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夜 「 你 有 幫 我 買 滿 漢 : 大 餐 嗎
」 ?
故 事 發生在一個平安夜,已經決定分手的一對情 侶—阿達和小夜。小夜從準備搬家已打包的紙 箱中拿出契訶夫的《櫻桃園》劇本讀了起來, 就在此時,他接到了一通電話,老年癡呆的媽 媽 失 蹤 了, 而 阿 達 也 在 此 時 回 到 了 曾 是 兩 人 同居的家中。 兩個人一開始無話可談,但在阿達知道了小 夜的媽媽失蹤的消息之後,兩人開始一邊打 包整理,一邊聊起曾經共有的回憶,說著自 己小時候的生活背景,聊著在社會上面臨的 問題。臨到分手時,才道出各自深藏內心的 話語及彼此心裡的障礙。 究竟在愛情的盡頭,我們該如何跟曾經的 摯愛與回憶道別? 又 是 否 能 夠, 尋 回 那 份 被 現 實 生 活 埋 葬 的 愛 呢?
|
阿達 :「七年了,我們住在一起, 妳卻甚麼也不知道。」 小夜 :「我知道的很多。」 阿達 :「像什麼?」 小夜 :「你背上肩胛骨那邊有兩顆對稱的 痣 ...... 之前開玩笑拔你右腿腿毛, 結果就再也長不出來,那一塊腿毛 禿掉了 ...... 還有左耳, 只有這邊有耳毛 ......」
阿 達 : 「難道妳不懂嗎? 我的心受傷了。」 小夜 :「……。」 阿達 :「我真的傷得很深。」 小夜 :「因為你的心受了傷,所以 就 不 跟 我做愛了?」
『 亞 戲 亞 兩 歲 了 ! 』 過去,我都會打趣地對組劇團的朋友開玩笑地說:「腦袋哪根筋斷了嗎?」。誰知 道有一天,我也加入了腦袋壞掉一族,現在還要兩歲了。哈哈~ 兩年來,亞戲亞透過與日本姐妹團「亜細亜の 骨」的合作,獲得和多位日本藝術家 的交流創作機會,流山兒祥、鳴海康平、松島誠的工作坊,以及現在呈現在您們眼 前,由鄭義信導演親身執導的經典劇作《杏仁豆腐的心裏話》,未來預計還有與小 野寺修二導演的跨國創作,我們確實地往「臺日合作」前進著。 去年,我們榮幸邀請了鄭義信導演便已獲得他的時間檔期,心中滿懷期待。而在這 個 月 如 此 壓 縮 的 排 練 中, 我 們 親 眼 見 證 了 他 對 於 創 作 的「 執 著 」 和「 耐 心 」, 以 及對人性的細膩感受,不厭其煩地用了各種方法,軟硬兼施只為了挖出演員情感的 「真實」,只為了完成作品的動人瞬間,著實佩服與感謝! 這 次 邀 請 了 賴 玟 君( 亮 亮 )擔 綱 小 夜 一 角 。必 須 說 ,她 真 是 個 細 膩 溫 柔 、情 感 真 摯 、 能量充沛的好演員、好夥伴、好女孩。排練過程中,我個人獲得她的很多很多的幫 助與力量。對於她的亮眼表現,相信大家絕對是有目共睹的。 夥 伴 難 尋, 感 謝 這 次 團 隊 中 曾 經 合 作 以 及 新 合 作 的 製 作 群、 設 計 群 和 所 有 工 作 人 員,謝謝你們的全心付出,共同努力完成這個創作演出。沒有你們的心血和努力, 《杏仁豆腐的心裏話》便無法順利完成。衷心感謝! 也謝謝所有來欣賞的觀眾朋友們,有了你們的參與,劇場才完整!謝謝!
亞戲亞團長 / 彭浩秦
1
2
兩 年 前 我 認 識 了 一 位 演 員: 彭 浩 秦。 我 有 很 強 烈 的 衝 動, 就 是 想 請 他 演《 恍 惚 TRANS》的立原 ( 臺灣版的阿仁 )、《杏仁豆腐的心裏話》的達郎,以及《櫻花森 林盛開之下》裡的耳男。我很欣賞他站在舞台上的感覺。他不斷拼命地尋找自己站 在舞台上的依據。我們聊得非常投契,不知不覺間就創立了亞戲亞。出發點並不是 為 了 做 團 ,而 是 為 了 做 創 作 。同 時 ,我 也 在 日 本 為 了 我 們 的 創 作 設 了 - 亜 細 亜 の 骨 這個組合。 這一次我們邀請了編導鄭義信,也邀請了林孟寰、賴玟君,製作人鄭涵文、詹哈利 以及其他夥伴們。我們臺灣版的《杏仁豆腐的心裏話》對於我來說是創作上的夢想 團隊。 我很期待在劇場與您一起感受、分享、共鳴我們的小夜與阿達心底的呼喚。 據天氣預報說這整個禮拜都會下雨。 非常感謝下雨天還來到劇場觀賞我們演出的觀眾。 也感謝全體劇組的夥伴們。 感恩 x 壹萬次 x ∞ ありがとう!
2018 年 10 月 18 日 亜細亜の骨主宰 / 山崎理惠子
3
『 導 演 的 話 』 攝影 宮內勝
從 首 演 以 來 一 直 扮 演 小 夜 子 的 佳 梯 KAKO 去 世之後,即將三年了。由於她的逝世,我以為 再沒有親自執導這齣戲的機會。 回憶起來,《杏仁豆腐的心裏話》當初是她找 我幫她寫一個,只演出一晚的作品。
4
「那個,義信,今年的聖誕夜我要做演出,你 可以為我寫劇本嗎?劇中人物一男一女只有兩 個人。沒有製景的經費,音響和燈光也只能做 簡 單 的 。因 為 ,你 想 想 啊 ,只 有 一 天 的 演 出 。」 她在電話的那頭嚷嚷後,爽朗地笑了。 這簡直是她的胡鬧。但我之所以還是寫了劇本,是出於我對演員佳梯 KAKO 的愛 與尊敬。她的演技以及對劇場的熱情、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這些始終直接震撼著 觀眾的心靈。她扮演小夜子的時候,她和小夜子的形象總會重疊,激烈地打動了我 們的心。 她就是小夜子,她和小夜子一起存在著。在日本能夠這麼長期不斷演出的戲,很罕 見。那是因為佳梯 KAKO 具有作為演員、作為一個人的魅力才能夠實現的。 因此我一開始不打算接《杏仁豆腐的心裏話》的臺灣版演出。但是在香港扮演過小 夜子,也是這次演出的企劃人:理惠子,讓我改變了我的決定。「要把這齣作品的 原汁原味好好地送給臺灣的觀眾」,她這樣的熱情打動了我,因此我下定決心,重 新創作臺灣版的《杏仁豆腐的心裏話》。
幸好大資 ( 林孟寰 ) 在臺灣版《杏仁豆腐的心裏話》的在地化編修上給予很大的助 力。新的劇本、新的臺灣女演員和男演員,還有新的創作團隊,跟他們一起重新創 作《杏仁豆腐的心裏話》,到底會如何誕生?到底臺灣觀眾對這齣戲會有怎樣的感 受? 我 現 在 心 裡 不 斷 地 湧 現 不 安 與 期 待。 我 相 信 佳 梯 KAKO 也 跟 我 一 樣 地 盼 望 這 個作品的誕生。 最後,參與《杏仁豆腐的心裏話》臺灣版,扮演阿達和小夜的兩位臺灣演員、臺灣 創作團隊的夥伴們、大資、理惠子以及來看演出的臺灣觀眾,我由衷地感謝各位。 「ありがとう!」 5
杏仁豆腐的心裏話 編劇・導演 / 鄭義信
6
阿 達:「 怪 就 怪 在 妳 把 『 不 做 愛 』當 成 了『 不 愛 』。 明明做愛又不等於愛情。」 「 只 要 我 們 做 愛, 就 能 和 好 了 ? 不 是 這 樣 的 吧 ……」
小 夜:『 我 到 底 怎 麼 做 才 好? 忍 耐 再 忍 耐, 忍 耐 再 忍 耐 , 把 自 己 擺 得 越 來 越 後 面 ……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幹嘛? 我到底想做什麼?
』
7
8
鄭 義 信
編劇・導演
電影、舞臺劇作家。 出生在於日本兵庫縣,中途退學同志社大學文學部之後,入讀橫濱廣播電 影專業學院美術科。畢業同學院後,在松竹電影公司從事美術助理。 1987 年成立新宿梁山伯劇團,擔任駐團作家。1994 年,文本作品《The 寺山》獲得岸田國士文本獎。1995 年退出新宿梁山伯劇團。現在為自由 作家,作品豐富。 獲獎經歷 1989 年戲劇『千年的孤独』獲 THEATER 賞。1993 年戲劇『The・寺山』獲第 38 回岸田國士文本獎。 1994 年電影『月亮在那邊出來』獲日本 ACADEMY 優秀文本獎,每日電影比賽文本獎,電影雜志 KINEMA 旬報文本獎,以及其他獎項。1996 年電影『岸和田少年愚連隊』(與我妻正義先生共同執筆)獲日本電影 藍帶作品賞。1999 年『乞愛的人』獲電影雜志 KINEMA 旬報文本獎,日本 ACADEMY 最優秀文本獎,第 一屆菊島隆三獎,亞洲太平洋電影節最佳文本獎,大阪電影節最佳文本獎,以及其他獎項。2000 年『嘴巴是 ROBOT 的嘴巴』獲平成12年度東京都優秀兒童劇戲劇選定優秀獎。2002 年『我明天到 18 歲』獲藝術節獎 大獎,第 28 街屆廣播文化基金獎(電視劇部門獎),第 9 屆上海電視屆白玉蘭獎特別審查員獎,以及其他獎 項。2003 年『OUT』獲第五十七屆「毎日電影比賽」文本獎。2004 年『血與骨』獲電影旬報文本獎、日本 ACADEMY 優秀文本獎。『六月的櫻花』獲藝術節優秀獎、第二十七屆兵庫縣姫路市藝術文化獎「藝術獎」。 『MAGEMON』獲二〇〇四年度岡山市民劇場獎「導演獎」。2005 年『大海的螢火蟲』獲 GALAXY 獎月 間獎・同鼓勵獎,藝術節獎優秀獎。2007 年『紫羅蘭開化的時候』獲 GALAXY 獎月間獎。2008 年『燒烤 DRAGON』獲第 16 屆讀賣演劇大獎最優秀作品獎、第 8 屆朝日舞台藝術獎最高獎、平成 20 年度藝術選獎文 部科學大臣獎、第 43 屆紀伊國屋戲劇獎個人獎、第 12 屆鶴屋南北戲劇獎。2014 年紫綬褒章。
9
10
山 崎 理 惠 子
翻譯・助理導演
山崎理惠子 ( 藝名:E-RUN),於日本京都產 業大學主修中文畢業。 大學時代開始接觸中國話劇,自 1991 年起,錄 取中國中央戲劇學院表演 系,並取得碩士學位。在北京留學時期,開始進行日本原著劇本的翻譯演 出。2000 年,於香港成立製作公司 office30(三十路組),擔任翻譯, 監製及導演工作,搬演過數個日本原著劇本(廣東話以及中文演出)。同 時擔任日本小劇場的中文文化地區(包括:臺灣,北京,上海,杭州,澳 門等等)的巡演統籌。2016 年,在臺灣阮劇團和日本導演流山兒祥合作 的作品《馬克白》中,擔任日方製作以及助理導演。發現了臺灣演員的特 質與潛在能力,並受到吸引,決定要與臺灣劇場人一起創作,並向臺灣提 供 與 日 本 戲 劇 交 流 合 作 的 機 會 。進 而 與 臺 灣 演 員 彭 浩 秦 共 同 創 立 了 亞 戲 亞 。 同時在日本創立了亞細亞的骨。★補充:2008 年扮演過鄭義信編導香港 版的《杏仁豆腐的心裏話》的小夜子!
11
12
林 孟 寰
在地化編修
林孟寰(大資),劇場編導與影視編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劇本創作 碩士。 出 版 著 作 有《 彩 石 遺 事 》、《 美 村 路 上 》、《 天 空 之 門 》 與《 無 獨 ‧ 遊 偶 ──無 獨 有 偶 與 台 灣 當 代 偶 戲 十 五 年 》 。 舞 台 作 品 有 《 野 良 犬 之 家 》 等 二 十 餘 種 ,以 及 電 視 劇《 原 來 1 家 人 》與《 通 靈 少 女 》等 。重 要 獲 獎 作 品:《 A Dog’s House》臺北文學獎劇本首獎、《小潔的魔法時光蛋》與《魔神 候 補 生 》臺 北 市 兒 藝 節 劇 本 首 獎 、《 畢 業 紀 念 冊 》香 港 青 年 文 學 獎 劇 本 獎 。 電視劇《通靈少女》入圍臺灣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項目最佳編劇。
近期創作 故事工廠《花兒》編劇(2018 年 12 月)。 沙盒製作《我心底仍開著的那朵花》導演(2018 年 11 月)。 亞戲亞劇團《TRANS 恍惚》導演、《同棲時間》編劇。 楊景翔演劇團《地球自衛隊》、《前進吧!方舟》編劇。 阮劇團╳流山兒☆事務所《嫁妝一牛車》編劇。
13
常 平 些 這 起 想 常 我 , 後 開 分 定 決 「 : 小夜 的小事。」
14
小 是 就 候 時 有 , 啊 說 人 … … ? 呢 麼 怎 該 「 夜: 事 大 生 人 比 得 記 , 事 小 的 常 平 些 那 會把 還 清 楚 ……」
阿達 :「 上次… …妳 不 在 的時候 你媽媽 , 有來過 小夜: 。」 「 ……」 阿達: 「她站 在花園 巴,所 裡,腳 以我讓她 上沾滿 了 洗腳… 進 泥 來 , … 在 然 浴 後 室幫她 她向我 好意思 麻煩你 鞠 躬 , 說 了 。』然 : 始介紹她 『 不 後 她 在 開 花 園裡種 太好讓她 水 仙的事 很煩惱 ,長得 ,只好 鄰居… …籬 笆 把 球 根 那 分 邊 送 珍珠梅 還 給 種 了珍珠 ,名 字 梅 好 …… 美 …… 她 白圓圓 說開花 的花苞 前 , 一 樣… 白 看起來 …還 有 就 像 珍珠 啊 ……」
15
16
彭 浩 秦
演員
彭浩秦(班班) 臺 灣 苗 栗 客 家 人 。國 立 臺 北 藝 術 大 學 戲 劇 系 畢 業 ,現 為「 亞 戲 亞( T h e a t r e AxixA)」團長,「不想睡遊戲社」成員。 目前專職表演及戲劇教學。喜歡表演,喜歡跟小孩玩耍 ,也希望自己在劇 場玩得像個小孩。
近年演出 臺灣阮劇團×日本流山兒事務所《馬克白》;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理查三世》、《雲系麼個色》;阮劇團《熱 天酣眠》;香港非常林奕華《梁祝的繼承者們》、《紅樓夢》;不想睡遊戲社《一欉樹仔》;亞戲亞《TRANS 恍惚》、《同棲時間》;馬來西亞平臺計畫《赤鬼》。
17
18
賴 玟 君
編劇・導演
賴玟君(亮亮) 臺東鹿野鄉 龍田村人,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表演。 現為:娩娩工作室團長、自由表演工作者 個人粉絲專頁:賴玟君×亮亮 與: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法國埃梅劇團、澳門夢劇社、瘋戲樂工作 室 、天 作 之 合 劇 場 、台 南 人 劇 團 、非 常 林 奕 華 、創 作 社 、O 劇 團 、飛 人 集 社 、 果陀劇場、黑眼睛跨劇團、公休劇場、全民大劇團 ...... 等合作 `. 19
曾經我是阿達、阿達是我 曾經小夜是我、我是小夜 人之可貴在於獨特又同時擁有感知愛與給出愛的能力 從來都不可能真正得知各種角色的樣貌和人生 如同不可能真正體會另外一個人的心情與感觸 但我選擇靠近選擇聆聽,跟著他們度過每一次的出生與死亡 每一次我都充滿感謝,每一次我都再得到更多關於生命的、愛的本質
如果可以,幫我擁抱你身邊的人,幫我擁抱你自己 然後,我們會再見面的
20
阿 達 :「 我 要 開 始 工 作, 這 一 次 是 真 的 要 開 始 了 ……再 繼 續 這 樣 下 去 我 會 完 蛋 , 我 會 永 遠無法回到社會。我不能一直依賴你,但我 卻沒辦法下定決心。我總會想到那些很討厭 的 事 ……也 許 妳 不 相 信 , 我 在 公 司 上 班 的 時 候,如果達不到業績,課長就會叫我做一百 個仰臥起坐,或一百個伏地挺身,就 像當兵被處罰那樣。」
21
, 糕 蛋 誕 聖 的 愛 可 超 賣 有 n e v e S 「 : 阿達 節 誕 聖 祝 慶 得 覺 又 我本來很想買,但 」 … … 謀 陰 的 人 商 是 根本就 小 夜 : 「 ……」 喔 」 。 折 六 件 二 第 , 價 特 腐 豆 仁 杏 且 阿 達:「 而 小 夜 : 「 ……」 」 。 囉 掉 吃 都 個 兩 我 那 ? 嗎 吃 不 「 : 阿達 」 … … 吃 要 我 … … 小夜:「
22
陳 亮 儒
舞台設計
國 立 臺 北 藝 術 大 學 劇 場 設 計 學 系 畢 業, 主 修 舞 台 設 計。 現 為 劇 場 舞 台 設 計、繪景師、工作人員。
近期舞台作品 2016 北藝大戲劇學院春季公演《漫長的聖誕 晚 餐》舞台設計。2016 未圓製作《最美的風景》舞台設計。 2016 果陀劇場 _ 活化 歷 史生命劇場《轉吧!幸福六街》舞台設計。2017 WSD Scenofest : The Stronger: Madame X 's Monologue《強人》舞台設計。2017 EX- 亞洲劇團《花與劍 A Thousand Petals》舞台設計。 2017 左撇子工場《我與牠比鄰而居》舞台設計 。2018 玩勮工廠《兔兔特攻隊》舞台設計。
23
24
高 至 謙
燈光設計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畢業,主修燈光設計,目前就讀於國立臺北 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碩士班,師事簡立人教授;曾任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 術系兼任講師及國立復興高中戲劇班兼任老師,現任國立戲曲學院劇場藝 術科高中部專任老師及四技部兼任講師。 25
近期設計及製作作品 燈光設計《少了一個螺絲釘的下午》華山烏梅 / 方式馬戲團,《我們 Nous》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 方式馬 戲團,《城市戀歌》臺中圓滿劇場 / 阮劇團;燈光技術指導《我和我的午茶時光》臺中屯區文化中心實驗劇場 / 狠主流。
26
張 義 宗
服裝設計
Zhang Yi Zong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畢業,主修老師為沈斻 。 喜愛冒險與旅行。 現為整體造型師、劇場服裝造型設計師、劇場服裝管理與變裝皇后。 同時為笑太夫漫才集團 服裝總監。 27
曾 與 Romeo Castellucci 、Pascal Rambert、Shaghayegh Beheshti、 瑞士洛桑劇院、新加坡實踐劇場、演摩莎劇團、台南人劇團、漫才團體: 達康 .come、莎士比亞的妹妹的劇團、四把椅子劇團、慢島劇團、黑眼睛 跨劇團、非常林奕華、創作社、臺北海鷗劇團、同黨劇團、阮劇團等劇場 導演與劇團合作。
28
李 慈 湄
音樂設計
30 歲 前 為 社 運 文 化 工 作 者, 進 行 邊 緣 團 體 的 戲 劇 音 樂 工 作 坊、 行 動 演 出 並 找 尋 集 體 的 文 化 行 動 形 式。30 歲 以 後 因 緣 際 會 進 入 音 樂 後 製 領 域 與 劇 場從事音樂設計,同時從臺灣地下電音場景汲取更純粹的聲響與意識型態 養分。喜歡後兩者環境中性別與階級疆界友善開放的氛圍。近年在與差事 與壞鞋子的合作中得以深入傳統臺灣音樂的更多可能性,並在與差事及賤 民解放區、地下電音的同流中重新感受臺灣左翼精神與實踐的新活力。也 在臺灣劇場工作環境的艱辛以及互相支持尊重中,感受到臺灣精神的可貴 與價值 。 出版與配樂 2017 年噪音印製《反作用力》、2018 年壞鞋子肢體舞蹈劇場《彩虹的盡頭》劇場原聲音樂專輯、2018 公視《你 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孔雀〉配樂。創作與演出經歷 2015 差事劇團《尋找里山》音樂設計及現場演出、 2016 天團(肉捌國際)《他媽的茱麗葉》 聲音設計及現場演出、2016 壞鞋子肢體舞蹈劇場《彩虹的盡頭》 音樂設計及現場演出、2017 年烏犬劇場《二路埋伏》音樂設計及現場演出、2017 女節聲音作品《尋找女神》、 演摩莎《鷹與潛鳥》聲音與音樂設計、2018 野孩子肢體劇場《繁花聖母》音樂設計與現場演出、演摩莎 《鏡 花轉》音效與音響設計、 Korner 駐場 DJ 地球戰士李海生。
29
30
李 啓 源
舞台監督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畢業,日本東京 School of Music & Dance 專門 學校舞台監督與制作科畢業。 現為舞台監督、製作以及臺日兩國 Coordinator 工作為主。躍演團員。 重要製作 31 2018 四喜坊《撲克臉》舞台監督、躍演《女人的中指》舞台監督、師大表藝所畢業製作《九桃》舞台監督; 日本劇團 52PRO!《第三弦》臺灣公演製作人。 2017 躍演《DAYLIGHT 2017 Revival》舞台監督;アマヤドリ《銀髪》、《魔法陣都市》、《マーカライトブルー》系 列的製作助理;《海角七號音樂劇》導演助理。 2016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ZODIAC》日本土浦公演舞監助理及翻譯;《ROCK ON》、《GET OUT! STREET!!》導演助理;阿佐ヶ谷スパイダース《はたらくおとこ》製作助理、《鑽石王牌》、《金色琴弦》、《月歌》等 舞台劇現場工作人員。 2012 屏風表演班《女兒紅深情版》排練助理暨影像執行。
32
鄭 涵 文
製作人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大 學 戲 劇 系 畢 業, 法 國 藝 術 管 理 學 院 (ECOLE D’AR ET DE CULTURE BUSINESS SCHOOL) 上海分校 MBA 碩士。 現為劇場專案製作人、行銷宣傳、藝術節策展人、國際巡演製作。 2010~2014 服務於廣藝基金會擔任節目部專案經理。 33 近期製作 2013~2015 共三屆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策展統籌、 2013~2014 兩屆的兩岸城市文化互訪 - 北京週 專案統籌、 2015 楊景翔演劇團《明年或者明天見》行銷宣傳、2014 楊景翔演劇團《蘿莉少女》製作人、2014 數位表演 藝術節行銷宣傳、2015 楊景翔演劇團《S.O.P》製作人、2016 張雨生經典流行音樂劇《天天想你》北京場 行 銷宣傳、 2016~2017「上海簡單生活節」專案執行、2017《海角七號音樂劇》執行製作、2017 田馥甄《小 夜曲 Serenade》音樂舞台劇台北場執行製作、2017 明日和合製作所《曾經未曾》愛丁堡藝穗節演出 製作經理、 2017 寧波愛樂萌親子劇場 戲劇項目統籌、2018 新點子劇展:明日和合製作所《請翻開次頁繼續作答》製作人、 2018 亞戲亞 x 鄭義信導演《杏仁豆腐的心裏話》製作人、2019 躍演音樂劇《麗晶卡拉 ok 的最後一夜》製作人。
34
詹 慧 君
製作人
詹慧君(哈利) 國 立 臺 北 藝 術 大 學 戲 劇 學 系 碩 士 班 畢 業 。國 立 中 正 大 學 法 律 系 法 學 組 畢 業 。 現為楊景翔演劇團行政總監暨 常駐戲劇顧問、劇場自由工作者。
近期製作 2018 進港浪製作《大亨小賺》計畫發起人。楊景翔演劇團《地球自衛隊》製作人。她的實驗室空間集《奠》 製作人。2017 全球客家串流計畫「空間計畫—流動的饗宴」& 戲劇類作品進港浪製作《還陽記》策展人。楊景 翔演劇團 & 思劇場聯合主辦「2017 類型戲劇讀劇節」策劃暨製作統籌。楊景翔演劇團《前進吧!方舟》製作人。 說話的狗表演平台《愛,開玩笑》製作人。2016 廣藝基金會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專案統籌團隊。楊景翔演劇團《瞎
拼,幹》製作人。2015 臺北藝術節─楊景翔演劇團跨國合製《雨季》製作人。何曉玫 MeimageDance《鈕扣 X 鈕扣計畫》執行製作。兩廳院 1 + 1 雙舞作何曉玫 MeimageDance《假裝》執行製作。楊景翔演劇團《費 德拉之愛》製作人。2014 第二屆烏鎮戲劇節《在日出之前說早安》製作人。2013 新點子劇展《在日出之前說 早安》製作人。新人新視野戲劇篇《山地話》製作人。新點子劇展《瑪莉瑪蓮 ‧ 強尼強納森》製作人 。利賀 藝術節「亞洲導演戲劇節」《椅子》製作人。
35
36
張 筑 茵
道具執行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學系 主修舞台設計
程 壬 宣
執行製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 2016 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製作 《沒出息的啄木》飾演 石川啄木。
江 柏 興
37
執行製作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演藝學系,在學中 2014 7 月 ~8 月波蘭藝術季學生統籌及葫蘆絲吹奏 2015 7 月 ~8 月葡萄牙藝術季學生統籌及葫蘆絲吹奏、古箏彈奏 2015 12 月 18 日 藝識形態公演 學生製作人 2016 12 月 25 日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校慶活動主持 2017 3 月 31 日中國新歌聲台北海選執行製作 2017 12 月 8 日 藝猶未盡主持 2017 12 月 25 日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校慶活動主持
38
39
」 。 呢 了 多 變 話 的 聊 們 我 , 後 開 分 定 決 小 夜 :「 哪 些 楚 清 分 要 , 包 打 要 西 東 多 很 「 : 達 阿 」 。 嘛 的 我 是 還 的 你 是 , 慣 習 的 慢 慢 , 的 慢 慢 會 我 , 想 我 「 : 小夜 」 … … 活 生 的 你 有 沒 習慣
亞戲亞 「亞戲亞」(Theatre AxixA)是由臺灣與日本劇場工作者於 2017 年共同成立的表演藝術團體。希望通過兩 地藝術工作者的合作,藉由劇本翻譯以及跨國合作交流,共同激盪創作,將日本當代戲劇經典和最新劇場潮流 介紹給臺灣觀眾,一同分享、呼吸我們活著的此時此刻。並期許透過分享劇場作品做連結,串連臺、日、中、韓、 馬、新等亞洲地區,用共通的戲劇藝術語言,搭起文化交流的友誼橋樑,與亞細亞的各地區發出共振。 亜細亜の骨(日本) 「亜細亜の骨」2017 年於日本東京成立。以透過戲劇連結亞洲為目標。現在主要與臺灣的亞戲亞進行跨國合作。 希望從東京出發、立足亞洲,向全世界發出專屬於我們亞洲人的 message !
40
感謝名單(均依筆畫序) 團體 大岳藝術、台南人劇團、明日和合製作所、思劇場、娩娩工作室《上身不由己劇組》、動見体劇團、國家兩廳院、 躍演劇團、進港浪製作、楊景翔演劇團、瘋戲樂、藝啟學 個人 于善祿老師、吳邦駿、李彥、林于竝老師、林如萍老師、胡錦筵、陳信楓、陳韻如、貧窮男、游富凱、詹慕如、 廣藝基金會廖思琦、蔡晴丞、藤田赤目
製作團隊總表 編劇/導演:鄭義信(日本/韓國)
燈光技術指導:楊嘉璿
劇本翻譯/助理導演:山崎理惠子(日本)
道具執行:張筑茵
在地化編修:林孟寰
舞台製作:山峸製作設計
製作人:鄭涵文、詹慧君
平面設計:高名辰
執行製作:程壬宣、江柏興
平面攝影:羅淵德
製作經理:揖斐圭子 ( 亜細亜の骨 )
演出錄影:陳彥宏、陳亞聖
演員:賴玟君、彭浩秦
技術人員:王昱揚、徐鈺荃
舞台監督:李啓源
張甯翔、蔡傳仁
舞台設計:陳亮儒
羅宇辰
燈光設計:高至謙
前臺協力:張玉誠、楊竹君
服裝設計:張義宗
蔡䕒箴、鄭景文
音樂設計:李慈湄 41 主辦單位
贊助單位
行銷協力
42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