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graduation design portfolio

Page 1

City Politics



City Politics

pedigree of thesis version 12 2018 05 17


No man is an island, 人非孤島 Entire of itself. 豈能獨一而全 ? Each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每個人都是陸塊中的一粒塵土 A part of the main.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如果一塊泥土被海水沖走 Motherland is the less. 母神賜與的土地就缺少了一塊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如果一個海岬失去掉一塊 As well as if a manner of thine own Or of thine friend's were.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領土地失掉一塊 Each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每個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傷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因為我是全人類的一員 Therefore, send not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所以莫問喪鐘為誰鳴,

Author

吳兆平 汪宜澄

Tutor

廖嘉舜

It tolls for thee. 喪鐘當為你而鳴 ! Mainly by John Donne(1572 - 1631)

7


序 -我們將前往何方 ? 我們生活在一個無從抗拒的時代之中,這個世界馴化我們,讓我們慢慢失去了批 判與思考的意念,除了不知為何而戰之外,連敵人身在何方都有待商榷。Johann Wittgenstein 說過:「如果不知身在何處,又將如何明白我們所向何方?如果踏上了 完全光滑一個沒有摩擦的冰面,雖然在某種意義上是理想,但也正因此而無法移動。 要前行就必然需要摩擦力。所以讓我們回到粗糙的地面上來吧!」Wittgenstein 告知 我們必須要在這個世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阻力,才能更好的為自己定位以及找到軌 跡。 18 世紀啟蒙時代的建築學畫家 Piranesi 曾經描繪了大量古羅馬建築毀壞後的狀態, 證明了建築具有文明歷史上參照的價值,也反向證明建築學在歷史中尋求借鑑的必要 性。同樣時代,啟蒙理論家 Laugier 的原初棚架透過不斷思考何謂的建築的本質,這 個原始的茅屋被他看作是所有建築形式的起源,同時也是所有建築學的準則。這種邁 向本質與定義的過程對我們有所影響,所以我們決定低下頭,回到歷史脈絡之中去發 出問號,期待時間維度的文明紀錄能給我們一些帶有力量的回聲以供前行的方向。目 的所指涉,便是當代建築在資本城市不斷擴張的土地私有競逐中,該如何計畫性的重 塑城市的政治公共性。

8

9


CONTENTS 序 人非孤島 - 喪鐘為誰而鳴 ?

I Position of "City "

II Projection of "Architecture"

前言 - 城市 / 建築 ........................................................................................................................................................................................13

前言 - 城市 / 建築 ......................................................................................................................................................................................120

CHAPTER 1 城市政治

CHAPTER 5

邊界區間

-1 起源與價值

資源累積帶來的權力與土地圈定產生了城市的初始。................................................................18

-1 涵構

自然資源的領土形式 .....................................................................................................................126

-2 權力地景

城市中集體性影響力的權力建構。................................................................................................21

-2 河岸境況

從城市到自然的過渡邊界 ..............................................................................................................134

Note :

Note :

演化

CHAPTER 2

布局

CHAPTER 6 "Threshold"

歷史的回聲

-1 制度與地景

文字與律訓的演化 (BC 3000~AD 500)..........................................................................................28

-1 公共類型

物體投放的公共類型 .....................................................................................................................142

-2 貨幣與貿易

黑暗時代到文明曙光 (AD500~AD 1650).......................................................................................40

-2 循環移動

連續性移動中的觀賞 ....................................................................................................................150

-3 民主與願景

啟蒙思維與民主革命的共振 (AD 1650~1880 )..............................................................................50

-3 垂直架空

自治的願景投射 ............................................................................................................................158

-4 資本與空間

工業與資本的全球化戰略 (AD 1880~ )..........................................................................................58

Note :

規訓

CHAPTER 3 消費困境 -1 視覺規訓

邊界重構空間狀態與意圖與展示的權力性戰略。.........................................................................80

-2 臨界性危機

流動大都會中的商場與畢爾包效應。.............................................................................................84

-3 都更的困惑

koolhass 的連續性垃圾空間。........................................................................................................88

Note :

物體

隔離

CHAPTER 7 "Territory" -1 內外之間

內與外的視線 ................................................................................................................................184

-2 領土形式

顯現的內外領域作為地景架構

Note :

治理

結語 - 絕對的可能性 ? 關於設計的筆記

CHAPTER 4 城市體系 -1 工業城市

工業城市的前瞻發展。....................................................................................................................96

-2 消費地景

95 期重劃區的消費境況 ................................................................................................................102

-3 公共投射

30 年來公共地景的投射 ................................................................................................................104

-4 標準平面

通用的都市公共性策略,全局特大的空間干預。.......................................................................108

-5 城市部屬

巨型與景觀都市主義。....................................................................................................................112

Note :

Note :

(The note of GD5)

CHAPTER 8

Reference

公共 10

11


城市政治 城市公共性資源體系的追尋 城市的演化與研究

I. Position

城市永遠是不斷被爭逐與資本累積掠奪的重要場域, Jurgen Habermas 重視物質的公 共空間,一個公民自由溝通交流的領域,Hannah Arendt 則以 Agora 為公共空間集體 行動的代表。"The right to the city" 強調一個政治的城市共同體不應被視為一項特定 物件資產,而是與社群生活、環境之間一種可變動和可塑造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共 同中 (comming) "的社會實踐。而政治在城市中作用的力量可以被建築或是地景所探 究與追索,這種政治狀態即為權力地景(或是權力建築)對身體感知的規訓,規訓人 民進入一種符合統治階級期待的生活圖示。而權力地景會在資源分配模式變遷時產生 由內部向外的創造性破壞,這種地景革新的力量會大幅度改變一座城中政治公共性的 狀態,更會大幅改變整座城市中居民的生活圖式。 曾經土地指定為生產工具的工業城市,在全球化的資本力量之下會往後工業的狀態邁 進,同時消費地景會在土定重劃後如雨後春筍大幅冒現。而當資本大幅度挹注,新興 商業建築會以戰略地標的形式呈現一種類似明星品牌的效應,這些建築奇觀背後導向 的力量也是極度政治性的,一種跨界競逐的樣貌。於是我們將基地設立在高雄,在前 往後工業都市計畫的前提下,空間與生活模式正在快速轉型。在這個項目,以一種重 整城市體格布局的方法。去介入高雄的邊界,並企圖在自然與土地兩者之間以機能媒 介去干預與改善目前的境況。如同 Hannah Arendt 所言 : 政治當是一種集體活動,目 的在於讓個人與集體皆彰顯自主,這樣的自主是人們進入政治時可預期的經驗,所以 稱之為「承諾」。而這個承諾是建築空間對於城市環境的承諾,也是對城市中使用者 的承諾。

12

13


1 城市政治

城市總是嵌入於更廣大的社會或政治關係中,這給城市的境況打下了多元特徵的烙 印,促使城市在不同時空下產生形式與功能上的多種變化。例如有的城市已進入經 後工業時期,有的城市尚處在在製造業階段,有的城市所在國家繁榮昌盛,有的城 市所在國家貧困蔓延,有的城市所在國家屬於單一民族社會,有些城市所在國家屬 於多族群社會。有的城市所在國家屬於威權政治體制,有的城市所在國家則實行民 主政治體制。 城市的本質在於其雙重地位:作為生產集聚和生活集聚;以及這種集聚在相互作用 的土地利用、區位和製度安排之下的展開。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最具有代表 性,最為巨大並且永恆的權力地景。我們試圖透過文明史上地理學差異的演化,以 城市之名,去思考類比歷史中城市隱藏的權力鬥爭和資源掠奪。

15


城市的起源 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的作者 Jared Diamod 將人類群聚的模式演化分為數個階層, 隊群,部落,酋邦,和國家。而這個分類所指為切入人類學在地理空間上群聚的時間 演變。 1 隊群 隊群是最迷你的社會,一般而言成員至少五人,多至八十人,全部都是血緣姻親關係 的親族,隊群社會也缺乏任何的制度並且居無定所,活動範圍由全體成員分享,並沒 有次級團體或個人區分地盤的事情,沒有規律的經濟分工,沒有社會階層,沒有壟斷 資訊跟決策的制度,這種模式的形成是人類數百萬的演化,而更下一步則是近萬年來 的事情。 2 部落 部落與隊群的差異在於人數眾多,且定居於一地,當然也有隨季節遷徙的部落。部落 也不只是一個親族的集合,而是所謂的宗族,土地屬於某個宗族,非全體部落所有, 因人口仍然稀少,所以依舊有一個非正式的人人平等,資訊與決策共有而不專斷,同 時沒有系譜和階級高低之分,經濟型態是基於個人和家庭之間平等互惠的交換,而非 當權者收納貢現重新分配。(-1) 3 城邦 酋邦地狹人稠並且食指浩繁,在制度上演發出了重新分配的經濟型態,而隊群和部落 卻是全部仰賴交換。形成複雜社群的模式是征服,戰爭的威脅或是戰爭本身,是促使 社群合併的主要因素,所以糧食生產及社群間的爭奪,是人口密集的社會在戰爭後傾 向合併,而口稀少的社群則否的關鍵。而龔固資源必然會劃分出領域的界線,城牆即 為最古老的土地圈定同時又兼具對抗戰爭的防衛性。

地理學價值 城市是一種空間現象的事實,同時視城市為一種特殊的連結模式,該模式也同時置於 與其他城市及世界的更大關係模式之中。城市需要實質憑藉,在於固定的地點長期遮 蔽處,以提供組裝,交換儲存之需。根本的社會憑藉則是社會工作,非僅為經濟生活 所需也適用於文化過程。因而就其完整意義而論,城市是個地理叢結.(geographic plexus),經濟組織,制度過程,社會行動的劇場,以及集體的美學象徵。Mumford (1937) 總結而言 : 城市具備獨特的實體形式,這些實體形式殿基於經濟,制度,文化 等社會交換 (social exchange) 而這些社會交換的發生仰賴特殊的網路。而 Mumford 更提出“城市與他處不同之處,就在於讓眾人齊聚一起,形成既屬於個人又屬於社會。 甚至城市會強化且集中這些互動。" (-2) 顯然城市影響了城市裡個體或群體間形成的組織結社,為了經濟,文化,社會,等等 的原因。人們因為資源聚集一處,並且努力建造城市的方式,不論是身為個人或是置 身各種群體與制度,作為地理叢結成為交換資源的焦點,同時也提供人們演化出文 明必然的多樣性。城市所匯聚的異質歷史和地理,產生了分化性空間 (Differentiated spaces) 這些分化與相對性均質的地區,有特殊類型的建築物和街道,與不同的使用 者。

16

FIG 特諾提特蘭城市配置圖

17


地方,市場與地景 境況與文明 城市系統在地理學差異上的必然性起源-城 " 牆 " 與城 " 市 " 在中國漢字上,「城」有兩種含義,其一是「城牆」,其二就是「城市」。城市的「城」 是由城牆的「城」而來的,顯然因為城牆就是城市的一個主要代表性的形象。以「城 牆」代表「城市」,其中說明幾個問題:除了城市必然有城牆之外,在古代很多時候 都是先修築城牆然後才形成城市,建築城牆是建城的一項首先和主要的工作。「它們 規劃成理性的防禦工事圖案,產生於經過地形上的小心選擇。」(-3) 西方古代的城市也有城牆,但是 wall(城牆)並沒有代表城市的含義。urban( 城市、 市政)來自拉丁文的 urbs,原意指城市的生活,city(城市、市鎮)一字則含義為市 民可以享受的公民權利,過著一種公共生活的地方,相關的字如 citizenship ( 公民) civil( 公民的)civic( 市政的)civilized( 文明)civilization( 文化)等就是說社會組織 行為處於一種高級狀態,城市就是安排和適應這種生活的一種工具。(-4) "The Stones of Athens" 曾經提到,對一名到雅典而不具敵意的訪客來說,斯里亞門 是『城市權力與固若金湯的象徵』。雅典原本是衛城 (Acropolis) 周圍開始發展而一 但走進城門之內,城市的性格就顯得不那麼具有禁制意味。(-5)

18

城市如果視為一種資源運作模式下的聚合體呈現,那市場 ( 經濟體系 ) 與地方 ( 生活 體系 ) 就是控制城市系統最為重要的兩個地景。 兩者之間的對立最早可以追溯至現代市場社會形成之初,但在十九世紀之前,市場交 易並未創造出一種與地方分離的文化。兩者最早的分離出現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幾十年 間,資產階級勝利後將生產由家庭勞動或是作坊生產,轉變為按件計酬生產並在不同 勞工群體中不斷來回更替。從那時候起市場不在內化地方,地方開始經歷一段漫長且 痛苦的內化市場文化過程。然而兩者的對立雖然具有許多結構性因素,而且會在資本 世界持續,但卻可以透過消費組織降低衝擊。 買房或租屋或許是最重要的消費手段,更重要的是固著在地方之上,擁有住宅也指出 了投資和消費的關係。過去 40 年來,購置住宅除了是確保有棲身之地外,也是成為 參與土地增值的大獎賭局的門票。住宅自有是將經濟生產聯繫上社會與文化生活的制 度,也連結了生產手段和消費手段。當房貸利率上升或是住屋市場緊縮時,其變化將 影響個人住宅,勞動和資本市場的地位。住宅自有制度可能會強調穩定性或著重於缺 乏移動性,視這些相互關聯的影響而定。就這層意義而言,代表了市場和地方的文化 妥協。 廣義的地景代表我們看到的整個全景;包括有權有勢者的地景,大教堂,工廠,和 摩天大樓。以及無權無勢者附屬的地景,貧民窟,社會住宅,鄉村禮拜堂。不論在 象徵或是實質上,地景都中介於市場暗示的、資本的社會-市場分化 (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與地方意味的、勞工的社會-空間同質 (socio-spatial homogeneity) 之間。(-6)

19


權力地景 集體性記憶的權力建構 Aldo Rossi 在城市建築一書中論述了城市研究問題與他的理論方法,城市學被他理性 的拆解為四個部分:包含了類型學,局部的城市結構,歷史變遷下的場所價值,與政 治性決策對城市的影響。在書中最後一小節他提到了:「在城市領域中,政治事實構 成了抉擇的問題。城市本身也是由政治體制而形成。雅典,羅馬和巴黎不僅是政治的 實質造型,同時也是意願的符號。」政治介入有其獨特的方式,而且只要城市一開始 建設馬上就會出現,而城市正是權力地景最具體也是最初的顯現。(-7) 然而這種地景力量影響到底有多大 ? 我們可以在下列例子中看到,而這只是其中一種 屬於記憶情感共鳴的層次。當卡納雷多將位於維茜翠的 Basilica 教堂,Paladio 在威 尼斯的黎雅多橋設計,以及位於維茜翠的奇艾黎卡地宮組合成一副威尼斯的城市景觀 圖。(1755-59 由 Parma 國家畫廊收藏)『畫中的提案,渡船,以及任何景物都讓看 畫的人聯想到威尼斯,而且許多威尼斯人也感到十分訝異,這幅畫到底在他們城市裡 的哪一個地方?身為威尼斯人竟然沒去過也不知道。』事實上,這幅畫並不存在威尼 斯任何地方,這個場景只存在每一個對威尼斯城市有共通記憶投射的市民心中。 Aldo Rossi 在城市建築中舉的卡納雷多威尼斯憧憬圖作為例子,畫家將這些建築畫在 一起,正如同是他所觀察到的都市整體局部一樣。Paladio 的三棟紀念性建築(其中 之一只是設計案),透過與建築史以及威尼斯發展史之間的關聯,同樣也能構成威尼 斯的一個城市類比。把紀念性建築做地理上的變動所創造出來的城市,由建築本身純 粹的價值在場所中保存下來。卡納雷多的這副話說明了形式邏輯的手法如何能轉化成 設計手法,並能作為建築設計理論的假設:“設計過程中的元素都是既定的而且在形 式上也極為明確,不過元素的意義則會因為設計手法才會顯現,透過設計手法才能賦 予作品真正的,出乎意料的和原創性意義。”(-8)

政治地景的革新 政治與資源分配模式的演進在馬克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之中,以經濟為出發點檢 視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和賴以謀生的生產方式。主張一個社會的基本特色(社會階層、 政治架構、意識形態)是根基於經濟的活動上。公民社會組成了一個社會的底層架構, 而政治和法律系統則構成上層架構,底層架構透過政治活動、宗教和哲學與上層架構 做連結,並且調節上層架構的運作和社會整體的意識。物質生產模式的發展與既有的 生產關係產生衝突,這種衝突於是促生社會革命,進而改變經濟根基和上層架構。我 們也藉由這個學派理論,將古至今人類的政治革命區分成為四次不同的資源變遷模 式。而這四次資源分配的變遷都是屬於地景中偏向市場的,一種現有權力資源擁有者 被新興的權力資源擁有者改變的樣態。城市改變人們的生活,而作為城市地景的建築 物則是政治性的集聚。

20

21


城市的狀態,就是人類文明最好的紀錄。我們的身體 是感知的載體,生活在各個時代的城市居民決定了城 市的樣貌,同時城市相貌又倒過來決定城市居民的生 活。建築與城市就是一個記號模式,有系統的記錄人 類在時間軸上的每一個活動。既是 Hannah Arendt 所 謂政治的顯現,也是 Piranessi 所謂人文的載體。

22

23


演化 以城市為載體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甚而進一步的城市系統架構,都跳不離人類作為一種生物性的身 體本能。我們的文明一開始就受到疼痛,恐懼,喜悅,慾望的挑戰,身體所存在的個 體性需求構成了建築,集體性需求構成了城市。而城市在古代具有一種集體的全意志 "General Will " 現代大都會不斷延伸出去的地理型態,搭配著用來讓人類身體失去感 覺的科技,讓一些現代文化的批評者得以宣稱,現代與過去之間有著巨大差異。現實 景象的感受力及身體活動力一直在減弱,以致於現代社會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獨特的 歷史現象,這場歷史轉變的源頭要從 " 城市 " 群眾性格開始說起。過去大眾多半緊密 地居住在城市中心,現在則分散開來,現代市民會聚集起來的地方是購物中心,但其 中不具有任何生活共同體的意義,也不是追求政治權力。(-9) 肉體與石頭一書曾指出"城市可以做為權力的所在,它的空間可以以人的意向為範 本,講求一致性與整體性。城市可以是一個統治階級的意象在其中重複分裂的空間。 "我們的個體性身體本能向我們宣告兩件事:性衝動 ( 繁衍的本能 ) 與渴望偉大,這 在歷史之中,不論是否為城市歷史皆為真理。而集體性的本能在於資源分配與生產聚 集,但現今城市的價值仍需我們思索與定位,在市場與地方的衝突與內化消長,也在 那地景的建構與資源掠奪。

24

25


2

歷史的回聲 城市地景與資源市場的千年追尋

當 Mumford 在寫城市的歷史 (The City in History) 的時候,他藉由追溯城牆房屋街 道與中央廣場的演變來描述四千年來的城市,證明了歷史學與城市學能產生不可磨滅 的關係,而建築本質上的力量卻不是單單依靠城市演變脈絡即可呈現,Aldo Rossi 認 為如果城市與建築的價值觀會只因為新機能出現而轉變的話,建築與類型的永恆性便 不具備任何意義,也不可能有文化的傳承,城市與建築更不能成為文化的因素。「住 宅的類型從古至今未曾改變過,當然這並不意味生活方式一直沒有變化,也並不意味 著新的生活方式在不可能在未來發生。」因此透過研究變革中的城市,與其中獨特的 權力地景或是權力建築,藉以尋找資源變革下屬於空間上的力量。同時也藉由脈絡的 研究,更好的去思索當代的體系與所要前瞻的未來。


-1 制度與地景 文字與律訓的演化 (BC 3000~AD 500)

統治階級對身體的意象就是"身體政治"他表達出對社會秩序的控治意念。John of Salisbury 認為不管是中古或是現代的形式,身體政治在統治階級的身體意象上建 立了社會規則。而在都市發展的過程中,統治階級經常以"變形"的方式界定建築 物或整座城市該是什麼樣子。身體政治藉由這些方式來運作權力,一種藉由排除來 進行壓抑的語言。然而我們如果因此認為身體的一般語言以及身體政治完全只是一 種權力技術的話,這也過於偏執;社會可以用單一的聲音來發言,藉此也可以把人 民綑綁再一起。而這種一般化的身體語言轉譯成都市空間的語言時候,會讓城市有 著特殊的觀察角度。(-1)


神廟-權力宣告

神廟-權力宣告

遠在一萬年前部落時代就有了信仰的萌芽,蒙昧時代人們畏懼大自然,閃電,天災, 地震,洪水,猛獸,無一不造成人們對於未知的恐懼。因此人們會將這些未知依託給 一個靈性與高度智慧的象徵,並向之祈禱或是以一定儀式宣表臣服,希望能得到保佑 或是內心依靠。這就是最古老神明與信仰的起源。部落時代的祭司大多由酋長擔任 (或是地位僅次於酋長的祭司),宗教的發展與演變可以視作權力地位最高的人,在 公眾公開的場域代表全體的人民向這些未知溝通,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而不論 任何一個文明,必然有兩個類型的神明,天神系統與戰神系統。其一象徵著所有未知 的總和,另一象徵著與其它文明資源掠奪的渴望。

阿茲特克寺廟設有宗教和政治儀式,國王透過宗教的神聖象徵,產生統治合法性和權 威。這些金字塔寺廟不僅僅是儀式場所,而是作為眾神的代表。周圍同時切分阿茲特 克的四條主要大道,由這個宗教區域向外延伸。成為賦予人民生活以及引導他們的領 導者,大祭司與國王會在萬眾矚目之下沿著樓梯一步一步向上舉行祭祀,在金字塔祭 壇最頂端的兩座神廟則是雨神與戰神。

中國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 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徵著「天圓地方」,俗稱「天地牆」圜丘壇是皇帝舉行 祭天大禮的地方,象徵最高權力者的皇帝在天壇中的圓圈處代天下人民行祭祀之禮。

30

31


聚集的初始 市集-資源交換

市集-政治交換

農業文明帶來了人口增長,同時也帶來了資源剩餘,因此人部落時代的人們會聚集到 一個地區進行剩餘資源的交換,久而久之,這個區域就會變成部落的中心,也是人們 日常聚集的唯一場所。

部落的聚集中心,除了是人們日常生活交換資源的場所。同時也是裁決衝突,或是宣 達政治決策的地點 02 古羅馬

01 古希臘 市集 AGORA 位居雅典城邦中心的 Agora,緊湊扎實結合了民生,信仰,行政,與立法等活動,又 以種種視覺記號強化其作為城鎮中心的地位。減少了交通負擔,又促進場所認同,公 民意識,城邦意識,愛國心與民族精神,這個廣場成功將城邦的場所 (topos),民族 性 (ethos),與民族感情 (pathos) 做了良好的結合。除此之外,商業活動依著法院蔓 延至各個角落,促進了 AGORA 的多樣化,成為民生的中心。(-2)

32

ROMANUM 是 ROMA 的中性所有格,意為羅馬國家的,FORUM ROMANUM 也是 羅馬共和時代與帝國時代的行政中心,其建築群包含法院,元老院與市政廳,美術館, 神殿與紀念性的方尖碑。其軸線後方是羅馬競技場,在廣場入口則有提多拱作為凱旋 門的象徵。國家廣場是一個展場也是一個交換資訊的平台,政府政令,民生需求,宗 教期許,文學與藝術的呈現,雜戲表演演出,均以此廣場為舞台,百官與庶民在此交 換訊息,軍隊在此凱旋遊行,宗教慶典與國宴治席皆在此處交輝掩映。(-3)

33


雅典的回聲

羅馬元老院

馬克思在 " 政治的經濟批判 " 中論及古希臘藝術為人文主義的正常幼年期,波艾特也 在描述古希臘城市與城市組織時表示「在雅典我們看到了與在兩河流域城市完全不同 的城市經驗,在兩河流域的城市神明建築和統治者的王宮是唯一的組織要素。而雅 典,自由政治的生活場所-例如體操場,劇場,繪畫堂,音樂堂這些符合社會需求的 建築也是城市的組織要素。雅典的城市反映了人類更高的集體生活」(-4)

傳統認為,元老院最初由羅穆路斯——神話中羅馬的創立者所建立,作為諮詢議 會。元老院起初包括一百位家族的首領。在羅馬共和國剛成立的時候,把元老的數 目增加至三百名,由於他們是被布魯圖斯新召入元老院,他們也被稱為 Conscripti (新進的人員)。於是元老院的成員由初時被稱為「各位父老及各位新進」Patres et Conscripti,逐漸地變為 Patres Conscripti(各位元老)。

市集的開放空間中從事著最嚴肅的政治事務,但後來發現市集的多樣性讓他們在政治 上缺乏莊重的態度,亞里斯多德建議"用來買賣的市集廣場應該與公共事務廣場分離 "。到了西元前四百年左右,談論政治的空間慢慢分散到城市其他角落,雅典同時在 衛城南部修建了一個劇場,而這時的市集已不再是談論政治的空間,因為劇場更能有 效的讓權力聲音被發散出去。而這個處理政治事務的劇場位於 Pynx 山丘,當大型議 會在此招開的時候,觀眾面對北風,演說者面對南陽。它的聲音能夠從後方廣大的土 地空間傳到聽眾耳裡,並成為在市民之間,山丘之上天空之下唯一的傳達者。(-5)

元老院在羅馬的政體中還是握有可觀的職權。身為羅馬的化身,這個官方團體負責派 遣及接待代表城市的使者,指派官員去管理公共土地,指揮軍隊以及分配公共資金。 元老院也有任命城市執政官或在戰爭等緊急狀態下提名獨裁官的權力。在共和國的晚 期,元老院透過依靠元老院議決捍衛共和,達到了避免獨裁官任命的目的。

扇形劇場是一個非常嚴謹的設計,將群眾組織在垂直排序的座位中的同時放大底部的 單一人聲,讓演說者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使他的每一個動作都為人所見。在市集露 天廣場中出現的多半是正在行走與站立的身體,而另一方面再 Pynx 政治場合出現的 多半是坐著的觀眾,他們必須要以這個被動的姿態來面對雅典的統治,以這個姿態來 聆聽下方的"裸聲"說話。

34

在羅馬共和國,上層階級都以追求榮譽和名聲為最大目標,史家波利比烏斯形容:人 民授予官職給那些值得之人,而這是國家對品德所能提供的最佳獎賞。鼓舞年輕人為 了國家共同利益,去忍受極端的艱苦,贏取那伴隨勇者的榮耀。羅馬的憲政體制下, 選舉是獲得權力的唯一出路,靠著選舉,能夠出任官職;靠著官職,能夠獲得領軍的 權力,最終就有機會獲得羅馬最大的榮譽,凱旋式。

35


獨權統治

獨尊儒術的思想箝制

萬神殿與基督教的興起 後來羅馬共和國的最高機關元老院隨著皇帝出現開始淪為儀式機關之時,也是基督教 在古羅馬更加發展的年代。當凱薩將元老院移出廣場,讓它坐落在艾米利雅會堂之 後,這個古老的代議制度就漸漸淡出了古羅馬的權力世界,取而代之的是日漸高漲的 皇權與基督徒時間。(-6) 萬神廟可以說是見證了宗教轉變,與制度建立下的權力烙印,基督教在西元 313 年方 被古羅馬立為國教,此前雖在帝國境內傳布,卻並沒有多少影響力。羅馬素有多神教 傳統,他們不僅喜愛本鄉本土的宗教儀式,也認同他人對不同宗教有絕對的信仰。羅 馬軍團在圍攻敵人城市時,會向敵人的神祇許願,請求城市的保護神放棄對該城市的 保護,條件是攻克後將這些神明迎進羅馬的神廟。在後來帝國時期,那些帝王乃甚至 是女眷都可列入神廟(如 Caligula),其多神教之傳承可見一斑。(-6) 公元 609 年拜占廷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 與諸殉道者教堂」讓這座偉代的建築物得以在黑暗時代保留下來,這也是今天萬神廟 的正式名稱。從此基督教在西方政治權力空間之中的地位確立且不可動搖長達一千多 年。而萬神殿最為耀眼的那個圓拱,也呈為了西方教堂 ( Basilica) 不可忽視的標記, 從此圓拱壟罩了西方宗教世界,作為唯一天主神權的符號。

36

而在遙遠的東方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術”,儒學開始成為中國中世紀的官方意 識形態和國家正統的政治方略。同樣地訂定了將近兩千年的東方世界的思想箝制,國 家體制已經從一個鬆散的封建制度國家聯邦發展為一個統一的、以世襲制度相傳的帝 國。如同在歐洲一樣,中國的城市成為了要塞或是領導者的居住地,並且也成為了貿 易和工匠的聚集中心。然而,與歐洲不同的是,他們從來沒有取得政治上的自治權, 其市民也沒有特別的政治權利或特權。這主要是因為親戚關係的緊密連結造成的,而 這種連結則是出於宗教信仰裡的祖傳觀念。另外,工匠的同業公會彼此競爭以向皇帝 爭寵,而從來沒有試著聯合起來爭取更多政治權利。也因此,中國城市的居民從來沒 有組成一個如同歐洲城市一般的獨特社會階級 較早的國家統一以及中央官僚制度的建立,則意味著中國社會權力鬥爭的焦點從土地 的分配轉移至官職的分配,官僚的貪污小費和稅收成為了他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國 家有 50% 的稅入都流入了他們的口袋。帝國的政府則依賴於這些官僚的服務,而非 如同歐洲一般依賴於騎士的軍事服務 馬克思.偉柏指出儒教對於許多民間教派的信仰展現相當寬容的態度,而從沒有試著 將他們統一為單獨的宗教教義。與一般形上學的宗教教義不同的是,儒教教導人們要 順著這個世界調整和修正。「高等」的人們(知識分子)應該避免追求財富(雖然沒 有貶低財富本身),也因此,中國變成了一個擔任公務員比商人擁有更高社會地位和 更高利益的國家。這也是東方文化無法迎來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的核心。(-7) 37


ROME

ATHENS agora the connection of topos, ethos and pathos

forum the center of politics

pnyx the power of speach’s echo

senate/arena/colosseum the system of ruling pantheon the confirm of dome

N 0

38

100

N 0

200m

39

300

600m


-2 貨幣與貿易 黑暗時代到文明曙光 (AD500~AD 1650)

當居於統治地位的封建貴族的瘋狂爭鬥正喧叫充塞著中世紀的時候,被壓迫階級的 勞動卻在破壞著整個西歐封建制度,創造著使封建領主地位日益削弱的條件。固然, 農民們依舊必須靠大量勞動來獲取微薄的食物,但是周圍已經興起了城市:在意大 利、法國南部和萊茵河畔,古羅馬的自治城市從灰燼中復活;在其他地方,特別在 德意志內部,更是興建著新的城市,這些城市總是用護城牆和護城壕圍繞著,只有 用大量軍隊才能攻下,因此是比貴族的城堡強大得多的要塞。在這些城牆和城壕的 後面,發展了中世紀的手工業(最古老的行會與同業工會),並以此積累起最初的 資本,產生了城市相互之間和城市與外界之間商業來往的需要,而這種需要同時, 也逐漸產生了保護商業來往的手段。於是領主與封建諸王們慢慢失去越來越多的絕 對統治權,他們開始意識到在城堡之外有著他們統治的界限。(-8)


領土的界限 宗教,貿易,領主,國王,各自不同的權力界限 從西元五百年到一千年,大約有五百年時間羅馬的大城市衰微。歐洲大部分地區進入 了頻繁戰爭的烽火之年,賴以為生的土地無法防守只有擁有高牆的教堂才能提供難民 庇護。同時城堡的建立以及封建主義的興起,讓地方領主對底下的臣民提供了軍事保 護,並以此交換臣民的永久勞役。中古的城市開始發展,在這些城牆的背後,這些城 鎮透過貿易集結了食物,布匹與必需的奢侈品。(-9) PARIS

而當貿易慢慢地開始發展,經濟的力量躍上歷史舞台,握有經濟權力的人慢慢地透過 這股資源影響力建立起更多的貿易建制。在歐洲不同語文稱呼此城牆內的市集聚落, 均有著"堡"的發音,(borg) (burg)(baurg) (burh) (borough) (burgh) 城裡人或是城市人 在西文中則是稱為 (bourgeois) (burgesses) 等不同拼寫,商人們經商製造發家之後, 知識與社會地位逐步上升,當時的城市人名稱 (bourgeoisie) 就是今天常聽到的布爾喬 亞階級(中產階級)。

notre dame de paris the shelter from religion

這個時間點也是教堂開始大量發展的時代 ,人們為求心中的祥和與平安開始在宗教 之內尋求寄託,而教會的力量也由此節節高升。甚至一度凌駕於皇權之上。教宗李奧 三世曾經加冕查理曼大帝為"羅馬人的皇帝"由此可見皇權,神權,以及封建領土制 度成為了當時歐洲的一種常態。當巴黎聖母院在 1250 年落成完工,市中心之中,巴 黎主教與法蘭西國王與甚至平民們都當作是一種建築與宗教的凱旋之歌。(-10)

42

N 0

43

400

600m


商業與人文 自治城市內的市政廳與市政廣場 中古城市社群享受了政治上的自由,因為市場與貿易給予了城市經濟力量來管理自己 的事務。到十三世紀,幾個義大利銀行家族已經積聚成巨大的財富,這些家族大量購 買羊毛,絲,香料和珠寶,甚至將錢借予宗教與國家支援戰爭活動。因此銀行家便藉 此掌握貸款抵押土地的產權,有了控制政治與宗教的籌碼,商人憑藉著龐大的財力逐 漸在政治及宗教取得了領導地位,同時他們也利用財富來重建都市,大量興建基礎建 設,並藉此擺脫封建的束縛。商人主導的城市和封建領主建立了雙贏策略,獲得自治 許可狀,成為名符其實的自治城市。 為了榮耀自身,城市間相互競爭,建造壯麗的市政廳與大教堂向鄰近的城邦炫耀。兼 顧虛榮,防禦與住家,行政多功能的市政廳因而應運而生。自治城市由行會主導,商 人往往是行會的代表,擔負起自治城市的行政工作。此時期常見的市政廳模式是底層 挑空挑高的兩層建築物,底層廳堂作為商業用提供生產販售與儲藏等多元商業活動場 所,二樓才是行會領導公辦議事,裁判審理的事務所。

SIENA piazza del campo the presentation of economics

同時,市民也可以表達意見並參與決策。為了政策的決議,市民必須聚集於事政中心 前舉行表決,因此逐漸形成了執政團廣場,廣場中的市政廳,商會,議會等大型建築 作為廣場的介面,成為中世紀的城市構成。而中心除了這三類之外,常透過立柱,紀 念碑,水池,大旗,噴泉等等,構成一個充滿政治紀念性的廣場。(-11)

44

45

N 0

60

80m


商業與人文 文藝復興時代的政經廣場 文藝復興這個人本精神的年代讓自治城市的力量到達顛峰,人民對自治城市的渴望, 促使整個歐洲普遍興起都市運動,數以千計的新市鎮如雨後春筍ㄧ般冒出。(-12) 而這個浪潮之下,威尼斯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國際化的城市,長期的貿易讓城市生 機更加蓬勃,而佔據水運貿易的優勢讓她靠著香料等奢侈品變得更富有。同時也招來 了許多猶太人與外國人,豐富了城市的組成與文化的底蘊,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是 唯一被稱為「Piazza」的廣場,其他的廣場無論大小皆被稱為「Campi」。聖馬可廣 場在歐洲城市的廣場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座落在市中心,卻不像其他廣場那樣受到交 通的喧鬧,這歸功於威尼斯寧靜的水路交通。這裡也曾經是威尼斯執行死刑的地方, 他同時也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節慶中心,是威尼斯所有重要政府機構的所在 地。人們在這裡生活在這裡貿易,在這裡慶祝,也在這裡見證宗教與權力對城市的力 量。這座偉大的廣場也藉此偉大屹立不搖,不論國家的衰亡敗退或是繁榮昌盛。

46

VENICE st. mark's square the presentation of economics

47

N 0

800

1200m


威尼斯三階級 猶太人隔離區的資源剝削 當貿易的船隻安全的返航之後,威尼斯的官員們就會蜂擁而上,開始計算貨物與抽 稅。監督是威尼斯的活力之源,而這座城市的外在形式也讓他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監 督。在這些體系的中間人包含貿易商,金融家,和銀行家。以文藝復興威尼斯所界定 的三個階級來說就是:貴族 (nobili) 富有市民 (cittadini) 平民 (populani) 而在這個階 級之外,就是猶太人,所謂的社會排除人口。 一五一五年,威尼斯開始使用新鑄造廠來做為隔離猶太人的地點。Ghetto 原本在義 大利文的意思是鑄造廠。新鑄造廠原本是一塊長菱形的土地,四邊環水,建築物兩側 有高牆,中間有庭院。只有兩座橋對外相通,只要兩座橋依封閉新鑄造廠就對外封閉。 在當時決定隔離猶太人的卻不是完全出於宗教的力量,更多的是來自經濟資源的商人 與城市領導階級,他們認為隔離出猶太人並運用鑄幣廠的金融製造體系去做分隔,是 有利於整個威尼斯的城市貿易運作。這也是歷史上一個相當有名的經濟貿易隔離為目 的的城市布局。(-13)

48

VENICE ghetto the presentation of economics

49

N 0

50

100m


-3 民主與願景 啟蒙自由與革命的時間 (AD 1650~1880 )

流動的個人與移動的群眾。革命時代的巴黎,一種全新身體上自由的意象,與共 同體空間的儀式需要相衝突,這種在大時代城市初步成形的時間點顯示了市民群 眾是如何在廣大開放的城市空間中遭到鎮壓。革命以這塊空間為舞台,上演一種 作重要的公眾事件-「自由空間鎮壓了革命身體。」


海外黃金 大航海時代的海外掠奪與征戰 在東西方,十七世紀最狂熱的追求就是透過航行"東西海洋間未知的水道"透過旅 行,接觸,新知識,縮減原本無可彌合的距離。人們離開故鄉,尋找自己想望的世界。 那是十七世紀人們心中的激情,偉大且奮進狂熱的追求,他們製造出失序,混亂。一 名 1609 年的中國官員抱怨,這場旋風般的巨變,其帶來的結果就是「富者愈富,窮 者愈窮。」當時的世界,正以一個瘋狂且快速的節奏迎向史上前所未有的狀態。(-14) 地理大發現對全世界,尤其是歐洲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它讓地中海沿岸的經 濟活動進入了數千年來最活躍的時期。起初,地中海的權力和財富掌握在位於義大利 與希臘人手裡;隨著君士坦丁堡的陷落,阿拉伯人開始顯赫於地中海;後來,葡萄牙 與西班牙進行了收復失地運動,發現了新航路並進行了環球航行,義大利城邦失去了 他們對東方貿易的壟斷,歐洲的重心轉移到伊比利亞半島上。18 世紀,西歐的法、 英、開始活躍,主導了大西洋的經濟活動。這時代沉浸在日新月異的生活變動中,同 時西方大陸的人們用身體見證了自身文明的優越,除了古老東方的神祕王朝之外,兩 洋之間都是他們可以征服與殖民的土地。而這時期人們的身體思考也逐漸邁向科學的 時代,辯證的思維緩慢而穩定的發展。文藝復興帶來的文明高峰與思維湧現,也逐漸 緩慢低迴,向著啟蒙時代孕育更深的能量與底蘊。 一般認為 1648 年的西伐利亞合約 (Peace of Westphalia) 標誌著現代國家體系的誕生, 這個新體系建立了國家主權的準則:國家是世界體系裡的基本參與者,每個國家享有 不可侵犯的主權,任何國家都無權干涉別國事務。 國家從此不在是君王的轄地,而是為國家利益而集中運用資源的政治實體,這一新秩 序的建立必然得歸因於十七世紀的全球轉變。西伐利亞條合約之後崛起的全球性強 權,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配合,在利用全球貿易上佔盡優勢,而擁有實力強大又管理良 好之獨佔公司的荷蘭共和國,更是箇中翹楚。然而到了十八世紀大英帝國因為鴉片貿 易的展開,英屬東印度公司將掌控的印度土地與紡織品的中國市場相連結。英國藉此 以印度為基地主宰與中國的貿易,靠著武力征服和貿易獨佔雙管齊下,成為全球貿易 領域無可匹敵的霸主。到了十九世紀中國因為鴉片貿易而使白銀大量外流,中英兩國 的貿易盈餘在英國一方已完全傾斜,並動搖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此後堂堂上國的自負 徹底瓦解。(-15)

52

當船堅炮利的 16 世紀西班牙人來到這座位於墨西哥寬廣峽谷中的阿茲特克城市特諾提特 蘭 (Tenochtitlan) 時,驚訝得瞠目結舌:這是一個原始的超大型酋邦,能與歐洲任何城 市等量齊觀的城市,中央廣場市個巨型石造建物的龐大複合體,金字塔舞蹈場,神廟, 與宮殿。中心北邊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農業,手工業,貿易和軍事活動構成的複雜集體。 這是一個成熟的帝國首都。 城市系統在此也具備了完整性的一致樣貌,城牆,道路,與市政中心。象徵著成熟的城 市架構已經有所規劃。但在西班牙人的身體與武器面前,卻也不過是一個等待開發的金 礦,一個充滿潛力的經濟來源。

53


權利法案 貴族與資產階級的追求 1687 年 4 月和 1688 年 4 月英國王室先後發布兩個「信仰自由宣言」(Declaration of

Indulgence),給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內的所有非國教徒以信仰自由,並命令英國國教會 的主教在各主教區教壇宣讀,引起英國國教會主教們普遍反對。領土上的統治出現界 限。在詳述權力法案與光榮革命背後那些幽幽祟動的的權力糾葛之前,就必須要先更 了解 1300 年以來歐洲自治城市 ( 特別是英國 ) 的政治演化。 城市中資產階級早在內戰與光榮革命之前許久就已經取得可觀的權力,不論是政治上 的或是經濟上的。卡爾馬克思更是把 " 資產階級的興起 " 當作整個現代化理論的核心, 並明言所有社會的發展必須且必然經過這一階段。英格蘭議會從十三世紀就開始定期 開會,其規律程度遠勝法國,西班牙或俄羅斯等同類機構。最初始屬於司法機關,隨 著時日演進最終扮演了功能更廣泛的政治角色,成為國王共治的統治者。議會在批准 課稅上的角色特別重要,因為議會成員涵蓋了該國大部分地主,而地主的資產收入是 該國的稅基。然而在一六二九年查理一世卻宣布解散議會,讓國王與議會的衝突開始 爆發,其一是因為國王不需經議會同意逕行課稅的權力,其二則是王室庇護親近官員 的權力壟斷。(-16)

LONDON palace of westminster the rising of commoners

光榮革命導致政治正當性方面的觀念有了重大改變,觀察且參與上述所有事件的哲學 家約翰洛克,寫下了國家是社會契約的產物,而社會契約則是為了保障普世存在的天 賦權利而締結。也將政治可問責和代議政體原則建制化,但並不代表民主就此到來, 但至少讓財政改革,銀行業改革。例如英格蘭銀行在 1694 年成立,的確使財政改頭 換面,在透明公債市場舉債,使英國得以快速升國力。

1894 年,英國政府設立了「倫敦市與郡合併事宜皇家委員會」,研究將倫敦市與四周的倫敦郡 1200 2000m N 0 200 (1889 年成立 ) 合併,但由於西敏中央政府輪替此建議沒有實施。因此,倫敦市雖然地處倫敦都 市以內,並且之前之後英國屢次改革地方政府結構,但倫敦市作為政體仍被保留下來。

54

直到十八世紀初喬治一世的時代,內閣制誕生才削弱了貴族兩黨在議會的氣焰。西敏 廳有諸多用途。歷史上主要用於重要司法運行,英國最為重要的三個法庭:王座法庭、 民訴法院和大法官法院曾在此設置。1875 年三院合為最高法院。同時英國的議事廳 上下議院也都在此設立。代議制度與可問責政府,開始在建築空間之下顯現,而西敏 寺的議會空間,也成為日後所有議會空間的原初形式。

55


革命交響曲 法國大革命的群體共振 。1789 年 6 月 20 日,法國三級會議會場被封閉後,會議中的第三等級代表和一些下 級僧侶、激進貴族前往凡爾賽宮室內網球場集會,簽署了著名的《網球場宣言》,宣 誓稱如未能為法國制訂出一部成文憲法,就絕不解散。凡爾賽宮就此成為了王權帝制 在法國最後的榮耀。法國革命中拉開現代社會的帷幕,共和國的成長、自由民主思想 的傳播、現代思想的發展以及各國之間大規模戰爭都成為標誌。作為近代偉大民主革 命而受到讚揚的同時,法國大革命也因期間一些暴力專政行為而為人詬病。革命隨後 導致拿破崙戰爭、兩次君主制復辟以及兩次法國革命。從革命開始(1789 年)直至 1870 年,法國在先後兩次共和國政府、君主立憲制及帝國政權下交替管治。 空間中革命的自由想像,在於完全淨空。1791 年革命份子將巴黎市政廳的樹木砍掉, 將路易十五的廣場花園夷為平地,而舊的路易十五廣場被重新命名為革命廣場,做為 安放斷頭台的地方。段頭台的運作,可以讓國家官遼便宜行事。中性化讓權力在私毫 不必負責的情況下運作,完全淨空的空間成了權力可以規避責任的地點。觀眾也可以 免除情感的負擔,而革命主事者想藉著廣場與斷頭台塑造出革命儀式與節慶躍動的情 緒氛圍,藉此來填滿城市中空缺的部分。市民們將對君王或是統治的不滿宣諸於廣場 之上,徹底湮滅任何來自於獨權的慾望。而這也是問責制政府誕生必須經歷過的一段 屬於政治的可意識必然。(-17)

PARIS place de la concorde the room for revolutionary

Haussmann 的巴黎改造計畫在 1850 年代至 1870 年代,包括了拆除擁擠的髒亂的中世紀街區、 修建寬敞的街道、林蔭道、大的公園和廣場、新的下水道,噴泉和建設水渠以及向巴黎周圍郊 區拓展等涵蓋了巴黎各方面的巨大工程。這場改造使得巴黎被認為是現代都市的模範,也極大 1600 3200m N 0 的改變巴黎的城市格局。

56

當時不公正的恐怖統治肅清十份劇烈,反對羅伯斯比爾高壓手段的羅蘭夫人在臨刑 前,在斷頭台上向著革命廣場上的自由雕像鞠躬,並留下了一句為後人所廣為傳誦的 名言 :『自由自由,天下古今幾多之罪惡,假汝之名以行!』而這也成了動盪年代下 最佳的註解。

57


-4 資本與空間 啟蒙自由與革命的時間 (AD 1880~ )

運輸關係與空間整合,就是以時間消滅空間的過程,而城市發展與二者絕對相 關。David Harvey 將空間觀念引入馬克思理論的做法源自 Henri Lefbvre,後者以 《空間的生產》探討空間如何從意識形態進入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而《節奏分 析:空間、時間與日常生活》更在日常生活脈絡中展現時間和空間的關係。David Harvey 認為資本會透過加快資本流動的速度來縮減空間的阻礙,例如資本累積會 引起技術革新,促進運輸基建項目及各種增長貿易的手段,來把全球資源納入資 本運作的體系裡。但在這裡,城市已經不再被看做群體的居所,而是被看做資本 自我累積和擴張的一種手段。

59


倫敦地下鐵 1833 年,國會批准了倫敦第一條客運鐵路,從倫敦橋到格林威治。這條鐵路在 1836 年到 1838 年之間分階段通車,大部分路段位於長跨距的磚造高架橋上。他迅速證明 了在長距離運輸上蒸汽火車速度遠快於驛馬,並且大幅取代了泰晤士河的蒸汽船。 頭 15 個月載客人次超過 65 萬,到了 1840 年每年人次超過 2 百萬。早期通往倫敦的 鐵路都是長距離的貨運和客運服務,連接首都和全國各地。因此倫敦當地的運輸並不 是當時鐵路的主要服務對象。從倫敦到伯明罕的第一站在今日五區的 Harrow,距離 Euston 有 18 公里之遙。因此雖然這段期間鐵路的爆炸性發展對倫敦造成重大的影響, 每日從倫敦郊區通勤的旅客非常少。到了 1850 年代中期,當越來越多靠近倫敦的車 站興建起來,郊區鐵路通勤客爬升到了每日 2 萬 7 千人次。然而這仍只是公車和步行 的十分之一。 倫敦在 19 世紀大幅成長。1861 年大倫敦地區人口突破 300 萬,過了 40 年再次翻倍。 不像巴黎人口集中在市中心,倫敦人口成長散佈在郊區。然而這些人口每天依然會湧 向擁擠的市中心街道。一位維多利亞時期的通勤客寫道:「If things continue in this way, we shall have to double deck the entire city.」許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出現,試圖 將交通工具飛天遁地,然而除了 Charles Pearson 的鐵路地下化之外,大多終究沒有 實現。 大都會區域鐵路在 1868 年 12 月 24 日開設。倫敦地下鐵開啟的革命,常被描述成人 們進入城市的一種革命。但是對於那些只擁有全國財富3%的底層人口 ( 占了英國總 人口的五成 ) 來說,地下鐵提供了便宜的運輸讓他們可以找到別處過適合生活的地方, 合作建築設的成長,提供了資本來實現這種夢想,地下鐵助於開啟倫敦都會中心,也 助長了百貨公司在 1880 年代出現,如同 Judith Walkowitz 所言 " 倫敦原本的想像地 貌,開始從地理上的軫域分明,轉變成毫無界線並且充滿危險的踰越 " 於是高速移動 帶來的經驗使我們的身體進入了一種被動的狀態,在十九世紀開始,工廠的勞工大量 增加,勞動產生的剩餘價值剝削,更大加速開啟了我們眼見的帝國主義殖民化資本世 界。(-18)

LONDON UNDERGROUND london underground 1912 1932

60

61


資本的空間生產 商業經濟與領土統治權的雙重擴張 歐陸諸國之所以主導當代全球化,在 1870~1940 年代有兩個重大不可分的轉變,第一 轉變是創造一個"世界經濟",在那個世界經濟裏不只有高價奢侈品的長程貿易,還 有製造品,原料物,以及伴隨而來的人員及金錢流動。這是個主要以歐洲為基地來駕 馭,或主要為歐洲人來駕馭的資本革命,同時這個資本革命還是為了迎合他們的特殊 利益而打造。第二個大轉變與第一個密切相關,指的是歐洲人的統治權以公開和暗地 進行這兩種方式,擴及歐洲以外的廣大地區。(-19) 因此,歐洲進行了一場擴張。第一個表現於外的就是鐵路與汽輪的擴散與佔領,建構 出比過去更快更穩定且能將大量貨物運到原本無法抵達之地的龐大交通網。港口設 施,火車站,電話線路,倉庫,銀行,保險公司,商店,飯店,俱樂部乃至於教堂。 構成歐洲商業帝國的全球系統網路,使歐洲商人得以自由遷徙,貿易得以自由進行。 而第二個擴張表現是領土。意味著取得要塞和基地,並從那些地方派出部隊和戰艦前 去壓迫和征服。有價值性的掌控跨歐洲與世界其他地方往來海上脈衝的戰略要地。典 型例子就是 1882 年遭英國占領的埃及。這個擴張的雙重性在於彼此依賴,領土帝國 主義是攻堅利器,可以強行打開反對自由貿易的市場,徵用當地資源建造歐洲商人所 要求的鐵公路。而工業帝國的真正優勢,在於規模和速度。工業技術和資本供應,使 歐洲得以發起快速的征服行動,已驚人的速度鋪設鐵路,以便將兵力投射到距海數百 LONDON UNDERGROUND 1932 里的內陸,得以將大量歐洲移民移入新地區,並在一夜之間幾乎改變該地區的人口結 構,再用這個恐怖的速度將原本陌生的環境改造為歐洲式的的居住地。

PARIS METRO NETWORK 1939

Paris 1912

全球化的必然 1880 年之後,大歐洲的疆界急遽擴大,彷彿西方以外的世界完全落入西方宰制只是早

晚問題。從殖民熱潮開始,歐洲世界的擴張擴及之前兩百年來無法擴集的非洲與亞洲 地區。說明了歐洲科技如何獨霸全球,歐洲人與其他民族之間的"知識差距"在十九 世紀結束時看來更加廣大,而非縮短。在西方以外的世界尚未運用媒和蒸氣時,歐洲 地區已進入電與化學的第二場工業革命。(-20) 而這個結果就是歷史上頭一遭,把有形力量,經濟力量,文化力量的全球性階層體制 強加在全世界。而這就是帝國主義,也是掀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元凶。在 1914 年以 前,世界最強的幾個大國採取某種 " 競爭性共存 " 這個全球殖民主義的脆弱穩定,還 有世界短暫和平,其實取決於歐洲諸大國的相互牽制和他們對歐陸不穩定均衡態勢的 尊重,如果均勢改變,帝國主義的地緣政治就會陷入混亂。 同時,全球新經濟體系邁入相對穩定高峰。交通運輸網絡擴及全球,愈來愈大規模的 資源交換產生了更完整的自由貿易帝國,從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到全球經 濟貿易中心的倫敦,到處都可見亟欲擴張卻又危如累卵資本貿易政策。到了 1914 年, 危機湧現:全球帝國主義無法保障世界和平與繁榮,東亞前途未卜,歐洲列強瓜分中 東北非,美國成為新興超強經濟體。殖民統治與民族主義日漸高呼,俄羅斯與奧匈帝 國為了巴爾幹半島的地緣政治爆發更強烈的衝突。此刻,所有世界強權都在琢磨一個 LONDON UNDERGROUND 1932 PARIS METRO NETWORK 1939 問題,如何才能在這個臨界危險態勢中獲得更大更多的資源?所以當德國入侵比利時 並要求英國對此保持中立,歐洲多民族帝國的脆弱結構與資源博弈體系終於隨著席捲 世界的一場大戰徹底爆發。

62

BERLIN U-BAHN 1930

Berlin 1912

63

BERLIN


POLITICS MAPPING OF TERRITORY AND ARCHITECTURE OCCUPIED AD1880~AD1950

ALLIED

POWER COUNTRIES

AXIS

POWER COUNTRIES GREATED EXTENT OF JAPANESE CONTROL

ALLIED

OFFENSIVE

64

65


戰後的全球大都會 超尺度大都會的全球背景 然而大部份歐洲國家的民主化,並不是以和平漸進的方式開放選舉權而完成。當歐陸 諸國被兩次世界大戰吞噬時,對整個歐洲國家來說民族問題絕對優先於階級問題。 1914 年德奧英法俄的勞工階級都願意支持各自的政府,第二國際名存實亡。包括英 國等很多國家直到一戰結束後全部成年男性才擁有投票權。雖然舊的威權體系政治結 構已經解體,中歐與東歐的政治權力社會基礎仍未消失。就地主與寡頭繼續透過文官 體系與軍隊的影響力在幕後操弄,在戰後通膨的經濟亂象中,失去存款與保障的中產 階級,被 1920 年代的法西斯政黨所吸收,勞工階級則因為戰爭與布爾什維克革命而 情緒激昂,且被新興的共產黨吸收,在德國奧國與義大利,這種政治對立挖空了國家 的權力中心,也主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崛起,並未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直到 二十世紀下半葉,整個西歐才有穩定的自由民主制度 ; 而要到 1989 與 1991 年共產主 義崩潰後,穩地的自由民主制度才前進到東歐。(-21)

Hiberseimer 的新城市原則 Ludwig Hilberseimer Hochhausstadt 1924

大都會是現代時期經濟發展的產物。以往的大城市與都會最根本的不同在於他們迥然 不同的經濟基礎。過去的城市反映的是材料生產力達到的不同階段,這種生產力決定 了社會的經濟結構。所以歷史城市與現代都會之間沒有任何可比性。" 20 世紀工業 資本的崛起導致了大都會的出現:都會從本質上是一種經濟方式,而不是以往城市在 規模和尺度上簡單的放大。如果沒有這些質的轉變,大都會自身就不成立,單單只有 龐大的人口並不足以讓一座大城市成為大都會,資本的聚合是首要條件。這些區別構 成了 Hilberseimer 著述的核心 - 正因為當時興起的都會與任何以往的城市不同,所以 它們需要屬於自己的法則來適應這種都會的境況。" Hilberseimer 在“大都會建築”的目錄呈現出一種奇怪的結構,書中章節的分類並不 是依照傳統的街道,交通,公共空間分類,也沒有按照地域來分類。它是以“大都會 “(Metropolis)開始,以”大都會建築“(MetropoIisarchitecture)作為結尾,中 間穿插了當時的大都會所包含的建築類型。這樣的目錄,以及“建築”與“城市”這 兩個詞的關聯與並置就已經暗示了 Hiberseimer 所認為的都會與建築的關係,分別從 城市規劃,居住建築,商業建築,高層,休閒娛樂建築,交通建築,工業建築,建築 產業來分述他的觀點。章節分類的依據是建築的功能,更確切地說,是一座大都會中 必不可少的機能。(-22) Hilberseimer 影響了 1960 年代的 Aldo Rossi。他們理解城市與建築的關係,即城市 是理解處在這個系統中的建築的關鍵。我們從中受到的啟發是 :「城市不是建築體 的集合,而是一種對經濟秩序的組織,從最小的房間單元到城市整體。」1970 年代 Archizoom 的“無止城市“(Non-StopCity)延續了城市作為生產和消費系統的觀念, 並且在繪畫方法上將城市以一種非形象(非比喻),並且細膩重複的面貌展現出來。 Hilberseimer 方案中簡潔,樸素的建築與城市歷史環境的強烈對峙。當資本城市的矛 盾加劇,大量地塊投機開發,如何連接建築形式與當代城市現實的努力在今天仍然是 最為基本的問題。或許正是在當代城市遭遇這樣的僵局時,重新閱讀“大都會建築” 與"新城市原則"有著特別的意義,它是在創造城市與建築的時候,會不時浮現出的 陰影。

66

Archizoom Non-Stop-City 1970

67


Delirious New York Rem koolhass 1974 (1)廢墟中的宗教 ; (2)OM Ungers 建築的潛意識肖像 ; (3)Le Corbusier 的草樓中的兩座塔樓在 草叢中 ;(4) Caligari 博士的內閣 ; (5)華爾道夫酒店 ; (6)向 Mies 致敬 ; (7)達利的建築祈禱 ; (8)Ivan Leonidov 的重業部 ; (9)El Lissitsky 的列寧的立場 ; (10)戶外室內 ; (11)Malevic 的 Architekton; (12)RCA 大樓,洛克菲勒中心 ; (13)向 Superstudio 致敬 ; (14)Wallace Harrison 的 Trylon 和 Perisfera (-7)

68

The Naked City Guy Debord 1957 Guy Debord 從切割商業地圖上的不同區域的重新拼貼,以紅色箭頭連結,象徵不同場域氣氛間 的快速穿越,並暗示一種不按照尋常地圖,而是心理驅使下流動的都市經驗。也反映了當代資 本創造的下的消費地景對於視覺的映射,即是當代市場大獲全勝下的權力地景。

69


SPIRIT

SPIRITUAL SYMBOL

SPIRIT

SPIRITUAL SYMBOL

MARKET

RESOURCES EXCHANGE FIELD

MARKET

RESOURCES EXCHANGE FIELD

SPATIAL LAYOUT FORM

TRANSPORTATION

SYSTEM

BOUNDARY

POLITICS

SYSTEM

BOUNDARY

POLITICS

SPATIAL LAYOUT FORM

TRANSPORTATION

SPHERE OF EFFECT

SPHERE OF EFFECT

文字與規訓 第一次地景革命 - 制度革命 古代社會中,只有極少數的精英能夠享受自由和不受約束的生活。大部分人生活的條 件遠比近代苛刻,甚至一生都作為奴隸。他們處在隨時可能因極小的過錯而被處以重 罰,甚至是死刑的狀況之中。因此所謂的隱形監督效果遠比現代社會要強。宗教的作 用也不容忽視:即使沒有旁人看著,古代的大眾也會害怕自己的作為遭受天譴,因此 時刻謹慎。而事實上很多宗教理念都是統治精英創造出來用以規束大眾的,他們自己 卻並不會遵從那些戒律而逍遙自在。還有一點就是古代的人們會從小就被灌輸自己的 領主 / 國王是比他們高人一等的存在,在危險時刻他們需要義無反顧地去保衛。(-23) 然而這種為了鞏固權力擁有者的思想箝制,導致一個唯一的宗教誕生。在東西方皆 然,平民們受到規訓告知我們必須要向某個權力意志低頭臣服。權力者因為享受制度 帶來的資源掠奪,而這難免造成墮落,因此革命或是改革必然出現在歷史之中的每一 個洪流之下。

N N

N N

看不見的手 第二次地景革命 - 經濟革命

SPIRIT SPIRIT

SPIRITUAL SYMBOL SPIRITUAL SYMBOL

十五世紀的市民對社會來說,已經比封建貴族更為必要。在這裡,市民階級有一件對 付封建主義的有力武器——貨幣。貨幣在中世紀早期的典型封建經濟中幾乎是沒有地 位的。然而在到了十五世紀末,貨幣已經把封建制度破壞和內部侵蝕到何等程度,從 西歐在這一時期被黃金熱所迷這一點看得很清楚。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 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 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這種到遠方去冒險尋找黃金的渴 望,雖然最初是以封建和半封建形式實現的,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已經與封建主義不相 容了,封建主義的基礎是農業,它對外征討主要是為了取得土地。而且,航海業是確 定的資產階級的行業,它把自己的反封建性質也烙印到了現代的一切艦隊上。

GSEducationalVersion GSEducationalVersion

MARKET MARKET

RESOURCES RESOURCESEXCHANGE EXCHANGEFIELD FIELD

N N

N N

社會契約論 第三次地景革命 - 民主自由 一個理想的社會建立於人與人之間而非人與政府之間的契約關係。盧梭認為政府的權 力來自被統治者的認可。社會契約論表述了是否存在合法的政治權威,「人是生而自 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他所說的政治權威在我們的自然狀態中並不存在, 所以我們主動建立一個社會契約。藉此讓每個人都放棄天然自由,而獲取契約自由; 在參與政治的過程中,只有每個人同等地放棄全部天然自由,轉讓給整個集體,人類 才能得到全部平等的契約自由。他闡明政府必須分成三個部分:主權者代表公共意志, 這個意志必須有益於全社會;由主權者授權的行政官員來實現這一意志;最後,必須 有形成這一意志的公民群體。他相信,國家應保持較小的規模,把更多的權利留給人 民,讓政府更有效率。如果主權者走向公共意志的反面,那麼社會契約就遭到破壞; 人民有權決定和變更政府形式和執政者的權力,包括用起義的手段推翻違反契約的統 治者。但正當民主與自由的階級意識抬頭時,工業革命與超尺度交通系統的革新,帶 來了世界經濟體系下的全球帝國與民族主義。

70

POLITICS POLITICS

SPATIAL SPATIALLAYOUT LAYOUT FORM FORM

N N

71

SYSTEM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BOUNDARY BOUNDARY SPHEREOF OFEFFECT EFFECT SPHERE


政治與地景的空間約化 00 fields 領域之外,並未建立屬於公共性期待的邊界。 在古老城邦經驗中,特別是源於城邦經驗的政治哲學之中,公共與私人開始分離,越 來越成為相互獨立的活動。因此,城邦領域是一種自由性的空間,如果這兩個領域之 間的關係被歸納,那就是"在家庭中對生命必須性的控制是追求城邦自由的條件"

Diagram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22)

04

01 boundary 邊界限之內,空間顯現 (appearance of space) 的可視性狀態。它意味著任何公共場所 出現的東西能被所有人看到和聽到,有著最大的公開性,不僅被他人而且被自己看 到。屬於一種去私人化 (deprivatized) 與去個人化 (deindividualized) 的呈現。對於城 市來說,重要的除了內在領域之外,更是它的外在形象 (sphere)。在古代城邦之中透 過一家一家的界線顯示出來,法律在起源上等同於這個界限。在古代這個界線是一個 實際的空間,一個私領域和公領域間的無人區。而這個像法律一樣的邊界具有崇高 性,只有它圍起來的地方才是政治的。(-24)

02 grid

03

02

格式化空間,透過去除差異性的同一格式構成的"表格"。並非如同萬神殿一般將空 間與以莊嚴神聖化,而是將方格不斷變化並公開性的讓空間在流動中靈活變化。現代 社會在封閉性被打破之後,擴展開來的無限空間中,將世界變成展示性記號秩序而加 以眺望的視線。

03 territory 生產性的創造,或是教育對於一個個體的自主,是具有絕對的力量。工作限於市場交 換,而不能成為一種較高層級政治性的力量。若要讓政治性在個人自主中解放出來, 人造物就必須是一種適合行動和言語的宣達情境。

01

04 projection

00

想像願景的投射,在追尋權力地景這種視覺化的對應過程,由「階級關係決定了自由 地理移動和有組織生產過程之間的張力」,同時是「持續進行且充斥衝突的人類生活 建構」,而各種空間使用的競逐過程,最終卻會因為「新興資源創造並破壞了舊有的 自身地景」。而這個破壞的過程,或是說這個破壞背後的力量,就是建立群眾意念去 宣達美好願景想像的投射。

72

73


視線宰制的霸權透過身體性的規訓,讓身體在這種境 況中不得不按照統治階級所期望的圖示生活。而這種 城市型態通常就是公共空間的顯現。其中視覺建構的 移動 ,使用一種擴散展開的透明性視線,這個視線滲 進都市大眾化、娛樂性等各個社會領域,進而重新編 造我們日常生活世界各種事物感知的映射。

74

75


規訓 公共性機制的建立 前面研究推導出了城市的結構與地景來自於身體性與新興市場資源的連結。我們透過 雅典民主、羅馬榮光、繁榮的威尼斯、當代城市典範的倫敦與巴黎進行類比與思考。 這些城市都是當時代的權力中心,我們也試圖在其中推導當時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城 市空間互動關系。也確立了在城市中統治階級有自己一套世界觀與生活圖式,並以權 力形構符合統治階級所需的城市型態。 追溯地景的千年之間,規訓式的力量從未間斷。「從神話、紋章與禮法、到宮殿、稱 號、儀式、政治性的象徵與目的都隱匿其中,甚至象徵不過是為達成目的的工具。」 這些空間手段都是先讓某種身體知覺成為霸權,再以某種集體意念進行徹底動員的奇 觀空間。回想遠在西元前,伯里克里斯時代的雅典。pnyx 劇場透過視線與象徵儀禮 的方式讓空間中的身體被約化。萬神殿透過圓頂的崇高與採光,塑造神權的唯一。歷 史中的各種權力地景皆如此而行,羅馬競技場如是,佛羅倫斯南部的 Siena 執政團公 署如是,革命時巴黎的協和廣場也如是。政治在這類視覺建構的空間之中,本質都是 將"運用高度符碼化規則的慣習行動,做為『想像事物』而投射到空間表演之上。"

76

77


3 消費困境

時空壓縮將資本主義用一種近似 " 自然法則 " 的經濟論述,強加在全球之上。透過 全球化將種種強權暴力的掠奪變的合理化。一如 David Harvey 所說 :「當我們的用 詞從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轉成全球化,發揮了一種掩蓋權力關係的功能。但資本主 義其實也是頃向掩蓋在不均衡地理發展下,將階級力量間的複雜競爭和衝突透過多 元、自由等候現代元素將之掩蓋得更加撲朔迷離。」(-1) 隨著十九世紀工業革命在更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中加速發展,伴隨著城市的大幅 增長,而夾雜其中的是鐵路,地下鐵,高速公路,港口,機場等等超尺度交通系 統。透過這些可以快速移動的運輸系統,城市失去邊界而變成了無限擴張的大都會 (Metropolis)。而城市過去所具備的政治公共性也因為速度的革命而消失。

79


視覺規訓 博物學視線的壯大 Michel Foucault 認為博物學式的視線以及規訓的權力,都是同一知識的結構變化中。 如果說博物學是對世界外部的事物和身體加以分類排序,那麼監視懲罰體系就是對社 會內部的身體加以分類排序。不論視線向內或是向外,這種分類排序的過程與後果其 實就是世界的符號化,並被替換成格子狀網的各種項目。(-2) 這樣的替換不只使監獄學校和醫院成為直接發動規訓權力的設施,甚至在 18 世紀歐 洲的城市也發生效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等設施,全部都是 城市中博物學空間擴張的例子。從大航海時代博物學的進展,其實就是博物館和植物 園系統化與公開化的進展。在這種重層歷史過程的前提下,歐洲各國將博物學視線場 域,當成新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機制。博覽會的時代也就出現在這個時刻,在博物館, 植物園,動物園所發展的視覺制度,被博覽會利用工業技術加以發揚光大,並總結在 奇觀 (spectacle) 的形式之中。在法國大革命之後,作為巴黎皇家植物園改組為國立 自然博物館,此後不論是標本展示,植物展示,或是動物展示的領域,都可以看到一 股巨大的變遷趨勢:博物學式的分類系統普及,由私藏機構轉移到公共機構,並公開 給一般國民參觀。(-3) 到了 19 世紀上半葉,博覽會一直是國家性的,除了英國之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嚴格 控制對外貿易以保護地區特有工業。到了 1850 年,法國首先減少海關關卡,其他國 家紛紛效法,博覽會把各國產品陳列在一起,反映了國際貿易的新可能性。 而這時期的倫敦,原本傳統市集凝聚的祭典分為以裂解並且走向衰敗,原因之一就是 那種一眼眺望世界的視線;這種視線不只為少數上流階級所獨有,而且包括下層中產 及勞工階級的廣大都市民眾。過去的市集是以常民與群中互相糾纏而創造出的祭典世 界,在此時市集哪種節慶騷動,與博物館、動物園、環景館這樣的視覺機制,兩者間 存在某種交互作用。博物館依舊訴諸奇特事務的驚異感,稱不上是完全的博物學式空 間,但市集多少採用視覺性娛樂措施。透過這樣的交互作用在大英帝國首都裡,反映 了博物館等等機能受到國家力量介入,而成為以教育為目的之公共機關。倫敦萬國 博覽會,就是這樣宣告這階段發展的里程碑事件。倫敦萬國博覽會就像一個宣言,在 1851 年這個時間,在大英帝國這個空間,將 17 世紀開始發展的現代布爾喬亞階級視 線,引領進入所有的其他階級,後來並與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機構融為一體,緊緊 抓住我們的日常生活。

80

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一景 1851

81


展示戰略 博覽會都市的形成與百貨商場 艾菲爾鐵塔在法國巴黎豎起象徵的時代,另一個重要的博覽會式視線空間也發展急 速。大幅改變人類消費生活的大商場 ( 後來的百貨公司 ) 透過資金快速周轉的廉價化, 商品多樣化,提升了服務品質等變革。除此之外,還透過一種類似魔術的誘惑式刺 激,讓來訪的顧客沉醉在亢奮的消費氛圍中。Rachel Bowlby 在水晶宮博覽會之後描 述過 :「各大城市每隔兩三年就舉辦的萬國博覽會,與同時期的百貨公司在空間經驗 上幾乎完全相同。主要是因為玻璃和照明結合產生了奇觀效果,除了能當面看見想買 的商品,還會醞釀出一種劇場式的過剩感覺,商品其實都帶有雙重性格。是裝扮來魅 惑人們的展示品,也是為了維持日常環境而被實質使用,並且可以被帶回家使用的現 實物。」 而這個時期,另一項值得參照的是關於速度使近身的空間與身體剝離。萬國博覽會 與百貨公司都不是地方性與崇拜性的,而是以環景性與展覽性的方式讓人們驚艷。 博覽會是一種產業奇觀的展示,百貨公司則是商品奇觀得展示,兩者的發展可以與 Haussmann 的巴黎改造計畫在同一脈絡下檢視。 根據 (Sigfried Giedeon) 時空建築中的說法 :Haussmann 的巴黎改造計畫最主要的目 的是 " 擴建街道 ",並且讓視野能在城市中延展。視線開放後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為 都市帶來明亮的光線,並將協和廣場與斷頭台時期的空間淨空意念做了更深刻的建 構。Boulevard 這種超越性的視線使都市得以"去地方化",都市現在已是可以無限 延伸的空間,都市全部都被可見化,流動場域向外開放,將無數人事物與語言換為符 號而流通,無數相關視線彼此交錯,卻完全是清楚有序的。這種幾何學式的座標系統, 解消都市原有邊界,在可以無限擴張的流動場域基礎上,為都市帶來一種形式秩序。 這是法國資本主義大肆發展的時代,當然也是布爾喬亞享受商場購物的時代。(-4)

82

Boulevard

83


臨界性危機 Sharon Zukin 的流動性都會 實質地景是否會背後消費需求改變,取決於建築和都市設計如何影響經濟變遷。內在 地景的臨界性在城市臨界空間的生產找到了共鳴。將原本被社會限制所嚴格界定的領 域納入市場文化。生產的空間不在重要,成為了歷史性風土,新都市地景比以前更仰 賴影像的消費。(-5) 我們所熟知的結構變遷文化地圖,不是出自文學或是其他,而是拜建築師和都市規劃 所賜。透過同時遵守和建構由市場驅動的投資、生產和消費規範而直接中介了經濟權 力。如果討論地景的視覺經濟如何影響市場文化,就不能繞過臨界空間於地景中將市 場文化制度化。價值抽取來源從實質產品轉變為意象的符號、全球市場,以及社會意 義的主要來源從生產轉至消費。建築師們向來是基於他們的名聲而雀屏中選,隨著建 築設計的日趨普遍,也就逐漸能取得經濟和文化價值。在這些狀態下,城市面對一種 公共領域的轉移,在投機開發商,民選官員,金融機構及建築設計師創造的實質地景, 以結合公共地方和私人市場的方式來回應。文化贊助,生產和消費的社會脈絡降低消 費者的自主性。也驅使先前界線分明的機構,百貨公司,博物館,旅館,轉變為迷失 方位的市場和非市場文化消費的臨界空間。(-6) 因為這些原因,美術館就不可能成為"表達對炫耀性消費採下道德剎車的領域" ; 博 物館真的成為了"百貨公司的延伸,幻覺製造的展示櫃"但又背負了加在其上的文化 目標,這些過程雖然強化文化在社會中的腳色。但也導致了文化生產是「為了市場」 和「為了藝術」兩種看法趨於等同。都市地景同時賦予了市場和地方對立實質形式和 象徵形式,市場複製變化的固定壓力與地方複製穩定的固定壓力相衝突。大部分的人 真切希望能享受建築,精美商店,美好都市空間帶來的愉悅,但創造這些的過程使城 市更為抽象,更為仰賴國際資本流動,對消費組織也比對生產組織更有反應。

Bilbao Guggenheim Museum 1997

84

85


消費空間的困境 Rem Koolhass 在他出版的 OMA 建築作品集曾提及到 BIGNESS (or the problem of large),其中論述了 program 作為建築戰術的工具 "programming as strategy"。他更 將 Bigness 分成了五個層次討論 : 在超過一個臨界質量後不再被單一的組合所控制並 進行統一的自治性、垂直化電梯是構成極大的要素、內部機能與外部立面的關聯徹底 斷開、存在的實體對於城市影響是獨立的並超越是非觀念、建築也不再屬於城市而是 共存於城市。而這五點當中的潛在台詞就是反脈絡 (fuck context),這讓城市部屬中 的空間體格呈現一種巨大卻貧乏的狀態。(-7)

Typical Plan 在“標準平面”(Typical Plan)一文中,Rem Koolhaas 讚許了傳統商場空間“剝 離 了 所 有 的 唯 一 性 和 特 異 性 的 痕 跡 ” ( stripped of all tr​​aces of uniqueness and specificity)。 揭示了一個激進而抽象的概念,指出引人進步的關鍵是潛在的生產力。 標準平面的另一特性為重複性(repetition)與不確定性(indeterminacy),背後象 徵一種「是第 n 層平面(the nth plan)」的模糊與可能的狀態。“Bigness”則是標 準平面在城市尺度的進化,當標準平面達到相當的深度並且產生高度,密度和整體等 概念時,它就成為了一種類似“Bigness / Generic city”的空間狀態。幾何形式常以 矩形(rectangle)呈現,這樣的要求讓標準平面從一種務實主義和理性效率的表達, 轉化為一種類似神秘的狀態。其次,標準平面足夠深,使這個空間以承載其必要的設 備,空調還有人工照明系統。這樣的空間條件,在內部機能有一個較為特殊的主體時 會釋放出極為獨立的空間部件 (Element),足以讓複雜混和的機能可以被清晰確立。

86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Jussieu University Library, typical plan (Paris, 1992)

87


都更的困惑 Pier Vittorio 的停止城市 當前城市文化危機所體現普世文明(universal civilization)與地緣文化(culture) 之間所存在的一種兩難選擇,而伴隨普世文明而來的“從城市到建築”的進程則基本 屏蔽了以往地緣文化在城市建構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這是一種建築本身所能承擔的 特殊作用,也就是建築與城市的重構來創建集體性。 koolhass“垃圾空間”是針對當代建築的一種論述,他認為“垃圾空間”是現代化的 消費地景產物,這些空間糟糕的本質是因為“連續性”(continuity) ,這種無縫連 接讓人感覺不到限制。而這種連續性來源於對拓展工具的極盡所用,包括空調,電梯 等室內構建。“垃圾空間”來源於消費主義,來源於單一中心的瓦解,來源於“人民 的建築”,來源於把“最小化”作為裝飾,來源於廉價和短命的建築,而商場就是其 中最為典型的代表 「Forms search for function,Continuity is the essence of Junkspace,The joint is no longer a problem, an intellectual issue,junkspace is everywhere」 是 koolhass 提出的四項批判,的確随着二十世代大量的土地重劃,建築的自治性突然消失(“It was a mistake to invent modern architecture for the 20th; architecture disappeared in the 20th...... ")似乎全世界都在一夜之間放棄了對全球化的抵抗,進入一種集體式 的消費愉悅與癲狂之中。

Stop City Dogma 2008

88

89


資本政治在當代視覺與空間中的境況,是一種透過生 產將各式各樣物品投入買賣市場的制約手段。如果消 費式地景正在城市轉型中被確立,那轉型中的公共性 便是消費地景的公共性。政治公共性其中最重要的共 同基質就是"物體(Objects)"在於思索人與物之間 從生產到購買,再到非消費之間的關連與體系,創制 一種屬於物體的空間系統。讓這種系統能在消費困境 與資本霸權條件中能有指認空間中物 / 事件 / 人的明確 關聯。而這個思考,就是對應到建築學中的空間計畫 (Programme)並以之為對應都市主義的一種策略,一 以類型進行預期干預的媒介。

90

91


物體 以消費為當代願景投射 收藏的特徵在於,到了某一個特定時刻,一個物品可把一個人放在他人面前,這時物 品就是一個重要的訊息。對於人和物品的關係,可以在消費系統的歸納分析下,設想 為一個當代文明特有的作用模式。在整個社會裡劃分出範圍明確的部分或是屬於「身 分團體」而他們便在某些物品的組合中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物品和產品層級分明的 選擇可能,這時便扮演在過去由一群有區別的價值層級腳色並以此建立團體的道德。 消費的對象,並非物質性的物品和產品,它們只是需要和滿足的對象。因為消費是一 個虛擬的全體,其中所有的物品和訊息,由進入買賣的時候開始,構成了一個邏輯一 致的整體。如果消費必須要有可以被規化的機制,那就是一種記號的系統化操控活動 (activite of manipulation system)。

92

93


4 城市體系

最終,我們熟知的城市不再存在。它變成跨國總部,大型倉儲商店和商業促進區 的企業都市" (business-class metropolis) "城市不再認得出創造與消費之間的差 距。在城市修整不均發展的鋸齒邊緣假象中,公共性與集體性逐漸失去了道德權 威。Sharon Zukin 曾經在" Naked City "談到「過去幾十年來,終點文化為後 工業生產及休閒消費的城市提供了通用模型作為城市的新開端。純正性,幾乎被 當作文化力量的槓桿藉以宣稱空間的所有權,在媒體與消費的權力地景之間思辨 當今城市的靈魂,在起源與新開端之間的思辨城市的平衡。」(-1) 而今天的高雄,正是處於重劃開發的土地。工業化到了一個期程,後工業與仕紳 化的地景不斷湧入,生產轉變為消費的公共性生活。品牌與符號,消費與文化正 在危險中不斷蠶食這座城市的純正與公共性。

95


0 0

0

50 50

50

100 km Regional

100 km 100 km

Industrial Geographical Classification Industrial IndustrialGeographical Geographical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IndustrialIndustrial Population Population

Industrial Population

40 % 4040%% 30-40 30-40%%

30-40 %

20-30 20-30%%

20-30 %2020%%

Industrial Level Industrial Level Industrial Level

industrial area industrial industrial area

area

major area major industry industry area

major industry area

採用產業群聚的概念,工業地域為產業聚集從事經濟活

Industrial Level Industrial Level

Industrial Level

processingexport exportprocessing export processing professionalindustry industry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industry scienceindustry industry science majorindustry industry major minorindustry industry minor

20 %

science industry major industry minor industry

採用產業群聚的概念,工業地域為產業聚集從事經濟活 動之所在,地域中存在著許多廠商群聚形成網絡關係, 採用產業群聚的概念,工業地域為產業聚集從事經濟活 動之所在,地域中存在著許多廠商群聚形成網絡關係, 動之所在,地域中存在著許多廠商群聚形成網絡關係, 而享有因群聚而獲得之利益。從此觀點出發,進一步確 而享有因群聚而獲得之利益。從此觀點出發,進一步確 而享有因群聚而獲得之利益。從此觀點出發,進一步確 認空間分析單元中產業群聚的現象。在群聚類型中,藉 認空間分析單元中產業群聚的現象。在群聚類型中,藉 認空間分析單元中產業群聚的現象。在群聚類型中,藉 廠商間相互合作網絡及各自規模,再加以分類其工業性 廠商間相互合作網絡及各自規模,再加以分類其工業性 廠商間相互合作網絡及各自規模,再加以分類其工業性 質。 質。

質。

高雄做為工業城市,於 1970 年代歷經了第一次的空間 高雄做為工業城市,於 1970 年代歷經了第一次的空間 重組,土地指定為生產工具,形成其工業化地景。產業 重組,土地指定為生產工具,形成其工業化地景。產業 高雄做為工業城市,於 1970 年代歷經了第一次的空間 衰退後,留給高雄七十一處重度污染控制場址,成為城 衰退後,留給高雄七十一處重度污染控制場址,成為城 重組,土地指定為生產工具,形成其工業化地景。產業 市內荒廢的地景。為了維持資本循環與積累,資本積累 市內荒廢的地景。為了維持資本循環與積累,資本積累 衰退後,留給高雄七十一處重度污染控制場址,成為城 以新的身分都市更新鑲崁至舊有的地理空間,舊有污染 以新的身分都市更新鑲崁至舊有的地理空間,舊有污染 場址隨都市更新不斷的開發再生產,使城市逐漸轉移至 場址隨都市更新不斷的開發再生產,使城市逐漸轉移至 市內荒廢的地景。為了維持資本循環與積累,資本積累 後工業地景,而高雄正同時被生產、荒廢與消費的地景 後工業地景,而高雄正同時被生產、荒廢與消費的地景 以新的身分都市更新鑲崁至舊有的地理空間,舊有污染 所包圍。 所包圍。

場址隨都市更新不斷的開發再生產,使城市逐漸轉移至 後工業地景,而高雄正同時被生產、荒廢與消費的地景 所包圍。

Expansion

2 2014 ( people/km ) Regional Expansion Population Density

- 40,0002 ) 201430,000 ( people/km Population Density 20,000 - 30,000

2004 - 2014 Population Growth Rate

0

30 km

Urban Plan

- 0.05 20040.02 - 2014 Population Growth Rate

A / 都會經貿 B Urban / 綠能科技園區 Plan

0.02 - 0.05

C / 石化加工物流業

30,000 - 40,000 10,000 - 20,000

0.02 - 0.05 0.02 - 0.05

A / 都會經貿

20,000 - 30,000 5,000 - 10,000

0.02 - 0.05 0.02 - 0.05

C / 石化加工物流業

10,000 - 20,000 500 - 2,000

0.02 - 0.05

5,000 - 10,000 0 - 500

0.02 - 0.05

B / 綠能科技園區

B B

A AC

500 - 2,000 0 - 500

C

96

97


工業城市 在中國大陸沿海城市逐漸發展及工業外移的情形下,高雄市如同其它國外較早期的工 業城市般遇到衰退期,加上重工業所帶來的污染讓居住品質下降,高雄必須轉型以求 生存。在參考國外工業城市以觀光業再生成功後,高雄市也以發展觀光為方式試圖重 振榮景。但許多觀測指標皆無法顯示觀光業對高雄市的提升。研究發現高雄市缺少觀 光特色,但卻又無法指引出一條發展觀光可行之路。在工業化的制度下,階級隱晦的 存在,人跟人之間的鴻溝不斷擴大,容易被一種巨大的窒息感綑綁,深陷環境跟制度 所創造出的荒謬,低頭尋找自己的存在感。在這個城市裡,底層用一種沉默,反抗活 著最基本的價值感被剝奪的傷害與壓迫。然而在日復一日的重覆勞動下,會不會這些 聲音,淹沒在巨大的機械聲響而無人聽見 ?

1901

1966

橋仔頭新式糖廠建立

中島加工出口區

1928

1970

哈瑪星市中心 鹽埕為新發展區

十大建設 重工業、石化工業外移

1945

2000

戲獅甲工業區及港邊工業設施

多功能經貿園區 產業轉型

生產地景 1970 年代中期以來,歐美先進資本主義社會已經度過了去農業化與工業發展的高峰, 而迅速朝「去工業化」轉型,一方面各國的工業資本迅速外移,服務業產值與就業人 數迅速膨脹;另一方面卻使得失業率與社會福利開支居高不下。後工業化的衝擊,已 經導致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在產業轉型與福利政策等各方面,被迫處理棘手的政治經濟 難題,例如高等教育投資擴張、稅收體制的改革、勞動體制與福利政策的修訂等等。 高雄做為工業城市,土地指定為生產工具。產業衰退後,留給高雄七十一處重度污染 控制場址,成為城市內荒廢的地景。為了維持資本循環與積累,資本積累以新的身分 都市更新鑲崁至舊有的地理空間,舊有污染場址隨都市更新不斷的開發再生產。透過 產業群聚觀點,工業地域為經濟活動所在,地域中存在著許多廠商群聚形成網絡關 係,而享有因群聚而獲得之利益。從此出發思考全台後工業與縉紳化分析,高雄作為 台灣當代正要進入後工業的城市,是值得我們介入與思考的一處場域。

98

99


X

B

Y

X

C

B

Y

60

都會消費層級

A

C

經濟體作為支撐架構,大型百貨公司或批發量販店為此脈絡下活絡的公共空間。針對 高雄消費者經常出沒的商圈依序為中華五路商圈(夢時代商圈)、五福路商圈(新崛 江商圈),與巨蛋商圈,是高雄主要幹道也是人車潮匯聚地。若從以上三大商圈來看, 共同的特色均坐落在大眾運輸交通便利,且擁有當地知名百貨商場與大型量販店,分 別為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宜家家居、家樂福與好市多;大統百貨、大立百貨,及漢 神巨蛋購物廣場。 尤其六合國際觀光夜市、新崛江商圈與瑞豐夜市,人潮群聚量大。 九零年代後繼新光三越與太平洋百貨開幕後,周邊的流行服飾商店漸多,三多路商圈 開始崛起。同時,這區域也是高雄重要金融商業區,成功帶動三多商圈人潮聚集。其 中又以夢時代商圈、新崛江商圈、三多商圈三者位處縉紳化快速地段。高雄人口外出 慣用的通勤工具仍以汽機車為主,傳統戶外看板、公車車體與加油站媒體仍是當地家 外媒體接觸率最高的媒體類型。 自 2008 年高雄捷運通車刺激觀光,使得高鐵左營站 成為流量僅次於台北的站別。此外,假日湧進高雄市的人潮,也提升大眾運輸乘載量, 相對媒體能見度也增加。在都市運輸系統配合下,戶外看板、公車車體、加油站媒體、 計程車媒體等,亦成為公共消費空間的視覺擴散媒介,進而影響高度依賴路面通勤人 流。透過主要道路平均流量及速率統計,較大車流量發生在人口密度高、人口成長速 度慢的都市核心外周;重點商圈連貫道路及商業密集段流量次之。藉由車流量密集段 及商圈範圍疊合,三多商圈至台鋁商場段顯為高雄城市中消費視覺宰制最為強烈的區 段。

60

95

80

94

A

65

90 83 95 90

79

88 75

65

83

0

0

1

70

94

88 75

79

2 m2 m

1

Consumer Level Metropolitan Business District

A 新堀江商圈 夢時代商圈 A B 三多商圈 C 新堀江商圈

Metropolitan Business 夢時代商圈District 44%

B C

38%

44% 30%

38%

Regional Business District

三多商圈

30% 19% X 火車站前商圈 Y 鹽埕商圈 Regional Business District 12%

X Y

100

80

70

火車站前商圈 鹽埕商圈

Commercial Type

Commercial departmentType store

Outdoor Media

Outdoor Media cars/hr 戶外看板Consumers contact 73% within a month 公車車體

85大樓 市立圖書館總館 hypermarket 新光碼頭 高雄展覽館 台鋁 85大樓

加油站媒體 (

市立圖書館總館 新光碼頭 高雄展覽館 台鋁

Road Capacity

800-1200

hypermarket

department store

Road Capacity

Consumers contact within a month

72%

戶外看板 )

67%

公車車體

計程車媒體

60%

加油站媒體 ( 計程車媒體

19%

12%

101

)

73%

400-800

72%

200-400

67% 60%

cars/hr 800-1200 400-800 200-400


消費地景 縉紳與土地重劃 68 69 71 93

85

E D

A

60

C

80 83 79

B 88

70

在臨海重工業經營不善情況下為了維持資本 循環與積累,2000 年代歷經第二次空間重組, 公用地重劃。資本積累以新的身分都市更新 鑲崁至舊有的地理空間,舊有工業用地被新 商業開發地取代,使城市逐漸轉移至後工業 地景。亞洲新灣區作為新重劃區先後進行公 共建設,增值物流園區、貿易中心、企業總 部、文化廊道。建設計畫成為一種都市景觀 商品,此種空間重組的結果讓此區域迅速的 縉紳化,從專注於物質生產的製造商和勞工 階層,轉變為耗費相當精力於文化及消費空 間生產。

75 77

Asia New Bay Area A B C D E

86

value-added logistics zone central trade & mall area the headquarters of informative MIC the new national portal a gallery of southern maritime culture

89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 Gentrification Using Partitions

0

Rezoning area

Commercial Usage

Kaohsiung Metro

commercial area

current planning

department store

red lin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surrounding area

museum

orange line

caf ’e / bar

circular LRT

2

縉紳化指涉空間重構,代價是重劃區的市中 心擴張,更微妙暗示了市中心文化權力往外 擴散。最後看似重申純粹地方認同的縉紳化 過程,變成了當代市場與該區過往想像之間 的文化震盪。因此消費對市中心有弔詭的影 響,地方的文化價值最初被視為獨一無二, 最後卻被抽象化為市場。縉紳的美學吸引力 既具備選擇性也有可塑性。或許我們不會在 當代漸增的消費地景中找到一致價值的購物 中心、百貨公司和博物館等機構,並且促進 一種移除商業展示和公共展覽之間差別的臨 界性。人們喜歡消費,在購物與比較貨品的 談論中尋找到社會認同,對工業時代發展出 的價值逐漸失去興趣。去工業化和縉紳化是 同一個地景形構過程的兩面:遠離基本的生 產空間與朝向消費空間移轉。

4 km

102

103


Hanshin Arena Shopping Plaza

Kaohsiung Arena

Rei Feng Market

政治地景 當投資資本因全球化和市政鬆綁而湧入時, 土地分區重劃已成為市政府最偏愛的都市再 開 發 工 具。 各 種 私 人 投 資 進 入 有 利 可 圖 的 開 發 模 式。 傳 統 社 會 大 量 存 在 的 共 同 產 權 (common property),在幾百年來不斷被圈定 (enclosed) 成為私有產權,並且作用牟取最大 利潤的市場工具。但是當代公共空間建構立 基於強大國家興起時伴隨的政策 (Haussmann 的巴黎改造計畫為例 ),但起碼在實行自由民 主制度的國家,這些公共空間不直接屬於國 家體制的一部分。是存在國家與市場之間, 平衡與協調兩者利益的公共領域。

Aozihdi Forest Park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Located in the "Neiweiyu Cultural Park" in Gushan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it is the third public art museum in Taiwan and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venues under the professional cultural institution of Kaohsiung City.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KMU)

Jongdu Wetland Park Kaohsiung Railway Station Business Distric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Love River Kaohsiung City Shoushan Zoo

Liouhe Night Market

ICCK Kaohsiung Museum of History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Yancheng Shopping Area

Sizihwan Bay

Central Park New Jyuejiang Business Distric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Hama Star Railway Cultural Park

Pier-2 Art Center The British Consulate at Takow

President Dept.

Kaohsiung Chiang Kai-Shek Cultural Center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TALEE'S Dept.

Bvlgari Dept.

Maritime Cultural Popular Music Center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85 Sky Tower Asia Pacific Financial Plaza Building Far Eastern Department Stores SOGO Department Stores SKM Department Stores

Cihou Fort

Kaohsiung City Council Bank of Kaohsiung Kaohsiung District Court

Kaohsiung Public Library

Kaohsiung Exhibition Center

Singuang Ferry Wharf

Labor Park

Metropolitan Living Development (MLD)

Carrefour IKEA Costco China Steel Corporation Headquarters

1970 年代國家和市場透過都市更新的土地重 劃,讓公共空間不斷被馴化與萎縮,私人擁 有公共空間 (privatized public space) 進佔主 導社會地位。Habermas 認為這是公共空間殖 民化的過程,Sharon Zukin 更直接了當的說, 「迪士尼樂園是那時最具代表性的主題化公 共空間。」公共性應該更開放與包容,規劃 後的城市雖然有著大量的公共空間,但大部 分都是冰冷和空洞的。當一個城市被大量規 管,則不但相關權力機制已發展成熟,連帶 公眾失去公共空間的記憶,產權的關係和權 力,以及誰擁有公眾能夠進入的物業,將大 大影響公共空間是什麼,不是什麼。可以是 什麼,不可以是什麼。這也影響到誰能和誰 不能被包含為公眾的一員 ...... 但鮮有公共空 間的性質一成不變,公共不斷被製造和重造。 由於公共領域亦不斷被固定和遷移,被建立 和打破。或許是在街道上,廣場上,公園裡, 政府建築裡,商場裡,又或者在城市某個隱 蔽角落。公眾與空間的關係從來都不式靜態 的,公眾通過進入和使用公共空間,主動重 塑公共空間,而公共空間又會藉著各種方式 對誰是公眾的一員產生關鍵影響。(-2)

Dream Mall

Open Public Space

0

Kaohsiung Metro

Culture Public Space

orange line

Business Public Space

red line

University

circular LRT

2

4 km

104

Taroko Park

105


紋理與物件 在歐洲的古老城市哩,「物件意涵 (object connotati)」是保留給與公共相關的營造物, 大教堂,堂居教會,修女院,市政廳,重要人士的宅邸,噴泉,與城門。其他建築物 則是構成都市的紋理 (fabric),唯有當我們靠近之後,才看出不管是高貴或是尋常的 身分,城市也由此制定出一套社會價值和權力的層級關係。紋理讓影像具有連續性, 可以被擴張性的閱讀,而物件卻是閉合與單一整體的元素。對羅馬的某些物件形建物 而言,只有正立面扮演物件先鋒的腳色,負責把公共空見擴展到室內,其他三面則是 遷入整體的紋理中。每一個物件都連結一個概念:神廟連結了宗教活動;城門連結了 權力;噴泉連結了休憩與交流的場所。這些概念都超出物件的原始機能,有助於建立 一個更好認識城市生活的集體性。(-3) 選擇物件或是紋理,是所有建築專案都會遇到的問題。但是在 1748 年 Giambattista Nolli 使用一種特殊的地圖記錄方式來討論城市與公共性的關係,它是一張用城市公 共空間結構 ( public space of structure ) 與城市中市民可及性 ( accessible ) 來重新詮 釋的羅馬地圖。它別於一般的 Figure Ground,這張地圖將羅馬城中市民可及的空間 皆予以留白;相反地將私領域的空間塗黑表現。所以可以從 Nolli Map 清楚地閱讀出 城市公共空間領域與私人空間的結構,這也是第一次以開放空間而非建築為主體,重 新去思考都市空間的構成。也讓類型學可以顯示出紋理與物件在城市布景和紀念建築 物上的互補性,這也讓建築對於城市巨大與複雜的情形有另一種思考可能。 到了 1860 年,Frederick Law Olmsted 在波士頓都市設計當中,將都市中的公共開放 綠地空間串連成一條綠色廊道,稱之為綠寶石項鍊 (Emerald Necklace ),它圍繞著波 士頓,也讓波士頓的市民可以輕易地接近不同尺度的都市綠地與開放空間。這樣的都 市設計策略,是當時美國都市設計當中,少數以「都市景觀」為主體的都市設計策略, 利用都市設計的策略,成功地將都市中的綠地景觀系統組構在都市的空間結構中 而 2006 年,哈佛大學景觀建築系主任 Charles Waldheim 發表了「地景作為都市主義 (Landscape as Urbanism)」的論述,不但成為 21 世紀第一個十年重要的宣言,而且 影響深遠,同時挑戰了景觀、都市、與建築設計的專業其中最重要的是開啟了先例, 對於都市尺度新形態的設計需求與空間計劃(Program)。而 Kenneath Frampton 更 以 Megaform As Urban Landscape 提出一種巨大空間對特定城市進行狀態干預的計 畫。

106

Roma Nolli plan 1748

107


中心化的公共圈地 透過紋理與物件的研究,我們重新推導了政治地景的作用模式,並提出一種公共建設的規劃 策略。透過領土追蹤的圖示,在城市私有化帶來的困境中進行積極干預。 00 絕對的公共 以愛河作為完全公共中心的軌跡延展,以絕對性定義 " 水 " 與 " 綠 " 一種地上資源的不可私 有性。 01 圈地 透過大量地圖與紋理的追跡,圈選在愛河中具有積極干預潛力的土地。透過巨大地景公有介 入的模式,確立各式公共建設為中心的錨點。 02 標記 邊界限之內,空間顯現 (appearance of space) 的可視性狀態。以柱列網格進行一種在土地打 上絕對標記的組態,以建築的政治形式對土地絕對佔有並予拒絕自然資源的私人化。

05

03 循環 格式化空間,透過去除差異性的同一格式構成的"表格"。以資本商業的模式來包覆所有的 公共建設的類型,並以此媒介作為絕對公共性的宣達與表徵。

04

04 控制 巨大地景內部的"被控制自然",以庭院的形式作為非目的式的公共顯現,讓土地與景觀能 填充在兩道邊界線之內。

02 03

05 自治 願景的投射,另一方面也是對建築學進行實驗的一個工具。在紛繁複雜的“模型”中,找到 “類型”出現原因及其發展,即有利於理解建造這些類型的目的背後的政治經濟目的,更能 以這些“類型”為出發點創造一種不純粹為該目的服務更兼具建築學學科意義的新模型。 (Autonomy was not the creation of politics and poetics , but rather an audacious effort to appropriate the political realm in order to construct an alternative to capitalist domination.)(-4)

108

01

109


Typical Plan 2F Arrangement of the inner Green & Natural Instrument.

110

Typical Plan 3F The Stage of Shopping and Circulation Framework.

111


Smiling Park

Hanshin Arena Shopping Plaza

Kaohsiung Arena

Rei Feng Market

Aozihdi Forest Park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Sanmin Waterfront Park

Located in the "Neiweiyu Cultural Park" in Gushan District, Kaohsiung City, it is the third public art museum in Taiwan and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venues under the professional cultural institution of Kaohsiung City.

Zhongdu Wetlands Park

Shoushan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KMU) Kaohsiung Railway Station Business District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考慮到在城市尺度上能用於公 共干預的資源相對有限,以及大多數城市不穩定的自 發增長和變化,以傳統的總體規劃的方式作為城市設 計的工具似乎站不住腳了。公共空間漸漸變成一個完 全私有的、商品化的環境。因此我們對於整體城市的 空間部屬戰略就是在一條現有錨點之上進行特大型的 空間干預。而這條錨點就是愛河,透過將河岸綠地重 整的計劃,將藍帶水文綠帶景觀和所有進入或將要進 入這座城市的公共空間做一個統合性的處理,讓一條 城市的命脈或是主體的公共性體現可以避免土地與政 治被圈定私有的狀態。(-5)

Love River

Liouhe Night Market

Kaohsiung City Shoushan Zoo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Yancheng Shopping Area

Hama Star Railway Cultural Park

ICCK Kaohsiung Museum of History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Central Park

New Jyuejiang Business District

President Dept.

TALEE'S Dept.

Kaohsiung Metro

Bvlgari Dept.

Pier-2 Art Center orange line

0

red line

Business Zone

Business Public Space

circular LRT

University

Culture Public Space

1

Maritime Cultural Popular Music Center

Far Eastern Department Stores SOGO Department Stores SKM Department Stores

2 km 112

113


Phase I

Phase II Smiling Park

Sanmin Waterfront Park

Sanmintun Park Zhongdu Wetlands Park

Baseball Field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114

Central Park

115


Phase III

Phase IV Smiling Park

Sanmin Waterfront Park

Sanmintun Park Zhongdu Wetlands Park

Baseball Field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116

Central Park

117


公共 以公共做為系統的布局 當建築必須要落地於城市中基地之上時,會面臨一個抉擇,「City-by-parts( 局部整 理城市 )」或是「City-by-project( 專案打造城市 )」。 1950 年代出現的 "Megastructure" 作為一種跨越都市計畫與建築間的分隔,試圖找出 將城市與建築融為單一機能;努力想將建築賦予一個就其本質而言無力承擔的機能。 法國興起的都市房間(urban rooms)的策略,談論局部整理市的方式,但最後卻發 現都市中一致性和連貫性建立在某種碎片之上,他們創造的不是都市房間或是巨型建 構,而是一小塊自治建築(autonomous)。這個取向的第二個困難,在於一直以來 建築通常只能提供涵構的解決方案(contextual solution)。然而其實更多的是對於 涵構的評論,釋義或是描述。因此在建築進場之前,把涵構清楚界定出來就是都市計 畫與都市設計的主要工作。(-6) 如果不能把城市整體的基質作為一種統合式的思考,就像在(La Villette)或是 (Les Halles) 這類巴黎市中心,生產出另外的碎片與另外的郊區空間。而 Kenneth Frampton 談到的巨型就是我們對城市公共價值所選擇的策略。整體的設計操作分成 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整理城市基礎建設的城市體格「道路系統」與「河流系統」, 將其與城市中屬於自然的水文與鄰近的綠地公園做統整性的處理,藉由這種自然這種 絕對性的資源來建立公共性的層級,避免陷入在同樣的城市中你的公共卻比我多的狀 態。第二個層次則是建立在道路系統與河川系統之上,選擇一個最具有公共性潛力的 節點,配合巨大的消費服務讓那些 "autonomous" 得以在重劃土地上被明晰,成為真 正符合政治性期待的公共空間。

118

119


City Politics

120

Author

吳兆平 汪宜澄

Tutor

廖嘉舜

121


自治投射 市場生產願景投射的自治系統 建築的政治與自治

II.

Projection

在書寫城市狀態的論述與研究時,思索了建構一座城市政治公共性的必要與可能媒 介。但回到建築上,又會困於尺度的侷限而不能有效的去探究都式複雜龐然的問 題。在 Pier Vittorio 所寫的 "The Possibility of an Absolute Architecture" 有系統的 回應和接續了 Giulio Carlo Argan 在 1989 年所寫的 "The Renaissance City"。他以 Palladio 為例,指出了建築師參與城市項目的另一條重要路徑。PV 提出的“絕對建 築”議題,不僅僅是設計方法論層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其在意識形態層面對理想城 市的思辨。 書中 PV 將 Palladio 在文藝復興時的理念重新研究。其獨到的建築學方法所試圖建 立的,是一種辯證建築的絕對性與城市開放性之間的探討。通過對於形式和類型的 運用,試圖以城市文脈關係和政治願景施加影響,不僅僅徹底再造了城市的外在表 現,且從根本上塑造了一種全新的城市理念。Palladio 認為城市是累積了深厚建築學 脈絡形成的複雜有機整體。出於此,Palladio 藉由研究古羅馬浴場,並將浴場看做是 一種基進的公共建築,因為浴場和神廟或者 basilica 不同,它將多重用途和活動匯於 一處,通過空間的組織序列,使其呈為復雜精細的佈局。以此基進的公共空間形式, 有意識並縝密地出現在他設計的教堂、宮殿與廣場之中,並與城市進行空間語境聯繫 的典範。在這理想主義傾向下,Palladio 的一系列建築作品可謂是“城市項目”(A project for the city)的極致呈現。 立基於此,在建築以一種政治形式去積極影響城市的狀態中,深究類型學與其背後 作為象徵或是顯現的空間語境實為必要。Palladio 的建築形式不只是部署到平面規劃 中,也不是城市規則 ; 相反,它是投現當代城市內的另一種境況,城市與建築將不再 受其有無邊界的限制,而是作為一個領土形式去追踪其明確存在的空間和地理條件。 而這也讓建築學本身在對抗過於巨大的都市問題時有一個可以陳述抗辯的立場。

122

123


5 邊界區間

建築一直被視為城市的基本構成單位。一座座建築拔地而起,最終形成了現代城 市,這幾乎不言自明。然而在 2006 年,Charles Waldheim 主編的《 Landscape as Urbanism》問世,提出以景觀為設計單元應對城市問題。從那以後,越來越多 不同視角的城市理論受到學術界的討論,支持者、反對者莫衷一是。但是面對迅 速擴張和演變的全球城市化進程,幾乎所有人都在一點上達成了共識——在應對 現今城市問題的時候,建築不再是唯一的設計單位,甚至傳統的建築尺度設計已 經無法干預城市發展。

125


E

1 Lide Ballpark

C1

Kaohsiung Branch

Kaohsiung City Music Hall

D3 D4

D2

Kaohsiung Museum of History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er Kaohsiung

A3

228 Peace Memorial Park

Kaohsiung Metropolitan Branch

Kaohsiung Metropolitan Branch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C3

E4

E2

C4

Central Park

B4 A1

E3

涵構 在此區段中不同的價值觀、資本權力、政治 目的匯集。言語 ( 集會所 - 教堂、咖啡廳、散 步區、會議中心 )、商品 ( 百貨公司、商業街 區、提供區域河岸景觀的租船業 )、權力 ( 政 府單位、道路節點或河道上的代表性地景 )、 文化 ( 歷史價值建物做為文創區、博物館、 文化中心 )、行動 ( 體育場、大道、開放空間 )。五種不同屬性的類型分隔鹽埕區與新崛江 商圈的愛河及兩側河堤在城市中占據重要的 公共開放空間位置。

B

1 TALEE'S Department Store

A2

B2

C2 Kaohsiung National Army Hero Hall Bvlgari Department Store

D1

Maritime Cultural Center

Pier-2 Art Center

Popular Music Center

126

127


Master Plan Archipelago as an inferstructure // River Bank(s)

128

129


A’

A

B’

B A’ A’

A’

C

B’

A’

02 / 商辦高樓

03 / 商業店鋪

04 / 教育場所

05 / 博物館

06 / 活動 ( 移動 ) 集體開放空間

C’

B’ B’

A’

C’

B’

A’ D

01 / 百貨商場 B’

A’

C’

B’

D’

C’

B’ C’ C’

D’

C’

D’

C’

D’ E

E’

D’ D’ D’

E’

D’

E’ E’

F

F’

E’

education / bank / hospital

E’

E’

G

business

F’

E’ F’

F’

H F’ F’ F’

living / business

G’

H’

living / business

education / bank / hospitalbusiness

G’

hybrid building

education / bank business / hospital

hybrid building

parking lot / park

religion / memorial

education / bank / hospital

business

hybrid building

parking lot / park

religion / memorial

hybrid building

parking lot / park

religion / memorial

G’

G’

G’

G’

parking lot / park

parking lot / park

religion / memorial

H’

H’

parking lot / parkreligion / memorial

H’

H’

G’

H’

hybrid building parking lot / park

education / bank / hospital business

living / business

hybrid building

H’

living / business

parking lot / park

hybrid building

religion / memorial

F’

education / bank / hospital

hybrid building

business

G’

living / business

living / business

living / business education / bank / hospital business

business education / bank / hospital

living / business

religion / memorial

H’

living

living

living

living

religion / memorial living living

living

living

130

131


A/ SPEECH

B/ MERCHANDISE

C/ POWER

D/ CULTURE

E/ ACTIVITY

1/ Police Headquarters

1/ Ware House

1/ Baseball Field

1/ Caf'e

1/ Departmet Store

2/ Road Junction

2/ Labor Museum

2/ Road

2/ Church

2/ Commercial Streets

3/ Court

3/ Music Center

3/ Parking Lot

3/ Conference Center

3/ Boat Rental Center

4/ Commercial Building

4/ History Museum

4/ Green Park

132

133


河岸 在城市演化的研究中,我們確定了「在建築進場之前,把涵構清楚界定出來就是都市 計畫與設計的主要工作。」並將整體的策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整理城市基 礎建設的體格「道路系統」與「河流系統」。 基礎建設一直是具有最強大公共潛力的權力地景,從千年來對城市與建築演化的脈絡 更可以得見。定著在城市邊界的公共建設,將公共資源從重新歸化河流的想法成為水 文景觀的支柱。與此同時,在河上安裝一系列堅硬的觀景平台,這些平台將承載傳統 上包含在公共建築的項目(如圖書館,美術館,劇院,體育設施等等), 大大小小的公共類型將涵容在消費系統的循環商場之中,作為在新自由主義下塑造政 治公共的必要條件。而這些建築將在城市的河岸兩端創造序列巨型景觀,提供兩邊絕 佳的映射風貌。

The field from “Govermence” to “Autonomy” (As a common inferstructure)

Urbanism Stop Line

Common Lands

Main Road

Green Built

Build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Terrain 134

135


Site Plan Architecture is Fragement and Approach of scaling.

136

137


布局 空間作為特大的配置機制 比起封閉自我成為一個迷你世界,建築對環境有戰略意義的介入可以對環境產生催化 作用。“建築”和“景觀”這兩類長久以來被視為人居環境設計基本單元的元素,都 最終都融入到了“Megaforms”這一概念中。雖然意指更大的設計尺度,但是它並不 約束於一個絕對數值。它可以是建築,可以是景觀,可以應用於多種情況,根據項目 的尺度和形式功能的複雜性而變化。強調跳出孤立、封閉的個體建築尺度,立足於公 共設施和公共空間維度,對它及其輻射到的生活空間進行設計,賦予新的場所意義, 抵抗商業和資本對建築空間的綁架。Kenny Frempton 正是希望通過這種干預城市公 共領域的設計手段,將脫離人尺度、碎片化的城市重新連接到一起。

138

139


6

"Threshold"

建築在自治的議題或許可以參照 Robert Venturi 在《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 性》中所談到的 "Difficult one"。其所提及的整體是活躍而非一成不變的。 建立一個空間系統的雛形 (Archetype) 並以一套內在的秩序以清晰性統合而 成。此時能更有觀念的看待建築空間,進而討論到其最為本質的生成邏輯。 因此當投放兩個與物體性相關的公共類型 ( 美術館,圖書館 ) 時,最需要面 對的依舊是其核心的空間系統。或許一如 Pier Vittorio Aureli 所信仰的,建 築最終脫離商業與資本的手段,就是成為終極意識形態的顯現。

141


直接的事件 商場 而當購買下物品之後,擁有,永遠是擁有一樣由功能中被抽象而出的事物。在這個層 次上,所有被擁有的物品都參與同樣的抽象化過程,而且因為它們都指向主體,也就 成為相互指涉。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對人與物而言,是直接且緊密的回應;在這 個關係範疇中,主體(人)「主動地」建立所有格的關係;此時,物品(客體)已經 成為了人類心理價值連結的對象,不再只是物品,而更像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個個人 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建立,是雙向的:人「擁有」物品、投射情感,而物品則在人類的 心理想像層次中,做出回應。

物體 - 公共的類型

間接的事件 美術館與圖書館

主觀與客觀的眼睛

-1 美術館的不可佔有 人的消費行為與空間形式相互依存,透過感官與知覺的描述,一切訊息皆來自於對場 域的辨識及認同,各種片段化的感受與記憶完成了一段主動與被動的交易。從視覺吸 引、挑選、感受、決定、離去、重返的連續過程中,這些行為模式的總合可視為空間 中活動的一部份,形成了場所的特殊性。介入這個特殊性的過程,就是空間佈局的政 治性。如果把對於「物」的辨識與感知重新組構,以外顯的層面如 : 顏色、形式、觸感、 聲音、氣味與符號等,以內隱的層面如 : 刺激性的、吵雜的、寧靜的、穩定的、令人 迷失的…那麼這些因需求而產生的行為便猶如記號或是事件一般在空間中衍生出不同 的軌跡。 因此對於物體與人在空間中的關係與整理,就是需要場域,是對於功能性價值有無的 論述;生產場域,是功能失調的現象描繪;供給場域,則是對於功能性價值的提供以 及功能性關係的連結分析。而對於人與物品的功能性的關係連結,就是透過不同所有 格關係的建立。

間接的意義,在於在作用過程中,必須要透過一個媒介才能完成。因此,間接的所有 格關係,就代表著人與其從屬物之間,有一個中介質。這個中介質,就是物品的符號。 這些抽象價值透過符號的承載,間接地為人所擁有。在物理的層次上,人所企圖擁有 的是「功能性」;而精神層次,則是對「文化性」的要求。當我們在觀賞的同時,我 們會不斷徘徊在擁有與企圖擁有的狀態來回。博物館或是美術館在類型上的本質,其 實相當接近於這種購買後的「擁有」。人「擁有」物品、投射情感,而物品則在人的 心理想像層次中,做出回應。當我們觀賞一件具有歷史或是文化資本的物品時,共鳴 的是屬於自我群體的認同,但卻因為不能購買使物品在系統上與直接擁有不太相同。 符號化程序的作用仍然存在,不同的地方只在於人對物品不同的關係建立。這個關係 就是間接地擁有。 -2 圖書館的短暫擁有 圖書館起源於神權或是王權必要的知識傳遞,並在民主自由後擔當起除了學院之外的 教育,與學院不具備的公共性建構。當我們在圖書館拿起書本閱讀或是出借回家時, 我們短暫的擁有書本與其背後所象徵的文化資本。書籍無法購買,但卻能夠藉由出借 提供一個暫時的所有格狀態。介於觀賞共鳴"間接的所有",與購買行為"直接的所 有之間,一種屬於中介的事件狀態與空間回應

142

143


To the Library

Region of Autonomy Politics and Architecture within and against Capitalism

144

145


To the Museum

Region of Autonomy Politics and Architecture within and against Capitalism

146

147


DN20

18

17

16

21

20

19

24

23

22

28

27

26

25

30 下

29

UP20

15 14 13 12 11

30R(0.160 m) 29G(0.300 m)

10 9 8 7 6 5 4 3 2 1 上

UP20

DN20

"Autonomous"

"Autonomous"

Circus Library

Circle Museum

間接事件 - 暫時擁有

間接事件 - 無法佔有

148

149


"Verticle Circulation"

150

GSEducationalVersion

"Verticle Circulation"

151


2F Plan

152

153


3F Plan

154

155


4F Plan

156

157


Segregation

Fragment

Fragment of site condition 158

159


Envelope Envelope Envelope of City Appearence

160

161


162

163


隔離 建築作為政治形式的方法 Pier Vittorio 認為建築的形式正是隔離和被隔離,通過這兩個行為,建築在揭露城市 狀態的同時,也揭露了作為政治形式的自身。城市作為一個項目揭示了城市從思想和 空間條件之間不斷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強大方式,如果政治行動的本質是試圖在個體之 間建立一種共存形式,那麼可以說,建築形式通過模式化,框架化和其所代表的共存 空間之上其實就不可避免地意味著政治願景。

164

165


7

"Territory"

當建築被視為「空間的政治組織」。其中建築形式不僅僅是結果,而是最具 影響力的典範之一。通過這種方式,作為有限形式的絕對建築不僅僅是其文 字對象的重複主張 ; 它也是一個不再受擴張和包容精神驅動的城市例子,是 限制和對抗的積極理念。

167


To the Garden

Region of Autonomy Politics and Architecture within and against Capitalism

168

169


Circle Museum

8F Plan

Outer configuration as "Relaxing space"

170

171


Circle Museum

12 F Plan

Verticle circulation as "Nature Light"

172

173


Circle Museum

14 F Plan

The High-rise Tower as Sublime Dinivity

174

175


Circle Museum

15 F Plan

Tautology to the Exhibition 176

177


Media Library

15 F Plan

Infographic as Propaganda 178

179


Media Library

B1 F Plan

The threshold of Politics Landform(s) 180

181


PO__E

Ground Mall

Ground Mall

Appearence of Shopping Regime

Appearence to the City

182

183


Synthesis of Politics Landform(s)

184

185


GSEducationalVersion

GSEducationalVersion

186

187


188

189


治理 建築作為政治形式的目的 在亞里斯多德的觀念裡,polis 除了是城邦的意思之外,是讓人與人在特定建築空 間的聚集,產生政治 (political) 成為公民的根本。基於自然事實和公共權力為空間 使用的進程,領域化(territorialization)是一個和政治重新組合的結果,基於前述 為了空間的使用而生產新規則的歷程。從基礎類型空間的發展和其在特定區塊創造 一種制度治理區域(Regime of a goverence)而區域集結最後形成了一種領土治理 (governance of a territory)的形式 這一系列關於政治的設計研究,通過和土地相關城市空間類型進行理解與推演,生產 關於特定條件的空間架構。因此,研究和設計是不可分割的。建築與土地其背後所代 表的政治形式方法學,面對集體與更巨大的世界參照時,即能產生符合自治願景投射 的地景架構 "Politic Landform(s)"

190

191


結語 -絕對的可能性 ? 如果用一種姿態來總結城市生活和建築生活,那麼它一定是歸屬於穿越界限的類別。我們存 在的每時每刻都是一種穿過由牆界定的空間的連續移動。建築師不能定義城市化:關於功能 如何形成、移動如何開展、流動如何呈現以及變化如何發生。歸於建築屬性的唯一功能是它 在城市化易變表面下特殊的慣性,它作為一個明確的、單一空間宣言時。 移動和整合無處不在的本性是城市化(urbanization)的實質,那麼場所的單一性是城市 (city)的本質。我們無法回到城市化之前的世界,但是在目前城市所處的情形中,重新定 義城市並將其作為抵抗和共存的宣稱,這種可能性依然存在。在這種層面上,建築成為一種 建設性的和理論性的工具,它的公共性存在於每一條界線被劃出時產生分離的可能,因此才 能形成城市的共存空間。出於這樣的原因,建築別無選擇,只能通過一種激進明確的適宜語 言來表達它自己。這種語言在目標和理由方面非常明確,能夠將生活的交易再現和制度化, 作為一種瞬時普遍的單一價值。 正是這種單一性組成了城市。建築必須談及城市,即使城市對建築沒有目標。因為城市最終 是為了建築研究及其方法的唯一對象:關於城市形態的決定是回答“為什麼是建築”這個問 題的唯一方式。 -The Possibility of an Absolute Architecture (Pier Vittorio Aureli)

192

193


關於設計的筆記 (The note of GD5)

張永和建築師在寫給他學生的設計任務書之中,有四封信談他對建築學習的理解。其中第二 封信裡面寫到:「設計的過程比最終的結果重要得多,過程這個東西很重要。因為過程本身 在之後的工作和生活裡能夠重複使用,而一個過程終了時所產生的結果或產品卻通常是只用 一次就完了的東西,正是由於錯誤,新大陸才被發現了 ...... 在整個練習中,應當堅持做筆記, 把你所有的思考和想法都記錄下來,而不要去管這些想法是多麼的幼稚和荒謬 .... 把『歷險』 這個詞留給瓊斯先生,我們要的是“實驗”。」 最棒的設計是,你永遠知道你的目的地在那裡,如果知道偏離了軌跡,就要回到那個出發點, 再去想想怎麼走到最後那個想像的目的地。可是從想法的開始到最後的終點,所有的過程收 穫到的是你在迷路、偏移、回來的過程裡面所獲得掙扎,這才叫做有意義。所以這本計畫書 所言寫的,就是那個過程中來來回回的一個紀錄。寫得很冗長也繁複,許多的參照與敘述對 最後的設計也沒有太多實質上的助益,但就是如此才能不斷讓自己去接近那個實質上可以落 地,有意圖有環境更有著自己關懷投射的建築設計。 最後用 Mollaes 對他研究生開的玩笑作結並引以為勉:「你們必須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追 求疑問產生的渴求。不抄捷徑不耍花槍,不偏不倚,不分心。不做輕易的推論,不做全面的 結論。追求階段性的完整並讓思考的軌跡可以被檢驗,永遠認為自己還早的很哩就是最正確 的心態。你越急,越追求快速的成果你就離真正的學問越遠。」

194

195


Model Representation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Refercence

207


CHAPTER 01 INDEX -1 賈德蒙德 " 槍砲病菌與鋼鐵 " (GUNS,GERMS,AND STEELS) pg 311

-12 Philip Lee Ralph , Robert E. Lerner , Standish Meacham , Edward Mcnall Burns " 世界文 明史 從史前時代到前近代 " pg 337~339

-2 朵林瑪西 約翰艾倫 史提夫 派爾 " 城市世界 " (CITY WORLDS) pg 17 pg170~171 -13 王維潔 " 場所之石 - 南歐廣場的歷史由古典希臘至巴洛克 " pg 122~128 -3 李允鉌 " 華夏藝匠 - 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 " pg 377 -4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44

-14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308

-5 Aldo Rossi " 城市建築 " (The Architecture of City) pg 245

-15 卜正民 " 維梅爾的帽子 "(Vrmeer's ha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and the dawn of the global world) pg 42

-6 Sharon Zukin " 權力地景 " (Landscape of power) pg 15~23

-16 Francis Fukuyama" 政治秩序的起源 上 "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pg 463~474

-7 Aldo Rossi " 城市建築 " (The Architecture of City) pg 253

-17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384

-8 Aldo Rossi " 城市建築 " (The Architecture of City) pg 18 -9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33

-18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440 441 -19 John Darwin" 鐵木兒之後 1405~2000 年全球帝國史 "(After Tamerlane The Rise&Fall of Global Empires, 1405~2000) pg 45~48

CHAPTER 02 INDEX -1 John Liberris" 國家的原則 "(Policraticus) & " 頭或心 ? 中古時代身體隱喻的政治使用 " (Head or Hearts? The Political Use of Body Metaphors in the Middle Age) pg 66 -2 王維潔 " 場所之石 - 南歐廣場的歷史由古典希臘至巴洛克 " pg 77 -3 黃業強 " 羅馬 - 從神殿到教堂 " pg 57

-20 John Darwin" 鐵木兒之後 1405~2000 年全球帝國史 "(After Tamerlane The Rise&Fall of Global Empires, 1405~2000) pg 298 pg 328 -21 Francis Fukuyama" 政治秩序的起源 下 "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pg 461 -22 Ludwig Hilberseimer "The New City Principle " pg 50~58 -23 Foucault, Michel (1975). "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pg 62

-4 Aldo Rossi " 城市建築 " (The Architecture of City) pg 18 -24 Hannedt Arendt " 人的境況 (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王寅麗 2008 年譯本 )" pg 42 -5 T.kock " 古希臘文化中的站與坐 " pg 22 -6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152 -7 馬克斯 偉伯 " 中國的宗教:儒家與道教 "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pg 57 -8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203 -9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185 -10 王維潔 " 場所之石 - 南歐廣場的歷史由古典希臘至巴洛克 " pg 143~147 -11 Richard Sennett" 肉體與石頭 "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pg 226

208

CHAPTER 03 INDEX -1 David Harvey 流動 掠奪 與抗爭 - 大衛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 "(David Harvey's geographical critque of capitalism)" pg 150 151 -2 吉見俊哉 " 博覽會的政治學 " pg 13 -3 吉見俊哉 " 博覽會的政治學 " pg 15 -4 吉見俊哉 " 博覽會的政治學 " pg 91~98 -5 Sharon Zukin " 權力地景 " (Landscape of power) pg 65~66 -6 Sharon Zukin " 權力地景 " (Landscape of power) pg 194 -7 Rem koolhass, Bruce Mau "S,M,L,XL" pg 506

209


CHAPTER 04 INDEX -1 Sharon Zukin " 裸城 " (Naked City) pg 266~267 -2 David Harvey 流動 掠奪 與抗爭 - 大衛哈維對資本主義的地理批判 "(David Harvey's geographical critque of capitalism)" pg 182~184 -3 Pierre von meiss " 建築的元素 "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From form to place + tectonics) pg 93~95 -4 Pier Vittorio Aureli "THE PROJECT OF AUTONOMY" (Politics and Architecture within and against Capitalism) pg 14 -5 Pier Vittorio Aureli "City as Political Form: Four Archetypes of Urban Trasform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81) pg 32~37. -6 Pierre von meiss " 建築的元素 "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From form to place + tectonics) pg 203~205

210

211


212

213


City Politics

214

Author

吳兆平 汪宜澄

Tutor

廖嘉舜 215


216

217


218

21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