計概念,以寬闊的廣場代表基隆海洋的胸襟,地形變化呼應地理 環境,巨大的橋樑呈現大船進港時的空間變化,串起基隆市民的記憶之外,也讓遊客更能體會基隆印象。

CHAPTER 2

23


Circulation

24

Sink

Terrain

Vegetation

Walk In The Rain

Activity

Light


Detail Design

基隆港產業導向以貨運漸漸轉變成觀光遊輪,提取輪船的元素作為設計概念,以寬闊的廣場代表基隆海洋的胸襟,地形變化呼應地理 環境,巨大的橋樑呈現大船進港時的空間變化,串起基隆市民的記憶之外,也讓遊客更能體會基隆印象。 配合主要動線在廣場邊緣設 置風雨走廊,回應基隆雨天多、人流量大的問題。採用 PC 光板與雨水創造獨特聲響,增加雨天行走趣味。

Section

CHAPTER 2

25


設計模擬圖| Render

此基地位置位在重要樞紐區,透果設計重新連結基隆港區,這是一個具有當代與歷史意義的社區,綜合考量連結基地周遭動線,並設置新 的的渡輪馬頭與交通系統,提供從台北市區及國外航線四面八方前來的可達性。

海岸的親水空間將人們從車站下車後藉由動線引導至海港邊,體驗並且欣賞基隆港區之美 ; 這裡也同時是藍色公路的轉運點。

26

Walk In The Rain


以基隆潮濕的氣侯所生長的植物 - 蕨類及台灣原生樹種作為植栽選種。地形變化的地景式建築橋樑呈現大船進港時的空間變化,也透過高 低變化使遊客欣賞不同角度的基隆城市。

透過交通將基隆港國門廣場和城市濱水區、城市區結合起來。以行人為主,由熱鬧的街道、坐落巷弄間的雜貨店、餐廳、商業區、住宅區 組合,確保場域多樣性、舒適性、安全性,和全天二十四小時的活絡經濟。這個是由公共場所和空間組成的 " 濱海長廊 "

CHAPTER 2

27


過山農家

28

Touch The Soil


03 T o u c h

T h e

S o i l

食 農 教 育 場 域 設 計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Experimental Site, 0.1ha 2019 FJ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Class Instructor: Lou Qiting 樓崎庭 Site :Tapei ,Taiwan

此基地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白石湖碧山里,白石湖由於人口外流現在正轉型休閒農業 園區,周圍有需多豐富的歷史資源與登山步道系統。 本次設計將過去的一處荒廢的梯田作為此區域食農教育的場域。 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者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 至烹調之完整過程,發展出簡單的耕食技能。在此過程中,亦培養學習者了解食物來 源、增進食物選擇能力,並促進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另外,透過農耕的勞動體驗, 可培養學習者對食物、生產者和環境的尊重與感恩,並激發其生命韌性和堅毅性格。 同時透過景觀設計導入各種不同的活動,並且復育當地生態,整合生命歷程,降低環 境破壞衝擊的設計形式」。整合意味著設計能尊重物種多樣性、降低資源耗損、保存 養份與水循環、維護棲息地品質。

CHAPTER 3

29


後山森林| Opportunity and Potential

此基地位於台北市內湖區的白石湖碧山里,白石湖由於人口外流現在正轉型休閒農業園區,周圍有需多豐富的歷史資源與登山步道系統, 每年 12 月至 5 月的草莓產季來臨,前往採果的人潮,更不亞於苗栗大湖地區,當屬台北近郊體驗採果樂的絕佳好去處。且距離大台北都市 圈只需半小時內車程,交通便利。周遭有許多學校資源可供未來作為食農教育場域之契機,結合社區並整合周圍資源。

歷史脈絡| Context

1973

1991

1991

2002

2018

過去白石湖產業多為梯田式水稻為主,也造就此地區以大台北地區以往不同的人文歷史,為現今台北市區少數留下的農村景觀。由於人口 老化、年輕勞力外勞,造成此地區的水稻的產量與面積逐漸縮減。

30

Touch The Soil


設計構想| Concept & Strategy

Aspect Analysis

Cut&Fill

Hydrology

Vegetation

Slope Analysis

Circulation

Activity

Comprehensation

透過 gis 系統導出坡度與坡向分析了解土地的特性與潛在危險區域去進行該基地分區活動設計,並結合水文、動線系統、植栽選種等策略 打造出有系統性的農業景觀做為食農教育的場域。

CHAPTER 3

31


32

Touch The Soil


Section

CHAPTER 3

33


Detail Design

所謂山邊溝,是指在坡面上,每隔適當距離,沿等高方向所構築之寬淺三角形溝,同時也是建立坡地農作省工經營的基礎。除了能減短坡 長,達到分段截洩逕流、防止沖蝕,增進水土保持效益的功能,也能做為等高耕作基線及田間作業道路使用,是坡地農作必須具備的基礎 設施。透過山邊溝設計,坡度較高的地方種植果樹,坡度緩則種植需水量較高的水稻

Activity Flow Chart

Activity Season Chart

依據白石湖地區當地氣候找出適合在此生長的作物,並且復育當地的生態,使生態盎然。設計安排各種季節的軟體活動 提倡生態實踐農村、友善人文農村、深度體驗農村,展現社區推動農村再生、環境維護及環境教育成果,創造在地農業的新價值。

34

Touch The Soil


R E S P O N S E T O N AT U R E 透過自然工法設計,以尊重土地紋理、當地歷史脈絡為準則,除了復育基地內生態系統,同時也導入各項季節 性活動。透過雙手親自與土壤接觸的過程中,學習到食農教育的真正意義,對我們的環境負責。 「食農教育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 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 造成的影響。」

CHAPTER 3

35


04 Loop Under The Viduct/ECO-Echo! 競

Increase my narrative ability through competitions 2019 FJU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Class Site1 :Taiping,Taichung Site2 :Kaohsiung,Xingda Power Plant,Taiwan Group Work Collaborator:Zhihao Liu 劉秷灝

SITE 1: 臺中市迄今已開闢 587 座公園,自 108 年度起啟動「臺中美樂地計畫」,期 望透過公園更新、公園改善及景觀政策推動,以因應都市環境的變遷及人口結構變 化,調整公園所擔負的角色,讓臺中市公園能符合時代的需求;本次競圖主題訂為 「公園新時代」共有四項子議題 以特色公園遊戲場創意競賽位這次競賽主題,挑選台中市太平區一座高架橋下空間 提出該區域策略及重新連結。 SITE2: 而當今環境設計議題更讓我們回過頭來思考,真正的使用者需求是什麼?尤 其是遊戲空間體驗的設計;我們常以為遊戲只是兒童的權利、玩遊戲只能到遊戲場, 事實上,當遊戲空間的環境設計可以超越年齡限制,以不同的面貌呈現,接納不同 使用族群、甚至重新定義「玩」的型態、「可玩」的場域等,才能真正打破 " 遊、 玩 " 的制式藩籬思維,提供多元的景觀遊戲體驗。

36

Loop Under The Viduct/ECO-Echo!


CHAPTER 4

37


38

Loop Under The Viduct/ECO-Echo!


CHAPTER 4

39


2019, 世界花卉博覽會 , 台中

40

Other Works


05 O

t

h

e

r

W

/

o

r

k

s

Model Making, Photography,Hand Drawing

I.RHINO 建模練習課程,透過軟體學習增進對設計的敏感度與專業性

II. 草圖,是設計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也是陪伴我們設計師最好的夥伴利用 畫圖來讓其他人了解我們的設計,也幫助自己構想我認為草圖比起列印出來的大圖 更為重要、也更有溫度……同時也幫助我設計能力逐漸進步 .

III. 騎車攝影是我的興趣。曾經在一篇文章看過,內容敘述著 : 一個人去旅行的時候, 最有趣的是什麼呢 ,和陌生人聊天。陌生人一句不經意的話,可能改變你一生的價 值觀與看法。有時候看著照片或雜誌上的照片是感受不了空間氛圍將興趣與專業結 合,在看這些風景或與人交談的時候得到一些靈感,設計上的運用,我認為比別人 看得多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加成熟、穩重。

CHAPTER 5

41


MIT Collier Memorial Model

DMP Structure

北美館競圖模型練習

China Garden Expo

42

Other Works


中國如意橋模型練習

裝置藝術練習

Paneling Tools Practice

CHAPTER 5

43


Model making

44

Other Works

ECO- Compensation


2013, 馬那邦山 , 苗栗

2022, 乙末保台公園 , 桃園

2022 波光市集 , 新竹

2018, 廢棄木工廠 , 南投

2014, 奇萊山脈 , 南投

CHAPTER 5

4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