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n-An, Chien 1
2
Jiun-An, Chien Final Year Thesis, Tunghai University
Thesis supervisor: Chih-Yin, Chien Autumn, 2019 3
4
" If the descent is thus sometimes performed in sorrow, it can also take place in joy."
5
一條線、兩個世界;在同一片
6
片土地上,立直各自的話語。
f ig.01: 鐘聖雄、許震唐,《南風》,2013 7
8
CONTENTS
00 00
Introduction Abstract_ Narrative of a Sisyphean Land 0.1 Statement: 徒勞的背後,是反叛的姿態 0.2 Current Discourse: 荒謬地景演述 0.3 Project Definition: A New Garden of Eden 0.4 Summary/ Medothology: Topography of a Sisyphean Land
01 01
Site 1.1 Site Overview: Taixi Village, Changhua, Taiwan 1.2 Activities of Futility: farming / fishing/ worshipping 1.3 A Problematic Landscape: pollution analysis
02 02
Topography of a Sisyphean Land 2.1 The Island 2.2 〈農〉 2.3 〈祭〉 2.4 〈島〉
03 03
Conclusion:徒勞的濾園 The Eden of Taixi 3.1 Phytoremediation study 3.2 Purification facilities 3.3 The Eden of Taixi
04
Reference 9
f ig.02: 鐘聖雄、許震唐,《南風》,2013 10
00 Introduction
11
12
Abstract
The narrative of a Sisyphean land
這是位於濁水溪末端的一小片土地。
六輕工業區在隔岸建立後,似乎已經預示著這片農業土地的逐漸消亡—— 然而在極度污染而荒蕪的地上,農事和水祭仍然持續著:農夫在污染而難 以生產的土壤中埋頭耕作,在工業區的隔岸,居民遙祭河流以盼望農作的豐 收。生活的日常,皆看似日復一日的徒勞。這裡的每個人,都名為薛西弗斯。
相對於逐漸消逝的土地,是什麼錨定了人們不變的執著和信仰?
這裡的人們接受並直視自己所身處的土地,同時也蔑視著環境的惡劣;藉 由一種「反叛」的姿態,持續著日常的種植和祭儀。人對土地看似無意義 的執著,實為對土地的情感投射;看似荒謬的日常徒勞,更是反抗土地消 逝的精神勝利。
消逝的意義,從此在他們的身上失去了效力。
13
Introduction
The implication of unavailing futility
0.1 徒勞的背後,是「反叛」的姿態 「......薛西弗斯這眾神世界中的小人物,無力對抗卻又反抗,他清楚明白 自己生存的境況是如此悲慘:這正是他走下山時所思考的。這個清醒洞悉折 磨著他,卻也同時是他的勝利。只要蔑視命運,就沒有任何命運是不能被克 服的。」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
我的畢業設計始於受污染的農業地景,一小片位於濁水溪末端的土地。
一九九四年,六輕開始營運,隔著濁水溪口與臺西村對望。在此之後風光水 土開始變質,環境問題的侵奪同時對土地與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臺西村 是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然而日常農事和水祭並未因此而持停止——從土地開始消逝的當下開始,生 活的日常轉為奇特而不可理解的儀式:農夫在污染而難以生產的土壤中埋頭 耕作,在工業區的隔岸,居民遙祭河流以盼望農作的豐收。相對於土地消逝 的變遷,是什麼錨定了人們不變的行為與信仰?
在荒謬的表象背後,所有無意義的徒勞隱含著另一層新的意義:這裡的人們 接受並直視自己所身處的土地,同時也蔑視著環境的惡劣,並藉由一種「反
14
叛」的姿態,持續著日常的種植和祭儀。人對土地看似無意義的執著,實為 對土地的情感投射;看似荒謬的日常徒勞,更是反抗土地消逝的精神勝利。 消逝的意義,從此在他們的身上失去了效力。
如同尼采在其著作《偶像的黃昏》中所言:「意願使人自由:這是意志與自 由的真義。」當環境的惡劣與單向的消逝無法再被逆轉,只有從內在意志出 發,顛覆外在條件給予的既有價值、並嘗試賦予自己新的價值,以「反叛」 的姿態去生活,才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唯一可被拯救的方式。
而在環境劇烈變動的土地上,如何形塑建築作為生活容器的可能狀態,成為 反抗土地單向消逝的隱喻?
fig.03: Sisyphus, Tiziano Vecelli, 1549
15
0.2 Current Discourse 現況概述 /
這是一片風頭水尾之地,濁水溪蜿蜒一百八十公里由此地入海。居民以務農 為主,農作物主要是水稻與西瓜。
彰化縣大城鄉臺西村座落於彰化縣最西南角,是全彰化縣最靠近台塑六輕的 地方,常住人口約 462 人。臺西村與南邊六輕的四百餘隻煙囪對望,六公里 之隔,以溪水為界。每年夏季盛行南風時,臺西村就得承受來自六輕的空氣 污染,成為不適人居的惡質之地。
不可逆的消逝 /
農作物的生長變得越發困難,作物無法發育、田地被荒棄,農產量劇減。檢 舉空氣污染事件時,彰化縣相關單位會說六輕不屬於彰化管轄範圍,雲林縣 相關單位卻說臺西村屬於彰化縣不在雲林管轄範圍,政治經濟因素之下的孤 立,加以環境的劣化,臺西村成為被遺忘的地方。 2013 年,紀實報導集《南風》出版,讓臺西村以「癌症村」的樣貌進入大
16
fig.04: 《南風》, 鐘聖雄、許震唐,2013
fig.05: 《我們的島:被遺忘的臺西村》, 張光宗、柯金源,2013
眾的視野。《南風》的出版,引起後續話題、研究與創作,2014 年台大公 衛系教授詹長權團隊進駐,檢測出重金屬含量超過雲林麥寮鄉民數倍;儘管 如此,六輕 400 根煙囪屹立不搖,農作依然無穫,村民持續凋零。土地的消 亡,成為不可逆的、難以轉圜的命運。 對抗消逝的「反叛」/ 然而村民卻不願放棄這片土地。 農事和祭典仍然持續著——然而在土地消逝的當下,居民的日常生活轉變為 看似荒謬而不可理解的儀式:農夫在受污染而難以生產的土壤中埋頭耕作, 在工業區的隔岸,居民遙祭河流以盼望農作的豐收。在徒勞的表象背後,種 植成為土地餽贈的追憶,水祭成為悼念環境的儀式,所有無意義的徒勞隱含 著另一層新的意義:在即將消逝的土地上,對即逝之物的緬懷。
正如同村民所述其不願離鄉的理由:「活到七十五歲還沒事,大概是六輕來 之前,早期新鮮空氣吸得多,有把本存下來。」看似荒謬而沮喪的生活,源 自於人們對土地的情感投射,亦成為對抗不可逆的環境命運的實質行動。
17
18
fig.06: 土地上的「變動」與「不變」的對應 Transition v.s. Abidance in a Sisyphean Landscape
19
0.3 Project Definition: A New Garden of Eden 如何形塑建築作為生活容器的可能狀態,成為反抗土地單向消逝的隱喻?
我的畢業設計選定於此處,意圖在極端混亂的土地上,生成另一片新的土 地——一個人工的、全控的、純淨的淨化工廠,在徒勞的地景上,生成另一 個與之對話的徒勞樂園。
這裡的人們接受並直視自己所身處的環境,同時蔑視著土地消逝的命運,並 藉由一種「反叛」的姿態,顛覆外在條件界定的宿命、並賦予土地新的價值, 這是在此生活的人們,唯一可被拯救的方式。而淨化工廠在此處,是對惡劣 環境的重新詮釋:藉由植生修復以及空氣與土壤的人工淨化,將環境本身的 劣勢,轉變成植物賴以生成的生命要素;同時也使耕作者所生產之物有可被 使用的價值,賦予徒勞地景中的底層之人,跳脫至另一個層次的機會。一座 看似精緻而完美的樂園,以「反叛」的姿態,顛覆了土地單向消逝的命運。
20
fig.07: A new Eden
21
Case study #1
0
80
200m
fig. 08: Urban Filterscape
以自然與景觀為主題,思考臺北機廠作為工業
Architects: Fieldscape Design Year: 2019 unbuilt project
化時代的產物,所遺留下的土壤汙染議題如何 透過建築設計以及植被的重新種植解決。長期 的修復計畫以「土壤」、「水源」、「植被」 三個層面作為操作主軸,重新為機械時代的產 物找到新時代與自然共存的可能。
22
Case study #2
fig. 09: Skogskyrkogården, Sweden
在林地公墓中,透過安排各種體量的樹木以營
Architects: Gunnar Asplund, Sigurd Lewerentz Year: 1961
造不同的光影與空間感,以各式型態的植物、 地勢和軸線共同營造景觀,作為儀式性的隱 喻,而並不直接以墓碑或教堂主導空間安排。
23
24
0.4 Summary/ Medothology: 地方誌的文本書寫 / 「地誌,一種空間的文本 (text),提供異時代人們不斷地解讀、詮釋,乃至 於重構 ...... 同一個地景,因為不同時代賦予不同的意義,即負載了歷史 的意義。」
以觀察者的角度重釋地方,使荒謬地景臨現;藉由考察在地地物、風貌與人 事,紀錄日常與精神性的活動,建構台西村民看似荒謬、實為反抗的生活敘 述,做為已知的文本,以及設計操作的語境。
環境問題的界定 /
以污染的範圍、途徑、污染量、污染物質等量化分析,具體界定惡質之地的 範域。
淨化機制的研究 / 研究污染物質被淨化的機制,了解其技術、運作與生產的原理,目的在於打 造一個精準的、全控的淨化工廠。
25
f ig.10: 鐘聖雄、許震唐,《南風》,2013 26
01 Site
27
28
Site
1.1 Site Overview: Taixi village, Changhua, Taiwan 這是一片風頭水尾之地,濁水溪蜿蜒一百八十公里由此地入海。居民以務農 為主,農作物主要是水稻與西瓜。
彰化縣大城鄉臺西村座落於彰化縣最西南角,是全彰化縣最靠近台塑六輕的 地方,常住人口約 462 人。臺西村與南邊六輕的四百餘隻煙囪對望,六公里 之隔,以溪水為界。每年夏季盛行南風時,臺西村就得承受來自六輕的空氣 污染,成為不適人居的惡質之地。
然而這裡的人們接受並直視自己所身處的土地,同時也蔑視著環境的惡劣; 藉由一種「反叛」的姿態,持續著日常的種植和祭儀。人對土地看似無意 義的執著,實為對土地的情感投射;看似荒謬的日常徒勞,更是反抗土地 消逝的精神勝利。
消逝的意義,從此在他們的身上失去了效力。
29
六輕石化廠 fish farm Territory/ farmers Cause/ land subsidence
彰化縣臺西村
wind turbines total/ 7460000 m^2 Dimention/ diameter 3.7 m h 32 m
30
f ig.11: Site overview
Chuoshui River, Yunlin, Taiwan
accumulated sand Causes/ unstable watercourse
oyster farm Territory/ farmers Causes/ toxic watercourse
0 1.25km
farmland Territory/ farmers Causes/ pollution
31
f ig.12: 聚落型態
f ig.13: 新平面的生成
32
f ig.14: New elevation
f ig.15: dialogue between transition & abidance
33
462 常住人口 (2019)
52% 高齡人口
6% 罹癌率
NTD
0
賠償款
34
(人) 2000 1500 1000 500 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低齡
農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ca nc er
商
中齡 高齡
2011
工 漁
「每當夏季,西南季風徐徐吹起,便是台西村民最苦惱的日子。許立儀家的 窗戶,只有在空氣正常時,才會打開,每當六輕的空氣飄過來,她只能待在 室內緊閉門窗,隔離空氣中那股難忍的味道。和六輕做了十幾年的鄰居,許 立儀發現,村子裡罹患癌症的居民,越來越多,連她母親也是。她表示,村子 裡忽然發覺,這個也是、那個也是癌症時,就覺得不對勁了。後來在國健局( 署)看到資料,大城鄉是彰化罹癌死亡率最高的。」
「空氣污染無國界,但跨過一條濁水溪,行政區域不同就有差別待遇,大城 鄉連空氣污染監測設備都沒有,更遑論做流行病學調查,甚至在六輕發生重 大工安事件,賠償雲林民眾農漁業損害時,大城鄉民抗議陳情都做了,還是 無人聞問。」
《我們的島:被遺忘的台西村》
35
在發展的過程中,自然力與人工力 交互形成新的土地邊界,孤立的島 嶼被被這些邊界劃定出來。
被孤立的原因並不僅限於空間上的 範域;在經濟政治方面,檢舉六輕 的空氣污染事件時,彰化縣相關單 位會說六輕不屬於彰化管轄範圍, 雲林縣相關單位卻說臺西村屬於彰 化縣不在雲林管轄範圍。
各種因素之下的孤立,加以環境的 劣化,臺西村成為權力地景下的犧 牲之地,最終遺忘的地方。 36
六 輕
$$$ $$$$$$$$ $$$$$$$$$$$$$$$$$ $$$$$$$$$$$$$$$$$$$$$ $$$$$$$$$$$$$$$$$$$$$$$$ $$$$$$$$$$$$$$$$$$$$$$$$$$$$ $$$$$$$$$$$$$$$$$$
1960s 1978
農業改善,聚落形成
2019
1994
河砂向外堆積,新的土地生成
水泥堤防興築
六輕建立
西濱快速道路通車
f ig.15: Timeline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land boundar y
37
1.2 Activities of Futility: farming / fishing/ worshipping 農事佔居民勞動的極大部份,加以少數的養殖業,以及集體性的溪水祭 典,構成臺西村民的整體生活。 然而在土地消逝的當下,日常生活的背後,是對抗不可逆的環境命運的隱喻: 農夫在受污染而難以生產的土壤中埋頭耕作,在工業區的隔岸,居民遙祭河 流以盼望農作的豐收。在徒勞的表象,是村民對抗不可逆的環境命運、並賦 予其新價值的意志。
意圖透過這三種行為的空間及時間向度的紀錄,以固執不變的行為儀式, 與土地消逝的變化並置(以照片顯示),描述行為儀式的空間經驗,亦呈 現其中的矛盾與荒謬性。
38
[farming]
[aquaculture]
[worshipping] f ig.16: life routine of Taixi villagers
39
[farming]
空屋 Jan.
4-6 a.m.
40
Feb.
Mar.
Apr.
May
廢耕地/土質污染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f ig.17: routine of farming
41
空屋 Jan.
Feb.
Jan.
Feb.
Mar.
Apr.
May
Apr.
May
4-6 a.m.
[aquaculture]
4-6 a.m.
42
空屋 Mar.
廢耕地/土質污染
y
Jun.
Jul.
Aug.
Sep.
Oct.
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水質污染/減產 Nov.
Dec.
f ig.18: routine of aquaculture
43
空屋 Jan.
Feb.
Jan.
Feb.
Mar.
Apr.
May
Apr.
May
4-6 a.m.
[river ceremony] 空屋 11-1 p.m.
44
Mar.
水質污染/減產
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y
Jun.
Jul.
Aug.
Sep.
Oct.
Nov.
Dec.
乾枯河流 Dec.
f ig.19: routine of Chuo-shui River worshipping
45
DAY YEAR
00
4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f ig.20: routine schedule
47
1.3 A Problematic Landscape: pollution analysis 環境的污染是造成土地的消逝無可轉圜的主要因素。 台塑六輕廠區內共有 66 家工廠,392 支煙囪,169 萬個元件。高度複雜的 管線佔據遠方的天際線,也是居民心中的污染陰影。
六輕的廢氣污染,現身在鄰近的村落裡,春夏常常瀰漫的臭酸味,轉變成煙 與落塵進入居民的生活。多數居民並不瞭解污染具體影響的程度,僅能透過 身體的感知與作物的收成與否判斷,也傳達對於污染的無奈。
於空氣污染的同時,六輕建成付出的環境代價,是整條濁水溪的溪水在攔河 堰被抽乾,提供工廠每天 30 萬噸用水。所造成的結果是地下水層缺乏補注, 農民被迫以抽取地下水灌溉,濁水溪乾涸也導致地區性的沙塵危害。
接下來將以污染的範圍、途徑、污染量、污染物質、損害情況等量化分析, 界定環境問題的具體範域。
48
0
5
10km
4 3
3
3
2 3
3 4
5 6
下陷速率等時線(cm/year)
f ig.21: overall pollution map
空氣微粒汙染範圍
49
1.3.1: Surflur oxides/ Nitrogen oxides/ VOCs
[petroleum] burn
[coal]
ENERGY!
Cr
Mn
CO
NO 2
CO2
NO 3 Pb SO 2 SO 3 SOx emission: 16,000 ton/year NOx emission: 19,220 ton/year
pollution risk
50
wind: 3km/s distance: 10km
0
1
2
3km
f ig.21: Surflur oxides/ Nitrogen oxides/ VOCs pollution map
51
1.3.2: Riverbed dust emmision
lack of water leeds to
[factory]
[rive r
]
[dam]
pollution risk
52
0
1
2
3km
f ig.22: Riverbed dust emmision pollution map
53
54
Summary 透過基地調查,我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這是一個單向消逝、無論以什麼方法 都無力使消逝停止或有所逆轉的地方,也因為先建立了這樣的前提,居民的 生活才能被描述為荒謬而徒勞的。 因此,我的觀點不在於反轉(twist)環境消逝的命運,而是承認既定的事實, 並在基地上置入(insert)其他物件、使其和既有環境產生對話的機會,藉 以襯顯我對基地的立場論述。 所以在進行空間操作前,我試圖書寫基地的「地方誌」(topography) 作 為一個已知的文本,並在文本的語境下,形塑空間的可能狀態。
55
f ig.23: 鐘聖雄、許震唐,《南風》,2013 56
02 Topography of a Sisyphean Land
57
58
Topography of a Sisyphean Land
「地誌,一種空間的文本 (text),提供異時代人們不斷地解讀、詮釋,乃至 於重構 ...... 同一個地景,因為不同時代賦予不同的意義,即負載了歷史 的意義。」
以觀察者的角度重釋地方,使荒謬地景臨現;藉由考察在地地物、風貌與人 事,紀錄日常與精神性的活動,建構台西村民看似荒謬、實為反抗的生活敘 述,做為已知的文本,以及設計操作的語境。
59
蚵田
第六 套 輕 油 裂 解 廠
60
河灘地 西部濱海快速公路
水田與聚落 堤防
f ig.24: the island
61
〈農〉
他們說,前年土中再也長不出西瓜,於是他 們就改種別的,沒想到今年也長不出來了。 「那我們再種些其他的什麼吧。」
62
f ig.25: farming of futility
63
「...... 這裡的人殷殷企盼著田裡生 長的作物。」
他們看見稻米和巨型的風扇從土中一 起長了出來,像花一樣。
64
f ig.26: the generation of new elevation
65
〈祭〉
「...... 這裡的人每年七月半就會聚集在河堤 上,一條狹窄的提道上,擠滿祭品、皺紋和 禮樂的聲音。』
他們手中的香枝冒著屢屢的煙,就樣遠方的煙 囪一樣。
66
f ig.27: the worship
67
〈島〉
「...... 這裡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每個人都在早上三點醒來,種田的在未亮的天 下施肥、飼蛤仔的早早就去了,忙碌的時候, 是這裡唯一的生機,像是這個村子只在清晨的 幾個小時中顯現一樣。
當太陽高掛時,路上一個人都沒有。村子又消 失了。」
68
f ig.28: the isolated island
69
f ig.29: 鐘聖雄、許震唐,《南風》,2013 70
03 Conclusion
71
72
Design Proposal
3.1 The Eden of Taixi 如何形塑建築作為生活容器的可能狀態,成為反抗土地單向消逝的隱喻?
我的畢業設計選定於此處,意圖在極端混亂的土地上,生成另一片新的土 地——一個人工的、全控的、純淨的淨化工廠,在徒勞的地景上,生成另一 個與之對話的徒勞樂園。
這裡的人們接受並直視自己所身處的環境,同時蔑視著土地消逝的命運,並 藉由一種「反叛」的姿態,顛覆外在條件界定的宿命、並賦予土地新的價值, 這是在此生活的人們,唯一可被拯救的方式。而淨化工廠在此處,是對惡劣 環境的重新詮釋:藉由植生修復以及空氣與土壤的人工淨化,將環境本身的 劣勢,轉變成植物賴以生成的生命要素;同時也使耕作者所生產之物有可被 使用的價值,賦予徒勞地景中的底層之人,跳脫至另一個層次的機會。一座 看似精緻而完美的樂園,以「反叛」的姿態,顛覆了土地單向消逝的命運。
73
3.1 Phytoremediation
74
鼠耳草
培地茅 Vetiver Grass
Gnaphalium
蜈蚣草 Chinese Brake
狼尾草 Pennisetum
東南景天 Alfred Stonecrop
蘆葦 Reed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龍葵 Black Nightshade
蘆竹 Giantreed
菫菜 Violaceae
孔雀草 French Marigold
荻 Giantreed
f ig.30: Phytoremediation plants
75
76
77
f ig.32: Purification facilities
78
f ig.33: Purification facilities
79
80
" Where would his torture be, indeed, if at every step the hope of succeeding upheld him? "
81
82
Reference
鐘聖雄、許震唐,《南風》,台北:衛城,2013 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嚴慧瑩譯,台北:大塊文化,2017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台北:衛城,2018 尼采,《偶像的黃昏》,衛茂平譯,台北:五南,2019 預景設計,城市濾鏡 Filterscape,ta 建築雜誌,288,66-72 林淑貞,地景臨現──六朝志怪「地誌書寫」範式與文化意蘊, 政大中文學報 12(4),159-194,2009 謝式坢鈺,植物空氣污染病害診斷鑑定技術, 植物重要防檢疫病害診斷鑑定技術研習會專刊(二),2008 鄭及昉、孫岩章,可化工業區附近空氣中乙烯濃度及其對植物的影響, 中華民國環保學會會誌 26,2003
83
F i n a l Ye a r T h e s i s
Autumn 2019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