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前一本攝影書 Work in Progress《半成品》的廢墟主題。深受 廢墟空間本身的殘破美感吸引的同時,行走於內部被賦予極為高度 的自由,讓壓抑許久的緊繃狀態得以短暫在此灰色地帶獲得解放。 隨處可見的塗鴉、被搗毀的物件以及生長數年的植被有機物,廢墟 提供一種庇護所的想像,與日常產生強大的斷裂感:對時間的感知、 道德規範的崩解,亦是獲得權力感的一種途徑。跳脫永無止境的日 常輪迴,有層次的進展給予自己強烈的新鮮感。
廢墟的空,不僅只是再現人去樓空的破敗視覺,而是場域的另一種 存在方式。置身現場的當下,我試圖想像荒廢前的各種景象,人聲 鼎沸、燈光的溫度、人與空間互動的歡愉氛圍,這些畫面在人完全 被抽離後產生了荒誕矛盾感。明明都是活在同個空間,時間的作用 卻是不均一的,廢墟內部像是產生了排他性,有意識的拒絕與這個 世界持續同步,以格格不入的狀態抗衡。當身為訪客的自己離開此 處,與日常接軌,裂縫便再次縫合。
日常,非日常,日常。
此書命名為《The Aftermath of _____ .》,Aftermath 一詞 譯作後果、餘波、起伏不定的狀態。對台灣大部分的廢墟而言,它 未必被定位在建築空間的盡頭,尤其是都市風貌變動快速的台北, 廢墟多以過渡期的型態存在,失去居住功能性並等待被人發現的空 間。照片無聲且沈默,顯得格外安靜,時而嚴謹時而優雅。當廢墟 即將被拆除,徹底消失在眾人記憶前的空窗期,我為一間又一間的 廢墟拍攝空間肖像,作為它們曾經在場的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