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灑臺灣之美
The Beauty of Taiwan:
The Colored Ink Painting of Ho Mu-Huo
他…訪山問水,探索自然; 他…擁抱海風,悠遊山林; 作品…情深意濃,震撼心坎。 一個山上來的孩子,一路走來,一步一腳印的艱辛歷程, 探索筆墨春秋,歌詠自然, 如何以非學院的角色,躍上國際舞台,創造光芒。
攝影/黃澤
他…訪山問水,探索自然; 他…擁抱海風,悠遊山林; 作品…情深意濃,震撼心坎。 一個山上來的孩子,一路走來,一步一腳印的艱辛歷程, 探索筆墨春秋,歌詠自然, 如何以非學院的角色,躍上國際舞台,創造光芒。
攝影/黃澤
目 Contents
次 06
56 淡水暮色
140 書法
58 尋
100 古木參天
142 對聯詞句
59 秋旅(二)
101 竹仔坑風情
143 自撰現代詩
06 館序 /張譽騰 08 序 /蘇嘉全
60 壯麗交響瀑布
102 祕境
144 王維詩句《終南別業》
61 神祕之谷
104 東石漁港
146 王維詩句《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09 序
/洪孟啟
62 秋詩
105 鐵漢柔情
10 序
/邱宜浤
序 Prefaces
11 自序 /何木火
12
98 寶島情懷
106 幽靜人止關
64 黑與白
107 昨夜星空
66 素艷 68 冰天雪地
108 墾丁奇景
69 鄉野
110 神祕阿里山
70 風起雲湧
112 守護
16 秋旅(一)
72 生之頌
114 澎湖曬網
18 賞瀑
115 金針花
20 青春嶺
73 豪情長歌 74 峻岩麗水
21 迎向光明
76 勁
22 潑墨山水
78 對語
23 永恆屹立
80 奇岩峻峰
120 時空印象
24 雨後煙嵐
82 古樸老夢
122 荷香四溢
26 山嵐迎曦
84 殘山絕壁
126 月世界之歌
27 我從山中來
85 舞我感動
130 迷幻之境
圖版 Plates
14 藉景抒情
28 原始祕境 30 蒼木映月
109 墾丁觀海
116 寒梅探月
118 虛幻與真實
131 大地乾裂
86 獨創風骨
132 木火系列
32 雲深不知處
88 北極冰山
133 地湧金蓮
33 月冷光寒
89 秋季交響曲
34 萬年蒼松
90 峽谷
134 空谷玄機 136 絕塵
38 龍泉
91 生命之歌
137 秋思
42 清風明月
92 大地蒼茫
138 山野情
44 北國之春
139 紅塵夢
46 雪國之春
93 梅開五福 94 風花雪月
48 破天荒
96 依附
50 飛向高峰
97 叢林幽境
52 幽悠流泉 54 野地清香 55 浪漫之秋
148 附錄 Appendix 150 我的畫思歷程/何木火 154 年表
目 Contents
次 06
56 淡水暮色
140 書法
58 尋
100 古木參天
142 對聯詞句
59 秋旅(二)
101 竹仔坑風情
143 自撰現代詩
06 館序 /張譽騰 08 序 /蘇嘉全
60 壯麗交響瀑布
102 祕境
144 王維詩句《終南別業》
61 神祕之谷
104 東石漁港
146 王維詩句《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09 序
/洪孟啟
62 秋詩
105 鐵漢柔情
10 序
/邱宜浤
序 Prefaces
11 自序 /何木火
12
98 寶島情懷
106 幽靜人止關
64 黑與白
107 昨夜星空
66 素艷 68 冰天雪地
108 墾丁奇景
69 鄉野
110 神祕阿里山
70 風起雲湧
112 守護
16 秋旅(一)
72 生之頌
114 澎湖曬網
18 賞瀑
115 金針花
20 青春嶺
73 豪情長歌 74 峻岩麗水
21 迎向光明
76 勁
22 潑墨山水
78 對語
23 永恆屹立
80 奇岩峻峰
120 時空印象
24 雨後煙嵐
82 古樸老夢
122 荷香四溢
26 山嵐迎曦
84 殘山絕壁
126 月世界之歌
27 我從山中來
85 舞我感動
130 迷幻之境
圖版 Plates
14 藉景抒情
28 原始祕境 30 蒼木映月
109 墾丁觀海
116 寒梅探月
118 虛幻與真實
131 大地乾裂
86 獨創風骨
132 木火系列
32 雲深不知處
88 北極冰山
133 地湧金蓮
33 月冷光寒
89 秋季交響曲
34 萬年蒼松
90 峽谷
134 空谷玄機 136 絕塵
38 龍泉
91 生命之歌
137 秋思
42 清風明月
92 大地蒼茫
138 山野情
44 北國之春
139 紅塵夢
46 雪國之春
93 梅開五福 94 風花雪月
48 破天荒
96 依附
50 飛向高峰
97 叢林幽境
52 幽悠流泉 54 野地清香 55 浪漫之秋
148 附錄 Appendix 150 我的畫思歷程/何木火 154 年表
館序
Preface
何木火先生,字世懷,號「水墨行者」。1958 年出生於臺中縣大里市竹子坑農家,自 幼即展現出不凡的繪畫天分,早年曾跟隨近代書畫名家井松嶺教授習畫,讓他對於傳統水墨 的山水布局、筆墨趣味、皴法暈染等技法均有所領略。他卻又能在傳統筆墨之中而有所變化 及創新,結合了潑墨、重彩、寫意、抽象等多種表現手法而推陳出新。 由於自幼生長於農村、山林,何氏的創作題材多以山水自然為主,多年來跋山涉水,尋 訪臺灣大地山川之祕境,藉由墨筆將他對名山勝水的感動與讚歎漫漫地鋪述在畫布上,淬鍊 出一幅幅氣勢磅礡、震撼人心的雋永大作!何氏的作品充滿濃郁的鄉土情懷及他對臺灣這塊 土地的熱愛,自然的一草一木,在其筆下,格外動人。無論是雄偉峻秀的山勢、飄渺繚繞的 雲煙、萬馬奔騰的瀑布,抑或是盤根錯節的樹藤等等,皆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觀者彷彿可 以走進畫中的山水,共同感受自然的氣息、溫度與溼度。
Born in Zhuzikeng, Dali City, Taichung, in 1958, Ho Mu-Huo has shown his talent for painting since his childhood. He studied painting with renowned expert Professor Ching Sung-Ling, who cultivated in him a taste for layout and skills in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He is also capable, however, of innovating from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and combining various expressions with color painting, expressive painting, and abstract painting. Since he grew up in the countryside, most of Mr. Ho’s creative works depict natural scenery. He has visited a number of famous landscapes in Taiwan and painted humbling and meaningful master pieces of each. His works are filled with rich localism and express his deep affection for Taiwan. Every natural detail is vivid under his portaryal. No matter how majestic the mountains are, how misty they are, how magnificent the waterfall is, or how intertwined the rattans are, they are totally lifelike. It is as though the viewer can walk directly into and interact with the painting, feeling the brea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nature.
何先生投入水墨創作三十餘載,先後在國內外舉辦數次個展、聯展、巡迴展,不只獲獎 無數,更對水墨藝術教育之推廣不遺餘力,曾擔任臺中各國中小、鄉鎮圖書館水墨指導老師、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講座講師、國立空中大學教育推廣班水墨創作班指導老師。為推動美術教 育、鼓勵國內藝術愛好者從事水墨的研究創作,2008 年舉辦了以何木火為名號的「揮灑臺 灣之美」水墨行者獎美展比賽,設置獎金、印製美展畫冊,其後更應臺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邀請,自 2009 年 10 月起,在臺視健康娛樂臺播放「水墨行者何木火•揮灑臺灣之美」電視 水墨教學,將水墨觀念和技法透過影像鉅細靡遺的一一示範。 何木火以精湛的繪畫造詣活躍於臺灣藝壇,本館向來秉承著繪畫藝術薪火相傳的使命, 期盼藝術火種燃燒傳承,綿延不盡,特邀何先生彙集整理近期精采作品 60 餘幅,一一呈現 於國人面前,希冀藉此藝術之緣,除了展現何氏的生命史、創作觀,觀者可以在畫筆揮灑中 感受藝術家的筆墨趣味與藝術巧思,同時領略臺灣之美。
Mr. Ho devoted himself to ink painting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He held several solo, joint, and touring exhibitions. He not only won many prizes, but also popularized art education about ink paintings. He has served as an instructor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and at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and the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n 2008, to promote art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domestic endeavors in ink painting, he held the fine arts competition The Beauty of Taiwan. From October, 2009, he broadcast a TV program on TTV, demonstrating in detail each concept and skill of ink painting. He is famous in Taiwan for his skill and techniques. We hope that Mr. Ho will pass his artistic expertise down, and invite him to present more than 60 new works. This exhibition will convey Mr. Ho’s life story and his concept of creation. The viewer will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artist’s wonderful ingenuity and the beauty of Taiwan.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Director, No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6
7
館序
Preface
何木火先生,字世懷,號「水墨行者」。1958 年出生於臺中縣大里市竹子坑農家,自 幼即展現出不凡的繪畫天分,早年曾跟隨近代書畫名家井松嶺教授習畫,讓他對於傳統水墨 的山水布局、筆墨趣味、皴法暈染等技法均有所領略。他卻又能在傳統筆墨之中而有所變化 及創新,結合了潑墨、重彩、寫意、抽象等多種表現手法而推陳出新。 由於自幼生長於農村、山林,何氏的創作題材多以山水自然為主,多年來跋山涉水,尋 訪臺灣大地山川之祕境,藉由墨筆將他對名山勝水的感動與讚歎漫漫地鋪述在畫布上,淬鍊 出一幅幅氣勢磅礡、震撼人心的雋永大作!何氏的作品充滿濃郁的鄉土情懷及他對臺灣這塊 土地的熱愛,自然的一草一木,在其筆下,格外動人。無論是雄偉峻秀的山勢、飄渺繚繞的 雲煙、萬馬奔騰的瀑布,抑或是盤根錯節的樹藤等等,皆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觀者彷彿可 以走進畫中的山水,共同感受自然的氣息、溫度與溼度。
Born in Zhuzikeng, Dali City, Taichung, in 1958, Ho Mu-Huo has shown his talent for painting since his childhood. He studied painting with renowned expert Professor Ching Sung-Ling, who cultivated in him a taste for layout and skills in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He is also capable, however, of innovating from traditional ink painting and combining various expressions with color painting, expressive painting, and abstract painting. Since he grew up in the countryside, most of Mr. Ho’s creative works depict natural scenery. He has visited a number of famous landscapes in Taiwan and painted humbling and meaningful master pieces of each. His works are filled with rich localism and express his deep affection for Taiwan. Every natural detail is vivid under his portaryal. No matter how majestic the mountains are, how misty they are, how magnificent the waterfall is, or how intertwined the rattans are, they are totally lifelike. It is as though the viewer can walk directly into and interact with the painting, feeling the brea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 nature.
何先生投入水墨創作三十餘載,先後在國內外舉辦數次個展、聯展、巡迴展,不只獲獎 無數,更對水墨藝術教育之推廣不遺餘力,曾擔任臺中各國中小、鄉鎮圖書館水墨指導老師、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講座講師、國立空中大學教育推廣班水墨創作班指導老師。為推動美術教 育、鼓勵國內藝術愛好者從事水墨的研究創作,2008 年舉辦了以何木火為名號的「揮灑臺 灣之美」水墨行者獎美展比賽,設置獎金、印製美展畫冊,其後更應臺視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邀請,自 2009 年 10 月起,在臺視健康娛樂臺播放「水墨行者何木火•揮灑臺灣之美」電視 水墨教學,將水墨觀念和技法透過影像鉅細靡遺的一一示範。 何木火以精湛的繪畫造詣活躍於臺灣藝壇,本館向來秉承著繪畫藝術薪火相傳的使命, 期盼藝術火種燃燒傳承,綿延不盡,特邀何先生彙集整理近期精采作品 60 餘幅,一一呈現 於國人面前,希冀藉此藝術之緣,除了展現何氏的生命史、創作觀,觀者可以在畫筆揮灑中 感受藝術家的筆墨趣味與藝術巧思,同時領略臺灣之美。
Mr. Ho devoted himself to ink painting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He held several solo, joint, and touring exhibitions. He not only won many prizes, but also popularized art education about ink paintings. He has served as an instructor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chung and at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and the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 In 2008, to promote art education and encourage domestic endeavors in ink painting, he held the fine arts competition The Beauty of Taiwan. From October, 2009, he broadcast a TV program on TTV, demonstrating in detail each concept and skill of ink painting. He is famous in Taiwan for his skill and techniques. We hope that Mr. Ho will pass his artistic expertise down, and invite him to present more than 60 new works. This exhibition will convey Mr. Ho’s life story and his concept of creation. The viewer will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artist’s wonderful ingenuity and the beauty of Taiwan.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Director, No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6
7
序
序 臺灣的名山勝水,具有千姿百態,萬種風情的容顏,享有「蓬萊仙島」之盛名,悠遊其
藝海國度,浩瀚無涯,而在歷史長河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洪流中,滔滔不絕的繪
中,莫不是一場豐富的盛宴,品嘗之下,是身心靈莫大的享受,是令人陶冶心境的寶地,她,
畫形式,藝術語言,各家各派已不斷傳承,由古至今,已引西融中的互補運用,各種畫風的
既雄渾又瑰麗啊!
呈現,已從寫實到寫意,從理性到感性,從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到光影、質感、層疊,從渲染 到點染刻劃,從氣韻生動到形式鋪陳,從有我到無我之境,如今已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
水墨行者何木火君的創作題材以歌詠自然為主,畫境上透露出一種如詩畫般之澄靜,無
時代,此等繪畫演繹的蛻變,當是可喜可賀!
論是巍峨秀麗的山勢,如夢似幻的雲煙,萬馬奔騰的瀑布,或盤根錯落的樹藤等等,皆表現 得淋漓盡致,神韻畢現,實虛相生,俊秀的高雅境界,其作品相當憾動人心。他對待創作更
封號「水墨行者」的何木火先生,出生農家子弟,因三叔金旺先生的啟蒙,即與繪畫結
是力求完美而嚴謹。總是能將作品營造出氣勢磅礡與柔美的精神內涵,以達「宏觀探道,微
了不解之緣,隨後親炙嶺南井松嶺大師及當代重彩大師蕭進興二位名師。何木火先生藝海行
觀探真」的境界。
舟,一路走來四十年如一日,依然不變其志,此等精神令人感佩,其作品風格的呈現,可謂 畫如其人,人如其畫的風骨精神,有著堅毅不拔的志向。每當創作一件作品完成,總是令人
何木火君一生致力於水墨畫藝術薪傳教學,在各大學擔任水墨藝術講師,桃李滿天下。
嘆為觀止,讚不絕口,令我驚訝的是,何木火先生是本土非學院的畫家,至今在藝術領域這
1995 年曾榮獲臺中縣藝術薪傳獎殊榮,曾擔任臺中縣書畫教育協會理事長、臺中市東方水
條創作路上,已出版了專輯十三冊之多,可見木火先生對繪畫的使命與任務,有著極深刻的
墨畫會理事長、臺中縣青溪文藝學會理事長,更於 2004 年榮獲全國孝行獎楷模,同年並獲
認知及喜愛,所以才能創作不斷,且畫風多元、多面、多向,不拘一格的自由揮灑。值得一
編入《臺灣美術發展史全集》。其作品屢獲大獎,並舉辦個人國內巡迴展。
提的是,作品從來不重複用同樣技法完成作品,他是用挑戰心態與探索,嘗試的方式進行, 故常有天趣橫生,可遇不可求的作品出現,例如;枯木映月、古林祕境、大地洪荒、勝興斷橋、
此次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何君以「揮灑臺灣之美」為主軸,主題為臺灣各地名勝美景。
風花雪月、寒梅探月、月世界、野柳、龍泉、墾丁奇景、萬年蒼松等作品,皆一一道盡了畫境,
何君多年來,尋訪臺灣大地山川之祕境,感受諸種自然玄妙之美好,臺灣處處皆有名山勝水、
既蒼茫又滄桑,既深邃又神秘,既枯萎又具生命力,既形式又無形式,進而達到遷想妙得,
名勝古蹟,而何君的創作皆以「藉景抒情,情景交融」之心境,來呈現臺灣大地山川的風骨
似與不似之妙境,殊屬難能可貴,竟能將平淡無奇的景物,創造驚人視覺,平凡中轉化成不
精神,及自然的美妙之音,格局宏觀,非常值得細細品味。恭喜何君已臻此境。
平凡…致使何木火先生的作品能躍上國際舞台,為臺灣創造光芒,在此賀喜何木火先生。 綜觀何木火先生的水墨作品,澄淨雋逸、真趣灑脫、悠然自在,歌頌著臺灣壯闊山水, 雄渾與瑰麗,自成煥然一新的自我面貌;歸納何木火先生的創作思維「法中無法,無法中有 法」,乃至於佛法中「一藏萬法、萬法歸一」的微妙境界。在此恭喜何木火先生的繪畫領域能
立法院院長
臻此境,將是藝壇星光的展現,未來期許何木火先生能躍上國際舞台,為臺灣藝壇寫下新頁。
蘇嘉全 前文化部部長
洪孟啟
8
9
序
序 臺灣的名山勝水,具有千姿百態,萬種風情的容顏,享有「蓬萊仙島」之盛名,悠遊其
藝海國度,浩瀚無涯,而在歷史長河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的洪流中,滔滔不絕的繪
中,莫不是一場豐富的盛宴,品嘗之下,是身心靈莫大的享受,是令人陶冶心境的寶地,她,
畫形式,藝術語言,各家各派已不斷傳承,由古至今,已引西融中的互補運用,各種畫風的
既雄渾又瑰麗啊!
呈現,已從寫實到寫意,從理性到感性,從形神兼備意境深遠到光影、質感、層疊,從渲染 到點染刻劃,從氣韻生動到形式鋪陳,從有我到無我之境,如今已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
水墨行者何木火君的創作題材以歌詠自然為主,畫境上透露出一種如詩畫般之澄靜,無
時代,此等繪畫演繹的蛻變,當是可喜可賀!
論是巍峨秀麗的山勢,如夢似幻的雲煙,萬馬奔騰的瀑布,或盤根錯落的樹藤等等,皆表現 得淋漓盡致,神韻畢現,實虛相生,俊秀的高雅境界,其作品相當憾動人心。他對待創作更
封號「水墨行者」的何木火先生,出生農家子弟,因三叔金旺先生的啟蒙,即與繪畫結
是力求完美而嚴謹。總是能將作品營造出氣勢磅礡與柔美的精神內涵,以達「宏觀探道,微
了不解之緣,隨後親炙嶺南井松嶺大師及當代重彩大師蕭進興二位名師。何木火先生藝海行
觀探真」的境界。
舟,一路走來四十年如一日,依然不變其志,此等精神令人感佩,其作品風格的呈現,可謂 畫如其人,人如其畫的風骨精神,有著堅毅不拔的志向。每當創作一件作品完成,總是令人
何木火君一生致力於水墨畫藝術薪傳教學,在各大學擔任水墨藝術講師,桃李滿天下。
嘆為觀止,讚不絕口,令我驚訝的是,何木火先生是本土非學院的畫家,至今在藝術領域這
1995 年曾榮獲臺中縣藝術薪傳獎殊榮,曾擔任臺中縣書畫教育協會理事長、臺中市東方水
條創作路上,已出版了專輯十三冊之多,可見木火先生對繪畫的使命與任務,有著極深刻的
墨畫會理事長、臺中縣青溪文藝學會理事長,更於 2004 年榮獲全國孝行獎楷模,同年並獲
認知及喜愛,所以才能創作不斷,且畫風多元、多面、多向,不拘一格的自由揮灑。值得一
編入《臺灣美術發展史全集》。其作品屢獲大獎,並舉辦個人國內巡迴展。
提的是,作品從來不重複用同樣技法完成作品,他是用挑戰心態與探索,嘗試的方式進行, 故常有天趣橫生,可遇不可求的作品出現,例如;枯木映月、古林祕境、大地洪荒、勝興斷橋、
此次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何君以「揮灑臺灣之美」為主軸,主題為臺灣各地名勝美景。
風花雪月、寒梅探月、月世界、野柳、龍泉、墾丁奇景、萬年蒼松等作品,皆一一道盡了畫境,
何君多年來,尋訪臺灣大地山川之祕境,感受諸種自然玄妙之美好,臺灣處處皆有名山勝水、
既蒼茫又滄桑,既深邃又神秘,既枯萎又具生命力,既形式又無形式,進而達到遷想妙得,
名勝古蹟,而何君的創作皆以「藉景抒情,情景交融」之心境,來呈現臺灣大地山川的風骨
似與不似之妙境,殊屬難能可貴,竟能將平淡無奇的景物,創造驚人視覺,平凡中轉化成不
精神,及自然的美妙之音,格局宏觀,非常值得細細品味。恭喜何君已臻此境。
平凡…致使何木火先生的作品能躍上國際舞台,為臺灣創造光芒,在此賀喜何木火先生。 綜觀何木火先生的水墨作品,澄淨雋逸、真趣灑脫、悠然自在,歌頌著臺灣壯闊山水, 雄渾與瑰麗,自成煥然一新的自我面貌;歸納何木火先生的創作思維「法中無法,無法中有 法」,乃至於佛法中「一藏萬法、萬法歸一」的微妙境界。在此恭喜何木火先生的繪畫領域能
立法院院長
臻此境,將是藝壇星光的展現,未來期許何木火先生能躍上國際舞台,為臺灣藝壇寫下新頁。
蘇嘉全 前文化部部長
洪孟啟
8
9
自序
序 藝術是人類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在藝術的領域裡,人類的生命,得以豐富而充實,
書畫對我來說,不僅是志業和使命,更是內在精神上、情感的抒發,藉由書畫將內心的
心靈亦因之而淨化提昇,藝術在人類歷史過程中,所佔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在現今科技日
感受,無論是哲學觀、人生觀、文化觀、時代觀,深刻真切地體驗後,再藉由筆墨加以抒發
新月異、經濟蓬勃發展的社會,人們汲汲營營於名利中,然而當腳步放緩,審視人生後,必
呈現。
會發現精神層面的匱乏,人們需要心靈的慰藉,而水墨藝術,這數千年來細細述說歷史的文 化,其溫婉墨色總能融化人心,淨化心靈,讓人彷彿能深入其中,遊歷千山萬水,訪古探今, 真是心靈最佳的饗宴呀!
喜歡水墨畫,與之結下不解之緣,彷彿前世今生的宿命。儘管在漫漫長路、浩瀚無涯的 歷史長河中,執著堅定地投身藝海於水墨創作道路上,一路走來,雖然備嘗艱辛,我依舊無 怨無悔的穿梭於古今,勤耕藝田。在美學理念上,如黃賓虹大師所云的「混厚華滋,意境深
我與何大師在因緣際會之下相識,原對藝術並無特殊所長的我,卻對何大師的作品感觸 特別深。他的山水畫作氣勢磅礡,山川流水彷彿在細細述說大地的故事;而他的鄉土畫作,充
遠」,及六法中的「形神兼備」、「氣韻相生」,則是我終生努力的目標,以期使我的畫境 達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意境。
滿濃郁的鄉野情懷,令人深深感受到他對臺灣這塊土地的熱愛,也令人對這塊土地深深感動! 雖然經歷三十載漫長的淬煉,仍舊覺得「它」依然博大,「它」依然精深。猶如夫子之 此次何大師榮獲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展出「揮灑臺灣之美—水墨行者何木火彩墨展」,
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深不可測啊!願來日的我,能從「大象無形,大器無物」的
展出畫作大都以臺灣寶島山水風情為主,充分展現對於臺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及感懷,大幅畫
妙境裡,大澈大悟大慈大悲大真大實大奇大幻的心境與意志中,藉由筆墨營造出無限博大的
作氣勢磅礡,震懾人心;小幅畫作清新雋永,引人神往,透過何大師的筆墨揮灑,對於臺灣
精神世界,以穿破傳統固壘,再闢水墨新境。
各地山川流水、風土民情展現另一種不同的感受及風貌,在此慶賀展出圓滿成功,歡迎藝術 愛好者前往觀賞,體驗不同的臺灣風情面貌,讓藝術融入生命,豐富心靈,感動心扉。
此次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舉辦個展,在此感謝張譽騰館長的支持與肯定,讓身為藝術 工作者的我,不僅有機會將作品得以完整的呈現,同時又能藉此就教於藝壇先進,願這份美 意能夠綿延不斷地薪火相傳,使藝術愛好者能得到更多的心聲迴響。
唐門科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邱宜浤
10
11
自序
序 藝術是人類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在藝術的領域裡,人類的生命,得以豐富而充實,
書畫對我來說,不僅是志業和使命,更是內在精神上、情感的抒發,藉由書畫將內心的
心靈亦因之而淨化提昇,藝術在人類歷史過程中,所佔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在現今科技日
感受,無論是哲學觀、人生觀、文化觀、時代觀,深刻真切地體驗後,再藉由筆墨加以抒發
新月異、經濟蓬勃發展的社會,人們汲汲營營於名利中,然而當腳步放緩,審視人生後,必
呈現。
會發現精神層面的匱乏,人們需要心靈的慰藉,而水墨藝術,這數千年來細細述說歷史的文 化,其溫婉墨色總能融化人心,淨化心靈,讓人彷彿能深入其中,遊歷千山萬水,訪古探今, 真是心靈最佳的饗宴呀!
喜歡水墨畫,與之結下不解之緣,彷彿前世今生的宿命。儘管在漫漫長路、浩瀚無涯的 歷史長河中,執著堅定地投身藝海於水墨創作道路上,一路走來,雖然備嘗艱辛,我依舊無 怨無悔的穿梭於古今,勤耕藝田。在美學理念上,如黃賓虹大師所云的「混厚華滋,意境深
我與何大師在因緣際會之下相識,原對藝術並無特殊所長的我,卻對何大師的作品感觸 特別深。他的山水畫作氣勢磅礡,山川流水彷彿在細細述說大地的故事;而他的鄉土畫作,充
遠」,及六法中的「形神兼備」、「氣韻相生」,則是我終生努力的目標,以期使我的畫境 達到至真、至善、至美的意境。
滿濃郁的鄉野情懷,令人深深感受到他對臺灣這塊土地的熱愛,也令人對這塊土地深深感動! 雖然經歷三十載漫長的淬煉,仍舊覺得「它」依然博大,「它」依然精深。猶如夫子之 此次何大師榮獲國立歷史博物館邀請展出「揮灑臺灣之美—水墨行者何木火彩墨展」,
道,「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深不可測啊!願來日的我,能從「大象無形,大器無物」的
展出畫作大都以臺灣寶島山水風情為主,充分展現對於臺灣這片土地的熱愛及感懷,大幅畫
妙境裡,大澈大悟大慈大悲大真大實大奇大幻的心境與意志中,藉由筆墨營造出無限博大的
作氣勢磅礡,震懾人心;小幅畫作清新雋永,引人神往,透過何大師的筆墨揮灑,對於臺灣
精神世界,以穿破傳統固壘,再闢水墨新境。
各地山川流水、風土民情展現另一種不同的感受及風貌,在此慶賀展出圓滿成功,歡迎藝術 愛好者前往觀賞,體驗不同的臺灣風情面貌,讓藝術融入生命,豐富心靈,感動心扉。
此次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舉辦個展,在此感謝張譽騰館長的支持與肯定,讓身為藝術 工作者的我,不僅有機會將作品得以完整的呈現,同時又能藉此就教於藝壇先進,願這份美 意能夠綿延不斷地薪火相傳,使藝術愛好者能得到更多的心聲迴響。
唐門科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邱宜浤
10
11
圖 版 Platen 繪畫是一種習慣,藝術是一種態度;藝術放在繪畫來講,畫之所以能成為藝術,這是一 門高深、高尚、高雅的氣度,所擁有的是藝術的精神、藝術的思維和藝術的生命;然而,不是 每一張畫都能稱為藝術,如在路邊的工匠,只是單純工、匠、美的呈現,沒有藝術家的思維與 情感,是所謂的「商業畫」,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一種特色,這就是藝術家的語言;如我作 品中的「勝興斷橋」,它的原貌本來不是如此,只有少許的山、雲、煙、水,我把這些元素集 結在一張畫中,除了斷橋本身的風骨、殘枝,這些歷史傳承外,而周邊的場景,永遠坐立在大 地當中,呈現一種殘而不廢的美景,大地的煙嵐,用詩情畫意的方式來呈現意境,斷橋本身的 美、歷史的意義,與場景巧妙的結合,我賦予它生命,擁有情感,讓欣賞我作品的人們,感受 到我對它的尊敬與感動,這是屬於我的藝術語言!
圖 版 Platen 繪畫是一種習慣,藝術是一種態度;藝術放在繪畫來講,畫之所以能成為藝術,這是一 門高深、高尚、高雅的氣度,所擁有的是藝術的精神、藝術的思維和藝術的生命;然而,不是 每一張畫都能稱為藝術,如在路邊的工匠,只是單純工、匠、美的呈現,沒有藝術家的思維與 情感,是所謂的「商業畫」,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一種特色,這就是藝術家的語言;如我作 品中的「勝興斷橋」,它的原貌本來不是如此,只有少許的山、雲、煙、水,我把這些元素集 結在一張畫中,除了斷橋本身的風骨、殘枝,這些歷史傳承外,而周邊的場景,永遠坐立在大 地當中,呈現一種殘而不廢的美景,大地的煙嵐,用詩情畫意的方式來呈現意境,斷橋本身的 美、歷史的意義,與場景巧妙的結合,我賦予它生命,擁有情感,讓欣賞我作品的人們,感受 到我對它的尊敬與感動,這是屬於我的藝術語言!
藉 景 抒 情
藉 景 抒 情
賞瀑 2016 45×76cm 16
19
秋旅(一) 2015 34×68cm 38
17
萬年蒼松 2016 140×350cm 18
37
賞瀑 2016 45×76cm 16
19
迎向光明 青春嶺 2016 45×76cm
20
2008 90×180cm
21
迎向光明 青春嶺 2016 45×76cm
20
2008 90×180cm
21
潑墨山水 2011 90×180cm
22
永恆屹立
2010 90×180cm
23
潑墨山水 2011 90×180cm
22
永恆屹立
2010 90×180cm
23
雨後煙嵐 2016 36×74cm 24
25
雨後煙嵐 2016 36×74cm 24
25
山嵐迎曦
2015 70×135cm
26
我從山中來
2013 70×135cm
27
山嵐迎曦
2015 70×135cm
26
我從山中來
2013 70×135cm
27
原始祕境 2015 50×95cm 28
29
原始祕境 2015 50×95cm 28
29
30
蒼木映月 2014 90×150cm
31
30
蒼木映月 2014 90×150cm
31
雲深不知處
2016 78×47cm
月冷光寒 2015 35×79 cm 33
雲深不知處
2016 78×47cm
月冷光寒 2015 35×79 cm 33
唐劉得仁《賦得聽松聲》:「庭際微風動,高松韻自生。聽時無物亂,盡日覺神清。強與幽泉並,翻嫌細雨並。拂空增鶴唳, 過牖合琴聲。況複當秋暮,偏宜在月明。不知深澗底,蕭瑟有誰聽。」千年蒼松蓊蓊鬱鬱,枝繁葉茂,堅實粗曠的枝幹,不知 經歷了多少歲月,龜裂而斑駁;雖歷經無數時光更迭,四季變換,歲月的痕跡卻絲毫不減它堅毅的生命力,向下穩穩的扎根,
龍泉 2010 140×513cm
向上恣意的發展,唯有微風輕輕吹送時,帶來一陣陣柔和的清香,沙沙的風聲伴隨松鶴悅耳的啼聲,令人如置夢中。
34
41
萬年蒼松 2016 140×350cm 18
37
萬年蒼松 2016 140×350cm 18
37
萬年蒼松 2016 140×350cm 18
37
秋旅(一) 2015 34×68cm 38
17
秋旅(一) 2015 34×68cm 38
17
秋旅(一) 2015 34×68cm 38
17
唐劉得仁《賦得聽松聲》:「庭際微風動,高松韻自生。聽時無物亂,盡日覺神清。強與幽泉並,翻嫌細雨並。拂空增鶴唳, 過牖合琴聲。況複當秋暮,偏宜在月明。不知深澗底,蕭瑟有誰聽。」千年蒼松蓊蓊鬱鬱,枝繁葉茂,堅實粗曠的枝幹,不知 經歷了多少歲月,龜裂而斑駁;雖歷經無數時光更迭,四季變換,歲月的痕跡卻絲毫不減它堅毅的生命力,向下穩穩的扎根,
龍泉 2010 140×513cm
向上恣意的發展,唯有微風輕輕吹送時,帶來一陣陣柔和的清香,沙沙的風聲伴隨松鶴悅耳的啼聲,令人如置夢中。
34
41
清風明月 2016 46×77cm 42
43
清風明月 2016 46×77cm 42
43
44
北國之春 2016 77×46cm
45
44
北國之春 2016 77×46cm
45
雪國之春 2016 69×104cm 46
47
雪國之春 2016 69×104cm 46
47
破天荒 2016 45×69cm 49
破天荒 2016 45×69cm 49
飛向高峰 2014 34×68cm 50
51
飛向高峰 2014 34×68cm 50
51
52
幽悠流泉 2013 46×77cm
53
52
幽悠流泉 2013 46×77cm
53
野地清香
2015 35×75cm
54
浪漫之秋
2015 34×69cm
55
野地清香
2015 35×75cm
54
浪漫之秋
2015 34×69cm
55
淡水暮色 2012 50×85cm 56
57
淡水暮色 2012 50×85cm 56
57
秋旅(二) 尋 2014 35×75 cm 58
2015 34×67cm
59
秋旅(二) 尋 2014 35×75 cm 58
2015 34×67cm
59
壯麗交響瀑布
2010 70×135cm
60
神祕之谷
2010 70×135cm
61
壯麗交響瀑布
2010 70×135cm
60
神祕之谷
2010 70×135cm
61
秋詩 2010 70×135cm 62
63
秋詩 2010 70×135cm 62
63
黑 與 白
黑 與 白
既然選擇了「樸素」,還想擁有著「艷麗」,「樸素」與「艷麗」兩者 是既矛盾又對立的。 作者試圖在兩者對立與矛盾中,找到和諧與相融並存,雖然有其難度, 但我願嘗試,於是我將「樸素」定位在黑的墨色中,而「艷麗」則定位 在白色裡,藉用「黑白擠壓」的效果,產生強烈對比的視覺之美。 因而「樸素中含帶著艷麗」的作品,因此而成。
素艷 2002 70×135cm 66
67
既然選擇了「樸素」,還想擁有著「艷麗」,「樸素」與「艷麗」兩者 是既矛盾又對立的。 作者試圖在兩者對立與矛盾中,找到和諧與相融並存,雖然有其難度, 但我願嘗試,於是我將「樸素」定位在黑的墨色中,而「艷麗」則定位 在白色裡,藉用「黑白擠壓」的效果,產生強烈對比的視覺之美。 因而「樸素中含帶著艷麗」的作品,因此而成。
素艷 2002 70×135cm 66
67
冰天雪地 2014 70×135cm 68
鄉野
2015 60×122cm
69
冰天雪地 2014 70×135cm 68
鄉野
2015 60×122cm
69
風起雲湧 2014 70×135cm 70
71
風起雲湧 2014 70×135cm 70
71
生之頌
2010 70×135cm
72
豪情長歌
2010 90×180cm
73
生之頌
2010 70×135cm
72
豪情長歌
2010 90×180cm
73
峻岩麗水 2014 70×135cm 74
75
峻岩麗水 2014 70×135cm 74
75
勁 2014 69×68cm 76
77
勁 2014 69×68cm 76
77
對語 2016 70×45cm 78
79
對語 2016 70×45cm 78
79
奇岩峻峰 2016 68×68cm 80
81
奇岩峻峰 2016 68×68cm 80
81
古樸老夢 2015 70×135cm 82
83
古樸老夢 2015 70×135cm 82
83
殘山絕壁
2003 70×135cm
84
舞我感動
2010 70×135cm
85
殘山絕壁
2003 70×135cm
84
舞我感動
2010 70×135cm
85
獨 創 風 骨
獨 創 風 骨
北極冰山 2015 34×68cm 88
秋季交響曲
2013 70×135cm
89
北極冰山 2015 34×68cm 88
秋季交響曲
2013 70×135cm
89
生命之歌 峽谷 2016 78×45cm
90
2014 70×135cm
91
生命之歌 峽谷 2016 78×45cm
90
2014 70×135cm
91
梅開五福 2014 扇面
大地蒼茫
2003 70×135cm
92
93
梅開五福 2014 扇面
大地蒼茫
2003 70×135cm
92
93
唐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唐明皇與
風花雪月 2009 128×314cm
楊貴妃浪漫愛情史自古為人所稱頌,貴妃美貌嬌麗脫俗,如仙女下凡,雲霞願為其衣裳,花朵比其容顏,春 風吹拂,如出水芙蓉,嬌豔欲滴,與明皇兩情繾綣,只羨鴛鴦不羨仙。夜空中明月皎潔,映照層層山巒中, 月光自群峰茂林間灑落,遍地銀光閃閃。近景梅花枝頭綻放,粉紅色花蕊在夜色中更加嬌嫩,此風花雪月之景, 不禁讓人有如醉入明皇與貴妃之千古神話中。
94
95
唐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唐明皇與
風花雪月 2009 128×314cm
楊貴妃浪漫愛情史自古為人所稱頌,貴妃美貌嬌麗脫俗,如仙女下凡,雲霞願為其衣裳,花朵比其容顏,春 風吹拂,如出水芙蓉,嬌豔欲滴,與明皇兩情繾綣,只羨鴛鴦不羨仙。夜空中明月皎潔,映照層層山巒中, 月光自群峰茂林間灑落,遍地銀光閃閃。近景梅花枝頭綻放,粉紅色花蕊在夜色中更加嬌嫩,此風花雪月之景, 不禁讓人有如醉入明皇與貴妃之千古神話中。
94
95
叢林幽境 依附 2011 70×135cm 96
2011 70×135cm
97
叢林幽境 依附 2011 70×135cm 96
2011 70×135cm
97
寶 島 情 懷
寶 島 情 懷
古木參天
2016 45×69cm
100
竹仔坑風情
2015 48×77cm
101
古木參天
2016 45×69cm
100
竹仔坑風情
2015 48×77cm
101
祕境 2016 34×65cm 102
103
祕境 2016 34×65cm 102
103
東石漁港
2011 90×180cm
104
昨夜星空
2003 70×135cm
107
鐵漢柔情
2008 90×180cm
126
105
幽靜人止關
2014 70×135cm
106
荷香四溢 2016 140×350cm 125
東石漁港
2011 90×180cm
104
昨夜星空
2003 70×135cm
107
墾丁奇景
2011 70×135cm
108
墾丁觀海
2011 70×135cm
109
墾丁奇景
2011 70×135cm
108
墾丁觀海
2011 70×135cm
109
我對阿里山的記憶,非常深刻, 它擁有許多的美。諸如:氣象萬 千的雲海波濤、金光閃閃的日出 光芒、老態龍鍾的神木、百年身 影古老的小火車、如花似玉的櫻 花及連綿不斷的巍峨群峰等等美 景,時而神祕、時而悠揚、時而 村姑、時而壯漢,景致迷人之極, 難怪,臺灣阿里山之美,足以迷 倒自古千百年,來來往往的遊子 啊!哪怕是身歷或神遊其中,真 叫人「流連忘返、忘返流連」。
神祕阿里山 2009 70×135cm 110
111
我對阿里山的記憶,非常深刻, 它擁有許多的美。諸如:氣象萬 千的雲海波濤、金光閃閃的日出 光芒、老態龍鍾的神木、百年身 影古老的小火車、如花似玉的櫻 花及連綿不斷的巍峨群峰等等美 景,時而神祕、時而悠揚、時而 村姑、時而壯漢,景致迷人之極, 難怪,臺灣阿里山之美,足以迷 倒自古千百年,來來往往的遊子 啊!哪怕是身歷或神遊其中,真 叫人「流連忘返、忘返流連」。
神祕阿里山 2009 70×135cm 110
111
澎湖古厝,古意盎然; 風采依舊,只是一身斑駁,隨著歲月流逝,已化為古老傳說…。 聽說:有一種遠去叫曾經。 有一種遺忘叫失落。 也有一種美叫無悔。 而我呢?儘管在寒夜裡, 年去歲來,依然扮演著千年守護的忠臣。
守護 2003 70×135cm 112
113
澎湖古厝,古意盎然; 風采依舊,只是一身斑駁,隨著歲月流逝,已化為古老傳說…。 聽說:有一種遠去叫曾經。 有一種遺忘叫失落。 也有一種美叫無悔。 而我呢?儘管在寒夜裡, 年去歲來,依然扮演著千年守護的忠臣。
守護 2003 70×135cm 112
113
澎湖曬網
2007 90×180cm
114
金針花
2008 90×180cm
115
澎湖曬網
2007 90×180cm
114
金針花
2008 90×180cm
115
寒梅探月 2009 140×350cm
116
117
寒梅探月 2009 140×350cm
116
117
虛 幻 與 真 實
虛 幻 與 真 實
時空印象 2016 34×68cm
120
121
時空印象 2016 34×68cm
120
121
月世界之歌 2007 140×350cm
宋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
歷史流過千古歲月,看過成敗盛衰,而今相對,唯有慨然、
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裡歸。」西湖風光好,荷花盛開,清香繚繞,乘船遊湖的文人雅士飲酒作樂,吟詩作對,
靜思、冥想。高雄月世界的景觀神奇特殊,山脈稜線,婀
怎不醉入此情此景中。畫布上「春風徐徐,綠意悠悠,荷葉飄飄,花開泱泱」,中央是盛開嬌豔的荷花,鮮翠欲
娜多姿,若層層疊疊一字排開,奇峻無比。而我筆下的月
滴的荷葉還留著清晨的露珠;左側荷葉雖已近殘敗,仍是嬝娜娉婷,餘韻猶存;右側遠方是以渲染法表現荷花,
世界是寂靜的空間,迷濛的氛圍,清明的感覺,充滿著詩
遠遠望去,荷葉田田,搖曳生姿,幽香四溢。
篇、充滿著傳說,在風吹雲動,神秘的月夜裡,總是令人 勾起無盡的懷思。
122
129
幽靜人止關
2014 70×135cm
106
荷香四溢 2016 140×350cm 125
幽靜人止關
2014 70×135cm
106
荷香四溢 2016 140×350cm 125
幽靜人止關
2014 70×135cm
106
荷香四溢 2016 140×350cm 125
鐵漢柔情
2008 90×180cm
126
105
鐵漢柔情
2008 90×180cm
126
105
鐵漢柔情
2008 90×180cm
126
105
月世界之歌 2007 140×350cm
宋歐陽修《采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
歷史流過千古歲月,看過成敗盛衰,而今相對,唯有慨然、
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裡歸。」西湖風光好,荷花盛開,清香繚繞,乘船遊湖的文人雅士飲酒作樂,吟詩作對,
靜思、冥想。高雄月世界的景觀神奇特殊,山脈稜線,婀
怎不醉入此情此景中。畫布上「春風徐徐,綠意悠悠,荷葉飄飄,花開泱泱」,中央是盛開嬌豔的荷花,鮮翠欲
娜多姿,若層層疊疊一字排開,奇峻無比。而我筆下的月
滴的荷葉還留著清晨的露珠;左側荷葉雖已近殘敗,仍是嬝娜娉婷,餘韻猶存;右側遠方是以渲染法表現荷花,
世界是寂靜的空間,迷濛的氛圍,清明的感覺,充滿著詩
遠遠望去,荷葉田田,搖曳生姿,幽香四溢。
篇、充滿著傳說,在風吹雲動,神秘的月夜裡,總是令人 勾起無盡的懷思。
122
129
迷幻之境
2003 70×135cm
130
大地乾裂
2003 70×135cm
131
迷幻之境
2003 70×135cm
130
大地乾裂
2003 70×135cm
131
地湧金蓮 木火系列 2003 70×135cm 132
2003 70×135cm
133
地湧金蓮 木火系列 2003 70×135cm 132
2003 70×135cm
133
空谷玄機 2011 70×135cm 134
135
空谷玄機 2011 70×135cm 134
135
絕塵
2013 70×135cm
136
秋思
2005 35×79cm
137
絕塵
2013 70×135cm
136
秋思
2005 35×79cm
137
山野情
2010 70×135cm
138
紅塵夢
2015 35×75cm
139
山野情
2010 70×135cm
138
紅塵夢
2015 35×75cm
139
書 法
書 法
對聯詞句 2005 70×135cm 142
自撰現代詩 2005 70×135cm 143
對聯詞句 2005 70×135cm 142
自撰現代詩 2005 70×135cm 143
王維詩句《終南別業》 2006 70×135cm
144
145
王維詩句《終南別業》 2006 70×135cm
144
145
王維詩句《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2006 70×135cm
146
147
王維詩句《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2006 70×135cm
146
147
附 錄 Appendix
附 錄 Appendix
我的畫思歷程 文 / 何木火
啟蒙—何金旺、「芥子園畫譜」 與繪畫的首次接觸,要從我國中時期說起,當 時的我,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少年,特別是我所生長 的家庭,有明理開通但家教甚嚴的父親,也有喜歡 樂器更有熱愛繪畫的三叔,在我還不知國畫為何物
時,卻因三叔何金旺是竹仔坑鄉里中有名的肖像畫
其中,與國之瑰寶傅狷夫的嫡傳弟子,也是嶺南學
賴我,農村生活雖好,但收入有限,對小孩子未來
家,而被引導走入繪畫的領域。在早期那個照相技
派的宗師—井松嶺大師學畫三年,這是我學畫最久,
的發展相對不利。苦思良久,最後還是希望能以專
術尚不發達的農村社會裡,為人畫肖像必須要有一
也是影響我畫風與畫藝最重要的貴人。民國 80 年 ( 西
業來創造事業;繪畫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專業,
定的天分與膽識,三叔曾為村莊的每戶人家繪肖像,
元 1991 年 ),我在臺中文化中心舉辦了人生第一次
而藝廊成了我營生的最主要希望,無奈有如此雄心
並在當地享有盛名。在耳濡目染中,我不僅酷愛唱
個展,就是經由井大師的引薦與幫忙。在會場中,不
壯志,卻無資源可用;最後在父母親的資助下,一
歌,也兼繪人像,在三叔的教導下,逐漸奠立了繪
僅有李穀摩、呂佛庭、楊啟東及盧炳文等藝術大師
半資金作為藝廊的租金,另一半費用作為教畫、調
畫的基礎。當時,三叔先讓我僅以「芥子園畫譜」
共襄盛舉,而且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對於首次的
畫的週轉金。此外,另有盧炳文老師協助,從此在
作為習畫的藍本,這也引起許多人都極為訝異我聰
個展,能有如此豐碩的喜悅,井大師功不可沒,師
大里開始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創業—「日新藝廊」。
慧的自學功夫。之後,在眾人的目光讚許鼓勵之下,
恩浩瀚,我一直銘記在心。井老師很喜歡提攜後輩,
更激發我對繪畫的喜愛,這也影響我這一生和筆墨
我們這種既沒有師承,也沒有學歷的年輕人來學畫,
之間,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還能讓老師看得到、青睞我們,這就是老師的胸襟。
在繪畫的世界裡,「畫」會因工具材料和技法 的不同,分為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
因此爾後,當我為人師表時,也常以老師的教誨作 為教學主軸。
等主要畫種。選擇國畫,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當時的
習,另一部分則是本身從小就喜愛使用毛筆來寫字、 繪畫,國畫的筆墨濃淡衍生而來的趣味性與美感更 是令我著迷不已。
逆境•生存 儘管鄉下的農事十分忙碌,我在校的功課仍未 荒廢,繪畫表現尤為突出,唯有在學術的道路上走 的並不順遂。當時國中即將畢業,原本要繼續升學 學習美術,不料,父親在一次工作中不慎被機器碾
師承—浸潤嶺南 上了國中以後,由於對繪畫的熱愛與執著,在 得到家人的認同與鼓勵,我開始了拜師學藝的生活。 首先拜師在嶺南學派—謝紹軒的門下,學習他的繪 畫技巧;一年後,再拜井松嶺為師;經過數年,再向 學院派的蕭進興教授學習筆法、用色等技藝,努力吸 取前輩的經驗,為往後的創作之路打下深厚的底子。
在當時,畫廊主要是以別人的畫作及自己的一 些商業畫來販售,深想這種作法並不是長久之計,
那本學習傳統國畫的範本,通常人都會有先入為主 的觀念,而在國中的美術課中,也有接觸國畫的練
東西融合—寫實兼抽象
我必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既然要畫,必要與 眾不同,堅信「沒有特色就是垃圾」的道理。我將 東方和西方文化結合,舊有的山水畫是以寫實為主, 我則結合了西方的抽象文化風格,讓欣賞我畫作的 人,看了嘖嘖稱奇,直呼想窺探其中,突破了以往 的畫風。
斷手,此時,家庭生計出現危機,身為家中獨子, 必須挑起這個重擔。雖我懷有萬般追求的豪情壯志, 無奈命運捉弄難料。只有國中學歷的我,幾乎未有
絕處逢生
太多適合的工作可供選擇。噴漆工、直銷公司的推
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了臺灣地區,震垮許多家
銷員、寫春聯賣春聯、工廠的包裝設計員等,各種
庭的依靠,也震碎了我一生的心血。一路走來,努
性質皆有經歷。回憶當時常常利用午休一個鐘頭的
力了大半輩子,在一夜之間,回到原點,從零開始。
時間,跑回幾分鐘路程的家中,提起毛筆,畫上幾
在人生陷入絕望之際,多虧有至親好友及學生們幫
筆,時間到了,再跑回工廠上工。在逆境中討生活,
忙收藏一些當時的創作,生活收支上得以平衡。經
在種種壓力圍繞下,我仍未忘情繪畫對我的重要。
歷了這場人生最大的苦難,有感人生之無常,唯有 把握當下,才能擁有恆久。想到為了衝刺事業而疏 忽了對雙親的照料,一股「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
專業•事業
速寫稿「溪頭印象」
150
速寫稿「議會風情」
養而親不待」的不安在心中昇起,我毅然決然的捨 棄了經營 11 年的藝廊事業,變賣所有的家當,回到
成家不久,孩子們相繼出生,也越了解生活的
了大里竹仔坑的老家,一則照顧長年臥病在床的父
不易。由於當時噴漆工的工作,必須反覆的轉動手
母親及三叔,一則開始廣招門徒,希望在其恬淡寡
腕,導致手腕的骨頭挫傷,醫生建議我休息,但在
欲的生活中,仍能以務實的靈活創作與教學相長,
現實生活中並不允許我這麼做,家中的生計必需依
再創繪畫生涯的第二春。
151
我的畫思歷程 文 / 何木火
啟蒙—何金旺、「芥子園畫譜」 與繪畫的首次接觸,要從我國中時期說起,當 時的我,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少年,特別是我所生長 的家庭,有明理開通但家教甚嚴的父親,也有喜歡 樂器更有熱愛繪畫的三叔,在我還不知國畫為何物
時,卻因三叔何金旺是竹仔坑鄉里中有名的肖像畫
其中,與國之瑰寶傅狷夫的嫡傳弟子,也是嶺南學
賴我,農村生活雖好,但收入有限,對小孩子未來
家,而被引導走入繪畫的領域。在早期那個照相技
派的宗師—井松嶺大師學畫三年,這是我學畫最久,
的發展相對不利。苦思良久,最後還是希望能以專
術尚不發達的農村社會裡,為人畫肖像必須要有一
也是影響我畫風與畫藝最重要的貴人。民國 80 年 ( 西
業來創造事業;繪畫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專業,
定的天分與膽識,三叔曾為村莊的每戶人家繪肖像,
元 1991 年 ),我在臺中文化中心舉辦了人生第一次
而藝廊成了我營生的最主要希望,無奈有如此雄心
並在當地享有盛名。在耳濡目染中,我不僅酷愛唱
個展,就是經由井大師的引薦與幫忙。在會場中,不
壯志,卻無資源可用;最後在父母親的資助下,一
歌,也兼繪人像,在三叔的教導下,逐漸奠立了繪
僅有李穀摩、呂佛庭、楊啟東及盧炳文等藝術大師
半資金作為藝廊的租金,另一半費用作為教畫、調
畫的基礎。當時,三叔先讓我僅以「芥子園畫譜」
共襄盛舉,而且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對於首次的
畫的週轉金。此外,另有盧炳文老師協助,從此在
作為習畫的藍本,這也引起許多人都極為訝異我聰
個展,能有如此豐碩的喜悅,井大師功不可沒,師
大里開始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創業—「日新藝廊」。
慧的自學功夫。之後,在眾人的目光讚許鼓勵之下,
恩浩瀚,我一直銘記在心。井老師很喜歡提攜後輩,
更激發我對繪畫的喜愛,這也影響我這一生和筆墨
我們這種既沒有師承,也沒有學歷的年輕人來學畫,
之間,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
還能讓老師看得到、青睞我們,這就是老師的胸襟。
在繪畫的世界裡,「畫」會因工具材料和技法 的不同,分為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
因此爾後,當我為人師表時,也常以老師的教誨作 為教學主軸。
等主要畫種。選擇國畫,一部份原因是因為當時的
習,另一部分則是本身從小就喜愛使用毛筆來寫字、 繪畫,國畫的筆墨濃淡衍生而來的趣味性與美感更 是令我著迷不已。
逆境•生存 儘管鄉下的農事十分忙碌,我在校的功課仍未 荒廢,繪畫表現尤為突出,唯有在學術的道路上走 的並不順遂。當時國中即將畢業,原本要繼續升學 學習美術,不料,父親在一次工作中不慎被機器碾
師承—浸潤嶺南 上了國中以後,由於對繪畫的熱愛與執著,在 得到家人的認同與鼓勵,我開始了拜師學藝的生活。 首先拜師在嶺南學派—謝紹軒的門下,學習他的繪 畫技巧;一年後,再拜井松嶺為師;經過數年,再向 學院派的蕭進興教授學習筆法、用色等技藝,努力吸 取前輩的經驗,為往後的創作之路打下深厚的底子。
在當時,畫廊主要是以別人的畫作及自己的一 些商業畫來販售,深想這種作法並不是長久之計,
那本學習傳統國畫的範本,通常人都會有先入為主 的觀念,而在國中的美術課中,也有接觸國畫的練
東西融合—寫實兼抽象
我必須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既然要畫,必要與 眾不同,堅信「沒有特色就是垃圾」的道理。我將 東方和西方文化結合,舊有的山水畫是以寫實為主, 我則結合了西方的抽象文化風格,讓欣賞我畫作的 人,看了嘖嘖稱奇,直呼想窺探其中,突破了以往 的畫風。
斷手,此時,家庭生計出現危機,身為家中獨子, 必須挑起這個重擔。雖我懷有萬般追求的豪情壯志, 無奈命運捉弄難料。只有國中學歷的我,幾乎未有
絕處逢生
太多適合的工作可供選擇。噴漆工、直銷公司的推
九二一大地震,重創了臺灣地區,震垮許多家
銷員、寫春聯賣春聯、工廠的包裝設計員等,各種
庭的依靠,也震碎了我一生的心血。一路走來,努
性質皆有經歷。回憶當時常常利用午休一個鐘頭的
力了大半輩子,在一夜之間,回到原點,從零開始。
時間,跑回幾分鐘路程的家中,提起毛筆,畫上幾
在人生陷入絕望之際,多虧有至親好友及學生們幫
筆,時間到了,再跑回工廠上工。在逆境中討生活,
忙收藏一些當時的創作,生活收支上得以平衡。經
在種種壓力圍繞下,我仍未忘情繪畫對我的重要。
歷了這場人生最大的苦難,有感人生之無常,唯有 把握當下,才能擁有恆久。想到為了衝刺事業而疏 忽了對雙親的照料,一股「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
專業•事業
速寫稿「溪頭印象」
150
速寫稿「議會風情」
養而親不待」的不安在心中昇起,我毅然決然的捨 棄了經營 11 年的藝廊事業,變賣所有的家當,回到
成家不久,孩子們相繼出生,也越了解生活的
了大里竹仔坑的老家,一則照顧長年臥病在床的父
不易。由於當時噴漆工的工作,必須反覆的轉動手
母親及三叔,一則開始廣招門徒,希望在其恬淡寡
腕,導致手腕的骨頭挫傷,醫生建議我休息,但在
欲的生活中,仍能以務實的靈活創作與教學相長,
現實生活中並不允許我這麼做,家中的生計必需依
再創繪畫生涯的第二春。
151
水墨行者—水墨學習寶典
九二一的創傷—關懷臺灣
在創作的過程中,其靈感來源取自於日常生活
經歷了九二一的省思,我的畫風徹底蛻變,一
之中,「藝術生活化」與「生活藝術化」是我所追
般藝術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遙不可及的,要去面對它、
求的目標,也是創作的主要動力;人們藉由欣賞我
了解它,似乎有點困難,於是我將藝術與生活相互
的畫作,讀取我表達在畫中的情感,了解周遭事物
結合,讓大多數的人在欣賞我的畫作時,比較能夠
的美妙,為我創作的主要意義。所以在民國 97 年間
引起共鳴。九二一之前,我的作品都以大山大水為
( 西元 2008 年 ) 決定拍攝一部畫經,「為臺灣立傳,
主,九二一之後,我將人生的感悟,應用於生活周遭
揚名國際」的作品集《水墨行者—揮灑臺灣之美電
的景物,來當我藝術創作的題材。例如「藝術情懷」
視教學 DVD》,這是一部以臺灣風光景點為主,將
作品中,我將二胡、瓷器、椅子、書卷裡的書法等
水墨觀念技法在 DVD 中鉅細靡遺的一一示範,是對
平凡之物,匯集結合。以「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學習水墨者最佳的學習寶典。
的角度,讓藝術貼近人心。藝術在生活中,處處皆
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而「藝術情懷」 作品,正是我當時心境的寫照。 災後我的第一張作品「輪轉人生」,想表達自 己內心細微的情感,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感慨和無 奈,在「輪」和「迴」之間遊走,我們永遠在為下一 站而奔忙。之後,自己獨自開創「風骨系列」的畫風, 更是感動了每個欣賞我作品的同好者,畫中的殘枝, 猶如我繪畫的信念,無論周遭環境多麼惡劣,我的 根依然深深紮在土裡,屹立不搖,尋找向上延展的 機會。
美,只要用心、用情就會得到相應的感動,書云:「萬
自然界的啟發—寫生 奧妙的大自然,自然界的生態,許多未知的一 切都值得我們去探索,我將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山 的呼吸、河的活潑、樹的舞動及鳥獸蟲鳴的對話聲, 每個動作都是一次次的感動。我對於大自然的美感 認知,我將它分為兩個部份,分別為:「形式之美」 與「神韻之美」。 作品「大地蒼茫」
「形式之美」是大自然本身具備的風貌;而「神 韻之美」是指宇宙萬物中無形生命的美感。我體驗
九二一地震對臺灣的創傷,無論是地形景觀、
大自然與宇宙萬物間日夜的生活氣息,用心靈去感
人文產業,都是極大傷害;許多地貌已不再美麗,
受,大自然中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如:雨後的山中
許多人的生活也不再相同,大自然的力量,是我們
所產生的煙嵐、霧氣等,這些都是自然界的美景,
無法預知的;於是我想記錄臺灣尚仍保有的奇景風
眼睛所見的就是一幅最美的畫。我把它記錄下來,
貌、人文風情;希望喚起大家的熱情,一同關懷、
投入每一筆的繪畫,每一筆都包含我對此景的想法
愛護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臺灣。
與感動,這就是我的畫。
戶外寫生教學
152
作品「藝術情懷」
作品「輪轉人生」
153
水墨行者—水墨學習寶典
九二一的創傷—關懷臺灣
在創作的過程中,其靈感來源取自於日常生活
經歷了九二一的省思,我的畫風徹底蛻變,一
之中,「藝術生活化」與「生活藝術化」是我所追
般藝術給人的印象似乎是遙不可及的,要去面對它、
求的目標,也是創作的主要動力;人們藉由欣賞我
了解它,似乎有點困難,於是我將藝術與生活相互
的畫作,讀取我表達在畫中的情感,了解周遭事物
結合,讓大多數的人在欣賞我的畫作時,比較能夠
的美妙,為我創作的主要意義。所以在民國 97 年間
引起共鳴。九二一之前,我的作品都以大山大水為
( 西元 2008 年 ) 決定拍攝一部畫經,「為臺灣立傳,
主,九二一之後,我將人生的感悟,應用於生活周遭
揚名國際」的作品集《水墨行者—揮灑臺灣之美電
的景物,來當我藝術創作的題材。例如「藝術情懷」
視教學 DVD》,這是一部以臺灣風光景點為主,將
作品中,我將二胡、瓷器、椅子、書卷裡的書法等
水墨觀念技法在 DVD 中鉅細靡遺的一一示範,是對
平凡之物,匯集結合。以「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學習水墨者最佳的學習寶典。
的角度,讓藝術貼近人心。藝術在生活中,處處皆
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而「藝術情懷」 作品,正是我當時心境的寫照。 災後我的第一張作品「輪轉人生」,想表達自 己內心細微的情感,在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感慨和無 奈,在「輪」和「迴」之間遊走,我們永遠在為下一 站而奔忙。之後,自己獨自開創「風骨系列」的畫風, 更是感動了每個欣賞我作品的同好者,畫中的殘枝, 猶如我繪畫的信念,無論周遭環境多麼惡劣,我的 根依然深深紮在土裡,屹立不搖,尋找向上延展的 機會。
美,只要用心、用情就會得到相應的感動,書云:「萬
自然界的啟發—寫生 奧妙的大自然,自然界的生態,許多未知的一 切都值得我們去探索,我將自己置身其中,感受山 的呼吸、河的活潑、樹的舞動及鳥獸蟲鳴的對話聲, 每個動作都是一次次的感動。我對於大自然的美感 認知,我將它分為兩個部份,分別為:「形式之美」 與「神韻之美」。 作品「大地蒼茫」
「形式之美」是大自然本身具備的風貌;而「神 韻之美」是指宇宙萬物中無形生命的美感。我體驗
九二一地震對臺灣的創傷,無論是地形景觀、
大自然與宇宙萬物間日夜的生活氣息,用心靈去感
人文產業,都是極大傷害;許多地貌已不再美麗,
受,大自然中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如:雨後的山中
許多人的生活也不再相同,大自然的力量,是我們
所產生的煙嵐、霧氣等,這些都是自然界的美景,
無法預知的;於是我想記錄臺灣尚仍保有的奇景風
眼睛所見的就是一幅最美的畫。我把它記錄下來,
貌、人文風情;希望喚起大家的熱情,一同關懷、
投入每一筆的繪畫,每一筆都包含我對此景的想法
愛護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臺灣。
與感動,這就是我的畫。
戶外寫生教學
152
作品「藝術情懷」
作品「輪轉人生」
153
年表 1958 年
生於臺中縣大里市
1973 年
畢業於大里國中
1980 年
跟隨井松嶺教授習畫
1982 年
與何美瓊女士結縭
1983 年
第 30 屆中部美展入選
1987 年
臺中縣美術家聯展入選
1988 年
於黎明文化活動中心與劉成功先生雙人展
應邀彰化縣社教館慶祝重陽節聯展
臺中縣美術家聯展入選
中日親善書畫會獲眾議院議長獎
1989 年
中部美展佳作
中日親善書畫會 ( 國畫 ) 獲津島市市長獎,書法 ( 特選獎 )
韓國美術文化大賞展獲特選獎
應邀臺中市建府百週年,美哉臺中畫展
高雄市美展優選
應邀臺中縣美術家聯展
編入臺中縣藝文人才人名錄
何老師的雙親
154
吾愛吾妻
1990 年
一貫道總會臺灣省分會書法比賽佳作
第 18 屆全國青年書畫比賽入選
日本翠泉書道會書法金賞獎
日本曾東書道會書法特選獎
第 26 屆國軍金像獎入選
1991 年
第 45 屆全省美展入選
於臺中市立文化中心首次個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一 )》
一貫道總會臺灣省分會書法比賽佳作
1992 年
師事蕭進興教授
應邀彰化社教館個展,作品榮獲社教館典藏
應邀參加中日韓美術家聯展
榮獲第 39 屆中部美展第二名
第 9 屆高雄市美展入選
於采采畫廊與恩師井松嶺老師師生聯展
第 13 屆全國美展入選
第 46 屆全省美展入選
第 6 屆南瀛美展入選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個展,作品榮獲文化中心典藏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二 )》
1993 年
第 47 屆全省美展入選
應邀大里國際青年商會美術評審
省立彰化社教館何木火水墨畫展
跟隨井松嶺教授習畫
與呂佛庭大師、恩師井松嶺合影
155
年表 1958 年
生於臺中縣大里市
1973 年
畢業於大里國中
1980 年
跟隨井松嶺教授習畫
1982 年
與何美瓊女士結縭
1983 年
第 30 屆中部美展入選
1987 年
臺中縣美術家聯展入選
1988 年
於黎明文化活動中心與劉成功先生雙人展
應邀彰化縣社教館慶祝重陽節聯展
臺中縣美術家聯展入選
中日親善書畫會獲眾議院議長獎
1989 年
中部美展佳作
中日親善書畫會 ( 國畫 ) 獲津島市市長獎,書法 ( 特選獎 )
韓國美術文化大賞展獲特選獎
應邀臺中市建府百週年,美哉臺中畫展
高雄市美展優選
應邀臺中縣美術家聯展
編入臺中縣藝文人才人名錄
何老師的雙親
154
吾愛吾妻
1990 年
一貫道總會臺灣省分會書法比賽佳作
第 18 屆全國青年書畫比賽入選
日本翠泉書道會書法金賞獎
日本曾東書道會書法特選獎
第 26 屆國軍金像獎入選
1991 年
第 45 屆全省美展入選
於臺中市立文化中心首次個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一 )》
一貫道總會臺灣省分會書法比賽佳作
1992 年
師事蕭進興教授
應邀彰化社教館個展,作品榮獲社教館典藏
應邀參加中日韓美術家聯展
榮獲第 39 屆中部美展第二名
第 9 屆高雄市美展入選
於采采畫廊與恩師井松嶺老師師生聯展
第 13 屆全國美展入選
第 46 屆全省美展入選
第 6 屆南瀛美展入選
南投縣立文化中心個展,作品榮獲文化中心典藏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二 )》
1993 年
第 47 屆全省美展入選
應邀大里國際青年商會美術評審
省立彰化社教館何木火水墨畫展
跟隨井松嶺教授習畫
與呂佛庭大師、恩師井松嶺合影
155
1994 年
第 11 屆高雄市美展入選
參加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舉辦李可染巡迴展水墨座談會
應邀參加臺中縣大里市農會田園藝廊個展
應邀彰化縣大專院校美術評審
應邀大里國際青年商會美術評審
第 2 屆楓葉獎
國際水墨比賽獲佳作獎
中日韓兩岸文化聯展於國父紀念館展出
1995 年
應邀「藝術薪火相傳•第七屆臺中縣美術家接力展」於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展出,作品並榮獲文化中
心典藏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三 )》
1996 年
南瀛美展佳作
1997 年
台中縣梧棲農會田園藝廊何木火畫展
豐原市立圖書館何木火水墨小品展
1998 年
豐原市立圖書館何木火彩繪大地展於臺中縣大里市田園藝廊舉辦開幕首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四 )》
1999 年
擔任臺中縣清溪文藝學會第八屆理事長
應邀中部美展美術評審
應邀彰化縣花壇鄉舉辦何木火書畫欣賞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五 )》
2000 年
參與 2000 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2001 年
應邀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海峽兩岸美展評審委員、日本亞細亞美展評審委員
參與 2001 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並擔任臺中區域承辦人
2002 年
臺中縣大里市文化藝廊舉辦何木火水墨情懷展
臺中縣石岡鄉舉辦何木火豪情壯志水墨展
「第七屆臺中縣美術家接力展」揭幕典禮
156
港區邀請展開幕剪綵
開班授課盛況
畫作「蒼松幽韻」榮獲臺中市政府典藏
榮獲孝行楷模
日本藝術文化交流
2003 年
擔任東方書畫學會會長
中華民國藝術協會美展評審
榮獲臺中縣政府評選為藝術者之家評審委員
2004 年
榮獲全國孝行楷模獎,由馬總統英九先生親頒
擔任國立空中大學推廣教育國畫創作班指導老師
2005 年
作品榮編於《台灣美術發展史全集》
澎湖文化局中興畫廊舉辦何木火師生聯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六 )》
2006 年
應邀臺中縣港區藝術中心邀請個展
擔任國立中興大學文化講座講師
2007 年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舉辦「大地之聲•玄妙之音水墨個展」
臺中市文化局舉辦「何木火水墨世界」
157
1994 年
第 11 屆高雄市美展入選
參加臺中市立文化中心舉辦李可染巡迴展水墨座談會
應邀參加臺中縣大里市農會田園藝廊個展
應邀彰化縣大專院校美術評審
應邀大里國際青年商會美術評審
第 2 屆楓葉獎
國際水墨比賽獲佳作獎
中日韓兩岸文化聯展於國父紀念館展出
1995 年
應邀「藝術薪火相傳•第七屆臺中縣美術家接力展」於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展出,作品並榮獲文化中
心典藏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三 )》
1996 年
南瀛美展佳作
1997 年
台中縣梧棲農會田園藝廊何木火畫展
豐原市立圖書館何木火水墨小品展
1998 年
豐原市立圖書館何木火彩繪大地展於臺中縣大里市田園藝廊舉辦開幕首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四 )》
1999 年
擔任臺中縣清溪文藝學會第八屆理事長
應邀中部美展美術評審
應邀彰化縣花壇鄉舉辦何木火書畫欣賞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五 )》
2000 年
參與 2000 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
2001 年
應邀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海峽兩岸美展評審委員、日本亞細亞美展評審委員
參與 2001 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並擔任臺中區域承辦人
2002 年
臺中縣大里市文化藝廊舉辦何木火水墨情懷展
臺中縣石岡鄉舉辦何木火豪情壯志水墨展
「第七屆臺中縣美術家接力展」揭幕典禮
156
港區邀請展開幕剪綵
開班授課盛況
畫作「蒼松幽韻」榮獲臺中市政府典藏
榮獲孝行楷模
日本藝術文化交流
2003 年
擔任東方書畫學會會長
中華民國藝術協會美展評審
榮獲臺中縣政府評選為藝術者之家評審委員
2004 年
榮獲全國孝行楷模獎,由馬總統英九先生親頒
擔任國立空中大學推廣教育國畫創作班指導老師
2005 年
作品榮編於《台灣美術發展史全集》
澎湖文化局中興畫廊舉辦何木火師生聯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六 )》
2006 年
應邀臺中縣港區藝術中心邀請個展
擔任國立中興大學文化講座講師
2007 年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舉辦「大地之聲•玄妙之音水墨個展」
臺中市文化局舉辦「何木火水墨世界」
157
2008 年
應邀中華民國藝術學會美術評審
NPO 法人亞細亞文化藝術聯盟臺灣區總會長
應邀臺中縣大屯有線電視、衛視中文臺國畫教學示範講師
任私立逢甲大學推廣教育國畫創作班指導老師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七 )》
2009 年
榮獲臺中縣九十八年度美術有功人員獎
應邀臺視電視、臺中大屯有線電視「揮灑臺灣之美」教學示範講師
舉辦全省巡迴展 ( 臺北縣府藝廊、苗栗縣中興畫廊、雲林縣文化中心、臺東縣藝文中心、基隆市文
化局、嘉義市文化局 )
出版《何木火 - 自傳畫冊 ( 八 )》
戶外寫生示範教學
嘉義市文化局展覽會場開幕剪綵
空大示範教學
參加「辛亥 100 周年兩岸百家水墨大展」
158
何老師書法創作
何老師創作照
與藝文界嘉賓合影
2010 年
於玉山文化周報提供畫作愛心義賣,從事社會公益活動
舉辦全省巡迴展 ( 立法院藝廊、花蓮縣文化局、南投虎山文藝館、臺中縣港區藝術中心、屏東縣政
府文化處 )
2011 年
擔任中華畫會委員
應邀「紀念辛亥 100 周年兩岸百家水墨大展」於臺北國父紀念館展出
舉辦全省巡迴展 ( 臺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臺南市立屯區文化中心、佛光緣美術館 )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九 )》
2014 年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邀請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十 )》、《梅香四溢畫集 ( 十一 )》
2015 年
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邀請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十二 )》
2016 年
南投市立文化局邀請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揮灑臺灣之美—水墨行者何木火彩墨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十三 )》、《揮灑臺灣之美—水墨行者何木火彩墨畫集》
與文化部長洪孟啟(中)合影
159
2008 年
應邀中華民國藝術學會美術評審
NPO 法人亞細亞文化藝術聯盟臺灣區總會長
應邀臺中縣大屯有線電視、衛視中文臺國畫教學示範講師
任私立逢甲大學推廣教育國畫創作班指導老師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七 )》
2009 年
榮獲臺中縣九十八年度美術有功人員獎
應邀臺視電視、臺中大屯有線電視「揮灑臺灣之美」教學示範講師
舉辦全省巡迴展 ( 臺北縣府藝廊、苗栗縣中興畫廊、雲林縣文化中心、臺東縣藝文中心、基隆市文
化局、嘉義市文化局 )
出版《何木火 - 自傳畫冊 ( 八 )》
戶外寫生示範教學
嘉義市文化局展覽會場開幕剪綵
空大示範教學
參加「辛亥 100 周年兩岸百家水墨大展」
158
何老師書法創作
何老師創作照
與藝文界嘉賓合影
2010 年
於玉山文化周報提供畫作愛心義賣,從事社會公益活動
舉辦全省巡迴展 ( 立法院藝廊、花蓮縣文化局、南投虎山文藝館、臺中縣港區藝術中心、屏東縣政
府文化處 )
2011 年
擔任中華畫會委員
應邀「紀念辛亥 100 周年兩岸百家水墨大展」於臺北國父紀念館展出
舉辦全省巡迴展 ( 臺中市立葫蘆墩文化中心、臺南市立屯區文化中心、佛光緣美術館 )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九 )》
2014 年
臺南市立文化中心邀請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十 )》、《梅香四溢畫集 ( 十一 )》
2015 年
臺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邀請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十二 )》
2016 年
南投市立文化局邀請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揮灑臺灣之美—水墨行者何木火彩墨展」
出版《何木火水墨畫集 ( 十三 )》、《揮灑臺灣之美—水墨行者何木火彩墨畫集》
與文化部長洪孟啟(中)合影
159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揮灑臺灣之美
揮灑臺灣之美 : 水墨行者何木火彩墨畫集 / 國立歷 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 . -- 初版 . -- 臺北 市 : 史博館 , 民 105.11 面 ; 公分 ISBN 978-986-05-0664-8( 精裝 ) 1. 水墨畫 2. 畫冊
The Beauty of Taiwan:
The Colored Ink Painting of Ho Mu-Huo
發 行 人 張譽騰 出 版 者 國立歷史博物館 10066 臺北市南海路 49 號 電話:886-2-23610270 傳真:886-2-23610171 官網 : www.nmh.gov.tw 編 輯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 主 編 江桂珍 執行編輯 劉俐廷 圖版攝影 立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美術設計 羅雍欽 英文翻譯 劉 靜 英文審稿 邱勢淙 總 務 許志榮 會 計 劉營珠 製版印刷 四海電子彩色製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中華民國 105 年 11 月 版 次 初版 其他類型版本說明:本書無其他類型版本 定 價 新臺幣 1600 元 展 售 處 國立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商店 10066 臺北市南海路 49 號 電話 : 02-23610270#621
945.6
Publisher Commissioner
Editorial Committee Chief Editor Executive Editor Photography Art Designer English Translator English Proofreader Chief General Affairs Chief Accountant Printing Publication Date Edition Other Edition Price Museum Shop
105021285
Chang Yui-Tan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49, Nan Hai Road, Taipei, Taiwan R.O.C. 10066 Tel : 886-2-23610270 Fax: 886-2-23610171 http:www.nmh.gov.tw Editorial Committee of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Chiang Kuei-Chen Liu Li-Ting Summertime Publishing Co., Ltd Lo Yung-Chin Liu Ching Mark Rawson Hsu Chih-Jung Liu Ying-Chu Suhai Design & Production, Inc. November 2016 First Edition N/A NT$ 1,600 Museum Shop of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49, Nan Hai Rd., Taipei, Taiwan , R.O.C. 10066 Tel: +886-2-2361-0270#621
五南文化廣場台中總店 40042 臺中市中山路 6 號 電話:04-22260330
Wunanbooks 6, Chung Shan Rd., Taichung, Taiwan , R.O.C. 40042 Tel: 886-4-22260330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10485 臺北市松江路 209 號 1 樓 電話:02-25180207
Songjiang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Bookstore 209, Songjiang Rd., Taipei, Taiwan , R.O.C. 10485 Tel: 886-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 http://www.govbooks.com.tw
Government Online Bookstore http:// www.govbooks.com.tw
統一編號 1010502399 國際書號 978-986-05-0664-8( 精裝 )
GPN ISBN
1010502399 978-986-05-0664-8 (hbk)
著作財產權人:國立歷史博物館 ◎本書保留所有權利。 欲利用本書全部或部分內容者,須徵求著作人及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或書面授權。 請洽本館展覽組(電話:02-23610270) The copyright of the catalogue is owned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us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the Artist and Publisher.
空谷玄機 2011 70×135cm
唐門國際藝術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