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度 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年度成果報告書 citywanderer annual report

Page 1

���� 年度成果 報告書

Jan. - Dec.

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 流浪挑戰賽

青年顧問服務專案 社會影響力


目錄

理事長的話 協會介紹 流浪挑戰賽 青年顧問專案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行政數據 特別感謝

人力組成

P.�

P.�

P.�

P.��

P.��

P.��

P.��

P.��


理事長的話

理事長的話

2013年5月,第一場流浪挑戰賽在台大舉辦,2015年8月協會成立,如今協會即將 迎來第三屆的理監事,還有下個五年的願景。 回顧過去,城市浪人歷經服務優化、品牌聲量強化與全台擴張,而後決定聚焦在企 業專案的開發與國際發展的佈局,重心也從舉辦挑戰賽,轉為培育青年顧問,策略 不斷的調整,就是希望能更有效能、策略的達成協會使命-Inspire people, cultivate the world.啟發青年邁向使命。 這一路以來,希慈作為掌舵的執行長,帶領團隊打下了許多協會長遠發展的重要基 礎,包含質量穩固的挑戰賽模式、深受滿意的課程工作坊,還有品牌知名度和國際 資源網絡。這些優勢與資源,加上新的夥伴、目標與策略,城市浪人下個五年的發 展,很值得我們期待。

第二屆理監事會 理事長 徐凡甘


協會介紹

使命

源起 現今青年在既有教育體制中,多數人極少

我們發現16-26歲之間的學生與社會人士

關心「自我探索」與「社會參與」,因此

,普遍缺少對於社會的了解以及自我的

在畢業之際,多數人無法進入適合自己發

認識,導致這群青年對於未來往往有所

展的領域,或是專注於個人發展,而忽略

迷惘,也找不到自己的使命所在。城市

了社會其他群體的需求。「如果有組織夠

浪人希望透過獨家的教育服務設計,提

用心、用較容易入門的方法帶領年輕人探

供直接與間接的教育服務給從16-26歲之

索生命,是不是可能讓這些即將步入社會

間的學生與社會人士,讓人們能藉由城

的青年變得更有自信、更有創意、更堅韌

市浪人的服務,更理解自己的使命,並

地面對當前的世界?」這個問題在2013

開始思考人生當中重要的長遠行動。

年秋天被一群年輕人提出;2015年,由 一批當時平均22歲的年輕人在台灣正式註 冊,登記了第一個由年輕人帶領年輕人跨 出舒適圈的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 協會」,我們希望能透過遊戲式領導,讓 青年開始試著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創造正 面能量,並從中尋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方向

願景 Inspire people, cultivate the world. 鼓勵人們翹掉不滿意的生活,把城市當 成教室,找到想花一輩子追尋的熱情, 成為讓別人快樂的存在。


城市浪人相信,這種方式可以創造改變。

流浪挑戰賽


流浪挑戰賽

流浪挑戰賽的發跡來自一個很簡單的想法

「如果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

帶著使命感在適合的領域發光發熱,

這個社會跟世界有沒有可能更好更不一樣?」

2013年

一群大三大四學生在完成一個社會創新課的作業過程中 ,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他們發現,在畢業之際,身邊的朋友都陷入 焦慮,甚至不敢問彼此畢業後要做什麼,因為沒有答案會很尷尬。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因為台灣的傳統教育體制不鼓勵年輕人勇 敢去探索自我與對未來的不同想像,導致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想 做什麼、又為什麼要做那件事。

這個時代的年輕人

成長於相對富足的環境,在不需擔憂溫飽的狀況下,開 始希望能夠創造自我價值。然而,我們的教育體系並沒有因應時代轉 變去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求,因此年輕人開始對未來茫然、對生命 失去熱誠。同時,經濟起飛後的台灣,目前也面臨經濟停滯的危機, 如果大多數年輕人對未來沒有想法,要如何帶著創新思維去解決台灣 的種種問題?

於是

流浪挑戰賽以遊戲化的機制引導青年進行體驗式的教育,透 過獨家的任務設計帶領他們跨出舒適圈,勇敢地去探索自身的熱誠、嘗 試改變、發掘未來的不同可能性。青年們在執行任務過程中找到自己的 價值,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影響他人與社會的,最終成為有使命感並具 行動力的人,可以在實現理想過程中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


流浪挑戰賽

使命感是教得來的嗎? 這是全球各國都尚在研究的問題,而我們相信是可以的。根據 Stanford University 教授 William Damon 的使命感教育理 論,要培育青年踏上目的感的旅途,有12大項目,於是我們在 結合這個教育理論與東方文化價值後,統整出四大步驟。

Step.�

自我認知

一個青年要有使命感動手去解決社會 問題,首先必須先瞭解自己對什麼事 情有熱誠、人生要什麼、又被什麼樣 的議題所驅動。

Step.�

尋獲支持

在亞洲文化裡,了解自我並有勇氣追 尋還不夠,傳統的社會價值導致想追 尋自己理想的青年必須學會跟家人親 友們溝通夢想的能力並建立外在的支 持系統,才能在行動的路途上走得長 久。

Step.�

自我突破

在認知到自己的使命感所在之處後, 他必須要擁有跨出舒適圈、破釜沉舟 般的勇氣去追尋自己想做的事,並訓 練出不屈不饒的意志與挫折忍受力。

Step.�

看見需求

最後,要創造有意義的改變,這個青 年需要蹲下來傾聽社會的聲音,看見 需求,才能帶著同理心瞭解自己作的 事可以如何影響別人,在做熱愛事情 過程中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


流浪挑戰賽

四大面向

所以,我們的流浪挑戰賽從這些步驟中,以終為始的設計出任 務的四大面向,我們也定義出這些任務應該訓練青年哪些關於 自我、他人、已知、未知的能力:

自我

冒險 挑戰

連結 再造

社會 參與

未知

已知

自我 覺察

他人

� �� �

人一組 不限身份

項任務 不限地點

個星期 不限歲數

自我覺察:培養自我理解、自我認同、與傾聽內心的能力 冒險挑戰:培養自我突破的勇氣、挫折忍受力、解決問題能力 連結再造:培養溝通表達能力、人際關係維持、同理心 社會參與:培養社會議題關懷、世界公民素養、觀察反思力、同理心


流浪跳戰賽

自我覺察

此面向的任務協助參賽者更了解自己的生命價值與使命,釐清自己的能力與價 值觀,透過梳理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知道自己「能做的事情」以及「想做的 事情」 。包含自我理解、自我認同、過去生命故事的意義探索。 任務範例:【人生清單】 人生無常,我們不會知道生命還剩下多久,來不來得及完成我們的夢想。試 著寫下你這輩子一定要做的二十件事情(並列出預計完成日期),然後請三 位親友幫你在列表上簽名,見證你會努力把這些夢想儘早完成。 任務解析: 透過讓學生們寫下清單,這個任務設計讓學生們反思對自己的生命而言,重 要的是什麼。任務後的延伸問題,也引導學生們去思考自己的價值觀、過去 生命經驗、成長過程是如何影響清單上的內容,排序出人生中的重要事項後 又應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去實踐。

任務範例:【Free Hug, Free Care】 東方人對身體的界線很清楚,對陌生人,我們只一個鞠躬,讓對方「看見」 我們的善意;西方人打破身體的界線,一個握手一個擁抱,開始用身體的溫 度讓陌生人「感受」善意。你是否曾經被陌生人擁抱過呢?請試著去找三十 位陌生人進行 Free Hug(免費擁抱),勇於關心週遭的人吧!

任務解析: 看起來似乎僅只是好玩的Free Hug,其實引導學生們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跨出 自己的舒適圈去作一般人不敢作的事、訓練面對失敗的挫折忍受力,並從中 培養出相信自己可以解決問題的自我效能感。

冒險挑戰

此面向的任務協助參賽者更能突破自己的價值觀,訓練「自我突破」的勇氣以及 培養「自我修復」的能力。包含自我效能感、自我突破習慣。


流浪挑戰賽

任務範例:【筆墨的悸動】 「科技的進步、網路的發達,你多久沒有寫一封信、做一張卡片,給自己最 親近的家人呢?」 用一封信或是一張卡片,寫下想對父母(或最親的家人) 說的話,例如最近的心情,或任何感謝的話,接著當面或電話向對方念出自 己寫下的內容,並將過程錄影下來,完成任務後,在影片最後說下自己的想 法。 任務解析: 在短短一封信的內容當中,學生學習如何跨越心理障礙,訓練將對東方人最 困難的情感表達,以真摯的方式傳達給自己最親愛的人,強化與他們之間的 鏈結,並在任務過程中反思自己過往與他們的溝通模式以及互動。

連結再造

此面向的任務協助參賽者釐清親友的需求與困境,創造更互助同理的親友關係 ,並嘗試找到夢想路上的導師與夥伴,建立更完善的外在支持系統。

社會參與

此面向的任務協助參賽者參與社會,關注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經濟成長、 社會進步、環境保護) ,並培養世界公民素養(同理心、謙遜好奇的心、尊重感謝 的心、人際力、實踐力) ,藉此看見「社會需求」 。 任務範例:【流浪的故事】 全台灣受理或查報的街友人數約為9000人,造成他們流落街頭的原因包括了 健康問題、物質濫用、 家庭暴力受害者、被遺棄等等。這次,讓我們準備一 份餐點,找位流浪在街頭的人,將餐點送給他/她的同時,與他/她談談他/她 的生命故事,並把故事與心得記錄下來吧! 任務解析: 透過執行任務,學生開始接觸平時較少關注的社會議題與群體,並在與他們 交換故事過程中學習以不同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訓練對他人的同理心以及 探討社會結構性問題的反思力。


流浪挑戰賽

��

累計服務人數|影響人次|影響層面 從2013至2018 挑戰賽的參賽者已超過九千多位青年學子,讓他們透過低門檻

的方式去進行自我探索、跨出舒適圈去挑戰自我、並參與社會看見需求。每年的挑戰賽學 生籌備團隊,更是藉由舉辦挑戰賽這樣的大型活動,在我們的培訓與輔導之下訓練了許多 不同的專案規劃、執行、行銷等能力,也從中獲得了深刻的感動與成長。至今,我們累計 下來的籌備團隊參與人數已達近八百位,與參賽者一併統計下來,這五年以來,城市浪人 已服務超過萬名學子。這些學生們,總共完成了將近三萬五千個任務,透過這些任務他們 更影響了超過15萬個身邊的親友或是素昧平生的社會大眾,帶給這個社會許多正向的能量 。 根據我們過往的賽前與賽後問卷分析,參加挑戰賽的學生於各面向的能力皆有顯著提升:

自我 覺察

學生們的自信與自我認知皆在賽後有進步,當他們面 對與別人不同的選項時,仍會對自己有信心,他們也 明顯的更清楚自己的下一步行動為何。

學生們面對未知的勇氣與自我效能感在賽後提升了許 多,使他們更勇於去接觸陌生的人事物,在遇到問題 時也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解決困難突破瓶頸的。

連結 再造

冒險 挑戰

學生們與他人的情感透過比賽得到了深化的效果,在 賽後他們更願意主動表達對重要他人的情感,也表示 親友們因為這場比賽更了解他們,代表賽後他們的支 持系統更為健全。

在賽後學生們提高了關懷社會與想解決問題的意願, 也增加了對他人的同理心與對城市的了解,而最明顯 的提升是他們賽後更相信自己的舉動是與社會和他人 息息相關的,因此也將更相信自己能發揮影響力。

社會 參與


流浪挑戰賽

��

今年服務人數|前測分析 2018年度,城市浪人不僅舉辦了大台灣區的全國性比賽, 也授權給長庚大學中醫系的學生團隊舉辦醫學技能相關的 挑戰賽以及元智大學的城市實驗室T-Lab舉辦桃園在地社 會議題相關的挑戰賽,一共服務了

1200

多位青年。

希望從比賽當中獲得『自我探索』機會的人高達

80%,充分顯示出大部分年輕人相當渴望

但卻缺乏探索自己與未來的管道。根據比賽前的自評測驗,大多數的參賽者都相當關懷社會, 也有勇氣去挑戰自我,然而他們對未來的目標是迷茫的,也覺得身旁的親友們不理解他們,所 以相對地缺乏建立外在支持系統的能力。比賽過後,我們也將再次進行自評測驗,於年底整理 出賽前與賽後的差異性,分析挑戰賽帶給參賽者的影響與成長。

挑戰賽參賽者年齡分析 300

參賽人數

200

100

0

高中

大一

大二

大三 年齡層

大四以上 或延畢

已畢業

碩士生


流浪挑戰賽

��

任務執行及完成率 三個禮拜一共完成

3140 個任務

平均每個隊伍完成約

更有

28

14

項任務

支隊伍完成全數30項任務

完成率最高的是自我覺察面向的任務,高達所有任務數量中的27.2%,而其他面向的任 務分佈則較為平均,約18%的達成率。關於文化層面的在地特色任務完成比例稍低, 提供讓參賽者自行設計的自創任務也因難度較高而僅56隊有執行此項任務(下表)。

1.8% 自創任務

16.1% 在地特色

27.2% 自我覺察

18.3% 社會參與

18.1% 連結再造

18.5% 冒險挑戰


流浪挑戰賽

��

(1)自我覺察:見下表 此面向的成效最佳,整體而言參賽者於賽後對自我的認知與信心大幅提升,在 短短三週過程中比起賽前的自己成長了11%,各項目分析下,又以第二題的自 我理解與第五題的自我認同的前後差異最大,在滿分5分的基準下,平均提升了 一成以上的知能。 前測 平均值

後測 平均值

平均值差異 (後測-前測)

我了解我過去的人生歷程 如何影響現在的我

4.00

4.10

0.099

我清楚知道我能夠達成的事情

3.44

4.00

0.566

我勇於檢視自己的過去

3.79

4.21

0.423

我清楚知道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3.52

3.88

0.360

即使跟別人不同, 我仍對自己的決定有信心

3.35

3.96

0.617

3.62

4.03

0.413

整體面向平均

統計檢定之 差異顯著性

(2)冒險挑戰:見下表 此面向的各項目皆有相當顯著的成效,整體而言參賽者於賽後平均成長了9%的 相關知能,其中又以測試自我突破的勇氣的第一題與測試自我效能感的第三題 前後差異最明顯。 前測 平均值

後測 平均值

平均值差異 (後測-前測)

我有勇氣去探索 並嘗試陌生的人事物

3.81

4.28

0.469

即使對未知冒險感到緊張害怕, 我仍然持續挑戰

3.81

4.24

0.427

我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信心

3.55

4.00

0.453

我會主動尋找相關資料 謀求問題解決之道

3.98

4.23

0.256

我相信我能克服挫折與挑戰, 並從中成長

4.03

4.23

0.193

3.836

4.196

0.360

整體面向平均

統計檢定之 差異顯著性


流浪挑戰賽

��

(3)連結再造:見下表 此面向是參賽者於賽前知能較弱的部分,於賽後也獲得顯著的大幅成長,比起 賽前的狀態成長了11%,其中第一題與第四題的明顯前後差異顯示,賽期間的 任務執行有效地提升了參賽者建立支持系統的意願與他們身邊支持系統的健全 度。 前測 平均值

後測 平均值

平均值差異 (後測-前測)

我願意主動對親友表達情感

3.30

3.75

0.448

我願意與親友溝通我的夢想 以獲取支持

3.48

3.87

0.390

我身邊的親友理解 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3.39

3.74

0.351

我的親友們能理解我想做的事情

3.25

3.71

0.464

我能理解親友們支持 或不支持我的原因

3.70

4.00

0.298

3.424

3.814

0.390

整體面向平均

統計檢定之 差異顯著性

(4)社會參與:見下表 比起其他面向的前測數值,大多數參賽者在賽前於此面向即有頗高的平均值, 因此於賽後的成長幅度也較低,僅達6%的成長。然而,各項目的平均於賽後一 樣皆有顯著提升,其中以關懷環境與社會議題意願的第三題與社會使命感的第 四題效益較大。 前測 平均值

後測 平均值

平均值差異 (後測-前測)

我願意拋棄既定印象, 試著理解他人

4.23

4.40

0.171

我相信只要願意行動, 就有機會改變社會

4.11

4.32

0.206

我會主動關注環境與 社會相關的議題

3.71

4.14

0.427

我相信, 改變社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4.22

4.44

0.219

我願意著手解決生活 周遭所存在的問題

4.01

4.20

0.189

4.056

4.30

0.242

整體面向平均

統計檢定之 差異顯著性


流浪挑戰賽

成效一:讓任何有意願成長、 來自不同城市的年輕人以低門檻的方式探索自我、參與社會 2018年度,城市浪人不僅舉辦了大台灣區的全國性比賽,也授權給長庚大學中 醫系的學生團隊舉辦醫學技能相關的挑戰賽以及元智大學的城市實驗室T-Lab舉 辦桃園在地社會議題相關的挑戰賽,一共服務了約1100位青年。 在大台灣區挑戰賽的八百多位參賽者當中,四分之三為女性,四分之一為男性 。所有參賽者中,有60%是大一大二的學生,而大三大四階段的學生佔了35% ,但也有少數高中學生與社會人士來參與此次的挑戰賽。這些參賽者當中,希 望從比賽當中獲得『自我探索』機會的人高達八成,充分顯示出大部分年輕人 相當渴望但卻缺乏探索自己與未來的管道。 另外,今年特別進行清寒學生訪談與後續的挑戰賽特殊招募。訪談後發現清寒 學生在經濟壓力驅使之下花滿多時間在打工,除了打工以外就是專心在課業上 努力跟上同儕的進度,參加挑戰賽將壓縮他們能打工的時間,因此許多學生即 使有興趣也無法參與。針對此點,今年招募清寒學生時,除了減免報名費以外 更提供交通與伙食費補助,後來有兩位台大希望入學的學生組隊參與,也從任 務中獲得不同的勇氣與成長。

成效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探索與社會參與程度 今年挑戰賽的問卷,特別根據任務的主要四大面向進行修改設計,將自評測驗 種類分為自我覺察、冒險挑戰、連結再造、社會參與等面向,以便賽後回顧檢 討時能更直接地了解各面向的任務設計是否有達到其教育目的。各面向應訓練 的不同知能如下: 自我覺察:培養自我理解、自我認同、與傾聽內心的能力 冒險挑戰:培養自我突破的勇氣、挫折忍受力、解決問題能力 連結再造:培養溝通表達能力、人際關係維持、同理心 社會參與:培養社會議題關懷、世界公民素養、觀察反思力、同理心 今年挑戰賽於賽前、賽後皆提供線上自評測驗,內容包括能夠測驗到上述四個 面向能力的句子,各面向皆有五個項目作為判斷基準,一共回收了886份有效 問卷。整體而言,參賽者各項知能達中高階的比例於賽後皆有提升。 賽前的自評測驗指出,大多數的參賽者都相當關懷社會,也有一定程度的勇氣 去挑戰自我。然而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欠缺信心,對未來的目標也覺得迷茫,又 感到身旁的親友們不理解他們,所以相對地缺乏建立外在支持系統的能力。賽 後的自評結果則顯示,參賽者在四個面向的各項能力皆有顯著成長,其中又以 自我覺察與連結再造面向的成長幅度最大。

��


流浪挑戰賽

成效三:建立參與者下一步行動的初步準備 從成效二的結果可以看出,參賽者於賽後不僅對於自我的瞭解與信心有提升, 相對更清楚自己的下一步,也更有勇氣去行動並接觸陌生的領域進行自我突破 ,對於親友支持理解的程度更是有大幅度提升,因此未來將更有動力與資源展 開下一步行動。此次挑戰賽更特別設計獎項鼓勵參賽者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 想、執行自創任務,因此有許多隊伍已於賽期間初步嘗試下一步行動的可能性 。其中有一隊藉由自身的藝術天份,設計貼紙進行義賣活動,三週內籌措了四 千餘元的資金捐獻給流浪狗基金會。另外也有隊伍針對環保議題進行宣傳垃圾 減量的任務、挖掘寶特瓶創意回收使用的任務,更有許多隊伍選擇在腳步繁忙 的城市去散佈溫暖,設計解憂雜貨攤、建立正能量卡片網絡、搜集微笑與夢想 等任務。 賽後問卷的質化填答也顯示,挑戰賽啟發了參賽者對於許多方向的興趣,有些 因此想更關注身障議題、街友議題、長照議題、減塑議題、城市改造等議題, 有些因此更想更積極與來自不同背景不同國家的人接觸,也有些人表示想開始 逐步完成人生清單上的一些事項,更有些人在意識到自己對某些議題的熱忱後 準備進行社會服務相關實習、籌備講座、規劃策展、甚至勾勒出創業的初步概 念。 成效四:增強公民社會參與度 今年挑戰賽的社會參與面向任務包括了身障議題、街友議題、環保議題、政治 公民議題、國際文化、在地文化、傳統技藝等領域,此面向任務被執行了1081 次,任務過程中觸及3000餘人。此次與國泰人壽以及願景工程的任務合作更有 良好的效益,除了有77%的參賽者表示於賽後更願意關注環境永續相關議題、 67%的參賽者表示賽後更願意關注世代交流相關議題以外,兩項合作之任務一 共被執行了200次,任務過程觸及近500人次,聯合報更針對世代共好任務的成 果進行報導,將世代隔閡與交流之議題曝光於20萬人的官網瀏覽人次。 總結與未來改善方向 今年的方案模式由分區授權變更為全國性舉辦,其中面臨了許多挑戰與事先無 法預知的瓶頸,但也因此賽期過程與籌辦開閉幕式的活動流程與內容品質能有 效控管,帶給參賽者較大的獲得與教育成效,此點由後測問卷結果即可得知。 然而,除了思考質與量的取捨之外,未來須考量的範圍包括籌備工作團隊的地 域便利性、經濟成本與效益、團隊成長空間等面向,因此下個年度舉辦時會思 考恢復到分區授權給團隊籌辦,但區域的數量上預計減半至7區,於篩選團隊總 副召領袖時也將更慎重判斷他們是否有相關經驗與能力足以帶領團隊辦出高品 質的比賽。如此進行,希望能在免除今年全國性舉辦的困難點狀況下,依舊保 有高品質的比賽。

��


流浪挑戰賽

��

十分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自己欣賞的人事物,但可能因為害怕,可能因為害羞,或是 沒有契機,即使是身邊朝夕相處的朋友,我們也很少表達這些欣賞。試著在你的生活中,找 到十個你覺得值得欣賞的陌生人,將他們值得欣賞或感謝的地方,各寫在一張卡片或紙條上 ,當面交給他們,並給予他們鼓勵。上傳三張任務過程的照片,可以是你的紙條,也可以是 你與對方的合照等等。

把握了十一月的尾聲,我們約了一個假日的晚上解十分美好以及去瑞豐夜市解打工換 物的任務,並且去了最後一天營業的麵巴士,這過程中,一直在觀察有哪些值得欣賞 或道謝的陌生人呢? 歷經了一整個晚上,有了很深的感動,像是在麵巴士的時候,我寫了卡片向服務人員 與廚師們道謝,那時忙碌的他們都暫緩了手邊的工作,好奇的眼神直愣愣地盯著我, 聽著我感謝他們所帶來的美好夜晚、好好告別麵巴士與期待下次的再相遇,看著他們 眼角微彎,嘴角淺淺上揚的樣子,就知道這一次真的做對了一件事!最後燦笑著跟彼 此告別,那種感動回想起來胸口還是一陣溫熱。 後來在瑞豐夜市我們向了很多值得欣賞與尊敬的人道謝:像是謝謝飲料店的阿姨每次 都笑著接待客人還有用心的調製飲品、謝謝流浪狗志工為了毛小孩的付出與奉獻、謝 謝接受我們打工換物的老闆還有來購買的客人們,這之中最難忘的莫過於謝謝交通伯 伯,一直站在路口,守護著我們的安全,伯伯的臉色看起來很嚴肅,會讓人想起很正 經、嚴格的爺爺,當我主動向前跟伯伯談話時,其實有稍微被伯伯的眼神嚇到,伯伯 收下卡片後表情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主動詢問我來自哪裡、就讀什麼系所還有一兩句 的問候關心,那時候覺得伯伯真的是面惡心善的人啊,然後在我們離去後,遠遠看著 伯伯拿起卡片看了兩眼放下又拿起,就這樣重複的數遍,最後再將卡片緩緩地收進胸 前口袋,看著伯伯可愛的舉止,和隊友們都忍不住笑了,又倍感溫暖,伯伯整個人的 形象很符合老一輩的男性長者,很正經、不愛笑、不太表達感受,而這些特質與他們 那一代人所受的教育或所處的文化有關,像是以前的男生就會被社會期許成為一家之 主以及男性要有身為男子漢的特質等,再加上一些日治時期的價值觀、大男人主義所 影響,更是不擅表達與不輕易表露情緒,但那些小動作還是出賣了他。 華人從小因社會文化與教育的影響,在情感上的表達相對於西方人更為含蓄與害羞, 而且許多傳統的家庭仍有長幼有序、許多禮儀的限制,對於跟長者間的互動我們其實 是不擅表達的,但這次的任務讓我有機會跟很多長輩敘述感謝,讓我突破了很多也拉 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想未來自己會更勇於表達所感,並且珍惜與感恩日常中每 個人給予的付出和幫助。

Credits to 《西灣小農夫》


流浪挑戰賽

��

筆墨的悸動

「科技的進步、網路的發達,你多久沒有寫一封信、做一張卡片,給自己最親近的家人呢 ?現代人時常透過通訊軟體與人溝通,是否早已遺忘了與家人、朋友間的相處方式?曾經 溫暖的問候從何時開始只能由冰冷的通訊軟體傳遞呢?」 用一封信或是一張卡片,寫下想 對父母(或最親的家人)說的話,例如最近的心情,或任何感謝的話,接著當面或電話向 對方念出自己寫下的內容,並將過程錄影下來,完成任務後,在影片最後說下自己的想法 。

Credits to 《北大浪人浪起來》

自創任務—孟婆雜貨店

經歷了這麼多任務,有想法的你們是不是已經躍躍欲試,想為你們關注的議題或人事物作 些什麼呢?在這一場自我突破的比賽裡,我們把這最後一項任務的設計交給你們,給你一 個藉口去作你想做卻一直沒做、提不起勇氣去做的事。請你們發揮創意,挑戰自己的思考 與行動力,去突破改變的極限吧!

Credits to 《肝功能退化》


��

除了流浪挑戰賽, 我們積極地想要讓豐富且鼓勵的方式讓體驗式教育處處發生, 所以⸺ 青年顧問部門 ,就這樣誕生了。

青年顧問專案


青年顧問專案

��

「走得多慢都無所謂,只要你不停下腳步。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城市浪人期待透過服務啟發青年邁向使命,透過流浪挑戰賽與青年顧 問專案,我們培養青年探索使命、社會關懷力、好奇心、批判性思考 、影響力、行動力,這幾個面向的實踐經驗將會有助於每一位青年成 為具有恆毅力以及公民精神的Change Maker。 透過青年顧問服務,我們與關心青年的機構夥伴提供演講、工作坊、 營隊、探索活動,讓不同需求的青年以更客製化的培力課程走上 Change Maker的養成之路。除此之外,我們也將累積五年的教育方 法分享給更多教育工作者,期待以更多人的力量,帶領青年創造改變 。 2018年,不含流浪挑戰賽,我們與34個合作單位共同提供了61場課程 、53場演講,直接引導了1408位青年及教師。


青年顧問專案

��

訓練項目: 社會關懷力、同理心、批判性思考

訓練型態: 大型專案,半年高中選修課程合作計畫

合作夥伴: 羅東高中、崇光女中、建國中學、中和高中

活動介紹: 研發結合世界公民教育、中學教育與城市浪人的校本教材 工具書,為老師提供具體而實用的設計方法和理念,助教 師開發出具備學校特色、含有世界公民教育和城市浪人元 素、體驗式、互動式的校本課程/教材。同時亦讓老師有機 會參與工具書研究的過程,增加他們的參與式教學方法、 世界公民教育和城市浪人工作的理念方法,提升他們對這 個方法的擁有感和認同感。 邀請四間高中學校老師參與合作,包括羅東高中(生命教育 科)、建國中學(家政科)、崇光女中(生命教育科)、中和高 中(班週會課),四間學校分別以貧窮與移工、貧窮與街賣 、貧窮與街友為主題,開設各6小時課程。

量化成效:

4 9 138 7.3/10

間學校

位老師

位學生

對於更進階課程選修意願

83% 的學生透過課程對於不同社會議題產生討論與探索的興趣 82% 的學生透過課程理解不同貧窮者的生命困境與需求 78% 的學生透過課程產生對他人的尊重與好奇心 70% 的學生透過課程學習到分析問題的邏輯能力 69% 的學生透過課程對於陌生他人建立同理心 64% 的學生透過課程建立解決問題的行動力 60% 的學生透過課程突破對於自我實踐力的想像限制 對於更進階的課程選修意願平均�.�分/滿分��分


青年顧問專案

��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今天大概是導師生涯中最勇敢的一天。下午帶著39個高一生走出教室。搭著307轉捷運來到 龍山寺,進行街頭議題探索的城市浪人課程,我們今天的議題是──為什麼貧窮? 在前兩次課程透過設計思考,同理心地圖,學生要自己設計任務,尋訪街賣者、街友、獨居 老人、老店舖,練習觀察,練習被拒絕還是可以勇敢,練習對話,練習紀錄,甚至可以付出 關懷行動。在事前籌畫有各種擔心、各種忐忑,擔心安全,擔心他們被拒絕後就放棄,擔心 他們沒有禮貌、擔心受傷、擔心課上不完……。 從剛出1號出口時不敢走進公園,到慢慢地看著他們自在的坐在地上,專注地聽故事,貼心 的想拿一點小東西給這些阿伯、大哥、大姊,然後驚訝的發現原來這些人都跟在教室裡想像 的,在新聞媒體看到的不一樣,發現華西街的蛇肉店沒有全關,嘗試用英文問問觀光客對這 個地方的感受,然後寫下自己的,手上拿著親切的阿嬤老闆給他們的飛機餅乾和糖果分給其 他夥伴。介紹著甘蔗汁老闆如何見證龍山寺的變遷,到了休息時間有學生拿著筆記說──老 師,我們還想去找剛剛那個遊民阿伯可以嗎?當他們圍住我搶著跟我說這路上的發現、困惑 ,碰到問題怎麼想辦法解決的經過,看著他們的眼神,我覺得好像有一些事情不太一樣了。 今天最特別的時刻,感謝城市浪人為孩子們準備了最後一個旅程—真人圖書館,謝謝芒草心 的志工帶來一位特別的朋友—街友賈西亞親自來到孩子面前,讓他們借閱他的人生。 他的童年是沒有父母的 有一個離散被領養的弟弟,青壯年經歷了台灣紡織業的榮景和衰頹, 因為生病走過幾次鬼門關。他跟孩子們說:在你們叛逆的時候父母也都在身邊,而我是一個人 自己走過。所以好好珍惜你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孩子問──你有想找弟弟嗎?他說:我如 果去找會是弟弟的累贅,會打擾到他的生活。他跟孩子們說:大家都認為街友很可怕,其實 無家可歸的人才最害怕。街友也有很多種,有的很努力生活,活著就是不容易的事,所以要 看得開。撐下來,努力不走偏。我想起前一天行前任務討論時,班上一位家住在龍山寺附近 的男孩一直跟同組夥伴說:街友很可怕、很恐怖。在今天的最後我問男孩:你還覺得可怕嗎? 男孩沉思了一會兒。我想,這就是真實的力量吧。 我們今天的一次體驗,卻是他們的日常每天。可能以前來這只會找好吃的,可能以後來這會 不那麼害怕了,可能以後在路上看到無家者會想還能為他們做什麼。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讓更 多可能發生嗎? 最後…想要謝謝城市浪人,陪伴我們完成了三次的課程,謝謝你們讓體制內的教育有更多可 能。──中和高中曾宜敏老師


青年顧問專案

��

訓練項目: 探索使命、行動力 訓練型態: 雙日營隊 合作夥伴: 佛光大學

活動介紹: 藉由參訪台灣創新社會企業,以及與新型態工作者的深度 對談,了解這群熱愛工作、且能平衡工作與生活的青年領 袖是如何受到啟發,接受召喚,並勇於實踐的過程。期許 青年勇於跨出舒適圈,探索自我,找到人生的價值,加入 改變的行列。 量化成效:

30 4.4/5 位學員

課程內容平均滿意度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一開始覺得東奔西跑,時間有些浪費,但兩天下來,了解用意後,釋懷了,無非是去實地了 解,創業的真實樣貌呈現,太棒了,謝謝城市浪人團隊。──佛光大學學生 兩天的課程受益良多,課程團隊太強了,人生新的思維與抉擇有更堅定的理由走下去,謝謝 您──佛光大學學生


青年顧問專案

��

訓練項目: 探索使命、行動力 訓練型態: 大型教育專案 合作夥伴: 國泰人壽

活動介紹: 挑戰者可為二或三人一組報名,在任務挑戰期間內( 7/16-8/3)會收到近 100 項的指定任務,所有任務皆以隊 伍為單位一起挑戰。指定任務包含三大類,分別是專長探 索、半日實習以及叩問旅者,讓青年以短時間觀察各行各 業的運作、與不同行業職人對話並透過行動整理自我經驗 ,每一類別中皆包含必修任務與選修任務,挑戰者亦可在 規範內自創任務。 量化成效:

546 274 報名人數

最終錄取人數

80%

的參與者因為活動,他們更了解自己不熟悉的職業

70%

的參與者非常同意因為活動,他們嘗試了更多新的的領域

70%

的參與者同意因為活動,他們更有信心介紹自己、勇於檢 視自己的過去,並知道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應該是什麼,以 及對自己和他人不同的決定更加有信心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對先前不太了解的產業有了近一步的認識,開拓眼界,也發現很多以前自己沒思考過的 事物和面向──政治大學楊晏榕同學 體驗許多不同的產業,學習不同領域知識能以更多不同面向思考,每一次收穫都滿滿─ ─中正大學陳曜鴻同學


青年顧問專案

��

訓練項目: 批判性思考、影響力、行動力 訓練型態: 單日工作坊

合作夥伴: 高雄市社會局

活動介紹: 為扶植青少年學校社團及提升青少年之領導能力與經營技 能,使青少年創意與社群文化得以於公共參與時充分展現 。透過體驗活動引導青少年探索切身議題並相互交流及討 論,練習定義問題、分析問題、設計解決方案。 量化成效:

30 4.6/5 4.7/5 位學員

課程內容的推薦程度平均

課程講師的表達能力平均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經過這一整天的課程,學到了很多,如何和陌生人一起完成一個活動,解決問題和團隊 合作。──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同學 社團的經營與社會的連結,原來有那麼多的不可能,可使社團永續經營自給自足。──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同學 我的感想是今天整天滿快樂的,也知道如何去安排目標-方案-資源的排法。──輔英科技 大學同學 創新與管理,創新對我來說一直都很困難,在今天我發現他是可以進步的,管理一個社 團所需的組織。──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同學


青年顧問專案

��

訓練項目: 批判性思考、影響力、行動力 訓練型態: 雙日營隊

合作夥伴: 橘子關懷基金會

活動介紹: 透過實際參與城市浪人的日常,提供一個沉浸式的學習環 境,讓參與者去理解教育系統的結構。參與者可以把這當 中的反思,應用回自己想做的點子與行動上,並在活動結 束後產出一份初版的教育問題藍圖,於百人分享會上分享 。城市浪人將全程陪伴參與者,一起走過從0到1的整個思 考與策略規劃過程 ; 並從策略規劃、團隊治理,到執行溝 通面上,給引導式的指引,推動參與者跨出擅長領域的舒 適圈,真正體驗身為一個教育創新行動者必須要具備的勇 敢實踐精神。 量化成效:

10 4.6/5 位學員

課程內容的推薦程度平均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對於自我的認識,若不是有經過一些與生命互動的事件,是永遠不會了解自身的定位, 經過了這次的活動,讓我在教育上思索問題,暫時性地找到了可以說服自身的解答。 很謝謝希慈執行長願意付出自身的時間,一步步帶領我們,給我們不一樣的視野還有生 活感受。誠心地珍惜在活動的每分每秒,每刻回憶。 世界上充斥著許多一體兩面的事情值得深究,有些問題大家也都深知很重要,只是都止 步於想法。當我不再拘泥於自我探索的課題,對於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是我目前想到 的解套,修正自身未來的目標,著手土地與教育之間的連結,取之世界,用之世界,每 個人若能在成長過程中找到自身定位並與之負責,環環相扣的力量絕對會形成正向循環 ,我期許自己終有一天能夠成為試圖喚起他人對生命產生動力的人,如此,才會體現出 活著的價值與意義。 謝謝執行長以及城市浪人的大家,我很慶幸能在人生路上能夠遇見對我生命與價值觀產 生影響的人事物,也謝謝這一路陪伴的大家,真心的覺得,有大家真好。此刻的幸福, 永銘心,收拾行囊,再啟航。──呂安同學(中原大學)


青年顧問專案

��

訓練項目: 批判性思考、影響力、行動力、同理心 訓練型態: 單日工作坊 合作夥伴: 中央扶輪社

活動介紹: 以貧富為主題,以「有尊嚴的生活表」為教材,並在任務 行動中實際觀察貧窮族群──外籍藍領工作者的工作處境 ,進行虛擬與真實穿插的體驗學習,建立對於社會議題的 好奇、同理與批判性思考。 量化成效:

31 4.8/5 位學員

課程內容的推薦程度平均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外藉的員工很可愛,還有講師姐姐講的一些她的經驗我覺得很驚奇。我覺得感觸很多, 無論是講師講的or自己出去採訪,很惜福,也很開心自己能藉由此次機會多多關心身邊 的人、事、物。(匿名問卷)

訓練項目: 社會關懷、批判性思考、影響力、行動力、同理心 訓練型態: 單日工作坊

合作夥伴: 新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

活動介紹: 針對服務性社團的幹部,以思考與行動為核心,設計一系 列思考與行動的練習與反思,讓幹部在這裡可以認識志同 道合的夥伴,更可以學習如何將想法化為實踐的方案,以 及瞭解當下社會脈動議題,進而想像如何透過自己的行動 與在社團的角色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量化成效:

10 4.6/5 位學員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課程內容的推薦程度平均

印象深刻的部份是自己實際的去關心那些平常我們不會去關注的人。聽到別人的故事覺 得很感動,也很謝謝有這樣的活動讓自己跨出舒適圈。也許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是只要願 意起而行那都是一個好的開始,我會想要開始關注一些社會議題,從跟我自己比較有關 係的開始。(匿名問卷)


青年顧問專案

��

訓練項目: 探索使命、行動力、影響力 訓練型態: 單日工作坊

合作夥伴: 南臺科技大學

活動介紹: 透過整理自身生命經驗與故事,找出自身足以影響其他人 的生命經驗,將其轉化為有故事軸線的內容,在工作坊過 程中實際體驗一次將自己的故事透過直播說給其他親朋好 友聽,也讓學員相互聆聽給予回饋,建立每個人對於自己 生命意義的想像與對他人生命故事的好奇。 量化成效:

30

4.2/5

位學員

課程內容的推薦程度平均

4/5

4.2/5

對於表達自己、 溝通的技巧有更多了解平均 學員參與心得摘選:

對於表達自己、 溝通的技巧有更多了解平均

很幸運的爭取到這次機會,這場演講跟很多制式的演講差別很大,從一開始的透過問題 來改變當天的演講走向,甚至走出教室實際去訪問來蒐集資料,到後來的直播活動,都 可以知道這堂課並不是很制式的在教技巧。而是利用活動來實際學習,覺得這場演講很 棒,收穫很多。(匿名問卷)


青年顧問專案

��

持續以互動性高、 有趣的體驗啟發青年邁向使命之路。

若有任何相關需求 歡迎來信service@citywanderer.org


��

品牌行銷不該單單只是名氣的追求, 而是讓這些努力,成為在世上被看見的改變。

品牌行銷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

媒體曝光

紀錄片

���k 點閱率

���� 分享數

知名社群轉載: 女人迷、Ettoday、東森、Yahoo、三立、今周刊⋯

GET THE LINK HERE!

��k 點閱率

��� 分享數

GET THE LINK HERE!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

媒體曝光

媒體報導

則 電視影音

篇 網路新聞

篇 報章雜誌

則 網路影音

媒體曝光

網路直播

平均一個月受邀一場 一場平均觸及 3000-6000人次

場網路直播

總影響人次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

社群曝光

粉絲專頁

6810 360萬 社群專頁年度淨讚數

年度總觸擊數

3.8萬

10萬

單篇貼文平均觸擊

單篇貼文最高觸擊

演講場次

含校內外

35場

16場

協會演講場次

青年講師演講場次

1.2萬

0.4萬

服務人次

服務人次

51場 1.6萬 演講總場次

相較 去年

場次成長 人次成長

總服務/影響人數

230% 460%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日本JAPAN 活動介紹

此次活動為【台灣中研院與日本Next Commom Lab合作】,期望透過【五大議題 (教育創新、農業加工、再地創生、貧窮人口、建築改造)】促進台灣與日本兩地 【青年創業發展的交流與合作機會】。

活動特色

透過這次的活動不僅能【讓台灣青年更了解日本社會企業與新創組織發展的 現況】,也讓【中央研究院的夥伴更清楚台灣新創青年目前的發展困境與所 需的協助】,期望未來【政府與民間能更有更多交流與互助的機會】。

活動交流 交流活動分布在三個不同的城市:【東京(主要為教育與建築)、大阪(主 要為貧窮人口與再地創生)、遠野(主要為農業與酒類釀造)】,透過【實 地訪查、面對面的談話】,於【十天內密集與將近30個組織交流】

參訪心得 此次的日本訪視,確實為組織開啟拓展日本市場的第一步,藉由與不同面向 的組織單位交流,【與有潛力發展合作之夥伴建立良好關係】,同時也【了 解進入日本市場需具備的能力以及需克服的困境】。

��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香港HONGKONG 活動介紹

龍匯坊由香港龍傳基金會在2008註冊之校友團體,在2018年舉辦十周年紀念,並與 香港理工大學共同舉辦全球青年論壇(Global Youth Forum),今年主題訂為「放眼 2030──華裔青年領袖在國際的角色」。

活動特色

超過500名領袖齊聚香港共同慶祝與參與,包括美國、加拿大、澳洲等15個 國家的人參與。目前龍匯坊已有1800名來自全球的華裔校友,包括多位富比 士30 under 30獲選人。

活動交流 城市浪人執行長希慈女士擔任真人圖書館的分享者,與一加拿大籍的韓國啟 明大學教授共同分享「改造城市與社會」的不同途徑,為整場論壇中唯二來 自台灣的分享者。

參訪心得 透過真人圖書館的演講分享,獲得香港青年協會邀請參與至年度最大型活動 Leaders To Leaders論壇以代表亞洲方式參與。建立與韓國啟明大學教授的 連結,可望於未來進一步接洽交流。獲得香港01線上專欄分享觀點。

��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香港HONGKONG 活動介紹

由香港青年協會領袖學院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Leaders to Leaders 2018 Summer」活動,今年以「想像・再發現」為主題,五位來自加拿大 、肯亞、哥倫比亞、瑞典及台灣的環球青年領袖將訪港,分別於人道救援、再生能 源、保健科技、創業教育、社區參與等範疇,與本地青年交流分享。 是次活動與「世界青年領袖峰會」(One Young World)合作,獲邀之五位環球青年 領袖,分別獲世界銀行、聯合國、世界青年峰會、福布斯等國際肯定,將一連五天 (7月25至29日)出席20多場活動,包括全港首個千人摩天輪「與領袖對話」、電 影放映分享會、「廚餘有寶」轉蔗為能工作坊等,分享他們的故事及經驗。

活動特色

活動中有上百位來自各國的青少年參與,包括捷克、阿根廷、巴西、哥倫比 亞、台灣等抱有改變世界熱情的青少年。城市浪人以台灣人身份出席,作為 五大洲的亞洲代表。活動後由主辦單位資助兩位青年到城市浪人進行兩週的 訪問學習。

活動交流

城市浪人執行長張希慈女士作為亞洲代表,在活動過程中與超過10國青少年 進行互動,擔任各國青少年的創新創業顧問、工作坊導師、開幕演講講者等 角色。

參訪心得 招募到兩位優秀的大陸、香港海外學徒赴台在城市浪人進行共計四周的訪問 學習。與香港最大的青年服務機構──香港青年協會有了互信合作的基礎。

��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英國ENGLAND 活動介紹

說明該活動概要內容, 活動特殊、受推崇之處: 社會企業世界論壇(Social Enterprise World Forum,簡稱 SEWF)為國際社會企業領域的一大盛事,聚集了全球各地社會企 業生態圈的相關從業人員、專家學者等,期待透過彼此分享交流創造社會影響力與改 變的價值。此論壇已經連續舉辦十年,今年的主題為【啟發未來十年的影響力】, 活動形式多元,透過主題式演講、平行論壇、辯論、工作坊、企業參訪、派對等形 式,並從社會企業生態系統、影響力數據、行銷、教育等主題探討影響力的發揮與 延續。

活動交流 透過參與下列三種活動,將城市浪人的服務介紹給此次與會成員:參與台灣 團擺攤、參與論壇演講與工作坊、參與論壇交流舞會。

參訪心得 曝光- 在此次參與2018 SEWF的國家中,台灣共有23個團隊參與,參與人數 位居所有國家的第3名,城市浪人為此次台灣團代表中少數的教育非營利組 織。 人才培育- 城市浪人為此次台灣團隊中少數的教育非營利組織,在核心服務 城市浪人流浪挑戰賽中,也有「自我覺察」與「社會參與」的面向,期待接 下來在自我覺察的面向,能夠加入此次論壇中社會創新人才培育的主題,並 能在社會參與面向的任務,融入此次論壇看見的各國社會議題,讓參與者在 認識台灣社會議題時,也能以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組織經營- 在此次的與會經驗中,也有機會看見各國的社會企業如何定義組 織核心目標與如何向大眾傳遞組織影響力,期許明年在組織目標的設定,以 及組織架構的設計上能夠優化,在專案的推行上,不忘核心組織目標,有效 率的運營,並幫助大眾瞭解城市浪人的影響力。

��


品牌行銷年度影響力

美國AMERICA 活動介紹

由美國國務院全額資助各地關心社會議題的專業工作者赴美,在專業領域相關之美 國機構進行四周的訪問學習,並於訪問結束後,在華府以一週時間進行交流會議與 訓練,與其他來自60個國家的社會改革推動者進行交流與串連。

活動特色

該計畫已經累積4500名超過60個國家以上的學人 該計畫為國務院教育與文化事務局資助 該計畫深度協助訪問學人了解美國的公民社會運作

活動交流

城市浪人執行長張希慈女士為台灣參與代表,赴美國麻州伍斯特理工大學的 專案學習中心交流,共計訪談22位院長、教授及職員,深度了解該大學如何 以專案導向式教育重新塑造大學制度,讓高等教育協助學生在參與解決社會 問題的過程中,找到熱情與競爭力。

參訪心得 透過訪談的觀察與資料,可協助體制內教育看見改革的方向,讓體制內教育 與體制外教育進行合作。 伍斯特理工大學對於協助亞洲大學推動改革也相當有興趣,未來城市浪人有 望成為該校在台灣的接洽窗口,引導台灣體制內高等教育革新。 過程中也受邀至波士頓與紐約參與兩場高等教育論壇,與美國高等教育課程 設計者與研究者有深度互動,可望於2019年赴哥倫比亞大學與哈佛大學合辦 之教育論壇進行教育創新的案例分享。

��


行政數據

��


行政數據

��


行政數據

��

支出

社會服務支出

$

支出

內部營運費

$

支出

委託專案支出

支出

行銷宣傳支出

支出

專案計畫支出

支出

兼職人員薪給

支出 支出 支出 支出 支出 支出 支出

郵電網路費

正職人員薪給 保險補助費 外部人事費 員工福利費 出外差旅費 其他人事費

收入

社會服務收入

收入

利息收入

收入 收入 收入

委託專案收入 常年會費

外部捐贈收入 總支出 總收入

$ $

金額

2,036,936 969,000 430,110 5,000

$

36,780

$

852,000

$

170,400

$ $ $ $ $ $ $

7,000

120,000 200,000 50,400 15,000 2,500

300,000

$

2,000,000

$

4,500

$

100

$

2,590,526

$

4,895,126

$

4,895,126


��

特別感謝

特別感謝 補助單位: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合作單位: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 贊助單位:國際扶輪3522地區同慶扶輪社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永壽文教基金會


��

人力組成

第二屆理監事會

理事長:徐凡甘 常務理事:黃炳豪、侯家楷 理事:王俊凱、束凱文、許富源、陳嘉茂、曾筱 芸、Benson 常務監事:周士淵 監事:江宗憲、許芯瑋

����協會成員 青年顧問— 張希慈 授權管理— 簡以潔 楊御廷 何姿瑩 品牌行銷— 林靜雯 黃琇穎 阮頤寧

����青顧儲幹 李之祺 李冠葳 許宜平 周承澤 高 廷 蔡妙涵 謝怡婷 鄭安婷

����協會志工 朱翊寧 何彥昕 李之祺 葉上甄 劉郁葶 鄭寧萱 魏孝軒


如果你也認同,

這樣的改變值得我們努力, 歡迎聯繫我們,

一起看見台灣青年,不一樣且實質的改變

Service@citywanderer.org 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一號(CIT台北創新中心)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