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備講道

Page 1

序言 一九八○年一月十三日至十九日,臺南教會舉辦一星期 的「事工組講習會」,臺南市三處教會都有人來參加。「事 工組」所要協助的事工是多方面的,但那一次講習會卻以培 養講道人才為主要目的。我所擔任的課程是「如何準備講 道?」,以及「練習講道之指導」。為了保存上的方便,臺 南教會特地安排一位弟兄專司錄音的工作。 江微美姊妹聽了「如何準備講道?」的錄音帶之後,認 為它應該刊登在她所編輯的「宗教教育雙月刊」上,使各地 教會沒有參加講習會,而有意學習講道方法的人,也能得著 一點幫助。於是,她便請臺中教會廖玉鶯姊妹整理錄音帶, 再經我稍予修改,就刊登出來了。時間是一九八○年七月(九 一期)起,至一九八一年十月(九七期)為止,前後共歷一 年又三個月,連載了七期(此間中斷一期),才全部刊完。 大約兩個月前,江姊妹問我說:「宗教教育雙月刊所連 載,『如何準備講道?』這篇文章,是不是可以印成單行本, 以供各地教會的牧會者做參考?」我說:「也許可以。但要 徵求文宣處處負責的同意。」一個多月前,蒙文宣處處負責 謝忠光執事的允許,再經我稍加修改,並補充一些實例之 後,我便將它交給江姊妹去編輯了。


「如何準備講道?」這本小冊子,從連載於「宗教教育 雙月刊」至集印成書,我雖然費了不少心血,但因經驗不多, 有關「講道學」的專門知識也非常貧乏,所以對於正在各地 教會牧會的聖工人員,可能沒有多少幫助。然而,書中所敘 述的一些講道上的基本方法,對於初學講道的同靈,如果會 產生一點兒提醒作用,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先知是神的「代言人」,做先知講道便是代替神向人說 話。為了將神的話傳得正確,而且簡明易懂,以收造就、安 慰、勸勉人的效果(林前十四 3),我們固然需要學習講道 的方法,但不斷的祈求來自上頭的能力(路廿四 49),使 所講的道能彰顯神的權柄(林前四 20;太七 29),震撼聽 眾的心靈(徒二 37;廿四 25),以提高講道的效果,卻是 更重要的。 但願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的感動各位正想學習講道方 法的同靈(王下二 9),使你們能做神話語最好的出口,喚 醒千千萬萬沉睡的靈魂,激勵他們一同起來,為建設神的國 度而大發熱心(拉三 8~9),而讓我們早日看見真教會的 大榮耀(該二 9)!是為序。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五日 於真耶穌教會臺灣總會 謝順道


序言 第一章

講道者應有的修養 ··········1

第一節

具備豐富的屬靈知識 ········1

第二節

追求靈性的長進 ··········2

第三節

態度要嚴謹 ············4

第四節

思想與觀察 ············5

第二章 第一節

怎樣寫講章? ············7 決定題目 ·············7

一、主題要單一 ·············8 二、縮小範圍 ··············9 三、針對問題的核心 ·········· 10 四、有吸引力 ············· 10 五、字數不宜過多 ··········· 11 第二節

構造綱目 ············ 12

一、立大綱 ·············· 12 二、講究次序 ············· 21 第三節

搜集資料 ············ 22


一、資料來源 ············· 22 二、決定取捨 ············· 24 三、插入各段 ············· 25 第四節

寫作上的六W

一、寫什麼(What)? ········· 25 二、誰寫給誰看(Who)? ········ 26 三、為什麼要寫(Why)? ········ 26 四、在何時寫(When)? ········ 27 五、在何處寫(Where)? ········ 28 六、如何寫(How)? ·········· 28 第五節

檢查講章 ············ 29

第三章 講道注意事項 ············ 32 第一節

儀容‧態度 ··········· 32

第二節

用語‧發聲 ··········· 34

第三節

簡短‧新鮮 ··········· 37

第四節

苦心訓練 ············ 39

附錄一

謝順道長老歷年出版品 ······· 43

附錄二

MEMO ··············· 44


如何準備講道? 幾十年來,各地教會的長老、執事、負責人,或弟兄, 都非常熱心的幫助牧會工作。但在講道時,常常會感覺到困 難;有時候不知道講什麼好,有時候不知道該怎樣講。這不 但是一般弟兄的困難,即使傳道者也頗覺不簡單。雖然困難 是事實,但若知道一些基本方法,而且能熟練,就會覺得容 易多了。

第一章

講道者應有的修養

講道者修養的好壞,可以決定他的講道的成敗。下列幾 項基本修養,是講道者應該具備的。

第一節 具備豐富的屬靈知識 知識就是權力。有人知識貧乏,講話沒有什麼內容,聽 的人就沒有興趣。因此,要使我們所說的話有份量,有內容, 就必須具備豐富的屬靈知識。有的人喜歡說深奧的道理來表 示他很有水準,程度很高;不過,他所說的卻是他所不了解 的,所以弄巧成拙,想得權威反而得不到權威。因此,不要 說一知半解的問題,要說我們所了解的事。有一位詩人寫一 首詩說:「像北極那樣冷,像南極那樣熱。」這是笑話,不 知道南極也很冷。講道給人聽,怕的是裡頭有一個「識貨」 的人,而不怕一百個「不識貨」的人。一個雕刻家雕刻了一 1


個偶像,眾人都稱讚,只有一個鄉下人說偶像的鼻孔太小, 手指頭太粗,鼻屎怎麼挖得出來?雕刻家沒有想到自己認為 是傑作的東西,竟受到如此一針見血的批評,就把偶像毀掉 了。 想充實屬靈的知識,需要多讀多聽。我們所要讀的,當 然是聖經和屬靈的書刊。我們教會裡的刊物,或是教會書局 出售的基督教書籍,以及聖經,都稱為屬靈的書刊。這些書 刊,要廣泛閱讀,才有豐富的材料。講道不是光講聖經。不 錯,聖經是最基本的,可是多讀與聖經有關的屬靈書刊,講 道的範圍才會更廣大,內容更充實。平時參加聚會,要仔細 的聽,認真做筆記,這個目的是為了吸收別人的成就。有的 講道者,信耶穌信了幾十年,聖經讀了好多遍,講道也有幾 千次的經驗,每次講道都是他幾十年來信仰的結晶。因此, 我們在那一個鐘頭,就可以吸收他幾十年的經驗,而不必花 費那麼長的時間,走那麼遠的路了。這是最經濟的學習手 段。因此,我們聽道要有做筆記的習慣,回家以後還要複習, 分析他所講的題目、內容、佈局;時日一久,自然大大進步。

第二節 追求靈性的長進 講道者的修養,最要緊的是要有高尚的品德。俗話說: 「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言語和文章 上看出他為人的態度。講話是用言語來表達他的思想和情 2


感,文章是運用文字表達出來;表達的工具雖然有所分別, 作用都是相同的。主耶穌說:「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 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太十 二 35)。有高尚的人格,講出來的話才有吸引力,會造就 人,所以品格的貴賤,可以決定講道的優劣。有修養的君子, 說話有內容,風度也好,能造就人;沒有修養的小人,言語 無味,面目可憎,只能敗壞人。由此可知,品格的貴賤,實 在很重要。主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 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 10)。有豐盛的生命,就是有 信心,愛神愛人的人。生命豐盛的人所講的道理,自然而然 會使聽眾受感動。講道者若不先為自己要講的道所感動,就 無法感動聽眾;能感動講道者本身的,自然能感動別人。 信仰是一種生活。信仰生活的經驗如果豐富,所講的才 有內容。我們若只是讀經、聽道,在生活上沒有基督徒的樣 式,信仰與生活脫節,則所講的不是內容貧乏,就是與你本 身無關的聖經故事、理論和教訓。理論是死的字句,沒有生 命,不能吸引人。因此,凡立志要講道的人,應該切實遵守 神的命令,在生活上多多體驗神的應許。聖經上所有的命令 都附帶著應許,我們若遵行,就能得到祝福;若不遵行,就 會受管教。聖經上所有的命令都附帶著祝福與咒詛,申命記 記載很多。因此,我們必須遵守神的命令,多經歷神的應許, 所講出來的道理,才有內容,才合實際。 3


第三節 態度要嚴謹 學琴、學畫、練字的人,起初都是模仿老師,而每個老 師都有他的特色;因此,找過幾個老師之後,就要獨創一門, 才有前途。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金的海明威,有一次去參加作 家會議,有一個年輕人拿著自己的作品來請他指教。海明威 看完,問他說:「你今年幾歲?」他說:「二十歲。」海明 威便稱讚他說:「了不起!我二十歲的時候所寫的,還沒有 這麼好呢!」接著,他又說:「不過,你的作品卻極似海明 威,而你自己到那裏去了?」海明威的意思是說,寫作要獨 創一門,確立自己的風格,不要老是模仿別人。初學講道的 人,開頭都是模仿別人,但要儘快脫離模仿的階段,找出自 己要走的路,這樣才會進步。俗語所說, 「條條道路通羅馬」 , 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講道要簡潔精確。簡就是簡單,潔就是不囉嗦, 精就是精細,確就是正確。總括來說,講道內容要簡單、明 瞭、不囉嗦、精細、正確,而且還要有份量。講道都定有題 目,受題目限制,內容必須與題目有關,不可說題外的廢話, 免得浪費時間。有人講道時,因為時間還剩很多,就東拉西 扯,一直拖時間,使聽眾覺得討厭。講話要經濟,不要講無 用的廢話,要使每一句話都像珍珠寶石一樣,有價值,沒有 冷場,從頭到尾都能吸引聽眾。因為一講廢話,聽眾的思想

4


就不容易集中;思想散漫後,再講精采的話,他便聽不到, 不是很可惜嗎?所以不要讓聽眾打瞌睡,要抓緊他們。你若 看見大多數的聽眾東張西望、講話、打呵欠、看手錶,就該 知道自己失敗了,聽眾已失去興趣。屈原的弟子宋玉,是戰 國時代楚國的文豪。他會論文章的經濟說:「增之一分則太 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意思就 是簡潔到家,精確到家。 用詞不可過分誇張。作見證時,不可言過其實。有些人 喜歡把病症誇大,說成絕症,然後又怎麼「忽然」好起來。 他們是為了榮耀神,卻使聽眾中略有醫學常識者厭棄,反倒 不能榮耀神。講聖經上的道理也是一樣,不可為了稱讚好 人,或貶抑惡人,而言過其實。

第四節 思想與觀察 為了準備講道,平常應該著重於思想與觀察的訓練。思 想要深入,必須時常深刻的思考,不論是聖經上的道理,或 是宇宙的現象,或是人生的經驗,凡所聽見、所看見的,都 是思考的好材料。因為有一個好的思想,可以產生無數的聯 想。細心觀察也是很重要。英國名作家卡萊(Carlyle)說: 「一百個能聽的人裏面,只有一個能說;一百個能說的人, 只有一個能想;一百個能想的人,只有一個能看。」他的意 思就是說,懂得觀察的人極少,懂得思想的人也不多。如果 5


一百萬人裏頭只有一個人能看到事物的核心,如果那個人就 是你;那麼,你就能打開一百萬個人的眼睛,使他們看見你 所看見的了。發明家之所以能夠成就偉大的事蹟,乃在於他 們具備了一般人所缺乏的觀察力。別人認為沒有問題的問 題,他們卻能找出大問題來。譬如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他 就是不忽略平常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有些人對聖經的 道理研究得很深入,因此發現很多問題;但同一問題,一般 人很可能說沒有什麼。 歷史家托因貝(Aruold toynbee)說:「熟悉是想像力 的麻醉藥。」幾千或幾百年來,眾人皆知的事情,如果不是 「有心人」的細心觀察、思考,是無法發現其中的真理的。 行人穿梭忙碌奔波,我們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但小說 家卻能從他們的穿著、言談、舉止中發現各種人物的特色 來。要講一篇別人講過的道理,在相同的內容和教訓的情形 下,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觀察,不要老是停留在別人的模式 上,才能使舊的道理有新的見解。仔細觀察宇宙萬物,可以 從一粒細沙看出一個宇宙,這就是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 原來,宇宙一切現象都有至理,處處有啟示,事事有真理。 神不僅以聖經啟示我們,也以宇宙的現象,或人生的各種遭 遇來啟示我們。因此,我們應該仔細觀察生活上所看見的一 切事物,以領悟其中所隱藏的道理。

6


還有一點,就是要觀察聖經人物的表現及其結局。聖經 中的教訓或人物,大都是善惡的比較,譬如詩篇第一篇的義 人和惡人,以及創世記第一章的光與暗分開,都是善惡的比 較。這些都是講道的材料,只要深刻的思想,細心的觀察, 必能從其中得到許多寶貴的教訓。 總之,我們要想到別人未曾想過,看見別人未曾看見 的,所講的才夠份量,才能吸引人。

第二章

怎樣寫講章?

講道需要寫講章。有人說他沒有講章,其實不是沒有講 章,是沒有寫出來,稱為「腹稿」。有人把講章寫在紙上, 有的只是在腦中擬稿,也算有「稿」。因為若沒有稿,講道 就沒有順序,有時重複,有時前後顛倒,使聽眾聽不清楚。 講道需要講章,正如蓋房子需要藍圖──設計圖。設計 圖畫得好,建築工程才能按圖順利進行,不必修改;設計圖 若畫得不好,可能要常常修改。同理,講章若寫得好,講道 便順利;反之,講道就困難。因此,學習寫講章的方法,是 很重要的。

第一節 決定題目 寫講章必須先定好題目。有人把道理的內容準備好了,

7


才定題目。曾有一位傳道,寫好了講章才想定題目,卻想不 出適當的題目,他就拿講章給別人看,請別人幫他定題目。 但一般人都是先決定題目,然後寫講章,這樣比較理想。因 為先有題目,才有清楚的目標,所搜集的資料才與此有關, 而容易闡明題旨。假使沒有決定題目,只有一種意念,而這 意念又可以定好幾個不同的題目,準備起來就很費力了。

一、主題要單一 決定題目時,主題要單一。什麼是主題呢?主題和題目 未必相同。譬如說,這本書是「聖經」,但主題不是聖經, 是神的救恩。又如「傳道書」是這卷書的名稱,但它的主題 是虛空的人生。傳道書有十二章,由第一章就論虛空,什麼 都是虛空。結論是,「敬畏神」才不虛空(傳十二 13)。 我們無論定什麼題目,主題都要單一,就是只要有一個 中心思想,不要有兩個以上。主題若不單一,一個題目下面 有兩三個主題,聽眾的思想就不能集中了。所以為要讓聽眾 聽清楚,容易了解,從頭到尾集中思想,主題要單一。主題 若有兩個以上,最好另定題目,這次講一個題目,下一次再 講另一個題目,聽眾才容易了解。 舉例說,你的題目是「神的慈愛」,只有一個中心思想, 這就是單一的主題。題目若是「神的慈愛與公義」,有兩個

8


中心思想,就已經牽連到兩個主題了。「神的慈愛與公義」 是大題目,其性質和表現是多方面的,所以在一次聚會中, 很難以交代清楚。如果分為兩個題目,第一次先講「神的慈 愛」,第二次再講「神的公義」,就能多方引證,充分發揮, 闡述入微,讓聽眾聽得更清楚了。

二、縮小範圍 定題目時,範圍不要太廣泛。有人在黑板上寫題目,只 寫一個「神」字。這題目的範圍太大了,看到這題目的人一 定會想:到底要講什麼?要證明有神或無神?還是講神的能 力、智慧、性情、旨意、教訓,或審判?令人有抓不著頭緒 的感覺。若是定為「神的愛」,這題目的範圍就縮小了,有 關神的能力、審判、旨意……,都不必管它,而只談神的愛。 但神的愛的範圍仍嫌大一點,可以再縮小為「神愛世人」。 因為神愛的表現,不僅是對人,祂也愛天使和動物,祂愛祂 所造的一切。所以要講「神的愛」,就必須談到愛人,並一 切受造物,舉出許多例子來證明,才算抓住了題目。如果你 的題目是「神的愛」,卻只談到神愛世人這方面,那不如定 為「神愛世人」更恰當。 由此可知,縮小題目的範圍,講起來才具體、切實;題 目的範圍如果太大,則講的人困難,聽的人也是不容易明白 的。 9


三、針對問題的核心 題目要針對問題的核心。有人定題目為「不再作外人與 客人」(弗二 19)。不做外人和客人,到底要做什麼人? 不大清楚。這就是沒有針對問題的核心,只叫人不要做外 人,而不知道該做什麼樣的人才好。不要做外人和客人的下 一句是,「要作神家裏的人」。那乾脆以這句為題目,不是 很具體很切實嗎? 這題目也可以定為「外人、客人、家人」,因為本節經 文提到這三種人。第一段可以講外人,第二段講客人,第三 段講家人。這樣也算針對問題的核心,而容易發揮。

四、有吸引力 聰明的家庭主婦都知道,要使擺在餐桌上的菜能刺激客 人的食慾,除了該把菜燒得好像很好吃之外,也要取一些新 奇的菜名,甚至連碗盤的美觀也必須特別講究,吃起來才會 倍覺可口。講道的題目也要有吸引力,聽眾才有興趣聽。 舉例說,「不可停止聚會」(來十 25),這類的題目 是沒有吸引力的。因為「不可」是命令的語氣,聽眾的心理 多數不喜歡被命令;不只是成人,小孩子也是如此。對一個 小孩子說「不可以這樣」,或說「不可以那樣」,他聽了就 不舒服,也不知道該如何做。你說「不可這樣」,那該怎麼 10


做呢?你並沒有指示他。如果告訴他說,「這樣做不是更好 嗎?」以引起他的注意,並且使他覺得你的建議對他有益, 他就比較舒服了。命令給人一種心理負擔,聽眾不喜歡被命 令。若將「不可停止聚會」改為「為什麼要聚會」,以喚起 他們思想聚會有那些目的,不聚會又會怎樣,就更有吸引力 了。 「聚會的益處」,這題目也有吸引力,還沒有講,聽眾 就喜歡聽了。同樣要勉勵信徒聚會,比較一下就知道,第一 個題目沒有吸引力,第二個和第三個題目才有。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你要在同一地連續佈道兩晚, 第一晚的題目是「人類的墮落」或「始祖犯罪」,第二晚的 題目是「神的救恩」。那麼,我建議你把第一晚的題目改為 「從樂園到苦海」,把第二晚的題目改為「從苦海到天國」。 這樣不是更有吸引力,更富於刺激性嗎?

五、字數不宜過多 題目的字數如果太多,給人的印象便不能深刻。聽了一 個鐘頭的道理,回到家裏,若有人問:「今晚傳道講什麼題 目?」想了半天也想不起來,還記得道理的內容嗎?尤其是 年紀大的人,題目若太長了,他們記得上半句就記不住下半 句了。

11


例如「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內心」(撒上十六 7),這 題目雖然是聖經上的話,卻可以縮短為「神看內心」。這樣 不是更簡單明瞭嗎?因為「神看內心」是重點,「人看外貌」 不是重點。至於人看外貌,神看內心的道理,則可以在講道 時說明,不必列在題目中。

第二節 構造綱目 一、立大綱 定了題目之後,就要寫出大綱。定題目猶如蓋房子前, 先決定要蓋什麼樣的房子;是蓋旅館、或教堂、或公寓、或 戲院……,要預先擬定。先有了這構想和藍圖,才開始找材 料、挖地基、立柱子、造鋼架。立柱子和造鋼架,等於立大 綱。 大綱是講章的骨架,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導 言,又可稱為引言或前言,第二部分是本論,第三部分是結 論。 (一)導言 導言的功用是引起動機。老師教學生,要先引起學生的 學習興趣,學生才會注意聽講;否則,老師雖用心講課,學 生卻不專心,精神散漫,就不能收到美好的教學效果了。講

12


道也要先講「導言」,以引起聽眾的學習動機。 導言要選擇最重要的事實,把它放在最前面,讓聽眾明 白,你為什麼要講這篇道理?你講這篇道理的動機是什麼? 目的是什麼?你要他們知道什麼?希望他們做什麼?如 此,一開始便緊緊的抓住聽眾的心理,使他們覺得非聽不 可,便是成功的一半。導言若講得不好,使聽眾厭煩,下面 就是再精采,他們也是無心聽下去的。因此,導言很重要。 導言要開門見山,不要囉嗦,拖了半天還不能進入本 題。曾有一位傳道,常常把導言講了半小時,令聽眾聽得很 不耐煩。因此,導言要簡短,立即進入本題。因為導言的作 用是介紹主題,不必用太多的話。好像一個指標,右邊往那 裏,左邊往那裏,讓人一看便清楚;若寫得太囉嗦,叫人看 了半天才看懂,也許交通就要大亂了。導言如指標,需要清 晰、正確、扼要,很快就導入本論。導言成功,講道才能成 功;導言若失敗,聽眾就不想聽了。海明威的作品「老人與 海」,使他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金。該書開頭幾句話就抓住 了讀者的心,令人有欲罷不能,一口氣就把它讀完的衝勁。 有一個人投寄一篇小說去某雜誌社,幾天後接到了退 稿,他就寫信去罵編輯人說:「這篇小說,你看不到一半, 怎麼知道不能用?我在一半的地方用漿糊粘著,你退給我的 原稿,那粘著的一頁竟然沒有拆開,可見你沒有看到一半就 13


退回來了!」那位編輯人給他致覆函說:「有一天早晨,我 的女傭拿一個壞了的雞蛋,沖一杯牛奶給我喝。我拿起杯 子,一聞到臭味就倒掉了!難道我有義務把它喝完,再來判 斷雞蛋是臭的嗎?你的大作,我確實看不到一半就退還給你 了。因為我看得很不耐煩,越看越頭痛,只好放下來,並且 決定奉還。」 某雜誌社的主編,有看過幾千篇作品的紀錄。他說: 「我 看一篇故事的前五段,然後停下來對我自己說,我為什麼還 要繼續看下去呢?如果我不能給我自己一個很好的答覆,我 就把它擱下來了。」 有一位作家投寄一篇文章給一家銷路極廣的雜誌社。他 重寫他的導言,達一百五十四次之多,最後自己感到滿意, 才寄出去。 由此可知,一篇文章的導言難寫,一篇講章的導言也是 不容易講的;雖然導言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那幾句話卻是 決定成敗的關鍵。 (二)本論 本論可以分為三段或四段,這是一般的分法;只有一段 太少,六段以上太多。分段之時,要注意先後的次序。

14


第一、要由淺入深。如果先講深奧的,程度差的便聽不 懂,程度高的雖然聽得懂,但後面淺易的就不想聽了。程度 高的聽眾不多,講道要大眾化,所以必須由淺入深。 舉例說,你的題目是「神的愛」。則: 第一段先講愛肉體,包括:(1)疾病得醫治,(2)危難蒙 保佑,(3)謀生有保障。 第二段講神的管教,包括:(1)患病,(2)遭遇災難,(3) 事業周轉不靈。 第三段講多方的磨練,敘述神磨練我們的目的,是要我 們:(1)學習順從,(2)學習謙卑,(3)臻於完全。 愛肉體的道理最淺易,誰都能瞭解,應該放在第一段。 神的管教也是祂愛我們的方式,比較艱深,初信主的人有的 不明白,當擺在第二段。神的磨練雖然會折磨我們的身心, 但對我們的靈性卻有極大的造就,也是神愛我們的表現;只 因這是很深奧的道理,所以留到最後才提及。 第二、要由簡而繁。理論性的道理,一般聽眾都不容易 明白,所以先講單純的,然後漸漸趨向復雜的。其原理,類 似第一項的由淺入深,目的是讓多數人都能瞭解,並使少數 高水準的聽眾不致喪失興趣。 舉例說,你的題目是「耶穌是救主」,想向慕道友證明 耶穌之所以能做救主的理由。在慕道友看來,這個題目是非 15


常主觀的,其神學理論也是極為複雜的,所以證明的次序必 須由簡而繁。 第一段先講祂的來歷,說明童女馬利亞由神的靈懷孕, 有先知的預言,也有天使的見證,並以祂所行的神蹟來證 明,祂確實是成為肉身而降生的神。 第二段以祂醫治迦百農的癱子那件神蹟,證明祂有赦罪 的權柄。 第三段說明祂雖然常受魔鬼的試探,有許多犯罪的機 會,卻未曾犯過罪,以證明祂有戰勝罪的能力。 第四段敘述祂擔當全人類的罪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證明祂具有救主應有的至愛。 第五段以奉祂的名祈禱,能顯神蹟及受聖靈的體驗,證 明祂確已復活升天,現在仍然活在天上,不斷的成全我們的 祈禱。 上述降生、赦罪、勝罪、捨命、復活等五件事,都可以 證明耶穌之所以能做救主的理由,而且其次序是由簡而繁, 就是在時間上也有先後之分別的。 第三、要由輕及重。本論中的幾段,有的很重要,有的 是次要的。如果先講最重要的,一下子就提昇聽眾的情緒, 然後越講越不重要,聽眾便越聽越沒有興趣了。所以為了逐 步提高聽眾的興趣,使之始終沒有冷場,必須由輕及重。

16


舉例說,你的題目是「基督裏的平安」。則 第一段先講身體的平安,包括:(1)醫病,(2)脫險。 第二段講心靈的平安,包括:(1)患病,(2)危險,(3) 屈辱,(4)貧窮。 第三段講永遠的平安,說明天堂寧靜的生活。 上述三項中,最重要的是永遠的平安,因為它是最寶貴 的,也是我們信主的最大目的,所以應該擺在最後。心靈的 平安雖然也很重要,卻是短暫的,而且是有限度的,不如天 堂之完美,所以要放在第二段。身體的平安雖然也有它的價 值,但比起後面兩種平安來,卻顯得不怎麼重要,所以當列 在最前面。 第四、要由鬆趨緊。即先講輕鬆的,然後講緊張的,使 聽眾漸進高潮,以至置身於忘我的境界。如果一開始就講很 緊張的,使大家屏息靜聽,然後越講越輕鬆,你放鬆,聽眾 也放鬆,熱度消退,精神也就散漫了。因此,無論是思想, 或是情緒,都要越來越緊張,使聽眾越聽越集中精神,連要 呼吸都怕漏聽幾個字,等到他們想多聽一些,你已經結束走 下講臺了。正如一流的廚師所煮的菜,口味絕佳,主人和客 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想多吃一些,卻已經掃光了。 舉例說,題目是「紀念主的死」。則: 第一段先講肉體上所受的苦難,包括:(1)無枕頭之處,

17


(2)到處受逼迫,(3)被釘十字架。 第二段講心靈的憂傷,包括:(1)客西馬尼園的祈禱, (2)十字架上的憂傷。 第三段講被神離棄,包括:(1)孤單無助,(2)在陰間嚐 死味。 第二段的情形比第一段更痛苦,聽眾的情緒越來越緊 張,血壓正在升高,所以「心靈的憂傷」應該放在第二段。 故事發展到第三段,主所忍受的煎熬已經達到極限,祂對罪 人的至愛表露無遺,聽眾的情緒也進入最高潮,甚至有人在 流淚了,所以「被神離棄」當擺在最後。 敘述本論時,要把握主題。主題就是這篇講章的中心思 想,有時與題目相同,有時不同。有些人因為沒有把握主題, 內容散漫,使聽眾不明白他所主張的是什麼;有些人講道 時,雖然有題目,卻沒有中心思想,這就是沒有把握主題的 極端例子。為了把握主題,必須深刻思考你這篇講章的中心 思想是什麼,並且不說題外的廢話。 在敘述本論的事上,段落分明也很重要。第一段講的是 什麼,第二段講的是什麼,第三段講的是什麼,都要交代清 楚,而且要使前後能銜接起來,好像一條鍊子,環環相聯。 換句話說,每一段的思想都有它的獨立性,也有它的連貫 性。即使沒有向聽眾聲明,你將本論分為幾段,現在要講第

18


幾段,也要讓聽眾覺察得出,你現在所講的是另一段。正如 你在開頭講導言,或在最後講結論時,雖然沒有聲明,你所 講的是導言或結論,卻要使聽眾覺察得出來。否則,聽眾將 隨著你團團轉,轉得頭昏目眩,不知道你講到那裏去了。 最後一個問題是,思想要清晰。無論是講故事,或講什 麼教訓,思想都要清晰,讓聽眾聽得懂你講的是什麼,尤其 是深奧的道理更需要如此。否則,你雖然講得舌敝唇焦,他 們也無法接受你的意見,這樣不是很可惜嗎?說得極端一 點,即使講錯了,也要使聽眾聽得出你錯在那裏。 有時候,不但聽眾聽不懂講章的內容,甚至連講道者自 己也不知道他所講的是什麼。有一位弟兄在青年聚會時,講 解「律法與恩典」。律法與恩典是深奧的道理,他可能對這 個問題不大瞭解,所以一連講了兩次,學生都不知道他講的 是什麼。有一個學生去請教他說:「我聽不懂律法與恩典是 什麼,重點在那裏,請您指點指點。」那位弟兄很坦白的回 答他說:「我告訴你,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所講的是什麼。」 想想看,講道者自己都不知道他所講的是什麼,聽眾怎能聽 得懂呢?因此,講道者要先明白自己所講的是什麼,然後將 它表達得清清楚楚,使不識字的人也聽得懂,才算得是成功 的講道。

1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