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FOLIO CHIANG HAO YUAN
CONTENT
A B OU T M E / 我
P ROJ EC TS IN C Y ID
P ROJ EC T 01 / S OU L S PAC E 後 村 堰 P ROJ EC T 02 / T S ID 競 圖 - 魚 罐 而 入 P ROJ EC T 03 / 基 本 設 計 - 虛 實 材 料 實 驗
P ROJ EC TS IN 冶 鑄 設 計
P ROJ EC T 0 1 / 松 江 接 待 中 心 _ D e t a i l P ROJ EC T 0 2 / 誠 家 興 建 設 汐 止 案 _ D e t a i l P ROJ EC T 0 3 / 宏 盛 建 設 斯 馨 段 _ S D 工地紀錄 P H OTOGR AP H Y
攝影_生活記事
TECHNICAL SKILLS
LIFE E XPERIANCE 1996
F i r s t s te p
2015
En te r C YC U In te r i o r D e s i g n
2017
Wo r k i n 濰向設計 a s In te rn
2019
Graduation e xh i b i t i o n as 未半
L ANGUAGES
Mandar in Englis h Ko re an
Wo r k i n 冶鑄設計 a s P ro j e c t D e s i g ne r
Taiwane s e
Pro j ec t 01 安 泰 天 鑄 i n Phil i ppi nes_ 標 準 層 配 置 Pro j ec t 02 誠 家 興 建 設 錦 和 段 (室 內 + 景 觀 ) _ SD
OTHER SKILLS
Pro j ec t 03 住 宅 01 _ DD
Pro j ec t 04 德 林 建 設 景 觀 _ CD
C o mmunic a ti o n Pro j ec t 05誠 家 興 建 設 汐 止 案 _ CD+ 工 地
Te am wo r k Pro j ec t 06松 江 路 接 待 中 心 _ CD + 工 地
Timimg Pro j ec t 07宏 盛 建 設 斯 馨 段 室 內 _ S D+ DD
Re s po ns ibi l i t y
NOW
Chiang
CONTACT ME
Hao
江豪元 Yu a n
ABOUT ME 台南人,喜歡美食,喜歡宅在家,以及剛 入 坑 攝 影。
+886 981718264 sda331425@gmail.com _ver ycirclecircle
在大學逐漸對設計逐漸感到麻木之際,從 一年之中的畢業設計中,逐漸找到自己的 初衷,也從老師身上學到熱忱的重要。 對於工作,我認為能夠從中得到樂趣同時 學習,是最重要的。
後村堰
SOUL
SPACE
DESIGNER :江豪元/李聖玟 INSTRUCTOR: 沈中怡
後村堰位於樹林鶯歌交界處,在 2 0 0 4年 被 沖 毀 。 目 前 上 游 區 域 被 規劃為後村堰極限運動公園,下 游則是保留大量自然景觀的未開 發區域。 基地位城市缺口,我們以靜態的 空間凸顯基地特性,讓人與堰的 遺跡有所連結,在此放鬆身心, 作為一個使人暫時逃離都市,在 之中找尋自我,同時充電心靈的 場域。
S I T E A N A LY S I S 透過基地周邊的網絡 找出定位 尋覓可能性
同質性空間分布/ 同 為 河 岸 邊 綠 地 及 同 質 性高 的 河 濱 公 園 , 找 出 基 地 特 點 並做 區 隔
周邊空間利用/ 透 過 周 邊 空 間 的 利 用 分 布分 析 , 可 以 瞭 解 周 邊 以 住 宅 區 為主 。
周遭生活圈/ 基 地 位 三 區 之 間 (鶯 歌 樹 林 三 峽 ) 位處地區邊角帶
下游/ 未開發區域,保留原始 景觀,內含破碎量體。
堰體/ 以 1 9 9 6 年損毀後 修 復 , 而後也無 畫 , 簡 單而言是 於 地 底 的水泥塊
後,未曾 無修復計 是一塊置 塊。
S I T E A N A LY S I S
堰體/毀損 上游/運動公園
匝 門/ 原 始量體唯一高於地 坪 的 建物,是此地標誌 。
上游/ 自 19 9 6 年 毀 損 後 , 因 無 修復計畫,被規畫為運 動公園,實際則無完善 規劃。
下游/自然景觀
基地周邊簡圖
CONCEPT
1
空間架構: 藏於地下 保留外觀
概念:往地下發展 的 形 成 / 為了保留原始地景 通 透 性 , 不 考 慮 往 上 疊 加 :此 外 透 過 保 留 原 始外觀及部分構件 , 表 達 對 舊 建 物 的 尊 重 及 居 民 增 加 居 民 共 感。 o n t he la nd
un d e r t h e g ro un d
概念切入/ 因此我們試著將空 間 視 為 一 個 位 於 地 底 下 的 黑 暗 空 間 , 而 這 個位於地下的空間 , 有 著 下 游 與 上 游 間 的 落 差 (5 00 公 分 ) , 是 我們切入設計的點 之 一 , 為 地 下 空 間 增 加 室 內 與 室 外 的 關 聯 。 此外深度變化會影 響 光 線 的 照 射 , 當 深 度 越 深 我 們 要 使 用 什 麼樣的手法,來使 空 間 有 足 夠 的 光 線 進 入 , 體 驗 空 間 氛 圍 。
PROGRAM 空間機能訂定
空間定位/ 試著將基地跳脫出 傳 統 河 濱 公 園 的 框 架 , 除 了 河 濱 公 園外,這個擁有與 居 民 連 結 的 遺 跡 , 同 時 因 環 境 變 遷 而無防洪困擾的基 地 , 是 否 能 有 新 的 生 命 呢 ? D e s ign P ro gr am/ 依據前面空間實驗 以 及 符 合 空 間 定 位 的 機 能 , 同 時 又 能與堰先前機能的 主 軸 - 水 的 意 象 連 結 , 因 此 我 們 決 定以水療空間為主 , 同 時 旁 支 與 放 鬆 身 心 相 關 的 機 能 ,分別是:水療、 按 摩 、 飲 茶 甚 至 是 放 空 的 廣 場 等 機 能發展。而這些空 間 分 別 有 與 其 適 合 的 空 間 氛 圍 及 機 能配置,在實際與 概 念 的 同 時 發 展 下 , 我 們 確 定 了 每 個空間最適合的樣 貌
保留精神地標連結過去情感
SPACE IMAGINE
EXPERIENCE 透過實驗討論光線地形 植栽的關係 找尋更多可能性
空 間實驗/ 我 們試著將空間視 為 一 個 位 於 地 底 下 的 黑 暗 空 間,實驗不同的 開 口 方 式 所 帶 給 空 間 的 不 同 可能性,同時討 論 基 地 本 身 的 高 低 差 (5 0 0 公 分) 與空間的關係會 是 甚 麼 。 透 過 一 系 列 的 實驗,我們更能 確 定 機 能 與 光 線 相 互 產 生 的 化學反應。
實 驗方法/ 縱 向:長軸向的串聯, 對 動 線 的 想 法 。
橫 向:討論基地高差 深 度 光 線 與 基 地 關 係 , 在 實驗上不限制深 度 , 而 是 追 求 空 間 氛 圍 及 帶 給人的感受。
想像空間是 位於地下的方盒子
CONCEPT2 獨立量體 量體串聯
當每個空間都具有 其 獨 立 的 個 性 , 同 時 使 用 者在空間內需達到 放 鬆 、 逃 離 現 實 的 氛 圍 時 。我們該如何串連 這 些 空 間 呢 ? 因此我們選擇以走 道 串 聯 每 個 空 間 , 走 道 同 時具有串聯及隔離 的 兩 面 性 , 因 此 在 我 們 的 空間中,走道不僅 只 是 走 道 , 他 會 是 廣 場 、 平台等讓人停留、 互 動 的 空 間 ; 也 可 以 是 空 間氛圍的延續;或 是 隔 絕 兩 個 全 然 不 同 的 空 間但同時透漏些什 麼 的 多 樣 性 面 貌 。 簡單而言,我們將 空 間 獨 立 成 各 個 不 同 內 容 的量體,再以走道 串 聯 。 新與舊的關係 如果他是一個全新 的 量 體 , 突 兀 的 站 立 在 這 個地面上,是否不 夠 尊 重 廠 址 精 神 呢 。 因 此 我們以保留原始外 觀 及 特 定 標 誌 性 量 體 , 作 為場所精神的延續 及 入 口 的 暗 示 等 ; 此 外 空 間往地下發展,為 的 是 不 影 響 原 始 景 觀 。
(Rende
試圖於地下空間中植入
不同機能及個性的空間
不同機能及光線引入之量體
以走道串聯
在外觀上與舊有建物
走道不只是走道
保有相同樣貌
同時為分為鋪陳及聚散之場域
ers or Drawings or Diagrams)
為保留為使景觀樣貌 維持在原本量體線以下 ENTRACE
保留原始建物 連結新與舊外 同時作為入口的暗示
EXPLOSION
MODEL
PERSPE
T E A
S Q U A R E
P U B L I C
M A S S A G E
L O B B Y
S P A
S P A
導言/ 水利設施是人類 式之一然而當這 毀壞時,他們的 的課題之一,拆 透過其他手法, 在空間透視呈現
R O O M
身色彩,但保留 間氛圍專注在人 調空見調性及細
透視說明/ 水療區光線的引 及視線,如同在 同時光線與空間 著使用者身處的
ECTIVE
發展時介入自然的方 些人工物無法使用或 存與廢,是我們面臨 除?置之不理,或是 賦予它另一種生命。 上,決定抹去材質本 材質本身紋理,將空 、光線、紋理上,強 膩的變化。
入,聚焦所有的行為 空間中劃上標註線, 間度的變化,也暗示 位置及該有的心境。
PERSPECTIVE Figure01 走道的功能除了串連外,作為延續外同時引導。 Figure02 水療區光線的引入,聚焦所有的行為及視線,如同 在空間中劃上標註線。 Figure03 光線與空間間度的變化,也暗示著使用者身處的位 置及該有的心境 Figure04 走道尾端有著從未見過的綠景吸引,透過平台的設 置使的走道更加有趣。 Figure05 當通離了景色逐漸深入地底,在一片黑暗中,單純 卻又溫暖的光線投入,試圖使人沉澱。 Figure06 位於比地平線稍低的櫃台,可以以不同的視角觀看 自然景觀,同時享受光線變化。 Figure07 寧靜的廣場,讓人放鬆淨化,開口透露其他機能。
PLAN
設計操作範圍 及入口位置
3 1 入口櫃台 2 男更衣室
6 廣場挑空
3 女更衣室
7 休憩區
4 按摩櫃台
8 女淋浴間
5 按摩包廂1
9 男淋浴間
2 1 按摩層2 2 休憩區
5 茶室
3 公共電梯
6 廣場廁所
4 廣場
7 泡湯包廂
MO DEL MAK ING 模型製作 展示 導言/ 模型是另一個展示作品的方式,我們希望能 夠透過模型我們引導觀賞者,進入我們的設 計,同時期許模型也是一個說故事的方式, 而大部分位於地下的基地,我們該以怎樣的 方式展示說明?
過程/
青山依舊在,
“我們試著將空間視為一個位於地底下的黑 暗空間”表示著空間是個地下的方盒子,因 此我們思考著如何同時展示基地特性外也能 清楚地觀賞空間。
A B OU T S E C T ION /
EXPLOSION
將2mm透明壓克力作為個斷面頁籤 同時發揮其材料特性 以雷切文字方式訴說每個斷面設計
MODEL
剖面仍以圖學方式表現, 將其視為模型及圖面的連結
模型以可拆合方式設計 希望在展示剖面的同時 仍可保有其整體性
上半部以實體方式呈現除結構考量外 也希望將基地上下游落差以實虛對比 及設計重點藉由此方式闡述
2mm嵌縫:將壓克力板崁入固定
模型下部以薄板施作 增加其觀賞性,希望貫徹設計沒入地下得以被展示 同時作為引導觀看者的手法之一
魚罐 而入
當海洋資源即將枯竭 我們還能做些甚麼?
拯救漂鳥計畫 _蚵農
IS S UE 緣起
2048年海 洋資源枯竭 如果以養殖漁業取代? 而台灣目前該產業的困境是? 產業人口老年化 傳統養殖方式對 環 境 污 染 養殖者收入低落 水產履歷難以實 行 產品保存時間短 養殖者自行加工 困 難 (法 條 ) 消費者喜好-偏 好 新 鮮 活 魚
HOW 如 何解決
增加養殖漁業價 值 吸引年輕人進場 帶入高科技術 感便台灣養殖業 困 境
養殖漁業_被公認是未來全球海產主要供應來源 全球正掀起一陣養殖漁業開發熱潮 而台灣 卻背道而馳
HOW TO CHANGE
ABOUT PLAN S:1/200
罐頭(加工食品) 提高附加價值-產品再加工 -提高產品價值 時間保存 -吸引年輕人及周邊產業 解決過度生產-與當地漁民合作 -屏除中盤商剝削 -解決賣相差或多餘產品 產銷履歷落實-透過加工履歷更易實行 符合現代生活-簡易烹飪
space function office for workers processing(opening) kitchen sell experience exhibition
space target
HOW TO CHANGE
與當地小農合作 改變大眾對罐頭看法
about locate 以當地養殖牡蠣方式為概念組成空間 台南七股沿海 空間組成
罐頭展示
天花意象
H
G
F
A C
D
E
B
A 入口
E 廁所
B 櫃台
F 座椅
C 罐頭製作
G 罐頭展售
D 廚房
H 展覽
EXPLOSION
MODEL
2F
SPACE OBJECT
SPERATE
SIDE
PROCESS 過程 挖掘
實· 虛
ISSUE 感知 模擬
基本設計_媒材實 驗 透過對材料的實驗 可以觸發我們對事 物 的 想 像 再以電子產品當道 的 年 代 透過重拾手的操作 激發對於設計的可 能 性
由材料出發 將鐵網隨意扭轉 並敷上紙料 發現其材質的改變 及 虛 實 變 化 為空間發展上的可 能 性 而後利用扭轉形成 的 空 間 發 展 依結構及使用需求 改 變 紙 料 鋪 陳
一開始的隨意扭轉 發現鐵網的記憶性 並敷上紙料 賦予其變動的特性
透過手的感知_繪畫 摸索對材質間 的 交錯 想像 以及對形體的 發想
PROJECTS IN
冶鑄設計
蕭進發
PHOTOGRAPHY 攝影,是觀察 啟發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