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G 02

Page 1





編者的話 04

○ 特別企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動物園/方俊凱 06 給學生的一些話/張景堯 10 槍亦有道/陳良全 18 到別人的繪圖室走一走/陳格理 20

○ 封面故事 _ 評圖╳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希望的只是你蹲下來看我的模讀我的圖/李舲 26 Proof & Belief / M 28 評圖/ Ki 30 評圖憑圖/誰是誰就是誰 32 評圖前標準作業程序/熊宜一 34 關於畢業設計/林昌修 40 浙江大學建築系的評圖/黎丹 43 中原建築 歷史之後/黃知行 48

○ 建築(生活)甘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築存活手冊/ 子 52 無題/ Agness 52 希望╳評圖╳童話/無顏 53 純白/兲真 54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鄭環海 56 美 學/羿希 63 在和不在台的日子/超一 64

○ A-MAG Dialogu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不會停止/吳佳芳 70 聊聊我們困惑的事/湯博鈞 82


編者的話

試想,我們花這麼多力氣,籌劃系刊,直到結稿出刊,能讓大家看到 什麼,思考什麼。我們也曾不確定自己,立場不堅定,但我們盡量正 視問題。評圖當然具有儀式性,但他的立意是善的。我們的切入點不 在於去推動體制改革,而是去反思眼花撩亂的世代裡彼此的注意力放 在什麼地方。至少在看待評圖的角度與方法上知道部分人怎麼想,和 協助我們判斷以後能怎麼做。我們以為,設計學習本身有更有效的切 入角度,如果我們能夠好好的去談設計,而不訴諸於體制問題,對於 求學過程而言肯定是成果豐碩的。 一個好的刊物與一個不好的社會問題解決工具,只有一線之差。如果 系刊能夠定位在一個意見共置的平台,至少讓大家決定下一步之前, 了解到其他人的看法還有看法背後的目的,也許我們就不需要太多的 跌跌撞撞。至於高段者,他們已經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了,我們期待未 來的學生刊物能夠有個清楚的學術導向,至少是自己學習成果的分享, 讓他們在這刊物中找到自己的舞台,與大家共勉。 吳富文/陳東煒/陳昱超/江德邦 黃昱棋/林羿希/傅偉哲/黃奎元

04

02 2011 05 12


特別企劃 02 2011 05 12

05


特別企劃 方俊凱

關於

張樞建築師事務所/總經理 東海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2001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 1994

1992 年暑假,學術股的我、黃修 忠及蔡佩珩跟郭文亮老師討論未 來學期的工作方針,即將升大四 的我們,對時代渾沌的狀態感到 疑惑,試圖藉由學術股所進行的 一些活動找到一些線索或方向, 除了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學者來演 講分享其觀察與心得外,另一個 重要的活動便是動物園刊物的創 立。 由系學會編輯的東海建築系刊 (Tunghai Architecture Journal) 是屬於系上的正式刊物,匯集了 老師的文章及學生的作品,往往 需要一至二年時間收集與編輯; 為了強調其時效性與機動性,因 此將動物園定位為每月出刊一次 的非正式刊物,除了資訊的報導 之外,更希望系上師生利用此刊 物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心得,鼓勵 大家投稿並訂立「來稿不拒、一 字不刪」的原則,期望利用這個 非正式的平台進行東海建築系的 內部的交流,很像是非數位化時 代的 facebook。 ZOO 1.0 (1992/10-1993/03)

06

02 2011 05 12


ZOO 1.0 動 物 園 草 創 階 段 以 報 導 性 質 為 主( 又 名 東 海 建 築 會 訊 ), 在 沒 有 photoshop 及 Microsoft Word 的時代,主編之一的黃修忠以剪貼方 式設計出動物園的 logo,內容則由他一字一字親手抄到 A4 紙的雙面, 影印後三摺成長條型的比例,因此我們這些主編在出刊前的最後一個 動作,就是將影印店印好拿回來的動物園摺成該比例後,再發放至系 上每個人手上。 雖然特地設立一個投稿信箱,每次到截稿時稿件總是不超過兩件,因 此為了讓版面充實,除了主編們自己利用不同筆名寫個幾篇短文外, 也開始向系上一些人邀稿,藉由此方式逐漸充實了動物園的內容。 除了創刊號之外,我們使用再生紙影印,藉由其質感呈現它的非正式 性特色,也表達我們對環境的態度,如同黃修忠在每期最後一行寫下 作的句子:

ZOO 2.0 動物園在發行半年後進入新的階段,一方面是系上同學投稿件數增加, 另一方面則是老師與助教的參與,讓我們在 1993 年四月份改版,由 原來的一張雙面 A4 變成 16 頁的小刊物,由原本手寫改成電腦打字(大 部分是我利用倚天 PE2 中文系統敲出來的,此時 Microsoft Word 仍 未出現)後,以剪貼方式排版後,以無版印刷方式印製及簡單裝訂。 改版後的動物園,內容除了一般資訊報導、散文,更加入系上同學翻 譯的建築文章,季鐵男老師的「植物園筆記」專欄、黑門郭文豐助教 的德國有機建築專欄以及郭文亮老師的建築評論(感謝阿亮老師每次 交稿時都是已是打好字,讓我可以少打一些字);動物園自此次改版 後,算是建立了基本架構,直到畢業離開學校,後面接棒的何碧娟、 常慧芬皆依循基本架構去發展各屆自己的風格,至於它何時停刊及原 因也不得而知。 在沒有 WWW 的時代,除了系上的理論課及小系圖(現在的系會議室) 裏的建築雜誌外,建築資訊的獲得可說是有限的;然而在這樣的條件

02 2011 05 12

07


特別企劃 下,系上的人透過各種方式在汲取建築知識,但總是欠缺分享的平台, 因此動物園成了一個大家分享的管道;另一方面也是系上同學展現多 才多藝的舞台,除了散文、漫畫外,還有人把新詩寫成像 Mies van der Rohe 自由平面之文字與圖像的結合;當然也有一些批評性、爭 議性的文章,這些翻譯文章、文字創作或是批評,固然有生澀或不成 熟之處,但至少是表達和交流的,儘管有人質疑動物園的角色與定位, 我們仍堅持維持它「來稿不拒、一字不刪」的原則,也正因有此原則 與彈性,才能讓動物園成為一份「內部通訊」,一個「公共空間」。 改 版 後 的 動 物 園 雖 然 有 專 欄, 投 稿 件 數 仍 有 不 足 狀 況, 為 了 填 滿 版 面 或 是 情 義 相 挺 接 棒 者, 我 自 己 也 翻 譯 了 John Hejudk 的 The Collapse of Time、Rem Koolhaas 的"Life in the Metropolis" or “The Culture of Congestion"等文章,雖然今日看來翻譯得有些生 澀,但藉由翻譯這些文章也讓我了解不同建築師的思想,並影響到後 來的畢業設計。 ZOO v.s. A-MAG 從動物園創刊至今已過了 19 個年頭,這個名字似乎只是我記憶中的一 部分,直到去年四五月時有同學來找我聊動物園,這個塵封已久的名 字才又出現;在聊天的過程中,將當初發刊的一些想法與他們分享, 同時將我手邊從創刊號開始收集的 ZOO 的掃描檔給了他們一份,也 希望將我們當初的熱情交接給他們;而當我看到去年九月開學所發的 小冊及今年剛發行的 A-MAG,當初創動物園的精神與熱情又再次在 他們身上看到。 當初使用「動物園」這個名詞並沒有特意要與過去的某事件連結,也 並沒有要將我們自己比擬成在動物園中受照顧或是受調教的動物,只 是單純的要大家在一個非正式的平台上分享意見;而從去年畢業設計 後聽到一些關於幫槍的意見,而透過 A-MAG 製作的專刊,讓大家開 始有機會從過去的經驗分享而開始討論,是一個好的出發點。每個時 代有不同的價值觀以及必須面對的問題,比起創刊時的動物園,今日 有更多的資訊與多元的觀點,做為上一代動物園人期待 A-MAG 能夠 以屬於你們這一代的方式,讓一個屬於東海建築系內部的「公共空間」 能夠繼續,惟有透過不斷的腦力激盪與嘗試,找到方向。

08

02 2011 05 12


ZOO 2.0 (1993/04-1994/06)

02 2011 05 12

09


特別企劃

張景堯 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賓州大學建築碩士 1987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 1983

給學生的一些話 教學雜感

劉慶隆 攝

我不是東海人,並不熟悉東海建築的「文化」。雖然台灣的建築教育 有普遍存在的共同問題,但我相信各校仍多少保有其特質。因此我先 以「觀察員」的身分,將感受與同學們分享。 之一:會漏水的系館 在一次下雨天踏進階梯設計教室,眼前的景象讓我愣住了:偌大的工 作空間裡,大珠小珠毫不客氣地打在同學的圖紙與模型上;更離奇的, 是幾位當時在工作室的同學似乎司空見慣,一點也不在意。後來本組 同學告訴我:這漏水問題是大教室的老問題,幾年下來曾有過改善計 畫,但顯然效果不彰。 換個角度想,漏水的大教室不就是一個存在已久的設計題目,等著大 家來解決嗎?如果想讓設計教學與技術有所交集,這是一個可操作的 題目。從設計提案、方案評估、廠商諮詢、預算概估到實質工程,系 上師生可以有一個難忘的經驗,也解決長久以來的問題。當然,如果 還是會漏水,那使用後評估與相關的工程後續檢討也是難得的經驗。 我們經常思索比較遠、比較抽象的東西,而必須面對的真實卻在咫尺 之遙。

10

02 2011 05 12


之二:漏水不是問題 設計課是一個很難自我完善的課程。在教室裡,能夠交換的是概念與 操作技巧,與構築或建造本身並沒有、也不可能有直接關係;然而無 論中外,傳統的師徒制卻是反過來的:只傳授構築的技術與方法,如 果有概念,是有關天地人的格局,而非手上工作的設計概念。建築教 育進入大學後,就與傳統的傳授方式割裂了,就算講求手感的包浩斯 的工藝理念,也是精英的工作坊,不是民間師傅的智慧,它在意的是 創作、創新。概念 concept 的交流成為設計教學的核心與主軸,也 就成了定局。 我們都是學院裡養成的建築人,也只能接受概念作為先導的設計方法: 「燈泡」先亮,設計才能走下去。儘管現在有以數位或永續為教學主 導的學校或系所只要建築被社會或專業界認定是文化藝術的一個重要 表徵,那就要呈現概念,作品背後要有許多想法。學生對概念的最大 誤解,就是作品要有「設計感」。 學生的作品傳達的是一種設計的能量,本來就不適合以實務的角度來 批評;然而好的作品除了設計能量四射之外,還要有「論述的完整 性」與「具有說服力」這兩件事。論述完整就是概念邏輯清楚明白、 一以貫之,有說服力就是具備可以被建造的可能性,也許不是 buildable,至少也是 workable。可惜大部分學生停留在概念的模糊階段 就交圖了,因而老師如果說學生的設計會漏水,學生會覺得評圖的水 平不高,沒從老師身上學到什麼東西。非得要老師講一些抽象,令學 生似懂非懂的評語時,學生才覺得老師「有一點水準」。 漏水不是問題,但是系館的屋頂‥‥。 之三:湊在一起的疏離 四年級的 studio 教學立意良好:各組帶開,各管各的,讓學生能跟著 該組老師有較「完整」的學習經驗。問題是四年級又掌管系學會的種 種活動,各組帶開之後,不只學生彼此見面的機會少,老師之間也少 有機會碰面,整個年級充滿著疏離感。我認為 studio 的教學不是將學 生「隔」成不相關的各組,反而應該視各組的題目為當學期的「專題 探討」,安排相關講座,評圖時整個年級參與交流,讓可能內容差異

02 2011 05 12

11


特別企劃 性極大的專題能同時呈現,學生因而可以感受到不同題目之間的教學 訴求與成果,從而認識設計課題的多樣面貌。 總之,一學期匆匆過去,系館好像只是我與本組學生偶遇的場所,每 次都是當天上課前,由組長通知我今天上課的地點在系館的哪一個角 落,設計課那種市集般的氛圍距離我們好遠。 這一次,這種疏離感跟會漏水的系館屋頂毫無關係。 事務所模式 我在美期間曾有機會進入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但經過思辨與省視自 己的生涯規劃,遂打消念頭,決定以事務所執業建築來實踐自己的理 念,一個單純的初衷:設計房子,並且看著它被建造起來。 事務所一般分為 兩類,一類為設 計型事務所,一 類為服務型事務 所。設計型事務 所一般不會太 大,主要以設計 為執業理念,比 較不隨市場或流 行趨勢起舞;服 務型的事務所以 服務業主的需求 為導向,所以在 提供專業服務上 比較有「彈性」, 而不會太堅持自 己的想法。當然 大部分事務所都 介於兩種類型之 間,以業務為導 WSW 住宅設計概念/ JYCA 提供

12

02 2011 05 12


WSW 住宅完工街景/ JYCA 提供

02 2011 05 12

13


特別企劃 向就會被認為是服務型事務所,以自我理念為主導就傾向設計型。 我們事務所的定位屬設計型的事務所,因此規模很小,每個項目都以 做作品的態度執行,沒有大小眼,也因此投入一個小住宅與一棟大樓 的人力可能不相上下。喜歡做設計的宿命就是不喜歡套公式,每個項 目都希望能創造出屬於該項目的獨有場域。選擇了一條比較辛苦的路, 其實是讓思緒更清晰透明,知所進退。 選擇業主對事務所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方面,「物以類聚」的效應還 蠻明顯的。我們的工作態度、甚至只是對談的感覺都會傳達出事務所 的某種特質。與我們彼此「感覺」相近的業主就會與我們來往、合作 進而成為長期的夥伴。我們也有「一次業主」的情形,合作一次,發 現當朋友就好。當然合作一半宣佈放棄的項目也發生過。我除了負責 事務所的大大小小設計事務外,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同事不要暴露在不 必要的外界壓力下。 事務所目前的業務裡,開發建設就占了一半以上,並不是喜歡房地產, 而是基於對都市居住環境的興趣。住宅是編織都市紋理的要素,設計 住宅,也就是在設計都市,而這也正是我們的中心理念。 建築師這一行 成為開業建築師是許多建築人的目標,然而在開業之後如何執業,才 真正攸關台灣建築專業的品質與內涵。依建築師法,建築師除了設計 以外可以從事許多諸如鑑定、檢查、測量、估價等業務,其中對實質 環境影響最大的,還是建築師的設計與整合能力。我將設計能力作為 分母,整合 ( 執行 ) 能力為分子,能達到 90% 就算完美,60% 以下就 有危機了。我雖然花許多時間做設計,但必需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執 行設計的龐雜內容。執行力是設計力的延伸,是設計力的一部分,一 個很重要的部份。 學生對建築師的想像與憧憬,多半是從雜誌與設計媒體來的。這些明 星建築師都有酷酷的黑白照片,外加驚悚簡短的幾句話,世界就在他 們面前展開了。這些畫面在離開學校後就會慢慢淡去,但對建築師這 一行的期望與江湖現實仍有些許落差。進入好的事務所慢慢磨練並不

14

02 2011 05 12


是許多學子的最佳選項,基本功的養成不再有太多說服力。許多學生 選擇先修完碩士學位再「就業」,可以不用「從基層幹起」,可以做 設計,讓不做設計的同事去製作建照圖,算面積,檢討法規,施工圖 等。其實這正是忽視了鍛鍊執行力的重要性。 我們事務所每個同事都要跟著一個案子從規劃設計、建照申請、施工 到完成,不採取大事務所的分工制,為的是讓大家更貼近建築作為的 真實面,雖然分案,實則同工。 我對建築師這一行仍有著高度的期許,不為別的,就因為它是眾多行 業中,少數能直接有效地面對處理環境問題或課題的設計與執行者。 建築師打造了絕大部分的人為環境,而幾乎大家都生活在人為環境裡; 因此,不要輕忽建築師對社會的正面功能,但也要警覺建築師對社會 可能造成的災難。 台灣建築與建築教育 台灣的高溫、潮濕、多雨,海島不可思議的縱橫剖面(從平原到三千 公尺的山脈,短距離的地貌變化),以及更不可思議的都會樣貌,都 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現實,卻是世界上少有的。建築教育所傳授的 理論、思潮、方法,卻很少與在地的現實有關。我們可以蓋安藤忠雄 版的清水混凝土盒子,卻不知如何收納台灣對空調需求所衍生的室內 外機組,也對屋頂的水塔 ( 間 ) 感到無奈,不禁好奇雜誌裡安藤的屋 頂為何又平又乾淨呢?想要如哈迪般自然流暢,或荷蘭新「瘋」格派 的瘋狂出挑,只會得到結構技師的白眼。學生在學校的設計可以順利 地與世界 ( 雜誌 ) 接軌,出了學校卻很難施展,這不能全怪學生,老 師與整個建築教育系統都有責任。 台灣建築教育主要仍是由歐美日留學回來的老師帶領,接觸的建築出 版媒體也是由歐美日所主導,而這些作品所處的地理環境,卻沒有一 處接近台灣的狀況。歐美日大部分的建築構造是以鋼構或木構為主, 以乾式組合工法包覆,這與學生紙板模型傳達的版牆、薄外皮包覆的 表現很類似,可以說學生習作都是做較高緯度,乾冷氣候的建築。直 接貼著外牆的大面玻璃窗、無支撐加勁的大樓板出挑、無任何屋頂突 出物的平屋頂,讓作品看起來設計感十足,對應台灣現澆混凝土的厚

02 2011 05 12

15


特別企劃 重且粗糙的工法,卻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我同意學校是讓學生做夢的地方,老師的角色是啟動學生藏在深處的 潛力;然而這潛力一旦起飛翱翔,終究要尋找一個恰當的著陸點,才 能開花結果。這個著陸點對建築來說就是材料與方法,就是風土與人 文,就是技術與文化。 擔心與期許 做為老師與建築師,我非常擔心競爭力的問題。提出與建築教育有關 的幾點跟同學分享。 擔心之一,建築出版業的式微。專業書籍的出版除了日本外,中國與 韓國的興起也代表了他們建築專業已準備好迎接更亮麗的未來。這三 個非英語系國家的建築出版有越來越多的英文出版品(或對照本國文 的英文出版品 ),建築的期刊雜誌更是琳瑯滿目,中國經由授權翻譯編 輯許多國際的重要期刊雜誌,反而成為我們吸收資訊的來源。出版力 就是文化力,台灣有被邊緣化的危機。 擔心之二,建築科系多且雜。約 30 個建築相關系所每年畢業了太多徬 徨無助的畢業生,他們的老師大多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但無法勝 任設計教學,這只能怪教育部的恐龍評鑑機制。建築的基礎教學重在 操作、應用與體驗,不在學術能力的養成。做學術研究的學者相對於 從事實務者比例過高,對建築專業並無助益。學問與實務的橋樑沒有 搭起來,對社會資源是很大的浪費。 擔心之三,手感的失落。學生可運用的媒介多了,反而越加遠離建築 學的基本。對設計者來說,手是腦的使者,傳達並完善腦的意志與執 行力。如今大量數位化的結果,手與腦之間的生物本能默契,讓給了 鍵盤與指尖、還有盯著螢幕的雙眼。六校建築系的年代 ( 我所屬的年 代 ),每個學校的特質常被簡約成如:東海模型、中原透視、成大結構、 淡江舞會等等。東海人在我心目中是最會做設計的,因為會做模型代 表了手和腦的關係是最密切的,在沒有電腦 3D 的年代,將腦中的空 間企圖用手很快堆砌出來,這正是建築學的核心基本功。文藝復興的 大匠 Brunelleschi 在建造佛羅倫斯圓頂時,也是先做模型不斷研究的。

16

02 2011 05 12


今天,學生的模型中看不到他所要傳達的設計理念與空間企圖,是東 海人的一個警訊。 我仍然覺得有建築系的學校才稱得上是一所完整的大學,這雖是偏見, 我的理由是:建築系 studio 的上課方式才是理想的大學教育模式。設 計課更是實踐大學教育精神的典範,因為它不依憑授課老師父權式地 給予正確答案,而是在討論、辯論的辯證過程中沉澱出學生對建築學 的信念。 選擇了建築,愛上了建築,接下來只能勇往直前了。在勇往直前的道 路上,隨時保有平常心,遇到困惑時,回到選擇建築的那個源頭去靜 一靜。是我的話,還是那個再平常不過的初衷:設計房子,並且看著 它被建造起來。

WSW 住宅設計手稿/ JYCA 提供

02 2011 05 12

17


特別企劃

槍亦有道

每年建築系下學期都是一個兵慌馬亂的趕圖 季,槍手在這個時候是系館的出入常客,畢業 設計趕圖找槍手這個由來已久的學制外傳統, 陳良全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師/主持人 哈佛大學都市設計碩士 1988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 1983

在建築學習的過程中已是成長歷練的一個重要 經驗。然而近幾年這個道統似乎開始有變質泛 濫的情形,使得老師們開始憂心,道統傳承的 內在意涵在功利的觀念下已開始模糊式微,有 必要再跟同學們人腦導航一下。

槍手的源起在建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不知何時開始發生的,但談到槍 手勢必要談到讓這個角色產生的建築教育本身。建築設計的學習具有 師徒制的傳承特質,而建築設計的完成通常必須透過群體的合作,才 能在短時間內將構想以實際的作品表達呈現。也許是因為這麼一個特 殊的學習與作業方式,師生、學長弟間便開始有了導引、傳授、示範、 實作上手等的類練功過程,從基本設計到畢業設計,將初入門的生手 一步步養成為一位能夠綜理設計事務的建築新兵,畢業設計只是出關 前的總合考驗。因此,在工作室的學習過程中,便必須藉由日常生活 的各項經驗交流,慢慢習得學業與非學業的各項實踐設計的知識、技 術、心得、體會,方能完整的將生活觀察、思考邏輯、價值取捨具體 的呈現於設計表達當中。槍手在這個學習過程其實是師弟的角色,而 不單是字面的意義。

構造課 01/ 構造課 02/ 構造課模型

18

02 2011 05 12


曾幾何時,槍手在趕圖的過程中 已變成一個打手的代稱,槍圖的 行為泛濫至各年級之間,不再具 有精神傳承的榮譽意涵,蒙塵的 稱謂已看不出這個傳統背後的真 正價值。在我學習建築的大學年 代,當槍手的我們雖不儘然了解 系館生活

這背後深層的意義,但虛心向學

卻是最大的驅策動力。也因為是學習,槍手從不槍低年級的圖,畢業 設計前的設計也儘量不找槍手,槍圖只槍畢業設計,因為在畢業設計 的槍圖過程能從不同的學長身上獲得許多學習設計的經驗與心得,也 能藉以觀摩五年建築育的各項驗收動作,作為自己上場前的熱身運動。 這些繁瑣的動作包括作業進度的計畫、工作地點的安排、工具材料的 準備、工作的分配、人員的調度、時程的掌握、事務的交接、餐點的 準備、設計的解說、圖面的描繪、模型的製作、氣氛的營造掌握…等, 畢業設計著實是一次建築教育五項戰技的驗收過程。 其實這就是〝老師有說過,你沒有在聽〞,重點在過程不在結果。槍 手道統的精髓是那經驗的傳承 而非義氣相挺的江湖豪邁,也 不是有借有還的債務關係,在 建築系不是只有畫圖才用到規 矩。 我們就這麼來結論吧--在建 築中,槍亦有道。

畢業設計 01

畢業設計 02

02 2011 05 12

19


特別企劃

西安建築工業大學建築系的展覽與自修區

陳格理 東海大學建築系 專任教授 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 1979 成功大學建築學士 1973

到別人的繪圖室走一走 東海建築系的學生太閉鎖在大度山。這不是說同學沒有去台中市逛逛, 或是去台北看展覽聽一聽演講,是你們缺少出國去闖一闖的勇氣。 我的意思是,同學們應該去中國大陸學校的建築系看看,看過之後, 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和作法。這是一個成長的機會,錯過了是補不回 來的,這個想法也得到許多在大陸工作的系友認同。 過去十多年來,我曾多次到大陸許多大學建築系館去觀察和訪談,大 概每個系館都去過兩次以上,每一次去我都有不一樣的感受。看得多 了,心得也出來了。我曾多次在許多場合鼓勵同學到大陸去走走看看, 甚至當一學期的交換學生,讓自己的心靈成長,並豐富一些經驗,同 學們對此頗為漠然,因此,我覺得有必要將這些意見寫出來,以作為 進一步溝通的基礎。 去別人的繪圖室看看,主要是看別人和我們的差異。從這些差異中瞭 解自己的優缺點,以及可以再充實的部分,或將來發展的前景。以下 就將幾個重點約略地說明一下:

20

02 2011 05 12


一.大陸學生很用功。這種用功延續了他們高中時的讀書方式,對作 設計來說或許不夠恰當,但在充實基本知識上建立的實在功夫,那是 騙不了人的。他們或許對分數太過重視,以致於忽略了分數以外的學 習意義。 二.他們不會太宅。上網或許很重要,但由於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和 同學朋友之間的相處,反而特別受重視。七年前,我曾和詹耀文老師 帶學生到湖南大學建築系作交流,不少東海同學至今仍和他們有著聯 絡。交一些大陸的朋友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天津大學建築系的上課情形

三.作設計的態度 和方式不一樣。在 東海,同學習以為 常地將對設計的思 考看做是設計的重 心,或是唯一的學 習之道,這並沒有 錯,但還有不一樣 的學習。在大陸, 建築設計課的學習 重點是對設計工作 的完成性。那是要 訓練學生成為職業 工作者時,必須有 完成整個工作的能 力,而不論能力的 表現和成效如何,這樣的教學是東海同學難以想像的。我希望同學能 有機會去實地參與那樣的學習過程,在那樣的磨練中,你如果仍然有 著深度的設計思考,那就是你將來在大陸發展的一個契機。 四.高度的可調整性。在近十年中,許多大陸的建築院系在實質環境 上都有著明顯的改變,他們在學習台灣的建築教學特色,從表面到實 質性,從作業要求到評圖方式,他們的變化是快速的,成效也是驚人 的。那種調整性,會使人感受到一種壓力,一種終將超越我們的前景。

02 2011 05 12

21


特別企劃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繪圖室

五.大陸學生的優秀性。不知同學們可曾想過,以你們在台灣大專入 學考試的表現和結果(全部考生分數的百分比),放在大陸你將會進 那一所大學?北京清華是不可能的,然後呢?如果有機會去清華唸一 個學期,你敢不敢?如果不敢,那你為何又敢申請哈佛的 GSD,去和 全世界最強的設計高手一起學習。東海建築系現在已經和大陸許多很 好的建築系所有交換學生的協定,如北京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浙江 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 湖南大學等。這是機會,連大陸學生都沒有這種交流的機會。在他們 來說,請別的學校老師來評設計的機會相當少。 六.資訊不足的考驗。在東海,同學們對系圖的使用已成習慣,連週 日和週三晚上都有開放的時間,圖書的外借性更是方便無比。你可曾 想過,在一個資訊不便的環境中,如何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大陸, 許多建築系的圖書室中,大學生是不能借書的,只有研究生可以,一 個學系的圖書室中只收藏自己研究生的論文。你不會喜歡這樣的閱讀 環境,可是它仍然培養出許多優秀的設計人才。

22

02 2011 05 12


上海同濟大學建築系繪圖室

七. 繪 圖 室 的 天 地。 在 東 海, 同 學 習 慣 於 個 人 的 繪 圖 和 作 模 型 空 間。 在 大 陸, 大 部 分, 建 築 系學生的繪圖桌面只有 你 們 的 一 半, 在 那 裡 很 難 繪 出 大 張 的 圖 面, 但 是他們在電腦中卻繪製 出 更 大, 更 細 緻 的 完 成 圖。 他 們 在 模 型 製 作 上 的 功 力 遠 不 及 你 們, 他 們在電腦中磨練出自己 的表現性。 八.師生的關係不一樣。 在 東 海, 同 學 們 與 老 師 的接觸相當頻繁,同學對老師有些敬意,也有些敵意。你可以在系館 中找到老師、送作業、問問題;但在大陸,建築系館中很少有老師的 辦公室,老師也很少留在辦公室中。老師上課像上下班,時候到了, 有時他走的比學生還快。 九.由你玩五年。在大陸,建築系是不當學生的,幾乎沒有學生會畢 不了業,也沒有學生會想留下來。有趣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你會對它 有些意見,不管是怎麼樣的看法,你自己不去親身體驗一下,你不會 知道將來你如果在大陸工作,你的工作伙伴或對手是怎麼教育出來的。 我沒有辦法盡述兩岸建築教育的差異和有趣點。看著彼此的變化,使 我更相信在這個世紀中,華人建築設計者的表現將會難以預測。畢業 系友在上海的表現和成就是令人興奮的,他們常告訴我對東海教育的 期望,那種壓力常使我覺得構築起兩岸建築學子的交流是刻不容緩的 工作,我一直這樣地想,也這樣地做。

02 2011 05 12

23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24

02 2011 05 12


評圖╳儀式 以評圖來檢視教育成果,已 經是建築教育必要的一環。 教育的重點在於學生之所 學,卻只能透過結果來檢視 學習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這 件事情上應該要了解學習本 質,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學生誤會正評的用意,很多 時候會把評圖給儀式化了。 然而,這也是大部分學生對 於建築設計學習的迷思…… 02 2011 05 12

25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李舲 這樣起頭好了:這篇我大概拖拉了一個多月…若要算再更之前一點的, 對不起我真的是該找個地方躲起來了…說實話,對於評圖或幫槍,確 實是有為數不少的感觸,但總苦無一個切入點,或一個比較明確的立 場,最後的結果總是不了了之。不過這回,在拖了又快一星期,反覆 看了幾次主要邀稿內容之後,倒是有點話想說… 其主要邀稿內容有 a, b, c 三個情境去引導, 我想其立場是明確的,但給我來寫,就不禁讓 我有點想苦笑了。因為在一些人眼中,或許就 會覺得我正是那個求圖面完整――或說,重視 成績的那些人之一。 容我辯解一下吧! 我認為我看重的是,自己對當次設計的評價與 最後老師給的成績其評比是否相吻合。也就是 說,如果我真心喜歡、並覺得當次設計做得還不錯、有進步或該學的 東西有學到,那我承認我在意成績。而且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會幾 乎無法忍受自己因為任何設計本身以外的因素 ( 包括圖面或模型等的 完成度 ) ,影響到我實際應得的分數。 可是,如果自己並不認為那次設計堪得好的成績,對我而言那次的成 績是好是壞就變得無所謂。當然我也沒有道德意識高到去向老師取得 較低的分數,畢竟僥倖的心態還是有,誰不希望自己成績單出來的成 績好看些?但至少明白那次的成績對自己的意義並不大,設計是好是 壞自己通常最清楚。 因此,其實我對這有點以偏概全的設定反應會有些大,多少有點心生 不平。我覺得東海,至少我待的這幾年、或也許只有我們班,同儕之 間的觀念上有些奇怪的現象。其給我的感受,問題並不亞於評圖過程 中,老師看重的究竟是結果還是過程?是質還是量?是自行完成還是 有人幫槍?

26

02 2011 05 12


曾經和朋友聊到過:我們都不懂為什麼,也許是我們原先比別人先具 備完整一點的長處,或也許是優點之類的東西,反而成為被打槍或是 諷刺的點――「你只是比較會嘴砲」「你只是表現法比別人好些」「你 只是電腦排版比人家快」…到底想要的是良性的競爭,讓大家在各方 面的表現越來越好?還是想把所有表現稍微突出的人斷頭,讓所有人 僅止於差不多的程度? 也許只是我自己太過敏感,但實際上我現在最怕在評圖場合上又聽到 些什麼圖畫得很好之類的讚美,這會讓我直覺的反應是:「對,對不 起,我「就只有」圖畫得很好…」。更何況這好像還會有既定印象一般, 有些時候圖或模明明就畫 ( 做 ) 得不怎樣啊…。 至於幫不幫槍,我沒有什麼成見,有些窗啦、窗線啦、樹啦什麼的, 有沒有放入模型中對設計的呈現是有很大差別的,不是完整度的問題, 而是能不能表現自己設計的問題。真的來不及,請有能力 ( 時間和體 力之類 ) 幫槍的人幫忙,好讓設計能夠更完整地被表達出來,這樣有 什麼不對? ( 不過當然這得建立在「設計是自己的」的情況下啦!幫 槍的重點是為了幫你更能表達自己的設計,而非掩飾自己的設計 ) 。 但對於沒抓好進度,而讓自己圖面或模型不完整 ( 我自己也難免會發 生這樣的情況 ) 的人,反而沒有理由用「自己不願尋求幫助所以沒完 成」當藉口。唯一的理由就是:「是的對不起我沒有抓好進度,並要 為此負擔」:可能無法清楚說明自己設計的風險,放棄說明清楚自己 設計理念的管道,憑什麼說服人自己這個設計是有想法的,是好的? 真的剉到平面只用單線,模只用珍珠板;但只要他能實質的表達出這 次設計的想法,而非空口說白話,頂多事後補圖補模,我不認為老師 會 ( 或說「應該」) 讓一個真正肯為自己設計負責的人得到多差的成績。 情緒有些激動過後,做個稍稍緩和氣氛的結…。 也許有些文不對題、有點跳、有點偏激…但對於建築系的設計課與評 圖,我仍覺得是個很棒的制度;只是難免會覺得,有時候根本是我們 自己的想法悄悄變了調。學習別人任何一點比自己好的部分,而不是 去不平「為何別人成績比較好」,這樣不是才更有機會進步和快樂嗎?

02 2011 05 12

27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Proof & Belief / m

建築系的人愛演,往往是不露痕跡地。若按 Peter Brook 的名句-- 「一個人在某人的注視下,經過一個『空的空間』,就足以構成一個『劇 場行為』」。那麼在系館廣大又交錯的的視域空間裡,無論在各年級 工作隔間,或是戶外樹下,人們舉手投足其實都很有故事性。也許這 源於比起其他科系,心力的表現在於工作量,output 比 input 多,手 口也動得多,兼之彼此耳濡目染下,身體語言也豐富起來;何況,還 有「評圖」這一儀式。 近建史課上郭老師說過,當我們把圖貼在牆上時,就與世界發生了關 係。也許這關係來自於我們表現圖的方式,以及對它的看法;然而, 如果學生將「主動權」放手,往往關係就倒轉過來。圖比較是一種檢 驗學習品質和態度,如證據的存在。 在為期一至兩個月不等的設計過程中,正評之前有十次左右的設計課 看圖機會,如果說這是一段孕育設計的胚胎發生學,同學之間彼此觀 摩,其實都看得很清楚 ---- 有的人到最後作品完成,你會跟著莫名興

28

02 2011 05 12


奮悲欣交集,像是見證了什麼奇蹟;有的人你從頭到尾都還搞不清楚 他在做什麼,有的你知道他在出雞肋安全牌,有的是高竿安全牌,有 的人把設計當報告作業做(但是能這樣又好像很厲害)…… 以觀摩學習的角度看同學的圖,跟檢驗的角度最大不同處在於,前者 應是更多的疑問和對話的意圖(為什麼你是用這種表現法\為什麼你 會注意到這點\你又來這招\你還是重做好了……),如同直指國王 新衣的孩子,同學間能很直接地指出彼此的盲點、破綻、偽裝、特色 和靈光。於是,圖和模不是 proof,而回歸到其人本身,比較是一種 個人特質、如信念的存在。 也許這是所有老師鼓勵大家多來系館做事的理由,同學間的橫向交流 (無論競合),比師生間的縱向傳授更有精進的機會。 一直覺得做設計的過程,頗類似撰寫一道數學 proof。不像是寫小說 漫天蓋地般隨意,proof 有死硬的章法要遵循,呼應不同的類型有不 同的典例公式,一道完美的 proof 包含了先前的假設、細膩繁瑣的推 論、匠心獨具地質疑慣例並串連其他理論,最終收到一個簡單看似淺 顯的結論。 在正評場上,proof 的展現是必要的,多少人努力在此、用心在此, 宛如一場盛宴,但我們與其他展場看秀的人差別在於,熟悉其他創 作者還在不著邊際的 假設裡摸索時所揣有的 belief。 Ref. 雖然與劇本已無甚干係, 本篇部分靈感來自於 David Auburn 的 東 尼 獎劇本《Proof》,各大 小 劇 團 都 演 出 過, 也 曾 拍成電影。

02 2011 05 12

29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如果說評圖是個結束,那在一開始就出了問題,連過程也有問題。

評圖/ ki

曾經好奇過,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把建築系的學生來來去去視為理所當 然,似乎學建築就必須經過某種耗損的過程。在一部漫畫中有個概念 「等價交換」。在東海建築裡,想學建築就拿東西來換,對我們來說 其中最有價值的似乎是肝。我不太確定到現在為止我換到了什麼,但 我想我應該失去了一些生活、一些健康、一些什麼。如果不是花費龐 大的代價,似乎設計的價值就會降低。 大一的時候有個老師說過一段話:「大二、大三我們必須要泯滅我們 的良心,但是在大五要再重新找回第一次來建築系作設計的那個心情、 那個自己。」 的確,在建築的教育之中,不同階段我們必須學習不同的事情;但我 並不認為應該這個階段先捨棄些什麼然後什麼是重要的,那個階段再 捨棄些什麼、而什麼是重要的,而應該是一種不斷累積的方式吧。 如果說這樣的過程當中有什麼消逝了,最重要的應該是我們對設計的 熱情吧,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我只是認為,為什麼學生會失去對設 計的熱情,不光是建築教育的問題,但原因不會只是在我們學生身上。

30

02 2011 05 12


學習建築設計的過程中,不斷有一種被卡在中間的感覺。對於建築中 形而上且抽象的事情太隱晦,太私密,也太難以啟齒,以至於不容易 建立在一般老師跟學生的關係之間,在平常的設計課中也難以討論。 而對於形而下的知識,我們卻也只略知皮毛中的皮毛,我們能夠討論 很炫很帥氣的空間形體,但卻連一間踏踏實實的狗屋都不一定做得出 來。理所當然我們比不上所謂的建築大師,但另一方面我們就算畢業 了,卻連建築工地裡頭的工人也比不上。 我們無法建築任何建築,然後持續在每一次的設計中鬼打牆,然後將 那些想像中的「自慰式設計」在每一次的題目中以不同的姿態呈現出 來。 之前有個機會詢問曾經在東海畢業過的建築師:「評圖好像似乎沒有 什麼意義?」他給我的答案是 :「最重要的是說服,評圖最重要的是要 訓練這件事情。」我認為這個答案幫我解開評圖一些矛盾的部份。 每個老師都說著評圖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所謂的過程、討論與 設計的過程,但現在的現象卻完全相反。如果從結果往前討論,最重 要的是在評圖中說服老師們,就像之後建築師必須說服業主這樣的關 係,其實以現在的學生狀況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前面所提到對設 計熱情的消失,我們對我們作出來的作品並沒有自覺,我們對我們的 作品沒有精神、沒有認知那是出自於我們自己雙手的東西,而只是一 種交作業的心態。 如果我們要站在評圖場上,我們必須要有一種 :「你們憑什麼審判我們 的靈魂?」的自覺。只是我們連這般的自覺都沒有。那我們能拿什麼 姿態站在評圖板前?我們只能夠卑微地接受敵人的砲擊,然後沉默地 退場。就像很多時候我們連我們自己都說服不了,更何況說服敵人。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在背後所作的所有事情,就是設計。而達 到這個目標或許可以是評圖的意義。

02 2011 05 12

31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評圖 ! ?憑圖 ! ? 誰是誰就是誰 記得入學的時候,老師帶著我們看著東海引以為豪的雄偉工作室說道: 「你們知道為什麼工作室越上去越窄嗎?因為能撐上去的人會越來越 少!」當時看到上面的學長姐由上往下看,那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的 確是一大震驚…或許當時真的會讓人血脈僨張,立志往上衝衝衝。那 種熱血漫畫的場景油然而生,總覺得自己就是命中注定來這裡闖關的 勇者,無論遭遇多少困難都能夠順利撐過去,一關闖過一關,最後站 在世界的頂峰,睥睨天下。因此評圖變成了闖關的儀式,為了要進階 到下一關,努力的累積經驗值,奮力地填滿自己的技能樹。看著自己 的技能樹越來越大,枝葉越來越茂密,當然也會高興,也會更加興奮, 最重要的不就是順利的評圖嗎? 但是真的是如此嗎?這不是人生遊戲更不是勇者痘惡膿,我們真的只 要重視最後能夠 pass 的成果嗎?還是重要的是累積經驗值,健全自己 的技能樹呢?或是練就一張巧口如簧、舌燦蓮花,能夠無中生有、辯 才無礙,才是王道?結果是重要的,但過程難道就是三言兩語輕鬆帶 過,或是結果根本就是天外飛來一筆的結果或是某位大師的結晶摘錄,

32

02 2011 05 12


就讓人導向了幸福快樂的結局?有沒有邏輯、說不說得通,就端看老 師的腦內補完程式是否與你調性相同了吧。 所以評圖真的是個符合的標題嗎?還是評嘴更恰當呢?憑圖還是憑嘴 到底是憑什麼?我們汲汲營營的在練習刀功和繪圖技巧,但畢業設計 卻又讓槍手槍圖槍模,揪 ~ 竟我們是為了呈現美好的設計增加我們 的能力,還是為了讓槍手衝出完整大量的圖模來嚇人用的?氣勢?運 氣?人緣?到底什麼是關鍵?難道是愛與勇氣!? 評圖的結果總是令人擔心,但回頭想想看看你手上的設計,什麼時候 變得不是自己的了?討論的過程中,藉由與老師和同學間的討論,讓 自己的設計更加無缺失,讓自身更加喜歡,在變更的同時還有幾分之 幾的設計是屬於你的呢?或許你可以說「下決定的是自己,當然百分 之百還是自己的啊!」但是那些自以為總把問題丟出來就沒事,上設 計像教作業的填鴨式乖學生;或是抓住了可用之兵,抄形抄概念像抄 google 大神寫報告一樣的順手;還是有著公關的超級技能,趕圖時 隨便從軍火庫抓一把,烏茲衝鋒槍都拿的出來。這些這些都是我們的 設計的一部分?人妻團最近也過流行了,人欺人根本就是習慣阿,不 能以潮流而論;那人欺己呢,已經是潛意識下的運動了吧。 既然如此,評圖的好壞究竟該不該放在心上呢?一句「你根本就不適 合唸建築」不知道讓多少人傷心難過,暗自流淚;不知道一句「我還 滿喜歡這個案子的」又會讓眼前的這個同學暗爽多久,甜在心頭。又 有多少人在評圖場上拿著紙筆,看似努力地在做筆記,但卻表情空 洞,聽著講評:發呆。心情起伏隨著評圖跌宕,精神為之不濟,但 是有多少人還是利用填鴨式的教育作業流程來準備評圖?盡在不言 中…………………………………………… 或許年輕就是該猖狂,或許該說是仗恃的年輕的本錢恣意猖狂,狠狠 地玩一場,狠狠地照著自己心裡的一切做。即便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又 有何干呢?畢竟誰知道我們又能懷抱著如此的夢想、興趣到何時呢? 不自量力又如何 XD,只要不要將來後悔不盡力,其他的再說吧。無論 再聰明的人都會做出傻事,何況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呢?我們或許不 能做到最好,可是我們越做越好,也只能用行動證明了不是?

02 2011 05 12

33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熊宜一 熊宜一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介面空間創意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哈佛大學都市設計碩士 1993 賓州大學建築碩士 1991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 1988

評圖前標準作業程序

1

2

3

4

1. 張肅肅 先生 2. 賀陳詞 先生 3. 洪文雄 / 孫全文 先生 4. 陳邁 先生

34

02 2011 05 12


應該沒有其他的大學學科像建築、應用設計與藝術相關學系這般,有 所謂『評圖』的教學形式吧? 設計課的『評圖』相當於其他課程的交 報告或考試,授課先生與受邀評圖先生以評論(Critic)的方式評價學 生作品,取代其他課程以作業批改或考試評定學習成果;那麼,為何 不採用交圖與改圖的寧靜形式呢?非得讓學生貼圖上台,口頭表達, 熱熱鬧鬧地來場設計大會審呢? 從包浩斯以來『評圖』這項傳統經過歷史的洗鍊未被革除,也許確有 其存在的價值,也許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設計潛力與競爭力,也許能砥 礪該學系設計教學的目的。至少,該學系期望透過『評圖』制度,以 奠立、鞏固或展現設計教育的傳統。 評圖分為『草評』與『正評』,兩者所呈現的場所氛圍相當不同,教 學效果差異頗大。如果設計教學的過程比擬為籌辦一場嘉年華大遊行, 『草評』像是團練預演,『正評』則是正式上街遊行,最高潮是抵達 終點的煙火釋放。『草評』要求動作是否扎實,『正評』講究娛樂效 果(或者說宣示效果)。 以設計工作室(Design Studio)進行教學的『草評』,通常是由授課 先生與學生一對一進行桌評(Desk Review),這與『正評』(Design Jury)將評圖先生與受評學生切割成對立的兩方不同。桌評類似師徒 制的個別指導,授課先生往往必須掌握超越其設計命題的教學任務, 除了指導學生的設計功夫之外,難免偶爾得身兼心理諮詢師或訓導教 官,隨時注意學生的身心狀況是否影響了設計表現,紅蘿葡與棒棍齊 下,逼出學生的設計潛力;因此,桌評使得授課先生必須亦師、亦友、 亦父、亦母,和學生並肩形成緊密的師徒團隊,授課先生因此特別了 解特定學生對於設計命題的執行能力。 『正評』常因種種原因限制了評圖先生對於學生作品的了解,評圖先 生被賦予痛下針砭的責任,得一語道破學生的設計障礙;為了達到評 圖的『娛樂』效果,許多評圖先生確實得賣力演出,語驚四座,成為 評圖鎂光燈下的主角;學生往往被擠壓到評圖場域的邊緣(所謂弱勢 的一方,毫無招架能力),在評圖落幕之後,能重拾心情回憶評圖情 景,或再重頭檢討設計成果的學生恐怕是寥寥可數。

02 2011 05 12

35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不論『評圖』的成效真的有助於學生的設計省思,或者是為了成就設 計圈內人相聚取暖的舞台,或者等而下之,只為了打個看似客觀的設 計分數?總之,我希望學生與設計作品能切切實實的回到評圖舞台的 中心位置。學生們能否從自律做起,扮演好身為受評者的角色,從評 圖過程建立專業尊嚴,努力爭回設計發表的主導權呢?於是,我嘗試 寫下『評圖前標準作業程序』,有些是我當學生時的基本動作,有些 是我從業後的經驗累積: 一、寫下 600 字左右的設計說明,朗誦並修改至不拗口為止。 這份設計說明在開始評圖前提供給評圖先生,協助評圖先生在一分鐘 內快速掌握學生的設計意念。文章段落必須一目了然,容易閱讀; 我習慣以四段式組成,簡述源起、議題、策略、綜效;每段文字五 行 約 150 字。 這 是 我 在 美 國 唸 U. Penn MArch II 時 第 一 個 Design Studio,授課先生 Alex Wall 要求的標準動作;對於英語是第二語言 的外國學生而言,幫助很大,搭配清楚的階段草圖與草模型,評圖先 生馬上能掌握我的設計取向,避免因釐清誤解時的辭不達意。之後我 便養成習慣,評圖前一定先乖乖擬妥 600 字 Design Brief,之後才開 始準備正圖與正模。 二、列出最能清楚傳達設計想法的必要圖單,每一張圖都具備設計說 明的目的。 不能只靠口才來評圖,600 字的設計說明需要哪些圖面呢?一次都沒 用來輔助設計說明的圖是白畫的,也就是說,沒有設計說明價值的「營 養圖面」就別畫了(這是張樞先生在我大二設計趕圖前告訴全組的 話)。必要圖面裡除了基本的配置、各層平面、各向立面、主要剖面 之外,我最有興趣的便是設計分析圖,通常這也是所有圖面中最難表 達,評圖先生最不知所云的部分。設計分析圖必須具備設計破題或設 計推演的意義,搭配設計過程草模型,最能吸引評圖先生的興趣。 三、規劃貼圖版面與模型擺放方式,依比例尺畫出貼圖版面放樣圖。 評圖時不能像無頭蒼蠅般地在台上團團轉,找不到正想說明的那張圖 吧?版面放樣圖的規劃有點學問,通常圖與圖之間互為索引,橫向線 性貼圖長度過長時,學生在圖面之間小跑步,說話的氣息不穩定,很 容易引發緊張情緒。版面放樣圖必須是有比例尺的,因為貼圖的高度

36

02 2011 05 12


1978 評圖

與人體尺度有關,也得注意視線能否清楚閱讀圖面。我其實不是很喜 歡在東海建築系的大評圖室裡評圖,雙面貼圖板的高度過高又後陷, 中央擋了一支柱子切斷圖面連續性,讀圖時特別辛苦;若評圖場被指 定在這裡,務必預先安排好貼圖方式以克服環境的缺陷。 四、在版面放樣圖上畫出你進行設計說明時的次序與動線,須連貫而 不跳躍。 依照口頭表達的流程,在每張圖上編上序號,畫出進行設計說明時指 向哪些圖與模型的動線。如果這張動線圖類似 IC 板電路圖,看起來簡 潔而序列分明,便是良好的貼圖規劃;如果這張動線圖像是凌亂的網 絡,或者橫貫版面的長動線重複發生,表示貼圖的邏輯不佳或是口頭 表達跳躍,得花點工夫重新安排。我建議設計分析圖不要一股腦的全 部放在圖版的最左邊,為了隨時與正圖印證或對照,放在正圖群的上 方或下方比較恰當。 五、實際預演口頭表達,搭配版面放樣圖動線規劃,時間限制 10 分鐘。 幾乎沒有一個學校設計評圖時所規定的口頭表達時間限制是被嚴格執 行的。要知道進入職場後,所有的競圖評選絕對遵照時間限制規定, 鈴聲一響,參選者便不能再發言,影響評比成績是必然的。我的大學

02 2011 05 12

37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畢業設計指導先生是洪文雄先生,他曾要求我一字一句寫下口頭表達 內容,還得在他面前預演一次,才算過關。輪到我上場時,整個系館 大停電,才貼好在大評圖室的圖和模型得全部搬到系館大廳,頓時在 場的所有人都動了起來,找展版的,移圖的,移模型的,幫忙貼圖的, 搬椅子的,亂成一團。我身處這場亂局核心,要能指揮貼圖,不自亂 腳步,還能有條不紊的完成口頭表達,全得歸功於規劃過的貼圖版面 和記熟了的設計說明。 六、設想評圖先生最可能挑戰你的三個問題,並備妥回應腹稿。 為了避免被評圖先生的氣勢壓制,或者是臨場緊張答非所問,先自我 挑戰三個問題是絕對必要的。自認設計完美無處可挑剔者,也得先請 同學菜一下圖,接受多面向的考驗。習慣對自己設計提問的學生,通 常設計深度較夠,也較有自信。評圖先生的問題並不代表設計成果的 罩門,學生反而要把握再次闡述設計策略與設計取向的絕佳機會;這 倒不是鼓勵學生先想好如何反駁評圖先生的詰問。回到程序二,必須 有相對應的圖面和模型回答評圖先生拋出的問題或評論。 七、擬好一個設計提問,於場上請教評圖先生。 設計提問可以是相較其他同學設計策略的差異,可以是自己設計的瓶 頸,或是授課先生無法給你滿意答覆的問題。我常常在評圖場上看到 老師們討論熱烈,學生反被晾在一旁呆若木雞,成了評圖局外人;但 這算是好的,比較尷尬的是靜默,評圖先生自己成了局外人。如果評 圖先生對這個設計沒問題也沒意見,千萬別自忖逃過一劫,通常是因 為設計太平淡乏味,或者評圖先生需要點提神的刺激。試著與評圖先 生在場上互動,提問是不錯的方式,一個稍具挑戰性的問題,能提高 評圖興致。 八、評圖前好好洗個澡,清清腦子,換上乾淨的衣服。 畢業評圖時得先交圖,學生大抵都能好整以暇的上場受評;反倒是各 學期期末評圖,學生總是趕圖趕到最後一刻,精神渙散兩眼無神,蓬 頭垢面衣縷凌亂,足登藍白拖就上場了;這讓評圖先生主觀認定學生 的進度控制能力很差,對於正式的評圖場合不夠尊重,專業度不足。 想想流行好一陣子的歌唱選秀節目,跟評圖好像。每一位參賽者除了 比歌藝,還花心思在造型與編舞上;評分老師除了評論參賽者的歌藝,

38

02 2011 05 12


也不吝於讚賞他們的形象。其中我覺得『超級偶像』最是唱作俱佳, 就連烘托比賽情境的舞台布置、燈光設計、收音水準,也真是下夠成 本,花足心思,娛樂效果十足。 九、評圖前準備攝影機記錄評圖過程。 現在的錄影設備真的是非常普遍,請同組同學之間互相幫忙,以行動 電話或者數位相機將評圖過程輕鬆地記錄下來。評圖之後播放來看, 聽聽自己說話的聲音、看看自己說話的儀態、在評圖場上移動的姿勢, 最重要的是,回憶評圖先生和自己說了甚麼?自己在評圖場上回應了 甚麼?這個錄影可以幫助同學將注意力移回自己身上,可以重複回顧 對設計真正有幫助的評論或對話;錄影像是面鏡子,倒映自己評圖時 的樣貌,絕對能激勵自己成長。 1995 畢業設計

設計是創意產業,設計教育可不能以 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來培養;但是評圖前的準備功夫卻是教學紀律的一環, 這套『評圖前標準作業程序』步驟並不複雜,也沒什麼高深的學問, 要確實做到每一步驟卻不容易。東海建築系學生給我的感覺,大多是 很有設計想法,手上功夫還行,執行能力不錯,態度也算謙虛,但是 書寫設計與闡述設計的能力挺差勁的。希望這篇文章能拋磚引玉,促 使系上重視學生評圖前的準備工夫;學生的評圖能力提昇,想必與評 圖先生之間更能激盪出精彩的火花。

02 2011 05 12

39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林昌修 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關於畢業設計

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1995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 198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是以正面取代負面思考的時候了! 看大家針對評圖的評量標準與幫槍的公平性熱烈討論之餘,說實在, 我是感到有些難過與感慨的。為何大家不能把精神多放在討論:如何 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或者積極加強自己的能力,甚至在設計方法、建 築操作邏輯、建築議題與設計可行性上多加琢磨,或至少也可以針對 書本或媒體上的作品多加討論(包括各種表現法),一旦建立了足夠 的自信與能力,也能夠為自己訂下一個較高的目標時,所謂的評量標 準或公平性問題,就相對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40

02 2011 05 12

2006 年畢業評圖


必須聲明,我絕對不是故意在此唱高調,而是出自內心的肺腑之言: 其實,自始評圖的重點就不應該是在於過與不過,如果是,那麼評圖 大可簡化到如同考核般的資格審查標準流程就好。評圖(尤其是畢業 正評)從某種理想性的觀點來看,應該是一個舞台來展現自己努力的 極限,是個機會給大家看自己所信仰的理念,是個公開的平台讓所有 人對你提出的看法有一最佳的討論,甚至也可以是畢業前一個自我對 建築的宣示;不然,底限至少是證明我在學校這幾年並沒有白混了。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具備有足夠的自信心與操控設計的能力,所 以在一開始選對適合自己能力且清楚的操作性議題,是相對非常重要 的。目前來看,眼高手低是普遍性的嚴重問題,甚至有意無意地逃避 建築操作的設計問題,所以衍生出常態性的模糊焦點,而不確定性更 加強了恐懼(不能過關畢業);這時過去某些靠著大量幫槍撐起場面 而勉強過關的不良例子,似乎便成為唯一的出路,於是開始引起槍手 多寡與評圖公平性的迷思或爭議,而當大多數人的關注焦點都只是在 擔心過與不過或公不公平的時候,也就是最可悲的狀況了。 其實,從過去以來許多獨立完成畢業設計的人,也從來不會要求自己 有不同的評價標準,那是一種自我的選擇(不管是自願或被迫的), 重要的是在整個過程中證明自己可以有多少掌控力;如果非得借靠大 量的人力幫忙,甚至在設計上都需要某種程度的他人協助,那是對自 己的一種欺騙。就算勉強過關了,但同儕間或槍手們是騙不了的,這 是基本自尊與道德的問題。對過去大多數的同學而言,這還是一道最 後的防線,少數人失守了,其他人也都還不至於太在乎;可怕的是, 當今天這是多數人的共犯結構,其看待的心態與價值觀顯得輕佻或不 在乎,似乎不擇手段只求畢業也沒有良心道德的問題,這才是我擔心 的根本所在。 本來學生應該是要超越老師並帶領老師往前看的,老師們也應該是要 被學生逼得不斷將眼界放寬並且提高標準,於是乎每隔幾年再回頭來 看,應該要能看出一些轉變與進步的端倪。儘管在這樣的過程中也許 會存在著某些不公平,畢竟不是每種改變的當下所存在的觀念差異能 夠立刻獲得所有老師的認同,所以,更需要有能力與想法的同學能夠

02 2011 05 12

41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堅持而不計失敗的可能性,一個有深度的好設計大都是在如此的努力 之下才能產生;可惜的是,這些年來這樣的學生與設計題目越來越少, 充斥著不是老掉牙的題型,就是過於保守或過低的企圖心,甚至連以 設計可以解決甚麼樣的問題,或表現何種議題都分不清楚,更遑論能 有任何新的視野與挑戰了。 我認為是大家該開始以正面的思維來取代負面思考的時候了。包括老 師們不應該一直考慮如何防堵那些投機取巧的學生,也不應該只擔心 著後段班的表現狀況;應該思考如何引導與提供有心的同學能夠發揮、 或激發出何種創意,應該在擔心進度與要求最起碼的表現之餘,讓同 學更能看到有意思且新的可行性,提高積極的企圖心與自我要求:至 於同學們當然就不應該一直探究老師們的底線在哪,而是不斷努力思 考如何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我知道,一定有許多人覺得這談 何容易?是的,是不容易,但若不如此實在很難看到未來有改善的可 能。畢竟我一直相信,不論在哪一個階段,每個人可以有的成就(成 長)多少和他自己所設定的眼界高低,與選擇面對的態度是有絕對關 係的。 最後,有關同學提到研究所 B 組(學士後)的畢業論文部分,我在此 作些補充說明:儘管研究所 B 組似乎和大學部非常相似,只是縮短學 程為三年半,但在學制上與大學部仍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畢業設 計時就等同於提出碩士論文般,必須在提案與正草評的階段嚴格把關, 否則不能理所當然地開始進行論文設計和提出口試(正評)的申請, 而且研究所不像大學部是每學期都可以接受提案或口試的,因此若能 夠通過前面階段而進入正式口試(正評),就比較希望是一討論的場 合,而非只是通過與否的評鑑而已。不過,儘管如此,B 組也仍然有 著和大學部幾乎一樣的問題,所以可能並非從制度面就能真正改善的。 期待與大家共勉之!

42

02 2011 05 12


浙江大學建築系的評圖 黎丹 2011 浙江大學交換學生 我是來自大陸浙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的交換生黎 丹。我是一名平級轉系的學生,設計課的進度還沒 有跟上正常大四的學生,所以在接下來的介紹中, 主要講一些我在浙大大一到大三的設計學習以及對 東海的比較。 東海大一的設計作業主要是一些類似 1:1 的大型模型;浙大大一的設 計主要關注在平面設計以及一些建築設計的入門訓練上。我們大一只 有一次比較正式的評圖。一周的時間內我們要交出 5、6 張 A1 的圖紙 分析,以及一個 1:50 的環境模型。由於大一共有 12 或 13 個設計, 任務比較多,而且很多設計都比較小型,所以沒有很多時間可以用來 評圖。一般是把作業交上去,老師總體點評一下這次作業的整體情況, 就開始下一個作業,如果希望和老師有關於作業更深入的探討,可以 個別找老師聊天。 到了大二,評圖的方式又不一樣了。做了 6 個建築設計,依次是咖啡 館設計、工廠廠房改造、兩戶人家居住的共同體設計(上學期),教 學樓及圖書館的綜合體設計、旅館設計、以及把前兩個設計綜合在一 起的基地環境設計(下學期)。交圖當天的早上九點鐘,我們就要把 圖和模型統一交到指定的大廳。交完圖後,所有的學生去上設計課, 由一名設計老師負責開題,其餘的老師負責評圖。大二的設計老師一 共有 6 個,一般會有一兩個研究生給我們當助教,他們也會獨立負責 帶一組學生。大二的評圖學生沒有答辯環節,由老師直接根據圖紙和 模型來評定。這樣做的原因也許是和我們現行的建築設計方案的投標 方式有關。在建築競賽或者建築方案投標時,所有建築師將圖紙模型 上交到指定的地方,他們沒有機會答辯,就只能靠圖紙和模型替他們 說話。而浙大的老師同時也是在職建築師,比較瞭解社會上評圖的運 作方式,所以我猜他們是希望我們學生通過這種評圖方式的訓練,以 適應以後在社會上的工作。

02 2011 05 12

43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當所有的圖紙模型堆滿一地,老師們首先會根據圖紙和模型反映出來 的獨到設計想法以及圖面表達效果和模型的精緻程度把所有的作業分 類。老師們會初步把作品分成幾排放著,同一排是屬於一個水平。如 果第一印象就不好,還來不及申訴就已經被歸類到低層次的那一排去 了。這種做法也是社會上實際建築投標時評委們的做法。作業被分類 完成後,所有老師再一張張圖認真的去看,一個個模型拿起來細看, 此時就要看我們設計的深度是否夠,圖面是否能把我們想的東西清楚 地表達出來。排版的效果上,每張圖的表現力也要足夠,才能更傳神 地表達我們的想法。如果老師在評圖的過程中遇到疑問點,在場的老 師會為自己帶的學生的設計進行一些講解辯護;如果剛好遇到帶你的 老師在上課開題的話,就算你不走運了,自己沒有做足功夫,結果會 很差。在這個第二輪評圖的過程中,所有老師會一起評定分數,這也 是一些作品翻身的時候。我們下課的時候,老師基本也評圖結束了; 如果沒有結束,我們也只能遠觀。當評圖結束的時候,老師會把我們 叫到評圖的地方,統一點評 一下這次設計的總體情況, 如果學生個別有疑問的可以 單獨找老師講解。和東海的 相比,圖紙的表達要求上就 不一樣;我們大二的設計一 般只畫一到兩張 A1 圖,所以 一般平立剖的比例比較小, 通 常 是 1:100 或 者 1:200, 而我第一次看到東海學生的 圖紙的時候楞了一下,一個 學生有好幾張 A1 或者 A0 的 圖紙,基本上一張紙畫一到 兩個圖,所以每個圖比例很 大,都要畫得很細。因為分 散成了好幾張圖紙,所以排 版的問題也顯得不是那麼重 要了,而且圖面會花比較多 的篇幅表現想法的產生過程; 浙大更強調最後的成果是如 Fallingwater /小住宅分析圖

44

02 2011 05 12


何,如果學生自己可以附加,把想法的產生過程清楚地表達,那就錦 上添花了。 經過大二的評圖,我們開始意識到分數的微妙含義。在大二老師眼中, 90 分以上是一個等級,88~89 是一級,85~87 是一級,80~85 又是一 級,70 分以下就是不及格了。雖然我們的設計成績沒有制度上的不及 格,但是若得到的分數低於 70,在老師看來就是不及格;而 90 分以 上,每相差一分,都代表水準有高下。這很不一樣,我聽系主任陳老 師的介紹,東海就是故意要給建築系的學生低分:一般都是七十幾分, 八十幾分就代表很不錯,九十幾分相當難,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不 要重視成績。我想是和兩所學校建築系不同的教育目標有關,這一點 我之後會論述。 到了大三,我們的評圖方式又不同了。這一次和東海的評圖方式相近, 我們稱之為答辯。 每學年變換評圖方 式的原因,也許是 老師們希望我們在 校內就接觸多一些 種類。這一種方式 也是在實際工作時 常常遇到的,尤其 是和業主做報告的 時候。大三的建築 設計任務一共有 6 Fallingwater /小住宅分析模型

個。上學期我們要

完成的有運河站設計、博物館設計、建築系館中庭改造,下學期有城 市綜合體設計、外部空間使用後評價報告、奧林匹克中心設計。我們 可以使用電腦出圖(大三以前都必須全部是手繪),但是要求平、立、 剖、總圖必須是手繪的。因此有同學選擇全部手繪,也有同學選擇把 平、立、剖、總圖手繪出來以後,再把手繪圖掃描進電腦,結合分析圖、 效果圖一起排版成整張 A1 圖後,再用電腦出圖;還有同學選擇只用 電腦出效果圖、分析圖等,再把圖貼在 A1 圖紙上,其他的圖面手繪。 到了大三,以後都不硬性要求做實物模型了,這一點和東海十分重視

02 2011 05 12

45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模型的做法很不一樣。也許是因為設計項目比較多,老師們考慮到我 們時間不夠的緣故吧,因此,我們更加重視想法的創新和圖面的表達。 大三設計交圖的時間定在交圖當天下午 4 點鐘。按照要求,每人把圖 紙上交到一處,然後離開教室。所有大三的老師會在 4 點到 7 點這段 時間內一起把每個學生的圖紙先看過一遍,以便在學生進行答辯前, 先對每個學生的設計有個基本的瞭解,同時設計老師會先給自己帶的 那一組的同學一個分數。到了晚上,我們就分成若干組分別在不同地 點同時進行答辯。這一點和東海把所有學生都集中在大評圖室,然後 所有老師一起評圖的做法不一樣,因此,東海需要一整天或者兩天來 評圖,而浙大一個晚上就結束評圖。 浙大大三的設計老師有 6 位,一般來說會配備 2 位助教,助教由研究 生或博士生擔任。所有大三的學生一開始就被分成 8 組,由 6 位老師 和 2 位助教帶。答辯的時候,兩到三組同學一起,由另外兩組的老師 來答辯。我們一個作業的成績分為三部份,每個作業要交一個中期草 圖,中期草圖並沒有評圖的環節,只是上交一份 A3 大小的草圖,介 紹中期成果。這一部份將占作業總成績的 20%,帶我們的設計老師最 後會給我們一個成績,這個成績將結合我們的上課表現與設計成果, 占 50%。答辯的老師會根據我們答辯的表現,還有圖紙的表達效果綜 合給出一個成績。這個成績占 30%。由這三個成績加權出一個作業的 成績。而大三一個學期的設計課成績,由整個學期三個作業的成績加 權得出(所謂加權,就是按照每個作業所占的分量乘以相應的係數得 出)。 回到答辯的話題,一般來說我們每人有 5 分鐘左右的時間來陳述自己 的想法、設計的思路及內容。每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說些什麼。 老師會提的問題諸如想法的可行性有多大,設計的細節哪裡做得不夠, 以及現實中這樣的設計會遇到的哪些問題。這一部份我覺得和東海很 像。剛剛結束的大四評圖,就是由老師提出比較學術上的問題,而校 外建築師針對實際操作情況提出質疑。通過這種評圖,一般自信心都 會受到打擊,無論在東海還是浙大,因為一般學生都會想的不夠深入, 想法常常會被一些現實的問題擊敗。我們總是在失敗中成長,呵。

46

02 2011 05 12


大四下學期期中考試過後,就要開始去設計院、事務所等實習差不多 4 個月,9 月份回校的時候馬上開始實習的答辯評圖。實習是有具體的 成果要求的。因此在實習以前,學校的設計課程安排了很多類型的建 築設計。除了我上述提到的那些項目,還有大四上學期的城市規劃設 計,以及下學期實習前的高層設計。也許老師們希望我們在實習前可 以更多地涉略不同建築類型,我們的設計訓練項目安排得很多,設計 課的進度也安排得比較緊張,答辯評圖的時間就相應地縮減了。 我覺得以上差異是來自于教學上的重點不一樣。記得一開學陳主任就 講到東海建築系的畢業生很多從事建築外的職業。最出色的一個學長 是建築學畢業後又讀了醫學,現在在當醫生。他用純熟的手繪能力把 解剖的過程畫透視圖一樣畫出來,這在醫學界是少有的。當時我聽了 就佩服不已,建築和醫學可算是最辛苦的兩個學科了。而浙大建築系 的目標,是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至少成為合格的建築師,最好是優秀 的建築師,畢業後可以順利考到註冊建築師資格證,所以在課程設置 和教學的重點上都會有所不同。東海安排很多人文方面的課程,建築 史的課程量就是我們的 3、4 倍;浙大的課程安排會視建築師考試的科 目去調整,所以會把一些建築史課程的比例分到了構造、結構、設備、 法規等等考試會考到的課程上,要求我們學的東西更廣泛,也就不會 像東海一樣故意培養學生不重視成績要重視想法的觀念。以上就是我 的個人觀點,貽笑大方了。

02 2011 05 12

47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中原建築 歷史之後 黃知行 中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

中原建築創立於 1960 年,創系至今為台灣建築界培養出不少專業人 才,但時至 2011 年,似乎也碰上了一些困境。 自己是一個大四的學生,熱愛中原建築,但是也想點出我們所遭遇的 問題,並且與台灣各個建築系分享,彼此了解我們是否只是個案,或 大家其實都面臨了相同的狀況。 中原早期的基礎訓練相當嚴格,曾經有相當長的一陣子,將建築教育 視為「建築師」教育;非常重視成為建築師的技術訓練、手上功夫以 及處理實際建築的能力,但是這幾年這樣的水準似乎也越來越難維持 這幾年在畢業評圖場上,由各地來的評圖老師已經不只一次點出中原 畢業評圖總體深度不足,手上功夫又不似早前那般紮實。我們是該開 始警覺並且馬上反應了。 問題似乎是出現在課程架構上。系對課程的定位為培養全方位的建築 人,將課程領域分成五大領域:建築設計、房屋科學、都市環境、歷 史理論、專業通識。並分三大模組:歷史建築、綠色建築、數位建築。 原始設定應為系上的必修、選修課程配合這八大領域綜合學習,而課 程上會有明確的組織化分工。

48

02 2011 05 12


在設計課程上: 大一為培養美學、空間的基本概念; 大二、大三開始做基本建築設計的整合; 大四針對社會議題、及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來做設計; 大五則花一整年的時間進行畢業設計。 畢業設計最後反映出的問題,似乎就是從這五年的設計教育中產生, 為什麼他校只花半年做的畢業設計,會有辦法與我們做了一年的質量 相比呢? 在今年 (2011) 年恢復的六校設計聯展中,曾經有人對各校老師發問 過,關於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為什麼從大一到大三,都沒有培養思 考的課程或是做法出現,總是要等到大四大五的設計才開始試著深度 思考,而因為時間很短,始終無法找出自己正確思考的脈絡,在最後 在囫圇吞棗的造出一個倉促的設計。而各校的系主任都沒有辦法回答, 只能用"學生連圖都畫不好"這種搪塞的話語帶過。 是不是該開始由課程體制開始思考問題了呢?中原在大一的基礎課 程、建築物理、結構造型、綠建築概論、構造、建築結構等課程都沒 有適當的橫向連結,除了部分老師教學能力沒辦法讓大多數學生完全 系統化的消化外,設計課也都沒有在配合的年級時在設計上用上這些 知識,跟口號完全脫開,而且大二、大三的做設計方式也停留在很原 始的接到案子、馬上反應的事務所模式,沒有時間去思考題目背後的 設計理論、都市的紋理,學生們只好在台上講一些自己也搞不清楚的 理論來呼嚨過去。這些重要的基礎課程似乎未被系上專任老師重視, 也未發現這些事情最後會反應在設計的深度上,造成我們不只議題思 考的程度低落,連運用這些基礎建築知識都有問題,跟口號脫節。 而系上的課程也是與口號脫節,例如在數位建築方面,不只在雷切的 操作教育是由學生自行發起,在數位建築的概念課程上幾乎也是 0, 熟悉數位建築的老師只好在軟體操作課程上零星提到數位建築的象 徵、精神等,完全沒辦法令我們了解數位建築在形式表象下的精神, 而建築歷史理論的課程也相同,只有交代一些思想出現的時代背景以 及特徵,但並未真正讓我們了解這些思考對於建築設計以及人類的意

02 2011 05 12

49


封面故事 評圖╳儀式 義…… 重回畢業設計,在回顧五年的學習歷程中,那麼多重要的課程建立在 不完整、不穩固的架構上,當然會反應在最後的畢業設計成果上。 如果再不對這些現象做反應,我們很快就會被排除在傳統的建築學校 圈之外,屆時也只好像現在拿那些曾經擁有過的榮耀出來說嘴,而永 遠原地踏步了。

50

02 2011 05 12


建築(生活)甘苦 02 2011 05 12 51


建築(生活)甘苦

建築存活手則 在建築系傳統中意氣相挺已經成為過去式!在此吾等領略生存之必學 之道有二;一為蜚攻,二為奸礙。吾等書此手則並非期望汝等發揚光 大,以期期艾艾,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以萬物之靈自居之吾等。吾惟 期望汝等唯有知己知彼,才得以事事順心;非求百戰百勝,只願能恬 淡自適……。 一 ‧ 蜚攻,即以蜚語流言攻訐對手,讓對手防不勝防。言葉之險惡, 非吾等所能輕易釋懷,言靈之所以強大,乃因其無法以肉眼視之,殺 人於無形,卻能針針見骨,刀刀封喉。最高招為使的是唇槍舌劍,不 費一兵一卒;用的是口腹蜜劍:表為稱讚,實則冷箭。為智者得以防 禦。但何謂智者?不聽謠而忐忑,不傳謠以納人。 二 ‧ 奸礙,即是奸詐鬼祟阻礙對方,使敵手窒礙難行。陷阱之兇殘, 非幾天所能簡單破局,陷阱之所以危險,乃因其無法以心智探之,十 面無不埋伏,八面皆可玲瓏。用的是人脈詐彈,使的是陽奉陰違;表 似天真,實則城府。惟細心或極端之人得以抵擋。 在此呼籲汝等,知之為防之,非知之以害人,共勉之。願以此手則減 低被害之人,增加汝等之防禦能力。期望有緣人閱之,並口耳相傳。

無題

Agness

如果可以「定格」, 你希望留在哪裡? 熟悉的打鬧,一起為著設計看日出,用腎上腺素燃燒自己。 沒來由的屁話,常想著透過回憶留著青春的尾巴。 那是一幕幕有累有歡笑的畫面,多麼希望能努力的記住每個細節, 親愛的朋友,就算不能一起創造新的旅程,不能一起畢業。 我後退一步,隨後跟上。

52

02 2011 05 12


希望╳評圖╳童話 10...11...12...,心裡的鐘又擺盪了十二下,望著空盪的 系館...,是該說終於一天又結束了,還是該說全新的一天又來到 了呢!!!十二點的魔咒,連美麗的白雪公主都必須要變回充滿灰塵 的女孩了...豪華的南瓜馬車也不在承載著希望的神奇魔法...。 望著眼前空白的紙卻一筆也下不了手,似乎害怕著令人詬病的痕跡, 也許...也許空白是最存在著希望的吧!那我如何得以破壞這個無 限的希望呢?隨著時間不間斷地流逝,怎麼樣也做不到的我到底是為 了什麼...? 空

白 沒有存活下來的究竟是被設計過的人生...還是人生裡充斥著謊言 的設計...無論如何...不就是自。圓。其。說。

02 2011 05 12

53


建築(生活)甘苦

純白

兲真

那是一支短到不能放進削鉛筆機裡的鉛筆,從前的圖案也不再復見, 但是他卻是你曾經說要寫下天長地久的工具 ...,那年的暑假,我們去 了一趟日本,那是一次多麼愜意的旅程阿,說是期待已久好像有點奇 怪,只是我們都想要逃避這個過度現實的世界吧 ...,你還是一如往常 的堅持非要逛文具店不可,但也十分堅持的不買一直推陳出新的文具, 而是到處蒐集最不起眼的鉛筆,"古樸的可愛"是你給他的形容詞, 你說只有鉛筆有資格記下你重要的回憶。直到後來我才知道你的重要 回憶是什麼。你也說我們難得一起旅行,就來買一隻最具紀念性的鉛 筆好記下我們以後一起做的點點滴滴的重要回憶。但當時你又說如果 只剩我ㄧ個也要繼續記錄下去,但當時我不知道你的意思是什麼 ... 只 當你說的是玩笑話。看過你的筆記你的文章,我笑著對你說,這些東 西都對你不重要阿,你不是說你要用鉛筆記錄重要的東西,那這上面 的原子筆痕是怎樣?你笑而不答,我猜你是答不出來了吧,哈。 除了鉛筆,你還買了一本從封面到封底,甚至連裡面的內頁都是全白 的筆記本,說是要給我," 現在你可以把我寫在你的日記裡,讓我陪你 過每一天"可是你明明知道我是一個懶的寫日記的人阿,懶得回想發 生的事,也懶得把它文字化,但你還是給了我。一開始我真的是興沖 沖地寫下了今天你送我

的 東 西, 今 天 的 心 情,

但是怎麼看都覺得好少

喔, 全 白 的 本 子 就 是 這

點不好,所以我就開始以

插 畫 代 替 了 文 字。 沒 想

到每天短短的文字再加

上一個情境式的插畫竟

然讓我持續了一個月,鉛

筆的筆觸真的是深得我

心。也讓我漸漸淡忘了你

不讓我看你買的另外一

大袋東西這件事,起初我真的還頗在意這件事。 就這樣平淡的過了兩個月,但你呢 ? 你的不告而別結束了這平淡的兩 個月,留下的是孤單地那隻剩一半的紀念鉛筆還有我的日記,壟罩的 低氣壓,讓我不住地潰堤,濕的不只我的臉還有 ...... 我的日記本,那 一個月的點滴,似乎就跟著你的離去也一點一滴地離開了我,再也辨 識不清文字,再也辨識不清的心情,再也辨識不清的記憶,好像一場 夢,但是那半枝鉛筆卻一直提醒你的曾經存在,但是捨不得丟掉的結 果就只有習慣和麻木。你的東西早就清空了,從這個地方也從我的腦 裡清空了,剩下的這支筆漸漸變成空氣,在又不在 ...。

54

02 2011 05 12


兲真

02 2011 05 12

55


建築(生活)甘苦 南非開普敦 - 愜意下午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 鄭環海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 2008

前言 曾經記得老師講過一句話: 「各行各業總是需要有我們建築相關背景的人才,不管是設計師還或 甚至是國會議員,因為建築已經涵蓋我們的日常生活」。想一想,其 實隱約有那一番道理存在 ......。

56

02 2011 05 12


轉眼間又到了每年一次的畢業季節,對於東海建築的老師及學生來說 那更是個無法抹卻的記憶,從指導老師們開始密集看圖,以及大五老 闆們開始努力表現設計細部,到整個系館在評圖前夕的氛圍,都讓人 感受到東海建築在這時刻的張力,已經讓人全身細胞亢奮了起來。在 這裡最少待上五年,我們就像是一家人,老師和學生維持著很好的關 係,就像是朋友那樣子。而我們從大一到大五的教育與思考,也多半 伴隨著學長姊的出路以及老師的經驗談,讓我們對於這圈子有一定的 印象:畢業後如果是讀研究所,應該會是哪幾間,如果到國外,又是 哪幾間學校適合東海的學生,有時候當腦海中的想像不見得與這些經 驗符合時,腦中就有了衝突,而出路就變得茫然。於是一些人可能在 尚未畢業前就決定好了另外一條路,也常有很棒的成績:也有人則是 選擇畢業後再次給自己另一條試探的道路。 也許談這太早,也許談這太沈重,不過我想藉由這個平台,與大家分 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也許不見得獲得滿堂彩,但是我也希望自己的 體驗,給學弟妹有更多發想自己未來的可能性。 在我大一大二階段,那時候看到學長姐在系館書商那邊買了好幾本筆 記本,於是自己也跟著潮流買了幾本。這種筆記本與一般人會用的筆 記本不太相同,並不是有一行行的線,而是空白的且尺寸也貼近正方 形的尺寸,比較好翻頁,畫概念圖也比較順手。現在回頭檢視自己畫 在上面的塗鴉 又勾起了許多不一樣的思考。就像 2010 年回到南非的 大五畢業設計基地,真的去檢視世界盃的現況,腦海中的設計似乎像 是變形金剛般,在我腦海中又重新組合變形,而且似乎也與評圖場上 老師給的意見有那麼點的對應,這都是因為看的多想的更多,才會有 這樣的變化與想法的成熟吧? 「建築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便是旅行,透過實地的參訪和親身的體 驗,我們才能對建築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有深刻的了解。」(註 1) 從 2009 退伍不久到 2010 年,在台灣的時間我想不到五個月。 記得退伍前幾個月,朋友問我要不要去澳洲打工度假,當時對於這個 名詞感覺熟悉又陌生,想起之前畢業的學姊好像也在澳洲打工度假過。 憑著退伍後想給自己一個放鬆及想像未來的空間,以及想藉出國提昇

02 2011 05 12

57


建築(生活)甘苦

英文對談能力,也覺得可以靠自己賺點錢,籌措在澳洲遊玩的旅費, 甚至是 2010 年到自己的畢業設計基地看看的旅費,因為這個念頭, 我在軍中就把一些該準備的準備好,才能順利的在退伍一兩個禮拜就 出發前往南半球。 我實在不知道我這步棋是否是更加遠離建築,還是對於建築有更深的 體驗:一個完全不同的人文國度,甚至在建築也不盡相同,都市中仍 然可見英國殖民下的建築,但也有許多嶄新的帷幕建築,以及更加運 用澳洲陽光的綠建築。一般居民仍然住在近郊,就跟我在美國影片看 到的房子那樣,一條馬路,兩邊都是斜屋頂的獨棟建築,也是我第一 次住這種房子。 這半年多來,除了賺錢,我也常在空閒時在這個城市到處走走,或是 周遭的城市,甚至到了最後一個月的環澳旅行,當我站在艾爾斯岩上 俯瞰整片赭紅的大地時,那時對我來說只有衝擊可以形容,讓我明白, 這世界真的很大,思想也可以很廣。很多事情,總是要靠試驗,去親 身體驗,親自去做,才知道。 回台灣後,回東海看看要畢業的學弟妹,聊一聊,協助一些事情後,

58

02 2011 05 12


南非好望角/畢業設計街景

又飛往南非。這是我在 畢業設計中所選的基 地。這趟旅程,更是讓 我無法忘懷的景象:從 中東的轉機點,到世界 盃主場館,以及到最南 端的好望角,海浪打上 岸後蒸發成為水氣,在 黃土上成為一幅海市蜃 樓的景象,那又是個衝 擊。 當然真正踏上畢業設計 的基地,又是一種不同 的 感 受, 彷 彿 我 在 此 刻,才終於把畢業設計作到一個階段。雖然我沒有真的用腳踏上這塊 基地,只因為我和一起去的建築系學弟差點沒有搭錯火車而遭受當地 人剝削,在我們因為迷路而亂晃的時候,當地非混種白人解救了我們, 只因為他們驚訝外地人竟然就這樣無自保的在黑人區裡亂晃,還背臺 大砲單眼相機,我們都還可以從他們眼神中看的出一些些驚訝。最後, 他們親自開車載了我們到這塊基地,親自看到的情形就感覺跟平常透 過文字交的筆友,最後真正見到那樣驚喜與緊張。 許多在基地上的事情,雖然我在當時調查時都大致清楚,也準確地得 知該區的人口組成,但沒有親身體驗走過,又怎樣知道那邊的人到 底是怎樣的行為模式?當遠距離設計已經不再是不可能的情況,當 Google Map 已經在我做完畢業設計後不久親自走訪了這個連外國人 都想參加 Tour 的貧民窟,現在已經不用透過政府,不用透過拼湊的方 式,你可以就利用科技,身歷其境的走訪那塊土地。似乎也說明了, 未來不管是建築設計或是其他可以想見的設計情景,恐怕改變的會越 來越快,越來越多元,但主要是自己的想法仍然可以跟著潮流思考出 屬於自己的態度,那我想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更能夠快速地找出自 己的目標了。

02 2011 05 12

59


建築(生活)甘苦 再一次的回國,是該認真準備出國的事情了。面對其他人可能準備了 將近一年,我的步伐似乎真的晚了些,不過我又選擇了到電腦經銷商 工讀,只因為我在澳洲打工時發現溝通是件很重要的事情。當我在建 築系已經適應了用概念去傳達我的設計理念。面對一般人們,他們或 許不能接受所謂的概念,這時候如何用簡單的實例或是操作去傳達商 品的實用與設計,變成了一件需要去駕馭的事情。這家公司的老闆, 就是想讓電腦這東西成為時尚的一部分,所以去除了像是光華市場那 種擁擠只有循價報價的銷售模式,而有仿造國外的旗艦體驗店,以體 驗產品為主,所以我們的主要工作是要把這個理念,及價格偏高的電 腦裡面所無法用金錢衡量的部份,傳達給消費者知道。所以在進入公 司之前,得先上完由總公司派的講師教授近一個禮拜的課程,從產品 介紹到如何用話術來勾起購買者的慾望,在標準化的步驟下,達成銷 售的目的,我感覺我上了幾場印象深刻的行銷課程。 在這裡工作的半年多來,我知道了一般客人所在意的部分是什麼,對 於設計,他們又有什麼樣的想法,有人在意的價錢本身,不管我們怎 麼說產品背後研發,工業設計的精緻,這或許跟作設計的,總無法說 服為什麼好的設計,值得更高的價值有類似的感慨吧。當然道也不是 所有客人都是奧客,只是面對這些不認為設計無價的人,我們說法或 許就要換個角度,用更貼近他們的觀點去講,才不會讓銷售與購買間 總有個無法跨越的鴻溝。至於面對本身就懂這些背後意義的客人,溝 通就簡單多了。這時總會希望這些人可以越來越多,這樣對於作設計 的我們來說也會更願意花更多努力設計,只是現實總是不能完全如人 意就是了。 話說回來,我對於出國這條路,一直是很清楚的。對我來說我可能無 法習慣畢業後就直接進入職場的生活,這與自己比較想多多充實自己 與看看外面的世界有關吧?當然如果想出國,英文能力就得提升到一 定等級,我也不例外地進入補習班,把我丟掉好久的英文重新找尋回 來。 半年過去,英文上到了一個階段,成績好像沒想像中的理想,隨著國 外研究所申請截止日子越來越近,我的作品集也仍未出現個底,似乎 就真的要再延一年了。但隨著班上其他同學開始遞出了申請,心理還

60

02 2011 05 12


是有個悸動不想置身在外,加上我也不希望家人認為我因為工作而延 遲求學,最後我是發揮了建築系拼命衝的精神,決定試一試,在過年 這一個月期間完成了作品集及申請的文件,抱著拼一拼的精神,在學 校第一波截止日期後硬是遞了申請表。 在等待申請結果出爐的同時,我仍然不間斷地參加托福考試,並將考 完的成績遞送出去,終於最後也讓我考到理想的分數,四月初,當 FedEx 小貨車出現在我家門口,當我拆開了包裹後,我抱著我媽,心 中的石頭暫時放下,這一兩年來的生活多姿,總算沒有浪費掉,順利 地結束工作後,申請到了想要的學校。 回頭看看這麼神奇的申請過程,老師的鼓勵與推薦信扮演一部份重要 的角色,東海的老師就像我們的父母,抑或是朋友,竟然還願意在過 年前跟過年後在沒有人的系館裡見我,給我意見,以及幫我親手寫好 推薦信,我才能在那麼趕的時間,將所有申請手續辦完,可能也與我 只申請一間學校有關係,而這學校的這個系,是我一直很有興趣的系 所,也只有他們有,就當做賭注,如果上了就是順利,沒上了就拍一 拍灰塵,明年再來。 過年前找的其中一個老師 - 阿亮老師,他在我進大一時成為我第一個 設計老師,也是我畢業設計指導老師。他是個願意傾聽的老師,或許 不太像其他年輕的老師與學生相處可以百分之百的玩笑嬉戲,我與老 師的相處模式,有時候好像有距離,但又有點像知音那樣,總是可以 猜透現在我腦中的想法,比方談到設計中的足球場,他也會提他在歐 洲讀書看球的回憶,這時感覺就像是兩個球迷在分享經驗,毫無限制 地暢談,那真的是段開心的回憶。 坐在辦公室,老師還是像五 ˋ 六年前我第一次認識他那樣,帶著幾瓶 酒,緩緩地聽我說著我的計畫,我跟他說我帶著緊張的心情是因為我 害怕我的表現或許讓東海建築失望,當他說東海沒一個人會對學生感 到失望時,我的確很感動,也許這句話,真的讓自己不再那麼拘束地、 限制地走著一致的步伐而可以走一個適合自己的步調。幾乎可以說東 海建築畢業的學生,沒一個不對自己學系感到驕傲,即使系館破舊不 堪,即使刮風,外面下雨裡面也下雨,也有定期的螞蟻雄兵在系館留

02 2011 05 12

61


建築(生活)甘苦 下奮力掙扎後的翅膀……但也是有了這些,才真的感覺那是東海建築。 也因為這樣,總是希望自己的表現可以對的住這塊招牌。 「現在勇敢嘗試,總比之後想要已經來不及的好」。那是他給我最大 的力量,也讓我對我現階段想走的路感到充滿信心,如果說設計是一 條都是重新定義所有熟悉的事物,讓現狀靠近期望的道路。可能我現 在岔進了一條分支,但我的方向,仍然是不變的。 我也想起,以前老師提過現在學生漸漸走向輕食建築,或是偏向故事 建築,甚至是漸漸逃離建築。很多價值觀,都代表了我們新一代的學 生對於建築仍有許多不確定性,畢竟建築要廣泛可以很廣泛,卻又是 個很專門的項目,即使未來讀了建築研究所,我的感覺是,也不是很 百分之百肯定自己未來會怎樣的走,有時候茫然感真會讓人失去方向。 也許多去嘗試,才能從許多零碎的想法中慢慢拼湊出屬於自己的一幅 未來吧。 離開了台灣,前往國外,這是一個目標的達成與結束,而在國外那是 個開始,也是個最終要探索自己未來的重要起點,因為我們一直都在 摸索,有摸索代表有許多的可能性。套句最近很夯的犀利人妻台詞:

「不要怕。」 擇你所愛,愛你所擇。期望學弟妹們走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然後努力 的發光,照亮這條自己所選擇的道路。 註 1: 摘自「東海建築在羅馬」介紹網頁:http://arch.thu.edu.tw/rome/

62

02 2011 05 12


羿希 美 曾聽說,希臘人很愛健美自己的身體。愈發完美的體態,愈可以接近 上帝,愈是真理;美是一種理想,一種目標。那,為什麼建築也由「美」 談起?為何最被先稱為「美」的建築是均衡比例的幾何理形搭配而成 的?為什麼美可以帶給他們那麼多秩序及理想性? 看似遙遠的建築理論或近代建築史對於美的辯證,可能是現在的我所 多想的。回歸到坐在系館的我,真的能夠體會「美」嗎?這裡的人, 九成也不懂。 回想,大一買的小美,被偷拿走幾次?走過垃圾桶,有多少垃圾散落 在外?公共使用的區域,有多少清也清不完的廢材?熬夜後因為太累, 沒心思打掃,這是誰留下的習慣?好似念建築的,永遠得從混亂的系 館成長?好似我們絲毫不知,最需要被關懷的空間,就是習以為常的 系館。於是,我們接受這裡的髒,如此不成文,日日夜夜接續下去成 為一種可笑的「傳統」。 學 很多事需要學習,包括「如何學習」這件事。 我想這與原來學習的習慣有些關聯。你把設計思考當作一種知識,還 是能力?如何經由討論得到一些可以思考的方向,而非僅僅是老師思 考的答案?你習慣接受答案嗎? 教/學的本質,需要被認真思考。老師不是單純交付他的經驗,給你 一個答案讓你判讀他懂不懂你的想法,而是幫助你累積「自己的思考 經驗」,絕非只提醒缺哪張圖罷了。 累積經驗是學習的基礎,重點是建立在清楚自己需求的狀態下,才可 以從老師的腦袋獲得一些回饋。我有很多問題: 「要如何跟老師討論」、 「如何從直覺中嗅出幫助設計的養分」、「太多想法想整合卻充滿矛 盾」,「該思考什麼」是我在重新建立「設計思考」,改善學習歷程中, 眾多思索最主要的核心。

02 2011 05 12

63


建築(生活)甘苦

在和不在臺灣的日子

超一 天津大學建築系 三年級 2009 交換學生

初至 去年這個時候,我們剛到臺灣。 我記得在飛機上看到臺灣的時候有多激動。晚上從臺北坐車到台中, 下著雨。幾乎都看不清外面什麼樣,只能見到些路牌。可是真的超級 無敵開心。 從燈火通明的中港路一直上來,忽然進入了暗影下的校區,穿過林蔭 路七拐八拐來到三十棟。我們“四姐妹"在 buddy 們幫助下,摸黑 到東別買被褥,大包小包地抱回去。這天晚上一直下著雨,許鐸還不 小心滑倒了,回來之後我胳膊也完全酸掉。 可是在十層陽臺看到夜景時,突然覺得一切都好值得。台中市完全在 眼前展開,閃爍著的是一個美麗而未知的城,迎風刷牙,不禁豪情頓 生。寫到這突然想到,某電影裡姚晨他們三個窮極了的人,在露臺上 放肆地向夜空大喊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賤則無敵!其實不關他們 的事,只是引用其豪邁。 只是當時萬萬沒想到,山上會有這麼冷!幸虧帶了羽絨服,可以搭在 被子上。可是還是很冷啊!冬天從北部到南部竟然有這種體驗,也算 怪事了。

64

02 2011 05 12


玩玩 我一直覺得大學期間一定要去很多地方,吃喝住行都選當地的。可是 回來之後發現,留在記憶裡的總是旅伴和在當地認識的人。確實,不 認識新疆人又怎麼算是到過了新疆呢。有個環遊世界的背包客說,他 發現全世界人民都過得很無聊,我特別相信這句話。日常生活本來就 該平淡的。不過,興沖沖地闖入別人無聊的生活,這件事可就不無聊 了。 有的同學很難想像在我家鄉零度以下如何存活,就好像我想不出芒果 如何蹦蹦地滾落在路邊。多走多看肯定有好處的,我們說谷歌為虛、 眼見為實嘛! 清楚地記得自己在花蓮看了午夜場恐怖電影,遊走在陌生城市的馬路 上,又驚恐又刺激還很享受,聽起來挺變態的對吧。還有無師自通地 騎上電動車,沿著墾丁的海岸公路疾駛,晚上再買瓶小酒,把墾丁大 街的小吃吃個遍。可惜一般的旅行總是太短暫,短到很難認識當地人。 看景點對我來說也太不過癮了。 所以我推薦大家去做交換生,如果恰巧像我一樣碰到很多志同道合的 人就更好了,似乎被賦予了重新定義自己身份、生活在另一個場域的 權利。這種感覺特別迷惑人,簡直有點真假難辨。不知到底天津是浮 雲還是台中是浮雲,抑或都是浮雲,抑或都是實在。說得玄一點,就 像生活雙軌前進,一條軌在眼下,另一條軌是 msn 和想像力。 你們 當然,如果不是學校特別好的話,以上都是胡話,大夥兒沒工夫花個 一年半載瞎玩。 我在東海學到的東西太多。最喜歡的還是小組討論。競圖的夥伴 Boss 哥、水哥、昱中、Maggie,你們是最早帶我玩兒的傢伙了,清晨的 大肚山好美;都市計畫的夥伴 1000、光良、大佩,我們說了多少無關 話題啊;中建的夥伴瑋佑、王子、冬冬、狐狸,咱們一定是去基地次 數最多的了,真奇怪竹子每次經過鴨子就要呱呱叫!近建的搭檔舲姐 和苡璇,淩晨兩點不是灌混凝土就是 msn 線上討論,我好像有義務最

02 2011 05 12

65


建築(生活)甘苦 先犯睏似的;當然還有 C 組關於模型的許多窘事。想來,每一次合作 都充滿喜感! 我看過一個對臺灣學生做的調查,問題是你會不會和大陸交換生做很 好的朋友,結果答案是會的只有百分之幾。好奇怪啊,我在想如果問 卷是針對建築系的學生,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如果沒有競圖、沒有 studio、沒有討論、沒有通宵,也沒有 24 小時地依賴過 7-11,應該 是很難成為朋友吧。不過反過來說,好朋友百分之幾已經很多,有一 兩個也就滿足了。 老師們對我的影響當然也很大,有些話現在還常常想起來。總覺得寫 成一封感謝信是一件俗套的事,還是祝老師們一切順利吧! 有時會覺得自己記憶力出奇好,有人給過一塊草莓巧克力都一直記得, 請我喝杯五十嵐也會一直記得。 離開那晚,和老衛、張英坐在系館的屋頂上望天空,心裡除了感觸還 是感觸。 歸來 我回來之後一段時間,同學們說我的口音有點台,不過現在已經好啦。 後來見過一些其他的交換生,才知道大家都是這樣,用很久去磨掉那 個印記。 上學期做了一次沙龍,是作為民間組織,給大家講講臺灣行紀。為這 件事寫了很多文字,也挺難理出個頭緒來,半年的感悟太多了。最後 講出來的還不及想要說的十分之一。像團契,雖然沒講但其實是印象 最深的,黃老師和鄔老師,還有彭老師、邱老師,不僅是虔誠的基督 徒,還是博學多聞的人。一方面我得到了宗教的啟蒙,另一方面我是 真的很喜歡一幫人定期聚會的氛圍,圍坐一圈聊點什麼。順便提一句, 我現在也會做很棒的咖喱飯了 ^.^。 當時一些年輕的老師也參與了我們的沙龍,後來有位老師又在網上發 表了很多感言,大意是他得到了東海學生對建築相當有熱情這樣的印

66

02 2011 05 12


象。 總的來說,人們對交流學生這件事還挺感興趣的,兩邊都是。 我在臺灣聽到最多的問題是,你過的好嗎,還適應嗎?而回來以後就 總會被問,嘿,臺灣怎麼樣?我發現這兩個問題其實都較難回答,需 要的是精準的概括,於是就想出了一個萬能且萬全的答案:還不錯啊! 這個答案特別好用,屢試不爽。 純主觀 我最羡慕臺灣同學的就是有兄弟姐妹。像我,和表弟表妹相處時間都 挺少的。前幾天我的三姑姥姥回家探親,帶著我那同歲的未曾謀面的 舅舅。再說說我的舅姥爺分別遠在北邊疆的滿洲里和南邊兒的貴州, 每幾年回來看望九十多歲的老母。上一輩的親戚多到數不過來,而新 家庭模式往往都是爺爺奶奶 - 姥姥姥爺 - 爸爸媽媽 - 我。真的挺沒意思 的。有了兄弟姐妹,不僅從小學會與人相處,更有人陪你玩,一起長 大多麼其樂無窮,長大之後能互相扶持,老了還有人懂你。就算是關 係不好,起碼也是個願意長期陪你吵架的人啊。 哈哈哈,生活本來就在別處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都可好、可好了。 現在淩晨五點,夜色很美。 一次夜裡兩點在系上,頭暈暈的,就起來去校園裡轉一轉。迷濛的空 氣,幾盞昏燈,飄忽的腳步,幽幽的樹影——在現在這個暈眩的時刻, 那種感覺又全部回來。 我極富喜感地想起了陶瑋兄。陶瑋的個性最通達了,如果生在古代, 一定是仗義疏財的俠士吧。班裡怎麼能缺了你呢,掏心掏肺無所不知 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男生典範和女生偶像。主要是怎麼說都不生氣啊。 去上海之後才知道陶瑋對自己都可以八卦,這才叫做八卦的至高境界。

志玲姐姐今年首度在央視春晚登臺,男生們表示被那聲音嗲酥了骨頭。

02 2011 05 12

67


建築(生活)甘苦 她不標準的“兒化音"也很有趣味。劉謙今年沒來,我還挺失望的, 不過變魔術有什麼難的,郭泓利也會。 有空也記得幫我推薦部電影啥的。 在二十歲到臺灣做交換生,是我迄今為止做過的,最好的決定。

68

02 2011 05 12


A-MAG Dialogue 02 2011 05 12

69


A-MAG Dialogue

設計不會停止 Design never ends 吳佳芳 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哥倫比亞大學 GSAPP 1998 中原大學建築學士 1996

採訪:俞皓笙/黃奎元 整理:黃奎元/江德邦 吳佳芳老師 ( 以下以吳簡稱之 ),上學期剛從英國 AA 建築聯盟回到東 海教書,我們希望老師能夠以剛回國不到一年的時間,從國內、外關 於學習上、評圖上不同的角度給我們一些不同的眼界和啟發。 編輯: 先從老師的經驗開始,因為老師長期在國外受過建築教育,希 望老師分享一下國外和國內學生跟老師之間互動方式的不同。例如台 灣學生適應的方法是如何,而國外學生的方法又如何? 吳:

這問題滿多面向的,求學跟教學的經驗因為角色變化所以看到

的 vision 也不太一樣。 編輯: 可以先請老師以學生的角度來敘述這件事嗎? 吳:

在求學階段,也就是研究所的時候,當初出去的時間是你們這

個年紀,大五畢業後馬上就出去了,那時對我來講是一個 shock!! 當 時國內環境和學生 culture 跟國外的教學方式落差很大,那是我第一 次接觸國外的教學方式,也是為什麼我會 shocking。當然,你們現在 相對性不一樣;現在有外國老師會來,有交流的方式,所以你們對國 外了解較多。十幾年前的環境很保守,所以那時我覺得國外學生非常 主動;而國內的學生,也許是我們從小學到高中教育都是被動的接受, 那時的感覺是:哇!別的國家的學生好主動;相對的,老師教學的方 式也比較啟發性,他不是告訴你:這個你要學、回家要做什麼,非常 直接而單向。那時我就感到同儕的壓力,自己就覺得這是最大的差

70

02 2011 05 12


異。當然,這個差異反應出來的是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比方說,分析 能力:因為你要能用自己的眼光、立場來看待,又要能想清楚和講清 楚,你就要培養足夠的分析能力。再來,溝通能力:你必須把想的東 西放到桌子上討論,接受不同意見的衝擊。還有最重要的:思考能力, 台灣教育比較填鴨式的,在那年代非常的填鴨,那種教育方式就是找 到唯一解的模式,還滿扼殺主動思考的能力。最後,批判能力:找出 問題並分析,並找尋改善的方法。所以,我求學階段感到最大不同的 是學生文化上的差異,而大概在建築系學生身上最明顯,其他系落差 不會那麼大。國外建築系的學生會認為「這個 project 是我的」這種 ownership。後來教學期間的經驗告訴我,不管是從低年級到 senior 再到研究所的程度,他們都會認為「這個 project 是我的 baby」, 所以如何思考它、發展它,都希望自己有某種程度的主導性,而老師 只是輔助我、引導我、提示我一些沒看到的東西,畢竟還是學生,經 驗跟 vision 都較有限,而老師主要的角色是如此。

VINCE /吳佳芳提供

編輯: 您在國外求學經驗中,除了學生態度跟求學方式不同外,就教 育而言有什麼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嗎?老師還是學生時去國外的角度, 對你來說是具有衝擊性的呢?例如,教育方式上跟台灣的截然不同?

02 2011 05 12

71


A-MAG Dialogue 吳:

我的國外求學是從研究所開始,比較不同的大概是 specific:

每個老師的教學方向、內容、風格都非常獨特。當然,每間學校邀 請的師資陣容都有不同的策略;在一系列不同的策略方向之下,每 個老師關心的議題又不大一樣。我講的是 senior level 和 graduate level,這跟大學 fundamental 的教育是不一樣的,fundamental 時 我們 training 偏向基本能力的培養、對建築語言的掌握。而在 senior level 時,學校內有很多不同的老師,他們關心的議題都不一樣,因 此你會有一個 range,各種不同老師會有各種不同關心層面,各種不 同的 methodology 方法論也不一樣。這對學生是好處,雖然這學期 你 take A 老師的方向、設計引導;但可透過同學而對別的老師關心 的課題或方法論也會略有所聞。School(群)就是一群人去學習, 而不像家教是個別的,所以 school 有趣的地方就是雖然大家一起學 習,但因為老師關心的層面和教授的方式不同,你有了 focus,但不 是關起門來閉門造車,還是會關心別的老師的做法,所以我想最主要 的差別是在體制上,或教學的系統上。不過,這是單就歐美的狀況, 我認為他們的老師會 specify 在某種特定的面向,而又因為有不同的 focus,學生所接觸到的點會比較廣,畢竟是學生,所以我不覺得只 要顧你所知道的部分,或是說只做你喜歡的部分,有環境可以 go to all the different angle 很重要,儘管你不是親身去 run project,但 透過學生間的交流,你大概能夠知道其他老師的做法是怎麼樣,他們 關心的是什麼。那在你的 map:intellectual map,你的專業地圖… 你們現在還沒有,但會慢慢形成,搞建築就會這樣,你心目中的專業 地圖,慢慢的把它組織起來,做設計的方式、切入點,有怎樣不同的 range……等等,我想那個廣度對於一個成熟的青年建築學生是很重 要的一件事情。 編輯: 接下來想就老師的教學經驗提問,請問老師您在哪幾所學校教 過書,各教了多久,並請稍微比較一下不同學校的教學方式有何不同? 吳:

我 在 紐 約 教 過 NYIT, 另 外, 在 Columbia 的 OSU (Ohio

State University) 和倫敦的 AA 教過設計,剛好這三所學校方式都 不同:紐約是個大都會,有許多不同學校,比方說 Colombia、或 Parsons,NYIT 也是其中的一個,我稱他們為偏向資本主義取向的風 格,所謂資本主義就是自由市場,所以自由度是重點,就是學校的策

72

02 2011 05 12


略跟老師的陣容都把自由度提升很高,像我在 Columbia 求學時就 享受到這樣的好處。但是,我那時期的系主任是 Bernard Tschumi, 他 的 做 法 有 主 要 的 方 向, 但 又 有 某 種 程 度 的 放 任: 就 是 他 是 自 由 主 義, 但 還 是 有 自 己 的 方 向。 比 如 說 在 90 年 代, 他 希 望 digital education,也就是數位設計的教育,可以開始成熟,所以在他任 內六年,他鼓勵新的老師,像我的老師 Jesse Reiser,(RUR 的主持 人)、Hani Rashid(Asymptote 的主持人)和 Greg Lynn(Greg Lynn FORM 的主持人):他也是數位教學的大師。這幾個人都在那時 事業起飛,他們起飛的方式是透過教學相長。他們帶研究所的方式有 很大的實驗性,因為工具是新的,設計哲學也必須是新的,所以那時 候 training 的方式不只是工具本身或電腦方面,而是整個設計背後的 哲學和思考設計的策略都有很 fundamental 的改變。回來回答你的 問題,在紐約,學校是比較自由的,他鼓勵多元性的老師,學校的態 度比較不會硬性規定什麼年級要教什麼,雖然還是有大方向,不過會 把自由權交給老師個人去定義。 而 OSU 的經驗,我感覺 OSU 較像國內的方式,教學目標跟老師個人 的運作比較平衡,他還是有比較高 level 的目標:比方說大四程度應 該要能控制設計策略,面對 housing 這件事情要有能力來掌握。所 以他的目標會透過每學期的師資內容來討論老師之間的相互溝通,而 討論也會影響到 general 的 direction。我那時候是教大四、大五, 比方說大四要關心公共領域的事,那我們就會有這樣的 topic,在這 個 topic 之下,各個老師會開始出題、破題、解題,所以會自己寫出 一套方式去對應到這個共同的方向,但是又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所以 我覺得那個架構有一個 framework,但是在 individual 的部分老師 又有一些自由的空間,我覺得這樣的好處是學生的交流會比較好:也 許你這組現在在關心 housing,但你也要去回答公共領域的事情;那 比方另一個老師在探討工業建築的空間,那工業建築空間有沒有可能 對公共領域帶來一些新的看法呢?所以我想他有一個 overlapping 的 area, 就 是 individually, they still have their own identity。 所 以 我覺得還不錯,帶下來的結果也很好:有的老師關心 landscape,從 landscape 的角度來探討公共領域也不錯。大家有一個平台可以互相 的對話,我覺得是還滿好的,尤其是這個 level 的學生;因為完全放 任自由的話,有時候也會迷失!

02 2011 05 12

73


A-MAG Dialogue 另外,在倫敦的 AA,他是……a kind of strange animal (笑), 因為他是一個完全私立的學校,我們剛才講的學校都是 university, 跟東海一樣是大學體制下的一個系,所以某種程度還是會遵照一些像 學分的制度;但 AA 不一樣,他是私立學校,而且只有建築,因為是 Architecture Association,明顯的 focus 在建築。他的制度從 60 年 代就一直獨樹一格,是非常明顯的師徒制,他們因為沒有很明顯的體 制,所以進去的學生就是 depends on who you followed 你跟了 哪個老師就會像是……「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感覺,所以他的方 式:師生之間的關係是重點。這個可以看到他反應在…比方說 60 年 代以來培養出來的大師,例如 Rem Koolhaas、Zaha Hadid、Peter Cook、Ken Yeang,as well。這些後來影響我們設計的大師都是那 個時期的 AA 出來的;而 Rem Koolhaas 就是 Zaha Hadid 的老師, 所以 Zaha 在 Rem 那裡學到很多東西,但又不只在做他老師關心的 東西。這就非常有趣,我們剛聽起來好像老師一直在影響學生,但因 為培養的方式非常重視設計本身,他常會有非常多的 event,像學校 裡面從期中到期末會有各種不同的 review、活動,他把設計的過程和 成果一直擺在學校裡面「被交流」。所以對學生來講設計是件大事, 而培養出來的 quality,並不是單向的老師影響學生,學生出來也有自 己的思考方式。再來,每個老師帶出來的方向都非常的獨特,這也是 他們的一個傳統。如果你丟出來的 topic 不那麼特別或不那麼強烈, 你也不會在那裡教書,所以在那邊創造出來教跟學的環境,有點像我 開始講的那樣:他也有一些自由度,但他的自由度是非常有深度。因 為他是學年制,沒有上、下學期的分段,所以他每個 studio 是有連 貫性的。那邊稱老師為 master,master 是 studio 的指導者,所以 從這一年設計的 program、該怎麼分劃時間、每個時間點有什麼成 果、教學內容跟 structure 課的關係、跟環境控制課的關係…等。他 的設計課已經重到會影響學生選取結構課的態度,因為他的結構課也 很重,是除了設計課外第二重要的課程,所以結構課也有不同的老師 在帶,也就是說結構課 focus 的重點也不一樣。但不管是 structure 或是 technical 環境控制課都是用來 support 設計課,所以說 studio master 就要有很多的 overlapping 或是 communication,教設計 課跟教環境控制的老師會探討這學年他們要如何配合來達到最好的效 果。而很多時候,比如 mid-term review 時,就會邀請他們的結構老 師來,用結構的角度檢驗他們的設計提案,所以設計的 structure 是

74

02 2011 05 12


AA_Billy /吳佳芳提供

主導性的,而且影響力非常的大,也就是說其他課程的安排,包括這 學期要去修什麼電腦輔助工具,你的 studio master 希望用到什麼工 具,都會影響到你課程的安排,這也就是為什麼 AA 會很不一樣。他 非常的獨特,他就是…建築 !! 建築 !! 建築 !! 非常的 focus 在建築,這

02 2011 05 12

75


A-MAG Dialogue 樣子的學生畢業之後也非常的有趣。還有一點就是,這個學校很不容 易畢業,因為他刪除的標準很嚴,每一年要過關都是非常 tough 的事, present 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場面,那是一個大的 lecture hall, 所有的老師被分成幾組,每一個學生被叫到名字時就拿著你的 work: 過程也好、model 也好,然後你做十幾分鐘的 present;而那一群的 table,有很多不同的 panel,有五、六個老師開始評論設計內容和成 果、想做的事情符合了多少。每一個老師都有權決定你能不能過,只 要有一個老師不同意,你就被刷下來,所以過關的門檻很嚴格,因為 panel 的老師有各種不同關心的角度,有關心社會學、環境學、有的 關心藝術、有的關心電影,他們學校的 package 就是有這麼多的不 同,所以變成要去說服這麼多不同的人馬,你的 communication 真 的要非常的高竿。所以他過濾、篩選人才的標準很高。但是他的態度 也非常樂觀:只要你進來了後,我們可以幫你訓練到足以畢業之後; 那如果過不了就硬留嘛,你就一直被訓練。這也是一個對人耐力的挑 戰。因為學建築是一生的事情,在建築界實在是不容易,如果你要在 這個環境裡變成一個 leadership 的話,那你的確要過關斬將。所以 從他流程訓練出來的學生很特別,他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就像剛剛我 提到,他的師資有很多不同的方向;而且一年的話,有的還都兩年, 因為他覺得選這個老師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合的話,明年還是會選同 樣的老師,那在這個方向就會非常的深入,這是大四大五的情況,而 大一到大三是 fundamental,有點像我們的 core studio:就是老師 會輪著教,他的態度也是一到三年級的時候是基礎能力的培養,然後 四跟五年級的時候就都是交給學生去選!他 studio 開始的時候,對於 老師而言是一個大關卡,對於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大關卡。一開始時老 師必須非常 detail 的 presentation 他的作品,就是介紹學生 what I am about,我做設計是關心什麼,我這學期丟出來的 topic 是什麼, 大概過程是怎麼樣。present 之後,所有學生才去選課,去選哪一個 studio。那這又是個非常緊張的過程,因為你心目中想選的老師可以 不要你。它就變得一整天會非常 tiring:從早上一開始 present 之後, 就開始 interview,學生可以去 sign up 說你要哪一個老師,但不是 說簽了之後你就進去了;學校會開始幫你安排 individual interview, 你就開始拿著你的 portfolio……哇 ~ 這之中很多 tears:因為過程中 我想要這個老師,可是他又懷疑我的作品,因為之前做的東西好像 不能反映在他所想追求的東西;又變成說你要說服老師我去年是做

76

02 2011 05 12


什麼,那我今年想做什麼,這也很自然嘛;那以老師的角度來看, 他也會希望涵括進來的學生是之前就有碰觸類似的議題,相較之下 learning curve 不會那麼的高。相互 matching 是一個大關卡,所 以整個 system 都很不一樣。再說,現在的學生 range 就變的很廣, 有的人變成發明家:比方說他在學習過程中跟到的老師特別是在新的 product 去應用怎麼樣的 technology:那時候我就有看到有一些學 生後來去研究那種 eco product,他反而不是走很制式建築的路線; 有的人跑去做 media,因為他跟到了一個對 cinema 很專注的老師, 所以他後來會比較專注的是 media communication 這個 topic。所 以 AA 訓練出來的 range、人才,反而是很不同於所謂的制式的建築 業。喔,好像有點岔開了你們的題目…… 編輯: 那我會想問既然 AA 的課程分這麼多面向、分得很開,大家會 去選自己想要的那個部分,而當所有的課都是輔助設計課時。那在最 後評圖時,又要顧到這麼多面向,那要怎麼做到這件事情? 吳:

(笑)所以說那邊的 culture 是你要認清楚你的 priority、你

的主次區分很重要,如果你所 match 進去的 studio master 關心環境 這個 topic,那不管做什麼都要用環境的角度思考:比方說你在考慮 結構,那也不會是為結構而結構,而是你思考結構策略時,反而是要 用哪種結構的 option 較能在你提出的環境控制上、品質調適、分布上 得到最好的演效。所以我說他會逼著你有自己思考的能力,這個思考 方式不是直線性,不是說我關心環境就「只關心環境」而已,而是你 自己要去回答其他方面的問題:我關心環境,那我如何回答結構問題、 社會問題等等。所謂建築就是這樣子,他是全部都是結在一起的議題; 在現實的生活也是如此,只是說現實的生活要去說服某種群眾時,你 要有自己特別的觀點,你不能想包山包海的把所有角度都包進來,沒 有這麼完美的 solution。Also,當你用某種深度的 focus 去面對其他 面向時,你的主次關係就會非常的強,那其他方面的答案要怎麼回答 也會有很多的脈絡可循,所以最後訓練出來的學生是要組織自己的「論 述」,這個「論述」很重要!以後如果你們要去唸研究所,那培養自 己建構論述的能力就非常重要,這個論述就好像在搭一棟建築物,他 是要被建立起來的;只是他建立起來的是 intellectual、是思考上的建 立。比方說你有一個 focus:剛剛講的 AA 那個方式:你有一個出發點、

02 2011 05 12

77


A-MAG Dialogue 一個自己的 focus,但是不只這樣,你要用那個出發點、架構去回答 其他有關建築的問題,那些總合起來才叫一個論述。所以你去觀察現 在比較成熟的大師,都有自己的論述,他有特別的地方,而且他還能 用那個角度回答其他的問題。我想這就是比較不同的地方。 編輯: 以建築教育來講,其中有一位老師認為說需要去學習建築的歷 史來了解建築的姿態,那老師覺得,就以東海大學的學生對於歷史的 認知有什麼可以在更深入探討或優缺嗎? 吳:

這個我沒辦法去正面的回答,因為我不大知道你們到底學了

什麼,應該說我無法評斷你們學到了什麼、吸收了什麼。不過我是覺 得設計課或我平常的 course 交流的時候,有時候在講一個 historical 的案例,好像比較少學生會知道或反應, I don´t know,也許這 是 something interesting you can 讓 大 家 思 考 的。 其 實 不 只 是 歷 史,還有近代或現代,因為建築師有一個傾向:某種程度像藝術家, 他很容易 focus 在自己有趣的東西然後就關起門來,只關心自己想做 的東西。而我跟你們也經過一樣的求學脈絡:以前我在台灣唸大學時 也總覺得歷史的東西為什麼要知道那麼多,那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 但後來當我慢慢成熟之後,我發覺歷史不能當作一個已經既成的體來 memorize,反而把它當成雜誌裡的 gossip、八卦消息,其實歷史就 是這樣子。他在每一個時間點,發生了什麼思潮,創造出來什麼樣子 的成品、空間。你把歷史當作是一個活的東西,而不要把他當作一個 死的東西而拼命去記憶他。即使我這個當下在想一件設計的事,我也 會把古代、現代、近代發生跟建築有關的事,而且也和人有關,因為 建築史都是被那些重要的、很精采的人物在不同的時間點想到了什麼、 發展出來什麼東西。你把它當做地圖來想,而不要將它當做一個時間 性的先後:你把它攤出來變成一個水平性、比較空間化的方式來想, 反而會對你在思考現在怎麼做是一個正面的幫助,我的想法是不要把 時間性當作是一個線性,反而是縱向式的,那這些人、空間、環境等 等,這些對我這個時間點我可以跟他有什麼關聯,或是我可以踏在他 的肩膀上來想一些比較近代的東西,我覺得這樣跟歷史才是一個劃時 代很好的關係。我現在講的是比較深奧的東西,其實哲學,以後如果 你們出國唸研究所的話,像 Deleuze、Derrida 這些人,他在思考哲 學時,他也用顛覆了歷史時間的次序性來看,但是是縱觀來看他的空

78

02 2011 05 12


間跟人還有社會背景的關係。我覺得國內學生如果能用另一種方式來 想歷史的話,就能把歷史變成自己的東西。現在學生的想法是:歷史 是歷史,我現在關心的東西是我的東西。我想反而找那種關聯性會變 成你看待建築的一部分。 編輯: 我想老師的意思是不要把歷史當作是一個包袱,可能是踏在他 上面去看事情,想辦法去做出對話或回應。 吳:

對,所以我甚至會建議你們把他當作一個八卦嘛。

編輯: 這樣就會有興趣去看他嘛 吳:

比如說看系上的某個評圖,他反而會讓我聯想到誰的做法,你

就不要把他當古人,因為他那時候會有這樣的做法,也有他的背景跟 脈絡;或者是剛好他選的空間形式跟近代的什麼做法讓你有一些聯想, 所以我感覺是不要把歷史劃分成現代跟以前,不然那些歷史就沒有用 了,就不會被你親身體驗到;反倒變成是一個古董 antiquated,被 時間的濃縮,被供起來而已。 編輯: 最後提一個比較針對於東海大學的問題,就是東海大學比較重 評圖這件事情。那評圖是整個學期、整個 design、整個 process 的 一個檢驗,這一個過程中,我相信老師也能從上學期看出評圖時幾乎 所有的學生、甚至有的老師都比較重最後的成果,就是怎樣突顯出來 是這樣,或這個圖看起來不怎樣,看不出來你現在在做什麼事情,然 後就做一個 grading。我們想針對在評圖場合上面,到底什麼才是最 後評審的標準點?他真的是你最後顯現出什麼就是什麼?因為建築教 育這樣的風氣至少在我的認知而言他不是像普通的科目,就是你讀了、 你有沒有吸收、吸收多少,做一個 testing 然後就評分的一個事情, 所以老師覺得針對於你沒辦法用成果去檢驗的 quality 要怎麼去評分? 我記得老師說過你比較重 process,而結果只是在過程過程之後後面 的東西,但是他不會是結束。那對於現在評圖,成果呈現出來,如果 不是你帶的學生,你要怎麼去檢驗他的過程?是在圖面上還是說用一 整套包裝完整的 presentation 應該要呈現出來的東西?

02 2011 05 12

79


A-MAG Dialogue 吳:

我個人覺得既然是一個評圖喔,那不論大三大四、期中期末的

評圖,或是畢業評圖,評圖的意思就是讓你經過這樣的事件:邀請各 路不同的人馬來看你所關心的東西,重點是對你之後可以再怎麼去發 展,或你要對你經過了一年也好、一學期也好,你學到了什麼樣的東 西以後,對你思考有什麼樣的演變。我覺得評圖的重點就是這樣,那 就是為什麼我會比較重視過程,就是說評圖這件事能讓我們把過程經 過了壓力的濃縮後,透過你的溝通能力把你的思考脈絡說清楚。對我 來講是件很好的事,我們去 organize,而好不容易請到的老師、用不 同的眼光,可以把你思考的脈絡、策略講述清楚。對我來講,你所丟 出來的自己創造出來的這個設計策略,跟你所創造的空間形式有多少 的 match、有多少程度是成功的?這對我來講是一個重點,是我要訓 練的東西,我也希望我的學生可以透過那個過程的參與後,他自己會 有意識:我要做的東西、我丟出來的方法、我丟出來的策略、我所創 造出來的實體,有多少程度的傳神是清楚的。這個以後對他的發展, 不管是畢了業也好、繼續學院的修習,都會有某一種的延續性。我比 較不會就形式或產品本身來看;我想如果只有 focus 在產品本身的話 比較像競圖:比方說我們現在 organize 一個國際競圖或國內競圖,那 product 本身成不成功、我喜不喜歡,我認為他跟基地的關係,真的 有這麼多人來用這空間嗎? program 的組織成不成功?也就是只看 最後的成果是跟作者較為斷裂開來的:作者原先是什麼角度開始?他 想出來的策略是什麼?他又做出來是什麼?我覺得這種方式比較像是 在競圖,因為競圖是不用作者去說明,畫出來的東西的產品。所以我 覺得策略的問題反而是重點,就是說你這個策略有沒有潛力?雖然說 你這學期的成品做出來是這樣,那你知不知道有其他方式能達成你所 想達成的東西,也許只是關於你這次選的 material,或是說你用的工 具讓你會有這樣最後的產品產生。不過我覺得建築還是建築,所以不 管要不要 emphasize,這就是一個 emphasize 的問題:就是說你要 把這個重點看到多嚴重,你要把 focus 都放在產品上嗎?還是說你想 看空間跟設計者原先策略的關係呢?這主要是一個 focus 的 shifting, 所以我會覺得建築就算你在評策略還是脫不了會看到產品,那個產品 還是跟 size 有關,還是會有 architecture 的 impact。作為存在那裡, 時間點、temporal 跟 spatial 的關係還是會有跟實際有關的問題,所 以是重點的不一樣。

80

02 2011 05 12


I think Design Education is a long term matter. The final review should not be the end. But instead it's a summary of all the things that you concern and want to solve during a period of time.. From the process, hopefully you have learnt something that you could cultivate on next time when you deal with different site or different program.

AA_Minaki /吳佳芳提供

02 2011 05 12

81


A-MAG Dialogue

聊聊我們困惑的事 湯博鈞 MURA /建築師 東海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逢甲大學建築學士 1991 東海大學校園規劃小組 研究助理 1994 東海大學建築碩士 2003

採訪:陳昱超/林羿希 整理:林羿希/蘇啟芳/黃奎元 編輯: 老師待過好幾間學校,除了逢甲與東海,還有教過其他的學校 嗎? 湯:

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

編輯: 比起東海,他們有什麼比較不一樣的地方嗎? 湯:

各學校有其不同的特色,學生來源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學的

方式自然有異。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是四年制的課程,有部份的學生 是從技職學校進入,他們常具備美工藝術的背景。這樣的特質很明顯 反應在學生的作品表達上,他們善於形式的操作表現;然而在空間組 織的操作的成熟度顯然須要再努力。由於建築是複雜的系統,要做到 完全是非常不容易,同樣的對於建築的學習上,要學到完全也是不易。 逢甲建築系的人數眾多,ㄧ個年級將近 100 位學生,學生的學習方法 與其興趣難以採單一方向面對,因此採取多元的教學有其必要。在實 務上,建築師的特質就是在複雜的環境涵構中,追尋「對的」處理方 案。因此建築工作的執行需要採取分工的方式,由不同專長的人分別 進行,建築師再進行統合整理的工作。從這個角度來看,各學校雖然 教學的方向上有所差異,但對於建築的實質工作上都有其重要貢獻與 必要性。 編輯: 老師覺得東海的方向在哪裡?或者說有沒有辦法勾勒出一個比 較完整的狀況?就近幾年來看,以前的畢業設計,學生重視的事情和

82

02 2011 05 12


想法的內容,與現在其實是有點不一樣。現在我們在量上面不會缺, 但在思考層面上就比較空洞一點。其實我是混血的,不是純種東海人。 我們都在其他學校念過,對東海有個很美好的想像,所以才來這個地 方。現在發現,現實好像也不是我們想的那個樣子。 湯:

你們原來的想像是什麼?

編輯: 東海的教學期待把設計談得很深、談得很透,讓建築設計具體 地呈現出來。那個建築的畫面很完整,你會很願意承認設計就是這樣 操作的。我之前提過近年學生在討論設計的內容顯得較為空洞,聽他 在 present 時,設計的推演不是很嚴謹。甚至概念呈現出精緻程度、 有趣的程度,好像都沒有以前我們聽說的東海學生作品來得那麼美好。 我想建築發展過程中,是否發生本質上的變化嗎?尤其將東海放在自 己的脈絡中檢視。我們把設計工作量訴諸於槍手團問題,但以前因為 槍手們具備很多建築操作實質面的能力,所以他們很了解你做設計就 是要去接觸哪些問題。那些問題如果你沒顧到,其它生產物 ( 發展模型 ) 即便做得再多可能也不是問題的關鍵。 反觀現在,東西很主觀,可是在現在社會體系之下「主觀」這件事情 好像被過度重視了。因此衍生出分數應該怎麼打的問題。上一次系大 會就有大五的學生,他們希望跟老師溝通看有有沒有可能公開打分數 的方法或標準。我相信這件事情應該是不太重要的,跟我們聊過的老 師覺得,其實分數有一定的主觀性,那位老師說:會把大家的設計都 看完心裡有個底之後,隱約知道孰高孰低、孰好孰壞,再把分數蓋上 去,之後主觀地把分數配進細項裡。而我也相信,建築作為專業的訓 練,在訓練過程中有可能牽涉到效率與流程的問題,還有一些歷史的 東西,需要在整個教育過程中被建立。可是當他有務實的東西成為訓 練內容,可能就要用成績來做一個訓練的考量。但它很可能是無效的。 老師覺得有沒有辦法讓學生看到表面外的事情,而專心處理設計的邏 輯與精緻度?我們一直都無法勾勒出那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教學的本 質到底在哪裡…… 湯:

你們兩位是從大一慢慢上來,你們也是這樣看嗎?還是你們看

法會不一樣?

02 2011 05 12

83


A-MAG Dialogue 編輯: 班上每個人都不一樣。 湯:

我們不能否認大環境在改變。在這個改變過程中多樣性不斷

浮出來。當呈現多元發展的狀況下,我們的時間或體力卻有限,我們 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想要學這個,喜歡那個,好像這樣也可以 ... 而 分心。至於有沒有很清楚的方法或脈絡的操作方式,這樣的操作對這 個世代而言可能就不是那麼主流。東海當然也經歷過很強烈的主導性 操作,訓練出很多很好的學生。經歷過這段期間的一些學生有正面的 肯定,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有好有壞,有 適應的有不適應的。在這個世代,目前的教學內容,也會產生這種情 況。或許有些學生會缺乏學習的方向,當他沒有一個很強烈的看法時, 就很難抓住題目的解題策略。但也會有一些同學清楚地知道自我的看 法,在每個學期賦予學習上不同的方向,可以為自己舖設一條路走。 Koolhaas 他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同時也顛覆了傳統對於建築的看法。 這種顛覆的看法也讓很多人重新思考建築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東海建 築的方向是清楚的。因為,不管怎麼樣走,至少會在建築設計的整合 方向上面是明確的,建築設計可以影響空間中的活動,也就是建築空 間本身是可以說話的,這是東海一直堅持的事情。有些學校可能利用 設備說話,或用其它的事情,比如說技術上面的事,而不是用空間來 跟活動產生對話,或者說用空間跟建築產生對話。在東海這種訓練還 是很重要,也是清楚的。至於是用什麼方法訓練,因為環境很多元, 方法上也就產生多元的教學與學習策略。這應該是所有在東海生活的 人都應該要有的認知。至於要如何教學與學習,或許可以透過一些討 論。 建築設計學習過程中跟著不同的老師,尤其到大四,基本上老師的方 向是很清楚的。我覺這個學習過程會是很重要的。因為在大三前的課 程主要是屬於基礎的,教你讓建築跟空間、活動、都市 ... 產生關係。 到了大四,是你自己建立一個視野的開始,然後到大五才有能力去提 出一些如何閱讀,如何操作,甚至如何利用空間去做批判的畢業設計 內容。 編輯: 我想重點應該不是讓學生專注於學習方法,而是讓學生直接從 學習的角度切進去,把想要學的東西扎實學好,並努力地把自己調適

84

02 2011 05 12


好。怎麼學,或者說要建立一套怎麼樣的規範,這是不是一個很重要 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鼓勵學生去學,而學生的注意力一定要放在對地 方,是這樣的意思? 湯:

對,然而那個規範是誰訂出來的、有沒有真實或相對的規範,

我覺得是必須思考的問題。有一句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 把尺。如果你心中沒有這把尺,勢必就要把尺交到別人手上。可是如 果你心中有的話,它可以鞭策你去做你自己的學習。你們剛才提到其 他的學校,我在逢甲帶的學生,並不是以這樣的架構操作。因此逢甲 學生的自由度相對比較高。曾有學生不用暑修,但她決定暑假留在學 校,重新整理設計,甚至重新設計。東海現在比較少有這樣學生。我 們曾經問過這位學生,你要不要考慮轉去東海?但她覺得在逢甲的時 間比較充裕,她可以運用的時間比較多,可以做她自己喜歡的學習。 主動學習比任何規範都更重要。 編輯: 老師怎麼看重裝訓練?他的項目大概是什麼?我覺得它因時而 異,我之前一直想談這個事情,但也發現它跟現實有落差,想問老師 以前他是怎麼個重裝…… 湯:

關於重裝訓練,每個人的看法差異很大。依據龔書章老師上回

演講中所提重裝訓練,從我的角度是談張樞老師在東海擔任主任的那 個年代,他對建築教育有其一套看法與教法。張老師在他的書「圖。 說。建築」中,已經談論關於東海建築教育。建築與設計,是可以透 過訓練,讓大部分的人,把設計發展一個程度。可以讓學生有很清楚 的操作建築的體系。如果用得適宜,它會是啟發建築的一把鑰匙。在 我教學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學生,可能一開始處於懵懵懂懂的狀態, 思路不清楚。但經過某個時間,某個暑假,或某一次設計課,突然間 很多事情都變得不一樣了。他的思考被啟蒙了。重裝訓練能夠加速讓 大部分的學生開啟建築思考之門,但學習的過程卻是很嚴酷。 編輯: 就建築教育想要培養的學生,他大概是什麼樣的品質?剛才聽 老師說:從一個學生懵懵懂懂,然後被啟發,到後來能夠開啟他對建 築的一個自我看法……或者先不要說有一個看法,可能就是自己能夠 感知一些事情,這可能是那品質之一。讓學生處於一個比較主動的狀

02 2011 05 12

85


A-MAG Dialogue 態,而不是被動的狀態。還有哪方面的事,是我們的教育希望我們去 學到的? 湯:

我們回看小時候,練習寫毛筆字的過程:從不會寫,到會寫,

到寫的好,是非常的辛苦的。臨摹是學習中重要的過程:要寫的像; 寫的像後,老師還會要求你不只要像,因為有些人是塗出來的,他會 要你下筆時就要像;當你從你塗出來的字跡到你下筆就很像的過程中 寫掉多少張紙、磨掉多少墨!在建築的學習上,這部分我是覺得跟學 習書法很像。我們從不懂什麼叫建築,到開始懂了,了解空間,知道 空間。在「知道空間」的學習上,過去所謂重裝訓練的內容中,有部 分我認為到現在還是很重要,就是關於建築的歷史這件事:對於建築 歷史的了解,以及從建築的歷史中學習。這部份很像書法上臨摹的字 帖。有字帖的時候,你有一個範本可以做為學習的對象;若沒有,你 所寫出來的字,就很難去檢討與描述說寫得好與壞。建築史或建築作 品在歷史當中有很多可以作為效法的對象。對建築史的重視讓很多學 生獲益良多,有建築史的養分留在血液當中,做設計的時候信手拈來 就就呈現出歷史典範中,那些作品的概念與空間組織的方式,成為設 計發展的參考與運用。然而現在很多同學對於建築歷史的脈絡比較不 清楚,這也包括對歷史中曾經形成的作品,尤其是對很多典範的作品 不熟悉。同學們可能知道那棟作品在很多的書上出現、教科書上出現。 但它為什麼會出現在那裡呢?為什麼這麼多人談論它呢?卻不是很明 白!當我們對歷史不是那麼的熟悉,在執行設計的時候,這些東西就 很難成為我們的養分。我們在設計空間的時候大概也就是憑著我們少 有的經驗、對空間的認知等去操作。自然的,空間能夠被論述的深度 就不足了。以前郭肇立老師常常用牛頓的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的小矮人」來說明知識累積的重要:如果我們沒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而只是站在平地上的小矮人,我們看到的事情範圍就會短很多。 編輯: 老師剛才提到臨摹字帖的部分,讓我想到,聽說在廚房裡面工 作,也不是一開始就能掌廚、炒菜,可能要從某一個位階上開始做起。 很多基本功是需要一直被建立的。去經歷重裝訓練或者說臨摹字帖, 這過程有沒有可能是一個想像,其背後有一個我們更關心的東西,我 們透過臨摹字帖的過程去建立這個東西……我現在還沒辦法是說清楚 那是什麼……可能是老師提到的歷史,或前人的精神等。現在資料的

86

02 2011 05 12


搜尋對我們來說相當便利,所以現在我們建構知識有很大部分是建立 在怎麼設立連結上面,而資料對我們來講可能是很平坦的東西…… 湯:

對。現在對於知識的搜尋處於一種比較廣泛的狀態,主要是取

得它連結的關係。抓到以後可能馬上就忘記了,或把他放在旁邊而開 始進行新的連結、新的搜尋。當大家都處在這樣的狀態時,如果我們 開始懂得深層的閱讀,你就會與現在環境的大眾有差異。我們回想, 在當紅的建築師裡面,比如說 Koolhaas,Zaha,Meier,他們在學 習的過程中,基本上還是經過所謂的初期重量訓練階段。他們會畫很 傳統的圖面,可他們也創造了新的圖面。我們可能要回想,譬如說古 典音樂,到底學習現代音樂,古典音樂的架構與知識還要不要?對建 築而言也是,在你學習新的建築概念的時候,那些舊的東西我們是否 還要?我們不要忘記,這些創造新論述的當紅建築師,他們的背後都 充滿著傳統建築的知識範疇和養分。 有時候我們正在談的未來,可能在過去已曾經呈現過了。就像現在常 常談論的屋頂花園、建築綠化的問題,柯比意早在西元 1926 年就提 出屋頂花園的概念了。歷史中其實已有人曾經思考過這些問題,只是 那時候或許工法技術上還沒辦法形成。現在可能在工法技術上比較成 熟,所以比較有機會實踐出來。然而我們這時候要談的未來是不是應 該更遠?當我們還跟過去的某些看法雷同的時候,是不是表示我們的 願景不夠? 編輯: 老師覺得,東海的學生在思考上有什麼特質?或一些會阻礙我 們學習新事物的盲點?請老師可以針對這個問題分享一下。 湯:

面對近期的東海學生,我比較困惑的是不太動手……在製造、

生產過程中好像對於下筆失去信心。你不敢下那一筆,你不敢試…… 編輯: 老師覺得為什麼會這樣? 湯:

這是台灣建築系學生普遍的現象。或許東海稍微好一點,只是

我們也沒能逃出這種現象。有時候我們要想,我們下下去那一筆,從 二元論來看,它不是對就是錯。但至少你已經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

02 2011 05 12

87


A-MAG Dialogue 如果錯的話,你看得出來,就有機會更正、調整;是對的話,你就順 著那筆繼續下去。你沒有下筆,就什麼都沒有。現在學生在設計思索 的時間拉得很長,而做決定的那一刻往往拖到最後兩個禮拜才呈現出 來,結果作品的深度自然難以呈現。依照過去的經驗,一開始你就應 該做決定,然後順著那個決定去做調整。之後不斷的生產,然後重新 閱讀,然後再生產。這是普遍學生比較欠缺的,好像自己一定要思考 到某一個程度才敢把這一筆放下去…… 編輯: 讓 我 想 到 系 上 五 十 週 年 的 紀 念 品, 那 個「 下 筆 如 有 神 」 (笑)……可能大家都在等那個神來一筆的時候。回過頭來說,是不 是因為不清楚自己的目標? 湯:

可能。但沒有人一開始都清楚自己的目標。

編輯: 我自己的感覺是,過去兩年大部分的時候,設計需要的創造力 在於創造出個新的東西,要 create 一個新的東西才行。到了大三這 一年,這兩個題目-之前有一個機器分析的題目,現在有一個主題是 集體性的分析,而大部分的人也都有加入一個具有關聯特性的物件的 分析……經過這兩個題目後會覺得,其實設計需要的創意是在怎麼去 define 跟 redefine,或是 decompose 跟 recompose 那方面。但 是當設計創意那部份偶爾遇上 prototype 那類型問題的時候,我就會 覺得設計創意的著力點又回到好像要 create 一個什麼東西,在那個 時候就會開始恐懼。但是如果自己可以把設計定位於可以去 define 和 redefine 的重點上,那就會相對容易地多去進行操作再來檢討。有些 人會比較覺得設計創意就是去創造一個全新的東西,才會對下筆產生 恐懼,我覺得恐懼感是發生在這個地方。 湯:

我想這是一個滿好的看法。當我們把設計視為「創造全新的

東西」或「全新的世界」,視為一件很重要的事的時候,所承受的壓 力就會很大。若將過去與現在發生的建築和建築思考攤開在歷史脈絡 中,你會發現,所有的設計都是世界的再現。這種再現的過程中採取 很 多 不 同 的 方 式, 比 方 說 define / redefine 或 是 deprogram / reprogram 等,這些事情都還是在這個世界的涵構、脈絡中運行,不 斷的重複再現。有時候從歷史的角度看清楚這些事件的時候,我們的

88

02 2011 05 12


包袱就可以不用這麼沉重。可以用比較輕鬆的態度來做設計,或許下 第一筆會比較輕鬆一點。另外我們再提到剛才關於重裝訓練的部份, 就是強調關於幾何性的問題,幾何的本質或特質。這也牽涉到那一筆, 譬如說基地本身已具備一種型態,即他本身的形狀以及他跟周圍環境 涵構的關係。當我試圖置入一個簡單 box 的時候,放在基地的哪一個 位置,其對環境的影響、對基地影響都不一樣。可是唯有我們放下去 才會開始不一樣,當我們不放下去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發生。學生往往 就是不敢放上去。早期的訓練裡面就很強調說,比方說正方形有其特 質:你可以從它具有中心這件事情,去談論中心的偏移或是去掉中心 這些事情;它有邊界的特質,你可以談邊界怎麼去操作,去強化這個 邊界或弱化邊界或模糊化邊界;也有角落的特質,我們就可以從這個 角落來談;你也可以綜合的來討論這些幾何性的性質。幾何的性質因 操作的過程當中可能產生軸向的特性,我們可以談這個軸的轉變,轉 軸、移軸、創造重複的軸或多重相互交織的軸。我們就可從中操作設 計。若沒有培養出對於幾何型態的想法,就很難從當中著手開始。 編輯: 話 說 回 來, 這 好 像 不 在 我 的 感 覺 範 圍 內, 我 們 或 許 不 會 很 care 這個型態到底是不是幾何的。這可能跟我們現在接觸到的資訊與 美感有一點關聯。看了一些寫程式就可以長出那種怪怪的 form 的例 子,我們在觀念上也沒有很排斥這些的東西。它們也沒有幾何的包袱 存在,會不會是因為有看到這些東西,幾何的事情變得比較不會在我 們腦袋裡面作用? 湯:

早期這些東西大多在談論表皮,現在好像也不完全這樣談了。

因為現在還著重它的 program,或是它的程式邏輯裡面。但設計要物 質化、要凝固下來,還是會面臨到這些事情。各位寫過 Grasshopper 了嗎?那些程式,基本上建立的是一系列關係。你取了那個關係之後, 最後有一個或多個物件要連結上它,那個物件可能是一個單純的幾何 形,或是從單純的幾何形體轉換出來的變形。我們討論拓撲學裡面會 討論可產生變化的原型,如果你沒有掌握對的原型,你可能很難變出 另一種你所期待的形狀。以甜甜圈跟馬克杯是來至同一個原型作為例 子。他們的特質就是有一個洞,透過那個洞你可以變成馬克杯的把手 或是甜甜圈。如果你的原型是一顆球或是一個餅乾,你就只可能變成 一個沒有把柄的杯子或其他東西,你無法變成馬克杯或者是甜甜圈。

02 2011 05 12

89


A-MAG Dialogue 我們在電腦程式裡面有基本的量體原型,透過那些量體原型你就可以 進行一些複雜的操作。 編輯: 這件事情也還滿好理解的:把它視為一個表皮的處理,然後 拓撲學本身要學的事情也沒有改變,幾何可能是一個凝固的形式, 是一種關於它組合秩序的建議,例如對齊的邊或是維持一個完整的 form…… 湯:

我們現在看到的大部分案例,經常傳達的還是表皮的關係。

其中,空間組織的關係基本上還算是古典建築操作的範疇中建立。另 外有些比較新的組織關係,譬如說他們會把圍封建築的皮層剪開、拉 開,於是出現新的閱讀空間的角度、組織、空間關係。比如說博物館 空間,是所謂的線性帶狀空間,一條線繞上來的紐約古根漢博物館, 螺旋的展示空間,他還是沒有脫離線性空間的範疇。除非我們把博物 館的 program 改變了。例如當把博物館變成辦公室,線性的 type 與 建築使用的 program 疊合在一起的時候,它就會產生變化。這會是 現在操作的建築的方式之一:我們如何重新把某種已存在的 building type,跟某另一種已存在的 program 疊合在一起,激盪出新的東西, 因應新環境中的使用模式。 編輯: 關於幾何,我延伸問一個問題:目前我還是比較常用手繪。有 時候會有意無意地去把一些線拉在一起,實際蓋出來的時候,那些線 是不存在的。就空間經驗來講,被我對在一起的線可能跟我的空間關 係很小,而會懷疑說在平面上面還需不需要這麼去做。這個問題會讓 我聯想到,特別是交換學生,在設計過程中的一個滿大的疑惑。他們 會一直去思考這件事情的好處:分析一個物件然後在去延伸到建築上 這類操作,到最後到底能不能促成比較好的結果?就很多層面來講, 老實說,這個分析不一定會能得到好的結果。他們就會更困惑:那為 什麼我們要去做?會不會是在目前這樣的環境裡面,對學生而言,可 能挺需要了解,就我們目前在做的練習,最終可能會有怎麼樣的幫助。 湯:

這當中有一種比較偏向功能與結果論的導向。好像我做任何事

情,都要先預知結果,才開始進行。然而對設計創作而言,這樣的想 法會成為抑制你思考的障礙。這次大三的幾個練習還蠻有意思的:試

90

02 2011 05 12


圖用一些跟結果無關的事物,去做研究,去討論。我發現:有很多同 學的結果是意想不到的(難以憑藉直接思考建築空間而形成),這些 空間在使用上一樣能夠符合題目的要求,但產生特別個性在作品之中。 很多學生都得到這樣子的成果。但設計僅憑著單純的「建築的功能」 來操作建築設計時,養分顯然是不夠,難以產生有特別性格的作品。 我們必須去抓取更多的養分,才有辦法讓建築思考產生一些變化。這 些非直接性的研究與討論,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設計養分。當你的學 習經驗多了以後,環境中的任何事情都可能會成為你的設計養分:看 到葉片在擺動、樹、和不擺動的房子,你可能就會有一些想法出來; 水的擺動跟葉子的擺動型態就不一樣,被同一種風吹的時候,它產生 的狀態不同,這時候或許就會跑出一些想法來,反應會變得很快。因 為當你開始擺脫建築機能的排列組合,然後直接長量體的階段,你就 已經擺脫這樣操作設計的狀態。這個學習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可以讓 你體驗到,周遭環境都是你可以採取與解讀的對象。建築滿大一個部 份是再現世界的系統。你所要再現是世界的哪個部分?並不一定是整 個世界,可能是一小部分而已。有人可能因為吃了一頓很棒的晚餐, 可以從那裏面得到設計的啟發。 編輯: 會不會有一種訓練方法上的差別?老師也接觸過一些交換學 生,他們原先評圖時也沒辦法每個人都做 presentation。最後檢視結 果可能就只是把圖交了,然後由老師先去做一個初步的評估。而老師 跟學生相處的時間也不長,也沒辦法知道他在設計過程到底花了多少 努力。學生可能養成一種能力,就好像知識的拼貼。他擅長拼貼,可 是那個拼貼並不是圖像。透過這些方是,就結果論來講,他也可以很 快的跨越到一個也很不錯的成果,然後那個過程沒有辦法被檢視。 可能這個事情不太一樣。我們自己可以決定 struggle 在那個過程中, 對我們而言有什麼收穫,也可以更豐富建築本身的創造。對他們而言, 可能就是換了思考的著力點,比如說只要帶進另外一些造型的元素, 就可以產生一個成品。拼貼做得夠深刻的人,他可能連空間結構的複 雜度也有辦法達到。他們這樣做(拼貼)就可以了,我們還苦行僧似 地赤著腳走著石子。我們這組上學期就有類似的情況,讓我們學生自 己心裡很不平衡。他們去玩,去打球;我們就來討論。我們當然是以「收 穫比較豐富」之類的話來安慰自己,可是他們那樣處理,也是一種方

02 2011 05 12

91


A-MAG Dialogue 法。這非常誘惑。我們在這之中是有自己的立場,但好像也不是…… 湯:

這 是 現 在 普 遍 的 現 象。 現 在 資 訊 豐 富, 很 容 易 抓 到 一 些

IMAGE,並透過這些 IMAGE 去構思一些自己想要的建築型態。對我 而言,這樣的轉換永遠是別人的東西。我們很難把它建立一個整體性, 而且內部空間與建築表情,會產生脫序的狀態。也不容易發展出自己 詮釋世界的方法,雖然可能很快可以得到一個討喜的形態。這就是一 開始提到「東海的特質是什麼」。我會覺得差異在這裡。我們可以從 東海學生的設計過程中,至少知道:他的設計脈絡是比較清楚的、空 間組織的結構是比較緊密的、而他外表所傳達的訊息是一致的。 我們可以看到,不只是交換同學,逢甲及大葉也有很多類似的同學, 他們對於型態的感覺很強烈,他們可以很快抓到自己想要的形態。可 是在空間內部的操作、空間組織的操作,或我們講的剖面,剖面可以 形成真正的空間質感等,那些部份的操作,相形之下會比較弱。所以 遇到學生做出這樣的設計時候,我們只要打開剖面,就可以很輕易地 把空間的差異性舉出來。 不過這是自己的抉擇!現在不是一個高壓的狀態。大家決定自己要怎 麼做。以前張老師會要求學生貼出來的圖面能夠替你說話。你站上去 你什麼話都不用講,圖面必須把的你想的事情傳達清楚了。我想我們 現在的設計最缺乏的就是訓練用你的圖面、你的模型把事情說清楚。 我們還必須靠言語去輔助這個設計的完整性…… 編輯: 老師在東海教了多久?就是在教學生涯中東海是待最久的嗎? 湯:

在東海不是最久的,逢甲才是。在東海帶過 B 組兩年的暑期

班,然後就是大學部大三。 編輯: B 組跟大學部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嗎? 湯:

從 B 組畢業學生最近的發展狀況來看,他們在建築界也蠻活

躍的,像王喆,或是 hata……都很活躍。東海大學部畢業的同學,好 像比較少積極做一些東西,比如說展覽等等。 B 組是學士後建築,在大學畢業之後才來念研究所,之前有其它科系

92

02 2011 05 12


的背景。他們在生活經驗上比單純建築系的還要多一些,他們比較願 意去試一些事情。 編輯: 有個後面的事情,我們覺得學生可能就是把評圖的這個活動, 從教學上過度切割。評圖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嘛。評圖時可 能也不太需要有什麼特別的活動,就是圖畫的慎重正式些。對部分的 學生來講,額外的工作量可以分出去,或像請別人幫你完成之類的。 可能在評圖場上,量有它的意義。他們要去 gain 那個利益,所以他 們會把評圖這件事情變得是與在教學目的上有切割。把結果做得很漂 亮等的。從最後一次看圖,到評圖,中間設計過程的改變,基本上不 會太大。這可能就代表了,最後一次是再形式化,再呈現而已。如果 在那個新過程之中,他發現了很重要事情,他可能就在設計修正上做 一點點的處理,而大概會有一些本質上的變化。所以我們想要會來探 討的事情就是,會不會是評圖這件事情,過度形式化了?在大學部一、 二、三、四年級時可能都稍微好一點。至於大五,畢業評圖,就真的 誇張到一個極致了。我們也聽說過同學被要求做一些可能連老闆自己 都沒有想過的圖;沒有畫好一百的圖,卻被要求做五十的模型。不排 除叫我們幫他 study 的可能啦。這個事情,至少在溝通的層面要把用 意傳達好,像可以 study 哪個方向,幫他做一些細節上的處理…… 湯:

當設計論述不夠深入的時候,難免會用我們所謂的試誤法:你

做了很多,然後從中找到比較對的,量看起來就很大。事實上真正可 用的只有幾個。這好像是這幾年來比較常看到的狀態。Study model 一個一個地,很小,但數量很多…… 編輯: 我們可能真的可以去想說,他是不是後來補上的……(笑) 湯:

早期的模型不太是這樣子發展的。study model 確實是每一

個 study 過程的演變,並不是用試誤所產生出來,而是真的經過討論 研究出來的。可是他會著重在最主要的模型上面。那個模型通常會是 很精緻的剖模。它可以打開,打開之後你可以看到裡面的空間。那些 空間有時候,看了會很感動,會讓人覺得……哇!很了不起!然而, 試誤法是電腦運算中常用的方式,當對於設計操作尚缺乏清楚的策略 時,也是一種讓設計能夠進行的重要方式,不過必須能夠學會閱讀與

02 2011 05 12

93


A-MAG Dialogue 批判自己的作品,才能從中得到助益。 討論 B 組的時候,應該討論 B 組成立的目的是什麼。一個非本科的學 生來念建築,他對建築有興趣,現在很多的當紅建築師也是非本科系 出身的。比如說像安藤、Rem Koolhaas,Zaha 好像本來也不是學建 築的。交大的侯君昊老師,本來也是學數學的,然後走數位建築。其 實就是因為非本科系,所以某方面的研究是很專精的,跟建築結合的 時候,理論上火花可以衝擊出來。這當然要看背後的努力夠不夠。建 築本身也不是說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建築的知識,需要有一些學習 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原本的知識是不是還存在?若還存在, 就有機會整合起來。若已經丟掉了,有的可能只是現在學到的建築的 基本知識。B 組他們接觸建築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他們很多技術上的 事情需跟大學部的一起學習,這是無可厚非的。如果說像這次的大三, 試圖用一些研究的模型去討論設計,這種練習會對 B 組很受用。例如 說學化學的,就可以透過化學的知識找到緊密的關係來談論其研究、 轉化的對象。假如他把原有的知識都棄之不用,只談建築的機能和建 築的形體,那就很可惜了。 話說回來,你們說評圖的儀式性是指什麼?評圖本來就是個很儀式性 的事情啊!聽起來你們好像把儀式性這件事情變成一個負面的詞…… 編輯: 這是我們上一期作幫槍的探討時所延伸出來的問題。負面的原 因是說他帶來我們不太理解的狀況,比如說學生的過度花費。很多時 候都是父母在後面提供金錢的資助,所以學生不會想那麼多。另外一 點,就是一些無謂的工作量:我們幫老闆,很多時候都會想說做這個 倒不如叫我去做一些真正對設計有幫助的事。好一些人在用這種方法 去處理工作量,去處理技術問題,或用錢來做更多的事情。我們覺得, 可能不太應該…… 他可能會覺得說,評圖這個儀式太過重要,但他最後有沒有用到這個 模型,好像也沒差。重點應該放在我們必須親身參與,用概念去說服 別人,來討論我們想法,讓想法能被檢視。所有的圖面和模型都是那 想法的再呈現。若你能判斷再呈現的是什麼東西,或者說你沒有能力 去做這個決定的話,我覺得,評圖作為一個階段性的檢視也比較失效

94

02 2011 05 12


啦!學生自己可能也沒有意識到,要呈現成果的時候,他沒有辦法做 一個很好的判斷。他誤解了做這個事情的用意。 老師可能會看到事情的本質。但對大一,大二的學弟妹,看到的是費 工的模型和頗具新鮮感的雷切的。剛進來的同學比較容易被嚇到,以 為場面是很重要的事情……

湯:

朝馬七街/ MURA 提供

場面確實是蠻重要的事情。可是怎麼樣鋪陳,若有經過思考,

會是評圖重要的事。譬如說我們看 Koolhaas 蓋出來的作品,他可能 不會很細緻,可是建築的姿態讓作品很清楚地呈現他的概念。我們這 棟房子,室內裝修做得並不細緻,很多該收的細節也都沒有處理的很 好。但它的姿態夠強烈,所以相對於對面那棟房子顯得強眼,若我們 走在這條街道上,對這兩棟房子的感受度強度是不一樣的。事實上對 面那棟房子比較細緻,說不定他們花的錢,不會比我們少。 你們說的那個可能是量的關係,看起來好像好多東西。我印象最深的 是……忘記是哪一屆的評圖了。進去的時候他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模型,

02 2011 05 12

95


A-MAG Dialogue 夠大。他有一個基座,上面放了個模型,就這樣。他在評圖的過程中 , 他逐漸的把他基座裡面的盒子拿出來,一抽出來裡面就幾個研究的模 型…… 編輯: 聽起來好像是阿傑…… 湯:

那個就滿好的。他並沒有做到過量東西。所有的事情就跟他評

圖的過程是一致的。那個模型就讓人看得懂,最後那個大模型還可以 打開…… 在建築訓練裡面,操作設計是很重要的事情,整合設計也是。唯有在 畢業設計這個訓練裡面,你才有機會練習到設計整合。這個訓練必須 由自己進行的:掌握那麼多的槍手,然後讓這些槍手做「對」的事情。 至於這個作品是他自己親手做出來的,還是一個團隊做出來的都是重 要的,這會像在事務所裡面工作狀況。 桌上的這一堆模型,都不是一個人做出來的。它們是一個團隊討論, 然後逐漸形成。 我們也看到很多很優秀的學生,畢業以後只能單打獨鬥。他進到哪個 事務所都跟人家不合,然後一個事務所換另一個事務所,然後最後就 不見了。這樣很可惜。我覺得有時候就不要太計較這些事情。如果是 自己去做不見得你能夠做得比他更好。我們有時候會在意自己用力, 什麼大小事都自己做,不放心交給槍手,然後槍手就只能幫忙打雜; 或看到有人可能都丟給槍手做,好像自己什麼都沒做,最後評圖出來 結果可能哪個比較好,哪個比較不好,然後就會非常的在意。可能我 們都忘記了,建築是團體戰。在外面所呈現出的是一個團隊的好,而 不是一個設計師的好。所以你們會在意那個公平性對不對? 編輯: 其時也不會。只是很久都沒有看到哪個設計,把自己的定位與 槍手的使用這些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要不就質量的控制沒做好。這 是我自己的看法。公不公平其實自己也覺得很難判定。因為人多也不 一定有好處,只是期望看到有好的東西出現而已……

96

02 2011 05 12


湯:

我們要稍微有點認知:這個世界是多樣的。我們不太可能用微

薄的力量去扭動整個職業的環境。在這多面向的狀態下我們怎樣定位 自己,反而比較重要。你如何定位自己然後做你覺得對的事情。你覺 得對的事,別人可能做不來,但你也可能做不來別人覺得對的事情。 那個就是他的特質。他能夠做,而你不能做,所以你可以去做自己覺 得對的事情而不需要去學別人怎麼做。我覺得這件事情比較重要。你 們不要在意東海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其實東海已經在定位自己了,而 且這是由你們自己在策劃的。像我跟你們相處與跟逢甲的學生相處, 就有很大的差異性。我也不能說有些逢甲學生不是在做設計,可能這 些學生畢業以後,找了很多很好的設計師來替他做設計。他不會做設 計但他懂得看好的設計,這也是很重要的。他們從大三大四就開始在 接外面事務所的案子。這在逢甲很普遍,但在東海可能比較少。他們 跟外面的公司比較熟悉。你從學校的角度來看這樣一大堆外務是不好 的,影響學校課業的學習成效,可是事實上他們很早就在社會上歷練 了…… 從很早以前大家就一直討論評圖跟設計過程的問題,到底是哪個重 要?有個答案蠻有趣的,曾經不知道是誰去問劉舜仁老師設計的過程 重要,還是設計的結果重要?劉老師做了一個比喻:假設你經營了一 個蘋果罐頭的工廠,你慎選那些原料,也注重裡面的製造過程,可是 做出來罐頭不好吃!不好吃就不好吃啊!(笑)。如果那個罐頭好吃, 但後面製造過程是很黑心的(笑)…… 評圖是一很重要的儀式。這個儀式不只在我們在學校有。以參加競圖 拿案子為例,就會面臨類似評圖的場合。所以這個訓練本身是很重要。 你如何把一個作品很完整地呈現出來是很重要的。各位看到現在台灣 很多國際競圖或國外的學生競圖,請你攤出來看看那些競圖的版面, 有哪位參加者的圖面是亂七八糟的?沒有。台灣、香港、馬來西亞、 大陸或者是歐美國家,都一樣。圖面非常的完整清楚。它具有完成這 件事情的重要性。可是完成這件重要的作品之前面所發展的過程,那 個發展過程才是真正的創作故事。那個故事,只對參與者有意義。對 其他人而言,除非你講出來,或你把故事寫成出一部劇來,否則沒有 人理解。人家看到的是結果,只有你的老師,跟你自己有參與過故事 發展的經驗。所以,最大收穫的是自己。

02 2011 05 12

97


A-MAG Dialogue

98

02 2011 05 12


朝馬七街/ MURA 提供

02 2011 05 12

99


A-MAG 02

東海建築系學生刊物 Architecture Magazine TUNGHAI 顧問與指導 邱浩修 林芳怡 主編 吳富文 黃昱棋 團隊 陳東煒 陳昱超 江德邦 林羿希 傅偉哲 黃奎元 特別銘謝 楊承運 蔡易庭 郭泓利 俞皓笙 蘇啟芳 陳棠 日期 2011/05/12 出版者 東海建築系學會 地址 40704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 181 號 ( 建築系 ) 聯絡資訊 http://a-chat.t35.com/ facebook : A-mag Thu amagthu@yahoo.com

100

02 2011 05 12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