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of Christ Classroom Notes - Ch 6 - 过渡时期

Page 1


六、过渡时期 治好被鬼附的人(马太福音 8:28-34;马可福音 5:1-20;路加福音 8:26-39) 睚鲁的女儿复活(马太福音 9:1,18-26;马可福音 5:21-43;路加福音 8:40-56) 耶稣医治瞎子与哑巴(马太福音 9:27-34) 耶稣差遣门徒(马太福音 9:35-11:1;马可福音 6:6-12;路加福音 9:1-6) 施洗约翰被斩(马太福音 14:6-12;马可福音 6:21-29;路加福音 9:7-9) 耶稣第一次离开 耶稣试图离开(马太福音 14:13-14;马可福音 6:33;路加福音 9:10-11a; 约翰福音 6:1) 耶稣给五千人吃饱(马太福音 14:15-21;马可福音 6:33-44;路加福音 9:11-17; 约翰福音 6:2-14) 耶稣在水面上走(马太福音 14:22-33;马可福音 6:45-56,约翰福音 6:15-21) 耶稣是生命的粮(约翰福音 6:22-59) 许多门徒离弃耶稣(约翰福音 6:60-71) 洁与不洁(马太福音 15:1-20;马可福音 7:1-23) 概述 耶稣在加利利地区传道大约从公元 28 年 1 月持续到公元 29 年 4 月初,随后突然 停止。施洗约翰死后,耶稣想要暂停一下公开传道,这样他一方面有机会单独教 导他的门徒,另一方面开始为越来越近的受难和受死预备。本章以耶稣在加利利 海两岸的传道作为开始,这发生在公元 28 年晚秋时节。 治好被鬼附的人(马太福音 8:28-34;马可福音 5:1-20;路加福音 8:26-39)

最忙碌的那天之后的早晨,耶稣和门徒们仍停留在加利利海东岸的船上。他们一 上岸,就有两个被鬼附的人来迎他,福音书特别讲述了其中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 马可福音 5:1-20 5:1 他们来到海那边格拉森人的地方。5:2 耶稣一下船,就有一个被污鬼附着的 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5:3 那人常住在坟茔里,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 也不能,5:4 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铁链竟被他挣断了,脚镣也被他 弄碎了。总没有人能制伏他。5:5 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又用石头砍自 己。5:6 他远远地看见耶稣,就跑过去拜他,5:7 大声呼叫说: “至高 神的儿子 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5:8 是因耶稣曾 吩咐他说:“污鬼啊,从这人身上出来吧!”5:9 耶稣问他说:“你名叫什么?” 回答说: “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5:10 就再三地求耶稣,不要叫他 们离开那地方。5:11 在那里山坡上,有一大群猪吃食,5:12 鬼就央求耶稣说: “求 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 ”5:13 耶稣准了他们,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 去。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5:14 放猪 的就逃跑了,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众人就来,要看是什么事。5:15 他们来


到耶稣那里,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坐着,穿上衣服, 心里明白过来,他们就害怕。5:16 看见这事的,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和那群 猪的事,都告诉了众人,5:17 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5:18 耶稣上船 的时侯,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恳求和耶稣同在。5:19 耶稣不许,却对他说: “你 回家去,到你的亲属那里,将主为你所做的是何等大的事,是怎样怜悯你,都 告诉他们。 ”5:20 那人就走了,在低加坡里传扬耶稣为他做了何等大的事,众人 就都希奇。 这位平静海上风浪者也能平息人心中的风浪吗?他能满足我们身体需求就像他 满足我们灵里的需求吗?到海那边看看吧。 海的东岸以混合居民为主——外邦人和犹太人。马可和路加称这里为格拉森人的 地方,马太称之为加大拉。加大拉是低加波利地区的主要城市之一,另一座城就 是格拉森,所以他们讲述的是同一地区,但各自提供了独有的细节:马太说有两 个被鬼附着的人;马可和路加并没有说只有一人——他们的关注点放在讲话的那 个人。船停靠的地方有一个山崖,还有许多坟茔。 被鬼附不是心理失常,而是一个人处于被邪恶意念(非出自他本人)掌控的状态。 马可福音的描述使被鬼附的状态之恐怖更清楚地呈现出来。俗语说:“恶人不得 闲!”撒旦让这个人没日没夜地发疯。身体上的痛苦和折磨(马可说他用石头砍 自己)与灵里的痛苦和折磨一样惨烈。 然而,一个比撒旦更强大的势力来到这个地区,魔鬼都承认。那人看见耶稣就跑 过去拜他。这并不是敬拜行动,只是承认耶稣更强大,更超越,他知道耶稣是谁, 他大声呼叫“至高神的儿子耶稣”。这个魔鬼知道耶稣的事工要胜过撒旦及其喽 啰,他知道自己的命运,于是说: “我指着神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他乞求耶 稣不要把它赶出这个地界,如马太和路加所说——不要把他发送到地狱。 污鬼受耶稣的质询,说他名叫群(要记得,门徒与耶稣在一起,这是他们学习的 经历)。罗马军团由六千士兵组成。所以,耶稣不是在对付一个魔鬼,而是众多 魔鬼。他们请求进入一个畜群(大约有两千头猪,正在附近的山上吃食),耶稣 准许他们。被鬼附着的群猪闯下山崖,坠海淹死了。魔鬼总是行毁坏的事。 猪的所有者——外邦人和背教的犹太人——没有控告耶稣毁了他们的财产。犹太 人认识到,养猪并且成为这些猪的所有者已经违犯了旧约的礼仪规章,表明他们 不再是真正的信徒。外邦人也遭受了相当大的财产损失,并且惧怕这大能的彰显。 这些所有者没有听到这个被鬼附着的人讲述发生的事,但他们看到这个人穿上衣 服坐在那里,心里明白过来,也听到目击者讲述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他们就害 怕。 值得我们特别留意的是,他们本应为这个得医治的人高兴,本应同他一起赞美神, 但这些人“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今天也有很多人不欢迎耶稣进入他们的 生命,因为他束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于是耶稣离开了,他没有把自己强加于人。那个被治好的人请求跟耶稣一起走,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耶稣有重要的使命。耶稣把此人留下来为他作见证,与家 人及低加波利的所有人分享这一好消息——耶稣为他成就的大事。 听此人讲话的人都希奇,其中有很多外邦人。他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使命,因为 耶稣下次来到这里没有被要求离开,而是受到欢迎(见马太福音 15:29–31;马可 福音 7:31–36)。 我们都有亲朋好友、熟人邻居,他们就像低加波利的人一样处于可怕的困境中, 若不被带向基督,他们就要面对同样的命运。他们需要我们的介入和见证。我们 向他们作的见证,就像那个曾经被鬼附着的人向低加波利人作的见证。让他们懂 得,主基督成就了何等大的事,他多么甘心乐意地为他们成就。


睚鲁的女儿复活(马太福音 9:1,18-26;马可福音 5:21-43;路加福音 8:40-56) 路加福音 8:40-56 8:40 耶稣回来的时候,众人迎接他,因为他们都等候他。8:41 有一个管会堂 的,名叫睚鲁,来俯伏在耶稣脚前,求耶稣到他家里去。8:42 因他有一个独生 女儿,约有十二岁,快要死了。耶稣去的时候,众人拥挤他。8:43 有一个女 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医生手里花尽了她一切养生的,并没有一人能医好 她。8:44 她来到耶稣背后,摸他的衣裳穗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8:45 耶 稣说:“摸我的是谁?”众人都不承认。彼得和同行的人都说:“夫子,众人拥 拥挤挤紧靠着你。 (注:有古卷在此有“你还问摸我的是谁吗?” )”8:46 耶稣 说:“总有人摸我,因我觉得有能力从我身上出去。”8:47 那女人知道不能隐 藏,就战战兢兢地来俯伏在耶稣脚前,把摸他的缘故和怎样立刻得好了,当着 众人都说出来。8:48 耶稣对她说: “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 8:49 还说话的时候,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说: “你的女儿死了,不要劳动 夫子。”8:50 耶稣听见就对他说: “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8:51 耶稣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约翰、雅各和女儿的父母,不许别人同他进去。 8:52 众人都为这女儿哀哭捶胸。耶稣说: “不要哭!她不是死了,是睡着了。” 8:53 他们晓得女儿已经死了,就嗤笑耶稣。8:54 耶稣拉着她的手,呼叫说: “女儿,起来吧!”8:55 她的灵魂便回来,她就立刻起来了。耶稣吩咐给她东 西吃。8:56 她的父母惊奇得很。耶稣嘱咐他们,不要把所做的事告诉人。 路加没有告诉我们耶稣从加利利海回来之后去了哪座城。我们很容易推测他回到 了迦百农,将管会堂的睚鲁与被耶稣医好仆人的百夫长所建造的会堂联系起来 (路加福音 7:5) 。无论如何,睚鲁肯定认识耶稣,并且知道耶稣有医病的能力。 于是他俯伏在耶稣面前,请求耶稣去他家里,他的女儿病得快要死了。对睚鲁的 记载可能表明他在早期教会是有名的人。 睚鲁和前一个故事里的那个人截然不同。睚鲁是犹太人,熟悉律法和会堂生活。 他有家,与妻子女儿住在一起。但这两个人都遇到了难处,并且只有耶稣才能帮 助。耶稣前去帮助被鬼附的异教徒;而睚鲁来向耶稣求助。 在这段记载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羞于向耶稣求助的妇人如何蒙受祝福的故事。 当耶稣向睚鲁家走去的时候,人们拥挤在他四周,人群阻挡了一个羞于向耶稣求 助的女人,同时也给这个女人一个机会,她可以趁乱摸耶稣衣裳的穗子。 这个女人血漏已经 12 年了,我们可以用凄凉来描述她的生活。如果从医学的角 度来理解这个疾病,人们也许会认为这疾病没有什么特别,因为许多人的疾病比 她严重许多,但是,这是一个犹太女子,她的疾病让她不洁净,这是非常严重的 事情。让我们从摩西律法中看看这个疾病: 利未记 15:25 女人若在经期以外患多日的血漏,或是经期过长,有了漏症,她 就因这漏症不洁净,与她在经期不洁净一样。15:26 她在患漏症的日子所躺的 床,所坐的物都要看为不洁净,与她月经的时候一样。15:27 凡摸这些物件的,


就为不洁净,必不洁净到晚上,并要洗衣服,用水洗澡。15:28 女人的漏症若 好了,就要计算七天,然后才为洁净。15:29 第八天,要取两只斑鸠或是两只 雏鸽,带到会幕门口给祭司。15:30 祭司要献一只为赎罪祭,一只为燔祭,因 那人血漏不洁,祭司要在耶和华面前为她赎罪。 这个女人躺过的床,坐过的椅都要看为不洁,其他人摸过她的东西也是不洁的, 她如同得了大麻风的人一样要住在营外,这意味着她与整个社区是分离的,人们 见到她只能躲避,其中的苦楚是非常真实的,一个属主的儿女不能与其他人一起 敬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正是这个女人经历到的。 这个女人的希望在哪里呢?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看医生,这个女人也是如此,但 是,希望的门打开也被关闭了,她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医生手里花尽了她一切 养生的,并没有一人能医好她。 人没有能力医治她,她是不是失去了被医治的盼望呢?当她听到人说耶稣的事情 时,她的心中燃起了希望,既然人不能帮助她,神的儿子能够帮助她,她没有机 会直接靠近耶稣,但有机会在人群中摸到耶稣的衣裳,神给她开了这个门,拥挤 的人群让她有机会在信心中接受一个礼物。 在这里,我们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个摸的动作很特别吗?或者说这个动作很难 完成吗?让我们回到摩西的律法中,接触她的人会不洁净,这样的生活伴随了她 12 年,人们回避她,她也回避其他人,当她与人接触使人不洁净的时候,其他 人会非常厌恶,她也必然遭受过人的白眼。 现在耶稣来了,她的动作会带来什么结果呢?会让耶稣反感吗?在她伸出手以 前,这是她需要思考的问题,摸就能得医治吗?这也是一个问题,其实她并不确 定,但是信心使她伸出自己的手,她相信神会成就自己要成就的事情,她得到的 远远超出自己的预期的,她的病好了,而且耶稣的话让她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耶稣说:“总有人摸我,因我觉得有能力从我身上出去。”我们不要小看这句话, 耶稣用这样的方式来帮助这个女人,她不敢靠近耶稣,但是耶稣要她站出来,为 的是在所有人面前做出一个宣告,她知道不能隐藏,就战战兢兢地来俯伏在耶稣 脚前,把摸他的缘故和怎样立刻得好了,当着众人都说出来。 耶稣对她说: “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去吧!”这是何等大的安慰,她 知道自己被神悦纳,如果说她的疾病被医治是大祝福,神赐的平安给人的祝福要 远远超过这祝福。女人相信耶稣有能力医治,信心救了她!这位血漏的女人伸出 信心的手,这是蒙神喜悦的善工,这就是成圣生命的果子。 与此同时,在睚鲁的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那个十二岁的孩子在大能的医治 者到来之前就死了。人们将消息告诉了睚鲁:“你的女儿死了,不要劳动夫子。 ” 此时此刻,睚鲁可能会为之前所发生的,耽误耶稣及时赶到的事感到沮丧。 耶稣立刻安慰这位充满悲痛的父亲:“不要怕;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医治。”


“医治”未能恰当地表达希腊文词汇的原意,这个词常常被翻译为“得救”。耶 稣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只要信,即使死去的人也必救回来。 到达后,耶稣要众人不要痛苦悲伤。他说女孩不是死了乃是睡了,众人因此嗤笑 耶稣。这说明耶稣确实使死人复活,而不是把人从深度昏迷中唤醒过来。 耶稣只允许孩子的父母和彼得、雅各、约翰进屋。彼得、雅各和约翰一同被呼召 跟随耶稣(5:8-11)。在变像山上(9:28)和客西马尼园里,他们将与耶稣在 一起。现在他们见证了这个女孩从死里复活。 在耶稣的命令下,女孩站了起来。耶稣吩咐给她东西吃,这表明她的确复活了(参 看 24:41-43)。这是路加第二次记载死人复活的事情。在 7:11-17,一个寡 妇的独生子复活;这里,睚鲁夫妻的独生女复活。 我们需要思考这个神迹,领会它的意义。我们也会死——除非我们一直活到审判 日。相爱的人,相识的人,祖辈们都是这样。然而死亡不是终结,永在的神子已 胜过死亡,不单单为了睚鲁的女儿,也为我们,因为他已为所有人的罪付上了代 价。他替我们死,并应许在末日叫我们从死里复活。我们的死亡也只是睡了,靠 着他大能的话从死亡中醒来,永远与他同在。


耶稣医治瞎子与哑巴(马太福音 9:27-34) 马太福音 9:27–34 9:27 耶稣从那里往前走,有两个瞎子跟着他,喊叫说: “大卫的子孙,可怜我们 吧!”9:28 耶稣进了房子,瞎子就来到他跟前。耶稣说: “你们信我能做这事吗?” 他们说: “主啊,我们信!”9:29 耶稣就摸他们的眼睛,说: “照着你们的信给你 们成全了吧!”9:30 他们的眼睛就开了。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说: “你们要小心, 不可叫人知道。”9:31 他们出去,竟把他的名声传遍了那地方。 9:32 他们出 去的时候,有人将鬼所附的一个哑巴带到耶稣跟前来。9:33 鬼被赶出去,哑巴 就说出话来。众人都希奇说:“在以色列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9:34 法 利赛人却说:“他是靠着鬼王赶鬼。” 当耶稣离开睚鲁家时,又遇到两个有需要的人,是两个瞎子,他们是马太福音中 最先称耶稣为“大卫的子孙”的人,这句话表明他们认定耶稣为那位盼望已久的 救主。他们显然希望耶稣恢复他们的视力,但他们只求他的怜悯,愿意耶稣在他 的怜悯中决定为他们做什么。耶稣在这里再次表明,他关心他们灵魂的需要,也 关心他们身体的需要,他以最有益于他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耶稣把两个瞎子带进屋,免被众人打扰。耶稣问他们有关信心的事,给他们机会 表白自己的信心,然后他开始恢复他们的视力。正如此前,耶稣照样叮嘱这两个 人,不要把这神迹告诉任何人,这是因为耶稣更关注人属灵的需要,他不想以医 治者的身份闻名遐迩,也不想把时间过多地用于这样的事工。这个地区有很多遭 受病痛的人,耶稣从未拒绝身体需要得医治的人,另一方面,每个人都需要灵里 的医治,这才是耶稣的主要事工和信息。 “他们出去,竟把他的名声传遍了那地方。 ”他们的动机或许是好的,但事实仍 然是:他们直接违背了耶稣。良好的动机不会使故意的悖逆成为良善;动机不纯 会毁坏外在顺服神的模范行为。 马太在这一章记录了另一个神迹,耶稣医治被鬼附的人。这个人不能讲话是因为 被鬼附着。马太没有给出任何细节,他直接告诉我们,耶稣医治了这个人。众人 再次发出惊叹,法利赛人却指控耶稣与魔鬼结盟。他们的指控是不可理喻的,也 证明了他们顽固不信之愚蠢。


耶稣差遣门徒(马太福音 9:35-11:1;马可福音 6:6-12;路加福音 9:1-6) 大约在公元 29 年前面几个月期间,耶稣行遍加利利,进行最后的传道。耶稣在 各乡之间传道、医治的同时,两件可怕的事一直使他的心忧伤。第一,人们的灵 魂失丧。第二,犹太教领袖无法给出正确的属灵帮助。 做工的人少 马太福音 9:35–38 9:35 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 症。9:36 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 一般。9:37 于是对门徒说: “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 ;9:38 所以,你们当 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耶稣继续在各城各乡讲道、教导和医治,众人一直跟随他。耶稣环顾周围的人, 就怜悯他们,他看到他们就像没有牧人的羊群走在通往地狱的路上,他决定尽可 能多地挽救他们。耶稣也把他们看作田里待收的庄稼。庄稼熟了,就要及时收割, 否则就会倒伏在地里白白糟蹋了。 耶稣要他的门徒,也要我们同有他的悲悯情怀,他让我们知道他想要我们做的首 要之事就是体现出怜悯。 “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这是主的丰 收禾场,他会确保必要的工人去收获庄稼。耶稣让我们确信,凡他拣选的,无一 人灭亡,所有的羊都将聚拢在他的羊栏里,他定将成就此事,无论我们是否参与 其中,他并不需要我们,但他想要使用我们。耶稣充满慈爱地把参与这重要事工 的特权赐给我们,伴随着蒙福的结果持续到永远。他要我们做的首要之事极为简 单,没有任何代价,只要我们的一点点时间。他要我们为他禾场收庄稼的工人祷 告。作为对我们祷告的回应,他就派来工人。 我们向天父如此真诚祈祷,愿他回应我们这样的恳求。我们的主会在这最蒙祝福 的事工中以某种方式使用我们,这事工是基督里所有信徒的特权。为这事工祷告、 支持这事工,亲自参与这事工就是崇高的特权。而撒旦希望我们把这事工当作理 应回避的痛苦负担。 聚集差遣十二门徒,赐权柄行神迹 耶稣的爱和关切表现在行动上,他把门徒们召集到一起,并要差派他们出去传道, 让我们看一下马太福音 10:1-4 节的记载: 10:1 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能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 10:2 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西庇太 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10:3 腓力和巴多罗买,多马和税吏马太,亚勒 腓的儿子雅各,和达太,10:4 奋锐党的西门,还有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在第 9 章的最后一节,耶稣叫他的门徒“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我们相信耶稣的门徒把这些话铭记在心,并确确实实为工人而祷告,主回应他们


祷告的第一个方式就是差遣他们进入属灵的收割禾场。 当时,耶稣赐门徒特殊的权柄“赶逐污鬼,并医治各样的病症”。人们曾经看到 耶稣行这样的神迹,当他的门徒如今也行出相似的神迹时,就表明耶稣的权柄同 样与他们的信息相伴。 我们需要留意的是,自使徒时代以后,那些宣扬福音的人不需要用神迹来证明其 信息的真实性。只要他们教导基督和使徒所教导的,那么基督和使徒的神迹就在 持续证明这信息是真实的。 耶稣要我们依据传道人宣讲的信息来评判他们,他们的信息若忠实于神启示的圣 经,他们就是神真正的代言人。他们的教导若与神的话语相抵触,他们就是假先 知,即使他们看似能行医治的神迹或其它奇事。撒旦喜爱使用他强大的势力,以 具有欺诈性的奇事来诱骗人,只要能禁锢人的灵魂,最终把人的身体和灵魂带入 永死,他并不在意有多少奇妙美善之事发生在人们的身体上以及属世的生命中。 在差派他们之前,耶稣给他们一套指南,马太福音 10:5-52 对其有详细的记载, 具体如下: 一、传讲的对象(5-6 节)。耶稣告诉使徒们,呼召他们乃是为了做工,此时他们 只向以色列人传道,随后,福音要传到外邦人那里去(使徒行传 1:8)。 马太福音 10:5–7 10:5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吩咐他们说: “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马利亚 人的城,你们不要进;10:6 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 几乎不会有人认为“这十二个人”能够改变世界,他们大都没有受过教育,他们 不谙世故,信心软弱,不擅长学习。他们唯有靠着主的权柄和大能来完成他们的 事工,他们所要宣告的福音信息不只是一个事实的陈述,是强有力的、活生生的 信息——圣灵使用这信息在听者心中建造救赎的信心,所以,门徒切实执行耶稣 的指令,忠实地宣扬他的信息,这非常重要,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失败。耶稣接下 来给予他们具体明确的指示。 耶稣打发他们两人一组出去,以便同伴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在那时,他叫他们 不要找外邦人,而要专注于以色列家迷失的羊。耶稣前来救赎世上所有的人,他 后来要自己的门徒向万民宣讲福音,并要他们做门徒。耶稣对外邦人的爱并不亚 于对以色列人的爱,但门徒的事工要有一个起始处,要有一个计划可依循,也就 是说,从福音的传播上说,确实有先有后。 二、传讲的内容(7-10 节),完成事工的工具是福音,宣告的信息是神对世人的 爱。 10:7 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 10:8 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疯 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舍去。10:9 腰袋里不要带 金银铜钱。10:10 行路不要带口袋,不要带两件褂子,也不要带鞋和拐杖,因


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10:11 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 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 “天国近了”,这是他们要宣讲的信息之真髓,正是施洗约翰和耶稣曾经宣讲的 信息。他们要呼唤人们悔改,要警告他们持续犯罪的后果,要让他们确信神正在 应验他救赎世人的应许。盼望已久的救主已到来,拿撒勒的耶稣就是神的儿子和 那位应许的救主。若不借着在耶稣里的信心,就没有拯救罪人的救恩。耶稣受难、 复活和升天这样的重大事件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在他们中间。天国真的近了! 为了证明他们确实是奉差遣的福音使者,行神迹的权柄给了他们,门徒医病赶 鬼的神迹是重复耶稣已行过的神迹,让人们看到众门徒是耶稣奉差遣的,他们神 奇的工作验证了他们的信息。 行神迹的能力不是他们赚得的,也不是他们配得的,也不是他们付款购买的,耶 稣白白地把这权柄授予他们。此时,他们要白白地与人分享神的奇妙祝福——不 收取任何费用和任何回报。 福音的使者需要日常的开销,如何得到生活所需呢?耶稣告诉使徒们,不要为衣 食住担忧,虽然他们要去服事人,不求回报,但他们仍可以依靠福音的大能打动 聆听者的心,愿意为他们提供所需之物。由于他们相信神会以这样的方式供给, 就不携带额外的衣服、钱或食品。他们轻装出行,相信主。 这些指令是针对这次具体使命的,而非针对未来的一切福音事工。由于环境改变, 方法也需改变。在稍后的另一个场合,耶稣对他门徒的指示就大不相同:“但如 今有钱囊的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有刀的要卖衣服买刀”(路加福 音 22:36)。这提醒我们:不要根据一条圣经经文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而要在得出 过多的结论之前勤勉地查考圣经。 三、 离开拒绝接受福音信息的人,并发出警告 马太福音 10:12–15 10:12 进他家里去,要请他的安。10:13 那家若配得平安,你们所求的平安就 必临到那家;若不配得,你们所求的平安仍归你们。10:14 凡不接待你们、不 听你们话的人,你们离开那家或是那城的时候,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10:15 我实在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

平安(愿你们平安)是犹太人之间习俗性的问候。众门徒在一个新地方如此问候 时,他们不是在祝愿他们问候的对象拥有含含糊糊、普普通通的平安,而是把神 的平安给予他们,这平安只能借着相信弥赛亚的赦免和救恩而临到。这平安被领 受了,门徒就在那里留宿。这平安被拒绝了,他们就继续行路,并在离开时给出 警告。这警告会伴随一个可视的动作——跺掉脚上的尘土——叫人明白。 所多玛和蛾摩拉在审判日是不会好受的,因为那些城的居民邪恶至极,他们藐视 和拒绝主的警告和悔改的呼唤。耶稣却说,在审判日,那些邪恶之城所受的,比 拒绝耶稣和他门徒信息的以色列人所受的还容易呢。这些以色列人拥有更好的机


会,也就背负了更沉重的责任。不信的以色列人与来自所多玛和蛾摩拉以及任何 地方不知悔改的罪人都将在审判日被定罪进入地狱永恒的苦刑中。在这方面,没 有区分。 另一方面,耶稣的这些话似乎是说地狱中有不同等级的惩罚。曾经相信却转而离 弃他们救主的人,拥有很多机会听到福音却顽梗拒绝的人,他们的情形将比那些 拥有较少机会的人的情形更糟。同样,圣经指出,在天上的圣徒中间有不同等级 的荣耀。我们要等到那时才能亲眼得见这些差异,但我们可以确信,天上没有嫉 妒或不平之感。 四、预期会有敌对和逼迫 马太福音 10:16–25 10:16 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10:17 你们要防备人,因为他们要把你们交给公会,也要在会堂里鞭打你们;10:18 并 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和外邦人作见证。10:19 你 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 的话,10:20 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 10:21 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 们。10:22 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10:23 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 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10:24 学生不能高过先生,仆人不能高过主人。 10:25 学生和先生一样,仆人和主人一样也就罢了。人既骂家主是别西卜(注: “别西卜”是鬼王的名),何况他的家人呢! 让我们仔细阅读一下耶稣的话,他说:“我差你们出去,如同羊羔进入狼群。” 大家对此有什么反映?羊进入狼群,会遇到什么情形?这显然是凶多吉少的事, 但这正是我们在传福音时一定会遇到的事,也就是说,在我们完成耶稣的大使命 时,我们被差遣进入那些敌对福音的人中间,因着他们敌对耶稣,必然也会敌对 我们。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我们以前不信之时,其他人同样奉差遣来到我们中间,他 们如同羊进入了我们这些狼群中,但福音成就了最伟大的事情,我们这些敌对福 音的人被改变,由敌对福音的人转化为传福音的战士。 如果对这个过程有什么疑问,请大家思考一下保罗的见证,这位逼迫教会的人被 福音重生,在他的福音之旅中,他进入了狼群,被人抵挡,被人逼迫,然而,福 音必结出果子,因为这是神的大能。 虽然我们如同羊进入了狼群,但我们无需惧怕,因为我们有耶稣的应许,他必与 我们同在,虽然会遇到艰难,甚至是危险,但如果没有神的许可,我们的一根头 发丝也不会掉下。


神的保守让我们带着勇敢的心去传讲福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故意把自己 陷入危险之地,反而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像蛇一样灵巧意味着我们常常需 要悄然逃离险境;像鸽子一样驯良意味着我们不可攻击人和为自己招惹麻烦。 然而,即使我们谨慎处事,仍旧有可能会被人诬告,遇到逼迫。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当如何回应呢?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是孤独者,那位看顾麻雀者必 看顾我们,那位掌控万有者是我们的保护者。 耶稣赐下应许:“10:18 并且你们要为我的缘故,被送到诸侯君王面前,对他们 和外邦人作见证。10:19 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 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10:20 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 灵在你们里头说的。” 在使徒行转中,我们不断见证了应许的应验。当使徒们遇到逼迫,被带到公会面 前时,他们将其视为传扬福音的机会。圣灵给他们力量,他们不是怀着惧怕面对 有权柄之人的询问;在回应他们的询问时,圣灵赐给他们当说的话,这样,他们 的话就带着更大的权柄。 让我们看一下其中的一个例子,使徒们因着传扬福音被犹太人的宗教领袖逮捕, 当他们面对公会成员的询问时,彼得被圣灵充满,此时圣灵通过特殊的方式以勇 气和能力装备他,让他为基督的名和大能作见证,让我们看一下圣经的记载: 使徒行转 4:8 那时,彼得被圣灵充满,对他们说:4:9 “治民的官府和长老啊, 倘若今日因为在残疾人身上所行的善事,查问我们他是怎么得了痊愈,4:10 你 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 架、神叫他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4:11 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 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4:12 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 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耶稣虽告诫我们,凡忠心跟随他的人必会面临逼迫,即使在家庭内部也会身处险 境不信之人有时甚至会背叛、控告他们自己的家庭成员,将他们置于死地。 但他并未要我们自行招来不必要的逼迫,而是要我们在遇到威胁时逃到安全的地 方。耶稣要十二门徒在遇到威胁时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以躲避逼迫,“以 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 总会有更多的地方,门徒可以前去为基督作见证。这一使命在“人子到了”之前 不会全部完成,这话指的正是末日之时的基督再来。最初的使徒远在审判日到来 之前离世,尽管当时在他们看来不是很明了,但如今对于我们来说却很清楚。在 世界的末了到来以前,使徒和他们的后继者仍然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前往,宣讲神 的律法和福音。

五、不要惧怕 马太福音 10:26–33


10:26 所以,不要怕他们。因为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 不被人知道的。10:27 我在暗中告诉你们的,你们要在明处说出来;你们耳中 所听的,要在房上宣扬出来。10:28 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 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10:29 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 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10:30 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 被数过了。10:31 所以,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10:32 凡在人面 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认他;10:33 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 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 基督的仇敌对他百姓的逼迫只能在他设定的限度内。基督掌管我们的生命,所以 我们不必惧怕那些因我们的信心、因我们忠心宣讲基督的福音而与我们作对的 人。我们会放胆宣讲神的全部旨意,在房上高声宣扬出来,毫无保留。我们的主 会认可我们对他的国的忠心服事,他会在审判日在万民面前认可我们的服事。与 此同时,那些反对和拒绝基督救赎福音的人,将当众暴露,他们的不信将无可推 诿。 我们的一切仇敌——甚至撒旦——只能杀我们的身体。这本身或许是可怕的事, 但就在他们看似得逞的那一刻,我们即脱离了他们的魔掌。我们的救主将接我们 到他那里去,进入天堂的荣耀。 因此,主要关注逃离世上的逼迫者并被他们吓倒,是愚蠢的,我们所要关注的是 如何能够来到圣洁的神面前,因为唯有他能把我们的灵魂和身体灭在阴间。神是 我们法官,而非撒旦,他让我们确信,他已经在天上为我们预备了地方。耶稣— —我们的好牧人——向我们承诺:没有人能从他的手中把我们夺走。 耶稣引导我们关注普通的飞鸟,以此让我们笃信神的眷顾。与众多鸟类相比,麻 雀从来都不被看重。在使徒时代,麻雀有时用来做食物。有人说,麻雀被当作美 味佳肴,但它们低廉的卖价表明,它们用来充当穷苦人的食物——他们买不起更 好的东西。 (一个雇工每天的工钱通常是一钱银子, “一分银子”是十六分之一钱 银子)。然而麻雀的创造者——神——会看顾它们,他若不许,一只也不会掉在 地上。 同样,神看顾他所有的创造。在神眼中,人比动物宝贵得多,因为人有不朽的灵 魂。神难道会忘记或漠不关心他亲爱的儿女吗?(他们借着在基督里的信心而属 于他)。神如此关心我们的益处,以至于知道我们头发的数目,若有一根脱落, 他都知道是哪一根。绝无任何事在他的关注之外或超出他权能的掌控之外。在他 手中,我们是安全的。

六、家庭将分裂 马太福音 10:34–39 10:34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 动刀兵。10:35 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 生疏。10:36 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10:37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 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10:38 不背着他的十字架


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10:39 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

在耶稣降生的那个夜晚,天使对牧羊人宣告:“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路加福音 2:14)。耶稣——和平之君——降世让罪人与神和好,他献上自己作 为完美无瑕的祭物赎了我们的罪,从而使我们与神和好。然而,世人大都认为, 他们有能力完成一些必要的事来建立他们自己与神的和好关系,他们极为反感任 何人告诉他们不同的信息。这就是耶稣的到来导致地上不太平却要动刀兵的原 因。 基督的仇敌恨恶基督徒,这仇恨有时甚至会导致流血。可悲的是,不信之人手下 的受害者甚至就是他们自己的家庭成员。为了在家庭范围内避免这样的不和,基 督徒会受诱惑而隐藏他们的信仰甚或否认他们的主。凡更看重家庭关系而非与主 的关系之人,就是在作灾难性的选择。 耶稣要我们背负的十字架不是指通常的困境和苦难,而专指我们因着信仰的缘故 而要忍受的苦难。有些基督徒需要背负更重的十字架,但我们的主承诺,他会把 我们所需要的力量赐给我们,我们从而不会被这十字架压垮,却要让我们更靠近 救主。有人因耶稣的缘故而丧失生命,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完全交在他的手 中,就是把自己当活祭献给主。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基督徒现时活得更丰盛,并 且将在永恒的荣耀中与救主同住。但那些专注于今生之事的人危害他们永恒的救 恩。一个人赚得全世界却失丧了灵魂,实在是得不偿失!

七、接待你们的人将得大赏赐 马太福音 10:40–42 10:40 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10:41 人因 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赏赐;人因为义人的名接待义人,必得 义人所得的赏赐。10:42 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 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 耶稣教导门徒如何成为他人的祝福,以此来总结他对门徒的指示。接待和供给耶 稣的信使就是服事主,他会悦纳和大大赏赐这样的服事。先知或义人的赏赐并不 是永恒的救恩,我们为神或神的信使所做的任何事都不用来赚取天堂,却是分享 靠着神的话语而得到的祝福:与神和好,患难中的忍耐,信心的祷告,等等。我 们单单借着在基督里的信心而领受永恒的救恩,耶稣在这里讲的是祝福,是神对 我们信心的果子、对我们的好行为(甚至像给口渴的孩子一杯凉水这样简单的动 作)的慷慨赏赐。当我们以此来表达基督徒的信心时,神就喜悦,他会以某种方 式赏赐我们。我们也许会忘记,但神记得我们所有的服事。凡为获得赞誉或其它 奖赏而从事所谓慈善事业的人将惨遭挫败。没有信心,是不可能取悦神的,而信 心,从不寻求赞誉。 基督徒无论是在基督的教会全职服事还是靠其它职业谋生,他们都是基督的使 者。耶稣差遣他的门徒去邀请人们进入他的国,他向门徒发出这些警告、指示和 应许,对此,我们要好好牢记和思考。


施洗约翰被斩(马太福音 14:6-12;马可福音 6:21-29;路加福音 9:7-9) 公元 29 年 3 月的某一天,当使徒们仍然在众人中传道的时候,可怕的谋杀发生 了,消息传到耶稣那里,施洗约翰已被希律王处死。 《远离罪恶,常常保守自己在主的爱中》 马可福音 6:21-29 6:21 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 利作首领的。6:22 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 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6:23 又对她起誓说:“随你向我 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6:24 她就出去对她母亲说:“我可 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 6:25 她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 说:“我愿王立时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6:26 王就甚忧愁,但因 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辞,6:27 随即差一个护卫兵,吩咐拿约 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6:28 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女子, 女子就给她母亲。6:29 约翰的门徒听见了,就来把他的尸首领去,葬在坟墓里。 当我们打开圣经,我们会感叹一些人的邪恶,这个希罗底就是其中的一个,她邪 恶到一种地步,连希律不敢做,也不愿意做的事情,她都要用计谋来完成,而且 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女儿来完成自己的计划。 圣经关于邪恶之人的记载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从我们的心中涌出来的是什么 呢?是不是觉得这个女人实在太恶,我们比她要好呢?这样的心思在我们每个人 心中都有,这不是圣经要告诉我们的,当我们看到其他人的邪恶时,我们需要看 到自己的罪性,那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人顺从罪性就会有邪恶的行为,让我 们借着这个女人的邪恶来认识一些自己的罪性。 我们从这个女人身上看到被罪辖制之人的疯狂,希律娶了那女人——他兄弟腓力 的妻子希罗底,这是一个丑闻。施洗约翰指责他的罪恶,他就把施洗约翰抓起来 了,但是,他没有恶待施洗约翰,希律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所以敬畏他, 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并且乐意听他。而这个希罗底却恨施洗约翰, 并且要除掉心中的这根刺。 在这里,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个问题,神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在帮助希律和 希罗底呢?神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施洗约翰是神的使者,当他们与施洗约翰接 触的时候,施洗约翰在帮助他们,希律从中得到益处,但是这个邪恶的女人顺从 自己的罪性,不顺从神的话语,她让自己的罪性狂奔,以至于借着她女儿的舞蹈 除掉施洗约翰。 圣经为我们这样记载:6:21 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摆设筵席,请了 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作首领的。6:22 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使希律和同 席的人都欢喜。王就对女子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6:23 又对


她起誓说:“随你向我求什么,就是我国的一半,我也必给你!”6:24 她就出 去对她母亲说:“我可以求什么呢?”她母亲说:“施洗约翰的头!”6:25 她 就急忙进去见王,求他说: “我愿王立时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给我。”6:26 王就甚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辞, 6:27 随即差一个 护卫兵,吩咐拿约翰的头来。护卫兵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6:28 把头放在盘 子里,拿来给女子,女子就给她母亲。 砍掉约翰的头,砍掉了他们自己的希望。希罗底自己刚硬自己的心,使自己失去 了听神话语的机会,希律虽然敬畏约翰,保护他,听他讲论,就多照着行,并且 乐意听他,但是,当他看重自己的诺言,不看重神的话语,他顺从的也是自己的 罪性,从此他们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学习神的话语了。 罪恶的路把人带向灭亡,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也许我们会说,我们不会 邪恶如这个女人,那么邪恶的事情我们不会做,但是,如果仔细看看我们的心, 我们会知道,我们虽然在行为上不如这个女人疯狂,但是在心中与她并无多少区 别,也许大家对此有一些质疑,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大家也许记得若干年前,有一个游戏非常普及,有人这样总结:全民新时代,老 少都偷菜。许多人日以继夜地玩这个游戏,为的是满足自己偷窃的心,虽然人可 能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这样做,但是,在游戏中可以得到那种由偷窃而来的快感, 不是吗?在没有惩罚的情况下,人的罪性满足了自己。 人没有用行为把自己的邪恶表现出来不是因为自己的良善,而是惧怕罪恶给带来 的惩罚,我们大家也许都没有偷过东西吧,这是因为偷东西会有后果,由于惧怕 这个后果,我们就不去做,这让人看到我们有了不偷窃的好行为。但是如果没有 因偷窃而来的刑罚,我们会去偷吗?! 可悲的是,人惧怕此刻的麻烦,却不惧怕永恒中的审判。一棵生在罪恶中,死在 过犯中的坏树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的果子的,人的意志从来就不是自由的,出于被 辖制的状态下,我们生来就是罪的奴隶。如果没有神的恩典,人靠自己的意志所 产生的行为一定是堕落和邪恶的,从希罗底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恶,更看到 了这样的恶带来的行为。 按照人的本来面貌,人不会把神该得的荣耀给神,不会尊主为大,反而会认为自 己是生命的主宰,并且不愿意让神做生命的主,爱世界超过神,故意拒绝承认一 切祝福都来自神,顺从自己的罪性,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神的侮慢,每一件 侮慢神的事情都是邪恶的,都是灵魂的淫乱。我们可以这样总结自己的本来面貌, 由于我们生来就死在过犯中,我们的意志和情感必然倾向于邪恶和腐败。 认识自己并不能解决人的问题,人在迷失中常常用错误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 题,我们看到自己的败坏,厌恶那些坏的果子,希望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良善的 行为,但是我们常常采取的方式就是用荣誉心和羞耻心诱导自己和其他人行善,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但这不能解决人的问题,许多人行善不作恶是由于怕羞耻, 爱荣誉。


但我们所要寻求的是怎样才能真实地行善,寻求的是蒙神的喜悦,不是讨自己和 其他人的欢心。若要真实地行善就需要有更高和更好的动机,需要有超出我们的 力量,需要有力量的源泉。 神是公义的,并警告要刑罚罪人。然而,因着耶稣活出完全的生命并代赎受死, 神把我们的状态从“有罪”转变为“无罪”(参见哥林多后书 5:19)。没有基 督,就没有救赎的恩典。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都回到真实的力量中,激励我们 行善的是神的恩典。 我们用一个比方来说明神的爱激励我们有好的行为: 假设你是很穷,负担不起一套像样的衣服。可是你被邀请参加一个重要的宴会。 请柬说:“请穿上正式的服装”。那你怎么去那里呢?你没有任何正式的衣服。 有一个朋友说:“来吧,你可以穿上我的衣服去赴宴。”现在你可以去了,你有 合适的衣服,即使这些衣服不是你自己的。 圣经以同样的方式谈到耶稣完美的一生。它告诉我们,耶稣的完全就像我们被邀 请赴神的大筵席时所穿的衣服一样。圣经说:“你们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 基督了” (加拉太书 3:27) 。 事实上,正如耶稣把他完全的一生让我们在神面前穿上一样,他拿走了我们的衣 服穿上。我们的衣服(生活)是污秽的,上面满了我们的罪孽。当耶稣死在十字 架上的时候,他披上了我们的罪。神看到他,看到的全是我们的罪,神让耶稣用 他的生命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现在他看我们,只看到耶稣对十诫的圣洁顺从, 从而喜悦我们。 对于这样的恩典,我们该如何回应呢?我们一方面看到自己的本来面貌,另一方 面,我们看到神差遣自己的儿子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救我们脱离罪恶,感恩的心 会让我们珍惜披戴的义袍,不愿意再污秽这衣服,也就是说我们出于感恩会用我 们自己外在的行为把心中有的感恩表现出来。 所罗门说:“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如果我们用荣誉心和羞耻心鼓励 人的时候,人也许真的会有好的行为,但是,如果他的心没有被改变,那么这样 的称赞会成为他的试炼,人会在这样的情形下开始骄傲,会在骄傲中迷失自己, 会在迷失中沉沦。 在耶稣基督里,我们看到神是如此爱我们,我们的好行为不再是为了自己的荣耀, 而是为着主得荣耀,马太福音五章说:“你们的光当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 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 让我们都在信心中结出真实的果 子,让人看到我们的行为而知道神确实是大大地祝福了我们。


耶稣第一次离开 正如约翰被关押标志着耶稣在加利利地区传道的开始,现在约翰的死标志着耶稣 在加利利地区的传道结束了。从此时起,耶稣尽量停止公开传道,转入私下教导 门徒。我们称此为耶稣第一次离开(从公开传道中撤出)。 耶稣试图离开(马太福音 14:13-14;马可福音 6:33;路加福音 9:10-11a; 约翰福音 6:1) 马太福音 14:13-14 14:13 耶稣听见了,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众人听见,就从各城里步 行跟随他。14:14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 门徒们从他们的传道行程回来时,都非常兴奋。耶稣想要讨论一下他们都做了什 么,还有如何看待约翰的死。因此他离开人群,和门徒一起离开迦百农,上了一 艘船,来到北面较为荒凉的区域。他们逆着风航行,与此同时,岸上众人想要见 耶稣,于是他们步行跟随。


耶稣给五千人吃饱(马太福音 14:15-21;马可福音 6:33-44;路加福音 9:11-17; 约翰福音 6:2-14) 马太福音 14:15–21 14:15 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 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14:16 耶稣说: “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 们吃吧!”14:17 门徒说: “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 14:18 耶稣说: “拿 过来给我。”14:19 于是吩咐众人坐在草地上,就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 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门徒又递给众人。14:20 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 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14:21 吃的人,除了妇女孩子,约 有五千。 耶稣渡到加利利海东岸的主要目的是休息放松一下,也想和完成事工归来的门徒 交换意见(马太福音 10:5)。但他很难得闲休息。众人得知他的去向,又沿着加 利利海北岸步行跟随而来,所以当日往返是有可能的。然而我们惊异地发现,他 们把大批病人带到耶稣跟前。 这为耶稣喂饱五千人的神迹提供了背景。让五千人吃饱的神迹是唯一在四部福音 书中都有记载的神迹。我们不过多地评论马太记录的关于这个神迹的信息。在此 我们得知,天将晚的时候,门徒对这些人颇有些顾忌——他们不是有备而来,没 有随身携带食物,这里也没有方便的地方弄到任何食物。 门徒建议遣散这些人,让他们到附近的村子里买食物,这并不可行。耶稣另有计 划,但他没有立刻透露给门徒,只是对他们说:“你们给他们吃吧!” 门徒清楚地表示可用的食物只有五个大麦饼和一双小鱼,似乎不值一提。但对于 耶稣来说绰绰有余,他开始进行有关工作。他吩咐众人整齐有序地坐在草地上, 给门徒留出通道,可以来到每个人跟前。 姑且想像一下,假如耶稣直接宣布他这里有食物,招呼人们前来领取,那情形将 会多么危险。那将引起骚乱,许多老人和病弱者有可能会被踩踏致死。 接下来,耶稣祷告祝谢后,就开始分发食物,他用手掰饼,门徒随之拿给众人, 这饼充足,每个人都得饱足,两条小鱼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始终依靠我们 慈爱的神供给我们食物,但通常以他所设定正常的自然过程为我们提供食物:阳 光雨露,种子发芽生长,鱼和其它动物繁衍。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经营管理这 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完全依靠神的祝福。他间或以干旱或其它原因导致的歉收来 提醒我们这个事实。 在这里,耶稣并不是加速了食物自然生成的过程,而是运用他的神性能力使食物 成倍增加。众人得饱足后,耶稣派门徒把剩余的食物收集起来,他们每人都装满 了一只篮子。耶稣不想让人们因未经任何努力轻而易举地得到如此丰富的食物就 随意浪费,他不愿意看到我们对他的任何礼物满不在乎或随意浪费。 至于五千男丁之外到底有多少妇女儿童,我们只能猜测。当然,这都无所谓。一


万或一万五千人并不会使这个神迹更奇妙,耶稣对此足以胜任,这不是他以神迹 喂饱自己百姓的唯一一次。 回想他在旷野用吗哪喂养以色列人长达 40 年之久,其人数多于两百万!即便当 今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七十亿,有数百万人每天挨饿,问题也并不在于神的供给。 饥饿和匮乏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妥善管理慈爱的神赐予的资源。饥饿匮乏与过剩 浪费并存,这难道不荒谬吗? 在一些地方,政府补贴农民,让他们减少生产,与此同时,在其它地方,人们付 出最大努力也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应该想一想:我们的生产过剩如何用来 解决其他人生产不足的难题。这看似简单,却被有罪和自私的人将之复杂化了。 约翰的福音书告诉我们,那些被耶稣以神迹喂饱的百姓打算强迫耶稣做他们日用 饮食的王,他们就此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他们推断:耶稣凭什么不一直供给他 们呢?这对于他来说轻而易举,这将给他们带来舒适的生活。他们饿了,耶稣喂 养他们;他们病了,耶稣医治他们。但耶稣并不赞同他们的想法,不是因为他不 关心他们的需求,而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工要做,他要赐下更宝贵的祝福。 此时此刻,耶稣的门徒对于他事工的实质、对于他前来建立的王国所具有的性质 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倾向于随从大众的观念。这帮助我们理解下面的经文: 耶稣为什么“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


耶稣在水面上走(马太福音 14:22-33;马可福音 6:45-56,约翰福音 6: 15-21) 《在耶稣里的信心为我们指明方向》 马太福音 14:22-33 14:22 耶稣随即催门徒上船,先渡到那边去,等他叫众人散开。14:23 散了众 人以后,他就独自上山去祷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里。14:24 那时, 船在海中,因风不顺,被浪摇撼。14:25 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 徒那里去。14:26 门徒看见他在海面上走,就惊慌了,说:“是个鬼怪!”便害 怕,喊叫起来。14:27 耶稣连忙对他们说: “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14:28 彼得说: “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14:29 耶稣说: “你 来吧!”彼得就从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14:30 只因见风甚 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14:31 耶稣赶紧伸手拉 住他,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甚么疑惑呢?” 14:32 他们上了船,风就住 了。14:33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 神的儿子了。”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所遇到的最可怕之事也许就是找不到方向,当我们到了 一个新的城市,或一个新的国家,如果我们在市中心找不到自己要去的方向,身 边又没有地图,而且语言不通,那该怎么办呢?我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我 在一个 3 叉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开,我在这个地方转了大约半小时,怎么 都转不出去。这时候我最需要的是方向,也许我们不缺乏能力,不缺乏勇气,但 看不清方向却是很可怕的事。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经文讲到耶稣的门徒们在海中迷路的事。我们从马太福音的 上文可以知道,这件事发生在耶稣给五千人吃饱的神迹之后,那是一个激动人心 的神迹,耶稣用仅有的五饼二鱼让五千人吃饱,余下部分又装满了十二个篮子。 这一刻一定让门徒们感到极为震撼,当他们充满兴奋和盼望坐船渡到海对面时, 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值得门徒们,也值得我们细细思考。这件事与信心中看见 的方向有关,说白了,就是该抓住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方向。 经历了忙碌的一天,耶稣需要时间单独去山上祷告。他打发门徒上船横渡加利利 湖,又让那些吃饱喝足,病得医治的众人回家。几位门徒划船朝海对岸驶去,不 料途中遇到了麻烦。狂风袭来,波浪阻止他们驶向目的地。夜色深沉,他们看不 清湖岸,难以辨别方向,他们迷路了。这些人都是职业渔夫,他们有经验,有能 力,水性好,其实这个海如同家一样被他们熟悉。但是,这时候他们看不到湖岸, 不知道该往哪边划船。 门徒们一定想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我们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做?这太危险了!” 此时他们最需要什么?他们最需要找到一个方向去陆地。突然他们似乎看到了什 么?湖水深深,一个人竟似在水面上朝他们走来。经文中说众门徒大为惧怕,认 为那一定是个鬼怪!他们恐惧极了,然而那不是鬼怪,而是神的儿子耶稣,他前 来解救安慰他们。


耶稣说: “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此刻的门徒们不再害怕,对他们而言也许 陆地最安全,然而,此刻他们仍在海里,那一刻,他们在的信心中看到了什么? 什么使他们不再害怕?此刻,他们在信心中找到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他们的主, 他们看到了他们的主,他们的主在海上行走,因为他们的主与他们在一起,他们 安静下来,不再害怕。 我们是否有与门徒们一样的经历呢?在城市或乡村里迷路是小事一桩,我们会遇 到更麻烦的事情。我们常常因前途而担忧,前路迷茫,害怕找不到方向。也许会 为现状担忧,因为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办。也许我们自己或家人 身体有疾病,或者经历身体上的软弱,害怕疾病得不到医治,害怕面对长期的病 残甚至死亡。 我们会求问主:“主啊,如果我丧失了劳动能力无法照顾我的家人,我的方向在 哪里,我该怎么办?如果我的家人或朋友不能康复又会如何?我将如何面对,那 将是无法面对得困境!”惧怕疾病与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事情。然而,作 为耶稣基督的信徒,我们不必惧怕。让我们来聆听主耶稣的声音: “你们放心, 是我,不要怕!”门徒们听到耶稣的声音,不再因刚才的处境而惊骇,他们放心, 因为有主与他们同在,一切都将转危为安。 主耶稣就在我们跟前,他了解我们的恐惧,他永远不离我们左右,他掌管我们的 人生。当我们确信耶稣如此爱我们,他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献出自己的生命,除去 我们一切的罪孽,并且为我们赢得全新完美的生命时,我们就有了方向。这个方 向就是我们相信神是爱我们的神,无论他让我们经历什么,都是为让我们的生命 成长,他用爱给我们指明方向。 毫无疑问,这位为我们而死的救主,一定会看顾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他不会 舍弃我们,他体恤门徒们在风浪中的惧怕,也会体恤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困难,我 们的方向在耶稣那里,主耶稣就在我们跟前,不要惧怕。靠着在耶稣基督里的信 心,我们刚强壮胆,他是神之子,全能大爱的救赎主。彼得所经历的,是我们每 个相信主所指引方向的基督徒也在面对的。我们相信主,相信主对我们的看顾, 感谢主帮助我们像彼得一样走向主。 彼得听到主耶稣的话大受鼓舞,他试图做其他门徒不敢做的事。彼得说:“主, 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 ” 耶稣说: “你来吧!”彼得就从船上 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稣那里去;那个夜晚,湖上风急浪高水深,彼得居然 想要在浪中走到耶稣那里去。彼得此时是相信的,是知道方向的,如同我们每个 跟随主的人。我们也许会说: “主呀,只要你与我们同在,我们什么都不怕。 ”此 时的彼得是这样的,我们有时候也是这样的。 后面发生的事让彼得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认识自己。彼得在水上走,只因见风甚 大,就害怕,将要沉下去,便喊着说:“主啊,救我!” 靠着耶稣的大能,彼得 在信心中也能在水面上行走,彼得看到自己,他下沉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 跟随主的经历。


彼得这个时候的祷告是最好的祷告。 “主啊,救我! ”他在危险之中,透过信心看 到方向,他知道他的救主可以救他,他呼求自已的救主, “主啊,救我!” 讲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听。在读神学院的初期,我有一段时间无法集中 注意力读圣经,无法专心服事。每天好像不断有外来的信息刺激我,这个时候, 我天天在呼求, “主啊,救我!”我知道那些信息在转移我对耶稣的关注,在转移 我的方向。在这个时候,我开始学习奉主的名去抵挡,奇妙的是,那个不断被攻 击的时间段很快就过去了。“主啊,救我!”多么优美的祷告,我们每天都需要。 彼得这个时候,如同我们每个人面对的一样: “我在哪里?我怎么这么傻,居然 走到水面上,这太危险!”我们怀疑的时候是撒旦最高兴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候, 耶稣的手伸过来了,拉住彼得,说:“你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疑惑呢?”他们 上了船,风就住了。这样的经历是宝贵的。 建立在信心之上的勇气会带领我们做些什么呢?这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要去思考, 彼得从船上走下来,我们也在信心中走出去,但是,我们会遇到困难,在人生的 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的叉路口,有时候,我们好像看不到我们的主在哪里,有 时候,我们可能全然被困难所困,我们开始关注自己,开始怀疑,开始偏离航向。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时候,就是我们迷路的时候。当关注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想, 走义路不错,但这个世界我也喜欢。这就如同彼得在水上看到自己,他在水上的 时候,他看到了另一个方向,就是大风大浪,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风浪,当我们 关注我们的脚下、水面、风浪而不定睛在主身上时,我们与彼得一样就会下沉。 人的一辈子说短也不短,长也不长,人生其实就是在转圈,如同我们迷路时不断 在转圈一样。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信心中看到人生的方向,当我们找到方向的 时候,我们就会喜乐,满足,很勇敢。当我们在信心中继续前进的时候,我们更 需要关注我们的主。他才是我们的方向,他才是我们人生的带领者,他在前面带 领我们走义路。 让我们跟随主,主的方向带领我们走向天上满足的喜乐。我曾看到一个濒临死亡 的基督徒说的一席话,她说,感谢主一路的带领,感谢主在她走叉的时候,把手 伸出来救她。在这个时候,她就要回家了,她要给耶稣一个拥抱,感谢他,感谢 耶稣救了她。 当我们感到孤独迷惘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当我们或许会发问:“我在哪里?我该 去何方?”让我们牢记主耶稣安慰与鼓励的话语:“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 耶稣永远在我们身边,他会伸手救我们,他是我们的救主,是我们生命的主宰, 耶稣爱我们,拯救我们,他给我们生命的方向,也引领我们,并告诉我们该如何 走这条天路,直到我们与他一起进天家。


耶稣是生命的粮(约翰福音 6:22-59) 当太阳在加利利东方升起时,人们开始寻找耶稣,从外在看,他们确实表现出了 极强的追求。让我们看一下约翰福音如何描述他们的寻找, 6:22 第二日,站在 海那边的众人,知道那里没有别的船,只有一只小船;又知道耶稣没有同他的门 徒上船,乃是门徒自己去的。6:23 然而,有几只小船从提比哩亚来,靠近主祝 谢后分饼给人吃的地方。6:24 众人见耶稣和门徒都不在那里,就上了船,往迦 百农去找耶稣。 然而,这些人寻找的是一位能给他们属世祝福的王,在他们有病时,可以让他们 立马痊愈;没粮时,可以随时供应他们。他们期待的并不是应验拯救应许的救主, 于是,耶稣讲了一篇针对性极强的信息。让我们慢慢往下看: 6:25 既在海那边找着了,就对他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6:26 耶稣 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 得饱。6:27 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 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 当这些人找到耶稣时,他们很自然地问他是何时来到这里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 他离开对岸。不过,耶稣通常告诉他们应该知道的,而非回答他们的问题,这就 是我们常常看到耶稣答非所问的原因。 这些寻求耶稣的人也许并不是特别清楚他们已严重偏离了亚伯拉罕的信仰,耶稣 要帮助他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他指出这些人来找他出于错误的原因,耶 稣的神迹是清楚的印记,宣告他是神差遣的使者。如果进一步查考旧约圣经,他 们会看清楚耶稣就是那位应许的受苦仆人。 然而,这些人按照自己的意思为自己构建信仰,反而成为困住自己的网罗,他们 祈求的是满足生活的需要,吃饼得饱,然而神要赐给他们更宝贵的。可悲的是, 灵里的瞎眼让他们看到是眼前的事,忽略了永恒的需要。 耶稣要赐的远甚于他们所求的,他要把更美好的赐给他们。这些为吃饱而奔波的 人一天又能吃多少食物呢?剩下的又如何保存呢?那个年代没有冰箱,其实即使 有冰箱,也不过是延长一点保质期而已,并不能永远保存食物。这是人借着生活 也体验到的,但就是不要面对。耶稣警告人们不要把他们的全部精力投注在“那 必坏的食物”上,却“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 耶稣有食物赐给他们,但不是他们所寻求的,他的食物乃是为永生。如果认真对 待圣经为耶稣作的见证,就会认出耶稣是基督;对于那个年代的人而言,如果他 们认真对待神借着施洗约翰给出的见证,也必然能够确定耶稣就是基督。耶稣受 洗时,圣灵像鸽子降下,从天上有声音说: “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这是 神为耶稣所的见证。 寻找耶稣的人听到了耶稣的话,但他们听进去了吗?显然没有,让我们看看他们


与耶稣之间的对话。 6:28 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做 神的工呢?”6:29 耶稣回答说: “信 神所差来的,这就是做 神的工。 ” 6:30 他们又说: “你行什么神迹,叫 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什么事呢? 6:31 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 经上写着说: ‘他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 6:32 耶稣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 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 你们。6:33 因为 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6:34 他们 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耶稣刚刚讲到他来赐他们永生,他们却问如何才算做神的工,再没有比不愿倾听 的人更聋的了。耶稣再次强调了圣经反复重复的主题: “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 做神的工。 ”神的工不是我们为神所做的工,而是神在我们内心所做的工,使得 我们信他的儿子,我们信而得生命。 显然,我们会对这些犹太人如此耳聋提出问题:“什么阻拦他们信耶稣就是基督 呢?”立人的义,废神在将要来的救主里显明的义,是犹太人由来已久的问题, 也是他们的宗教领袖所持的信仰立场。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当耶稣说到做神的工时,犹太人立刻会想到“善”工,换 句话说,他们期待自己的付出为自己积累一些资源,可以借此为自己挣取神的祝 福。这些提出问题的犹太人期待耶稣给出一个列表,让他们知道怎么按照要求去 做,但耶稣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依靠神为他们做的,而不是关注他们的付出。 在这些期待吃饼得饱的犹太人身上,我们实在看到了不信的可怕,他们听是听到 耶稣的话,却不愿意明白,看是看到了耶稣所行的,却不晓得。而且,他们是如 此健忘,刚刚经历了耶稣让饼鱼倍增喂饱他们的神迹,第二天一早居然又向耶稣 索要神迹,以便打动他们,由此可见他们的心是如何的刚硬。 他们拒不理睬耶稣的属灵信息,诡诈地提到他们祖先在旷野追随摩西时吃到的食 物——从天而降的吗哪。在当时流行的观念中,应许的救主到来时会再带来吗哪, 有人这样总结他们的观点:“应许的救主必然会超越摩西的工作,摩西使吗哪从 天而降,应许的救主必然也会使吗哪降下。 ” 耶稣显然知道他们的想法和观点,于是他给出了双重意义的回答,首先,他提醒 他们吗哪不是摩西赐下的,是神赐下的。第二,他告诉他们吗哪不是神的粮,只 是象征了神的粮。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来的,不止给人肉体的饥饿得以饱足,而 且给人生命。耶稣告诉这些犹太人,唯有在他里面才可以得着真正的满足。 让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些犹太人的回应: “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他们真 的明白耶稣的话了吗?还是仍旧在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神所赐的真粮呢?让 我们继续看耶稣如何回答他们。 6:35 耶稣说: “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6:36 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6:37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 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6:38 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 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6:39 差我来者的意思就 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6:40 因为我父的 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耶稣耶稣直奔主题,他是生命的粮,要赐永恒的生命。这些犹太人刚刚索求的就 在耶稣里,但他们并不这样看,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如同食物令人存活,耶稣所赐的是永恒的生命,他强调凡“到我这里来”的人必 不挨饿。凡信——也就是“持续相信”他的人“永远不渴”,一切灵里的饥渴在 耶稣里都会得满足。 信与不信的区别是何等的大。只要我们相信耶稣,便得到这祝福;不相信耶稣是 父差派的救主,就没有可能领受耶稣的祝福。可悲的是,这些犹太人看见耶稣却 不信他,信心的缺乏是致命的缺失,他们被划分在神的家庭之外。 耶稣阐述道: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天父借着耶稣的话语接触他 拣选的人,在他们里面做工建造信心。信的人到耶稣这里来,耶稣就接受他们, 他不丢弃任何一个在信心中归向他的人。耶稣奉天父差遣,不是为他自己。自我 彰显——诸如成为众望所归的君王——不是耶稣考虑的事。众人所期望的事与父 神的旨意背道而驰。 当我们继续往下看以前,基本上已经知道这些刚硬的犹太人会如何回应了,这是 不信之人的自然回应,说到底,他们根本不在意耶稣说了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 意思去挑战耶稣。 6:41 犹太人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就私下议论他,说:6:42 “这 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 降下来的’呢?” 耶稣的话令这些犹太人议论纷纷,私下议论不仅表明了他们如何活在自己的意思 中,从另外角度来看,这也是他们不信的标记。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 这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古怪。这不足为奇,因为福音在那些依靠自己智慧的人看来 总是愚拙的(哥林多前书1:18–31)。 犹太人的反应正如不信者始终不变的反应,他们贬损耶稣的话和他神奇的工作, 只是随着自己理性而为。他们认识耶稣的父亲(养父)约瑟,认识他的母亲马利 亚。在他们看来,他根本不可能来自天上。然而,耶稣并没有因此放弃帮助他们, 而是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继续阐述真理。 6:43 耶稣回答说: “你们不要大家议论。6:44 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 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6:45 在先知书上写 着说:‘他们都要蒙 神的教训。’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我这里来。


6:46 这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惟独从 神来的,他看见过父。6:47 我实实在在 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6:48 我就是生命的粮。6:49 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 过吗哪,还是死了。6:50 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6:51 我是 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 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 耶稣叫他们停止议论,他们本着天性而在耶稣的话面前犹豫不决。人们无法凭着 自己而相信耶稣,自行到他那里去。我们归向耶稣并不是我们自己的理性作出的 决定,圣父促使我们抗拒我们天生的意志,他通过自己的话语在我们内心做工。 众先知已讲到人们要蒙神的教训(以赛亚书54:13;耶利米书31:33, 34)。凡聆听 和领会父之教训的人,即归向耶稣。 一切以耶稣为中心。我们无法看见父,不能直接来到他面前看到他是谁,他是什 么样的。除了来自神的那一位,没有人在神完全的荣耀中看到他。 耶稣重申他曾经讲过的中心思想: “信的人有永生。”这话不只帮助我们理解本章 的余下部分,也帮助我们理解整本约翰福音。 耶稣是什么样的,耶稣给予的是什么,与这些犹太人所谈论的和他们期盼从耶稣 那里得到的吗哪恰好相反。他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吗哪使他们在那时得以 存活,但最终还是都死了。这些犹太人仍然在寻求这类吗哪,然而耶稣自天上带 来的粮赐永生,吃这粮的人就不死。可悲的是,这些犹太人不想听到这属灵的真 理。 耶稣一次又一次强调: “我就是生命的粮。”吃这粮的意思就是信耶稣,信耶稣就 有永生。这信息与耶稣讲给尼哥德慕(3:13–18)和撒玛利亚妇人(4:13, 14)的 信息本质上相同。这样的信息我们听得越多越好。 耶稣接着详细阐述,带来更震撼的信息——“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 人之生命所赐的。” 6:52 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 耶稣的话在这些犹太人当中引起更大的不安。他们无法想象耶稣如何把自己的肉 赐给他们吃。这一思想若令他们反感,那么耶稣接下来讲的话在他们看来就全然 大逆不道了。 6:53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 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6:54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 活。6:55 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6:56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 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 6:57 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 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6:58 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 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6:59 这些话是耶稣在迦百农会堂 里教训人说的。


耶稣以形象的语言给出他的要点,再次强调他话语的庄严真理。他警告:“你们 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凡不信神儿子的都 被定罪(3:18)。 耶稣一再重申这些犹太人拒不接受的真理。对于那些用理性判断圣经,按照外貌 看耶稣的人而言,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按照现在的话是“太扯了吧”。这些犹太 人议论纷纷,他们拒绝接受耶稣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他们拒绝接受吃耶稣的肉 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他是个骗子:“吃他的肉!喝他的血!简直荒谬!” 然而,耶稣的话指向十字架,指向他为世人的罪付出的代价。有人把这部分看作 主的晚餐,然而不然,因为主的晚餐尚未设立,这一部分是在延续生命之粮的宣 告。不过,我们不妨记住:耶稣在十字架上献出身体和血之前,设立了主的晚餐, 即,我们吃喝他的身体和血,让我们罪得赦免,并得永生。 在圣经的记载中,我们看到生命是重要议题,这生命来自于神,是永恒的。当天 父差他的儿子来到世上时,也把这生命赐予他的人性中。因此耶稣能够说:“我 因父活着。 ”同样,当一个人吃(信)耶稣时,这个人就因耶稣而活着。在神里 面同样的生命本质就传递给每一位信徒。 耶稣的这段话看起来有些绕,但实在是以螺旋式的方式在上升,他反复回到中心 话题,下面的每一个思想多次重复: • • • •

耶稣是粮 耶稣,自天上降下的粮,由父差来。 吃这粮的人,即信耶稣的人,有永生。 耶稣要在末日叫他复活。

许多门徒离弃耶稣(约翰福音 6:60-71) 约翰福音6:60–65 6:60 他的门徒中有好些人听见了,就说: “这话甚难,谁能听呢?”6:61 耶稣 心里知道门徒为这话议论,就对他们说:“这话是叫你们厌弃吗(注:“厌弃” 原文作“跌倒”)? 6:62 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他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 6:63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6:64 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 ”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 6:65 耶稣又说: “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 许多听耶稣讲话的犹太人把自己当作耶稣的追随者,他的门徒,但他们并没有准 备听从他们所听到的。他们认为耶稣的话太难,无法接受。这里的“话”与第一 章中用来表述耶稣的词相同,即“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自己没有搞清 其中的联系,却说耶稣难以接受。 耶稣知道他们为这话议论,便直接问他们这话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一个圈套(“这


话是叫你们厌弃吗?”)。一旦看到他升天回到他所来的地方,他们会如何呢?耶 稣反复讲到他是人子,人子从天上来。他若升天,他们会更容易相信吗? 这些犹太人对耶稣话语的厌弃不足为奇。他们依靠自己的肉身,相信自己理性的 理解力。然而他们的肉身不能领会耶稣,因为他的信息是灵,他的信息要触及他 们的灵魂,赐属灵的生命。 这些人无法在自己的概念系统中接受耶稣。耶稣的话需要刺入他们的灵魂,耶稣 的话要赐他们生命。圣灵通过耶稣的话语做工。然而他们不听从耶稣的话,抵挡 圣灵,拒不相信。 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将持续不信他,谁将出卖他。他知道这一切并不是根据 整个事件的起头,而是从时间的初始即知道这一切。 于是他再次告诉他们,除非天父使他们能够,他们自己无法归向耶稣、相信他。 每一位基督徒都因耶稣和信心而感谢神。 约翰福音6:66–67 6:66 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6:67 耶稣就对那十二个门 徒说:“你们也要去吗?” 这事发生在喂饱五千人的神迹之后,对于许多跟随耶稣的门徒来说这是一个转折 点。他们不能接受他的话,于是他们离弃他,不再与他同行。 于是耶稣转向这十二个门徒,约翰把他们表述为最初的一批门徒,耶稣亲密的门 徒。然而他们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耶稣期待他们留下来与他同行,同时也允 许他们自行决定是否即时离开。 耶稣并不强迫人们跟随他。 约翰福音6:68–71 6:68 西门彼得回答说: “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6:69 我们已 经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圣者。”6:70 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 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6:71 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 犹大说的;他本是十二个门徒里的一个,后来要卖耶稣的。 西门彼得是回答耶稣问题的典型快嘴门徒。他的回应表白了信心,这信心抓住了 耶稣信息的奇妙真理。彼得无法想像离弃耶稣有谁能取代他。原因很简单:耶稣 有永生之道。他讲到生命的粮,讲到他从天而降,讲到他的肉和血,这传达了他 应许的祝福,门徒相信这些,便得到来自神的永生。 彼得宣称,是的,他们此前相信且仍然相信。他们知道耶稣是神的圣者。他们的 信心持续成长。耶稣告诉他们自己是由神差来的。彼得承认: “我们看到了”,他 说耶稣是“圣者”——神把他分别出来,致力于担负神的使命。


然而一切都非应该的样子。这些门徒特指“十二门徒” ,这表明他们看起来在信 心中是一个整体,把自己献给耶稣,是一个团队。彼得的告白代表他们每一个人。 然而耶稣所知有所不同。他们其中的一个人听从魔鬼,不听从耶稣。他们其中的 一个在不信中服务于撒旦的目的。那人就是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要出卖耶 稣。 耶稣的指斥令门徒迷惑。耶稣没有透露他指的是谁和什么事。至少,他们应该意 识到他们中间有一个假冒为善的人。但这没有阻止他们跟随耶稣。 我们今天听到这些话,不只想到耶稣将要受难和受死,也会想到教会中的假冒为 善者。尽管教会中永远会有这样的人(耶稣选定的十二个门徒之一竟然是假冒为 善者),我们却可能无法识别。然而,如果伪善之人有可能被带向真理,那么也 只有在教会里!


洁与不洁(马太福音 15:1-20;马可福音 7:1-23) 《洁净与污秽》 马太福音 15:1–20 15:1 那时,有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说:15:2“你的门徒为什 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15:3 耶稣回答说:“你 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 神的诫命呢?15: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 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15: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 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 传,废了 神的诫命。15:7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 的。他说:15:8‘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15:9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 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15:10 耶稣就叫了众人来,对他们说: “你们要听,也要明白。15:11 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 耶稣的受欢迎程度仍旧是远在耶路撒冷的犹太官长们担忧的事,于是,犹太公会 差派法利赛人和文士到北边查看耶稣,他们是自义的人,他们知道律法的要求, 却不愿意用律法的镜子照自己。当律法仅仅被用来照其他人的过犯时,就会走上 自义的道路,他们前来挑战耶稣,因为耶稣批评他们,这些人不情愿接受他们配 得的批评,认为耶稣威胁到他们在宗教事务上的权威。 在他们眼中,只要找到耶稣的问题,就可以止息他的批评之声,于是,他们来到 耶稣面前说:“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遗传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 手。” 法利赛人和文士的指控看起来很合理,因为门徒们的行为确实违背了人为的传 统,当这些人提出指控时,他们并非寻求一个解释,而是他们心中的自义在发酵。 他们所谈论的饭前洗手涉及的是礼仪,与卫生习惯无关。依照他们的想法,手因 着与“不洁净”的人或物接触而变得“不洁净”,因此饭前的洗手礼仪能够确保 不会污染他们的食物。 摩西律法有许多涉及礼仪上洁净与不洁净的规条,但法利赛人和文士所提出的并 非是律法的要求,而是他们的传统。要注意,古人的传统不是神的律法,有时甚 至与神的律法相抵触,并且,这些传统源于人对自己的高举。当他们在律法的要 求上添加自己的东西时,他们在宣告:“看一看,瞧一瞧,我们所行的比神的标 准还要高,我们是高人一等的‘超级信徒’。”然而,他们并非是神的儿女,因 为他们拒绝神的义,要立自己的义。 要帮助这样的人,应当怎么行呢?这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换句话说, 我们应当向他们传讲福音的信息,还是律法的信息呢?哪种信息是他们此刻需要 的呢?对于不知罪的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除去自己的虚骄依靠,看到自己无法 完成律法的要求。


耶稣直接用律法来回应他们,以此显明他们的伪善,15:3 耶稣回答说:“你们 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 神的诫命呢?15: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 ‘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15: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 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 废了 神的诫命。 耶稣此刻在帮助这些自义的人,他的反问让他们去思考,他们在如何对待律法的 要求。神的律法清楚地指出,要孝敬父母,然而,他们却为自己违背律法编制了 看起来很敬虔的理由,以此来逃避律法的指责。他们推脱说,用来供养父母的钱 财已经作为礼物献给神了。 虚伪的人总是打着神的旗号行自己的私欲,他们讲敬虔的话,装出敬虔的样子, 但他们的言语和行为并不发自内心。当人昧着心立一些传统来逃自己的责任,回 避良心的谴责时,就走上了假冒为善的道路。 我们需要牢记,遵守神诫命中的一切事都是服事神。无论我们为父母、儿女或处 于穷困危难中的人做了什么,耶稣都将其看作是服事他。我们不可能爱神而不同 样爱我们的邻舍。宣称自己爱神却不肯向人展现爱——无论别人是否配得这爱 ——都是自相矛盾的。 耶稣就此进行了总结:15:7 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 的。他说:15:8‘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15:9 他们将人的吩咐当 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出于利己之心的敬拜惹动神的怒气,是枉然的,因为他们高举的是人,而非赐恩 典的神;荣耀的是自己,而非配得荣耀的神。耶稣的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因为我 们常常只有口中的“敬虔”,并没有出自内心的尊主为大。当我们在人前表演一 些事情时,我们需要听到耶稣的指责。律法的信息粉碎我们的自义,让我们看到 自己确实是违背律法的人,确实是有祸的,确实是需要被拯救的。 我们需要正确地对自己和其他人使用律法和福音。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 人的灵魂。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另外一类人,他们看到自己的心和行为是何等污秽,他 们对自己的罪感动懊悔。有人这样说:“耶稣的话非常恰当地描述了我,入口的 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我的内心和外在表现都实在污秽。内心洁净和 外在洁净都是我追求的目标,但我实在没有办法将其完成,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 标呢?如果不解决内心的问题,关注外在的行为又有何益处呢?” 这是一个需要被帮助的人,我们如何使用神的话语来帮助他呢?是继续用律法的 信息让他看到自己的污秽吗?他已经为自己的罪忧伤,已经看到自己的无助和无 能,几乎处于绝望的边缘,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告诉他神的作为已经洁净了人的 心,要告诉他福音的信息。


希伯来书 9:14 这样说:“何况基督藉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 神, 他的血岂不更能洗净你们的心,除去你们的死行,使你们侍奉那永生 神吗?” 耶稣在十字架上已经为人的罪付出了代价,他的血洗净了我们的心,这不是外表 的洁净,提供的是内在的洁净。 任何来自人的作为都是在灵里死亡中所完成的,所带来的是永远的死亡,法利赛 人和文士的作为就是这样的。当我们靠着圣灵仰望天上的祭物,并相信“因他受 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时,耶稣的救赎就洗净了我们的良心。我们在新的生活中就 可以由内而外地服事爱我们的神,对永生神充满爱的侍奉也必将进入每日的生 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