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Page 1

T-workshop

陳輔 仁 國大 珍 學 應 用

互 動 飾 副美 術 教學 界 授系

系上沒教的事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

型人才工作坊

! 指導單位

主辦單位

協辦單位

×

童弘 光 建科 技 樺大 學 資 副訊 工 教程 授學 系

用 心 科 技



目錄 前言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 課程報導

學習的絕妙組合 4 成果分享

成果總體檢 8 老師有話說

不容小覷的銀髮趨勢 15 學生有話說

學習心感受 18 助教有話說

做中學、學中做 20 教師訪談

教學甘苦談 22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2

童建樺 副教授

陳國珍 副教授

弘光科技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

前言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撰文/林語彤

T型人才工作坊是智齡聯盟為了突破跨校選課瓶頸,所精心規劃的跨領域 學習課程。它是利用兩個週末、由雙教師帶領各領域學員,藉由專題實作 方式,培養「觀察體驗」和「設計思考」的能力。這次的主題<用心科技 ×互動飾界>由資訊工程與應用美術兩位專業老師聯手,為長輩設計附帶 樂活功能的貼身配件或飾品,讓老人家出門上街可以找樂子、也有面子! 這次課程最特別的是,設計技巧與操作先發生,等成果出爐,教師們則根 據實品從「設計、科技、老人學」三部分⼀一⼀一解說,直搗盲點,學習效果 與體會更豐富!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3

課程表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8/24

!

8/31

8:45

8:45

9:00' ' 10:00' ' '

9:00

11:00'

11:00

12:00

12:00

13:30

13:00

' ' 15:00

' ' 14:00

16:30

16:30

17:30

17:30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4

課程報導

學習的絕妙組合 撰文/林語彤

T型人才工作坊<用心科技×互動飾界>,旨 在結合「科技」與「美學」,為高齡者設計 出具保健功能的貼身休閒玩具。這兩大迥異 的元素,要如何同步考量高齡者的需求,並 融合為⼀一良好的設計? 首先,陳國珍指定毽子、風箏、沙包、波浪 鼓、陀螺和風車,六種童玩為休閒玩具的設 計媒材。藉著這些童玩的懷舊色彩,試圖為高齡者創造出具療癒作用、又 有裝飾美感的貼身玩意兒。接著,富有資訊專業的童建樺,將電子積木 Arduino的應用方式介紹給學員,透過Arduino,可以將程式語言與簡易的 電子設備結合,設計出高齡者適用的功能,例如:心跳偵測器、計步器 等。學員們的挑戰在於,要妥善考量該童玩舊有的使用方式,再完善地融 入Arduino感測功能,讓該玩具於高齡者有實際功能,同時又要讓童玩的 外觀臻具美感,甚至可作為裝飾配件。

科技應用 為了讓學員們在最短時間內,抓到設計要領,童建樺建議從「使用者經 驗」出發,徹底檢視最基本的「需求」,並以他的作品——故事寶貝熊, 為實例來解說。童建樺說,從前大賣場賣的寶貝熊,功能僅限於按左鍵發 出:“Hello”;按右鍵發出“My name is Pa8y.”孩子們就能對會說話的玩具 熊,感到驚喜萬分!他靈機⼀一動:「如果玩具熊不但能說話,還能夠發出 媽媽、爸爸的聲音呢?」於是,具親子共讀功能的故事寶貝熊,就此誕 生。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5

故事寶貝熊的構想十分簡單,在玩具熊內加裝錄音設備,父母能事先將故 事錄進去,孩子可以拿故事書上的RFID貼紙,與寶貝熊感應,進而鎖定相 應序號的錄音,之後孩子就能邊翻書、邊透過寶貝熊,聽到父母說故事的 聲音。這是個貼心而溫暖的設計,簡單運用了科技小巧思,卻同時滿足了 孩子與父母的需求,工作忙碌的父母可以透過寶貝熊維繫與孩子的互動; 孩子則可以透過寶貝熊,獨立完成閱讀,就連「想聽到爸媽的聲音」的需 求,也細緻地顧全到了。 其實,童建樺將故事書上的RFID感應貼 紙,做了非常多元的運用。例如,將貼紙 植入手錶,讓安養中心的高齡者隨身佩 戴,再將不同高齡者的照片存入資料庫 中,到了中心最受歡迎的「卡拉ok時 間」,感測器即可自動感應持麥克風者的 RFID貼紙,並在螢幕上播放他的照片,同 時保留歌詞,讓大家⼀一嚐成為MV主角的滋 味!不管是故事寶貝熊、還是卡拉ok偵測系 統,都奠基於原有的經驗,再輔以科技滿足 更多的需求,甚至增加使用的趣味。

美感設計 擅於美感設計的陳國珍鼓勵學員盡量發想,什麼樣的設計會 讓高齡者「愛不釋手、捨不得放下」,進而思考該如何將設計融入現有的 童玩。她提醒學員不要受限於實作的可行性,應該毫無拘束地揮灑創意, 不要放過任何靈光乍現的瞬間,也建議學員在發想階段過後,進⼀一步利用 SWOT分析,以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Hes(機 會)、Threats(威脅)四個面向,逐⼀一討論提案的可行性,為創意做最縝 密的篩選。陳國珍甚至發下全開大小的SWOT分析表格,建議大家邊動 腦、邊動手,將自己腦袋中飛快閃過的所有想法疾筆寫下。

!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6

使用者體驗 然而,良好的設計必須從人性需求出發。為使學 員深入了解高齡者感官、肢體動作的實況,進而 打造出兼具實用與美觀的休閒玩具,本次工作坊 也安排了老人體驗活動。學員必須將加重器綁在 腳踝、膝蓋、手腕等處,並且穿上具重量的背 心,背心上有⼀一扣環與膝蓋的加重器相繫,可 模擬高齡者彎腰駝背的姿態。另外,還必須戴 上經特殊處理的眼鏡及手套,感受高齡者漸趨 下滑的視力與觸覺。學員穿戴好裝備後,還需 體驗各種關卡,例如「購物關卡」,要求學員 憑藉模糊的視力與不好使喚的雙手,從錢包內拿出正確數

的現金;「體檢關卡」則要求學員進入廁所,拖著沈重的身體,蹲下來將 飲料倒入檢測杯中,象徵完成尿液檢查;「醫院關卡」則模擬拍攝X光片 的情境,要求學員體驗高齡者如何在檢測前,自行脫換衣物。 在體驗的過程中,學員嗚呼聲四起,附加在身上的重量、模糊的視力與戴 了手套,變得遲鈍的雙手,著實讓大家吃足了 苦頭。在陳國珍、童建樺的引導下,各組學員 分享了體驗心得,有學員提到模糊的視力,是 這次體驗活動最不方便的地方,因為看不清 楚,走路時讓人膽戰心驚,再加上手腳都繫 上鉛塊,導致平衡感不佳,要比平常更費力 才能勉強行走。也有學員提到,⼀一開始還很 有自信,覺得自己的雙腿很有力,應付鉛塊 綽綽有餘,只需要按照平常速度行走即 可,沒想到大步向前卻不自覺地被腳上的 重量絆倒,摔了個狗吃屎。這才明白高齡 者行走時總是小心翼翼的原因。年輕人就

!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7

算摔倒了也能夠及時做出反應,讓身 體快速恢復平衡,但對高齡者來說, 卻可能留下嚴重的後果。童建樺也分 享了他個人心得,他認為經過這次 體驗,更能體諒年邁父母身體上的 不方便,以及身為行動緩慢的高齡 者,在面臨他人催促時,心裡所承 受的壓力。老人體驗活動給予學員 們,⼀一個對高齡者將心比心的機 會,親身體驗高齡者的不便與難處,甚 至是心理壓力,對於了解該群體的需求有 很大的幫助,誠如童建樺與陳國珍⼀一直強 調休閒玩具的設計重點,就是要符合人 性、切合最核心的需求,讓高齡使用者對 其愛不釋手。

!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8

成果分享

成果總體檢 整理/陳淑英

這 次 工作坊,六組學員分別從六件童 玩作為創意發想基礎。陳國珍介紹學員依據「強弱危機分析(SWOT)表 格」來腦力激盪,將各樣童玩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逐⼀一列出,並結 合科技功能設計出童玩飾品。評審分別從科技、設計與老人學觀點來分析 學員的作品,並給予設計與老人學的概念,收獲更扎實!

飛毛腿 設計動機 藉由踢毽子的回憶,吸引長輩從遊戲中達到保健功能。 設計概念 在牆面與腕錶裝置感應器,螢幕顯示九宮格背景。長者戴上腕錶、揮動上 肢,力道與角度需達到設定值,就能將毽子「踢」到指定位置。透過這產 品,希望可訓練到平常少用到的肌肉,延緩退化。可單人、也可多人玩, 錄製家人「你好棒」、「再加油」的聲音作回饋。採記分制,贏方可選播 喜歡的老歌和照片! 評審講評 l

童建樺(科技):結合感應器跟動畫,鼓勵長輩動手、動腳和思考, 將科技藏濳,結合老人家對卡拉OK的興趣作獎勵,相當不錯!

l

陳國珍(設計):有考慮到跟家人互動、搭配懷舊影像滿好的!因感 應器戴在腕上,跟習慣方向不⼀一樣,這部分可再改良!

l

陳惠姿(老人學):有復健效果的運動,是長輩非常喜歡的!因為人 的老化從腳開始,可以再設計下肢部分,但也要注意單腳站立對老人 家來說是滿難的動作,這是挑戰他們的平衡感。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09

音浪錶 設計動機 透過互動性的音樂玩具,訓練長輩的 協調度! 設計概念 以波浪鼓形狀做成音樂遊戲機「音浪 鼓」,搭配可彎曲、拉直的錶帶,可 單人也可多人玩。內建喇叭、附耳機 孔,鼓面有報時功能,另有顏色鮮艷 的「確認鈕」、「切換模式鈕」、和 「上、下鈕」!音浪鼓必須甩動才會 發出音樂,並轉換不同的懷舊照片; 雙人甩則需默契配合,會有默契分數 增加競賽趣味性。 評審講評 l

童建樺(科技):有考量到放大字體、簡化符號這很好。但按鈕略 小、操作模式需簡單!邊擺動、邊看照片老人家不容易做到,可以甩 ⼀一下換⼀一張,但要留意耳機線易纏住。

l

陳國珍(設計):整體功能豐富、有創意,操作簡單,但長者能不能 接受這麼大的東西?另外,兩側的垂線適不適合存在?要有懷舊感, 還是設計成電子狀態?

l

陳惠姿(老人學):長輩要的就是大、操作簡單、按鍵大,按下去有 實體感,但按鍵標示要⼀一致,用符號就都用符號、不要有文字、又有 符號。音樂要挑老人喜歡的。特別要留意的是,老人家神經傳導速度 慢,晃動的影像或頻繁轉換頻道,老人家會有暈眩感。⼀一面晃動、⼀一 面看照片,對長輩來說,是不可能做到的。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0

熱力護腰帶 設計動機 結合保溫、護腰與趣味性,隨時可 玩,方便與大家互動 設計概念 將沙包裡的沙改填紅豆,將紅豆微 波,可當暖暖包使用;並結合護腰概 念,在腰帶縫上魔鬼氈,將加熱過的 沙包任意黏在適當位置可有保暖作 用。護腰裡層縫入能感測有無跌倒和 預防走失的感應器;但預防走失的感 測器需家屬同意才裝!整體成本低, 製作方便,方便攜帶。 評審講評 l

童建樺(科技):沙包變暖暖包,是不錯的想法。但護腰要接受並回 傳GPS訊號,有考慮充電或電池問題嗎?如何輕鬆、安全又方便的充 電,很重要!老人家通常會拒絕科技,所以巧妙地把科技包裝,用另 ⼀一種語言呈現,會更容易被接受。把產品的故事性表現出來,科技藏 在背後。

l

陳國珍(設計):用關懷角度切入,保暖是很重要的機會點!目前只 考慮拿取操作便利,但整體造型可更美觀點,目前比較像護具。且暖 暖包跟身體有距離,如何發揮保暖功能?

l

陳惠姿(老人學):除了紅豆,還有好幾種比紅豆輕的材質可運用, 經過微波加熱,可保溫兩、三鐘頭,但不要讓重量變成負擔,以免把 長輩拉駝了。另外,很多人喜歡把護腰繫在衣服外面,因它的材質並 不舒服。既然如此,若能把它變美觀,更好!不會讓人有殘障感。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1

飛吧飛吧鳥兒 設計動機 將風箏概念延伸到電子寵物的設計, 引發長輩願意多外出散步的意願。 設計概念 為了安全便利,將風箏設計成無線風 箏,透過科技去控制高低,並能隨身 攜帶。採用舒服的材質做護腕,裡 面裝置控制器,利用腕帶上的小螢 幕控制風箏位置;並裝置定位系 統,方便找到走失的老人。而風箏 本身是個袋子,可與護腕結合、也 可分離。風箏材質會隨著接觸陽光 程度改變色澤,若⼀一直放在室內, 顏色會變暗。 評審講評 l

童建樺(科技):從工程角度來看,造價成本會很高!不妨思考⼀一 下,老人需要遙控飛機嗎?對使用者而言是不是好用?喜歡用?若使 用動機不強、成本又高,市場就不看好!需把多餘、不需要、少用的 功能去掉;將常用、喜歡用的部分做到最好!而電子寵物的觀點很有 趣,散步、晒太陽,會讓色彩產生變化,這點,未來有機會可以繼續 發展。

l

陳國珍(設計):我很喜歡這組設計,很有趣、很夢幻。我覺得包包 不⼀一定要跟風箏結合,可以跟手環結合。如果裝置LED燈的話,還可當 夜間照明用,轉換另⼀一個角度思考,應還滿有機會。

l

陳惠姿(老人學):風箏超過身體寬度,攜帶上得考慮,不讓它變成 需要被照顧的東西。而外出時,顏色會改變,這就有實體感,會激發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2

長者照顧的責任,有溜狗的味道!電子寵物,不⼀一定有療癒功能,但 有陪伴的感受。老人家能控制的領域越來越少,若他們能控制這個 「寵物」,覺得還有主控權,對他們是正向的。另外,邊走邊看風箏 在天上飛是危險動作,老人家走路時,兩眼會直盯著地面,深怕踩 空;如果把它變成走路寵物,會比較適合高齡者。鼓勵他有責任外 出,增加積分!

童樂 設計動機 鼓勵長輩多外出走動,走路風車會 轉動、就會有音樂! 設計概念 「童樂」是風車音樂飾品。 「童」,指童玩;「樂」,指音 樂。材質是薄型喇叭。結合手機 app,有定位功能,但要不要這項服 務,由家屬決定。在設計前,查過 音樂治療資料,了解到音樂可幫助 情緒穩定、增進社交功能;哼歌, 也可活化大腦。童樂類似計步器, 利用震動,達到轉動風車功能,風車轉動就播放音樂,並依照速度與頻 率,播不⼀一樣的歌曲。童樂有耳機孔,在風車後面有無線充電跟無線耳機 的儲藏槽,但造價成本會比較高! 評審講評 l

童建樺(科技):科技結合音樂治療,能從學理來評估,非常好。只 需加裝震動感測器,依震動頻率,播快歌、慢歌是滿好的點子。但薄 型喇叭這種材質有滿多限制,不⼀一定非得用這來做,用⼀一般材質做就 行,因為風車後面就有設計裝電池的空間,喇叭可以藏在⼀一起。若整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3

個造型都用薄型喇叭,成本會太高!你們有從基礎學理考慮起、又考 量到成本,很不錯。 l

陳國珍(設計):這組是最接近飾品的⼀一組,非常方便攜帶,就是個 機會。用風車轉動帶動音樂,滿有創意!

l

陳惠姿(老人學):不知大家對計步器了解多少?其實市面上的計步 器對老人家來說,毫無用途。曾有老年人反應,他走了⼀一圈,計步器 仍然顯示0,為何?因老年人走路腿抬不高,無法偵測到,但他們習慣 擺動手臂,所以計步器可改成手腕或手臂計步器。人是協調性的動 物,當手擺動快時,下肢也會跟著快!而以童玩為主題,需要多細心 考量,因大部分長輩並不喜歡被當成小孩、也不喜歡被稱為「老 人」、「銀髮族」,他們自稱「熟齡」,所以不要在字眼上就先打敗 自己的產品。所以「童樂」這個「童」要換個字!老人家確實有很多 地方像小孩,但尊嚴的需求,絕對超過小孩百倍!小孩可以管教,但 長輩不行!所以,尊嚴要呈現在產品上,是行銷上很重要的考量點。

科技陀螺 設計動機 打造多功能休閒玩具,訓練手眼協調 能力。 設計概念 依陀螺造型做成可以隨時玩、拉皮尺 即可充電、內附LED燈和預防跌倒警示 燈、還有MP3和錄音功能。陀螺可對 半剖開,纏粗線圈,減少纏捆圈數, 以掛勾做成吊飾,可繫在腰間。

!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4

評審講評 l童建樺(科技):從力學來看,要把陀

螺合起來、繩子短、打出去還能轉,並不 容易做到,所以是希望保有外形?還是 旋轉功能?如果只想取其外形,必須捨 去⼀一些東西。⼀一項產品,如果大部份功 能都用不上,⼀一來,浪費成本;二來, 主打功能模糊,定位需清楚!若能把 ⼀一、兩項主打做到最好,就是好的東西。 有錄音功能是不錯的,可作為語音備忘。 l

陳國珍(設計):我贊同童老師的想法,該做 些篩選!我覺得主要重點應該是拉力促進。

l

陳惠姿(老人學): 你們想放很多東西在陀螺 上,將這些功能⼀一⼀一看⼀一下。

l

「 拉 皮 尺 充 電 」 , 長 輩 會 最 喜 歡 ! 只 做 ⼀一 件 事,就可以省電,又可訓練手部肌肉跟握力, 他們會有成就感。「預防跌倒」,跌是在剎那 發生,很難預測傾斜到某個角度時,能幫助他 及時轉回來。老人家是使用型的,「錄音」可 作為備忘的功能。「LED燈」,要拉才會亮,平 常可不可以讓它有亮度,附加實用價值!老人 家很節儉、重實用、喜歡回想往事,可從這些 需求再做改良。

!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5

老師有話說

不容小覷的銀髮趨勢 口述/陳惠姿副教授(輔仁大學護理系) 童建樺副教授(弘光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 撰文/陳淑英

老師們諄諄教誨的熱心,在這次工作坊表現無 遺。當最後成果總評出爐之後,陳國珍再次勉勵學員,銀髮市場是未來最 大的消費族群,可以多朝這方向努力!陳惠姿迫不及待再提醒學員,認識 銀髮族的需求;童建樺也古道熱腸地關心學員的未來,分享其經驗!

對象是誰 我們究竟是為誰設計?是為現在的長者?還是為十年後的長者?陳惠姿提 醒學員,「我們不是為80歲的人設計,而是在試現在六、七十歲的人的科 技胃口、對科技產品的興趣取向在哪裡?」而這批戰後嬰兒潮的長輩(約 民36年左右出生),跟現年八、九十歲長者不⼀一樣,陳惠姿說:「他們雖 未像年輕人那麼科技化,但願意接受科技、也受過教育,但太難的話就不 想學。所以,減法設計很重要,越簡單越好!」

需要尊重 陳惠姿⼀一再強調,「長輩是需要被尊重的」。為 年長者設計產品,除了要考慮安全性、實用性以 外,尊嚴尤其不能疏忽。而什麼樣的產品用起來 能讓長輩覺得被尊重?陳惠姿說:「使用後能減 少家人負擔、增加自主能力、用起來不殘障,還 很時髦!這些東西,他們會用。」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6

經濟實力 陳惠姿問學員:「當你們畢業後五年、十年、甚至 十五年,就業市場在哪裡?」她提醒,「戰後嬰兒 潮這批,在⼀一、二十年後,還會是社會上最有錢、 有閒的人!」所謂「有錢」,是指能支配現金的能 力很高,現在六、七十歲的人,已有「花掉的錢, 才真是我的錢」的概念!陳惠姿說:「如果設想的 消費主力是40歲子女買東西給六、七十歲的父母 用,已行不通。因現在會買科技產品給長輩用的人 不多,未來幫高齡父母買科技產品的機率更低,所 以,要觸發老年人的動機,讓他們願意買。」

親情不打折 為熟齡者設計更便利生活和照護的科技產品,原 是為長輩的福祉著想,但陳惠姿說:「有次,我 聽⼀一位老人家說:『你們所做的,就是那些讓我 的孩子不必回來照顧我的科技產品!』」因透過 遠端照護系統,子女在遠端就能看見父母的狀況。 陳惠姿提醒:「科技產品如果遠離親情,就難賣 了!科技本身是好的,可是要有文化價值在產品 裡,才會好賣!」

未來眼光 陳惠姿最後提醒學員:「未來我們所用的東西、賺錢方法, 不會盡跟眼前⼀一樣!所以⼀一定要打破舊思維,要有遠見、看 到未來的趨勢,這些在T型人才工作坊裡都非常鮮明,就是 要有設計、科技、來自人性的。目前有商機的部分,未來不 見得能賺錢,所以要有超越性思維,更人性化,就會有商業 價值!」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7

重要人脈 最後,童建樺語重心長地提醒學員:「商界很重人脈!T型人才工作坊就 是人脈。要加『有用的人脈』,讓彼此在對方領域都可以學習、成長,在 這裡我就跟兩位老師學了很多!第二,要有『使用者觀點』,過去手機設 計都以男性觀點作考量,設計方便放口袋的機款;當三星大螢幕手機問世 時,許多男士狐疑,這麼大⼀一個,怎麼攜帶?沒想到它大賣!因男士們忽 略女性習慣把手機放皮包裡,所以也要從女性觀點來思考!第三,『減法 設計』哲學,在設計時不斷問:需要這功能嗎?有這麼重要嗎?盡量把成 本集中用在主要功能,做到最好!未來畢業後,社會最夯的產業,就是銀 髮科技!」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8

學生有話說

學習心感受 撰文/林語彤

本次工作坊,除了護理專業的學員之外,大部分學員對高齡化議題並不 甚了解。但深感於高齡化對社會影響之鉅,越來越多學員願意參與T型人 才工作坊,初步了解年輕世代如何能透過創意發想,為高齡者,甚或整個 高齡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

談挑戰 多數學員認為本次活動最困難的部分,是要將陳國珍指定的童玩,改頭換 面成受高齡者喜愛的樣貌。因為人們,包括學員們,都已習慣於毽子、風 箏、沙包、波浪鼓、陀螺和風車等童玩的既有外形,因此要保留該童玩的 特色,同時打破對外形的既定印象,提升外觀,成為⼀一個具美感的休閒玩 具,是學員們普遍認為的最大挑戰。以風箏組為例,討論初期因學員們對 風箏的外形,沒有創新的靈感,故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一人提出⼀一個看 法,再全盤檢視所有的提案,最後去蕪存菁,留下最可行的方案,將其付 諸實現。打破僵局,踴躍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儘管看似不起眼、枝微末節 的靈感,也不要怯於和組員分享,如此⼀一來,小組討論的氣氛就能活絡, 珍貴的創意才能被組織起來,這就是風箏組 學員克服困難的方法。 另外,助教群也給學員們許多協助。風車組 學員說,因為大家太想把童建樺介紹的 Arduino感測功能,全數附加在童玩上,讓 風車成為多功能的休閒玩具,可以錄音、聽 音樂、測量心跳血壓,甚至兼具計步器的效 果。然而,開始設計童玩的外觀時,卻因版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19

面設計太過複雜,而亂了頭緒。助教於是帶領他們重新思考各個功能的必 要性,將不適合的元素去除,「最恰當的」則被留下來,成為該童玩主打 的特色。不需要十全十美、擁有各種功能的休閒玩具,依照該童玩的使用 方式,搭配適切的功能,才是最符合人性的設計,是助教給風車組學員的 寶貴提醒。

跨領域合作妙處 本次工作坊的學員背景多元,有專攻應用美術、資訊工程,還有心理學、 護理學等不同領域的人才,大家在合作過程中,留下特別而美好的經驗。 像是風箏組的設計,是將風箏與鳥的意象結合,這是心理系同學根據動物 對人類的療癒效果,提供的建議。再者,要設計出結合「科技」與「美 感」、專屬於高齡者的貼身休閒玩具,如何言簡意賅地用動畫和圖示,呈 現其外觀和科技功能,就是資訊工程專業的學員,大展身手的好機會。因 為大部分學員對高齡者的生活習性不甚了解,故護理背景的學員在設計的 初衷,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要時刻提醒組員們不要偏離使用者的需求。學 員們表示,在學校通識課不乏和各個科系同學交流討論,但和來自不同領 域的朋友⼀一起腦力激盪,並親自動手做,將想法付諸實現,卻是第⼀一次。 此外,本次工作坊除了邀請童建樺、陳國 珍兩大不同領域的老師來引導學員發 想,在尾聲請來老人學專家陳惠姿,從 年長者觀點分享他們的童玩設計帶給高 齡者的感受,並評估實際效用。學員們 紛紛表示,從陳惠姿身上,學到了本次 工作坊最寶貴的⼀一課——永遠不要輕忽 高齡者的尊嚴。所謂人性的設計,就是 要貼心地維護使用者的尊嚴。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0

助教有話說

做中學、學中做 撰文/林語彤

助 教 在T型人才工作坊,始終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幫助學員恰當地實踐老師傳授的要點,在討論陷入泥 沼時,也經常擔任活絡氣氛的角色,適時給予學員們 建議。本次工作坊結合了科技、美學與高齡議題,三 大截然不同的領域,助教的輔佐也顯得格外重要。

暖身功課 為了能迅速掌握課程內容,助教群也參與了陳國珍、 童建樺兩位老師的課程設計。例如,被指定作為設計 素材的六種童玩:毽子、風箏、沙包、波浪鼓、陀螺 和風車,就是由陳國珍主導,助教群輔助執行,他們 做了大量的訪問與統計,選出最受高齡者喜愛的六大 童玩,作為本次設計的基本媒材。另外,助教群也負 責聯絡輔仁大學護理學系老師,為學員們設計了有 趣、實用的高齡者體驗活動。應用美術專業的助教 群,甚至實地參訪了養護中心,對高齡者的生活習性 做足了功課。

助教挑戰 然而,課程開始後,助教群也面臨了接踵而來的挑 戰。波浪鼓組的助教表示,面對不同科系出身的學 員,每個人設計的出發點都不同,最大的挑戰就在於 如何兼顧大家的專長、統⼀一小組的方向。對此,助教 群達到的共識是,先鼓勵學員們將自己大大小小的想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1

法寫下來!沙包組的助教提到,學員們在創意發想時裹足不前的癥結點 是,總覺得自己的想法太天馬行空,對自己的想法沒有信心,反而流失了 許多絕佳的點子。因此,他鼓勵學員們在初步討論時,先求「廣度」,把 不同專業背景訓練下產生的想法,逐⼀一記錄下來,當「廣度」達到了,再 追求「深度」,也就是謹慎地檢視每⼀一個提案,再留下最精華的部分。從 「廣度」到「深度」的進展,也相當於整合了每個學員的意見,成為團隊 的方向。

協助經驗 再者,並非每位學員都受過專業美術訓練,因此各小組在改良童玩的實作 過程中,也吃足了苦頭。幸好助教群堅強的美術實力,給了學員們極大的 幫助。風箏組的助教提到,因為缺乏專業訓練,又沒有相關背景,學員們 在實作顯得非常生疏。如果因為「手工藝」不佳,影響創意的表現,這是 非常可惜的事情!故助教群無不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幫助各小組的創意 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風車組助教說,因為學員們對美工材質不了解,製 作的風車總是卡卡的,她建議學員替換風車的材質,讓葉片運轉起來更順 暢。助教群細心考量學員們的作品小至材質,大致整體外型,希望讓改良 過後的童玩更有美感地呈現,而不是讓創意敗給了手藝。

建議事項 最後,助教群建議往後若有相關主題的工作坊,可拉長製作時間,讓沒有 實作經驗的學員們有充足時間動手嘗試,甚至是將作品⼀一再修改到完美。 再者,因為設計首重「需求」,助教群 提議增加體驗活動的分量,有助於學員 在發想創意時,更有著力點,也建議將 市面上現有的高齡者休閒玩具,融入課 程,介紹給學員們。如此⼀一來,學員 們就不會空有想法的碰撞,卻觸及不 到市場的實際狀況。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2

教師訪談

教學甘苦談 口述/陳國珍副教授(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 童建樺副教授(弘光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系) 撰文/陳淑英

T 型 人才工作坊結合兩個不同領域的教師, 帶領⼀一群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學員,針對⼀一個 待解決的問題作發想討論與學習。而兩位截然 不同領域的教師碰在⼀一起時,究竟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教學經驗與火花?

合作機緣 說到科技與美術撞在⼀一起的機緣,陳國珍率先說:「其實⼀一開始,我就 『相中』童老師,因他的科技專業掌握的就像產品的心跟腦,是滿核心的 關鍵;而我的美術設計則在思考物件如何被操作、外觀形式如何呈現,才 能被喜歡、覺得貼心?我們倆就像內、外搭,兩個領域結合⼀一定可以產生 很多創意!」童建樺接著說:「以前,我對國珍老師有句話印象非常深 刻,因她是設計飾品的,她總覺得給老人家的電子產品看起來都醜醜的, 不夠b-­‐ling b-­‐ling。我想想,的確是!現在科技元件都已經可以做得很小, 把科技產品飾品化是個好主意!」兩位老師默契十足地⼀一搭⼀一唱,⼀一拍即 合,開始了合作的契機!

理性遇感性 當理想正式付諸執行,「想法真的差很大」,陳國珍這麼覺得,她說: 「當我們正式討論時,發現我們的差異真的很大!⼀一個是科技(程式思 考)、⼀一個是美感(視覺感官)。而在⼀一個產品裡,如何讓這兩者達到平 衡與融合?真的需要多溝通、嘗試跟努力!」童建樺有感而發地說:「在 工程界裡,我發現臺灣的工程教育太注重功能和技術!我們的技術已經可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3

以做得很好,但還是面臨發展瓶頸;因為人就是喜歡精緻、觸感佳、賞心 悅目的產品。臺灣產業要升級,技術人員⼀一定要有設計的思維。」不僅工 程需有設計巧思來提升質感,設計領域也需建立理工思維,好掌握設計的 準確度,陳國珍說:「設計師最好能對科技的運用範圍有些瞭解。但這次 工作坊,學員只要懂得科技可以運用到哪些層面就好,這樣的瞭解是個起 點,像投⼀一塊石子進池子裡,影響力會像漣漪般擴散,在未來也許就會用 到。」

課程安排 對大部份非理工科系的學員而言,資訊科技就像道高不可攀的門檻,老師 們如何安排課程讓學員能在兩天時間內對科技應用的技術,有初步了解? 為了讓非資訊科技的學員能成功地體驗科技,童建樺特別選擇外行人也容 易上手的arduino電子積木作為教材,他說:「這款科技,玩⼀一玩就會有感 覺了,這門課是要讓學生了解運用這些資訊技術可以讓產品活起來,而不 是要教會這門專業。」這樣的課程,是從玩當中學,有了體驗之後,就能 將科技部分加進設計裡!除了美術與科 技這兩門有形的設計課程之外,在最前 端的發想過程,則需考慮使用者的需求 在哪裡;這部分有賴護理系提供的老 人體驗活動,讓學員能從模擬老化過 程中得到觀察的機會,陳國珍說: 「老人學部分,陳惠姿老師填補了我 們在高齡知識跟經驗上的不足,也給 我們很多衝擊,收獲很多!因我們年 輕世代會偏向以自己為中心,不了解 設計對象的需求,經過老化體驗和陳 惠姿老師在老人學方面的補充,對設 計的構想有很大幫助。」


用心科技×互動飾界 24

心得總檢 由於工作坊只用2天時間完成目標的探索與設計。時間,對老師而言是最 大的挑戰! 課程上無法安排的部分,在最後的成果發表中,針對實際作 品做了清楚的解說。童建樺說:「這次工作坊最精彩的部分是成果報告時 間,三位老師從各自領域給予學生指導,組合起來,我發現很多東西修⼀一 修就可以變專利產品了!若有可能,可以把不錯的作品再深化、讓它變成 熟。未來三位老師可以⼀一起上課;科技、設計、加上使用者經驗,效果會 更好!」 童建樺肯定「從做中學」比光聽講,能讓學生獲得更多;陳國珍也從設計 領域的螺旋理論來看分組討論時,不斷收放與調整的基本功都有做到!但 還可以再加強的部分,陳國珍認為:「但除了專家以外,若有真正的使用 者參與,讓學員訪問他們對於作品的意見,作用會更大,回饋也最直 接。」 T型人才工作坊是體驗式課程,每個專業只提供初步概念給學員,這種短 期的學習體驗,正如童建樺說的:「有句 話講得好,『教育不是要急著把水裝滿水 桶,而是點燃那把火』,學生最大的問題 在學習動力,當他有興趣了,學習就會變 快。」這次工作坊最大目的,是希望透過 課程的體驗,在同學心裡點燃火花,讓學 習的觸角自然朝有興趣 的方向長出來!

!


!


系上沒教的事 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挑戰

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

教育部智慧生活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 計畫主持人:劉佩玲主任/國立臺灣大學智活中心 共同主持人 執 行 長:康仕仲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 教育研究:王秀槐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產學合作:邱佳慧助理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課程規劃:劉佳林課程企劃/國立臺灣大學智活中心 採訪編輯:陳淑英、林語彤 版面編排:王柔蘋 !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