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詠梅花的詩中,我獨喜歡秋瑾寫的“梅”
“海棠有淚傷秋瘦, 回首江南已倦秋。 梅開催雪雪催梅, 梅雪催人人舉杯。 一度相逢一度思, 最多情處最多癡。 孤林山下三千樹, 耐得寒霜是此枝”。
依我看,她為當時的國情憂傷,她的“此枝”是映射自己不屈不饒,堅強意志的愛國精神。 最終她在嚴刑之下也不退縮,猛烈地為國家犧牲了,正如梅在寒霜中不倒。大家都知道秋 瑾是辛亥革命最早的烈士之一。她的忠貞,她的膽色,她的勇敢不讓鬚眉,正如在|“啊, 聖誕樹”這首歌上,譯者把“ Do brave the snow in winter time” 翻譯成“勇對寒冬,節氣 盡現” 我唱時不得不佩服稱羨他翻譯功夫到家。
綿陽兒童村有大概五十多棵梅樹。白的,紅的和黃的。 去年我從綿陽一個朋友的工廠裏把 這些樹帶回來。是免費贈送的禮物。今年臘梅逢春處處開。最早結花蕾是花池上的黃臘梅。 只見樹葉從十二月初開始丟落,而樹葉消失的地方露出一個個小包包。起初是深褐色細細 長長的貌不驚人,慢慢花蕾變得柔軟豐滿且呈球狀,含株待放,直到不知那一天,突然你 發現枝頭上已經燦爛的一片黃。假如你摘一朵黃臘梅放在手心聞一聞,你就警覺原來臘梅 是這麼香的,為什麼你從來都不知道的呢?
我們禮堂對出去的草坪種了大概三十棵三色梅樹。我想像當每一棵梅樹都開花的時候應該 有多美,我願意捕捉每一朵梅花的千媚百態,我想像我們院裏處處飄香的景象多麼醉人。
我耐心等待梅花海的呈現,我期望有此榮幸與梅共度寒冬,我陪伴梅,梅撫慰我這白髮蒼 蒼異地無親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