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Report _v5_

Page 1


[此 頁 空 白 ]

[This Page is intentionally left blank]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目錄 Table of Contents 頁數 Page No.

序言 Foreword …………………………………………………………………………………………

1

葉國華先生歡迎辭 Opening Address by Mr. Paul Yip ……………………………………………………………..

4

第一節專題討論:邁向有效管治 Panel 1: Towards Effective Governance 張炳良教授:特區政府之行政能力 Prof. Anthony Cheung: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

9

陳健民教授:公民參與:達致並超越憲政民主 Prof. Chan Kin-man:

Promoting Participation: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d Beyond ………………...

17

鄧特抗教授:兩制互信:內地與香港關係 Prof. James Tang:

A Matter of Trust: Relations between Mainland and Hong Kong……………………

22

黃英琦女士:聯結公民社會 Ms. Ada Wong:

Engaging the Civil Society ……………………………………………………………..

26

第二節專題討論:促進經濟發展 Panel 2: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張家敏先生: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 Mr. Chang Ka Mun:

Facilitating Mainland-Hong Kong Economic Integration …………………………

31

李承仕先生:科技提升:市場的角色與局限 Mr. Lee Shing Se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The Rol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arket ……………….

40

胡恩威先生:公私夥伴:官商勾結還是官商合作? Mr. Mathias Woo:

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 Collusion or Collaboration? ……………………………

48

羅祥國博士:反思「積極不干預主義」 Dr. Law Cheung Kwok:

Rethinking on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

52

第三節專題討論:構建和諧社會 Panel 3: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呂大樂教授:階級政治再起? Prof. Lui Tai-lok:

Re-emergence of Class Politics? ……………………………………………………..

62

施麗珊女士:融合內地新移民 Ms. Sze Lai Shan:

Integrating the Mainland Migrants …………………………………………………..

-i-

6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方敏生女士:經濟轉型下的社會保障 Ms. Christine Fang:

Safety Net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

71

陳冠中先生:香港的自我認知:錯覺、假命題、滯後意識 Mr. Chan Koon Chung:

Knowing HK - Twisted Views, False Premises, Delayed Awareness …………

80

第四節專題討論:殖民地統治的正反經驗 Panel 4: Experience from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谷淑美教授:邁向強勢管治的弔詭 ─ 公民權何去何從? Prof. Agnes Ku: Governance without Democracy -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zenship in Hong Kong …..…………………………………………………………………………

87

Prof. Alan Smart: 港 英 時 期 的 社 會 改 革 軌 跡 Prof. Alan Smart:

Trajectory of Social Reform: Role of London Revisited ……………………………..

93

李鵬飛先生:政治精英的構建 Mr. Allen Le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Elites: Reproduction or Circulation? …………………………….

99

Prof. John Carroll:殖 民 地 統 治 下 的 自 主 性 Prof. John Carroll: Autonomy under Colonial Rule ………………………………………………………..

史泰祖醫生總結辭 Concluding Remarks by Dr. Louis Shih ………………………………………………………

103

110

小組討論重點 Main Points in Roundtable Discussions 第 一 節 (上 午 ) Session One (Morning) …..…………………………………………………………………………………

114

第 二 節 (下 午 ) Session Two (Afternoon) ..…………………………………………………………………………………

133

附件 Appendices 主辦機構、聯辦機構、協辦機構 Principal Organizers, Co-organizers & Supporting Organization ………………………………………….. 148 贊助機構 Sponsors ……………………………………………………………………………………………………. 149 大會傳媒 Media Partners

……………………………………………………………………………………………

- ii -

15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序言 Foreword

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2 0 0 7 年 7 月 1 日 是 香 港 回 歸 十 周 年 的 大 日 子 ,「 香 港 政 策 研 究 所 」、「 新 力 量 網 絡 」 與 「 思 匯 政 策 研 究 所 」 聯 同 「 香 港 民 主 發 展 網 絡 」、「 Roundtabl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S o c i e t y 」、「 三 十 會 」及「 P o w e r s o f t C o ns u l t a n c y L t d 」, 於 2 0 07 年 6 月 10 日 (星 期 日 )上 午 9 時 至 下 午 6 時 在 香 港 會 議 展 覽 中 心 401 室 舉 辦 研 討會,提供一個公開的討論平台,予公民社會團體、學者及公眾人士回顧香 港 回 歸 1 0 年 來 的 管 治、社 會 和 經 濟 發 展,並 對 香 港 未 來 發 展 的 方 向 提 出 意 見。 研 討 會 主 題 為【 還 看 明 天 : 回 歸 十 年 反 思 與 前 瞻 】, 內 容 包 括 四 個 專 題 : 邁向有效管治、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殖民地統治的正反經驗。每 節有四位學者、專家或專業人士發表意見。 研 討 會 當 日 上 午 的 黃 色 暴 雨 警 告 不 減 參 加 者 的 興 趣 , 共 有 超 過 250 位 公 民社會團體的成員、學者、學生、工商界人士、專業人士及公眾人士參加。 上午及下午各設一節「圓桌會議」小組討論,與會人士熱烈參與討論。

本報告部份內容節錄自研討會的錄音記錄,未經有關講者審核。

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he First of July 2007 is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Hong Kong’s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ainland. Hong Kong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SynergyNet and Civic Exchange, together with Hong Kong Democratic Development Network, Roundtable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30s Group and Powersoft Consultancy Ltd, jointly organized a conference on Sunday, 10 June 2007 at Room 410 of the 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to review the governance of the HKSAR, as well 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 the past decade so as to explore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was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There were four sub-themes: ‘Towards Effective Governance’,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Experience from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se were explored by panel presenters and discussants. Notwithstanding the amber rainstorm warning, over 250 people, including members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cademics, students, members of the business sectors, profession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During the two roundtable sessions, all participants enthusiastically engaged in discussions. Part of this Report has been transcribed from the audio records of the Conference and has not been verified by the relevant speakers.

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歡迎辭 Opening Address

葉國華先生 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 Mr. Paul Yip Chairman, Hong Kong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首先,我想藉此機會歡迎今日冒著大雨來臨的參加者。我們不是請專家 和學者來向市民說些什麼,而是要與市民一起討論,香港應該怎樣? 今次研討會主題很清晰的分為四大部份。第一部份是討論有關行政管治 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第二部份是探討香港與內地關係,經濟上如何互動和如 何 解 決 香 港 的 經 濟 問 題。第 三,我 們 會 討 論 到 香 港 的 社 會 制 度 的 建 設。第 四 , 我們回顧殖民地時代的管治,與現在有什麼不同。我們訂定這個題目的時候 都考慮到會否政治不正確,但我們確實要以平常心去看看回歸前後的不同。 我熱誠的希望大家在圓桌上積極地表達意見,跟以往的研討會一樣,每 個圓桌的代表都有機會到台上表達您們的意見,這是一種起碼的民主精神。 十年已經過去了,是否值得慶祝?我認為非常值得。有人說香港有很多 缺點,我亦相信不少,但有兩點我想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討論的時候,想 想這兩種精神。 第一,回想起來,十年至十多年前,我們所擔憂的事、很小心去阻止發 生的事,出現的次數真的不多。相反,我們從來沒想過的事,便一下子突然 發生,好像“沙士”、金融風暴、種種的經濟低迷情況,就一件件的發生, 這給我的體會是“人算不如天算”。人的局限性似乎很大,我們用盡我們的 智慧,想盡辦法去阻止某些事情的發生,這些事情沒有出現。相反,我們從 來沒有想過會發生的事情卻出現了。我們面對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形勢,人 在大自然的各種變動面前,應該謙卑一點,這就是我的第一點體會。 第二點體會是,在過去的十年,有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出現了,但在香港 整個系統內得不到足夠的估計,這就是中國從低的發展,到今天發展到一萬 二千九百幾億元的儲備、二十七萬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的情況。中國現時已 經 進 入 了 G8 會 議,可 以 表 達 自 己 的 想 法。中 國 與 各 國 的 關 係,是 用 很 高 質 素 的外交策略和手段進行,全世界對中國是有了另一方面的看法。 所以,我希望在坐各位,在考慮未來十年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著這個已 經巨變了三十年的中國。她已經不再是三十年前我們所擔憂、恐懼、怨恨、 反感、大家有很多很多情意結的中國,讓我們面對今日的中國。 大多數人祇從經濟角度去看今日的中國,但我個人由於長期在國內從事 文化和教育的事業,所以我很清楚中國在文化上、教育上、意識形態上的轉 變。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瀏覽一下中南海的網頁,看看胡錦濤先生 上任以來,四十幾次每月討論會的內容,其中有些是我們的朋友主持的,好

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像復旦大學林教授主持的【中國如何面對世界民主化】研討會,又譬如第九 次研討會,內容是說有關大國興起有什麼經驗值得中國借鑒的。您祇要看一 看這四十多次研討會的題目,您便會看到新的想法、經驗、知識包括在內。 有 人 說,我 初 時 亦 是 這 樣 想,這 會 不 會 祇 是 “ 酒 過 腸 ” ? 但 後 來 我 再 想 一 下 , 如果給您主政五年,每月主持這樣討論和學習的會議,邀請大家發言,亦事 先說明,如果我們跟不上形勢,存在亦有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似乎都值 得我們看一看今日的中國,除了經濟發展之外,整個中國的社會變革有什麼 問題呢? 我常常說,“尾巴不可以搖狗,祇有狗可以搖尾巴”。我們香港如果以 為 憑 我 們 的 實 力 就 可 以 搖 動 整 個 中 國,我 會 覺 得 這 是 對 我 們 估 計 過 高。相 反 , 看看今日中國朝那個方向發展,值得我們參考。 今日在風雨中,仍有這麼多的朋友來參加。我不想多謝大家,因為這是 每一個人的責任。如果我說多謝,就好似變成了祇有我才有責任。所以我不 想多謝,因為每個人都應該為香港的前途去作出應有的思考和應有的反應。

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Conference is not to have experts and academics give lectures, but to have Hong Kong citizens participate in an open discussion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city, and there are four panels: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we have learned about governance;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especially regarding how the two should interact and how we can solve Hong Kong's economic problems; the structure of Hong Kong's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today's government. Everyone is encourage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and express one’s opinions in the roundtable discussions, which reflect a rather democratic spirit. While most of Hong Kong people’s worries have not happened in the ten years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numerous unanticipated events have occurred, including the SARS epidemic and the 1997 East Asia financial crisis. China has also undergone extremely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ransforming itself into a China that is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the one Hong Kong people have once worried about, feared, hated and detested.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always keep today’s China in mind during discussions, and they are commended for doing their part in reflecting about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第一節專題討論

邁向有效管治 Panel One

Towards Effective Governance

主持:陳偉群博士 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 Moderator: Dr. Chan Wai Kwan A Director of Hong Kong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特區政府之行政能力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張炳良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香港特區行政會議成員 Prof. Anthony Cheung Professor, Dept. of Public & Social Administr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HKSAR

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行政能力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行政能力體現於政府有效施政

— 包括決 包括決 策效能與執行效率。 策效能與執行效率。 行政能力乃管治能量、 行政能力乃管治能量、 決策能量、 策能量、與執行能力的總體結果。 與執行能力的總體結果。

特區政府之行政能力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is realized in effective government, namely effective policymaking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It is the combined result of governance capacity, policy capacity and implementation capacity.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香港公營部門仍為世界至優秀之一。 香港公營部門仍為世界至優秀之一。

Hong Kong’s public sector is still one of the best in the world. 2

1

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管治指標」 管治指標」

一些指標 Some indicators

World Bank Institute : Governance Indicators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 世界競爭力年報】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07世界競爭力年報 世界競爭力年報】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7

發聲與問責

Voice and Accountability 政治穩定 Political Stability 政府有效性 Government Effectiveness 規管質素 Regulatory Quality 法治 Rule of Law 控制貪腐 Control of Corruption

政府效率: 政府效率:香港排名第2位 香港排名第 位 [1] Government efficiency – Hong Kong ranks No. 2 [1]

整體競爭力: 整體競爭力:香港排名第3位 香港排名第 位 [2]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 Hong Kong ranks No. 3 [2]

[ ] = 2006 排名ranking 3

發聲與問責 Voice and Accountability

政治穩定 Political Stability

政府有效性 Government Effectiveness

規管質素 Regulatory Quality

法治 Rule of Law

控制貪腐 Control of Corruption

2005

52.2

89.6

92.8

100

91.3

92.1

OECD 2005

91.3

77.7

88

91.1

89.6

90.5

2003

58.5

82.1

90

98

89.4

91.2

2000

30.9

83.5

84.7

98.5

89.4

90.7

1998

38.6

68.4

89

98

92.3

91.2

4

回歸以來香港特區管治困難、 回歸以來香港特區管治困難、施政不易 Difficulties and Constraints since Handover

朱鎔基: 鎔基:「議而不決 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而不行」(2001) Zhu Rongji: “Deliberating without decision; deciding without implementation” (2001) 曾蔭權:「 曾蔭權:「強政勵治 :「強政勵治 」(2005)、「 (2005)、「十大關係 、「十大關係」 十大關係」(2007) Donald Tsang: “Strong governance”(2005); “Ten Relationships”(2007) 問題主要在於體制, 問題主要在於體制,於是政不通、 於是政不通、人不和 Problems are systemic 行政效率仍高, 行政效率仍高,但行政權難與港英年代相比, 但行政權難與港英年代相比,所受政治及 制度制肘日多 Same efficiency, new political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6

5

1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變數

港英 “行政國 行政國” 行政國 的迷思: 的迷思: Legacy of Colonial Administrative State

Variables

議會政治成為本地政治生活之主要舞台 Legislative politics

民選議員與政黨的興起, 民選議員與政黨的興起,成為政制內的要角 Electoral and party politics

本地政治力量佈局由原有之官商共治, 本地政治力量佈局由原有之官商共治,演變為官僚、 演變為官僚、商界、 商界、政界 (政黨、 政黨、議員) 議員)與公民社會互為牽制 Rise of civil society

政制外的政治行動: 政制外的政治行動:示威抗議、 示威抗議、媒體輿論、 媒體輿論、司法覆核、 司法覆核、民調政治 Extra-constitutional politics

社會上對「 社會上對「官商勾結」 官商勾結」的強烈懷疑,「 的強烈懷疑,「價值政治 ,「價值政治」 價值政治」之興起 Growing public skepticism & Rise of value politics

政府結構之分流: 政府結構之分流:政治任命官員 vs 職業文官 Disjunction between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treams in government

行政主導

Executive-led 積極不干預主義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小政府 Small Government 財政導引之改革 Fiscally-driven Reforms 8

7

回歸後特區管治環境出現根本變化 Changes in Habitat since Handover

變化特徵 Changes

變化特徵 Changes 產生問題 Problems 由單一決 由單一決策權力中心, 策權力中心, 走向多權力中心: 走向多權力中心:行政 權力有逐步「 權力有逐步「空洞化」 空洞化」 之險? 之險? Multi-centred decision-making; ‘Hollowing out’ of executive power?

政治生態由低度動員及接受 權威性及認受性危機。 權威性及認受性危機。如何重 權威, 權威,走向多索求、 走向多索求、高動員、 高動員、 建信任與權威? 建信任與權威?如何整合不同 權威失落下的多差別及擁擠 利益與訴求? 利益與訴求? 環境

協調、 協調、統籌問題。 統籌問題。如何 理順各種政治關係? 理順各種政治關係? Problem of coordination; managing different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From under-mobilized and acquiescent society, towards high mobilization, multi-demand and differentiated & crowding polity

9

變化特徵 Changes

產生問題 Problems

Problem of legitimacy and integration. How to restore political trust and authority? How to integrate diverse interests and demands?

10

產生問題 Problems

變化特徵 Changes 產生問題 Problems

決策過程趨於「 策過程趨於「政治化」 政治化」 決策失序, 策失序,現行過程吸納不 (談判、 談判、角力) 角力),傳統式諮 了各新興持份者。 了各新興持份者。如何整合 詢政治失效, 詢政治失效,建制與民間 政府與公民社會? 政府與公民社會? 割裂

社會在怕變與求變之間 徘徊, 徘徊,政府在不干預與 干預之間徘徊

政府理念未清, 政府理念未清,仍停留 於行政權宜式考量。 於行政權宜式考量。如 何建立清晰的政府角色、 何建立清晰的政府角色、 施政理念、 施政理念、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 與領導力? 與領導力?

‘Politicization’ of policymaking; erosion of consultative politics; disconne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ociety tossing between change and no change; government tossing between non-inter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blem of steering and leadership. How to set clear role and mission of government, and the core values?

Problem of consultation, negotiation and cooptation. How to reconnect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12

11

1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特區政府應有新管治思維 New Governance Thinking Needed 由 From 行政主導

Executive-led

問題是… 問題是 The question is….

往 To

1. 政府相信作這樣的轉型嗎? 政府相信作這樣的轉型嗎? Does Government believe in such transition?

行政立法分權共治、 行政立法分權共治、政府立足社會 中去行使其領導力

Co-responsibility, Government-in-Society 積極不干預主義

推動型政府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Proactive Government

小政府

有效政府

Small Government

Effective Government

財政導引之改革 Fiscallydriven Reforms

價值導引之改革 價值導引之改革 Valuesdriven Reforms

2. 政府在現存體制內有條件、 政府在現存體制內有條件、有能量這樣轉型嗎? 有能量這樣轉型嗎? Does Government have sufficient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and capacity to achieve such transition?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This is a new era.” (曾蔭權2007 競選連任政綱) (Donald Tsang re-election platform platform, 2007) 14

13

1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回 歸 以 來,社 會 各 界 經 常 提 及 特 區 政 府 在 管 治 能 力 上 出 現 了 問 題。在 2 0 0 1 年時,前總理朱鎔基批評香港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多年來,每次中 央評論香港的時候,也會提到行政主導,說得像香港做不到行政主導似的。 今天,我想從這個角度去探討一下香港的行政能力問題。 在八十年代《基本法》起草考慮到有關政制的時候,很強調所謂的行政 主 導 。 我 想 這 是 極 受 當 時 港 英 政 府 年 代 的 行 政 閣 (administrative state) 的 思 維所影響,它的特點是行政主導,實際上是行政官員主導。 “積極不干預主義”、“小政府”、很多改革都是由於財政上有能力去 改革,而非出於明顯的價值意念或意識形態。《基本法》是承繼了當時港英 政府管治的特色,期望九七年之後繼續下去,香港亦繼續繁榮穩定。可是, 回歸以來,香港出現了幾方面很重要的變化。 議會政治

第 一,議 會 政 治 成 為 了 本 地 政 治 生 活 很 重 要 的 舞 台,這 是 以 往 不 存 在 的 。 民 選 議 員 和 政 黨 興 起 成 為 了 我 們 政 治 制 度 中 很 重 要 的 角 色。以 往 是 由 官 員 ( 或 者 有 人 認 為 是 官 商 之 間 的 高 度 合 作 )作 指 導 。 但 今 時 今 日 , 官 員 、 企 業 、 政 界 和公民社會互相牽制,當然最理想的是互相合作。 體制以外的政治活動

政制和體制以外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非常踴躍的,示威抗議、媒體輿 論、司法覆核、民調等等,可見我們的環境是多姿多采的。亦多了很多互相 牽制,社會上對政府和企業的關係多了疑惑,從近幾年社會多了有關官商勾 結的猜測,便可察見。 價值政治 價值政治興起,社會對保育、環保、文物、近期的集體回憶等討論,非

常熱烈。 政府結構的分流 至在政府核心結構方面,亦出現了變化,有政治任命的問責官員與公務 員的磨合,成了一個問題。 決策者的核心決策

決策者由單一核心決策走向多頭和多權力中心。如果做得不好的話,行 政權力是可以逐步“空洞化”,當然“空洞化”是比較誇大一點的說法。因

1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此,這產生了協調、統籌和理順一些主要政治關係的問題。無論是行政與立 法關係,或是政府與政黨的關係、政府與反對黨的關係、政府與公民社會的 關係等,香港的政治生態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以往是比較低動員的,訴求 是沒那麼多樣化的。今天的動員能力比較高,參與感要求比較強。參加者愈 來愈多的時候,政治生態環境便愈來愈擁擠。這便出現了權威性、認受性和 整合的問題,政府如何建立在社會中被信任?如何整合各種利益? 決策過程

傳統的決策過程是由政府官員作主導提出政策的方案,透過諮詢架構, 作一個補充和參照,然後作決定,這就是一個傳統的諮詢政治的方式。但今 時 今 日,這 個 傳 統 的 諮 詢 政 治 方 式 已 經 無 以 為 繼,因 為 其 效 果 已 經 打 了 折 扣 , 而 在 政 策 決 定 過 程 中, 出 現 了 政 治 化 。 因 此 , 在 政 治 的 協 商 、 談 判 和 角 力 中 , 民間和建制間的分歧增加。怎能令決策程序恢復到一個有效的程序?怎樣在 決策過程中吸納一些新興的持份者?怎樣整合政府與公民社會的關係?做到 政府在社會中,得這是一個新的課題。 政 府 思 維 /哲 學

自回歸以來,我們的社會始終徘徊在怕變和求變當中。政府亦處於干預 和不干預的問題當中。我不會覺得有一個很簡單的答案,但始終政府要問, 今天為何執政?為誰執政?政府的執政理念是什麼?我們說政府要有領導能 力 ( l e a d e r s h i p ), 那 麼 , 政 府 是 基 於 什 麼 信 念 去 發 揮 她 的 領 導 力 ? 所 以 , 我 們 不可以再用港英年代簡單的行政主導、“積極不干預”、“小政府”和財政 導引的改革。 我認為應該要有變化,簡單的行政主導思維應該轉變到一個行政立法分 權 共 治 的 思 維, 當 然 權 力 是 按 照《 基 本 法 》的 界 定 , 政 府 要 做 到 立 足 於 社 會 , 才可以發揮她的領導力。 “積極不干預”的表述可能已經看不到今天社會上對政府的期望,希望

政府可以做到一個推動型的政府,無論在經濟、社會發展、文化、保育等方 面。 小政府不是不好,但小政府不是唯一的標準,重要的是,這個政府是有 效的,是有成本效益的。若要做有發揮的政府,對很多改革和政策的推行, 不 能 單 祇 是 考 慮 財 政,有 錢 的 時 候 便 做,無 錢 的 時 候 便 不 幹,還 要 考 慮 更 多 。 現時社會愈來愈講求價值,故此,政府必須考慮的是價值。 有 了 以 上 的 改 變 後,第 一 個 問 題 是,究 竟 政 府 是 否 相 信 有 轉 型 的 必 要 呢 ?

1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第二,在現時設計的體制內,有沒有足夠條件去賦予政府想轉型時有足夠的 能量去進行轉型? 我 覺 得 政 治 是 關 於 可 行 的 事 ( t h e a r t o f t he p o s s i b l e ) 。 我 引 述 曾 特 首 在 他 連任的競選政綱中的第一句說話,即是:「這是一個新的時代。」我希望今 日的討論之後,我們的管治可以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1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he government’s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has been the main concern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for the HKSAR government. The decision to emphasize an “executive-led” system in the Basic Law was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kind of “administrative state” thinking prevalent in the Hong Kong colonial government, and more for practical rather than ideological reasons. However, since Hong Kong’s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ainland, there have been important changes in Hong Kong at various levels of society. First, with the rise of directly-elected legislators and political parties, “partisan politics” have come to b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local political scene.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ly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outside the formal institutions, including protests, public debates, judicial reviews and opinion polls. At the same time, the rise of value politics, such as environmentalism and the emphasis on collective memory, has also created conflicts within the political system. With the emergence of a multi-centred policy-making scene, there is now greater demand for co-ordination among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nd sectors, such as the government, legislature, political parties, and civil society. As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goes up, the ques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government, which need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different groups, arises. The process of policy making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liticized, and a new policy-making procedure is much needed to replace the old formula of amending proposals after a brief public consultation period. All in all, the philosophical views of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have changed. The simplistic colonial model of “executive-led”, small government and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is no longer sufficient for the demands of the people, who hope to see their government take a more active role in th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ll the while staying within the limits on power as laid down in the Basic Law. Hong Kong is now moving into a new era and it calls for a new era in its governance.

1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公民參與:達致並超越憲政民主 Promoting Participation: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d Beyond

陳健民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Prof. Chan Kin-ma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根 據《 明 報 》星期 四的 刊 載,曾特 首 在北京 曾 說:“第 三 屆行政 長 官 選舉 的 結 果 與 不 同 大 學 的 民 調 結 果 相 當 吻 合,故 選 委 會 是 具 有 廣 泛 的 代 表 性,能 充 分 反 映 香港 市 民的 民意。” 若 這是 真 的話,曾 特 首 又何 必 承諾在 五 年 內要 “ 玩 鋪勁”? 其實我們的選委會究竟是怎樣呢?不論我們現在曾特首是高民望和有管 治 能 力,還 是 之 前 董 建 華 先 生 沒 有 管 治 經 驗 和 能 力,民 望 低,亦 可 以 得 到 700 多 票 選 委 會 委 員 的 支 持 票。故 此,在 選 委 會 得 票 與 民 望 的 高 低 是 沒 有 關 係 的 。 我們現在看到選特首的體制情況,對特首的管治能力和民望是不敏感的。祇 要中央支持的人,不管是誰,亦可在選委會中得到足夠的票數。 我們在檢討政制的核心問題中,其一是要解決特首的選舉在社會中的認 受性,其二是現時立法會不再是以前港英殖民地八十年代時的立法會,現時 有一半議席已經由普選產生。我們亦見到政黨政治已經控制整個立法議會, 政府要推動立法、通過財政預算和大型項目的支出,必須得到立法會的同意 和支持。若政府得不到足夠的立法會議員支持,要推動政策是相當困難的。 現時特首曾蔭權先生可以穩住這個局面,但仍要開拓一個新的境界。若 特首本身缺乏認受性和政黨的支持,這會導政府致舉步維艱,這是我們現時 要面對的政治問題之一。無論是特首的認受性,或立法會合作的問題,都是 我們必須要解決的。可惜,中央政府現在仍執迷於行政主導的概念。 究竟現在有那些國家不是行政主導的呢?英國的議會制度其實都是行政 主導的。當英國政府向議會遞交一個議案,基本上是可以獲得通過,因為英 國政府是由國會的大多數組成,所以一定可以影響到議會對他們的支持,這 是行政主導。 雖然美國的行政和立法是分開的,總統是全國選舉出來,有最高的認受 性,亦有政黨在行政和立法之間進行溝通。在行政和立法對立的時候,仍有 方法去打開問題的死結。 若然香港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解決特首的認受性問題。其次我們要 實行政黨政治,在面對一個行政和立法分立的局面,怎樣溝通和合作?香港 有沒有足夠條件去進行這些民主改革? 根據耶魯大學一位教授的研究,一個社會可否民主化,有五個條件是很 重要的。第一是法治;第二是市場經濟的發展,引導中產階層的出現;第三 是公民社會的發展;第四是廉潔有效率的政府;最後便是政黨的出現。從這 些 標 準 來 看,香 港 已 經 有 相 當 成 熟 的 條 件,雖 然 有 些 地 方 仍 未 完 全 令 人 滿 意 。

1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反觀現有民主的國家開始發展民主的時候,並沒有像現時香港一樣具備 那 麼 多 條 件。故 此,若 說 香 港 沒 有 足 夠 條 件 去 實 行 民 主,是 完 全 違 反 學 理 的 。 現時有部份人士反對民主時,往往祇是抓住其他不足的條件。例如:最近馬 力在接受訪問時表示香港人的愛國精神不足,所以不能發展民主。但若要所 有香港人的愛國水平都達到馬力的程度才能實行民主,相信香港很難實現民 主。所以,這些都是沒有辦法去解決的問題,但這亦是北京所憂慮的問題。 香港現時的民主問題不是一個內部的問題,最重要的障礙是北京的因 素。一方面是共產黨對民主的觀念有多強?以及打算怎樣推行民主?另一方 面,中國正在發展中,過程中面對著很多社會問題。在國內,經濟現時已發 展 到 一 個 “ 瓶 頸 ” 地 帶,中 國 政 府 認 為 當 每 年 人 均 生 產 總 值 達 到 1 0 0 0 美 元 時 會是一個關鍵時刻。若能衝過這界線,國家便可走上現代化之路。相反,若 衝不過,便祇有留在現有水平,中國甚至會出亂子。所以,中國認為這個階 段 非 常 重 要,要 保 障 政 治 社 會 安 定,繼 而 才 發 展 經 濟。從 這 個 思 考 的 角 度 下 , 北京害怕香港的民主化會影響國內的形勢。國內現時的很多維權抗爭和遊行 事 件 , 或 多 或 少 都 是 受 到 國 外 (包 括 香 港 )的 影 響 。 中國政府擔心的第一個問題是,香港的民主化會否影響到國內的政治形 勢?第二,香港會否在民主化的過程中被英美所利用,成為顛覆中國政權的 一個手段?那麼,我們應該用什麼策略去突破這些困境?在香港民主化運動 當中,大致上有兩套理論。 第一種理論是「加壓論」。現在我們未能成功爭取民主,是因為不能持 續 動 員 群 眾 上 街,若 果 可 以 經 常 像 2003 年 7 月 1 日 一 樣,50 萬 人、 80 萬 人 、 甚 至 100 萬 人 上 街 , 我 們 應 該 可 以 有 民 主 了 。 第二種理論是「溝通論」。我們今天未有民主,是因為我們未能和北京 建立一個互信的關係,所以,現在要做的工作便是增加香港和北京的溝通, 特別是民主派和北京的溝通,這才可令民主方面有所突破。 另一位耶魯大學的教授表示,一個政權考慮開放其權力與否而實行民主 時,會考慮兩方面的因素:第一,維持一個專制政權是要付出成本的,如要 增加警察去解決群眾上街的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成本的;第二,當開放政權 時,亦 要 付 出 代 價,例 如:在 開 放 政 權 後,社 會 會 否 出 亂 子 ? 經 濟 能 否 發 展 ? 社會的衝突會否增加?這亦是權力開放的代價。 祇要當一個政權覺得開放的代價是低於維持專制的代價,她便會開放政 權。所以,「加壓論」在於增加中央不開放民主的成本,而「溝通論」便是 降低中央開放民主的代價。所以,兩個理論都有其道理所在。

1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在這個問題上,民主運動分子中有爭論。這是一個矛盾的做法,一方面 要施壓,一方面又要溝通,實行起來是很困難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分工。政黨應該著眼於溝通,而公民社會 便 負 責 施 壓。問 題 是 香 港 的 公 民 社 會 動 員 能 力 不 是 太 強,往 往 在 動 員 過 程 中 , 政黨被牽涉進去,結果令這兩方面的角色混淆,以致不能以此來分工。在這 樣的困境下,我們應如何發展? 上一次泛民主派通過努力已經將特首的選舉委員會打開一個缺口。我們 見到一個有競爭的選舉,這個選舉對香港有相當大的意義。電視的辯論和各 方面的民意調查結果已經給予中央壓力去思考如何支持一個特首候選人。即 使未來繼續用選舉委員會的方法選特首,若過不了民意關,到辯論時仍會一 敗塗地。事實上,香港已經走到這個地步,即使沒有普選,中央也不能找一 個與民意對著幹的人來當特首。 下一步要怎樣走?最近有建議要設立一個在提名特首前的溝通機制,或 者 整 個 提 名 委 員 會 要 整 體 提 名 , 而 非 祇 是 得 到 100 個 提 名 便 可 參 選 。 到底是一個沒有競爭的普選,還是一個沒有普選的競爭比較好?我將這 個問題留給大家討論。

2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he election of Mr. Tung and Mr. Tsang indicates that this election system is not sensitive to governing ability and public endorsement. A candidate suppor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definitely secure sufficient votes. A central point in the review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public endorsement of the Chief Executive. Another aspect is that, with political parties controlling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the Government faces 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policies and major projects unless supported by the Council. Hong Kong must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Chief Executive without public and political party endorsement, and an uncooperative Legislative Council. Bu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still immersed in the concept of “executive-led”. Hong Kong is ready for democracy. But some are still objecting by referring to yet unfulfilled conditions. Beijing is concerned about the ill-effects of the democratic movement in Hong Kong on the Mainland situation and external forces using the movement to subvert the government. Two approaches have been advanced: one, to increase pressure through mobiliz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the other,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with Beijing. “Division of labour” may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se two: political parties focusing on communication, and civic society generating the pressure. The last Chief Executive election has demonstrated that even without universal suffrage Central Government cannot nominate as Chief Executive someone against public opinion. Which is better: Universal suffrage without contest? Or contest without universal suffrage?

2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兩制互信:內地與香港關係 A Matter of Trust: Relations between Mainland and Hong Kong

鄧特抗教授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中國與全球發展研究所所長 Prof. James Ta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Politics & Public Admi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 Director, Institute of China and Global Development

2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全世界有留意中國的人都知道,中國近年的變化相當大,特別我們身在 香港,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國內在經濟和社會上的變化,但我們很少將中國視 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來看。實際上,中國現時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國家,帶 動著整個世界的經濟活動,中國人在世界層面上的地位亦提高了不少。雖然 中國仍有種種不同的問題,但無可否認,她是一個前進的力量。很多香港人 覺 得 中 國 是 一 個 很 保 守 的 國 家,對 有 關 香 港 的 問 題 有 很 多 顧 慮。某 程 度 來 說 , 這是一種矛盾。 中港兩地的交流日益頻繁,理應彼此了解。從羅湖出入境口岸可見,人 流之高,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見的;而兩地官員間的交往亦較以往增加不少。 雖然如此,但在實際工作上,兩地的官員間在觀點上仍有矛盾的地方,港珠 澳大橋便是一個例子。 內地與香港的關係方面,第一,雙方的交流是明顯地頻繁了,但在某些 議題,例如政制改革上,香港和中央政府仍有矛盾。第二,從中央政府的角 度出發,香港回歸已經十年,但人心仍未回歸,因而出現了有關愛國主義的 陳述。 從十年來有關身份認同和怎樣看待中央政府的工作表現的民調變化來 看,可以看得到幾件事。第一是香港人對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有漸進式的增 加。香 港 人 並 不 懷 疑 自 己 是 中 國 人 的 身 份,祇 不 過 調 查 的 方 法 是 要 將 香 港 人 、 中國香港人和中國人排先後次序,縱使選中國人作首選的人多了,亦不等於 失去香港人的身份。 至 於 對 中 央 政 府 工 作 表 現 評 價 和 中 央 領 導 人 的 表 現 評 價 方 面,亦 不 斷 上 升。雖然如此,但仍是缺乏一個全面性變化的分析。究竟香港人認同中央政 府那一方面的價值?又不認同那一些價值?香港人可能認同中央政府各方面 的整體成就,但不認同一些有關貪污和司法的問題,特別是政治上的價值。 在兩地社會頻繁交往下,究竟有多大程度會影響到彼此間的認識?第 一,內地的價值是有所轉變的。我覺得中國現處於轉型期,對於民主訴求, 中 國 亦 有 論 述,並 不 是 採 取 逃 避 的 態 度,現 時 祇 不 過 是 兩 者 的 看 法 不 同 而 已 。 第 二 點 會 影 響 中 港 間 的 互 信 是 有 關 外 國 的 影 響 和 顛 覆 的 問 題。由 於 香 港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城市,有良好的國際聯繫和網絡,令部份人覺得香港 是世界的香港,而非中國的香港。雖然中國內地並不視香港為顛覆基地,但 當討論到香港民主的時候,都會出現外國勢力介入香港的憂慮。相反,在內 地探討民主發展的時候,卻沒有提及這個問題。 香 港 現 時 擁 有 很 多 特 權 , 背 後 是 有 很 多 原 因 的 。 第 一 , 這 是「 一 國 兩 制 」

2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的特點。第二,對中央政府來說,香港是有其價值的。例如:中國可以利用 香港的國際地位,這亦令兩者間的關係十分密切。 回歸前,特別是七、八十年代,英國表面上給香港有很大的自由度,但 實際上,英國可以從憲法上直接給予很多指示干預香港。回歸後,在《基本 法》的實施下,雖然明確的列明香港是高度自治的,但實際上兩地政府的關 係比以往香港政府與英國政府的關係緊密了很多。在中央的角度來看,是要 從整體的利益考慮。以往英國政府可以對香港做的事,現在中國有些是辦不 到的,這便會產生了很多的磨擦和矛盾。 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兩地政府間的交流和互動必然會加多不少。 這令民間社會的中間人的角色日益重要,如何促進兩地間的交流?香港人除 了關注自己業務的發展外,對中國又有多大的深層次了解以及對重要變化發 展有多大的認識?這兩個問題都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2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interflow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Hong Kong on certain issues, for example, constitutional refor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ay consider that the hearts of the Hong Kong people have not been “reunified” after Hong Kong’s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ainland for 10 years. Survey results reflect that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Hong Kong people consider themselves as “Chinese”, and are becoming more positiv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senior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wo factors affect the mutual trust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First, the Mainland is undergoing transformation, and there is also discussion on democracy, though in different form. Seco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worried about the existence of foreign influence in Hong Kong’s democratic movement. In the framework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 interaction and interflow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would increase the role of the civil society as a middleman. How should Hong Kong’s civil society promote interflow between th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We should all seriously consider hav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Mainland.

2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聯結公民社會 Engaging the Civil Society

黃英琦女士 灣仔區議會主席 Ms. Ada Wong Chair, Wanchai District Council, HKSAR

2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過去十年,來自社會的聲音多了,政府傳統的諮詢精英方法已經不合時 宜 了。現 在 縱 使 政 府 成 立 一 個 諮 詢 委 員 會 去 討 論 和 研 究 政 策,但 完 成 諮 詢 後 , 外間仍有很多不滿的聲音。現時市民在不同的政策上都想有更多的參與空 間,裝飾性的公眾諮詢已不能再反映出市民的期望。近年來,市民開始質疑 政府擬定好的政策。 面 對 這 樣 的 局 面,政 府 發 現 她 有 了 新 的 對 手 — 公 民 社 會,但 政 府 仍 未 知怎樣面對公民社會。民間有個說法,現在公民社會醒了,它會繼續的壯大 下去。但實際上,是否這樣?我們還要仔細看看。 在過去的五、六年間,我們看到十多個一連串的事件:塱原成功爭取到 鐵路不在地面經過;保護海港協會贏了官司,雖然阻止不了中環填海,但可 以阻延灣仔填海;紅灣半島還在,沒有被清拆;領匯上市便被一個婆婆成功 阻延;西九經過年多至兩年的擾攘,最終推倒重來;利東街的居民亦破天荒 地提出民間方案,專業人士亦放下身段,協助他們,將民間抗爭理性化和專 業化,希望在建制內提出訴求;中央警署幾年前要進行招標發展成為旅遊景 點,但結果在公民社會的壓力下暫停;啟德的規劃亦要重新再來;共建維港 協會提出了嶄新的討論方法,亦令政府開始探討可持續發展,成立了可持續 發展基金,若沒有了這個基金,亦不會出現「思網絡」的雜誌和一班支持保 育人士。 在地區層面亦出現一些情況:本來赤柱要建立一個盆景花園,但因討論 不 果 而 停 止 了 ﹔ 「 合 和 實 業 」 要 在 灣 仔 興 建 一 間 6 5 層 高 的 M eg a T o w e r 酒 店 的計劃在反對聲音下也停止了﹔司徒拔道有一幢私人住宅「景賢里」要被拍 賣,但因為很有中國傳統特色,在公民社會的反對下,又被阻止了。 在眾多的問題上,都是被社會由下而上的力量阻止了新的政策,公民社 會好似贏了。但這是真確嗎?根據我多年來的觀察,政府經過多番的考慮, 實際已經變了陣。 在塱原事件後,環保署署長一職被取消了,現由一位常任秘書長兼任, 不同的是常任秘書長是一個政務官。 填海方面,政府成立了共建維港協會,更委任一班比較激進的人士進入 協會。多年來,共建維港協會替我們做了很多好事,例如:改變了一些諮詢 的方法。但這些諮詢方法往往被一些官僚的程序拖慢,例如:中環至灣仔繞 道 遲 遲 未 動 工,由 於 現 時 灣 仔 的 交 通 擠 塞 已 經 飽 和,還 要 等 待 一 連 串 的 諮 詢 , 引起擁護發展的人士不滿。 今日天星碼頭鐘樓已經被送到堆填區,利東街最後亦輸了。灣仔街市看

2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來 保 不 住 了,藍 屋 亦 極 有 可 能 成 為 假 古 董。在 皇 后 碼 頭 的 事 件 上 的 所 謂 對 話 , 政府祇以慣用的手法去處理,包括“派糖”、分化,以成本、代價、時間和 技術來壓到一切與核心和原則有關的問題。發展局亦即將成立,這正意味著 古物古蹟辦事處祇是發展局的一個小單位。 數 星 期 前,香 港 大 學 的 陳 祖 為 教 授 就 在 公 務 員 培 訓 處 語 重 心 長 地 說: 「公 民社會是不能迴避的,一定要聯結,不能再單靠諮詢,要真心與公民社會做 伙 伴 。 」, 我 希 望 這 些 政 府 官 員 有 所 感 動 。 根據我的觀察,政府還未了解如何聯結公民社會。因政府不能輸,所以 用盡一切辦法去對付公民社會。但正如張炳良教授所說:“政府要融入社 會”,但政府要融入公民社會,則需要對施政的態度有所轉變。不能說公民 社會贏了,政府便“小氣”,這個“小氣”會窒礙了所有的反思和更新的思 維。 既 然 政 府 的 態 度 是 這 樣,那 麼 公 民 社 會 的 心 態 又 是 怎 樣 ? 公 民 社 會 想 被 人聯結嗎?相對於十年前,公民社會前進了,但距離成熟和壯大仍很遠,其 力量仍然非常薄弱,資源亦相當貧乏。 雖然近年的確多了很多和公民有關的事物出現了。例如:香港電台有一 個 節 目 名 為「 公 民 社 會 」, 社 聯 亦 設 計 了 一 個 與 公 民 社 會 有 關 的 指 標 , 香 港 大 學也成立了一個有關公民社會的研究中心。公民社會的存在空間到底有多 大 ? 由 張 炳 良 教 授 策 動 的 一 班 公 民 社 會 的 朋 友 飯 局 , 每 次 都 是 不 超 過「 一 檯 」 的人。這樣的話,有多少公民社會團體是為人所熟識? 在上述的公務員培訓班上,我問那些快要升至助理署長的公務員:“不 如你們說說一些你們所認識的公民社會團體名稱。”現場三十多人祇有一人 答 到 :「 長 春 社 」。 R ou n d t a b l e 、「 三 十 會 」、 I n - M e d i a 、 D e s i g n i ng H o n g K o n g 、 P C S D 、「 世 界 自 然 基 金 會 」、 H e r i t a g e W a t c h 、 L o c a l A c t i o n 等 , 都 沒 有 人 說 得 出 , 亦 沒 有 人 瀏 覽 過 In-Media 的 網 站 。 近 年,經 濟 環 境 好 轉,社 會 出 現 了 兩 類 人:一 類 愈 來 愈 保 守,缺 乏 包 容 ﹔ 另 外 一 類 則 便 愈 來 愈 憤 世 嫉 俗 ( C y n i c a l )。 那 麼 應 該 如 何 發 展 下 去 呢 ? 政 府 的 心態是“小氣”的,公民社會又不知是否喜歡被聯結。 正如張炳良教授所說,“政府在社會中”,同樣,公民社會亦應在政府 中。我 們 應 跨 越 自 己 的 角 色 和 身 份,去 認 識 政 府,走 入 建 制,學 懂 何 為 管 治 , 減少猜疑,和政府有多一點溝通和對話,達致彼此間的理解,或許這才能令 公民社會真正壯大。

2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voice from society, the Government’s traditional approach of consulting only the elite is out-dated. Citizens look for more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 and start to question policies formulated by the Government so that consulting advisory committees would not eliminate discontent. The Government now has a new opponent – the civil society. With the help of professionals, public protests have become r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with the hope of raising their demand within the system. This bottom-to-top force has stopped or modified some new policies and proposals. Though the civil society appears winning, this only demonstrates a change of Government’s strategy. Much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new consultation approaches th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However, actual implementation has been slowed down by bureaucratic procedures, leading to the dissatisfaction of those who support development. In so-called “dialogues”, the Government is still applying usual tactics. The Government should realize that it cannot avoid but should integrate with the civil society and that it cannot rely solely on consultation but should wholeheartedly enter into partnership with the civil society. It should change its attitude toward civil society. The Government must enter society. Does the civil society prefer to be integrated? Though some incidents related to citizens have occurred recently, the civil society has to mature and grow. It is still weak and short of resources. The civil society must be inside the Government. It should understand the Government, enter the system, learn governance, reduce suspicion and engage in more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s with the Government to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With these, the civil society will perhaps grow.

2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第二節專題討論

促進經濟發展 Panel Two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主持:潘國城博士 香港政策研究所副主席兼行政總裁 Moderator: Dr. Peter K.S. Pun Vice-Chairman & Chief Executive, Hong Kong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3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 Facilitating Mainland-Hong Kong Economic Integration

張家敏先生 利 豐 發 展 (中 國 )有 限 公 司 執 行 董 事 Mr. Chang Ka Mun Managing Director, Li & Fung Development (China) Limited

3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香港經濟發展軌跡 歷史上,香港為轉口港,提供服務

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

1949-1979年:由於禁運,香港與內地割裂,而 發展成為工業基地。1970年代開始,香港面臨 其他“四小龍”地區的競爭 1979年,隨著內地改革開放,香港與珠三角緊 密發展,前店後廠格局形成,製造活動遷往珠 三角,香港變成為珠三角工業提供高增值生產 性服務的基地。香港遂回歸傳統角色,並繼續 增長了廿多年

2

1

香港經濟發展軌跡 (續)

香港經濟發展現狀及展望 香港經濟發展現狀及展望 經過十年努力,香港經濟得以全面復甦

1997年,金融風暴及地產泡沫爆破使香港面臨 不少挑戰 - 地產價格下跌、負資產、通縮、全 球化帶來的經濟結構性和周期性調整,出現失 業、財赤等問題

– 經濟持續增長、就業改善、股票市場興旺、 樓價上升

今後,香港應如何定位?怎樣保持經濟增長? – 關鍵是加強與內地(特別是廣東省/珠三角地區) 的聯繫

3

4

香港的相對優勢

香港與珠三角的合作

1. 國際化程度高,擁有廣泛的國際聯繫網路

兩地合作 -繼往開來

2. 完善的法律、金融和銀行體制

– 香港與廣東省,特別是珠三角地區,在社會、 文化和經濟方面的聯繫一直密不可分

3. 專業服務與管理水平較高,香港各行業皆擅長 於供應鏈管理;富有企業家精神,懂得靈活應 變

– 一個區域的競爭力必須建基在既有的傳統基 礎上, 不能無中生有

4. 支柱行業:貿易、金融、專業服務(會計、法 律、測量等等) 、航運和旅遊 5. 總部經濟的發展:跨國企業在亞太區設立地區 總部的集中地

– 兩地必須加強優勢互補,共建為面向世界及 全國極具經濟活力的經濟區域

6. 擁有多所較高水準的大學,在各個科研領域皆 有一定的潛力;世界人才在亞太區聚集的地區 6

5

3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十一. 十一.五」規劃與香港的關係

(1) 國際金融中心

在去年3月公布的「十一五」規劃中,中央政府 已明確表示支持香港: – 發展金融、物流、旅遊及資訊等服務業 – 保持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

香港已成為亞太區主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 金融業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直接貢獻約為 12.2%,在香港僱用了大約18萬人 2006年香港新股集資額高達412.2億美元 – 打破本港歷年來新股集資紀錄,並且首次 超越紐約和倫敦,成為全球最大新股集資 市場

這是肯定了香港的優勢產業,以及這些產業對 國家發展的重要功能。 就全國城市來說,香港的角色是獨特和不可替 代的 。

內地以及亞洲經濟迅速發展和日趨融合 – 為香港金融業創造龐大商機

香港需更清楚自己的定位。 7

8

(2) 國際貿易中心( 國際貿易中心(續)

(2) 國際貿易中心

(1)商品貿易

香港既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國際貿易中心

– 2005年香港的商品貿易總額達45,796億港元(5,889 億美元),位列全球第十一,亞洲第三

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最近的研究顯示,進出口 貿易及批發及零售業

– 內地的消費者日益富裕,消費不斷增加,為本港 貿易提供極具潛力的市場。

– 在2005年,直接僱用了870 900人(佔總體的 25.4%)

– 「十一五」規劃鼓勵內部消費增長,而香港具備 條件,可承接不斷擴展的內地消費市場。

– 其貿易總額約為1790億港元,佔所有行業的 盈利的30%,佔2004年的GDP的25%

–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CEPA)讓香港產品及服務獲得市場准入優惠,而 香港的品牌也深受內地消費者歡迎 10

9

(2) 國際貿易中心( 國際貿易中心(續)

(3) 國際航運中心 港口和航運服務

(2)服務貿易 2)

– 香港港口在2005年的吞吐量超逾2 200萬個 標準集裝箱,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之一

– 2005年,服務輸出總值達4,835億港元(622 億美元),位列全球第十

物流業(包括相關航運服務)

– 2005年,服務輸入總值則達2,518億港元 (324億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十內地市場是 香港服務業輸出的最大市場

– 對本地生產總值的直接貢獻為5.3%,在香 港僱用了大約198 000人

「十一五」規劃為香港的航運和物流業 帶來龐大機遇和挑戰。

– 內地在發展為“世界工廠”,並在「十一五」 規劃期間推動擴大內銷市場,將為香港帶 來龐大商機。

– 本地物流業界正日益朝增值物流方向轉型

11

12

3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3) 國際航運中心 (續)

(4) 香港的專業服務業提供強大支持

航空服務

香港提供各主要專業服務,讓我們發揮作為國際 金融、商貿及物流樞紐的功能:

– 在過去10年,香港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國際空運中心

– 目前,香港的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91%,其中 專業服務更是高增值的行業。

– 在2000年至2005年期內,航空貨運是香港各個模式貨 運行業中增長最快的一個,空運貨量平均每年增長 8.7%

香港的服務業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其實不單靠 本身的條件,還需要以下各因素作出支援:

– 香港與內地建立更緊密的航空聯繫,拓展航空網絡

– 大批優秀人才的供應

交通基建

– 無障礙及有效率的貨、人、資金和資訊流動

– 香港在提供世界級的運輸系統和網絡上,一直保持優 越的地位

– 高質素的專業服務以及信息和科技支援 – 平衡社會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以促進持續發展

– 香港須與鄰近城市加強協調和合作,促進跨界交通的 基建發展,使人流和物流暢通無阻

– 加強與內地相關當局的聯繫

13

兩地經貿合作的發展目標

珠三角的相對優勢 1. 有大量的製造業產業集聚群,從而有潛力將產業鏈伸 延至中上游的高增值部分 2. 有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及土地資源,促使粵港澳三地製 造業主要集中在廣東 3. 有較強的科技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4. 逐漸孕育出極具活力的第三產業如物流、商貿、展覽 及各項專業服務等 5. 龐大的消費品及工業品的市場 6. 華南區最重要的貨物集散及物流中心 7. 廣東省為中國內地改革開放最早的省份,市場化程度 為全國最高。廣東除了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及外商投資 基地外、也吸引了來自全國的人才及資金

1. 成為中國與亞太區最具活力的外向型生產和貿易基地 2. 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創新能力最強的,及增值能力 最高的輕工及高新技術產業帶之一 3. 為廣東以外的華南經濟區域提供完善的商貿專業服務, 形成金融及各項專業服務帶 4. 成為亞太區最重要的物流運輸中心,反過來配合外向 型生產及高增值止業的發展 5. 成為跨國企業於亞太地區投資發展的地區總部集中地 6. 大珠三角亦將扮演著溝通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商貿平臺 角色 16

15

兩地經貿合作的主要領域

兩地經貿合作的主要領域( 兩地經貿合作的主要領域(續)

1.工業出口基地

3. 配合出口及產業升級,加強大珠三角物流中心的 功能

– 珠三角內具競爭力的輕工及高科技製造業如能結合 香港的國際貿易銷售網路、工業商貿供應鏈管理等 知識,大珠三角將可配合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 成全國重要出口基地

– 在充份依託大珠三角經濟這個承載體的基礎之上, 透過先進的運輸和訊息系統將珠三角各城市和香港 的機場和港口連接起來

2. 生產性服務業的合作 - 結合香港在專業服務的優

– 把大珠三角做成國內和國際的樞紐、以及亞太區及 中國(尤其華南及西部地區)最重要的物流及生產 中心

勢,實現廣東省產業升級,創造更高價值 – 香港若利用其在管理、金融、會計、法律、市場訊 息、產品設計、品牌創造、銷售渠道管理、市場推 廣及公關等專業服務的經驗,配合珠三角優秀的生 產及科研實力,有助提高廣東地區工業產品的價值, 實現產業升級,並為廣東培養更為成熟的第三產業 – 此合作亦同時為香港專業服務行業提供出路

14

4. 科研及教育方面的合作應加強雙方高校及科研機 構的合作 – 香港的科教資源應自覺為主大珠三角的經濟發展服 務,以配合廣東地區對人才及科技的需求

17

18

3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兩地經貿合作的主要領域(續)

新的地區融合 - 珠三角、 珠三角、大珠三角、 大珠三角、泛珠三角

5. 共同建立「大珠三角」品牌

兩地融合促使珠三角擴大而成為大珠三角 – 在過去二十多年內,大珠三角取得驕人的發展,現 已成為國家內其中一個最富裕、增長最迅速的地區, 也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市場

– 向國際共同宣傳和推廣大珠三角經濟發展,共同對 外招商

大珠三角的經濟影響力並不限於廣東省,還逐步 擴展至鄰近11個省區組成的「泛珠三角經濟圈」: – 泛珠三角區域內各經濟體系互補性很強,集合起來 就成為競爭力強勁又積極進取的經濟實體 – 通過經濟腹地的擴大,能開拓更廣大的市場及製造 更佳的營商環境,是落實CEPA、促進經濟復甦和長 期穩定發展的保證;更可為企業製造更多投資機會, 並建立一個更大銷售市場 19

20

新的地區融合 - 珠三角、 珠三角、大珠三角、 大珠三角、泛珠三角 (續)

未來的挑戰和機遇

由珠三角到大珠三角,再發展到現在的泛珠三角, 清楚顯示地區一體化以至全球一體化已是大勢所趨

香港與廣東省/ 香港與廣東省/珠三角關係不斷加強,廣東 省今後的發展將會對香港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 CEPA下,內地持續開放,加上國家加入世界貿易 組織的相關改革,勢必促使泛珠三角內部進一步擴 大貿易和投資,加速區域融合

廣東省最新發展 1. 產業結構轉型

在珠三角、大珠三角及泛珠三角組成的經濟同心圈 中,香港與珠三角不斷融合,成為泛珠三角區域合 作的核心。香港與珠三角優勢互補,亦帶動區內經 濟強勁增長

2. 加工貿易政策的轉變 3. 珠三角西部的發展 4. 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的形成

21

22

1. 廣東省產業結構轉型為香港帶來的 機遇和挑戰

2. 加工貿易政策的調整 政策調整 – 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中央宣佈自2006年11月 22日起,部分產品(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資源 型和低附加值 )的出口退稅獲降低和取消

廣東省未來的產業發展將會集中在重工業、 高增值行業和服務業

政策調整的影響:全國超過90,000家加工企業受影

香港的服務業可以為省的重工業和高增值 行業提供融資、企業管理及各樣專業服務

響,其中在廣東省的港資加工企業約有70,000家 – 產品的出口退稅獲降低和取消 直接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現時在廣東省的港資加工企業 將會面臨考驗,他們需要積極研究提升技 術和調整商業模式

– 台帳「空轉」變「實轉」 現金流的問題

有關企業該如何應對? – 產業轉型和升級 – 開展內銷 24

23

3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4.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的形成 4.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的形成

3. 珠三角西部的發展及其與香港的 合作前景

廣東省規劃在2010年將形成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 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線網:

近年,廣東省政府積極發展珠三角西部的城 市,並不斷加強區內的基建設施 根據廣東省的規劃,珠三角西部將重點發展 綜合服務功能和依託港口運輸的臨港工業、 旅遊、物流等第三產業

兩條主軸:廣州-深圳、廣州-珠海

三條放射線:廣州-肇慶、中山-江門、東莞-惠州

兩條聯絡線構築主骨架:順德-番禺-東莞、中山-虎門

到2020年,此交通系統將連通珠三角地級以上城市, 形成放射線與環行線相結合的線網佈局,將珠三角 經濟區9個城市一“軌”網盡:

香港應積極了解珠三角西部城市的發展產業, 拓展香港製造業品牌及服務行業,並根據珠 三角西部城市的情況,提供合適的服務

以廣州為中心,1小時內珠三角的 9 個城市可以互相通 達,形成真正意義上的「1小時生活圈」 26

25

香港與內地: 香港與內地:合作展望 合作展望

香港和珠三角合作 - 總結

香港與內地經濟前瞻:美好

香港是珠三角的長期伙伴,可以促進區 內的經濟增長和發展,並因而從中獲益

香港有足夠的元素去成為國際城市,以 及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

香港應抓緊每個契機,尋求更多途徑, 進一步拓展區域合作的空間

現今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國的持續發展 和開放 : 都是香港新定位的適當時機 內部條件完備、外部時機有利:這新定 位將為香港帶來另一輪的經濟繁榮 27

28

3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在了解香港和內地融合之前,必須了解香港過往的發展軌跡。香港在韓 戰 以 後 , 便 依 靠 自 己 發 展 工 業 和 出 口 。 在 1978 年 , 我 們 要 面 對 亞 洲 幾 條 小 龍 的競爭。但受惠於中國改革開放,香港有二十多年持續的繁榮。 現 時 香 港 有 了 CEPA, 可 見 歷 史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若 果 祇 顧 香 港 的 現 在 , 而不了解歷史,便以為可以有新的產業出來,這是不切實際的。因此,我希 望大家察看歷史。 香港人很喜歡妄自菲薄,但很多國際的專家和國內的企業家告訴我們, 香港的優勢厲害到不得了。聽說最近日本最精英、對中國有最大懷疑的智囊 首 腦 來 了 香 港。其 研 究 的 初 期 曾 狠 批 香 港,但 到 過 國 內 後,完 全 改 變 了 看 法 , 他 表 示 香 港 應 在 全 世 界 50 個 最 有 競 爭 力 城 市 中 排 名 榜 首 。 香港的優勢在於與國際的聯繫、體制完善和企業家的管理精神。重要的 是,香港有很多的支柱行業,是過往歷史的一個結果。此外,香港好像一個 漏斗,上方是東北亞,下方是東南亞,香港在中間,隔鄰則是世界最大的生 產基地。 我們也不要小看香港的科技,以為香港沒有科技。但深圳認為香港的科 技是很厲害的,祇是沒有產業去承接,以致得不到發揮。現在深圳最重視的 目 標 是 要 引 入 香 港 的 科 技,並 作 出 很 多 的 配 套 設 施 和 法 則,以 靈 活 處 理 方 式 , 務求達到香港的科技發展水平。 「十一.五規劃」的文件中,提到香港不同的角色和定位。香港是一個 非常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香港在貿易方面絕不比金融遜色。除了這些,香 港亦是一個航運中心。 專業服務方面,香港支援了內地千多萬勞工的服務業,專業服務是以往 製造業的前端和尾端,這兩部份是最賺錢的。 而在珠三角的優勢方面,其一是產品價格便宜,科技實力亦很強,商貿 和第三產業發展相當快,這直接挑戰著香港,使香港的中產階級就業受到影 響。其次,珠三角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和集散中心,亦是整個中國南方的金融 中心。由於以人民幣結算,香港難以取代其地位。再者,珠三角亦吸引了全 國很多的人才,有助當地進一步發展。 今天的主題是中港兩地的融合,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領域包括:工業 出口基地、生產服務業的合作、物流中心、科技和大珠三角的品牌。在泛珠 三角區域中,香港是整個中國的南部出口。過往香港與上海競爭是為了華東 的貨源,現在已經不再談這些。泛珠三角的城市可以將貨物經高速公路運來

3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香港出口,足以應付香港的日常運作,因而與其他城市的貨源競爭大減。 希望大家知道珠三角發展的最新變化: 第一,整個大珠三角和廣東省的產業已經轉型,開始發展重工業。這些 產業以往跟香港不大相關,但如今這新的發展在經濟上已佔上一席位,香港 應該要思索一下這個問題。 第二,國家政策會影響到泛珠三角,影響最大的是整個加工貿易政策的 改變,這對香港的本地就業人口和千多萬在內地港資企業工作的勞工,造成 極大的挑戰。 第三,港珠澳大橋落成後,珠三角西部的發展會加快,香港會有一個更 大的腹地。 最後一點,城際快軌的出現,將會改變珠三角所有城市和香港的定位和 產業的佈局,香港重視物流的原因是要緊密連接珠三角,否則便要面對被邊 緣化的問題。另外,香港和深圳的關係亦會有所改變,我相信「深港同城」 這個觀念將會實現。 關於就業的問題,經濟影響就業,就業影響到大家最關心的貧富懸殊的 問 題,這 與 中 港 融 合 亦 有 關 係。聽 說 內 地 企 業 聘 請 了 很 多 香 港 人 到 內 地 工 作 , 以至很少人留港投資、創造就業。不過,這些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仍會在香 港買房子、儲蓄和消費。北上就業是潮流趨勢。 中港融合對解決香港的經濟問題有一定的幫助,特別是「自由行」和中 國現時強調企業要走出國外,它們要借香港作為一個平台和踏腳石。在這個 大前提下,不單香港的投資向北走,國內的投資亦會流到香港,帶動消費、 人民幣業務和股票,令中港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在香港人的身份問題上,香港人很喜歡說自己是“香港人”。但在美國 紐約工作的人不會說自己是“紐約人”,當地的人都不是在紐約出生的,紐 約出生的人都走到別處去了。 以 往 香 港人 很 少到 珠三 角 地 區,原 因 包括經 濟 差 距大 和 社會 制度 不 同 等 等,但現在不能不去發展業務。從城市發展的經驗來說,倫敦和紐約等最先 進的城市會發展增值高的產業,生活水平亦自然增高,並提高就業的質素, 但職位的數量卻很少,本地人移居國內其他地區,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 香港卻不能這樣。再過幾年,香港會慢慢做得更好,這會帶動整個經濟生態 的改變。

3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we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s development. Many international experts and entrepreneurs in China have acknowledged that Hong Kong still has much of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because of its management system,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Furthermore, Hong Kong is like a sandglass in that it is right between North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the combination of which is the world’s largest base of production. The 11th Five-Year Plan lays out a variety of roles for Hong Kong to take up: An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a shipping centre, and a service centre for the tens of millions of laborers in China. For the Pearl River Delta,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lies in its low costs and technology, leading to such a fast development of its tertiary industries that it rivals that of Hong Kong’s. Its status as the financial centre of the whol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cannot be challenged given its use of Yuan rather than Hong Kong Dolla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a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rea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Pearl River Delta should include production services, logistics, technology, branding of PRD products and exportation of manufactured goods. There are, however, new chan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earl River Delta that Hong Kong should consider: (1) the rise of heavy industries; (2) changes in national processing and trade policies that can affect future developments of the region; (3) the impending completion of the Hong Kong-Zhuhai-Macau Bridge; and (4) the construction of Rapid Transit. While more and more Hong Kong people are finding jobs in China, it is not to be worried about because investments in Hong Kong from China should also increase, bringing the two economies closer together.

3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科技提升:市場的角色與局限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The Rol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arket

李承仕先生 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

Mr. Lee Shing Se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Hong K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Corp.

4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科技提升對促進經濟發展可以從 三方面分析 1. 科技創新過程中,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成就 成就

成就 成就

促進經濟發展 科技提升﹕ 科技提升﹕市場的角色與局限

2. 科技商業化 / 產業化過程中,對經濟發 展的貢獻 3. 使用新科技,提供新的增值服務,對經 濟發展的貢獻

1

2

按產品類別劃分的高科技產品進口貨值

按產品類別劃分的高科技產品轉口貨值

600 Mio HKD

500

600

400 300

400

200

成就 成就

100 0 Mio HKD

辦公室、 自動資料 處理器

科學儀器

電動機械 設備

航天設備

非電動機 械設備

化學材料 及產品

醫療及藥 用產品

1995

85

48

12

6

0

1

5

4

2 2 2 2

2000

164

101

29

13

2

2

3

2

2001

172

109

34

12

3

2

3

2

2002

208

125

27

16

5

2

3

2003

266

159

31

21

9

2

3

2

2

2004

346

185

35

30

10

3

4

2

2005

400

237

37

33

9

4

3

1

168 251

58 124

16 32

9 17

14 10

3 3

6 4

5 2

2001 2002

248 281

126 135

35 25

14 16

20 9

2003 2004 2005

334 449

164 186

28 31

20 30

17 18

3 3 3 4

3 4 4 4

227

1995

37

2000

33

2001

18

2002

4

2003

2004

4

0

電訊、聲 音收錄、 重播設備

1995 2000

523

成就 成就

200

電訊、 辦公室、 、自 電訊、聲音 辦公室 電動機械設 非電動機械 化學材料及 醫療及藥用 收錄、 航天設備 收錄、重播 動資料處理 科學儀器 備 設備 產品 產品 設備 器

1995

2005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科技統計組

2000

2001

2 002

2003

2004

2005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科技統計組

3

2

4

2004年 2004年3月ITC公佈 ITC公佈13 公佈13個專注的科技領域 13個專注的科技領域

按產品類別劃分的高科技產品本地出口貨值 Mio HKD

30

1. 先進生產技術

20

2. 汽車零部件 3. 中藥 4. 通訊技術

成就 成就

10 0

電訊、 聲音 辦公室、自 收錄、 重播 動資料處理 設備 機

科學儀器

電動機械 設 備

航天設 備

1995

24

15

4

1

0

1

0

0

2000

25

5

7

1

0

1

0

0

2001

20

4

4

0

0

1

0

0

2002

16

3

2

0

0

1

0

0

2003

10

2

1

0

0

1

0

0

2004

12

2

1

0

0

1

0

0

2005

15

2

1

0

0

1

0

0

1995

2000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科技統計組

2001

2002

非電動 機械 化學材料及 醫療 及藥用 設備 產品 產品

2003

2004

5. 消費電子 6. 數碼娛樂

8. 9. 10. 11. 12. 13.

集成電路 物流及供應鏈技術 醫療設備 成就 成就 納米及先進材料 光電子 紡織及成衣

7. 顯示技術

2005

6

5

4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十一‧五行動綱領」 五行動綱領」提出支持的科技

研發支出/人員 研發支出 人員 10000

佔 GDP %0.80%

8000

0.70%

6000

0.60%

Mio HKD

1.

跨境交易平台

2.

多媒體產品

3.

數碼家庭

4000

成就 成就

4.

數碼電視

5.

RFID

6.

影音編碼標準(AVS)

7.

WAPI (無線網絡身份認証和保密平台

2000

0.50%

成就 成就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研發 支出

5602.5

5885.4

6218.4

7087.3

7543.6

8548.8

9505.2

占GD P %

0.43%

0.46%

0.47%

0.55%

0.59%

0.69%

0.74%

0.40%

22000 17000 12000 7000 2000

研發人員數量

1 9 98

1 99 9

20 0 0

2 0 01

2 00 2

20 03

2 00 4

9 02 2

10 11 8

98 02

1 10 41

12 89 0

1 68 6 4

18 8 46

Source : Census & Statistical Dept-HKSAR

7

8

技術提升的動力

採購力

生活

生命與健康

配對

Discovery

科學

應用研究

應用開發

• 技術擁有者 研發投資

自然 教育經費

國家安全

科技提升的經濟發展

Discovery

成就 成就

D

AR

COM

R

成就 成就

• 技術使用者 資本投資 / 基礎建設投資 人員培訓

研究

D = 需要 需求

供應

R = 研發 AR = 應用研究

商品化 (實現 實現) 實現

COM = 商品化

技術提升

9

全球一體化科技提升 市場的角色 D

AR

技術提升市場的角色 D

R

COM 產品進口

10

AR

R

COM

D

• 資訊和科技的自由流動

技術出口

技術進口 AR

成就 成就

• 需求引導創新 • 策略性項目 / 計劃引導技術躍進

R

COM

• 保護知識產權

產品出口

D = 需要 R = 研發 AR = 應用研究 COM = 商品化

成就 成就

D

• 反競爭、防壟斷 AR

• 人才自由流動

R

COM

11

12

4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技術提升市場的局限 • 進入市場所需時間 (由概念到業務完成)﹕ 3至10年 • 自然壟斷 技術 資金 國家安全

Rick

種子資金 / 政策引導

成就 成就

商業投資

• 不公平優勢 先進對流後 富裕對貧窮

100% TTM

13

4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今 日 講 的 題 目 是:科 技 提 升 對 促 進 經 濟 發 展 的 作 用 和 市 場 的 角 色 與 局 限。 我相信科技提升對促進經濟發展可從三方面分析。第一,科技創新過程 中 , 對 經 濟 發 展 的 貢 獻 。 第 二 , 科 技 商 業 化 /產 業 化 過 程 中 , 對 經 濟 發 展 的 貢 獻。第三,使用新科技,提供新的增值服務,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我認為, 在不同的地區,需視乎本身的擁有條件和資源,在這三方面貢獻的大小亦不 盡相同。 香港的經濟以服務業為主,而過去在科技創新的投入,相對其他城市的 投入為低,因此,我相信香港在第三方面的貢獻較大。 在 PowerPoint 的 第 3 頁 有 關 按 產 品 類 別 劃 分 的 高 科 技 產 品 進 口 貨 值 的 圖 表中,可以看到香港過去十年在高科技進口量。電訊、聲音收錄和重播設備 和 器 具 都 有 逐 年 增 加, 2005 年 的 較 1995 年 的 增 加 三 倍 多。 而 辦 公 室、 自 動 資 料 處 理 器 亦 有 逐 年 增 加 , 2005 年 亦 較 十 年 前 增 加 了 四 倍 。 傳 統 的 電 動 機 械 設 備 的 進 口 額 和 第 一 項 電 訊 祇 是 大 約 增 加 了 5%。 在 PowerPoint 的 第 4 頁 有 關 按 產 品 類 別 劃 分 的 高 科 技 產 品 轉 口 貨 值 的 圖 表中,可以看到高新科技的轉口量。增長最大的類別便和進口相同,可見香 港過去十年的科技提升,對電訊、聲音收錄和重播設備對經濟的貢獻是最大 的。 另 一 方 面,反 映 香 港 科 技 力 量 的 是 高 科 技 產 品 出 口 的 數 據 便 在 P o w e r P o i n t 的第 5 頁有關按產品類別劃分的高科技產品本地出口貨值的圖表中。上述兩 個 類 別 的 出 口 便 逐 年 下 降 , 祇 有 電 訊 在 2 00 4 年 之 後 有 上 升 , 這 反 映 到 香 港 的 製 造 業 北 移 , 但 電 訊 和 資 訊 科 技 業 在 2 0 04 年 調 頭 上 升 , 我 估 計 這 是 受 惠 於 CEPA 的 實 施 。 政 府 的 政 策 和 支 援 在 科 技 的 發 展 和 引 導 方 面,可 以 從 2 0 0 4 年 3 月 I T C 的 公佈上得悉,總共有十三個領域。在這十三個專注領域中,已發佈了由六個 研 制 中 心 和 其 他 組 織 來 承 擔 發 展 的 責 任。政 府 在 2 0 0 7 年 初,為 了 配 合「 十 一 . 五 規 劃 」亦 制 定 了「 十 一 . 五 行 動 綱 領 」。 當 中 所 提 出 所 支 持 的 科 技 有 七 項 , 其 中 有 數 項 , 例 如 誇 境 交 易 平 台 、 數 碼 電 視 、 R F I D、 影 音 數 碼 標 準 ( A V S ), 我 們科技園公司正積極配合和推動。 另 一 方 面,香 港 在 科 研 方 面 的 支 出 ( R & D ) 和 G D P 的 比 較 ( 第 8 頁 圖 表 ),在 2 0 0 4 年 大 既 是 0 . 7 4% , 這 與 我 們 鄰 近 的 國 家 比 較 - 韓 國 的 2 . 6 % , 新 加 坡 的 2 . 3 % - 數 額 雖 然 少 , 但 從 2 0 0 0 年 至 2 0 04 年 , 這 5 年 間 , 增 幅 達 1 5 7 %。 同 時從事科研的人員亦增加了差不多兩倍。

4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在參考了有關科技創新的數據後,我們可以看看科技創新的各環節。在 所有工業國的經濟體系,推動科技創新也有兩個源頭。第一是自然科學的研 究和發明,這一部份多以政府教育經費開支資助。第二是由需求來帶動,這 包括國家的安全、軍事、太空、醫療、日常生活等等,這部份是由購買者帶 動。但政府往往在國家安全和醫療的投資佔了顯著的部份。而第三部份是將 兩者結合而作應用研究和商品化,這部份的資金主要來自市場和消費者,但 政 府 能 在 政 策 上 作 引 導 和 催 生 的 作 用。在 封 閉 的 市 場 中,國 家 可 以 透 過 關 稅 、 技術標準和使用的限制等等,來保護本土的市場。但在全球一體化下,特別 是香港作為全世界最自由的市場,市場在科技提升過程中,怎樣以最大的效 果促進本土經濟的發展?本地的經濟將會是我們參與全球競爭中,一個非常 主要的課題。 提升科技所帶來的經濟發展方面,作為技術擁有者或提供者所帶來的效 益是不一樣的,投資亦不一。使用者使用新科技所提供的增值服務,這便屬 於服務型的經濟。若日後能同時作為擁有者的話,整個價值鏈所產生的經濟 效益將會是最大的,亦令整個城市的競爭力更加強大。 在全球一體化下,科研成果可以透過轉讓而獲得,高科技產品和人才的 流 動 更 加 容 易。在 P ow e r P o i n t 中 說 到 技 術 進 出 口、高 科 技 產 品 的 進 出 口 等 等 , 怎樣的組合才是最有利於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我都想大家提出更多的意 見。 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自由市場是各方面盡量將自己的利益極大化,最 終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資源會嚴重失衡。社會成本和環境成本,在自由經 濟體系中,由於他們缺乏代表,在沒有發言權下,它們往往成為犧牲品。因 此,各 地 的 政 府 在 全 球 作 為 一 個 市 場 下,無 可 避 免 地 成 為 市 場 的 參 與 者 之 一 , 維持自身利益極大化。我們可以看看周邊國家和城市,好像新加坡、台灣、 日本、韓國等等,他們的政府都積極地參與和介入科技市場。實際上,他們 祇是用另一種方式來保護市場,減低國家因為職位流失而造成的社會成本。 科技提升的市場角色,我認為可以包括好幾點:資訊科技的自由流動、 需 求 引 導 創 新 、 策 略 性 項 目 /計 劃 引 導 技 術 躍 進 、 保 護 知 識 產 權 、 反 競 爭 、 防 壟斷和人才自由流動等等。 提 升 科 技 和 市 場 也 存 在 一 些 限 制 。 第 一 , 創 新 從 商 品 化 (Time to Market, T T M ), 由 概 念 到 商 品 往 往 需 要 好 幾 年 的 時 間 , 3 到 1 0 年 不 等 。 這 造 成 前 期 的 風險非常大,令投資的意欲大減。第二是市場的自然壟斷,這包括高科技和 投資大的領域和國家安全領域等。第三是不公平優勢的出現,例如先進國家 對落後的國家和富裕的地區對貧窮的地區。

4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各 地 區 一 方 面 維 持 高 透 明 度 的 市 場,讓 市 場 發 揮 應 有 的 作 用。另 一 方 面 , 應該透過適當的政策,突破市場的限制,促進在科技提升過程中,在最大程 度上,獲得經濟發展的好處,這包括數點:第一,香港獨有的地區問題,制 定 創 新 的 策 略 去 解 決 問 題 , 例 如 , 高 度 密 集 城 市 的 衛 星 導 航 系 統 ( G P S )、 道 路 的 即 時 訊 息、道 路 上 汽 車 的 排 放、污 水 處 理、公 用 事 業 的 即 時 訊 息 等。第 二 , 策 略 性 的 項 目 , 包 括 無 線 上 網 ( W I - F I ), 以 適 當 的 政 策 引 導 T T M 的 前 期 市 場 、 科技的培育和發展。第三,提供研發經費的稅務寬減,藉以鼓勵工業家投放 更 多 資 源 作 為 產 品 的 研 發,這 較 社 會 對 研 發 的 資 助 更 符 合 市 場 的 運 作 和 原 則。

4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echnological upgrade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3 ways: in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utilizing new technology to provide value added servic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es from various sour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which are mainly funded by government; demand-driven innovations, such as national security, military, aero-space, medicine related innovations, which are mainly funded by the purchasers; and applied research and commercialization, which are mainly funded the market and consumer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ow should Hong Kong promot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echnological upgrade? By virtue of globalization, transfer and mobilization of technical products and personnel are much easier than before. Governments of our neighbouring countries/districts like Singapore, Taiwan, Japan and Korea, are active engaged in the technology market with a view to maximizing their own benefits and to preventing job losses. The role of the market in technological upgrade include: free flow of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demand-driven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upgrade driven by strategic projects,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rights, ant-competition, anti-monopoly and free flow of personnel. However, there are limitations too. These include: time-to-market risks; existence of natural monopoly in areas requiring vast capital investment and involv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discriminatory advantages of advanced and rich countries over developing and poor countries. With properly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polici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arket can be overcome, and technological upgrade will bring optimal benefit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First, Hong Kong should focus on such areas as 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cond, more guidance and support should be provided for the high-risk development stage. Third, tax exemptions or reductions should be provided for R&D spending.

4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公私夥伴:官商勾結還是官商合作? Private-Public Partnership: Collusion or Collaboration?

胡恩威先生 「進念二十面體」節目及創作總監

Mr. Mathias Woo Creative and Programme Director, Zuni Icosahedron

4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西九龍發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去探討官商勾結或是官商合作的典型例 子,兩者是一線之差而已,不同的角色會有不同的結論。從發展商和政府的 角度來看,當時的單一招標是一個官商的合作。從民間、公民社會和文化工 作者的角度來看,這便是一個官商勾結。 香港作為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我們談論官商勾結和官商合作是沒有用 的。因為所有資本主義社會都一定是官商勾結的,不論是權力的關係和相互 的關係,官和商的關係是十分緊密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產業對政府的影響 亦有所不同。另外,不同的政治體系亦會調整官商間的關係。 那 麼 香 港 的 情 況 又 是 如 何 ? 近 十 年 來,很 多 政 治 的 問 題 都 是 由 經 濟 問 題 衍生出來的。若果沒有九七年的金融風暴來衍生地產市道的不景氣,便不會 產生一系列對董建華先生施政的不滿。香港人並不是對民主有特別的渴求, 而 是 因 為 在 經 濟 上 有 所 損 失,而 引 發 政 治 上 的 不 滿。董 建 華 先 生 施 政 的 年 代 , 他的政策與地產界的利益有一個相當密切的聯繫。這造成大量的“負資產” 的出現,從而散發出一種怨氣。 在經濟問題上,九七年之前,大家都十分擔心有關地產泡沫的問題,當 時有很多座談會亦談論到這個問題。董生經過商討後,推出「八萬五」的房 屋 政 策,一 下 子 將 整 個 樓 市 推 倒 了。當 這 個 有 關 個 土 地 政 策 和 民 主 政 制 的「 結 」 尚未解開的時候,連串的問題是不能得到適當的解決的。例如最近有關天星 碼頭和保育工作等問題的核心都是關於土地的。為何灣仔街市要清拆?因為 清拆這幢祇有兩層高的街市可以建一幢五十層高的建築物,那種經濟的效益 實在是太誘人了。正是由於這誘因太大,令很多值得留下來的建築物也要被 清拆。 因 為 土 地 是 一 個 十 分 影 響 香 港 經 濟 發 展 模 式 和 方 向 的 因 素,所 以 土 地 政 策是一個核心要討論的問題。舉例來說,發展科技的公司都移到深圳,因為 深圳的土地資源豐富及發展空間較大。那麼香港是否沒有土地資源呢?不 是,香港有大量空置的工廠大廈,但人們沒有到那些地方發展,因為大家都 等 待 那 些 地 方 有 一 天 會 變 成 豪 宅 , 例 如 九 龍 灣 的 Mega Box 和 觀 塘 APM。 因 此,有很多土地資源被擁有者把持著,沒有被釋放出來令中小企、創意工業 和高科技產業難以發展。故此,香港政府應調整有關土地分配的政策。正如 東京和倫敦,有部分土地是可以被用作“炒賣”的,但同時亦有部份透過租 務管制、地積比率來鼓勵土地在更具效率和系統下被分配。 香 港 的 “ 炒 賣 ” 風 氣 十 分 旺 盛。小 時 候 的 我 經 過 西 洋 菜 街 會 看 見 幾 十 種 的 商 店 , 有 餐 廳 、 藥 房 等 等 , 但 現 在 整 條 街 祇 有 「 莎 莎 」 和 「 百 老 匯 」, 祇 出 售 電 器 和 化 妝 品。香 港 的 城 市 發 展 出 現 了 一 個 危 機,便 是 十 分 傾 向 於 “ 大 ” 。

4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因為無論從政府的城市規劃模式至賣地方式都是以一大塊地作單位,好像地 鐵上蓋物業亦是幾幢七、八十層高的樓宇擠在一起,這樣的設計在我們讀書 時 期 , 一 定 是 不 合 格 的 功 課 , 但 這 正 是 由 於 那 種 由 5 層 變 成 50 層 的 貪 念 所 造 成。另一個例子是,河內道的樓宇本來高三層,但最近開放了其中一幢,可 建 成 80 層 高 的 大 廈 , 怎 可 以 這 樣 做 規 劃 ? 因 此 , 有 關 土 地 政 策 方 面 , 地 政 總 署、庫務局及有關的政府部門是有需要進行協調的。 在 西 九 的 設 計 商 討 過 程 中,我 深 深 的 感 受 到 政 府 部 門 為 怕 被 人 說 是 偏 幫 一 個 產 業,而 引 起 其 他 產 業 不 滿,而 不 接 納 文 化 工 作 者 的 建 議。我 擔 心 的 是 , 若果再繼續下去的話,香港的土地發展便會呈現單一化。單一化的意思是指 祇有大財團才有資格參與,導致很多中小企沒有機會參與。因為土地造成的 經營成本高的問題,中小企祇能當香港是一個工作的基地,而不是發展的地 方。 在 過 去 的 十 年,談 論 香 港 經 濟 的 時 候 都 會 提 出 文 化 產 業 或 創 意 產 業。 「十 一.五規劃」中,有相當多的篇幅談及文化產業或創意產業。而香港無論在 法制或客觀條件,特別是我們的人才和知識產權的保障、教育水平、言論自 由、創作自由,都是十分適合發展文化產業或創意產業。但由於香港的土地 政策導致到文化產業或創意產業的發展能力不能被釋放出來。 總結而言,現在祇有大財團可以與政府合作,而中小企卻沒有機會。例 如:大型的飲食集團申請牌照是一件易事,但中小企卻要花很長時間才可以 得到,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5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Hong Kong is a capitalist society and it is meaningless to argue whether public-partnership is collusion or cooperation because there are certain forms of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 in every capitalist society. In the past 10 years, discontent was developed mainly because many people suffered financial losses as a result of the reg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and Mr. Tung’s land and housing policy, which had lead to a slump of property prices. Land is a factor tha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mode and direction of Hong Ko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If there is no consensu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on land policy, there will still be deadlocks on may issues, such as the removal of the Star Ferry Pier and the demolition of the Wanchai Market. The vacant industrial buildings should have been perfect for the small-and-medium enterprises and creative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However, owners of the vacant industrial buildings are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their properties into deluxe residential apartments or shopping malls. Besides, there is a tendency to go “big” in Government’s urban planning and sale of land. Only big corporations have the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s. Hong Kong’s land policy should be revisited.

5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反思「積極不干預主義」 Rethinking on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羅祥國博士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Dr. Law Cheung Kwok Memb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5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回歸前的「 回歸前的「積極不干預主義」 積極不干預主義」是什麼? 是什麼? • 夏鼎基於1972成為財政司,用「積極不干 預主義」 ( Positive Non – interventionism ) 形容香港長期實踐的成功經濟發展政策。

反思「 反思「積極不干預主義」 積極不干預主義」

1

2

香港在回歸前的經濟發展政策一向是 : • 維持低稅率和財政收支平衡

• 但事實上,香港雖一直維持最自由經濟體 系之一,政府對整體經濟和不同經濟行業 的干預和引導卻是層出不窮,尤其是在面 對經濟不景和挑戰時。

• 促進自由貿易 • 政府提供所需基建設施及教育投資 • 沒有最低工資 • 沒有公平競爭法 • 沒有中小企資助計劃 • 沒有產業政策 (如工業援助) • 沒有失業救濟

4

3

政府干預經濟有多方面的原因 例如 : 成立旅遊協會 ( 1957年 ) 成立貿發局 (

1966 年 )

成立生產力促進中心 ( 成立工業村 (

• 促進整體經濟和金融穩定 (支援漁農業、聯繫匯 率制度、證監會、積金局) • 促進出口貿易 ( 貿發局,出口信用保險局 )

1967 年)

• 促進工業競爭力 ( 生產力促進中心、工業村)

1977 年)

港元自 1974年自由浮動,

• 保障消費者權益 ( 消費者委員會、保險業監理處、 地產代理監管局 )

(1983年)採用聯繫匯

率制度)

• 因此, 「積極不干預」一方面並非是一個有嚴 謹經濟定義的用語,另一方面,回歸前政府亦逐 漸推行了不少干預不同經濟行業的政策。

成立證監會 (1989年) 設立保險業監理處 (

1990 年 ) 5

6

5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回歸後的「 回歸後的「新經濟及產業政策」 新經濟及產業政策」

「新產業政策」 新產業政策」

• 回歸後,政府對經濟的干頂有結構性的改變和加 強,推行 85,000的房屋政策 ( 這是社會和經濟政 策 ) 和 60%學童可升讀大專 (這是人力資源政策), 就是明顯的例子。

• 回歸後即面臨亞洲金融風暴,本地一些專家和政 黨、都不斷質疑香港既有的經濟結構,認為「不 轉型」,香港就不能持續發展。 • 事實上,在1997年施政報告中,董特首已訂立一 些新產業政策目標 :

• 因此,政府口說是「小政府」,心中卻是「大政 府」,干預範圍愈來愈大。

產品發明中心

• 「最低工資」 、 「公平競爭法」、 「支援中小 企」、 「支援創新科技」等,都是政府積極策 劃的新經濟政策。

;

國際中醫中藥中心。

7

8

新產業政策的 「一般性」 一般性」和「特殊性」 特殊性」 • 在1998年的施政報告中,依據田長霖的報告,更 訂下使香港成為華南以至整個區域的科技創新中 心的目標,具體產業政策如下 :

• 產業政策是政府有意識地用優惠及行政措 施,推動產業發展,其有「一般性」和 「特殊性」。

在發展及應用資訊科技方面的全球首要城市 ;

世界一流的設計和時裝中心 ;

亞洲的多謀體資訊娛樂中心 ;將中藥研製成健康食品 及藥物的國際中藥中心 ;

全球主要高增值產品和零件供應中心 ;

亞洲的專業與科技人才及服務中心 ;

促進中國內地和世界各國進行技術轉移的最佳市場。

• 回歸後的「一般性」產業政策發展迅速, 包括 : 爭取 CEPA、 成立「中小型企業發展 基金」、 「再培訓局」、推動「創意教 育」、社會上的爭議不大。

9

10

• 至於支持「四大支柱」的「特殊性」產業 政策,目的是鞏固支柱產業的地位,如加 強基建以支持物流業,興建迪士尼以支持 旅遊業、爭取國內金融業對港開放等,社 會上爭議也不大。

• 特區政府更用「特殊性」政策推動成立新 產業(如科技創新中心、中醫中藥中心),及 資助競爭力不足的行業(如電影業),這是回 歸後的新產業政策 : 但其政策目標並不清楚 政策的事前評估並不嚴謹 亦沒有持續追蹤的評估 (「應科院」在審計

處的審計下,很多工作都過不了關 ) 11

12

5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本人建議在推動新產業的過程中, 本人建議在推動新產業的過程中,可量化的 產業政策目標: 產業政策目標:

新產業的政策目標是什麼? 新產業的政策目標是什麼? • 新產業是肩負「 經濟轉型」的任務。

a.

對GDP 的貢獻 :如何衡量一個新產業 (如中醫 中藥中心 ) 對 GDP 有多少貢獻 ? 多少貢獻才算 「有前途」?需要多少時間才達到預期貢獻? 製造業現仍有 5% GDP ,為何不直接資助製造 業?

b.

對就業的貢獻 : 可創造多少新職位 ? 例如中 醫中藥中心,很多中醫教授和科研人員都要從 國內招聘,至今真正創造的本地就業是多少? 新就業職位的結構又如何 ? 例如「應科院」能 為香港的科技人才和基層創造多少新職位?

• 各政黨和政府在討論為了「 經濟轉型」、 「 經濟新增長點」,政府因而應該干預時, 並沒有明確的,可量化的政策目標。 • 新產業政策現仍流於理念上的討論,並不 足夠,決策也不科學化。

14

13

c.

一些人認為香港應有一個「更平衡」的經濟結 構 :何謂「更平衡」? 「平衡」有什麼具體 的目標和好處? 「平衡」的意思是否新產業 應該具有「反經濟週期運作」的特性?再者, 如有新產業,那些現有行業應「收縮」?

d.

新產業是否可以穩定政府財政收入 ? 如中醫 中藥發展都集中在大學,它們是否要交稅?如 電影業的收益都集中在海外,多少收益要交稅?

e.

新產業是否可以解決「結構性失業」:不少人 把「經濟轉型」的必要性,與解決「結構性失 業」掛鉤,但實際上這問題是完全沒有討論過, 例如「創新科技」可如何能具體解決「結構性 失業」?

f.

「產業集群」效應: 在經濟全球化下,區域 競爭優勢的理論都以 M. Porter 的「產業集群」 理論 (Industrial Cluster ) 為基礎。要衡量一個新 產業是否有前途,應以「產業集群」理論為研 究架構 ; 如新產業不能形成一個產業群體,其 持續發展成疑問。 16

15

總結 一個成功的產業集群需要 :

• 「積極不干預」在回歸後已明顯不存在。

能吸引眾多相互關聯性和競爭的企業

整個行業的上下遊企業集中

專業化服務供應商

政府支援架構

企業、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間的相互作用

持續創新能力

市場不斷擴大

• 特區政府積極推動了一系列的「一般性」和 「特殊性」產業政策,政策仍在深化調整中。 • 但新產業政策沒有具體政策目標,其決策過程 並不科學化。 • 一些社會人士、政黨、特區政府等都在嚴重認 知不足情況下,各自表述,自我感覺良好,新 產業的成效是不樂觀的。

17

18

5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表 (一 )

政黨、特區政府及智庫組織對推動新行業發展之總結 政黨

民建聯

民主黨

自由黨

特區政府 公民黨

新論壇

董建華

智庫組織 曾蔭權

智經研究中心

成立研發中心

工業 中藥生產

高增值紡織和成衣╱時裝中心

汽車及汽車零部件

生物科技

環保工業

提出相關目標 提出相關目標

成立研發中心

提出相關目標

繼續鼓勵發展

提出相關目標

研究中

提出相關目標

繼續鼓勵發展

提出相關目標

有落實執行措施

有落實執行措施

有落實執行措施

提出相關目標

研究中

服務業 文化及創意產業 56

- 多媒體

- 電影 - 數碼娛樂 物流園

- 高增值產品和零件供應中心

提出相關目標

產品設計╱創新科技╱研發

資訊科技

技術轉移的最佳市場

醫療產業化 - 中醫中心 教育產業化

有落實執行措施

繼續鼓勵發展

提出相關目標

有落實執行措施

提出相關目標

繼續鼓勵發展 研究中

提出相關目標

研究中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表 (二 )

政黨、特區政府及智庫組織對深化四大支柱產業發展之總結 金融

物流

旅遊

工商業支援服務

總體經濟

政黨 民建聯

民主黨

推動更多海外及 內地優質企業來 港上市 提供多元化投 資產品 加強香港與內 地的金融創新 合作

57 自由黨

公民黨

發展即時轉運,在香港機場落實一地兩 檢 興建第三條機場跑道、十號貨櫃碼頭 引入新科技,提升兩地基建的效率及物 流業競爭力 在泛珠三角共建電子報關平台

發展跨境智能運輸系統 設立泛珠江三角電子報關平台 加快一些早已計劃的基建,如港珠澳大 橋、物流園等 吸引更多直接貨運 吸引船公司在香港投資貨櫃碼頭 發展高增值物流服務 加快興建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 簡化報關手續 爭取由港方負責統籌協調區內航空領 域的管轄工作 多開航班至泛珠的二三線城市,協助香 港和泛珠建立完善航空網絡

發展珠三角旅 遊圈 發展生態旅遊

成立「新工業發展局」,選取重點發展 的新工業 培養本地人才及吸納外地人才 設立“轉型基金”,協助香港企業進行 轉型 提高研發開支

支持制訂公平競爭法

加強勞工培訓、提升技能

提升資訊基建 向泛珠地區推廣香港法制及企業管治 的固有制度優勢,令整個泛珠三角地區 發展為商業中心 盡快制訂公平競爭法

在大嶼山開設

協助香港品牌

綜合消閒博彩

在泛珠城市推

娛樂中心

推動香港與泛 珠地區發展成 綜合旅遊體

優化硬件,吸引 內地部門及商 界使用香港的 服務 協助香港專業 人士進入內地 提供服務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新論壇

進行跨境運輸通道建設

新建旅遊景點

成立經濟發展局,推動及統籌策略性產 業發展 提供土地及廠房優惠、人才培訓,吸引 部分行業港商回流 提供稅務優惠 深化與內地省市的關係與合作 加強基礎教育,改善師資培訓 爭取更多內地專才及企業家來港定居

特區政府 曾蔭權政府

58

繼續推行人民 幣業務、資產管 理業務、債券市 場的發展 成立財務匯報 局,加強監督核 數師及提高財 務匯報質素 擬備有關設立 獨立保險業監 督的建議 研究擴闊港上 市企業來源

提升金融業專 才的培訓

繼續協助機場管理局擴充聯運接駁設 施 繼續落實《香港港口規劃總綱 2020》研 究建議的措施 評估興建十號貨櫃碼頭 與廣東省就跨境物流加強合作 進行大嶼山物流園可行性研究 監察數碼貿易運輸網絡服務 跟進港珠澳大橋的籌備工作 籌備深港西部通道的啟用,並與內地商 討跨境車輛配額制度 協助物流業掌握資訊科技和自動化技 術

打破香港與深圳港口壟斷情況,以降低 航運業營運成本 吸引新航空公司及新航線,提升空運業 務效率 盡快落實興建港珠澳大橋

加快發展新郵 輪碼頭設施 統籌政府各部 門的工作,以確 保多項主要旅 遊基建項目能 順暢運作。 規劃及統籌新 「旅遊區改善 計劃」項目

推動香港成為 海外旅客遊覽 大珠三角地區 的目的地

協助香港發展 為區域性法律 服務和解決爭 議中心 發展法律服務 資訊網站 促進香港法律 專業與內地同 業的交流 重寫《公司條 例》,提供現代 化法律基礎

協助推動內地 企業走向國際 化

繼續支援中小企業資助計劃 續推行各項職業培訓、協助就業計劃 積極參與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與內地磋商進一步貿易自由化 吸引更多海外及內地企業在香港投資 增加 2007/08 年度教育經常開支至 501 億元

智庫組織 智經

檢討現行的勾地政策,穩定土地價格 從速確立公平競爭法 向主要行業提供有限度「補貼」 集中發展教育、基建、社會服務及法規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參考: 參考: (1) 立法會會議紀錄。 (2) 各政黨網頁。 (3) 公民黨網頁: 「我們所要的香港」 ,梁家傑 2007 年行政長官選舉政綱。 (4) 立法會會議紀錄。 (5) 新論壇網頁: 「2007 年行政長官選舉 – 新論壇建議政網」 。 (6) 特區政府網頁:各年度施政報告。 (7) 特區政府網頁:2006-07 年度施政報告施政網領。 (8) 智經研究中心網頁: 「香港競爭力研究報告 – 第二階段研究報告:行業層面競爭力」 。 5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摘要 政府一直強調的「積極不干預」經濟政策,在回歸後已明顯不再存在。 回歸前,政府推行與行業有關的經濟和產業政策,目的是要推動行業發展。 「積極不干預」祇是一個口號,多於一個嚴謹的經濟定義或經濟政策。 回 歸 後 , 政 府 對 經 濟 的 干 預 , 範 圍 愈 來 愈 大 。 政 府 的 產 業 政 策 可 分 為 “一 般 性 ” 和 “ 特 殊 性 ”。 除 了 對 新 產 業 的 “ 特 殊 性 ” 政 策 外 , 社 會 對 產 業 政 策 的 爭 議 不大。新產業政策沒有具體政策目標,其決策過程並不科學化,也不嚴謹。 講者建議在推動新產業的過程中量化政策目標。

Abstract The policy of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that was emphasized by the Government does not exist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Prior to reunification, the aim of the Government putting forward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was to enhance sector development. It implies that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is more a slogan than a strictly defined economic term or policy.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the area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economics is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polic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general” and “particularity”. Beside the particularity policy on new industries, there is not much community dispute on the policy. Policy on new industry does not have concrete policy objectives and i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not scientific and not seriou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new economic, the new policy objectives should be quantified.

6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第三節專題討論

構建和諧社會 Panel Thre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主持:馮可立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副教授 新力量網絡秘書

Moderator: Prof. Fung Ho Lup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Social Work,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ecretary, SynergyNet

6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階級政治再起? Re-emergence of Class Politics?

呂大樂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新力量網絡副主席

Prof. Lui Tai-lok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Vice-chairman, SynergyNet

6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在階級政治社會這個議題上,香港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從來就存在不 少的階級矛盾、不同世代的衝突和文化的衝突,可謂比美國更有條件說文化 戰、比英國更有條件說階級矛盾、比其它地方更有條件說世代衝突。 在階級政治上,回看過去二十年,可見到很多貧富之間衝突的可能性。 而近十年已談了很多貧富差距和收入的差距越拉越闊的問題,在政策圈子中 亦引起了很多討論,包括:堅尼系數的計算是否準確?若修定一下可否縮窄 貧富的差距?但無論如何,說香港社會的貧富差距小,則無以說服人,因為 這個問題確實嚴重,其嚴重的程度則可以再作討論。 在過去的十年中,很多人擔心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面對很大的壓力,無 論是新科技還是文化企業,以致做小生意的,機會越來越狹窄,面對越來越 多的競爭,加上租金高的問題,令創業的道路越來越艱難。以前很多人希望 創業做老闆,至現今已沒有多少人希望做老闆了,原因是失敗較成功的例子 為多。 但近十年最有趣的反而不是階級之間的衝突,而是階級內部的衝突。在 1997 年 以 前,很 多 人 擔 心 的 問 題 (例 如:很 多 基 層 的 人 會 通 過 民 主 派 擴 大 其 勢 力,再 由 民 主 派 轉 為 社 會 福 利 派,爭 取 免 費 午 餐,繼 而 車 毁 人 亡 等 ) 沒 有 出 現 , 反而是基層或爭取福利的人的聲音比以前更小。要爭取坐免費車的人不是草 根 階 層,反 而 是 大 財 團。可 見 在 過 去 的 10 年 中,階 級 內 部 鬥 爭 明 顯 了。例 如 : 在 1997 年 以 前 , 很 少 會 見 到 一 些 財 團 登 廣 告 揭 發 某 企 業 收 取 公 營 服 務 的 費 用,其 後 又 會 有 多 個 財 團 登 報 說 其 實 那 個 財 團 有 問 題,然 後 會 有 另 一 些 人 說 , 反對他們的人其實也經營某公營服務,也不是好人等等。財團之間的鬥爭反 映,去 殖 民 化 後 資 本 家 與 特 區 政 府 之 間 的 關 係、以 及 商 界 與 政 府 之 間 的 利 益 , 在從新分配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確定的元素,以致大家會用更明顯的、更公 開的、甚至是沒有制約的手段去爭取及保障自己財團或界別的利益的鬥爭。 而令人傷心的是,在特區政府過度之前,中央政府希望產生一個以資產階級 為霸權領導的核心,從而建立一個領導的系統,穩住香港經濟和政治。但在 特區政府的發展過程中,資本家之間的統一意志和合作無法產生,令香港推 動新的產業時,遇到很多的問題,所以這個階級內部鬥爭令我們付出了很大 的代價,也產生了很多的後果。 更 有 趣 的 是 , 在 1997 年 以 後 , 特 區 政 府 開 了 一 個 辯 論 的 題 目 。 以 前 香 港 以推動增長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但當增長出現問題時,大家開始關注另一 個問題,就是分配的問題,即怎麼使用有限的金錢和資源,從而出現很多內 部的衝突和矛盾。例如:近來又重新考慮公務員是否應該加薪的問題,以致 產生了階級內部再分配的鬥爭,包括:公務員對非公務員、公屋居民對非公

6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屋居民、負資產對非負資產、學生對教育界、校長對老師、校長和老師又聯 手對付教育署、公屋居民又不滿領取綜緩的人等。這種內部鬥爭的可怕是, 在階級內互相產生不滿的情緒,大家都著眼於別人得到的利益,繼而思索自 己怎麼才可同樣地得到這些利益;又或是別人得到了那麼多,自己又應該爭 取到多少才是合理? 中產階級也正面臨一個新的內部鬥爭的矛盾。隨著中國的進一步開放改 革 , 中 產 階 級 的 情 況 跟 日 本 的 不 太 一 樣 , 我 不 相 信 香 港 會 出 現 一 個 “ M” 形 的社會,我相信香港的中產階級不會消失,因為中國有很龐大的力量。但隨 著中國機會的出現,香港的中產階級會逐漸分為兩類:一是財經界和部分專 業人士,無論是在內地的工作還是通過中國來香港投資或上市等,中國都為 他 們 造 就 了 很 多 新 的 機 會;另 一 是 不 會 受 惠 的 中 產 階 級,例 如:社 會 工 作 者 、 公務員和醫生等,中國可以給予的機會並不是那麼明顯。當然,對很多行業 可以有很多間接的機會,但都不是直接的受惠。 所以在經濟領域的探討中,多是討論中國的機會,認為是祇要中國好, 香港就會好。理論上這沒有錯,但實際上則會把香港的中產階級分成兩批不 同的人,對資源的爭取和對未來的看法會很不同。 簡單而言,在過去的十年中,香港的社會進行了大量的階級內部鬥爭, 但同時令社會對階級問題多些關心、對階級政治多些了解。如果要認真地探 討和諧社會這個問題的話,我們需要反思一些基本原則的問題。例如:近來 討論的醫療供款,我相信這些討論不可能找到一個完全沒有漏洞的方案,問 題在於我們是否相信這些供款除了供給自己的需要外,也可以幫助其他長期 病患者?相信需要有某一些的理念和價值才可以平衡利益,若祇是純利益的 爭取,相信在未來的十年依然會爭論不休。

6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Class politics in Hong Kong is peculiar. Despite the continual existence of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lasses, generations and cultures, there are less actual conflicts than one would expect.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the city suffers from severe income inequality, and the problem is worsening as well as getting more attention over the last ten years. Many worry about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high rent and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n small businesses and entrepreneurs in various industries. At the same time, “intra-class” conflicts are getting much more prevalent in Hong Kong. While grassroots movements have failed to gain power through a democratic movement, more and more big corporations are involved in intra-class warfare to fight for governmental benefits. This reflects not only a rather colon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 corporations and the HKSAR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liberate cultivation of the capitalist class as hegemonic leaders of Hong Kong so as to stabilize its economy. Unfortunately, over the past ten years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capitalists have failed to cooperate, creating proble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usinesses in the region. More interestingly, since Hong Kong used to solve all social problems by promoting growth, now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growth itself, people have begun to argue about resource distribution, particularly intra-class distribution. Moreover, further reforms in China are going to divide the middle class in Hong Kong into two groups: a financial and business-based group who is going to benefit from an affluent China, and another group of such people as social workers, civil servants and doctors who may not necessarily benefit from it, thus holding different views about resource distribution and the future. In conclusion, it is only when Hong Kong people have established some core values and visions of the future together that continual fights for benefits can be avoided and the interests of various groups can be balanced.

6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融合內地新移民 Integrating the Mainland Migrants

施麗珊女士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

Ms. Sze Lai Shan Community Organizer, Society for Community Organization

6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這個議題讓我反問自己,香港到底有沒有新移民的政策呢?回歸十年, 很 多 記 者 來 香 港 ,要 求 我 轉 介 訪 問 1997 年 來 香 港 的 新 移 民 婦 女 ,令 她 們 一 下 子很受關注。訪問的議題主要是香港有沒有歧視?生活過得怎麼樣?香港的 生活是否快樂?問到她們當不當自己是香港人,她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 來了香港已有十年。而當她們與其他的香港人接觸時,其他人都會當她們是 香港人。但回想她們最初來港時,穿著大陸裝,束起馬尾頭的時候,則被人 嚴重歧視。若掩飾一下,則情況好得多。 1.

香港有沒有融合新移民政策?

1.1 歧 視 存 在 在 過 去 的 十 年 中,我 看 不 到 融 合。根 據 坊 間 的 調 查,歧 視 問 題 的 確 存 在 。 民政局的余志穩先生也坦認有新移民歧視,但不是種族歧視。根據香港社區 組 織 協 會 2001 年 及 2004 年 的 調 查 研 究 顯 示 , 分 別 八 成 及 九 成 新 移 民 曾 在 找 尋 工 作 、 買 菜 及 與 人 的 交 往 中 受 到 香 港 本 地 人 的 歧 視 。 而 在 19 9 7 後 的 幾 年 中,歧視更明顯,有新移民反映在街上與香港本地人有碰撞時,即使道了歉 仍被責罵:“大陸婆,唔識行路!”;又例如在購物詢問價錢時,被指責: “無錢就返大陸!”諷刺的是,香港人在深圳羅湖商業城“講價”時,希望 爭 取 到 原 價 的 20%。 很 多 的 矛 盾 呈 現 在 我 們 眼 前 。 1.2 政 府 對 待 新 移 民 政 策 影 響 港 人 如 何 看 待 新 移 民 回看香港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香港人對新移民的歧視或融合的態度與香 港 政 府 的 政 策 很 有 關 係。現 在 固 定 了 每 年 的 新 移 民 數 量 為 五 萬 多,但 在 20 世 紀 60、 70 年 代 , 香 港 取 消 「 抵 壘 政 策 」 之 前 , 即 1979 至 1981 年 的 幾 年 間 , 每年都有十多萬的新移民抵港,人口壓力更大,當時的香港人根本沒有那麼 群情洶湧;但是,現在有新移民來,香港好像快要崩潰般。為什麼?因為當 時政府採取較為包容的政策。當時的新移民有經濟價值,香港的建造業和製 造 業 需 要 大 量 廉 價 的 勞 工,新 移 民 一 抵 步 即 投 入 工 作,幫 助 發 展 香 港 的 經 濟 , 所以當時很受歡迎。而當時最大的需求是房屋,建造木屋是合法的,並由苗 學禮進行改善木屋計劃,而新移民安置公屋需輪候十多年,所以當時社會較 少排擠新移民。 有一次,政府要清拆木屋,要求新移民移居到較遠的地方,遭到強烈的 反對,因為距離工作的地點遠。政府繼而動員輿論及市民去房屋署投訴新移 民,令社會一時抗拒新移民。雖然當時整體而言,政府對新移民的態度仍是 容忍,但是,當政府要排斥新移民時,新移民的境況堪輿。政府一直沒有融 合新移民政策,新移民的價值就等同於其經濟價值。

6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港府一直放棄管理新移民的權力,審批新移民來港的權力一直在中方。 90 年 代 以 政 治 回 歸 為 主 , 忽 視 《 基 本 法 》 的 居 留 權 及 家 庭 團 聚 問 題 。 單 程 證 審 批 不 以 家 庭 為 單 位,家 庭 團 聚 要 等 二 十 年。1 9 9 5 年 把 移 民 的 數 量 由 每 日 1 0 5 名 增 至 150 名 時 , 內 地 會 批 准 小 孩 來 港 但 不 批 准 母 親 來 , 以 致 這 些 小 孩 無 人 照顧,身在香港的父親往往因為要照顧小孩而申領綜緩,引致假單親、申請 綜援等問題。另一方面亦出現批准母親來港但不批准小孩來,以致出現無證 兒 童 、 無 證 媽 媽 、 居 留 權 官 司 等 問 題 。 香 港 政 府 並 沒 有 就《 基 本 法 》 第 24 條 的 居 留 權 問 題 作 好 部 署 , 例 如 : 在 1 9 9 6 年 , 中 港 人 士 結 婚 15 年 才 可 以 申 請 來 港 團 聚 , 可 想 像 家 庭 問 題 的 嚴 重 性 。 1 99 9 年 居 留 權 案 件 後 , 政 府 為 了 推 翻 終 審 庭 司 法 管 轄 權 , 捏 造 167 萬 人 來 港 及 社 會 問 題 , 把 新 移 民 宣 傳 到 好 像 十 有八九會申請公屋和申領綜援,葉劉淑儀更揚言香港會重現木屋區的境況, 政府和社會要花很多資源去處理新移民的問題,這令社會覺得新移民令社會 不安寧及佔用社會資源,對新移民產生負面的印象。 香港政府非但沒有融合新移民的政策,反而在政策上新移民與香港人區 分 開 來 。 例 如 1997 年 前 , 參 加 就 業 再 培 訓 、 投 考 公 務 員 、 申 請 公 屋 及 綜 援 、 以 及 投 票 選 舉,也 要 居 港 滿 七 年 才 符 合 資 格。這 阻 礙 了 新 移 民 融 入 香 港 社 會 。 1.3 社 會 對 新 移 民 少 正 面 論 述 社會對跨境婚姻有負面描述,多與老夫少妻、家庭問題和申請綜援拉上 關係。但忽略了其正面的影響,例如:跨境婚姻解決香港婚姻配對、出生率 低及獨身老人的危機等。新移民亦通常被描繪為低學歷及依賴綜援的人。事 實上,近年新移民的教育程度平均已提高至八成受過中學教育或以上,他們 來港後大都會投入工作,從而減少對福利的需求。 1.4 港 人 價 值 觀 , 沒 有 香 港 人 身 份 , 而 是 現 實 派 香港人這麼容易被煽動,可能關乎其本質問題。香港人很現實,祇會以 利益為依歸,有錢便歡迎。例如有錢的人則可以來生小孩,否則就不要來香 港。若說香港人排外,倒不如說他們是現實主義者。香港社會貧富懸殊,認 為新移民來港就等於是“爭飯碗”。而且新移民需要再接受教育和培訓,這 些 都 牽 涉 到 利 益 和 就 業 的 問 題。而 過 去 十 年 來,政 府 一 直 缺 乏 基 層 就 業 政 策 , 新移民多來自基層的家庭,他們較願意吃苦,因而常與基層人士爭工作。但 若政府擴大基層的就業機會,則不需要爭了。 1.5 極 少 協 助 新 移 民 的 支 援 服 務 香 港 唯 一 幫 助 新 移 民 的 政 策 是 , 在 1995 年 由 馬 會 撥 款 所 設 的 五 個 新 移 民 服 務 中 心 開 設 一 個 60 小 時 適 應 課 程 及 60 小 時 英 語 學 習 課 程 , 協 助 新 移 民 適

6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應 香 港 的 生 活 , 至 19 9 8 年 由 社 會 福 利 署 承 接 資 助 。 但 這 些 中 心 在 2 0 0 2 年 已 全面關閉。 2.

新移民融合香港的資本 香港出生率偏低,內地來港的人士有三分一至一半是兒童,若自小由香

港培養,他們可以補充香港生育率及支撐學校的學額。同時,新移民兒童普 遍學習態度優良,如他們能得到好的教育,則可望將來成為一群對香港有歸 屬感的人才,為香港作出貢獻。 此 外 , 家 庭 團 聚 輪 候 時 間 改 善 後 , 過 半 新 移 民 是 已 婚 婦 女 (佔 全 港 已 婚 婦 女 近 十 分 一 ), 她 們 除 了 趨 向 年 輕 化 (平 均 年 齡 不 到 三 十 歲 )外 , 學 歷 也 日 漸 提 高,當中八成達中學或以上程度。而且她們以家庭及子女為本,肯上進,肯 吃苦,自力更生能力高,可以鞏固家庭及填補香港基層就業,延續香港的拼 搏精神。加上他們熟悉內地情況及語言,可助中港經濟發展,有提升質素的 空間。 3.

為何香港要融合新移民? 現時中港交往密切,一半婚姻屬中港婚姻,這已成趨勢。而家庭團聚受

國際人權保障,是無可避免的。加上香港出生率下降,我們應善用新移民資 本,培養對香港有歸屬感的新人才。而且回歸已十年,我們應以一國態度處 理港人的內地親人,讓他們得到以團聚。反觀國內城市也已開始實施公平對 待外來工的政策,讓大家可以盡展所長,共建和諧社會。 4.

如何有效融合新移民 對於如何融合新移民,我有以下幾個建議:

一、 政策方向非以新移民單方面融入為目標,而是兩地互相取長補短。 二、 提供平等發展機會,取消區別政策,承認內地學歷及工作資歷制度。 三、 加快家庭團聚,爭取審批權,因為長期分開的夫婦必定會產生問題。 四、 加強支援兒童及婦女服務,提升質素,例如增加學生資助、改善托兒服 務以及增加適合婦女的學習及培訓。 五、 婚前婚後出入境自由及輔導服務、設立互相通報機制及服務支援站等。 六、 改善基層就業政策,創造各方面的就業機會。

6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Mainland immigrants definitely regard themselves as Hong Kong people. Hong Kong, however, does discriminate against them in daily-life encounters. This negative attitude of the community is related to the policies of the Government which took advantage of the immigrants as a source of low-cost labour in industries, but did not manage the matter properly adopting such practices as not allowing mothers to come with their children, exaggerating the number of possible immigrants and giving up its authority to control immigration. The community also tends to emphasize the negative impacts and neglect the positive influences of immigrants. Its members are realistic, welcoming only those with money.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support the immigrants. Nevertheless, many immigrants are effective learners and, given good education, may become contributing Hong Kong belongers. Six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help integrating the new immigrants: (1) adopting policy directives based on complementality between the two places; (2) providing equal opportunities (vis-a-vis recognition of Mainl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working experience); (3) speeding up reunion of families and acquiring evaluation-approving authority over immigration; (4) strengthening services to women and children; (5) setting up of pre-marriage free cross-boundary flow, advice service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upport services; and (6) providing employment at the base-level.

7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經濟轉型下的社會保障 Safety Net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方敏生女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Ms. Christine Fang Chief Executiv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s

7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內容大綱 1. 十年來的轉變和民生保障 就業市場 家庭 社會保障

經濟結構轉型下的社會保障

2. 未來的挑戰及建議

2

1

經濟轉型下的就業結構 (1/2)

經濟轉型下的就業結構(2/2) 經濟轉型下的就業結構(2/2) 不同行業就業數字 (1991、 (1991、1996、 1996、2006)

自八十年代末起,香港經歷急速的經濟轉 營,大量製造業的職位流失,相反服務業 職位則不斷增加

% 30

2 7 .2 2 4 .9

2 6 .5

25

製造業職位(,000): 製造業職位(,000):

91年 91年 768.1

96年 96年 547.8

20

1 7 .0 1 3 .1 1 1 .6 1 0 .9

15

06年 06年 325.0

1 0 .5

9 .7

10

8 .1

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000): 社區社會及個人服務業(,000):

1 5 .7

1 3 .4 1 0 .2

6 .8 2 .5

5 0

2 6 .9 2 2 .3

2 1 .6 1 8 .9

金融、 金融、保險、 保險、地產及商用服

務業職位(,000): 務業職位(,000):

91年

96年

06年

91年 91年

96年 96年

06年 06年

539.1

680.0

905.4

287.2

408.7

571.4

業 建

貿

輸 金

、 融

倉 、

庫 保

及 險

通 、

訊 地

業 產

1991

1996

業 其

1 .5

0 .8

2006

3

4

中年人士的失業問題 (1/2)

中年人士的失業問題 (2/2) 5050-59歲人士及本港整體失業率 59歲人士及本港整體失業率: 歲人士及本港整體失業率: (1990(1990-2006)

部份從事製造業的中年人士,未能被新 興的服務業吸納

% 10 8

自97年後50-59歲人士的失業率一值都高 於總體失業率

6

5 .5

4 2

4 .8

2 .2 1 .3

2 .2

1 .0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50-59歲 人 士 失 業 率

5

總 體 失 業 率

6

7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低教育程度人士的失業問題(1/2) 低教育程度人士的失業問題(1/2)

低教育程度人士的失業問題 (2/2) 小學程度或以下士及本港整體失業率 (1990(1990-2006) % 14

低學歷人士亦難以於經濟轉型中就業

12 10

小學或以下程度人士的失業率,長期高 於總體失業率,並由97年高1.1倍上升到 06年的高1.6倍

8

7 .8

6

5 .0

4

2 .5

2

2 .2

0 97

98

99

00

01

02

03

小學或以下程度

04

05

06

總體

7

8

工作零散化 (1/2)

工作零散化 (2/2) 不同年齡及教育程度人士成為臨時僱員比率 (2004)

% 8

低學歷及中年人士很多時只能從事零 散工作

6 .8

6

4 .1

4

2 .5

1 .5

2

3 .8

2 .7

2 .1

1 .5

0 .3 育

教 專

下 或 學 小

/預

以 或

歲 60

9

9

-5 50

-4 40

30

-3

9

9 -1

-2 20

15

9

0

零散工作的工作前境有欠保障,難以 成為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

從事臨時工作者, 從事臨時工作者,12個月內轉工次 12個月內轉工次 數中位數(2004): 數中位數(2004): 10次 10次 9

10

低薪在職人士數目上升

家庭支援減弱 (1/2)

基層市民工資仍然偏低,更多在職人士 月入少於4000元

在這十年間,單人、2及3人住戶的數目上升, 4人、5人及6人以上住戶的數目則有所減少

在職人士主要職業收入分佈 (1996,2006)

隨著更多人選擇獨身及更多子女與父母分開 居住,獨居及二老長者家庭數目顯著增加

% 50

4 2 .2 3 6 .1

40

3 2 .0 3 1 .3

30 20 10

2 0 .9 1 5 .9

9 .8 1 1 .7

獨居長者及二老家庭數目(,000): 獨居長者及二老家庭數目(,000):

0 少 於 4,000

4,000-10,000 1996

10,000-19,999 20,000或 以 上

2006

11

73

96年

05年

獨居

125.2

200.6

二老

94.9

136.7

1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家庭支援減弱 (2/2)

父母對子女的支援受到挑戰(1/2) 父母對子女的支援受到挑戰(1/2)

家庭住戶人數 (1996,2006)

部份父母難以給予子女全面照顧

% 30 2 4 .1

25

1 9 .2

20

24 2 2 .7

2 3.2 2 0.1

1 6.5 1 4.9

一方面,單親家庭數目,這十年間急速 上升

1 3.5

15

9 .6

10

8.2 3.9

5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父母為了糊口長間 工作,影響對子女的照顧

0 1

2

3

4

5

6+

家庭成員人數 1996

2006

13

14

低收入住戶增加 (1/2)

父母對子女的支援受到挑戰(2/2) 父母對子女的支援受到挑戰(2/2) 需要長時間工作的父母人數(,000): 需要長時間工作的父母人數(,000): 96 128.9

需要長時間工作的父親人數

在失業及在職貧窮問題惡化,以及家庭 住戶人數下降等趨勢下,低收入住戶的 數目較十年前增加

05 155.1

需要長時間工作的母親人數

26.5

47.2

總人數

155.4

202.3

父母同時需要長時間工作家庭 數目

13.4

19.0

月入少於4000元的住戶,由10年前佔住 戶數目6.7%上升至06年的9.2%

單親家庭數目(,000): 單親家庭數目(,000): 96年 96年 41.2

05年 05年 76.9

15

16

部份地區貧窮問題較嚴重(1/2) 部份地區貧窮問題較嚴重(1/2)

低收入住戶增加(2/2) 低收入住戶增加(2/2) 住戶每月收入分佈 (1996,2006) % 30

24.9 21.8

25.9 22.6 17.817.2

20 6.7

10

9.8

9.2

17.0 15.0

12.1

貧窮問題在部份地區尤為嚴重 這些地區部份人口較為老化 (官塘、黃 大仙),部份則地處偏遠 (屯門、元朗)

1996

上 以 ,0 00 或

025 ,0 0

40

39 ,9 99

24 ,9 99 015 ,0 0

14 ,9 99 0-

7, 99 9 8, 00

4, 00 0-

4, 00 0

0

2006

17

18

7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部份地區貧窮問題較嚴重(2/2) 部份地區貧窮問題較嚴重(2/2)

失業及在職貧窮對綜援制度帶來挑戰

區議會選區的貧窮及失業狀況 (2005年 2005年): 地區

收入低於平均 失業率 綜援金額住戶 (%) 比率(%)

地區

收入低於平均 綜援金額住戶 比率(%)

失業率 (%)

中西區

6.7

3.8

葵青

14.8

7.2

灣仔

3.7 4.2 3.7 4.8

荃灣

10.6

4.7

屯門

16.0

6.2

元朗

油尖旺

6.5 9.4 8.9 11.7

19.1

8.5

北區

深水土步

12.8

6.7

15.2

6.0

大埔

九龍城

15.5

6.1

8.6

4.2

沙田

12.1

5.6

黃大仙

14.1

8.2

西貢

10.8

6.0

官塘

14.8

7.6

離島

14.1

6.1

東區 南區

面對經濟轉型以及下滑帶來的貧窮問題, 領取失業及低收入綜援個案近十年不斷上 升 即使近年經濟好轉,失業綜援個案數目下 跌,但部份失業人士轉為在職貧窮,領取 低收入綜援個案的數字持續增加

19

20

領取綜援個案增加

失業及在職貧窮對綜援制度帶來挑戰 綜援個案及失業率 (96/97(96/97-04/05) 綜援 個 案 ( ,0 0 0 )

失 業 率 (% ) 9 8

最近十年間,低收入個案上升6.5倍及失 業個案上升2.7倍 60 50

7 3 7 .8

6 5

4 .8

4

隨著單親家庭數目增加,單親綜援個案 亦增長3.1倍

40 30

2 .8

3

20

2

1 8 .5

1 4 .2

1

2 .9

0

人口老化及家庭承托不足等問題,亦使 高齡老年綜援個案上升1.6倍

10 0

96

98

0

失 業 率

02

04

失 業 綜 援 個 案

06

低 收 入 綜 援 個 案

21

22

領取綜援個案增加

受助人更長時間領取綜援

領取不同類別綜援的個案數目 (1996,2006) (,0 0 0 )

180

健全成人領取綜援的時間變得更長

1 5 2 .5

160 140 120

在長期申領綜援人士中,以低學歷及 中年人士為多

9 5.1

100 80 60 40

3 8.4

2 4 .3 1 7 .2

18 .0 1 1.4

20

3 7.8 1 8.5

1 2.3

1 4.2

2 .9

6 .7

6 .0

在經濟轉型下,這些人長時間陷入失 業及低收入狀態,難以脫貧

他 其

1996

佳 欠

康 健

性 久 永

0

2006

23

24

7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綜援制度中的扶助就業政策

受助人更長時間領取綜援 健全成人領取綜援的年期中位數和個案類別: 健全成人領取綜援的年期中位數和個案類別: 1996

2004

失業

0.8

2.3

低收入

1.0

2.7

領取綜援超過三年的健全成 人年齡分佈(06 人年齡分佈(06年 (06年3月) 5 0-5 9歲 35%

為應付健全成人領取 綜援個案的增長,社 會福利署針對不同組 別的受助人,規定參 與各種就業援助計劃

領取綜援超過三年的健全成 人教育程度分佈(06 人教育程度分佈(06年 (06年3月) 高中 1 3%

15- 19歲 7% 20 -29 歲 1 2%

預科或以 上 2%

計劃目的是希望受助 人能盡快投入勞動市 場,減輕綜援對政府 的壓力

3 0-3 9歲 10%

4 0-4 9歲 3 6%

初中 23%

小學或以 下 62%

健全成年人: 健全成年人: 自力更生計劃 深入就業援助計劃 青年: 青年: 走出我天地計劃 單親家長: 單親家長: 欣曉計劃 欣曉計劃

25

26

未來的挑戰及建議

未來的挑戰及建議 建議: 建議: 必須為現時的低技術勞工,制訂更完善及長遠的培 訓政策,讓他們可持續地增加人力資本

挑戰一: 挑戰一: 低技術勞工難以投入勞動市場

發展二元經濟,扶助如環保工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 藉此增加低技術工人的就業機會

隨著香港經濟轉型,低技術勞工將更難 投入勞動市場,他們將繼續面對嚴重的 貧窮及失業問題

低技術勞工在勞動市場缺乏議價能力,因此應實施 最低工資,以減少在職貧窮 針對部份地區貧窮及失業問題,重新檢視城市規劃 和重建計劃,推動社會企業在社區製造就業機會, 並為居住遍遠地區的有需要人士提供補助

27

28

建議: 建議: 挑戰二: 挑戰二: 家庭解體, 家庭解體,從家庭成員中得到 的支援不足

設立家庭事務委員會,並對各項政府主要政 策進行家庭影響評估,確保政策不會對家庭 造成負擔

隨著普遍家庭成員數目不斷減少,獨居、 二老的家庭數目不斷增加,家中成員難以 得到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援,而單親家庭增 加,父母的工作時間增長,亦使家中子女 得不到足夠的照顧

鼓勵僱主為僱員提供家庭友善的工作環境, 例如制定標準工時,為男性員工提供侍產假, 僱主為員工提供有質素的兒童照僱服務等 建立社區互助環境和專業的家庭支援服務, 以加強和補足家庭的功能和抗逆力

29

30

7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建議: 建議: 檢討現時的綜援制度,增加受助人的工作意欲 和誘因

挑戰三: 挑戰三:期領取綜援健全人士增多

改善現時的就業援助計劃,例如盡早了解受助 人不同程度的就業障礙而提供針對性支援,為 就業服務的員工提供就業支援訓練等

部份人士由於長期失業或在職貧窮,而需 長期領取綜援,為政府財政帶來沉重壓力, 而現時為這些人士而設的就業援助計劃, 並未能使他們成功就業,脫離綜援網

建立多方援手的保障制度,使到受助人不會因 害怕一旦脫離綜援網便失去一切生活保障,而 不敢投身工作 制定最低工資時,金額應參考綜援標準

31

32

挑戰四: 挑戰四:港人跨境就業為公共財政及服務帶來 挑戰 香港勞動人口在內地工作的比率不斷上升,由 1995年的 4 .2% (122,300人),上升至 2005年的 7.2% (237,500人)。一方面,部份人改為於內地 納稅,但他們對本港的公共服務仍有需求,從 而增加了本港的公共財政壓力。另一方面,跨 境就業亦造成家庭長期分隔等問題,帶來了新 的社會衝擊

建議: 建議: 盡快對跨境就業的現象進行研究,評估跨境就 業對公共財政及社會的影響,並制定措施,為 有需要的跨境就業人士及其家庭成員提供支援

33

34

挑戰五: 挑戰五:人口老化為長者入息保障帶來 壓力

建議: 建議: 盡快制定為各個階層長者提供全面保障的老 年入息保障制度

本港65歲以上人口將由2005年佔總人口 的12.1%上升至2033年的26.8%。然而, 貧窮問題一方面使低收入成年人士難以 為退休生活作儲蓄準備,另一方面減弱 他們供養父母的能力。此外,家庭人數 減少亦影響家庭對長者的承托

從新強調家庭照顧長者是重建家庭關係的重 要一環,並加強社區支援服務,令家人不再視 長者為家庭負累

35

36

7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摘要 香 港 10 年 來 經 濟 結 構 轉 型 , 形 成 了 一 群 低 下 階 層 。 這 階 層 對 建 構 社 會 和 諧有否帶來衝擊? 10 年 來 就 業 市 場 的 轉 變 , 帶 來 了 中 年 、 低 學 歷 和 低 技 術 人 士 的 失 業 困 境 和 社 會 分 化 問 題。香 港 目 前 的 經 濟 是 50 年 以 來 最 好,但 仍 有 一 班 人 情 況 愈 來 愈差。家庭作為個人支援和最後防線都面對挑戰,單人及二人家庭、獨居及 二人長者家庭數目都上升,使家庭支援減弱,家庭收入下降和工作時間增長 對長幼照顧帶來了危機。領取綜援個案增加,其中高齡老人和單親家庭個案 的增長率最高,他們都是真正需要社會幫助的一群,因為失業及在職貧窮而 領 取 綜 援 的 人 士 10 年 來 不 斷 上 升,而 且 領 取 綜 援 的 時 間 變 得 更 長;他 們 大 部 份是中年、低學歷和低技術人士,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幫助他們,但成功與否 還要視乎市場有沒有適合他們的工作。 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前題下,以上的社會衝擊和挑戰是否就是我們常說需 要處理的深層次問題?它們帶出了很多疑難,不單涉及政策,也是政府角色 的問題;這些挑戰是否祇是個人的問題?是否值得社會幫助的問題?還是社 會整體要和諧就需要集體找尋解決方法的問題?

7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he economic restructure of Hong Kong in the past ten years has given rise to a group of lower-income class people. Does this group cause negative impacts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Changes in the employment market in the past decade have brought unemployment to a group of middle-age, low-education and low-skilled people and have created social disintegration. The present Hong Kong economy is the best in 50 years;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a group of people is getting worse. The role of the family as a support to individuals and the last defense line is facing challenges. The numbers of households of single-member and two-member and the numbers of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or as couples are increasing. They reduce the role of family support. Decrease of household income and lengthening of working hours cause a threat on care for elderly and children. The number of Comprehensive Social Security Assistance (CSSA) cases has increased, the highest rate being in the categories of old age and single parent. They really need the help from society. The CSSA recipients who are unemployed and have low earnings have been increasing in these ten years. And their time of receiving CSSA becomes longer. Most of the recipients are middle-age, low in education level and low-skilled. The government has many measures to help them; however, success depends on whether the job market can supply suitable jobs. Under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re the above social impacts and challenges what we usually say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s needed to be solved? The impacts and challenges bring out a lot of issues. These do not only relate to policy but also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re they only problems of the individuals? Is it worthy of help from society? Or, do we need join han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7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香港的自我認知:錯覺、假命題、滯後意識 Knowing HK: Twisted Views, False Premises, Delayed Awareness

陳冠中先生 資深文化人

Mr. Chan Koon Chung Writer and media consultant

8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我想說說香港自我認知的三個誤區,一個是錯覺、一個是假命題、一個 是滯後意識。 1.

錯覺 這個錯覺是一位大陸朋友提醒我的,他來了香港十幾年,在商界做事,

他一直想說服我:香港其實比中國更中國!你看,香港警察叫做差人,派出 所叫差館、衙門,好像還在清朝。加上香港有許多活的傳統慶典,一些中國 節日還是法定假期,這些內地都不如香港。本地的社會學家說香港的特點是 低度整合社會和家庭主義,正說明香港保留了很多中國社會的成份。更不說 民間的鄉規民約如新界物業傳子不傳女尚受到認可,香港的黑社會文化比大 陸更流行、更有歷史傳承。 我 這 位 大 陸 朋 友 並 沒 有 全 錯。我 們 在 小 學 中 學 還 讀 過《 論 語 》、《 孟 子 》、 《莊子》,並背過唐宋詩詞和文言文,跟內地情況不一樣。一位中國社會科 學 院 的 朋 友 告 訴 我,她 1947 年 出 生,53 年 上 小 學,一 直 到 了 中 學 畢 業 都 沒 有 讀 過 《 論 語 》 、 《 孟 子 》 、 《 莊 子 》 。 我 們 知 道 60 年 代 有 文 革 對 中 國 舊 文 化 的 清 洗 , 70 年 代 還 批 孔 , 要 到 了 90 年 代 中 , 國 學 才 受 重 視 , 可 以 說 有 三 、 四十年,幾代的大陸人很大部份沒有在基礎教育時期正式學過中國經典。所 以,近年中央電視臺一個講演《論語》的節目會引起轟動,很可能是因為幾 代 觀 眾 對 《 論 語 》 並 不 熟 悉 。 90 年 代 臺 灣 漫 畫 家 蔡 志 忠 的 莊 子 漫 畫 集 在 大 陸 出版,反晌也很大,很多讀者說以前不知道莊子這麼有趣。 說大陸人一定比香港人在方方面面更有中國文化,或許是有點錯覺成 份。香港人不應妄自菲薄,我們的中國底蘊也不弱,包括壞的方面與好的方 面。 不過,我不會同意一面倒的說香港比中國更中國,因為香港人對當代中 國的認識是遠不及大陸人的。除了當代的人文地理外,更有一種特殊的當代 文化是香港人陌生的,我稱之為國家文化。這個國家文化是由共產黨人啟動 的 , 在 49 年 前 已 在 各 根 據 地 如 延 安 慢 慢 成 形 , 49 年 後 通 過 國 家 的 力 量 變 成 國家文化,早期往往是對蘇聯“老大哥”的模仿,後來發展出中國自己的特 色,成為當代大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國家文化不等於民族文化,它有傳 統中國文化的成份但亦混雜了許多現代與外來的元素。它也不相同於晚清以 來的各式救國文化。這裏所說的國家文化是共產黨人建構的。內地人士經常 簡稱國家文化的載體為“體制”、稱其衍化為“國情”,內裏有許多潛在規 則,外人一時間不容易弄清楚。對這個國家文化,很多香港人的確是不太熟 悉的。

8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所以,當香港特區高官、政治人物及社會賢達叫香港人多理解中國、多 學習中國文化的時候,不管是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他們也等於在叫大家學 習這個國家文化。香港人之中最早瞭解國家文化的大概是在大陸做生意的商 人和專業人士,現在好像特區高官也有點掌握國家文化了。 當然,大陸的國家文化並不是鐵板一塊,它也在慢慢演變。 至於當代的中國人文地理,香港人知道多一點、興趣大一點確也是應該 的。 至於當代的中國歷史,在大陸祇有一個官方版本,我建議港人多參考不 同的觀點,這樣才對得起訊息自由的香港。 至於傳統中國文化,香港人故然可以多學,大陸人則更應補課,而且每 一代都要重新學習。 2.

假命題 近年住在北京,常聽到有人問別人,你是哪裡人?有人回答說是河南

人、廣東人、上海人、天津人,從來沒聽過有人說:我是中國人。難道他們 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當然不是。祇是說明一、所有問答都是有語境的, 要看你怎麼問法;二、中國的身份與地方的身份是可以並存的而不是非此即 彼的。 可是在香港,有一些社會科學家做統計調查,在同一條問題中,要你確 定其中一個選項:你是香港人、中國人、中國香港人、還是香港中國人? 這樣的問法,結果每一個選項都有人挑選。 如果拿這樣的問題去上海、北京、成都,問成都人你是成都人還是中國 人,祇准挑選其一,也可能各有人選,結果讓人吃驚。 本來是可以相容、並不是互相排斥的選項,硬放在一條問題裏,要大家 做一個選擇,其實就是在製造社會分化。 香港的一些社會科學家,用貌似客觀的社會科學方法及語言,在香港製 造了一個假命題,並因此人為的製造、加深及延續了社會的分化和對立。 偏偏香港有兩派政治人物喜歡利用這樣的調查: 一 派 說,你 看,香 港 回 歸 這 麼 多 年,還 有 這 麼 多 人 不 承 認 自 己 是 中 國 人 ,

8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說明中國不能相信香港人。 另一派說,你看,香港回歸這麼多年,還有這麼多人不承認自己是中國 人,說明香港人不願意認同中國。 兩派政治人物互為鏡像,利用分化香港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論據則基 於社會科學家營造的一個假命題。 我多次在香港用中文演講的時候,會問在場的人士一個問題:有誰不承 認自己是中國人的,請舉手?從來沒人舉手,祇有一次有個年輕人舉手說他 是馬來西亞人。 以我這些不科學的調查,我會說香港華人都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又因為 絕大部份香港人是華人,所以我的結論是回歸後香港不存在國族認同問題。 但為什麼我的不科學調查結果,跟社會科學家的調查結果會差距這麼 大?我相信要檢討的是社會科學家。 其實祇要社會科學家把問題分成兩條,結果就會完全改觀: 第一條是:你承認你是中國人嗎? 第二條是:你承認你是香港人嗎? 我相信,兩條問題回答承認的比例都會很高。 重複一遍:中國人和香港人的身份本來就是並存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 祇是香港的社會科學家用謬誤的方法硬製造了身份撕裂。 最近,又有社會科學家做調查,問香港人喜歡回歸前還是回歸後?本 來,常 識 告 訴 我 們,任 何 時 間 任 何 地 方,都 會 有 人 喜 歡 七 十 年 代、八 十 年 代 、 九十年代或現在,現在社會科學家故意用回歸做分期,其實是陷香港人於不 義。 3.

滯後意識 過去二十多年,香港人的主流價值觀中,親中與民主的成份都加重了。

這兩種訴求的互動和張力,很微妙的共同成就了回歸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的局面。缺了其中一種,或向其中一種一面倒,就沒有了彼此之間的制約, 情況恐怕祇會比現在更壞,因為若果人人都過度聽話,實教人很難“忍手” 不伸手過來,甚至會有聰明人開大門發邀請函,但若過份不聽話,則會出現

8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高度敏感的局面,引起過度反應。兩種情況都可能顛覆掉高度自治。所以港 人應該感謝兩邊固執己見的熱心人和積極份子,因為他們的同在,產生的平 衡效果符合了香港最優化的利益。 不 過 我 們 可 以 想 像,到 了 親 中 與 民 主 的 訴 求 就 如 法 治 和 自 由 成 為 香 港 的 主流價值的時候,在珍惜和不斷維護之餘,親中與民主作為對立化的爭論議 題 反 而 會 淡 出 。 這 對 香 港 是 好 事 , 因 為 97 前 後 許 多 政 治 紛 爭 和 社 會 對 立 , 往 往是源自這兩大爭論。 這幾年更多港人親中。這是順理成章的,不親中親誰?我相信,以後絕 大部份的政治人物都是親中的,親中與否將不是一個對立的選項,因此不必 再成為一個分化性的政治議題。 同時,普選按《基本法》實現後,反對普選就是反對《基本法》,因此 贊成或反對普選,以至加快或延後普選,也不再是政治爭論焦點,到時候所 有政治人物都成了民主派,民主也不再是個正面或負面的標簽。 回歸十年後,親中與民主兩個訴求其實已相對比以前穩固,故此它們作 為政爭議題也都快將完成歷史任務,可以攜手鞠躬,光榮退出香港的政治舞 臺。 所以,當一些媒體還在炒作民主與親中這兩個議題、當一些政治人物為 了頭上的光環或為了向港人傳達天意的特權而繼續利用這兩個議題作為政治 本錢的時候,他們要知道現實跑得快,他們的意識快要滯後了。而更重要的 是,很多香港人的意識早已超越了這兩個議題。 拜《基本法》之賜,香港終於循序漸進到了超越過渡期、進入正常期的 契機。現在是協商的時候。結束不必要的對立議題,剩下共識的成果,肯定 有利社會和諧,讓港人能專注克服迫切的內部問題,共同迎接未來的挑戰。

8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areas of mistakes that Hong Kong people tend to make in their self-awareness: twisted views, false premises and delayed awareness. A major twisted view that Hong Kong people hold is that they are not as in touch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their counterparts in Mainland China. The reality is quite the opposite. From a social structure that is family-based to the declaration of various Chinese festivals as official holidays and the inclu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in school syllabus, one can easily find remna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Hong Kong. What people in Mainland China know more about is the present-day China and the culture that has developed unde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It is in these areas—not jus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that Hong Kong people should push themselves to learn more about. Moreover, some studies about the self-awareness of Hong Kong people are based on the false premise that the identity of being a Hong Kong person and that of being a Chinese are mutually exclusive. Unfortunately, some politicians like to quote this type of surveys that force participants to pick only one of the few options (as if it does not make sense to pick more than one) and capitalize on their differentiating aspects for political purposes. Politicians also like to divide themselves as either pro-democracy or pro-China. However, it is natural for Hong Kong people to be increasingly pro-China after Hong Kong’s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ainland. As Hong Kong becomes more democratized under the Basic Law, universal suffrage would no longer be the subject of political debates, and “democracy” would no longer carry any positive or negative connotations. When politicians and the media exaggerate the rift between the pro-democracy and pro-China camps, they are not catching up with reality. More importantly, many Hong Kong people have already moved beyond being either pro-China or pro-democracy. Under the Basic Law, Hong Kong is now moving past its transitional period into a period of compromise. Only by avoiding unnecessarily polarizing terms can the society grow more harmonious and be prepared for future challenges.

8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第四節專題討論

殖民地統治的正反經驗 Panel Four

Experience from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主持:葉健民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

Moderator: Prof. Ray Yep Associate Professor, Dept. of Public & Social Administration, City University of HK Research Director, SynergyNet

8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邁向強勢管治的弔詭 ─ 公民權何去何從? Governance without Democracy: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zenship in Hong Kong

谷淑美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

Prof. Agnes Ku Associate Professor, Social Sciences Division,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8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Citizenship (公民權) 公民權) Governance without Democracy –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izenship

• Citizenship (rights)  Equality  Social Integration (社會共融) 社會共融)

Civil Citizenship Political Social Citizenship Citizenship

邁向強勢管治的弔詭 ─ 後九七公民權何去何從? 後九七公民權何去何從?

• Contradictions within capitalism: Freedom (civil citizenship) social inequality

• Resolution in Western experience: Extension of citizenship (political & social citizenship) - Marshall

1

Governing Strategy in Colonial HK Before the 1960s:

Governing Strategy in Western Societies (1950s-1980s)

(suppression of civil, political & social rights)

system of political democracy (political citizenship)

Market(+)

(-)

Class Inequalities

Market

Governance

idea of social equality (social citizenship)

(+) Class Inequalities

(+)

Colonial Governance

• Outbreak of the mass riots in 1966 • The market was NOT counter-checked by citizenship. Did the system work?

The market was counter-checked by a strong institution of citizenship under the government. 3

4

HK in the 1960s-70s Market

(+)

HK in the 1980s-90s

Governance by social consensus Class Inequalities

(-)

Market

Governance

Class Inequalities

Governance by corporatism

Governance

Governance by Corporatism:

Governance by Social Consensus

To broaden the political franchise by incorporating a

The government mobilized public consent to its rule

rising social class ( middle-class professionals) into the polity without introducing full democracy – to achieve institutional consensus from within a corporatist framework.

through social means without opening up the polity for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weak political citizenship).

Social welfare vs. social rights Did it work? Yes, to a large extent. (Tensions: social

Weak political citizenship

movements on issues of class inequalities)

• Will

2

Skewed towards the business elites & the middle-class professionals 6

the same strategy work today? 5

8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Market

Polity

(Market logic: reinforced under global neo-liberalism e.g. privatization)

(corporatism with limited direct elections)

Poising for “Strong” Governance after 1997 Irony: an assertive (commandist) but ineffective government

Legitimacy Conflicting Scope of politics problem Class (accountability) demands Directive inequality on reduced government increased government

– Commandist: authoritarian AND directive (prone to great intervention due to increasing political conflicts & the imperative fo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global economy) – Ineffective: lack of democracy (political citizenship), lack of consultation etc.

Civil Society (increasing interest & rights claims e.g. democracy) 7

8

Contradictions: • Between capitalism & citizenship • Between citizenship & governance

9

8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今天我的焦點會放在管治模式的有效性上,從公民權利的發展,看香港 過去到今天的管治模式所造成的平衡或失衡的狀態。 公民權利強調人與人之間應享有平等的權利,所以它為社會的融合提供 了 一 個 平 等 及 共 融 的 基 礎,這 是 一 個 在 1 8 世 紀 西 方 國 家 回 應 資 本 主 義 制 度 發 展 而 衍 生 的 一 種 制 度 。 而 且 它 本 身 有 不 同 的 因 素 , 包 括 civil citizenship (強 調 自 由 ),p o l i t i c a l c i t i z e n s h i p ( 強 調 政 治 參 與,特 別 是 民 主 參 與 ),s o c i a l c i t i z e n s h i p (強 調 平 均 分 配 社 會 資 源 )。 這 幾 個 因 素 之 間 有 一 些 張 力 , 特 別 是 在 資 本 主 義 的發展中,由於祇是側重自由的發展,無可避免地產生社會不平等的問題, 所 以 在 資 本 主 義 的 制 度 內,會 產 生 一 些 內 在 矛 盾,導 致 制 度 不 能 穩 定 地 運 作 , 而 公 民 權 利 可 提 供 一 個 平 衡 發 展 的 基 礎 。 例 如 : 以 19 世 紀 及 20 世 紀 西 方 的 發展為例,社會延伸公民權利去達致政治及社會資源平均化,西方國家在二 次大戰後的三、四十年間,基本上是向着福利國家的制度發展。同時,他們 發展了民主制度,由於公民權利得以發展,市場經濟所產生的階級不平等問 題得以制衡。 民主制度的參與提供一個平台,讓不同階級和界別的人士可以嘗試破解 社會不公平的問題。至於民主制度能不能夠落實,則視乎意識形態的發展。 公民權利的三個因素的發展,可以將制度維持在一定程度的平衡狀態。當制 度失衡的時候會產生社會矛盾,而它的爆發則有很多原因。 回顧香港的歷史,六、七十年代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政府在六十年代 容 忍 自 由 市 場 發 展 , 推 行 一 個 laissez faire 的 政 策 。 另 一 方 面 , 殖 民 政 府 的 管 治 基 本 上 沒 有 推 動 、 甚 至 壓 抑 公 民 權 利 的 發 展 。 1966 年 爆 發 大 規 模 社 會 暴 動 反映出民間積壓的不滿,觸發點是一個關於社會民生的問題。其後政府亦不 是 企 圖 引 進 民 主 制 度 , 而 祇 是 嘗 試 以 g o v er n m e n t b y s o c i a l c o n s e n s u s 來 應 付 制 度的失衡。 Government by social consensus 是 透 過 一 系 列 社 會 改 革 措 施 而 達 至 管 冶 , 並不是建立或發展一個民主機制。從推行福利、教育等各方面的改革,企圖 凝 聚 社 會 的 向 心 力,加 強 政 府 的 認 受 性。在 當 時 來 說,雖 然 社 會 有 不 少 紛 爭 , 但市民普遍都覺得這些政策的效果不錯。 究竟八十年代或以後,香港政府在管治策略上有沒有改動?整個社會形 態有甚麼新挑戰?同樣的管治架構是否仍可以應付? 八 十 年 代 對 民 主 發 展 來 說,出 現 了 一 個 契 機。這 不 是 由 社 會 矛 盾 所 引 發 , 而是殖民政府作“去殖”的一個準備。當時政府的藍圖主要靠一個功能界別 的選舉去支支撐着,我們所理解是一個社團主義式的框架

90

(government by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corporatism), 它 的 邏 輯 是 , 在 不 必 引 進 全 面 普 選 的 情 況 下 , 擴 大 政 治 的 選 舉 權來吸納日益壯大的中產專業人士。政府希望透過凝聚建制的共識,加強政 府的認受性。這個架構較以前的管治模式更能擴大民意的基礎,在某程度上 會有效,但代價就是政治公民權沒有得到充份發展。時移勢易,政府面對的 問題日益複雜,同時市民對爭取自己政治權利的意識亦有所提高,這種以社 團主義的架構來凝聚建制共識的方法,其有效性及認受性都備受質疑。 今 天,我 同 意 很 多 問 題 不 是 源 自 97 回 歸 之 後,而 是 由 於 從 八 十 年 代 到 今 天,經濟、政治和管治都正在轉型。整個社會都在改變中,但政治制度就追 不上這些改變,爭取公民權益的訴求日益增加,選舉政治的制度將不同階層 的利益動搖,因此,政府不得不作出更多的干預來協調利益。 回歸後,政府欲建立強勢管治的姿態,在不同領域上變得更主動進取。 例子有「八萬五」,既沒有貫徹執行,亦沒有向公眾解釋或諮詢,祇靠指令 去行事,最終招致整個政策難產。 政府的介入增加,但介入缺乏民主制度的支持,因而變得相當獨斷,結 果不能成效。除了「八萬五」外,西九龍藝術區亦有同樣情況,政府強行推 動政策,結果招致失敗收場。 在九十年代,選舉制度的引入在建制內加重了政府的壓力,政府的認受 性 同 時 備 受 挑 戰。所 以,非 常 無 效 率 的 政 府 制 度,加 上 資 本 主 義 制 度 全 球 化 , 以及新自由主義衝擊下,社會內部矛盾更加劇烈。 現在不論是經濟或政治制度,我們看見政府根本沒有辦法去應付日益複 雜 的 問 題 , 結 果 爆 發 了 2003 年 7 月 1 日 的 大 遊 行 。 當 時 的 遊 行 固 然 是 關 於 市 民 對 《 基 本 法 》 第 23 條 的 不 滿 , 但 從 宏 觀 角 度 來 看 , 其 實 也 反 映 了 資 本 主 義 與公民權之間的矛盾,揭示公民權與指令性管治之間的矛盾。 總括來說,一方面我們一直環繞着關於“大政府”與“大市場”的辯 論,其實在忽略公民民主權問題的同時,公民民主權的訴求正重新設計現在 的政治制度,將政治制度變得更加有效,並協助民眾參與及提高民主管治素 質的要求。現在有很多研究正向着這個方向邁進,探討如何提高整體管治素 質。我們需要設計一個制度,能讓不同聲音都有一個公平的平台去表達,而 且有效地在制度內得到落實。所以,我們今天需要面對的是一個實質的管治 問題,亦是一個概念、理念的問題,即是平等的政治權利。當中所需的是公 民權的新構思,這亦關乎管治、問責及參與的新制度安排。

9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Citizenship emphasizes equality among people and provides the basis for social integration. It comprises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civil citizenship (freedom), political citizenship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social citizenship (equ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However, the capitalist society has emphasized only the freedom of development, hence creating social inequality. Contradictions have lead to instability. The market can only be counter-checked by a strong institution of citizenship. In Hong Kong, even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mass riots in 1966,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only mobilized public consents to its rule through social means (welfare and education) without opening up polity for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broadened the political franchise by incorporating the middle-class professionals into the polity without introducing full democracy. The system was skewed towards the business elites and the middle-class professionals. The post-1997 government is assertive but ineffective. It is ineffectiv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democracy and lack of consultation. The 1st of July parade in 2003 was of course a reflection of the people’s discontent with the HKSAR Government’s attempt to legislate for Provision 23 of the Basic Law, but also reveal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apitalism and citizenship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itizenship and commandist governance. Today, aspiration for citizenship is shaping and enhancing the governance of Hong Kong.

9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港英時期的社會改革軌跡 Trajectory of Social Reform: Role of London Revisited

Prof. Alan Smart 加拿大卡加利大學人類學教授

Prof. Alan Smar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9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Colonial legacies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 10 years after 1997, the paths formed in the decade after WW II are still having a major impact on HK in 2007, but the impacts of the legacies are often tangled and unexpected

Trajectory of social reform: Role of London revisited

• I’ll suggest some links between fires in squatter settlements, internal security concerns, public housing, recent protests and governmental reluctance to rapidly liberalize the border with the rest of China 2

1

Colonialism’s biggest gift

The Shek Kip Mei myth

• The only significant social welfare program in Hong Kong between 1945 and 1970 was Resettlement (536,000 resettled between 1954-63)

• The official account has become that it was a humanitarian response to a single great disaster on Christmas Eve 1953 that left more than 50,000 people homeless

• Overall, public housing was the main welfare benefit offered to the HK people

• But there were huge fires before 1953, and the initial response to SKM wasn’t the Resettlement Estates

• Why did a laissez-faire government beg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housing on a massive scale? 3

4

Not a welfare program?

The utility of the SKM myth

• Most academics reject the explanation that squatter resettlement was done out of concern for the fire victims or squatters

• Serves to preserve another crucial myth, the policy of 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or laissez-faire

• Gov. also denied this at the time

• The story is that the housing crisis of the 1950s resulted from refugees, poverty and the inability of the private sector to provide affordable housing; intervention sparked by the disaster resolved a market failure

• David Faure’s alternative: covering up compassion

5

6

9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Alternative paths: Letting New Kowloon villagers build

• My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housing crisis was actually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a government failure • Legco debate in 1947 – Unofficials blamed government obstacles to land and housing development • Centrality of gov. in all land administration 7

8

1997

Centrality of real estate in Hong Kong’s political economy • Rather than a response to market failure, squatter resettlement & public housing were a further increase in gov. role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land • One result : unofficial high land price policy • Another: prominence of large real estate developers in HK’s economy and politics

• The property market crash has preoccupied post-1997 policy choices

• Link back to real estate nexus, to leave time to move forward to post-1997 ‘collusion’

• Attempts to support it encouraged support to developers such as Cyberport

9

Reluctance to liberalize border due to fear of price convergence resulted in loss of synergy opportunities

10

People power? • Widespread public distrust of the tycoons and SAR gov’t support for them has lead to a series of important protests

11

12

9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Link REIT

West Kowloon

13

14

Hung Hom Peninsula • Part of broader efforts to reduce the size of the public housing sector, particularly the Home Ownership Scheme

15

9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The paths formed in the colonial rule in Hong Kong in the decade after World War II are still having a major impact on HK in 2007, but the impacts of the legacies are often unexpected. There are many explanations for the laissez-faire Colonial government’s beginning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housing on a massive scale after the Shek Kip Mei fire in 1953: My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housing crisis in the 1950’s was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a government failure in providing sufficient land to the private sector and developing affordable housing. Public housing that followed further increased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role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land,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official high land price policy and the prominence of large real estate developers in Hong Kong’s economy and politics. In the past decade, the property market crash had preoccupied post-1997 policy choices. The SAR Government attempts to support property developers (e.g. Cyberport) were seen as collus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property developers. The SAR Government’s reluctance to liberalize the border was interpreted as fear of convergence of property prices on two sides of the border. Because of these, there is widespread public distrust of the tycoons and the SAR Government support for them has lead to a series of important protests, for examples, the setback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Kowloon, and the slow-down in the listing of REIT and the sale of Hunghom Peninsula to private developers.

9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摘要 殖 民 地 政 府 自 二 次 大 戰 後 在 香 港 形 成 的 管 治 軌 跡 對 2 0 07 年 的 香 港 仍 具 影響,但該些影響多是意想不到的。 向 來 奉 行 自 由 主 義 的 殖 民 地 政 府 為 何 在 19 5 3 年 石 硤 尾 火 災 後 開 始 大 規 模 提 供 公 共 房 屋 ? 學 者 有 不 同 的 解 釋 。 我 的 研 究 顯 示 , 19 5 0 年 代 的 房 屋 問 題 很大程度是因為政府沒有向私人市場提供足夠的土地供建築市民可負擔的房 屋。隨後的公共房屋計劃進一步鞏固殖民地政府對土地管理的角色,逐漸形 成非正式的高地價政策,以及大型地產發展商在香港的經濟和政治領域的顯 著地位。 在 過 去 10 年 , 房 地 產 泡 沫 爆 破 對 社 會 的 影 響 主 導 了 97 年 後 政 府 的 政 策 考 慮 。 特 區 政 府 支 持 地 產 發 展 商 (例 如 : 數 碼 港 ) 的 舉 措 , 被 視 為 官 商 勾 結 ; 特區政府不斷推遲開放邊境,被演繹為“政府擔心邊境兩面樓價會拉近”。 因此,形成社會上有一股對大商家的不信任情緒,特區政府對大商家的支持 曾引起一連串的抗議,例如:西九龍發展計劃的挫折、領匯上市和出售紅灣 半島的阻延等。

9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政治精英的構建 Formation of Political Elites: Reproduction or Circulation?

李鵬飛先生 時事評論員 港區人大代表

Mr. Allen Lee Current Affair Commentator Hong Kong Delegate to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9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對 香 港 人 來 說 , 1 9 97 年 之 前 的 殖 民 地 統 治 好 像 是 沒 有 問 題 , 主 要 原 因 是 居住在香港的中國人接受了殖民地的統冶,當時大部份人都是大陸新移民, 他們大量移民到香港建立了香港的社會架構。他們來之前已知道到了香港受 英國統治,要接受英國委派一個港督來管治他們,所以從來沒有人嘗試挑戰 港督的管治權力。在這個情況下,港英政府十分聰明地給予香港人極大的自 由度,亦給予法治。當時雖然沒有民主,但並沒有人投訴。 1981 年 , 我 以 立 法 局 議 員 身 份 往 香 港 大 學 演 講 , 講 題 是 關 於 港 英 政 府 應 給 予 香 港 人 選 舉 權 (例 如 : 選 舉 立 法 局 議 員 )。 當 時 的 港 督 麥 理 浩 勳 爵 認 為 , 這些言論具煽動性,並下令禁止我再發表這些言論。但當英國政府知道要在 1997 年 從 香 港 撤 退 的 時 候 , 他 們 開 始 希 望 香 港 民 主 化 。 大 家 都 知 道 中 國 政 府 以談判方式承諾給予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但香港的普羅大眾並沒 想到原來祇是以小圈子選舉形式來選出管治香港的港人。 怎樣去組成一個團隊去為香港服務?香港人期望有選舉權,但祇能選出 一半的立法局議員,因為有太多利益集團的關係,很難取消功能組別,每位 功能組別議員都背負着利益集團的利益,為業界服務,他們並不能代表全部 市民的意願。 功能團體是怎樣選出來的?這其實是夏鼎基爵士的主意。他認為,在委 任各行各業的精英進入立法局之前,先委任他們到不同的諮詢委員會任職, 但 很 多 政 務 官 (A O )去 評 核 他 們 的 表 現 , 表 現 好 的 會 被 推 薦 成 為 立 法 局 議 員。功能組別原本的構想祇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而已,但沒想過到了今天, 功能組別仍然存在。 而行政局在香港的權力架構中,成員會經過嚴格篩選。由於港督是由英 政府委派而來的,他們不懂看中文報章,不了解基層及社會人士的訴求及想 法,需要依靠行政局提供意見及分析,被接受的意見會成為政策。 但 是,為 甚 麼 現 在 政 府 的 管 治 這 麼 困 難 ? 首 先,培 養 政 治 精 英 難 度 很 高 。 市民透過選舉選擇了認真地想參政的人,但當選的政客並沒有很大的權力, 這也解釋了為甚麼現今的立法會議員感到十分沮喪。另一個問題則是怎樣去 培養政治精英。特首曾蔭權先生所領導的新班子以公務員為主,他們害怕政 黨,不接受政黨政治及不肯成立執政聯盟,反而採取「舖舖清」的策略,即 是當政策效果不理想便立刻收回,例如推行銷售稅大受反對,諮詢期未完便 自行收回。 民 望 高 企 是 中 央 政 府 揀 選 曾 先 生 為 特 首 的 唯 一 原 因 。 在 2005 年 3 月 , 不 少人大代表都表示不相信曾先生會成為特首,看到曾先生輕鬆地吹口哨後才

10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改變想法。 精英政治的構建有重重的困難。應該由政黨培養政治精英而不是由政府 培養。且看現今大部份高官,有誰不是做得一團糟?原因是他們都不曾受過 政黨的洗禮。 問責制失敗的原因在於沒有龐大的政治力量支持作後盾,令問責局長很 難做好他們本身的工作及職責;所以,除非有政黨參與,問責制是很難取得 成功。 要培養政治精英,就應該由政黨開始,因為參加政黨的人才會有興趣參 與政治過程。透過參加選舉會令人學懂謙卑,知道以民為本,為人民服務。 彭定康在香港比其他港督成功的原因是他在英國已完成政治洗禮,反觀其他 歷任港督,全部都是以外交官身份受委任而未經歴過政治的洗禮。 最後,我要強調的是,政治精英一定要從政黨開始。雖然現今中央政府 不接受政黨政治,但將來實行特首及立法會議員普選時,中央政府不得不在 香港實行政黨政治。祇是中央並不想這麼快實現,因為不知道選了一批議員 出來後會否與中央對抗。所以我們要明白北京領導人的心意。

10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Hong Kong in its colonial times was relatively stable because many Chinese people in Hong Kong were new immigrants from the Mainland who had long accepted that they would be ruled b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before settling down, so no one complained about the lack of democrac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promised that “Hong Kong people would rule Hong Kong” and that “Hong Kong would enjoy a high degree of autonomy”. It was not expected that “Hong Kong people”, who rule Hong Kong, would only be elected by a small circle of people. It is difficult to let go of functional constituencies now as many different sectors / groups have vested interests in them. The idea of functional constituency was brought up by Sir Philip Haddon-Cave, who believed that elites from various sectors should be appointed to the various consultative committees before being appointed 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This idea was originally planned only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it was a surprise that it still persists after Hong Kong’s reunification with the Mainland. The idea of the Executive Council originates from the Colonial Governor's need for someone who understands the local people. It is supposed to comprise carefully selected local political elites. It is, however, extremely difficult to nurture a group of political elites. Those who have to go through elections are usually keen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se elected legislators currently lack real power. Besides, Donald Tsang and his current team of civil servant Principal Officials are afraid of political parties. By avoiding party politics, however, the Principle Officials accountability system lacks political support. Most of today's government officials lack political skills because they have never been involved in political parties. To cultivate a new generation of political elites, we must start from political parties. Only those who are involved in political parties are passionate enough, and only through elections can officials learn to be humble and to always think for the peopl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eventually accept party politics when there are direct elections for both chief executives and legislator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delaying direct election of all legislators because of its worry that those opposing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ill be elected to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10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殖民地統治下的自主性 Autonomy under Colonial Rule

Prof. John Carroll 香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Prof. John Carroll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0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We're here today to reflect upon ten years of reunification. But this means more than looking at the ten years since July 1, 1997. It also means looking at what happened before July 1, 1997. What kind of government did Hong Kong have? What did this mean for colonial Hong Kong? What does it mean for post-colonial Hong Kong? Today I'd like to look at some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was quite autonomous. I will do so by looking at three main themes: the lack of localization (that is, the failure to more local people in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the problem of corruption, and the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the principle of laissez faire (non-intervention). Then I will briefly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Hong Kong's history since 1997. Before I start, I want to stress two points. First, we should not automatically equate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ith the Hong Kong colonial governmen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historically showed very little interest in Hong Kong: diplomatic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China were always more important than Hong Kong. This meant that Hong Kong had more autonomy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British Empire. Sometimes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ad to follow the orders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But on many other occasions,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could convince the British government that Hong Kong was a special case, so exceptions had to be made. Second, colonial officials in Hong Kong often did not trus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They believed t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did not understand Hong Kong'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Failure of Localization No two colonial governments were ever the same, and even within the British Empire there were different types of colonial rule. But all colonial governments had one thing in common. In fact, almost all governments have this in common: they want to rule as cheaply as possible. In a colony, one way to do this was to hire as many local people as possible, because they were cheaper than expatriates. Especially in the 1930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officials in Britain and in Hong Kong grew concerned about the colony's expenditures. They began to demand localization in the civil service by appointing more non-Europeans. Why could this situation continue? Not because the British government wanted it that way, but mainly because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ad the autonomy to allow it to continue. Colonial officials and European residents often justified the large numbers of Europeans in government service by arguing that they were less corrupt and more trustworthy and efficient than Chinese, as well as more loyal to Britain. For example, only on the eve of

10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World War Two were Chinese police admitted at the rank of sub-inspector. Even then they were under the control of more junior British officers. Furthermore, neither the European nor the Chinese unofficial member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urged the government to hire more local residents. In 1930 a report on government salaries in Hong Kong led to a public outcry. From then on, governors and the Chinese, Eurasian, and Portuguese member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increasingly called for more local hiring. In 1936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greed, in principle, that before vacancies were advertised in Britain, qualified local candidates would be considered. But progress was slow --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entrenched interest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but also because the low salaries compared to those for Europeans discouraged qualified Chinese candidates from applying. Although differences in pay actu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1930s because of the depreciation of the Hong Kong dollar, the Chinese and Eurasian unofficial members of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never insisted that Chinese should draw the same salaries as Europeans. Chinese did not serve in large numbers until after World War Two. Even though in 1946 Britain's Labour government ordered that civil service positions should be opened to local recruits, up to 1966 only a handful of Chinese had been appointed to senior government positions. What were the effects of this lack of localization? Most people in Hong Kong are very practical. They might ask, who cares, as long as the government is working? But because they were so isolated from the Chinese community, many expatriate government officials had little knowledge, for example, of life in public housing estates or of Hong Kong's huge gaps in wealth. What are the legacies? Some observers have argued that this uncaring attitude and this lack of compassion have carried over into post-colonial Hong Kong. Corruption How many of you remember the "Fight Corruption, Catch Peter Godber" campaign? If you do remember, you will remember that Hong Kong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was with plagued by corruption. No one has been able to provide a conclusive reason for why Hong Kong was so corrupt. But one reason corruption was allowed to occur on such a large scale was because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always able to convince London that corruption either wasn't such a big problem or that it was so deeply ingrained in Chinese culture that it could never be eliminated. (Of course, the number of expatriates later convicted of corruption proves that there was nothing particularly "Chinese" about corruption.) Corruption had been a way of life since the founding of colonial Hong Kong, but it became especially prevalent and highly institutionalized after World War Two. By the early 1970s,

10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corruption was throughou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from senior officials down to police officers who were deeply involved in syndicated corruption and firemen who refused to turn on their hoses until they received their "water money." The Peter Godber case made it impossible for the government to hide behind its autonomy. It embarrassed the government in such a way that Governor Murray MacLehose could no longer ignore the problem. The scandal was widely publicized in the local and British media. Local activists quickly organized the "Fight Corruption, Catch Godber" campaign, which further humiliated the government by holding large public demonstrations against corruption. The result, of course, was that in 1974 MacLehose established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ICAC). Laissez faire If you asked a school child in the United States what the term "laissez faire" means, he or she would not be able to answer. But almost all school children in Hong Kong know the term, because it is such a strong part of our local culture. Many people in Hong Kong associate laissez faire (non-intervention) with Britain. But what happened in Britain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a moving away from laissez faire. The opposite happened in Hong Kong. By the early 1950s, the British government had given Hong Kong a considerable level of administrative and financial autonomy. After the British government stopped reviewing Hong Kong's annual budget in the late 1950s, the colony became free to set its own tax policies and to shape its own housing and social welfare programs. By the early 1960s, British investment in Hong Kong had dropped to less than half of what it had been in the early 1930s. In 1967 the British Treasury concluded that Hong Kong was no longer an economic asset for Britain.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won the right to set its own commercial policies and exchange rate and to handle its own foreign reserves. This autonomy enabled Hong Kong to function as it own administrative and economic entity, but it also enabled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evade the British government's guidelines for decolonization and political reform. What are some of the legacies of this laissez faire model? One legacy is that Hong Kong eventually developed a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 than Great Britain. Hong Kong has often been described as a capitalist's paradise and as one of the world's freest and most competitive economies. But this economy historically depended on political patronage and discriminatory monopolies that favored large British firms. Directors of large British firms such as Jardine and Matheson, 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 and the Swire Group regularly held seats on the Executive Council and the Legislative Council. Cable and

10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Wireless, a British corporation, held the telephone monopoly until very recently. Well after World War Two,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refrained from encouraging industrialization because it violated official colonial policy of stressing trade and commerce. The overrepresentation of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classes in the colonial power structure also restricted competition in the property market. Free-market economists frequently praise Hong Kong's laissez-faire system, but this commitment to laissez faire enabled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o avoid many of its responsibilities. Compulsory and free primary education was not guaranteed until 1971, and three years of compulsory and free secondary education was not guaranteed until 1978. Nor did the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have a shining record in higher education. Until the mid-1980s, less than five percent of high school graduates could attend degree-granting institutions. And even though by the 1990s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Hong Kong's population owned their flats, at least three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were still living in squatter huts. Although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frequently justified its low social welfare spending on budgetary grounds, in the postwar period the government faced only a handful of budget deficits.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so successful in making laissez-faire such an important part of Hong Kong culture, that some observers worry that this commitment to laissez-faire may prevent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from adapting to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d of cours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also determined to ensure that Hong Kong's maintains this commitment to laissez faire. Conclusion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ve autonomy of Hong Kong's colonial government is also important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Hong Kong since 1997. Hong Kong did not only become part of China again after 1997: it stopped being a colony after more than 150 years. If we think of the past ten years in terms of decolonization, then we can only think of these years as a great success. Where else in the world was there such a peaceful decolonization, with almost uninterrup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ere else were so many civil servants able to keep their jobs after decolonization? Where else did most people see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ir daily lives after decolonization? Of course, one reason for this was that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retrocession could be made in advance. Compared with many other former colonies, Hong Kong's postcolonial experience has been remarkably successful. Still, many people in Hong Kong have been disappointed by the region's brief post-1997 history. Pro-democracy activists and legislators frequently criticiz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slowing Hong Kong's road to democratization. Some

10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observers blame Hong Kong's colonial legacies for its current problems. All former colonies have suffered from adjustment problems. But Hong Kong's unique post-colonial status has made it a particularly complex place to manage. Unlike other former colonies, which became independent, Hong Kong has become part of the country it originally belonged to. By the 1960s, Hong Kong's colonial administrators enjoyed considerable autonomy from the British government. Until then, they generally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public opinion. But Hong Kong's new rulers have a much greater challenge: they must satisfy not onl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powerful business interests and the local population within Hong Kong. Partly because of the changes in the years leading up to 1997, Hong Kong people now expect and demand more of their government. We have all seen how these challenges have played out in the administrations of Tung Chee-hwa and Donald Tsang. How will Hong Kong survive the next ten years? Fortunately, I don't have to answer such questions because I'm a historian who looks at the past. But I do think that ten years is too early to tell. So I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in another ten years.

10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摘要 對英國政府而言,與中國的外交和經濟關係重要過香港,因此,相對於 大英帝國其他殖民地,香港殖民地政府有較大的自主權。今天從三個方面談 殖 民 地 政 府 的 “ 自 主 ” 對 後 殖 民 地 政 府 的 影 響:公 務 本 地 化 緩 慢、貪 污 問 題 、 自 由 主 義 (即 “ 不 干 預 ” 政 策 )。 殖民地政府一般會大規模聘用本地人士任公務員,從而降低統治成本。 但 是 ,香 港 殖 民 地 政 府 卻 很 遲 才 進 行 公 務 本 地 化 。香 港 殖 民 地 政 府 在 1930 年 代中才開始聘請本地華人為公務員,但直至二次大戰後,始有大量華人參加 公 務 員 行 列 , 1966 年 以 前 , 鮮 有 華 人 任 職 高 級 公 務 員 。 公 務 本 地 化 進 展 緩 慢 對香港有何影響?外籍公務員與華人社會脫節,他們對本地社會認識有限, 公務員因而對本地社會漠不關心,且缺乏同情心,這種態度延續至後殖民地 政府。 自殖民地政府成立以來,貪污一直存在;在二次大戰後,貪污問題更為 廣泛,貪污成為有組織的活動。“葛柏事件”發生後,殖民地政府再不能以 自 主 權 作 為 掩 飾,輕 描 淡 寫 地 處 理 公 務 員 的 貪 污 問 題。港 督 麥 理 浩 終 於 在 1 9 7 4 年成立了「廉政公署」。 自 1950 年 代 後 期 起, 英 國 政 府 不 再 審 核 香 港 殖 民 地 政 府 的 財 政 預 算 案 , 殖 民 地 政 府 有 權 制 訂 其 稅 務 政 策 , 以 及 制 訂 其 房 屋 和 福 利 計 劃 。 在 1960 及 1970 年 代 , 殖 民 地 政 府 亦 爭 取 到 制 訂 工 商 政 策 、 訂 定 匯 率 和 處 理 外 匯 儲 備 的 自主權。 英國政府對香港殖民地政府的“不干預”對香港有何影響?香港發展成 為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在自由經濟政策下,殖民地政府迴避不少社會 責任,例如:很遲才推行強迫和免費教育、對房屋問題解決不夠徹底、社會 福利開支低等。針對二十一世紀的新形勢,香港政府本應要作出政策調整, 但是,殖民地政府成功實行自由經濟的經驗,可能成為政策調整的阻礙。 與其他爭取到獨立的殖民地不同,香港的“非殖化”是回歸其祖國。自 1960 年 代 , 英 國 政 府 給 予 香 港 殖 民 地 政 府 相 當 的 自 主 權 , 殖 民 地 政 府 一 直 不 需要理會民意。現時的香港政府面對更大的挑戰:在滿足中央政府要求的同 時,要應付大財團的利益和市民的訴求。

10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總結辭 Concluding Remarks

史泰祖醫生 新力量網絡主席

Dr. Louis Shih Chairman, SynergyNet

11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今天與會者都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觀點。從一個醫生的角度去簡單總結香 港社會過去十年對「一國兩制」和回歸的看法,我會將之比喻為一個已成長 了很多的十歲小孩。在今日的社會裏,我們不要家長式的思維,希望有多一 點的溝通。在這公民社會內不同的團體、多元化社會內不同的群體、今天研 討會很多的講者和表達意見的參加者,皆希望香港的管治班子與內地中央有 多一點的溝通。 今時今日我們其實站在一個十分有利的位置,十年前我們採取一個「河 水不犯井水」的態度,但十年後的今天,香港將來的發展需要與內地融合。 這是一個強烈的意念,我們深信政府會明白互相溝通的重要性。現今政 府已啟動智庫去研究怎樣令政府和公民團體的合作制度化,加拿大和英國也 朝著這方面推行中。 總括來說,我對未來的十年樂觀但亦很審慎。我們並沒有很多個十年, 今天與會者對這個研討會的參與,見證着香港社會發展已到達極高的質素。 希望香港在幸福和惹人羨慕的環境下,把握未來的十年去將香港定型。最後 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把各方面的信息逐步傳遍香港各方面和各階層。

11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we don’t need paternalist way of thinking. Instead, we need more communica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HKSAR Government understand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Ten years ago, we adopted the attitude of “minding our own business” in dealing with matters in the Mainland. Today, Hong Kong’s further development needs more integration with the Mainland. I am very positive though cautious on the developments in Hong Kong in the next 10 years. Your participation in this Conference is witnessing the high level of quality that Hong Kong society has developed.

11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組討論重點 Main Points in Roundtable Discussions

11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第 一 節 (上 上午) Session One (Morning)

11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George Cautherley Table Host 2: Courtney Heavey 1.

Topic Discussed: Effective Governance

2.

New Observations: There is a lack of discussion about how we define effective government. The first step should be to address what we want our government to do and how we will measure its effectiveness. An issue that effects people's engagement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is that people often feel that the result is skewed, such that what people say and contribute to the government is not given much weight. This is something we need to address if we want to work towards a more open and deliberative setting for people to participate. We believe there is a need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the advisory board and develop a plan for its future.

3.

Strength to be Kept / Further Enhanced: Political parties, which are often viewed as a threat to the government,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s a mechanism for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the government. Political parties have a role to play in educating the public and mobilizing a politically active public. Recognize that harmony is highly valued in this culture and see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that, but also recognize and address that on the other side conflict is not highly valued, and therefore people are often scared off from conflict. The work of grassroots and NGO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aging the public and can provide a great opportunity to unite people for action. More needs to be done to strengthen their resources, and also to develop a greater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GOs and the government. There should possibly be a direct administration forum, which will allow the government to get feedback from NGOs. This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often NGOs have the closest relation to the people, and they are able to articulate the people's views on particular issues.

11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4.

Aspects to be Improved: We mus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bate - many times people focus on the wrong part of the issue and thus the issue that is being argued over is not the central purpose and focus of the party. Needs to be more transparency in the government, it is hard to discuss and build social trust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if the people are not able to view what is taking place. We need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accountability and how we can force leadership to be accountable particularly if the people are not directly voting the leaders in. Media coverage needs to play a big role in educating the public and communicating the preferences of the people. Good media coverage can cultivate a more informed public, which can better articulate their desires to the government. There needs to be greater discussion about Hong Kong's position with China how Hong Kong views China and vice versa, are they an opportunity, a threat? Need to improve the value we place on leadership. Civil servants need to realize that they are there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5.

What are the top most important ac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and by whom? Most importantly, there needs to be a clearer framework detailing what constitutes governance, and developing a vision of how we define good governance. Too often we are talking about good governance without understanding what it means to Hong Kong. Additionally, there needs to b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of the current system of government. We need to re-evaluate what parts continue to serve a purpose that adds to our vision of good governance, and adjust/do away with the components that are no longer effective. All parts of the government structure should be evaluated in terms of what they add to the political process today. Once a vision of what Hong Kong people want from their government is established, there needs to be a discussion concerning accountability, and how the people expect their government to be accountabl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do an audit of which components of the government are effective and which are no longer useful. This audit needs to be given to the people and there needs to be a discussion of Hong Kong's future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must decide where the holes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lie,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fix them.

11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Lilian Wang Wang 小 組 主 持 2 : Wilson Chan

1.

討論之課題: 邁向有效管治

2.

新 觀 點 /看 法 :

特區政府於管治方面的問題還不大,但在金融風暴及沙士後,管治的問題一一 浮現,市民的凝聚力亦比回歸初期有所不足。

有人建議外判政治工作,但這種市場化的管理制度,未必能切合特區的管治需 要。

3.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維持基本的人身自由:在維持市民的基本自由方面,如言論自由、人身自由, 相對於回歸前的恐懼,特區政府的表現不俗,但仍需繼續維持對自由的保障。

公務員制度及其廉潔性:在回歸後,既有公務員制度,如廉潔有效、政治中立 等價值,在回歸後仍得到落實,是一個可喜的現象。

法治精神:特區政府基本上仍能維持法治精神,尊重法律。

傳媒監察:香港的傳媒能有效擔當政府監察者的角色,成為行政、立法和司法 以外的第四權。

多元化的高等教育:特區政府在高等教育政策上,推行如副學位等改革,有助 本港未來人才的培訓。

4.

需要改善的方面:

重構行政會議的角色:要有效達致“行政主導”,特區政府需要重新強化行政 會議的角色,讓行會由一個諮詢組織,回歸至殖民地時代的決策機構。

改 善 政 治 公 關:特 區 政 府 需 改 善 與 民 眾 溝 通 的 技 巧,改 變 現 行 推 銷 政 策 的 手 法 , 令政策較易為市民接受,從而達致有效管治。

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要達致有效管治,政府和公民社會的關係必須改變,政 府應積極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改善以往對立的關係。

推 動 國 民 /國 情 教 育 : 特 區 需 改 善 香 港 的 國 民 /國 情 教 育 。 有 來 自 澳 門 的 組 員 表 示, 相 對 澳 門 的 情 況, 香 港 的 國 民 /國 情 教 育 遠 遠 落 後, 令 政 府 及 港 人 找 不 到 香 港在中國的定位。

制訂促進民生的政策:以往的政策及政治討論祇局限於政制改革之上,特區政 府應花上更多的時間制訂與民生相關的政策,例如如何制訂合適的老人政策, 釋放老年人的能量;或改善現時對副學士的支援,藉此改善民主。

11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5.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推 動 公 民 社 會 參 與 政 策 制 訂 : 政 府 應 開 放 渠 道 , 推 動 公 民 社 會 (特 別 是 智 庫 )在 政策制訂過程中擔當更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嘗試鼓勵並引進智庫組織多參與 政策研究,就技術性的政策議題提供專業的意見。商界亦應多加資助智庫組織 進行研究,政府亦可就資助提供部份的減免。

改善行政立法關係:中央及特區政府應嘗試包容及接納民主派的聲音,建立彼 此 的 互 信 , 從 而 建 立 一 個 持 續 的 聯 盟 /合 作 關 係 。

盡快推行普選:政府應盡快落實政制改革的方案,包括如何能達到“普及而平 等”、“均衡參與”的選舉機制,選出特首及立法會議員。

11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Alan Wong 小 組 主 持 2 : Steve Mak

1.

討論之課題: 邁向有效管治

2.

新 觀 點 /看 法 :

政 府 官 員 的 殖 民 心 態 / 精 英 心 態 應 該 轉 變,須 放 下 身 段,了 解 市 民 的 想 法、心 態 。

政 府 必 須 廣 納 不 同 的 人 才,如 委 任 一 些 人 做 不 同 的 公 職,納 入 不 同 背 景 的 人 士 , 從而聽取不同的聲音。

立法會議員未能發揮功能。

公民社會可成為中港之間的橋樑,但必須讓普羅大眾知道它們的存在和它們的 理念。也必須對國情多些了解,並考慮如何把香港聲音送到中國;相反亦然。

政黨無空間發展,未能表達理念,未能發揮功能。

要施政有效,宜引入專業管治,以專業知識施政,提高水平。

“民主”非完全是好事,有時候精英主義管治也許更有效。

“民主”是大方向,但“民主”須付出代價,但亦需要有適合的條件和環境。

公 務 員 黨 、 A. O. 黨 , 缺 乏 專 業 管 治 , 對 比 台 灣 , 單 是 科 技 部 已 有 數 十 個 博 士 。

民主難在香港發展,因為中國人屈服於權勢,例如選特首時,民意是估誰是特 首,而非選誰是特首,換言之已知誰是特首。

政黨應有執政責任,不應祇為選票,但有人認為這是政黨必然的政治生態。

11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Vivian Lau 小 組 主 持 2 : Winnie Ng

1.

討論之課題:邁向有效管治

2.

新 觀 點 /看 法 : 政制及民生對邁向有效管治同等重要 社 會 焦 點 大 多 放 在 解 決 政 制 問 題 上,並 相 信 藉 此 才 能 邁 向 有 效 管 治,而 社 會 民 生 問 題 如 教 育 才 能 得 以 解 決。討 論 不 應 該 祇 側 重 於 政 制 改 革 發 展 而 忽 略 民 生,因 為 良 好 的民生環境亦能幫助邁向有效管治。 公務員士氣質素及表現 坊 間 一 向 對 前 線 及 高 級 公 務 員 甚 多 批 評,令 他 們 十 分 自 我 保 護。這 使 他 們 做 事 缺 乏 創 意,事 事 循 規 蹈 矩。另 一 方 面 現 時 的 政 府 架 構 運 作 又 欠 靈 活 性,減 慢 公 務 員 的 工 作 效 率。這 大 大 阻 礙 政 府 執 行 政 策。現 時 公 務 員 持 著 “ 我 會 做 好 呢 份 工 ” 的 態 度 並 不足夠,要有 “我要做好呢份工”的精神才行,他們應抱著積極態度,要對自己 的工作更有承擔。 政府跨部門的協調 現 時 政 府 內 部 存 在 不 同 派 系,推 行 政 策 時 未 能 得 到 共 識。政 府 應 設 一 機 關 負 責 跨 部 門的協調,令政府內部達致共識。 香港及中央政府的新舊思維 香 港 近 年 有 不 同 的 公 民 團 體 冒 起,代 表 民 間 不 同 的 聲 音,香 港 政 府 應 與 他 們 保 持 溝 通 及 合 作 以 了 解 和 回 應 市 民 的 訴 求 。 然 而 , 國 內 有 甚 少 真 正 的 民 間 組 織 (大 多 民 間 組 織 都 是 由 中 央 政 府 支 持 運 作 的 ), 中 央 政 府 並 無 意 聯 結 公 民 社 會 來 分 擔 管 治 權 。 香港政府和中央政府在這課題上各走不同方向,這會阻礙公民機構在港的參與。 香港為民主改革的試驗點 中 央 政 府 現 時 的 架 構 或 難 以 推 行 全 面 民 主,可 以 擁 有 高 度 自 治 的 香 港 為 試 驗 點,有 助中國發展民主政制。 中介角色與中央溝通 現 時 香 港 有 很 多 與 中 央 持 不 同 意 見 的 聲 音,香 港 和 中 央 政 府 的 關 係 發 展 上 存 有 不 同 看 法,香 港 政 府 應 有 策 略 性 地 找 一 些 中 方 較 接 納 的 人 士 作 中 介 角 色,解 除 溝 通 上 的 障礙,加上與中央政府溝通。 重整諮詢架構 政 府 和 坊 間 對 政 策 的 推 行 有 不 同 聲 音,卻 未 見 大 家 有 意 去 尋 求 共 識,政 府 應 重 整 諮 詢架構,在計劃政策較早的時候已加入市民的參與,接納他們的意見。

12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3.

需要改善的方面:

部門之間的協調:政府內部持不同意見, 加上溝通不足,在推行政策上易有 內鬨,阻礙政策的推行。

公 務 員 自 我 保 護 意 識 強,公 務 員 往 往 沒 有 承 擔,祇 按 規 矩 做 事,未 能 以 民 為 本 , 服務市民。

中央應因應社會轉變,改變管治思維,隨著公民社會的冒起,中央應下放權力 予香港,實行高度自治,落實管治精神。

4.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政府應設平台讓市民參與政策討論,讓左中右的黨派都能表達意見,公民社會 應成為最大的參與者,表達市民的意見,此平台並應具法律效力。此外,政府 應發放有關政策的信息,增加透明度,這有助協調及有利政策的推行。

政府應著手培育公務員的新思維,多舉辦工作坊,教育他們應抱著“要做好呢 份工”的積極態度,對自己的工作更有承擔,放下公務員的自保心態,不要受 繁文縟節規範自己工作,並應設服務市民承諾,以民為本,服務市民時靈活變 通,彈性處理。

12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Henry Ho 小 組 主 持 2 : Joanne Chiu

1.

討論之課題:邁向有效管治

2.

新 觀 點 /看 法 :

長 遠 而 言,台 灣 因 素 對 香 港 選 舉 有 影 響,目 前 台 灣 領 袖 不 認 同 不 看 好 一 國 兩 制 , 對中國來說,香港負起對台灣作示範作用的角色。

部分人士仍不接受回歸的安排,然而隨著時間過去,也開始試著去逼政府改善 社會問題,不過解決問題需時,而香港的問題又那麼複雜。

公民參與需強調理性地參與。政府和公民掌握的信息嚴重不對稱。雖然現在有 一 些 “精 英 ” 公 民 也 許 掌 握 到 很 多 信 息 , 但 一 般 人 所 掌 握 到 的 信 息 貧 乏 , 因 此 表 達 普 遍 不 足 。 政 府 在 這 方 面 千 萬 不 可 “積 極 不 干 預 ” , 而 應 該 加 強 公 眾 參 與 。

3.

4.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滅赤成功。

已察覺未來的醫療危機,已著手探討不同的醫療融資方案。

需要改善的方面:

政府的紀錄保存不好,有需要翻查時會遇困難,例如在調查“沙士”時,市民 對政府的管理工作表現無跡可尋。

香港特區政府表面開放,收集民意時卻不夠全面,有時選擇性祇聽對推行政策 有利的聲音。政府祇重管理,在制訂政策方面不足 - 如在社福方面,側重管 理分配綜援而不積極制訂基層就業政策。

過分強調經濟民生,尤其在過去兩年對普選的關注不足,推動工作做得不好。 社會應對此問題有充足討論,媒體可以帶起討論。

區議會角色曖昧,雖然政府必須並定時諮詢區議會,但在發放信息時卻顧左右 而 言 他,影 響 區 議 會 發 揮 其 作 用。到 了 現 在 已 展 開 區 議 會 管 理 少 量 地 區 資 源 時 , 官員也是諸多制約,政府對下放權力的誠意不足,區議會停留於花瓶角色。

5.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落實加強地區管治、增加對區議會的資源投放,區議會有潛質可作政府聯結公 民社會的橋樑,也是培育政治人才的好地方。

一 位 與 會 者 稱 : “政 府 的 施 政 有 效 不 過 沒 有 靈 魂 ” , 因 此 政 府 內 部 及 部 門 之 間 需 要加強協調。政府也需進行精神轉型。

化解階級矛盾。

12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Francis Ngai 小 組 主 持 2 : Gary Tang

1.

討論之課題:邁向有效管治

2.

新 觀 點 /看 法 :

除了制度外,本港的管治問題也在於民主派未能予港人充足信心。無了期的內 部爭拗,讓人覺得民主派內部有不少害群之馬,難以給予全面的支持。

大眾傳媒對政黨的偏頗描述也影響了大眾對民主派的觀感。媒體對民主派的報 導,往往把他們內部的衝突加以放大,讓人覺得民主派祇是一群互相爭權的污 合之眾,加深了大眾對他們的偏見和削弱了大眾對民主派的信心。

政府實施政策,面對大眾時的態度,往往以精英自居,認為大眾都缺乏專業知 識。設立各種諮詢委員會,旨在消除民間的潛在反對聲音,“意見接受,方案 照舊”,這無疑損害了政府和大眾的關係,也加深了落實政策的難度。另外, 香港沒有《檔案法》和《資訊自由法》,市民難以透過健全的文件檔案追查政 府的決策過失,也令政府和市民之間難以建立互信。

3.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香港的網上資訊平台十分健全,各政府部門和半政府組織都有相關網頁讓市民 查詢資料。然而,網頁祇提供最近期資訊,缺乏完整資料庫,難以讓市民了解 政府過往的方案、決策文件記錄,令市民難以對政府行政有全面的了解,難以 問責。

4.

需要改善的方面:見第五題。

5.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政 府 應 盡 快 訂 立《 檔 案 法 》和《 資 訊 自 由 法 》, 把 政 府 的 內 部 文 件 和 會 議 紀 錄 有 系 統地存檔,讓公眾查閱,藉此加強政府的問責性,建立市民和政府之間的互信。 大 眾 傳 媒 應 重 視 自 己 的 社 會 責 任,在 報 導 有 關 政 黨 的 新 聞 時,應 避 免 過 份 渲 染 和 具 引導性,以致大眾對民主派產生偏見和誤解。 民 主 派 內 部 應 盡 量 避 免 不 必 要 的 爭 執 和 衝 突,要 建 立 鮮 明 形 象,讓 市 民 明 白,民 主 派眾人都同樣重視香港的利益。 市 民 大 眾 要 放 下 過 往 對 中 國 的 成 見,年 青 一 輩 更 應 多 回 到 內 地,了 解 中 國。兩 地 必 須互相加深了解,才能建立互信,從而加快香港的民主步伐。

12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Mark Lo 小 組 主 持 2 : Jessica Mak

1.

討論之課題:邁向有效管治

2.

新 觀 點 /看 法 :

3.

4.

政制發展情感化。

地區與立法會角色混亂。

嘗試站在中央的角度,從平衡各地區的文化水平,漸進式的推行普選。

在民主進程中,法律要共同進步來剋制,以免民主變成霸權。

政府應該不偏袒的為中央和民意協調。

從中吸取的經驗:

在制訂普選方案時,參考其他國家的案例,從以減少政治震盪。

部分港人未能把握一國兩制,發展走向極端化。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回復三級制,讓政治人才從地區工作得到訓練進後入立法或行政系統裡。

如公民水平還沒有成熟或中央心理還沒有準備好,下一屈特首選舉可以增加候 選人數目,從政府系統和政黨內提名,為普選鋪路。政府、中央、政黨、公民 社會定期交流,以免在信息傳譯中發生不必要的誤會。

12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Joseph Lam 小 組 主 持 2 : Andrew You 1.

討論之課題:邁向有效管治

2.

新 觀 點 /看 法 :

3.

4.

5.

應 該 探 討 有 關 “有 效 ” 的 定 義 。

“有 效 管 治 ” 應 該 富 有 高 度 的 包 容 性 。

政治人才的培訓及認受性是重要的。

“有 效 管 治 ” 不 應 祇 由 政 府 去 負 責 。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廉潔的政府及公務員隊伍。

言論自由。

法治。

需要改善的方面:

公務員團隊的士氣及效率。

社會資源的有效運用。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政府應有一個不斷學習的管治文化。

政府應增加政策制定的透明度。

社會各界要意識到培訓政治人才的重要性。

12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June Tang 小 組 主 持 2 : Allen Fung

1.

討論之課題:邁向有效管治、促進經濟發展

2.

新 觀 點 /看 法 :

有 小 組 成 員 認 為 “一 國 兩 制 ” 影 響 了 政 府 在 過 渡 期 的 執 政 能 力 , 有 政 黨 為 了 個 別 團體的利益,挑戰政府的權力。

但另外有組員認為由於特首並非由普選產生,政府的施政有強烈的傾向性,向 委任特首的中央政府和其關聯的利益集團傾斜,而且即使政府的施政是出於善 意,市民仍然會對於政府作出質疑。

在經濟方面,內地的發展對於香港的經濟雖然有好處,但中國內地的發展主要 祇會對於知識水平比較高的一群有利,基層市民基本上難以受惠。職位北移, 但窮人無法跟隨北移,工作流失使窮人在發展中成為了受害者,也造成了貧富 懸殊的情況。

3.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4.

香港在過去十年在金融、經濟、教育等方面的發展並不遜色。

需要改善的方面:

貧富懸殊的情況必須盡快解決,鞏固基本的民生環境,整體社會才有可能順利 發展。

政府要帶頭創造更好的民主氣氛,建立民主意識。祇有民主政制發展,經濟才 可以順暢發展。

政府應該有政策,在其有關人士同意的情況下,協助在發展中受害的基層市民 移離香港,但這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積極配合,特別是在醫療政策上,要保障離 港港人的醫療福利。

5.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政府必須盡快解決失業問題,製造就業,讓市民有工作做。

政府必須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不應與批評者互相攻擊,聽反對意見,包容、 接納持不同意見人士的意見,讓民意有途徑發洩。

市民自己本身亦可以採取行動,例如在選擇報紙時,不選擇專挑起紛爭、質素 低的報紙。

12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Bryan Wong 小 組 主 持 2 : Grace Chan

1.

討論之課題:邁向有效管治、促進經濟發展

2.

新 觀 點 /看 法 :

香港鼓吹的創富定義太狹窄,祇着重“錢”為唯一指標。創富定義可於三方面 着 手 : ( 1) 栽 培 多 元 化 學 識 人 才 ; ( 2) 推 廣 心 靈 健 康 培 訓 ; ( 3) 科 技 / 技 術 培 訓 。

全球化趨勢下,改變急速,需求不段改變,香港怎樣能維持競爭力?需要那方 面的人才?

3.

4.

增強香港人的質素。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家庭主婦:感到近年生活安定,為此滿足。

低 收 入 人 士 : 則 認 為 祇 要 “有 工 開 ” , 抱 怨 自 然 會 少 。

需要改善的方面:

政府認受性低,缺乏民意支持:

199 7 回 歸 是 事 實 , 心 態 上 未 接 受 , 懷 疑 及 爭 端 太 多 。 應 鼓 勵 國 家 觀 念 , 建 立共同價值觀,互信基礎,從而達至更有效溝通。

5.

祇集中談民主,談民生太少。

社會不和諧。

缺乏政治精英。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要發展成為如紐約、倫敦等大城市?還是“救濟金”城市?除長者、傷殘外, 未 能 負 擔 香 港 生 活 水 平 的 人 /不 適 合 香 港 技 術 需 求 的 人,不 應 用 公 款 援 助,勉 強 停留在香港祇會拖累經濟,而且大眾的資源也未能適當善用。為香港定位,要 有 機 制 吸 引 及 鼓 勵 香 港 真 正 需 要 的 人 才 留 在 香 港 。 [香 港 特 區 政 府 負 責 ]

提 高 香 港 居 住 環 境 和 教 育 質 素 。 [香 港 特 區 政 府 負 責 ]

提 供 有 利 條 件 ,鼓 勵 生 育 ,如 丈 夫 產 假 、產 婦 可 停 薪 留 職 。[ 香 港 特 區 政 府 負 責 ]

中產有很多不滿,這群人對香港稅收貢獻大,應提供更有利條件;否則,或會 流失這最有能力流動的一群人。

反 對 設 立 醫 療 融 資 , 反 對 如 「 強 積 金 」 制 度 (M P F) 般 被 騙 。

加強公民意識。

12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Rose Allender Table Host 2: Thomas Tang 1.

Topic Discus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echnology Focus)

2.

New Observations: There are links between HK’s education syste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workforce and talent. But HK must find the right niche to excel in, the alternative is HK trying to do too much and not focusing its resources. HK has to find the right sources or investment: i.e. Government must allocate funds to R&D, and private sector (e.g. equity funds) must look longer-term on these investments.

3.

Strength to be Kept / Further Enhanced:

HK has cultural advantages: it is a city easy to do business in. It has a global identity with key links to Mainland China (especially location).

HK people can thus do business more easily with Asia.

HK is an attractive place for outsiders to come and do business: the environment/ infrastructure/ institutions must continue to encourage this, especially for R&D.

4.

Aspects to be Improved: Focus and vision need to be articulated. There is a need for a mor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sector policies and initiatives. HK needs long-term investment in appropriate niche markets and should not be inward looking, e.g. property-driven. The education system should be less exam-driven and there should be more focus on humanity studies to nurture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5.

What are the top most important ac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and by whom? Government needs to take more leadership, specifically in taking a positive interventionist approach. Market forces alone will not be enough.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 needs a mechanism for long-term investment (involving universities as well) in R&D technology. Education sector: needs to encourage more humanistic studies.

12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Yvonne Yam Table Host 2: Alex Wong Table Host 3: Mandy Lao Table Host 4: Margaret Lam 1.

Topic Discussed: Economic Development

2.

New Observations: SMEs are unable to sustain in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The ro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has shrunken; there is less chance for SME to survive and ultimately citizens need to pay a higher price once SMEs collapse. There should be different policies to cater the needs of SMEs and large corporations. The Government has not done enough in helping the SMEs. The Government shall take active steps in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of the SME in such a helpless environment. Under market competition, SMEs need to change: (a)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b) Government may subsidize SMEs with proper scheme; this may be win-win in the end, when social interest and profit making is balanced. With the decline of SMEs, there are fewer job openings for people with lower education. As a result, they rely on CSSA instead of looking for job. SMEs have not been benefited from the rec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Government needs to think about job creation plans.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creative industry (e.g. film and design industries), which is the strength of people in Hong Kong; to put more thoughts of helping SMEs; to continue supporting the core industries, e.g. logistic and aviation;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needs to be addressed, e.g. the relocation of HSBC’s IT department diminishes Hong Kong’s IT job market; there is a need to ensure enough jobs available in Hong Kong, to ensure people here will have stable income.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encountering difficulty in recruiting appropriate talents, as there is a flow of peop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the finance industry. Thus, we must focus on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s. We need to promote education in technology and science, we should implement 15-year free education, and there should be scholarships for overseas studies.

12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Gary Sue 小 組 主 持 2 : Chan KaKa-kit

1.

討論之課題:促進經濟發展

2.

新 觀 點 /看 法 :

政 治 /管 治 問 題 跟 經 濟 問 題 息 息 相 關,所 以 可 能 需 要 先 解 決 管 治 問 題,方 能 改 善 經濟問題。

3.

政府與市民對話的空間狹窄,欠缺溝通渠道,影響經濟發展。

效益是否發展產業的最重要考慮因素?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需 要 建 立 公 私 營 伙 伴 關 係 , 以 促 進 經 濟 發 展 。 然 而 , “私 ” 所 指 的 並 非 祇 是 富 豪 大 亨,而 應 包 括 中 小 型 企 業、公 民 社 會。個 人 也 應 在 決 策 過 程 中 擔 當 重 要 角 色 。

4.

5.

需要改善的方面:

推廣社會企業。

推 出 新 計 劃 , 加 強 政 府 與 公 眾 間 (非 政 府 組 織 、 政 黨 及 個 人 )的 溝 通 。

政府應採取更積極開放態度,回應民意。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改善政府架構:專才管治而非通才管治。

政 黨 /民 間 團 體 培 育 更 多 政 治 人 才 , 製 造 更 多 機 會 就 經 濟 議 題 發 表 意 見 。

於 商 界 推 廣 社 會 企 業 , 並 由 政 府 擔 當 支 援 角 色 (如 : 適 合 的 土 地 政 策 等 ) 。

13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Su Liu 小 組 主 持 2 : Kathy Chau

1.

討論之課題:促進經濟發展

2.

新 觀 點 / 看 法: 法 : 本 小 組 有 成 員 1 0 人,一 半 來 自 內 地,一 半 來 自 香 港,在 部 份 議 題 上 , 各自有不同看法,摘要如下:

3.

香港的土地政策過於傾向大財團,不利本土經濟的發展。

在視野上,香港不能祇著眼服務珠三角,而應服務全中國才有更大出路。

應予以保留或加以發揚的方面:

“積 極 不 干 預 ” 不 能 輕 言 否 定 , 其 “無 為 而 治 ” 証 明 是 有 效 的 , 香 港 應 深 入 研 究 。

在討論政府應加強領導角色時,有組員強調不要忽略民間力量,市民自發求變 求進步,力量可能較政府規劃更有效,香港過去的成功就是靠自發求存,自強 不 息 , 而 非 凡 事 依 賴 政 府 , 更 不 願 被 政 府 “管 頭 管 腳 ” 。

4.

需要改善的方面:

中港之間認識不足,有待加強。有一小組成員認為港人應用簡體字,才能融入 大陸生活。他認為港人不肯學及使用簡體字是因為自大,但有組員指出繁體字 對港人來説是文化承傳,而簡體字則是新來的,不能一下子強加於港人身上, 否則會有很大反彈,當中並不涉及自大因素。

針 對 港 人 北 上 發 展,有 組 員 強 調 政 府 的 角 色,例 如 在 內 地 成 立 “ 香 港 人 學 校 ” , 方便定居於內地的港人子女就讀。

在經濟發展上,應保留空間讓中小企發揮,鼓勵本土經濟發展,保留有本土特 式的營銷活動,不應由大財團及連銷店壟斷,若本土經濟沒有發展空間,將對 穩定不利。

有 組 員 來 港 15 年 , 知 道 金 融 界 朋 友 對 前 途 擔 心 , 怕 給 邊 緣 化 , 怕 給 大 陸 迎 頭 趕 上,香港需要加深對內地的認識,因香港對中央的不認同感仍然很大。另有組 員同意中港之間溝通不足,彼此偏聽偏信,既自大又自卑,應互相尊重及下決 心去改。談到改革,有組員提出董建華與梁錦松就是太勇於去改而出亂子。而 香港人為甚麼自大,是有歷史背景的,過去發生了一些事情,才造成這樣,需 要時間和互相理解溝通,不是説改就改。

13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5.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香港急需在土地政策的層面上保護中小企業發展空間。特區政府在土地規劃時 需劃出中小企業發展的專用土地,以便中小企業有空間和地方發展及擴張自己 的業務。

加強中港之間的交流、溝通和理解:

(a) 首 先 要 認 識 到 缺 乏 交 流 、 溝 通 和 理 解 不 是 單 方 面 的 現 象 , 而 是 兩 地 共 同 存 在的障礙。

(b) 其 次 要 面 對 挑 戰 : 開 放 的 公 眾 傳 媒 交 流 平 台 的 基 礎 上 , 如 何 才 能 做 到 全 面 的交流和溝通?當信息不能全面的傳遞和交換時,印象和理解必然是片面 的。

(c) 兩 個 行 動 步 驟 : (1) 尋 找 為 兩 制 所 兼 容 的 更 有 效 的 溝 通 渠 道 和 平 台 ; (2) 可 考 慮在香港推行簡體字。

現在就對“積極不干預”主義下定論還為時過早。香港需要更多、更慎重的研 究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13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第 二 節 (下 下午) Session Two (Afternoon)

13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George Cautherley Table Host 2: Kym Leo 1.

Topic Discusse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2.

Lessons learnt:

It is difficult for HK Government because it has to please Central Government. HK Government cannot disregard Central Government.

Community has different expectations, so the Government cannot depend on a few elites to rule.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have a different system to select/ cultivate leaders.

Statistics/ information used in a dodgy way/ wrong way.

Education was and is not a

primary issue, which is important and has a huge bearing for the future. We need to break these habits.

Problem of social citizenship is worsening and so what should government go about this? The political elites come from a think tank instead of grassroots community.

Need to develop a new government structure by looking at overseas examples. The government structure needs to have more collaboration among political parties than opposing each other.

Political elites need to be trained and connect with communities.

The importance of land policy: there is no accountability in this.

We cannot be too judgmental about the situation because there are different conditions/ sets of rules (our problem is that the old structure has been carried through).

Need to find common interests with Beijing. However, there is no mandate. HK Government needs to find out people’s interest and communicate to Beijing.

3.

What are the top most important ac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and by whom?

More attention to be paid to social citizenship, audit and then repair the whole political system.

The way we handle land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recognize that land policy is part of revenue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needs to be part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decision-makers needs to be democratic.

Rule of law.

ICAC.

Free flow of information.

13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Angela Spazman Table Host 2: Marie So 1.

Topic Discusse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2.

Lessons learnt:

Migrant worker in US vs. HK: short-term unemployment problem vs. long-term social problem. Harmony: in US, it means nothing – a joke if being used in USA politics.

3.

More in-depth meaning in Chinese; interpretation – different opinions can co-exist.

Effectiveness of welfare system that causes disharmony.

What are the top most important ac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and by whom?

Knowing what people want.

How to achieve consensus among all stakeholders.

What is the end goal?

13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Vivian Lau Table Host 2: Alex Wong 1.

Topic Discusse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2.

New Observations: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the locally raised generation and new immigrants i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re barriers to harmonious society.

Hong Kong people consider people from the mainland as a different class of citizens, may be because of too many negative news locally. It mak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local Hong Kong Chinese and new immigrants very difficult.

In 1998, Hong Kong faced the potential problem of a sudden surge on the number of mainland children immigrants whose parents were Hong Kong citizens. In fact, this may alleviate the problems of low birth rate and population ageing. The negative image on the Mainland Chinese nowadays is a legacy of mass media reporting behaviour; and the danger of displacement of jobs compounded that sentiment.

There is a view that the Early Admissions Scheme (拔尖計劃) and Admission Scheme for Mainland Talents and Professionals (輸入內地專才計劃 ) reflect that fact that HKSAR government is not always negative on mainland Chinese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for new immigrants were not done properly; in some instances, the government committed the dividing of people into confronting groups to facilitate the execution of short-term policy, with very severe negative impact in the long run.

There is example that local jobs and resources in a lawyer firm were drained to the Mainland Chinese because of importing corresponding talents directly from the mainland. At a time when Hong Kong citizens do not have sufficient jobs for themselves, why does the HKSAR government still import talents from mainland? How can a harmonious society be achieved in this way? The Admission Scheme for Mainland Talents and Professionals, though is seen as with good result, has consumed a lot of Hong Kong’s precious resources, dividing people in Hong Kong into different groups.

The distribution of skills and talents of our population does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in some situations, we have imported talents we didn’t need.

A harmonious society needs to be diversified (多元),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disputes after the handover, it doesn’t really mean that Hong Kong is not harmonious.

In a diversified society, harmony can be achieved when everyone gets the chance to express his opinion.

13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New Observations (continued):

Officials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need improvements on political sensitivity, public consultation procedure, policy consolidation and consensus strategy.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ad a better efficiency in all these areas.

In the 1950’s, people cared about the others, it was a simple society although not as rich as now, SMEs could survive and prospect at that time.

SMEs have a difficult time in recent years; big corporations compete directly in the same market sector as SMEs. The fall of light industry reduces job opportunities in the market.

HKSAR government lacks strategic thinking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ed inappropriate policies (e.g. the 85,000 public housing supply was proven to be a failure) on resource distribution, manpower planning and town planning.

Hong Kong has advantage of having good medical services. Many Mainland Chinese come here for relevant professional services. We can think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medical service.

Chief Executive’s political declaration 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oser and the not-so-close” (親疏有別) is devastating to a harmonious society. A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tolerate different voices across different classes of people.

“On the same boat” concept no longer exists, commercial development fosters utilitarianism, we need to get ride of self-centered behaviour. Most of the new immigrants came for family reunion, not for displacing Hong Kong people’s resources.

Hong Kong has a higher cost of living. HKSAR government can lease an area in Shenzhen to help companies to run their business and provide jobs to Hong Kong people.

Hong Kong’s school syllabus does not cover certain areas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HKSAR government chooses opinion to its favour; government should have the courage to accept all opinions.

HKSAR government is biased towards big corporations and that can be evidenced in issues like tax on wine etc.; this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a harmonious society.

HKSAR government is biased towards civil servants, which is evidenced by its reluctance to cut civil servants’ salaries a few years ago. For the poorer groups, the government has not taken enough care.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perpetual concept. We should not only focus on short-term achievements.

Anti-trust bill should be passed to avoid monopolistic behaviour of big corporations and facilitate the survival of SMEs. Growth of SMEs will provide a stepping-stone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13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Ronald Tang Table Host 2: Zandra Mok 1.

Topic Discusse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2.

New Observations: Definition of “Harmony”:

Mutual respect in face of diversity & differences of views so that consensus can be reached.

“Vocal minority” consists of “silent majority” in Hong Kong. Government and NGOs should try to empower/en-voice the silent majority (Informed opinion).

3.

Strengths to be Kept / Further Enhanced:

Public & open forums: platform of communication among different walls of life.

Freedom of press.

Strength of civil society: e.g. a lot of NGOs are providing various services to new immigrants.

4.

What are the top most important ac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and by whom?

Social enterprises, e.g. agricultural initiatives on unused land in New Territories.

Setting up “Youth Congress” in District Council reforms: incorporating young voices to groom political talents.

From “ welfare” to “workfare”.

Change of government role to be a real “enabler”.

By whom: All stakeholders; but government should take lead in sorting out human resources priorities in society.

13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Sam Lee 小 組 主 持 2 : Joanne Chiu

1.

討論之課題:構建和諧社會

2.

新 觀 點 /看 法 : 香 港 在 回 歸 後,港 英 舊 體 制 沒 有 了,新 的 公 民 權 利 抬 頭,但 本 港 的 愛 國 主 義 又 未 成 形 , 我 們 缺 乏 一 套 整 合 思 想 的 政 治 主 張 讓 港 人 共 同 追 求 ( 引 自 學 者 劉 兆 佳 )。 中 央 政 府 需 要 指 出 香 港 的 角 色,讓 香 港 政 府 和 親 政 府 人 士 都 有 目 標,使 掌 握 資 源 的 人 士 要改變時都較易作出決定。

3.

從中吸取的經驗:

在回歸後香港的後現代和後物質年代,市民普遍對政治系統有新要求。雖然大 多數人屬沉默,少數公民團體的聲音卻不成比例的大。有時更出現脅持民意的 情況。現在對公民社會的概念較陌生,公民社會的定義範圍又那麼大。要避免 假借公民社會行惡的情況,公民社會必須有健康的發展。

要香港達到和諧社會,普羅市民的經濟訴求必須得到正視。香港經濟近年轉好 了,草根階層的生活卻愈見足襟見肘,社會流動性遠較從前低。有調查顯示, 市民對政府管治能力評分高了,另方面,對貧富懸殊及官商勾結的不滿情緒則 較 以 前 強 烈 。 換 句 話 說 , 市 民 “仇 富 抑 商 ” 的 情 況 嚴 重 。

4.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要促進社會和諧,市民活得有尊嚴是前提。政府不能祇放任人們炒樓、炒地, 在土地政策上需要主動鼓勵及開闢空間,為中小企、甚至街坊小鋪締造生存空 間,提攜他們。

香港的問題由政府和市民自己處理,最好不要北京開口。

要 達 到 “和 諧 社 會 ” 恐 怕 很 困 難 , 說 “有 效 解 決 矛 盾 ” 比 較 實 際 。 政 府 需 積 極 回 應 公民社會的新主張。

關於選舉問題,香港固然有本身的想法及選擇。對北京而言,當年起草《基本 法》時,未能預見圍繞現在選舉安排的問題,北京也是時候作出選擇。

如果可以的話,中央政府應用適當途徑向港人表達其政治意向和大方向,免得 持不同意見的港人為未來路向問題爭議。

13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Charles Mok 小 組 主 持 2 : Aliana Chiu

1.

討論之課題:構建和諧社會

2.

新 觀 點 /看 法 :

“構建和諧社會”不能祇作為口號或標語。因為中央政府要內地“構建和諧社 會”, 所以香港特區政府也要跟着說要“構建和諧社會”,但令人感覺祇是 口號,而無實際行動去改善社會不和諧的情況。

要令社會和諧,應該要令港人有一套共同的價值觀,例如:可以求同存異,接 納 他 人 , 尊 重 他 人, 社 會 要 團 結 而 且 需 要 愛 護 和 關 懷 別 人 。 政 府 、 商 界 、 政 黨 、 市民等要互相協調和透過協商解決問題。

3.

和諧社會也應該包括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和諧,市民應多保護環境。

從中吸取的經驗:

公民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環,傳播接納他人,尊重他人的信息;但不能祇用電視 宣傳,因為電視的信息太簡單,所以也應該透過學校、社區去宣揚和諧社會背 後 的 理 念 (即 共 同 價 值 觀 )。

最低工資可能可以改善社會不和諧的情況,可在個別行業試行;但也有與會者 不認同。

4.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政 治 改 革 - 爭 取 普 選 使 更 多 市 民 能 選 出 代 表 自 己 的 聲 音 (香 港 特 區 政 府 /中 央 )。

改 變 官 場 文 化 , 善 用 諮 詢 制 度 (香 港 特 區 政 府 /非 政 府 組 織 )。

各界需要思考如何吸引精英和人才從政,大部分的精英也被金融界吸納,缺乏 政治人才,如改革公務員制度,使政務官有仕途,也應吸納有專才又有通才的 精英入政府。

140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Kathy Chan Chan 小 組 主 持 2 : Allen Fung Fung

1.

討論之課題:構建和諧社會

2.

新 觀 點 /看 法 :

共識:我們繼承了殖民地時代的經驗,不論好壞,但現在一定要求變,才能再 度發展,不會落後於人。不過,吊詭的是,不少香港人仍然懷緬舊時的基礎、 舊的成就和優越性。香港人必須放開懷抱,面對將來的挑戰。

3.

從中吸取的經驗:

香港人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擁抱中國發展,不要劃地為牢。政府可以帶頭去內 地做投資,作實質參與,如新加坡政府投資蘇州工業園。

在規劃方面,特別行政區政府應該積極參與全國的「十二‧五規劃」,加強與 周邊地區的協調發展,以至參與全國性的規劃。

香港可從以下方向著手:

投資教育。

吸納人才。

深化政策研究,善用政府財政資源,支援本地學者專門研究本地課題。

141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Gary Tang 小 組 主 持 2 : Henry Ho

1.

討論之課題:構建和諧社會

2.

新 觀 點 /看 法 :

回 歸 後 , 政 府 與 非 政 府 組 織 ( N G O s) 的 關 係 有 所 改 變 , 從 過 往 直 接 撥 款 改 為 政 府 向 N GO 購 買 服 務 , 經 常 性 撥 款 也 減 少 。 N GO s 逐 步 淪 為 政 府 的 “ 外 判 商 ” , 對 政府的監察和制衡力量也削弱了。

在教育方面,一些表面上提高自主性,加強參與的措施在執行上會導致分化。 例 如,某 學 校 轉 為 直 資 後,原 屬 津 貼 的 學 生 與 直 資 的 學 生 在 態 度 上 有 很 大 差 別 。 前 者 對 學 校 有 歸 屬 感,較 為 尊 師 重 道;後 者 覺 得 自 己 是 購 買 服 務 的 “ 消 費 者 ” , 他們的家長對學校要求較多,並經常質疑很多學校的做法。

公務員在回歸後常被無理指責,使他們抱著“少做少錯”的心態。然而社會對 公務員的服務要求又越來越高,在傳媒的“煽風點火”下,導致公務員與市民 關係欠佳。

3.

從中吸取的經驗:

要達致和諧社會,低下階層應能分享經濟成果。政府應增加基建項目和改善社 會福利。

要 避 免 階 級 衝 突 , 低 下 階 層 要 看 到 社 會 流 動 的 機 會 。 然 而 隨 著 教 育 “直 資 化 ” , 過往通過入讀名校爬升社會階梯的機會似乎越來越少。

4.

任何社會轉變都要時間去磨合,各方應採取包容的態度。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政府應以較大彈性向基層團體及非政府組織撥款,使經濟成果落實到低下階 層 。 此 外 , 政 府 在 對 N G Os 增 加 撥 款 的 同 時 , 不 應 削 弱 N GO s 的 自 主 性 。

政府應賦予區議會更大權力,使它更有效地解決地區問題,尤其是貧窮問題。

政府應重建社會階梯,以維持低下階層的穩定。

142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Amelia Wan 小 組 主 持 2 : Alan Wong

1.

討論之課題:構建和諧社會

2.

新 觀 點 /看 法 :

和 諧 社 會 不 可 能 完 全 達 致 : 因 為 經 濟 轉 型 下 祇 有 2 0% 的 人 士 受 惠 , 政 府 可 做 的 是建立一個溝通平台,讓社會各階層可以增進瞭解,化解怨氣,減少摩擦。

社會矛盾的來源主要有三方面:

(a) 現 行 綜 緩 制 度 保 護 既 得 利 益 者 。 (b) 貧 富 差 距 加 大 。 (c) 民 主 派 與 親 中 派 角 力 。

3.

從中吸取的經驗:

新移民問題方面,應通過宣傳新移民正面例子減低大香港主義的影響,有關機 構對新移民的宣傳不應祇側重他們的艱苦情況,這樣反而會加深分化。

4.

個人層面應提高個人修養,為瞭解其他不同階層的聲音多包容接納。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政府﹕提供各階層溝通的平台,減少摩擦,化解怨氣。

政 府:應 改 進 綜 緩 制 度,仿 照 學 生 資 助 的 貸 款 制 度,要 求 有 能 力 的 人 歸 還 資 助 , 使 有 能 力 的 人 致 過 份 依 賴 綜 緩 。

政府:設立最低工資及最高工時,幫助滅貧。

143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Grace Caan 小 組 主 持 2 : Andrew You 1.

討論之課題:構建和諧社會

2.

新 觀 點 /看 法 :

3.

4.

社會很多的議題是不應由政治手段去解決。

示威遊行是不能有效解決問題。

因為全球化,社會的和諧是會受到外圍因素而影響。

社 會 的 階 級 流 動 性 (S oc i a l M obi l i t y) 是 保 持 和 諧 社 會 的 重 要 因 素 。

從中吸取的經驗:

一些理性的遊行如“七.一遊行”等能給予社會就真正的“和諧”而反思。

因著不同的社會問題,大家應學會謙卑。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社會各階層應有更大的包容性。

政府應檢討資源的分配,如涉及到各社會民生需要。

政府應給予公民社會認受性。

144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小 組 主 持 1 : Chan KaKa-kit 小 組 主 持 2 : June Tang 小 組 主 持 3 : Wilson Chan

1.

討論之課題:殖民地統治的正反經驗

2.

新 觀 點 /看 法 : 在 考 慮 殖 民 地 的 經 驗 能 否 有 助 特 區 管 治,我 們 必 須 比 較 兩 者 身 處 社 會 的 特 色,譬 如 說,以 往 能 當 上 政 治 精 英 的 人,心 態 上 是 感 到 比 較 優 越 的,現 時 特 區 的 情 況 卻 相 反。 此 外,精 英 在 社 會 的 分 佈,社 會 階 層 的 改 變 亦 是 我 們 考 慮 如 何 運 用 殖 民 地 的 遺 產 時 多加注意,不可能簡單的張冠李戴,搬字過紙的運用。

3.

從中吸取的經驗:

政府的構成:

(a) 行 政 局 的 構 成 及 角 色 : 要 有 效 的 達 致 行 政 主 導 , 以 往 殖 民 地 的 行 政 局 角 包 括 是 決 策 機 構 及 有 統 一 /相 近 理 想 的 精 英 組 成 , 值 得 特 區 政 府 參 考 。

(b) 政 治 精 英 / 官 員 涵 養 : 相 對 於 特 區 官 員 , 殖 民 地 官 員 對 待 異 見 的 態 度 及 修 養 值得官員學習。

政策制訂﹕

(a) 政 策 的 規 劃 及 前 瞻 性 ﹕ 以 往 殖 民 地 政 府 在 制 訂 政 策 時 具 有 一 定 的 長 遠 規 劃 及 前 瞻 性 , 為 香 港 政 治 /社 會 提 供 了 一 個 發 展 的 方 向 。

(b) 政 策 的 穩 定 ﹕ 相 對 於 特 區 政 府 , 殖 民 地 政 府 的 政 策 相 對 穩 定 及 協 調 , 較 少 出現朝令夕改的問題。另外,特區政府政策推行的步伐過急,例如教改, 令群眾無所適從。

4.

最需要採取的行動?由誰負責? 本 組 對 於 經 驗 的 運 用 持 開 放 的 態 度。况 且 不 可 以 默 守 成 規,一 些 管 治 的 手 法,如 精 英 的 吸 納,隨 着 社 會 精 英 的 流 動 性 增 加,在 吸 納 精 英 時 要 更 為 謹 慎。另 外,隨 着 回 歸 後 既 得 利 益 者 的 改 變 , 在 管 治 的 對 手 /合 作 夥 伴 亦 不 同 , 諮 詢 吸 納 的 手 法 亦 應 有 異。然 而,有 些 基 本 的 經 驗,如 官 員 涵 養、政 策 的 前 瞻 性 及 穩 定,是 特 區 政 府 必 須 吸引的前人智慧。

145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Table Host 1: Steve Chung Table Host 2: Jeffery Au 1.

Topic Discussed: Experience from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2.

New Observations:

Our group, representing the age group of between 20s-30s, believes that the HKSAR Government should be more patient and provide us with more time to establish our new “identity” (especially since we did not experience the whole set of patriotic education tha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gets, and we are not as rooted in Mainland China as the older generation is).

The HKSAR Government should make use of the knowledge, advice and opinions of think tank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

3.

Lessons Learnt:

Re-establishment of a new set of self-identity will take time.

A top-down approach to effect change is not acceptable.

Incremental and comprehensive planning based on the societal reaction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case of Hong Kong.

4.

What are the top most important ac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and by whom?

An isolated, distanced government would not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real need of the community.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should be based on a holistic plan with concrete and detailed incremental strategies.

A government which respects democracy and freedom (i.e. the last years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would be much more favorable tha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HKSAR Government.

146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附件 Appendices

147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主辦機構、聯辦機構、協辦機構 Principal Organizers, Co-organizers & Supporting Organization 香港政策研究所

Hong Kong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Ltd

軒尼詩道 8-12 號中港大廈 16 樓 電話:2686 1905 傳真:2648 4303 電郵:info@hkpri.org.hk 網址:www.hkpri.org.hk

16/F China Hong Kong Tower, 8-12 Hennessy Road Tel: 2686 1905 Fax: 2648 4303 e-mail: info@hkpri.org.hk Website: www.hkpri.org.hk

新力量網絡

SynergyNet

佐敦吳松街 149-151 號龍匯商業大廈 3 樓 電話:2377 3117 / 2377 1002 傳真:2377 3179 電郵:office@synergynet.org.hk 網址:www.synergynet.org.hk

3/F, Regal Dragon Centre, 149-151 Woosung Street, Jordan Tel: 2377 3117 / 2377 1002 Fax: 2377 3179 e-mail: office@synergynet.org.hk Website: www.synergynet.org.hk

思匯政策研究所

Civic Exchange

中環雲咸街 69 號賀善尼大廈 701 室 電話:2893 0213 傳真:3105 9713 網址:www.civic-exchange.org

Room 701, Hoseinee House, 69 Wyndham Street, Central Tel: 2893 0213 Fax: 3105 9713 Website: www.civic-exchange.org

香港民主發展網絡

Hong Kong Democratic Development Network

銅鑼灣堅拿道西 15 號永德大廈閣樓 電話:2782 6336 傳真:2838 5836 電郵:info@hkddn.org 網址:www.hkddn.org

M/F Wing Tak Mansion, 15 Canal Road West, Causeway Bay. Tel: 2782 6336 Fax: 2838 5836 e-mail: info@hkddn.org Website: www.hkddn.org

三十會

30sGroup

灣仔適安街十號地下 電話:2529 2001 傳真:2529 2100 網址:www.30sgroup.org

G/F, 10 Sik An Street, Wanchai Tel: 2529 2001 Fax: 2529 2100 Website: www.30sgroup.org

Roundtable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Roundtable Social Sciences Society

軒尼詩道 458-468 號金聯商業中心 605 室 電話:2111 5882 / 2111 5890 傳真:2111 5883 電郵:admin@roundtable.com.hk 網址:www.roundtable.com.hk

Unit 605, Cameron Commercial Ctr, 458-468 Hennessy Rd Tel: 2111 5882 / 2111 5890 Fax: 2111 5883 e-mail: admin@roundtable.com.hk Website: www.roundtable.com.hk

Powersoft Consultancy Ltd

Powersoft Consultancy Ltd

軒尼詩道 458-468 號金聯商業中心 605 室 電話:2111 5882 / 2111 5890 傳真:2111 5883

Unit 605, Cameron Commercial Ctr, 458-468 Hennessy Rd Tel: 2111 5882 / 2111 5890 Fax: 2111 5883

148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贊助機構

Sponsors 公民教育委員會

Committee on the Promotion of Civic Education

灣仔軒尼詩道 130 號修頓中心 2 樓 電話:2835 2170 傳真:2147 0046 電郵:enquiry@cpce.gov.hk 網址:www.cpce.gov.hk

29/F., Southorn Centre, 130 Hennessy Road, Wan Chai Tel: 2835 2170 Fax: 2147 0046 e-mail: enquiry@cpce.gov.hk Website: www.cpce.gov.hk

全國國際事務民主學會

National Democrati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30 M Street, NW, 5/F, Washington, DC 20036-3306 電話:(1) (202) 728 5500 傳真:(1) (202) 728 5520 網址:www.ndi.org

2030 M Street, NW, 5/F, Washington, DC 20036-3306 Tel: (1) (202) 728 5500 Fax: (1) (202) 728 5520 Website: www.ndi.org

149


Conference on “Into the Future: Collective Reflections Ten Years after Reunification” 【還看明天:回歸十年反思與前瞻】研討會

大會傳媒

Media Partners 明報

Ming Pao

柴灣嘉業街 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 15 樓 電話:2595 3111 傳真:2898 3783 網址:www.mingpao.com

15/F Block A, Ming Pao Industrial Ctr, 18 Ka Yip St, Chai Wan Tel: 2595 3111 Fax: 2898 3783 Website: www.mingpao.com

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鰂魚涌英皇道 979 號太古坊常盛大廈 16 樓 電話:2565 2222 傳真:2811 1048 網址:www.scmp.com

16/F Somerset House, Taikoo Place, 979 King's Road, Quarry Bay Tel: 2565 2222 Fax: 2811 1048 Website: www.scmp.com

有線電視

Cable TV

荃灣海盛路 9 號有線電視大廈 電話:2112 6868 傳真:2112 7878 網址:www.cabletv.com.hk

Cable TV Tower, 9 Hoi Shing Road, Tsuen Wan Tel: 2112 6868 Fax: 2112 7878 Website: www.cabletv.com.hk

商業電台

Commercial Radio

九龍廣播道 3 號 電話:2336 5111 網址:www.crhk.com.hk

3 Broadcast Drive, Kowloon Tel: 2336 5111 Website: www.crhk.com.hk

香港電台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九龍廣播道 30 號 電話:2339 6300 網址:www.rthk.org.hk

30 Broadcast Drive, Kowloon Tel: 2339 6300 Website: www.rthk.org.hk

150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