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Cloud design portfolio

Page 1

2017 Design Portfolio


Hello, I’m Cloud Rao


Designer Profile/ 設計師簡介 饒 治 葦/ C l o u d R a o 1983.04.04 fundesign30@gmail.com 0932-229-231

Educational Background 1998.09~2001.06

國立海山高工機械製圖科

2001.09~2005.06

國立台灣科技大㈻ 工商業設計系工業設計組

2 0 1 5 . 0 9 ~㉃ 今

在 職 進 修 於 國 立 台 灣 科 技 大 ㈻ 設 計 系 研 究 所 (論 文 撰 ㊢ ㆗)

Wo r k E x p e r i e n c e 2007.02~2010.03

任職於圖螣產品開發公司 擔任產品設計師

2010.04~2013.10

任 職 於 酷 碼 國 際 股 份 ㈲ 限 公 司 (Coolermaster) 擔 任 工 業 設 計 師

2 0 1 3 . 11 ~ 2 0 1 5 . 0 2

任職於神腦國際㈽業股份㈲限公司 擔任高級工業設計師

2 0 1 5 . 0 3 ~㉃ 今

任職於微星科技股份㈲限公司 擔任㈾深工業設計師

Skills Pro-E, C I N E M A 4D, Photoshop, Illustrator, Keyshot, AutoC A D


CROSS-OVER Design跨界設計 獨⾃⼀⼈埋頭苦幹的時代已過,新的是跨界合作時代來臨! 透過跨界合作,讓設計x技術x商業,激盪出的火花精采可期。 設計師其實是設計領域統⼀的職稱,設計的創意源頭本共通,是⼀種廣泛且跨領域的⼯作。跨界,英文為crossover,原意是 跨界合作,讓原本毫不相⼲,更甚是⽭盾、對立、衝突的元素迸發出靈感火花、絕妙創意,產⽣Crossover的價值! ⽣活中有許多無形的線條,看似不相關卻有許多的交集點,這些交集點就像是因⼦,可以透過觀察發掘這些隱形的因⼦, 再運⽤設計轉化因⼦成為成功的產品。⾝為設計師的我,現在⾯對許多挑戰已經不像之前的單純,因為全球化影響以及跨產業領域融合, 時常需要做不同類型的跨界專案,跨界設計也是⼀個設計趨勢。 因此除了要具備基本的設計能⼒之外,還需要具有多元的專業能⼒,以及透過接觸不同設計專案累積。我⾃從從事設計⼯作, 已經⼯作將近⼗年(2007-2017),從設計公司接觸各類型的設計專案,再到品牌公司,建立品牌觀念規劃公司CI、產品PI、以及 針對不同產品線進⾏設計。在神腦⼯作之後,更能了解到除了設計之外,通路特性及⾏銷規劃的重要性,以及產品開發完上市之後 的後端流程。因此可以從設計流程前端到後端都能全⾯性的了解。更能在⾨市中透過觀察分析,來了解⾨市流動⼈數、客層組成、 駐⾜陳列櫃區域與視線觀察、空間規劃與動線觀察是否有問題。在微星科技中則是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電競產品相關專案,以及 接觸了⾞⽤周邊與物聯網相關產品,設計品項也可以說相當廣泛。同時微星設計中⼼也有UI/UX的同事,也有更多了解這部分的 相關專業。因此我相信在不同的設計階段,透過接觸不同設計專案,有不同的學習成⻑,也能增加⾃⼰的設計廣度,更期許⾃⼰ 具備全⽅位的設計才能。 2015年時,再度回到學校中進修,有了⼯作經驗之後,也更能清楚知道需要補充哪些知識。透過學習更能了解如何在產品開發 流程中擬定設計策略,怎麼樣在設計流程中,運⽤量化分析研究幫助在⼯作上,同時也能讓⾃⼰保持著設計熱忱,可以更有活⼒在 ⼯作上有更佳的表現!在設計的這條路上我也會持續的努⼒,補充⾃⼰的不⾜之處,讓我⼀步⼀步的實現,成為⼀位頂尖優秀設計 師的夢想!


Designer Profile/ 設計師簡介 我的設計⼯作經歷

設計公司 圖螣產品開發公司

訓練設計基本能⼒ ⼿繪技巧、2D提案 Pro-E 3D建模、3D Renderong

2007.02~2010.03

3年 建立品牌觀念

品牌公司 酷碼國際股份㈲限公司 2010.04~2013.10

規劃公司CI、產品PI、 針對不同產品線進⾏設計 (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墊、滑鼠、平板周邊)

3 . 5年 從通路商轉型為具有設計團隊的品牌公司

通路公司 神腦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動⼿持裝置最⼤通路商 2 0 1 3 . 11 ~ 2 0 1 5 . 0 2

規劃品牌發展及公司CI、產品PI 了解通路需求與特性 協助規劃⾨市精品櫃展⽰陳列設計 可以進⼀步接近消費者研究觀察、洞悉需求

2年 建立品牌觀念

品牌公司 微星科技股份㈲限公司 2 0 1 5 . 0 3 ~㉃ 今

針對不同產品線進⾏設計 接觸更多的電競周邊產品(顯⽰卡、⽿機、鍵盤、滑鼠) ⾞⽤電⼦周邊產品 物聯網相關產品

Now


Design Award/ 獲獎記錄 關於設計獎項 我以使⽤者的⾓度立場,融入創新概念,試著努⼒創造出能解決問題、滿⾜需求並且 不同於市⾯上的產品。因此在設計專案上的努⼒,有機會替公司獲得了多個國內外幾 個設計獎項,其實不論⼤⼩獎項,都是對我設計能⼒的⼀種肯定!獎項不僅讓公司品 牌價值及形象加分,同時也是有設計質感、⾼品質的認同,對於媒體宣傳、知名度以 及產品銷售都有很⼤的幫助,也是對設計師的⼀⼤⿎勵!

2018 CES Innovation awards-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 2018 台灣精品獎 Taiwan Excellence-Immerse GH70 2018 台灣精品獎 Taiwan Excellence-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 2017 資訊⽉百⼤創新獎-Immerse GH70 2017 COMPUTEX d&i award-Immerse GH70 2014 Golden Pin Design Mark⾦點設計獎-iCookie Powerbank 2013 台灣精品獎 Taiwan Excellence-Wave Stand 2012 Red Dot Honorable Mention award-Wave Stand 2012 Red Dot Design award-Silent Pro Hybrid 2012 COMPUTEX d&i award-Wave Stand 2012 COMPUTEX d&i award-Silent Pro Hybrid 2012 Golden Pin Design Mark⾦點設計獎-Wave Stand 2012 Golden Pin Design Mark⾦點設計獎-Silent Pro Hybrid 2010 好客特⾊商品設計 好客等路組 佳作 2009 好客商品創意設計比賽 桐花迎客組 銅獎


Exhibition / 參展記錄 關於參展經歷 參加展覽可以嘗試⼀些與平常公司不⼀樣的產品,更能夠保持著 對設計的熱情及創造⼒,在⼯作上也會有更多不同的想法!同時 也能和學⻑姐及業界設計師交流討論,對⾃⼰也有很⼤的幫助。 我對文創類設計本⾝也很有興趣,因此常在⼯作之餘抽空參加設計 相關課程、論壇或是參觀展覽活動,像是⼀年⼀次的台灣設計師週, 我更是從2007年開始連續參加了六屆,前五屆參加主題展「前⼑⽷ ⽒」是以傳統剪紙元素融入產品設計中進⾏設計,也因此參加⼀些 具有文化意涵的剪紙相關展覽。2012則是參加以「老戲院」為主題 的主題展,我運⽤經典電影⾓⾊結合剪影的概念創作出有趣的設計。 有著這些參展經驗,對我設計⽣涯⽽⾔也是很寶貴且豐富的經驗。

2012.09 參展2012 台灣設計師週-那些年的時光-老戲院主題展 2011.09 參展2011 台灣設計師週-前⼑⽷⽒V-衷紙 2010.09 參展2010 台灣設計師週-前⼑⽷⽒IV-囍 2010.01 擔任華⼭1914互動學堂原⽣.剪紙花講座講師 2009.11 參展「原⽣ . 剪紙花」數位典藏設計創作展 2009.08 參展2009 台灣設計師週 前⼑⽷⽒III-剪紙巧技之美 2009.01 參展「社教館」春暖花開剪紙特展 2008.07 參展2008 台灣設計師週-前⼑⽷⽒II 2007.07 參展2007 台灣設計師週-前⼑⽷⽒主題展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MSI Immerse GH70/ 2017 多媒體電競⽿機 2018 台灣精品獎 Taiwan Excellence 2017 資訊⽉百⼤創新獎 2017 COMPUTEX d&i award 不論是職業電競賽事、或是業餘玩家,新世代的遊戲已經踏入了⼀個全新的領域,除了栩栩如⽣的遊戲畫⾯外, 「沉浸式遊戲體驗」成為玩家追求的重點。由於⾃⼰也是⼀位熱愛遊戲的玩家,因此也能切⾝體會玩家的需求, 因此我在設計過程中, 秉持著可以帶給玩家「最佳遊戲體驗」、「完美聲⾳品質」及「酷炫時尚造型」。 結合公司PM提出的產品規劃與需求,我著⼿設計於MSI旗艦款的電競⽿機-Immerse GH70 。

我在進⾏各種設計專案時,視專案的時間狀況,有時也會運⽤設計思考的⽅式,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解決⽅案。

1. 觀察

2. 分析

3. 想像

4. 創造

5. 執⾏

-獲得情報

-找出關鍵問題

-突破框架

-製作原型

-實現構想

-探索需求

-資料->資訊

-發散->⽔平思考

-說故事

-檢視成果

-腦⼒激盪

-⾓⾊扮演

-調整改善

-洞⾒趨勢 -感同⾝受 -體驗路線

-創造體驗


Stage:User Research 電競選⼿與玩家使⽤電競⽿機之⾏為探討 從電競選⼿使⽤電競⽿機的⾏為需求來探討,由於電⼦競技跟傳統運動最⼤不同, 就是“現場掌握的資訊差異”。因此資訊的掌握程度影響著對戰局勢。聽到賽評或觀眾 的聲⾳除了對選⼿造成⼲擾,也可能戰略曝光,嚴重破壞公平性。之前韓國星海選⼿ Stork,在⼀個訪問中就曾提到: "...我在座位上可以聽到賽評和觀眾的聲⾳,神族打神族 靠開場決勝負的,如果能聽到這些聲⾳,戰略就會曝光..... 因此若比賽有講評解說,選⼿必須使⽤主辦單位提供的⽿機來隔離會場雜⾳,或是 使⽤主辦單位認可的特殊⽿機,選⼿將⾃⼰的⽿機掛於脖⼦上。⼀部分也是企業贊助的

電競⽿機使⽤⾏為探討

商業需求考量,透過賽事中的選⼿使⽤⽽增加曝光率,因此從電競賽事上就可以看到選 ⼿戴著兩個⽿機。這樣的⾏為也影響了⼀般玩家的使⽤⾏為,除了滿⾜遊戲過程中體驗 更好的⾳效,同樣這樣戴著⽿機的⾏為,也讓⾃⼰感覺更專業、酷炫、厲害了!。

電競選⼿/ 使⽤電競⽿機⾏為 1. 主辦單位提供的抗噪⽿機(封閉式⽿機),再搭配⽿道/⽿塞式⽿機 2. ⾃⼰的⽿機或贊助廠商提供的⽿機,也可做為麥克風使⽤ (開放式⽿機/⽿塞式⽿機)

⼀般玩家/ 使⽤電競⽿機⾏為 1. 享受完美聲⾳品質,增加遊戲體驗效果,彷如⾝歷其境 2. ⽅便做為麥克風使⽤,遊戲過程中與隊友進⾏交談 3. ⽿機⻑時間戴久了進⾏,遊戲造成⽿朵不舒服, 因此掛在脖⼦上使⽤。

針對不同使⽤情境讓⽿機有不同的使⽤⽅式,

設計需求

即使玩家累了將⽿機暫時掛在脖⼦上,仍可聽 的到遊戲中的聲⾳。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Immerse GH70 Headset Stage:User Research 透過觀察與訪談使⽤玩家,並且結合⾃⾝使⽤經驗,再加上⼀些研究資料的蒐集整理,可以初步彙整出電競⽿機的設計要素。

1. 整體外觀造型 ⽿機形狀是影響整個⽿機的主視覺,研究資料中可以發現圓形/ 圓⾓矩形的設計,比橢圓形 更容易喚起⼤眾情緒。但想增加品牌辨識度則反⽽ 可以跳脫此設計。在⽿機材質的使⽤上,透過異材質設計,在差異性中等(塑膠/⾦屬)或差異性⾼(⾦屬/⽊頭)較可以激起購買慾,⽽差異性低 (塑膠/⽊頭)則是最無法激起購買慾。由於電競⽿機可能經歷玩家流汗、⻑時間配戴,材質上經不起潮濕或刮磨的部份,在設計上盡量避免。 全鏡⾯⽿機看起來很時尚,但電競玩家則會認為那樣的材質看起來比較脆弱,容易與週邊刮傷。

2. 舒適度考量 影響⽿機產品舒適程度可從「重量」、「⽿墊」、「夾持⼒」三元素中來探討。當⽿機重量越重所需要的夾持⼒就需越⼤,以避免使⽤過程中 太容易鬆脫;但過⼤夾持⼒則容易讓使⽤者感覺不舒適。⽽⽿墊包裹使⽤者的⽿朵,使⽿朵和⽿機形成⼀個封閉結構,將⾳樂的表現能⼒更為 出⾊。⾜夠的夾持⼒才能有效隔絕外界雜⾳,但也有容易使⽿朵發熱冒汗的困擾。⽿機的⽿罩墊是與⼈體接觸時間最⻑的外觀配件,也是造成 悶熱的主因。例如有些封閉型⽿機的⼈造⽪⾰墊容易讓使⽤者久戴不舒適。有些使⽤者會另外訂購絨布⽿棉,或⾃⼰改裝⽿罩墊。因此可以利 ⽤親肌「涼感」或是透氣材質⽿墊做搭配,提供不同⽿罩讓使⽤者依需求使⽤。

3. 頭條設計 頭條需提供分散因⽿機重量所產⽣之頭部壓⼒及防⽌⽿機前後滑動的功能。根據市⾯上主要品牌研究,⾃動調整式頭墊較可以表現出具有市場 差異的外觀,⽽⼿動調整式外觀特徵則較單⼀。

⼿動調整式

圓形主體造型、搭配異材質處理( 塑膠/⾦屬)

雙層⾃動調整式

減少鏡⾯材質效果(避免刮傷) 設計要素

可替換式⽿罩墊(⽪⾰/透氣布料) 雙層⾃動調整式頭條


Stage:Headset Research ⽿機依照開放程度不同,最⼤的差異在於“隔⾳性”與“漏⾳性”問題,隔⾳性:⽿機對外⾯噪⾳的隔⾳能⼒,漏⾳性:⽿機聽⾳樂時漏到外⾯的聲⾳ 可以分成以下三種類型。 開放式⽿機(⾃然呈現) 聽感⾃、佩帶舒適,就像在寬闊的廣場聽演唱會。常⾒於家⽤的 HI-FI ⽿機, 可以聽到外界的聲⾳,⽿機對⽿朵的壓迫較⼩。開放式的有助於克服封閉式 ⽿機的缺點 ,聲壓較⼩,沒有與外界隔絕的感覺,還原的聲場也較正確⾃然。

FPS遊戲最適合,⽤來聽聲辨位 (第⼀⼈稱射擊遊戲)

1. 適合玩FPS遊戲,⽤來聽聲辨位,聲⾳較為⾃然。 2. ⽿機外觀有⼤⾯積開放區域,如沖孔網或開孔。 3. 使⽤軟質的絨布⽿罩,讓聲⾳的阻隔性較⼩,可聽到外界聲⾳。 4. 缺點是⽿機聲⾳部分會外流,會影響旁邊的⼈,不適合公共場所使⽤。 封閉式⽿機(原⾳重現)

抗噪隔絕其他環境中的雜⾳ 封閉式⽿機⼀般具有完全遮蔽整個⽿廓的⽿罩,對⽿朵壓迫較⼤以防⽌聲⾳出入,聲⾳ 正確定位清晰,專業監聽領域中多⾒此類,缺點是⾼頻損失較⼤。也像在房間,關起窗 ⼾來聽⾳樂。封閉式的適⽤於噪聲⼤的環境,可得到較⾼的聲壓。 1. 適合於吵雜的環境中,隔絕外部的雜⾳,如比賽會場、公共場所。 2. ⽿機外觀有⼤⾯積封閉區域,阻隔內部單體。 3. 使⽤緊密的⼈造⽪質⽿罩,讓聲⾳阻隔性佳,隔絕環境噪⾳。 4. 缺點是戴久了會感覺聲⾳悶悶的。 半開放式⽿機 (介於兩者之間)

介於兩種類型之間,綜合兩者優點

⽿機側⾯或局部有開孔,聆聽時除了能帶給你更將寬鬆⾃然的空間效果,縱使⻑時間使⽤, ⽿朵也不會感到悶熱。歐美⼈⼠⼤多喜歡⾳場開闊⾃然的開放式⽿機,⽇系品牌則偏好凝聚 細節多的封閉式⽿機,因此有介於兩者「半開放式」,⼤多屬的電競⽿機屬於此類。

設計需求

兼顧兩種形式的⽿機,可以針對不同遊戲與需求, 讓玩家透過結構改變將⽿機型式切換 (開放式、封閉式)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Immerse GH70 Headset Stage:Design Idea Idea1: 可切換為開放式/封閉式⽿機 電競⽿機為了⻑時間配戴的舒適性、重量、材質、設計也 如同滑鼠⼀般,必須考量是針對⼤眾做平衡設計,也可依 玩家需求也如同⼀般⽿機有開放式、封閉式的分類做為選 擇。 因此玩家在購買⽿機時,常會猶豫要購買哪⼀種類型 ⽿機。因此提出透過側蓋來切換兩種類型⽿機的概念。 將⽿機側蓋分離拆下,透過上下兩個結合的溝槽即可蓋上。 蓋上側蓋時則能增加隔⾳性與改善漏⾳性,⽽切換為封閉式 ⽿機。打開側蓋後,可以做為開放式⽿機。

Idea2:提供玩家靈活的⽿機尺⼨調整 考量玩家⻑時間配戴的舒適性,因此提出可以更 靈活調整⽿機尺⼨的概念,經由尺⼨微調讓⽿機 能更符合玩家的頭型。玩家可以透過⾦屬螺絲 旋轉開,可調整⾄需要的位置,旁邊的尺⼨ 刻度,能提供參考,記住最合適數值。


Stage :Design Idea Idea3:可單獨拆下使⽤單邊⽿機 依照玩家使⽤需求,若想要能聽到⽿機內的聲⾳, 同時⼜聽到外界的聲⾳時,只要將⾦屬螺絲旋開後, 可以將⽿機與⽀架分離,即可輕鬆單獨使⽤左邊的⽿機。 簡化後的單邊⽿機,也可以平放於桌上單獨使⽤麥克風。 讓玩家可以靈的活依照⾃⼰需求來使⽤⽿機。

Idea4:⽿機翻轉功能,提⾼收納便利性 玩家時常會參加與朋友的聚會,或是Lan Praty活動, 因此時常要將電競周邊產品攜帶外出,因此收納攜帶 也是玩家⼗分注重的⼀點。因此透過轉軸可將⽿罩 翻轉90度。讓兩個⽿罩可以⽔平擺放,可以讓收納 時更加⽅便。頭帶區域則是以懸吊式,可調整⾼度。 並且增加使⽤時的舒適度,讓⽿機更加服貼。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Immerse GH70 Headset Stage:2D Rendering 將概念設計透過2D較為精緻的描繪預想圖,提供更明確的選擇跟評估。


Stage:3D Rendering 將概念設計透過3D建構,提供廠商進⾏機構評估與問題討論,以便進入產品量產階段。。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Immerse GH70 Headset Stage:Product Launch 在經歷了多次的檢討、修改、調整,最終產品完成上市。 Immerse GH70電競⽿機採鈦與⿊兩⾊系搭配,外觀剛勁有型,⼀戴上就能體驗電競達⼈的氛圍。 為提供最好的⾳質表現,GH70搭載虛擬7.1聲道之環場⾳效,且內建經Hi-Res嚴格認證 之50mm單體,無論是聽聲辨位或追求臨場感,都能提供遊戲玩家最佳的環場體驗。 除了強化遊戲感受,各式流⾏⾳樂也能藉由其⾼⾳質的表現讓玩家恣意聆聽, 獲取絕佳聽覺效果。要滿⾜電競不僅是內在表現要亮眼, 外在條件也要吸引⽬光,GH70在⽿機兩側配置豐富的 RGB LED背光效果,搭配微星獨家軟體可針對燈光進⾏ 調整,⾊彩流動或單⾊變換都能操控⾃如,充分展現 ⾃我風格,滿⾜玩家愛現愛炫的時尚潮流, 搖⾝⼀變成為電競場上最吸睛的焦點。考量 玩家久戴可能產⽣的疲勞感,⽿罩與頭條皆 以⼈體⼯學設計,搭配不同材質的可拆換式 ⽿棉,⾃由選擇樣式與舒適度,即使久戴也 不會疲累,最適合重度與專業遊戲玩家使⽤ 。想成為電競場上的耀眼新星嗎?

戴上GH70電競⽿機,讓你成為遊戲之星!


Immerse GH70 多媒體電競⽿機從機構設計、⾳質要求、軟硬體結合以及外型設計無⼀不近乎苛求, 兩側⽿機本體及頭戴上⽅的鋼圈皆使⽤⾼級的霧⿊⾦屬材質,提供鋼硬耐⽤兼具冷峻時尚的外型,與 MSI 剛毅龍魂的品牌形象不謀⽽合;⾳質⽅⾯則經過內部15道⾳效測試及 Hi-Res 的最⾼規格認證, 嚴格的要求是我們向玩家負責的唯⼀態度;最後全機採⽤多達18 顆⾼品質的LED燈泡和 7 種極致絢麗 的炫彩流光,在保證不使 LED 燈所產⽣的熱能影響⽿機的配戴體驗下,使玩家不論在LanParty或電競 賽事,成為最耀眼的話題。

⼀切努⼒皆為玩家,最極致的遊戲體驗,是 MSI 對玩家的承諾。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2017 顯⽰卡設計 2018 CES Innovation awards 2018 台灣精品獎 Taiwan Excellence

MSI 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顯⽰卡的超頻能⼒已經成為桌機的傳奇經典。 Lightning 系列顯⽰卡是專為超頻和性能⽽⽣。它的TRI-FORZR散熱設計採⽤3顆獲獎肯定的TORX 2.0風扇, 使⽤雙滾珠軸承擁有極致的散熱表現,重新定義空冷效能極限。另外,兩組超導熱管與四組串接穿透結構緊密 的散熱器,將熱能均勻傳導⾄鍍鎳銅底座強效吸收由GPU產⽣的熱能並傳送到熱管散出,保持酷冷的運作環境。

MSI 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

第⼀代Lightning

第⼆代Lightning

New Design

閃電(lightning)是神秘⼜危險,並且是具有強⼤⼒量。

設計元素

新⼀代的Lightning系列顯卡中,再強化閃電元素,讓外觀 更具有閃電造型特徵。並且融入過去Lightning系列的設計 元素,延續此系列的設計風格。


Step- Design Ides Idea 1:使⽤特殊顏⾊以呈現限量版本的獨特性

Idea 2: 碳纖質感結合⾦⾊元素

將顯卡造型質感與⽤料進化提升,透過三風扇強調⾼性能⾼規格,搭配如同哈

MSI 主機板部分有新的Carbon系列,在顯卡部分也能夠加入碳纖維元素。

雷機⾞的酷炫電鍍重⾦屬外觀質感。擁有這樣的紀念版風扇,就像⼤腿俐落地

碳纖維本⾝具有⾼價值的精品質感,若再搭配⾦⾊元素或是使⽤⾦與⿊⾊

跨上擁有⾦屬質感的哈雷,遲聘在⼀望無際的鄉間⼩路上,享受著微風拂過顏

交錯的Carbon紋路,更能提升產品質感,也能展現獨特的產品風格與品味。

⾯的感覺。以電鍍⾦⾊結合⿊⾊亮霧⾯效果為主要視覺,呈現酷炫霸氣效果。

Idea 3:LED 快速顯⽰幕

Idea 4: DIY創意⼩贈品

:運⽤⼩型LED字幕機,即時將顯卡狀態透過LED跑⾺燈的⽅式閃爍表現,

在顯卡上提供⼀個區域能讓玩家將此銘版配件貼上,透過DIY調整,可以

可以呈現⽬前效能發揮程度、晶片溫度狀況,或是顯⽰時間,也能呈現

編碼成⾃⼰的英文名字,或特殊數字編號,讓顯卡更具個⼈特⾊。

⾃⼰⾏設定的圖紋,讓顯卡除了外觀酷炫,更還能夠過LED燈光提供⼀

在顯卡上⾯或正⾯局部增加⼀塊⾦屬質感銘版,在銘版上打上限量編號

些資訊。

或產品序號。也可讓消費者購買限定版顯卡後,寄回回函後,可再獲得 ⼀塊有雷雕篆刻的消費者姓名的客製化銘版。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 Stage:2D Design 將顯卡造型質感與顏⾊再提升,搭配⾦⾊⾦屬質感銘版,結合前⼀代OC字體,強化銘版造型與視覺效果,並且 搭配局部碳纖維元素提升質感。另外將酷炫的閃電效果燈管放在正⾯與側⾯都能看到的區域,讓玩家使⽤PCIe延⻑ 線直立安裝顯卡時也能看到閃電效果,同時也能讓電路板空間更有機會放置。右上⾓則結合能讓玩家DIY英文名字 的螢光銘版貼紙,讓玩家在⿊暗中的機殼中,能同時看到閃電效果以及⾃⼰英文名字,讓顯卡更具特⾊!


Stage:3D Design 顯卡造型經由數次的討論修改,再進⾏3D建構。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 Stage:3D Design 顯卡造型再經由數次的討論修改,規格調整與廠商更換等因素,最後演化⾄最終的3D版本。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GeForce GTX 1080 Ti LIGHTNING Z Stage:Product Launch

閃電元素、幾何銳利造型融入設計

DIY⼩配件,提供玩家創造個⼈風格

無論是顯卡主體或是風扇銘版,都融入閃電的元素。

除了原始的⾦屬銘版外,另外附贈三款銘版套件,

並且透過銳利的幾何切割,讓顯卡整體造型具有⼀致性。

客製化LIGHTNING閃電版顯⽰卡,打造專屬風格。


驚豔的RGB特效 ⾃由創造最具個⼈風格的RGB特效,透過MSI專屬的Gaming app,讓玩家隨時能依照情境切換, 全⽅位的設計,讓玩家擁有更豐富的聲光體驗。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2018 Twin Frozr/2017 顯⽰卡設計 MSI GTX 1080 GAMING X是微星科技顯⽰卡最主⼒的旗艦款式,因此對⼀下⼀代的設計⽅向也是⼗分慎重,會在反覆不同 設計概念的眾多提案中,選出幾個⽅向後繼續發展微調。在此介紹其中⼀個我以幾何切割造型、⾦屬機械風格的設計⽅向。

GTX 1080 GAMING X

Design Image

New Design

2018 Twin Frozr

Geometrics

Design Concept 顯⽰卡中間區域使⽤透明壓克⼒材質,不發光時顯卡就像 是簍空的外框搭配風扇,在昏暗中的機殼內形成特殊的視覺效果。 發光⽅式,則是運⽤RGB LED燈進⾏導光,將光線導向整片透明件, 也如同⼿機的閃光燈,透過擋光片讓光線導向全透明的⼿機殼, 讓⼿機殼的邊緣都能發光。也可以藉由貼在透明件內側的雷雕 圖紋塑膠片,就能讓圖紋均勻發光。運⽤這樣的⽅式讓顯卡發光後 的視覺效果更加強烈!

Hi-Tech Robot

Metal Dragon


顯卡透過透明件的燈光效果,讓外觀不再只是單純的⿊紅配⾊, 玩家透過燈光顏⾊設定,可⾃訂喜愛的顏⾊, 搭配⾦屬裝飾配件,打造屬於⾃⼰獨⼀無⼆的酷炫顯卡。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2018 Twin Frozr/2017 顯⽰卡設計


顯卡正⾯為單⾊透明導光效果,搭配側⾯橫跨到正⾯的RGB燈片,營造燈光酷炫效果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2018 Twin Frozr/2017 顯⽰卡設計

顯卡背板的燈條,可以從背⾯延伸到側邊, 玩家可以透過軟體設定,讓燈光效果跨⾯延續, 營造燈光流暢的流動感以及速度感。


顯卡背板透過打凸後,再進⾏拋光髮絲處理, 讓背板呈現⿊銀雙⾊的效果,讓質感提升。 搭配細緻的RGB燈條,以及強烈的龍紋Logo , 同時結合左側的幾何圖紋,營造不⼀樣的背板風格。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2018 Twin Frozr/2017 顯⽰卡設計

顯卡正⾯燈光效果關閉⽰意圖


顯卡正⾯燈光效果開啟⽰意圖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Armor VGA Card/2017 顯⽰卡設計 MSI Armor 系列顯⽰卡最⼤的特⾊就是使⽤⿊⽩雙⾊,以盔甲造型意象為主要特⾊。 因此下⼀代的設計我延續了盔甲的意象,但⽤較為簡潔的幾何切割作呈現。 並且運⽤⼀些尖銳的元素造型,期望透過銳利的切割感,讓整體視覺是兇猛帥氣, 就像顯卡的意涵蘊藏能量,蓄勢待發,提供玩家⼀款酷炫造型的顯卡做選擇。

MSI Armor VGA

第⼀代Lightning

第⼆代Lightning

New Design

Design Image

Geometrics

Hi-Tech Robot

katana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Armor VGA Card/2017 顯⽰卡設計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Interceptor Ds4200 /2016 鍵盤設計 DS4200 類機械式電競鍵盤,是⼀款具有機械式鍵盤⼿感的薄膜式鍵盤。更耐⽤、壽命更⻑,並且價格更加經濟 實惠,是⼀款專為習慣薄膜式鍵盤⽽⼜想嘗試機械式鍵盤的玩家不可或缺的入⾨推薦款。 鍵盤整體造型以幾何切割⾯構成,鍵盤四個⾓落是以龍爪造型簡化⽽成的設計元素。鍵盤下⽅的護腕托設計,提供玩家 將⼿腕倚靠在舒適的平底打字或遊戲戰鬥,防⽌⻑時間使⽤時造成⼿腕不舒服。⽽⼿托區域上的龍麟紋,不僅具有防滑 功能,還能讓整體造型保有MSI 龍魂精神。


多⾊LED背光控制 可設定3種模式效果(關閉/恆亮/呼吸) ,玩家可依據喜好恣意調整亮度。

機械般的觸感 DS4200擁有機械式穩健Q彈的⼿感,不僅讓玩家在激烈對戰中精確的掌握每⼀按鍵, 同時享受絕佳的鍵帽回饋⼒道。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MSI Clutch GM10 Mouse/2017 滑鼠設計 GM10是滑鼠系列的入⾨款,透過簡潔銳利的造型,保留著MSI電競產品系列低調內斂的設計風格。 左右兩側搭配特殊龍鱗紋防滑側握,提供良好的觸感。滾輪區域也延續了龍爪痕造型,並且搭配了 具有RGB LED,透過微星RGB Mystic Light 燈光設計,讓玩家創造屬於⾃⼰的酷炫電競滑鼠。 同時GM10電競滑鼠,也透過數次的3D列印以及模型打樣後再進⾏微調,為了提供玩家最合適的⼿感。


Concept Mouse/2017 模組化概念滑鼠設計 這是我針對模組化需求⽽提出的⼀款概念鼠設計, 整體造型以輕量化造型為主,因此有許多簍空元素。 材質部分則以碳纖維結合⾦屬的異材質效果, 並且透過模組替換零件讓不同使⽤者可以依照⾃⼰需求做調整。

透過替換零件,讓使⽤者可以調整⾃⼰想要的⼿感

透過⾓度調整功能,提供玩家微調滑鼠的⼿感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Concept Mouse/2016 概念滑鼠設計 這是針對有多功能調整的需求,⽽提出的⼀款概念滑鼠設計,整體造型以變形的機器⼈為意象,整體風格以機械感呈現。

以⼩型避震結構,透過螺絲孔位調整,達到⾼度與⾓度微調的⽬的。

以螺絲搭配螺絲孔位溝槽,以螺絲鎖固位置調整⽅式來微調⻑度、⾓度與⾼度。


Mouse Design/2017 滑鼠設計 這是針對搭配RGB燈條需求,⽽提出的滑鼠設計,整體造型以流線的造型,搭配⻑條細緻的燈條作呈現。

Concept A(Sketch)

Concept B(Sketch)

Concept A(2D Rendering)

Concept B(2D Rendering)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MSI CPU Cooler/2016 風扇設計 這是⼀款入⾨款的CPU cooler設計,設計元素延續龍爪、龍盾造型意象。 散熱器左右側各可安裝12 cm 風扇 ,貼⼼線扣設計,讓玩家更輕鬆安裝拆卸。 在⾼性能平台下進⾏激戰,將產⽣⼤量熱能,透過MSI CPU cooler,優異的 散熱設計,可有效快速排除廢熱,提供玩家涼爽流暢的遊戲體驗。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MSI announces 120mm Torx Fan/2016 風扇設計 這是⼀款搭配MSI CPU cooler所設計的120mm風扇, 四周有紅⾊的防撞腳墊,是以MSI龍盾造型做延伸。 同時邊框使⽤細緻銳利的線條做凹刻。


Gaming Accessory Design/ 電競週邊設計 MSI SSD Series/2016 儲存記憶體設計 這是幫MSI 提出⼀些具有電競外觀風格的SSD相關產品,提供玩家不同的新選擇。


IOT Product Design/ 物聯網產品設計 MSI ⼯業級物聯網寬溫防⽔型閘道器/2016 物聯網產品設計 微星科技⾸次研發IP68⼯業級寬溫防⽔閘道器; 因此造型⽅向期望跳脫⼀般對⼯業級產品⽣硬外觀的刻板印象。 因此我以悍⾺⾞強悍外觀造型,塑造堅固耐⽤意象左右兩側以 保險桿元素,強化保護產品外殼。透過蜂巢狀造型的散熱鰭片, 增加散熱⾯積鎖固⾦屬片以相同的蜂巢元素,具有整體感。


左右兩側造型在四⾓落凸出於散熱鰭片,保護鰭片避免被撞傷損壞。 外殼以⾦屬粉烤處理,加上Logo亮⾯鑽切銘版,讓外觀整體質感提升。 散熱鰭片造型與外接線材為相同⽅向,讓視覺延伸看起來更協調。


IOT Product Design/ 物聯網產品設計 MSI ⼯業級物聯網寬溫防⽔型閘道器/2016 物聯網產品設計 微星科技⾸次研發IP68⼯業級寬溫防⽔閘道器; 因此造型⽅向期望跳脫⼀般對⼯業級產品⽣硬外觀的刻板印象。 因此我外觀以盔甲造型,塑造堅固耐⽤意象幾何切割的外框造型, 強化保護產品外殼。整體造型以粗曠外框搭配細緻的散熱鰭片, 營造簡潔的未來感。



IOT Product Design/ 物聯網產品設計 MSI Smart Home Product/2016 數位家庭產品設計 我們提出對數位家庭中的操控⾯板⼀些新的想法。 以簡單、⾃然風格的溫暖設計,打破對科技產品的傳統意象。


獨特的傾斜造型,讓產品增添巧思。 平板下⽅略微傾斜的造型特徵,讓喇叭孔在壁掛或平放時不會受到遮蔽, 內部空間設置更好的喇叭,提供更佳的⾳質效果,同時放置桌上時⽤⼿拿取能更為⽅便。


IOT Product Design/ 物聯網產品設計 MSI Smart Home Product/2016 數位家庭產品設計

簡潔的背⾯造型,結合細緻的幾何線條

透過具有質感的材質裝飾片,讓產品融入環境。

平板下⽅幾何線條中,藏著細緻的喇叭孔

平板下⽅區域為材質裝飾銘版,可以透過更換裝飾片,

幾何線條也能讓⼿拿取時具有防滑的效果

來符合使⽤者喜好與對於環境搭配的需求。

簡潔優雅的桌上立架,專為產品⽽設計。 讓產品可以輕鬆的透過桌上型立架,提供放置桌上與充電使⽤。


簡潔時尚的外觀,以⽩⾊結合⽊紋元素,讓產品融入周遭環境。


IOT Product Design/ 物聯網產品設計 MSI Smart Home Product/2016 數位家庭產品設計 我提出對數位家庭中的操控⾯板⼀些新的想法。 Less is More 極簡主義的無⾊彩設計,讓科技產品也能有極簡之美。


獨特的無邊框造型,成就簡約卻不簡單的極簡設計。 透過⾦屬外框保護螢幕玻璃,讓螢幕不容易受損,因此呈現無邊框的造型。


IOT Product Design/ 物聯網產品設計 MSI Smart Home Product/2016 數位家庭產品設計

簡潔優雅的桌上立架,專為產品⽽設計。

簡潔低調的牆上掛架,提供不同使⽤模式。

讓產品可以輕鬆的透過桌上型立架,提供放置桌上與充電使⽤。

簡單的掛在⾦屬掛架上,以及與電⼦接點結合,即可掛在牆上使⽤。


以⿊⾊主體搭配銀⾊⾦屬外框,讓產品造型更加簡約時尚 讓未來的科技家庭,更增添時尚感。


Autotronics Accessory/ 車用電子周邊產品 DVR Design/2016 ⼤型⾞輛專⽤紀錄器 我整理了幾款DVR相關產品,由於都是由⼤貨⾞/卡⾞使⽤, 因此外觀都採堅固耐⽤的強壯造型做發展。


Autotronics Accessory/ 車用電子周邊產品 Car Media Player/2016 汽⾞多媒體播放器 由於是汽⾞使⽤,因此我運⽤⼀些流線線條,讓整體造型不會過於⽣硬。 結合銀⿊⾊的配⾊,讓播放器控制⾯板呈現科技感。

播放⾯板可拆下


Mobile Accessory Design/ ⾏動週邊設計 iCookie Powerbank/2014 ⾏動電源設計 2014 Golden Pin Design Mark⾦點設計獎 體驗經濟時代來臨,產品除了基本功能外,提供消費者情感滿⾜的附加功能更被重視。讓⾏動電源也能更具⽣活質感 與品味呈現。設計構想從消費者⽣活情境出發,將⾏動電源輕薄的外觀及提供能量的訴求,⽤食物補充能量的概念,結合 夾⼼餅乾的造型與⽣活記憶,讓消費者和產品產⽣共鳴。 包包裡的“數位餅乾”,即時提供⼿機與平板需要的能量。 為了加強設計概念,在產品厚度與外觀造型皆須符合餅乾的特⾊,同時⼜需保持⾼電容量,可同時充⼿機與平板的充電 需求。因此運⽤三件式設計,營造夾⼼餅乾造型,也能透過夾⼼的視覺層次感,讓餅乾感覺更輕薄。



Mobile Accessory Design/ ⾏動週邊設計 iFashion Powerbank/2014 ⾏動電源設計 體驗經濟時代來臨,產品除了基本功能外,提供消費者情感滿⾜的附加功能更被重視。 讓⾏動電源也能更具⽣活質感與品味呈現。設計構想從消費者⽣活情境出發,將流⾏⽣ 活中的精品元素應⽤⾄⾏動電源的外觀。結合經典格紋與時尚風格,讓消費者和產品產⽣ 共鳴,達到事事皆品味,處處皆經典的⾼端需求。 包包裡的“iFashion”,讓您充滿時尚也充滿能量。 為了呈現時尚精緻的質感設計,在產品外觀造型皆須符合時尚精品的特⾊,因此外觀 運⽤亮⾯銀⾊邊框與時尚格紋,側⾯則使⽤霧⾯⿊⾊襯托產品,同時也避免殘留⼿紋⽽降 低視覺感受,搭配精緻格紋吊飾⽅便消費者從包包中拉取使⽤,同時貼近消費者對精緻飾 品的需求,整體造型輕巧簡潔,時尚意象強烈,在使⽤充電功能時也能感受到別⼈好奇⼜ 羨慕的眼光。


Mobile Accessory Design/ ⾏動週邊設計 2014 平板收納袋設計

運⽤時尚格紋,提升平板保護套時尚感, 同時可以搭配我們格紋⾏動電源或其他格紋配件, 提供⼀個時尚格紋系列產品,強化品牌意象。


Mobile Accessory Design/ ⾏動週邊設計 iTofu Powerbank/愛豆腐/2014 ⾏動電源設計 還記得⼩時候媽媽帶我們去市場 挑選當⽇新鮮的⼿⼯豆腐 因為嚴選食材及⽤⼼⼿作,才是最美味的 將此記憶結合豆腐元素融入設計中 將我們嚴選的電蕊與⽤⼼的設計 提供最好的⾏動電源給您! 豆腐是植物蛋⽩質的最好來源,有植物⾁的美譽。 營養價值⾼且經濟實惠不容易發胖, 因此將豆腐意涵概念運⽤⾄⾏動電源中, 也象徵物美價廉的產品,提供給您源源不絕的營養能量!

LED電量顯⽰以綠⾊燈呈現 也具有蔥花點綴的設計意涵


包裝則運⽤⽊紋或⽜⽪紙材質, 營造⾃然原始健康的設計概念, 包裝讓產品區域凸出,就像是豆腐放在砧板上 更有真實傳統板豆腐的意象,讓趣味性提⾼不少!


Mobile Accessory Design/ ⾏動週邊設計 iArchitecture Powerbank/桌上建築/2014 ⾏動電源設計

桌上建築 iArchitecture 無論建築或產品,外觀即使再美,若內部品質不好會造成危險。 我們嚴選⾼品質電池蕊,加上⽤⼼的建築意涵外觀設計, 也象徵我們產品如同經典建築⼀樣沉穩紮實、歷久彌新, 提供最好的⾏動電源讓讓消費者使⽤! 曲線建築特徵,讓⽣硬的⾏動電源多了⼀分律動感。


設計理念: 受到⽇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影響,清⽔模的質感越來越受到⼤眾歡迎, 營造的簡潔線條感跟清爽的設計風格,和⾏動電源的設計很搭配,因此 ⽤運⼤⾯積仿清⽔模質感底圖,沉穩簡練的感覺,來襯托曲線感的主體造型。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