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OUR STORY Celebrating Singapore’s Cul tural He roes ourCMstory.sg | theartshouse #ourCMsto ry Commissioned by Managed by Supported by Scan for more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翻译指南
MEDAL LION
3
欢迎一起走一段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文化奖” 堪称
新加坡艺文界最高荣誉,而“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则是 历届文化奖与其艺术成就的首个展示橱窗。
您可知道,过去40年来,约有130名艺术家获颁文化奖?
您可认识这些文化奖得主?他们又创造了哪些艺术成就?
文化奖于1979年设立,表彰文化艺术人才如何凭借 各自的卓著成就,形塑新加坡今时今日的艺术文化景观。 随我们一起游览六大展区,走进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欢迎 欢迎 4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文化奖” 回顾
观看:灵感的故事
听文化奖得主亲口说…… 阅读:文化艺术藏书
翻阅文化奖得主的著作 与相关书籍。
互动:近距离接触
多认识我们的文化奖得主。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考一考自己对文化奖得主 究竟有多了解。
为您量身定制艺术探索路线
为您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 艺术活动。
探索之旅,从这里开始:
1. 挑一枚代币
2. 点击光圈进行互动
欢迎 5
文化部代部长王鼎昌于1980年 3月3日举行的首届文化奖颁奖 礼上以主宾身份致辞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艺术家拥有非凡的人性洞察力,以及对人生 的深刻感悟。他相信自己在社会上具有社会
和道德功能,并努力将个人见识和历练提炼 成一种艺术形式,让他人能广为分享。 因此,艺术家首先必须对自己负责,充分开 拓自己的视野和才能;然后,运用各自的才 能进行诠释和表达;最终带给他人乐趣与审 美愉悦感。
艺术家可以在很多方面教育我们如何去感
受,引导人们以真挚又简单的情感相互凝 聚。遗憾的是,这种隐伏的作用及宝贵贡献 往往得不到认可。
6
对艺术的投资,如同对教育的支出,皆是
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政府长期以来通过筹
办各种活动为艺术新苗子提供资源、支持 与鼓励,未来也会继续这么做。而艺术领
域不仅需要艺术家,也需要受众。培养具
有鉴赏能力、有知识素养、有思辨能力的 受众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谨慎引导、积 极参与、共同努力。更有学养、更具鉴赏 力的受众群,可激励艺术工作者发挥出更
高的创作水平,反之亦然。”
——文化部代部长王鼎昌 1980年3月3日首届文化奖
颁奖礼主宾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7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文化奖” (The Cultural Medallion) 由时任文化部代部长王鼎昌先生倡议 设立。
文化部设立了文化奖,旨在表彰在 视觉艺术、文学、表演艺术和电影 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国人,以肯定艺术
家为丰富和形塑新加坡艺术文化景观 所作出的贡献与所展现的决心。
除了文化奖之外,公共服务星章和 公共服务奖章而今也可授予在艺术、
文学、体育、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赫 或公共服务值得表扬的人士。过去, 这些奖章只颁发给在教育、劳工
运动、慈善组织和社区工作等领域 的公共服务人员。
首届文化奖于1979年颁发,共有六位 艺术家获颁此殊荣,他们分别是:音乐 领域的朱晖和林金山 ,舞蹈领域的马哈 薇·克里斯南 (Madhavi Krishnan),戏 剧领域的班尼·布旺 (Bani Bin Buang)
,美术领域的黄明宗,以及文学领域的 艾温·汤普教授 (Edwin Thumboo)。
1979
8
首届文化奖颁奖典礼于1980年 3月3日在新加坡发展银行礼堂 举行。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1980年3月3日,首届文化奖颁奖典礼在 新加坡发展银行礼堂举行,由主宾王鼎昌 先生主持颁奖仪式。首届六位文化奖得主 各获得一枚奖章以及一份证书。
1979年文化奖 (摄于1980年3月3日)
(左起)朱晖、马哈薇·克里斯南 (Madhavi Krishnan)、班尼·布旺 (Bani Bin Buang)、林金山、黄明宗。
艾温·汤普教授 (Edwin Thumboo)
因当时在海外放进修假而无法出席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980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9
观看:灵感的故事 / 阅读:文化艺术藏书
10
灵感的故事
我们的文化奖得主,灵感源自何方? 文化奖得主亲口诉说创作灵感来源 ——观赏国家艺术理事会自2004年 以来陆续制作的一系列视频,听文化 奖得主娓娓道来。
喜欢哪一段视频,请用代币点击光圈。
文化艺术藏书
对文化奖得主的作品与创作历程 感到好奇吗?
不妨翻阅这里的收藏品。请在翻阅后 将书籍归还原处。
新加坡国家图书管理局藏品。
您可到邻近的公共图书馆借阅
这里的大部分藏书,请扫描:
11
观看:灵感的故事 / 阅读:文化艺术藏书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2
13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982 1981
1981年文化奖
(摄于1981年9月12日)
(左起)黄孟文、李福茂、黄荣庭、 吴素琴、阿默·贾法尔 (Ahmad Bin Ja’afar)、胡桂馨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982年文化奖
(摄于1982年10月29日)
(左起) 郑培书、吴宝星、梁荣平、 林晨、文化部长丹那巴南。张荔英 因健康理由无法出席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4
1983年文化奖 (摄于1983年11月16日)
(左起)文化部长丹那巴南、 洪水才、吴世勉、克里斯托弗· 艾伦 (Christopher Allen)、 叶纬雄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这一年的文化奖颁奖礼上宣布设立“艺术 赞助奖” (Patron of the Arts),以表彰并 鼓励企业对艺术领域的资助。
这个奖项授予私人和公共机构,肯定这些 组织对艺术领域所作出的财务、技能、资 源和时间等各方面的贡献。
四家机构因慷慨捐款支持艺术领域而获 奖,分别是:新加坡美孚石油公司、新加 坡航空公司、新加坡旅游促进局以及新加 坡赛马公会。
同年11月16日于世界贸易中心举行的文化 奖颁奖礼上,文化部长丹那巴南透露,来 自企业和非企业组织及机构的捐款有助于 提高国人对艺术的认识,让多项具有持久 影响力的文化项目 得以落实。
1983
15
社会发展部 (Ministry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正式成立。
它接管了文化部所有文化相关的工作, 交由属下文化事务处负责监管新加坡
艺术领域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文化奖的 管理工作。
1984年文化奖 (摄于1984年10月29日)
(左起) 甘琦勇、瓦拉丹 (S. Varathan)、姚照宏、叶畅芬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6
1985 1984
1985年文化奖 (摄于1986年1月30日)
(左起) 郑志道、刘仁心、 陈立诚、李子平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1986年文化奖 (摄于1987年2月10日)
(左起)阿尔马赫迪·哈吉·依布拉欣 (Almahdi Al-Haj Ibrahim,也称 Nadiputra)、保罗·阿比谢加纳登 (Paul Abisheganaden)、吴诸珊、 潘受、王润华、社会发展部部长 黄根成、张永生、N 帕拉尼维卢 (N. Palanivelu)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987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7
1986
1989 1988
1987年文化奖
(摄于1988年1月13日)
(左起)陈瑞献、马克斯·莱布隆德 (Max Le Blond)、莫哈默德· 阿里夫·艾哈德 (Muhammad Ariff Bin Ahmad)、社会发展部部长 黄根成、索姆·莫哈默·赛意 (Som Bte Mohd Said)、李林、丁马成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1988年文化奖 (摄于1989年2月28日)
(左起)亚历山大·阿比舍加纳登 (Alexander S. Abisheganaden)、 蔡斯民、林飞仙、郑民威、 依斯干达·贾利 (Iskandar Jalil)。
N 阿卜杜勒·拉赫曼(N Abdul Rahman,笔名Singai Mukilan)
因健康理由无法出席颁奖仪式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8
第一份文化发展总蓝图出炉了。
这份总蓝图由文化与艺术咨询委员 会制定,为实现充满文化活力的 社会愿景勾勒路线图。
一些主要建议包括:
成立国家艺术理事会,引领我国 艺术领域的发展;
文化奖的评选过程也作了改进,确保 遴选过程更为公平严谨。入围者最先 由专家咨询委员会评估,再向文化奖 评审委员会提呈建议。文化奖评委会 由社会发展部高级官员和艺术界德高 望重人士组成,并由社会发展部政务 部长担任主席。
翻新现有的文化设施、图书馆、 博物馆、剧院;
提高本地艺术教育的素质;
推行艺术教育计划,培养学生的 艺术赏能力。
建立一座世界级表演艺术中心;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9
1989年文化奖
(摄于1990年5月3日)
(左起)郭宝崑、尼尔· 萨提亚林加姆 (Neila Sathyalingam)、吴珉权、 符诗云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 收藏由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新闻通讯及艺术部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Arts) 正式成立。
它从社会发展部属下的文化事务处接管了艺术 推广的工作,包括负责文化奖相关事务。
这一年的文化奖颁奖礼也首次颁发一个全新 奖项——艺术赞助荣誉奖 (Distinguished Patron of the Arts),对那些为新加坡艺术 事业持续给予显著支持的机构或个人予以表扬。
外交部兼社会发展部长黄根成表示,艺术的 参与应该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以营造一个更 具活力的文化环境。
1990年5月3日,新加坡旅游促进局和新加坡 航空公司在滨海文华大酒店宴会厅举行的仪式 上,获颁杰出艺术赞助荣誉奖。
1990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
1990年文化奖 (摄于1991年3月25日)
(左起)王金成、韩劳达、 吴秉诚、善达·巴斯卡 (Santha Bhaskar)、周国灿、
方谨顺、林曜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国家艺术理事会 (National Arts Council, 简称“艺理会”) 于10月15日成立。
这个法定机构受命引领新加坡文学、表演 和视觉艺术的发展。
艺理会成立,是因应文化与艺术咨询委员会 发表的第一份文化发展总蓝图所提呈的建议。
艺理会从新闻通讯与艺术部手中接管了文化 奖的管理工作;还接管新加坡文化基金会 (Singapore Cultural Foundation)、社会发展 部属下文化处、艺术节秘书处,以及国家剧场 信托委员会 (National Theatre Trust) 等文化 艺术机构的职务。
它的使命是促进本地艺术领域发展,让艺术 成为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1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1
历来第一个由16名艺术家组成的 委员会正式成立,成员包括历届 文化奖得主,以及公共服务星章 和奖章得主。
这个委员会充当国家艺术理事会 和艺术界之间的沟通桥梁,代表 艺文界向委员会提供建议和反馈。
艺理会也推出了与文化奖相辅相成的 “青年艺术奖” (Young Artist Award), 鼓励35岁以下的年轻艺术工作者追 求卓越艺术成就而推出的奖项。
青年艺术奖得主可获得一万元资助, 获奖两年内用于各自的艺术发展或 艺术创作项目。
1992年文化奖 (摄于1993年9月9日)
文化奖得主应萼定(左四)、潘月红 (左五)、王瑞壁 (右四)、朱惠琳 (右三);青年艺术奖得主(左起) 贾勒丁·贾利勒 (Jamaludin Jalil)、
林仁余、沙恩·帝奥(Shane Thio); 梁文福(右二)、李天锜(右一)。
图中央是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部长 杨荣文准将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由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22
1993 1992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995 1994
1993年文化奖 (摄于1994年8月29日)
(左起)郑朝吉获新闻通讯及艺术部 部长杨荣文准将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995年文化奖 (摄于1995年8月31日)
文化奖得主韩少芙(左三)、吴丽娟 (右四);青年艺术奖得主(左起) 莫哈默·努尔·萨尔曼 (Mohamed Noor Bin Sarman)、麦毓权、尼尔 马拉·塞沙德里 (Nirmala Seshadri)、 戴尚志,林诚忠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联合早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3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1997 1996
文化奖和青年艺术奖范围扩大至电影, 以表彰电影工作者对艺术领域的贡献。
1996年文化奖 (摄于1996年8月30日)
(左起)刘宝珍(笔名淡莹)、潘耀田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997年文化奖 (摄于1997年8月29日)
(左起)文化奖得主卢眉桦(左三)、 何明方(右四);青年艺术奖得主(左起) 陈梅清、郭万兴、邱金海、林保德、 哈力斯·沙玛 (Haresh Sharma)、林晶晶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联合早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4
1999 1998
1998年文化奖 (摄于1998年9月18日)
(左起)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部长 杨荣文准将颁发文化奖给拉玛 · 卡纳比兰 (Rama Kannabiran)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新加坡国家档案局提供
1999年文化奖 (摄于1999年9月24日)
文化奖得主蔡逸溪(左四)、阿卜杜勒 加尼·阿卜杜勒哈密 (Abdul Ghani Bin Abdul Hamid);青年艺术奖得主 (左起) Chua Lik Wuk、阿拉文斯·库马拉萨米 (Aravinth Kumarasamy)、刘瑞金、洪艺冰 (右二)、庄乃维(右一)。图中央是新闻 通讯及艺术部部长李玉全
照片来源:新闻通讯及艺术部收藏 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提供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5
2000年文化奖
(摄于2000年9月22日)
国家艺术理事会宣布拨款100万元,在未来 五年内为文化奖得主及其艺术相关计划提供 资助。
在这之前,艺理会发布了《文艺城市复兴》 报告书,这是推动新加坡转型为一座在文化 艺术方面独具一格的全球城市而制定的第二份 文化发展总蓝图。
2000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6
(图为)陈声桂 照片来源:陈声桂
2001年文化奖 (摄于2001年9月19日) (左起)阎惠昌、陈建坡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文化奖推出5万元奖金。
这是为支持文化奖得主通过艺术创作,对新加坡 的艺术和文化领域作出贡献,同时以艺术加强 与社区的联系。
文化奖得主之间如果相互合作进行艺术创作, 可获得高达20万元资助。
2001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7
2002年文化奖 (摄于2002年10月8日)
(图为)蒙特罗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联合早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国家艺术理事会出版了 “Narratives: Notes
On A Cultural Journey”(艺术家的叙述:
文化旅程笔记)一书。
书中记录了1979年至2001年之间76位文化奖 得主所取得的成就,为艺术工作者、赞助人 和学生提供有关新加坡文化历史的宝贵参考 文献。
每一位文化奖得主都会有各自的专属介绍, 详细叙述艺术家的艺术历程。
其他内容还包括新加坡艺术领域的介绍, 以及多篇有关戏曲、舞蹈、文学、音乐、 摄影、戏剧和视觉艺术的文章。
2002 28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03年文化奖 (摄于2003年9月26日)
(左起)林子平、王景生,英培安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04年文化奖 (摄于2004年10月19日)
(图为)张美寅
照片来源:新报业媒体集团 《海峡时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9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04 2003
2005年文化奖
(摄于2005年10月21日)
(左起)梁智强、巴拉克里希南
(M. Balakrishnan, Ma Ilangkannan) 、庄心珍、李玟、李迪文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工作者以跨领域和多媒体 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文化奖和青年艺术奖的 范围也持续扩大,涵盖剧场技术、多媒体艺 术和流行音乐等更多不同领域艺术家的杰出 造诣和卓越贡献。
摄影则经重新定义,纳入视觉艺术组别。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30
2005
2006年文化奖
(摄于2006年10月20日)
(左起)国家艺术理事会主席 郑维荣、新闻通讯及艺术部长 李文献医生、佘美幸(文化奖 得主)、总统纳丹、陈楚智
(文化奖得主)、新闻通讯及 艺术部常任秘书陈振南博士、
艺理会理事长李泉香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文化奖首次由新加坡总统颁发,这个做法 此后延续至今。
由总统亲自颁发奖项,标志着文化奖跃升 为国家最高艺术荣誉。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31
2006
2007年文化奖
(摄于2007年10月19日)
(左起)邱金海获纳丹总统 颁发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文化奖奖金从5万元提高到8万元。
这是为了资助文化奖得主开展新的艺术 创作项目和原创作品,打响国内外知名度。
2007年文化奖
(摄于2007年10月19日)
(左起)依沙卡马里 (Isa Kamari)
获纳丹总统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32
2007
2008年文化奖
(摄于2008年10月17日)
(左起)伊斯干达·米尔扎·
伊斯 (Iskandar Mirza Ismail)、 P. 克里希南 (P. Krishnan) 、
谢惠平(笔名希尼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33
2008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敢不敢接受挑战?
用代币点击光圈,选择您的答案。
34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梁智强,2005年 答案
14年 14年
4年
35
梁智强1998年的电影《钱不够用》创下本地 电影最高票房记录长达…… 1. 这个记录在2012年让梁智强自己执导的另一部影片《新兵正传》 刷新。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善达·巴斯卡,1990年
印度古典舞蹈家先驱善达·巴斯卡 (Santha Bhaskar) 在年仅19岁那年就编排并演绎了
一部舞剧,请问这部舞剧的名称是……
《化蝶》(灵感源自梁祝)
答案
《化蝶》(灵感源自梁祝)
《麦克白》
善达 · 巴斯卡热衷于汲取新加坡其他文化族群的民族舞蹈元素, 从中激发艺术创作灵感。她于2022年2月26日骤逝,生前是 巴斯卡艺术学院的艺术总监和编舞指导。
2.
36
答案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李迪文,2005年
李迪文 (Dick Lee) 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如国庆爱国歌曲《家》,还为许多叫好叫座 的舞台音乐剧作过曲。他在新加坡参与创作的 第一部音乐剧是...
由张泰洋编剧、李迪文作曲填词的《美世界》在1988年艺术节 首演。《音为爱》是一部以李迪文的成长和音乐为题材的电影, 于2017年上映。
3.
37
《音为爱》 《美世界》 《美世界》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伊斯干达·贾里,1988年
陶艺大师伊斯干达 · 贾里 (Iskandar Jalil) 坚持
以本地泥土捏陶,并亲自制作釉料。他还创造
了独一无二的蓝色釉料,称为...
伊斯干达蓝
答案
伊斯干达蓝
创造鲜艳钡蓝色调釉料的灵感来自旅途中所见的深蓝海水,他当时
旅居北欧,在斯德哥尔摩国家美术馆举办 “新加坡陶艺”个展。
4.
38
瑞典蓝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胡桂馨,1981年
新加坡敦煌剧坊艺术总监、本地粤剧名伶
胡桂馨曾带领敦煌越剧团在海内外呈献过 逾2000场演出。
胡桂馨多年来坚持不懈大力推广粤剧,首开先河为敦煌剧坊演出的 剧目配上英文字幕说明,方便讲英语的观众理解剧情。
5.
答案
39 对 对 错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杰里米·蒙特罗,2002年
爵士音乐家杰里米
· 蒙特罗 (Jeremy Monteiro)
2021年凭专辑《Live at No Black Tie Kuala Lumpur》成为首位荣登美国爵士乐专辑排行榜 前50名的新加坡音乐家。
杰里米 · 蒙特罗集爵士钢琴家、作曲家、制作人、歌唱家、
教育家于一身,名下有40多张个人专辑。
6.
答案
40 对
Photo by Russel Wong
对 错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拉玛·坎纳比兰,1998年
新加坡淡米尔文学界先驱兼领军人物,拉玛· 坎纳比兰(Rama Kannabiran)的作品经常 反映出...
社会议题
超自然题材
答案
社会议题
拉玛·坎纳比兰透过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以及散文等不同类型 的作品,反映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致力倡导思想和道德信念。
7.
41
答案
林子平,2003年
林子平是一位自学成家的画家,他开发了
行书
林子平创作的 “糊涂字”是几十年来实验的结晶,是一种抽象的
书法形式,画家由字入画,进入字画融合不分的境界。
一种抽象形式的书法风格,他称之为... 8.
糊涂字 糊涂字 42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阿德莱德艺术节
答案
颂赛依德,1987年
领先表演艺术团体室利瓦里珊 (Sri Warisan)
的创始人、马来舞蹈先驱颂赛依德 (Som
Said)以这个项目给她唯一的孩子命名……
戛纳电影节
阿德莱德艺术节
1972年,颂赛依德代表新加坡在阿德莱德艺术节上演出的经历
令她非常感动,后来她以此艺术节给儿子取名为 “阿德尔” (Adel)。
室利瓦里珊马来舞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已经参与了40多项
国际活动和艺术节。
9.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43
《寻找小猫的妈妈》
答案
《寻找小猫的妈妈》
问答游戏:敢不敢接受挑战?
郭宝崑,1989年
双语戏剧大师郭宝崑通过他的作品,为新加坡 的英语剧坛和华语剧坛打破了语言与文化隔阂。
他最具代表性的多语言创作名为……
《棺材太大洞太小》
《棺材太大洞太小》是郭宝崑创作的第一部英文剧。在剧坛上 具重大影响力的郭宝崑生前创立了三个重要的艺术机构:实践 剧场、电力站以及剧场训练与研究课程。
44
10.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45
2009年文化奖
(摄于2009年10月16日)
(左起)梁佩贤、水蓝、洪亚弟、 谭幼今(笔名尤今)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0年文化奖
(摄于2010年10月12日)
(左起)梁文福、苏叻曼·马卡山 (Suratman Markasan)、王良吟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46
2010 2009
2011年文化奖 (摄于2011年11月18日)
(左起)哈莉玛·加法尔 (Halimah
Bte Jaafar,也称 Atin Amat)、
尤斯诺·埃夫 (Yusnor Ef)、 董叶明、林友权。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青年艺术奖奖金增加一倍,从1万元增至2万元。
47
2011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12年文化奖 (摄于2012年10月17日) (左起)蒂鲁纳兰·萨西塔兰 (Thirunalan Sasitharan)、 何和应、谭秀英、J.M
萨里 (J. M. Sali)、米连科· 普瓦茨基 (Milenko Prvacki)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国家艺术理事会推出了文化奖得主演说系列, 让文化奖得主与公众分享各自的艺术理念和 创作历程。
艺理会还推出艺术家大师系列,邀请文化奖
得主和青年艺术奖获得主主持为视觉艺术、 音乐、戏剧和舞蹈教师开办的讲座、大师班 和研讨会。
这个系列是与新加坡艺术师范学院 (MOESTAR) 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处 (MOE-AEB) 联合举办。
2012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48
2013年文化奖 (摄于2013年10月22日)
(左起)王爱仁、莫哈默·拉迪
夫·莫哈默 (Mohamed Latiff Mohamed) 、叶聪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新加坡 的艺术景观也持续演进,文化奖从这一年起 不再按艺术形式分类。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49
2013
2014年文化奖 (摄于2014年10月16日)
(左起)张华昌、陈崇敬、
KTM 伊克巴尔 (KTM Iqbal)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50
2014
2015年文化奖 (摄于2015年10月16日)
(左起)蔡明智获陈庆炎总统 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5年文化奖 (摄于2015年10月16日)
(左起)哈里斯·沙玛 (Haresh Sharma) 获陈庆炎总统授予 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5年文化奖
(摄于2015年10月16日)
(左起)林汉精(笔名林高) 获陈庆炎总统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5年文化奖
(摄于2015年10月16日)
(左起)陈灵获陈庆炎总统 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51
2015
2016年文化奖 (摄于2016年10月4日)
(左起)阿西娅·阿曼 (Asiah Aman,艺名 Nona Asiah) 获陈庆炎总统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7年文化奖 (摄于2017年10月24日)
(左起)扎马尔·杜吉敏 (Djamal Tukimin) 获哈莉玛总 统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6年文化奖 (摄于2016年10月4日)
(左起)许梦丰获陈庆炎总统 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7年文化奖 (摄于2017年10月24日)
(左起)罗伟伦获哈莉玛总统 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52
2016 2017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18年文化奖 (摄于2018年10月23日)
(左起)刘易斯·索里亚诺 (Louis Soliano)获哈莉玛总统 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18年文化奖 (摄于2018年10月23日)
(左起)刘美玉获哈莉玛总统 颁予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53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18
2019年文化奖 (摄于2019年10月15日)
(左起)埃里克·沃森 (Eric James Watson) 获哈莉玛总 统颁发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文化奖跨入 40 周年,而今是新加坡艺术界的 最高荣誉。
自1979年以来,共有126位艺术家获颁这项 最高殊荣,以肯定他们对丰富新加坡艺术资产 所作出的卓著贡献。
54
2019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与2020年文化奖
和青年艺术奖得主交流 (摄于2020年12月8日)
(左起)萨卡西·赛意 (Sarkasi Said) 获哈莉玛总统颁发文化奖
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21年文化奖 (摄于2021年11月24日)
(左起)廖芳炎*获哈莉玛总统颁发 文化奖荣衔
*廖芳炎是 2020 年文化奖得主,
并于 2021 年文化奖颁奖典礼上 获得他的奖项。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55
2020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21年文化奖
(摄于2021年11月24日)
(左起)谢裕民获哈莉玛总统颁发 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一个“文化奖”专属的全国数码资料库也正式 成立。这是艺理会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合作 落实的计划,资料库收录了奖项得主的艺术 作品,让人对新加坡的文化历史有更深入的 了解。
2021年文化奖
(摄于2021年11月24日)
(左起)拉希玛·拉辛 (Rahimah Rahim) 获哈莉玛总统颁发文化 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56
2021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2022年文化奖 (摄于2022年12月5日)
(左起)阿拉宾·古玛拉沙米获哈莉 玛总统颁发文化奖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2022年文化奖 (摄于2022年12月5日)
(左起)郭庆亮获哈莉玛总统颁发文化奖 荣衔
照片来源:国家艺术理事会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57
2022
近距离接触 /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SOAR)
58
近距离接触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SOAR)
多认识我们的文化奖得主。
深入探索有关文化奖得主的数码 资料,从人物介绍到新闻报道 以至精选作品,一应俱全。
可使用代币开启探索之旅。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SOAR) 是国家 艺术理事会与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的 合作项目,旨在丰富新加坡全国艺术 作品的收藏,将新加坡首屈一指艺术家 以及历史悠久艺术团体和文化机构的 表演艺术、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创作
59
汇集一处。
近距离接触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要查看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有哪些的 藏品,请扫描:
/
(SOAR)
为您量身定制艺术探索路线
60
为您量身定制艺术探索路线
渴望受到更多艺术启发?
在这里完成离场程序,即可获得 专为您量身定制的艺术探索路线。
61
为您量身定制艺术探索路线
62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SOAR) / 鸣谢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SOAR)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SOAR)
是国家艺术理事会 (NAC) 和国家 图书馆管理局(NLB)的合作项目, 旨在丰富新加坡全国艺术作品的收 藏,将这些数码化的相关资料传 承给世世代代的新加坡人。
收藏的资料将包括新加坡的表演 艺术、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创作, 以及对新加坡首屈一指艺术家如 文化奖和青年艺术奖得主,以及 历史悠久艺术团体和文化机构的 完整介绍。
要查看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品, 请扫描:
鸣谢
“我们的文化奖之路” 由国家艺术理事会 委托制作,艺苑公司负责管理。
请随时留意艺术之家所推出的更多文化 奖和艺术相关活动,上我们的网站或社 交媒体关注点赞。
扫描以下二维码,加入艺苑公司的电邮 名单:
63
新加坡线上艺术收藏 (SOAR) /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