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c117

Page 1

特别策划:谁来爱我? 90后,爱并痛ING Loving & Suffering 小O心语:谁来爱我? Who Loves Me?

四海觅真理

人生即校园

是爱让泪水变得甜蜜 Love Makes Tears Sweet 90后的寒冰层 The “Ice Shell” of the Post 90’s 90后,HOLD不住 The Post 90’s Can’t Hold on 星光集锦:少年派 Star Collection: Life of Pi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The Most Beautiful Blessing 春天在一夜间盛开 Spring Blooms Overnight


117

四海觅真理

人生即校园

2013年2月 Issue 117 February 2013 Vol.21/NO.1

编完这期杂志,圣诞新年已临,然后就是春节、 元宵节,是贺卡、彩灯与团圆。然而,2012至2013的 跨年节庆和往年有点不同,朋友聊天也时不时彼此会 出版者 海外校园机构 Overseas Campus Ministries Inc. 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 U.S.A. 电

话 (310) 328-8200 传真 (310) 328-8207

址 www.oc.org

邮 editorial@oc.org (投稿) order@oc.org (索阅)

Overseas Campus (USPS No.010511 ISSN# 1072-1053) is published bi-monthly by Overseas Campus Ministries Inc. 1753 Cabrillo Ave.Torrance CA 90501 U.S.A. Tel: (310)328-8200 Fax: (310)328-8207 Periodicals postage is paid at Torrance California. Postmaster: Send Address changes to OCM 1753 Cabrillo Ave.Torrance CA 90501

提到2012的末日预言,虽说语气中是笑谈,只是笑谈 背后难免添了份思索。12月21日来了又走了,对于大 多数人来说什么都没变。 新春的足音已跟在风雪之后,兴冲冲地跑来了; 风雪中,围炉吃喝嫁娶的人们却免不了想到,日子终 究是有尽头的,或者世界的末日先到,或者自己的死 期先临。末知死,焉知生?谈死未必不吉利,在信仰 基督的人看来,死是一道通向生的门,末日是审判的 日子,但也是基督再来,恩典、欢庆的日子。 冬去春来,温暖的炉火融不尽心底的那一点寒 意,拂面的春风也吹不净眼中的那一抹忧伤。无法忘

Director: Gary Hua Chief Editor: Wei Shi

记12月14日的枪声,美国20岁的亚当枪杀了自己的母

总干事 华欣

亲,和母亲任教小学中的20名儿童等,共28人。父母

主编/执行编辑 施玮

离异、单亲家庭、自闭症、粗暴……这些问题在这一

编辑 戚路、郑期英、蔡越、张鹤、谈妮 整体设计 编辑助理 刘凤 特约编辑 苏文峰、熊璩、范学德

代青少年身上相当普遍,事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又 岂止是枪枝管理?在禁枪的中国,在同一天,36岁 的闵应军持刀同样冲向小学校,砍伤22名小学生及一 路人。 2月是早春,象征着早春的90后,需要更多的关注

·本刊有作者署名之文章,文责作者自负,其立场不一定代表本刊。 ·本刊保留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欢迎转载,请先来信通知。 ·若需本刊索阅单,请复印本期第56页。

与爱,社会能提供的是什么?信仰又能提供什么?那 份不变的爱与安宁唯有从天而来。


目录 特别策划 2

TABLE

OF

CONTENTS

大论坛

Special Columns

90后,爱并痛ING

36

严行

Loving & Suffering 90后生命中的伤痛与缺失,是苦难,也可以成为祝福。

4

李欣林

40

90后的寒冰层

罗博学

The “Ice Shell” of the Post 90’s 上帝所爱的人,都是破碎的人。他们身处破碎中,也能 用爱拥抱破碎。

广角镜 16

行贿与忏悔

姒玉明

46 48

31

《金陵十三钗》:善还是恶?

一勤

爱的组诗

海夫

春天在一夜间盛开

七路

S p r i n g B l o o m s O ve r n i g h t – R e v i e w t h e F i l m : Departures

苏彦辉

OC小说 50

10

Questions & Response

Fictions

看流年似水

梦非

Reflections of the Past Years 他的命运是谁给的?再者,为什么这世界有“好苹果” 也有“烂苹果”呢?

石爻

决志祷告文 Prayer of Conviction and Conversion

答客问:圣经?爱?去天堂? Q&A: The Bible? Love? Heaven?

34

Critiques & Reviews

—谈电影《入殓师》

The Most Beautiful Blessing 无论白天黑夜,我只感觉我的灵魂在漂泊,在死亡面 前,我需要一种真实的安慰……

答客问

一雨

Collection of Love Poems

The Girl Who Walks in the Fire 医师从思思不同常人的反应中,认出这力量不可能从人 而来……

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林鹿

“说的也是哈!”

品艺录

Drama of Life

在火中行走的女孩

山中休憩

Laughing Matter

星光集锦:少年Pi

人生路

Walk Faithfully

“Thirteen Girls in Jinling”, Goodness or Evil?

Star Collection: Life of Pi

28

43

44

微言集 Quotations Collection

26

42

赛哑

Bribery and Repentance

22

文文

Rest in the Wildness 身体的每一个零件仿佛都被拆卸下来,被一双慈爱的手 调试、修理并抹上油……

The Post 90’s Can’t Hold on 没有上帝,没有信仰,没有依靠,没有准则。于是,他 们建造自己的巴别塔,奉自己为上帝。

20

过日子

Wide Angle Lens

90后,HOLD不住

基督徒的报复

The Revenge of a Christian 最感恩的是,你虽受伤害,却能自由地成为对方的 祝 福。

Love Makes Tears Sweet 如果走到最后,一回头发现自己走错了,该怎么办?

11

詹腓力(约翰译)

After Twenty Years 达尔文主义在今天的教科书中,被当作是不容质疑的真 理教给学生,而美国人却压倒多数地拒绝达尔文主义。

小O心语(绘本):谁来爱我? 是爱让泪水变得甜蜜

二十年后

—拔除狮爪的绅士的自我回顾

Who Loves Me? –Little O’s Drawing Album

6

Areopagus Forums

上帝为什么要我们拜他?

李文屏

Why Does God Want Us to Worship Him?

封三 圣经浅悟 封面供图:英德(油画:没有忧虑) 封底供图:王雪滨(油画:掌控)


2

90后,爱并痛ING 90后生命中的伤痛与缺失,是苦难,也可以成为祝福。 文/严行

记得有一首诗,其中有几句:

画、体育、奥数等不同的特长训练班,却很少是出于

斑马是黑马长着白道道?

自己的爱好和选择。

还是白马长着黑道道?

他们在集中营般魔鬼生活的中学里拼博;他们在

我是好孩子有时候有点坏?

迷惘空虚的大学时光里流浪;他们面对空前的就业压

还是坏孩子有时候有点好?

力,他们顶着“90后”一词走向“成人礼”……

这问题不好回答,正像90后说不清楚自己到底

在90后之前,没有哪一代人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是,最幸运的一代?还是最不幸的一代?是快乐的一

长大的。他们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通过网络与世界联

代?还是焦虑的一代?是富足的一代?还是缺乏的一

系,虚拟的空间无比遥远,而真实的空间却极其狭

代?是被宠爱的一代?还是被冷落的一代?……

小;他们有一群名字古怪的网友,隔着马甲彼此亲密 相处,生活中却难得真挚信任的朋友;他们拥有最新

多与少

推出的电子产品,却极少读过几本令他们受益终身的 名著。

他们饱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却 没有弟兄姐妹相伴;他们有一堆不会说话的布娃娃、

谁说得清真实世界与数码世界,哪一个在他们的 感觉里面更加真实?

毛毛熊、一筐逼真的玩具枪和汽车,却没有儿童间游

调查显示,90后心理素质较弱,抗压能力不足,

戏互动的快乐;他们见过公园笼子里的小鸟和大象,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他们中有70%遭遇挫折后心理会

看过电影里的高山和海洋,但绝少体验过真正的大自

留下阴影的,近80%感到“莫名空虚”和“无助”,

然;他们生长在彼此隔绝的楼房单元里,缺少集体活

面对新环境有孤独感和自卑感。

动和同辈交往;他们被家长催逼着,穿梭于音乐、绘

进入婚恋阶段的90后,更有感情以及生活压力


3

NO.117 2013 FEB

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s

问题。90后很少向父母诉说心事,因为就算说了,父

友谊时,寻到的只不过是网上的朋友,不能建立直接

母也不会理解。他们将自己“成长的烦恼”向世界求

的生命联系,一如世界给他们提供的电玩、网游之类

助解惑,“问讯吴刚何所有?”之后,“吴刚捧出桂

的东西一样,都是意义的赝品。

花酒”—网络、动漫 、QQ,全是包装得美轮美奂

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的: “……他在存在

的,“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

的事物中找不到帮助……因为无限的深渊只能被无限

(《约翰一书》2:16),任君挑选,应有尽有。吃

的、不变的对象所充满;换言之,只有上帝自己能使他

喝这样食物的90后,以早恋、叛逆、追求时尚、装

满足。只有上帝是人真正的益处。” (《思想录》)

酷……回报世界。

信仰,回归上帝,是所有人的获救之途,同样,

解读90后的生命轨迹,会看到这一代人是如

也是90后的。尽管他们生存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面

何被扭典的。该有的,他们有的太少,譬如父母合

对以往人类史无前例的生命经验,承受更加严峻的生

宜的爱;不必有的,他们又有的太多,譬如电玩、

活压力,但透过这些表象的背后,依然是人万变不

iphone、 ipad之类。必需的人生指导,他们得到的

离其宗的问题。如圣经所言“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很不够,例如:如何与同辈相处?如何处理冲突?什

(《传道书》1:9),只是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罢了。

么是美德?什么是尊重?不必需的能力,他们被强化

90后生命中的伤痛与缺失,是苦难,也可以成为

训练得太过,例如各种选拔、竞赛、证书。在父母的

祝福。越是对世界失望,则越容易信靠福音,近年宣

眼中,“成功”比“爱”更重要,以至在父母的逼迫

教清楚地反映出这一情形,90后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

下,90后喊出了“父母皆祸害”的口号,并创造出父

基督信仰的群体。因为“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

母看不懂的“火星语”以避开父母的监视。

现照着他们”(《马太福音》4:16)时,他们特别渴 慕这大光,并愿意跟随这光。

失与得

对90后来说,这将是新的《出埃及记》,发生在 文化多元、价值观混乱、信息膨胀的今日。相信在这

纵观90后一代,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问题和最大的 缺乏不是别的,是爱。

末后的世代,90后一代的旷野历程将更其难行,他们 也更需要天父上帝以云柱与火柱来引导。

上帝将人造成“有灵的活人”,人有位格,有心灵

90后的伤痛,只能在上帝爱的怀抱里康复;90后

的需要,有感情的需要,有爱与被爱的渴望。90后在

的生命,只能在耶稣拯救的大能中释放。看哪,庄稼

成长过程中,物质上被大大满足,但灵魂却被忽略。

成熟了,成熟在迷惘与痛苦的灵魂中,这正是上帝的

人与人的位格交往出现了障碍,社会的要求与自身的

奇妙作为。在绝望中兴起,在死地复活,这难道不也

愿望之间大大错位。丰富的物质条件下,他们背负的

是每一代信徒的生命见证吗?

是前所未有的精神痛苦,在长期供需失衡之后,他们 变得“爱无能”,不会交友,不会恋爱…… 在这背对上帝的末世,90后不可能在世界里找 到理想的生活空间,也不可能找到填补他们缺乏的东

“我是好孩子有时候有点坏?还是坏孩子有时候 有点好?”答案在上帝那里,因为人的价值与善恶, 不在上帝以外。今天不是审判的日子,而是天父以爱 呼唤孩子回家的日子。

西。当他们需要健康的人生榜样时,世上展示的是穿 着怪诞、举止狂傲的明星偶像;当他们需要同龄人的

作者来自中国,现居加拿大多伦多。


4

小O心语:

谁来爱我? 小O我终于登场了! 亲爱的《OC》读者们,让我们相互认 识一下!不过,你也许早就已经认识我了, 我就在你身边,或者我就是你哦!过去的 你、现在的你、躲在你心里面的你……

我有一大堆东西来说明我是谁。

而我,只是个O。 我的出生是一个“必然的意外”, 总的来说平淡无奇。


5

NO.117 2013 FEB

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s

后来……

其实,我忘记了一件事— 当生命起源于一次胜利之前, 首先起源于一场温暖的想遇!

成长归根结底是孤独的。 我可以向谁呼喊?谁可以听我倾诉? 哦!我只是个小小的“O” 谁来爱我?

我总是对自己说: 我是生命最起头时的那个赢家。 因为赢,所以在这个世上存在。

我是小O,每一个小O都被赐生命者爱着!

并且只能,也必须,终生忙忙碌碌,一直去赢……

哦—啊—


6

是爱让泪水变得甜蜜 如果走到最后,一回头发现自己走错了,该怎么办? 文/李欣林

点评/谈妮

插图/韩博

文 “I was born.”的直译是“我被出生

结果,影响了内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种不安全感

了”,我觉得这说法更能表达:我们不能

通常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如影随形。人也通常会本能

选择自己的出生、家庭、漂亮聪明或是丑

地保护自己,遮盖或压抑这种感受。

陋愚笨。我时常感到沉重恐惧又无力改变。直到遇到 耶稣,他只是抱着我、抱着我。

不论男女,这种成长过程中的缺憾,也会使人内 心的某个角落,始终存在着有一个脆弱幼嫩的孩子, 孤单地蜷缩着,渴望有一双温暖有力的膀臂环抱,一

点评:一般而言,有两种情形会令人感到生存

个坚实稳定的肩膀可依靠。

的无奈:飘忽的和强说愁的情绪,或是生活体验的结 论。从本文看来,他过去对人生沉重、无奈与彷徨的

那一阵清风

感受,是十分真实的。有可能是因为在人生某个成长 的阶段中,缺乏足够的爱、理解与支持,单打独斗的

我11岁那年,父母离异,我跟随母亲一起生活。


7

点评:现代独生子女不论父母或祖父母有多关 爱,但普遍仍因缺乏兄弟姐妹而感到孤单。11岁,是 开始要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此时不论男女,父亲角色

NO.117 2013 FEB

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s

们,给每个人带去希望,阿们”。 上帝毫无保留又无所苛求的救赎种子,那一刻, 就在我心中埋下了。

的存在都日益重要;若说,青春期的孩子因正处在从 孩童进入到成人的这个重大改变中,而好像在走钢索

点评:地震这种突然而来的大灾难,会激发人里

一般,那么,父亲就是钢索下的那个保护网。有父亲

面的善,使人们无私地彼此帮助,一起对抗共同的危

的陪伴,会让孩子感到自信、安全和勇气。

机。但除非有特别的原因,救助者在满目疮痍的环境

单亲家庭不单单是少了一位父亲或母亲的陪伴,

呆久了,再加上体力的透支,也可能会有创伤后压力

同时,剩下的这位往往因现实生活的压力,能给予孩

症候群(PTSD)的现象出现。时间久了,也会出现相互

子的关注和时间也更少了。这种不得已的欠缺,会使

埋怨的现象,更遑论喜乐、平安与希望了。

较多的孩子对人生的展望、自我的评价、关系的信任 等,存着比较负面的态度。

上帝是灵,基督徒走到哪里都有上帝的同在,即 使是灾区,都有来自上帝的爱、理解和支持。这是为 什么作者会感受到基督徒身上特殊的气质,尤其是当

08年高考的前夕,四川发生了8.0级地震,我家 所在的德阳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震将我们从

名利都忽然间不那么重要的时刻,往往更能觉察到这 种因为生命内涵不同而带出的气质。

高考的重压中短暂的解放,回到人类最基本的问题当 中。在那个时候,每天都会亲历死亡、伤残、痛苦、

激情与悲伤

眼泪。阴沉的天空,沉闷而泛着药味的空气,我们似 乎都被什么东西往下拖拽住着,透不过气来,也迈不 开脚步。

刚进大学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激进的成功主义 者,认为只有靠自己去达成梦想和目标,才能改变命

大家的笑容全被吞噬掉了,灾民机械地等待救援

运。我每天用名言警句激励自己;只睡4个小时;至

物资,志愿者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虽然也会互相

少看一本借来却看不懂的书;名人的演讲必去……那

帮助,但是鲜少觉得温暖。

时,室友看我就是个机器人,每天风风火火,也不会

就在一个地方做完志愿者,又跑到另一个医院去

说笑,谁都不放在眼里。

做志愿者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圣经。当时,有

其实,我那个时候痛苦不堪,不清楚自己拼命追

几个从厦门大学赶来救援的研究生基督徒, 他们在医

求的到底是什么;陈安之说成功是快乐的,我却感受

院门口摆了一个小摊,每天晚上为聚集的灾民或志愿

不到;有那么多种“成功”的定义,哪种才是我想要

者讲解圣经。我不能说他们举手投足间尽显上帝的光

的呢?是有钱,然后再让一群人知道我有钱,每天崇

辉,或走路都带着一阵清风,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是独

拜我?什么才是想要的生活?如何平衡外界与自己内

特的:平静而温暖。在他们身上,看不到那种随处可

心的冲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走到最后,一回

见的焦灼与无可奈何的消极情绪。

头发现自己走错了,该怎么办?

一连几晚,我都到医院跟他们交流,最后他们

周期性的悲伤,又让我觉得偌大的北京怎么就容

送了我一本圣经。在圣经的扉页上,我写下“是爱让

不下我?这样,我时而因激情而兴奋不已,觉得自己

泪水变得甜蜜,是爱给了这个世界希望,愿上帝爱我

潜力无穷,万事皆有可能;时而又陷入悲伤当中,觉


8

得无能为力、毫无意义。

因还强,短则几天,长则一辈子。

直到有一天,我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林语堂的

那位黑人朋友的宿舍成了我的“避难所”,我任

散文集,写的是林语堂对大自然的感悟。清风拂面,

何秘密、不开心的事都可以跟她讲,而她总是能让任

他舒心;树发新芽,他感动;鸟儿低鸣,他心中泛起

何冰冷的事变得温暖起来。每次交流完,接下来几天

涟漪。我才醒悟,原来还有这样的生活,生命有这么

我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做事效率奇高,心情巨好。

多值得赞美的东西,单为追求成功而放弃,实在太不

我真的相信:我“偶然”地从一个四川小城市,

值得了。从此以后,我读书的目标从原来的成功学,

千里迢迢地来到北京读书;“偶然”地和一个来自南

转向散文、佛经、心理学。从克里希那穆提到《心

半球小国的女孩成为朋友;“偶然”地发现她是基督

经》,从禅宗到《老子》,从《论语》到弗洛伊德、

徒;又“偶然”地心血来潮要跟她读读圣经;然后

马斯洛、肯威尔伯。

“偶然”地看到上帝神奇的做工……这一切“偶然”

我不再激进到5点起来背英语,然后把目标到处

是“命中注定”!

贴,顺便鄙视别人没有梦想了。这些书让我受益非常 多,可惜,我总觉得不满足,仿佛它们是不能解决所 有问题的。

点评:人若在一个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冷酷 环境中成长,必然本能地会不相信周围的人。但事实 上,人人都需要不带着功利目的、安全的爱。显然,

点评:作者想靠外在的成功来获得肯定,并有意

黑人朋友的倾听,是一种简单的接纳,而不是“打分

无意地使自己更强大,以对抗或否定内心深处那个无

数”,这令他感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因此欢欣兴奋,

助的孩子。由于缺乏爱,缺乏从爱来的肯定,情绪便

充满干劲。

总在自负与自卑、得意与沮丧中摆荡。

基督徒看这个世界与个人的存在,都是出于上

从名言警句,到人文心理,作者真正寻找的是一

帝至高爱的计划,而不是来自随机的命运或碰撞。但

位生命导师,是灵魂的引路者。沉浸在知识中,能带

只有在上帝的启示中,我们才能真正透过心灵之眼,

给人们一些精神上的美感和满足,但却常无法真正满

“看到”这种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这种出于计划,

足灵魂深处的渴。

有意义的存在,也确实安慰了我们彷徨的心灵。

偶然与注定

不同的握手

大三,我偶然发现一个认识快一年的黑人朋友

有位姊妹跟我讲过一个比喻,上帝和人握手,和

竟然是基督徒,特别开心。我问她能不能给我读读圣

人与人之间的握手是不一样的。上帝和人是相互握着

经,没想到她非常高兴地答应了,约好每个周二或周

手臂,人这边松开了,上帝的手却永远不会松开。

三晚上一起读圣经。

接下来几个月,激情慢慢淡了下来,我懒懒地去

仿佛有一个世界向我打开了,美丽的景色接踵而

去教会,有时候也祷告一下。直到有一天,听说关系

至,让我应接不暇。那种荣耀,只要你看到一次,便

一直很好的张老师受洗成为了基督徒,在寝室和室友

终生难忘。那种从灵魂最深处生出来的平安与快乐是

讨论了好半天,觉得张老师真是太幸福了,心灵找到

从未有过的,那种被强大的爱包围的感觉应该比海洛

了的寄托。那时,我们已经开始相信,有所信靠是比


9

没有信靠幸福得多。 没想到,在耶稣受难日,我一个人在学校电梯里 被困了1个多小时。就在电梯门刚被撬开一道缝时,收 到张老师的短信,邀请我去一个音乐会。

NO.117 2013 FEB

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s

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我和很多我认为有“力量”的 同学聊过“父亲的关怀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想知道 是怎样的生活背景,给了他们这样的力量? 但是,我越了解越觉得没有希望,因为成长过程

在音乐会上,我认识了阿蝶哥和小鱼姐。阿蝶

是不可逆的,而极可能我要带着这样的不完整去度过

哥是“问答机”,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小鱼姐写了一

一生。所以我也只好自我安慰:“没有遗憾的生命才

本自传,里面的故事让我感动异常,特别是他们俩谈

是真的遗憾”,“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种不完整构

恋爱的故事给了我非常多的鼓励。他们家每周都有聚

成了不同的部分”。

会,我后来几乎每次都参加,每次和他们的交流都受

直到遇到那本一眼相中的书—《我心狂野》。

益匪浅。张老师歌声动人,用她老师特有的方式悉心

后来小鱼姐把这本书做为礼物送给了我。《我心狂

教导,给我们帮助。赞!

野》是一本描述一个男孩成长的发展心理学通俗读

那次音乐会也让我彻彻底底地爱上了赞美诗,并

物。作者是基督徒,也是心理咨询师。他从一个特别

把听到的歌从网上下载下来每天听。还有饭店的老板

独特的角度来解读圣经,讲男人是生于荒芜,也要回

Bing的生活态度也给了我不小的震撼,Bing原来是学

到荒芜严酷的环境中去,进而演绎出男人的本性是冒

设计,后来做广告做到了全中国广告前50人的成绩,

险,然后讲男人成长过程中,哪个阶段应该受到怎样

非常成功。但他将自己放得很低,再成功都没有成功

的刺激和引导,才有助于男人成长为一个有力的、勇

的架子,他追求的是生活最原本的滋味:爱好,亲

敢的、有担当的的男人。

情,关心,祝福等。

书中有一个理念让我兴奋不已,就是当你成为 一个基督徒时,你会在耶稣里获得新的生命,上帝是

点评:青春,不愁激情,但常缺乏坚持;作者

亲自教导你的父亲。哇,天下还有哪一个父亲能比得

有许多行动仿佛是出于理性的判断,但实际上受驱使

上上帝呢?能重新活过一个健康的、真正像男人一样

的,是内在的冲动。从他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

的生命,有上帝这位慈祥又不失严肃的父亲,还突然

对每一个新方向,都是非常努力和勤勉地全力投入,

多了好多弟兄姊妹,不再是独生子女了,大家相亲相

但我们也可以说,他充满了青春的躁动;他欣赏别人

爱,真是太划得来了!

珍视家庭、亲情,但在他勇敢、不受限制地追求人生

上帝真好,当我还在门外徘徊,正在犹豫要不要

的过程中,完全没有提到家人。教会真正吸引他的,

叩门的时候,上帝已经主动打开门迎接我,抚摸我,

不是真理的答辩,而是温暖的人际关系。

他的爱,像阳光一样,温柔温暖地包围着我,并给我 完全的自由。

天上的父亲 点评:心理学是经过观察、收集资料后整理发展 我曾花了很长的时间读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

出来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性或

学,想发现我成长过程到底缺失了什么。虽然口头上

人生,但却无法揭示人性或人生的全部及本质。生命

从来不承认,但我知道我心里其实一直为父母的离异

基本的问题,必须通过灵性来解决。

耿耿于怀,埋怨父亲没有在该关怀我的时候关怀我,

人在天性上,无法完全接受自己的丑陋,那会


10

令我们感到难堪,感到羞耻,感到自己没有价值,甚

观,而且,天啊,他们还是在同一个系统里相辅相成。

至无法立足。心理学在这方面,能帮我们找到一些出

在过去,所有的事情都靠我自己,而信主后就突

路,让我们明白原来自己只是一个受害者,使我们的

然多了一群兄弟姐妹,而且遍布世界各地,去哪玩都

丑陋合理化。

能遇到“熟人”了。不信主的价值观很容易被环境同

但事实是,即使是完全没受过伤害的成长过程, 也无法使我们成为一个完美的、不带罪性的人。罪性 在适当的机会,会在我们心里产生嫉妒、愤恨、自 私、自怜……并免不了会伤害他人。只有在上帝的光 与爱中,能让我们看得清,并敢于正视自己的丑陋而 不致绝望。

化,很可能慢慢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而信主后至 少有一本圣经摆在那儿,有一根准绳可以比量。 如此,只需一次投入,生产力就这么高,要好好 考虑一下。 主牵着我走的过程,像是拿着解剖刀解剖自己, 他像是一盏灯,一点一点照亮我心中的阴暗角落,让 我看到自己是多么残缺,破败!

像是一盏灯

一开始,我还觉得自己挺像个义人的,后来才 明白主真的是来招“罪人”的,而我就是那个“罪

我知道很多弟兄姊妹信主是从认罪忏悔开始,我

人”!这个过程有撕心裂肺的痛苦,有捶胸顿足的

是学经济的,是从计算投入产出比开始的。信主前,

无奈,有拿把日本武士刀切腹以换取原谅的冲动。但

我的世界观是不清晰的,爱情观是摇摆的,价值观是

与以前自我反省不太一样的是,这次有了希望,我清

散乱的,标准是不统一的;而信主之后,我一下子得

楚的知道,我是往前走的,而这给了我以往没有的安

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完整的爱情观,完整的价值

宁,知道它来自那个至高无上的存在。 作者现居北京。

得到救恩与永生 悔改:向神认自己的罪,痛恨并离弃自己的罪,

你可以如此祷告:

从世界和罪转向神。悔改是蒙神赦罪的条件。 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

神啊!你是独一的真神。我需要你的恩典。我承

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马

认我是一个罪人。我相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为我

书》10:9)

的罪在十字架上受死,且死后三天复活。我现在打开

让耶稣基督做自己生命的主:耶稣对门徒说:

心门接受耶稣基督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感谢你赦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

免我的罪,并赐给我永生。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祷告。

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

阿们!


11

/施

点 学

/罗

NO.117 2013 FEB

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s

90后的寒冰层

Cclw网站,有一个社交平台。大约在两三年前的某一天,我无意中在这里遇见 了杰。 “hello”屏幕那边传来热情的问候。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 MSN上飞速传来他的信息,我暗自觉得这是一个成熟练达的男生。 过后的这几年,我和杰联系很多。我们已经从相对陌生,进入了相对熟悉。并且,这 “相对化”的友情,是建立在对“绝对者”的信靠之上,因此远超过“网友”的关系。 点评:常有“成人”们觉得网友关系是最靠不住的,网络是全然虚幻的,网上的友情 当然也就是最虚幻的了。我倒是觉得虚虚实实不在乎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一个个虚幻 的网名和马甲背后,往往是一颗颗真实的,期待爱与交流的心。 在网络这种相对保持距离而有着相对“安全”感的空间里,自我保护、怀疑一切的现 代人,往往能够略略放下了现实生活中的面具,伸出探寻同伴的触须。

我所寻觅的真爱在哪里 杰的老家在中国福建。如果不是他主动告诉我他是92年出生,我丝毫不会将他和“90 后”联系起来。对于我这个“80后”而言,也常容易受到公众舆论的误导,认为“90后” 是“脑残的一代”,他们热衷火星文,在性别角色方面也更接近中性化。其实,只要以一


12

颗真诚的心,走进“90后”的心灵深处,一定会发现

心处在巨大的张力中。为了缓解,我只能将所有视

截然不同的风景。

线,转移到更为稳妥的方舟之内了。这个方舟,就是

杰读初中二年级时,就和妈妈离开大陆,去新加

艺术。和丑陋的现实相比,艺术太神圣、完美。我用

坡读书。杰并不是“官二代”或“富二代”。留在他

艺术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筑起一道高墙。艺术之内,

记忆深处的,是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对他们母子不闻

鲜花盛开;艺术之外,管他天崩地裂。我只有从最丑

不问的冷落;是周围邻居投来的鄙夷的目光。每当他

陋的存在身上,转移到最完美的存在身上,这样才能

看到一双双冷酷的目光,就想起那年的除夕之夜。爸

感受到活下去的信心。”

爸酒醉后冲着全家人怒吼,并以一记耳光,打碎了一 家人的亲情。第二天清晨,他爸爸和一个突然出现的 女人一起走了,消失了。 当杰和我说起这些往事,我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 破碎和伤痛。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身边最亲爱的 人却在彼此伤害。那个给了你生命的人,现在却正在 以他的生命伤害所爱的人。” 我说:“上帝所爱的人,都是破碎的人。他们身 处破碎中,也能用爱拥抱破碎。”

点评:人常常会选择忽略、甚至是逃避生命中的 创伤,但未经处理、医治的伤口就会一直发炎,并不 会真的自行消失,它会潜藏在心深处,悄悄影响我们 的思维和选择,并伺机重新让疼痛与悲伤淹没我们。 90后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陋,无法改变现 实,甚至也找不到面对的力量,于是许多人选择了 逃避,网络、艺术、爱情等等,都只是形式不同的 “方舟”。但这是危险的,一旦发现这些不过是“纸 船”,无法在人生的风浪中承载他们时,更大的悲伤

点评:人的生命是上帝所赐,当人离开了赐生命

就会将他们带到绝境。

的上帝之后,人就无法真正尊重、爱惜生命,也无法

只有耶稣基督的救恩才是这末世唯一的方舟,爱

活出生命的美善。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追

的方舟。因着他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因着他替罪受

求“爱”,但因为一切标准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死,我们得永生。

于是就受到罪性、私欲的捆绑,最终伤害他人也伤害 自己。

杰的阿姨在新加坡开了一间餐馆,他们母子踏上

初二,正是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父亲的暴力与

了异乡的旅途。那次远行,母子两个背负着全心的痛

背叛,不仅会让孩子心里家的图景破碎,也会让他刚

苦,他们只想换一个环境,逃避至亲带来的伤害。杰

刚形成的世界观破碎。

说:“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的故乡不再是一个遥远 的寄托,而是一个毫无概念的存在。”

有人说,苦难可以更早地催生一颗早熟的心灵,

去新加坡之后,他读了一所艺术类专业院校,

站在这个角度,所有的苦难都有意义。杰在童年时受

他渴望用形体美打通灵魂深处的障碍。回忆起从一名

到的伤害,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尽管

艺术爱好者,成长为舞蹈演员的经历,他说:“艺术

他也有许多困惑和疑虑。杰喜欢艺术,比如舞蹈。他

的共通点,都在描述人类自我放逐的过程。我在跳舞

说:“从小生活在家庭暴力中,我越来越不信赖身边

的时候,觉得身心灵愉快极了。我可以彻底忘怀以前

的人,但是我又特别渴望一份真实的慰藉,我感到身

的所有记忆。我青春的梦想、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


13

义,似乎都融入在舞台上了。在尽情欢跳的那一刻,

NO.117 2013 FEB

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s

实话,我不能宽恕他。这一点,我做不到!”

我感觉双脚好像在宇宙间舞动,台下那么多观众都将

“宽恕别人,其实也是善待自己。”我说。

焦点聚集在我的身上。”

那次的对话,我感受到他心灵中的隐痛,这些隐

有一天,我问他:“杰,你真的可以在艺术中获 得解放吗?” 他发来一个可爱的表情“^_^”,后面是一行字: “艺术只是虚假的安慰。舞蹈艺术只是我出轨了的爱 情。但是我所寻觅的真爱在哪里,我不知道。”

痛伴随着他的成长,已经成为人生中的重负。这些不 被释然的痛苦,随时有可能幻化成一个消极的思想、 一个冷漠的表情、乃至于一次暴力的宣泄。 杰对新加坡的生活,越来越充满了疑问。他经常 和我谈起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告诉我,这个时代人 类的道德滑坡,不管是国内国外,人性的黑暗比比皆

在死亡的阴影里跋涉

是。他说有一次在餐馆做服务生,顾客需要一包餐巾 纸,餐馆正好没有,那顾客极不高兴,还恶语相向。

和许多中国大陆留学生一样,杰在新加坡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次交流,他明显比以前沉静了许多。他不

一度面临危机。他有自己舞蹈的梦想,但是在这个看

再谈起童年时存记在心的伤痛。这些是否已淡然?已

似斑斓的梦想背后,其实隐藏的是一颗柔弱易碎

被忘却?或者被另一些更长久和宽广的痛苦暂时遮

的心。

蔽?我不知道。我发现,他不再为父亲所加的伤痕难

杰说:“我在这边生活很辛苦,白天有学校的功

过,他应该有一些其它的新的故事。

课,晚上还要帮阿姨在餐馆做事。我妈妈在新加 坡,短时间也适应不了,幸好在这里有亲人,才比较 好过。”

点评:读见证就仿佛在旁观他人的人生,有时 也是在间接地旁观自己的人生。我这次边看边点评,

对他来说,去新加坡唯一的意义,在于他可以

看到这里,竟为自己“不幸言中”而伤怀。有时,无

不用面对他的爸爸,不用面对家庭的分裂与争吵。但

法原谅一个人、恨一个人或一件事,成了我们逃避自

是,逃避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面对。去年父亲节那天,

己、逃避现实的方式。“宽恕别人,其实也是善待自

杰和我聊了很久。我知道他内心中对“父亲”这个词

己。”这句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理性上也懂得这个

汇的逃避,所以尽可能回避与“父亲”有关的话题,

道理,但却做不到!除非我们找到力量来接纳并承担

但还是碰触到了这一话题。

自己,以及自己所处的现实,我们才能够真正“释

杰说:“你很聪明,看出我还没有完全释怀吧?

怀”往昔。这个力量就是爱与盼望。

我爸给我带来的伤害,在我的潜意识里挥之不去。最 初我想的很天真,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喜欢并为之奋斗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奇迹

的事业,就可以忘记一切。可事实不是这么简单。用 艺术或其它方式陶醉自己,回避那些本应该面对的问

那天,阳光明媚。杰的MSN头像换成了一个微

题,是不现实的,只会让我更深地陷入纠结中。再卓

笑的太阳。他的签名也从之前的“在死亡的阴影里跋

越的艺术,都只是瞬间的灵感,可是当灵感过后,一

涉”,改成了“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奇迹”。

个人深夜时,甚至在梦中,都会看到我爸的影子。说

杰告诉我:“有一天,我在餐馆帮阿姨做事。


14

无意中看到一位客人,他在看圣经。我觉得很好奇。

失父爱者对理想中的人的样式的寻找。人是按上帝的

以前在家乡,也零零散散读过圣经的故事,但总觉得

样式所造,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将上帝的样式彰显出

像是神话小说,再加上我们从小就认为世界上没有上

来。基督徒则是要越来越像耶稣的样子,将基督的生

帝,官方教科书也一直这么写着。但是当我看到那位

命见证出来,让人看见就羡慕这生命。这个老先生首

客人,脸上有一种非常安详的光。我一看到他,就想

先是他的神态、行为让杰感受到了一种光和美,然后

起了我的爸爸。这形成了一种对比。但是奇怪的是,

他又将最好的爱的礼物—救赎的真理、上帝的话,

他看圣经的那一幕,似乎带着非常确定的力量,使

送给了杰。

我不能恨我的爸爸,也恨不起来,反而让我的心平 静下来。” 说到这里,杰兴奋了,好像急于和乞丐们分享他 得到的美食。

“那次的遭遇,让我惊奇。小时候,我一直幻想 着哪天能遇见一位世外高人,指点迷津。所以我很珍 惜那位老先生送给我的圣经,虽然我看不懂,但是我

“我走过去,礼貌地向老先生问好。他和善地笑

知道这本书一定包含不可思议的力量。我发现,圣经

了,然后我坐在他旁边,和他聊了起来。没想到,他

的成书年代至少横跨1600多年,作者有君王、农夫、

知识面非常广,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很熟悉,而且听他

先知、政治家、税吏等等,但是他们的经历和思想却

口音,是地道的新加坡人。我问他是在看圣经吗,他

出奇地一致,就是对独一上帝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

说是的。我说,都什么年代了,您还在读?他开始给

自我和世界的认识。我觉得这根本不是出于人类的思

我讲解耶稣,讲解圣经。他一讲话,我就无语了。不

想。所以我就每天读几章。

是我辩论不过他,而是他那双执着的眼神,使我不再 有发表言论的勇气。 “他谈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世人都犯了 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我刚开始并不认同,我觉

“我发现,我开始对圣经产生强烈的兴趣。我在 圣经中找到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找到的东西,那 么神圣,充满了爱。这不就是我从前一直准备从艺术 中寻找的东西吗?”

得如果大家都犯了罪,监狱早就容纳不下,世界也就

他发来一个调皮的表情:“O(∩_∩)O”。

完蛋了。但是他依然给我耐心地说,圣经中说的罪,

我很欣喜。此刻的杰,就好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是人的罪性,而不仅仅是罪行。罪性是每个人都有

一样欢喜至极。我也确定,那位老先生与杰的相遇,

的,只是罪性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并不是偶然事件。在上帝那里,没有偶然。许多事,

“他还告诉我,人依靠自己不能拯救自己,因 为人性是败坏的,所以上帝就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

上帝其实早已在暗中安排好,等待着每一个流浪的心 灵归回。

督道成肉身,死在十字架上,拯救每一个深陷罪恶泥

突然,杰发来一个视频抖动。

潭的人。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这次突如其来的相

他告诉我:“你知道吗?还有更不可思议的呢。

遇,让我猝不及防。在老先生离开时,他将圣经送给

后来那位老先生,经常来我们餐馆用餐,也常给我讲

了我。

圣经。他看我很认真学习圣经,就递给我一张名片, 让我周末可以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找他。My God!终于

点评:对“父亲”形象的寻觅,常常代表着缺

有一个周末,我怀着期待的心找到了那个地址,你猜


15

是什么?原来是一间教会,上面高耸着一个十字架。

NO.117 2013 FEB

特别策划 Special Columns

出来,才能够融化一切的寒冰。

我去的时候,他们正在主日崇拜,主要以华人为主。 而那位老先生,看样子是这间教会的牧师。

后记

“那天的聚会,我现在都记忆深刻。牧师讲的 是关于饶恕。他一讲饶恕,我之前的欣喜就结束了。

杰的签名一次次变得更积极、阳光、友爱。对于

唉,牧师说我们要饶恕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因为耶

E时代的新新人类来说,虚拟的网络世界恰恰反映了他

稣说我们若饶恕人的过错,上帝也会饶恕我们的过

们真实的心灵处境,仅仅一个签名,就可以流露出许

错。他一讲到这,我就开始坐立不安了。我又回想起

多忧伤与欢乐。

那个伤害我和妈妈最深的人。 其实那天聚会,我丝毫没感受到信仰的乐趣。我

杰说:“我暑假要回国一次。不是游玩,我要去 看望我的爸爸。请为我祷告。”

承认,圣经是很伟大的,但是这份伟大距离现实太遥

一个月过后,杰告诉我,他的大陆之行非常顺

远,耶稣的教导也很好,但是太卓越了,平凡的我根

利。他见到了他的爸爸,他爸爸的转变远超过他的预

本做不到。

想。他们父子离别时,都哭了。那次回国,化解了他

“聚会结束后,我要离开了。牧师留意到我闷闷 不乐,就带我到他房间。那天我们聊了很久。他为我 祷告,求上帝将他圣洁纯全的爱放在我的心里,挪走 我心灵中的一切伤痛,他也奉耶稣基督的名,除去我 情绪和心灵中的所有拦阻。

心灵中隐藏多年的情感的割裂和迷惘。这个暑假,杰 以单纯、释放的心完成了他生命中的跨越。 他说:“其实圣经的信仰,就是指引我们来认识 上帝的爱,以及实践人与人之间的爱。” 回想起和杰的相识,他在生命旅途中走过的点

“他祷告的时候,我感到头上有一股暖流浇灌,

点滴滴,似乎是一次平凡的告白,没有太多惊奇和赋

祷告结束后,我睁开眼,好像整个世界都改变了,我

有挑战性的场面。这个平凡的过程,却像大多数人那

的视线变得非常清澈。真的太奇妙了。临走时,牧师

样,充斥着个体的伤痛与辛酸。有多少不被抚慰的冰

告诉我,耶稣爱我。每当出现负面的情绪,我可以向

层,严密地阻碍着人与人之间心的相遇相知,也隔绝

主耶稣祷告。他是活着的救主。

着人与上帝的相遇相知。

“那天聚会回到家,我和妈妈一起用餐,那天

是的,只有在爱的本体—上帝那里,所有苦闷

的晚餐是我到新加坡后,吃得最开心的一次。我觉得

的心才会得到释然。那光已经来到,要穿透一切的冰

心灵中有些东西,已经不知不觉被一种爱融化了。那

冷与沉寂,照亮死荫黑暗中的人。

爱,就来自耶稣基督。” 作者现居西安。

点评:这真是美妙的见证!90后其实单纯而真 诚,在“潮”和“非主流”的外表下,他们对真爱极 为渴望,极为敏感,极为珍惜。但90后也和所有的人 一样,无力靠自己来拯救自己,无论是爱,还是饶 恕,都只有靠上帝的爱流涌入、充满我们,直到满溢


16

90后,

HOLD不住 没有上帝,没有信仰,没有依靠,没有准则。于是,他们 建造自己的巴别塔,奉自己为上帝。 文/赛哑

风日下,人心不古,这是许多人对当今社

另外,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相对稳定,在

会的评价。前些年,中国社会对80后进行

全然安逸的环境下成长的90后,也有着“温室里的花

了口诛笔伐。后来, 80后以他们的实际

朵”、“扶不起的阿斗”的软弱形象。

行动—尤其在地震等灾难发生后,宣告了自己不是

在代沟已经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全社会对90后

“垮掉的一代”。他们努力证明:虽然我们肩膀稚

的轻视和不信任,以及90后想要得到承认无果而产生

嫩,但完全有能力撑起社会未来的天空。

的极端叛逆心理,加剧了这种隔阂。要客观地讨论90

在大家对80后刮目相看的今日,舆论矛头转而指 向了90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80后也加入了指责的行 列。而今,90后开始“过二奔三”了,“非主流”成 为其代名词。90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后,首先要去除主观色彩,客观地走入90后的成长环 境,去观察问题。 后现代主义在今天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不过, 正如圣经《传道书》中所说:“……日光之下,并无 新事。”(1:9)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当代才有的,

“非主流”泛滥

在旧约圣经中,就有关于后现代主义的记载,例如 《士师记》记载,那个时代“……没有王,各人任意

现在提到80后、90后,人们脑海中就冒出许多 词,其中贬义居多。

而行。”(21:25)人侍奉偶像,背离上帝的诫命。 “没有异象,民就放肆……”(《箴言》29:18)

这种情况,跟这个世代的快速变化密切相关。特

历史总是以惊人的方式重复着。圣经描述的种种

别是网络的迅速发展,交流和表达模式的剧烈改变,

不虔不敬,大卫的时代有,耶稣基督在世的时代有,

导致90后与上代人的沟通,比以往不同时代人之间沟

奥古斯丁的时代有,马丁路德的时代有,我们今天的

通更难。

时代也有。


17

所以,今天的社会“后现代主义”泛滥不假,但

NO.117 2013 FEB

广角镜 Wide Angle Lens

安全感缺失

“后现代主义”却不是今天才有的,更不是90后造成 的。从信仰的角度讲,仇敌撒旦在世上掌权,所以每 个时代都充满罪恶。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这种社会状

90后的行为,暴露出他们内心极度空虚、缺乏安 全感。他们需要的是爱,而不是指责。

况是所有年代的人一起造成的,不是某个年代的人造

身为90后中的一员,我认为90后在成长过程中承

成的……如果说全是90后造成的,那是高估了90后的

受的心理压力,比过去任何一代都大,心里比任何一

能力了。

代人都没有安全感。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 90后身上表现出特别多的

90后缺乏安全感,便在心里筑起防线,进行自我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没有标准,个性至上”。这种

保护。90后孤独、空虚、迷茫,却不愿意承认,甚至

“非主流”之所以在90后身上泛滥,是因为90后不被

自欺欺人,用各种个性的方式来表现自己,让自己活

认可,但又渴望被认可。各种所谓的个性,不过是为

在这种虚假之中,不敢面对自己痛苦的内心。

了得到认可罢了。

这种个性化的自我满足方式,似乎是90后屡试不

可惜这些个性的行为,只会为90后招致更多的

爽的精神鸦片。可是慢慢地,自我陶醉的方式不能再

指责,从而致使许多90后出现极端叛逆的情绪,不再

满足日益空虚的内心了,于是90后开始变本加厉,把

为了得到认可而个性,而是为了夺取社会话语权而个

自己的心藏起来。留给世界的,是一个嚣张的眼神,

性。慢慢地,“非主流”一代不仅仅要夺取话语权,

或一个冷清的背影。

甚至要夺取上帝的权力,认为自己才是主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90后是后现代主义最大的受 害者,是时代的牺牲品。

正如一位教会牧者所说,现在的学生不是极端自 傲,就是极端自卑。但无论哪一种情形,都是他们在 心里修建高墙,试图让自己的心不与外界有任何直接


18

的接触。他们要么盛气凌人地拒人千里之外,要么形

么过错与不妥,更不愿意改变这种行事方式。他声称

只影单地闭口不言。最严重的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

很享受自己这个样子。虽然他是个比较突出的例子,

到自己在做什么,反倒认为自己的表现没有任何异常。

但今天90后因缺乏安全感而内心封闭、自我保护的情

我大学班上有一个同学,来自南方经济大省广

形,确实比比皆是。

东,不过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的性情,某种程度上 代表了整个90后群体。他的成绩不好,社交能力不出

信仰的缺席

众,又总爱扯着广东口音的大嗓子,许多人都看不起 他。然而他平时说话却总是狂话连篇,颇有“老子天 下第一”的架势,跟人交流总是要把人折损一番。 他公然在课堂上跟老师顶嘴,只因为老师提问了 他。为此,他还在私底下无数次辱骂老师,显得很看 不起这个老师的课。然而到了快考试时,由于复习压 力太大,他透出悔意:不该在课堂上跟老师对着干。

90后为什么会这样?是物质丰富了、人们却忽略 了精神层面的需要,导致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没安全 感?还是独生子女多了,孩子在溺爱中被扭曲了?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 的,这首先是信仰的缺失。 共产主义以无神论的姿态,自上世纪中叶开始统

他有时候对我很热情,有时候又冷冷的。我找他

治中国。中国有史可依的几千年文化中,虽然从没有

时,常像拿热脸贴他的冷屁股。我要去广东,他得知

确立过正统、纯正的信仰,但是有敬天、畏天的思想

后,热情地为我参谋应当买什么火车票。最后,我跟

传承。然而无神论告诉国人,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

他买了同一趟车。

主,人才是世界的主宰。于是国人连那么点可怜的敬

由于那趟列车发车早,学校离火车站远,我便在

畏上天的心都摒弃了。

前一天晚上,请他第二天起床时,到我宿舍叫我。他

国人开始否定数千年的传统。除了被他们推上神

却突然冷冷地,压根不搭理我。第二天,他又很是热

坛的领袖,他们否定一切。最终,人造的神也被拉下

情地叫我起床,一起去火车站。到了火车站,他又变

了神坛。国人心里彻底没有了倚靠。他们恐惧,不知

得冷冷的。

道什么是可以信任的。他们心灵没有屏障,没有安全

我们不在一节车厢,在广州出站后又碰到了,他

感。于是,他们极力地隐藏自己,保护自己。于是,

再度变得异常热情,对我该怎么坐车去东莞,进行了

这个社会成了人人自危、互相猜疑的世界。“真、

详尽而耐心的指导……

善、美”成了宣传喇叭里苍白而刺耳的“鬼话”,谁

虽然他对我时冷时热,但我从来没有怪过他,也

都说,但谁都不信。

未怠慢过他。我有时候觉得委屈,但心里更多的是怜

90后就是出生、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自打

悯。我似乎可以看到他是那么缺乏安全感,他需要用

出生,他们的父母,他们周遭的人,周遭的环境,就

高调到几乎变态的方式,来保护他的心。

无言地告诉他们,这是一个不可信任、极不安全的世

我曾经委婉地暗示他,但他丝毫不觉得他有什

界。想要站立得住,就得自己强大起来。


19

NO.117 2013 FEB

广角镜 Wide Angle Lens

多少90后父母离异(在20年前,离婚还是可耻之

到了这种地步,他依然不愿意放下自己。纵然女

事),多少90后家里有家暴,习惯了被父母打,也见

生已经把他电话加入黑名单,他依然死死地抓着,好

惯了父母之间拳脚相向……试问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

像要证明自己的痴情,证明自己依然可以靠自己争取

来的90后,能有安全感吗?坏树岂能结好果子?

到幸福。

没有上帝,没有信仰,没有依靠,没有准则。于

他原计划考北京某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却整天

是,他们建造自己的巴别塔,奉自己为上帝。他们企

在电脑前玩DOTA(目前在大学中极为流行的电子游

图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满足感,认为自己的人生自己

戏),没有任何心思备考。他曾自信满满,觉得他能

主宰,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掌握。

控制自己的人生,到如今,他已然控制不住局面,甚 至连自己的心情都控制不住了!

HOLD住吗?

那么多自认为可以掌握人生、掌握命运的90 后,有几人真掌握得住呢?他们连下一秒钟会发生

我的舍友恋爱半年了。这次我返校,见其精神萎 靡,方知他恋情告吹,女方提出了分手。

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不知道who holds tomorrow (谁掌管明天),他们心里没有倚靠,只自欺欺人地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丝毫不意外。他刚开始恋爱

相信人定胜天。“……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

时,整个人意气风发,走路还不时哼着小曲。我发现

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罗马书》

了他的一些问题,按照基督徒的婚恋观提醒他,例如

1:21-22)

在这段关系中要注意原则、立下界限。然而他信心满 满,根本不以为然。 现在的他,自信一下子没了踪影,整个人像被抽 了魂儿似的。说是行尸走肉,毫不夸张。 我感慨:如果他有原则一点、刚强一点,也不会

再多对90后的指责和谩骂都无益于解决问题, 反而会激化矛盾。这不是叛逆的问题,不是独生子女 的问题,不是物质富足的问题,而是人生最严峻的问 题— 信仰的问题。只有上帝才是他们的答案和出 路,然而他们却不认识上帝。

是这样的结果了。但仔细想想,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一个没有上帝的人,靠什么树立原则?他的准绳在哪 里?他靠谁刚强,靠谁得力量? 他的心里没有上帝,所以他没有盼望,他觉得幸 福只能靠自己争取,需要自己一步步地去抓住。暑假 中,他喜欢的女生到了西安,他们一起在学校外租房 同居,他自信一切都没有问题了,幸福靠自己争取到 了。然而没想到,那个女生就是因为觉得他给的压力 太大了,提出了分手。

作者来自福建泉州,现在西安就读大学。


20

行贿与忏悔 文/姒玉明

即使是当事人也不得不承认,人们在寺庙里行朝圣、 拜佛之名,其实就是在行贿赂之实。 所以,当这位亲戚问我基督徒去教堂也交钱的目 的是什么时,我告诉他:“我们去教堂,不是行贿, 而是去忏悔。”他反问我:“什么是忏悔,忏悔什 么?”我随口说:“忏悔就是坦白,在上帝面前坦白 你干过的坏事,比如说行贿、受贿。”他听后,笑着 对我说:“坦白从宽,新疆搬砖;抗拒从严,回家过 年。”他的调侃虽令我忍俊不禁,但什么是忏悔和忏

进庙烧香为行贿?

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亮了都市的灯

悔什么这个问题一直令我思索至今。

忏悔也有投机心!

火,也吹旺了寺庙的香火。多年来,四川 峨眉山总有成群结队的善男信女去庙里磕

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忏是印度梵文“忏

头烧香,不分时节、不舍昼夜。络绎不绝的香客使曾

摩”的简称,悔是中文的“后悔”或“悔过”。“忏

经“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旅店忽然间应接不暇,每年

悔”指的是对曾经做过的错事表示后悔、内疚、自

的财政收入就像开放以后的离婚率一样只升不降。但

责,并愿意改过自新,求得容忍和宽恕。

一位在山上宾馆工作的亲戚却对我说:“庙子赚钱的 速度才真正叫人羡慕哪!”

可是,为什么去教堂不是为行贿而是忏悔?如 果真的是忏悔,那引导人们忏悔的力量又是什么呢?

中国人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虽然进庙的人

难道,因为在感情伦理上欠了良心债,或者因为触犯

不一定都是来磕头烧香的,但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有

法律,慑于“恶有恶报”的古训,继而因惧怕和衡量

求而来,希望得到平安、健康、福气、财富,或者希

利害得失,就到上帝面前认错,以求取暂时的内心安

望消灾免难。当人们确信“世路难行钱做马”的潜规

宁,这种做法就没有投机的目的和动机吗?这与去寺

则可以在人间大行其道时,就会毫不怀疑它也能在寺

庙行贿的差别又在哪里呢?不可否认,如果忏悔是因

庙、佛门内通行无阻。于是,那些在寺庙里被世人供

外来的威慑和压力,忏悔的人未必会真正认识到自己

奉,代表着包容、觉悟、慈悲、福德、智慧的菩萨、

的罪恶,他虽有忏悔的行动,但在心灵深处却难以有

佛陀,本是倡导人们弃恶扬善的大觉悟者或宗教先

认罪悔改的意识。

哲,无形当中却成为替某些人办私事的差役。因此,

那么,人要怎样才能从内心产生忏悔意识,主动


21

NO.117 2013 FEB

广角镜 Wide Angle Lens

地认识和洞悉罪恶的实质呢?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生

基础的爱心去了哪里?……等到我在你的话语中谦卑

活在罪恶之中时,他怎样才能知道义和善呢?这就好

下来,我的创伤得到你手指的抚慰和医治,我才能清

像是在问,一个从来没有见过光、一直住在黑暗里的

楚看见什么是假装,什么是真正的忏悔;才能分辨出

人,怎样才能知道光明为何物一样。

哪些人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却不知道怎样走,哪些人

想要让一直生活在黑暗里的人主动寻找光明、

不但知道走向蒙福之地的道路,并且到达那里,生活

认识光,显然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光能够主动进到黑

在其中。”可见,曾在黑暗里的人被上帝的大能拯救

暗里来。的确,有一天,光主动来到世间,显明给人

以后,心灵得以苏醒,视觉变得敏锐。当他看见世上

看,让人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生活在黑暗里,并邀请

的光时,才知道自己的渺小、有限、亏欠,从而赞叹

每个人脱离黑暗,进入光明。然而,一直沉沦在罪恶

上帝的伟大、全能、完美。这样毫无隐讳与矫饰的坦

中的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

白、自我揭露便是奥古斯丁的忏悔。但这种忏悔显然

(参《约翰福音》3:19),有的甚至不加思索地拒

不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原罪就一味地自责和哀哭,更多

绝、排斥。

的倒是无限的感恩和赞美,因为上帝的慈爱和耶稣的

但是,光知道身在黑暗里的人不接受光,是因 为他们的骄傲、狭隘和叛逆。为开世人的心与眼,他

拯救使他能够出黑暗入光明,挣脱罪恶的捆绑,成为 一个行公义,好怜悯,有自由精神和灵魂的人。

并不行使权柄来威慑、恐吓,迫使他们就范,反而取

感谢上帝赐我恩典,让我知道,那创造天地万

了奴仆的形象,语重心长地告诉人类:“我是世界的

物的至尊至贵者不会缺乏香油和银子,更不会成为受

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

造之物随意使唤的差役。曾经迷路、今被寻回的我,

光。”(参《约翰福音》8:12)

平静安稳地栖在耶和华的圣殿中,寻求他的公义和谦 卑,祈求他除去我一切的肤浅无识和高傲自大,存温

认识真光要谦卑! 在黑暗中的人认识真光的条件是要谦卑,但那

柔的心领受他的道,就是那能救我们灵魂的真理。 注

不是粉饰在脸上的怯懦、沮丧,也非漂浮在言语里的

1.“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中共国家的刑事

虚情假意。上帝要的谦卑是一种心灵的震动和共鸣,

政策,也是中国司法活动的重要指导原则。但在实施

他要人能欣然接受一个无学位、无职位,但能够爱仇

的过程中,坦白以后常常得不到从宽处理,反而招

敌、甘愿承担世人的罪而钉十字架的木匠为自己的救

致更严重的惩罚,因此用“(去)新疆搬砖(修桥、铺

主。这时,那生命的光才能进到人心里,照亮瞎眼的

路、盖房 ) ” 来 讽 刺 。 另 一 方 面 , 由 于 抗 拒 , 法 庭

人,带他远离黑暗。

拿不到证据,有时反而会从轻发落,所以用“回家过

4世纪的哲人奥古斯丁在《忏悔录》里坦诚地说:

年”来形容。

“我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大摇大摆地走开,却没有

2.摘自《爱的颂歌— 奥古斯丁忏悔录》,英

在救赎主基督里寻求你的道路,我的学问(expertise)

译Sherwood E. Wirt,中译林牧野、汤新枚。海天书

成了我的消亡(demise)。我开始装成表面上满有智慧

楼,2004年7月初版。第7章20节,略有修改。

的样子,忘了我内里的真相,毫无悔意。我有了新 的知识,变得自高自大。但那以耶稣基督的谦卑做

作者峨眉人氏,客居费城。


22

星光集锦:

少年Pi


23

NO.117 2013 FEB

微言集 Quotations Collection

注:李安的3D电影《Life of Pi》(少年

@克里斯小星星:下班漂去看了《Life of Pi》,这

派的奇幻漂流)一上映,各种版本的解读就

部电影昨天入选了美国时代杂志2012十大佳片。果然

像潮水一般涌来,李安也在柴静、陈文茜等

是一场奇幻视觉飨宴,几场海上的场景美得无以复加,

的专访中自述了他的想法。西格夫里 · 萨松曾说:“我

光看这些就值回票价了。很欣赏李安用仰角从水里捕捉

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

天空和人物,这是一种很少在电影里看到的创意。

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

故事反映出导演和原作者(也是时下许多人)

这部电影所表达的究竟是什么?每一个人都会以

对宗教的看法,人们需要上帝,可是又和宗教保持距

自己的心来探问和解读。随着PI的漂流,跟着李安

离,Pi的父亲点出了Pi的迷思“什么都信就是什么都

的节奏,请系好安全带,向着茫茫海洋,也向着内心

不信”。人不可能同时笃信印度教、天主教,又信伊斯

进发吧,你准备好了吗?本刊编此“星光集锦”与您

兰教的,这正说明了Pi和这些信仰只是维持一种肤浅

同行。

的关系,他并没有真正进入一个信仰中。可惜,导演 和原作者只是利用父亲来呈现一种不同的主张,你可

微言网语:

以感受到在这部片子里,他们并不看重父亲的论调。 这个时代反对天启的宗教信仰,结果人为自己

@姚晨:“《少年Pi》中的两个结局,我愿相信第

的需要量身订做了一个“上帝”。人惧怕organized

一个,选择跟随神,相信神迹。活着的每一天,都有

religion的条条框框和道德束缚,厌弃一位有绝对主权

奇迹在发生。生命,本就是一场早已安排好的奇迹。

的上帝来辖管自己的自由,于是人造了神,宁可崇尚

感谢神,阿们。”

不可知论、神秘主义和新纪元等等。结果,观众和少

@斯闻_书正:“前几天我看到在台湾一个媒体的

年Pi一起,在追寻信仰的大海里永无止境地漂流……

采访中,李安提及这部电影中有他的影子。好像他妈 妈是基督徒,从小他和弟弟跟妈妈去过主日学,中

博评片段:

学以后就不信了。不过他承认这部电影是探讨灵性 问题。”

整部电影,以Pi的心路历程展开,反映人生各种

@拆书帮赵周:“少年派真的不是福音电影。咱

挣扎,和在其中对信仰的寻求。然而,虽然上帝的

(基督徒)不能只挑其中符合或暗合基督教的思想去

“普遍启示”是清晰的,但人心灵天然地压抑这种启

欢喜接受,这也太一厢情愿了。你能看到多少基督教

示。Pi在人生的经验中,仿佛从神明的作为中看到上

的思想,也有比那还多的异教思想。不是说电影不好

帝的影子,然而,那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影子,而且是

看,单是几个海上的场景就值回票价了。

扭曲的。换言之,他所认识到的神明,断乎不是在圣

@李淼:宗教感或信仰是李安的第三维度。信仰

经中自我启示的上帝。

是不能用逻辑和证据来证明的,信或不信存乎一心。

影片对宗教的排他性言之不明,当Pi的父亲劝告

李安想用说故事的方式来告诉你,有一种东西叫信

Pi说“什么都信就等于什么都不信”时,影片要表达

仰。就像逻辑学家曾经证明过的,总有一些命题,你

的并不是各个宗教之间在大前提上的排他性,而是一

永远不能在既定的科学范围内,通过有限的逻辑步骤

种对人本的理性主义的宣告,也是借理性主义之名,

来证明它们,真或伪由你自己通过直觉来选择。

正后现代之实:我来决定什么是我要信的真理,别人


24

不能将他自己接受的真理强加给我。而这思想的终极

人还是比较现实的,还是根据已知来推测未知,按照

目标就是宣告“我就是真理”……总而言之,表面上

经验来设计未来,而缺乏足够的信心去接受那最美妙

看作品是新纪元,实际上是以新纪元为题材,强调不

的安排,也就是说没有信心的飞跃。 就如派所言:“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但你必

可知论。 —摘自Walter《PI的“言下之意”》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674385/

在人生的某个时刻,你会突然感觉到生命的幻

须相信,他们很有力,你必须依靠!” —摘自麦克《没见过的就不是真的吗?》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a90a234010184zf.html

灭无常,于是,你发现只拥有此生是远远不够的,你 想要追寻永恒,渴慕生命被一只有力的大手托起。这

电影最后,李安没有提供任何答案。有人说结

或许就是信仰的缘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告

尾是开放式的,让你选你自己的路。就像坐在木船上

诉我们,当你被迫陷入一种无助的、孤独的、与庞大

的Pi面朝大海,注定面对一个世界,背对一个世界。

力量的抗争中时,你看到了人性中的各种冷漠阴暗,

我却认为结尾是绝望式的,开放是因为自己也在未知

你承受着各种质疑和压力,你不抱任何幻想地软弱前

中,没有办法提供而已。这种深深的失落和独孤,就

行。这时,你很容易遗忘阳光、雨露、上帝和恩典。

像Pi在说那只老虎,步入森林时,我们总希望它有一

然而,你要相信,无论你看见,还是没有看见,美好

个回头,最后却连告别都没有。Pi的放声哭泣,其实

和暖人的东西一直都在那里,在你的内心当中。这就

是整个人类的哭泣,他借助Pi告诉我们,我们一厢情

是派心中的那只老虎的意义。所以,你要睁眼去看,

愿的宗教情愫中,在某种暧昧中,我们最后却什么都

因为我们祈求,就得着;寻找,就寻见;叩门,门就

没有。正如CS路易斯说:“寻找真理,你或许可以

会打开。

找到安慰。寻找安慰,你既得不到安慰,也得不到真

—摘自谌洪果的BLOG《别忘了你心中的那只老虎》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571e6c4101017w7k.html

理,开始时你得到的是甜言蜜语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最终所得的是绝望。“因为真理不在那里。因为真理 的位格决定,是他找到我们。” —摘自天堂村第七路《他已经胜了世界》

有意思的是:关于两个故事的选择,网上的发言 情况显示,大多数中国观众尽管希望相信第一个,可 是实际上大都认为第二个是真的。这说明大部分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 blog_6323b8050102e4qr.html


25

李安自语:

NO.117 2013 FEB

微言集 Quotations Collection

我希望在那个方面,我永远不要长大。 —选自柴静专访李安《心中的卧虎》

(李安)(我)对信仰有一种好奇,还有一种 渴望。有一种想要去受苦受难的感觉,想要找点罪受

(李安)宗教其实是一个人为的东西,它是一

吧,希望精神能够提升。……我发觉,就像派一样,

个组织,宗教本身就有社会性的意义在里面。可是他

我觉得我对信仰,还是有一种向往,可是心里面还是

丧失一切以后,到了海上,他就受到试炼,他是面对

有那头老虎,还是搞不定。

GOD(上帝),面对他自己。这个才是试炼他信仰力 量的这种场所。

(柴静)你想传达的是什么?

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也好,书也好,它最有兴趣

(李安)一种情怀吧,我这个人比较多愁善感,

的是讲人对信仰,人对自己的这种,就是对我们不晓

所以说我觉得成长,本身有痛苦在里面,也就是纯真

得的事情的力量,有一种不单是精神跟思想上面,还

的丧失,小时候觉得很纯洁,受到保护,像他的家

有一个情感的依附。这个东西倒底是什么,我觉得它

里,动物园一样,可是他一出来到海上以后,不是动物

是挺人性的。

园,是那种野性的东西,是一种抽象的一个世界,在 精神上面是抽象的,在物质上面是一种野性的东西。

人性跟神性倒底要怎么结合,倒底要怎么呼应? 是单方向的还是双方向的,是神创造我们还是我们创 造神?是往外看,一个单独存在的伟大东西;还是往

(柴静) 好 像 你 的 大 部 分 电 影 都 在 讲 纯 真 的

内看,自信里面有个摸不着的东西?其实很难讲的。

丧 失。 (李安) 对,纯真不光是丧失,你对纯真的怀 念,本身是一种情怀,我觉得那种怀念不能够丧失。 我觉得纯真,在心里面的内心深处,还有你最珍惜的 这种友情啊,跟人的关系,我觉得要保留住,那是种 精神状态,那是种处子之心。我希望不管你生存环境 怎么样,那个纯洁的心一定要有一份,我觉得是挺宝 贵的。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纯真对我来讲很重要。

(陈文茜)你自己觉得这个电影你最想说什么? (李安)我觉得是对神性的一个探讨:倒底是神 创造人,还是人创造神?…… —选自陈文茜专访李安《对信仰的天问》


26

在火中行走的女孩 医师从思思不同常人的反应中,认出这力量 不可能从人而来…… 文/苏彦辉

女儿的“宝宝阿姨”

思有一双会笑的眼睛。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 那时我女儿刚2岁。我带着她从人群中走过,思思亲切地跟过

来,蹲在地上和她交谈。我突然想起在教会曾与她碰过面。思

思穿着合体的连衣裙,满眼的笑意,她甜美亲切的声音吸引着我2岁女儿 稚嫩的心。从此女儿有了一个和她有同样英文名字的阿姨。 思思那时正在美东一所长春藤学校读博士。每次在教会见面时,她 总是满脸笑意,亲切地和我女儿逗乐。女儿的小名叫“宝宝”,她的小脑 袋以为和她英文名相同的人一定也有同样的小名,所以常常甜甜地叫思思 “宝宝阿姨”,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女儿特别钟爱这位“宝宝阿姨”。母 亲节那天女儿特意拿了教会专门为妈妈们准备的鲜花送给思思,感动得思 思给了她好几个亲吻。 思思是个秀外惠中的女孩,弹得一手好古筝,曾和大学里的乐队出国 演出。她长跑的功夫也很了得,按她自己的话讲,在大学里她被人误以为 是“因失恋常常在操场跑步的高个女孩”。

从烈火窑中经过 第一次惊讶于思思过人的口才,是听她做受洗见证。台上的思思生动 活泼又不乏幽默地讲述上帝如何拣选她,如何改变她的生命。见证亲切感 人,我听得哽咽良久。也正是那时,我才知道思思原来是一个严重的抑郁 症患者。 思思原本以为来到美国,环境的改变或许能使她的病情得到控制,然


27

而这种生理性重度抑郁症极难医治,使她身陷绝境。

NO.117 2013 FEB

人生路 Drama of Life

她虽软弱主刚强

思思因此失去了交往数年的男友,也失去了她为 之奋斗多年的博士学位,只拿到硕士文凭就提前结束 了她的学生生涯。

在医院里负责为她试新药的医师,因她的见证 信主了!那位医师为自己在她身上试用的十几种药物

然而,与思思相处的人几乎看不出她所经历的痛

均无效而常常自责,然而思思却反过来安慰她,告诉

苦。她依然是那个满眼笑意,满面阳光的漂亮女孩,

她上帝一定有他的美意。医师从思思不同常人的反应

就像但以理的3个朋友,从烈火的窑中经过却不带丝

中,认出这力量不可能从人而来,她的心被思思所信

毫的焦味。她用甜美的声音招呼着前来团契的每一个

靠的上帝感动了,征服了!

人;她用自己被改变的生命去服事那赐她生命的主;

奇妙的上帝使用思思的软弱与病痛,成为许多

她浑身散发着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去年一整年,

人的安慰与激励,她被翻转的生命也见证了这福音的

思思又陷入抑郁症的困扰。

大能。上帝为爱他之人所预备的恩典,是眼睛未曾看

在半年里她试用了10多种新药,每种新药对她都

见,耳朵未曾听见,心也未曾想到的。

是严酷的考验。试药的晚上她几乎整夜无眠,一天呕 吐10次是常见的反应。思思的老板鉴于课题的压力太

有时享平安,如江河平又稳,有时忧伤来似浪滚,

大,希望她能另找工作。

不论何环境,我已蒙主引领,我心灵,得安宁。得安宁。

思思失业了。虽然她很期望能留在美国接受治

撒但虽来侵,众试炼虽来临,但有主美证在我心,

疗,但因签证原因,她必须回国。她依旧带着那双

基督已看清,我乏助之困境,甘流血,救赎我,赐安宁。

会笑的眼睛来到教会。她告诉我,老板已帮她买好

回看我众罪,全钉在十架上,每念此衷心极欢畅,

了回国的机票,一位毕业后要回国的弟兄也帮她找好

主担我重担,何奇妙大恩情,赞美主!我心灵,得安宁。

了当地的教会,她为此非常感恩。当我为她的遭遇感

求主快再来,使信心得亲见,云彩将卷起在主前,

慨时,她说,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与永恒的生命相

号筒声吹响,主再临掌权柄,愿主来!我心灵,

比,这点苦实在不算什么。

必安宁。 (赞美诗《我心灵得安宁》歌词)

是的,这点苦不算什么。保罗说,“我们这至 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 耀。”(《哥林多后书》4:17)。当这句话从思思口 中说出时,却承载着极重的分量。

后记 思思在她面试当天,奇迹般地拿到了录取通知。

我知道思思也仿徨过,失望过,灰心过,苦毒

她将要去的公司也奇迹般地在当天为她递交了工作签

过,抱怨过,迷失过……曾有一段时间她去寻找别的

证的申请,并在3天之内拿到了新的签证!那一天是她

组织,试图从别处得到安慰,但慈爱的主一直用看不

能合法留在美国的最后一天。

见的篱笆围着她,用温暖的膀臂护着她,将她遮盖在 他翅膀的荫下。当她再一次回到主的怀抱中时,她经 历了主的能力如何在她的软弱中显得完全。

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现居美国宾州。在杜邦公 司从事生物技术研究。


28

这一生

最美的祝福 无论白天黑夜,我只感觉我的灵魂在漂泊, 在死亡面前,我需要一种真实的安慰…… 文/石爻

图/韩博

镜看圣经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一边念念有词。我 常常笑她:“姥姥你认识字吗?看得懂吗?”她每次 都点头。我过去搂着她继续说:“你说你天天看,你 知道怎么回事吗?”姥姥慢条斯理地回头说:“你 看,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能吃能喝,不吃药,不打 针,那不都得感谢主嘛!” 感谢主?为什么要感谢主呢? 今天,我知道,这个疑问有了答案,姥姥最平实 的一句话道出了信主的真谛。难怪当年家里餐桌边的

姥姥和她的上帝

墙上,几十年来一直张贴着一幅字:“上帝爱世 人。”后来,我问妈妈,妈妈说,姥姥认识

于教堂最早的记忆,是很小的时候跟随姥

姥去村里的教堂作礼拜。 姥姥年轻时缠过脚,解放后才放开,

走起路来步子迈不大。她拉着我的手,我就跟着她,

的字只有数得清的几个。 一个月前,姥姥去世,享年 97岁。 按照村里的风俗,土葬

出了家里的大院子,下台阶,绕好几道弯,才能走到

前,老人的身体要在儿子家

一座青砖破瓦的尖顶房子,里边会响起参差不齐又

的院子里放7天,供来人祭

略显苍老的歌声— “我们是快乐人,我们是快乐

奠。正值酷暑,近40度高

人!……”还有人一直跪在一边祷告。那便是教堂。

温的天气,来人络绎不

姥姥说,她信的是耶稣,我不知道耶稣是谁,只 管被她拉着去,拉着回来。

绝,老人家的身上却没有 一点儿味道。村里人纷纷

想到姥姥,永远是那样一幅画面:身材矮小的

议论说,老人家真是好!

她,倚着手杖,用两个胳膊肘支着窗台,戴一副老花

年轻的时候就处处爱帮助


29

NO.117 2013 FEB

人生路 Drama of Life

别人,自己却从不麻烦人,走也走得这样干净。将姥

队和出卖耶稣的犹太人,将耶稣一步步推向各各他,

姥的身体入土的那天,天空下起了小雨,点点滴滴洒

要将他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我泣不成声,嚎啕大

落坟头。

哭,几乎无法再看下去……

姥姥一生蒙受主的恩福,回归到天国更喜乐的 地方。

影片结束后,已近深夜,我用手机写下短信: “今 夜,我有幸看过了《耶稣受难记》,泪流满面,无法 自控,我似乎感觉到了上帝的召唤。这是一种无形而

第一次听见召唤

强有力的力量,我要永远追随上帝走……”我将此信 同时发给“先生”和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基督徒朋友。

我的一位朋友被大家尊称为“先生”。“先生” 之称意同鲁迅先生笔下的“私塾先生”,意指博学, 可为师者。 2003年非典过后,一天,“先生”请我陪他参加

第二天,他们起床后第一时间打来了电话,为我 欣喜雀跃! 后来,“先生”真成了我的先生。我们约好,相 守一生。

一个聚会。我疑惑于非典期间不适合聚会,但既为良 师益友,无拒绝之理,便勉强陪同前往。一进门,一

痛彻心肠的日子

室的热情扑面而来,方知“先生”是这里最受欢迎的 人,时常在此布道论经。 未几,响起钢琴声,几十个人拉起手围成圈,合 唱赞美诗。我懵懵懂懂地混在其中,不乏礼貌地嘤嘤 回应,嘴角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2010年,是我经历的最痛心的一年。从小带我长 大的奶奶和姥姥,在2个月内相继离开了人世。 奶奶一直称我是她的“眼睛”,因为人的身上眼 睛最珍贵。在家中我是独生女,奶奶特别宠爱我,方

不经意间,那一首首曲子好似清泉,瞬间沁入

圆十里人人皆知。当我赚到第一笔演出费后,我就开

我心,无比清澈、酣畅。它们好似我生命中最原始的

始每个月给奶奶“发工资”,看到她高兴的样子,我

旋律,突然被唤醒了一般,那些原本陌生的曲调和歌

很有成就感。奶奶把钱东藏西掖,最后连自己都找不

词,突然变得如此熟悉,我唱着,哽咽着,泪流满

到,她便着急、上火、难过。每每此时,我心里都掠

面,却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会令我如此失态!

过一丝疑问,让姥姥更开心的那个耶稣,为什么奶奶

一向自尊心极强的我再也控制不住,很想钻到那条乳

不去找找他呢?

白色的地毯下面,或者迅速逃离现场。

那次,我回家看望奶奶,离开后刚刚两天,奶奶

一时间,我很怨恨这位“先生”,居然带我来到

便离世了。事后,我拿起电话,想把这个消息告诉从

这个陌生之地,在陌生人面前这般难堪;同时,又忍

小看着我长大的王伯伯,阿姨在电话里告诉我,王伯

不住想靠着他痛哭一场……音乐仍在继续,不断有人

伯3个月前去世了。这个消息太突然,我还无法完全接

拍拍我的肩膀,有人递来了纸巾,还有人拥抱我。

受。没过几天,我的一位挚友,半小时前还和我通过

几天后,家里多了一张梅尔 · 吉布森导演的《耶

电话,当天凌晨我却接到通知,说他遇车祸身亡!我

稣受难记》。秋日的夜晚,我独自在家百无聊赖,把

的心像被撕裂一样痛!连着十几天,我端着饭,却难

它拿出来,好奇地想看看这位出演《勇敢的心》的天

以下咽。

才影星,做导演会是什么样。没想到,当看到罗马军

儿时,我经历了父母离异,那场风暴令我的世


30

界发生颠覆;如今,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挚友,我的

到我们中间,并在8月8号决志受洗,请她站起来,也

世界再一次崩溃!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要一次次地遇

请大家一同站起来,让我们为她祷告!”他的话音刚

到这样的难题,彻骨的痛楚不间断地折磨我无助的内

落,积蓄已久的压抑之情在那一瞬间便喷薄而出,在

心?那段日子,我几乎无法安然入睡,眼前闪动的都

陌生之地,在陌生人当中,我全然放下自己,扑到阿

是他们的形象。每个夜晚,我都看着窗帘后的缝隙里

岚姊妹怀里,放声大哭。

透出一道深灰色,然后变成灰、浅灰,再变成白— 天终于亮了。 面对不可抗拒的死亡事件,我洞察到自身的微 小、有限和无力。对生命,我生出恐惧,那是从未有

那一天,我被很多人拥在了怀里,那些真诚的安 慰、恩慈的面孔,让我深感温暖,为之动容。 那一夜,我睡了一个沉沉的好觉,好久没睡得那 么安稳了。

过的恐惧!我开始惧怕死亡,觉得它随时随地都会袭

第二个周日,我去参加崇拜聚会。结束后,潘长

来。我无法一个人待着,也不敢开车,过马路时心里

老和潘伯母向我走来,当3双原本远隔重洋的手紧紧扣

都会发抖。

在一起时,我再次泣不成声。

朋友们发来各种劝慰的信息,看着妈妈忧伤的眼

在浩瀚的宇宙中,渺小微弱如我者的生命,充满

神,我不得不努力地保持微笑,尽量用最平稳的语调

了一腔委屈、满心苦难,却无法诉说和排解,我祈求

跟大家说话,好让他们觉得我并没那么痛彻心肠。但

创造天地万物的造物主带我走出那令我心肠俱碎的记

无论白天黑夜,我只感觉我的灵魂在漂泊,在死亡面

忆,融化我内心的坚冰,让澄澈的清泉流淌,用灯火

前,我需要一种真实的安慰……

照亮我前方的道路。 第二天,清晨起来,我卷起百叶窗,沁人心脾的

回到天父的怀抱

空气弥漫进来。那一刻,我由衷地感恩:“阿爸父上 帝,感谢你!这个早晨,让我平安、健康地活着。我

都说,人的尽头,是上帝的开始。

是你的女儿!”

我的移民申请终获批准,我订了飞往温哥华的机

窗外,阳光普照,暖融融的。我双手抱住肩头,

票。接我的张姐说,她第二天要去聚会,当我知道是

感觉心里踏实极了。我不再害怕死亡了,我相信,在

基督徒的聚会时,便毫不犹豫地说—我要去!

离开世界的那天,天父必要带我回天国。那里是我们

第二天,时差还没倒过来,我就到小组参加聚

的家,在那里,亲人相聚,鲜花烂漫。

会。赞美诗唱起时,我的眼泪默默地流。 周日,我来到中国福音教会母会。80多岁的潘长 老在领祷前说:“今天,有一位姊妹刚刚落地,就来

作者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担任央视主持人。 现居温哥华。


31

NO.117 2013 FEB

答客问 Questions & Response

答客问: 圣经?爱?去天堂? 问:圣经的确是本好书,但凭什么说这就是上帝的话呢? 答:基督徒相信圣经就是上帝的话,是因为圣经宣称自己是上帝的话—“圣经都是神所 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16)。如果圣经不是上帝的话,却宣称自己是上帝的话,那么圣 经就在欺骗人,如果圣经欺骗人,那么圣经就不是一本好书。 其次,耶稣也相信圣经是上帝的话。耶稣不断纠正人对圣经的错误理解,却同时非常尊 重圣经的权威。 然后,圣经是由四十多位不同职业的作者历时1600年写成的,却拥有相同的主题:上帝借 着独生子耶稣基督做挽回祭拯救罪人。这个惊人事实更说明圣经背后的作者是上帝,而不仅仅 是人类。不信的话,你可以找四十个人各写一篇800的文章,然后看看主题是否一致。 事实上,圣经就是上帝的话,基督徒对此笃信不疑。

问:什么是上帝的爱? 答:人人都知,爱是一份情怀,它出于自由,需要表达的对象,能够相互沟通,且最能令 心满足。圣经介绍的独一真神,其本体是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彼此之间以完全的 爱相系。爱不仅是上帝对人的态度,更是上帝的本性之一。因为上帝就是爱,人是按着上帝的 样式造的,所以人间才有爱。 圣经从三个角度揭示上帝对人的爱。 第一,上 帝 在 创 造 和 维 护 中 的 爱 。上帝不但创造,也善加保护。《使徒行传》14:17


32

说:“(上帝)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 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

问:基督徒真心相爱,为何结婚前还是不能 住在一起?

第二,上帝在宽恕接纳中的爱。圣经记载,人类 因为堕落而成为背逆之子,违抗上帝的命令,偏行己

答:未婚的基督徒男女虽然真心相爱,但结婚前

路。上帝虽因着公义要行审判,但他对人的爱并无丝

还是不能住在一起。理由有二:一是圣经有着明确的

毫减少。“我以永远的爱爱你,因此,我以慈爱吸引

要求;二是必须先有责任和委身。

你。”(《耶利米书》31:3)这正是上帝之爱言简意 赅的表达。

圣经旧约中,从来没有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可取 的,更没有鼓励婚前性关系,而是反复对淫乱作出严

第三,上帝在全然给予中的爱。上帝的爱最完全

厉的斥责和警告。新约中,使徒保罗要求基督徒“用

的表达,莫过于上帝的救恩。就像《约翰福音》3:16

圣洁、尊贵守着自己的身体”(《帖撒罗尼迦前书》

所描述的,上帝爱人到一个地步,甚至差圣子耶稣基

4:4),“因为苟合行淫的人,上帝必要审判。”

督到世上来,代替人承受刑罚,好让人能与上帝恢复

(《希伯来书》13:4)。在新约时代基督徒的身体就

正常关系。

是圣灵的居住所在,保守身体的圣洁就是荣耀上帝。

这爱是如此不可思议。凡信靠上帝的人,都可以 在生命中品尝到他甘美无比的爱。

(参《哥林多前书》6:19-20) 其次,圣经中将男女的性关系,视作“二人成为 一体”。这是一种极度神圣、亲密,而且永远相互委

问:从圣经中看,爱和占有欲有区别吗?

身与信任的关系,只有在婚姻盟约的保证下才可以 进行。

答:爱可以简单分为两种。

真爱需要等待,婚前的交往更是对两人品格的

一种是出于需要与渴望的需求之爱;另一种是

塑造,是预备各人生命以便进入婚姻的绝好时期。因

出于良善与仁慈的给予之爱。前者寻求自己需要的满

此,作为基督徒,当恪守上帝的话语,作顺命的儿

足,后者给他人以援助和施舍。

女,在婚前谈“有爱无性”的恋爱。

占有欲更多体现在满足自己的控制欲上,用来满 足自己的需要和渴望;而爱更多的是用来成全对方。

问:一个作了很多坏事的人,只要一相信耶

圣经中爱的颂歌提到:“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

稣,就能上天堂;而一个人一生中作了许多好

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

事,仅仅因为不相信耶稣,就要下地狱。耶稣岂

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

不太武断、基督教岂不太不公平了?

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 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 13:4-8) “耶稣基督的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圣经中所说的 这种真正的爱。”

答:以常人之见,总以为行事为人问心无愧、心 安理得,就可以不至灭亡而得救;或以为一个人不辜 负人,是忠实的丈夫/妻子,是良好的父亲/母亲,是和 蔼的邻居,是信誉卓著的商人,为国家社会的福利慷


33

NO.117 2013 FEB

答客问 Questions & Response

慨捐献,那就是好人。 但是圣经认为,罪已经在罪人生命之中做王,因为人离弃了上帝,失去了上帝的恩典,隔 断了与真善美之源的连接。每一个人都是罪人,人类自己不能摆脱罪恶的捆绑,也就失去了自 我拯救的能力或自我向善的能力。并且因为人以自己为神,人的善恶标准也被罪污秽了。所以 圣经才说:“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以赛亚书》64:6) “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各书》2:10)靠着上帝 的普遍恩典世人也会有善行,但却是十分有限的,世人完全没有力量行全备的律法,故而无 法改变自己是罪人的本质。 上帝的救赎是恩典,是白白赐给罪人的。救恩既然是恩典,就不是世人能靠自己“积功 德”来换取的。“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上帝所赐的;也不 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以弗所书》2:8-9) 只有信而跟从耶稣基督才能得救。“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 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12)得蒙上帝的救赎,不是凭着行为、功劳、 行善,而是单单凭着信心接受耶稣基督的救恩。

讨论: @骆棕牧师说:丁XX主教多年前曾和我说过一句话:“你认为雷锋死后去了哪里?如果说 他去了地狱,我在感情上接受不了。”我同意他的观点。我不随便说某某人死后去哪里。我只 在乎他活着时做过些什么。雷锋做过的好事太多了。基督徒也应该学习他的美德。虽然雷锋没 有信耶稣,但是我信他善的行动是来自圣灵的感动。 @施玮说:如果将“天堂”比作最完美最合人心愿、称心如意的地方,那么每个人对“天 堂”的定义是不同的。有人要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的“天堂”;有人要一个物质极端丰富的“天 堂”;有人要一个精英聚集、好人聚会的“天堂”……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去各自的“天堂”。 基督信仰者的天堂(圣经中的天堂是上帝的国)是有造物主上帝、救赎主耶稣基督在的天 堂,天堂里是一群承认自己是罪人,被耶稣基督替死的救恩赎回的灵魂。不相信上帝、不相信 耶稣的救赎的人,当然也就不相信这个天堂的存在;不承认自己是罪人的好人们,也就不肯去 这样的天堂与众罪人同处。基督教若强行指定他们在天堂里, 才是武断和不公平的,是不尊重 他们各人的选择,是谎言。 注:更多信仰问答请看“爱问网”https://www.ai-wen.net


34

上帝为什么 要我们拜他 文/李文屏

是因为虚荣?

换句话说,上帝要人崇敬他,但不在嘴上,不在 人外面的行为,也不拘外在的时间和地点。一切都内

帝要我们敬拜他。我在当“慕道友”的时

化了:敬拜上帝的地点在人的内心,敬拜上帝的方式

候,对此有点儿看法,觉得上帝怎么这么

也是用心、用诚实。如果有真心,外在的荒原也成为

“虚荣”,非要人敬拜他!

圣地;不用真心,最辉煌的殿堂也不过是虚设,上帝

上帝要我们拜他,到底是不是因为他虚荣呢?

不喜悦。

“敬拜”,在我们汉语里,其实就是表达崇敬。

如果上帝真的虚荣,那么他注重的不会是心灵和

“拜”即尊敬,或以某种仪式表达尊敬,比如“拜

诚实。他完全可以用他的能力来征服人类,让人类颤

见”、“拜寿”等。“拜神”也是如此。上帝要我们

惊伏拜。他更不会自己受苦代罪,舍命救赎,好让人

敬拜他,是要我们尊敬他—非常地尊敬他。

灵魂苏醒,得到永生。

假如父母要我们尊敬他们,我们不会觉得父母虚 荣。上帝要我们尊敬他,怎么会是虚荣呢?何况我们

他要我们回家

如果真把上帝当上帝,就该知道,他本就配得那份至 高的尊崇。

敬拜上帝是人回归真我的前提和道路。

不过,人表达尊敬有人的一套方式,上帝要我

人对生命真谛的寻求和对真我的探索,自古皆

们拜他,却有他的特别要求。旧约时代有种种条款,

有。人常觉得,“真我”的对立面,就是“假我”,

不过到了新约时代,基督做了人类的赎罪祭以后,敬

在找到“真我”之前,我们的“我”都是假的。这实

拜的要求就简化到了精髓。圣经记载,撒玛利亚女人

在是个误会。

问耶稣拜神的地点,耶稣抹去了外在地点的重要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我”?

说:“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那真正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

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

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

他。”(参《约翰福音》4:21、23)

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


35

NO.117 2013 FEB

答客问 Questions & Response

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为他是我们的创造者,是我们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归

(《创世纪》1:26-27)“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

宿、真我的来源。敬拜他,是我们当行的,也是我们

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

回归真我的前提,因为,不敬拜上帝就是不把上帝当

人……”(《创世纪》2:7)

上帝,无法跟上帝的灵连接,是有家不认,所以无家

这是圣经启示的人的来源:人是按上帝的形象、

可归。

由上帝所造,有身体,也有灵。由于上帝是灵(参

敬拜上帝,也是我们回归真我的途径—基督代

《约翰福音》4:24),体现上帝形象的,显然不是人

替人赎偿罪债、成了人和上帝的中介后,人和上帝之

的身体,而是灵。寻找真我,人必须回到本初。那个

间已经“天堑变通途”。然而,人这边却还有一个很

真我就是上帝的形象,存在于人的灵里。

大的障碍,那就是人的自我中心。人一旦以自己为中

所以,人的“真我”的对立面不是“假我”,而

心(“罪我”就是如此),必然作茧自缚,圈在可怜

是“罪我”—与上帝隔绝的我、灵里死亡的我。真

的小小自我里做王。结果是,小到个人的不健康情绪

我和罪我的共同点,都是有“我”;不同点,在于一

和人际矛盾,大到种族和国家的冲突,都不可避免。

个有上帝的灵,一个没有。人的灵来自于上帝,所以

敬拜上帝,就是让人的中心大转移,让人破茧而

最后要归回上帝;人的身体来自于尘土,所以要归于

出,到达开阔。所以,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人得生

尘土。

命,而且得的更丰盛”(参《约翰福音》10:10)。

耶稣基督来到世上,就是要救赎人类,使人类重

以上帝为中心,就是以无以伦比的、浩瀚的大爱、大

新有上帝的灵(在灵里重生),如同脱离了葡萄树的

智慧、大能力为中心。还有什么,比上帝更配当我们

枝子重新连于葡萄树,人可以回归上帝,回归永恒并

的中心呢?有这样的中心,我们的生命才可能真实地

享有永恒。

丰盛起来—那正是上帝创造人的初衷,是人的“真

由此看去,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哲学、心理学

我”该有的生命品质。

上对自我的探讨(比如叔本华的欲望说,以及弗洛伊

所以,对于“上帝为什么要人敬拜他”这个问

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其实都是对

题,我们或许可以这样回答:他要人回家,要人活得

“罪我”的探索。“罪我”里是没有“真我”的,但

丰盛,要人享受他,因为他就是丰盛,人的一切好处

是有通向“真我”的线索。在“罪我”里找真我,通

都不在他以外。

常是缘木求鱼。

让我们来学习用心灵和诚实来拜上帝,以真诚敬

然而,人若能依靠上帝的恩典、运用上帝所赐的

拜的方式回到灵魂的家园。这条回家之路很特别,进

思辨、敏锐,注意到通向“真我”的线索,并求索下

入家的大门后(接受耶稣为个人救主),还有路不断

去,那么“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往前,通向不同的境界。这些路是让人不断脱去装饰

(参《路加福音》11:10)。英国文学界巨擎鲁益

之路,是恢复美丽素颜和天生丽质之路,是外面不一

师,就是如此找到上帝的。

定容易但内在越来越轻松之路。这敬拜之路,是以上 帝为中心,又有上帝同行的路。

天堑变通途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帝为什么要我们敬拜他?因

作者现任中国信徒布道会(中信)广播节目监 制,定居加州。


36

二十年后 —拔除狮爪的绅士的自我回顾 文/詹腓力

译/约翰

达尔文主义在今天的教科书中, 被当作是不容质疑的真理教给学生, 而美国人却压倒多数地拒绝达尔文主义。

译者:1991年詹腓力(Philip Johnson)出版了《审

不过,我也向与会者做了说明,《审判达尔文》

判达尔文》(Darwin on Trial)一书 (中文本由钱锟等

后来所受到的挑衅,却是我当初没有预想到的。我只

翻译)。此书一反往常宗教和科学对阵的模式,改为

是希望对陷入僵局的“进化—创造”之争提出一个

审查达尔文主义是否真有科学根据的辨认。从此达尔

框架,以满足每一方最低的要求。我期望在这个框架

文进化论者的阵脚大乱,星星之火点燃了熊熊的烈火

下,当事的双方可以坐下来讨论,在探讨中向真理迈

篝炬。在达尔文主义者在学术界、出版界、法律界、

进,或至少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这个争论一直难以

教育界各领域的紧急围堵下,燎原之势暂时受挫。但

解决。

是达尔文主义者采用权力,而不采用说理的手段已经

达尔文主义在今天的教科书中,被当作是不容质

被人们广泛识破,(科学是凭证据的、说理的学问)。

疑的真理教给学生,而美国人却压倒多数地拒绝达尔

于是,詹腓力的书就成为科学界有识之士的启蒙第一

文主义。我相信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无知,而是他们觉

枪,他被誉为“拔除狮爪的绅士”。此文是詹腓力亲

察到达尔文的论断远远超出了证据的支持。尽管形式

自回顾此书的形成和出版之后的发展经历,发表于

上是宗教中立的,但其目的却在于以一个无意义的、

Freed Science,蒙作者允许译成中文。

没有任何创造的上帝,取代创造了万物的上帝。如果 上帝的存在确实如此疲软,他还不如不存在,因为即

2011年8月,我出席了在西雅图举行的一场会议,

使没有他的存在,世界的创造和维护也照常完美地运

会议中的一部分专为纪念《审判达尔文》初版20周

转。如果盲目的自然力量能够不需任何援助地完成整

年。据与会者看来,该书重新定义了进化和创造之间

个工作,上帝就是多余的了,因此很容易被排除在考

辩论的主题,由此改变了世界。对于长期陷入僵局的

虑之外。

辩论,改变它的主题,正是我的初衷。我希望与会者 把这么大的功劳归于我并没有错。

因此,我力求在尊重进化和创造双方优点的基础 上产生新的框架,这将使这场争论倒向得到最有力的


37

NO.117 2013 FEB

大论坛 Areopagus Forums

证据支持的一方。我天真地认为,通情达理的、理性

散注意力的问题搁置,以使所有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在

的双方,对这样一个框架的期盼都是显而易见的。

生物创造的自然机制上。创造性的自然选择经过了证 据和实验的证实么?或者它只是一个哲学教条演绎的

根本的主张

产物,仍需要证据来验证?我首要关注的是如何使这 个最根本的问题可以而且应该在主流科学界和非宗教

我设计这个框架的第一步,首先是判断目前生物

的大学中讨论。

进化的主导科学(即自然主义的)理论—新达尔文

达尔文主义者回应的方式使我确信,对于他们来

主义的基本主张,并不在于该理论与《圣经》冲突,

说,首要的是保持文化操控力的地位,而不是采用真

或物种之间的一种关系模式表明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起

正的科学方法,以学术上的诚实,来寻求一个可能不

源。而是达尔文主义者的科学知晓一种机制,能够并

受欢迎的真相。愿意将自己的理论置于是否有弄虚作

且做到了将第一个单细胞微生物,转换成所有曾经存

假的考验,对那些握有权力的人来说,在财富和影响

在过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包括我们智人自己,从野蛮

力方面的风险太大了。

人柯南到莎士比亚、巴赫和牛顿,而在整个过程中智 能因素要么不存在,要么不必要。

一个勇敢的团队

生物进化理论本身并不解释第一个活的有机体, 如何从非生物的化学物汤中出现。但进化生物学家受

因此,当人们谈到我和《审判达尔文》一书时,

所谓,成功地解释了第一个有机体神秘亮相之后的整

使用的词语之一是“有勇气的”。这个词我并不想用

个生命历史过程的鼓舞。他们声称,生命的终极起源

在自己身上。该书出版时,我是生物学领域之外的终

也不需要任何智能的介入,而是发生于随机和化学律

身教授,所以在专业上丝毫不受影响。法学教授都明

的某种组合。在面对学识渊博的批评者时,达尔文主

白,每一个问题都有两面性,所以我的同事们并不会

义者有时假装生命的起源并不是他们理论的一部分,

因我所处的非常规的立场而觉得有何威胁。

但是当他们觉得安然无虞时,就改口声称这个问题早 已在原则上解决了。

然而,“有勇气的”这个词,却适用于那些在智 能设计(ID)运动中跟随我,包括我在会议上曾遇

假定科学知晓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机制,能

到的,和那些多年来和我并肩工作过的人。他们冒着

够,也确实将生命从了无生气的化学物一路带到智

自己的声誉和职业生涯的风险,追求他们所相信的真

人。此机制如此关键,我认为是当前需要重点解析

理,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还有一大

的,为此可以将《圣经》的权威,或地球的年龄等分

群年轻的科学家目前仍处在“地下”,但他们希望在


38

将来贡献自己的学业和研究。 这次会议中,在关于《审判达尔文》和我自己的影响力的会议后,我很高兴从史蒂 芬 · 梅尔(Stephen Meyer)那里,听到有关正在引领ID运动的人员、研究项目和书籍。得 知达尔文主义者论点的各个方面正在如何被解决和应对,这是令人鼓舞的和兴奋的。 从一开始,以《审判达尔文》为基础所建立的运动的经历,也是一路结交朋友和盟友 的过程。我的第一个合作伙伴是史蒂芬 · 梅尔,他当时正在剑桥大学完成科学哲学博士学 位。在沿着剑桥“后院”的一次长谈中,史蒂芬和我发现彼此的想法不谋而合。 在《科学》刊登了《审判达尔文》一篇批驳性的综述后,利哈伊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 迈克尔 · 贝希(Michael Behe),给《科学》杂志的编辑写了一封很出彩的信,接下来成了 我的另一个盟友。迈克尔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在众多才华横溢的人中间,他给编辑的信 是我所知写的最棒的。 我的第三个盟友,孔武有力的哲学家威廉 · 但布斯基(William Dembski),是哲学和 数学的双料博士。他当时已经在发展同样的思想,并启迪他写了许多书。 所以从一开始,ID运动就是一个团队的努力,大家齐头并进,我不过一度走在前头, 但从来不是一个名人。现在我71岁,已经退休了,领导这项运动的事务已经传递到了其他 人的手里。这对我来说并没有失落,而是我长久以来计划的实现。

进化与适应混为一谈 我所读到的达尔文主义者一方的此类文章,也是我一直对此抱乐观态度的因素之一。 例如, 2005年,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 · 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在《哈佛杂 志》(Harvard Magazine)上发表了题为“智能进化”文章。尽管标题如此,但威尔逊全 然不认为智能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任何作用。下面是他如何解释该过程: 通过自然选择的进化……简要来说,如果一个生物体的群体中,包含在某些性状上的 多个遗传变异(比如鸟类族群中红色与蓝色的眼睛),如果这些变种之一成功地贡献了更 多的后代,下一代中其他的变种,整体群体的组成都改变了,进化就这样发生了……想想 一个繁殖种群中红眼睛和蓝眼睛的鸟,假定红眼睛的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种群会很快地 变成大部分或完全由红眼睛的鸟组成。现在,假定绿眼突变体出现了,它甚至比红眼睛形 态的鸟能更好地适应环境。这样下去的结果是物种最终变成绿色眼睛。如此进化又迈进了 两个小步。 在该例子中威尔逊称为“进化”的过程,实际上不过是适应性的变化,并不是那种能


39

NO.117 2013 FEB

大论坛 Areopagus Forums

产生一种新生物的改变。在应付临时的环境危机时,物种在某些特性上有改变的能力,当 危机过去,又会回到其原来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选择是一种保守的力量,可以 在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改变的情形下,让一个物种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而避免了灭绝。正 如一个诙谐的评论家点出了要害:达尔文的标题是《物种起源》,但它只解释了物种的生 存(survival),而不是物种的出现(arrival)。 威尔逊暗指着他所列举的,比较微小的适应性变异的例子,和所谓的人类经历地质年 代,由单细胞细菌或阿米巴祖先进化而来,经由相同的过程。这显示了达尔文主义者用语 含糊的特点,采用“进化”等定义模糊的词语,在方便时又会偷换概念。

真相将占上风 我必须承认,目前爱德华 · 威尔逊的逻辑风头之盛,盖过了我的。这不仅在政治化的 大科学的研究机构,即使在许多基督教学院的教授中也是如此。我认为从长远来看,科学 真的是一个能够自我纠正的事业,虽然当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已经风行于最强的科学大佬 中时,其自我纠错机制可能长期死气沉沉。若我没有这样一种孩童般的信念,那么目前的 情况一定会使我忧心忡忡。 我们想将科学从形而上学的束缚中释放出来,当前的情形令人沮丧,它仍然限制着像 爱德华 · 威尔逊和弗朗西斯 · 柯林斯(Francis Collins)等人的思想,要不然他们会是令人 钦佩的。但目前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因为其根基的裂缝已经可见,正在不断增长。 我深信,当我们最终在科学界面前能有一个公平的听证,认同重要的词语必须明确地 界定和一贯地使用的原则,然后更优的逻辑将占上风,达尔文主义将退居思想史。我的目 标并不在于以一个占优势的多数来统治科学界,而是呼吁科学家不受偏见的干扰,保持头 脑清醒,逻辑思考,争取思维的自由。在这个思想解放春天的时代,知识的自由必将在科 学里重塑。 作者詹腓力,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教授(名誉)。他是《审判达 尔文》、《真理的楔子》(The Wedge of Truth)、《正确的问题》(The Right Questions) (InterVarsity出版社)和其他挑战主宰现代文化的自然主义假设的书籍的作者,并任《试 金石》的特约编辑。 译者来自中国,《细胞内的印记》翻译成员之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现 任美国大学病毒免疫学研究学者。


40

基督徒的报复 最感恩的是,你虽受伤害, 却能自由地成为对方的祝福。 文/文文

图/韩博

何面对强盛的仇敌?对手高不可攀,自己却既软弱又渺 小,怎么办?电视剧《家仇》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活着,就是为复仇 中国军阀混战时期,一个12岁的小女孩亲眼目睹父亲被仇敌 所杀,鲜血几乎喷了她一脸,母亲也含恨而去。从此,惊惧、仇 恨、愤怒深深地渗透到女孩的血液里;从此,她活着的唯一目的就 是—为父报仇。 父亲的旧部下收养了她,并送她去上海读书,她完全可以开始 新的人生。可是,为了报仇,12年后,她不顾养育恩人的劝告,回 到仇人生活的地方。这时候,那个仇人已经越来越强大,强大到这 个弱女子难以接近。但仇恨却让一个弱女子成为刚强的勇士,她处 心积虑地制造复仇的机会。为此,她不惜牺牲一切。 在仇恨面前,爱情失去了力量,爱她的男人只是她用来复仇的 工具。友情遭到抛弃,少年时那个曾给过她许多温暖的好姐妹,居 然是仇人的女儿,于是,她不再与之来往。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 她的弟弟本有很好的戏剧表演天赋,可以在艺术舞台上大有作为, 她却一次又一次地逼迫弟弟学武术以报仇,可怜的弟弟最终竟被逼 疯。 因为她的复仇计划,许多人受到牵连和伤害。最后,仇人终于 死在她的手下。古语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一点,她做到了。 然后,又怎么样呢?友情没有了,亲情没有了,爱情没有了。


41

NO.117 2013 FEB

大论坛 Areopagus Forums

仇虽然报了,但她因此快乐了吗?没有!她原本

他的仇敌侮辱他到极点;后来,骑士终于自由了。有

可以去开始新的生活,享受爱情,成立幸福的家庭,

一天,那位使他痛苦至极的仇敌居然成了他的俘虏。

她的弟弟也可以在艺术的天地里大有作为。但她却选

于是有了骑士和俘虏的对话:

择了以复仇为生存的目标,于是,这一切就都化为乌

“你想你会得到什么待遇呢?”

有了。

“我知道!”土耳其人说,“报复!”

那么,难道不应报仇吗?难道应该任凭仇人逍遥 法外吗?

“一点也不错,你会得到一个基督徒的报复!” 骑士说。 “基督的教义告诉我们宽恕我们的敌人,爱我们

复仇,上帝的特权

的同胞。上帝本身就是爱!平安地回到你的家里,回 到你的亲爱的人中间去吧。不过请你将来对受难的人

先知那鸿从上帝那里得到这样的话语:“耶和华

放温和一些,放仁慈一些吧!”

是忌邪施报的上帝。耶和华施报大有忿怒;向他的敌

这个俘虏忽然哭起来:“我怎能梦想得到这样的

人施报,向他的仇敌怀怒。耶和华不轻易发怒,大有

待遇呢?我想我一定会受到酷刑和痛苦。因此我已经

能力,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那鸿书》1:2-3)

服了毒,过几个钟头毒性就要发作。我非死不可,一

面对种种罪恶污秽—流人的血,充满谎诈、强暴和

点办法也没有!不过在我没有死以前,请把这种充满

抢夺,尸首成了大堆,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上帝

了爱和慈悲的教义再讲给我听一次。它是这么伟大和

大有忿怒,上帝要向他的敌人实行报复。

神圣!让我怀着这个信仰死去吧!让我作为一个基督

从《那鸿书》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们

徒死去吧!”

所依靠的上帝是会报仇的上帝,万不以有罪为无罪。

这就是基督徒的报复。

这就是一切冤屈之人的出路。任何人受了冤屈,要不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

要伸冤?要!有了仇恨,要不要报,要!如何既报了

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

仇,自己又不再受苦呢?很简单,交在全能上帝的手

上。”(《罗马书》12:20)让我们在上帝的爱中自由,

中,让上帝去报仇,因为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

把报复的权利交给上帝,求上帝来医治自己的委屈与

应!”(《罗马书》12:19)

痛苦,从上帝那里求得仁慈、怜悯、平安和自由。

《那鸿书》不是教导我们要自己报仇雪恨,乃

最感恩的是,你虽受伤害,却能自由地成为对方

是大声提醒我们,上帝是公义的上帝,上帝必审判一

的祝福。在你的爱中,对方若悔改,那么他必定为自

切罪恶。因此,任何人依靠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依靠上

己对你的伤害而羞愧、不安和悔恨,良心的不安和悔

帝,就是要自己当神。到最后,即使一时报了仇,自

改比一切的惩罚更可怕;如果他仍然不悔改,那么永

己和他人也会成为复仇行动中的牺牲品。

远的惩罚将与他同在,而你却得到了上帝的赏赐。

宽恕,另一种复仇 安徒生曾讲过一个童话故事:一名骑士被俘了,

作者来自浙江,洛杉矶中国使命基督教会牧师。


42

山中休憩 身体的每一个零件仿佛都被拆卸下来,被一双慈爱的手调试、修理并抹上油…… 文/林鹿

天,不是一样吗?但周围的朋友都劝我换

在山上的那4天,食宿简单……我容自己像一根绷

一个环境休息,他们说:“休息永远不会

紧的弦一样放松下来,容自己像一件压皱的衣服那样

浪费。”

被抖散开,让山风吹着头发,看山涧的云雾升腾,长

一点就取消了这次旅行,就在家里休息4

5月底,我终于离开城市,来到碧瑶山上。

震撼,心中与壮美的大自然共鸣—大景阔心胸。

长地静静地凝望天空。

围着锅台饭桌转,满脑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久

必要的停顿,像是为以往的生活画上休止符。忘

了,会觉得只有这些事才是实在的,是离不开的。周围

却自己,被大小各色花儿吸引,对花儿说赞美的话,

的“物气”、“人气”都十足,“神气”则很稀薄。

扶一扶花枝,嗅一嗅花香,献上我特别的致意,别以

那么,有时候,走出去吧!离开我们日常生活的

为花儿听不懂。

环境,将身心抽离一段日子,与繁冗的事务隔开,跳

即使睡眠中,也能嗅到山间清凉空气中的一丝甘

出原来的圈子,想开一些,远一些,高一些,不让自

甜。心就如一朵花儿般,缓慢地舒展着花瓣,任洁净

己的心局限在手头琐碎的事务中。

的露珠凝结,静静地为明天储蓄营养。身体的每一个

汽车开始爬山。看见壮丽的山峰,山巅的云,和 山谷中的小溪,我很自然地想到造天地的主。人一来 到崇山峻岭中,就容易进入不常体会的宏大境界,让 人心生敬畏。诸天穹苍、山石树木都在对我述说造物 主的荣耀和能力。一首首赞美诗歌涌入我的心……

零件仿佛都被拆卸下来,被一双慈爱的手调试、修理 并抹上油,那种被保养顾惜的温暖沁我心扉。 “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诗篇 46:10) 有时我们会虐待自己,有时别人会任意使用我

山中,我住的房间有2扇窗子,一扇窗外有栋红砖

们,然而回到上帝所创造的大自然,身心就得到他的

小楼,住着一对年轻的韩国夫妻和他们的孩子,3个2

细心呵护。于是有一天,发现自己里外都焕然一新

岁到4岁的孩子在花园小径中骑着彩色的童车,母亲则

了。整个人好像不曾受过伤害般的新鲜、愉快,不再

悠闲地站在一边看着他们。看着这平和、欢欣的家庭

负载以往的重担。

之乐,我会微笑,心中荡漾着一种特别的温情—小 景有小思。

我知道这份轻快是天上来的祝福,我也知道还有 长路在远方。

另一扇窗子可以看见远处的山和山间的云海。每 天日出之前,我便去等待观看那群山之巅、云海之上 的日出。遥望云海浩瀚,群山逶迤,旭日东升,我会

作者来自中国,神学院毕业,写作、绘画事奉 上帝。


43

NO.117 2013 FEB

过日子 Walk Faithfully

“说的也是哈!” 文/一雨

孩子真有信仰吗?我对此一直有种固执的

后,她一直祷告呢!不管什么事都祷告,甚至帮我找

成见,觉得孩子即使有信仰,他们的信仰

车位都祷告呢!”我哑然失笑。

直接、单纯,但绝对不会深刻、透彻。

的主日学很棒。几个很有爱心的姊妹,带领着一群很

也一定很肤浅!他们对于上帝的认识虽然

结婚后,我跟着老公参加他们的教会聚会。他们

有一次,我问一个只有4岁的小男孩:“你信耶稣

可爱的小孩子。我喜欢在聚会结束后,去主日学的房

吗?”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当然!” 我又接着问:

间和孩子聊天。听着他们天真的话语,无论多么阴霾

“为什么?”他带着一脸的自豪,不假思索地回答

的心情也会转晴。

说:“不知道!” 我自然开始怀疑:让这么小的孩子接触信仰,到 底好不好?他们的知识和认识都太有限了!上帝,以 及上帝的话语,哪里是他们能够明白的? 话虽这么说,但有一个普遍现象,相信大家都 有体会,那就是给小孩子传福音比给大人传容易一百

有一次,我去得早了些,孩子们正在祷告,于是 我听到了其中几个人的祷告: 7岁的以诺—“亲爱的天父,求你保佑四川的小 朋友们,希望他们能有书读,希望他们也能认识你。 谢谢你让我们平安。” 4岁的丫丫— “天父啊,保佑那个,那个,快

倍!一天,我正在办公室看《耶稣传》,同事8岁的女

要结婚的丁阿姨,嗯,不是,是吴

儿在旁边玩耍。她跟着我看了一会,便抓着我的胳膊

阿姨,嗯,好像是。就是这样,阿

问:“阿姨,耶稣是谁啊?”我说:“耶稣是上帝的

们。”

儿子。”她瘪着嘴,不屑地说:“哪有上帝啊?”我

6岁的西门—“姥爷啊(因为

心里想着“随便糊弄她两句吧”,便说:“你看天上

他总听他妈妈祷告说‘天父’,他就

的云彩,多漂亮啊!怎么可能是自己蹦出来的呢?一

以为自己应该称上帝为‘姥爷’),

定是上帝造的啊!”

昨天妈妈冲我发脾气了,我心里可难

她歪着脑袋想了想,恍然大悟道:“说的也是 哈!”就这样,没多说一句话,没提到4个属灵的原 则,没提到耶稣道成肉身,更没提到基督徒的属灵生 活……一个8岁的小女孩相信了上帝,相信了耶稣!

受了!我不想惹妈妈那么生气的。求 你让我乖一些吧。” 11岁的大鹏— “亲爱的主耶 稣,谢谢你原谅我犯的错。我愿意原

更没想到的是,一年后的一天,我同事对我说:

谅小小,我知道他一定不是故意的。

“你知道吗?自从去年你和我女儿说了上帝的事之

就算他是故意的,我也原谅他了。”


44

10岁的小成—“阿爸父,虽然我爸爸没有了,

佛能看到那样温馨的画面:一群小孩子,蹦蹦跳跳地

可老师跟我说,天上的爸爸永远不会离开我。谢谢你

环绕在主耶稣周围,而主耶稣的手爱怜地摸着他们的

爱我,天父。”

小脑袋。一个最小的孩子,缠着耶稣不肯走,主便抱

听着听着,我发觉自己在默默流泪。看着那七、

起他来,对着人群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

八个小小的身躯,手拉手围成一圈跪在地上,一瞬

禁止他们,因为在上帝国的,正是这样的人。”(参

间,我的泪更奔涌而出。我羞愧自己先前的偏见,羞

《马可福音》10:14)

愧于自己的自以为是。我抬起头,仿佛看见天父慈爱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回转成小孩子的样式,像他们 那样,有着坚定的信靠,单纯的仰望,无伪的信心。

的脸,正对着这群可爱的小羊微笑。 《马可福音》中,耶稣常常抱起小孩子。我仿

作者现居山东省,高校教师。

《金陵十三钗》: 善还是恶?

文/一勤

拙劣的细节

事内容。加上刘恒的加盟,让我更加添了期待。

合理。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之前,我便一

直关注。先是听说改编于严歌苓的小说,

后又说因为大牌演员贝尔参演,要修改故

首先,电影中对约翰这个殡葬师,在处理上不够

经过几番修改,故事主要内容并没有变,仍是讲

约翰在电影开篇是一个自私自利、淫荡好色的家

13名秦淮妓女为救藏在教堂里的女学生大义赴死。像

伙,可在后来却俨然成了一位不顾自己、舍生救人的

影片宣传中所言,旨在讲善、爱和救赎。

伟岸神父。变化之大,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细节堆积与

我先看了严歌苓的小说,后看电影,对比之下, 我对电影的感受是:这只是一个商业片! 电影对比原小说,大结构变了许多,细节上尤 其拙 劣。

处理,是不能完成的。 在电影中,当日本兵冲进教堂,欲奸污学生之 时,约翰躲进了壁柜,欲关门而关不上。大概是忽然 想到了自己所着衣裳的身份(他穿了神父的衣服),


45

NO.117 2013 FEB

品艺录 Critiques & Reviews

整整衣服走了出来,这转变是突然的。约翰在电影里

不能自救,所以需要拯救,需要救主来救赎;性善论

是主角,这样的肤浅处理,难以令人信服。

则认为人靠着自己修行,弃恶从善,不断还原本来的

再有,女主角玉墨的大义赴死,也缺乏说服力。

善,便可得救。不需要救赎,也不需要救主。

电影里,她在学生决定跳楼之前,便做出了这个决

大多数中国人持性善论。不论是《金陵十三钗》

定。然而为什么呢?因为女学生书娟曾经引开日本

原著小说还是电影,都宣扬“善”。然而,此论点是

兵,救了她们。做为回报,她要替书娟死。再有,她

肤浅的,不能立住。试想,如果是你我,在战争和

看到了女学生们的可怜。

死亡来临之时,你会主动选择在备受折磨之下,痛

在劝说其他妓女替女学生赴会时,玉墨说,日本

苦地死去吗?结论是不可能!你我凭什么做这样的

人只是为了玩玩,不会对她们怎么样。这显然只是托

选择!?我们无论如何不愿替陌生人去死,哪怕是苟

辞,因为在后面的情节中可以看到,妓女们所做的一

且偷生!因为只要简单地想一想:“这人跟我有什么

切准备,都是为赴死。

关系?凭什么我要为她死?我死了,我的亲人怎么

而上述电影中的那些细节和说辞,显然不足以导 致这些秦淮女子甘愿替人死。试想,如果只是这些因 素,你我会去吗?

办?……”不消几分钟,一切的善便会烟消云散。这 才是人! 人确实也会产生“善”的念头,但只要稍加冷静

其实原著小说比电影多一个细节,就是玉墨深

思考,结果纵然不会从恶,也会选择冷漠。秦淮女子

爱书娟的父亲。她知道书娟便是她深爱之人的女儿,

这样做才更合理:即使答应替学生去死,也在走出大

为所爱的人甘心去死,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个重

门之前再转回来。

要的情节,电影舍去了,书娟和玉墨变成根本没有关 系。所以,在此情节的处理上,电影显得笨拙。

就这一点,电影倒比小说高明了。因为在电影的 最后,一个妓女后悔了。而小说里,13个女子像一人 一样全都甘愿去死。这样的情节很假,一个人尚且难

是善还是恶?

以说服,何况13个人? 侠女,只存在于人的幻想中。在武侠的世界里,

然而,我并不认为原小说的处理就合理。这关系 到一个重要的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别:人性本善,还 是本恶?或者说,在极危难之中,人会表现出善,还 是恶?

它是成立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靠着自己不能行 出善来。 也许你会说,南京大屠杀中,那些舍生救人的 西方传教士呢(如同这部电影中被炸死的神父)?他

不管是原小说作者严歌苓,还是电影编剧刘恒,

们不就做到了吗?这正是来自他们的信仰。这样的行

都将答案选为“善”。故有约翰在危急之中,忽然转

为,见证了上帝是真实的。因为不信,人只会变得越

变从善,玉墨也择善成了侠女—这是该小说和电影

来越冷漠,凭己力行善终难有真善,更难坚持到底,

成立的基本因素,和极欲宣讲的道理。

而真正的善,只能来源于上帝。

孔子作为东方哲学和价值观的代表,提倡人性 本善,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西方在《圣经》的教 导下,从来认为人性本恶。由此,引出两个系列的 理论。例如,人因为性本恶,只会堕落得更恶,完全

作者现居北京,全职写作。


46

文/海夫

忧伤

苦毒

律法

善的律

喊向空谷

苦,由内而外—

公正能依靠什么

圣灵的火

等回声

在恨中发酵出毒

律法?

生命唯一的活路

知道风中满有恩赐的道

将美好的事物染透诅咒

问题在于

说有光,就有光

还是独自

在这死地

是谁的律法

命立,就立!

掩面流泪了

祝福,难以降临

又是谁完全了律法

赞美

幸福

恩典

平安

无论险谷绝境

幸福就是真相

这样的灯下适合写诗

鱼回到水

患难逼迫

生命的本质

死荫的幽谷

鸟翔于空

无论洗衣做饭

最高,也是最低的本质

蓄满了恩典

浪子重归父家

日子琐碎

人啊,你提着灯笼找什么呢

寒夜,最适合写诗

人,安然于生命之源

都能由衷赞美

只能照见无底的愚昧

并赞美

喜乐,在眉梢筑窝

大光来了

创世就是爱

要照亮你,且住在你里面

回忆

骄傲

启示

怜悯

何等的荣耀

骄傲,人类最大的罪

当我们爱

主说:

上帝啊,你已让我出死入生

最黑的灯下黑

当我们把心在祭坛坦陈

我在十架上

在基督里新造

拿走这盏自义的灯吧

启示开始发生

饶恕了你们多少次

享受忘我的美妙

光,是这般纯净

幽暗转为午正

你就当饶恕仇敌多少次

回忆却如电击

从天上射来

不为别的—

是撒但拈花一笑

在心底发亮

爱,是永不止息

但这也是经你的允许

指向一个免于死的门


47

NO.117 2013 FEB

品艺录 Critiques & Reviews

救赎

劳动

大声说没有救赎主的人

爱,就是最大的悟

若没有劳动的饥与渴

就像婴儿口中建立的

最需要救赎

还苦思冥想什么呢?

任何与人民有关的诗歌

吃奶的能力

万物源于一也必归于一

生命都白白给了你

与心灵相和谐的弹奏

我们那么自然地去寻求

如同你我来自尘土

你却在求拜“悟”

都是不真实的

—为它的名

又归于尘土

看,它那天使的荣光

心,即便在黑暗

往返之间

正以最接近上帝的方式

也走上义路

怎能没有那全知的灵

凯旋……

盼望

历史

革命

除了永生的盼望

历史,HISTORY

真正的鸦片不是宗教

耶和华说:天怎样高过地

他望,皆为捕风

—他的故事

是革命—

我的意念就怎样高过你们的意念

可是

谁的?

革,再多再久的命

我的道路就怎样高过你们的道路

有多少心灵在盼望永生?

上帝的故事

若没有得着真生命

人却说,这是我的历史

鲜血就在同一块画布上 左一层,右一层 再涂再抹又一层 历史残酷地重复 谁听见了长鸣的警钟

真理

复兴

有比这定义更好的吗?

涉过一道道冬天的风景

枯骨要成大军

那在我们心中唤起的

信:所望之事的实底

以为那就是春天—

睡在尘埃里的要歌唱

纯净真实的生命

未见之事的确据

直到我完全枯萎

我的灵啊,当及早醒来

可触。可感……

真理却吹入骸骨

这地,就要苏醒

此刻,因上帝在场

真正的春天

—不是回到过去

灵魂伸展到时空之外

从一团泥的顺服与被造

而是指向未来

开始……

圣灵的风, 谁能挡得住!

作者现居中国成都, 从事文化传媒工作, 在《读城》杂志社任首席编辑。


48

春天 在一夜间盛开 —谈电影《入殓师》

文/七路

《论语 · 先进》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

一个民族如果无法正视死亡,也就无法正视鲜

话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活生命。中国历来对死亡有着极端的看法。生命的个

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

体在轻忽中被遗弃,美丽的死亡只寄托在诗人的辞赋

生,焉知死?”

里。国人对死亡总是有些忌讳,或是根本不敢正视,

孔子的意思,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活人的事情都

所以《入殓师》这部电影的译名一改再改。在香港上

弄不清楚,何况这死人的问题!不过,换个角度去考

映时,名字是《礼仪师之奏鸣曲》,在台湾上映时,

虑这个问题,我觉得未尝不可。那就是未知死,焉知

片名改成了《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其实,平实

生? 而且,还大有可能牵引出更睿智的哲思,品尝到

的《入殓师》是最好的名字。

更深长的意味。难道不是么?探究为什么活,必须先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雾气霭霭的天空,像是人生的

正视死—只有对终极目标有了答案,能正视与超越

迷茫,没有方向,没有梦想。这不仅仅是失业的小林

死亡,人生才能不过于灰暗,才能建立起对生命的渴

大悟再就业的内心挣扎,更是人生的一种折射。

求与尊严。驻足在至暂至短的人生中,也才会有安慰 和盼望。

交响乐团大提琴手小林,因为乐团解散,变卖 了高价买来的大提琴,带着温柔的妻子,回到乡下妈 妈留下来的家。虽然,家有些简陋;虽然,小林的父

亲在小林小的时候就和别的女人私奔了,但家毕竟是 家,曾经的温暖像老唱片的歌声一样,缓缓倾泻,让

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 》 (Okuribito),

人不由地生情。

就是一部关于死亡问题的电影,很唯美。泷田洋二郎 执导、音乐大师久石让配乐,温馨动人的大提琴,轻

喜剧的表现手法,贯穿整部电影,温情脉脉,又有很 大的张力。整部电影行云流水,那说不出的感觉荡漾

小林的妻子温柔娴静。两人相敬如宾,举案齐

在人心口,一圈一圈地慢慢漾开,最后直到人内心最

眉。这种夫妻之情很是让人感慨。小林因为私自花巨额

柔软的地方。

买了大提琴,等到要变卖的时候才和妻子说,妻子有些


49

生气,但仍很淡然,然后辞去工作和丈夫来到乡下。

NO.117 2013 FEB

品艺录 Critiques & Reviews

那个冬天变得特别冷。小林继续着入殓的工作,

如果这是一部中国电影,妻子大多一哭二闹三上

看到一幕幕的生离死别,看到最后亲情的谅解。在见

吊,然后两个人悲愤地离婚。如果是韩国电影,大概

习的这段时间中,他看到了“美女”(其实却是男儿

男人和女人一起浪漫地吃个饭,花掉最后的积蓄,然

身),他看到死去的母亲留下年幼的女儿,他看到寿

后双双殉情。然而这部电影中妻子的顺服,就像圣经

终正寝的爷爷,后辈以尊敬、爱戴献上亲吻……一切

中讲到的,夫妻间婚姻神圣的契约:男人愿为爱女人

的一切,让小林对死亡和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对

而死,女人愿为顺服男人而生。

死的敬畏和对生的渴望。

加缪说过,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

是死亡。小林找到的新工作—入殓,面对的就是死 亡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一具具的死尸。 小林第一次接触的,是一个腐烂两周的尸体。对

电影的高潮,在于诠释澡堂老板的葬礼,以及小

死亡的畏惧和对死尸的厌恶,使小林觉得自己也变得

林为自己的父亲入殓。在澡堂老板那里,我们看到了死

肮脏不堪。他呕吐,他在澡堂里拼命洗刷自己,洗的

亡的超越。那个老人这样感叹:“死可能是一道门,

已经不是身体而是灵魂。

逝去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总会再见

小林开始逃避,去看逆水死去的鱼。他陷入一

的。”老人超脱而旷达,真正做到了对生死的透悟。

种虚无中,死既是宿命,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老人

在为父亲入殓的时候,一开始小林不肯原谅父

说,是自然定理,人天生就是这样。人很自然地活在

亲。然而在为父亲剃去满脸胡须,为父亲洗去一身红

这种虚无中。

尘的疲惫时,他看见父亲手中的小石头,那是儿时父

人在死亡面前找不到生的理由。生或者死,都没 有意义和安慰。

亲对他的承诺,只是承诺变成了伤害。在死亡面前, 伤害也只是一种过去。小林原谅了死去的父亲。怀孕 的妻子在一旁(她接受了丈夫入殓师的身份),暗示

着生命的一次新的征程。 对于生和死,圣经诠释得最为美妙,圣经中讲的

然而小林看到了社长对死者尊严的维护,一丝不

是“出死入生”,不仅仅是知道死亡,也知道生的盼

苟,温柔且不失体面。死去的人不再是一具尸体,变

望,知道我们本是客旅。对死亡无惧,才会有生的勇

成了鲜活的生命,像花儿一样,倔强而美丽地在风中

气,也正是未知死、焉知生。

摇曳到最后的芬芳,定格在那庄重而美丽的静谧中。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在一夜间盛开。

泰戈尔说,“你引导我从我白天热闹的旅程去到黄昏的

春天在酝酿着生命,大地上的行者在继续。

孤寂”,那种黄昏的孤寂也许是对死亡最好的诠释。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

小林的心突然就安静下来,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

找到了可以让自己委身的职业。或许这已不是职业,

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

而是一种使命。当小林决定为之委身的时候,他唯一

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

的亲人—他的妻子,丢下了“肮脏”,回了娘家。 人对死亡,竟都是如此地恐怖。

作者现住中国,网络文字编辑。


50

小说:

看流年似水 他的命运是谁给的? 再者,为什么这世界有“好苹果”也有“烂苹果”呢? 文/梦非

入21世纪的后几年,千凡也跨过了自己的半个世纪。就在大学同学先后自教学岗位退休, 居家含饴弄孙之际,她却举家穿过半个地球,开始书写生命的另一页。 除了比同龄人早一年大学毕业外,她似乎什么都晚—工作晚,结婚晚,就连出国也

晚了许多。

1、塔里的女人 千凡曾被认为是“塔里的女人”,这塔,乃象牙塔之谓也。其实,她只不过是个old dream maker,凡事慢半拍,搞不清楚今夕何夕,而且非常惧怕远游,任凭许多机会流逝。 偶尔有一次赴美探亲,总共停留了6周,却有种说不出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知是因自己从事对外 中文教学,抑或从电视、影片与书籍里得来的印象,总之,对美国的一切她并不感陌生。离境之日, 她竟然莫名其妙地有那么点挥之不去的“乡愁”,仿佛这儿才是心灵的故乡,有她认同的价值和向往 的事物。 千凡尤其钟情美东,第二次只身前来就直奔纽约。住在老纽约客的同学家,承她热心带路,一日 之内逛遍曼哈顿区5座颇具代表性的大教堂,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校园。 来长住时就不同了,她选择落户在华人聚居的南加。南加小城有其优点,从卫星图看是栉次鳞 比,然而除了高耸的电塔,并没有什么高楼大厦。树木不甚茂密,更显得天广地阔。这里属地中海 型气候,干爽舒适,住了几年,连只蚊子也没见过。滨海公路往圣地雅哥的那段,一边靠海,一面傍 山,像极了南台湾高雄往垦丁路段中、枫港与车城之间的所在,就像徐志摩说的—“这天蓝与海青 与明洁的阳光……” 螺旋桨飞机不时自上空掠过,叫人忆起在空军基地度过的童年。 在这儿,一些自太平洋彼岸消失了的人物会不时地出现。新颖的市立图书馆藏书丰富、设备完 善,连张爱玲提过的《海上花列传》都有,但千凡已没啥阅读的兴趣了。年轻时代心目中的“英雄”


51

NO.117 2013 FEB

OC小说 Fictions

人物,终老斯地,他们的人生在这里落幕。 住南加最实际的理由是有亲人在,二姊千月移民洛城将近20年,事无大小幸而 有她指点。其实千月大她不过3岁,却俨然是她的“监护人”,恰似30年前一样。 而事实上,岁月已如轻舟,早就漂过了万水千山……

2、无壳蜗牛 时光倒移,已经出嫁了的千月,虽不认同千凡贸然离开公立中学教职的鲁莽决 定,在她只身北上谋职,居无定所时,仍然“收留”了她。 千月和大姊千卉很年轻就在北部郊区各置房产一幢。 千月的新屋是在一排二层透天、连栋的建筑内,坐落在“裕禧山庄”底,跟 “青溪山庄”同一大门出入却在不同边。千卉的新屋在青溪,依山坡而建,4户人 家一组,各有半个平面重叠(一家的阳台是另一家的屋顶),靠山的一边只有2根 细水泥柱支撑着。千月的丈夫鲁杰戏称“在厨房做饭得踮着脚,否则会垮掉”,幸 亏从没发生过什么山崩、泥石流之类的事件。千卉的房子后来租给了一对雅好花 草、爱潺潺山涧的“老外”。 千卉健美健谈,人又能干大方,是那种“出外风光好”、人见人喜的女郎。 千月则是“宜室宜家”的窈窕淑女,明眸皓齿,做得一手好菜。只有千凡,人如其 名,长相再平凡不过了,然而她伶牙俐齿,不让须眉,是黄梅调里—“脂粉不需 需笔墨,钗钿不爱爱文章”的那等人物。爸爸常叹道:“就可惜一张脸像面糊饦。” 幸而,眉宇间有一股子书卷味儿,即使是细缝眼小鼻头,气质也还不错。 年幼时,母亲曾调侃:“大姊梳个金头,二姊梳个银头,三姊梳个螺丝发鬏; 大姊住个金窝,二姊住个银窝,三姊住个狗窝。”话虽如此,千卉、千月在她的年 纪还在穿布鞋,而她早就穿上“生生皮鞋”了,且还所费不赀地烫了个鸡窝头! 然而多年后,她终究是连个狗窝也无,而是新流行语所谓的“无壳蜗牛”。 像吉普赛人一样搬了6次家,最后总算在千月回娘家坐月子时,进住了“裕禧 山庄”。 工作也不顺,千月介绍的贸易公司换了2家,在千卉丈夫沈勤开的公司里做了 几个月,才进入后来工作的报社,到那时为止,差不多有半年了。

3、黄昏的轻愁 11月一个秋意深浓的黄昏,千凡下班后搭车回家,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 猫王那首“Summer kisses, winter tears”的旋律不期然地出现在心底:“Never


52

thought that I’d travel all alone. The trail of

使人对岁月陌生,对自己陌生,“忙”就没了心,她

memories……”独自拥有一份记忆,的确非常寂寞。

可不愿这样—总得为自己的赋闲找个理由吧。

特别是今天,她望向窗外的眼神,有几分萧索。

开了房门,先把唱片放上机器,音乐便如流水般

巴士经过木栅站,华灯初上,临街的水果店门口排

倾泻而出。佛斯特的“I dream of Jeannie”,曲调优

满了柳橙、葡萄、文旦、苹果……要是在平日,她心底

美。Jeannie正是千月的英文名。泡一杯清茶捧在手

会升起一股暖意,然而这一天她辞了职。又失业了。

心,整个人蜷伏在沙发上,熄掉灯,任由月光照入,

70年代中期,台湾经济开始起飞,市场欣欣向

鸵鸟般,暂时啥也不必去想。

荣,加工区如雨后春笋,外汇存底直线上升。走过艰

新开发的社区,没有几户居民,她在“鸟雀呼

困的童年,千凡喜见眼前的好光景。生活在升平的繁

晴,侵晓窥檐语”的情境中醒来。住了3个多月,每天

荣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就值得感恩,至少免除

早出晚归,跟左邻右舍不熟。对面徐先生一如往常,

了匮乏的恐惧。不过,即使今日大卖场林立,她还是

悠闲地坐在自家二楼小阳台上抽着雪茄烟,杜宾狗趴

保持只取一瓢饮的心态。

在脚下。徐先生上海人,衣着讲究,在一家生意不坏

巴士经过建在半山腰的工专之后不久,千凡就到站 了。爬坡途中,与千卉的房客打了个照面。史蒂夫卷

的餐馆工作。太太本地人,4个稚龄女儿阶梯般排列, 都像猫咪一般地娇滴滴、软绵绵。

发覆额,很像《儿童圣经画集》里牧童大卫的模样,

山区冬季潮湿多雨,房屋外墙贴满了大小不一

穿着棉质衬衫外加背心。卡洛莱的长发挽了个髻,饱

的瓷砖。室内涂成白色,没糊壁纸或漆花样,十分阳

满的鹅蛋脸上五官均匀细致,穿着齐踝的碎花长裙。

春,但比“环堵萧然”又好些。屋顶是平的,以半截

二人同行,恍若古典画中走出来的一对情侣,可他们

矮墙与邻家区隔。

的行径在那年代是相当前卫的,还未结婚就已同居。 但他们都是温雅和气的人,千凡向他们浅浅一笑。

千凡搬张有靠背的圆椅坐在上面,居高临下, 避免跟徐先生“遥遥相望”,保留一点隐私,却是和

前面弯路上是瞿姓“大宅院”,花园里各色花

青山“相看两不厌”。大冠鹫在山头盘旋,“忽—

树都有:蜀葵、指顶、木槿、蔷薇、软枝黄婵、蒜香

而—悠,忽—忽—悠”的叫声,回响在整个山

藤……等等,真个是“杂花生树”。平常她会停一停

庄一带,好不寂寥。

脚,半为欣赏,半为休息。但今天没了心情,即使没

10月小阳春,山花都开了,朝阳如同化开的牛油

人知道她又失业了,却不免怯怯地,仿佛做了什么亏

一般,橙黄晶透地敷在原野的屋宇上,微风吹散了相

心事。

思树的卷发,显出闪亮亮的露珠耳坠。千凡忍不住轻

再上去是一片荒烟漫草。星月无光的夜晚,但见

叹。真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四年”,几乎已经不

满布着碎钻般的萤火虫,谁料20多年后,它们竟会濒

记得“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了。日记本上

临绝种?在短短的数十年中,台湾快速地走过人家工

的一首小诗,道尽她此刻的心情:

业革命后的100多年,生态破坏之严重可想而知。

也看山、看水、看云、看风 看春、夏、秋、冬之不同;

4、山居岁月

还看人世的痴愚,人世的倥偬 静默地看,乐在其中。

千凡沿柏油路而上,心里盘算隐居一阵子。忙碌

对城市,她只想有轻轻走过的缘,她爱极这种万


53

事不关心的“山居岁月”。

NO.117 2013 FEB

OC小说 Fictions

门越户,传到千凡住的二楼。只是还没碰过面,不知 她是环肥还是燕瘦?

5、热闹的生涯 6、郁家太太 前一个月,甫自航空公司退休的爸爸不放心小女 儿独居僻静山区,来此间陪住。二人曾一起走访附近

有一天,千凡从外面回来,一位邻居正和“新

的小教会。他回去后,一位美国宣教士固定来跟千凡

妇”聊着天儿,把千凡从开着的大门叫了进去。郁太

查圣经。除此,她几乎处于与外界失联的状态。她生

太30岁上下,中等身材,有一点姿色,操着闽南语。

活简约,时间都花在读圣经和古书上。

她简单叙述自己的过去:前夫和她育有3男。某

父亲在美国学领航时接受了基督教信仰。故而,

日,他在庙里求了一签,签上的话是那日不要往东南

圣经里的创造主对千凡来说,天经地义是她的上帝,

走。然而由于工作的需要,必得往那方向去,她怎么

圣经的教导是唯一真理;然而,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却

劝都不听。后来果真出了车祸,他骑的摩托车被撞,

是截然不同的一套思想与伦理,她想弄清两者之间的

因而身亡。

关联,因为她两个都爱,却都不够明白,她想要追根 究底。 隔年2月中,千月带着女儿回到山庄。小囡满6个 月了。有了婴儿的啼哭与笑声,山上热闹多了。千月 跟邻居较有话说,互动频繁,不似千凡的深居简出。

郁太太是经友人介绍认识郁先生的,据她自己 说,若非迫于生活需要,她不会改嫁;郁先生愿意抚 养她的3个儿子,孩子们那时还住在亲戚家…… 千凡本来打算对她说许多郁先生的好话,免得她 感觉委屈,听她这么一说,好像对他并无感情,便把

3月初,宣教士介绍千凡到她本人学国语的语文中

话咽回去了,只为她感到万分遗憾而已。3个男孩终于

心接受训练,预备做一名中文老师,她的隐士生涯随

搬来了,长得还挺可爱,只是不时会听见他们彼此用

之告终。她兴致勃勃地勤加学习,开始另一种崭新的

脏话对骂。而郁太太开口“驼子”,闭口“驼子”,

生活方式,她的学生东、西洋的都有,听他们牙牙学

令人听在耳里很不舒服。

国语,可以忘忧。

千凡搬到山上来之前,在城里教会认识一位姐妹

差不多同时间,隔壁搬来了新邻居。郁先生是五

美红,她跟郁先生一样鸡胸驼背,千凡常为她感到心

福楼的厨子,是徐先生的上司,也是道地的上海人,

疼,既不能趴,又不能躺,多么难受!她常牵着美红

皮肤白净、衣履光鲜,只可惜身躯伛偻。他年逾不

的手一起过马路,美红像小女孩一样单纯,信赖地让

惑,尚未婚娶,但他洁身自好,开着漂亮的黑包车出

千凡握着手,千凡有一种被需要的踏实感。

入,看起来十分“海派”。他精明能干,有一副大嗓

千月有一次跟郁太太一同搭计程车,听她说:

门。经由徐先生介绍,买下了隔壁一户,据说是将要

“我才不要跟驼子一起出去呢!”事后说给千凡听,

成家了。

千凡很生气,觉得她不够厚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时常看他积极地购置家俱,请

不久,千月发现自己又怀孕了。8月里,母亲大人

人修砌围墙,辟出前院,做个大红门,油漆粉刷一番。

从南部来到山庄住了一段时间。11月上旬,千月索性

1个月后,鞭炮噼哩啪啦大响的日子,新娘子终于

带着1岁多一点 的 女 儿 再 度 投 奔娘家去。好在国家

迎娶进门。自此,每晨可以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穿

为空勤 人 员 在 市 区 里 新 建 的 职 务 官 舍 完 工 , 鲁 杰


54

分配到一户。 隔年2月中,又是千凡一个人打头搬进新居,原本 每天得换三道车上班的情形,有了很大的改善,可她 从此又结了尘缘,再不敢说“心远地自偏”。

打击加在一起,以致悲愤交集自杀了,千凡几乎不敢 相信。 她那时年纪轻,阅历浅,又有自己的悲与欢,无 法将这些事情想透。 时隔多年,蓦然回首,才生出好多问号。

7、温暖和哀伤 8、如是我思 千凡的学生里有好几位日籍太太,老中青都有。 她们多半是商人妇,如某药品公司总经理夫人等等,

究竟是谁,或说是什么,真正毁了郁先生?

生活优渥,有钱有闲。她们对千凡好极,每逢东、西

最直接的,会想到是郁太太。然而一个害人者,往

方节日,送她各样礼物。从神田精养轩的巧克力、五

往也是一个受害人。无论受害者、害人者哪一方,他们

目寿司到毛衣、毛袜、手染布,甚至绣花伞都有。

岂不都活在一个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社会里,呼吸着

小林太太因先总统蒋公没有要求日本赔偿八年

彼此吐出的空气?就像后来她的公公所说的,连打个

抗战的损失而感念不已,除了自己排几个钟头的队去

呵欠、伸个懒腰也会碰着人呢。而伤害就像涟漪效应

国父纪念馆瞻仰遗容以外,朋友来还一次又一次地陪

一般,一圈圈地扩散开来了,谁能终结这恶咒呢?

他们去。千凡训练她参加演讲比赛,她感激得无以复

是什么影响了郁太太的观念与心态?什么样的环

加。回国前把千凡请到机场,向所有员工介绍自己的

境使她变得如此冷酷,利用了一位身残者却反过来嫌

“老师”,接受众人的行礼并献花。

弃他,跟一位外型特殊的人一起出门会比这种居心更

小田太太出生在东北,18岁以后才回到日本本

可耻吗?究竟她跟郁先生谁更不正常?

土,最喜欢的歌曲是《何日君再来》。她陪千凡剪头

她曾在与人聊天时,大声说出郁先生没有生育能

发,邀她回家,视她为女儿,还说想带她回大阪留学。

力,难道这可以成为她不守妇道的正当理由吗?他辛

山本真理子常被千凡逗得哈哈大笑,然后又紧张

辛苦苦地营造一个家,外出工作时,大门前却经常出

地摸摸眼角,唯恐笑出皱纹来。这些可爱的女人丰富 了千凡的生活,增加她的见闻,温暖了她的心。 新的生活圈子里有形形色色的外籍人士。从爱 尔兰水手、法国空中少爷、英国绅士到日本教授、美

现一部来历不明的摩托车,邻居们也都没吭气。 究竟是怎么样的文化产生了一个郁太太?她活在 恐惧之中,而且她的恐惧竟成了真,她失去了她的前 夫,遂让一支签或一本黄历决定她的生活行止。

籍医生……当然,最多的是各地各方的宣教士。他们

难道因郁先生体型异常,就被剥夺了快乐的权

这所语文学院是唯一有圣经课程的语文中心,而千凡

利、没有幸福的可能?难道他选择婚姻是一种错误,

自幼接受基督教信仰,很自然地被派为宣教士讲授中

他活该受辱?

文。这样的变化,使她几乎忘了她的田园梦,忘了她

千凡觉得这是一个悲惨世界,比雨果笔下的更悲

的王维和陶潜,她的郑板桥和储光曦,忘了裕禧山庄

惨,但令她更希奇的是,许多人活在自己制造的乌烟

以及那儿的天光云影。

瘴气之中,却能毫无感觉,并且还活得不错。

所以,当消息传来,说郁先生因妻子感情出轨被

英国作家哈代在他的小说《苔丝姑娘》里,借着

他撞见,餐馆生意走下坡,自己健康情形变坏,几样

她和弟弟的对话道出:“这世界好像一棵苹果树,有


55

NO.117 2013 FEB

OC小说 Fictions

好的苹果,也有烂苹果。”天真的弟弟问:“那我们

对于既定的事实,他们无能为力,珍妮无法改变

是在哪一边?”苔丝说:“在烂苹果这边!”从后来

因生病而变形的身躯,但他们不看他们缺少的,而为

的悲剧看,她真是不幸言中。然而,苔丝只是个虚构

所拥有的感恩。上帝点燃了他们内在生命的火焰,散

的人物,她的命运是哈代给的;那么,郁先生呢,他

发出那蕴藏在里面的一份光与热。

的命运是谁给的?再者,为什么这世界有“好苹果”

他们从不问“为什么?”,他们只问“我当做什

也有“烂苹果”呢?

么?”

9、珍妮师母

10、加州时光

几年后,千凡遇见了丽美,又一个身躯娇小却扭

艾伯特 · 韩蒙的歌里“从不下雨的南加州”,今

曲的女孩,同样的温柔与单纯,看见她就好像看见美

年下了好多雨。从那年代到如今,加州改变的远不只

红,但丽美没有美红幸运,连亲娘也不疼她。

是气候。但雨量丰富,省却了浇花洒草的工夫,未尝

千凡想起一段往事,中学时代曾和千月参加一个

不是一件好事。

夏令营。在阳明山一处花木繁茂、蝉声如织的营地,

父亲给千月起的小名“燕子”还真不错,她总是

每到夕阳西下,一群同龄少女便静坐在一层层半圆形

飞来飞去的。千凡和肯尼受托照顾门户,油价上涨、

的露台上听圣乐。那优美的乐曲和幽静的环境,使正

物价波动,他们索性安步当车来往两家之间,不唯达

在多愁善感年龄的她俩各怀心事。

到运动健身的效果,还乐得一路欣赏沿途住户那些朝

那位温柔体贴的美国师母珍妮,后来和千月通信 很长时间,她的爱心,那些安慰、鼓励的话语,曾经 陪伴千月走过情绪不稳的青春期。

朝花开、姹紫嫣红的小圃。 一边走,千凡一边想着克利斯汀教授的儿子和儿 媳。十几年来,他们从多个国家收养了不同家庭的17

珍妮师母是一位神学院院长的夫人,有一张甜美

个孤(弃)儿。小约书亚曾患脑水肿,因全家人的同

的脸,永远带着笑容,一边走路还一边吹口哨。很难想

心祈祷,好几次从死门前被救回;拿但业四肢缺少关

象,她幼年因罹患骨结核而长成伛偻,身高只有4尺10

节,经吉姆和仙蒂的耐心训练,已经可以自理;葛札

寸,她的丈夫—高大英俊的卡尔却深深地爱着她。

跟绝症抗争一年多了,还要胜过从出生地带来的另一

他们年轻时排除万难,舍下亲情和舒适的环境, 顺从上帝的引领,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苦难的中国。

宿疾。好几个孩子都在“吃长饭”的年龄,他们靠着 一间小印刷铺,能维持得了吗?

他们有一对健康正常的儿女,大卫和乔艾丝,幼年与

金融风暴带来经济不景气,许多人银行里有可观

父母一同经历了中国的离乱岁月,以及战后的艰苦生

的储蓄,又有好几个不动产,尚且在担忧。千凡却只

活。因着他们一家的献身,不知多少人的命运被改变。

怕自己“恩慈帐户”里的存款太少,“爱心证�”的

珍妮积极的信仰带给无数人以希望。她特别关注

资金不足。

孤儿、残障者和心灵受创、寂寞的人。她没有怨叹自 己时运不济,身体矮矬且不健康;而卡尔则越过一个 外形不完全、有着某种程度残障的躯体,看见了一颗 美丽的心、一个珍贵的灵魂。

作者来自台湾,现住美国洛杉矶。


56

杂志索阅/奉献单

Magazine Request / Donation Contribution Form

请正楷书写姓名Please Print Your Name

先生Mr.〔 〕 女士Ms.〔 〕 中文姓名 英文姓名

《海外校园》出版品 一、《海外校园》丛书

( Last Name) (M)(First Name)

地址Mailing Address:

1.游子吟(繁、简) 2.我为什么不愿成为基督徒(繁、简) 3.相遇在永恒

(City)(State)(Zip code)(Country)

4.寻梦者

电话Tel: 电子邮址Email: □ 若以上是新地址,请附旧地址于下:

5.与子偕行

※我愿索阅 (我是〔 〕新订户 〔 〕续订户) □《海外校园》双月刊 份数 □《举目》双月刊

份数

※我愿为下列事工奉献:

6.心的呼唤 7.花开的声音 8.心里揣着一团火 9.世界观的交锋(繁、简) 10.十架下的春天

经常费 $_____ 福音事工( 海外校园杂志、爱嘀咕电刊、爱看网、爱问网)$ ____ □ 造就事工 (举目杂志、建造教会领袖事工、校园&海归事工)$____ □ 网络教学事工 $_____ □ 其他事工 (________________) $_____ □ 同工生活费 (为____________) $_____ OCM reserves the right to reallocate funds to where the ministries are most needed. ※奉献方式: (美国地区可获免税收据)

11.另一扇门(简)

12.众里寻他千百度(简)

网上奉献:oc.org/donation 美金支票(抬头请写OCM) 其他货币支票(抬头请写各国代理处) □ 信用卡 (Visa or MasterCard only) 卡号Card Number: 持卡人Card Holder: 到期日Expiration Date: / (Month/Year) 签名Signature: 信用卡地址Billing Address: 电话Tel: 金额Amount:US$ 此奉献为 □一次性 □按月领取 □按季领取 □按年领取 从 年 月起,至 年 月止

18.走过古老的从前—考古与圣经

13.神的圣言—圣经的权威 14.神的圣言—圣经的诠释 15.姊妹的角色(繁、简) 16.超越信仰的迷思(繁) 17.走出信仰的误区(简)

本机构经费主要来自基督徒的奉献。欢迎您按个人能力参与支持。《海外 校园》杂志一年6期,美国本土24美元,其它国家36美元。《举目》杂志亦 同。也欢迎按心中感动,为上项其它事工奉献。

海外校园机构:OCM Tel:(310) 328-8200 Fax:(310) 328-82071753 Cabrillo Ave., Torrance, CA 90501, U.S.A. 加拿大代理处:CCEF(加拿大校园福音团契)Tel/Fax: (416) 496-8623 Suite 718, 5863 Leslie St, Toronto, ON M2H 1J8, Canada 新加坡代理处:Singapore Every Home Crusade Co. Ltd新加坡逐家文字布道会 No.8, Lorong 27A Geyland Road, #02-04 Guilin Building, Singapore 388106 Tel: 6744-7355 Fax: 6744-7266 香港代理处:Virtue & Wisdom Link Limited, (德慧文化图书有限公司) Flat B , 2/F., Wing Kwai Factory Building, 2-8 Wang Wo Tsai Street, Tsuen Wan, N.T., Hong Kong, Tel: 24074000 Fax: 24074111 纽西兰代理处:Overseas Campus New Zealand P. O. Box 26249, Epsom, Auckland 1344, New Zealand. Tel: (09) 833-6382 澳洲代理处:OCCCM Hua En Tang Western Church(墨尔本海外华人 基督教会西区华恩堂)Attn:Esther Lee.69 Aldinga St, Blackburn South, Victoria 3130, Australia, Tel:(03)9899-7933

二、学人事工 1.海外中国学人事工 2.Ripening Harvest 3.走近心灵—如何向大陆人传福音 4.流泪谷—中国学人灵命成长的障碍及出路 5.海归手册 三、简体字小册 1.心灵之旅 2.悬崖边的跃身 3.青鸟和金鹿的追寻 4.天问—对苦难的反思 5.只在一转念 6.漫漫长路成归途 四、影碟(VCD) 1.教会历史 2.中国教会史 3.家庭生活


圣经浅悟

文/张霞

(图/英德)

从《创世纪》到《启示录》,

那血叫宝血,能够洗涤罪恶

洁白的纸页翻飞如羽

从亘古流到末日

轻轻扇起,一个最为沉重的话题

一场关于人类的救赎史,

关于生死和天堂地狱

由耶稣拉开了序幕

伊甸成为最遥远的国度,

为罪痛悔的泪水,洒在上帝的脚前

从一颗禁果开始

祝福的雨,降在干裂的田

人类,从此走向了地狱

感恩的心弦齐鸣,震开穹苍 露出了耶和华的笑脸

看着自己创造的美好毁于一旦 上帝的心好痛,

当天堂和地狱成了两个永恒对立的国度

让独生爱子成了替罪的羔羊

谁在与上帝同行,谁还在与蛇共舞?

以爱浇灌出浴血的十字架 作者定居中国河南,自由撰稿人。


《掌控》王雪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