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BIOS 年會【富饒・島味】會刊

Page 1

以美學為核心,說台灣的故事



01 03 07 15 27 57 69 79

執行長序 關於我們

BIOS 合作創作者 年度成果精選

2020 BIOS 年會|富饒・島味 BIOS 團隊幕後 合作品牌

團隊名單與業務洽詢


白尊宇 BIOS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台北人,台灣大學法研所畢業,現任 BIOS 執行長。長期 合作的創作者包含設計師方序中、馮宇、羅申駿,時裝設

計師詹朴,新生代飲食工作者 Soac 和 Ayo。在文創產業 中,持續扮演創作者與企業案主間的橋樑。

1


司設定好的海外發展計劃因為疫情暫緩,重啟之日也依舊不明朗;整年我都 在學習與不確定的情況共處,同時試著讓公司組織更上軌道。

富饒.島味

COVID-19 打亂了 2020 許多人的規劃,對 BIOS 與我來都是如此。去年公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大家好,我是 BIOS 的創辦人暨執行長尊宇。

去年年末我說過「公司創立的過程很多時間都像在大霧中前行,明明不太確

定方向自己有時候又要扮演指南針的角色,自己跟同行的夥伴都走得有點心 虛,畢竟這個指南針時靈時不靈。」回望今年,根本就在大霧中硬著頭皮前 進,而且這片迷茫大霧不知道有沒有散去的時候。

如果說 2020 教會我們什麼,或許就是更關注了資源整合的工作。在後疫情的

時代裡,每件事情的代價都可能變貴,所以我們不只需要提高資金的安全門 檻,更需要資源的對接與整合,釐清過往我們習以為常的情況是否發生改變。

當然,在這個時刻無論哪個產業,找錢、找資源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

我們可以在不同領域、產業、工作項目之間,嘗試降低資訊間的溝通落差,

把訊息有效傳遞給對的人,就能找到彼此合作且降低自我前進成本的處方。 我相信多年以前,沒有人真的想過可以讓台灣的時裝設計助攻速食業者、設 計師介入三金典禮,又或者飲食工作者透過創作去協助城市歷史場景再現。

我們希望做更多這種跨界嘗試,成為嫁接他們與其他產業的橋樑,創造更多 有趣、新鮮的嘗試。

最後在這公司將滿十年的前夕,我很感謝每個願意參與這個公司運作的所有 人,包含員工、創作者、客戶與投資人們,這件事持續到今天真的不容易, 願我們能不要辜負這所有得來不意的一切,持續努力不讓大家失望。

執行長序

2


關於我們

BIOS 於 2010 年秋天誕生台北。2011 年創辦品牌自媒體 BIOS monthly,

深 入 報 導 台 灣 創 作 者 故 事, 逐 漸 匯 聚 文 創 社 群 的 關 注 與 能 量。2014 年 BIOS 發展出結合文創經紀與商業顧問的營運模式,合作創作者領域包含

視覺設計、時裝設計與飲食工作者,透過跨界資源整合,與多位創作者攜

手完成令人驚豔的合作成果。從立足在地到放眼國際,BIOS 努力追求以 美學為核心,說台灣的故事。

3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4


BIOS 旗下自有媒體。創立於 2011 年,持續傾聽靜默的聲音,觸摸有稜角的

生活經驗,激發不馴的思想與行動,並希望能以具有創造性的編輯思考,想像 視覺與深度內容的可能性。

我們關注電影、音樂、文學、設計及更多,深信美不只是良善,美是真實、自 由、慾望,而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永恆的創作。我們在意閱讀時獨特的心靈運

動,提供選擇的可能。每隻滑鼠都是一座孤島,需求的慾望會把我們串連成群 島。

BIOS create 是由 BIOS 公司旗下原設計部門與企劃單位整合而成的品牌創意

團隊。透過視覺美學與產品設計傳達公司核心理念。在品牌面協助創作者完 成各類型商業與跨界合作,並根據公司目標進程,推出自有品牌的設計專案,

持續深耕消費者市場;在創意面完成跨部門專案,提供視覺設計協助與專業意 見諮詢。

關於我們

5


展目標與海內外商業合作計畫,精準媒合目標廠商與合作對象。

富饒.島味

發掘各領域優秀創作者,整合資源協助提升個人創作技藝,完整規劃長期發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創作者經紀

文創顧問/協力

居間媒合、協助企業品牌與文創工作者合作完成跨領域專案,從前置溝通、 企劃、合約擬定到執行與效益監控,提供各項商業與顧問服務。

內容經營

面對台灣廣泛讀者,提供各領域藝文或文創資訊的報導、深度專題的製作、

各領域優秀創作者的深度訪談,以及與創作者群合作的各式主題專欄或特別 企劃。

設計規劃

協助文創工作者完成各類型的商業與跨界合作,提供視覺構成的設計專業意 見,同時營運自有設計品牌 BIOS create。

整合服務

整合 BIOS 團隊跨部門技術與資源,共同完成的綜合類型商業合作案。

關於我們

6


BIOS 合作創作者

7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方序中 平面設計師,策展人 究方社創意總監

現任設計工作室「究方社」的創意總監,參與的跨領域專案遍及專輯包裝設

計、企業品牌規劃、裝置藝術及典禮視覺統籌等,擅長以「說故事」的設計方

式呈現「溫度」,拉近設計與大眾的距離。擔任「小花計劃」系列展覽策展人, 並持續參與台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等策展計劃。

● 六度榮獲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提名 ● 六度榮獲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提名 ●「小花計畫」系列展覽策展人

● 2020 郭元益「小樂曲」禮盒包裝設計 ● 2020 文化內容策進院識別設計

● 2019 台灣文博會「編輯地方」屏東館策展人

● 2018 、2019《Taiwan Plus 文化台灣》日本展覽活動主視覺設計 ● 2018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票卡設計 ● 2017、2018 金馬影展視覺總監 ● 2016 金鐘獎視覺總監

● 2016 金曲獎主視覺設計

合作創作者 BIOS

8


羅申駿 創意策展人、品牌顧問 JL DESIGN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大慶證劵品牌長

於 2007 年成立 JL DESIGN,是台灣首間專攻動態影像及頻道品牌設計的

創意公司,近年帶領 JL DESIGN 多次參與跨領域的數位裝置作品,並擔綱 策劃多個重要頒獎典禮與展演活動。

羅申駿認為「設計」不只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是一種思考與意念的表達。 2016 年設立 JL DESIGN 上海分公司,全面擴大視覺思考的應用向度,為

客戶進行品牌設計、跨領域整合規劃。合作客戶包括:肌膚之鑰、長榮航空、 高 雄 流 行 音 樂 中 心、 台 積 電、 倫 敦 高 檔 手 袋 Grace Han、 上 海 潮 流 商 場 Theatre ╳ 淮海劇匯等。曾任職於好萊塢第二大特效公司 Digital Domain

之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兼視覺特效總經理,持續以創意策展人的角色創造不 同設計作品,突破視覺的疆界。

● 作品屢獲 PromaxBDA 、Red Dot、iF Design 等國際獎項肯定

● 多次受邀擔任 PromaxBDA、Red Dot、Graphic Design in China、

金瞳獎等獎項評審

● 2020 TCCF 《Re: 眾感未來》識別與主視覺設計 ● 2020《Taiwan HYPE》策展人

● 2019、2020 金馬影展主視覺設計暨頒獎典禮視覺統籌

● 2014、2015、2018 、2019 金曲獎頒獎典禮視覺統籌 ● 2014、2015 台灣金點設計獎頒獎典禮統籌 ● 2015 台灣文博會分區策展人 合作創作者 BIOS

9

● 2015 - 2017 政問新媒體策展人

● 2016 台北 WDC 世界設計之都主視覺設計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宇 IF OFFICE 創意總監暨創辦人

2010 年起創辦設計企劃公司 IF OFFICE,擁有編制完整的設計企劃創意團 隊,以深耕 20 年的品牌設計經歷,協助客戶制定策略,提供高品質且全面 的設計諮詢服務。

IF OFFICE 之專業領域包含品牌形象規劃、包裝設計、環境指標、商品開發、 商業廣告、編輯出版與展覽企劃等,服務對象則涵蓋餐飲、娛樂、文化、金 融、零售與各型生活產業。是台灣少數具備多方位面向、並以設計專業為核 心的創意團隊。

● 曾獲 DFA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Communication Art Graphic

Design 等獎項

● 2020 全家便利商店「滿餡麵包」識別與包裝設計

● 2020 全家便利商店「Let's Café」識別與包裝設計

● 2020 全家便利商店「山海樓監製系列」識別與包裝設計 ● 2020 GREEN & SAFE 產品包裝與禮盒設計

● 2020 全家便利商店「極鬆餅」識別與包裝設計 ● 2019 總統府建築百年活動主視覺設計

● 2019 全家便利商店「匠土司」文案與包裝設計

● 2019 全家便利商店「Fami Bakery 系列」文案與包裝設計 ● 2018 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紀念套票設計

合作創作者 BIOS

10


詹 朴 旅英時裝設計師

2013 年 成 立 個 人 品 牌 APUJAN, 於 不 同 城 市 均 設 有 通 路, 並 有 自 營 網 路商店。自品牌成立後,每年皆受邀參與倫敦時裝周,舉辦品牌時裝秀。 APUJAN 以多樣化的針織技藝和原創布料搭配東方服飾元素為主要作品特 色,創作主題多與情感、時間、奇幻和文學有關,其獨特且具奇幻風格的服 裝備受設計與時尚類媒體以及產業所關注。

● 曾獲選 Shopping Design Best 100 年度創作者、La Vie 年度十大文創

品牌、GQ Men Of The Year 年度風格男人等獎項

● 於 2017 年受邀至法國加萊蕾絲暨時尚博物館展出作品,並收為永久館藏 ● 2020 全家便利商店《翻開一頁圖畫書》集點活動聯名商品 ● 2019、2020 麥當勞聯名套餐包裝設計

● 2019 吳青峰《太空備忘記》演唱會服裝設計 ● 2019 福灣聯名巧克力包裝設計 ● 2018 吳寶春麥方店制服打造

● 2017 郭元益《小行星 2067》全新制服與同名禮盒設計 ● 2017 長榮航空皇璽桂冠艙機上服設計 ● 2017 雲門舞集《關於島嶼》服裝設計

● 2013 - 2020 於倫敦時裝周發表 APUJAN 品牌時裝秀

合作創作者 BIOS

11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Soac 新生代飲食工作者與電視節目 主持人,本名劉永偉

原先從事網路與品牌行銷和平面設計工作,因緣際會投入料理領域後,於 4F COOKING HOME 廚藝教室任職總監長達五年。

擅長地中海、泰國、墨西哥等異國傳統菜色,並能轉化成在家裡也容易操作

的烹飪方式,介紹給讀者與觀眾。近年研究台灣家常菜,2017 年發起《台

灣燙 Taiwan Tongue》計劃,期望讓台灣味重新回到家裡的廚房。除了節

目主持,也持續受公部門或各大品牌邀約進行各種料理相關的跨界合作,如 食譜設計、料理示範呈現、活動展演等。

● 以《阮三个》入圍第 54、55 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 以《雙廚出任務》榮獲第 50 屆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 ● 2020 衛視中文台《鴻門家宴》節目評審

● 2019 開設《廚房廢寶索艾克》YouTube 頻道 ● 2019 食譜書《Soac 的台灣菜》

● 2019、2020 公視實境節目《阮三个》主持人

● 2017 TLC 旅遊生活頻道《美食無國界:香港》節目主持人 ● 2017 - 2020 舒康雞品牌代言人 ● 2016 食譜書《餐桌上》

● 2015 - 2018 FoodSaver 真空保鮮機品牌代言人

● 2013 - 2016 TLC 旅遊生活頻道《雙廚出任務》節目主持人 合作創作者 BIOS

12


Ayo 新生代飲食工作者,本名高承祐

最初在社群上分享每日便當料理而廣受注目,從小向外婆和母親學習做菜, 耳濡目染間養成扎實的料理底蘊,能融合傳統與新式詮釋,道地呈現在地飲 食的精神。近年積極拓展各種料理相關的合作與活動,2019 年出了第一本 食譜書《台味便當》。

● 2020 Daily by Draft Land「日間酒場裡的迷你便當店」店中店快閃合作 ● 2020 《VERSE》專欄「You Are What You Eat》 ● 2020 金豐盛 ╳ 飛利浦智慧萬用電子鍋影片拍攝 ● 2020 飛利浦智慧萬用電子鍋食譜設計 ● 2019 食譜書《台味便當》作品出版 ● 2019 基隆潮藝術活動參展

● 2019 niko and ... 兩週年料理活動

● 2019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三月女孩節》快閃餐盒合作 ● 2018 飛利浦廚房家電聖誕媒體餐敘

● 2017 台灣文博會《我們在文化裡爆炸・珍便當》受邀參展

合作創作者 BIOS

13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張鐵志 文化評論人 《VERSE》創辦人暨總編輯 青鳥書店總顧問

文化趨勢觀察家、跨界策展人、媒體創新者。長期觀察並書寫台灣與國際的

文化現象,致力透過各種媒體或文創形式,傳遞文化價值與理念。2020 年 創辦跨領域文化媒體《VERSE》,以文化為支點,延伸至公共議題、商業策 略,挖掘湧現於當代台灣的時代精神。

曾擔任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暨《Fountain 新活水》雜誌總編輯,多次受邀於 國際講座中介紹台灣的文化與創意場景。其他媒體經歷包括:香港《號外》 雜誌總編輯暨聯合出版人、《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創刊總主筆、《數位時

代》首席顧問、《報導者》共同創辦人暨總主筆。著有《燃燒的年代:獨立

文化、青年世代與公共精神》、《想像力的革命:1960 年代的烏托邦追尋》 等書。

● 擔任總編輯期間,《Fountain 新活水》獲得 2019 年金鼎獎三項大獎 ● 2019 年台灣設計展(在屏東)策展總顧問

● 2018 華文朗讀節總策劃(獲 SD 年度最佳概念展覽) ● 2018、2019 台灣文博會策展委員

合作創作者 BIOS

14


年度成果精選

15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詹朴

富饒.島味

APUJAN

創作者經紀

2020 秋冬系列 雲的製造所

持續於倫敦時裝周舉辦時裝秀的 APUJAN,此次選用全新會場擴大舉辦,以 「雲的製造所」為題,再次展現詹朴對架空世界的異想。詹朴透過文學典故與 交錯時間軸,融合不同時代感的世界觀,建立一個在侏儸紀公園 B 島般想像世 界背後的想像世界。以奇幻工廠、齒輪、煙囪、機器人和島嶼等元素,帶領所 有看秀貴賓一窺製造雲朵、星星、月亮的地方。BIOS 文化創意顧問協助邀請 到 Julia 吳卓源擔任本次倫敦時裝周時裝秀的品牌嘉賓。身著春夏系列「怪奇 的時光盜賊」恐龍與星空緹花側簍空禮服亮麗出席,不同於平時的性格打扮, 展現其柔美細膩的一面。

詹朴

APUJAN

2021 春夏系列 凝視鏡中之花

年度成果精選|創作者經紀

因 應 疫 情 時 代 加 速 數 位 化,APUJAN 2021 春 夏 倫 敦 時 裝 秀 首 次 改 以 數 位 影 像方式呈現,邀請多位金馬獎得主組成影像製作團隊,以鏡頭呈現另一種視角 的伸展台,並由演員陳庭妮與圍棋手黑嘉嘉於片中飾演觀秀者。常以書籍作為 Mood Board 的詹朴,這次參考了《鏡花緣》、《大如麗池飯店的鑽石》、《華 氏 451 度》等書籍,以「凝視鏡中之花」為題,延續品牌的科幻聯想,從可見 卻不可及的數位影像,勾勒出虛擬、真實益發模糊難辨的世界。時裝秀影片於 線上發表後,本次亦上架至中華電信 MOD,開啟台灣串流平台與時尚產業跨 界結合的首例。本次亦與中華電信共同舉辦媒體發佈會,由 BIOS 文化創意顧 問協助邀請各家媒體及歷來合作品牌到現場觀影交流。

16


Soac 索艾克 公共電視《阮三个》 第二季主持人

《阮三个》第二季由原班底楊貴媚和 Soac 帶領新夥伴⸺演員范少勳,直上 苗栗馬拉邦山經營民宿,帶大家走進客家山居生活,深度體驗在地日常、接待 更多意想不到的住客,更迎來許多初次挑戰⸺露營、溯溪、跳水,以及籌辦 婚禮!趁著蹲點苗栗,在閩南家庭長大、鮮少接觸客家菜的 Soac,也深入探查 當地客家菜色,運用菜市場取得的在地食材妙手詮釋客家新滋味,在餐桌上發 現有趣的飲食文化。透過經營民宿的過程,Soac 期望讓大家看到更多生活的 樂趣和可能性。Soac 的專業主持能力在 2015 年即以《雙廚出任務》獲得第 50 屆金鐘獎「最佳綜合節目主持人獎」,《阮三个》、《阮三个 2》則再次入 圍 2019、2020 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主持人獎」。 圖片提供:公共電視 實境節目《阮三个》第二季

不務正業 男 子 Ayo 《VERSE》專欄 「You Are What You Eat」

2020 年 8 月創刊的全新雜誌《VERSE》,邀請 Ayo 以飲食度量當期封面故 事,將其思索與聯想轉譯為各色私房料理、分享給雜誌讀者。創刊號談「Why Taiwan Matters」,成長於基隆的 Ayo 從記憶裡的在地滋味發展出「咖哩炸 海鮮」;第二期聊百花齊放的 Podcast 與聲音產業,Ayo 遂以餡料多變的「酥 脆綜合麵包塔」,比擬串流世代高度個人化的雜食體驗。

年度成果精選|創作者經紀

17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方序中

富饒.島味

文創顧問/協力

郭元益「小樂曲」禮盒 包裝設計

郭元益台式糕餅禮盒「小樂曲」由創意總監方序中與品牌代言人鳳小岳譜寫樂曲, 創作一組結合聽覺、味覺與視覺的禮盒。方序中提出「將祝福寫進風味、用樂曲引 領味覺」構想,將送禮人的情境和心意轉化為三則故事,鳳小岳譜寫三首歌。每則 故事對應兩種口味糕餅,透過故事觸動味覺篇章,構成一場感官之旅。整體視覺表 現,方序中的聯想始於音樂,將聲音的振幅波形、樂譜的線條,轉化為禮盒包裝的 山巒水脈;落葉造型的糕餅,既是旅途景色中飄動的落葉,也是譜寫祝福心願的音符。

羅申駿 第 57 屆金馬影展 主視覺設計暨頒獎典禮視覺統籌

繼去年「尋找黑馬」,今年 JL DESIGN 再度受邀擔任典禮視覺統籌。以「TAKE ONE 前往明天的路上」為概念,運用電影人熟悉的拍攝術語「TAKE ONE」,強 調每一個屬於我們的此刻,都可以是未來故事的開端;每一次的捕捉,都是與世 界產生共鳴的瞬間,是時代的眼睛。創意總監羅申駿更邀請去年得獎影人與群眾, 分享各自在今年遭逢的「TAKE ONE」時刻,以共創方式凝聚出時代變動的樣貌。

羅申駿 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宣布整合台灣文化內容之全新品牌⸺「創意內容 大會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簡稱 TCCF),並邀請由羅申駿帶領的 JL DESIGN 設計大會識別與年度主視覺。識別系統以「文化製造進行式」作為 創 意 構 想, 並 打 造 由「C(Creative)」 與「C(Content)」 構 築 的 想 像 力 通 道。而年度活動主視覺設計,則從創意概念切入並連結年度活動概念⸺「眾感 未來」,期許首屆 TCCF 能夠更加凸顯母品牌 TAICCA 形象。

年度成果精選|文創顧問/協力

2020 TCCF《Re: 眾感未來》 識別與主視覺設計

18


羅申駿 《Taiwan HYPE》國內移展 活動策展

於 TCCF 展出的《Taiwan HYPE》,原訂於 SXSW 台灣館對外發表,後因國際 疫情升溫輾轉返台移展。策展概念以「文化混種」、「製造台灣」為經緯,結合 科技、藝術與設計思維,匯集 37 組團隊,從中碰撞出台灣產業的未來面貌。主 視覺創意以現代設計手法再現廟宇文化,將五種祭祀動物「五牲」與台灣獨有的 音標系統「注音符號」,共構為跨文化科技的載體。展覽一如屬於台灣的盛大慶 典,串連強韌的產業研發技術與創意養分,向人們展現島上多元野生的豐沛能量。

詹朴 APUJAN ╳ 全家便利商店 《翻開一頁圖畫書》 全店集點加價購聯名商品

APUJAN 首度與全家便利商店攜手,於全店集點活動中推出聯名商品。擅以服 裝作品說故事的詹朴,將孩子們翻開圖畫書的奔放異想,轉化為一系列帶有濃厚 APUJAN 色彩的家居用品。除了家居服、蓋毯、盥洗包、地墊等,詹朴的手繪角 色「黑貓 MOON」,本次亦化為絨毛造型抱枕驚喜登場。全系列用品的色彩設 定,沿用常見於品牌服裝的黑、白、灰、藍,搭配幾何圖紋,以時裝手法寫下故 事的新篇章。

馮宇

年度成果精選|文創顧問/協力

19

GREEN & SAFE 自有品牌 產品包裝與禮盒設計

IF OFFICE 應邀為有機食材店 GREEN & SAFE 規劃自有產品之包裝系統和公版禮 盒。產品之包裝袋和標籤貼採用深綠、金、棕等基礎色調,並搭配品牌 logo 底紋 以強化品牌印象。公版禮盒則聚焦於溝通產品之天然純淨,以大地色系的盒身和 筆觸質樸的食材插畫,建立「真食物」、「嚴選優質食材」的直觀聯想。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馮宇

富饒.島味

全家便利商店 Let's Café 識別與包裝設計

為了讓 Let's Café 品牌定位更加鮮明立體,全家便利商店邀請馮宇與 IF OFFICE 團隊重塑品牌 logo 設計。設計概念聚焦於咖啡豆,整合咖啡豆形狀、香氣飄散的 輪廓、風味輪圖樣等造型元素,並以粗細筆觸的變化,詮釋香氣線條的多變,繪 製出專屬於 Let's Café 的咖啡豆符號。同時以經典的現代襯線體為基礎發想,一 改過往黑體的設計手法,運用俐落的轉折角度呈現出現代人對於咖啡的明快決策。

馮宇 全家便利商店「極鬆餅」 識別與包裝設計

繼「匠土司」之後,馮宇再度操刀全家鮮食的的識別與包裝設計。延續「匠」系 列的品牌高度,馮宇以日文漢字「極/ Kiwami」為新品命名,搭配線條簡約柔 和的標準字,呼應「極」系列的日式職人工法與頂級食材,也帶出食用鬆餅後、 忍不住驚嘆「好吃極了」的感性反應。除了標準字,包裝設計也以鏤空方式呈現 鬆餅本體,並採用大地色系、圓點底紋、輔以產品攝影小圖,讓消費者能從視覺 上連結鬆餅的綿密豐厚口感,以及內餡的濃郁風味。

Soac 索艾克 日本風格編集品牌 niko and ... 與優質雞肉品牌舒康雞推出聯名餐點,並邀請舒 康雞代言主廚 Soac 設計充滿初春風味的「醉心醉雞麵包」。Soac 使用舒康雞厚 實的去骨雞腿肉為原料,連同枸杞、紅棗、黨蔘等中藥材一同浸泡於紹興及紅露 酒中,醉雞捲則在蒸熟並靜置 12 小時入味後急速冷凍,保留雞腿捲 Q 彈多汁的 鮮嫩肉質,最後淋上特製花椒酸麻醬汁,調和出清爽甘甜的台日混搭新滋味。 圖片提供:niko and ...

年度成果精選|文創顧問/協力

舒康雞 ╳ niko and ... 聯名餐點

20


不務正業 男 子 Ayo 金豐盛 ╳ 飛利浦 智慧萬用電子鍋料理影片

Ayo 為金豐盛新品「貼體包裝冷藏雞肉」與飛利浦「智慧萬用電子鍋」,設計兩 道一鍋到底的雞肉料理⸺雞汁野菜炊飯與番茄培根無水燉雞,並合作拍攝社群 影片。影片透過有呼吸感的紀實風格捕捉 Ayo 的料理過程,寧靜的注視、融入 畫面的字卡設計、清爽的色調、簡約的解說,呈現出悠緩療癒、予人深刻印象的 料理情境。

不務正業 男 子 Ayo Daily by Draft Land 「日間酒場裡的迷你便當店」 店中店快閃合作

甫於今年八月開幕的 Daily by Draft Land,與 Ayo 聯合推出期間限定的「店中 店」。以「開在日間酒場裡的迷你便當店」為主題,為巡行台北的工作者們創造 一個忙裡偷閒的留白時刻。Ayo 依據八款調飲的風味,設計了百香果醬汁烤豬排 三明治、堅果酪梨鮮蝦飯糰、百香果油醋烤豬肉配季節蔬果等三款應和秋季氛圍 的料理,每日限量供應,邀請大夥為今日的自己乾上清爽微醺的一杯。

BIOS

年度成果精選|文創顧問/協力

21

第 15 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禮盒 包裝設計

總統府與中華文化總會合作「第 15 任總統副總統就職禮盒」,由 BIOS 文化創意 顧問擔任執行統籌,以台灣最自豪的農特產品為主題,放進土地的美好。禮盒袖 套以雙色的漸層色呈現,上下盒燙特殊色膜,隨光線和角度的不同,呈現具流動 性的漸層色彩,表達縱使人們彼此之間存在差異,但卻能彼此調和成協調的色調。


魏如萱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內容經營

封面故事 |

富饒.島味

魏如萱無法對「魏如萱」坦蕩蕩,她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到足以能被愛的 人。三歲時,母親離家。近幾年,父親、貓咪、摯友……接連離開。逝去讓她痛苦, 卻也伴隨著新生兒的到來。封面故事以「誕生」與「逝去」兩篇專訪,記錄下魏 如萱在《藏著並不等於遺忘》經歷的生與死,我們眼中的她,瑕疵地如此美麗。

封面故事 |

賴品妤

幾乎所有女性政治人物出來,都會被戰外表戰年齡戰私生活,這次賴品妤,連可 愛都有錯,「我不怕啊,就帶貓爪啊,喵喵。不太懂欸,你覺得這個很有用你很 想勝選,你為什麼不用?」小學時賴品妤模仿《獵人》服裝,以為自己是異類, 直到母親路過同人展,對她說:「妳的同類都在那裡,要不要去看看?」立委, Coser,兩種品妤,一次滿足。

封面故事 |

反正我很閒 年度成果精選|內容經營

他們是 YouTuber,也是認真拍片的人。無論是三個人還是四十萬人訂閱,他們都 會繼續拍下去。專訪佳播、樂咖、猛將、福林,從少年成長之前到頻道爆紅之後, 真實生活與角色狀態的交互影響。原來那些看似廢的影片裡,拍電影的技術與心 法都在,也有他們對廢的講究。

22


封面故事 |

安安,您做新聞?

你還看新聞嗎?當鄉民罵記者成為常態,誰還在嘗試與新聞業的困境搏鬥?專訪 《報導者》劉致昕、《端傳媒》何欣潔,《記者真心話》方君竹,也與數據記者、 Graphic Engineers 深談,了解這個年代新聞業裡誕生的新職業。

關注最新創作潮流 |

百靈果、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當 Podcast 話題火熱,能出線、帶領潮流的是怎樣的 Podcaster ?與百靈果、台 灣通勤第一品牌深談,為什麼做 Podcast、怎麼做固然重要,但我們更想知道身 為創作者,他們對於聲音內容有什麼想像?無論是在國外生活、進而感受到國內 言論自由重要的 Kelly & Ken,以天龍人和鄉下人互相分享生活經驗的家倫與逞 誠,身上都有滿滿的故事。

別出心裁的視覺與報導 |

周墨、柯佳嬿

年度成果精選|內容經營

23

把不太合情合理的造景拍得順理成章,將紛亂高壓的現場再譯成侘寂,周墨的攝 影生涯,可以從「辭職」開始說起;出道第十五年,柯佳嬿在片場聽許光漢、施 柏宇聊戲齡,才意識到自己演戲已經演那麼久。在《想見你》熱潮裡,我們看見 柯佳嬿這些年來的蛻變與心境。BIOS monthly 別出心裁的視覺與報導,呈現最不 一樣的人物寫照。


張嘉真、壞特 ?te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新創作者的誕生 |

富饒.島味

被譽為「天才少女」的張嘉真,不到二十歲出版第一本書《玻璃彈珠都是貓的眼 睛》,描寫許多校園女生之間的曖昧試探;專訪至今仍不見真面目的壞特 ?te,每 上架一首歌都讓耳朵沉醉。BIOS monthly 持續關注創作者,以長篇對談深入那些 新的聲音。

田馥甄演唱會 《一一》解構

她登上小巨蛋,一連四天的演出背後是團隊超過半年的新手實踐。解構演唱會, 我們專訪身兼新專輯製作人與演唱會音樂總監的陳建騏、演唱會樂團團長阿滾(于 京延),談他們如何重新建構「田氏風格」;也與視覺團隊了解他們如何尋找「像 水一樣」的田馥甄此刻的模樣。最後,與田馥甄對談「生產」前後的思索,走一 趟《無人知曉》的世界。

YouTube |

港台很熟嗎?

年度成果精選|內容經營

香港台灣,台灣香港,越來越常被一起提及的我們,兩地民眾是否真的對彼此有 更深一層了解呢? BIOS monthly 邀請台港兩地 YouTuber:哈哈台的金童孫女、 欸你這週要幹嘛、狄達、AV IN TAIWAN,互相以台港獨特文化出題考驗彼此,並 必須在限制中完成挑戰,而在每一個挑戰背後,其實都隱藏了港台文化脈絡的一 段故事。

24


Podcast |

地方の文氓

廣納地方有為聞腋青年,談談身處地方/社群的藝文角頭事。文氓來ㄌ,文的不 行嘴的,本電台有三無,無黨派色彩、無政治角力、無聊時再聽⸺碧歐司出品, 絕對煞氣,歡迎品牌冠名贊助。首集上班不要看的呱吉 a.k.a. 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帶 我們認識「壞壞文青」,第二集則由垃圾文界的一位美少年談八點檔與迷因世界。

品牌合作 |

國家兩廳院 2020 藝術基地 計畫招募 第 二 年 與 國 家 兩 廳 院 合 作, 推 廣 藝 術 基 地 計 畫。 從 Gap Year 招 募 到 Open Studio,透過場刊製作、臉書圖文包等拍攝與文案宣傳,讓更多年輕觀眾一起加 入這個國家級的藝術基地。

實體講座 |

# 編輯與他們的產地

年度成果精選|內容經營

25

過去文化的內容如何養成我們,我輩青年眼中的文化又是什麼?平台與資訊飽和 的下一步是什麼?我們試圖談論,我們提問⸺BIOS monthly 展開三場對談, 集聚成長在九〇年代、從紙本走到數位時代的編輯們。新一代的編輯盤整過往、 展開對話,在文化媒體、在數位、社群、實體都百花齊放的第一個十年,思考未 來的內容生態。


富饒.島味

Baan Restaurant Taipei 泰式拌麵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設計規劃

包裝設計|

如 Baan Restaurant Taipei 的介紹「 baan 在泰語就是『家』的意思,我們希 望有一個地方,能讓家庭成員都聚在一起用餐,並把家的料理與客人分享,就 像邀請客人到家裡用餐一樣」。 在 Baan 提供的 logo 設計上可以看到形似家的屋簷與造型與下排小字「Thai Family Recipe」,餐廳的菜色也是來自米其林星級的泰籍主廚對於祖父母手 藝的重現,BIOS create 以此為延伸點去做設計發想與執行。主要幾何設計畫 面以 logo 屋簷的斜度去做切割,配上不同色階的色彩做層次堆疊,佐以繪製 帶有泰式風情的圖騰,整體色調選用較為飽和的顏色,攝影上則加強營造用餐 情境與氛圍。

包裝設計|

日高商行冰棒

老 闆 退 休 後 在 苗 栗 市 卓 蘭 鎮 成立 了 日 高 商 行, 卓 蘭 鎮 同 時 是 台 灣 水 果 重 要 產 地,又有水國王國的雅稱。日高以台灣在地耕耘的小農品牌為基底,其誠懇、 實在與樸實的精神體現在他們的產品上,嚴選食材以及用料實在、成分天然, 更無化工添加。

年度成果精選|設計規劃

構思上沿用「日高」的品牌名,有句成語正是「日高日上」,意指一天比一天 更加向上生長,具有對品牌越來越蓬勃發展的美意;「日高」又可為烈日當頭, 正適合來品嚐冰棒!設計上勾勒水果外型,運用漸層色的簡約插畫,讓水果本 身幾種不同的造型,不規則地錯落在視覺編排,搭配些微破格的畫面安排。

26


27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飲食述說了歷史,餐桌上因而有了「我們是誰」的解答。2020,當風味 探索帶領我們認識土地、當台灣出發的手藝人不斷拓展世界對台灣的認

識、當科技與企業加入市場考量促進變革……我們在意的是,這些如何帶 我們走向未來?

2020 BIOS 年會【富饒.島味】,我們將目光轉向與大眾日常生活密切 相關的餐飲產業,策劃四場對談,透過不同面向的觀察、歸納與思考,在 後疫情時代,我們嘗試描繪出一幅台灣人愛吃懂吃、本土餐飲產業繽紛多 彩的圖像。

匯聚和天體運行的軌跡,比喻年會對談透過飲食的各種面向觀望整個產業 脈絡發展;標準字輔以浪花意象,象徵四面環海的「島嶼」以及產業碰撞 後形成的各種多元面貌。

年會主視覺

主視覺概念從「微觀巨視」出發,將食材紋理放大,觀察山巒脈動、河流

28


年會流程 09:30 - 11:00

場次 1

|吃・風格

職人手做到品牌經營的轉變

11:00 - 11:30 換場休息

11:30 - 13:00

場次 2

|吃・在地

餐飲在地化意義的重新思考

13:00 - 14:00

換場休息/ Plusx Pâtisserie & More 外燴供應 14:00 - 15:30

場次 3

|吃・傳承

傳統風味的嶄新面貌

15:30 - 16:00 換場休息

16:00 - 17:30

場次 4

29

|吃・趨勢

當前需求的多元餐飲型態


何回歸台灣進入生活日常,讓榮譽肯定能真正落實為大眾得以親近的美好風味?

富饒.島味

台灣餐飲圈近年有越來越多優秀職人從國外獲獎,這份國際肯定的創作手藝,如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場次 1 | 吃・風格 職人手做到品牌經營的轉變

第一場關注這些職人創作與具備獨特性格的餐飲品項,透過面向台灣市場的推廣 以及大眾認知的理解,一種當代城市生活的細緻風格正在成形。

◆ 吳羽傑 Jay | 回歸日常:niko bakery 日香高級生吐司的 lifestyle ◆ 鄭畬軒|手藝人的堅持:法式巧克力的台灣滋味

◆ 吳則霖 Berg Wu |冠軍之後:從 maker 到 owner 的品牌之路

主持人 1984 年生,家中長子,號稱最慘的一代, 國三 921 高三 SARS 當兵去東引,研究所沒

畢業就被學長拉進創業的染缸,一待就是十 年。現為 BIOS GROUP 共同創辦人暨業務 總監,最近的興趣是吃拉麵,最想要的東西 是 PS5。

陳祖康 BIOS 文化創意顧問業務總監

場次一

30


與談人 富錦樹集團創辦人。在開過服飾店、按摩

店、 咖 哩 店、 咖 啡 店、 台 菜 香 檳 跟 梵 燒 肉 之 後, 最 新 的 挑 戰 是 成 為 等 級 千 萬 的 YouTuber「J 哥不錯!」

恁老師咧!過去做過什麼欠了多少錢不重

要,重要的是未來 20 年還夢想著什麼呢?! 吳羽傑 Jay Wu 富錦樹集團創辦人

因為愛情初次製作巧克力,從此陷入巧克力 的迷人世界中。帶著自學琢磨數年的巧克力 技藝、法國巴黎廚藝高等學校(Ferrandi) 與三星餐廳淬煉的視野,2015 年於台北成 立 了「Yu Chocolatier 畬 室 法 式 巧 克 力 甜 點創作」,後來成為 Louis Vuitton Taipei

City Guide 中唯一上榜的巧克力店,也是 第 一 家 在 世 界 巧 克 力 大 賽(International 鄭畬軒 Yu Chocolatier 畬室法式 巧克力甜點創作主廚

Chocolate Awards, 簡 稱「ICA」) 中 獲

獎的台灣品牌,更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由巴 黎巧克力大展(Salon du Chocolat)主動 邀約參展的台灣廠商。著有《前進甜點之 都:巧克力師的巴黎學藝告白》。

大學唸的是電機系,卻意外地一頭栽進咖啡 的 世 界。2011 年 與 太 太 聯 手 開 設 Simple Kaffa,2013 ~ 2015 連續三年獲得台灣咖

啡師冠軍,2016 代表台灣參加 WBC(World Barista Championship)世界咖啡大師賽,

擊敗來自全世界 63 國的好手,一舉奪下世界

冠軍,是首位在 WBC 獲得冠軍的台灣人。 吳則霖帶領的 Simple Kaffa 在 2019、2020 場次一

31

吳則霖 Berg Wu Simple Kaffa 共同創辦人

年二度蟬聯 Big 7 Travel 發起的「世界最佳 50 家咖啡館(The 50 Best Coffee Shops In

The World))」第一名殊榮。著有《淬鍊: 世界冠軍吳則霖的咖啡人生》。


⸺專訪富錦樹集團創辦人吳羽傑

Q:您是如何尋找能長期合作的「職人」,並發展成穩定營運的模式?

千金難買 tone 調合!吳則霖與武子靖最初都是透過業界朋友引薦,聊下來便會

知道對方是什麼 tone 調的人,氣味相投才能創造長遠火花,而非一聲炮竹;再

富饒.島味

(文/游育寧)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從日常出發,緊扣『好玩』的 lifestyle。」

來是我吃得懂,這是開啟之後合作很重要的關鍵。以咖啡為例,五杯拿鐵一字排 開,哪一杯好喝我有主觀與客觀的判斷,不會人云亦云,這就是我雖然專業不在 做咖啡、烘焙與服裝設計,但都能找到合作戰友,並創造出獨特品牌的原因。

Q:請與我們分享「niko bakery 日香高級吐司」在 CI 設計與「微笑吐司車」背 後的行銷思維?

我在前期討論「niko bakery 日香高級吐司」的品牌調性時就確立兩大重點⸺ 日常與好玩。

吐司就是我們家的餐桌風景,我老婆每天早上都會烤幾片吐司、放上各式各樣的

料,水果、炒蛋……, 而 Johnnp 畫的 logo 就是來自我女兒 niko 小時候吃吐 司的一張照片,一切的靈感都是從我們家開始。

從日常出發,緊扣著「好玩」的 lifestyle。生吐司的確高級,但為何高級就得遙 不可及?一輛童年記憶的「麵包車」,裝載著生吐司在大街小巷中出沒、販售,

開心嘛!現代人很衝突,越衝突越喜歡,我就是要打破既定印象,搞不好下一季 我用特斯拉也不無可能阿(笑)。

Q:在現今的市場環境下創立品牌,什麼觀念與認知是很重要的?

現在有很多數據可以看,消費者喜歡不喜歡你一目瞭然,但也因為訊息太繁雜, 需要花更多資源與目標受眾溝通,這是現今時代脈動下的幸與不幸,我們必須更 有彈性去應對。

另外,產品本質很重要,「好買」更重要。像吐司是日常消費品項,消費者就只

是要一片單純的吐司,如果還排幾個小時、拜託誰去買,行銷上是成功的,但長 遠來看,兩年後還有人潮嗎?因此 niko bakery 才會有網購系統的服務,在現今 追求便利的時代,「易取性」是除了產品本身之外非常重要的消費選擇因素。

Q:您認為飲食從一種習慣選擇走向個人生活風格的經營,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台灣人是吃得懂的,像我台南出身,台南人最喜歡單一品項做到極致,例如: 牛肉湯、虱目魚、小卷米粉……,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本質」。台灣人懂食物

的本質,但缺乏對品牌與包裝附加價值的認知,不知道可以怎麼玩,所以台灣的 產品很好卻賣不到應有的定價。但近十年,亞洲 50 大、米其林走進台灣,越來 越多主廚在國際得到肯定回台發展,加上社群媒體的活躍與大眾美學素養的提

場次一

升,飲食就從單純的「吃」走向味覺、視覺與嗅覺等多感體驗。

32


「任何經典的誕生,都是一種顛覆、前衛與未知。」 ⸺專訪 Yu Chocolatier 畬室主廚鄭畬軒

(文/游育寧)

Q:畬室巧克力的食材運用,是否反映了您對「台灣味」的理解?

我認為台灣味跟食材本身並不直接相等。我們身處這塊土地,一定會用到這裡的

食材,若是一位法國廚師在台灣用本地食材做正統法式料理,你會說他是台灣味

嗎?當飲食文化的根紮得夠深,不管這位手藝人用的是本土還是外來食材,都體 現了台灣的味道。畬室的巧克力,像是金桔檸檬、柴燒麻油……,無疑是一種台

灣味的呈現,但我不會直接說是因為「本土食材」的使用,而是源於日積月累的 文化交融,造就出獨特風味。

Q:台灣的消費者追求新鮮感,您如何在這樣的市場趨勢下維持畬室的步調?

假設可以做出遠高於當日預估銷售量的產品,推出來放著賣,勢必能創造銷售最

大化,但我們從不貪求方便與快速,而是依照長久累積的數據去推測一個漂亮的

數字,它既能滿足客人又不浪費成本;在品項設計上,我們納入「即時追加」的

考量,去應付假設開店三小時就銷售一空的狀況,當然,為了確保最新鮮與品質, 背後就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我常舉個例子,我們去一家喜歡的咖啡店,其實不會期待 menu 上有新咖啡,大 多還是會點喜愛且熟悉的品項。我們希望經營出既懂得欣賞風味、也願意固定回

來的客群,在畬室,經常看到很多獨自前來的客人,點了喜歡的巧克力、甜點或 飲品,一個下午,單純享受與風味共處。

Q:請談談您對台灣巧克力的市場觀察以及其在國際上的優勢

可可豆受到地域與生長需求的限制,台灣產區主要集中在屏東,產能有限,因此 多元化的發展就格外重要,盡可能提高它的經濟價值,讓前端種植者維持下去。 不過即使產區小,台灣可可豆品質在國際市場上依然受到認同,這對於品牌短期 內的販售產能是很大的優勢,他們需要做的是維持高品質水準與建立獨特風味。

相較 Bean to Bar 巧克力這幾年的風潮,手工巧克力(Artisan Chocolate)市場 更小,畢竟是原始物料的轉化,這也是我們得持續努力之處⸺拓展巧可力的可

能性。當初創立畬室,就以市場最頂尖的品牌為期許,這幾年很幸運找到擁有共 鳴的消費者,能理解我們的品牌理念。

Q:請您分享從手藝人轉換到經營者的心得。

我目前無所謂轉換,從第一天開始就是身兼兩職。手藝人是感性與理性的衝突, 找到創作靈感後,還得思考它的結構與風味;加上經營者的角色,更多的理性思 考迎面而來⸺「風味沒問題,那成本與終端售價是多少?」

我希望畬室是走一百年的品牌,現在彷彿嬰兒初啼,仍然努力成就經典。我認為之 場次一

33

於市場,任何經典的誕生,都是一種顛覆、前衛與未知,消費者能否在當下接受不 是重點,而是這產品能不能說服創作者本身。在畬室,每個品項都經過三到五年的 洗鍊,很常有客人問我們有沒有新品,通常問了一年才會有別的答案,但他們還是 會不停回來,我們也會持續在經典中探索、調整細節,追求更細緻的進步。


人們日常生活運作的「飲食」反而更加突顯「在地化」的意義,或可視為一種對

富饒.島味

全球化時代下,科技、資本、市場的複合力量破除了國界與地域的藩籬,圍繞著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場次 2 | 吃・在地 餐飲在地化意義的重新思考

於文化均質性的反動。第二場嘗試透過對於台灣餐飲產業與飲食文化「在地化」 的觀察與考究,看見一種文化浸潤生活的紋理,找尋過去如何綿延成當代與未來 的樣貌。

◆ 毛奇|當外來飲食文化成為台灣的日常風景

◆ 李信男 Nobu Lee | Fine Dining 的台味風潮與在地化意義 ◆ 陳耀訓|以西方技術再創台式風味

主持人 曾在主流媒體打滾逾十年,轉戰飲食圈,目

前供職於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與中華飲食 文化圖書館三萬冊藏書為伴,同時為《料理 •

台灣》雙月刊總編輯。以媒體工作者經年養 成之觀察與分析視角,洞察台灣飲食界近年 翻天覆地之劇變;試圖透過飲食書寫,架接

飲食文化涵養與餐飲現象趨勢,盼為台灣飲 食留底蘊、注活水,探詢嶄新境界。 李承宇 《料理.台灣》雜誌總編輯

不小心吃進飲食圈子,學到最寶貴的一件事, 就是「不要輕易說不好吃」;寧願將「吃」

當作是一場場「味覺實驗」。關於飲食書寫, 則服膺食家逯耀東所謂:「談吃沒有情趣, 若牛啃草,療飢而已。」

場次二

34


與談人 台灣人類學訓練,義大利專業吃貨訓練,

慢食大學(University of Gastronomic Science) 食物傳播與行銷碩士。曾經在原住民部落、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地區做過田野文化調查,

參與小農復耕計畫,文字及烹飪;經營有 臉書粉絲頁社群「深夜女子公寓的料理習 作」,於聯合報連載專欄後出版同名專書。

關心食物、土地、農業文化與廚師社群,現 毛奇 飲食文化工作者 名廚資深編輯

在於名廚 Mingchu 擔任資深編輯。

鹿港人,2017 年 Mondial du pain 世界麵

包大賽冠軍,2019 年創立個人烘焙品牌「陳

耀訓·麵包埠 YOSHI BAKERY」。自十多歲

即進入烘焙業學習,累積超過 20 年的資歷。 獲獎後仍不斷探索麵包的各種可能,期許自 己對麵包手藝精益求精,也同時讓麵包更貼 近民眾生活。YOSHI 不僅是自己名字的英 譯,在日文中是「決定要更好」的意義。 陳耀訓 陳耀訓 • 麵包埠創辦人

形容自己的料理風格為「乾淨、簡單和專

注」,並順應四季韻律,運用完美精準的當 代法國烹飪技藝,注入自身台灣、日本、紐 澳的文化根基,形塑風味大膽卻和諧的料

理。並曾與多位世界名廚共事,包括美國名 廚 沃 夫 甘 帕 克(Wolfgang Puck)、 世 紀 名廚侯布雄(Joel Robuchon)、米其林星

級名廚亞尼克(Yannick Alléno)。此外,

場次二

35

李信男 Nobu Lee Orchid by Nobu Lee 蘭餐廳 行政主廚

李主廚亦榮獲澳洲《The Age Good Food

Guide》評鑑三頂高帽最高榮耀,以及紐西 蘭「Cuisine Good Food Awards」三頂高 帽的最高殊榮。


──專訪《料理 • 台灣》總編輯李承宇 當我們談論在地,我們談論的是什麼?

富饒.島味

台灣味的建構

(文/栩栩)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當我們談論在地

近幾年,台灣味蔚為顯學,稱在地,言當令,早已成 Fine Dining 常事,然而究 竟何為在地?有人從食材著手描繪,有人透過味型詮釋,眾聲喧嘩。「在地其實

是當代對全球化的反思。」定義在地以前,李承宇建議我們不妨從頭回顧一下: 不過一百年前,受限於物流技術不發達,食在地食當令本是最普遍的庶民風景, 凡異國物產皆被視為珍罕,非貴族豪富不能享,而後隨著商品、資本和人力的流 動變得普及,在地的價值才又重新獲得重視。

反思在地同時涉及身分認同。半個世紀前,中國八大菜系是台灣餐飲的顯學,暗

含藉飲食再次確立中華正統深意。輾轉至今,這劃分法已被四大族群菜系──閩

南菜、客家菜、原住民菜和外省菜──所取代,政治分類移植到餐桌上,此消彼 長,正與國族認同緊密扣連。

故宮晶華致力於復刻中國古菜。(圖/《料理 • 台灣》雜誌提供)

這也許說明了何以台灣味特別受矚目,對台灣味一而再再而三反覆探討,充分反

映了我們的認同焦慮。我們是誰?我們的獨特性何在?每當國外名廚來台客座, 話題總免不了觸及這股在地風潮,幾次下來,李承宇發現國外名廚不刻意強調必

須選用在地食材,「在地並非首選,適當才是。」他甚至被日籍料理長反問過:「你

們為何非常熱衷於追尋台灣味?在日本,我們很少討論什麼是日本味。」我們如 性的空缺。

場次二

此強烈地渴望在食物上找到認同,是後殖民的主體認同混雜,同時也暗示了主體

36


認同的建構道阻且長,要靠自己,另一部分,透過他者的眼光,能比較容易給自 己定位,在地是呈現給他者的面貌。 外來與本地的共奏 作為移民社會,台灣的飲食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中西雜揉、南北並陳,異質聲腔一

方面當然豐富了既有的飲食能量,但也不無碰壁可能。當外來飲食文化試圖敲開 本地市場大門,常見策略不外乎堅持正宗或調整口味以迎合市場兩種,手段無高

下,甚至,適口與否也未必純然出乎主觀偏好,「與其說某些異國飲食的烹飪技 法或調味不合我們胃口,不如說我們對那一整套飲食體系不適應。」

外來的味道也可能被馴化,逐漸收編入本地的飲食敘事之內,相反地,外來飲食

文化也同時形塑人對於異國的想像。年深日久,外來者可能也就成為本地的新味 道,既在地又國際,交錯共榮。本來,在地是變動的。

實際運作起來,其複雜微妙可能超乎想像。李承宇舉了北埔客家擂茶為例,「北 埔客家擂茶其實是很晚近才被『發明出來的傳統』,因應經濟部推動地域活化『一 鄉一特色』,又逢政府實施週休二日,為了吸引觀光人潮,當地參考了廣東一帶

客家聚落的擂茶傳統,決定引進。」同為客家聚落,北埔又曾有種茶產業,這移 植之舉簡直天衣無縫。為使推廣順利,北埔也做了適當調整,原始版本的擂茶是

鹹口味,加入蝦米、菜葉等物,改良後變為摻米花豆類的甜擂茶,再則,擂茶原 為客家人待客所擂,考量觀光效益,現今多讓顧客自己動手體驗。

孰為本地?孰為外來?當地理、交通與文化的門檻降低,飲食的變奏愈趨多元, 你的道地就不再是你的道地。

介於異國和本地之間,最常成為中介者的,其實是飲食形象的塑造與傳播。譬 如李明博時代推動「韓食世界化」,由南韓政府主導向海外推廣韓食,設立韓

食餐廳、舉辦韓國飲食觀光博覽會、結合戲劇行銷,甚至正式將「越冬泡菜」 (Kimjang)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飲食不只是文化的內部傳承,更是文化 體驗的先鋒,借飲食帶動觀光,進而提升國家品牌和形象。

反觀台灣,過去幾年,台灣美食觀光大打夜市小吃牌,物美價廉又富庶民風情, 廣受喜愛。然而,當珍珠奶茶、滷肉飯逐步登上國際版面,值此刻或許應當深思 這是我們想要形塑的飲食形象嗎?國家如何定義她的飲食?除了文化體驗,我們

對飲食的論述又在哪裡?飲食背後的台灣在地習俗文化意涵與歷程是否被彰顯看 見?

在地的新意 不得不承認,經歷了全球化變革,當代我們所談論的在地,必然有別於一百年前 的在地。 場次二

37

今日,從餐桌一路推回產地,我們發現這座島嶼上竟擁有德安居有機農場、威石

東、福灣巧克力,原本,台灣當然不是歐洲生菜、葡萄酒或巧克力的產地。「全

球化分工改變之下,你會發現你沒有必要為了想喝牛奶而養一頭牛,高雄產甘蔗,


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持續耕耘的動力,是理想性與對土地的深層認同。「換個角度

想,葡萄酒、巧克力是國際通用的語言,台灣製造的酒與巧克力就是在這個西方 Fine Dining 亦如此。以法菜為形式、在地風味為魂魄,但 Fine Dining 對在地

的投入可能全面帶動餐飲界嗎?「目前投身 Fine Dining 的主廚之中,由台灣餐

富饒.島味

人能懂的基礎上,講台灣的故事。」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但恐怕很難一躍為蘭姆酒重要產區。」小量生產,小額消費,支撐在地異國飲食

飲教育養成、赴國外歷練後又回台灣落腳的,像 RAW 黃以倫、Taïrroir 何順凱, 無論技藝或任一方面皆是殿堂級好手,但這畢竟是很特別的一小群人,餐飲界有 不同型態樣貌。」米其林對台灣餐飲型態的影響可能僅止於部分,是否能對產業 根本而全面地翻轉,尚待時間考驗。

那麼,除了選用在地食材、呈現在地面貌,Fine Dining 跟台灣的關係是什麼? 下一步又將走到哪裡去?固然,Fine Dining 為我們打開了眼界,但還有更多嗎?

「我比較傾向視 Fine Dining 為藝術,對多數人,它可能像參觀博物館、藝廊, 而不是提供我每天餐食的地方。」

RAW 今年秋季菜單以漢方為題,以川芎、桂枝、熟地、枸杞藥燉野生黑鮑。(圖/李承宇攝影)

或許瘟疫會成為這一波在地風潮的轉捩點。後疫情時代,當邊界重新被高築,短

期內,我們不得不回歸在地,但我們回得去嗎?習慣了北海道直送海膽、荷蘭空 運白蘆筍的味蕾,是否甘於只吃在地物產?

2020,變動的一年,餐桌上也是一樣。李承宇倒很樂觀,「當環境被各種文化

滋養豐富,人們很自然地能夠欣賞多元的風味與面貌,變動對我來說就不會是太 值得焦慮的一件事。」

地上,過去我們如何攜手共渡,往後,又將凝聚為怎樣的共同體。

場次二

從土地,到人,到性格養成。當我們談論在地,或許,我們談論的是同在這塊土

38


認識料理:不只從「吃」開始 ──專訪飲食文化工作者毛奇

Q:作為飲食文化工作者,您認為必備的特質是?

(文/呂芳萱)

願意多方嘗試是最重要的,對於食物、人以及文化,甚至是烹調技術需要有濃厚 的好奇心,而對於資訊的焦慮感,則是進階成為專業工作者的關鍵。對於一道料

理,能將它放在一個脈絡、光譜中理解,而不只是單純評論它好吃、不好吃。這 一連串的過程,仰賴工作者對於知識的蒐集,除了從書籍中取得資訊,更需要從 職人的口中,或他們做菜的過程裡學習,畢竟很多珍貴的經驗,不一定會以文字 的方式記錄下來。

在飲食的議題上,我會特別在意文化的多面向,並且用人類學的方式進行梳理,

從當地的人口組成、生活型態、自然條件或風土等面向,去理解一道料理或食材。 Q:您認為在專欄創作和媒體記者,兩種書寫的差異與難度為何? 近期有什麼希 望突破或新的嘗試嗎?

撰寫自己的專欄,在觀點上可以比較自由,作為一個內容工作者,很多時候只是

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世界上正在發生某件事情;而作為媒體記者,則必須知道合作 對象的需求,技巧性的調整觀點並完成報導。不過無論是哪種文字工作,只要發 自內心撰寫,心情上就不會有太大的衝突或矛盾。

最近我希望嘗試用當季食材做菜,並且分享食譜和心得,以這個方式和陌生的讀 者溝通。

Q:請您談談您對於台灣味、餐飲在地化的理解吧?

以前我們不會強調自家賣的是在地滷肉飯,直到西方文化輸入台灣後,「在地化」

才在全球化的脈絡裡被提出。而提到台灣味,許多人往往會先想到 Fine Dining , 和 RAW 主廚江振誠在台灣的耕耘大有關係,事實上,在 Fine Dining 市場中,強

調在地化的趨勢,並不侷限於台灣,許多擁有歐美經驗的亞洲主廚,在具備藝術 敏感度、超越一定的技術水準後,都會在飲食創作中發展個人風格,以在地食材 與文化特色創造差異性,並且講述自我認同,以餐點回答:我從哪裡來。

對於大眾化的餐飲品牌而言,如:麥當勞、漢堡王等,「在地化」則不是為了表達 認同,畢竟它們本來就是外來的品牌,真正的理由往往是作為一種進入新市場的行

銷策略。當然,也不見得只要掛上在地化的策略,就一定會受到歡迎,例如:漢堡 王在台南推出「買堡送糖包」,立即飽受當地網友批評,認為有歧視、消遣的嫌疑。

還有很多食物,在歷史的推演中逐漸在地化,走入家庭、融入社會,形成一種新 的料理,例如高雄左營的四川豆瓣醬牛肉麵,是只有台灣才吃得到的美食。這一 碗牛肉麵,源自於眷村居民的鄉愁,加入過去台灣本省人不吃的牛肉,以及外省 人喜歡的傳統麵食,發展成既熟悉又創新的傳統美食。 場次二

39

無論是做出創新,或是推廣即將消逝的傳統文化,外來飲食以在地化走入社會和 家庭,在通俗與精緻的餐飲領域,新的生活風格也許就此成形。


──專訪蘭餐廳行政主廚 Nobu

Q:Nobu 曾走訪許多國家,對於您自身以及您的料理而言,有什麼影響呢? 對我而言,多元的海外經驗更像是一種逃離、學習,最後找到自己的過程。

在異國學藝除了磨練技術,更多的是認識陌生的食材、嶄新的想法,以及飲食文

富饒.島味

(文/呂芳萱)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以法式料理,為在地食材創造嶄新的可能

化,浸潤在其中,我開始思考自己是誰、從哪裡來。由遠的地方看自己的家鄉,

反而格外清晰,這中間的距離感,提供我不同的角度檢視曾經認為稀鬆平常的事 物,同時,也讓我更有條理地剖析自己、進行創作,像我曾在紐西蘭,以毛利人 的傳統食材做料理,在進行文化研究時,我發現台灣蘭嶼的達悟族人,也曾在數

千年前向南航行,經過東南亞、南太平洋群島。當下我覺得,這樣漂流的軌跡與 我很像,觸發我創作了一道以飛魚為主題的料理。

Q:您回台灣恰滿一年,在接任 Orchid Restaurant 後,對於餐廳經營帶來什麼 改變呢?

回到台灣接手 Orchid Restaurant,首先,我希望營造出輕鬆的用餐氛圍,不管 是洽公、慶生還是約會,都可以毫無壓力,不必擔心會丟臉或吃不慣。另外,我 不希望刻意去說很多料理的故事,我認為,如果想觸碰到客人的心,必須從味道

開始,比起食材本身的故事,我更在乎端上桌的料理好不好吃,它的哪部分讓客

人產生共鳴。也因此,我用的食材幾乎都能在菜市場看到,以尋常的角度,讓客 人了解我的料理哲學,並且替家常食材找到新的可能性。例如,我們的菜單中有

一道以茄子製成的前菜,裡面的茄子經過直火燒、打成泥、風乾、製成粉、煮滾 等過程,最後做成醬汁,曾有初嚐的客人問我,是不是有加烏梅,我說,那是茄 子自己的味道。對我而言,料理就是這樣,我不希望它太過繁瑣、沈重,但是又 能以食材本身的特性、元素,開創新的風味和驚喜。

Q: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之下,對於餐廳有造成什麼影響嗎?

我們開始嘗試做外帶服務,在菜色設計、包裝質感耗費不少功夫,但是受限於 Fine Dining 本身的特性,成效並不大。後來,我們和虛擬廚房合作,創立了一

個外送品牌 Orchid by Peng,將副主廚 Peng 的家鄉風味,打造成精緻的馬來 西亞餐盒料理,雖然疫情衝擊確實不小,在逆境中,也讓我們開始思考餐廳經營 的其他可能,即使台灣的疫情趨緩,Orchid by Peng 這個品牌將繼續發展。 Q:您認為「餐飲品牌在地化」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台灣味,每個人往往有不同的定義,我在過去八年的海外經驗中,也時常問 自己,如果回到自己的國家,我會用什麼立足點去講台灣的故事?身為一個料理

人,我認為首先必須清楚自己的認同(identity) 是什麼。比方說,我是一位法 菜主廚,法式料理的技術是我的根,是我創作的基礎,但並不代表我的料理必須 及菜色架構之中,以本地的食材創作,讓料理的味道能夠與當地人產生共鳴、與 文化產生連結,進而讓法式料理在台灣擁有嶄新的面貌,甚至在台灣深耕。

場次二

要跟法國當地的味道一模一樣,我認為的在地化,是在法式的用餐方式、心態以

40


以麵包烘焙台灣的在地故事

──專訪世界麵包大賽冠軍陳耀訓

(文/呂芳萱)

Q:2017 年第六屆 Mondial du pain 世界麵包大賽獲得冠軍後,對您的職人生 涯及麵包店的經營,是否有造成改變?

這場比賽改變我最多的是⸺走出麵包店,過去的師傅大多待在廚房裡鑽研烘焙

技術,比賽前,我走訪全台、認識在地食材,思考如何用麵包勾起歐洲人對台灣

的想像,深入了解食材與產地的故事,也發現台灣在地食材的優勢,例如:國外 經常將農作物製成果醬,我們則能製成半乾的水果乾,不僅保留原始風味,還創

造出更獨特的味道,在麵包中加入具有台灣特色的食材,使我在麵包大賽中脫穎 而出。

其實,當我剛開始擔任「LePain 巴黎波波」麵包店主廚時,認為歐式麵包較高級, 忽略了台式麵包的可能性,從消費者身上才體悟到麵包其實無國界之分。只要好

吃,就是好的麵包,因此,在 LePain 巴黎波波租約到期後,做好吃的麵包,不 用拘泥麵包的種類,成就了現在「陳耀訓.麵包埠」的經營和創作理念。 Q:在研發新產品的過程中,您認為最大的困難或樂趣是什麼嗎?

在創作的過程中,失敗是很常發生的。對我而言,在挫折中克服挑戰,會帶來很 大的成就感和樂趣。在眾多麵包中,越經典的品項,創作時的壓力越大。以台式

麵包中的「炸彈麵包」和「花生夾心」為例。以往炸彈麵包份量較大,很難當日 食用完畢。我把尺寸縮小,也透過製作工法的改變讓每一口都吃得到奶酥內餡,

帶來均衡的口感和味道。而傳統花生夾心不講究食材,我們除了找到雲林九號花

生,研磨成一定的粗細外,如何讓麵包、花生與奶油霜三者平衡,是最大的挑戰。 Q:選擇重新詮釋蛋黃酥的理由是?

我是一個在鹿港長大的小孩,酥餅、糕點是家鄉常見的點心,但是在中秋時節, 大家送禮的選擇卻是廣式月餅。透過重新製作不同口感與風味的蛋黃酥,我希望 能創造對於台灣中秋節的另一種想像。 Q:您認為餐飲在地化的意義是?

在地化其實是由人、時間、空間組成的,並不是狹義只聚焦在在地食材的使用。

人,也就是消費者,是最重要的一環,他們在什麼時空背景下適合什麼樣的飲食, 正是在地化的意義。舉例來說,巴黎人喜好的法國麵包和台灣人的喜好就不會一

樣。數十年前的人和現代人喜好的法國麵包也或許會有不同。這就是時間、空間 (氣候、環境、文化等)帶來的在地化。餐飲從業人員最重要的是,把這些複雜 的因素,從食材、技法、商品呈現等面向切入,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味道。法國 麵包不是用了法國來的麵粉就最適合台灣,也不是用了台灣的麵粉就是在地化。 場次二

41


悠久的品茗文化,皆是在地經歷的風華與起落。第三場邀請年輕的傳承者現身分

富饒.島味

記憶裡的風味是線索,是時光導引,無論是台菜料理、在地釀製良酒、以及歷史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場次 3 | 吃・傳承 傳統風味的嶄新面貌

享,看這些台灣傳統風味,如何面對年輕一輩消費者,重新建立駐足當代的自信, 透過嶄新的印象呈現找回市場上的競爭力。 ◆ 吳健豪|傳統台菜風味的傳承與創新

◆ 吳宥廣 Charles |重建台灣地酒新價值

◆ 簡瑋婷 Vicky |品茗的重新學習與現代體驗

主持人 15 年 老 編 輯,2 年 New Business 菜 鳥,

2019 年以前主責《GQ》雜誌與網路酒類、 美食、旅遊等生活風格報導內容,並參與統

籌 GQ 瀟灑調酒、Bar Surfing、GQ 肉食節、 GQ 城市野營嘉年華等品牌整合活動;2019 年後負責集團生活相關事業新商品、活動、

招商、IP 開發,最新計畫是 #GQ 瀟灑地酒 夢想家。 施俐 ( 王亭 ) Conde Nast Taiwan 生活風格事業發展部資深經理

場次三

42


與談人 自從有印象起自小生活在餐廳,知道自己接 下的不只是一家飯店,更是一份使命。自我

磨練出的技法且具有獨特傳統風味調味,讓 老店繼續不斷的傳承下去。在台南把招牌掛 起來,賣的不只是老字號,還有從上一輩留

下來的經營理念;端上桌的不只是佳餚,還

有店家努力維持的傳統;每道菜不只是色香 味,背後還有濃濃的人情味。這個城市的驕 吳健豪 阿霞飯店負責人兼主廚 錦霞樓創辦人兼主廚 鷲嶺食肆創辦人

傲不是放在臉上,而是隱藏在食材裡,收斂

在湯汁中,在爐火中悶悶地燒,藉著香味訴 說著上一代的故事。

從事酒商工作 12 年,2015 年有感於台灣

正處於尋找自我定位的時間點,毅然投入台 灣酒文化的推廣。現在台灣自酒發展有限公 司是台灣最專業台灣酒銷售平台,合作超過 20 個台灣酒類品牌。銷售客戶數超過 170

家,涵蓋餐廳、飯店、酒吧及餐酒館,其中

包含許多知名飯店、米其林一二星餐廳、台 北亞洲 50 大酒吧。 吳宥廣 台灣自酒發展有限公司執行長

學生時期因著媽媽學茶而接觸茶道,自此愛 茶逾十年,曾師承圈內知名的沈武銘老師、

茶道美學大師小慢老師、岩茶名師白宜芳老 師、台灣烏龍大師陳煥堂老師們。畢業後曾 於家具、科技產業服務,五年前與先生共同

創立茶品牌三徑就荒,推出全台第一個茶品 訂購方案三徑就荒茶誌,結合兩人過去的產 業背景及習茶多年的經驗,以科學、系統、 場次三

43

簡瑋婷 Vicky 三徑就荒 Hermit's hut 主理人

風味敘述的方式將茶文化以輕鬆的面貌,如 品酒、品味美食一般帶回年輕人的生活。


Nast Taiwan 生活風格開發經理施俐 ( 王亭 )

都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以此放諸百花齊放的台灣餐飲圈,卻彷彿不然,汰除

富饒.島味

傳統、創新和轉型期的陣痛

(文/栩栩)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台灣餐飲圈十年的變與不變──專訪 Conde

者未必舊,再來者也不見得新。「以台灣的餐飲來說,傳統、創新和從傳統中創

新是三件事,一般來說,傳統面臨轉型,多半是世代消費習慣改變,或品牌內部

交棒,接手的人和原班人馬理念不同。」餐飲業過去不如現今風光,地位較低落, 老一輩靠手藝餬口,卻少在傳承上超前部署,一旦交棒難免出現斷層,或味道不 對,或缺乏認同。

「傳統的東西,如果一直長那樣而且也長得很不錯,其實不是一定要改變。」轉 機可能帶來生機也可能招致危機,Conde Nast Taiwan 生活風格開發部資深經理

Cathy 施俐 ( 王亭 ) 歸納出幾種常見困境:為改變而改變,一味追新而失去本質; 沉迷於故事行銷,「事實上吃的本質就不是故事」;最後則是網紅打卡潮的迷思, 在每年的 GQ 風格商業學校,報名的店家老闆都會提問:「我有一定要設立網紅 打卡點嗎?」網紅帶來人潮,但人潮如何延續?一間店能不能存活,和初期人潮 不必然相關。

Cathy 歸結多年下來的採訪經驗,傳統斷層的問題在於丟失了本質,但卻想在其

他方面追求補強,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這種斷層來自於接手後輩對於傳統文化

其實不一定認同。傳統遇到困境,所以需要創新。但若本質被改變了,就無法召 喚認同,找回過去的客人。

十年回顧:對於本質的堅持與終於盼來的翻轉 傳統與創新的辯證,其間關鍵仍在本質的變與不變,如何認定與維護。擁有十多

年資深生活風格與餐飲編輯背景的 Cathy 觀察近十年來台灣餐飲界風氣的流變, 認為多數餐飲人、餐廳品牌其實仍在做相同的事業,傳統餐飲的本質沒有太多改 變。真正改變的,其實是廚師地位的翻轉,開始獲得如同西式餐飲對於主廚技藝 與地位的尊崇。

過去上一代人普遍認為餐飲賺的是辛苦錢,反對小孩投身相關工作。對比於西式

高級餐飲給人的印象就是舶來品⸺歐洲、美國,遠渡重洋的老帝國⸺台灣餐

廳則是沒有主廚 Chef 的地位,內場工作繁雜又辛苦,沒有可供追隨的角色典範, 讓餐飲工作與沒有前途劃上等號。

然後,江振誠旋風興起,為台灣餐飲界、廚師地位,帶來全新的翻轉。「江振誠 讓大家看到一件事:當一個廚師,也可以得到國際認同。」所有油鍋裡來刀山裡 去的台灣餐飲人,因江振誠與此後越來越多的主廚典範而有了目標。以此作為一 場就算辛苦,有一天還是有機會升上主廚甚至揚名國際。相較於外場,大家寧可 拿少一點錢也願意進去廚房蹲點磨練。

場次三

個分水嶺:過去餐廳找不到人手都是在內場,如今廚師地位翻轉,大家知道在內

44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台灣調酒界。Cathy 舉她曾做過的「台灣調酒師故事」雜

誌專題為例,2010 年起,台灣調酒師接連幾年於 World Class 屢創佳績。在這 之前,調酒師們其實沒有被專業認可的地位,甚至因為不合時宜的法規讓他們承

受了無謂的污名。「有個很諷刺的例子,調酒師們過去是難以向銀行申請貸款的。 為什麼?因為酒吧營業被歸類在八大行業。」但是從出國比賽開始,當大家發現

過去幾年獨自埋頭苦練的成果,其實一點都不輸給外國那些受正統訓練出身的調 酒師,自信心就會出來。於是開始有人拿獎,風光回到台灣,消息傳開,業界因

而變得振奮。正是這一批先行者的努力為台灣調酒界創造出典範,調酒師不再只 是酒吧外場面孔模糊的工作人員,他們被肯認為真正有技藝、值得仿效尊崇的專

業對象。於是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這塊領域,想辦法出國比賽,開創自己的品牌, 也讓台灣更多酒吧獲得國際肯定。

「台灣很幸運,在某些特別的時機裡剛好擁有這些人。」他們從眼前還沒什麼希 望時就一直默默努力、沒有放棄,支撐到了現在,才有辦法讓後來的人與社會大

眾終於看到成功的範例,進而開啟新的發展想像途徑。整段過程裡欠缺系統性的

支援,僅憑一己之力,理所當然比別人更辛苦。Cathy 將這群餐飲人與調酒師譬 喻為「磁磚縫裡的小花」,因為大環境差,所以比別人堅韌,比別人更有辦法。

然而,凡幸運皆為偶然,欠缺完整體系的支援,註定無法解決長期的結構性問題。 雖然台灣開始擁有更多一流的主廚和調酒師,但完整的用餐體驗不僅是餐與酒本 身,還包含了服務。什麼服務才是好的服務?相較於內場的名廚典範,外場有其

可供對應的楷模嗎?當餐廳外場缺人已成常態,體制短期內恐怕還難以找出解答。 Rebranding !台灣地酒再出發! 轉型不只是他人之痛,Cathy 自己也歷經了類似的陣痛。擔任編輯的十多年間, 她完整見證了紙本媒體的黃金時期及其沒落,於是她開始尋找新財源。首先推出

了 GQ 瀟灑啤酒,試著將流量轉換為實質消費,「效果出乎意料非常好,在那之 後,我們發現《GQ》作為品牌是有影響力的,能夠確實地召喚出大家的想像和

認同。」接著是 GQ 瀟灑調酒、Bar Surfing、GQ 肉食節,她逐漸將重心移至經 營社群、開發商品、策劃活動。

場次三

45

「GQ 瀟灑調酒 2:不可能研發室」與 Glenfiddich 廠獨家合作。(圖/ Conde Nast Taiwan 提供)


多數是在菸酒公賣剛解禁時取得酒牌,目前,多數正介於交棒第二代的時間點,

和所有面臨轉型的傳統產業一樣,他們正在尋覓新面貌與新市場⸺這是一群怎 業,販賣也是,後者牽涉到通路和行銷,這正是她所擅。

她重新為這幾間酒廠 Rebranding,「推動這個企劃,我真正想講的是台灣農業

富饒.島味

麼樣的人呢? Cathy 形容他們是一群「懂做酒但不是很懂賣」的職人,釀酒是專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即將登場的新企劃「瀟灑地酒夢想家」中,她蒐羅了六間台灣在地酒廠⸺絕大

的問題。」台灣農業生產往往過度集中栽種項目,盛產之後就是滯銷與價格崩跌, 幾乎每年都是這樣的循環發生。有什麼辦法能有效遏止浪費呢?她的答案也許是

酒或蠟燭。酒能貯存、終端價值高,既足以大量消耗農產品,其穩定獲利更能逐 漸讓產業鍊回復正常。酒屬於味覺,而(終端價值同樣很高的)香氛蠟燭則透過 嗅覺共享同一組氣味與邏輯。

選用在地酒廠,這是對台灣價值的迴響;酒瓶與燭杯,特別商請了春池玻璃製作, 瓶身是廢玻璃回收再利用,盛裝在地農產和匠人的心血結晶,這反應了永續價值, 最後,透過設計的力量,讓台灣在地烈酒重綻光芒。

新與舊,守成與變革,兩者或許從來都不是對立,而是互有認同,共生共榮。

場次三

46


「老店的品牌印象既是祝福,也是包袱。」 ──專訪阿霞飯店負責人兼主廚吳健豪

Q:您在接掌阿霞飯店後做了哪些改變拓展品牌?

(文/游育寧)

自從 2010 年接店後我做了很多嘗試,最主要的原因有二,一是顧客終究會老,一 家店如果要走得長遠,就得想辦法抓住老顧客的下一代,同時開拓更年輕的客層;

另一方面則是人口結構改變,面對當代人飲食習性的不同,品牌經營需要與時俱進。 2017 年我向台創(現為台灣設計研究院)申請台灣設計展的品牌計劃,因此有

大家所熟知 Pili 設計的全新外帶盒,自此也開始許多跨界合作:客座義式餐廳 Domani 、加上 GQ 肉食節、參與 Hennessy VSOP「摩登台菜」廣告影片等, 我希望能透過這些新穎的行銷方式,突破現今媒體環境底下的同溫層。 Q:這些轉變有遭遇瓶頸或受到質疑嗎?

我始終強調,就像換了一件衣裳,我改變的是菜色呈現與調味輕重,而非阿霞的 核心本質。

轉型的過程常感覺品牌印象既是祝福,也是包袱。有些本地的老一輩會說:「來 台南請客就是要到阿霞!」也有些老顧客認為我們不同以往而離去,但我認為沒 有一道菜端出來,可以滿足一桌所有人,大原則是不要有離譜的偏差與錯誤,找 到中庸的味道,開一家長遠的店。

Q:就一個經營者的角度,傳承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還記得幾年前大家鼓勵創業,我認為創業固難,守業更難!上一代接續下一代,

不是換個老闆這般簡單。要經營超過二十年以上的店,除了面對原物料上的變化, 最困難莫過於人員管理與法令要求,「我都這樣做二、三十年了你要我改?改什 麼?不然不要做了!」這對於傳統老店的經營模式來說是極為現實的挑戰。

再者,老店要在忠於歷史味道的前提下做出取捨。以我們店的烤烏魚子為例,維

持傳統炭火燒烤,留下人的溫度;食材上也採用野生的烏魚子,每片大小、顏色 不一,在風味呈現上略為不同,透過一樣的料理手法,這樣的不確定性反而能創 造更獨特的風味與價值。

Q:您在習藝與掌廚的路上,印象最深刻的台菜料理是什麼?

從我姑婆傳承至今的招牌菜「紅蟳米糕」。我們上菜時會將蟹殼往外翻,讓蟹黃 露出來,象徵我們款待客人最好的東西,這道菜明顯反應阿霞飯店的品牌精神, 也是我始終如一的中心思想。

另一道則是「炒鱔魚」,這是我費最多功夫捏出的料理,一是因為上一輩大多在

料理過程時不會使用度量衡,我得反覆地嘗試找到最佳的調味狀態,另一個困難 場次三

47

在於一般會透過顏色判斷鱔魚有沒有熟,但由於我是色弱,我倚靠的是鍋鏟碰觸 肉質時的彈性來掌握料理的速度。猶記得剛掌廚的三個多月,客人端著炒鱔魚到 菜口對我說:「炒這能吃嗎?」當時受到的衝擊真的很大,也因此花了更多心力 精進,才能有如今別具特色的「炒鱔魚」。


──專訪台灣自酒

專訪「台灣自酒」的執行長吳宥廣 Charles 與共同創辦人濮思明 Linus。台灣自 酒是一家經銷台灣酒的銷售平台,合作超過 20 個台灣酒類品牌,銷售客戶涵蓋 餐廳、飯店、酒吧及餐酒館,致力推廣台灣酒文化。

富饒.島味

(文/游育寧)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如何把品牌跟銷售連接在一起?」

Q:請簡單與我們介紹「台灣自酒發展」服務內容

Charles:我們成立於 2015 年,致力於推廣台灣酒類,代理台灣小規模的酒廠, 擔任他們的業務行銷,主要經營的通路包含餐廳、飯店、酒吧和餐酒館等等。我

們就是一個平台,匯集了全台灣最齊全的蒸餾酒、釀造酒、精釀啤酒等酒類產品, 之於通路的意義便是⸺只要需要台灣酒種,來找我們就對了。

更進一步的是希望能與供應商(酒廠)接軌飲酒市場的潮流與脈動,像琴酒是現

在的基酒浪潮,日本有日本味的琴酒、南非有南非味的琴酒,那台灣為何不能做 出一款「台灣味」的琴酒?我們會用通路經營的經驗去影響供應商,試圖讓他們 開創更多與市場接軌的產品。

Q:傳統酒廠都能理解你們想要做的事嗎? Charles:台灣二十年前開放民間釀酒時有一波開酒廠的潮流,拿到廠牌的都是 公賣局或金門酒廠的退休人士,因此才有現今所謂的二代接班。以前酒廠因為握

有技術而創立,現在若想投入,則得評估產品的可行性,以高粱為例,它銷售量 已經逐漸減少,畢竟我們這代多半更想嘗試葡萄酒或威士忌,那高粱酒廠該如何

順應趨勢?像現在有些酒廠會將梅子浸泡高粱製成利口酒,透過降低酒精濃度滿 足更大眾的市場需求。

我們也逐漸做出成績,越來越多的酒廠認識我們,所以在開發新的產品相對更順

利。尤其今年疫情之下,國外的東西進不來,我們的銷售與影響力逆勢成長,也 藉此思考台灣文化在餐飲產業的定位。

Q:你們認為台灣酒在國內市場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Charles:莫過於資源的分配,小型酒廠沒有像大型企業的行銷資源去建立「台

灣酒」的品牌印象。以酒展為例,參加一次至少五萬塊,很多是由公會補貼才有 辦法 cover 支出讓品牌露出,更別說其他的行銷活動。

所以面對餐廳、酒吧等通路端,我們仍然用很傳統的方式,一間一間拜訪、推廣

給他們這些品質優良的台灣酒;面對供應端,提升他們對於市場的敏銳度、接軌 國際,像是透過視覺包裝上的改造,重新建立這支酒給與消費者的第一印象。 Q:可以進一步說明台灣酒廠在「品牌經營」的現況嗎? 為這其實就足夠應付酒廠基本的開銷,但品牌的塑造需要長期資本的累積,短期

場次三

Linus:以往台灣酒廠並不會找代理商,透過熟悉的銷售模式直接觸消費者,因

48


內看不見回饋與收益,對於傳統老一輩的經營者來說是很高的投入門檻。 值得慶幸的是,這幾年不僅像大規模品牌噶瑪蘭,包括在地釀酒廠臺虎精釀等,

都願意透過更具創意的行銷方式建立品牌印象,知名度與辨識度在同類產品脫穎 而出,代表消費者看得見品牌的力量。因此,如何把品牌跟銷售連接在一起,是 我們內部討論業務方針時格外看重的,從傳統老闆沒有關注到的市場,拉出實際

的銷售成績給他們看,使他們「有感」。只要酒廠們願意更投入,不論產品的成 熟度如何,在資訊如此發達的背景之下,市場勢必會更穩定與多元發展。 Q:你們認為台灣酒的特色是什麼? Linus:常有一種說法是台灣沒有自己的代表酒,日本有清酒、蘇格蘭有威士忌、 中國則是白酒,那應不應該形塑出台灣的酒款?我不認為有其必要。台灣在殖民 文化與公賣制度的歷史背景下,傳統發展的東西就會受到限制,相反地,我們擁 有融合與創新的文化,加上優良的農業技術根基,台灣酒能不能呈現「多元」的 風味特色?

Charles:是多元也可能是混雜,時至今日還是很難定義台灣文化是什麼,近年 台灣人正處在一個尋找文化定位的時機點,這也是我們投入這個市場的契機之 一,但我相信未來一定會匯集成一樣的共識,並持續向下深化。

場次三

49


──專訪三境就荒主理人簡瑋婷 Vicky

我們的品牌客群主要集中 25 至 45 歲,各行各業都有,共同性是對生活美學、

尤其味覺特別感興趣,包含調酒師、廚師、美食家等,所以這裡的客人常會彼此

富饒.島味

Q:請問「三徑就荒」茶藝館的客層樣貌?

(文/游育寧)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並不是想降低圍牆,而是想使它變透明。」

不期而遇。假日來客多為 20、30 歲的年輕人,週間三、四來客年齡更長,可以 到 60 歲上下,主要為專業的喝茶人士。

Q:您認為台灣茶館近二十年的發展狀況與現在面臨的問題為何?

台灣茶從二十年前就逐漸復甦,王德傳是當時第一個用品牌概念來經營的茶館。

過去一般人進入茶館感到最困難莫過於品項選擇,沒有一目瞭然的 line up ,王

德傳嘗試讓品項明確、透明化,客人入店很清楚能知道這裡有凍頂烏龍、東方美 人等。在這之後,很多品牌陸續出現,不同時期有不同訴求,像是四、五年前山

山來茶、山生有幸等品牌強調自然農法、有機生態,反映當時大家對食安的重視。 其實很多茶館存在都有二十年了,近五年才開始吸引市場關注,在飲食業裡相對

落後,因為茶產業從業人員年齡層大,大部分也沒有在一般常規公司待過,不知 道如何與大眾接軌,這也是普遍大眾認為茶館很有距離感的原因之一。 Q:您如何帶領「三徑就荒」面對年輕一輩的消費者?

傳統文化的傳遞得要讓當代人自發性喜歡,而不是放在博物館內瞻仰,如何讓傳

統文化「活」著留在當代?我認為一是建立當代人聽得懂的語言,二是不能犧牲 產品的本質。

我們是第一個用簡單風味敘述與科學化計量方式來傳遞的品牌。在過去老人家會 說:「這有一種觀音韻。」觀音韻是什麼?我得喝了八到十支才能找得出共同味

道,而且味道是來自樹種還是製程?實在難以區分。我們才會認為,簡單有力的

共通語言在傳遞中何其重要,同時也是希望每個人都放下包袱,從味覺出發,最 純粹地品嚐風味。

創立之時,每個老師都跟我說:「Vicky,不要把茶做 low 了,辜負了妳學了十

幾年的茶。」所以我們的收藏茶品種珍稀,專業人士即便家中已有成千上萬的茶 葉,還是會來我們這裡喝茶,這就是我不能犧牲的品質。另外,在沖泡方式上,

我們提供整套組的茶具,透過服務流程的設計,讓客人自然而然跟著我們的引導, 發現泡茶不難。很多老師現在來到店裡都會說:「原來有台北這麼多年輕人在喝 茶。」的確,很多年輕人的第一杯茶是在三徑就荒泡出來的,這正貫徹著我在推 廣茶文化的理念⸺並不是想降低圍牆,而是想使它變透明。

開店三年下來,我除了瞭藉自己擅長做什麼,更能判斷是否真的需要去做。即使 在疫情之下,我們每個月的營收跟去年相比都是成長的,代表著我們真的開啟了

場次三

一場對話,建立起一群人定期會來這裡品茗、歇息或聚會的生活型態。

50


場次 4 | 吃・趨勢 當前需求的多元餐飲型態 生活的風貌從不停止改變,隨人口結構、生活型態的轉化,誕生出更加多元的飲 食需求,除了順應時勢、洞察需求,品牌及創作者如何在善變的浪潮中,航向藍

海?第四場邀請新世代飲食生活的關鍵推動者,從市場的觀察出發,看品牌如何 從需求發現商機,再以策略創造趨勢熱潮。

◆ 黃正田|超商鮮食再進化,餐飲品牌的聯名策略

◆ 何奕佳|安心飲食再定義,GREEN & SAFE 的管家哲學

◆ 索艾克 Soac |料理節目再突破,廚藝教學的現在進行式

主持人 台北人,台灣大學法研所畢業,現任 BIOS

執行長。長期合作的創作者包含設計師方序 中、馮宇、羅申駿,時裝設計師詹朴,新生

代飲食工作者 Soac 和 Ayo。在文創產業中, 持續扮演創作者與企業案主間的橋樑。

白尊宇 BIOS 文化創意顧問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場次四

51


修習碩士課程,如:104 年農業科技跨領

域人才培訓―創新加值班、第八屆科技農企 業經營管理菁英班。現任全家便利商店股份

富饒.島味

從文化大學經濟系畢業後,不斷自我精進、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與談人

有限公司鮮食部部長,負責全家便利商店自 有品牌鮮食商品開發、販售以及推進管理, 從專利級的 Let's café 新拿鐵咖啡,「匠土

司」、「極鬆餅」和「滿餡麵包」三大熱銷 黃正田 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鮮食部部長

系列,到 2020 年聯手知名品牌,如:山海

樓、台鐵便當、鼎泰豐,推出一系列話題聯 名商品,屢次成功帶動超商鮮食熱潮。

美國布朗大學政治系學士,2007 年接手永 豐餘生技(昆山),2010 年回台接手兼管

台灣永豐餘生技,首創 GREEN & SAFE 百

寶箱,將「從產地到餐桌」的理念落實於市 場,推廣更健康的飲食方式。除了百寶箱,

同時專精於有機農產品、蒐羅各地特色天然 食材及無添加即食產品的研發。旗下的山海 樓、齊民市集有機鍋物、農人餐桌等餐飲品 何奕佳 永豐餘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牌,皆由 GREEN & SAFE 團隊把關供應有

機安心食材。以「真食物,更有好味道」的

品牌精神帶領團隊,期許從不同面向帶給消 費者更豐富更安心的美味體驗。

本名劉永偉。原先從事網路與品牌行銷和平 面設計工作,因緣際會投入料理領域後,

於 4F COOKING HOME 廚藝教室任職總 監長達五年。 擅長地中海、泰國、墨西哥

等異國傳統菜色,並能轉化成在家裡也容易 操作的烹飪方式,介紹給讀者與觀眾。近

年研究台灣家常菜,2017 年發起《台灣燙

Taiwan Tongue》計畫,期望讓台灣味重新

回到家裡的廚房。除了節目主持,也持續受

公部門或各大品牌邀約進行各種料理相關的 跨界合作,如食譜設計、料理示範呈現、活 動展演等。2015 年以《雙廚出任務》第二

場次四

索艾克 Soac 新生代飲食工作者 電視節目主持人

季榮獲第 50 屆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

52


理解當下的需求,並且面向未來 ──專訪全家便利商店黃正田部長

(文/呂芳萱)

Q:全家與不同餐廳的聯名合作(如:山海樓、鼎泰豐),最初的合作目標、期 待是什麼?

隨著日本的全家便利商店在 2015 年展開鮮食的結構改革,台灣也在五年前,進

行全面性的優化,包含工廠設備、原物料管理、口味研發,到包裝設計等多面向。 一開始,我們聚焦在美味度的提升,期待反轉消費者對於超商鮮食「不好吃」的

印象。近期與知名餐廳、主廚的聯名合作,則是希望能在好吃的基礎上,將味道 及技術帶至新的高度,話題性反而是次要的。

像是今年 9 月,全家與鼎泰豐合作推出系列商品,從上市至今,師傅每個月都會

到工廠,不只是為了確認味道,更關注製程的優化,讓一份簡單的炒飯,在改善 流程之後,獲得層次上的升級。借鏡聯名合作的經驗,未來在進行自有產品的開 發時,就能做出更好吃的鮮食產品。

Q:聯名合作和自有品牌產品(如:近期的滿餡麵包、匠吐司系列等)的開發有 什麼不同?

開發任何一款新品,壓力都相當大,最明顯的差異應該是,聯名產品的開發,在

行政主廚點頭後,產品才能上市,所考量的不只是口味,還包含商品在產品風格、 品牌定位上,是否符合聯名餐廳自己的標準。全家自有的產品,如:匠吐司、滿

餡麵包等,則透過深入的市場研究、消費者調查、數據量化等方式,嚴格地設定 商品的開發目標,並有策略地進行製作。

Q:面對當代飲食習性,您認為超商客群在選購食材或食物上,有什麼明顯改變?

這幾年,整體超商鮮食的水平已經大幅提升,把不會來超商消費的族群帶進店裡, 我們也發現,食安意識的抬頭,讓消費者越來越講究要吃得健康,因此全家率先

推出「Clean Label 行動」,盡量少添加、無添加,並且在鮮食產品上市前,都 需要經過嚴格的評鑑,不僅回應了健康飲食的趨勢,更有年輕消費者表示,很高

興有一個具體的理由和父母溝通,翻轉老一輩人對於超商食物不新鮮、不健康的 印象。

Q:(承上題)他們會造就哪些消費型態、或是新的商業可能呢?

從市場看商機,當更多元的客群走進超商,全家便利商店不斷自問:消費者的需

求在哪裏?年輕人、學生、上班族及老人,對於超商,他們各自有不同的期待, 全家以跨世代的理念經營,透過分眾的思維建立更完整的產品組合,例如:專為

運動愛好者設立補充蛋白專區,其中的健身 G 肉餐盒廣受好評;針對老年人開發

的補鈣產品,即使銷售成績較不亮眼,卻是全家針對高齡化社會展開的超前佈局。 場次四

53

理解當下的需求,並且面向未來,使全家的鮮食不只越來越好吃,更讓走到貨架 前的每個人,都感到心滿意足。


──專訪 GREEN & SAFE 總經理何奕佳

Q:GREEN & SAFE 推廣在地有機及安心食材不遺餘力,您認為品牌持續推動 健康飲食文化,在市場面或產業面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成立至今,始終以「有機的生活管家」為品牌定位,不只是食物的供應者,

富饒.島味

(文/呂芳萱)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真食物,更要有好味道

更希望支持供應鏈的每一個參與者。GREEN & SAFE 串連好的生產者、農人,

支持他們生產環保、有機的產品;而對於消費者,則致力傳遞正確的食安知識,

並且製作天然、無添加的加工食品,包含:花枝丸、香腸這類讓消費者望之卻步, 但是又想吃的食物。我們走入社區、親近地方,回應消費者的需求,將有機生活

「不等於」只吃原型食物的概念帶入市場,希望消費者吃得健康,也能吃得享受。 Q:GREEN & SAFE 同時發展實體店鋪與線上通路,您認為兩者的經營重點差 異為何?

事實上,GREEN & SAFE 線上通路與實體店鋪的客層重疊率非常高,幾乎很少

有只在實體店採買、或是只用網路消費的客人,影響消費方式的,通常是天氣、 地域或是採買的商品重量。在現今的數位時代,我認為虛實整合是必要的,尤其 是食品產業,消費者總是希望有機會看見真實的商品,因此對於實體店,我們重

視品牌形象的傳達,像我們就有中南部的客人,在台北的實體店進行初次消費, 嘗試少量的商品後,便開始透過網路訂購產品到南部。

Q:面對當代飲食習性,您認為現代人在選購食材或食物上,有什麼明顯改變?

食安意識抬頭後,消費者反而什麼都不敢吃,我們透過員工、店內及外送箱中的

文宣品、刊物,甚至是 Line@ 等多元的載體,讓客人知道為什麼媒體總說市面上 的貢丸不健康,正確理解添加物創造的口感是什麼、會帶來哪些危害,當消費者

清楚認識 GREEN & SAFE 的產品究竟用什麼天然的食材製作,就會願意安心購

買。而為了因應客人求新求變的期待,我們也在每一季推出新產品,隨著時令、 節慶和飲食趨勢,為不同的族群提供各種產品,例如:深受減醣需求女性歡迎的 安心白花椰米、專為兒童設計的寶寶粥等等。

Q:能不能和我們分享一下 GREEN & SAFE 在未來的品牌經營重點,或是希望 嘗試的新方向?

我們將持續透過更多的店鋪、介面或通路去和客人接觸,並向年輕人溝通,避免

品牌老化,在此基礎之上,為不同客層提供所需的服務及產品。近期我們也與 MUME 的星級主廚林泉及亞洲最佳女主廚陳嵐舒合作,推出名廚家常菜系列產

品,希望好的食物,除了優質的食材及原料,更有美味。如我們的品牌標語所說: 真食物,更要好味道,GREEN & SAFE 接下來將以此為目標,作為一位「有機 的生活管家」持續貼近消費者。

場次四

54


以料理佐味生活

──專訪「廚房廢寶」Soac

(文/張嘉恩)

Q:Soac 長期透過料理教室、食譜書、與網路影片等方式倡導「在家做菜」, 親自下廚對你來說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從 最 初 經 營 部 落 格 到 Facebook 、Instagram、YouTube , 甚 至 近 年 熱 門 的

Podcast,無論是何種平台,我不斷推廣「在家做菜」是一件自在又好玩的事。 初衷很簡單,我喜歡料理,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喜歡料理」這件事,而現在變得 能透過更多元的方式來詮釋我的喜好,對我來說,能讓興趣變得更有趣,就是最 大的價值了!

Q:(承上題)針對不同媒介的料理教學,Soac 在飲食設計工作的過程中,認 為各自要考慮的重點以及面臨的困難是什麼?

以前曾經在 TLC 旅遊頻道擔任節目主持人,只要專注設計菜單即可,但是現在自

己經營 YouTube 頻道,就要瞻前顧後地考慮到表現手法、作品形式,內容甚至 需要結合自己的真實生活,才能在數位時代中,建立更鮮明的個人形象。相較於

以紙本書籍分享料理創作,新媒體作品的生命週期更短,自我突破的時間就也縮 短許多。

Q:在 Soac 的觀察中,現代人親自下廚對生活帶來的意義與價值是什麼?

能夠在家裡,點播一首自己喜歡的音樂、觀賞一齣享受的劇,再加上動手做料 理的過程,無論廚房的空間是大或小,不管目的是獨享或共食,親自下廚的意

義也顯而易見了,就是享受「用生活搭配料理、以料理為生活調味」。在經營 YouTube 頻道時,我發現大家比我想像的更軟爛(笑),希望能用簡便的方式,

做出美味的菜色,所以我會思考:如何精進料理中的「廢點」,幫助大家在複雜 的生活中,能夠簡單料理,菜色又不失特色。

場次四

55

Soac 於 2019 年 4 月推出完整的料理頻道企劃,向廣大的厭世懶廢人類傳授廚房求生心法。


理創作教學呢?

從以往的「吃飯配電視」變為「吃飯配手機影片」就可以發現,我們真的越來越 重擺盤、光線和色調等視覺效果。隨著 YouTube 上的節目類型越來越多,觀眾 越來越在乎 YouTuber 幕後生活的真實性,所以我習慣用自己的風格和觀眾即時 互動、偶爾也會邊做菜邊開直播。

富饒.島味

數位化了!分享料理的社群內容及平台便如雨後春筍,除了重視口味,大家也注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Q:(承上題)隨著觀眾的習慣改變,可能造就哪些不同型態、風格或媒介的料

除了現在既有的媒介和平台,我也蠻想嘗試透過「ASMR」分享料理創作,例如: 透過炒菜、沖水的聲音,營造一個廚房的情境感,觀眾在收聽時,能夠感到很放 鬆、很 chill !

新生代飲食工作者 Soac 秉持著「懶廢不廢」的精神分享料理。

場次四

56


BIOS 團隊幕後 採訪| Sana 撰稿| Sana

57


⸺專訪白尊宇執行長

定的海外發展計劃暫緩,上半年的許多案子延後執行,身為執行長的尊宇,整 年都在學習與不確定性共處,試著解決從未經歷過的狀況題。

富饒.島味

白尊宇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COVID-19 打亂了許多人的 2020 年,對 BIOS 來說,也是如此。去年公司設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在朦朧未知的 2020 篤定前行

今年 3 月,原本 BIOS 團隊協同 JL DESIGN 前往美國參與 SXSW(South by Southwest)台灣館的展務工作,什麼東西都準備齊全,卻在飛機起飛的前兩

天接到文化部消息,宣布台灣團隊取消參與今年度 SXSW 展演活動,一切以 防疫優先。後來美國疫情愈趨嚴重,SXSW 甚至宣佈停辦,為史上第一次。

一個案子沒有執行完成,卻無法歸責於任何一個人,這個情境別說 BIOS 沒有 處理經驗,就連文化部也從未遇過。

文化部翻完過往的文獻,廠商標案做得不好、時程延宕、做到倒閉,都有可依

循的處理規矩,但這次沒有誰做錯了什麼,尾款該怎麼撥、要撥幾成、如何認 列和核銷,雙方都沒有經驗,只能坐下來共同協商。「遇到這種大家都沒有經 驗的事情,最後還是得有人勇敢地來做決定並進行溝通,然後這種事也只可能 交給我來扛。」去年說好執行長要下放更多執行和決策的權力,但今年實在太 過特別,特別到多數案子的變動之大,只能尊宇一一經歷、負責拍板。 難以預測的 2020,只能拉高資源水位應戰 今年案件的本質,與合作對象溝通的訴求,都跟以往不一樣了,「以往協助大 型活動找贊助品牌,會溝通今年想做到哪些突破,邀請對方一起加入、提供曝

光,今年的目標,更像是要讓創作者們、金馬獎、BIOS 都能好好活下來,不 會有人因此受傷。」金馬獎需要比以前更龐大的贊助資源,在簽約前合作對象 也得明白,即便金馬獎頒獎典禮如期舉行,依然可能有意外。雙方在難以確認 未來走向的前提下簽約合作,參與夥伴的曝光、合作方式,都不是直接定案。 這種朦朧未知的狀態,幾乎出現在每一個案子裡。「在後疫情的狀態裡,你做 每件事情的代價都可能變貴,需要為此提高資金的安全門檻。」比如,以往協

助客戶製作周邊商品,靠著固定配合的海外工廠,早已熟悉出圖後的幾天內,

廠商就能做完出貨,運送的船班或航班也很明確,但如今,海外工廠可能歇 業、人力不足,就算付出較高的人力成本將貨品趕製完成,船期和航班也難以 預測。這些等待的時程和人力,對公司來說都是更大的成本。

除了專案執行端的不確定性,合作廠商也難一口咬定策略的執行日期,隨時可 各種專案都被迫具備滾動式修正的彈性。

這連帶影響尊宇經營公司的想法,「以前會避免讓公司的服務行為變得複雜, 但在這個混亂的狀態裡,高度彈性反而是更能適應環境的方式。」

團隊幕後 BIOS

能修改。無法如以往靠著哪天產品要上市、新店要開幕,往前回推專案時程,

58


管理很困難,卻是產業擴大發展之必要 今年尊宇獲得了經理人月刊頒發的百大 MVP 經理人肯定,他卻坦白的說,「管 理真的好困難。」BIOS 的創業歷程充滿變化,產業間幾乎找不到前例可循,

摸著石子過河才是他習慣的姿態。疫情衝擊之下,反而彰顯 BIOS 習慣改變、 保持彈性的優勢,但又好似與管理的本質背道而馳。

他曾以管理為題請教過詹宏志先生。詹先生開示,管理就是訂出遊戲規則,訂

好之後不斷修改、調整,修到公司再也不需要老闆出手管理的狀態。這種按照

規則、提高執行效率和品質的做法,尊宇還在努力學習中,「這也是產業擴大 發展的必經之路。」

以往設計師工作室的規模約 3 到 5 人,每個人肩負多種角色,但隨著文創產 業愈來愈被重視,陸續出現如台灣文博會、台灣設計展、台灣燈會等大型的文 創案件,吸引更多的人力與資源投入,設計工作室的規模也隨之壯大。

在這個組織與案件的規模都逐漸擴大的過程,產業出現更細緻的分工,如

BIOS 協助創作者聚焦創作,行政、業務、媒體關係由專人處理,或是設計工 作室壯大到足以容納專案 PM 的新角色,但無論哪一種模式,都會遇到「管

理問題」,該怎麼管理更大的團隊?「這些學習絕對是好事,代表產業被看見, 才能長出較大的公司,整合更多資源做不一樣的事。」 不像將滿 10 年的公司,有趣的案子就想參加 談起明年的規劃,尊宇說,「可預期明年初國外疫情尚未好轉,必須先放棄海 外市場,做更多台灣廠商、公部門的案子。」但 2020 整年的狀態是否成為常

態?現在預想的計劃是暫時性的替代方案,還是根本性的策略轉變?他始終無 法肯定。「也許明年疫苗問世,我們對海外市場又有不同的想像,現在的想法 又會變成權宜之計。」總之,前方未明、且戰且走。

另外,他計劃 BIOS 明年擴大扮演「資源整合者」的角色。這幾年來他遇過太 多創作者提出有意思的計劃,接著就會提到「錢不夠」,「這個產業除了需要

才華,還要有資源挹注,才能讓有趣的東西被實現。」但據他的觀察,藝文圈 缺乏與資本界的溝通橋樑,「或是壓根沒有想到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為了解決大多數創作者把錢、業務、預算排在後面順位的現狀,BIOS 打算一 團隊幕後|專訪白尊宇執行長 BIOS

59

開始就介入幫忙,更廣泛的認識這些創作者,協助他們找資金,讓案子更有效

的被落實。「這就像是詹宏志早期幫電影圈找拍片資源一樣,」和經紀業務不 同,不是從創作者的職業生涯出發塑造品牌形象,而是協助兜資源,把每一個 分開看起來不會成型的事情,巧妙的組合起來、得以實現。

說實話,無論在哪個產業,找錢、找資源肯定是撿了「最硬的柿子」吃,尊宇 為什麼有信心能做成?

「或許執行起來會覺得有點困難?但我還是相對樂觀的人,覺得值得一試。」


極大的資訊落差。如果一個東西夠好,他扮演著弭平資訊落差的角色,把訊息 有效傳遞給對的人,理論上就能找到願意買單的對象。

者,找了所有資料都遇見 BIOS,最後乾脆接受 BIOS 的做事方式、贊助提議、 專案報價,給予創作者足夠的資源挹注,堆疊出更厲害的專案成果,成為產業

富饒.島味

他承認,這其實是有點超越理性的賭博:當有一天,品牌或廠商希望尋求創作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聽起來浪漫又感性,但他掂量著,在不同領域、產業、工作項目之間,存在著

的正向循環。

「我參與更多案子,更多人會碰到我,更多人因此省了些事,之後就願意更常

碰到我。客戶可以更快知道哪些設計師能做什麼,或是該贊助什麼案子,總 之,找我們比較輕鬆。」這也是為什麼,2021 年 BIOS 會更積極參與想跟文 創產業發生關係的專案,與不同領域跨界的對象合作。

明年 BIOS 將滿 10 周年,但尊宇認為,BIOS 仍然不像一個 10 年公司的工

作模式。比如說,公司今年才建立人資系統,嘗試建構一些營運的規範,但除 此之外,工作的主體一直沒有明確的邊界,秉持著「有趣就想參加」的邏輯在 承接案件,「但把有趣當成規則,就顯得沒什麼規則。」

多年以前,沒有人想過時裝設計可以助攻速食業者,設計師可以介入三金典

禮。沒想過的跨界是更有趣的開端,「我們要做更多這種跨界嘗試,把設計人

丟去電影的世界,或是把創作者丟進大型展覽、表演藝術的世界。」但要說哪 種案子絕對不做,哪種案子非做不可,尊宇說自己不會設限,只有評估起來有 機會,就會想要嘗試。

「願意參加這個公司的人,包含員工和投資人都滿需要勇氣,因為它有點違反

台灣常見的公司運作邏輯。」尊宇想對這些夥伴說一聲「謝謝」,雖然聽起來 很一般,「但我想不到比這個更好的詞了。」

團隊幕後|專訪白尊宇執行長 BIOS

60


「我們會企圖把專案做大、更廣」 ⸺專訪 BIOS 經紀業務部

身為 BIOS 的營運主力,經紀業務部的任務區分成兩大核心:品延負責的經紀 事務,為合作創作者思考發展方向,也持續尋找更多有潛力的創作者加入;祖

康負責總理業務開發,為公司合作創作者量身規劃不同類型的業務開拓領域。

經紀總監 周品延

以往傳統的設計工作室運作都直接以設計師為主,極少會在團隊中配置專案經

理的角色,但近期有愈來愈多團隊開始配置專案經理,協助設計師處理當前越 趨複雜的各類型專案。祖康認為,「這種將單純設計案轉變為專案來思考已經是 一種改變,至於是不是一定要跟經紀公司合作,並非所有設計師都會這麼想。」 不是所有的創作者,都適合經紀 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站在公司的立場,其實也不是所有才華洋溢的創作者,

都適合經紀合作的模式。包括從創作者的追求,研判是否與公司發展方向一 致,能夠一起耕耘專案規模、名氣、預算更大的案子。祖康解釋,如果創作者 根據自身能力就能做到想要的案子,也無心爭取更大的資源,相對就沒這麼適 合經紀模式,「因為他不需要我們找更多的客戶。」

以歌手來舉例,假如渴望讓更多人聽見自己的歌聲,最簡單的道路或許是錄製

Cover 影片放在 YouTube;但想發行自己的專輯,甚至站上小巨蛋開唱,那 就是不同量級的事。創作者經紀也是如此,總歸來說,創作者對自己的職涯規 劃是什麼,想做到什麼事,需要有一家公司傾團隊之力,為你爭取更多資源, 做更長遠的發展嗎?

品延接著補充,許多人前幾次接觸就會在第一階段卡關,比較難再往下瞭解關 於價值觀、能力、工作步調等等細節,但她每年仍然被賦予挖掘新合作創作者 的任務,還是會透過同溫層或業界的介紹,認識更多可能合作的創作者。

「我們真的跟一般經紀公司不太一樣,會企圖把專案做大、更廣。」祖康舉了

金馬獎為例,這兩年 BIOS 協助金馬獎找了為數不少的贊助商,一方面補足設 計端費用的缺口,也讓金馬獎的規模與關注不斷升級。「公司當然希望提一個 客戶能接受的專案價碼,但想做的規模遇上預算不足的時候,我們會就手上能 開發的業主,另外找人把錢補上,促成想做的樣子。」 團隊幕後|專訪經紀業務部 BIOS

61

就像是 A 品牌找了明星代言,卻只出得起一半代言費,經紀公司認為這個 A 品牌是絕佳代言,於是直接出手幫忙找了 B 公司參與贊助合作,「通常很難

想像經紀公司會這麼做吧!」因此,想要加入這樣的經紀公司,創作者勢必得

有更大的企圖。「不過回過頭來說,如果是創作者最初就沒有意願的案子,我 們也不會硬接。本質上我們還是一家會保護創作者的公司。」

業務總監 陳祖康


目前公司已與 7 位創作者建立穩定合作關係,品延一一細數創作者們的特色: 細節;馮宇的 EQ 高,在客戶對提案不滿意的當下,有一套專業的應對處理方

式;方序中的故事性強,足以靠情感和說故事打動客戶,適合有溫度的專案內容。

富饒.島味

詹朴心思縝密、思考周到、禮數很足,在專案合作裡時常提出大家沒注意到的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創作者個性百百種,溝通和合作方式也不同

羅申駿很有遠見和抱負,過去承接的專案規模大,團隊編制特別完整,視野和

想法跟一般創作者有層次上的差異。祖康給了生動比喻,「你可以想像台灣人

還很少有汽車時,他就已經開過法拉利。」他鼓勵台灣創作者去承接更大的任 務,「畢竟如果沒開過大車,就永遠不知道自己適合不適合。」

至於兩位飲食相關創作者,品延認為,Soac 的工作性質更需要面對鏡頭,不 管是錄製電視節目還是 YouTube,都要學習如何表達自己,「他一年比一年

更專業,現在主持、直播的節奏,以及面對大眾的口才都相對成熟。」年紀較 輕的 Ayo 也以師兄為目標在努力中,最近與 Daily by Draft Land 的合作,有 機會以自己的方式出來接觸大眾,和更多人說說話。

最新加入合作行列的創作者張鐵志,還沒有正式的專案成果,但祖康發現, 「鐵志滿相信我們給他的建議。」即便在自己的領域已經累積到一定高度, 鐵志依然樂意聆聽 BIOS 的看法,共同思考個人品牌與事業品牌之間的連動關 係。

這些個性的掌握,對於後續的合作至關重要。無論怎麼樣的專案,在設計能力 之外,與人合作和溝通更是專案順利的關鍵。這麼多年的累積,跟創作者和客 戶溝通有什麼眉角?品延說,無論面對哪一方,「你要說實話,但不能赤裸的 說。」轉換語言就是經紀人的工作,比如客戶直接地說提案不好看,轉向創作

者時就要看個性、場合來決定怎麼解釋,建議他考慮哪些調整來提高客戶的接 受度。「擁有創作能量的人,他們在心理層面比較纖細、需要照顧,」祖康認 為,BIOS 就與創作者分工,做各自擅長的事。

2021 的目標:對內強化資訊交流、對外掙更多錢 談到明年的期許,對內,兩人都渴望夥伴逐漸獨當一面。今年他們刻意強化團 隊成員的交流,和過去獨立作業相比,要求在部門會議上,彼此分享更多做事 情和看世界的方式。經紀人發掘其他創作者身上可借重的能力,去協助自己的 至於對外,品延笑說,「賺更多錢,我們就是一個有銅臭味的部門吧?」祖康 表示認同,「為了負擔更多人的生計,希望有更多業務,跟更多有名的創作者

合作,做到地位更高、規格更大。」尊宇賦予兩位長期合作資深夥伴的任務也 很明確,就是帶領部門團隊朝向獲利目標,直直往前邁進。

團隊幕後|專訪經紀業務部 BIOS

創作者,把職業生涯經營得更長遠,「把優點彙整,能讓團隊具備更大的能力。」

62


「創作者欠缺的是一個發育成熟的培養皿」 ⸺專訪 BIOS monthly 編輯部

去年底,BIOS monthly 完成一個新的里程碑:從線上跨往線下,推出成立 8 年來的首個紙本企劃《野 yeah》。Abby 認為,「對團隊來說,就是一次越級

打怪。」而這一次的越級,不僅讓團隊吸收全新經驗,也累積了更多勇氣,為 自己延伸更多新的嘗試。

BIOS monthly 總編 溫若涵

從做內容到賣產品,工作周期從月更變日更 回憶那段銷售《野 yeah》的日子,若涵說,像是經歷了一次潛能開發。畢竟過

去 BIOS monthly 以深度內容為主而習慣以一週、甚至一個月的時間,來觀察

內容發酵和傳播的成果,但這次牽涉營利,「月更」的速度瞬間變成「日更」。 負責專案統籌的 Abby,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是確認昨日的廣告點擊成 效、帶進多少訂單,進公司的首要任務,則是與團隊討論行銷活動該如何調整

及補強。編輯團隊每個人都會貢獻新的行銷靈感,Abby 笑說:「突然看見每 個人大腦裡奇怪的東西,」激發出許多不曾做過的社群手法,一面定義 BIOS monthly 的樣子,也釐清目標客群的長相。

若涵也坦言:「那時候的工作節奏比我預期的密集,」這讓編輯團隊有機會測 試自我能耐的極限。《野 yeah》的行銷經驗打開了編輯思維,從內容製作者

更往社群端靠攏、以使用者經驗與反饋思考,在文章的表述形式之外,進一 步在意社群端的處理與轉化。另外,和過往點擊線上文章相比,掏錢購買《野 yeah》是門檻更高、承諾更大的互動行為,「讀者在我心中的形象,也比過 往的網頁瀏覽量更為具體。」

向讀者伸出一隻手,就辦個講座(見面會)吧 《野 yeah》的銷量是讀者直接給予的良性回饋,挹注了編輯部面對外界的信 心。「以前總覺得外界不懂我們在做什麼,」若涵反思,編輯部好像該對外伸

出一隻友善的手,讓好奇的人有一個管道,能了解這個媒體的主張。實體講 座,就是他們嘗試的管道之一。

身為講座負責人,Abby 認為籌辦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在學習如何去闡述自己, 「這個自己不是我,而是身為 BIOS monthly 一份子的我們。」在團隊一起工作 團隊幕後|專訪編輯部 BIOS

63

的這段時間裡,做過哪些事情?這些事情又代表了哪些意義? BIOS monthly 究 竟在意些什麼?又打算往哪裡去?他們試著把這些片段收斂彙整,與讀者分享。

「其實我們很害怕獨斷話語權,」為此,他們找來其他媒體加入對談,反覆檢視

所要表達的內容,「就是不想讓聽眾認為,我們所說的、就是唯一正確的解答。」 若涵認為,「這個時代有點逼著編輯不得不往前站。」編輯部在意讀者,期待

感受讀者的想像、了解他們是怎麼樣的人,但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展現自己,還

在拿捏琢磨。只希望在實體的互動之中,稍稍傳遞團隊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 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台灣有野性、生命力的創作者,以鼓勵更多更年輕的創作者。

BIOS monthly 副總編 李姿穎 Abby


Abby 在團隊屬於開發者的角色,今年帶頭、勇敢地加入 Podcast 戰局。作為 磨編輯的刀,不限於已知的編輯手法和技術,找更多可以延展內容的方式。」

以他們的 Podcast 節目「地方の文氓」來說,和 BIOS monthly 站上原生相 比內容調性更輕鬆,兩人對談的形式也擴展了內容討論的空間。以往寫金馬獎

富饒.島味

一個數位內容編輯,她相信表達內容的形式絕對不只有文字。「這比較像是去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磨編輯的刀!除了文字,Podcast 也參戰

的入圍片單分析,文字表現可能需要兩萬字,但 Podcast 就能用更閒聊活潑 的切角,傳遞他們對於電影拍攝手法的觀察。

若涵觀察,這些嘗試都會刺激原本 BIOS monthly 的訪問邊界和呈現形式,增 加編輯的能動性跟靈活度。就像 Podcast 帶進的輕鬆活潑感,可能是過往僅 限於文字呈現的他們,要花更長久的時間才能適應的觀念。 擴展對創作的定義,挖掘未典範化的類型 重新梳理今年 BIOS monthly 網站、紙本企劃,要說出一個明確的內容策略, 就會是「拓展創作的定義」。

以今年啟動的專欄作者徵求計劃為例,限定沒出過書、沒有固定專欄的作者, 遞交專欄企劃書,希望找到有才華但沒資源的創作者,總共收到五百多封申請 信,「看見太多比我年輕的人充滿潛力,思考事情的角度和企劃手法跟我完全 不同,有些想法雖是粗胚但很生猛,總覺得新生創作者欠缺的是一個發育成熟 的培養皿。」Abby 說。

最後編輯部從中選擇了兩個:讀性別研究所、在酒店工作的少女 A 寫下「歡

迎光臨午場酒店」,以及香港作者朱嘉喬所寫的「在城中消失」。少女 A 既 擁有性別研究的觀點,又是酒店工作的一份子,描繪客人、小姐各自的故事; 朱嘉喬則是在香港抗爭之後,記錄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反映港人用什麼樣的情 緒跟狀態,維持他們的生活。這樣的計劃創造了編輯無法做出來的「第一手視 角」,也給了新生代創作者發表的舞台。

若涵也發現,當 YouTube 成為一種新的創作媒材,為什麼創作者不像電影工 作者一樣,被認真看待?「或許本來覺得 YouTube 有些內容很中二,但如果

從剪輯手法、鏡頭語言去思考,還是可以找出一些有趣的觀察和道理,只是沒 有人把它他理論化的歸納起來。」過去負責電影線的她,往下探索 YouTuber

的創作宇宙,今年封面故事也首次以 YouTuber「反正我很閒」為題,記錄他 BIOS monthly 喜歡發現有趣的、非傳統創作者定義、甚至尚未純熟的創作者,

不再只從導演、作家等出發,更在尋找與闡述「未典範化」的創作,若涵認為, 編輯部所有人都為此努力,「如果我們發現某個人沒被看見,但他們的創作世

界竟然這麼有趣,就會非常認真、想表現出這個人的所有狀態跟用心,以傳達 各種創作的可能性。」

團隊幕後|專訪編輯部 BIOS

們的創作歷程與思考。

64


「還是改名為 BIOS factory ?」走進工廠 的設計日常 ⸺專訪 BIOS create 設計部

BIOS create 是公司實踐設計、美學、創意,不可或缺的部門,由平面設計出 身的詩婷、 Yuan、以及工業設計背景的傑瑞組合而成,「不過進來公司後好

像,是紡織品做得最多?」做過企業員工制服、航空公司頭等艙的桌巾和毯 子,設計的跨界幅度和能量無邊無際。

設計總監 洪傑瑞

BIOS factory ?設計師與工廠的愛恨情仇 今年三人印象最深的專案,「公司妹妹被騙」榮登第一。有項協助經紀業務部

完成週邊商品製作的專案,原本接洽合作的工廠從五月做到八月,卻沒有交出 任何一個品項,瀕臨開天窗。

負責接洽的同事年紀較輕,沒有太多與工廠交手的經驗,只能派最擅長與工廠

設計副總監 黃詩婷

溝通的傑瑞出馬,「這個工廠從頭到尾都在騙,品項給誰做、個別品項的報價、 哪時候看打樣、交期和出貨日,全都不清不楚。」從什麼都沒有開始,到最終 趕上檔期,傑瑞用一個月的時間全數搞定。

怎麼有辦法處理和工廠溝通,甚至找到對的合作廠商? Yuan 坦承本來當然不 會,「我們念設計出來的人,通常只懂設計東西、不會設計人,最後就只會被

人設計。」所有的合作對象,大概都是靠傑瑞喝酒喝出來的,他說,在這個行

業走跳,不會一點「交陪」(ㄅㄨㄚ ˊ ㄋㄨㄚ ˋ)的技巧是不行的,「有一 次為了認識一個口罩工廠的老闆,下午五點就被叫去喝,才有了這層關係。」 身在設計部門,他們做紡織品、乳清罐、印刷品、口罩,三人早已習慣與工廠

之間的相愛相殺,摸清該把哪種品項發給誰做,不知不覺囊括各種工廠聯絡方

式,形成與其他設計公司的差異性。他們笑說,還是把 BIOS create 改名為

BIOS factory ?不僅忠實呈現這幾年下來的累積,還能強調設計到製造一條 龍優勢,頗有競爭力。

除了設計以外的挑戰:算術和體力? 找到好的工廠,BIOS create 駕輕就熟,但一些相關必要事項,還是充滿挑戰。 比如「數學障礙」過了幾年都難以跨越,報價的數字永遠令人頭痛,只能戰戰 兢兢才能避免出錯;要出貨的品項該分幾箱,每箱該裝幾個,又該外加多少備 團隊幕後|專訪設計部 BIOS

65

品,又是更多的加減乘除,傑瑞拉了一張大表、一一計算列舉,才能交給物流 裝箱出貨,「這可能比和工廠交涉更痛苦!」

腦力的考驗之外,還有體力的試題。傑瑞搞定全家的案子,終於走到驗貨那一 天,必須到物流端將每個品項搬 5 箱出來,一一秤重、再從各箱取出 5 個產 品供檢查,不同顏色還要再多搬 5 箱。「後來就在 Facebook 發了張掛急診的 照片……」今年的學習,讓他深刻有感,以後的驗貨 SOP 第一條,就是帶上 公司的男丁。

美術設計 畢明媛 Yuan


BIOS create 成立了兩年多,談起這個設計品牌的美感和靈感,其實就是客戶 一般來說,設計的靈感來自日常生活的沉澱。Yuan 每次出國最愛去找當地的

zine,透過雜誌了解當地文化。最瘋狂的一次,是從倫敦的市集買了一個「雙 耳」的石雕翻模海運回台,現在塵封在自家的衣櫃裡,要說這些日常如何幫助

富饒.島味

與自己的交集。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關於靈感與美感,都是要找到客戶與自己的交集

設計靈感,她說,「你也不知道會來什麼案子,需求四面八方,可能或多或少 跟你曾經去過的地方、經歷過的事情有連結。」

但她們依然有為了客戶需求,從頭做功課堆疊靈感的經驗。詩婷這次協助編輯

部執行兩廳院的企劃,花了許多時間研究兩廳院屋簷底端那一排的「仙人走

獸」,選擇幾隻來發展成 Q 版設計。完成初稿後交給編輯部確認,總編輯若 涵問,「畢竟是 Q 版 ,能不能有比較活潑的姿勢?」詩婷則說,剛好這一隻 的習性就是「好坐」,坐姿最適合他了。

美感如靈感,同樣需要依照客戶的需求和偏好,除了自己擅長的風格之外,也 可能拓展出不一樣的自己。Yuan 說,「就像是誰想得到,我今年做了可愛風 的設計呢?」

不過,他們也認為,現階段經手的任務多數還是衍伸設計,或是執行客戶意 志,或許接下來可以自製品牌產品,以及承接更多主導性更高的案子,靠著作 品堆疊出更為鮮明、屬於 BIOS create 的風格和特色。 2021 想做的事:平安健康,好好活著 回顧去年的專訪,詩婷和 Yuan 都曾提及希望接觸更多書籍和唱片的設計案

型,最好是能接觸到星座、占卜、生命學,不過當時兩人就預言,每年的發願 總是無法實現,還是「不期不待、不受傷害」。果不其然到了 2020 年,這個 世界彷彿經歷龍捲風暴,那些願望像是不存在過,達成率 0%。

「我們去年為什麼會許這種宏願?」詩婷望向身邊的兩位,「關於明年,我已

經沒辦法想像。大家平安健康、好好活著就是我最大的願望。」傑瑞的想法倒 是務實,「只能期許不要再自己搬貨、導致拉傷?」但據說下半年還是有很多 製作物的案子,貨還是得搬,拉傷倒是能避免,帶上人手就行。

最後,如果想一起合作,追求案子順順利利,他們也向客戶、合作廠商喊話: 不要相互訛詐比較好,「有多少錢,我們就知道能做多少事,總是有得協調, 大家都坦承一點,把握時光,不好嗎?」

團隊幕後|專訪設計部 BIOS

就老實說自己有多少預算、預計哪時候要完成吧。時程和預算這兩件事,還是

66


找到服務的集合與邊界,為品牌說話 ⸺專訪 BIOS 品牌策略部

BIOS 究竟是怎麼樣的品牌?在品牌策略部成立兩年之後,總監為翔依然認為

這個問題不容易給出一個簡潔直覺的答案。對他來說,BIOS 著眼於台灣文創 產業,以創作者經紀、內容經營、商業顧問、業務協力的角色,與創作者、業

主合作完成產業需求相關的事情。但這些「事情」的涵蓋範圍既廣泛又多元,

品牌策略總監 溫為翔

品牌策略部的任務,「就是盡力去讓『BIOS 是什麼』的回答變得更加明確。」 定期整理文創大事與分享公司專案,滿足外界對 BIOS 的好奇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原定春季舉行的品牌活動【有話好講】延期至 7 月,在 這段「實體活動空白期」,如何透過數位工具持續強化 BIOS 的品牌印象,成 為品牌策略部上半年的功課。

經理游游提到,品牌策略部目前擁有的兩種線上溝通管道:BIOS 文化創意顧 問 Facebook 粉絲專頁及電子報系統,都在今年有些新的嘗試。

首先,他們在粉專推出全新單元「# 他們(創作者)的創作關鍵字」,帶著粉

絲回顧公司合作創作者近年的精彩作品,維持一定程度的曝光度,也提升品牌

與創作者之間的關聯度。自 3 月起也啟動「#BIOS 推新聞」系列,整理台灣

文創產業的重大消息,接著還延伸出「#BIOS 一週回顧」,針對文創產業蒐 集一週 5 到 7 則大事,為台灣文創圈持續留下記錄,也為年底籌畫的「2020 台灣文創動態回顧」專題預做準備。為翔說,「疫情期間,線上流傳的訊息量

爆炸,篩選整理過的資訊回顧對於產業工作者或相關單位是有明顯助益的,同 時也帶動粉專受關注度的增長。」

去年由品牌策略部定期寄送的電子報分為「品牌報」及「文創事紀」,今年更

明確界定兩者在功能取向上差異與分工。前者聚焦文創產業當紅趨勢,每期以

主題企劃的方式闡述 BIOS 對於重要趨勢的觀察,廣泛寄送給對於 BIOS 品牌 有興趣願意持續關注的讀者們;後者則是專門發送給領域相關媒體和業界合作

單位,專注分享公司當季重要專案的回顧,包含經紀業務、設計規劃、內容經 營與品牌活動等不同類型的專案成果。游游觀察,「例如曾經參加活動的來賓

也會列為品牌報的新發送對象,當他們之後收到品牌報,就會更進一步了解 BIOS 的關注重心,進而拓深對於公司品牌的想像。」為翔補充,「電子報系 團隊幕後|專訪品牌策略部 BIOS

67

統的平均閱讀回饋率超過 40%,」這或許可以代表外界對於 BIOS 這個品牌 的長期關注熱度。

借重外部專家,Podcast 開播分享產業觀點、有話好講活動客群更趨專業化 今年是「聲音」大年,除了上述兩種文字類型的線上宣傳,BIOS 當然沒有錯

過 Podcast 這個當紅媒介。游游籌畫了公司第一季 Podcast 節目「空口說白 話」,內容分為兩個系列,第一個是由老闆尊宇和合作創作者的生活對談,從 各種不同的生活經驗分享中找到創作靈感的來源;另一個則是邀請品牌友好夥

品牌策略經理 游育寧


近期產業內的重要話題分享彼此的觀察與趨勢見解。

定」。「老闆本人其實非常親切隨和,但遇到手拿麥克風或對外發言的時刻, 就會不自覺收斂起隨和的那一面,變得相對冷靜而沉穩。」既然是這樣的個性

與狀態,游游決定順水推舟,打造出尊宇的人設核心,以這樣的調性發表產業

富饒.島味

經過大半年的節目企劃與操作經驗,游游逐漸摸索出適合尊宇的「人物設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伴、社群行銷專家張嘉玲與尊宇專業對談(即「與嘉玲說白話」系列),針對

觀察,不僅能談得深入,更有助於提升 BIOS 的品牌專業感。

而為了平衡尊宇在錄音時的冷靜與嚴肅,游游找來社群上活躍的張嘉玲,為節

目增添了輕鬆活潑的一面,更補強了針對最新社群時事的洞察。錄製一兩集之 後,兩人彼此相互觸發的專業與認真持續提升節目內容的豐厚度,互動默契也

更趨成熟自然,聽眾回饋時更多次提到「很喜歡聽到嘉玲鬧尊宇」,游游笑說, 「兩人加乘的效果比我們原先預想得更好,這是一次學習很多的愉快合作。」

今年另一項也讓為翔印象深刻的專案是【有話好講】夏季場:新市力集合。這 是首次與外部特邀策展人合作舉辦品牌活動,透過共同策展人林凱洛的專業, 活動邀約講者名單都是台灣品牌市集領域的大前輩與佼佼者,更可說是近年唯

一一場深入討論台灣市集產業現象與發展趨勢的論壇活動。「從現場反應與提 問,能看出來參與的觀眾裡頭多有具備豐富市集經驗的朋友,活動打中的目標 客群相對以往泛文化主題的論壇更為準確。」加上活動前後於社群上的分享、

擴散,連結了更多市集相關工作者、策展人,這也是品牌與目標產業界一次重 要的串聯,成果顯著,收穫更是豐富。

2021 品牌印象的挑戰:從創作者經紀到商業顧問的角色 就為翔和游游的觀察,BIOS 的品牌形象與創作者經紀的連結越趨緊密成熟, 「有愈來愈多人會透過公司與創作者合作的專案進一步認識我們。」但 BIOS 的品牌企圖心,不會只停留在創作者經紀。

從公司的名稱「BIOS 文化創意顧問」來看,公司理想的最終型態,是一家以

創作者經紀為核心、透過各種方式來協助業主解決商業問題的顧問公司,「但 現階段別人仍不會認為 BIOS 是一個顧問品牌,在此之前,我們還有許多要完 備的事。」

例如游游發現,在整理官網資訊時,難以使用一個簡潔固定的說法來呈現

的需求,提供對應的協助,從創作者媒合、專案企劃、到完整的後勤支援,從 概念發想到終端商品製作都可以整條線包下來。」這是不易說明的角色定位, 而且隨著公司的持續發展,提供服務的範疇也因此而保持動態。

BIOS 即將迎來創立 10 週年,在這條動態發展的道路上,現今他們所強調的

創作者經紀、內容經營、設計規劃、與業務協力,將更進一步生長出具備整全

性的「整合性服務」。「這個詞彙雖然並不新穎,但在公司的持續實踐下也不 會是一個空泛的集合。」

團隊幕後|專訪品牌策略部 BIOS

BIOS 在過往合作專案扮演的角色,「事實上公司團隊會因應不同業主與專案

68


合作品牌

69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吃・四季風土

「以大地果物寫詩,豐存島嶼旬味。」- 好食光 Keya Jam 「好食光 Keya Jam」成立於 2010 年,運用島嶼物產,讓四季在手指間流轉,

一瓶瓶仔細熬煉出的手工果醬口感細膩,層次豐富,濃縮了職人的見解與台灣的 風土。

● 2019 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年度雙金大獎

● 2019 世界柑橘類果醬日本大賽/最高榮譽金賞 ● 2019 英國星級美食大獎/二星、一星認證

合作品牌

70


吃.友善安心

鮮乳坊,全台唯一乳牛獸醫師創立的鮮乳品牌。

期待透過「獸醫現場把關」、「嚴選單一牧場」、「無成份調整」、「公平交易」 的高優質鮮乳,打造消費者信任、農民驕傲、動物健康的新食農生態。提供消費 者安心鮮乳的同時,透過消費者的力量給酪農支持,形成良善循環,成為台灣最 具正面影響力的乳品品牌。

合作品牌

71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吃・手藝匠心

2017 Mondial du Pain 世界麵包冠軍陳耀訓之原創品牌。自二十多年前踏入烘

焙業,便一頭栽進酵母變化莫測的世界,探索、精進麵包製作工藝的同時,對於 無添加、製作出具風味的優質麵包更是念茲在茲。 YOSHI BAKERY ,不僅是自 己名字的英譯,YOSHI 在日文中是「決定要更好」的意義,以此為名,也期許自 己對麵包手藝繼續精益求精,探索麵包世界的無限可能。

從 2019 年陳耀訓 • 麵包埠創立以來,陳耀訓更展開一系列的創新嘗試: ● 從食材、技法到造型,全面將台式麵包重新詮釋,造成新台式麵包旋風 ● 與全家超商合作,在超商推出無添加麵包 ● 在麵包店首度推出一系列草莓季商品

● 與果醬冠軍品牌好食光合作,結合果醬與麵包 ● 推出新版蛋黃酥,引起購買搶購熱潮

店址|台北市松山區民權東路三段 160 巷 19 弄 36 號

合作品牌

● 與世界咖啡冠軍品牌興波咖啡合作,把精品咖啡帶到麵包風味中

72


吃.永續釀造

禾,代表穀物。 餘,代表豐盛。 禾餘從田間出發,藉由契作的形式與農民一同復耕本土大小麥、玉米等雜糧作物, 運用專業農業及發酵科學知識,親自栽種並使用在地品種穀物,我們希望在地的

食物都能使用在地的原料,以本土雜糧使用比例最高為特色,釀造對環境更友善, 全球獨一無二的台灣風味啤酒。

我們期望透過消費的力量,賦予在地生產的雜糧作物更多可能,保障農民收入,

進而改變台灣農業環境中水稻生產過剩、休耕地過多,雜糧作物仰賴進口的困境, 讓台灣農業朝向永續且自立發展是我們的願景。

合作品牌

73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富饒.島味

吃・經典風味

Yu Chocolatier 畬室創立於 2015 年,孕生自主廚鄭畬軒投入巧克力十餘年的熱

情與專業。Yu Chocolatier 畬室是台灣少數專注於精品手工巧克力的品牌,更數 度於國際賽事獲獎,並為首個登上法國巴黎巧克力大展的台灣品牌。

探索、傳遞巧克力「風味之美」是畬室的精神。我們在巧克力、甜點創作中融匯 東西方食材,用心將台灣的美好化成巧克力的千百滋味,期盼以巧克力作為台灣 與世界飲食文化的橋樑。

店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 112 巷 3 弄 10 號

合作品牌

74


吃.質樸底蘊

◆ 初心 ◆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原指君子的居所看似質樸地近乎荒蕪,當中可貴的風骨

仍在。茶不也是如此?沒有速食飲品的繽紛色彩,強烈口感,茶這木訥口拙的仁

者,安靜得讓我們都忘了這看似理所當然的存在,實是千年積攢下來的智慧底蘊。 取名「三徑就荒」正是意在提醒我們靜心著眼於茶憨實外表下的迷人本質。 ◆多樣好茶,就是味覺開發最好的導師 ◆

好茶如同美酒,千百種的中國茶,以不同茶菁樹種製成、不同製茶師、產製年份、 季節,甚至存放時間長短,都會幻化出不同的驚喜。

三徑就荒的「月訂茶誌」,一年嚴選三十六種符合該茶種傳統工序和風味的好茶, 在茶卡上細細記錄下她們的背景資訊、製茶師的動人理念、風味描述以及沖泡方 合作品牌

75

式。跟著茶卡,無須多言,只要相信自己的味蕾,深深地去認識一支好茶,感受 她向我們訴說,從當季土壤、雨水和製茶師粗厚的雙手所傳來的故事。 店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 553 巷 46 弄 15 號 1 樓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NOTE

富饒.島味

76


NOTE

77


BIOS 2020 Annual Conference

NOTE

富饒.島味

78


2020 BIOS 年會|富饒・島味 主辦單位 | BIOS 文化創意顧問

合作單位 | 鮮乳坊、禾餘麥酒、陳耀訓.麵包埠、Yu Chocolatier 畬室法式

巧克力甜點創作、三徑就荒 Hermit's hut、Plusx Pâtisserie & More、 好食光 Keya Jam

特別感謝 | 吳羽傑、鄭畬軒、吳則霖、Chee、李承宇、毛奇、李信男、陳耀訓、

施俐 ( 王亭 )、吳健豪、吳宥廣、濮思明、簡瑋婷、Andie、黃君毅、 黃正田、何奕佳、許瑛芳、李宜玲、劉永偉、吳佩穎、魏嘉成、 林凱洛、盧怡安、陳陸寬、栩栩、柯亞、陳昭恩、韋惟珊、林凱洛、 Eric、Bellona

召集人|白尊宇 總策劃|溫為翔

專案統籌|游育寧

專案執行|呂芳萱、張嘉恩、章耘慈 視覺設計|黃詩婷、畢明媛

團隊協力|陳祖康、周品延、陳鈞翔、洪英鐘、溫若涵、楊庭安、郭亮妤、

吳佩穎、鄭羽倢、陳鈺婷、黃佳琪、呂沛姍、洪啟翔、李姿穎、 潘怡帆、蕭詒徽、曾勻之、郝御翔、王暐婷、馬揚異

業務洽詢

品牌官方|公關聯繫、品牌活動合作 02-2739-7808 #46 #47 info@biosgroup.com.tw 經紀業務|創作者合作、廣告業務合作、活動行銷 02-2739-7808 #76 business@biosgroup.com.tw |媒體合作、藝文新聞稿、內容推薦

02-2739-7808 #33 biosmonthly@biosgroup.com.tw

團隊名單與業務洽詢

79

本書保有所有著作權利,未經授權同意不得翻印本書全部或部分內容。

碧歐司文化創意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11052) 台北市信義區基隆路二段 91 號 5 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