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measurable Distance

Page 1

國立交通大學 建築研究所 碩士論文

無法量測的距離 —以建築現象學探討空間深度

Unmeasurable Distance --- The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of Spatial Depth

研 究 生 : 簡婕婷 指導教授 : 龔書章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月



無 法 量 測 的 距 離 —以建築現象學探討空間深度

Unmeasurable Distance --- The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of Spatial Depth

研 究 生 : 簡 婕 婷 指導教授 : 龔 書 章

Student : Chieh-Ting Chien Advisor : Shu-Chang Kung

交 築

所 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Colleg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chitecture October 2015 Hsinchu,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中華民國一百零四年十月


摘要

建築空間的完整始於使用者的駐入。若以梅洛龐帝的現象學觀點來看,人類身體與建築之 間存在著一個連接兩者關係的「能力」,主客體兩者共構才有「空間」的存在。儘管這樣 抽象的概念與一般所理解的建築有所不同,本文乃嘗試以理性的角度出發,從剖析人體「感 知」空間的最主要機制—即人類演化過程中雙眼觀看空間客體與大腦相互運作的過程,了 解到視覺何以成為我們感知空間最主要的依據,並與真實經驗「空間迷向」的案例來作討 論。 在設計上首先藉由透視與反透視的案例來回應梅氏論點中的「深度」空間的落實。並在西 方傳統定時定點的透視法則外,以中國園林歷時性的觀點來看空間的組構。然而當辨識空 間深度的構成要素消失時,視覺對空間的掌握開始失落,它不再成為感知空間的主導能力; 因此本文後半段將著墨於動線的區隔與空間深度的消彌,來探討視覺與身體兩者關係抽離 後的張力。最後再根據身體其他的感官 ( 聽覺、觸覺 ) 探討可作為連結空間的潛力。 全文企圖以這樣的脈絡梳理出個人對於建築空間的思考方式以及設計發展過程,並把抽象 的空間感知經驗歸納並圖像化,以此探索空間中主客體之間所存在無法量測的距離。

關鍵字 : 深度、感官、透視法、空間經驗、動線、儀式性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will be completed only when the users are involved in it. From the theory of Merleau-Ponty's phenomenology, there exists an ability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architecture, which connects the "space" when the subject(human) and the Object(architecture) are coexisting. Although this abstract concep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perspective, in this thesis I still try to analyse the main mechanism of the human perception of space in the rational aspect - namely the evolution of the process between the human eyes and the brain when seeing. That's why the visual sense becomes the main ability in spatial perception. Meanwhile to discuss it with the real-life experience "Spatial Disorientation". In designing process by using the perspective and anti-perspective to respond the "Spatial Depth" from the Merleau-Ponty's theory. Besides, by taking the diachronic viewpoint from Chinese garden to analyse the space structure, in order to replace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at a fixed time and location). However, whe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spatial depth were disappeared, the visual sense begins to lose-control of the space. It's not the dominant perception of space anymore. Therefore, to discuss the tension detaching from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 body and the visual sense,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the segment of circulation an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depth. And in the end, trying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connection in the space which based on the other senses (hearing, touch) . The study processes are organizing the context of personal thinking of architectural spa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methods. In addition, to visualize the abstract spatial perception into graphic. The goal of all is to explore the unmeasurable distance between the the subject(human) and the Object(architecture) in the space.

Keywords : depth, perception, perspective, spatial experience, circulation, ritual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導論

1

1.1

人類演化與空間感知能力

3

1.2

空間深度與透視法則

7

1.3

破透視與反透視

9

1.4

空間深度的消彌

13

1.5

視覺之外

14

1.6

小結

15

具象與抽象之間

17

2.1

潑灑出去的光 — 台北市長官邸路燈提案

21

2.2

迴旋牆 — 台北市長官邸圍牆提案

33

拼湊出來的城市

47

3.1

凝視下的街道 — 台北市長官邸基地分析

51

3.2

被遺忘的視與窗 — 捷運新北投沿線住宅設計

63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在平面之後

83

4.1

視而不見的山谷 — 寶山水庫觀星營地

87

4.2

藏起來的空間 — 街屋與二米四小屋

105

不同感知的深度

117

5.1

120

聽出來的空間 — 內灣深山中的漸凍人安養院

結論

139

參考文獻

143

作品表

144

簡歷

146


0


第一章

導論

1.1

人類演化與空間感知能力

1.2

空間深度與透視法則

1.3

破透視與反透視

1.4

空間深度的消彌

1.5

視覺之外

1.6

小結

1


圖 1-1-1 左 : 更猴 (Plesiadapis)、中 : 猿人 (Pithecanthropus)、右 : 直立人(Homo erectus)

(a) 蜥蜴

(b) 馬

(c) 虎

(d) 人

圖 1-1-2 各種動物的雙眼視覺區域與人類的比較。 (淺灰色:雙眼重疊視區 、 白色:單眼視區 、 深灰色:盲區)

圖 1-1-3 美軍以巴倫尼旋轉椅做感知平衡測試

1

圖 1-1-1 中、右 : http://www.harunyahya.com/image/national_academy_of_sciences/upright_walking.png 左 : http://antropogenez.ru/uploads/tx_antropedia/Plesiadapis.jpg 圖 1-1-2 : 《基礎雙眼視覺學》,陳揚捷 著,頁 3。臺北,新文京,民國 103 年。 3 圖 1-1-3 : https://studyaviation.wordpress.com/2014/06/13/ 2

2


1.1 人類演化與空間感知能力

"In the beginning there was the foot." — Marvin Harris 關於視覺如何成為我們感知空間的主要能力,可以從一百八十萬年前的人類演化開始談 起。當時從四肢行動的靈長類轉變成雙腳直立行走的直立人(Homo erectus),不僅解 放了雙手作為身體支撐的束縛,間接帶來後續文明發展的起源;更成為影響人類至今感 知空間能力的兩個主要關鍵。其一是雙腳直立行走代表著人類的棲地脫離樹梢,四肢擺 盪在樹林移動的能力被消彌,維繫人體基本行走的平衡感也不需要像鳥類飛行等高度複 雜化的機制,因此人類空間感知的能力逐漸退化,視覺取代聽覺等其他感官成為人類辨 識空間最主要的依據。 其二是直立行走取代四肢移動的方式也代表著視線範圍的改變,對照人類祖先最古老的 類靈長類哺乳動物,更猴 (Plesiadapis),其雙眼位在頭部的兩側,如此的構造提供廣大 且無死角視的線範圍,有助於判別獵食者的出現;然而漸漸演化成直立行走的人類,雙 眼的位置也從兩側逐漸往頭部前側集中,自此發展出感知三維空間最為關鍵的能力—雙 眼立體視覺 (Binocular Stereopsis),雖然比起前者犧牲掉了廣大的視角,但對於空間深 度的掌握卻能更加精確。 由這樣的發展我們理解到人類身體對於空間感知所帶來的限制與機會,而對於生活中的 真實體驗,接下來將以航空界常見的「空間迷向 1」(Spatial Disorientation) 與巴倫尼椅 (Barany chair) 的實驗來作討論。 當飛行員身處在沒有可作為目視參考的高空中航行時,一旦飛航出現異常駕駛員往往必 須在短時間內做出決定;而缺乏儀表訓練者則可能「下意識」的以身體空間感知做為判 斷,忽略「顯意識」儀表上的數據而造成意外。事實上,根據歷史的數據也顯示出,一 戰時期協約國的戰鬥機飛行員,因為死於進雲「變動作」的機率,甚至要大於被敵軍擊 落的可能。可見視覺先決的「目視飛行」對早期飛行員所帶來的高風險不可小覷。 或許多數人無法擁有駕駛飛機失去空間感的經驗,那麼一般人可改以巴倫尼椅的實驗來 體驗。只要有一張旋轉椅就可以簡易模擬這項試驗,受試者只需要戴著眼罩與耳罩坐在 一張旋轉椅上,並在椅子轉動後指出認知的選轉方向,而當轉速慢到一個程度受試者則 會認為椅子已經停止轉動;直到椅子真正停擺不動時,受試者卻 " 認為 " 椅子正轉向另 一個方向。由這個實驗再次證實失去視覺依據的人體對空間感知判斷是多麼地薄弱,視 覺成為人類主體與空間客體兩者之間最基本的主要聯繫。以此回應梅洛龐帝的現象學觀 點,人類身體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個連接兩者關係的「能力」,主客體兩者共構才有「空 間」的存在,視覺成為空間產生的一個發展的起點。

1

本 資 料 參 考 閻 駿《 淺 談「 空 間 迷 向 」 和「 儀 表 飛 行 」》。 資 料 來 源 :https://studyaviation.wordpress. com/2014/06/13/ 3


畫家陳其寬說: 「我基本上是想用種種不同的方法去看,從上看,從下向上看,從谷底看。⋯⋯我有一 次畫一張山水,有一筆畫歪了,本來想放棄,但就在這一瞬間,突然有一個新的印象呈 現:如果我把山彎過去,不正合我以前的一個實際經驗嗎?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匯合。第 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我被徵去做翻譯。由重慶派到昆明受訓,再從那裡作軍機到印度 的雷多。當時坐的飛機條件很差,大家等於坐在地板上。飛機飛過了駝峰到雷多附近的 飛機場,在下降時轉得很快,它一轉簡直和地景垂直。那時從飛機窗口向外面看,茶田 都變成立的。很妙的是,看到的是茶田立面的景致,不但是立的,而且飛機在轉,立景 便一直的動變。這個印象很特殊,很深。我畫那張山水時,這個印象突然回來了。我由 是順著我錯落的一筆發展下去,索性把山畫得歪下去,而且越歪越多。如此便發展成這 樣一張畫。」 葉維廉著《中國現代畫的生成--和當代藝術家的對話》

1

4

圖 1-1-4 : http://www.chenchikwan.com/images/gallery/catalogue/new/06/14.jpg


圖 1-1-4 陳其寬作品 《迴旋》

5


O

O'

Ro Lo 圖 1-2-2 杜勒的透視法輔助儀器

Ro

O'

Lo

O

圖 1-2-1 遮蔽物阻擋下的單眼視區

圖 1-2-3 以單眼觀測物體進行透視描繪

圖 1-2-4 杜勒的透視法模擬圖

1 2

6

圖 1-2-2 : http://www.kenney-mencher.com/pic_old/1300_1700/durer_perspectograph.jpg 圖 1-2-4 : http://www.mathe.tu-freiberg.de/~hebisch/cafe/duerer/liegendesweib.gif


1.2 空間深度與透視法則

「深度比起其他空間向度更能直接地迫使我們摒棄關於世界的偏見,並且重新發現世界 呈現給我們的初始經驗;可以說深度是所有的向度中最具有關於『存在的』(existential) 特徵。因為深度 ( 在這裡伯克萊 1 的證明是正確的 ) 並非外加在客體本身,而是非常清 楚地隸屬於對客體的視野之中,而非依附於物體之上。2 」 —梅洛龐帝《感知現象學》 如同前一個章節所提及,人類雙眼的位置隨著演化從兩側集中到頭部前方,因此提高了 雙眼視野的重疊範圍,也就是所謂的雙眼視區 (Binocular Visual Field)。關於單眼視區 與雙眼視區的差別,將以圖 1-2-1 來作為說明。OO' 代表視線中的遮蔽物,Lo 與 Ro 各 為左右眼的單眼視區—即 Lo 是右眼被這遮物阻擋之下僅有左眼能看到的視區,反之亦 然。而眼睛內部的視網膜實際上只能成像出上下左右顛倒的二維畫面,第三個維度的生 成必須藉由大腦接收雙眼視區之外的單眼視區內的訊息,藉此整合出具有深度的三向度 空間,即為雙眼立體視覺 (Binocular Stereopsis),空間的深度也因此而完整。 建築的生成仰賴大量的圖面與模型,其中是以跨越二、三維最為有效的透視圖—比起純 粹 " 二維 " 的平面、立面或剖面—更容易讓一般人去想像空間建構的可能性。「希臘哲 學家 Democritus 和 Anaxagoras 發表了第一篇和透視有關的論述制訂了線性透視的規則: 一旦確定了中心視點後,所有的線條都必須集合在此視覺目光的投影點上,如此一來就 會產生遠近效果 3」。試著分析杜勒發明描繪透視法的方式,一方面了解傳統西方定時 定點的透視法則,另一方面再次印證「空間深度」存在於人類主體雙眼和客體被觀物之 中。 杜勒的繪圖裝置是以在畫者與被觀物之間置放一個 Alberti's Window4,三者的位置必須 固定,然而關鍵是畫家必須只使用一隻眼睛去觀看 Alberti's Window 上的畫面,避免左 右眼視區的差異而產生干擾,如此才能精確地在圖紙上描繪 " 三維 " 的畫面。事實上整 個過程就是在消除主體與客體之間「深度」的作法,可想像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個透明視 窗,再把主體單眼中的客體定著在此透明視窗上。原本雙眼與大腦感知空間深度的運作 模式被迫抽離,此刻似乎主體雙眼成為擷取客體擺置畫面的一個工具。而這樣定時定點 的觀察法也深深地影響著西方建築的生成方式,因此具有軸線性及符合消點準則的布局 成為主流。

1

喬治·伯克萊(George Berkeley) 在他的《視覺新論》中,他研究了人們在只有兩個維度的視網膜上如何 知覺到深處的第三維度的問題。他認為,人們知覺到深處的第三維度是由於經驗的結果,即視覺印象與觸覺 和運動覺聯合起來的結果。運動覺則是眼睛在不同距離注視對象時由於適應動作而發生的動作,或者是在走 向或離開所看到的對象時由於身體運動而發生的。換句話說,走向物體或伸手拿物體的連續感覺經驗與眼肌 感覺形成聯想,便產生了深度知覺。因此,深度知覺不是一種簡單的感覺經驗,而是一種必須經過學習才能 得到的觀念聯合。這是第一次用感覺的聯合解釋純心理過程。 2 Maurice Merleau-Ponty,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o f P e r c e p t i o n , p.256. (More directly than the other dimensions of space, depth forces us to reject the preconceived notion of the world and rediscover the primordial experience from which it springs: it is, so to speak, the most 'existential' of all dimensions, because (and here Berkeley's argument is right) it is not impressed upon the object itself, it quite clearly belongs to the perspective and not to things.) 3 節錄自《透視一致性之敏感度》,林穎著,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民國 93 年。 4 Alberti’s window was a conceptual method for renaissance artists to understand perspective ("fenestra aperta”, the “window to the outside”), which has since become internalised within visual (and consequently social) culture. 7


圖 1-3-1 Palazzo Spada 中的透視廊道與平面剖面

圖 1-3-2 Palazzo Spada 中的透視廊道人物對照

圖 1-3-3 Vitra Fire Station, Zaha Hadid, 1994

1 2

8

圖 1-3-4 Jewish Museum Berlin, Daniel Libeskind, 1999

圖 1-3-1 : http://www.didatticarte.it/public/prospettiva-palazzo-spada.jpg 圖 1-3-2 : http://sixtensason.tumblr.com/post/67646473704/francesco-borromini-palazzo-spada-rome-1632


1.3 破透視與反透視

「史賓格勒 (Oswald Spengler) 也分析過各國建築,對於中國建築,他強調空間上的深 度感 ( 及遠度感 )...... 史賓格勒覺得中國建築最能反應深度感,深度是一種時間感,是一 種自然生命的表現及導向 ...... 又比如看中國繪畫,我們不能從一個透視點一直往前看, 而要慢慢走進裡面去,一個一個地看。史賓格勒認為中國建築的基本精神是一種生命的 流程 (becoming of life),不斷地在眼前顯現出來,我們無法一眼看盡,必須走進去一個 一個地看,這種建築在人類文明中是相當特殊的。1 」 —《建築現象學導論》 在空間中與傳統透視法相對的「破透視法」簡單可分成三類 : 一是巴洛克時期以橢圓、 梯形等形變過的布局來取代正規的圓形、方形,讓觀者在視覺上產生動能的勢態感—例 如 Francesco Borromini 在羅馬所設計的 Palazzo Spada,利用梯形與斜度的布局,把 長度只有八米的廊道在視覺上呈現出 37 米的效果,視覺端點的 60 公分雕像也因為消線 的強化而使得觀者在路口處觀看時,比實際高度看起來還要高大。參觀者與實際空間的 連結因為視覺的錯覺而產生空間經驗上的變異;亦即觀看到的「空間」與實際行走的「時 間」匹此之間是有落差的。 二 是 近 代 建 築 中 以 傾 斜 的 樓 板、 牆、 柱 所 構 成 視 覺 消 線 上 的 變 化 — 例 如 Daniel Libeskind 在柏林猶太紀念館中所設計的花園、或是 Zaha Hadi 在 Vitra 園區內的消防 局。這兩個不尋常的空間基本上是與前一個破透視的手法接近,只是前者是把定點觀看 的距離感拉遠或拉近;這裡是把我們習慣的消線打破垂直、水平的規則。讓傾斜的消線 在視覺感知下意識到空間的不平衡,身體也因為這樣的改變而產生不適,藉此去回應空 間中企圖所傳達的不安與暈眩感。 第三種則是以移動視點組構成的中國園林,空間深度是觀者以身體的經驗穿梭在迂迴的 動線之中所產生。與前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前兩者是架構在傳統透視的基礎上去做改變; 而中國園林則是從根本上即為完全不同的思考邏輯,以「多視點」、「歷時性」去抗衡「定 點」、「定時」的透視法。這樣的手法不僅適用於大尺度的都市觀察,對於小尺度的空 間安排也可發展出與西方傳統透視思考下不同層次的結果,即是以層層錯落的關係去佈 局空間的層次,而非西方軸線性一眼看盡的手法。觀者與空間主客兩者的關係也更貼近 歷時性的變動,空間的深度也在行走的過程中慢慢舒展開來。

1

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428 頁。節錄自蔣年豐 ( 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 於《建築現象學導論》 中 " 附錄 第一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摘記 " 的段落。

9


1 2

10

圖 1-3-5 : http://i.imgur.com/PaV8Go8.jpg 圖 1-3-6 : http://www.tfam.museum/Collection/CollectionDetail.aspx?CID=3922&ddlLang=zh-tw


圖 1-3-5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圖 1-3-6 陳其寬《陰陽》

11


圖 1-4-1 James Turrell 作品中常見的「去邊界」剖面細部

1

12

圖 1-4-1 : http://72.5.40.157/content/dam/stb/lots/N08/N08901/943N08901_6MGVY_COMP.jpg


1.4 空間深度的消彌

承續上個階段破透視的討論,本章節則企圖更進一步地解析消彌空間深度的可能性。 大抵是我們人類主體太過於習慣雙眼所見的三維空間,忽略了深度在主客體之間所扮演 的重要性,是以 James Turrell 的 Breathing Light 這項作品來討論去除深度感知的狀態。 Breathing Light 是為 Ganzfeld1 系列中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一個被設計過的「空間」— 這時候會發現中文的趣味,因為這確實是一個「空」無一物的房「間」—加上 LED 燈 光的變化來呈現。空間內地板與牆面、牆面與天花的連接處被消彌,所有讓視覺可以辨 識深度的「透視消線」都不再存在。這正是與前一個章節所討論到反透視作法更進一步 的可能,也就是在符合消線、加強消線、傾斜消線等之上的去除消線。 試以評論家 Dahlia Schweitzer 的文字來了解他對 Breathing Light 的觀者經驗 :"The closest description to what it feels like to stand in front of “Breathing Light” is to liken it to literally floating in a cloud...... The disorientation is so complete, the tonality so immersive, that the rules of space and perspective evaporate, replaced by a pink mist that is actually not there...... But there is no there there, as Gertrude Stein would say. There are no corners. There are no edges. There is nothing to grasp. There is only light. And we are inside it." 上述的文字給了我們對這項作品的想像,抽離掉深 度的聯繫使得主體 ( 人 ) 與客體 ( 建築 ) 的關係開始斷裂。如同梅洛龐帝的說法深度屬於 對客體的觀望而非依附於客體之上,因為客體本身的形象是具體存在的弧形導角,但觀 者受到光影的強化下在視覺上無法辨識此邊界,因此失去與客體空間深度關係的主體, 反而有機會把感知意識拉回到自身。

1

Ganzfeld 一 詞 是 原 為 德 語 " 全 域 "(Entire Field) 的 涵 義, 後 來 多 用 作 於 心 理 學 試 驗 " 超 感 官 知 覺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的實驗名稱 (Ganzfeld Experiment)。在實驗中,受測者的感官能力會被全數剝 奪,方法則是讓受試者躺在一張沙發或墊子,並以物件遮住雙眼,再讓受試者帶上播放白噪音的耳機。在受 測者的感官能力遭到剝奪的狀況下,一名發送者會嘗試以心靈能力傳送一張隨機選取的目標影像(或是一段 短片),接下來受試者會被要求在樹種選擇中挑出這段影像(或短片)。從機率的角度看,一般受試者能猜 中的機率為 25%,然而位在愛丁堡的庫斯特勒超心理學機構(Koestler Parapsychological Unit)卻時常能達 到 33% 的準確率,換句話說 Ganzfeld 是最有可能證實 ESP 確實存在的實驗。也因為如此,Ganzfeld 被視為 所有 ESP 實驗中最嚴謹的一項實驗。然而即便經過數十年的研究,Ganzfeld 仍無法產生令科學家完全信服 ESP 確實存在的結果。 13


1.5 視覺之外

「我們不應把空間設想為滿所有物體的一個蒼穹, 或把空間抽象地設想為物體共有的一 種特性,而是應該把空間構想為連接物體的普遍能力。1 」 —梅洛龐帝《感知現象學》 沿續上個段落發現到,視覺感知對空間開始產生斷裂時,身體的其他感官開始放大甚至 容易感到不安;但也給了身體一個新的契機去直接地感知事物的本質。此外,為了獲得 知覺客體更大的真實性或準確性,主體必須投以更多面向的觀察。意即投入更多的行動 力,藉由身體主體在行動中而開展出身體與世界的意義。 在這裡分層兩個層次來討論,一個是視覺對空間辨識的成立但身體的行動經驗無法落實 的狀態;以建築上的手法來說明,多是以動線的區隔來安排。空間機能往往存在著層級 上的差異,例如公、私領域的分野,對於設計者的全知觀點來說,他可以清楚不同空間 中的布局,也可以選擇以實牆來區隔或以動線巧妙的錯開不同層級間的關係;然而對於 使用者來說,儘管眼見為憑是我們認知世界的一個準則,但是當觀者主體在空間權力上 無法獲得相對應的使用權時,視覺上的觀看也無法連結主客體兩者,空間客體與使用者 主體開始產生斷裂。是以 Maison de Verre 中的閣樓小房間為例,從客廳中可觀看到閣 樓的存在,亦即空間深度在視覺上是可以讓主客體達到連結,但在空間的使用權上並不 是對等的關係,因此身體無法在這空間深度之中產生行動。這樣的作法提供一個「看得 到、走不到」的情境,比起視覺完全無法感知到的空間來得更有張力。 另一個則是純粹以視覺之外的其他四感;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來感知空間;當然在 實際辨識空間的應用上,多以聽覺與觸覺相較於後兩者來的為重。回顧前面章節所提到, 人類受演化機制的影響而使得視覺成為感知空間的主導能力,這樣不可抗拒的因素影響 著我們理解空間的限制;試著找回被遺忘的不同感知,讓觀者主體對於空間客體的連結 有了新的可能性;而對於設計者在不同知覺開始重啟後,產生不同於視覺主宰下的新契 機。

圖 1-5-1 The Living room of Maison de Verre

1

圖 1-5-2 Steilneset Memorial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p.243. (Space is not the setting (real or logical) in which things are arranged, but the means whereby the position of things becomes possible.This means that instead of imagining itas a sort of ether in which all things float, or conceiving it abstractly as a characteristic that they have in common,we must think of it as the universal power enabling them to be connected. ) 2 圖 1-5-1 http://41.media.tumblr.com/8d7f03fb6909fc34056fc1e75e2da52e/tumblr_nkizou5au51tfr55eo1_1280 .jpg 3 圖 1-5-2 https://s-media-cache-ak0.pinimg.com/236x/2c/a6/00/2ca600eb80ed4ff75e05ccd8b6aa3861.jpg 14


1.6 小結

藉由上述幾個段落的分析,以「無法量測的距離」為主軸,特別是從現象學所強調主體 與客體連結的特性,來探討從視覺到視覺之外對於空間感知的落實。本論文在後文試著 以四個章節、七個案例來探討筆者所架構的建築空間。 「具象與抽象之間」— 迴旋牆 與 潑灑出去的光 柱、樑、板、牆是構成抽象建築空間的具象元素,而儀式慶典是傳承抽象共有記憶的具 體行動。從最基本的建築元素圍牆與街燈作為出發點,企圖打破牆與燈原本物件式的想 像,改以著重在兩種元素圍塑出的空間;以強化透視與反透視的手法來發展,回應人類 認知空間最基本的狀態 — 定點視角中所產生具有深度的空間,並以慶典的時間性、群 聚性、重複性等特質落實於設計之中,回應抽象的儀式慶典設計概念。 「拼湊出來的城市」— 凝視下的街道 與 被遺忘的視與窗 不同於前一個段落的空間深度可明確架構在一個定時定點的透視觀看方式,本章節試以 跳脫傳統西方軸線性的布局去閱讀城市,而取近似於中國園林歷時性的視角來觀看城 市。「凝視下的街道」以視覺觀看台北城市空間外,更以身體性地知覺去遊走在不同質 感的巷弄空間,再由理性的後設方式分類經驗,運用不同材料的特質來架構出保有深度 空間的地圖。「被遺忘的視與窗 」則以電影的敘事手法反思建築空間是否存在著一些被 忽略的場景,空間中的黑與白、觀看與被觀看不再那麼輕易化分,具有曖昧與高張力的 捷運新北投支線與鄰房的關係成為設計很好的一個著力點,層層錯落的設計手法把空間 深度的隱諱性逐一發展開來。 「在平面之後」— 視而不見的山谷 與 藏起來的空間 兩個案子均以動線為主軸,在一層「表面」之後發展出不同層次的空間深度。前者是以 消彌透視的方式,讓觀者在行走的過程中回到自身的感知經驗,藉由這樣的過程把專注 力著重在既存但視而不見的事物上;後者則強調以「看的到、走不到」的隱藏空間作法, 以不同層次的「面」區隔內與外、公與私的動線關係,以此挑戰視覺的觀望與身體經驗 落實的差別。 「不同感知的深度」— 聽出來的空間 回應本論文的開頭,人類由於演化的關係讓其他感官臣服於雙眼之下,建築空間的生成 也著重於以視覺的發展為先;然而一但失去視覺我們對空間的感知則容易開始產生斷裂。 本段落企圖以基地與漸凍者病患給予我們的啟發,希望能在主體與看不見的客體之中, 找回雙耳連結空間的能力,並以聽覺為優先的作法取代以視覺構圖的可能性,發展出特 有的空間品質。 歸納下來,七個案例的順序安排也回應著本章前面幾個段落的討論;從基本的視覺感知 強化透視、反透視開始,接著以中國園林歷時性地方式閱讀城市空間,進而以動線引導 身體經驗去觀看既存或行走不到的空間,開始挑戰視覺的主導性;最後以視覺之外的聽 覺、觸覺等不同的感官來感知空間。希望以這些討論來思考空間深度的不同面相,並以 此發展不同層次與機能的建築空間。

15


16


第二章

具象與抽象之間

2.1

潑灑出去的光 — 台北市長官邸路燈提案

2.2

迴旋牆 — 台北市長官邸圍牆提案

這個世界充滿了死去的場所之骨架, 包括英國的史東尼基巨石羣和卡那、阿茲特克帝國和 印加帝國的廢墟,鬼城與荒棄的農田, 當他們失去了傳統的意義時,就變成了被遊客、 外來者無心地觀賞著的偶然對象霸了。 這樣的衰微與變遷是能藉著儀典和傳統來防止的, 其乃增強了場所的永恆感覺。 這些儀典也許是願見的。 — 瑞爾夫《場所與非場所性》

17


Primitive Hut1

18


「具象與抽象之間」— 迴旋牆 與 潑灑出去的光

本章從兩種基本的建築元素—街燈與牆體的設計作為出發;前者利用基地本身的特質 ( 徐 州路的綠蔭 ) 來強化空間深度,後者則是在具像的牆體中創造重複的模矩,把抽象儀式 性的概念具像化。 從導論中的討論我們了解到,視覺作為我們感知空間的基礎,特別是建築元素的組構把 空間落實化,我們人類主體得以辨別空間中的深度並在其中活動。這是第一個層次的把 抽象化的空間具像化。然而眼睛的矛盾處就在這裡,當我們強調眼見為憑時,就非常容 易掉入只看見具像物件的狀態。若以太初的棚架來看,是以人為的組構枝條來定義樹下 這個既存的自然空間,當我們把建築元素思考為圍塑空間的一個輔助品時,就可避免把 具像的建築元素視為單一物件,誠如畫中謬斯女神鄙棄了具有裝飾性的古典柱一般。 對於街燈來說,本身構件屬於具像的實體,而散發出的光芒則是抽象的物質;空間的品 質取決與後者,特別是在夜晚光的存在得以回應視覺上的認知 ( 假設人類具有類似蝙蝠 以聲納感知空間的能力或許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了 )。某種程度相似於基地上的樟樹群, 樹幹本身或許定義了人行道與車道的差異性,然而街道整體的空間深度則要歸於樹冠的 包覆,如同棚架小屋在頂部的再次定義得以完整空間。因此在設計上取「燈」與「光」 對應在「樹」與「蔭」的關係,這屬於第二層具象與抽象的關係。 對第二個設計來說, 牆體本身屬於界定空間的一個實體,他本身區隔「內與外」這個抽 象的概念。往往我們在進行穿越牆體進入另一個空間的行為時,只把牆面視為一個單一 物件無法感受到他的深度 ( 厚度 );在此案中企圖把「儀式性」這件抽象的事情建立在「牆 體」的兩個層次,第一個是以上述所提的「穿越」這個動作被身體感知意識到,進入基 地的動作被慎重地定義;第二個則是在進入牆體空間中,因為透視的關係閱讀重複性的 空間深度,對應著儀式慶典的循環。是故「透過儀式,行為與建築之間直接的對應關係, 在非日常的生活中被定型化,並且具像呈現。2」 抽象的儀式活動與空間關係得以藉由 身體的經驗來具體落實。 本章兩個案例或許在設計基礎的概念上較為抽象,但在空間上的成立是以傳統透視的感 知方式來觀看空間;是以「潑灑出去的光」強化了原有徐州路的深邃感;而「迴旋牆」 則是藉由透視的基礎與錯覺來感知空間。

1 2

圖片來源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mitive_hut 原廣思著,《聚落的 100 則啟示》,46 頁。〈等待場面〉。 19


20


2.1

潑灑出去的光 — 台北市長官邸路燈提案

Academic Project, Core Studio 4, 2013 Spring Paper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Personal Work Advisors | 趙奕翔 (Yi-Hsiang Chao) Site | 台北市長官邸 (Taipei mayor's salon)

21


22


23


日治以行道樹取代台北舊城牆1

台北北門 (清朝)4

日治時期行道樹2

台北北門 (日治)5

三線路現況(愛國西路)3

台北北門 (現況)6

1

吳密察等著,《地圖台灣 - 四百年來相關台灣地圖》,97 頁。 http://memory.ncl.edu.tw/tm_new/subject/taipei/images/photo03f3.gif http://pwd.gov.taipei/site/tcg/public/MMO/PKL/ 愛國西路 .jpg 4 http://www.taiwancon.com/wp-content/uploads/auto_save_image/2013/08/061934iei.jpg 5 http://www.taiwancon.com/wp-content/uploads/auto_save_image/2013/08/061926lKA.jpg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臺北城 2 3

24


本案基地為位在徐州路上的台北市長官邸,是為 1940 年日治時期所建。而基地外沿著 道路兩側的老樟樹則為民國四十四年前後當時的市長高玉樹先生所規劃,因此長久以來 賦予市民徐州路即為樹海的印象。而在離基地不遠的台北舊城區上,現有的環狀三線道 也有一排排具有歷史價值的行道樹,是為日治時期拆除清廷治台的舊城牆所移植下的產 物。何以提到這段歷史呢 ? 若引述原廣司在《聚落的 100 則啟示》中「共同幻想 1」的 觀念來對應上述兩者的關係「由統治者而非由居民主導的聚落,共同幻想最為薄弱…… 前者只是再重複己見效果的行為,屬於『定義』行為;後者則是環抱實驗精神、不安和 夢想,屬於『創造』行為……」不論清廷或日治時期的「立牆」、「拆牆」這都屬於一 種政治上抹去前朝所「定義」出來的城市印象的行為;而徐州路上某種程度可被視為市 長官邸的前院,因此儘管也是政策上的決定,但也能視為「居民」這個角色自主性的去 「創造」樹蔭空間。 以這樣的觀點來看基地及台北城的歷史,具像的物件隨著朝代的更替一再被建立又瓦 解,好比台北城門現今失落地位在原址而與當代產生斷裂。又或者中山南路、愛國西路 等三線路脫離人的身體經驗成為純粹的車道而不再擁有「東方的小巴黎」美稱 2。反之 屬於共同記憶的部份一但被觸碰,例如同樣位在徐州路上為了興建而移除樟樹則就引來 極大的反彈 3。因此由統治者「定義」的空間一但失去可被經驗的涵構,就容易被民眾 給遺忘;相反地,依附在抽象的由下而上共同幻想的具體空間要素若可被身體經驗實踐 則可歷久不衰。 回應梅氏的觀點「我們身體的活動經驗不是一種知識的特例,它提供我們以一種『實踐 知』(praktognosia) 方法去接近世界與客體,它必須被視為是原初的,而且可能是根本 的。4」是以本案將立基於由下而上的共同經驗來創造一個慶典儀式,把身體經驗與既有 樹群、新設計的街燈三者互相緊扣;因此街燈和樟樹超越單獨個體的物件,藉由連繫的 機制讓燈光因為樹群與人群的聚集而發亮,產生具有生命力的空間,就像潑灑出去的光 線一樣散布到城市各個角落之中。

1

原廣思著,《聚落的 100 則啟示》,20 頁。〈共同幻想〉。 三線路(台語:Sam-suànn-lōo;即三線道路),是日本時代撤除台北城城牆,在原址改築由安全島分 隔成三線道的道路。沿路設置行人步道,步道和安全島上種植樹木,因景觀秀麗而有「東方的小巴黎」之稱。 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三線路 3 相關資訊參考「東門護樹志工隊」http://otreeland.pixnet.net/blog/post/1394671 4 Maurice Merleau-Ponty, 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 o f P e r c e p t i o n , p. 140. (Our bodily experience of movement is not a particular case of knowledge; it provides us with a way of access to the world and the object, with a "praktognosia", which has to be recognized as original and perhaps as primary) 2

25


城市被高密度的硬體填滿,

試著開始在空地上灑上種子吧!

剩餘的街道空間不斷地車流疏離了人群......

期待著二十年後街道佈滿著成群的樹海,

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改變她呢?

現在正襁褓中的嬰孩 屆時也茁壯生活在更美好舒適的環境吧?

26


慶典之城

眾人以希望灌溉這座城市, 光與樹成為一分未來的禮物。 細心呵護的樹苗逐漸成長, 漂浮的城市存在於樹海之上。

每一日, 你我交集於樹海之下, 每一夜, 這一天終於到來! 城市裡充滿著富有生命力的樹群、 歡愉的笑聲、以及隨著人群潑灑出去的光!

樹海因交織而發亮。 年復一年, 你我逐漸茁壯, 期待著二十歲最閃亮的一刻到來,

城市因為慶典

然後眾人聚集、歡笑,

交織出煥然一新的! 有了慶典, 城市因此生生不息。

27


潑灑出去的光滿在徐州路上的平面圖。

28


29


基地與台北舊城在不同年代下的變化, 企圖以不變的人類活動來貫穿變動的歷史。

樹枝的延伸完整了徐州路的空間深度,一方 面歸功於樟樹的尺度適合著這個道路的路 寬,另一方面樹與樹彼此間巧妙的間距,也 把視覺上的消線得以延伸;樟樹在此不再單 單被視為一個被動的植物,而是藉由群體的 力量來落實空間的品質。藉此把街燈跳脫具 像的單一物件來思考,因此白晝中的街道下 有樹蔭的環抱成為一個宜人的空間,夜晚 則有彼此交織的光海來再次定義徐州路的第 六個面;空間的深度不論是在日與夜中都可 被身體經驗確實地紀錄下來。抽象的共同空 間記憶如同儀式慶典一般,以不變應萬變的 姿態,貫穿著更替的年代與硬體的變化,抽 象與具像之間兩者得以找到一個平衡點來傳 承。( 右上圖為基地對面 1940 年的台大法學 院,街道空間尚未被樟樹定義出來。右下圖 為夜晚樹群下的徐州路。)

30


徐州路現況

潑灑出去的光在白天的徐州路上

潑灑出去的光在夜晚的徐州路上

31


32


2.2

迴旋牆 — 台北市長官邸圍牆提案

Academic Project, Core Studio 4, 2013 Spring Paper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Personal Work Advisors | 趙奕翔 (Yi-Hsiang Chao) Site | 台北市長官邸 (Taipei mayor's salon)

33


34


35


最上圖為本設計案的局部平面。中間則為局部剖面。左下圖為小模矩 中較低的仰角感知的空間因為反透視的關係所觀看的深度拉近;右下 圖為大模矩中較高的俯角因為消線傾斜的關係空間深度被推遠。

左上圖為 Palazzo Spada 的透視廊道的照片,右圖各為剖面與平面。1

1

36

圖片來源;http://www.didatticarte.it/public/prospettiva-palazzo-spada.jpg


沿續上一個章節的討論基礎,即為無形的活動相較有形的建設更容易穿越時空而流傳於 後世。特別是閱讀了基地本身的歷史後,發現 1920 年代的原址居然是一片水田,短短 幾十年內轉換成具有權威性的市長官邸,一直到民國八零年代中期才開放給一般大眾使 用的藝文沙龍。權力的解放得以讓民眾的共同記憶從官邸外的綠色隧道,進而開啟如同 黑盒子一般的官邸內部。因此在設計官邸的圍牆時,一方面企圖延續上個章節慶典抽象 的共同經驗,另一方面思考著把「穿越」牆體的動作來強化進入官邸園區一種儀式性的 象徵。 設計發展以 Processing 的程式編寫歸納儀式一些抽象的特質,如;組織性、週期循環性、 精神性等等,藉此以產生具像的圖面;在這之中選定週期的重複性來作為牆體內部空間 主要的基調,提供給視覺透視深度上一個發展的機會。二維的圖面藉由消線建構出錯覺 的深度感,而三維的空間中是以迴旋梯的延續貫穿不同層次的空間來達到重複與深度的 特性。因此把牆體思考成一個個單獨的模矩共構而成,每一組模矩中具有一組完整的似 樓梯空間,並且等比例的縮小與放大。漸變的空間呼應著不同年齡層主體的身體尺寸, 在不一樣的時間點「穿越」相對應的牆體高度,依舊可以重塑相類似的空間經驗。 回應在導論中提到 Palazzo Spada 的透視廊道,因為消線的傾斜而欺騙了視覺對真實空 間的深度感。在本案例中卻可利用這個特性與身體尺度作一個結合,也就是在尺度小的 模矩看向大模矩時,會比實際深度來的淺;反之大模矩看到的空間會比實際來的深遠。 而恰巧身高的不同對物件的大小也有不同的感知,上面的錯覺經驗正此可互相消彌兩者 的差距 ( 如小模矩中較低的仰角感知的物件較實際的大,又因為反透視的關係雙眼所觀 看的空間深度拉近;相反的大模矩中較高的俯角感知到的物件較實際的小,空間因為消 線傾斜的關係被推遠 ),空間的設計喚起身體經驗如同 Déjà vu 一般,也再次回應著 不變得共同經驗貫穿著改變的時空,。 建築現象學中強調主客體兩者並重的關係,如同儀式一樣,有了人類的進駐,共同經驗 得以延續,期許此案所創造的感官經驗也可喚醒觀者相類似的體會。

具有重複模矩的迴旋牆

37


Ball[] myBall; int ballAmount = 800; int distance = 100; int radius = 15; void setup() { size(600, 600); background(255); fill(0); smooth(); //class setup myBall = new Ball[ballAmount]; for (int i = 0; i < ballAmount; i++) { myBall[i] = new Ball(); myBall[i].setup(); } } void draw() {

background(255); for (int i = 0; i < ballAmount; i++) { myBall[i].step(); for (int j = 0; j < i; j++) { if (i != j) { float distBalls = dist(myBall[i].x, myBall[i].y, myBall[j].x, myBall[j].y);

Organization

if (distBalls <= distance) { float lineWeight = 10/distBalls; stroke(lineWeight*5, lineWeight, lineWeight); strokeWeight(lineWeight); line(myBall[i].x, myBall[i].y, myBall[j].x, myBall[j].y); } if (distBalls <= radius) { myBall[i].setInc(); myBall[j].setInc(); } } } /* for (int k = 0; k < ballAmount; k++) { fill(255, 0, 0); myBall[k].drawBall(); //BALL IS NOT DRAWN } */ } } //change speed and direction void mousePressed() { for (int i = 0; i < ballAmount; i++) { myBall[i].setInc(); } }

Cycle

//THE CLASS class Ball { float x; float y; float incX; float incY; void setup() { x = random(width); y = random(height); setInc(); } //speed void setInc() { incX = random(-2, 2); incY = random(-2, 2); } //the ball void drawBall() { noStroke(); ellipse(x, y, radius, radius); } //direction void step() { if (x > width || x < 0) { incX = -incX; } if (y > height || y < 0) { incY = -incY; } x = x + incX; y = y + incY;

Spirituality

if (x > width) { x = width; setInc(); } if (x < 0) { x = 0; setInc(); } if (y > height) { y = height; setInc(); } if (y < 0) { y = 0; setInc(); } } }

38

Conclude with Processing


39


週期性的Digram

1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

M. C. Escher , 1960

從上個階段的 Processing 的歸納取週期的重複性來作為設計的基礎。二維的圖面可藉 由消線的建構、以及視覺上感知的落差產生深度感;甚至像是 M. C. Escher 在圖紙上建 構出欺騙雙眼的矛盾空間,再次印證視覺本身存在的盲點。以此所發展的三維空間是取 迴旋梯的重複特性,設計一個模矩再等比例的縮小與放大,藉此呼應不同的身體尺寸。

1

40

圖片來源 : http://dfa.hk/Upload/a789f4d43342463a96ff937813328305.jpg


迴旋牆的平面布局

基地現況空照圖

41


Upper : Long Section of the Wall Lower : Plan of the Wall

從正立面上看來,牆體單元彼此被迴旋的樓梯連繫而似乎阻擋 了動線,直到走進牆內後才發現內外空間其實是相通連的,打 破既往所認知的「牆」—一種隔絕空間內與外的元素;在這裡 翻轉為連結內外的過渡空間,並且把由基地外到進入市長官邸 的動作強化成一個如同儀式性的行為。再次藉由身體經驗把抽 象的概念與具體的牆落實在空間之中。

42


Long Elevation of the Wall

Perspective view from the outside

43


44


45


46


第三章

拼湊出來的城市

3.1

凝視下的街道 — 台北市長官邸基地分析

3.2

被遺忘的視與窗 — 捷運新北投沿線住宅設計

我無法在地圖上畫出這些港口的路線, 也不能定下登陸的日期。有時候, 我所需要的只是簡單的一瞥, 不協調景象中的一處開口, 霧中閃現的一抹光亮, 人群中相遇的兩位過路客的對話, 而且我認為,從那裏開始, 我將可以一片一片地拼湊出完美的城市, 他由互相混雜的碎片造成,由被間斷隔開的片刻組成, 由某個人發出,不知由什麼人接收的信號組成 ...... —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47


蘇州留園平面圖1

古羅馬平面圖2

48


「拼湊出來的城市」— 凝視下的街道 與 被遺忘的視與窗

傳統的西方城市規劃為了強調紀念性與權威性,多為具有強烈軸線性的開放空間;而台 北城市的發展在清廷治台與日治時代之後,出現了附屬在幾座大型紀念館之下的開放空 間之外,似乎就不再有規劃完整的緩衝空間 ( 就算有大型的公園綠地,也因為車道的包 圍分割讓空間經驗被切割如同城市中的孤島 )。商業開發下的填充與民眾由下而上的增 改違建,開始把台北城市的密度不斷地堆高,也把行進其中的空間碎化、均質化。 對於理解一座城市的方法是以地圖的閱讀最為一種理性的觀看,尤其是前面所述的傳統 城市中,有明顯軸線性的規畫下,城市的張力隨著地圖中不同的開放空間作為結點去收 放;然而地圖的全知平面視角其實是與我們的身體經驗較為脫離的,特別像是台北城 這樣有機發展的建構下,許多空間是藉由一連串主體的感知拼湊不同的客體片段得以 完整。這樣的觀看過程類似行走在中國傳統園林迂迴性的作法,但與之最大的不同在於 台北城絕大多數的組構不像是園林具有章法去組織的,該被隱密的物件或層層框景都是 一一被視覺經驗所考量過的。也因為現代城市的組構要素是多元的,我們所感知的資訊 也更加複雜化,特別是在高密度的發展過程,身體在這之中因為過多的刺激開始麻痺進 而削弱我們的感受;如何從這之中篩選出我們需要的資訊,進而拼湊出我們所觀看的空 間深度,是這個章節想要嘗試的方向。 現代城市也提供給我們許多選擇去經歷它;行走、駕駛汽、機車腳踏車,抑或是搭乘大 眾運輸捷運、公車等等;不同的行進方式使得我們對城市空間的認知也有所不同。下面 兩個案子分別是以步行與乘坐捷運兩種方法來觀看—這兩種做法的優點在於我們能把大 部分的注意力專心在接受客體回饋給我們的資訊,特別是行走的過程中的感受是更為全 然而直接的;然而乘座高架路段的捷運車廂中則是提供給我們一個位在新的地平的機會 去觀看。兩者在主觀經驗的過程中,逐漸架構出不同以往的空間層次,城市深度在被重 新定義的地圖與立面中開始得以拓張伸展。

1 2

圖片來源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1/78/443/2007/20070524114439.html 圖片來源 :http://www.brynmawr.edu/cities/Cities/wld/00460/00460m.html 49


50


3.1 凝視下的街道 — 台北市長官邸基地分析 Academic Project, Core Studio 4, 2013 Spring Paper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Personal Work Advisors | 趙奕翔 (Yi-Hsiang Chao) Site | 台北市長官邸 (Taipei Mayor's Salon)

51


52


53


54


「質感是視覺、觸覺對空間特質的感覺。不同質感給予人軟硬、粗細、透明、混濁等多 種感覺形式。量感則是視覺、觸覺對空間規模、大小、鬆緊、遠近、高低等量態變化的 感知認識。空間大小、形狀、疏密、動靜、序列、對稱或歪斜配置等,都形成空間與身 體共構情境的因素。 空間的質感與量感的各種元素性質皆為體現元素的力量之一,其對 身體招引,而身體對其知覺握持,此招引與握持建構了空間上質感與量感的各種空間情 境樣態。1」 本案嘗試以身體感官經驗的對照去紀錄城市中的一段路徑,並以理性的後設角度去拼湊 這段路徑的感知地圖。第一次接觸基地,是由金山南路一段與忠孝東路二段交叉口,沿 途步行經由齊東街等到達徐州路口,這樣閱讀基地的方式,更能意識到徐州路上樟樹群 所圍塑的空間品質與大部分台北城街道的不同—也再次回應梅式的定義,空間存在於主 體凝視下的客體中所產生的深度—樹冠的包覆也完整了徐州路在透視上的延伸。 緩慢的行走讓我們能細細品味城市在被高密度填滿後所剩餘的街道空間,然而這個空間 的完整不僅在於沿街兩側的建築立面或樓高;樹群、車流以及街道尺度的寬窄等等也都 開始催化著我們身體在這裡面的感受;而將這些抽象的感受一方面藉由材料物性的歸納 來分類,另一方面也得以用再詮釋的地圖空間來被閱讀。 在這個行走的路徑中大致經歷了六米以下的單行道、齊東街巷內的日式老木屋、七八零 年代的五樓老公寓、金山南路延伸下來高架陸橋的湍急車流、新落成的集合住宅、或是 樓房街屋下的騎樓等等,看似與大部分的台北城市街容沒有太大的差異。試著以四種材 料來再現:木片—詮釋木構日式矮房、低樓層的獨棟別墅或公寓;金屬片—集和住宅或 辦公大樓;塑膠網—可篩濾光線的樹冠間隙;鐵絲—連續曝光下的車流光線。 成功的地圖歸於可被閱讀的符號所共構,而選擇這四種材料也取之本身的物性;具有溫 度感的木片、冰冷的金屬片、清透的塑膠網、線性的速度感。

1

節錄自《建 築 空 間 本 質 的 探 討- 從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出發》,黃怡璋著,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 士論文,頁 3-2-3。「質感」(quality) 與「量感」(volume) 。民國 89 年。 55


上述四種材料再以平擺、直立兩種不同擺置的方式,再一次把傳統平面地圖中難以描述 的空間深度表達出來。以垂直再現空間中的壓迫感、反之平擺則以開闊的視線提供身體 感知的拓展;而線性的鐵絲則以連續性的長短,來表達身體在行走感知到車速的快慢, 例如單行道中的實際車速或許不高,但因為巷弄尺度的關係壓縮了身體在行走過程的空 間,因此在地圖中反而比雙線道的徐州路呈現更為快速的長度。 過程中以一層層的蠟油凝結住物件,於是地圖本身不只是一張圖面,空間開始在這之中 被架構出來。透光性的蠟油在呈現上也可詮釋時間性的變化,在強光照射下讓鐵線的成 像更為明顯,代表著白天高密度的車流;反之無光的則是夜晚車流減少的狀態。藉由上 述的方法,抽象的身體知覺與城市之間的深度關係,開始有機會被物質的材料性具像化, 進而產生被閱讀的可能。

56


各種元素放置地圖中的製作過程

57


感知地圖呈現出白天的空間經驗

58


59


感知地圖呈現出夜晚的空間經驗

60


61


62


3.2

被遺忘的視與窗 — 捷運新北投沿線住宅設計

Academic Project, Core Studio 3, 2013 Fall Paper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Personal Work Advisors | 甘泰來 (Tai-Lai Kan) Site | 捷運新北投支線 (Xinbeitou Branch Line, Taipei Metro)

63


64


65


66


從三段電影劇情中找出城市裡的一些隱性視角,再次意識到城市中的觀看不再只存在於 傳統西方透視架構下的軸線思考方式—一種被規劃出來的權威性,而是更多為了高密度 發展失去緩衝空間所產生立面扁平化的建築背後,許多意外的場景開始有機地產生。電 影中的畫面就如同我們生活中的分鏡,主體 " 人 " 在尋常的客體空間中開始產生預期之 外的活動—無意有意的窺視、伺機而浮的暗殺行動……觀者與被觀者的關係開始因為城 市的密度提升而複雜化,當觀看的過程凝視在另一個主體人的身上,建築客體被動地成 為一個框景的角色。 空間中的張力在不同的觀看方式中開展來,因此選擇一個既存觀看城市的角度去沿續這 樣一個討論,捷運新北投支線對照於其他路段特別緩慢的車速以及兩側與軌道逼近的鄰 房,是為一個高張力的 " 觀看與被觀看 " 場域。高架路段提供給我們一個新的地平視角, 乘坐在緩緩推進的車廂中讓我們逼視著鄰房,長達三分鐘的車程裡上演著沿途 1.2 公里 連續不斷的立面,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空間深度在一幕幕的「窗景」中像是一部短片一般 在我們面前播放;它不再以定點定時的透視手法出現,而是如同中國捲軸畫的捲動方式 開展出來。 閱讀城市的方式開始改變,我們發現西方現代建築的語彙在現今高密度的城市中產生失 落,具有緩衝空間的一個中介層逐漸消失;由上而下具有權威性的空間規劃不再試用現 代社會,市井小民由下而上富有生命力的自主空間越來越多。事實上傳統中國庭院也多 以組構式的格柵、獨立柱樑、或窗扇等構件來建構空間層次,建築在這個機會點上是否 也可以跟著應變,讓高密度的住宅不再只是以一道道冰冷的外牆或封死失去原意的窗來 直接對抗外界;試著改以層層錯落的方式來構築住宅空間,台北城的樣貌得以從這具有 生命力的機制中拼湊出來。

67


《一一》楊德昌

《教父二》法蘭西斯·柯波拉

撇除戲劇中為凸顯劇情張力的暗殺橋段,那些暗藏在日常生活之中觀看與被看的關係似 乎並不那麼罕見。這一方面提供建築師一個反思,何以身體與建築的關係存在著這麼多 意料之外的場景;是否暗示著建築師在設計上也許能更貼近身體的經驗,去架構更為合 宜的空間。另一方面,建築元素制式性的構件,大抵與我們思考建築生成的方式有關, 也許改以歷時性的角度去思考,打破既往的定點定時的透視法則來組構空間的層次,如 同電影能以大量的分鏡堆疊出富有空間感的畫面深度。

68


《十誡—A short film about love》奇士勞斯基

69


新北投捷運站

北投捷運站

奇岩捷運站

右邊圖示以新北投、北投與奇岩站來做對 照,分析此區塊的樓層高度,來了解車廂 中的視線範圍。並進一步以車速的時間因 素加入,把沿線視線所停留的 " 建築立面 " 以線段的深淺表示。 再一次發現到,地圖的全知觀點適用於理 性的對照分析,前提是先有了身體空間經 驗的累積,方能把感知的訊息進一步的梳 理統整。 台北捷運淡水線與新北投支線鳥瞰圖

70


: 25 km/h = 6.94 m/s : 15~25 km/h

: 80 km/h = 22.2m/s : 80~100 km/h

捷運沿線的樓高示意圖

乘作捷運時所觀看到的立面範圍,包含遠處的高樓

71


沿線住宅鄰房與軌道的關係

新北投支線 ( 從新北投站出發往北投站 )

高架化的捷運線成為一個新的水平讓我們去觀看城市;但對現地的居民 而言捷運線的存在不只是噪音上的困擾,隱藏在車廂內來來回回的視線 讓他們赤裸裸的乘為被觀看的對象,因此現有空間深度被毫無生氣的牆 面與緊閉的窗斷然隔絕。試著從這樣的困境中找到設計的機會,讓建築 不在這場僵局中置身事外消極以對。 72


從車廂內所觀看到的建築立面

73


Type 1

活動性格柵的設計可選擇在視線 高度或陽光照射角度下完全打開

Type 2

格柵最原本的型態 使用者可自行變動適用的狀態

可選擇局部遮蔽或開放的方式 產生不同型態的空間品質 Type 3

74


城市中開始出現消極的客體—為了隔絕視線而封閉成為無法透光、通風失格的窗。試著瓦解一般牆面與開窗非 黑即白、虛實分明的角色,並找出窗的本意;使用者在這裡可以優雅的選擇生活展現的主導權,打破一般牆面 虛 ( 窗 ) 與實 ( 牆 ) 的可能性,把建築與外界的牆體發展成一個可使用的的空間。如同中國建築的思考模式,把 建築元素以各種不同的個體來組構空間。因此格柵式的構造在居民的使用下開始產生空間深度的變化,使用者 可以自主地選擇 " 牆體 " 的疏密,來決定通風、採光以及視線的遮掩;甚至隔柵本身也可積極地成為 " 展示 " 的空間,端看使用者的抉擇。浴室的對外牆面則是像櫃體一般的方格,並且多了可開關的隔板,變動的隔板讓 建築內部與外界的關係不再是單一的結果,使用者被觀看的角色在此扭轉,成為主動的一方。

75


4

3

Upper Floor

Ground Floor

1

2

空間配置 1 2 3 4 4

3

Lower Floor

76

: 廚房 : 客廳 : 臥房 : 小閣樓


Elevation and Section 77


Upper Floor

Ground Floor

單元空間的內部盡可能以機能的考量來 減少實牆,並搭配所設計的活動性隔柵、 可開關式的層櫃,來達到使用者的需求。 在配置上以錯層的安排來規劃不同的空 間機能,藉以取代隔間牆的作法。 Lower Floor

78


79


80


81


82


第四章

在平面之後

4.1

視而不見的山谷 — 寶山水庫觀星營地

4.2

藏起來的空間 — 街屋與二米四小屋

My work is not about my seeing, it is about your seeing. There is no one between you and your experience. --- James Turrell

83


1

White on White , Kazimir Malevich, 1918

84


「在平面之後」— 視而不見的山谷 與 藏起來的空間

「馬列維奇在至上主義繪畫中的方塊量體則在暗示超越二度與三度空間的圖像平面,並 轉向只專注於許多任意平面上表面的任意單面,在完成的繪畫中僅只留下物體穿越立體 空間過後的單面,所以在畫面上顯示空間中平面與物體、淺近或深遠的位置關係被忽略, 觀者只看到強調「穿透性」這一超越單一時間性運動過程後留下的痕跡─幾何平面。1」

本章節的兩個案子企圖從一層「表面」(Surface) 之下去探討暗藏的空間深度。一方面拜 於視覺的主導,立面的表彰成為現今建築一個重要的手法,特別是結構技術的發達讓立 面得以獨立於建築的主體之外;但也造成建築流於視覺化後的一個裝飾性現象,身體經 驗開始與之斷裂。再次以梅洛龐蒂對於身體的問題的討論,他採用現象學的理念──回 到事物自身──來進行說明的,也就是回到身體自身的經驗來進行反省與考察。是故下 面兩個案子都強調身體經驗空間的行走過程,因此動線成為設計上的主軸,空間深度隨 著動線的推演在暗藏的「表面」之後產生。 在「視而不見的山谷」中設計一個路徑來回在既存的小島與水岸。看似在水平面上斷開 來不相連的路徑,必須藉由暗藏在水面下另一個向度 ( 垂直高度 ) 的動線才能連結到小 島,每一個停滯點所對望著被消彌深度後的框景似空間,如同馬列維奇畫作中被單一時 間切片下的痕跡。「藏起來的空間 」則是藉由動線的區隔,把緊密的街屋空間內不同層 次主體的空間拆解開來,並以不同材質的「表面」( 玻璃、沖孔板、水泥牆、書櫃 ) 等 等來區隔,藉由不同密度的「面」來達到完全隱藏或半隱藏的空間效果。基本上兩個案 子都存在著一個「看得到、卻走不到」的空間張力,希望以此挑戰過度依賴視覺感知的 身體,企圖回到主體的行走經驗來完整空間與身體的連結。

1 2

圖片來源 : http://bezformata.ru/content/Images/000/025/740/image25740655.jpg 節錄自沈耿立著,《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圖形向度結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頁 93。 85


86


4.1

視而不見的山谷 — 寶山水庫觀星營地

Academic Project, Core Studio 3, 2012 Fall Paper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Personal Work Advisors | 龔書章(Shu-Chang Kung) Site | 新竹寶山水庫 ( Bao-Shan Reservoir, Hsinchu)

87


88


89


1

Section of Pantheon1

Pantheon3

Section of Skyspace2

Skyspace4

https://classconnection.s3.amazonaws.com/268/flashcards/716268/jpg/10-501330111025739.jpg https://s-media-cache-ak0.pinimg.com/736x/91/83/5d/91835d5c44fcd5d29dd1793f3fc5eb20.jpg 3 http://4.bp.blogspot.com/-5JdKzexM14c/UbCcRRm4udI/AAAAAAAALKc/NtmTL8NXErU/s1600/ IMG_2506.jpg 4 http://drystonegarden.com/wp-content/uploads/2013/12/TurrellSkyspace1.jpg 2

90


Turrell is trying to suggest something that is know but not seem, enabling the viewer to use a process he likes to call, “behind the eye seeing“.

本案以 James Turrell 消彌空間深度的作法讓身體知覺回到自身經驗,並去意識到一些 既存 ( 山谷、星空 ) 卻視而不見的事物。 如同導論中所提到的,人類對於「 深度」 的掌握往往需要依賴對照物,試以羅馬的萬 神殿與 James Turell 的 Skyspace 兩個例子來作為討論。同樣以圓形開口置於建築物的 中心上方,萬神殿是以拱頂的方式與漸變的水泥模矩來建構,這在技術上是符合結構考 量的作法,並再現「天堂」的意象;頂端中心開口 Oculus1 則為室內唯一的光源來源, 是以詮釋「太陽」這個元素;因此既有的天空開始因為建築的詮釋而有了依據,水泥模 矩除了在結構上的漸變外亦產生視覺深度的強化效果。 Skyspace 的作法卻是相反,所有的結構技術皆是以 " 扁平化 " 為目標,開口邊緣的厚度 刻意在視覺消線上去消彌,因此觀者在這裡感受不到天空的 " 深度 ",廣大的蒼穹反而 像是被壓縮在頭頂上方的一幅平面畫作;James Turrell 在這裡不以結構體去“再次詮 釋”天空,而是以參觀者自身的感知為考量,讓觀者純粹地去感受光線與天空。傳統上 強化深度與高度來表達「神性」的作法在這裡反而是被「去深度」 的觀念來有所抗衡。 以觀者的空間經驗為設計導向的作法是為本案的目標。此案所設計的動線在每一個轉折 點都存在著讓身體經驗去意識的契機,如壩體的寬度與高度、水中的小島、框景中的對 岸山頭、從小島回望起點的紀念碑等等。參觀者主體藉由完整步行過程的經驗連結客體 水壩,找回水面下成為 " 負 " 向的被遺忘的場域。

1

An oculus (plural oculi, from Latin oculus, 'eye') is a circular opening in the centre of a dome or in a wall. Originating in antiquity, it is a feature of Byzantine and 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 It is also known as an œil de boeuf from the French, or simply a "bull's-eye". 資料來源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Oculus 91


寶山水庫鳥瞰圖

寶山水庫壩體剖面

壩體的寬度

92


寶山水庫在興建前屬於一般山坡地,當地居民多以栽種蔬果維生,而在水庫完成後許多 民眾只能以吊橋前往水庫中央內部的山頭。從等高線地圖中看到水面把原有的山谷空間 給埋沒了,水深的數據成為一個與身體經驗斷裂的抽象概念;一般遊客只能意識到壩體 上道路的存在,水面下的深度與水壩的寬度被忽略,只剩有幾座 " 小島 " 漂浮在其中, 直到枯水期時既存的山谷才再次被顯露出來。

枯水期所顯露出的既存山谷

寶山水庫周圍山區的等高線圖

93


低水位時水庫中所浮現的小島

高水位的水庫,浮島消失了...

以壩體上的紀念碑作為起點,設計一個路徑來回在既存的小島與水岸。看似在水平面上 斷開來不相連的路徑,必須藉由另一個向度 ( 垂直高度 ) 的行走才能連結到小島。所有 的距離都是有意義的,從起點向下移動的高度呈現出霸體的深度、路徑中間斷開的水平 距離是霸體的寬度,並且在每個定點都可再次意識到 James Turrell 所強調那些既存卻 視而不的事物。 基地本身位在低光害的環境,適合觀察天空中既存的宇宙星體,因此選定的空間機能是 可以觀星的露營區 ( 而恰巧從營區朝向起點紀念碑的方位,正是適合作為觀察星象依據 的指北向 );空間本身跟著自然的節奏而生存,當水位過高的雨季營區空間也跟著星空 詩意性地消失。

94


本案的配置平面。錨定出既存但視而不見的山谷

95


A

B

Down

G Up

Ramp of Star

A

Down

B

G

Down

Ramp of Fire

D

C

Up

Up

Ramp of Water

A

B

G

D C

96


E

F1

Up

F2

E Down

Up

~

E

F1 F2

Down

E

F1 F2

Long Section

97


從寶山水庫紀念碑 (A) 開始出發走向水庫的中間的小島,緩緩下降的斜坡把漫漫的水面 從腳邊 (1.) 帶到眼睛視線的高度 (2.) 來。一直走到中間的斷點 (B) 才發現身體再也走不 過去對面 (G) 了 ! 這時回望著水庫的壩體 (3.),開始意識到這段行走的距離約略等同於壩 體的寬度。向下看到一個左右都被厚玻璃隔開的空間 (D),不太確定要怎麼才能到達那 邊,好像紀念碑本身還有一座電梯,也許可以回頭去搭看看 ? 回到起點從紀念碑中的電梯往下到達水下的空間,這時發現望向紀念碑頂端的距離正好 與壩體的深度相近 (4.)。

1. Perspective view at A

A

2. Perspective view from A to B

3. Perspective view at B (Look toward dam)

4. Perspective view at C (Look up to A)

B

G

D C

98


沿著上升的斜坡前進,走到了剛剛發現的空間 (D),腳下隔著玻璃看到的正是水庫壩體 的末端 (5.)。繼續向前走看到遠處有一個圓形的開口 (6.),好像隱隱約約看到它框著對岸 的山頭。繼續向前走發現小島內部原來是一座露營區 (7.),而剛剛看到的圓形開口居然 是一個橢圓形 ! 在營區的路口 (E) 有兩條弧形的道路可以選擇,一條向下可以到達熱鬧 的營地 (F2),另一條向上 (F1) 可以直接走到小島上。看到有人從營區的另一條路走了下 來 (F2),原來是可以連接到剛剛斷開來的另一個平台 (G)。 試著走那條斜坡往上到平台去,居然發現一開始的紀念碑就在眼前 (8.)! 沒想到原來所有 的路徑都是息息相關的,彼此指引著下一個空間,並暗示著水庫中許多原本被水面隱藏 起來的資訊 !

5. Perspective view at D (Look down to dam)

6. Perspective view from D to E

E

7. Perspective view at E

8. Perspective view from F2 to G

F1 F2

Long Section

99


A

A

B

Down

G Down

A'

Perspective view at Section A A’

Perspective view at Section B B’

Section A A’ 1 : 300 100

Section B B’ 1 : 300


F2

E Down

F2 E

Up

Plan 1 : 300

Section C 1 : 300 101


102


103


104


4.2

藏起來的空間 — 街屋與二米四小屋

Academic Project, Core Studio 1, 2011 Fall Paper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Personal Work Advisors | 曾成德 (C. David Tseng) Site | None

105


106


107


1

The Staircase of Maison de Verre

The Elevation of Maison de Verre2

3

The Living room of Maison de Verre

1

http://i.ytimg.com/vi/d5HLQ7nepDU/hqdefault.jpg http://rbblog.wpengine.netdna-cdn.com/wp-content/uploads/2013/11/bbb3-La-Maison-de-Verre-4.png http://c1038.r38.cf3.rackcdn.com/group1/building6780/media/ngtf_26ouro.large5.jpg 2 http://1.bp.blogspot.com/-o7Bx071w8ZA/Tm9hK-EUPSI/AAAAAAAABHE/uanH4X7xkl8/s400/sls.a1%2B%2Busos%2B-%2Bmaison%2Bde%2Bverre%2B-%2B01.jpg 3 http://41.media.tumblr.com/8d7f03fb6909fc34056fc1e75e2da52e/tumblr_nkizou5au51tfr55eo1_1280.jpg 108


街屋它的左右立面是不存在的,只剩下前後兩個面來闡述著自己的個性。本案「藏起來 的空間」不僅止於在視覺上以一個立面表面來作對外的隱藏,在空間上更是以私領域的 抬昇來產生新的地平,並且藉由主、客動線的區隔來達到建築上藏起來的動作。 試以 Maison de Verre 此案的動線與空間配置來作為討論,它在空間的安排上可分為三 個層次,一是屬於完全對外的病人、第二則是家中內部傭人的動線、第三則是屬於最為 私密的屋主們生活空間。而空間與空間之間彼此以垂直動線的樓梯各以不同形式的方式 去連結,例如位在一樓具有金屬網藉以區隔主客之間的樓梯、或是從二樓屬於對外的 客廳空間接到三樓對內的臥房空間、以及暗藏在私人空間內連接到個人空間的伸縮梯等 等,是以 " 看的到、走不到 " 的作法最為有張力。 對應到本案「藏起來的空間」建築中的空間層次上也可分為三類,一是屬於完全對外的 客廳、廚房空間,二是內部的客房空間,第三層則是屬於屋主私人領域的部分。是故藏 起來的空間好比本案中從後花園的樓梯走向三樓客房的動線,即可意識到四樓的屋主的 房間;以及在三樓中被書櫃隔離的內部旋轉梯動線。這些就如 Maison de Verre 二樓的 客廳是以玻璃磚的區隔成為像是發光的舞台,或是內部最高層的小閣樓以透明的玻璃窗 俯視著客廳一般。視覺上看得到但在身體經驗上不容易到達空間更可襯托出它的差異 性。

109


1

4

2 5 6 7

Down

3

1F

110

Up

Down

Up

2F

3F

4F


空間配置 1 2 3 4 5

: 客廳 : 廚房 : 後花園 : 玻璃水池 : 書房

6 : 客房 7 : 私人臥房 8 : 盥洗室 9 : 游泳池 10: 暗房

Up

10 8

5F

9

Down

6F

傳統的街屋多具有看似半開放的騎樓空間,然而往往卻成為一個無法清楚劃分公私領域 的尷尬區塊。本案在此把低樓層翻轉為完整的空間,抑是立面上對外唯二的開窗 ( 另一 個開口則為高樓層的游泳池水道 ),屬於家中生活公領域的部分被安置在此,沒有過多 的隔間牆把生活像是自然地景般的從外延伸到內部後花園。 對外隱藏的方法並非以武斷的一道牆做區隔,第一個層次如上所述是把低樓層放入屬於 對外的客廳、廚房,作為完全的開放的樓層,將私領域的部分往上拉到一個新的水平。 而在此樓層之上成為重新定義的新的地平面,真正的街屋可說是被安藏在這個水平之 上。接著在二樓以上把拉出的前後院空間夾在外層沖孔板與內層實牆間,三者合為一個 保護著中間日常生活場景的外牆。是為第二個層次的隱藏。

111


Section BB'

Section AA'

B' Down

A

A'

B

對內所藏起來的空間,用動線中 " 看的到、走不到 " 的兩組樓梯做區隔。高樓層是私人 的屋主空間,以貫穿書櫃中的旋轉梯動線連結低樓層的公領域;與之相對的則是後院的 樓梯連繫三樓的客房。通透的書櫃成為視覺上深度的延伸,但動線的區隔讓空間中的張 力產生。二米四小屋位在街屋的最高層,一樣是以動線包圍著它,就向本身機能暗房一 般,透過迂迴的方式才能把虛實翻轉出來。

112


Long Elevation

從後花園樓梯通往三樓的客房動線 ( 以書櫃包圍著看得到走不到的私人動線 )

以內部旋轉梯通往四 ~ 六樓的私人動線 ( 書櫃內的旋轉梯呼應著最高樓層的暗房 )

整體空間以不同的動線相互交織而成

113


Down

行走兩米四小屋的感知經驗

兩米四小屋的平面

114

兩米四小屋的位在街屋最高層的平面中


Under Suprematism I understand the primacy of pure feeling in creative art. To the Suprematist, the visual phenomena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re, in themselves, meaningless; the significant thing is feeling, as such, quite apart from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called forth. --- Kazimir Malevich 1

Black Circle , Kazimir Malevich, 1915

1

圖片來源 : http://os.colta.ru/m/photo/2010/09/27/001fgfdsz_big.jpg 115


116


第五章 5.1

不同感知的深度

聽出來的空間 — 內灣深山中的漸凍人安養院

Supami 總驚訝輪椅上的我, 大多閉著眼,為什麼總知到達哪裡? 其實一點不奇怪,午後陽光特別熾熱, 已穿越菜市場;風壓強勁,正經過三叉巷口; 空氣瀰漫濃郁麵皮香,Subway 到了…… 缺陷造就感官的纖細。 — 袁鵬偉《感官》

117


118


119


5.1

聽出來的空間 — 內灣深山中的漸凍人安養院

Academic Project, Core Studio 3, 2012 Fall Paper Architecture Design Project Personal Work Advisors | 龔書章 (Shu-Chang Kung) Site | 新竹內灣 ( Neiwan, Hsinchu)

120


「不同感知的深度」— 聽出來的空間

魚兒禁錮在魚缸裡猶如我被阻隔在玻璃門內,坐在輪椅的我,總會閉上眼,感受人車經 過玻璃門時,擾動的氣流輕拂我的毛細孔,我喜歡傾聽身體的聲音,探究身體的極限, 我依舊可以感知外在世界,仍然可以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仍然可以憑藉「記憶」與「想 像力」悠遊於大海。我是多麼感恩! — 袁鵬偉 1《尋找活著的理由》

因為從基地上接收到不同層次的聲音,開始思考以聽覺作為感知空間的可能性。特別是 在這樣大尺度下的基地條件,藉由山谷的反射聽力超越了視覺上一定距離的障礙,對於 空間的感知從回聲中獲得片斷的資訊。這樣藉由聽覺取代視覺的狀態,讓我思考到漸凍 症這種疾病;儘管患者他們的身體是被疾病所囚禁著,身體其他的感官卻開始變得更加 敏銳。視覺雖然受到行動上的侷限無法隨心所欲的肆意觀看,但是聽覺、嗅覺、觸覺卻 可接收到四面八方的資訊;而這之中是以聽覺優於其他感官對於空間辨識上具有某種程 度的效力。 回應梅洛龐帝的說法「我們不應把空間設想為滿所有物體的一個蒼穹, 或把空間抽象 地設想為物體共有的一種特性,而是應該把空間構想為連接物體的普遍能力。」如同一 開始導論所提到,人類演化的結果因為太依賴視覺的觀看,而漸漸放棄其他感官辨別空 間的能力;因此對於視覺無法連接到的空間就非常容易產生斷裂而開始不在乎。本案試 著給身體一個重新尋回不同感官的機會,思考在視覺侷限之外所發展出不同可能性的空 間。

袁鵬偉與他的畫作《雪梨歌劇院》2

1

袁鵬偉,1963 年出生,患有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發病後利用滑鼠與單指敲鍵進行文學、藝術的創作。並 以科技人的專長開發 LED 溝通板,並設立【有故事的店】網站,銷售漸凍人病友及家屬的創作作品。資料來源 : 袁鵬偉個人網站 http://pengweiyuan99.blogspot.tw/2010/02/led.html 2 圖片來源 :http://www.mnda.org.tw/Pages_Show.asp?AD=1,7&FID=1&ID=404

121


由於基地位於內灣主要村落的對面山頭,因此對於看不到 的活動只能憑藉回聲來推測 : 鳴笛聲響是火車要出發了吧 ? 鐘響聲又是孩童開心的下課時間囉 ? 潺潺的水流聲為山谷 中的農莊帶來生命力 ...... 從基地所聆聽到的聲音作為出 發,企圖在設計上捕捉環境中現有的聲音。

122


Neiwan Train Station

Yo-Lou Stream ( 油羅溪 )

Map of site in Neiwan

View of the site from bridge

123


滴答 等距靜止的牆,漸變的水滴聲 復健廊道 0.5~1 米 平行且維持伸手可觸擊的兩道等距牆,撐起漸漸傾斜的屋 頂,中間的樓板也如同屋頂漸變的角度所傾斜。因為整個 廊道的距離非常的長並且呈現環狀,從入口目測樓板並沒 有太大的變化,只有在內部行走時才會體驗到漸變的感受。 水滴順著屋頂的斜度下落,滴答的水聲也漸漸地加快並放 大,直到最終轉彎走到一個休憩空間,聽到並看到外面傳 來不可忽視的滴答聲打在石頭上。整個行走過程的感官變 化是非常微小但無法忽視。

滲透 流動的水聲帶出漸變的時間 病房 2~3 米 流動的水聲順著天花由上而下、由遠而近地靠近、再遠離; 這不似氣勢磅礡的瀑布、也非靜如止水的水面;而是一條 涓涓細流的水承載著時間來來去去。位在基地西側上方的 山林中有幾個大水塔,以細細長長的水管把民生用水連結 到山腳。原本發展的型態是各自獨立的圓筒狀空間外圍有 水管環繞,企圖把水流聲的元素保留,將環繞於一單獨空 間的牆面,轉換成多間病房共用的牆面,一切的目標為了 將變動的時間以具體地的水流聲傳達出來。

清脆 相互回應的兩定點 活動廣場 10~15 米 常用來形容金屬敲擊所發出的聲音,在這裡轉化成一種鍋 子與鍋鏟敲擊的聲響。試著把兩個被隔絕的點透過弧形場 域來產生最大的回應,不僅是活動表演時可傳達最好的音 效,甚至在餐會活動也可傳送最濃烈的香氣。

124


迴盪 視覺與聽覺的轉換 宗教儀式場所 9 米 ~800 米 定著在兩側山腰的內灣車站與基地,被頭前溪沖刷的山谷 一分為二,僅能從錯落的樹林中眺望到對山的民房。直到 聽到遠方傳來嗡嗡的鳴笛聲,才再度意識到基地並不是存 在於被人遺忘的山林中,因為迴盪的鳴笛聲,把相隔 800 公尺以上的基地與車站聯繫了起來。在基地西側有一塊視 野最好的制高點,在這裡置放一個隱密且大約可容納十人 上下的空間,除了主入口外就剩下另一個面向車站的對外 出口,走出這道門才發現眼前是非常遼闊的視野,而這個 凹口空間的陽台配合著順勢而下的地勢,成為一個包覆聲 音極佳的空間。( 尤其是從一個不僅在視覺、甚至是聽覺也 完全封閉的室內空間,對比到這個開放,並有一個弧形的 牆圍塑出絕佳的回聲效果的戶外陽台。)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1

1

圖片來源 ALS Society of Canada http://als.ca/en

125


5

6

3

Site Plan

126


空間配置 1 2 3 4 5 6

病房 復健步道 宗教性空間 洗澡間 活動廣場 停車場

5

1

2

4

3

1

Upper Plan

Lower Plan 127


Section A-A'

清脆 活動廣場 10~15 米 ( 感知方式 : 聽覺、嗅覺、視覺 ) 把兩個被隔絕的點透過弧形場域來產生最大 的回應,不僅是活動表演時可傳達最好的音 效,甚至在餐會活動也可傳送最濃烈的香 氣。

128


A

A'

129


Section B-B'

滲透 病房 2~3 米

滴答 復健廊道 0.5~1 米

( 感知方式 : 聽覺 )

( 感知方式 : 聽覺、觸覺、視覺 )

把水流聲的元素保留,將病房空間上方發展 成水池,把水流聲連貫的帶入病房空間,一 切的目標為了將變動的時間以具體地的水流 聲傳達出來。

水滴順著屋頂的斜度下落,滴答的水聲也漸 漸地加快並放大,直到最終轉彎走到一個休 憩空間,聽到並看到外面傳來不可忽視的滴 答聲打在石頭上。

130


B

B'

131


C'

C

132


Section C-C'

迴盪 宗教儀式場所 9 米 ~800 米 ( 感知方式 : 聽覺、視覺 ) 在基地西側的制高點置放一個隱密且大約可 容納十人上下的空間,除了主入口外就剩下 另一個面向車站的對外出口,走出這道門才 發現眼前是非常遼闊的視野,而這個凹口空 間的陽台配合著順勢而下的地勢,成為一個 包覆聲音極佳的空間。 133


‧ 迴盪 機能 - 宗教儀式場所 感知方式 - 聽覺、視覺

‧ 滲透 機能 - 病房 感知方式 - 聽覺

134


‧ 滴答 機能 - 復健廊道 感知方式 - 聽覺、觸覺

135


136


137


138


第六章

結論

「存在就是被感知(to be is to be perceived)」 —George Berkeley

139


A

?

B Distance

trial and error in Designing

Final

Designing

trial and error in Statistics1

位在 Köln 市中心的 Kolumba Museum 原址為圖片左方的一座在二戰時被摧毀的 老教堂。Peter Zumthor 以新磚塊的堆疊回應原有的磚牆外,更取教堂中具象徵 性的空間特質—彩繪玻璃的透光性,把上半部的磚牆以錯落的方式堆疊,以詮釋 主客體兩者間抽象的的空間品質。

1

140

圖片來源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ial_and_error#/media/File:Computer_graph_created_by_ trial_and_error.jpg


無法量測的距離

「距離」: 在向量空間中的一種函數。時間或空間有形或無形的間隔。 「距」: 相隔的空間和時間,「離」: 相距、隔開、分別。 從梅式現象學的觀點中我們理解到空間源自於人類主體與建築客體所共構,因此被觀者 客體無法獨立於主體之外。如同距離一詞的定義,存在著相對的 A、B 兩者彼此之間的 一個狀態,需要 A、B 兩個相對應的個體共存,在此之間的空間 ( 或時間 ) 得以存在。 然而在生產建築的過程或是建築落成後使用者進駐,往往容易落入對於客體單一的觀 注,兩者之間的「距離」被忽略,是故客體與主體兩者彼此容易產生斷裂的狀態。 從前面四個章節的討論之中,我們分析出建築客體與我們觀察者主體兩者之間存在的 「距離」是以不同脈絡的方式所呈現。以視覺感知空間為基礎的透視、反透視 ( 潑灑出 去的光、迴旋牆 ),到歷時性的多視點觀看 ( 凝視下的街道、被遺忘的視與窗 ),觀者與 建築兩者之間定時定點的關係開始產生變化,彼此之間的距離 ( 空間深度 ) 也在這樣的 變動過程中在最後的空間落實上開始改變。在「潑灑出去的光」與「迴旋牆」這兩案中, 從定點去觀看到的空間深度是較為明確 ,而在「凝視下的街道」和「被遺忘的視與窗」 前者是用全知觀點的角度去記錄遊走街道空間中的不同感知深度,後者則是以類似中國 捲軸畫的方式把空間中的深度在捲動的過程中舒展開來。 相較於上述前半段章節所討論到的案例,後半段的章節則傾向於挑戰人類主體對於建築 客體所觀看到空間深度的消彌,特別是在「視而不見的山谷」藉由模糊空間深度的感知 來強化觀者對於基地現存卻易被忽略的事物。而「藏起來的空間」這個案子則是著重在 利用動線的區隔,把主體與客體以所「觀看」到的空間深度和實際「行走」不到的空間 作最為有張力的對比。以視覺聯繫主客兩者不同層次的空間深度,直到最後一個章節更 挑戰視覺之外的感官,藉由聽覺的觀察捕捉基地中既有的聲音要素,企圖以建構出的建 築客體來保留主客之間抽象的音源距離。 以建築師的觀點來看,在設計發想的階段客體與空間同為抽象的要素,為了把最後空間 落實作為目標,建築師把具象的建築構成元素不斷地去逼近、圍塑其目標,把兩者間的 距離關係趨近所想像的範圍。這樣的思考過程類似於統計學 trial and error 的方法,主 體建築師在設計客體建築時採用反覆的試驗去逼近兩者之間企圖所營造的空間深度。特 別是 trial and error 試用於最終結果並非為一個絕對值的狀態,他更是一種解決問題導 向的作法,因此非常類似在設計階段所需要不斷地去趨近建築師心目中主客體兩者間無 法量測的距離。 本文以梅式現象學的觀點來探討建築空間與空間生成過程的作法,是為著重在主客體之 間的距離 ( 深度 ) 優於客體建築體的關注,然對於未來實務上將作品落實於客體的材料 上仍有更多的挑戰與可能性。特別是筆者在歐洲實習的過程中了解到各式材料對於建築 上的組構所產生的空間品質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期許未來以無法量測的距離的思考方式 為出發點,對於材料的構築上可有更多的磨練,讓心目中詩意性的空間深度得以落實。

141


142


參考文獻

一、英文書目 1. Ursula Sinnreich, “James Turrell: Geometry of Light”, Text by Gernot Böhme, Julian Heynen, Agostino de Rosa, Hatje Cantz, 2009.

二、中文書目 1. 季鐵男 編,《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 81 年。 2. 李允鉌著,《華夏意匠》,臺北,龍田出版社,民國 71 年。 3. 愛德溫 ‧A‧ 艾勃特著,賴以威譯,《平面國》,臺北,魔酒出版社,民國 103 年。 4. 原廣思著,黃茗詩、林于婷譯,《聚落的 100 則啟示》,新北市,大家出版社,民 國 100 年。

三、中文論文 1. 黃柏翰著,《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的空間觀之研究》,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民國 9 1 年。 2. 黃怡璋著,《建 築 空 間 本 質 的 探 討- 從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出發》,東海大 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89 年。 3. 洪文慶著,《陳其寬繪畫中的建築空間美學》,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6 年。 4. 林穎著,《透視一致性之敏感度》,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93 年。

143


作品表

144

Project 1 二米四小屋

Project 4 國父紀念館園區冰淇淋館

Advisor / C. David Tseng 2011 Autumn

Advisor / Yo Shawn Hsieh 2012 Spring

Project 2 街屋

Project 5 師大商圈集合住宅

Advisor / C. David Tseng 2011 Autumn

Advisor / Yo Shawn Hsieh 2012 Spring

Project 3 新竹城市願景館

Project 6 寶山水庫觀星營地

Advisor / C. David Tseng 2011 Autumn

Advisor / Shu Chang Kung 2012 Autumn


Project 7 內灣深山中的漸凍人安養院

Project 10 台北城市展覽館

Advisor / Shu Chang Kung 2012 Autumn

AAdvisor / Yi Hsiang Chao 2013 Spring

Project 8 台北市長官邸路燈提案

Project 11 捷運新北投沿線住宅設計

Advisor / Yi Hsiang Chao 2013 Spring

Advisor / Tai Lai Kan 2013 Autumn

Project 9 台北市長官邸圍牆提案

Project 12 台北機廠規劃案 Advisor / C. David Tseng, Wei Tseng 2014 Spring_Team Work

Advisor / Yi Hsiang Chao 2013 Spring

145


簡婕婷 Chieh-Ting, Chien 12, Nov, 1985 heather@arch.nctu.edu.tw +886-921-310324

學歷 Education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學士後組碩士 2015 Master of Architecture l ,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2015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學士 2009 Bachel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9

經歷 Experience 實習 Professional Practice 德國明斯特 behet bondzio lin 建築事務所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 2BXL, Germany, July 2014 - June 2015 台灣台北 趙弈翔建築師事務所 Yi-Hsiang Chao Architects, Taiwan, July 2013 - Sep 2013

競圖 Competition 德劭包浩斯博物館國際競圖 2015 指導 : 林友寒 團隊成員 : Pavla Briksová、簡婕婷 Ope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wo phases Bauhaus Museum Dessau, 2015 Advisors : Yu Han Michael Lin Project Team : Pavla Briksová, Chieh-Ting Chien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競圖首獎 2011 都市合院主義 : 一個密度和形態的練習 團隊成員 : 陳威志、徐宇亮、葉欲揚、簡婕婷 NCTU Architecture Competition 1st Prize, 2011 Urban Courtyardism : A Typological Exercise for Density Crew Member : Wei-Zhi Chen, Yu-Liang Xu , Yu-Yang Ye, Chieh-Ting Chien

146


工作坊 Workshop 光雕投影暨 3D 列印互動裝置 2013 指導 : Mikolaj Molenda、Michal Piasecki ( 波蘭 Bridge 事務所負責人 ) 組員 : 江存裕、陳怡廷、周洋存、葉韋鉦、簡婕婷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3D Print/Video Mapping Advisors : Mikolaj Molenda、Michal Piasecki Crew Member : Tsun-Yu Chiang, Yi-Ting Chen, Yang-Tsun Chou, Wei-Cheng Yeh, Chieh-Ting Chien 台北機廠規劃案 2014 聯合工作坊 — 台灣交通大學、紐約雪城大學、香港大學 指導 : 曾成德、曾瑋 助教 : 何鎮宇、黃智勤 團隊成員 : 林文婷、林暉傑、洪子捷、鄧宇哲、簡婕婷 Taipei Railway Workshop, 2014 Co-Studio with Syracuse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dvisors : C. David Tseng, Wei Tseng Assistant : Chen-Yu Ho, Chih-Chin Huang Project Team : Wen-Ting Lin, Hui-Chieh Lin, Zi-Chieh Hong, Yu-Che Teng, Chieh-Ting Chien

展覽 Exhibition 關於城市的一堂通識課 — 交大建築展 2014 展出者 : 交大建築所同學 策展團隊 : 王晟瑋、林暉傑、佘明鴻、周洋存、范欽媛、洪子捷、鄧宇哲、鄭婉伶、簡婕婷 A Class of General Education for City - NCTU GIA Exhibition Exhibitor : NCTU-Architecture Curatorial Team : Cheng-Wei Wang, Hui-Chieh Lin, Ming-Hong She, Yang-Tsun Chou, Chin-Yuan Fan, Zi-Chieh Hong, Yu-Che Teng, Wan-Ling Cheng, Chieh-Ting Chien 顏色的形狀 — 趙奕翔空間與建築創作展 2013 展出者 / 策展人 : 趙奕翔 展覽工作團隊 : 范欽媛、洪子捷、簡婕婷 The Form of Color - Yi-Hsiang Chao's Creation of Space and Architecture, 2013 Exhibitor / Curator: Yi-Hsiang Chao Project Team : Chin-Yuan Fan, Zi-Chieh Hong, Chieh-Ting Chien 147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