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靈魂的雙手---陳彫刻處

Page 1

注入靈魂的雙手。

位居台中舊城區的陳彫刻處



相約於週六下午三點, 在舊城中區的巷弄裡,民房中央露出了微弱的光線。



與一旁熱鬧的第二市場形成了對比,陳彫刻處座落於

安靜地巷弄中。往裏頭走進去,一陣濃濃的檜木香撲鼻而 來,映入眼簾的即是各式各樣的木作與工具,此時與我們 打招呼的這位正是陳彫刻處的第二任陳處長,陳文才先生。

說陳彫刻處你可能不知道,但從台南孔廟 " 全臺首學 "

匾額、故宮的 " 至善園 "、日月潭 " 玄奘寺 " 一直到台中人所 熟悉的明道大學、忠明國小到東海大學 ... 等等,到處都可 以見到他的作品。

目前與第三代一同經營,由他們所創立的 COMMA( 逗

號 ) 品牌,在誠品書店、薰衣草森林以及網路平台 pinkoi 都可以遇見。其實師傅的父親,第一代陳處長陳珍最開始 是在台北萬華剝皮寮一帶經營,歷經了二次大戰的波及後 才輾轉遷移到台中。




時代造就了自由的社會,不論學業或工作,年輕

一輩比起老一輩的在人生中多了許多選擇。

但對於繼承家業,師傅並不像父親是因為家計而

被迫學藝,反倒認為是成長的環境使然。哥哥姊姊們 學習能力佳,個個就讀一中女中,然而當時他對學習 感到興味索然,可能是因為從小接觸木雕的緣故,反 倒對美術較感興趣,於是便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木雕這 條路,接下了陳處長的職位。



望向桌上這些使用數十年的刀具,每個工具都有不同

的用途,師傅說較大的刀具是打粗胚用,印章等較需要細 部雕刻的東西則需要用細的刀具,據說以前的工具都是手 打的鐵或鋼製,現在全部都是鋼了,另外中式的刀具不像 日式的,基本上都沒有握柄,使用也較為靈活。

一般人對於雕刻業較傳統的印象就是製作匾額和神

像,陳彫刻處當然也有製作,順應著社會的需求,當時早 期的生活用品,例如水晶肥皂的製模以及糕餅模陳彫刻處 都曾協助製作。

" 早期的工作物件都比較大 " 師傅說,以前大型木頭都

是自己去各地的木材場進行點木 ( 挑選 ),台中的話像是 西屯區一帶就有木材場,另外宜蘭、苗栗、嘉義、高雄一 帶皆有不同的木材,要剖半或是整隻木頭帶走都是看需求 做選擇,除此之外也可委託製材行挑選固定的板材做預留 或裁切。




" 以前一大清早七八點就開門,一直工作到半夜一兩

點結束,一個月只休兩三天,工作多到常常需要加班 " 師 傅說,還在台北萬華工作時,都是聽著南管北管作為休閒 娛樂,但每當夜深人靜時,就是老師傅們專注在細微工作 的時候了。據說製作匾額是木雕業的入門款,但是匾額字 上的金箔要怎麼貼卻也是一門學問,貼的流程有時間上的 限制,要是耽誤的話會貼不好,也會不漂亮,故老師傅們 都選在夜深人靜時製作這類較為細緻的工作,避免工作時 被突來的客人或雜務打擾而中斷。

另外較複雜需要細工的像是雕花類或是匾額底下的獅

座,早期都採分工制,依據每個人的專長不同,可先雕好 粗胚,再請下一位專門的師傅去做處理。

今非昔比,現在的工作量少很多,從當時十幾個木工

與師傅到現在僅剩自已與兒子共同經營,回想起來,還在 台北剝皮寮時的學徒可不少。不分資歷,每個學徒都必須 從打掃開始做起,再透過砂磨觀察師傅們的手藝,約過半 年後才可以碰刀。


1 2

1. 大大小小的木魚 2. 木魚的內部都可以看到手工雕刻的痕跡


各式各樣的委託,甚麼都要會

陳 彫 刻 處 接 的 工 作 各 式 各 樣, 令 人 感 到 好 奇 的 是 曾

受 到 義 大 利 牧 師 委 託 雕 刻 的 耶 穌 像, 與 一 般 神 像 較 不 同 的 地 方 是 平 時 雕 刻 的 皆 是 東 方 人 的 臉 孔, 那 該 如 何 製 作 呢? 師 傅 說 在 進 行 前, 跳 脫 原 先 舊 有 的 想 法 是 最 重 要 的, 必 須 仔 細 的 觀 察 歐 美 人 的 輪 廓 與 神 韻 去 進 行 製 作。

另外像是寺廟裡住持所使用的木魚,其實也是木雕師傅全

手工,從一整塊完整的木頭去雕出來的,除了過程中需小心木 頭乾燥破裂之外,完成後還得透過自己的耳朵去調音色 ( 高低 音 ) 呢! 注重品質是木雕的精髓

說到木雕最注重的是甚麼?師傅說不是速度也不是技巧,

最重要的是成品的品質,客戶滿意才是最大的關鍵。早期寺廟 中的神龕及樑枋裝飾甚至會分兩側請兩位不同的師傅來雕刻比 較,看哪位師傅的雕功了得。

品質控管上,大多人都會認為日本木雕職人的雕刻技術與

品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但其實不然,台灣木雕師傅的雕功 可是不輸給日本職人的手藝,師傅說日本的雕刻比較粗,相較 之下台灣的較為細緻,這也是為甚麼在日治時期時常接到日本 人的訂單,台灣師傅的手藝可是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呢!


三年四個月,是必經的過程

好奇的問到,學習多久後才可出師呢 ? 師傅笑說 " 有

沒有聽過三年四個月 ?" 俗稱 " 三年四個月 " 這個時間是欲 學習一技之長者所必經的過程,但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 有這個韌性願意去學,而且木雕是種 " 減法 ",就是把不要 的東西去掉,與其他雕塑都不一樣,是十分需要經驗與小 心謹慎的態度去對待,其中所領悟到的態度也是學習木雕 中很重要的一環。另外也因為一旦失手後就無法回頭了, 所以也衍伸出 " 媽祖刻做觀音媽 ( 台語 ) " 這句話,也就是 將豐腴的臉刻成較瘦小的臉。

當時師傅與學徒間還流傳了一個笑話,因為學徒常常

跟著師傅到處走,師傅為了找事情給學徒做就會對他們說 " 刨了才歇睏 ( 刨完再休息 )",但當師傅隔一陣子問起刨完 的木材呢,學徒們就笑說地上那些碎屑都是刨好的 ( 但師 父的意思並不是刨光,而是指刨到光滑為止 )。



寸木不知心,知面不知心

不過真的不能刻錯嗎?要說沒有失誤是不可能的,只

不過一般人看不太出來,所以可以稍做修補。四十幾年的 經驗累積下來,雖然會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如何去作雕 塑,但 " 寸木不知心 "( 台語 ),師傅說每塊木頭的紋理、 方向性與裏頭的結長的位置都不一樣,是無法用外表去作 猜測的,然而人心也是一樣,正所謂 " 知人知面不知心 " 就是同樣的道理。

木雕除了學習技巧與累積經驗外,其中有許多人生道

理也可從中領悟,像是俗話說 " 鈍刀使利手 "( 台語 ),意 指只要掌握住技巧,不墨守成規,換個方式思考問題一樣 可以迎刃而解,我想這句話除了可以套用到人生,也可以 套用在陳彫刻處八十年的歷史身上。




時代的演變,需求不再

從大大小小的匾額、到一般民生用品,甚至是耶穌像,

陳彫刻處遇過形形色色的客人,但從沒有碰過刁難的顧 客,反倒是曾有客戶收到成品很滿意,甚至給了當時約定 的兩倍金額作為謝禮,讓師傅除了開心以外,也很感謝對 方的賞識。

聽師傅說以前贈送匾額是很熱鬧且盛大的,要贈送

的那一天會以鑼鼓八音等傳統古禮繞街遊行至收件者家 門口,並替他們裝訂匾額,另外還會收到紅包作為贈禮。 餽贈的禮俗隨著時代變遷而消失,也因為西式建築愈來愈 多,礙於與建築本身的美觀與適合度,愈來愈少人願意去 接受匾額類的餽贈,甚至還有人直接簽收後退回雕刻處。 不願浪費木材的師傅便把它回收利用,做成店裡的天花 板、樓梯和桌子。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除了匾額以外,以往曾製作的木

頭模具也被許多材質給取代,漸漸的需求減少了,陳彫刻 處跟不上時代需求的腳步,賴以維生的手藝不再被物質社 會所需要,也讓師傅萌生了退意。



新品牌 COMMA 的成立,陳彫刻處的延續

至今為止,陳彫刻不斷順應時代地走下來,父親雖萌生退

意,但因兒子捨不得好手藝失傳,演變成兩代共同經營的陳彫 刻與品牌 COMMA。一直到現在透過換工與課程,敞開心胸和 年輕一輩做交流與互動,延續了雕刻店的存在感,讓擁有八十 年靈魂的老店繼續和大家一起生活。

" 我不排斥愈年輕一輩做交流 " 說到這裡的同時,望向師傅

炯炯有神的雙眸,令我想到了一本書中所說的話," 眼睛是判 斷你心靈老化程度的量測器。肉體的衰老無可避免,但你的心 卻可以永保年輕 ",具備一顆謙遜的心,師傅不介意與年輕人 請教,也願意分享自己的技術與經驗,甚至是人生中所領悟的 道理。心靈年輕了,即便身體老化,眼睛依然會保持澄澈,閃 閃發光。

看著店內 COMMA 的招牌熱銷商品「貓咪疊疊樂」,我想

這或許是陳彫刻處的寫照吧!隨著時代的潮流,透過各式各樣 的模式去做經營,與形形色色的人認識,慢慢的愈疊愈高,相 信陳彫刻處在未來絕不會因時代而倒下,透過大家的力量,讓 陳彫刻處重新找回被社會需要的歸屬感。


撰文 : 廖心慈 攝影 : 廖心慈 / 部分由陳彫刻處提供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