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羿如的作品集(建築/室內/策展)

Page 1

Portfolio 2015-2017


female

經歷

獎項

2017 2018 空間設計本業之外也參與並涉獵其他專業, 在大四更是豐碩的經驗獲得, 除了畢業設計中的自我成長, 還有為期一年的場地設計中, 從圖上提案到實際展出中間的溝通與協調, 更是在學術之外我獲得最多的經驗, 之後更是到了職場進行更多穩紮穩打的實務訓練, 從前期的評估到後期的請建照過程, 都慢慢熟悉業界的設計運作。

AutoCAD 2016

SketchUp 2017 Photoshop cs6

Illustrator cs6 VRAY 2017

SAKURA AWARDS 第六屆 櫻花整體廚房大賽 佳作

RED DOT AWARD 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入圍

入圍

Youth Innovative Design Festival 青春設計節創意設計競賽-場地設計 入圍 2017-2018 第六屆台灣空間美學新秀設計師大賽

2019

INTRO 優秀作品 第七屆全國室內/空間設計聯合畢業展 佳作

上海-宜興築海-戶外竹建築造型組

2016

黃貴帝建築師事務所

2017

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

2018

場地設計

青春設計節 新一代設計展

松菸全國室內/空間設計聯展 2019

大磊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陳鵬宇建築師事務所


四鯤鯓教會

二上作品/ 台南四鯤鯓社區重建 選擇在台南-四鯤鯓作為基地, 除了了解沒落漁村現況, 更觀察到地區的信仰圈多樣性, 在新約中以弗書章節中的意象作為概念, 操作四鯤鯓樸質的養蚵漁村的元素結合在地性, 建立起社區基督教會。


一樓平面

(以弗所書2;20-21) 「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 有耶穌自己為房角石, 各房靠她連絡得合式, 漸漸成為主的聖殿。」

使用者

社區居民

基地位置

學生

住宅區

信徒

文教區

二樓平面

四鯤鯓 教會

倚 靠 在 磐石上的方舟

三樓平面


受洗池

東向剖面圖

團體空間 朗唱詩經 南向剖面圖

主堂 入口光廊



二下作品/ 台南藏經閣園區改造

在台南藏經閣園區內,以食、育、樂進行分區改造, 而此案以食為發展主題概念為原址的農事試驗場宿舍群日式建築與現代的手法結合, 做為整個園區中繼休息站的輕食餐廳。


和室包廂

接待


概念圖 A-A"剖面圖

A"

B"

C

C"

B-B"剖面圖

B A

平面配置圖

C-C"剖面圖 舞台

戶外庭園


二下作品/ 特力屋家居競圖

特力屋家居以10坪空間作為設定的競圖, 利用主牆為核心;使用者使用習慣做為發想, 操作小空間的整合能力。


BEGIN

&

THE WORLD

設計

打破隔閡,重新詮釋家的定義, 以主牆為核心,發展出風格家的精神

\

概 念

材料

閱讀

A G A I N

/

THE WALL

\ 二 一 樓 樓

工作室

客廳

廚房

主臥

兒童遊憩


二下作品/ 暑期實習

台中市大明段-旅店門廳/室內套房提案 台中新豐案-室內300坪建模/室內提案 模型製作/施工現場勘查


旅店室內

入口意象/門廳

平面圖


三上作品/ TSID意象啟航競圖 TSID競圖-意象啟航自行選定國內機場進行題案, 以台南機場為基地,巷弄路徑與歷史街區為概念, 操作花磚、磚牆等材質組合, 操作航站與登機口間的連通空間。


B-B"剖面圖

動線圖

C-C"剖面圖


B

C

A

A’

B’

A-A"剖面圖

平面配置圖

C’


住商改造

三上作品/ 高雄鳳山第二公有市場

高雄第二公有市場改造分為兩個階段, 此為階段二選定店鋪進行住商改造, 解決在市場動線現況下的能見度、 以及長期在市場居住的店家的居住提案。


主臥

閱讀 廚房

客廳 A-A"剖面圖

半戶外休憩

B-B"剖面圖


1194

20

30

320

B 40 350

B" 20

30

C

985

85

A

A"

1194 320

350 985 85

B-B"剖面圖

C" 20

1194

30

R=180

985

C-C"剖面圖


三上作品/ 高雄鳳山第二公有市場

第二階段開始-整合部分市場區域。 將區域內的市場產業-布行、裁縫、服飾、修改...等, 進行整合以及複合展示/買賣/體驗的園區模式, 透過引入的使用者不同幫助產業轉型。


一個三角區域的換新改變,位於三角地廣場的核心裝置—群 聚人群;廣場櫥窗圓環—將市場內店面濃縮並編列在此,有 展示及買賣之行為;體驗空間—一個可以體驗市場內與裁縫 手作相關的活動。 2

修改室 10坪

6

修改室

3.7坪

4

服飾店 10.5坪

4

布行

10坪


攤販圓環 平面圖 爆炸圖

攤販圓環 地板圖 全區配置圖 一大早,從民生路左轉進入南北貨小巷,隨著此 起彼落的叫賣聲映入眼簾的有雜貨、有肉舖,還 有服飾店等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婆婆媽媽 一邊和老闆抬槓,一邊精打細算哪家的肉比較便 宜,哪家的菜比較新鮮。

昏暗窄小的巷子有了大家的買賣顯得生氣許 多,但將近中午,便收得差不多了。午後穿 越在市場的巷弄之中,有幾家布店、服飾店 ,以及衣服修改店依然營業著,

氣氛比起清早,卻顯得安靜許多,窄小的巷 弄中陰暗潮濕,少數的空地受到太陽直射則 是悶熱寂靜,偶有居民經過打招呼哈拉的聲 音而已....

攤位圓環

攤位圓環

攤位圓環


手作布衣體驗區

入口休憩

手作布衣體驗區

住商立面改造


停留裝置

手作布衣體驗區

停留裝置

停留裝置


空間設計系系館

三下作品/ 崑山科大空設系系館

以使用者角度出發設計系上系館, 從機能到空間的問題申論到執行規劃, 操作大尺度的公共空間。


-

設計發想/


設計操作/

平面圖/

立面圖/ 1FPLAN

/ 2F

組合隔間

/ 3F

2FPLAN

自行定義使用空間 / 4F

3FPLAN 課堂透明化

4FPLAN

5FPLAN


剖面圖/


通用教室

工作室


舞台劇場

材料製成實驗室

休憩廊道

實作工坊


櫻花廚具競圖

三下作品/ 櫻花廚具競圖 佳作 以智能廚房為概念、透過3D列印技術 結合飲食新指南,提供廚房空間新提案。




敘市尋匠

大四作品/ 畢業設計 台灣-第六屆空間美學 入圍

新秀設計師

台南廢置市場為基地,以市場內還存的產業, 用空間改造和分鏡敘事的手法, 延續市場記憶,搭起技藝工作基地。

台灣-全國空間設計 優秀作品 聯合展覽 入圍

德國-紅點設計獎 居住空間類


設計議題

基地分析

被環境擠壓、失去呼吸口的圍城廢置台南中山市場, 如何從周邊找到轉變的機會, 重新展現韌性, 突破被層層壓製的現況, 延續故事情境。

進入基地路徑

居民生活/觀光路徑 轉變

以往的埕前聚集

隨處可見的街道家具

車輛路徑

議題分析 廟宇

一處只有人尺度才能進入的空間, 能帶給自身的轉型或環境甚麼樣的改變, 如何抓住市場的既有價值; 挖掘隱蔽內的光輝,延續記憶。

商家 住商混和 里長辦公室

窗口販賣

閒置空間

閒置空地

基地內目前還現存在一層市場的做西裝店以及2層的手工吉他店, 一個為台灣街巷稀鬆平常的修改衣物、布店, 另一個則是以手工製作每一把都獨一為二的吉他成品, 看似不同卻都是以歷練的手工精準度來做為製作方法。

吳園

四春園舊址

近江屋舊址

中山市場 日治街屋 開隆宮

吳園殘牆

精神

技藝

旭峯號 民國初年

60年代落成的中山市場建築形式為半樓仔形式,整體建物高約7.4公尺, 一層空間由商業為主要性質-由攤販空地和商家 二層空間是居住性質。 而目前因市場人潮轉移中正路興起, 一層空間原本形質提供市場買賣也轉化成部分商家自居, 二層住家僅剩四家、以及新興入駐的工作坊。

匠人資產

市場框架

文化

舊市場框架+匠人資產 轉型

將市場框架作為保存行為的容器, 剖析[匠]的組成並擴大成據點。

傳承

沿著中山路79巷走所見的周遭歷史建物, 而中山市場位於79巷後方,入口為開隆宮旁的隱蔽巷子。

對外階梯


操作方法

設計手法

保留市場框架

(節點)-尺度的線索

找尋匠人的根和魂-剖析[匠]的組成-空間+敘事

處在市場對環境的接觸皮層,傳承與交流的第一線。

(節點)-尺度的線索 -聲景劇場、藝事坊、匠人工作坊

處在市場對環境的接觸皮層,傳承與交流的第一線。 -聲景劇場、藝事坊、匠人工作坊

節點

個人空間的方塊組成置入

3

(路徑)-匠人的獨白-反思、獨、呢喃

路徑

1 地標

在原市場的幽暗中,光作為存在證明, 用不同的開口改變光的引導作為無聲地訴說。

路徑

節點

-空間與作品策展

路徑

2 節點

(地標)-最後的揭幕 舊結構的柱排列形成路徑導引。 原市場中心天井垂直向上的目光凝聚,作為基地空間 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並在最頂端俯瞰身、心空間。

(路徑)-匠人的獨白-反思、獨、呢喃 在原市場的幽暗中,光作為存在證明,用不同的 開口改變光的引導作為無聲地訴說。

-瞭望塔

2層對外通道入口

-空間與作品策展

通透的包覆。

1層對外入口

1 聲景劇場 2 匠事營

3

3 藝事坊 2

4 瞭望塔

-原市場2層對外通道與舊入口的交會點, 反思

4

呢喃

1 (心)路徑作為節點與中心的連接

(地標)-最後的揭幕 原市場中心天井垂直向上的目光凝聚, 作為基地空間過程的最後一個階段,並在最頂端俯瞰身、心空間。 -瞭望塔

原市場(靈)中心天井

與周遭環境接觸的第一線(身)節點

遠觀

進入

停留

眺望


35


36


37


櫻花廚具競圖 策展-亞成體

策展/ 場地設計 入圍

台灣-青春設計 場地設計類

以畢業設計的主題-亞成體做為發想, 執行為期四個月的場地設計。

佳作

上海-宜興竹海 戶外竹建築造型組


燈光計畫

設計到施作帶領團隊 為期4個月的場地設計, 發想造型以畢業製作的 主題-亞成體去發揮, 經過多次修改後, 施作過程更是要克服 場地大小限制, 耗時的竹材料編織, 以及運送的拆解, 最終在1個月內完成了 三處展場的佈展

構造組成

展場 平面

考慮到門面拍攝者角度、 以及各展場大小及燈光不一, 利用亮度較低的吸頂燈置在竹編後, 除了可以調整吸頂燈角度, 更能讓透過竹編的光影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

材料應用

以往展場設計皆由廠商承作, 這次從展出版面及模型的展架, 以及現場所有木作和系門面都親自設計, 除了省下不少費用, 展出後這些也會回歸校園,繼續利用。


連棟四戶住宅

在職/ 永康區大灣段


平面圖

外觀3D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