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Architectu r e 蕭安陞 10539 0 0 4 1
2018. 1 2
概念與定位
作 為 整 體 產業軸 線延伸 並 提 供 文 創與科 技產業所需 要的合作 創 造 交 流 的 空 間 活動中心 將 校 園 範 圍延伸 到城市當中 並 且 成 為 北科與 城市之間的 介面
立 場 上 認 為北科 既有校園規 劃並未需 要重新規 劃 而 是 透 過 部分拆 除整建並且 整理鋪面 與景觀達 到整體空間 界定 再 透 過 空 間提供 與產生的活 動 使 城 市 出現 進入校園 的目的
立 場 上 認 為北科 既有校園規 劃並未需 要重新規 劃 而 是 透 過 部分拆 除整建並且 整理鋪面 與景觀達 到整體空間 界定 再 透 過 空 間提供 與產生的活 動 使 城 市 出現 進入校園 的目的
最後的目的
學生與市民互相滲透與合作
學習
成為台北文創中心展演與發表 高互動 動態的社團
活動發生
活動中心 成為北科與城市之間的介面
空間轉移驗證與 PROGRAM
既有建築
單一樓地板面積
建蔽率
中正館 演講廳 其他學院演講廳釋放
2111
6.80%
3
6333 2000
8000
轉移
國際會議廳 (光華 國百 空地)
光華館 國百館 工業設計系拆除 第二教學大樓 第四教學大樓
1462 546 666 900 681
4.73% 1.77%
7310 2184 3996 2700 2043
9494
轉移
東校區第二期教學大樓 億光大樓
2.91% 2.21%
5 4 6 3 3
4743
轉移
新建 綜合科館兩側整理上 新建 綜合科館兩側整理下
第一教學大樓
600
1.94%
4
2400
2400
轉移
材料圖書館 ( 第三教學改建 空地)
材資館 土木館 工業設計系拆除 中正館 社團
1325 953 666 2111
4.29% 3.09%
7950 5718 3996 4222
13668
轉移
6.80%
6 6 6 2
4222
中正館 體育場 東校區戶外球場 東校區戶外操場
2111 4830 4517
6.80%
3
6333 4830 4517
15680
既有樓層 總樓地板面積 樓地板總量
建築
單一樓地板面積
既有樓層
2684
4
參考億光 22217
8 13
13672 單層1709
9494
4178
250 750
5 5
5000
4743
257
600+355
4
3820
1420
2400
新建 共科右邊新建 新建 原中正館原地新建
500 1300
8 6
4000 7800
13668
200
轉為
新媒體活動中心 ( 材資 土木 空地)
2000
5
10000
4222
5778
轉移
東校區開發計畫(室內體育 教學大樓)
7460
4
29840
15680
14160
結論
總樓地板面積 扣除原有 可處理量 2736 10736 8000
北科空間只會多不會少
可增加 國際會議廳 (光華 國百 空地) 新媒體活動中心 ( 材資 土木 空地) 材料圖書館 ( 第三教學改建 空地)
總樓地板面積 2736 5778 2400
空間轉移計算
城市
學生
曝光度高
吸引學生加入社團
動態的社團空間像是有許多 可供練習以及討論交流區域 大量的思想討論空間 保持未來擴充的彈性自由與隱私 新型態科技應用教學方式
材料圖書館
加入新媒體議題
學生與市民活動廣場
共享製造與工作空間 科技應用創造
PROGRAM
數位化(Digital) 國際會議廳
產業連接共生
曝光度高 互動高的社團活動 學生與業界之間滲透混合與合作 提供國際會議廳 華山沒有的展演及發表機能引入北科
企業與學生 創造 發表 展覽 材料與試驗圖書館
互動性(Interactive) 虛擬性(Virtual) 網路化(Networked)
空間轉移
原始校園
配置新量體
選定拆除 連接通道
學院分配
量體與活動關係 使退縮產生廣場
學生活動中心
學生活動中心
材料圖書館
學生活動中心
縫隙
材料圖書館
國際會議廳
市民廣場
學生廣場
出入口廣場
忠孝新生站
方向性
結構轉換層設計
總體配置圖 S:1/500
地下一層平面圖 S:1/500 科技廊道
A-A
一層平面圖 S:1/500 公共使用
B-B
二層平面圖 S:1/500 校友交誼 展覽 材料圖書館
三層平面圖 S:1/500 公共使用討論空間 企業合作教學工作室
社團區分 體育性
需要固定空間
音樂性
需要儲藏空間
康樂性 學生自治 獨立辦公室
四層平面圖 S:1/500 社團共享活動間
需要固定及儲藏空間 不需要固定及儲藏空間
社團區分 體育性
需要固定空間
音樂性
需要儲藏空間
康樂性 學生自治 獨立辦公室
五層平面圖 S:1/500 社團固定間
需要固定及儲藏空間 不需要固定及儲藏空間
A-A 剖面圖
B-B 剖面圖
公共活動空間
主要出入口可見性
校園可及動線暗示
公共討論空間
學生社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