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與眺望

Page 1



路口與眺望 Future From the Crossroads


Scattered Green 稀疏的綠地 ─ 綠在此區是稀少的。五層樓以下的老舊樓房前及公寓大樓的屋頂皆可見各式觀賞用的植栽,而小面積的公園則夾雜在街廓的矮樓間。



序 文/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都市再生政策,不僅是針對都市空間的拆除、改善與再造等實質環境改善,

際創意設計領域建立了合作交流之契機。種種政策及交流,均展現了本市對

也不僅為解決都市既存之議題,而應是進一步就都市中之新舊資源重新進行

於都市再生政策執行之努力及於國際推廣、交流與對話之企圖心,並期能藉

整合與再結構,並作為一策略性之進程,成為城市未來發展之基礎架構,在

以反思都市再生發展上更多的可能性。

此架構下加強發展之整合力與競爭力。 為加強本市都市再生策略與國際間之接軌,與國際共享本市推動都市再生之 秉持此「都市再生」之策略性概念,本處據以研訂多樣化之政策如:將在地

策略與行動成果,將本市經驗推向國際舞臺,並尋求過程中對話交流之反饋,

生活特色、文化創意及歷史脈絡等都市特質,以多樣化且具活力之方式導入

本處業於 101 年辦理「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規劃改善及後續經營管理計畫 -

都市及社區,除了引導發掘在地認同感外,亦擴展鄰近區域之自主參與。相

URS 國際都市再生策略推廣行動」案,期能以都市再生實驗成果參與國際

關 推 廣 作 業 及行動 如 都 市 再生 前 進 基地(URS -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計畫、雙軸線文創群聚推動計畫、臺北那條通生活美學、一葉臺北

交流交流;本市並已正式受邀參與「德國漢堡 2013 年 IBA 國際建築展」展出, 以「垂直村落」及其於臺北市的在地實踐為本案展覽概念主軸,並清楚宣示

城市創意補充綠、南港遊樂園等計畫與行動,均以豐富多元之型態探討回應

臺北市作為創意源頭,傳達臺北市區域發展及進化、市民想望等概念及成果。

了都市相關議題,並獲得社會極大重視。 此次「URS 國際都市再生策略推廣行動計畫」為本市都市再生政策推向國 除了在地之都市再生策略推動,本市於 100 年協助辦理香港深圳建築雙城

際的媒介與機會,同時也是一個具前瞻性的都市再生實驗!透過異質性詮釋

雙年展之臺北館,並展現了本市辦理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S 計畫之成果,

以再發現我們的都市,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臺並觀察本市發展現況與

及其推廣於國際都市再生策略行動領域之企圖心;而後於 101 年臺北世界

特質,並據以發現、反思及操作都市再生實驗成果,針對現存國內外都市發

設計大展時,邀請了國際跨領域之創意設計團隊來臺交流參展,為本市與國

展所遭遇的都市再生議題,進行討論、座談及交流等活動,並將蒐集及分析


後的觀察透過工作坊等操作方式,發掘現代都市中之發展特質,後續彙整相 關成果將輸出至國際級都市參與展覽。亦透過國內外都市發展之特質與觀點 差異分析,重新分享、交流與反思都市再生之經驗與可能性,啟動都市國際 化交流與多元文化發展。 本書為本計畫之都市再生實驗階段性成果彙集,以本市中山林森為區域範圍, 進行調查研究並提出創新策略概念,並透過論壇討論過程、後續謝英俊建 築師及荷蘭 MVRDV 團隊之設計提案,以及於 URS21 中山創意基地之兩 個城市實驗行動,提出臺北城市學於國際發聲之可能內涵。本次實驗操作過 程及成果將透過包裹、整合及記錄,做為本市受邀參與「德國漢堡 2013 年 IBA 國際建築展」之展出內容,期望可於國際舞臺上共同分享及討論都市再 生的未來,兼具國際視野與東西方城市交流,並提供未來本市都市發展更多 元之創新思維與可能性!



目錄

I 序曲:計畫的基地與人事物 旅途,於中山林森

009 010

II 城市百科全書:中山林森調查與研究

017

以「都市生態」理解都市、展望都市再生

018

語與境的交錯

026

不新也不舊的臺北市

033

III 路口與眺望:論壇與設計提案

047

路口與眺望

048

論壇:從中山林森想像一座城市

050

提案一 │ 謝英俊:公共架構下的自主營建

056

提案二 │ MVRDV:垂直村落─臺北中山區實踐

086

IV 中場休息:兩個城市實驗行動

122

與臺北現實的二個對語

123

建築繁殖場:城市絮語

125

蕭有志:大量交織之都市耕讀小屋

130



I 序曲: 計畫的基地與人事物

Formal Planning 正式的規劃─ 大型的基礎建設包含了高架道路、平面道路,以及因都市計畫土地分割而來的區域。沿著大馬路旁,我們可以看到同質性相當高的大樓。


I 序曲:計畫的基地與人事物

旅途,於中山林森 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這是一場不會終止的對話,交織了許多人事物……

地 URS21 則從廢棄倉庫轉型為一文創園區,兩個空間轉變的概念如兩條 線,卻交集促成了更多我們在面對都市改變時的對話。

2008 年 4 月,明日博物館的第四個計畫 < 垂直村落 > 啟動。這個計畫是由 荷蘭建築團隊 MVRDV 及 T?F 對東亞都市的大膽想像,從包括印尼雅加達、

2012 年 2 月,於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由策展人阮慶岳策畫謝英俊建築師

韓國首爾、中國的北京、上海和香港、臺灣臺北、新加坡、泰國曼谷、日本東

首次在臺灣的完整建築展覽「人民的城市」,展覽除囊括謝英俊建築師 10 多

京等的深入研究,到開放非專業人士都可以使用的「村落製造機 ©」,讓每 個人都能藉著這套互動式軟體建造出理想的住宅樣貌。

化,企圖解決不同需求之建築營造系統,並且重新檢視人民介入城市自力造

年來參與實施的設計外,更重要的是引導觀者開始思索建築材料的快速變 屋的參與權。

2010 年 4 月,我們首度踏入已經荒廢 10 年的原臺灣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 處(簡稱中山配銷處)。這個位於中山區繁忙商業區域內的大倉庫,荒廢多時

2012 年 9 月,「URS 國 際 都 市 再生 策 略 推 廣 行 動」計 畫 啟 動。這 個 計 畫

沒有生氣的空間,面對車水馬龍的民生東路,離雙連捷運站步行 5 分鐘,對

在 臺 北市 政 府 都 市 更 新處 的 指 導 下,期 待 散 落 在 臺 北 的 URS 各點,能 擴 散各自的效應和能量進入四周;於是我們在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邀 請了

照著附近白日忙碌的金融產業空間和入夜後燈火通明的娛樂產業空間,顯得 格外的突兀。

MVRDV 建築團隊和謝英俊建築師,期待他們能為這個中山林森街廓操作 未來發展的想像。這個計畫成為第三條線,與前面兩條線共同匯集。

2011 年 8 月,歷經了半年的討論、計畫、設計、整修、復水電、裝潢,廢棄的 中山配銷處煥然一新,成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S」計

這樣的相遇與對話,並非在我們的計畫中,卻發生的那麼自然,並碰撞出火

畫的一個示範點 - 中山創意基地 URS21。走了三年的 < 垂直村落 >,原計畫

花,帶來更多討論與想像空間。

在他處真實搭建,最終因故只能以展覽方式呈現於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我們因緣際會的藉此計畫,回顧我們在營運一個閒置空間時所置入的空間概

2011 年 10 月,< 垂直村落 > 成為一個城市研究及空間概念展,中山創意基 

念和想像,也檢視我們作為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廣單位的成果,並更加了


路口與眺望

解中山區聚盛里、聚葉里、中山里的人文活動、生態環境和空間型態。前述

對未來的討論可以是無止盡的,然而我們同時也讓空間中的餘音繞樑從人

所及的兩個展覽雖然是尚未實踐的城市理想,然而展覽作為一個活動形式,

與人間的對話加入建築實踐的聲響。由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所的呂理煌

卻是我們推動美好城市的一種實踐方式。我們是否能藉著這個計畫,將營運

副教授帶領建築繁殖場進駐,以木作、鋼材啟動手感搭建的場域裝置及實

空間的範圍擴大到附近街廓?讓理想的空間概念更具體化?

踐大學建築系蕭有志老師的木造都市耕讀小屋都將討論落實到中山創意基 地後方的草地上。這些裝置承載的是他們透過調研的資料、親身的體驗、對

城市的發展需要所有人的參與和支持,需要了解過去此區的社會脈絡,也需

MVRDV 和謝英俊提案的解讀和反芻,體現對這個區域的理解和對這個城

要掌握現在的空間紋理。因此我們在計畫啟動之初邀集了三組人馬在這個區

市的嚮往。

域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分別是臺灣大學社會系曾嬿芬教授的都市社會組、 中原大學景觀系連振佑老師的都市生態組、東海大學建築系凌天老師的都市

作為建築藝術文化的推動單位,我們試圖讓 URS21 這個空間成為城市重要

設計組,在有限的時間與可利用的資源下為此計畫做了開疆闢土的動作,掌

的節點,並持續邀請相關的專家學者們一同參與討論對話,,我們也創造不

握了這個區域的人事物,濃縮了空間的重點。

同屬性的活動包括 UrbanPOP 市集音樂會、兒童建築工作坊,並透過新聞 媒體、網路社群及報章雜誌等管道被看到,期待這個空間不只屬於專業建築

調查研究前後幾次的討論,包括實踐大學建築系王俊雄老師、臺大臺文所蘇

的討論平臺,而是真正成為所有人都能參與的城市開放空間。

碩斌副教授、生態觀察家劉克襄老師、淡江大學建築系畢光建老師、日本建 築師團紀彥先生等人都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 見。2012 年 12 月 8 日的「中

如果營運空間是場旅程,這個計畫猶如是企圖讓節點放大,並帶領我們前往

山林森區再生設計提案暨國際論壇」是很重要的聚會,除了 MVRDV 和謝

未知的目的地,我們試圖藉此創造更多相遇的機會,期待更多人的參與更多

英俊建築師的提案,更重要的是調研的三位老師,以及其他包括於香港大學

的對話發生。

建築系任教的王維仁老師、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建築與設計系的 Sand

Helsel 教授、中國都市實踐的劉曉都先生、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阮 慶岳等人能同時針對這個區域的發展、城市的未來進行討論。 


計畫架構 內容

都市生態組 論壇:從中山林森想像一座城市

都市社會組

都市設計組

謝英俊 @ 臺灣南投

建築繁殖場:城市絮語

謝英俊提案:公共架構下的自主營建

討論會 & 成果發表會

MVRDV@ 荷蘭鹿特丹

MVRDV 提案:垂直村落─臺北中山區實踐

蕭有志:都市耕讀小屋

活動

調查與研究

設計工作營

論壇與提案

城市實驗行動

地點

計畫區域 & 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臺灣南投與荷蘭鹿特丹

華山 1914 文創園區

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時間

8月 2012

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1月 2013

2月

3月


計畫位置

臺北市,共 12 區,人口 267 萬。 中山區,囊擴 42 里,人口 22 萬。

臺北市

中山區

地圖影像來源:Google earth




I 序曲:計畫的基地與人事物

中山國小站 民權東路

1

計畫範圍

北以民權東路,南至長春路,東以新生北路,西以中 山北路為界。計畫範圍橫跨中山區聚盛里、聚葉里、 中山里。計約 42 頃。

2 新生北路二段

林森北路

中山北路二段

雙連站

URS21

民生東路

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建於 1972 年,原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於 2002 年廢 止閒置。2010 年成為臺 北市都 市 更新處「都 市 再生前 進基地計畫(URS)」下的一個基地,並於 2011 年重新開幕,

3

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營運。一二樓成為舉辦展覽、論 壇、工作坊的空間,三樓由各設計文創相關團隊進駐。

長春路



1. 聚葉里 2. 聚盛里 3. 中山里

50

100M


路口與眺望

空間變化

由此三圖可見此區從

1921 年至 1958 年的街廓發展分布

1921

1945

1958




I 序曲:計畫的基地與人事物

歷史

人口

產業

清治時期,此區因以牛開墾荒地而稱牛埔。日

經由訪談得知,本區有相當高的人口流動。下

隨著社會變遷,本區目前已經是臺北地區製

治時期,本區西側開始興建北淡線鐵路,並於

表為 本 區 各里 於 101 年 11 月 人口數。從 本

造 業 及 工 業 數 量 最 低的 區 域。目前,本區的

1901 年完工。1915 年,雙連火車站啟用,此

表可看出本區的女性數量高於男性人口數。

產業重點為旅遊服務、零售、金融。

火車站為日據時代貨物轉乘站。當時,繁忙的

平均 100 位女性僅有 79 位男性。男性低於 臺北市 100 位女性比 92 位男性之比。

大稻埕區域可說是前站,進口的商品由此下 火車;此區,則可說是火車後站。後站的發展 可說是從此時期開始的鐵工廠發展史。鐵工 廠的人力聚集形成地方角頭,也成為中山北、 林森北日後的地下勢力。 1944 年,位 於 圓 山的 臺 灣神 社 升格為 臺 灣神宮;雙連、牛埔庄一帶因日人官員參拜、 住宿的需求,被依京都棋盤格式的路線進行 城市規劃,並進而形塑為今日此區樣貌的底。 牛埔庄也成為提供日本官員住宿的宮前町, 許多臺灣文人富賈來往此處亦或同居此區。

男性

女性

1761

2145

聚盛里

1785

2265

中山里

2667

3477

1950 年,韓戰爆發後,美國艦隊協防臺灣, 此區為美國士兵之休閒去處。現仍可見的酒 吧、晴 光市 場的 舶來品等皆與 之有關。戰後 曾一度為時髦的異國區域,近百間旅行社集 中,飯店、銀行等皆為相關產業。



聚葉里


II 城市百科全書: 中山林森調查與研究

High Density 高密度─ 此區有相當高的人口密度和樓房密度。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以「都市生態」 理解都市、展望都市再生

都市生態 生態一詞,尤其在都市中來看,已無法專指動物、植物、大自然所構成的 自然生態環境,還包括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所構成

都市生態

的社會生態。例如生態博物館(eco-museum)的概念,也就是區域內 的人文歷史、自然景觀、生活文化都是值得體驗、認識的對象,將一整個 地域做為「博物館」。

自然生態

社會生態

(動植物)

(人與人、人與環境)

因此,要認識 URS21 所在區域內的都市生態,我們透過可見、不可見的 多重向度來調查它、認識它。試圖去理解這裡的人們如何與不同類型的 文/連振佑

空間來互動,如何以各種行動介入社會與環境。試圖以此調研結果提供作

本計畫都市生態組指導老師 現為中原大學景觀系兼任講師

為此一區域「都市再生」重要的參照基礎,作為研擬都市再生策略的參考。 在這樣的認識之下,調研團隊針對地區居民與各種空間環境的關係進行調查;調查的空間對象包括法定公園、容積 獎勵開放空間、建築物立面與屋頂、暫時性綠地、閒置空間綠化等等項目;觀察市民如何活用、挪用、改善這些空 間以再生其生活環境。團隊從這些不同的調查標的中發現在緩慢都市更新程序中,另一種再生取徑(approach)。 身體與空間 臺北市有許多外地移民帶著與土地緊密互動的經驗移居到都會臺北;另一方面,節能減碳、降低食物里程的觀念日 益普及,越來越多市民朋友期待在都市中找尋觸摸土壤的機會,希望能夠在城市裡種菜收成,無論是自家陽臺上或 是里長認養的公有土地上。 這些市民將身體蹲在菜圃旁,利用回收雨水澆灌菜苗,牽著兒孫認識植栽,與鄰畦認養的民眾交換生活體驗;吃在 地的食物,讓多餘的菜葉、菜梗在地分解與堆肥,不僅是小系統的自然生態循環,也是人們身體與空間最原始真誠 的互動。人與人、人與環境構成的社會,讓這個區域已然落實了都市再生。




路口與眺望 圖/陳星瑋 繪

空間(space)與地方(place) 春暉金龍大樓屋頂自該建築物落成以後,經歷屋頂 荒置無人使用階段,期間陸續造成治安隱憂、屋頂 漏水,甚至整棟大樓有管線鏽蝕、偷水事件,淪為一 個都市自然生態強勢的空間,缺乏人們的關注與行 為在其中。隨著住戶、管理委員們開始整理這個屋 頂,目前這裡兼容了自然生態與休閒行為,從空蕩 蕩的屋頂空間(space)變成有社交休閒功能的場 所(地方)(place)。 另一處巷口荒廢磚造二層樓斜屋頂建築,屋頂早已 敗壞頹圮,或許是鳥類叼來的榕樹子已經讓沒有屋 頂 覆 蓋 的二樓 樓 板 成了自由發 展的「植物 園」;而 一樓的空間經過簡單整裡成了停車位,樹枝在二樓 自在地舞動向上延展,陽光樹影在巷弄、牆面上隨 時間塗鴉。人為泰然地停車、自然生態之間共構一 個 和 諧 的 畫 面,使 得 等 待 著 拆 除 重 建 的 荒 廢 建 築 物,從原來可能是令人嫌惡、視而不見的空蕩蕩空間 (empty space),現在 卻成了具有美 麗 畫 面、增 添區域故事的場所(地方)(place)。 都市生態做為都市再生核心精神 從團隊的調研中發現,荒廢的店屋融合了自然生態 與人為停車需求,建築物使用目的更迭的新興市場

↖圖/賴彥如 繪 ↑圖/東勁丞 繪 ←圖/王蕙雙 繪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實踐了都市中也能有小系統的生產、消費與分解之 都 會農 學(urban agriculture),聚 盛 里 長 認養 的 公有地體現了鄰里居民與土地共生的都市菜圃,家 戶的陽臺、建築立面或側立面,則透過市民手作的力 量增補了原初建築設計留下的空間(space),成為 場所(place)。 這是臺北市都市再生已經發生的另一個篇章,是面 對冗長所有權人都市更新共識凝聚過程中,另一個 城市有機不斷自我修補的方法。無論是拆除重建或 是整建、維護,都市生態即是市民身體與空間、人與 土地關係具體的展現,它能夠把空間變成場所,以場 所創生(making)協助設計(design)之不足,讓都 市隨時都能進行再生機制。這是臺北市珍貴的機會 與能量,它不是暴力的,也可能是緩慢的;是細膩的, 也是市民參與其中的。除了宏觀的都市規劃,期盼這 次調研之發現 -- 來自我們臺北社會內涵的都市生態 與都市再生精神,能成為下一階段都市再生核心價 值與策略。 


路口與眺望

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本區綠色空間分布

都市生態組

開放空間

巷弄綠化

公園

立體綠化

閒置綠化

菜園

調研方法:針對區域中各 類型的綠色空間進行觀 察、拍 照 記 錄,並 且 鎖 定 位 置,以觀察 整 體的分布 趨勢。 調研方向:以景觀角度區 分 都 市綠 系統,以不同類 別討論其中各面向與都市 生活連結,理解景觀生態 與社會生態的關聯。 調研範疇:綠地生態系統、 綠 生 活、都 市農 業(微 型 生 態 系 統)、動 物 生 態 系 統。 組 員: 施 佩 吟、賴 彥 如、 東勁丞、蔡宇平、王蕙雙、 陳星瑋 


路口與眺望

生物多樣性不高 公園植栽以景觀性的灌木、 喬木為主,少有果樹或蜜源 性植栽。動物的種類也少。

開放空間的綠化 雖依建築相關法規,大樓的 開放空間多有綠化,然而主 要作為區隔用途,缺少讓人 親近的規劃效果。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立體綠化的多寡與 人口結構有關 綠化較多的聚葉里,在巷弄、 住宅 前、陽 臺 上,皆 可見 居 民自行購置的的盆栽。聚盛 里因較多商業店家及大樓, 較有商業店面式的綠化及 容積獎勵開放空間的綠化, 少有居民共同維護的綠化空 間。中山里多為高樓及商店 旅舍,僅在西南方被大樓包 圍的舊社區中,有較多的樓 房綠化。

中 山 創 意 基 地 URS21 後方可見居民打造的菜園 用堆肥種出多樣的可食葉菜 植物及果樹,具高低不同層 次,加 以老 樹 在 旁,也 形 成 鳥類及動物聚集的場所。




路口與眺望

屋頂花園 面積較大的為新興市場頂樓 及東光大樓頂樓。大多以觀 賞植物為主。

樹與老屋共生 閒置的荒廢空間以及老舍、 舊房屋夾雜在街道巷弄中。 有些空間植物恣意生長,形 成都市景觀中少有的樹與老 屋共生的面貌。

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語與境的交錯 夏日,走在中山北路

八月盛夏,我們在中山北路一帶行走,步伐中明顯感受到新建築在老街區中錯落的、不一致的趣味。銀行、婚紗、 西服,各種不同的異國料理,走在街道上光鮮筆挺的上班族,拉著菜籃車的中年婦女。時代的巨輪輾轉,新與舊、 東方與西方在這個地方夾雜、交錯,終至形成一處特殊的風景─而我們行走、踏查,用視覺與對話拼湊這個地區原 來 ( 可能 ) 有的模樣。 百年一瞬的流金歲月 中山區原本是平埔族的居地,漢人移來,兩隻閹雞換來從此在這落地生根。荸薺、蔬菜、茉莉花 ( 用來製茶 ) 等經 濟作物是本地的特產,文人筆下「劍潭幻影」則讓本地被列入所謂臺灣八景當中。馬偕替患者拔牙,耶穌在此落腳, 而比鄰的行天宮 ( 舊址 ) 亦香火鼎盛。

文/藍士博 本計畫都市社會組成員 現為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魚要入城,鐵要出港,終戰後鐵工廠在此地林立,美軍相關產業也蓬勃發展。福利麵包店、酒吧、旅行社 ( 近 1000 家 )、銀行、報關行,造就本地繁華的熱鬧景況。只是近年來產業外移,鐵工廠拆除以後多半改建成住商混合大樓, 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流動現象,祖厝猶在,子孫四散。過去因為聲色場所的影響,導致本地角頭與外地幫派之間的 不快,再加上延伸而來的諸多問題,使中山區的歷史風貌一度蒙塵。事實上,中山北路一帶幾乎濃縮了臺灣幾百年 來的發展縮影。百年流光在此處迅速流轉、依存,進而與居民產生對話,從他鄉成為了故鄉。 鐵幻成金的空間移轉 當地原先存在的兩處信仰中心──行天宮與神學院,一已別遷,一已改建。耆老這樣告訴我們:現今新興國中的操 場,過去是行天宮的所在,行天宮採三合院式的建築,屋頂蓋著瓦片,埕內時常有菜姑灑掃。如今,只看得見背書包 的孩童,三三倆倆走在放學時候的街道。 老者說父親本來在觀音山上砍柴燒炭,戰後一度在松山當佃農,又來到此地撿拾被日軍擊落的飛機外殼鋁料,並敲 打成鋁桶販售謀生。最後改作泥水工。老者自己過去批菜給餐廳,最遠曾經送到西門町、東區、板橋。也許是因為 為民服務的關係,老者眼見外圍的人事變遷,心裡掛念的還是社區鄰里的和諧與發展。




路口與眺望

老者說:自從捷運站通車後屋價上漲了五成,租金也調高了不少;中山區雖然不在鬧區,但是緊鄰捷運,又在高速 公路交流道附近的優勢,還是頗讓人垂涎。只是,空間的變化固然可能影響人們的生活動線,不變的,卻是人們自 己給自己設定的角色。於是他說:「我目前最關心的還是新興國中單親家庭的同學,還有始終猶待努力的升學率。」 那些一直都在的人們 不管空間地景怎麼變化,當來來去去的上班族退去,那些一直都在的人們,街巷中的居民才是這個街區真正的生命 力所在。婦人說她嫁來此地已三十多年,平日多在廟旁協助顧攤,販賣檳榔、青菜等什貨。行天宮未遷走前,香客 多由廟旁的中山北路二段 137 巷出入,附近人聲鼎沸;行天宮遷走後,新興市場也盛極一時,大概直到 5、6 年前 才開始敗市,終於在 2012 年拆除。 市場拆除了以後,人潮多往東區移動,社區逐漸恢復成純粹的住宅區。婦人告訴我們:街區中央那址公園原來是一 片矮厝,當年鄉里的頭人有遠見,在市府拆除前先將神明安座在其中一間矮厝,得到了保留建廟的資格。超過百年 的神明──玉皇大帝從此座落在公園旁邊,當初新建的廟宇也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天皇宮不是私壇,「庄頭廟」每 年只在正月初九、七月半辦兩次法會。如今信徒多是附近社區的居民,來往出入的信眾與到公園運動、歇涼的人們 其實也已經混雜難清。縱使社區不再像過去一般地熱鬧,婦人與他的子女仍然在這裡安養生息。 語與境的交錯 行走在夏日的中山北路,短短路程讓我們看見百年時空變化的繁華與沒落;訪談過程中的少少話語,個人生命的浮 沉與社區的關係─ ─是更為緊密的連帶還是或近或離?也絕非隻字片語能夠完整地呈現,至少,語言與地景的交 錯,終至在夏日午後成為了我心境中一小小的顯影。

本文修改自 2012 年 8 月 17 日、22 日、9 月 10 日三次訪談的內容,在此感謝多位受訪者。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都市社會組將此區的研究 細分成三塊以及一特殊區 域,每一區塊的特色如下:

1

在 這個區塊裡,有三種不同的土 地利用與居 住 型 態。中山北路二段是金融業、精品店與婚紗街林立

←夾雜在 URS21 基地旁 與巷弄間的磚房人家

的地景;民生東路則是以觀光旅業為主,尤其是日本客群 取向的旅館與商辦大樓,以日文附註標示的店家招牌、菜 單,在這一區隨處可見;到了長春路與林森北路的交叉口,

民權東路

商辦的類型則多了許多中小型企業的貿易和製造業。

2

這些車水馬龍的主幹道旁,多的是商業活動的各種辦

3

新生北路二段

中山北路二段

4

公室與店面;這兩年則因房價高漲,面臨林蔭大道的土地 一地難求,開始有建商在中山北路沿線推出大坪數的住

↓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後方的大草皮

宅高樓,改變了以往的地景。部分業者宣稱,與周圍三四 層樓的建築相比,較高強度的(再)開發,能讓中山北路 這條精華地段的價值充分發揮;此外,近年來因為內湖科

1

學園區與南港軟體園區的開發,商辦在本區的選址需求 有降低的可能,因此在精品店林立的中山北路上,轉而出 長春路

現了住宅大樓。 然 而 在 這 片 繁 華 的 商 業 活 動 與 新 興 發 展 中,轉 進 街 區 的 巷 弄,映 入 眼 簾 的 則 是 建 築 天 際 線 劇 烈 的 起 伏 落

都市社會組 調研方法:透過閱讀文獻與訪談社區組織、 居民、商家,了解居住模式、社區分類與經濟 活動歷 調研方向:定位、挖掘基地範圍的經濟變遷 與歷史特性如何持續影響這個地區人們的生 計與生活 調研範疇:人文歷史脈絡,聚落 / 社區價值 體系及人際關係(包括社會型態,人口 / 家 庭組成、年齡結構等分析) 指導老師:曾嬿芬 (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組員:王俐茹、田家綾、黃健綸、陳盈秀、廖 昱凱、藍士博 

差。除了上述的主要商業帶外,又可分為: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周圍的新 舊建 築 並陳、藏在民生東路以南巷弄 中的日式消費空間、聚盛里公園周圍的住宅社區。 在民生東路與中山北路圍起來的街區裡,是整理昔日

意與都市再生的風格及外觀設計相呼應。

菸酒公賣局建築而成的中山創意基地 URS21;中山創意

但在充滿新機會的 URS21 基地旁,以 及相鄰的新建 住宅大樓之間,卻有一小段秘密基地般的巷弄,是排低矮

基地 URS21 一旁緊連著聚盛里的鄰里公園,周圍則是 二、三十年的老舊公寓與嶄新的住宅大樓比鄰而居的景

的磚房人家。當地住戶被政府認定為侵占國有地,這些住

象。昔日的鐵工廠拆除後,在此改建為集合住宅;而在這

戶卻是早在國民政府遷臺前便世居當地許久,部分以替附

商業活動與建築物密集的中山區裡,此地有著公園與綠

近美容按摩業者洗衣維生。據當地住戶表示,URS21 基

地相鄰的開放空間,附近的新住宅建案數量也較多。這

地興建菸酒公賣局時,就已經有一批當地居民被迫遷,晚

裡正在施工中的新建案基地,不再只是用傳統簡單的鐵

近又因開闢巷弄等名目,有一些居民搬離;這十幾年則是

皮圍起來,而逐漸出現了以人文、生活風格為取向的外牆

持續在和政府打官司,被追討侵占國有地的租金,導致剩

設計,想像建築完工後的風景;此景也與 URS21 強調創

下寥寥無幾的住戶也不堪其擾地離開了。


路口與眺望

民權東路 林森北路

中山北路

2

本 區 塊 街 廓 大 致 整 齊,內 部 巷 道 約 呈 現 井 字 型,建 物 高 度 大

致 呈 現口字 型外高內低的趨勢。中山 北路與民權 東路的建 築 較新,林森北

錦州街

路、錦州街的建築則較舊,林森北路上 的住辦大樓較沒有明確的商業特色。 本 區 塊 最 明 顯 的 特 色 是「 異 國 交 雜」。飲食方面除本地餐館、小吃店外, 以日式 料理為最 大 宗,各間店 鋪的 價 位亦有不同。除此之外,西餐、雲南料 理、臺菜、韓國料理等亦都可以在本地 找到蹤跡。又,休閒方面主要以各式按 摩、養生會館為主,主要的消費對象應 該是觀光客。 本區塊的另一項特色是外圍多為商 辦大樓,內圈才是一般住家,所以內外

↑社區鄰里公園─ 新興公園

在 社區 型 態、生活 步調上面似乎也有 明顯的區隔。外圍的上班 族似乎較不 會走進社區、公園,而居民則也不似上 班 族一般 地光鮮亮麗,從而 形成了兩 個不同的「世界」。 公園周邊的民宅有 許多美髮店、髮 廊,除了當地居民以外,亦有可能為因 應女性上班族的需求而生。 本 區 綠 地 以新興公園為主,周邊 房 屋 多為 4 至 5 五 層樓的 公寓,屋 齡應 有 30 年 以 上。較 為 特 殊 之 處 在 於 公 園旁有一間天皇宮,廟齡約 40 年以上,

↑與新興公園比鄰而居的天皇宮

為當 地 的 信仰中心之一,更 與公 園 的 設立有著相當的瓜葛。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民權東路

3

影響這一區發展的事件是李登 輝擔任臺北市長時期,執行北

投廢娼,影響了本區的發展,使得北 新生北路

林森北路

投的業者轉向其他地區,林森北路上 的酒店也多半在那個時期形成。周人 蔘等電玩業也在此地駐足,產業範圍 擴 大 到吉 林路地 帶以 理容 按 摩 為主 的商業型態。直到扁、馬當市長以後 將部分的色情行業趕到外縣市,並掃

長春路

蕩電動玩具業。起初八大行業來到林 森北路時,利益糾葛引起當地角頭與 外地幫派之間的不快;加上八大行業 延伸形成的社會問題。賭 博、酗酒、 吸毒、搶劫等,讓里民感覺到不安全, 更 讓 幾 處 圍 牆、鐵 籬 圍 住 的 公 有 空 屋,變成當地治安的死角。 近 年 來,該 地 的 情 色 產 業 比 較 沒 落,據當地人的說法,一方面臺商產 業外移,造 成消費 人口的減少,另一 方 面 較 高檔 的 情 色 消 費已經 移 往 東 區,該地的治安明顯改善。有趣的是, 林森 北 路靠 近華 泰 王子飯 店 附 近出

↓→此處特殊的成人娛樂產業

現幾棟較高價位的住宅;林森北路酒 店較多,以前治安不好,這些住宅建 案在 推 案時,為了改變 形象,主要 擷 取中山北路的重要元素 ( 精品店、五 星 級 飯 店 ) 融 入林 森 北 路 的日本 味

( 找日本設計師 ),並在接待中心以藝 術裝置來凸顯定位,主要鎖定的客群 應為理解當地的投資人或在地人。 


路口與眺望

↓此區塊由高處鳥瞰圖

4

林森北路 399 巷、383 巷及 399 巷 30 弄兩路所 夾的是計劃範圍內的特殊區域。沿著 399 巷走進

去即可看見一片草地及停車場,沿著草地邊走,即進到了

30 弄,斑駁凋敝的磚塊老房,看來似乎有些寂寥,與外頭 林森北路上燈紅酒綠的景象,有著天壤之別的對比。該區 域對面時代大廈相應,根據訪問了解到,時代大廈為以前 情色產業相當豐盛的地方,民國七十幾年左右發生致命 性的大火災造成數十人傷亡,後改為套房出租,近期又傳 出有情侶在套房裡自殺的事件。這是個社會事件頻傳的 場域,從訪問僅在幾步之遙的 30 弄居民可感覺出附近居 民對此顯得無奈且事不關己。 走進該街區最重要的第一印象為草地旁的遮雨棚以及 青藍色木造矮房,遮雨棚內擺著爐灶鍋具以及桌椅等簡 陋設備。這裡的住戶在公有地上搭建起自己的平常生活 聚集的場所,一旁的大草原成了他們遛狗奔馳的場所,訪 談時,91 歲的老先生操著濃厚的鄉音,說他住的木屋之 所以沒有被拆除的原因是因為這是三不管地帶,為公賣 局、市政府及臺電所有,每個單位似乎沒有劃定出確切的 範圍,因此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個街廓的範圍破碎,私人領域及公共領域相互夾雜, 前公賣局宿舍(現為國有財產局所有)、臺電變電箱區及 大地主等土地範圍不明顯,而居民生活的私領域更是與 ↓私人領域及公共領域相互夾雜

公領域相互重疊,從訪談中看來,居民們對於生活於公領 域上,似乎有些無奈及不在意,無奈之處在於因為普遍較 沒錢,無能力搬出這個地方,不在意的是他們認為這裡是 三不管的地帶,再活也沒有多久,因此該把握及時行樂的 時間及機會。

→時代大廈今貌 現多經營套房出租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幾個可以繼續思考的議題:

1‧ 住宅問題存在著所有者與使用者分離的狀況:不住在當地的房東不願意整 修房子,影響租戶居住品質,另一方面,在一些區塊上世居但沒有土地所有權 的居民長期以來過著一天算一天的暫居狀態,這包括已經在當地居住的第三 代。

2‧ 幾項更新都市價值、提升生活品質的政治行動與社區力量多排斥酒店的存 在,社區和行政主導者幾乎不提林森北路的歷史與特色,只強調中山北路的特 殊與價值。如何讓酒店這個行業和工作者可以被接納成為都市體系的重要角 色,是一項值得面對的挑戰。

3‧ 居民背景多樣,各種階級行業在各自的空間、時間、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與規 律並存,各自在白天和夜晚所切割的時間中穿梭:無業、兼差、攤販(收入可能 很高)、酒店工作者、小吃店、中小企業業主、大學教授/居民類型:數代世居、 老居民、租戶(套房、樓上樓下住商合一)、少數高價位住宅新居民。

4‧社區並列又隔離:邊界隔絕(399 巷 30 弄)vs. 向中心靠攏(高價位住宅); 林森北路與中山北路的斷裂與連結。有時候隔絕代表歧視,但有時候隔離有可 能代表市場區隔,高房價被隔絕在幾棟建案個案,比較不會帶動房價高漲。

5‧本區塊只有一兩個較大地主,未來開發商整合小地主開發當地,會不會提 高本地的經濟利用價值,以致於沒有產權的住戶被迫離開,並且租金與房價調 高後,長期租戶也必須撤離?這些都是牽動本地變遷的幾項關鍵。




路口與眺望

不新也不舊的臺北市

臺北市任一地點,放眼望去,能看到的絕大多數景觀,都是最近三四十年內纔起建而成的都市地景。除了城西最老 的艋舺萬華大稻埕,另一頭最新的東區信義,中間百萬人居住的大片地帶,都有相近年代下造成的類似城市景觀: 既沒有新出個性,也尚未老出風韻。但也就是這些不新不舊的街房,確實築起了臺北城市的骨與肉。 這些面貌相近的都市區塊,若有其差異性格,常是由經過的道路所主導定義。在我們所注目的中山區段,最重要的 道路是中山北路:一條無論是都市機能上或是文化歷史上都具有指標意義的代表性林蔭大道。而深具在地影響力, 卻常被漠視或刻意遺漏的是林森北路,其夜間的曖昧風華正與中山北路富有現代性的開放明亮性格互為反比。真 正被所有人所遺忘的則是新生北路,因為高架橋與水圳的切割而著實成為都市的背面,也許還期待著鋪面被挖開,

文/凌天 本計畫都市設計組指導老師 現為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

水道重新與都市生活結合的那天到來。 在這三條緊鄰卻又相異的道路之間,不同的建築物件與都市空間究竟如何轉換,讓人好奇而欲一探究竟。若中山 北路面上代表的是「正式」的,經由規劃設計、審核建檔、由上而下而執行成立的空間,則走進街區巷弄,馬上能看 到許多「非正式」的空間,背離整體規劃設計,以加建、改建、暫時或半永久性佔用、改變使用目的等等方法,由下 而上、由內而外地造就著此刻我們經歷的空間現況。 「非正式」的大量發生,介入了原本構建的「正式」系統:這不是違章與否的問題,是法章所代表的規劃管理辦法, 跟隨不上城市機能的更替;是我們的建築無法吸納一個家戶生活其中數十年而必然發生的需求變更,於是人們自 行決定要加一份頂棚、推一組花臺,加掛一個冷氣,改變自家居住狀態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參與塑造了共有的外 在空間。此種狀態隨時可見:「正式」的規劃建構僅是初始出發點,每每過時失效;「非正式」的空間不受設計意圖 控制,反而是真正居住使用之時留下的痕跡。兩者混雜交織的結果,經常是模糊失控卻又別富適應力,共同造就我 們多變的城市經驗。這些性格不明的集合都市體, 以一樓、一戶、一室、一窗為單位,經常仍然在演進的過程中, 從每一位居住者與空間使用者啟動,尋找著「建築物件」、「都市空間」與「居住使用」三者間的平衡。 而我們必須從這些現狀來學習認識常民都市空間與生活。如果城市是本百科全書,每組空間與建築都是一個章節,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都有可讀之處,則這些篇章並不是循傳統出版模式一次寫定,而是如同今日網路維基資源:每扇鐵窗、冷氣、招牌 或加蓋,都是一筆覆寫或修改,留下使用者參與的紀錄。在團隊的研究工作中,我們蒐集這些記錄,分類研究,找 尋共同模式,似乎可以看到每一次居住生活與建築空間折衝之下的過程與決定。這裡的城市空間,是生活與使用參 與過程中所留下的紀錄,而不是設計規劃的結果;是壓縮在空間裡的時間痕跡,仍在蛻變適應折衝進行之中。 中山區建築與都市空間觀察重點

1‧ 在本區中,「正式」與「非正式」的建築與空間現況,並不是以並置共存的方式出現,而是「非正式」以寄生、附 著、蔓延、連結、增補等動作介入,大筆改造「正式」的樣貌。原本正式人造環境中清楚的「內 / 外」界線,因為非正 式的大量介入,其位置不斷推移修改之外,界線本身也被管線、設備、動線等等不斷穿插破壞,經常出現以「外部」 空間或設備支援「內部」空間使用的狀況,而內與外的交互關係更加複雜。 「外 / 公用」的空間概念,在內外分界模糊的地帶, 「公用 / 私用」空間的劃分同樣困難。 2‧相比較於一般「內 / 私用」 「公用」的狀況為「共用」的概念取代,於是出現一種介於公有與私用之間的灰色空間。這些共用空間的出現,或是 私人用途佔用公共空間的狀況,有時也改善了公共空間受到忽視、所有保管權不明、或是規劃不當使用率低落的狀 況。

3‧ 由於成人娛樂行業的集中,本區有全天二十四小時的交通、人流、服務與商業活動,造成日夜空間使用的重疊 與差異。當現況存有此種日夜不斷流動而高密度的經濟規模,有機會考慮一種空間「分層、分時使用」(相對於傳統 「土地分區使用」)的研究、觀察或是設計方法。

4‧ 當原本的「正式」空間受到「非正式」介入修改而在時間內達到平衡,都市更新的動作則又切割街區,讓不論正 式與否的建築演近重新歸零。新的建物若仍以一般「正式」的方法設計,則可以預期「非正式」的元素仍回在正式 建物完成後慢慢出現,重新建立正式與非正式的循環。 


城市百科全書

都市設計組 調研方法:除了以大量地圖、簡報、照片與模型來 呈現本區空間現狀之外,研究的分類方法主要以「正 式與非正式」的觀點來區分觀察的空間對象 調研方向:從空間歷史脈絡,切入交通與區域分析, 進而詳述非正式 / 正式空間的狀態,最後聚焦在重 點區域調查 調研範疇:土地使用及產權判斷、國土計畫及上位 計畫、既有的公共架構(開放系統、道路系統、避難 / 安全系統)、公私領域邊界、社區邊界、都市裡的 家居生活及日常活動、地區性的營建體系關係(包 括社會型態,人口 / 家庭組成、年齡結構等分析) 組員:謝蕙羲、蔡怡霖、楊智涵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正式 建築空間

正式 都市空間 大樓

大樓

華夏

透天街屋

公寓

停車塔

招牌

移動式看板

外掛式平臺

非正式 建築物件 道路

道路

公園

公園

抽風排煙管

棚架

外凸陽臺

屋頂鐵皮

水塔

冷氣

巨型植栽群

廚房

菱角型半包覆

行走寬度

額外用地

樓層高低差

都市貓道

防護意圖

非正式半永久空間

材質拼貼

後增生角度

訊息

非正式 空間型態



洗衣場

混和型

門窗狀態多組成

開口延伸

公私轉換


路口與眺望

正式建築空間 大樓

華廈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平房/透天街屋



公寓

停車塔


路口與眺望

正式都市空間 道路

公園

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非正式建築物件 招牌



移動式看板

外掛式平臺

抽風排煙管


路口與眺望

棚架

外凸陽臺

屋頂鐵皮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水塔



冷氣

巨型植栽群


路口與眺望

廚房

洗衣場

混和型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非正式空間型態 菱角型半包覆



行走寬度

額外用地

樓層高低差

都市貓道


路口與眺望

門窗狀態多組成

開口延伸

公私轉換

防護意圖




PART II

II 城市百科全書─三組調查與研究

非正式半永久空間



材質拼貼

後增生角度

訊息


III 路口與眺望: 論壇與設計提案

Informal Development 非正式的成長 ─ 沿著騎樓或巷弄旁的公共空間挪做私用,隨處可見搭建突出的陽臺和各種廣告看板皆賦予此區非正式的特色。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路口與眺望

這本書是在記錄一個仍在進行中、關於思考、探索與挑戰的建築 / 都市行動。 (2011)以及謝英俊的「人 這行動的出發核心,是兩個曾在臺北 URS 21 展出的建築展覽:MVRDV 的「垂直村落」 民的城市」(2012)。整個行動的短期與直接目標,是參與 2013 年夏天在德國漢堡的 IBA 展覽,但其背後更深 遠的意圖,則是以臺北這個城市的現狀,作為思考的出發點,希望能提出關於現代城市在 21 世紀裡,究竟應當何 去何從的看法。 亞洲現代城市能正式成為都市學議題的探討核心,時間並不長久。我覺得比較關鍵的是有二個出版(與宣言),

文/阮慶岳 本計畫顧問 現為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

其一 是 由 蘆 原 義 信 於 1989 年 出 版 的《 隱 藏 的 秩 序 》(Yoshinobu Ashihara/ The Hidden Order: Tokyo through the Twentieth Centry),其二則是由庫哈斯於 2002 年針對珠江三角洲五個城市所研究出版的《大躍 進》 (Rem Koolhaas/ Great Leap Forward)。前一本以東京為本,重新思考現代城市與其內在文化性的關連, 也辯證了亞洲城市的發展,應該有因應其社會與文化主體位置的觀點;庫哈斯的《大躍進》,則以 90 年代後迅速 發展的中國城市(尤其是深圳)為關注焦點,從政治經濟等現實的角度,省思現代城市在新世紀的全新可能與挑戰, 某個程度也直戳現代主義某種迴避現實的過往舊習。 亞洲城市的角色所以會一直沈寂到近期,當然與自身政經角色的弱勢,有著密切的關連。回顧 20 世紀的亞洲城市 發展過程,除了日本的「代謝派」能延續 Archigram 的思維,拋出一些短暫的火花外,幾乎只能全面追隨歐美為首 的現代主義城市觀念,亦步亦趨以模仿為宗旨地發展「山寨版」的亞洲城市,自體性與完整性都相對闕如。但是從

20 世紀的後期起,隨著經濟的成功發展,以及政治局勢在整體與各自內在的逐步平和鬆弛,亞洲城市開始急遽也 蓬勃的自我發展,暗示著甚至可能新啟不同的論述與模式,並成為此世紀城市發展的可能源處。蘆原義信與庫哈 斯作為當代的敏銳建築師,就是以能夠慧眼見出這時代趨勢,並有能力與之對應、提出觀點,而受到矚目與尊重。 過去兩年分別在臺北展出的「垂直村落」與「人民的城市」,可以視之為對此波以亞洲城市為思考本源,提出新都市 觀念的兩個重要回應。MVRDV 見出亞洲當代城市內在能量充沛不絕的特質,以及有著能以複合、流動與矛盾,來 


路口與眺望

運轉龐大也極易呆滯的城市機器,提出藉著注入新 / 異質的經營計畫,以及針灸般的關鍵介入 / 構築,來激化不斷 面臨僵化與死亡的城市挑戰,同時以自身研發的「村落製造器 ©」(Villege Maker ©)軟體程式,作為使用者訊息 的收集與轉換機制,以能更靈活地回應居住者的意念及需求。謝英俊則繼續他對於「大系統」與「小系統」間的辯證, 基本上將城市以「公共架構」及「自主營建」做出區劃,重新挑戰政府、開發商與使用間的角色關係,其中觸及了土 地的公有 / 私有議題,也延續他所一貫堅持在小系統內,完整執行生產 / 消費 / 分解流程的基本理念。在這其中, MVRDV 與謝英俊所提出的城市觀念,除了有著極為有趣的突破與挑戰外,尤其直接衝擊到既有的法令(土地法、 建築法等),也讓人思考法令與觀念間的矛盾,當如何化解的問題。 在這兩個主軸的發展下,我們同時希望其理念可以結合入臺北,因此挑選了中山創意基地 URS 21 所在的都市區 塊(介於中山北路 / 新生北路、民權東路 / 長春路間),以作為衍生探討的真實都市環境。並且在計畫行動啟始的 階段,邀請曾嬿芬、連振佑與凌天三位學者,帶領各自的團隊,針對這一都市區塊,從都市社會學、都市生態學以 及都市建築學的角度,做出深入的調研及報告,提供給 MVRDV 與謝英俊團隊深化設計時的參考。同時在計畫進 行的中期,另外邀請呂理煌以及蕭有志,二位具有應對堆會現實能力的建築師 / 設計師,以二件直接介入都市區塊 的實作作品,來測試理念與現實環境間的連結問題,也作為此行動內的作品,必須直接連結都市現實的自我提醒。 這兩個與主軸平行發展的調研/實作行動,用意在於探討都市理念與現實基地的必然關係,以避免規劃方案過度 烏托邦化,也期待都市思考可以因為有真實為本,而能更切合地回答時代的提問。但是,這些皆是極其困難的議題 與自我挑戰,整個行動目前仍在進行中,就敬請大家繼續期待與指教!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論壇議題:

從中山林森想像一座城市

阮慶岳:今天我們邀請兩位主要講者,謝英俊與 MVRDV 的 WINY MAAS 呈現他們針對中山區所提出的設計方 案,同時也請到多位優秀的評論者來參與對話。這個計畫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在支持,首先我們請林崇傑處長為 我們講幾句話。 林崇傑:去年在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有一場相信是影響臺灣建築系學生很深刻的行動,就是 MVRDV 的「垂直 村落」展,這個展覽重新啟動我們在面對城市高密度發展過程中,如何找尋一種新的可能性、新的都市規劃與建 築設計的方向。同樣在中山創意基地 URS21,謝英俊的「人民的城市」展覽,也呈現出謝老師過去二十年來,不論 在臺灣或在中國等亞洲地區,他協助許多災後自力重建的過程中,所蘊育出來一種關於「人」的思考。 明年我們在德國 IBA 國際建築展的邀請下,將透過 URS 的啟動、經營與探討關於城市居留的思考,與歐洲社

主持人

會做一個對話。今日論壇是一個過程,我們將結合 MVRDV 的垂直村落想法和謝英俊老師的城市的想法,希望在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

兩者的基礎之下,一同想像未來臺北面對國際社會和都市持續發展的可能。透過這個過程,累積各種想像與討論, 積續能量,讓臺北持續往前走,使我們能邁入國際社會,與國際對話。

與談人 林崇傑/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 謝英俊/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劉曉都/ URBANUS 都市實踐創建合夥人 WINY MAAS / MVRDV 事務所共同創辦人 龔書章/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 王維仁/香港大學建築系主任 SAND HELSEL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建築 與設計系主任 (依發言順序排列)

阮慶岳:本議題為「從中山區想像一座城市」,希望 WINY MAAS 和謝英俊都提出他們對亞洲城市的一個想像和 投射。基地以臺北市非常具有真實性的中山區為範圍,請他們從中山區開始回應對於亞洲城市的觀點。 本次計畫「URS 國際都市再生策略推廣行動計畫:路口與眺望」,針對先前由三組師生所完成的調研,再由兩 位建築師提出他們回應的具體方案。主計畫緣起是從都市再生基地(簡稱 URS),到都市再生前進村落。從點到 面狀,再到區域的思考。以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為思考點,範圍是北起民權東路南至長春路,東以新生北路、西 為中山北路所圍起的都市區塊,此涵蓋三個里行政區,面積約有四十二公頃。接著我們要邀請幾位來賓先一同做 橫向的對話和討論。首先請謝英俊與 WINY MAAS 兩位主講者對於這個活動發展至目前,簡單的回應與看法。 謝英俊:在農村工作我們強調農民蓋房子的自主權。去年我在人民的城市建築展覽所強調的議題,在人類大部分 的地區,建房是生產行為,不是消費行為,但話語權卻在城市裡。其嚴重性,以中國川震後為例,農民在兩年內蓋

文字整理/黃毓瑩 

了兩百多萬間房子,數量規模等於是大紐約地區所有的房屋數,這不是任何現代化工業可做到的,最終還是靠農


路口與眺望

民自力建屋達成。我們用同樣的觀念看城市,以臺北市的民生社區為例,過去是公教人員住宅,但現在是高級住宅 區,這不是透過設計師或都市計畫所形成的,而是人民、市民的力量慢慢打造出來的。另外是自然的力量,如樹木 與水也是非常重要的。現代的城市規劃遺忘市民的創造力和人的因素,並且讓城市本身與自然是對立的,當我們 被動接受自然時,環境便不是好的。因此我們在做任何規劃時,試圖將「人」與「自然」再帶到城市裡。我們提出「市 民的自主性」,或許能跳脫出現有的都市產生架構過程,使市民的自主性能夠凸顯。我們設計的方式是在公共架構 之下,自己蓋房子。透過小開發商、小建設公司、設計師,大家都可以參與城市裡的住房。這是我們最主要的觀念, 也是在中山區的方案裡所要達成的目標。

WINY MAAS:我很喜歡中山區,過去三、四年裡我看見中山區的改變,人民越來越富裕、國際化、甚至潮流化, 但我發現改變的速度並不夠快速。我個人認為中山區居民仍很保守,所以我們的情況有點停滯不前,因此我想先 提出的問題是,能推動垂直村落夢想的第一步行動是什麼? 劉曉都:我第一次來臺灣,對中山區有很好的第一印象,但也可能是相對膚淺的印象。我觀察到臺北是獨一無二的 城市,但也是非常典型的亞洲城市。中山區是一個層次豐富、多種人群共生共存的街區,如何能成為一個繼續健康 發展的地方,我相信這兩位講者所做的提案也是期望將城市變得更豐富。豐富化的形成以強勢的人工方式是無法 介入改造的,這是需要自然生成的城市肌理與狀態。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的角度,另一是從城市型態的角度。我認 為城市像是人的機體,我們需要從較小的區域再反看整個城市的地位是什麼,找尋「混合的價值」,各個階層的人 一起生活的意義。如果城市如人的機體,不同區域有不同的功能,如有消化的系統或是排泄的系統這樣不同的區 域產生,那麼中山區如何被定位,是我想知道的。 龔書章:我從小在中山區長大,現在看中山區的改變非常大。這整個 BLOCK,在我小時候有兩件事情是謎樣的, 一是現在的中山配銷所,當時是被封閉的;另一是我永遠不敢去和不能去的新興綜合市場。中山區有三條氛圍、個 性極為不同的主街道:中山北路、林森北路、新生北路。個人最好奇也覺得可以切入探討的地方,除了現在的中山 配銷所,我認為應該從對角線另一端的新興市場切入。市場後有一條密度非常高、布滿小住宅的區域,其密度和生 



路口與眺望

活狀況與中山配銷所不同。我認為中山配銷所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啟動器,當這兩角在不擾動裡面住民的狀態下被 打開時,這區是有機會被重新解構。這兩年我關注臺北市城市發展,做較多討論的是在臺北市木柵區安康國宅,這 是一個典型且存在已久又非常弱勢的國宅,位在一個非常熱鬧的區域,但國宅內卻非常蕭條。面對安康國宅,我們 認為一個城市設計應該面對的是「設計機制」,而不只是設計空間。機制會從居民於混居時面臨最大的幾個問題開 始,包括教育、社會心理等問題,我認為這要借助外在很多的力量去改變。臺北市這兩年非常努力實施,讓建築師 們終於與外界許多不同領域的人碰撞在一起,也因林處長提出 URS 得使建築人集中火力,聚焦討論城市問題,或 在各個面向做較大的接觸。如果要啟動新的機制,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在迷戀有機的或有趣的混雜生活而已,而是 在裡面要加入如社會議題、經濟、教育、社會心理的啟動器,才有機會作為一個反動,也是我對於第一步所提出的 意見。 王維仁:我認為核心議題是在城市轉變的過程中,如何維持城市的多樣性,與城市居民或個體某種程度上的自主 權。自主權形成了城市的多樣性。首先我想定義什麼是 vertical village,vertical village 對臺北可能代表什麼 意思與是否存在。village(村落)是在傳統農村社會裡,村民有自己的土地,經過發展、家族系統的劃分就出現了 聚落,型態可能是格子狀或格子狀的變形。村民在一種宗法制度的共識下與營建系統的制約下,這制約也造成一 種文化的協調性,因此形成所謂村落的自主性,這是我們傳統聚落。 中山配銷所這地塊有什麼條件做 urban village ?我想是藉 urban village 概念去形成一種新的城市關係,即 是個體(part)和整體(whole)的關係。戰後有很多建築師都在思考如何從傳統的村落系統裡,包括出入系統、地 塊系統能夠形成一種相對有自主性或有機的關係,使得個體可以成長,但個體與整體之間又有一種整體的概念,我 認為在這議題下,需先釐清產權問題。如果每塊土地擁有權變大了,裡面可有更多戶居民居住卻還能保有原來巷弄 系統裡的多樣性,如通透性、可辨識性等,即使在不同大小規模的開發裡,我們還是可有好的城市品質。 香港也多談論垂直城市,密度增加後,個體是否不再是 figure 與 ground 的關係,而是變成 sectional 的關係。 謝英俊希望在這過程裡,讓每個人還是使用一種營造體系蓋自己的房子,我認為這牽涉到一個更大更勇敢的開發 系統的改變,若要使居民有自主性,就必須賦予居民土地的權利。 林崇傑:多樣性的存在是城市有競爭力、可持續往前走的重要關鍵。垂直村落揭示的是很關鍵的議題。在臺北這樣 非常緊密的城市,往上發展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挑戰。Vertical 關乎關鍵的兩件事,一是密度、一是效率。這包含整 



路口與眺望

體城市運作營造體系、整個城市運作資本市場。Village 村落,也是談兩件事,一是維繫過去人與人或群組與群組 的「關係」;另一是原來人們可能對自己擁有的主張或意見,在這樣的過程中仍可被保存。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從 2009 年開始推動 URS,就是在面對這個城市是不是只有一種單一的價值和發展途徑嘗 試尋找新的可能性。這新的模式不關乎建築被重建或被保存,而是面對這城市、生活在這樣的區域裡,我們對自己 城市的態度和生活的價值是什麼。我們希望在一個快速發展、密度密集,有很大成長壓力的都市裡,讓多元不同的 聲音同時存在。過程裡一定會有 struggle,如何在爭執之中找出彼此可以共榮共存的方式與態度,是我們在進行 的。我很期待透過這個基地的發展,一個非常典型的亞洲城市型態,在臺北又是非常獨特的區域(過去有色情行業 與暴力組織),在轉換過程中,提出新的可能,作為這城市多元想像的部分。就如本論壇的題目:路口與眺望,我們 的確在路口,也在面對未來眺望,只是找出一條正確的路其實是需要大家的參與。

SAND HELSEL:我認為臺北在亞洲高密度城市裡,都市村落發展非常蓬勃興盛。人與人之間有不同的連結、想 法與互動模式,這樣的關係很好。十二年前我對臺北的印象,是我看到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繪製的一張正式地圖, 地圖裡標註出正式、官方合法建築,同時也斜線畫出非正式或違章建築所在的區塊,我當時感到意外,為什麼政府 會如此在意違章建築卻也同時出現在地圖圖面。當時林崇傑處長告訴我,這就是城市,也是臺北精神,許多餐廳、 攤販都來自於這些所謂的違章建築或非法聚落之中。地圖裡可看到不同的階層同時存在,非常有趣。非法聚落或 違章建築就是代表城市的精神,城市的特色由此而生,產生不同風格。這是容許個人表達的精神所在,我也觀察到 臺北有許多具有草根特色的建築、草根的運動,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過程。 另一個是好幾位講者都談到的機制問題。比如提到 URS 是由點擴散到面的力量,但我們是否有其他可能性?比 如我們觀察當地民眾長期積累的改變的動能和力量,是否能從原來既有的力量去發展成都市未來再生的方向。另 外是規模,有哪些非具體或非實體的方式是我們可以達成都市再生的方式。另外是速度,速度和生物與城市的建 構發展有關,比如在中國有許多城市是快速發長、快速再生,這種情形之下,快與慢會導致出非常不一樣的結果。 臺北在都市發展過程中,有建築、社會學、景觀設計等不同面向的共同參與,這也是非常具有臺北特色的部分。 我好奇也想瞭解 URS 再發展之後,對未來的衝擊和影響是什麼?建構這樣的經驗後,對當地民眾留下什麼樣的印 象?是否能夠成為未來發展與改變的動力?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提案一

公共架構下的 自主營建

Proposal 1

Constructing Empowerment by

謝英俊 


路口與眺望

城市中的自主營建 城市中大量發生的居民自主 營建,構成極為豐富且具體 的城市型態。城市成為一種 豐富的生活載體。

城市裡的公共性 不僅包括開放空間,還須考 慮居住空間。 開放空間

居住空間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城市生態運作機制

自然循環系統 社會循環系統

班 海 姆 在 巨 型 結 構: 最 近 的 都 市 未 來

自主循環系統

(Megastruc ture: Ur ban Futures of The Recent Past) 一書中,引用楨文彥的巨構定義作 為其出發點:一個巨型結構構架,在這個構架中城 市所有功能或部分都被收容其中。”在這裡,城市 不再被認為是個別建築以偶然性為基礎進行的簡 單疊 加,而是被構想成一種可持續生長的複雜結 構,以不同的生長、完善以及老化的程度分別為不 同層面不同尺度的一系列元素:一種永久的和起支 配作用的構架,包含次要的和短暫的空間需求。” 達成居住公共性

推動社會再生產

恢復自然生態

巨構有兩種基本結構類型的差別,一種支撐結構 只 是中性的網狀系統,另一種則將支撐結構用作 紀念性架構,前者如佛雷德曼和伍茲設計的柏林 自由大學,後者如新陳代謝派主義和阿基格拉 姆 派所做的工作。除此之外,巨構尚有未被挖掘的潛 能,可以作為第三種結構類型出現,正是我們對城 市未來發展的願景,在這裡巨構的作用是為一種真

私有化

正的城市生態提供支撐結構,這種城市生態的實 現包括三層循環系統 ─自主循環 系統、社會循環

當前模式

消費

分離體

生產

共同體

系統以及自然循環系統─的建立與完善。 在這樣的第三種結構中,城市的規劃同時考量開 放 空間以及 居 住 空間,並經由生產的共同體 去促

公共性

成,固能循環出健全的公共性。它能取代人類目前 在城市的居住行為一連串消費及私有化過程所造 成的分離的個體。 

未來模式


路口與眺望

自主營建

自主循環系統

自主循環系統是指在城市聚落共同體中,個體可利用巨構架設的空間,自主建立一系列微型循環系統,以此對資本主義生 產關係進行切割與重組,對已被破壞的生產消費鏈條進行主動修復。由於城市本身運作機制的弊端,以及產量效率決定 的化工產業之介入。利用開放的營建體系與簡化的工法,讓居住者得以協力進行建築增改建的可能,在此過程中不必依賴 外界技術、設備和勞力,僅有社區居民協力完成,因此可在減低造價的同時完成社會的互助組織,以及相互的深入溝通和 社群認同,進而在生產 - 消費以及日常生活實踐的理論基礎上,完成激活社區的精神價值與歷史延續性的任務。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1

2

3

3

公共性層面 結構體 1 共同底 : 人工地盤結構 2 開放建築

4

空間 3 簡化建築圍護體 : 屋頂和牆面 4 公共平臺 : 陽臺和走道

4 


1 2

3

三層人工地盤為一個組合單元 節約面積、居住私密性 1 每層樓梯鏈接四戶

一組水平公共交通 2 3 水平交通鏈接一組樓梯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自主營建手冊 容積 生長

空間向上的垂直 增加行為

原狀

材料 擴展

填充

空間向外的水平 增加行為

空間向內的植入 增加行為

結構

輕鋼

圍護體 1 磚、石材

5 玻璃

2 金屬

6 纖維

3 草土

其他

4 竹、木材

擴展

6 3 生長、填充

4

擴展、填充

2 1 5




路口與眺望

使用 居住

商業

A

信仰

B

普通住宅

安全

舒適

菜園

結構

日照

都市農業

結構安全性

C

社區商業

本地廟宇

防火 單元佈置滿足日照間距要求 ‧ 圍護體使用 ‧ 耐火性材料 ‧ 進行防火重劃 ‧ 設計安全通路

A

私密性

防風 B C 自主營建時要注意附加物的加固 避免風災引發安全隱患

‧單元佈置滿足日照間距要求 ‧ 自主營建考量鄰里私密性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自主營建案例

0

第零階段:一口之家 購買一個容積單元,進行 家屋自主營建

第一階段:一口之家

1

庭院 + 門廳 + 起居 + 臥室 + 衛 生間 + 廚房 + 屋 頂 菜 園 + 雜貨商店

2

第二階段:兩口之家 庭院 + 門廳 + 起居 + 臥室 + 衛 生間 + 廚房 + 屋 頂 菜 園 + 雜貨商店

二樓增蓋一臥室一書房 相應增建樓梯和陽臺

一樓增加凸窗縫隙增蓋 雨篷用於洗衣儲物

增蓋一間雜貨商店 及附加設施 


路口與眺望

3

第三階段:兩口之家 庭院 + 門廳 + 起居 + 臥室 + 衛 生間 + 廚房 + 屋 頂 菜 園 + 雜貨商店 + 書房 + 陽 臺 + 儲物

4

第四階段:四口之家 庭院 + 門廳 + 起居 + 臥室 + 衛生間 + 廚房 + 雜貨商 店 + 書房 + 陽臺 + 儲物 + 廟宇

5

第五階段:兩口之家 庭院 + 門廳 + 起居 + 臥室 + 衛生間 + 廚房 + 雜貨商 店 + 書房 + 陽臺 + 儲物

二樓增加儲藏室 增加凸窗 二樓增加玻璃門 二樓增蓋一臥室一書房

一樓增蓋一臥室

一樓增蓋雨篷增建休閒空間

更換鐵皮屋廚房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6

第六階段:五口之家 庭院 + 門廳 + 起居 + 臥室 + 衛生間 + 廚房 + 雜貨商 店 + 書房 + 陽臺 + 儲物

二樓增加儲藏室 

7

第七階段:五口之家 五口之家,經營一個雜 貨鋪與一間廟宇。


路口與眺望

模擬配置圖

365M*260M=94900M2 約 9,5 公頃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模擬透視圖




路口與眺望

聚落重塑

都市農業

容積重劃

社會循環系統

社會循環系統擬在社會運作機制範疇內建立良性循環,包括經濟結構、社區精神、歷史文化等多個層面。聚落重塑擬 喚回因城市發展而消失殆盡的社區精神。多數農業生產消耗循環鏈條已經斷裂,引發一系列社會危機。擬建立的都市 農業系統,試圖修復此一鏈條,嘗試引入糞尿分離廁所,回收有機糞肥,灌溉都市菜園,對農業生產運作機制進行優 化和重組。並透過容積重劃,執行社會循環系統。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本地居民

老居民

工作移入 租住者

世居無 產權者

城市介入者

商務人士

本市消 費者

本市特殊行 業消費者

觀光客

旅遊者

高價住 宅業主

社區商業 經營者

城市商業 經營者

聚落重塑

辦公樓

城市商業

高價住宅

高價住宅業主

商務人士 消費者 城市商業經營 者

普通住宅 工作移入租住者

特殊行業從業 者

人工地盤

都市農業

自主營建

容積重劃

聚落重塑

本市特殊行業 消費者

社區商業

無產權棚屋 世居無產權者



自然地景

旅遊者

老居民

現狀

特殊行業場所

本地廟宇

社區商業 經營者

社區公園

策略

特殊行業 從業者


路口與眺望

商業

居住

廟宇公園

現狀:1. 地塊內社會階層高度混雜,但不同階層之間聯繫缺乏,活動區域相互隔離。 2. 本地居民社群關係存在於同一階層內部,不同階層之間社群關係較弱。 3. 行業內部社群關係亦相對隔離,特別是在特種行業內部。

自然

經濟關係 > 社群關係 社群關係 > 經濟關係

未來:1. 恢復自然地景,搭建人工地盤,發展都市農業,提倡自主營建。 2. 改變居住垂直發展傾向,引導居住水平方向發展,拉近不同階層本地居民社群關係。 3. 利用都市農業和自主營建,加強居住和行業組織共建,重塑本地社群精神。

人工地盤─辦公樓

社區商業

人工地盤─社區公園

人工地盤─社區商業

人工地盤─城市商業

高價住宅

普通住宅

消費者 人工地盤─ 自主營建住宅

特殊行業場所

城市商業經營者

人工地盤─ 特殊行業場所 商務人士

無產權棚屋

本地廟宇

人工地盤─ 廟場

城市商業

人工地盤─城市商業

辦公樓

人工地盤─辦公樓

人工地盤─ 自主營建住宅

工作移入租住者 旅遊者

本市特殊行業 消費者

老居民 高價住 世居無 宅業主 產權者

社區公園

改變

人工地盤─ 社區公園

社區商業經營者

人工地盤─農田 人工地盤─農田

人工地盤─ 特殊行業 特殊行業場所 經營者

人工地盤─社區商業

自然底景

未來

自然底景

人工地盤─廟場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魚 在地經濟

都市農業 共同工作

家禽

昆蟲

新增都市農業活動,以自主農業 循 環 系 統 的 完 善 推 動 生 產 ─消 費這一鍊條,拉動此一鍊條上不 同人群之間的聯繫。

社區市場 高效益作物

生產

社區

都市

農場

尿糞分離廁所 持續的

都市田地

水資源管理

雨水回收 雨水灌溉 垂直的



容器


路口與眺望

容積重劃

都市農業

設備

現 狀 樓 地 板 面 積 總 和 130 萬 平 方米,居住人口 1 萬人,工作人口 1 萬人,容積率 5。 在未來規畫願景中,基底面積增 加,並 逐 步 建 設 三 層人 工 地 盤, 容 積 率 提 高 一 倍 到 10,樓 地 板 面 積 總 和 增 加 一 倍 到 260 萬 平 方米左右。未來人口數量增加一 倍,本地居民 2 萬人,工作人口 2 萬人,加大住宅和 社區商 業 所占 比例,減少城市商業和其他所佔 比例。增加自然所占比例,其中, 農 業 用 地 達 到 60 萬 平 方米;按 每人每年 100 平方米估算,提供 30% 人口的自主循環,可考慮垂 直種植和屋頂種植。

50%

40%

城市商業

社區商業

道路

100% 住宅

水系回歸

10% 其它

未來

自然

樓地板面積總和 (200%)

道路

35% 城市商業

自然

14% 100% 社區商業

住宅

6% 其它

現狀 樓地板面積總和 (100%)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自然地景

自然循環系統

自然循環系統試圖確立一種態度,即將自然作為人類城市生活之底景,將巨構架設於此自然底景之上,在這裡,自 然能夠繼續保持原有的循環系統不受破壞,進而對城市進行營養反哺。臺北市在都市化環境變遷過程中,從臺北湖 到農業時期的柳公圳水利設施,原本縱橫交錯的水圳空間,由於農業灌溉功能隱退,逐漸被填埋加蓋,帶來一系列 能源、災害、環境等負面壓力。將原有河川生態系統帶回臺北,對於恢復水域及陸域生態間的互動關係,提高洪災自 癒能力,改善都市自然生態環境等方面各有裨益。




堀川 臺北盆地由於原為古代湖泊沉積的河床, 地勢低窪,故地下水蘊藏豐富,地下水位 甚高,掘地即能得水。 在都市化環境變遷過程中,從臺北湖到農 業時期的 瑠 公圳水利設施,原本縱橫交錯 的水圳空間,由於農業灌溉功能隱退,逐 漸被填埋加蓋,帶來一系列能源、災害、 日治時代由臺灣總督府於 1930 年代興建的排汙水溝寬達 47 公 尺,一號線特種道路 ( 今臺北市新生南北路 ) 中央設置的十三公尺 寬排水溝渠(特一號排水溝),俗稱「堀川」,部分沿自清朝瑠公圳 的支流;主要功能為防範南北向,因坡度造成的洪災。此排水管道 並於 1970 年代加蓋成為新生北路高架橋後仍續存。

環境等負面壓力。將原有河川生態系統帶 回臺北,對於恢復水域及陸域生態間的互 動關係,提高洪災自癒能力,改善都市自 然生態環境等方面各有裨益。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引進自然循環系統的都市更新

現狀 道路

普通住宅

無產權棚屋

高檔住宅

政 府啟 動 搭 建 道 路上 方人 工 地 盤,進行 容 積 重劃將新增 40% 容積分為三部分,一用於營 建低收入者住宅,二用於補償容積差給原住居 民,三用於吸引開發商興建後續人工地盤。

政府拆除棚戶區

階段一 道路占 40% 基地總面積

開發商購買土地 營建高檔住宅

階段二

開發商進行都 市更新營建高 檔住宅

開發商進行都市更新 營建高檔住宅

原住居民在新建人工地盤 上,進行家 屋自主營建,展 開都市農業活動,居住水平 向 聯 繫 實 現 聚 落 重 聚,達 到共同利益。

開發商進行都市更新 營建後續人工地盤

基礎設備

未來 人工地盤給予自然底景的回歸以可能性

都市更新的一種可能性



都市更新的另一種可能性


路口與眺望

基地介入進程和依據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道路上搭建增加 容積整理臨時建 築用地

整理開放空間 /空地

停車場 臨時建築用地

公園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

第五階段

整理公有土地

改 造 老 舊 高 層, 結合人工地盤 / 市 政設施 / 管道

改 造 平 房 區 塊,結 合人 工 地 盤 / 市 政 設施 / 管道

公有土地

老舊高層

平房區塊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新生北路二段

林森北路

中山北路二段

基地介入的階段示意圖

NOW

PHASE I

PHASE II

FUTURE




1

路口與眺望

模擬規劃圖 1

2

3

4

5

6

1 開掘恢復水系 2 新生高架開放為公共綠地 3 林森北路商業街兩側人工地盤後退塑造空間品質 4 保留基地內原有公共開放綠地 5 對基地內超高層建築和較新商業大樓進行保留或改造 6 保留基地內傳統廟宇等社群信仰空間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模擬規劃圖 2




路口與眺望

模擬規劃圖 3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提案後的討論

自主性 v.s. 公共性 王維仁:對於提案圖面,哪些是可控制的?哪些是民眾擁有的自主性?如果這是一個 Mega-structure,最重要 的系統項目是什麼,顯然有些得由建築師來決定。這與我們現在購買住宅的模式的差別在哪裡?如果這是一套系 統,那麼能夠容許大開發商進來做哪些事情,中開發商做哪些事情,小開發商做哪些事情,最後業主可以做什麼 事情,那麼我認為這對這城市的 decision making 的多樣性就有貢獻了。但在目前方案進行到現在的圖面中, 尚未看出這四個層級關係與其各自扮演的角色。如何定義那幾個層級出來,每個層級都有清楚的參與者,我認為 這是可以進一步定義的,這個「多樣性」如何在我們的 search 裡顯現出來,我覺得是成功的關鍵。

與談者

謝英俊:方案裡的框架空間有其自由度,但並非沒有約束。與我們現在公寓大樓不同之處在於開發商只做空間架

阮慶岳/王維仁/龔書章 Sand Helsel /劉曉都

和發言權就多了。因此, 「公共性」是一個關鍵,建築結構成為公共設施,影響到的是對結構的思考管理便不同。 「公

構,架構內由另外的小開發商或小公司處理,因此可能變成一百家開發商,商品的可能性多樣了,民眾的自主性 共性」是我探討的主軸之一,涵蓋的內容如防災、綠化和微氣候的控制等。所謂「公共性」只有道路、鐵軌,更可 以是屋頂平臺的綠地。當市民可以決定自身房子的每一個地方,決定權多了,社區意義就出現了,不是被約束的 方式,則後續所產生的連鎖效應就很大。社區的村落意涵是居民彼此慢慢形成,公共架構設計不是最必須的項目, 即是,規劃者城市的決定權或居住的決定權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掌控,而是慢慢將一些項目放回去讓市民決定。這 種狀況之下,社區的民主機制就會出現了。 協商機制的產生 王維仁:民主機制如何出現?在一個城市裡多樣性如何保持,個體(part)如何在整體之中被定義出來?我想這 牽涉到權利和協商,因此在這個系統裡,如何產生出協商機制?比如傳統社會裡,客家土樓是在宗法制度下,經 過宗法制度來協商,將來在這樣一個城市裡,有一千戶人家,個體數量越大時,個人就越小,除非決定的決策層

文字整理/黃毓瑩 

級化。而這也是此方案裡非常有潛力的地方,將四種層級再定義。


路口與眺望

龔書章:開放性的公共架構,我提出兩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在日本已經有所謂的開放式住宅,其有固定、清楚 的社群,甚至在進住的社群之間還要再達到協議狀態。協商的狀態,當基數與母數大到一定程度時,壓制性最大, 當基數與母數是一對一時,協商就會在兩肇的關係,所以我認為「機制」是最有趣的部分。另一個案例是今年威 尼斯雙年展的金獅獎作品,在委內瑞拉的一棟爛危樓公寓,之後變成了開放住宅。營建商將樑柱與樓梯施做完畢, 還來不及完成電梯部分就結束了原始的建造,可是之後卻是由另外一群貧民在持續 work in,十幾年下來這群貧 民建構了自己的非體制性的協商,與日本案例的協商狀態不同。這兩個案子所呈現出來的開放性住宅,包括公共 性,面對的是完全不同的狀態。所以我想回應的是,如果謝英俊的方案有機會再往前發展,在於中山區這樣的架 構裡,這是一個非常 universal 的狀況?還是這是中山區裡某一個點所建構出來的特殊開放機制?而協商狀態 是像委內瑞拉那般由進住的人因為有個無計可施而必須遵守的底層限制?還是像日本這樣開放型社會,有最大 的 freedom ?指的不是佔據空間的 freedom,而是在想像空間的 freedom,這兩者是不太一樣的。 謝英俊:所謂的公共性,其實很多的工作還在實驗,這只是一個模型。在這原則之下,甚至對於一個開發商而言 也可以有想像空間,但這想像只侷限於其可做的公共架構部分。我們在探討公共架構的思考時,不是僵化的,這 只是一個概念。我們可以發展出不同的狀況,但這只是一個工具、一個概念或一個原則。委內瑞拉是特殊時空的 產物,是被動的,但我是主動的。 失控與控制

SAND HELSEL:關於「失控的城市」問題,您有提到香港與紐約道路尺度形成的案例,但我的看法是,這兩個 城市是不斷演進的過程,而不是失控的。我的第一問題是,什麼樣的情況你認為是「失控」?第二個問題,對於這 些超過你可控制範圍的事務是否感興趣?你是不是能接受或喜歡這些所謂失控的事務? 謝英俊:所謂的失控是在既有的學理架構之下,是失控、不合理的。我所謂的失控是與現有關於都市的控制機制 或設計機制這個標準在比較。大陸的城市是在控制當中的,道路都被計算,但仍然塞車。所以我們對整個都市的 看法有很多的誤曲,以為在控制的機制裡,其實不然。我們的控制要有節制,只控制可以控制的東西。所以都市 應該有很多灰色的狀態,而非現在都市計劃裡看來各種區塊使用顏色都有,這樣會被框死。

SAND HELSEL:從我看到的提案裡,我認為你還蠻享受這些失控的部分,給予大的架構之後,容許居民在自 己的環境裡做出一些超過控制範圍的行為,讓他們有些自由度存在,所以我有興趣瞭解,若未來這提案能夠大規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模被實現後,會有哪些可控制和可能會失控的地方?譬如在這麼大尺度規模的案子裡,也許道路寬度是被限制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居民的限制是不是會增加?居民能夠失控的範圍是否因為建案擴大之後,而反而縮小? 謝英俊:享受失控的狀態是蠻高的境界。在農村蓋房子,最享受和欣慰的就是那種失控的狀態,而且我們想盡辦 法出現這種失控的狀況。但是失控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對於一個專業者來說,如何拿捏兩者是決定我們設 計好壞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在農村工作的經驗。我們以為我們控制住了,其實你是沒有控制的;該控制的 你沒辦法控制,我們的城市通常是這樣產生的。所以我常提到所謂「負面的設計」,想了十點設計,最後將七點拿 掉剩下三點,這是一個訓練,是一個重要的掌握能力。 容積與密度 劉曉都:亞洲城市普遍的問題是,有很多人口超過一千萬人的超級城市。這個高密度人口的城市,一定要有一種 非同於西方城市的發展模式,無法按照歐洲或西方傳統的城市規劃和設計思維去發展。謝老師最想做的就是自 由度,並且想辦法正規化,但我關注的議題是該怎麼落實?第二,在這麼多層級發展後,需要社會重新組織,組 織的分配過程不一定民主,因為這是按照價值來分配,例如陽光權的問題,陽光多,房屋價值就高,影響到有錢 人就會買這區,漸漸形成豪宅區;無法被陽光照射到的房屋,價值可能就低,這會形成一種階層的層級分化。這 時候我們原來希望這裡是相對混合的街區,實際上是秘密在改變的。 謝英俊:我們強調家居和居住才是城市的生活重心,所以這方案大部分還是做居住行為使用。居住的想像是這個 城市的重心,容積若按照法定是八,我們將現有街道全部合在一起計算,街道約佔這區塊百分之二十多的面積, 所以相對來說仍是比法定寬鬆許多。我們一個單元框架約兩層樓高(七米二)。這樣高密度在臺灣或在臺北尚未 見過。因為土地細分的問題,讓我們現在建築物不能水平延展開,串連在一起,而是必須一棟一棟像蔥一樣插在 地面上。 王維仁:臺北市人口已經停滯不成長,臺灣人口數也下降,臺北容積的提高只是在這城市轉型的過程中,讓資本 可以更加集中化。因此我認為若這個地區再經過 exercise 後的結果是 8,那麼我認為這是要重新檢討 urban

renew 的目的在哪裡。 林崇傑:幾個建議,你的開放系統提到兩件事情,一是營建的過程和系統,一是社會的系統,這是兩件事。這次 


路口與眺望

IBA 在德國有史以來邀請歐洲以外的城市參加,這時候臺北到底能提出什麼樣的論述?我個人認為謝英俊最擅 長的在過去二十多年來,透過不管在中國或臺灣災區等等這種自力營造所產生出的對話,不管外表形式如何,形 式背後那套邏輯和哲學論述,我覺得應該被彰顯出來。我認為不必落入容積 8 這種議題討論,因為這並不是您 過去二十年主要的戰場。在 IBA 這樣的場所,臺北與國際對話時,我覺得關鍵在於: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在過去的 基礎上與國際說明所謂的 open system 是什麼。等於是將累積於臺北非常獨特的經驗,甚至也代表亞洲向歐 洲社會發聲,我認為這是一個可能可以持續進一步發展和討論的建議。 建立臺北論述 王維仁:如果臺北有什麼特色是讓大家喜歡,我覺得第一個應該是臺北的巷弄文化,如青田街、永康街。在日 本人最初的都市規劃過程中,街巷裡有公園,於是有了社區生活。第二個是土地使用方面的相對彈性,商業區 被分到街廓的周邊和較大的巷子裡。第三個是政府執行力稍微較弱一點,因此大家就混合使用,所以巷弄文化 加上 民主化的結果,社區化就產生 大 量的中產階級,這種生活讓臺北相對於香港來說,臺 北有另一種城 市的

impression,我覺得這些事情是臺北最大的論述,如何與其他國外城市產生差異性,形成自己的特色。都市需 要更新,否則會老化,但在都市更新中如何將原來簡單的特色抓住,是重要的。另一個臺北的特色是地產商的分 布相對的好,小地產商較多。土地劃分的控制權和地產商的大小,與這個城市的多樣性,也是臺北論述的特色。

SAND HELSEL:如何讓國外的人理解這就是臺北,不是香港或東京是很重要的,依目前提案看來,它其實可 以被放在香港、東京、放在世界各地。因此臺北特色在哪裡?這設定與中山街區的關聯又在哪裡? 謝英俊:這裡所談到人文、歷史的特色,是我們接下來過程中會思考的課題。 


提案二

垂直村落― 臺北中山區實踐 翻譯/錢佳緯 林均穎

Proposal 2

Vertical Village ZhongShan Application by


路口與眺望

垂直村落為 2008 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 會啟 動 的明日博物館 第四個計畫。這個計畫 試圖探討亞洲城市面對人口與經濟所帶動的 急遽 轉變下,一種因應都會生 活 趨勢的新居 住型態,並透過實驗性與直接概念的研究示 範,期待為城市生活帶來想像及持續改變。現 在,以 臺 北市中山林森一帶的 基地 來發 展 此 計畫時,這個進行中的概念的下一步是甚麼?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背景分析




民權東路

中山區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 位置 開發年份

25˚05´82.14"N, 121˚52´55.87 "E 0.25 公里、2.5 分鐘 1901 年

適法性

合法

建材

磚、水泥、鐵皮

與市中心距離

土地利用

公共空間 私人開放空間 綠地

新生北路二段

交通運輸

3.19 0.48 0.23 0.05 0.15 0.03

中山北路二段

容積率 建蔽率

用途 住宅 商業 公用

0.31 0.61 0.08

基礎建設 主要交通工具

地鐵、汽車、公車

電力

0 0 0 0 0

污水 供水 瓦斯 廢棄物

資料來源:中央主計資料、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臺北市中山區戶政事務所

長春路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土地利用

從這張地圖可以看出,此區的土地 利用相當多元。以單一用途建築而 言,辦公室與商務建物幾乎完全座 落在主要幹道旁,而住宅則幾乎全 都位於街區中間的小巷內。

住商混合 辦公室 綠地 商辦 公用 住宅




辦公室

公共用途

商業

主要道路上的空間多半

這個區域中有一些公家

當大部分的辦公室結束

為商業和辦公用途。

機關。包括南端中華電

他 們 一天的工作 時,餐

信營業 所,東 北 端的學

廳、商 店、和 娛 樂 產 業

校。區 域的中心則有中

才剛開始它們的一天。

山 創 意 基 地 URS21, 一個創意群聚發生處,

即便是最清靜的巷弄也 轉變成熱鬧的區域。

這裡有展覽等相關的工 作和活動在進行。




住宅

住商混合

綠地

住宅主要遠離主要道

主要道路上的部分大樓

各種 用途共 存,綠 地也

路。每戶住宅都被使用

中,商店和 辦 公室不僅

混雜於建築環境中。中

者添加個人所需而共同

出現在一樓,其 餘 樓 層

山北路上的行道樹整齊

形成顯著的特色。這 些

也有。這 顯示了非常混

排列添增了這條忙碌道

添 加 物 包括了植 栽、冷

合的空間使用模式。

氣、鐵窗、棚架等。

路 一 些自然 氣 息,此 區 內的公園也強化了此區 的自然樣貌。




規劃發展 樓高規範和使用分區地圖 中山區多數受「四級商業」法規規範,為 城市、區域、國家級企業與服務,以及大 型商業活動制定方針。這些方針詳細規範 了必要的考 量諸如 提供現有的大樓充分 的自然光線,以及對於提案興建的大樓高 度和使用上的限制,這裡針對動線上以及 不同高度大樓的逃生也有很明確的原則。 這個方針怎麼影響人們興建大樓?是否有 可能 讓 這個方針成為都市在發展時的優 勢?當我們建造中山區時,我們是否能利 用這個方針去延伸出一個新的方法?

四級商業 三之二級住宅 學校 公家機關 市場 綠地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內政部營建署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Height Ratio = (Road width+front retreat) x 2

Height Ratio = (Park + Road width + Front retreat) x 2

高度和分區管制分析

Road width

2.5 m

Park

Road width

分區管制 第四種商業區 容積率 建蔽率 高 前院深度 側院深度 後院深度



3-8( 道路寬 *5) 0.75 2 X X 2.5m

3m 3m 3m 3m

2.5 m


路口與眺望

樓高及出入口規範

樓層數

樓梯數

電梯數

註記

一至五層 :

六至十層 :

十至十五層:

十六層以上:

一座樓梯

二座樓梯、一部電梯

二座樓梯、二部電梯

二座樓梯、二部電梯

D 16FL

若十樓 以上的 總樓板 面積大 於 500 平方公 尺, 則 需兩部 電梯

C 10FL B 5FL A GL

資料來源:內政部營建署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現有建築類型

高樓分布於街區邊緣,顯示區域內 密集化過程已經開始,目前建蔽率 為 77.88%。

平房 二至三層樓 四至六層樓 七至十層樓 超過十層樓




平房

二至三層建築

四至六層建築

單層或兩層建築物採

兩層樓以上建築外貌

六 層 樓 以下 建 築 多 數

用較多臨時性建材,如

較近似高樓大廈,通常

較 瘦 高,外 牆 多 設 陽

鐵皮、木材等。巷弄內

高度大於寬度,外牆亦

臺,做 為 植 栽 或 增 設

可見各種形式。

多有陽臺。

表面結構之用。




七至十層建築 建築物若高於六層樓,

超過十層樓的建物多用作單一用

就 得 附 設 電 梯,因 此

途的辦公室或住宅,如上圖可見,

建築物形式較為固定,

其外牆的同質性相當高,這種較

外牆重覆性也高於低

高層的建物也鮮少出現個別增建。

矮樓房。



十樓以上之建築


原生發展

非正式增建大多出現於五層樓以下 建物,超過十層樓的建物幾乎毫無 增 建,雖 然 未 必 總 是合 法,這 些 建 物突顯現有法規鼓勵屋主加蓋;雖 然外貌未必吸引人,但讓社區更加 多元、更有特色、更為活潑。

350000

300000

250000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12

34

總樓板面積

56

78

91

個人增建樓板面積

01

11

21

31

41

51

6


公共空間占為己用(一)

公共空間占為己用 (二)

填補外牆縮減

增設雨棚後,巷弄變成晾掛衣

鍋爐、水槽等日常設備移至巷

依規定,外牆縮減原本是為增

服等多用途的收納空間。

弄,創造戶外生活空間。

加日照,但民眾加蓋後擴大起 居空間。

屋頂加蓋

公共空間占為商用

外牆突出

屋 頂 加 蓋 新 增 開 空 及 室內生

摺疊 式 雨棚 搭 建 為臨 時小 吃

陽臺搭起外牆後,延伸室內生

活空間。

攤,壓縮停車與行人空間。

活空間及提高居家安全。




水塔

空調

外牆綠化

由於公用系統 水壓 過低,一 般

象徵現代科技之一的空調融入

由於空間有限,居民運用家門

家庭自設水塔及加壓馬達。

老舊建築,以提升室內舒適度。

前街道與陽臺,將植栽排列在 外牆,讓巷弄生機盎然。

廢墟

屋頂花園

廢棄多時的建築物被草叢與樹

屋頂花園是這個區域 最常見、最受

木 占 領。在 這 些 廢 墟 裡,花 草

歡 迎的綠色空間,有別於 地面上的

與磚 瓦的重 要性 相當。它們不

公園,愈來愈多建 築 物屋 頂 上都已

僅 成為四周高樓 的 緩 衝 區,也

出現植栽,甚至是都市農園。

提醒人們曾駐足於此的社區。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immigration

+76,610

趨勢

emmigration

+95,764 immigration

+18,212 out-migrate

+15,077

了解中山區的發展與使用情況,有助於提出此區 未來在臺北扮演的可能性。娛樂產業歷史曾在中 山區留下軌跡,也繼續提供臺北極具活力的體驗; 受地方產業影響,房屋租金相對便宜,故人口成長 率高於臺北其他區域,主要以工作人口居多,此種 移民對中山區的未來有何意涵?對現在有何影響? 中山區人口結構未來將出現什麼面貌?

租屋市場

娛樂觀光

新增移民多數選擇租屋,

在五零與六零年代,美軍若放假離開越 南或韓國戰

這些住處面積相當小,通

區,就會造訪中山區,讓當地成為服務業集散地;自

常只有一個房間,故中山

七零年代起,中山區開始吸引日本旅客,多數標示沿

區人口密度頗高。

用至今,如今這項服務業顧客以本地民眾居多,設置 許多餐廳、酒吧及汽車旅館。

Planned in Japanese style

The area remains famous for its night life in Taipei.

American Soldiers on leave frequent Zhongshan

Trade with Japan results in many Japanese stores and restaurants. 1930



1950

1970

1990

2010


路口與眺望

中山林森街區中的一些特徵包括它擁有高密 度人口,並混雜著正式與非正式的建築空間 和各種住商混和型態,也因歷史因素,擁有 更複雜的社會和經濟狀態,這些都讓這個區 域深具發展垂直村落的潛力。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村落製造機 ©

Village Maker © 一套可以讓我們與你們共同完成垂直村落的軟體




路口與眺望

A 範圍

透過軟體中的七

B 房屋

C 邊界框

村 落 製 造 機 © 和 造 屋 主© ( HouseMaker ©) 的 軟 體 是 相 連 的, 在 房 屋 製 造 機 中 你 可 以 從 6 種 家 庭 類 型、189 種 房 子 選 擇 出 適 合 你需求的房子。

邊界框代表想像中的一個方盒,它定 義了你未來房子的隱私程度。

個選項,可以執行 出不同的聚落。 H

W

L

D 日光

E 陽光

F 動線

G 結構

你可以從這個部份決定你想要多少 日光錐,至少一個至多四個。一個日 光錐能提供你的房子最低限度的日 光。這個程式會依照現有的房子自動 幫你尋找你房子的地點,以確保那個 地點旁的其他房子不會遮擋到你需 要的日光。

日光錐的長度、平行角度、垂直角度 將依每個地點有所不同。這在確保每 個房子都能符合最低的個人需求。

在確定了你房子的地點後,村落製造 機 © 會自動幫你創造動線,讓每個房 子至少有兩個出口能通到一樓。

應用路徑搜尋邏輯於一個 3 度空間 量 體, 找 出 一 條 適 用 的 管 狀 結 構, 當載重改變,此結構的尺寸會跟著改 變,但其最大厚度受限於陽光角度及 視線範圍。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這套軟體以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及 緊鄰的區域做測試。它示意出此區塊 在容積最大時的建築空間。

95M

95 M

235 M 235M 120 M 120M




路口與眺望

五個聚落方案 五個藉由村落製造機 © 製造出的村落方案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低造價村落 這個村落沿用了原有的結構和動線,

0. Existing buildings 原有建物 0.

3. Buildings 房屋成形 3.

6. Structure 結構確認 6.

1. Building envelope 界定範圍 1.

4. Sun Cone 陽光錐確認 4.

7. Access Pipes 動線設計 7.

2. Housing Bounding boxes 確認房屋邊界框 2.

5. Daylight View Cone 日光錐確認 5.

8. Vertical village 垂直村落形成 8.

建物皆為六層樓高以下,來達到最低 的造價成本。




路口與眺望

娛樂村落

辦公室屋頂村落

假如林森北路的娛樂產業繼續發展,要如何尊重 現有的建物,又能填充更多的使用空間?此方案 試圖保留此區的特色並延續原有的娛樂產業。

此方案試圖在主要街道的辦公大樓之 上發展更多的住宅空間。

公園村落

公共設施村落

這個區域有迷人的多樣性是值得保存或 進一步延伸的,因此,這個方案嘗試創 造更多的公共空間。

住在公園旁應該是許多人的期待。型塑公園區 的發展,這裡提供的會是價位稍微高的住宅。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想像的結果示意圖




想像中的村落,它的結構會是這樣…


非常多的層次在空間中…

多樣化的建築物被建造出來…


路口與眺望

超級聚落 雅加達聚落發展想像案例

The Why Factory /貝拉罕建築學院/塔魯瑪迦大學




藥草都市聚落的發展想像

Rawajati 是位在雅加達南邊的聚落,素以對待環境友善和 其都市農業聞名,沿著街道種植的藥草盆栽種類高達 270 種。這裡生產的藥草產品 JAMU 行銷到整個雅加達。此外, 這個聚落的廢棄物回收系統很有效率;有機廢棄物被集中 在房屋前的專用箱子,然後運到回收中心。這個聚落每年生 產並銷售三至四噸的堆肥以獲得利潤。超級聚落測試了如 何從由下而上的增長而成為城市發展的另一種模式。

想像中的第二階段,將引進植栽牆以增加耕作的面積。並集中管 理排水系統及使用化糞池。也將引入更多種類的農產品。 308

想像中的最終階段,都市農業將普及到其他地方,遍及印尼與外。


想像中的第三階段,這 所大學隨著城 市的人口增加而不斷的成 長。它繼續與都市聚落融合,包括個別設置的圖書館分部,模型 工作坊和各種新創立的企業。

大學城的發展

Tomang 都市聚落就位於 Tarumanagara 和 Trisakti 二 所大學旁。一道牆壁分隔了聚落和大學,但它們仍然關係密 切。大學生到聚落中覓食、列印報告和填充印表機墨水匣。 如何把目前的關係提升到更好的共生?

想像中的最末階段,一個校園聚落將成立。它是個多樣性的混合 物:呈現教育、研究、住宅和不同企業的融合。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腦力激盪




路口與眺望

藉著提出更多問題, 激盪出不同的可能村落形式。 大家想要更混和的居住型態嗎 ?101 之後,臺北要有 102 嗎 ? 有沒有可能突破高度限制 ? 想要更為迷人的公共空間 ? 無車環境有沒有可能促成更好的城市 ?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提案後的討論

SAND HELSEL:WINY MAAS 的案例非常適合臺北,透過漸進式、不斷累積式的改變,使我們可以看出這 個城市變化的速度。我建議可以在這個提案裡,在這樣街廓和街區的變化中,告訴民眾這樣的漸進與累積,將會 看到怎麼樣的未來面貌。WINY MAAS 與謝英俊提到垂直村落的概念很相近,可是之後我們必須討論到結構、 科技、技術等方面的問題。

WINY MAAS:有兩點,第一是我個人認為「適和」這個詞不夠熱情,雅加達案例的研究,讓我們知道同樣的策 略是否可直接運用於臺北,或是對於臺北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第二,這些逐步的發展,最終我認為很多時候需 要藉助科技協助解答。我們希望在第一步啟動時,便達到非常清晰的教育性質,因此一開始便帶入科技,例如應 用一些軟體提供我們相關辦法,我相信這對我們的未來有很大的幫助。 與談者 阮慶岳/王維仁/龔書章 Sand Helsel /劉曉都

SAND HELSEL:我同意「適合」這個詞也許所要說明的力量不夠精確,這的確是非常令人興奮、期待的構想, 因為如你所說,這有許多不同的附加功能和教育的意涵,也帶有促進創意的意涵,不同的意涵能讓很多的居民共 同往來與接觸。透過這樣的發展過程裡不斷地被衍伸出來。你的研究裡,提出相當多不同的可能性,根據這些由 基層收集而來的資料,若請你提供一個意見給臺北市政府或議會,你認為哪一個是未來最適合、最有可能達成的 目標?

WINY MAAS: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需要長時間的投入與企劃發展,並且廣泛邀請不同的開發商、不 同族群的人一同發想、提出提案,才能慢慢地使用這些軟體模型得到計算成果,為大家展示各種多元化與不同的 可能性。目前很多仍在預想階段,我們也需要知道什麼是政府的期望與需求,比如綠化,或容積率是否需要超過 現有的規定等等。目前我無法預測這個模型是否最適合我們的城市,畢竟城市本自己也在發展和運作。利用臺北 市現有的規則或規章,與利用歐洲的規範來做不同數據的計算,會呈現出不同結果。所以現在我仍在初步階段, 而這是我到目前為止的成果。 文字整理/黃毓瑩 

王維仁:這是非常好的提案,比較雅加達與臺北兩個城市的相似性在於 WINY MAAS 提出的「漸進成長」、「城


路口與眺望

市綠化」、與「使用者的混合使用或社會功能的混合使用」等這幾件事,但這兩個城市最大的差別是,雅加達發 展的可行性好像比較高,不僅是在視覺上的,而是雅加達較無土地產權問題,當提供都市機械系統來支持時,較 可能在原來的土地上建蓋樓層或發展垂直的動線。但臺北的城市背景條件不同於雅加達,因此要發展垂直城市 時,需要另一種新的機械系統或結構系統去支持,而這牽涉到控制的問題,誰有權控制結構系統與垂直動線系 統?

WINY MAAS:我想我們提供一本超大型錄是最好的解答,型錄裡包括不同的做法、包括中高樓層如何達到最 大的容積率、如何要求電子 3C 產品總部入駐這個地區,或是如何取代或利用既有的建築等等過程。然後邀請各 方的開發者、投資商或是在地居民一起討論,選擇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因為有這麼多人的參與和意見提供,在 這樣的決策過程中,可以幫助我們確保這個區塊的多元性。我目前還無法預測之後需要什麼樣的建設,這需要更 多的研究才能支撐這個計畫的發展,當有初步的計畫出現時,我才可以預測哪些地方需要基礎建設,當然,包括 市政府本身也需要介入一同討論。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王維仁:WINY MAAS 提供我們一個非常美麗的遠景,這個遠景如何進一步落實與發展,我希望接下來是能夠 舉出其中一區塊來做逐步的說明。例如在這一區如何使用最低價的方式往上蓋房子,如何引進發展商建蓋輕鋼 架系統,或是機械系統如何支持垂直的發展等等,如此能使我們更深刻的理解如何達到這個美好的遠景。還是 要提出關於密度的問題,目前模擬圖看來非常通透、明亮,是否最後做出來的圖像是達到原來密度的三分之二或 一半?

WINY MAAS:我認為最終還是必須反問這個區塊的人們的需求是什麼。這是個通透的設計,若真的將容積率 給蓋滿,將會像是電影蝙蝠俠的高譚市,每個人過著灰暗的日子。王老師提到整合基礎建設的問題,這需要再視 最後情況來決定該做什麼樣的基礎建設。我相信這會關乎政治的議題,可能也包括金錢的議題;當較低收入戶也 想入住時,這便會產生公共住房的議題,因此這個提案有很大的再討論空間。雖然我們希望有最大的自由度,但 若要實踐我們理想中的狀況,其實是需要市政府更多的管控與控制。 


III 路口與眺望―兩場提案與論壇

龔書章:我認為這個方案若當作一個都市尤其是中山區設計上的一個 typology 的討論,是很成功的。我觀察到 此方案在第一階段所做的 typology 分析,有一張圖是畫出現有建築再加上未來最大容積建築的想像圖,另外, 在基地分析圖裡,你使用許多顏色為我們分析界定基地的 zoning,用不同的顏色在呈現 mix-use 的狀態,似乎 從那些圖面到了 vertical village 的提案時,這裡面加了更多的美學元素與 designer 的部分,但卻似乎缺少了 討論這兩個 mix-use 中間的過程。當都市膨脹到最大容積時,透過較通透式的 new structure 表現出像是臺北 市百分之五的違章建築似的新都市美學,但這容積的數字在這裡卻缺少了討論。臺北市面對最高容積時的問題 是,容積是可以交換的,這是有機會創造出一個新的公共性空間。在 vertical village 的方案裡,少了理性的數 據來與視覺或 design 產生中間的鏈結,這個鏈結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挑戰。而我的問題是,在這個數字與後來 所想像的都市 context 裡,有沒有什麼曾經讓它可以再往前發展的機會?

WINY MAAS:如果給我更多時間,我可以更深入的做這項研究。也可以邀集投資人或開發商共同評估不同的 做法與計算預算。我們也可以與市政府討論有關交換容積率的問題,在這種種的方法研究後,最後的報告以插圖 來表示。最重要的是這需要市政府大力的推動與維持這樣的研究,包括現有容積率的換算或是交換的辦法、探 討一些協商機制等等,大家一起合作使我們能有更深入的討論。 另外,評估這些數字是必要的,我們也仰賴這些數據分析,現有這區塊大約百分之八十是混合使用,是市區裡 使用彈性最大的街區。街區裡沒有做區域使用劃分的就是街道和公園,我們可以研究如何利用橋梁去取代一些 街道,或讓街道有其他用途等等。 劉曉都:兩個看法,第一我認為臺北市政府發起的這個計畫,非常有意義,極具有張力,例如謝英俊是由實際的 經驗,在小村落幫助地方進行災後重建,由重建一些形式較小、沒有城市肌理背景的房子開始,漸漸從這些基層 累積經驗,這類似實驗的過程。他藉著這次方案,探討的議題是居民的自主性、正式空間與非正式空間的思考, 如何能將這些議題轉變為一個正式的方法,進而落實到城市之中,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的方案是用宏觀的模 式去思考這些問題,然後再提出一個答案。我的理解是 WINY MAAS 一直就有一個宏觀的概念、想法,他思考 城市未來的模式和方式,在提出 vertical village 之前就已經存有,在這個基地,他從很微觀的角度去做這些工 


路口與眺望

作,然後慢慢形成一個 credit。兩位的方式不一樣、背景也不同,因此他們最後的觀念有很多的變異性在其中, 也就是我們在面對未來城市可以有相當多的多變性,我覺得這非常好。WINY MAAS 在開始便先拋出問題,談 到有沒有一種可能性,之後他很快的點出 vertical village 是一個方式,不過實際上後來做出的方案,相對是一 個比較好的城市肌理,尺度也較小較近人。我的問題是,他現在觸碰的 urban village 尺度較小,僅在中山區塊 內,但未來在解決城市問題時,程度上必然要放大尺度,因此是否有在更大的尺度下實踐 vertical village 的可 能性?

WINY MAAS:之前我與謝老師在展覽展出時,曾經就這些議題有過討論,有些時候兩個不同思考的人會因為 這樣的意見交換,而提出的提案會越發相似,所以我很高興剛剛他們有提到我們兩人處理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我希望我們能繼續保持這樣的差異。而關於能否放大規格或尺度的問題,我認為若能成功在這個街區施行方案, 這個成果就非常可觀,但我目前只能假設性的提供一個答案,如果放到更大規模裡,我們能提供的就是基礎建設 的計畫。這些基礎建設造就一個三維的城市。而這些基礎建設就是這計畫想像的源頭。舉例像是排水系統,最早 期時,荷蘭的法律沒有意識到人民土地下三公尺的水源是屬於人民資源的一部分,後來荷蘭修憲將地下水資源 納入人民財產,現在普遍在歐洲都有這方面的法規,因此我們已經不是以平面的角度去看待我們的城市,而是用

3D 的視角看待。以臺北市的建設來說明,例如現有的高速公路系統就是一種很好的展示,它延伸到立體的半空 中。我無法立刻幫臺北市政府解答所有問題,但我提供的是思考的方式,例如可將基礎建設與排水系統 3D 化。 我目前在新加坡開始做的研究是探討自然與密度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空中綠化,如何讓市民能夠到達空中花園, 這將影響應該如何設計道路、橋梁等等,這也同樣可以是臺北下一個研究的項目。 劉曉都:我意識到臺北的都市改造更新問題可能有別於其他亞洲城市,這個不同在於臺北沒有人口壓力,並不需 要做大面積的改造。這種情形之下,WINY MAAS 所提的方案,實際上可以有很大程度地保持住現在都市的肌理, 在這種條件下可以做些小範圍的更新,等於是重塑一個城市社會的結構,這是創造一種機會,能將各個族群更集 中化,但彼此之間保有更低限度使用的區域,比如可以有更大規模的公園,或是其他公共的用途。面對未來的城 市議題,這個提案的價值是其有一種持續生長的狀態,與臺北整個自然環境有更好的關係。 


IV 中場休息: 兩個城市實驗行動

Mix Use of Buildings 混和的空間使用─ 這裡有極高比例的住商混用情形。一樓做為商店,二樓以上則做為居住空間或隔間套房。甚或同棟大樓,住商也穿插在樓層間。


路口與眺望

與臺北現實的二個對語

都市是個龐大也複雜的活體,需要持續也認真的對話。 目前我們仍在進行中的整個都市思考,就是這樣對話的其中一環。整個計畫的基本輪廓,大約是以參與 2013 年 夏天在德國漢堡的 IBA 展為直接目標,並以曾經在 URS21 舉辦的 MVRDV「垂直村落」 (2011)以及謝英俊「人 民的城市」(2012)為依據,其背後則是以臺北城市的都市現實,作為思考與探索的跳板。 在這軸線的發展下,同時挑選了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所在的都市大區塊(介於中山北路 / 新生北路、民權東路 / 長春路間),作為衍生探討 / 實踐時的真實都市環境。啟始的階段,以曾嬿芬、連振佑與凌天三位學者與所帶領各

文/阮慶岳

自的團隊,針對這整個都市區塊,從都市社會學、都市生態學以及都市建築學的不同角度,做出深入的調研及報告,

本計畫顧問 現為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

提供 MVRDV 與謝英俊團隊,各自在深化設計時的參考。同時,在計畫進行的中期,接續由呂理煌及蕭有志兩位 具有應對都會現實能力的建築師,以直接介入都市區塊的兩件實作作品,與大軸線既平行又獨立、同步來測試理 念與現實環境間的連結問題。 呂理煌與蕭有志,過往一直以其真實尺度的實作作品,並能直接與社會現實 / 都市環境作碰撞的特質,受到臺灣 建築專業 / 學術界的矚目。這樣的特質,除了與其作為創作者的自身特質有關外,當然也與兩人建築專業的訓練 背景(呂理煌受教在南加州的 SCI-Arc 與蕭有志在密西根的 Cranbook Academy of Art,二個小型學校都是 以實作及實驗 / 藝術性格見長),也直接能引人作相關的聯想。 呂理煌以極具後工業性格的鋼材構造為擅長主體,後期逐漸加入木構造、乃至於軟性的塑膠桶,讓整體構築的性 格更顯複合與多元,藉此積極與都會裡無處不在的「非正式」建築現實作對話。蕭有志則喜歡以單一純粹的自然 材料(似乎尤其鍾情於木材構造),並能與既有構築工法 / 在地智慧作結合 / 延續,嘗試建立在手工藝術與工業模 組間,顯得異質也奇妙的扣合。 此次,兩人皆選擇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後方的大片草地,作為都市介入的基地。這片草地 / 基地原本是讓社區 


IV 中場─兩組實驗行動

居民生畏的荒廢廠房區,也是社區內一個黑洞般的巨大棄置空間,在 URS21 開始整頓的同時,這片空間也同步 得到清理,並權宜地轉換成視覺上顯得清潔 / 優雅的綠地。然而這樣一大塊都會公共空間的真正使用個性,卻似 乎尚未得到積極的定義與思考(除了假日偶見的老人槌球與角落的一些小菜圃外,其它常態性的活動相當罕見), 這都市狀態同時引發兩位參與建築師的興趣。 呂理煌在面對這個複雜多元、尺度驚人的都市環境時,選擇以圍棋落子般的突擊戰手法,正面迎接這巨大的挑戰。 在作品「城市絮語」中,藉由有機 / 生長的構築形式,做出對空間的主動介入,並以引發身體互動的機制與事件, 來誘發社區居民的參與,同時隱性地形塑與改造環境的整體氛圍。 草地上的兩件裝置,一件水平、一件垂直,鋼構為體、木材鋪面,與散置的塑膠桶板凳 / 燈具,一起喚醒居民對草 地使用 / 想像的新可能。另外,置於 URS21 建築體屋頂的幾件構築物,則是更具企圖心與實驗性地與既有建築 物 / 都市環境做出對語。 屋頂兩座輕巧如鴿籠的個人住居單元,各自攀生地依附在主建築體上,暗示著自主蔓延或也是住居的一種必然 選擇,同時回應四周環境各樣二次性建築的「偽主體」角色,認真也戲謔。有如船體(諾亞方舟?)的主構築,積 極地連貫草地、URS21 內部廣場與外在都會空間的關係,同時扮演屋頂空間的使用定義者。 蕭有志的作品「都市耕讀小屋」,從中山區四處可見的「小套房」做出發,以純粹木構造的優美造型,安靜地倨佔 草地一角,是一座雖然很小卻完整的小屋。除了探討都會裡「一個人的居所」的可能,在浪漫與引人遐想的氛圍裡, 同時也觸碰「家的原型?」與「幸福需要多少空間?」的敏銳議題,譬如居住空間的最小可能是多少?或者,年輕 世代在面對 22K 的現實壓力時,屬於自己的家依舊是可以存在的夢想嗎? 呂理煌與蕭有志的作品,分別以複合構築(鋼材、木料與塑膠桶)或單一的純粹木料,各自提出一個外放也積極、 一個內斂與沈靜的作品,來探索中山創意基地 URS21 所在的臺北都市大區塊。兩人也同時扣問自我,究竟能透 過建築作為的微小介入,來激發出什麼樣都市的新可能與思維?在這其中可以深思的,是在作為上巨型 / 微型的 差異與必要為何?現狀 / 現實的舊構築與全新構築間的依存關係是什麼?以及,手工構築 / 身體勞動 / 非正式建 築的價值,對於一座城市又究竟何在? 這是在短暫時間與有限預算下的都市現實介入 / 操作,目的在於激發討論與後續的思考,希望也是對臺北都市現 實的一次善意對話。 


路口與眺望

城市絮語

01

02

03

04

05

創作團隊/建築繁殖場

臺北,既冷漠又溫暖 既現代又古樸 既雜亂又秩序 既規矩又違章 既幾何又隨機 臺北 開始無所不能

“城市絮語”是建築繁殖場與臺北 城市中山區的一段對話。建築繁殖 場透過中山創意基地草地上的平臺 與懸掛在屋頂或屋簷上的迷你居住 單元,挑逗人們心理安全極限並拉 出一種多角觀望的視域張力。“城 市絮語”以這樣的布局部陣,嘗試 反映出臺北都市中的居住情感。每 一間居住單位、每一位市民,都可以 是舞臺也是表演者。人們透過彼此 觀看、觀望,逐漸形成一種人性的關 心。即使在現代生活當中,我們依然 可以找到這樣的人性溫度。

06

07

08

09

搭建過程說明

10

01 開工前的拜拜─建築繁殖場團隊的傳統 02 裁切 C 型鋼 03 木材裝進 C 型鋼 04 施工用電搶通,三臺焊接機一起出動趕工

05 木平臺快速成型至完工階段 06 木平臺創作裝置施作討論 07 大型裝置焊接與組裝

08 大型裝置焊接與組裝 09 焊接工作此起彼落 10 延伸木平臺施作 


IV 中場─兩組實驗行動

11

16

17

18

19

12

13

14

15

20

11 延伸木平臺施作 12 13 草地裝置完工,整理相關材料與設備, 14 15 16 17 18 19 20



準備吊掛上頂樓作業。 臨時用電移至頂樓,團隊開始鐵料裁切 吊掛到比頂樓更高的屋凸 頂樓裝置主要底座結構焊接 頂樓屋凸上的外推平臺結構焊接作業 主要裝置的結構樣貌出現 入夜後,團隊將裝置做了 360 度翻轉 以人力搬移法完成主裝置懸出作業


路口與眺望

21

22

23

24

26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5

27

28

29

30

焊接主裝置與底座的支撐結構 塗防鏽漆 焊接從頂樓垂降至 3 樓的外推平臺 鋼構外推平臺人力垂降與固定作業 主結構與外推平臺之間,決定新增 一斜撐結構,除了加強支撐,更多 了一個延伸坡道 外推平臺上方,個人居住單元 ( 膠 囊屋,白色構件部分 ) 組裝作業 鋪設木平臺與走道 作品逐漸成形 大作品尺度與小團隊編制 




IV 中場─兩組實驗行動

大量交織之都市耕讀小屋 第一站 _ 來聚盛里晴耕雨讀

其一 在據稱是全臺灣平均消費力最高的臺北市中山區聚盛里,一間間破敗的房子在過去幾年改築起了簇新的大樓, 而由一群里民經營的這片友誼農場,將原先被拆除的小巷內的人情味轉化成了另一群人協力耕作的都市農場,這 是高密度的都市生活中,人們心中卻渴望能親近自然嚮往田園生活的徵兆。這間小屋一如原先在這片地上後來被 拆除的那排磚瓦矮房子,和中山北路上簇新的大樓相比,簡單的木構造如同單細胞生物般的有機,它在初春時節 來到聚盛里,希望居民們在享受都市農耕樂趣的同時,也能感受這個簡單的木造小房子來此地拜訪的樂趣。 其二

創作者/蕭有志 現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美國作家亨利梭羅曾經在離家鄉康科德城 (Concord) 不遠的瓦爾登湖 (Walden Pond) 進行了一個為期兩年 的試驗;他在湖畔林中的一間小木屋嘗試過著簡單的隱居生活,最後出版了「湖濱散記」這本散文集,記載他在 瓦爾登湖畔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活。這本書的封面描繪一座以木造魚鱗板覆蓋的木頭小屋,後來成為瓦爾登湖為 了吸引觀光客所重建的梭羅小屋的原型。這個小屋像極了所有人小時候在圖畫紙上不斷塗畫的那些美好「家」屋, 都市耕讀小屋的外型是這種原型的一種變型,單斜的屋頂與天窗,立面各個向度皆有特定功能。這間小屋期望提 供都市人一種另類的耕讀生活經驗,它將透過旅行,不斷在都市中與與人們偶遇,在其中居住的經驗,也將隨著 小屋設置的地點而有所不同。 其三 日治時期臺灣經歷了山林開發與伐木事業的興盛期,直至 1975 年「臺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提出後,臺灣山林 改以保續經營為原則,林業也漸漸蕭條。然而日人據臺時所種植的柳杉人造林大多已到了該疏伐的時候,疏伐除 了讓留下來的樹木得到更多的光線,可有更好的成長外,也意味著人們可藉此利用這些砍伐後的林木資源。然而, 林木業的萎縮以及木造建築文化淡出營建體系與大眾生活,目前許多疏伐後的柳杉,由於缺乏有效益的運輸與 利用方案、價格相較北美松木缺乏市場競爭力,再加上營建法規與消防法規的限制,整個社會擁有這些寶貴的林 木資源卻無法在住宅營造與生活中受用.這個由南投竹山德豐木業以柳杉疏伐材製成的小屋,希望提供這個對 木造建築日漸疏遠的社會一個再度親近木造建築的機會,同時也希望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柳杉製成家具, 體會其特有的多節質地與豐富肌理,希望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開始思考柳杉使用於臺灣常民生活中的可能性。




其四 仔細辨認今日臺北人的住宅房型,過往以三房兩廳供應一個個小家庭疊成的四層公寓,築起了臺北城,然而現今 的建構單元似乎已轉變成以滿足一個人生活為主的套房。然而,這樣的需求卻沒有真實的反映在房屋市場;持續 誇大的豪宅生產以百坪為尚,月領 22K 年輕人在臉書上哀號,最低限的住房需求沒有得到眷顧。「套房」是中山 創意基地 URS21 周邊很常見的房型,以「創意」為主的城市樂園周邊有著這麼多的套房供給,也許是城市發展錯 亂拼貼的意外,22K 年輕人最低限的住宅需求是什麼 ? 旅行的都市耕讀小屋來到中山創意基地的這片草地上,嘗 試回答這個問題。都市耕讀小屋的第一站邀請到以推廣健康有機生活為企業宗旨的伊聖詩設計團隊,該團隊將賦 予小屋內部一種更具生活感的裝置,為大家示範一種都市耕讀生活的可能性。 關於大量交織 「大量交織」這四個字源自我在美國 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建築學研究所求學時的畢業作品集標題。 作品集結兩年內密集的對「複雜」進行探索的許多實驗與創作碎片,其內容雖起始於建築與設計創作實驗,但最 終轉而朝向一種社會性的資源整合式思考架構與事件空間營造為主體的跨域創作。回國後,我更 進一步的整 理 這 些 想 法 使 其 成為一 種 在 方案、非營利、創 作、教 學四個 面 向 皆 可依 循 實 踐 的 整 體 概 念。這個 概 念 強 調 文化 多 樣 性 (Cultural Diversity)、資 源 最 大 化 (Resources Maximum)、過 剩 成 為 養 份 (Waste=Foods)、 跨方案的資源整合 (Crossing Projects)、以及以微型空間改造做為都市環境設計手段 (Urbanism in the Interior Scale)。



路口與眺望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規劃改善及後續經營管理計畫 URS 國際都市再生策略推廣行動

主辦單位│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計畫主持人│李彥良 計畫顧問│阮慶岳 執行團隊│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林宜珍 洪宜玲 蕭芳珣 黃紀滕 林均穎 張婷婷 黃姍姍 廖秋婷 曾卉宇 黃相瑜 卓美雲 張哲維 謝孟容

調查與研究 都市生態組│連振佑 施佩吟 賴彥如 東勁丞 蔡宇平 王蕙雙 陳星瑋 都市設計組│凌 天 謝蕙羲 蔡怡霖 楊智涵 都市社會組│曾嬿芬 王莉茹 田家綾 黃健綸 陳盈秀 廖昱凱 藍士博

設計提案 MVRDV Winy Maas, Jacob van Rijs, Nathalie de Vries with Jeroen Zuidgeest, Hui-Hsin Liao, Pepijn Bakker, Tom Hart and Leo Stuckardt in cooperation with Chenghsuan Wu, Chihhan Hu. The VillageMaker software in cooperation with DAP3, Sander Mulders 謝英俊設計團隊 設計│謝英俊 周貞徵 洪明裕 Wayne Gretton 李墨 社區工作│鄭玉卿 歐怡君 都市農業生態│劉娟娟

城市實驗行動 城市絮語│建築繁殖場─呂理煌 鄭乘騏 王士豪 林雨祥 吳志強 游騰延 劉佳豪 郭秉泓 游雯嵐 蘇峻毅 徐莘 顏妤真 都市耕讀小屋│蕭有志 合作單位│德豐木業 依日美學生活

特別感謝 蘇碩斌 劉克襄 王俊雄 團紀彥 畢光建 Sand Helsel 龔書章 劉曉都 王維仁 中山區聚盛里陳鴻章里長 忠泰建設部




Exotic elements, Erotic atmosphere and Night life 異國、情色與夜 ─ 林森北路以及巷弄間以日本風情為主,中山北路與錦州街則呈現多國特色雜陳的樣貌。 林森北路的情色產業雖較為沒落,然而仍舊是此區的一項特徵。它也帶來空間使用在時間上的特殊性。



路口與眺望 Future From the Crossroads

發行單位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發行人 林崇傑 地址 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 8 號 9 樓 電話 02-2321-5696 網址 www.uro.taipei.gov.tw 主編 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地址 104 臺北市中山區復興南路一段 36-9 號 14 樓 電話 02-2562-1617 網址 www.jut-arts.org.tw 執行編輯 林均穎 洪宜玲 美術設計 湯承勳 印刷製版 佳信印刷 出版日期 2013 年 3 月

ISBN 978-986-03-6267-1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