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 Design Vol.3

Page 1

1


2


指間輕觸,滑動著光潔無痕的表面, 一股會心隨之而起。

筆尖沾墨,堆動著水紋與彩度的匯聚, 世界的谷豁因而誕生。

平整的機具連結了無垠的空間, 填補了人身既存的侷限,豐富了日漸虛擲的心界。 這是操弄著各式資訊的滑世代。

筆墨的堆疊製造出另類的世界, 連接起歷史、現今與未來,啟動了時光的容器。 這是操弄著墨彩材料的創作。

滑世代與作品看似矛盾, 但卻共處於當下,形成了包容歷史與科技的熔爐。 它提鍊著資訊與傳統媒材的因子, 發展出奇特的化學效應。

於是容器內的滑世代盈滿著筆墨間的實驗。 而墨彩也在創作者的想像參與中, 變得不太一樣了。

3


4


04

策展理念 | Curatorial Idea

06

作品介紹 | Artworks Introduction

14

林再立臻 | Li-Zhen Lin Zai

18

徐 兆 甫 | Chao-Fu Hsu

22

陳 國 華 | Goo-Hua Chen

26

曾 詩 涵 | Shih-Han Tseng

30

賴 帥 錚 | Shuai-Cheng Lai

34

簡 翊 洪 | Yi-Hong Jian

40

邱 伶 琳 | Ling-Lin Chiu

44

涂 智 維 | Chih-Wei Tu

48

陳 芷 若 | Tzu-Jo Chen

52

陸 真 儀 | Chen-I Lu

56

曾 霆 羽 | Ting-Yu Tseng

60

簡 佑 任 | Yu-Jen Chien

64

歷 | C.V.

5


時光容器 - 將自身拋向想像的未來 策展專文與藝術家作品介紹 華建强

看似真實,卻又無法被歸類於特定時空的場景。現實與幻境在此刻交織成為一處奇想異地的同時,作品已然 成為儲存思考與奇想的時光容器。 容器廣納現實、記憶與未來 水墨、膠彩媒材的使用,就像是時光容器合成的外衣。作品在這裡是包裹著墨彩材料的積體。也是綜合了水 的使用而呈顯出來的內心想望。它製造了一處吸附記憶的開口,不斷從現實的經驗裡,去探尋著過往歷史的 軌跡,進而追尋著陌生時光的隧道。以知識、經驗和想像,催發著創作者的內心,使其成為一顆顆尚待開化 與孕育的種子,期待某天萌土出芽的可能。 時光容器,匯集了記憶、現實與未來的三方維度。在人類史當中,最早出現時光容器的概念,是出自於古希 臘兩河流域 ( 美索不達米亞 ) 一首早期的吉爾伽美什古詩句 ( 註 1)。詩的一開始,記述了如何在烏魯克長城 的基石裡,找出一箱銅幣的方法。而那只箱中,存放著一塊紀錄著吉爾伽美什傳說中的石碑,並且寫滿了烏 魯克君王的史蹟與其半人半獸的傳說故事。這個被隱藏的古箱,不僅載著存放人的現實境況,更封存了歷史 傳說的記憶。並以說書人之態,將那些現實與記憶的思維,推給了不可預知的開啟者。於是時光容器,更成 為了時間長河的見證者。它因封存的動作,而越出了既定當下的範疇,也因此成為了探索與想像的根據地。 作為儲存特定光景與資料的作品容器而言,它所記錄的,正是某個時刻裡,所被截取的重要片段。時間軸式 裡所代表的時空切片,提供給後世做為想望與回顧的索引。而面對擲出這個時間容器動作的本身,其實,正 是拋出了對日後莫名境遇的想像、期待與探索的可能。由此而言,作品與未來對話的方式,便是建立在一處 主動拋出的儀式性動作裡,然後,再經由預期或是不經意的發現過程,使物件和陌生感產生了連結,並且製 造出差異的想像。 時間容器是在驚奇、推測或探索等綜合條件的因素下被揭示。在掀開積存器具的那一瞬間,更接續了歷史文 化,以及現下時空的連結。一股詫異與朔及過往的感念,隨即而生,但可想而知的是,這種探索的情意,是 無法從擲出者的手中得到回應。這亦即點出了作品製造者的基本立場。是建立在現存的基礎下,而投射給陌 生揭示的另類想像。所以,當此連結要產生出對話的可能性時,它勢必得從生活的周邊提供著現存的依據, 以便和未來的生活拉出間距。

註 1:吉爾伽美什是烏魯克第五任國王,統治期約在公元前 2600 年。他是著名古代文學《吉爾伽美什史詩》的主角。在美索 不達米亞神話中,吉爾伽美什是擁有超凡力量的半神(他有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特質)。並且建造城牆,以保護 人民免受外來的攻擊。

6


作品視為時光的容器 作品被視為是時間容器的概念,它就像是個儀式般,試圖要去臆測著陌生情境的探索,而刻意與無法預知的 世界,連結出一片想像的接合。此即想像的未來和真實的未來,在遠端的時刻裡被同時揭示時,方能看出兩 者之間的共同與差異處。因而,時間容器的概念呈現在作品時,即是創作者,利用水墨或膠彩媒材的修練過 程當中,作為包覆現下思想的媒介。並且以此視為投向未知,和未來世界對話的可能性嘗試。 那看似無邊際的想像邏輯,嘗試性地以自身感知為出發,勾勒出歷史與文化的再對話,利用積極的態度,去 觸向殊異世界的連繫,以便創造出驚奇與陌生的嚐試。尤其表現在畫面裡的,正是利用奇特、晦澀不明的曖 昧狀態,或是,新鮮的結構而搭構出來的方法;從最古老的山水、情境或生活的周邊做為發想的據點,而非 憑空幻化,成為一處無可依循的祕境。這些知識的線索或是記憶的連結,所呈顯出來的,正可提供探索者, 藉由畫面上的結構而一窺究竟。 在手機、平板電腦盛行的「滑世代」裡 ( 註 2),仍有一群年輕的創作者們堅持利用傳統的水墨、膠彩等媒材, 企圖在科技發達的今日,去探尋日常生活中的另類路徑。作品因此是他們獨特的現實經驗、過往記憶,以及 對未來想像的繼承。尤其隨著製造過程的不斷延續,時間彷彿凝結在那層薄薄的平面上,它更成為一處,觀 念匯聚的場域。所以當下的作品,即是融合了創作者們獨特的思考,甚至歷史、文化與對生命觀察的另類記錄。 時光容器至此,是承載觀念與思想的中介,它也由此處開啟了一場,通往未知境界的溝通管道。 本展利用「時光容器」的概念,作為展覽規畫的主軸,邀請了林再立臻、邱伶琳、徐兆甫、涂智惟、陳芷若、 陳國華、陸貞儀、曾詩涵、曾霆羽、賴帥錚、簡佑任、簡翊洪等十二位從事水墨、膠彩媒材創作的藝術家。 從他們各自的創作過程與經驗當中,去截取部分共通的特質,企圖在這個包含時間、空間的容器裡,充填入 現實、記憶與未來三方維度的想像,並且探究創作者們施於作品中的另類造境,以及如何在水墨、膠彩等傳 統媒材的經營之下,注入新世代獨特而殊異的媒介物思考。 時間容器因此展現在作品的構思與空間安排的處理上,以利用水墨、膠彩媒材的使用過程當中,促成聯繫未 來,及比對歷史時間性的可能。於是可見,這個容器不單只做為一個乘載觀念或者思想的中介點,而是直接 點明了,現存幻念的不可為,以及朝向渴望理想的未知途徑,並且作為創作者顛覆自身、於歷史中開創新意 義的終極價值與企圖。

註 2:「滑世代」又名「低頭族」泛指 2002 年之後,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開始流行普及之後的消費使用者族群。在臺灣 2013 年的調查中,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比例已達 51%,相當於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的普及率,韓國 (73%)、新加坡(72%)、香港(63%)、日本(25%)與中國(47%)。但臺灣對智慧型手機的依賴度高達 81%,為亞太地 區之冠。

7


林再立臻 | Li-Zhen Lin Zai 林再立臻作品中的風景樣貌,是建立在看似熟悉,卻又極 度陌生的描繪之中。鮮豔的彩度,豐富了畫面的布局,所 以很容易會被這些色澤飽滿的景像所誤導,因為在她的造 景之下,杳無人煙而近乎於定靜的空間裡,存滿了她一心 想抽離出,現下空間的疏離感。因而,介於群體與個人「生 存」的選擇之間,她的桃花靜地便直指那看似繁華,然又 靜謐的異空間,而此空間,也成了她選擇遁入烏托理想園 的重要入口。

徐 兆 甫 | Chao-Fu Hsu 徐兆甫利用不斷重複的圓點、名人的肖像,以及色彩鮮豔 的花朵,製造出猶如花布般的瑰麗世界。尤其這些物件規 律的擺設,更強調了作品強烈的設計感,連帶著凸顯出了, 作品裝飾性的濃厚意味。但這樣的裝飾性,已然成為他創 作中的觀念與作品製造的必要,這是因為重複的圓點,意 指出複製概念的邏輯,它反應出現存世界的生命體,對於 美麗容貌的不斷追求,與集中單一化美感的偏義性。如果 美貌僅存著某種樣板式的規格,那麼,正意謂著,世間的 存有,正被某種偏執與狹義的範疇所規範著。在看似自由 的世界裡,這樣的趨縱和單一品味化的潮流,正逐漸毀滅 著更多聲響的可能。於是如此重複與裝飾性的諷刺,正是 徐兆甫企圖從過往普普的概念中,延伸出對生命與世界的 新式反思。

8


陳 國 華 | Goo-Hua Chen 山水景況被保鮮盒封存,並且浮在即將溶解的冰品;這是 陳國華透過了日常生活的物件與傳統山川地貌的結合,所 製造出來的特殊作品。帶著個人式的戲謔與十足詼諧的想 像,令人彷彿,就在打開冰箱的那一瞬間,啟動了現代化 物件與過往傳統歷史的連接甬道。作品在此時所反應出來 的,不僅僅在於這樣異質交叉的合成與鋪敘,而是表現出 更多,對於現存世界的另類觀感。這種觀感來自於創作者, 不依循既定規範的步伐,亦或是刻意從他處的另類發想, 而製造出矛盾或衝突的境況。於是當虛幻事件的現場,發 生在某個日常行動的瞬間時,它便被創作者依序,提取出 這些大大小小的冥想片段,而構建出更為真實的作品製造。 因此作品便成為了陳國華日常思維,具體化的創作與實踐。

曾 詩 涵 | Shih-Han Tseng 曾詩涵的新作,創造了一處結構飄渺之地。這個地點有別 於過往她中軸式的作品,那個明確表達出個人冀求或藉以 發源的連結。在新作裡,趨於散落的大結構,難以在視覺 關注的瞬間被予以聚集。因此,唯有攀沿著那些微小物件 的精細描繪時,連結起各個物件之間的對語。畫面的內容, 就像是通訊的電波,依靠著不可見的感應,而組織著散落 各地的城鎮,令此時的作品,在看似無可名狀的恍惚之間, 透析出了創作者自身,對於現實與記憶的拋離,以及試圖 從生活中,甚至於作品的畫面中,去組織出個人悠淡式的 越界想像。

9


賴 帥 錚 | Shuai-Cheng Lai 幻想、虛擬的生物,是賴帥錚將自身空無的情感,化成作 品世界的初始。在面對著終日淡而無味的規律生活時,她 自言肉身已然成為了,不斷重複在機械性操作的某種單調 化的物件,並且時而消耗在無意義的事件之上。然而,對 應她這種無意義情境的假設性探索,此時的作品反而成為 了探究什麼才是有意義事件的提問。因而虛幻、擬態的生 物,促長了顛覆思緒的意義連結,作品至此所投遞出來的 強烈意識感,便強化了創作者個人對於過往、現實虛度的 嘆息,而直指著未知空間的情境。

簡 翊 洪 | Yi-Hong Jian 簡翊洪在作品的畫面中,製造出了一個空無的場景。幾 個簡單的家飾擺設,即點化出了他對某個特定空間的鋪 設。尤其赤裸的小人物在留白的造景裡,恣意地擺出了 各式各樣的姿態,仿若故事的情節,便從這些人物的互 動中湧現出來。因而透過了他對現實生活中的情意推敲, 以及古典飾物搭配的同時,作品畫面便成為了他眺望歷 史過往,和推向未知的探索。

10


邱 伶 琳 | Ling-Lin Chiu 眾多人物的剪影,像是黴菌般,充填在邱伶琳的作品內。 這些人像,以均質散佈的方式,和沒有過多聚散的方法, 自圍著,成了某種可辨識,卻又無法明確說出來的形象。 此形象利用墨的區隔、反白或深淺的規劃,使其醞釀出作 品的殊異性。若說這些描繪的方式,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 那麼,它便可能直接反應出,創作者內在書寫的某種心境 與心態的呈顯。但此顯影的方式,卻又不同於直接再現心 境式的描繪。可以見得的是,作品的本身,即成為了創作 者本人無從解釋的載體,這是因為在分解了人物造型的可 能性時,同時也去除了她個人過往知識的延續,從而在極 度混亂的狀態之下,生成了某種全新的體態。而這種創作 的狀態也正如時光容器般,已然將創作者自身的感知,投 向了無法預知的期待。

涂 智 維 | Chih-Wei Tu 施工中的造景,是涂智惟關心,變動中的物件與不確定時 刻的反應。這正如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情事,總是不斷地 生成、演化或衰敗。所以人們總是在無從預期,或是無法 預知的情況下,順應了這樣的變化產生。一種變動的價值 觀,成為了她個人關注的養成。這同時反映在其作品之上, 透過了圍籬內的山石搬遷,以成就出對過往山水景貌的顛 覆。長久以來,穩如泰山的巨石被工業機具搬移開來,成 為了浮動、不穩定的狀態,這非但隱含了對現存環境的隱 憂,也對未來產生了無法預期的恐慌,但如此的方式,卻 也僅止於被她圈圍起來的小小範圍。如果說,這個變動中 的工地,是創作者的內在省思,那麼圍籬外的一切,卻竟 像是沒有發生過什麼特別的事情般,仍然一如往常地自行 存在著。於是,對照著工地內的變化而言,這樣的不動特 質,更像是外人所賦予創作者的刻板印象,直指創造變動 的心態與異常。但此異常,不正是一種可能賴以為傲的創 造性生產嗎。

11


陳 芷 若 | Tzu-Jo Chen 陳芷若的作品,先以建商廣告用紙來做為最底層的基底, 隨後利用撕碎的宣紙,漫無規律地裱貼其上。因其不規律 的拼貼動作,使得宣紙的重疊處與廣告用紙接合間,有了 顏色的落差。並且在視覺上,產生出積體與塊面的錯覺。 而建立在這些拼貼之上,則是她個人隨著畫面安排的趨力, 所構搭出來的山巒或建物。因此相較之下,這兩種次序的 創作方法,在意識上,不但暗指現實資本的消除或隱匿, 更以創作者的姿態,呈現了她個人不依循既定規則的反叛 性動作。製造出有別於過往歷史中的造境山水,而朝著某 種期待式的氛圍,或是個人規則式的方法向理想奔去。

陸 貞 儀 | Chen-I Lu 陸真儀以線條的結構,描繪著有如動物性的人面。錯落交 織的濃淡曲線,像是網格般編輯出帶著神秘眼神的臉龐。 它凝視著,前來觀賞的群眾,像是銅像似的不發ㄧ語,卻 又深埋著猶如浩瀚宇宙般的容量。這混亂卻又隱藏著秩序 的作品,是創作者嘗試在線條、墨韻和人像空間的結構中, 進行著一場真實與虛幻的連結。線條架構的虛設,以及人 面體態的真實,互為補充地在畫面裡不斷矛盾上演著。而 這樣的作品,乃起因於創作者對現世網際的行為體認,以 及對照著那些虛擬和存有的模糊團塊之間,ㄧ種個體省思 的探究。虛擬和真實、秩序與混亂往往也是物件一體之兩 面。人身的存有,包容了這些虛虛實實的光景,而陸真儀 摸索著水墨線條的鋪設,在這樣看似光鮮而又充滿靈氣的 面容中,竟也點化出了,表層結構後的虛無和飄渺,彷彿 更透析出了時光飛逝與光景無常的深層覺察。

12


曾 霆 羽 | Ting-Yu Tseng 紀錄生活、紀錄日常的所見所思,是曾霆羽以日記的方式 來做為水墨創作的基礎。他認為作品的呈現是一種生活習 慣的痕跡,因此放任自己暢行於直覺反應的當下,以筆、 墨展示著每日立即的觀感。於是他的作品封存了往日的記 憶、或是那些突如其來的靈光乍現,在日後回溯這些片段 的圖像時,舊日的光景彷彿凝結在筆墨揮灑的片刻中。那 是融合了創作者奇思異想的連結以及對現時現刻的保存。 它更像是創作者預留給未來自己的證書,以證明呼吸、活 著的最佳明證。而痕跡至此,不再只是一個短暫的紀錄過 程,它更是提供給未來的自身,ㄧ個憶起或提醒活在當下 的熱情。

簡 佑 任 | Yu-Jen Chien 光著驅體的男子,徜徉在一片山光水色的景緻裡。從世俗 的眼光來看,這不過就是裸奔人的強迫性暴露,或者是天 體愛好者所尋求的自然性解放。然而,對簡佑任來說,裸 身的意義,不在於身體外在的無物,而是對環境、社會, 乃至於個人,應對的場域問題。在受制於大環境的無從選 擇之下,個人意識的決定,往往成為了行為舉止的關鍵。 於是光滑的身體,成為了抵抗桎梏、抵抗包覆的反射動作。 拋卻了阻礙膚體的屏障,而將自身與景物,以最為原始的 方式交融。人物回眸的姿態,暗示了對過往足跡的隱射, 更是他藉由生命經驗的溯及,而試圖探究,履勘現實的真 實。於是在看似毫無防備的人物描繪裡,卻隱含著不斷拋 向林中深處的趨力,此趨力直指了現世境況的離行,卻以 主動的方式,逐漸完成了他自身追求理想與超乎理性範疇 的可能。

註:藝術家作品介紹依照展覽檔期與姓氏筆畫排序。

13


14


Art Works & Statment 林再立臻 | Li-Zhen Lin Zai 徐 兆 甫 | Chao-Fu Hsu 陳 國 華 | Goo-Hua Chen 曾 詩 涵 | Shih-Han Tseng 賴 帥 錚 | Shuai-Cheng Lai 簡 翊 洪 | Yi-Hong Jian

15


林再立臻 | Li-Zhen Lin Zai 從以前到現在的創作我將其定義為緩慢的、循序漸進的進行式,在這難以界定是否為漫長 的過程中,其中最為主要的概念包含了自身對於「存在」的認知。靈魂與軀體的分離,我 們「存在」卻也可能「不存在」,很弔詭的,在日常中扮演的角色、身處環境、狀態,在 這些繁瑣的外在表現與現象之下,內心的歸屬感或自我存在感是什麼樣的形態? 假如我們已經對這樣熟悉的生活模式—不得不習慣—麻痺了,那麼「活著」也就僅僅只限 於它字面上的意思,(活這個詞拆解成為水和舌,我將它解讀為只要進食就能生存,但是 卻沒有心,只是個軀殼),表面上被他人所看見的(或是因人而顯現出他們想要的),與 其內在的心理層面毫無關聯性,也許已經放棄了、厭倦了、分裂了、瘋癲了、崩潰了,零 零總總,隨機選擇一個詞彙即可。 對這大前題的闡述,秉持著「抽離」的意念,一體兩面、表裡不一,我認為—只是個人認 知—經歷著各式各樣的紛擾、受過挫折之後,表面依然維持著那般模樣,而心裡則是渴望 擁有平靜,或者稱為沉寂或暫時休憩,也許是種寄託、也許是一個地方。 我將那些風景稱之為桃源鄉,也可以說是一方淨土,涵蓋了烏托邦的理念,即是「不可能 出現的理想社會和事物」,是個清淨的、沒有染污的世界。那是自身或觀者能夠「逃避」 的地方,在沒有人煙、沒有世間的煩擾,只有「自己」。

16


彼岸 | 63.5 x 67.5 cm | 紙本色設 |2013 (L) 隔世經年 | 59 x 94 cm | 紙本色設 |2014 (R)

17


遺忘了許多事 | 61.5 x 122.5 cm | 紙本色設 |2013 假如你提及當年 | 62 x 129 cm | 紙本色設 |2014

18


噓 | 66.5 x 80.5 cm | 紙本色設 |2013

19


徐 兆 甫 | Chao-Fu Hsu 植物微整型系列 在自己的繪畫當中,色彩強烈是常運用的表現手法。繪畫製作中強調的是依據畫面的需要、情感等來發揮色彩在繪畫中的作用。因身處於 台灣亞熱帶氣候,所見植物也相當多元與繽紛,因此常運用花朵表現畫面斑斕與絢爛的感覺,色彩與花朵的組合主要目的其實不在於寫實 描繪物件,而有某種程度是為了達到裝飾性的作用。 在製作中很容易感受到色彩與花朵的變化,重複的出現在作品各處,營造了繽紛絢爛的畫面氣氛。而作品名稱提到的植物微整型是因為在 現今生活中人們對於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有了微整形的概念,在製作作品中,也會對植物本身的個體作微整型,擬人化的方式重新詮 釋花朵與人類整形的新概念。畫面中也出現類似李奇登斯坦的網點,這樣的點,在自己作品中有另外一層涵意,反覆的點其實也有某種程 度的複數性形式,在生活中點的運用也相當廣泛,這樣在作品上也有窺視前後的關係,在扁平的點與面當中重新構成。 在自己的繪畫強調的是以主觀歸納為主,獨立發揮色彩與形式在繪畫中的作用。盡可能的可以使觀者與畫面進行互動和交流,在情感上產 生共鳴。我在製作上也運用了西方「普普藝術」的「複數性」形式,安迪沃荷,瑪麗蓮夢露的意象等等…以及類似版畫複數性質,感由內 而外的方式探討自我內在意識,希望藉由外在形體及感官組織傳達,然而版畫雖然和繪畫同是屬於心象的表現,但卻不能像繪畫一般的直 接用畫筆沾上顏料,在紙上或畫布上作心象的表現,透過手繪的方式來強化這點。

20


植物微整型 1 | 40 x 70 cm | 絹本色設 |2014 (L) 植物微整型 2 | 40 x 70 cm | 絹本色設 |2014 (M) 植物微整型 3 | 40 x 70 cm | 絹本色設 |2014 (R)

21


植物微整型 4 | 80 x 80 cm | 絹本色設 |2014 植物微整型 5 | 80 x 80 cm | 絹本色設 |2014

22


植物微整型 6 | 80 x 80 cm | 絹本色設 |2014

23


陳 國 華 | Goo-Hua Chen 生存在臺灣這塊島嶼上,面對各種問題和挑戰能做些什麼?是否有足夠的勇 氣和智慧去面對和解決,這樣的問題意識存在於我的創作之中,在題材上始 自生活週遭以及對時事的反映,用一貫的戲謔態度將之轉化為異象景色,透 過畫面黑邊的視覺凝聚效果及灰階色調,製造一個虛幻事件的現場。它似曾 相識、正在進行、抑或即將發生,或許我們是觀看者同時也被觀看。

日常 | 162 x 91 cm | 水墨、胡粉 |2013

24


甜蜜的墜落物 (1) | 30 x 30 cm | 水墨、胡粉 |2014 甜蜜的墜落物 (2) | 30 x 30 cm | 水墨、胡粉 |2014

25


浮山 | 120 x 40 cm | 水墨、胡粉 |2013

26


27


曾 詩 涵 | Shih-Han Tseng 此次系列作品〈母之海〉,探討著在蘊含生命萬物的母體上,無定向的安全感,伴隨著人 對自我的尋找,而從中茲長出繁多的生命支線。一個人的意志在生命尋找的過程中,被所 遭遇的經歷消磨殆盡,而後蘊生自我存在的疑慮。經歷的時間中,記憶與選擇被記憶的事 件,刻意掩蓋的或與自身融為一體的,塑造成後來個體的養分。 被動式的牽引下,在介質中去遊馳,生活、人際、歷史,生長支線的塑成在漫無目的飄遊 中崩壞,並重新交疊著新的狀態,與過往的歷史記憶平行呼應著。被透視的恐懼貫穿著需 要關注的暗號,無法界定什麼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於是自我救贖的逃亡中,在感受度上選 擇遺忘部分記憶,編織神話,逃避或冷感與相對的熱情,或者不確定的中庸,繁多的力度 成為生活互動的形態。 在萬象擾動的空間中,那些耳朵聽見的,眼睛見著的,從口中進出和呼吸到的,滲合著萬 物的生息。變異的社會中,在旁觀角度和自我省視之間,不斷地收受、洗淨,一來一往的 反省,每一次的檢視過程,思緒逐漸複雜,並跳動著憂鬱與疑惑,而在這艱困的自我交織 中,選擇以清澈的心靈去面對亂象,選擇以死亡的未知享受挑戰,選擇以童真的初心去學 習著生活,重新體驗無我的觀看,在無窮無盡的真相中,旁觀並穿梭,也自製真相,並以 最深的恐懼為庇護,每走一步,便採在母體的表面,走入現實。

28


航向光存在的殿堂 | 113.5 x 160 cm | 紙本設色 |2013 (L) 地界 | 91 x 72 cm | 紙本設色 |2014 (R)

29


瞬息 | 91 x 72 cm | 紙本設色 |2014

30


歡迎抵達美髮院 | 113.5 x 160 cm | 紙本設色 |2014 母之海 | 91 x 72 cm | 紙本設色 |2014

31


賴 帥 錚 | Shuai-Cheng Lai 過著無意義的生活,是這時代的流行病。生活中的空虛感,使我寄託在胡思亂想的創造屬 於自己的虛擬世界,這似乎也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紙牌的祕密》這是一本我很喜歡的書,故事內容屬於奇幻又令人有無限想像空間。特別 的是這本書是以故事中的故事手法寫的,有一種讓人感覺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微妙感。《紙 牌的祕密》裡的非現實世界就如同我所創造的世界一樣,裡面都住著作者所創造的角色, 不一樣的是我所創造出來的角色,各自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特色。 〈丑角〉是我對這一系列作品所取的主題。“丑角"是撲克牌裡唯一沒有重複的牌子,它 是獨一無二的、是特別的,對此我以“丑角"來稱呼作品中的任何一個角色。作品裡的“丑 角"各自以誇張的造型呈現,它們是獨立的個體,有各自的思想和脾氣。我以細膩的手法 詮釋整件作品,並以不同的技法來展現各自的特色,此作品以可愛、趣味的方向來思考創 作。畫這些奇奇怪怪的生物時,我把最原始的自己呈現出來,將我自己的想法和個性全部 的賦予在“丑角"們身上。每件作品的開始,由構思到完成,都是經過層層思考創作的, 因此每個“丑角"被創作出來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丑角 A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L) 丑角 B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M) 丑角 C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R)

32


丑角 F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E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D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33


34

丑角 G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H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I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J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K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L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M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N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O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


丑角 P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L) 丑角 Q | 30 x 30 cm | 水墨紙本 |2011(R)

丑角 - 花食蟲 | 70×68.6cm | 水墨紙本 |2011

35


簡 翊 洪 | Yi-Hong Jian 這個系列的東西,是敘述我與眾多男性的 關係。在畫面中的人有時被豢養、有時被 調教、有時又主動變裝出擊與之發生關 係。會描繪這些畫面,是因我與這些男性 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有所感,於是致力於將 它們以繪畫的視覺語言生產。我覺得生活 中的情感關係常常無法以言語完整的描 述,因此我希望能藉由繪畫呈現那些無法 被言說完備的情感關係。

36


冬日圍場 | 37 x 315 cm | 水墨設色 |2013

37


觥籌交錯後喜獲麟兒 | 42 x 97 cm | 水墨設色 |2013 GV 男優的調教 | 22 x 27 cm | 水墨設色 |2013

拆除辦公室內的蜂巢 | 27 x 40 cm | 水墨設色 |2013

38


39


40


Art Works & Statment 邱 伶 琳 | Ling-Lin Chiu 涂 智 維 | Chih-Wei Tu 陳 芷 若 | Tzu-Jo Chen 陸 真 儀 | Chen-I Lu 曾 霆 羽 | Ting-Yu Tseng 簡 佑 任 | Yu-Jen Chien

41


邱 伶 琳 | Ling-Lin Chiu 新象心嚮,獨有,欲往安之。 這裡的一切如此相像,好似隱身其中可以迷失的很沒有個性,到隨波逐流,而我是否獨特 ? 欲保留生命消耗的狀態,並認為是該生 命存在 ( 感知上 ) 的物證,那瞬間的暫留也是屬於我的存在厚度。討論此種厚度為一種真實形貌,而這種真實形貌藉由畫面釋出。 透過小形體間的筆觸同異和墨痕的堆積,書寫一種心境。構成畫面的元素是描繪人的意識狀態。畫面重複使用類似人的形象做堆疊, 共同意識也伴著形象的堆集產生,而最後形塑出的巨大也是自己的樣貌。比對出是多個小生物放大後的堆疊;坐落於不同地域的同 時空中,薄弱的存在類似的事件;所謂事件 / 我們的世界,就是這樣產生的。 然而,對內化後的再掏空,或內在涵養對於形象的再度構成,作為另一個繪畫的寫實面向,而浮動參考的基準 ( 精神面向或是身體 的慣性操作,又或是片段記憶 ),形構出的並非感性的抽象表現方式,取而代之的會是一種形象的真確。 相較於自然的具體世界,外在不如內心的真實性。如同兩個分別運行的混沌空間互相牽制,多種內在構成的物質需要,牽引瞬息萬 變的環境條件,徘徊在不斷的運轉改變中,此刻時間停留,微微靜止的,由心靈觀出是說服自己的直接機制,存在感最為強烈,所 以放任內在感受的變化劇烈,我持續堅信這份真實。

42


凡華 | 134 x 210 cm | 水墨紙本 |2014 (L) 四空 | 75 x 120 cm | 水墨紙本 |2014 (R)

43


無滿 | 113 x 147 cm | 水墨紙本 |2014

44


面貌 | 89 x 126 cm | 水墨紙本 |2013

45


涂 智 維 | Chih-Wei Tu 關於現代生活的地景,是每個人所共同創建出的。在地景這詞彙前加上「日常」兩字時,意味 著包含文化、生活、環境 ......,也就是說「日常地景」象徵著我們此時此刻的生活,每天 所發生的事件不斷的累加在同個地域中,重疊與組成一種連續的狀態,塑造了一地區與時段的 地景,當我們構成日常地景的同時,也反映了所處的時代。 生活中施工工程無所不在,儼然已成為了「日常地景」,我們觀看與見證了工程的演變過程, 而施工通常有著時限性,完工日期時間長短不定,生活空間被施工場景強行的置入,工地區域 又多使用柵欄或鐵皮隔離,隔離了生活裡的視覺與行動,往往在路過時會產生一種參觀某地的 錯覺。我常搭乘高架捷運俯瞰這奇異卻又理所當然存在的都市地景,觀賞與生活在其中。 將施工地視為景觀:發展中的「日常地景」,這景觀創造了一種價值觀,豢養著文化記憶,是 一直變動與進行中的生態,不斷的創造與破壞循環。把日常接收到的視覺與對地方的情感融 合,創造出一個場景(空間),並暗示事件的不確定狀態,希望延續畫面之外的可能性:搭建 持續進行中、養殖、被放置不動 ......。畫面中的人造物就像有生命的被養著,它即將被展 示與參觀,或著是等待完成後被使用,所以是一種進行中的描繪,施工的狀態,畫中的事物或 許會被完成,也或許就如遺跡般的被放置在原地,無法預期。

46


預定地:移動 | 110 x 68 cm | 墨、膠彩 |2014 (L) 成為景觀Ⅱ | 163 x 78 cm | 墨、膠彩 |2013 (R)

成為景觀Ⅰ | 163 x 78 cm | 墨、膠彩 |2013 (M)

47


預定地:彩排 | 109 x 68 cm | 墨、膠彩 |2013 豢養地Ⅰ | 184 x 48 cm | 膠彩 |2013

48


49


陳 芷 若 | Tzu-Jo Chen 世界如巨型物質拼湊,紛雜的資訊充斥著生活,影響、扭曲、灌輸現今人們觀 看的方式。而在我生活週遭,廣告印刷品是最貼近自身經驗的源頭,無論是被 動式的或是半強迫的。這樣的宣傳又牽涉到許多不同領域的問題,像是勞工必 須在被監視的狀態下快速地發送定量的傳單,以及接收傳單者的心理狀態,當 然還有一項最明顯的現象,那就是資源浪費。 廣告印刷品依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對每個人的感受、定義、看法都不一樣,所 以我將這些印刷品裱貼於底層,並經由我的挑選,決定它顯露的狀態,並加入 我手繪的部分,手繪的挑選和印刷品是有聯結的,可能都是建築物,也可能都 是被修剪設計過的植物,並藉由這樣的挑選、並置,期望觀眾會在我的作品中, 喚起各種記憶,進而有所發現、聯想、猜測與思索。 將廣告、傳單等印刷品和宣紙做組合,以破碎、零散的方式呈現,隱喻許多的 廣告宣傳是片面、瑣碎、不完整的,有些東西是被誇張放大,而有些則被縮小、 隱藏,或是被省略塗改,並且以這樣的基底當作大環境的樣貌,在這炫目繁雜 的現今狀態中,以手繪的方式,呈現觀看到這樣的現象後,我所感受的狀態, 並將之轉化成一個景觀。

某一頁 | 45.5 x 53 cm | 複合媒材 紙本 |2013

50


束縛 | 162 x 62 cm | 複合媒材、紙本

|2012 (L)

錯綜 | 98 x 64 cm | 複合媒材、紙本 |2013 (R)

51


隱藏在夾縫 | 53.5 x1 cm | 複合媒材、紙本 |2013 城市塑造Ⅱ | 55 x 170 cm | 複合媒材、紙本 |2013

52


53


陸 真 儀 | Chen-I Lu 創作主題圍繞在探討人與網路科技的關係。當科技不斷登峰造極,人們透過鍵盤就能迅速與外界接軌,電腦螢幕就像自 人類身體延伸的第三隻眼,使我們能輕易搜尋各種對象並與之產生連結,進而產生能掌握全世界的幻覺。 網路科技使得各種訊息流通,令觀者目眩神迷,開闊的網路世界與封閉的現實空間,產生種種矛盾現象,因此作品企圖 表現「混亂與秩序」、「真實與虛空」…等「對立」關係。以「係列」命名作品,呼應表現內容─ 「人們透過網路來 進行自我重構的過程」。「係」是「人┼系」組合,即建構的概念,也就是「人」透過網路科技「編織」一個可行、可居、 可遊的空間。「列」,《說文解字 • 刀部》中「列,分解也」,列的本意是分解,但分解後可進行排列,所以又有安排、 佈置之意。透過「係列」兩字,強調網路空間劃破現實空間的界線與束縛,虛幻與真實相互交織。此外,作品以繁複線 條構成畫面,訴說人們在光鮮俐落的外表下,內心卻纖細而混亂。線是點與面之間的過渡形式,猶如介入網路空間中, 有種可以觸及但又無法掌控的中間狀態。線條所產生剪不斷、理還亂的紛擾,如同漫遊網路的感受。 面對虛實難辨的網路世界,人們常會陷入想要求真又怕真實太殘酷,想要擺脫虛假又不捨虛幻如此美好的雙重困境。創 作者期許自己能藉由繪畫,省思當下的生活感受。

54


係 1 | 111 x 77 cm | 水墨、膠彩、複合媒材、棉布 | 2013 (L) 係 2 | 111 x 77 cm | 水墨、膠彩、複合媒材、棉布 | 2013 (M) 係 3 | 111 x 77 cm | 水墨、膠彩、複合媒材、棉布 | 2013 (R)

55


係 4 | 111 x 77 cm | 水墨、膠彩、棉布 |2014 (L) 係 5 | 111 x 77 cm | 水墨、膠彩、棉布 |2014 (R)

56


57


曾 霆 羽 | Ting-Yu Tseng 我讓自己的創作保持在水墨的範疇裡面 -- 簡單的範疇裡,即「筆、墨、紙、硯」。但為什麼要保持在水墨的範疇裡呢?就 現實面而言,因為本身還有一個水墨研究論文尚未完成;若不論現實面,那就是機緣了。創作對我而言就像是愛人,遇到一 個相處起來舒服的人,並和她分享生活的點滴罷了。因此我對水墨的需要並非完全是學理上的需求,也可說是生活上的習慣。 我習慣用水墨來紀錄生活。既然是紀錄,我企望的是更貼近當下,降低思考的成分,並盡可能直觀的反應,最好接近膝反射 (生理反射),即將生活的碎事小物本能的反應到紙張上,而這便是 2013《曾老梗》的由來。從 2013 年 5 月 20 日(總統 就職大典日)開始,期許自己每日一張以茲紀錄,但在許多外在因素下並無法達到每日一張,卻也有近 150 張。 從這近 150 張的紀錄過程,我所得到的心得是「痕跡」。生活是流動的時空,水墨將這抽象的流動具體化,形成了「痕跡」。 因此在 2013 年底,開始思考留下痕跡的各種可能,也是《耶誕快樂之左右鹿角》、《在金湖的 101 煙火》、《黃色小鴨在 台灣的另外五站》的創作背景。在這些作品中,嘗試將紙張轉變為生活中的某個物件,讓這個物件介入生活並留下痕跡,再 將其還原為平面的紙張,最後落款像是儀式性的宣告水墨畫的身分,並以影像紀錄過程。

葉子哥(藝名)傳來姐姐 她潛 入腦中 天天開心是帶狀節目我 不擇食 接吻帶來什麼可能圖像 是焦慮產物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好友臨寒舍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58


不能忘記自己的使命大粒哥生日 裴非斐 黃浩搬大酒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一點也沒有切割空間 集體翻攪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驟雨一般的愛 不自在的巧遇 就 點亮一些什麼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59


鼻子長痘子 對世界的理解很片 段很即時 顧慮和年紀成正比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最佳新人獎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媒體即訊息 誰的心裡很澎湃 想 像的情結沒出現 32 x 42 cm 水墨 紙本 2013

60


買—件正式的衣服 32 x 42 cm 金箔、水墨紙本 2013 木瓜樹下理髮師 32 x 42 cm 金箔、水墨紙本 2013

61


簡 佑 任 | Yu-Jen Chien 在我的創作脈絡中,長期關注風景與身體的關係,這是由於自身在大學時期參加登山社,熱愛 登山的活動,並在登山的行為當中思考身體在自然中的意義。因此在多數的作品當中是偏向自 然主義的敘述方式,並在中國傳統符號中找尋養分,希望能研究中國傳統符號的意義 ( 如山水 或花鳥 ) 予以解構進而整合到作品之中。 考究台灣日治時期的美術運動,自然的探勘是殖民統治中的重要工作,藉由開山的動作與山地 道路的開通,來藉此加強對於台灣土地的建檔與控制,此時在自然間的活動便因此蘊含政治意 圖,是以勘查定位及山地的標記命名來加強國家的控制力。而美術運動在此視野底下也蘊含有 同樣的目的。在日治時期如石川欽一郎、鄉原谷統等人便是新美術運動的重要推手,他們介入 台灣的山林,紀錄且樹立台灣的風景典範,現在台灣的百岳或是多數的登山路線都是日治時期 所遺留下來的,我們在山林裡踏著這些路跡時就不禁思考風景畫背後的問題。 因此我的作品便從這樣的脈絡中出發,尋找風景中身體的座標,在作品中多會出現一個裸身的 男子,這個男子的出現凸顯了風景的意義,以一種風景長久在東西文化當中理想的意義 ( 烏托 邦 ) 出現。而男子是裸身的,且回眸凝視著觀眾。在回眸凝視這樣的姿態當中回應了傅柯的觀 點,登山的行動本身是一種逃離,但現代社會藉由細微且全面的監控讓凝視本身內化到現代人 的身體之內,整個空間便是「全景敞視監獄」的顯現,而在此框架底下逃離的行動就變得無效, 是一則失敗的逃離。

62


牡丹池畔吹起輕風 | 89 × 146cm | 膠彩 |2011 松蘿湖上空驚動了孤鳥 | 140 × 400cm | 膠彩 |2011

63


月夜 | 110 × 110cm | 膠彩 |2011 (L) 月色 | 60 × 60 cm | 膠彩 |2012 (R)

晨曦 | 186×470cm | 膠彩 |2012

64


65


66


67


林再立臻

徐 兆甫

68

Li-Zhen Lin Zai 1991

出於臺東,臺灣

2009-

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

個展 2012

末路,林再立臻個展

聯展 2013 2013 2013 2012 2012 2012 2011 2011

北緯 25 度 13 分 373 秒 東經 121 度 47 分 1917 秒,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 27 屆系展 新星點,圓環藝勢力四人聯展 超級作功 : 位移 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 28 屆畢業展 格子趣,十人聯展 e04,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 26 屆系展 303,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暨國立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聯展 純天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 25 屆系展 圈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 28 屆班展

獲獎 2013 2012 2012 2012

北緯 25 度 13 分 373 秒 東經 121 度 47 分 1917 秒,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 27 屆系展優選 黃君璧先生美術獎 第五屆炫光計畫,入圍 e04,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第 26 屆系展佳作

Chao-Fu Hsu 1990

出生於桃園,臺灣

20132013

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水墨創作組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畢業

個展 2013

微座標 HUG 咖啡藝術空間

聯展 2013 2012 2012 2011

新竹美學館 蔚藍馬祖 聯展 新竹藝術行銷企劃巡迴展 台北市政府 六人行 聯展 台藝大 舞墨 聯展

獲獎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2 2012 2012 2012 2012 2012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全國美術展 水墨類 銀牌獎 新北市美術展 水墨類 銀牌獎 新竹藝術行銷企劃 水墨類 第一名 彩墨新人賞 佳作獎 桃城美術展 水墨類 入選獎 全國美術展 水墨類 銅牌獎 基隆美展 入選獎 行天宮人文藝術獎 入選獎 新竹藝術行銷企劃巡迴展 入選獎 入圍 第五屆金筆獎 入圍 磺溪美展 水墨類 新莊美展 第一名 新北市美術展覽會 優選獎 行天宮人文藝術獎 優選獎 雞籠美展 入選獎 桃城美展 入選獎 玉山美展 水墨類入圍


陳 國華

曾 詩涵

Goo-Hua Chen 1991

出生於屏東,臺灣

20132013

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水墨創作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水墨組畢業

聯展 2012 2013 2013 2013 2013

黎畫廊—壹計畫徵件,台北藝術博覽會 世貿中心一館,台北,台灣 藝術新聲—臺灣 7 校美術系畢業生推薦展,福興穀倉,彰化,台灣 做作品—創作心理的二律背反,剝皮寮演藝廳,台北,台灣 海峽兩岸大學—美術專業教育論壇交流展,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北,台灣 當代菁典 IV— 好朦朧,一畫廊,台北,台灣

獲獎 2010 2012 2013

師大美術系系展 水彩類首獎 師大美術系系展 水墨類首獎 師大美術系—林玉山創作獎首獎

Shih-Han Tseng 1991

出生於屏東,臺灣

20132013

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水墨創作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水墨組畢業

個展 2013 2013 2012

小小超人 2.0 曾詩涵 X 黃詩硯雙個展,台師大本部圖書館,台北,台灣 小小超人 曾詩涵 X 黃詩硯雙個展,台師大本部圖書館,台北,台灣 微微 Slghtly 曾詩涵初創作個展,青田十六,台北,台灣

聯展 2013 2013 2013 2013 2012 2012 2012 2012 2011 2011

台師大現代版畫研習成果展,台師大本部圖書館,台北,台灣 小東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102 級畢業展,師大德群藝廊,台北,台灣 做作品,台師大美術系 102 級國畫組校外聯展,剝皮寮演藝廳,台北,台灣 藝術新聲,台灣 7 校美術系畢業生推薦展,福興穀倉展覽館,彰化,台灣 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全國版畫展暨版畫大獎展,師大德群藝廊,台北,台灣 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 精英傳承,國際迷你版畫邀請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師大德群藝廊,台北,台灣 小寄生,師大藝術節商圈聯展,鹹花生咖啡館,台北,台灣 印痕傳承 --2010-2011 暑期版畫研習成果展,師大德群藝廊,台北,台灣 臺灣風情 • 印象 100 -中華民國水彩大展,歷史博物館,台北,台灣

獲獎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2 2012 2012 2012 2012 2011 2010 2010 2010 2010

第十二屆彩墨新人賞 新人獎 第十七屆桃城美展 書畫類 玉山獎 林玉山創作獎 優選 第 63 屆台師大美術系系展 立體類 第二名 第 63 屆台師大美術系系展 水墨類 第三名 北當代水墨雙年展 入選 金門迎城隍 - 水墨畫暨美術寫生比賽 成人組 佳作 林玉山創作獎 佳作 第 62 屆台師大美術系系展 攝影類 第三名 第 62 屆台師大美術系系展 水墨類 第三名 第 61 屆台師大美術系系展 水墨類 第三名 第十屆雙和美展 佳作 第 30 屆全國書法比賽 大專組 佳作 第一屆金赫獎全國盃書法大賽 大專組 入選 第 60 屆台師大美術系系展 素描類 佳作

69


賴 帥錚

簡 翊洪

Shuai-Cheng Lai 1986

出生於臺中,臺灣

20122011

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水墨組 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聯展 2012 2012 2011

4 盎司 聯展,台中二十號倉庫,台中,台灣 旅行的開端 聯展,台中 Z 書房,台中,台灣 厚花園聯展,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台灣

獲獎 2013 2013

新北市美展入選 桃源創作獎入選

Yi-Hong Jian 1988

出生於宜蘭,臺灣

20112010

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水墨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主修版畫、水墨畢業

聯展: 2013 2012 2011 2011 2009

逆齡回春工作室,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館,台北,台灣 稍微向左一點,101 級美術創作研究所新生展,台北藝術大學地下美術館,台北,台灣 BETA CLASSIC,美術系第 26 屆畢業展,台北藝術大學 地下美術館,台北,台灣 波蘭醫生談翔翔的不適應,台北藝術大學 南北畫廊及八又二分之一,台北,台灣 羞恥時期,台北藝術大學 八又二分之一,台北,台灣

獲獎經歷: 2008 97 年度宜蘭縣美展 優選 台北藝術大學 99 年度美術學系系展 水墨類第三名 2010 劇場繪畫作品: 紅色跑車》不畏虎劇團 / 牯嶺街小劇場 2013

70


邱 伶琳

涂 智惟

Ling-Lin Chiu 1989

出生於臺中,臺灣

20122012

現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水墨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畢業

個展 2012

遊他,藝文替代空間,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北,臺灣

聯展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2 2012 2012 2011 2011 2011 2010 2010 2010 2009 2008

水墨 Online-N 世代聯展」,赤粒藝術,臺北,臺灣 訊息 MESSAGE」,TPK 天來藝文空間,臺北,臺灣 壹計畫二部曲,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臺北,臺灣 第十一屆桃源創作獎聯展,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桃園,臺灣 稍微向左一點 碩士班新生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臺北當代水墨雙年展,中正紀念堂,臺北,臺灣 新北市美展,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新北市,臺灣 銀珠的海,臺北藝術大學第 27 屆畢業展,地下美術館,臺北,臺灣 彩墨新人賞,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臺灣 屏東美展,屏東美術館,屏東,臺灣 純天然,臺北藝術大學第 25 屆系展,地下美術館,臺北,臺灣 參與 「姚瑞中 +LSD《海市蜃樓:臺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計畫 泡泡星,臺北藝術大學第 24 屆系展,地下美術館,臺北,臺灣 ㄦ 四人聯展,藝文替代空間,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花癡跟著你跑 (What’s wrong/run with you !) 三人聯展,藝文替代空間,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不是開玩笑的 XD 臺北藝術大學第 27 屆班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獲獎 2013 2012 2012 2011 2011

第十一屆桃源創作獎入選 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佳作 新北市美展 複合媒體類新北市組優選 臺北藝術大學第 25 屆系展水墨組佳作 第十屆彩墨新人賞入選

Chih-Wei Tu 1989

出生於苗栗,臺灣

2012011

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水墨組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畢業

聯展 2013 2013 2013 2013 2012 2011

yogo 你只能畢業一次,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天來藝文空間 Art Space 聯展,臺北,臺灣 龍顏基金會第七屆藝術創作獎,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黑船 聯展,臺北藝術大學,南北畫廊,臺北,臺灣 稍微向左一點 臺北藝術大學美創所 101 級新生展,臺北,臺灣 爽爽 四人聯展,師大青田十六,臺北,臺灣

獲獎 2103 2013

龍顏基金會第七屆藝術創作獎」特別獎 國家藝術基金會 102 年度第 2 期 美術創作類補助

71


陸 真儀

曾 霆羽

72

Chen-I Lu 1980

出生於臺北,臺灣

20112005 2002

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理論組博士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水墨創作組畢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畢業

聯展 2013 2011 2009 2005 2005 2002

水 • 墨 • 彼 • 此 — 兩岸藝術家學術交流展 國父紀念館 查某人的厝-女藝家園開幕展 WAA 非限制級 - 藝術何以灌溉,臺北吉林藝廊,臺北,臺灣 陸真儀水墨創作個展,臺北師大畫廊,臺北,臺灣 奇思異想水墨創作個展,臺北師大圖書館,臺北,臺灣 臺北縣公共空間美展,臺北縣政府展覽廳,,臺灣

獲獎 2013 2012 2006 2005 2004 2002 2001 1998

劉真先生學術基金會 石裕清女士品學特優獎 第一屆彩墨菁論獎 菁論獎 2006 年數位典藏教學活動設計比賽 佳作 第三屆全國藝術教育教學設計徵選 優選 臺灣師範大學第一屆研究生美術創作展 國畫組 特優獎 臺北市國語文競賽南區社會組寫字組 第一名 馬壽華國畫獎學金 臺灣師範大學優秀學生獎學金

Ting-Yu Tseng 1983

出生於高雄,臺灣

20082008 2004

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理論組博士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水墨創作組畢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畢業

個展 2010 2010 2009

新莊文化中心曾霆羽 吳識鴻雙個展。 創造一個雙贏的局面 2010 曾霆羽個展。 曾霆羽個展,師大德群藝廊,臺北,臺灣

聯展 2013 2012 2012 2012 2011 2010 2010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9 2008 2008

水墨彼此—兩岸藝術家學術交流展 翔旭藝夢」聯展 台南亞帝畫廊 之前 之後 聯展 台北覓空間,臺北,臺灣 水墨雙年展邀請展 夏閨樓上海聯展 金車 六條墨 創作聯展 - 台北金車藝文中心,臺北,臺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駐校藝術家聯展,臺北,臺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駐校藝術家,臺北,臺灣 福華師大藝廊行政助理 東海岸漂流木國際藝術創作展 東吳大學「 六條墨 」聯展 台灣製 聯展,台北秋刀魚藝術中心,臺北,臺灣 塗鴉、塗『雅』裝置藝術展 策展人,台中市文化中心動力空間,臺北,臺灣 嘉義高中 85 週年校慶聯展 國際彩墨生態藝術大展 中韓水墨交流展,師大德群藝廊,臺北,臺灣

獲獎 2008 2008 2007 2005 2004

台北水墨雙年展 」新秀獎,長流美術館典藏 南瀛美展 水墨類 佳作 彩墨新人賞 新秀獎 大墩美展 彩墨類 第三名 高雄獎 彩墨類 優選


陳 芷若

簡 佑任

Tzu-Jo Chen 1990

出生於臺北,臺灣

20132012

現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班水墨組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畢業

聯展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10

時光容器,誠空間,臺北,臺灣 水墨 Online-N 世代聯展 I,赤粒藝術 銀珠的海第 27 屆美術系畢業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純天然第 25 屆美術系系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泡泡星第 24 屆美術系系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不使開玩笑的 XD 第 27 屆美術系班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臺灣

Yu-Jen Chien 1987

生於臺北,臺灣

20132013 2009

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理論組博士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水墨創作組畢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水墨組畢業

個展 2012 2012

月光的塵埃 - 簡佑任創作個展,典藏咖啡當代店,臺北,台灣 獨行者 - 簡佑任膠彩創作個展,德群藝廊,臺北,台灣

聯展 2013 2013 2013 2013 2013 2012 2012 2012 2012 2012 2011 2011 2010 2009 2009 2007 2007

2013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 - 台南場,台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台南,台灣 2013 台灣藝術家博覽會 - 台北場,士林紙場 1918,臺北,台灣 我為什麼而承受這失溫的進擊,台中 20 號倉庫,台中,台灣 第十七屆桃城美展,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台灣 2013 新北市美展,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台灣 2012 台中藝術博覽會晴山藝術中心,台中長榮桂冠酒店,台中,台灣 2012 YOUNG ART TAIPEI,晴山藝術中心,台北喜來登飯店,臺北,台灣 島嶼人 - 第五屆青年藝術家徵件展,台南索卡藝術中心,台南,台灣 歷屆桃城美展─典藏作品巡迴展,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基隆,台灣 2012 帝寶美展,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彰化,台灣 大墩美展作品巡迴展,澳洲國家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 Gallery),澳洲 振彩繚繞-膠彩交流展,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第十五屆大墩美展,台中市文化中心大墩藝廊,台中,台灣 2009 屏東美展,屏東縣政府文化局,屏東,台灣 第十三屆桃城美展,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台灣 第十一屆桃城美展,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嘉義,台灣 二分之一團體 - 小事情聯展,台南藝術特區,台南,台灣

獲獎 2013 2010 2009 2009

2013 北市美展膠彩類 第一名 第十五屆大墩美展膠彩類 優選 第十三屆桃城美展書畫類 首獎 2009 屏東美展水墨類 優選

典藏 2009

崩壁,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典藏

73


林再立臻、邱伶琳、徐兆甫、涂智惟、陳芷若 、陳國華 陸真儀、曾詩涵、曾霆羽、華建强、賴帥錚、簡佑任、簡翊洪

出版編輯

華建强

美術編輯

陳姵君

行政支援

張素鸞、賴宜萍

展出場地

誠空間

倚樂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三段 113 巷 7 弄 10 號 B1

畫冊用紙

日本輕圖紙

出版日期

2014 年 4 月 12 日

新臺幣 480 元

ISBN 贊

978-957-43-1328-0 助

特別感謝

李振明研究室、宣城科技、莊連東工作室、楊志宏 李振明、林章湖、陳全平、陳姵君、陶智國、張素鸞 黃昱斌、莊連東、董心如、潘信華、賴宜萍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74


75


7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