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兩種《冬之旅》寓意舉隅 《冬之旅》的啟示:一個外行人的聆聽經驗 舒伯特藝術歌曲十景
邵頌雄
2
李歐梵
10
馬唯中
16
寓
意
兩種《冬之旅》寓意舉隅 文.邵頌雄 多倫多大學人文學科教授
穆 勒(Wilhelm Müller)於 1827 年 9 月 30 日 的 晚 上 猝 死 時, 才 不 過 32 歲。 有 說死因是心臟病,也有說是肺結核,甚至當時有流言謂他遭受政治毒害而死。 短暫的生命,卻有過豐盛人生。這位詩人出身於普魯士王國(Prussia)東部的德 紹(Dessau)地區一個貧窮裁縫之家,但英華早發,於 1812 年得到利奧波德公 爵(Duke Leopold Friedrich)賞識,供他於柏林大學研讀語言學、歷史及文學。 僅一年,穆勒即輟學從軍,於四場戰役中奮力抵禦拿破崙對普魯士軍的打擊; 之後兩年,經歷了兩段無疾而終的真摯戀情。於 1815 年,穆勒返回校園,完成 其大學課程,幾年間於柏林聲名鵲起,既獲聘為公爵的圖書館長,並成為內廷 參事,又是知名的詩人、評論家、翻譯家、編輯、教師等,忙得不可開交。穆 勒的詩作,當時享譽甚隆。於 1821 年,他迎娶了美麗而出身貴族的艾黛爾海特 (Adelheid von Basedow),兩人的婚姻美滿幸福,育有一女一子——其子即著名 文字學和印度學權威學者 Max Müller。 《冬之旅》 (Der Winterreise)上半部成篇於他新婚的 1821 年。學者詫異於穆勒事 業如日中天、新婚燕爾之際,何以寫出如斯意境悲涼的詩集,由是對詩中的寓意 多有忖測。一般認為,此作品深含政治隱喻。穆勒的文學景觀,把傳統希臘和羅 馬的詩篇、德國民間傳說和歌劇,以及當代德詩和英詩等共冶一爐。他尤愛英國 詩人拜倫(Lord Byron)的作品,深受拜倫為希臘爭取獨立和自由而犧牲的精神感 召,是故對希臘的政治困境多有同情,而有「希臘穆勒」(Griechen-Müller)之稱。 對於普魯士政權,穆勒也多冷嘲熱諷,令他的不少文字,自 1816 年始即被審查、 禁刊。1 學者認為,《冬之旅》表達的孤絕心境,其實是穆勒表達了他對希臘前景 以至整個歐洲當時政治環境的徹底失望。2 若穆勒真的因「希獨」渺茫而寫下如此悲慟冰涼的心靈之旅,則誠為可惜,因為希 臘經過八年獨立抗爭後,終在 1830 年脫離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統治, 成為獨立國家,然僅於此三年前離世的穆勒,卻無緣親見此日。無論如何,後世 的種種臆度,反映了文字背後含藏可讓讀者思想馳騁的廣闊空間。
1
Susan Youens, Retracing a Winter's Journey: Schubert's Winterreise.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9-11. 2 Cecilia C. Baumann and M. J. Luetgert, "Die Winterreise: The Secret of the Cycle's Appeal," Mosaic (1982): 15, 1, p. 42.
2
穆勒的作品雖然深得當時的文人推崇,但於 20 世紀,卻普遍被貶為二流詩人, 謂 其 往 往 用 詞 平 白、 內 容 淺 薄("simple and naive"), 直 至 近 20 餘 年, 才 有 Susan Youens、Cecilia C. Baumann 等學者為他平反,剖析其文字樸拙之美,而 且意象深遠、選詞細膩,營造出醇厚質樸的詩意。唯近一世紀以來對他的貶損, 令他於文壇漸遭遺忘,而《美麗的磨坊少女》 (Die schöne Müllerin)和《冬之旅》, 則有賴舒伯特(Franz Schubert)譜成聯篇曲集(Liederkreis)而傳誦為不朽之作。 穆勒曾寫道,他的詩作僅為半完成的作品,期待有知音(gleichgestimmte Seele) 能 聽 到 言 外 之 音, 而 音 樂 即 如 呼 吸 般 把 詩 篇 的 生 命 喚 起。3 舒 伯 特 正 是 穆 勒 的 知 音, 惜 兩 人 似 乎 從 未 會 面, 而 穆 勒 生 前 也 未 有 聽 過 舒 伯 特 為 其 詩 篇 譜 寫 的 歌 曲。1822 年 1 月, 穆 勒 把 剛 寫 好 的 十 二 首 詩, 投 往 年 刊《烏 菈 尼 亞》 (Urania: Taschenbuch auf das Jahr)發表,翌年出版。舒伯特於 1827 年初首次 接觸到的《冬之旅》詩篇,即是初刊行的十二首,見之鍾愛非常,馬上投入撰成 樂曲。穆勒於 1823 年再增寫了十首,刊於雜誌《德國劄子之詩篇、文學、藝術 與戲劇》 (Deutsche Blätter für Poesie, Literatur, Kunst und Theater),且於其後一 年出版自家詩集《吹號角旅者遺稿詩集第二卷》 (Gedichte aus den hinterlassenen Papieren eines reisenden Waldhornisten, Band II)時, 更 添 寫 兩 首, 並 把 整 套 二十四首的《冬之旅》校訂和重編順序。舒伯特於完成首十二曲後半年,才得悉 此完整版的詩篇。然既成的歌曲,亦無可能依據穆勒的最後版本重新編排,唯有 大致依據他後來發表的補篇順序,繼續寫出餘下十二首的樂曲,並以《冬之旅》 (Winterreise, D. 911)冠稱此二十四首聯篇曲集。4 舒伯特創作此歌集時,因患梅毒多年而自知時日無多,故他讀《冬之旅》的心情, 自有所不同。其摯友史潘(Josef von Spaun)記言,舒伯特創作此曲集之際,情緒 起伏、終日忐忑,被問所為何事,則只答言:「即將自有分曉。」一天,舒伯特邀 請了名為「舒伯特雅集」 (Schubertiaden)的一眾好友,以充溢感情的歌聲,為他
Philip Schuyler Allen and James Taft Hatfield, eds. Diary and Letters of Wilhelm Müll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3. 4 舒伯特的《冬之旅》歌曲順序,為 1.〈晚安〉(Gute Nacht), 2.〈風信標〉(Die Wetterfahne), 3.〈冷凝之淚〉 (Gefrorne Tränen), 4.〈麻木〉(Erstarrung), 5.〈椴樹〉(Der Lindenbaum), 6.〈洪流〉(Wasserflut), 7.〈在河上〉 (Auf dem Flusse), 8.〈回首〉(Rückblick), 9.〈鬼火〉(Irrlicht), 10.〈歇息〉(Rast), 11.〈春之夢〉(Frühlingstraum), 12.〈 孤 寂 〉(Einsamkeit), 13.〈 郵 車 〉(Die Post), 14.〈 白 髮 〉(Der greise Kopf), 15.〈 烏 鴉 〉(Die Krähe), 16.〈最後之希望〉(Letzte Hoffnung), 17.〈村莊內〉(Im Dorfe), 18.〈風暴的清晨〉(Der stürmische Morgen), 19.〈 騙 局 〉(Täuschung), 20.〈 路 標 〉(Der Wegweiser), 21.〈 旅 店 〉(Das Wirtshaus), 22.〈 勇 氣 〉(Mut), 23.〈幻日〉(Die Nebensonnen), 24.〈搖琴人〉(Der Leiermann)。穆勒最後訂定的《冬之旅》版本,其順序則 為:1, 2, 3, 4, 5, 13, 6, 7, 8,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9, 10, 23, 11, 12, 22, 24. 3
3
們親自獻唱了整套《冬之旅》5。朋友都因樂曲的悲涼意境躊躇難安,僅對其中的 〈椴樹〉 (Der Lindenbaum)6 予以讚賞。舒伯特則謂「喜歡這套聯篇曲集,更甚於 任何其他歌曲,而有天你們也會同樣喜歡它們」。7 早於 1823 年,患病不久的舒伯特,寫下了以下的一篇短詩: MEIN GEBET
我的祈禱
Tiefer Sehnsucht heil’ges Bangen Will in schön’re Welten langen; Möchte füllen dunklen Raum Mit allmächt’gem Liebestraum. Grosser Vater! reich’ dem Sohne, Tiefer Schmerzen nun zum Lohne Endlich als Erlösungsmahl Deiner Liebe ew’gen Strahl. Sieh, vernichtet liegt im Staube, Unerhörtem Gram zum Raube, Meines Lebens Martergang, Nahend ew’gem Untergang. Tödt’ es und mich selber tödte, Stürz’ nun Alles in die Lethe, Und ein reines kräft’ges Sein Lass’, o Grosser, dann gedeih’n.
深沉嚮往的敬畏 冀達更美之世; 但願填滿黑暗空間的 為全能的愛之夢。 偉大之父!賜予祢的兒子, 為補償其大苦, 終以救贖之餐, 為祢大愛的永恆之光。 瞧!頹毀於塵土者, 受盡所未聞之苦痛, 我人生的磨難之行, 趨近永恆的沉淪。 除掉它也除掉自己, 將一切扔進遺忘之河, 復以純壯的存在 噫,偉大者!讓它繁榮茁長吧。
8 Mai 1823 Frz. Schubert.8
弗朗茨.舒伯特書於 1823 年 5 月 8 日。9
文字中透露了他人生的困苦、祈求救贖的殷切、面對死亡的恐懼、對造物主的禮 讚。舒伯特寫作《冬之旅》時,已是四年之後。長期活在死亡陰霾下,而對此詩篇
5
此聚會的日子,查為 1827 年 3 月 4 日,其時舒伯特還未曾見到穆勒完整版的《冬之旅》。是故史潘所言 之「整套」樂曲,應指舒伯特當時剛完成的十二首樂曲。 6 漢譯不時見有把曲目 Der Lindenbaum 譯作「菩提樹」。但所謂的 Die Linde,英語作 Linden Tree,實為「椴樹」, 跟菩提樹屬不同科的植物,形態亦異。唯「菩提樹」的譯名早已根深蒂固,而此曲於台灣甚至有中譯歌詞的 版本。 7 Richard Capell, Schubert's Songs. New York: Macmillan (2nd edition), 1957, pp. 229-30. 8 Otto Erich Deutsch, Franz Schubert: Die Dokumente Seines Lebens und Schaffens (Munich & Leipzig: Georg Müller, 1914): 192–3. 9 感謝馮睎乾先生修訂譯文。
4
情有獨鍾,是因為他自覺短暫而懷才不遇的一生,而寫出自憐的悲嘆嗎?還是 憶起過往的情傷而對詩句生起共鳴?抑或如近代學者的猜度,無論於《美麗的磨 坊少女》 (D. 795)和《冬之旅》中的少女,於舒伯特眼中看來,都是象徵着貝多 芬的成就,而衍為一種高不可攀、遙不可及的夢想? 10 早年的舒伯特傳記,大都偏向描述他是一位樂天「小蘑菇」 (Schwammerl)、充滿 童心的天才,但約 1990 年代以後出版的學術研究,則多注重剖析他因罹患無可 治癒的惡疾而深陷憂鬱的心理折騰。兩種性情,其實都於舒伯特身上找到,而演 化成其人生後期的獨特藝術氣質。《美麗的磨坊少女》寫於《我的祈禱》一詩後的 幾個月間,也是剛知患上頑疾之時,身心都痛苦非常,故學者亦將之與《冬之旅》, 同樣歸類為他的「晚期作品」。11 但即使自知死之將至,卻無妨舒伯特將生命昇華, 通過穆勒的詩作,為世人留下兩部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 後世對《冬之旅》的解讀,還有視之為面對死亡時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 12、亦有認為 詩中描繪了一個孤獨流浪者逐漸精神分裂的內心鬥爭13 等。到底穆勒或舒伯特創作 《冬之旅》時的本懷為何,我們無需無限上崗地過度詮釋。實際上,即使兩位原 作者,於人生不同階段,對其作品亦容有不同感懷。對於各種不同解讀,實在無需 獨尊一說。人生中的不同經歷,也讓我們每次拜讀或聆聽《冬之旅》時,於心內盪 起深淺不一的漣漪。穆勒和舒伯特若非經歷過如斯悲絕淒清的境况,不可能憑空想 像出這樣動人心魄的作品。「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穆舒兩位,能將 人生的苦澀昇華為曠古絕今的文學與音樂作品,我們細味其中,多少也能受其啟發。 《冬之旅》表面上說的,是一段因情傷所致漫無目的之落泊旅程,並以流浪者的第 一身角度述說。在一個五月天,故事主人翁來到景色旖旎的村落,戀上一個女子, 還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但於滿目冰雪的隆冬,他卻乘夜獨自離去,原來,女子 已答允嫁到富裕之家。他慨嘆初到此村落時,對這個家庭來說固然陌生,然諷刺 的是,雖經多月相戀關顧,如今卻成陌路之人。屋頂上的風信標,隨風咯吱轉動, 恍如少女冷漠無情倏地變心。但他對她未有恨意,離去時輕輕把大門掩上,生怕 把她弄醒,然後在門前寫上「晚安」,期望她看到他的思念。於雪地上,他希望熱
Robertson, "The Songs," in Gerald Abraham, ed. The Music of Schubert (New York: Kennikat Press, Inc., 1969), p. 194. 11 Lorraine Byrne Bodley, “Music of the orphaned self? Schubert and concepts of late style,” in Lorraine Byrne Bodley and Julian Horton, eds., Schubert’s Late Music: History, Theory, Sty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pp. 331-335. 12 Baumann (1982). 13 Günther Baum, "Das Problem der Winterreise," 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 (1950), 111, No. 12, p. 643. 10 Alec
5
淚能把冰雪融掉,讓他找到青草地上她踏過的足跡。然而,內心妒念雖如火焚, 臉上淚水都被刺骨的寒風凝結。一直走到城外一株椴樹之旁,憶起往昔段段歡悅 時光、情深絮語;猛醒於殘酷的現實,卻令他下定決心冒雪遠走,連寒風吹走頂 帽,亦不願轉身拾回。此後,便是他自我放逐的旅程,頹喪之心情令他幻起被世 人唾棄之感,連沿途屋頂上的烏鴉,也把雪球冰雹擲往他頭上。聽見郵車響號時, 雖明知不會為他帶來女子給他的信件,仍足以令他的心狂跳不已。他被揮之不去 的往昔回憶不斷折騰,自覺一直隨他而飛的烏鴉,就如死兆無疑。走到另一村莊 時,遇到的是向他狂吠的家犬,更加深了他遺世獨居的決意。漸漸,他意識到一 切原來都是虛妄的騙局,終於鼓足勇氣,面對自己、面對真實,曾如二日般照耀 着他的少女雙目,亦告隕落,寧願獨處於黑暗更感自在。最後,他於村口見到一 搖琴人,光着腳於冰雪中以凍僵的指頭,泰然地一直在彈奏,不在乎無人停駐傾 聽打賞,亦不在乎狗對他不斷咆哮。主人翁乃上前問搖琴人,能否隨他而去,並 讓搖琴人唱出他的境遇。 昔日小橋流水人家,今天冰河老樹昏鴉,搖琴聲下,斷腸人在天涯。詩句中不斷 反覆出現狗吠、椴樹、淚水、風吹、冰雪、烏鴉、鮮花等用詞,顯示主人翁被困 鎖於執迷的重複思緒,時而回想昔日深情、時而憂傷於現實殘酷,而兩者之差異、 糾結的心情,則以輪番出現矛盾或相反的意象來表達:五月天的鳥兒歌唱相對寒 冬際的烏鴉啞叫;淙淙流水相對河面冰層;旅店相對墳墓;青草地相對白雪地; 花兒的爭妍怒放相對枯萎凋謝;白髮相對黑髮;光明大道相對幽暗小徑;夢境相 對現實等。 文字上的修辭工夫,不難洞察,然文字背後的深層意義,則需咀嚼細味。例如, 〈椴樹〉中被風吹掉的帽子,便有被剝奪社交正裝的意味,表達了遭逢白眼、離群 索居的境况;〈幻日〉 (Die Nebensonnen)裏面提到的三個太陽,當中虛幻的兩 個幻日,便是呼應〈回首〉 (Rückblick)中提及的女子雙眼;以至搖琴人表意作為 世摒棄的流浪者,孤獨而窮困,聊以音樂自娛,正是主人翁的化身形象,亦是他 預見自己的將來。其餘如椴樹、鬼火、烏鴉等,都寄予深遠的象徵意義 14。如此 寓意豐盛的文字,也讓我們意識到,詩篇所寫其實不是一個陌生人失去愛侶的故 事,而是通過這類意象,表達出一種無以名之的內心孤寂,演為一道淒冷悲絕的 靈魂獨白,引領讀者對各自隱藏的困哀苦澀、伶仃落寞,來一次導往心靈深處的 內遊旅程。
Bostridge 撰寫的 Schubert's Winter Journey: Anatomy of an Obsession (London: Faber and Faber, 2015), 總結了不少有關椴樹、烏鴉、搖琴人等於德國文化中的獨特意義,讀者可以參考。
14 Ian
6
舒伯特的創作,卻不止為詩句配上旋律,而是一種再詮釋,甚至不時改動原詩的 用詞,為穆勒的作品「繪影繪聲」地於聽眾腦海內,營造出《冬之旅》的場面。這 近乎電影藝術中「改編劇本」 (adapted screenplay)的工作,其藝高膽大之處,在 於純以音樂造景,邀請聽眾依據樂聲而於腦海中幻現各種情境與氛圍。如是,鋼 琴部分便非僅為歌曲的「伴奏」,而與歌唱的主旋律融為一體。 此如第一首〈晚安〉 (Gute Nacht),鋼琴以連綿的八分音符,作為貫串整首樂曲的 韻律,加上不斷出現於弱拍點的強音,令此旋律以外的樂聲,活靈活現地塑造出 主人翁沉重而蹣跚的腳步,而整篇詩句,便衍為他傷心地踱步離開女子家時的回 想,那是原詩未有道出的意境。當中想到昔日繁花似錦的五月天,與她情深款款、 約締鴛鴦時,樂聲即由 d 小調轉為 D 大調,待返回眼前坎坷景况時,又轉返 d 小 調。如是以大調和小調,分別表徵過往歡悅的日子和現下冰冷苦澀的現實。其後, 描述他不欲把她驚醒,輕輕把門關上而寫上「晚安」,歌聲則無比溫柔。最後,樂 曲把最後一句「我曾心繫着妳」 (An dich hab'ich gedacht)重複唱出,但第一次為 高昂的大調,第二次則轉為低迴的小調,更是神來之筆,展現了不同心境下的同 一番心底話,還帶出了繾綣不捨的情意。樂曲結尾,繼續鋼琴部分的八分音符, 營造出主人翁繼續步履蹣跚遠離傷心地的情境。 第二首〈風信標〉 (Die Wetterfahne),鋼琴以八度音程彈出上下往返的急速音符, 間或稍為停歇便即轉向,可視為以高音階的旋律描繪風信標隨風不斷轉動,而低 音階的旋律,則為少女內心的無情變臉。詩句以風信標比喻少女見風駛舵的心態, 舒伯特則索性以相距八度的同一旋律表達這重寓意。 此外,亦處處可見「繪詞法」 (word-painting)的活用,例如〈冷凝之淚〉 (Gefrorne Tränen)中,詩句中描寫淚水「掉下」 ("fallen")一詞,旋律便以下降的音程來配合。 鋼琴部分,則持續以斷奏和弦,帶出淚水凝冰的意象。 舒伯特於餘篇以鋼琴營造出風吹樹葉和落葉的意象、搖琴的琴音、郵車的響號 聲等。尤令人感動的,是〈在河上〉 (Auf dem Flusse)一闋,詩文以冰封的河面, 表達主人翁冷寂麻木的心,但卻自知冰層之下,表達愛意的水流依然奔流如昔。 舒伯特以神乎其技,把樂曲的主旋律,於最後一段移到樂譜的最低處,讓鋼琴以 低音彈出,而以新的主旋律蓋過。另外,〈春之夢〉 (Frühlingstraum)第一段猶帶 童話色彩的旋律,如糖衣般美麗,彷如有弦外之音嘲弄昔日海誓山盟的天真,都 是非常出色的樂段。
7
甚至延止符(fermata)的運用也見細緻。於〈歇息〉 (Rast)前奏鋼琴部分的延止, 即有「歇息」的象徵意義;至於〈回首〉一曲的延止符用法更是出神入化,開首經過 一輪狼狽踉蹌的趕路,延止符便適時出現於回首之前,此後才以另章表達已離開 的城鎮和它代表往昔歡悅的日子。與此相近的,為〈郵車〉內唱出第二節詩句之前, 出現了一整個小節的休止符,樂聲從此亦由大調轉為小調。那個忽然加插的休止 符,描寫了主人翁從聽到郵車響號的狂喜,到終於意會到女子根本沒曾有意為他 寫信的一刻心情,彷似呼吸和心跳也為之停頓。 整套歌曲的設計,用心精巧,即於調性而言,亦有講究,譬如舒伯特以 d 小調作 為主人翁內心獨白的基調(〈風信標〉、〈歇息〉、〈孤寂〉、〈風暴的清晨〉),於沉醉 昔日愛河的片段,則多以 A 大調帶出(〈風信標〉、〈春之夢〉、〈騙局〉、〈幻日〉)。 此外,c 小調的出現,往往跟尋死的念頭有關(〈麻木〉 、 〈烏鴉〉 、 〈白髮〉) 、而 b 小調, 則描繪了他淒清孤獨的感受(〈鬼火〉、〈孤寂〉、〈搖琴人〉),凡此種種,都極費心 思細量。15 然而,不論原詩抑或曲集,都能做到構思細密之餘,不見絲毫匠氣, 反而處處令人感受情真樸拙之態,是即於人工作意與自然流露之間,取得絕妙的 平衡。 於資訊爆棚的今天,一切文字於瞬間處理,大都只有傳達資訊的功能;近代流行 尖酸挖苦、譁眾取寵的文風,亦鮮有值得我們細嚼尋味的文字。我們習慣了對文 字囫圇吞棗,連文字之美、文字背後的意境,都漸漸遺忘。以藝術歌曲唱出每個 字詞,間或反覆重唱一些句子,正是讓我們深入文字境界的最佳橋樑。 穆勒和舒伯特筆下的《冬之旅》,乃非一亦非異的兩篇驚世作品。穆勒的德語詩, 由舒伯特以德奧系的音樂語境重新詮釋,詩與樂高度結合、水乳交融,做到樂中 有詩、詩中有樂,無瑕溶為一味。《美麗的磨坊少女》與《冬之旅》不但是德國文 化的結晶,也是人類文學藝術史上的瑰寶。細味其中,令我們對理想抗爭的無助 氣餒、對人生低潮失愛的苦澀困惱,熏染出一道濃厚馥郁的甘香。 節錄版【於痛苦中提煉 —— 解讀兩種《冬之旅》】於《明報》世紀版刊登 2018 年 12 月 29 日
邵 頌 雄 教 授 著 有《 黑 白 溢 彩: 荷 洛 維 茲 的 藝 術 》及《 樂 樂 之 樂: 巴 赫 〈郭德堡變奏曲〉的藝術》兩部音樂著作。專研大乘佛學,著有多種導論、 佛典翻譯、佛學思想及東方哲學專書,包括《龍樹讚歌集密意》等。 15 對於調性的象徵意義,容有筆者的附會猜度。至於整套《冬之旅》的調性設置,可參
8
Youens (1991): 98.
啟
示
《冬之旅》的啟示:一個外行人的聆聽經驗 文.李歐梵 香港中文大學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
舒 伯特的《冬之旅》是藝術歌曲(Lieder)中的經典,全套兩集共二十四首。我從 來沒有仔細研究過,也無心研究。每次從唱碟聆聽的經驗都是即興式的,斷斷續 續,很少從頭聽到尾。直到最近看了邵頌雄的文章,大受啟發,於是把收藏的各 種唱碟版本拿出來,從頭到尾仔細聆聽,竟然如癡如醉。然而就像我對貝多芬後 期的弦樂四重奏一樣,仍然覺得自己的修養不夠,不敢進入這個所謂「晚期風格」 的音樂殿堂。 舒伯特(1797-1828)只活到 31 歲,英年早逝,無獨有偶,《冬之旅》的原詩作者 穆勒(Wilhelm Müller 1794 -1827)也只活了 32 歲。那個年代的人的壽命都不長, 在這麼短的創作生命中,我們是否還應該提出「晚期風格」的說法 ? 有的樂評家認 為,舒伯特所有的作品都是「早期」之作,因為他成熟得早,和莫扎特一樣有超人 的天分,所以作品很難作早期 / 晚期之分。然而作為一個外行的聆聽者,我總覺 得《冬之旅》的意境是一個將死之人的心境,作於 1827 年,也就是他死前的一年。 相較之下,舒伯特在四年前(1823)所作的另一套根據穆勒詩作譜寫的歌集《美麗 的磨坊少女》 (Die schöne Müllerin)給我的印象卻是「年輕」的。造成這種主觀印象 的原因當然和穆勒原詩內容有關,因為《磨坊少女》的男主人翁是一個學徒,而《冬 之旅》的主角雖然也不老,但至少比這個年輕的學徒年長幾歲。舒伯特也是同時 代的人,比穆勒小三歲,雖然兩人從未見過面,但惺惺相惜。這位作曲家又特具 詩人氣質,甚至自己都寫過一首詩(見邵文),他的藝術歌曲聽起來都是「樂中有 詩」——音樂織造的詩篇。 《冬之旅》中的悲戚孤獨之感,不難讓人聯想到作曲家本人的心態。眾所周知,舒 伯特在寫《冬之旅》時已經染上了梅毒,使他痛苦不堪,對於死亡是否有所預感? 邵文中說:舒伯特長期活在死亡的陰霾下,因而對穆勒的詩句情有獨鍾。然而, 作曲家本人的經驗和他的作品內容是否可以畫上絕對的等號?邵文又指出,穆勒 寫這些詩的時候卻是新婚燕爾,事業如日中天,何以寫出如斯意境悲涼的詩篇? 我認為穆勒的詩作並非寫實,依然局限在一個德國浪漫主義的傳統規格中,《磨 坊少女》尚保留了些許神話(或童話)的色彩,而《冬之旅》卻把浪漫激情推到極致, 從詩的隱喻主題(trope)而言,就是極度的厭世(Weltschmerz)和期待死亡。舒伯 特晚期的心情當不至於厭世,然而在和友人聚會的歡笑中,何嘗沒有一點在死亡 的陰影下「苦中作樂」的意味?
10
在我心目中最能代表他的晚期風格的是 C 大調弦樂五重奏,尤其是它的慢板樂章, 淡淡的哀愁的調子,讓我感受到一種死前寧靜。這當然是我的幻想,因為其他樂 章的節奏感很強,並沒有這種氣氛。據說鋼琴家魯賓斯坦宣稱他自己死的時候希 望用這首五重奏作為送葬曲,於是我下意識之間也把這兩個印象聯在一起了。那 麼《冬之旅》呢?在閱讀邵頌雄的文章之前,我從來沒有想到這二十四首歌曲的組 成次序,也沒有把它視為舒伯特的晚期之作,數十年前我初聽此曲時,特別喜歡 第一首〈晚安〉 (也是全集最長的一首),然後就是膾炙人口的第五首〈菩提樹〉 (邵 文指出其實是〈椴樹〉),其他的歌曲雖各有千秋,我的喜愛程度也因曲而異。這種 把樂曲隔離開來,隨意聆聽的習慣,是最不負責任的欣賞方式。最近每次聆聽, 必定把二十四首歌曲從頭聽到尾,而且對照穆勒的歌詞。德國藝術歌曲本來詞曲 並重,歌唱家必須在德文語言上下點工夫,咬文吐字不能離譜。聆聽者如果也懂 得一點德文的話,感受當然加倍。 我對穆勒的生平和作品毫無研究,但總覺得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德國浪漫主義詩 人。從《冬之旅》中我深切感悟到詩中的浪漫氣質和不斷展現的幾個主題和意象。 孤獨的旅人或浪遊者的形象是德國浪漫主義的第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不見得 是作者的自畫像,而是一個和浪漫的情景聯在一起的必備「人像」 (figure)。第二 個因素是田園美景(pastoral landscape),德國浪漫主義的藝術視野必然是田園式 的,和英國一樣(但和法國不同),更把森林和河流作為主要場景。這當然與西方 中古的田園詩傳統有關,每次聽《磨坊少女》我總覺得自己進入一個田園詩的神 話世界。《磨坊少女》和《冬之旅》的詩皆出自穆勒,顯然這位詩人——不論是一 流還是二流——都得到德國和英國(他受到拜倫的影響)浪漫主義的真傳。德國浪 漫主義的第三個特徵是死亡的主題無處不在,比英國浪漫主義尤甚,而且充斥文 學和音樂作品之中。在音樂領域,不僅是舒伯特,還有華格納和馬勒,例子太多 了。我個人聆聽德國藝術歌曲時,每每臆想到德國的黑森林。在台灣讀中學時期, 幾乎每天中午休息時間,學校的廣播器都會播出舒伯特的《魔王》,再加上幼時 聽過母親說過的格林童話故事,內中也有狼扮演老祖母吃小孩的故事,我聽了既 著迷又害怕。這一個幼年的印象影響了我一生的聆聽經驗。因此對於《冬之旅》 的詮釋——談不上詮釋,僅是主觀印象——德國浪漫主義是我的出發點,也是終 結點。
11
穆勒的兩集《冬之旅》原詩,似乎在敘述一個連貫的故事(邵文中已經描述過): 從第一首〈晚安〉開始,描寫一個失戀的男人在一個冬夜離開戀人的家,獨自流浪 的 心 理 過 程。 在 第 一 集 中, 他 感 情 上 的 煎 熬, 大 多 經 由 對 冬 天 的 大 自 然 的 直 接 感 受 而 抒 發, 從 前 幾 首 的 題 目 就 可 以 揣 測 出 來:〈 凍 淚 〉 ( 邵 文 譯 作 〈冷凝之淚〉)、〈凍僵〉 (邵文譯作〈麻木〉)、〈菩提樹〉、〈洪流〉、〈在河上〉,這些冰 雪、河流、以及枯樹和寒風所織成的冬天的景色,直接反映了旅人的心情,在冬 夜的大自然籠罩下,旅人的孤獨感愈來愈淒涼。我特別喜歡以眼淚為主要意象的 三首詩:第三首〈凍淚〉開始的四句:「結凍的眼淚 / 從臉頰落下 / 我沒注意到 / 我曾哭過嗎?」——在冷冽的寒冬,眼淚結成冰而不自覺,意象如此簡單,但內 含的感情深度,能不令我感傷?每聽此曲,都不禁想起《老殘遊記》中老殘(也是 一個孤獨的旅人)看到黃河結凍而感傷而不覺淚下的情景,當然老殘的眼淚至少一 半來自家國殘破之情,穆勒詩描寫的純屬私人的感情。第四首〈凍僵〉,更把過去 甜蜜愛情的回憶和當下的冰凍景色聯在一起,情景交融,旅人的心靈卻表現於兩 難的反諷:如果可以「以我滾燙熱淚 / 穿透冰霜白雪」的話,能否覓得戀人的倩影? 「我心有如冰封 / 倩影也告凍結 / 我心若是凍結 / 倩影也將消融」。第六首〈洪流〉 開頭的第一節就把炙熱的淚水和冰凍的雪花作強烈的對比:眼淚落在雪地上,「冰 冷的雪花貪婪 / 吸吮熾熱的悲痛……白雪,你可知我的渴望」,到此音樂的旋律 淒涼,動人之極,我每聽至此,情感也不能自已。第七首〈在河上〉持續水的意象, 河水映照了旅人之心,也令人想起《磨坊少女》中的河水。這幾首詩形成了一個連 貫的環節,以冬天的大自然為主要意象,構成一個音樂的心靈風景。 然而《冬之旅》的內涵絕不止於此。後面的幾首詩逐漸轉向主人翁的旅途經驗和 內心感受,他一路上不時「回首」 (第八首),緬懷過去甜蜜的時光,但已經無法回 頭了,他感到極度疲憊,於是在一個製炭人的小屋「歇息」 (第十首),他做了一個 「春之夢」 (第十一首),「夢到繁花繽紛,在五月綻放盛開」,也夢到他美麗的戀 人,但醒來更覺「孤獨」(第十二首)——既「孤寂」又孤獨,德文 Einsamkeit 原 意暗含獨自一個人的意思,也為浪漫主義再次點了題。這些浮面印象,不足以形 容舒伯特作曲的巧思,好在不少樂評家都已經分析過了,例如小調和大調之間的 轉換、鋼琴模擬的雪花降落、雙手奏出的不同節拍,鋼琴和歌者完全處於平等地 位,時而作背道而馳的對位,時而襯托歌詞的意義,引領歌者進入不同的感情世 界。作為一個外行人和聆聽者,我只能和大多數的聽眾一樣,分享自己聆聽時的 感受,外加一點聯想。
12
全集中最膾炙人口的當然是第五首〈菩提樹〉,民歌式的調子,聽後立刻可以琅琅 上口。博斯捷(Ian Bostridge)在他專論《舒伯特的冬之旅:一種迷戀的剖析》的書 中提到,他第一次到柏林演唱時連的士司機都會唱這首歌,但不完全是舒伯特的 原譜,而是改編過的流行曲! 1 我在台灣念中學時就會唱這首歌,記得唱的是中 文歌詞,內容遺忘。然而回看穆勒原來的詩句,這棵樹的涵義是多層次的,不但 喚起旅人甜蜜的回憶(我曾在樹幹上 / 刻下許多情話),也邀請他來此安息,暗示 死亡。每一次聽第一首〈晚安〉,旋律優美,主人翁向他熟睡的負心戀人告別,娓 娓獨白,最後一段 d 小調轉為 D 大調,而最後一句「我曾思念過你」重複時又轉 為小調,真是神來之筆。每聽此曲,我都會想起我的父親,他也是一位作曲家, 而且最崇拜舒伯特,記得在他書房的鋼琴上還放著一個舒伯特的雕像。父親曾經 花了不少工夫研究舒伯特的藝術歌曲,記得他在深夜書房中執筆興歎:為什麼舒 伯特在結尾時把小調改成大調?我幼時當然不懂。直到多年後我細聽〈晚安〉的結 尾,才回憶起這段往事,說不定父親當年研究的舒伯特歌曲就包括這一首。 前文提過,我初聽時不能全神貫注,到了第二集的十二首歌曲,往往分心,或許 是因為第二集中的詩詞內容和音樂結構更複雜,所描寫的外在景物較第一集更多, 也反映這個孤獨旅人更孤僻的反常心理,他甚至開始有點幻覺。例如第十四首〈白 髮〉,冰霜降在旅人的頭髮上,令他感到頓生白髮,雖然畢竟還年輕,但感受到死 亡的陰影在跟隨他,甚至化為「烏鴉」 (第十五首)不棄不離。他故意脫離人群,或 許是人群故意和他疏離。「在村莊」內(第十七首),主觀和客觀視角已經分不開。 一夜過去,次日清晨風暴凜冽,「雪片飛舞 / 紛亂令人厭」 (第十八首)。第十九首 德文 Täuschung 原意是欺騙,旅人以為有「一個可愛的人在屋中」,顯然是跌落 在自設的「騙局」之中。於是他只好走上漫漫長途,他看到一個 「路標」 (第二十首) , 「定立在面前 / 我必須走的一條路 / 一條無人歸來的路」——走向死亡。他到了 一家「客棧」(第二十一首),它像是墓園,明顯地暗示疲憊的旅人的心態,想「進 入冰涼的客棧」,然而還是繼續走吧。2
Ian Bostridge, Schubert’s Winter Journey: Anatomy of an Obsession (London: Faber & Faber, 2015), p.121; 中文 譯本:《舒伯特的冬之旅:一種迷戀的剖析》,吳家恆譯(台中國家歌劇院,2016)。本文所引詩句皆出自 此中譯本。 2 走筆至此,我突然想到魯迅的一首以戲劇形式表現的散文詩《過客》,背景是一片荒原,主人翁是一個無名 的旅人,約三四十歲,「從我還能記得的時候起,我就在這麼走」,而前面就是墳墓。似乎和《冬之旅》有 異曲同工之妙。魯迅也許沒有讀過穆勒的詩,但他懂德文,在日本留學時,說不定接觸過德國浪漫主義文學。 另一位五四時期的作家郁達夫,則大受其影響,甚至把一個中篇小說題為《一個人在途上》。有心的文學研 究者或可繼續推敲下去。 1
13
第二集最後三首,我認為是《冬之旅》中最突兀的作品。〈勇氣〉 (第二十二首)極 短,樂曲唱來僅一分多鐘,節奏快捷,彷彿旅人突發的勇氣,不再感覺到哀歎, 要「怡然走入世界」,但也不過曇花一現。下一首〈幻日〉更離奇,突然看見三個太 陽,原來指的是戀人的雙眼,「如果連第三個也要走的話! / 那我最好還是躲到 黑暗裡」,這首詩寫的顯然是旅人的幻覺,近乎精神失常,他已經無路可走。最 後的一首〈搖琴人〉是全集二十四首中我最摯愛的三首之一(其他兩首是〈晚安〉和 〈洪流〉),也可能是最悲哀的一首,無論是詩句或音樂都給予我無窮的幻想。「搖 琴人」似乎是一個街頭賣藝者,其實是旅人的另一個自我或「他我」 (德文有一個詞 Doppelgänger):「他赤腳站在冰上 / 身體左右搖晃 / 他的小碟子總是空著。」這 個形象使我想起沿路托缽的和尚,旅人自問:「奇怪的老人啊 / 我該隨你去嗎? / 你會搖你的琴 / 伴我的歌嗎?」到此旅人認命了,沒有人要聽他的故事,只有這 個搖琴人,也許是他的知音?舒伯特譜寫的鋼琴部分單純之極,聽來既孤單又淒 涼,歌唱者(我聽的是著名的費雪迪斯考的版本)的聲音也很輕柔,但我聽來反而 感動至極。不知何故,腦海中竟然湧起《紅樓夢》中寶玉做了和尚,在大雪中向父 親一拜之後,隨着那個衣衫襤褸的老和尚而去。這是東方式的「精神解脫」,距離 穆勒的意境甚遠,然而舒伯特呢?我總覺得他作完此曲,心靈已經解脫了。 以上是我這個樂迷聆聽《冬之旅》時的一連串感想和臆想。初聽時覺得第一集比較 連貫,其實舒伯特的這二十四首名曲是前後遙相呼應的。全曲的感情激流猶如潺 潺河水,轉了幾個彎,最後又回到原點,因為旅人要向搖琴人歌唱他的故事。這 也是我從博斯捷的書中得到的啟示。這位演唱家也是一位學者(牛津大學的歷史博 士),書中包羅大量的文化史材料,但對個別樂曲的分析並不多。寫完此文,我才 在網上找到博斯捷演唱此曲的錄影,觀後大為激賞。他演唱第二集的前幾首歌曲 特別精彩,全情投入,速度變化也很大,也愈來愈富戲劇性。他消瘦的身材似乎 不像我心目中的德國浪漫形象(他是英國人),一般人習慣男中音演唱此曲,然而 博斯捷的演出證明了男高音照樣可以勝任。此次來港獻藝,絕對不容錯過。 節錄版於《明報》世紀版刊登 2019 年 1 月 5 日
李歐梵教授曾任教於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重要 學術著作有《上海摩登》、《鐵屋中的吶喊》等。另著有文化評論著作二十 餘種,包括近年出版的音樂著作《音樂札記》及《弦外之音》。
14
十
景
舒伯特藝術歌曲十景 文:馬唯中 香港西九文化區 M+ 博物館水墨策展人
東 方古典文化的詩、書、畫、樂,多是融合外在意境與內心狀態的表現,相輔相 成,構成美學系統。我在 M+ 策劃當代水墨展覽,曾請專家挑選當代音樂曲目作 為展覽的一部分。一方面探索並重現音樂與意象不可分割的關係,一方面鼓勵 以多元方法欣賞和了解水墨。1 這次有幸受邀以 M+ 藏品為舒伯特兩套聯篇歌曲 《美麗的磨坊少女》及《冬之旅》策劃「導讀」,雖符合我跨文化、跨媒介想像的 興趣,卻是一大挑戰,畢竟音樂非我專業。但姑且一試,用東方當代視覺藝術來 詮釋西方浪漫主義的樂曲,也許可碰出新的火花。 舒伯特這兩組歌曲取材自穆勒的詩句,都以求愛未果的故事為本,將強烈情感投 射在風景中。德國浪漫主義代表畫家卡斯帕.大衛.弗列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風景畫,不管是風格,或是思考人類面對蒼穹無盡的大自然所引發對 生命的想像,與《冬之旅》所描繪內心風景相當契合。2 而弗列德里希畫中對自然 的崇敬,與中國山水畫思考人處於自然環境中的意義,嘆天地之悠悠,表現藝術 家修養與視野,反應時代氛圍,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代水墨固然承續了中國山水 的文人意趣,但其作品題材、概念、手法和材料,比古典時代靈活。只是,水墨 畫的情感表現終究比西方浪漫主義和表現主義含蓄得多。不管如何,此文選擇 的「十景」,以水墨作品居多,盡量依照《美麗的磨坊少女》與《冬之旅》故事的 發展編排。盼讀者不挑剔歷史年代和畫面的準確,但求畫作與音樂意境精神相通 的可能,以及視聽兩覺能引發的自由想像。
馬唯中畢業於哈佛大學歷史與科學系及紐約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並獲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藝術史、理論、與評論博士學位,曾任職於藝術 家蔡國強紐約工作室及洛杉磯當代藝術館。 水墨藏品」由筆者策劃,於 2017 年 10 月 13 日至 2018 年 1 月 14 日在 M+ 展亭展出。 隨展附「意象的聲響」當代曲目欣賞。請見 www.westkowloon.hk/tc/inkart. 2 《室內靜物窗外風景》,尉任之著。印刻 2011 年出版,頁 82-86。 1 「似重若輕:M+
16
《好容顏 II》 袁旃 2006 年 水墨設色絹本, 62 × 247 厘米 M+, 香港 © 袁旃 [2015.606]
牡丹朵朵,富貴花開,粉嫩帶喜氣的顏色如戀愛 少女的情意蕩漾,心花怒放。袁旃從中國人物畫 中衣裙和緞帶的勾勒方法找到新的繪畫元素,構 成如布緞層層的花瓣,端莊優雅。
17
《雲水隔》 彭薇 2013 年 水墨設色紙本立軸, 194.5 × 29.1 厘米 M+, 香港 © 彭薇 [2015.316]
看似古典的山水立軸,有山,有水,有瀑布亭台。 仔細觀之,即見一對男女搭肩並立,遠望雲霧瀰 漫的景色。拋開傳統山水畫不涉男女私情的慣例, 彭薇在畫頭題上英國浪漫派代表詩人拜倫致義大 利伯爵夫人泰麗莎的情書,為原本恬靜的山水增 添濃烈的情愫和偷情的調皮。
《雲水隔》局部
18
《很近卻又很遠》 朱興華 2011 年 水墨設色紙本, 179 × 98 厘米 M+, 香港 © 朱興華 [2012.1513]
朱興華擅長用簡單的構圖和色彩捕捉人物心理情 緒的複雜性。他畫中的人物,總是心事重重引人 憐。此處,瘦小的人,徘徊不前,但心中所念的 人早已遠去。天地茫茫,暗自感傷。
19
《枯藤老樹》 王愛和 1976 年 油彩木板本, 19.5 × 27.1 厘米 M+, 香港 © 王愛和 [2016.808]
王愛和畫中的北京冬天,枯藤老樹,一片寂寥。 她 所 屬 的 無 名 畫 會, 以 自 然 風 景 繪 畫 表 達 自 我 觀點,拒絕讓藝術成為政治宣傳工具。她用的雖 是西畫的油彩,但簡單的筆觸、構圖和空間佈置, 庭院中乾枯的老樹,冷風瑟瑟,全然是中國山水 畫的情境和氛圍。
20
《野草之二》 熊輝 2014 年 水墨紙本, 180.8 × 97 厘米 M+, 香港 © 嘉圖現代藝術與熊輝 [2016.478]
一望無際的蒼茫野草,似洶湧海浪,又似燎原野火。 觀者的內心狀態,容易自然投射到這件抽象畫中。 熊輝拋棄傳統的筆法和畫具,恣意玩弄水與墨,讓兩 液體順著紙纖維的紋路,自由交融、渲染、流竄、 停留,形成具隨機性又含詩意的畫面。 21
《迷亂》 顧福生 1968 年 油彩布本, 96 × 61 厘米 M+, 香港 © 顧福生 [2015.315]
斷手殘肢,是夢境還是真實?沒有頭的四肢,六神無 主,不知所措。顧福生用超現實的象徵手法,表達痛 徹心扉的感受。畫面上貼的細繩,與右上方理不出頭 緒的綠葉呼應。匆忙的筆觸,黑褐色背景的壓迫和無 生氣,營造迷亂的氣氛。 22
《激霰二》 周綠雲 1977 年 水墨設色紙本, 66 × 139 厘米 M+, 香港, 梅潔樓文化創意基金 2018 年捐贈 © Catherine Yang [2018.245]
周綠雲的抽象水墨畫可說是華人視覺藝術史中最奔放 不羈,最不吝表現激情慾望的了。一道道粗獷瀟灑的 墨黑大筆觸,由畫面下方中心往上,圍繞著豔紅的圓 盤,如不可抗拒的漩渦,有如「幻日」,讓人不自主 的受之牽引,並受黑與紅對比色感染不安的情緒。 好在,畫面右方的留白給人一瞬喘息的空間。
23
《自然系列 C》 張健君 1987 年 水墨紙本立軸, 約 220 × 396 厘米 M+, 香港 © 張健君 [2017.362]
水能寧謐平靜,也能餘波蕩漾。張健君透過墨色 的層次傳達水的本性。時而心如止水,時而暗潮 洶湧。
24
《寒林》 曾佑和 1990 年 水墨、塑膠彩及鋁設色紙本, 100 × 115.5 厘米 M+, 香港 © Yun Zeng [2017.45]
曾佑和利用拼貼的「綴畫」手法產生新的視覺效 果。她的山水細膩、有層次。紙的紋路和粉彩墨 色受底層的鋁箔襯托,留下淡雅、銀光閃爍的面 貌,遠方的山頭和樹林隱隱若現,好似記憶中的 美景。
25
《無題》 邱世華 1993 年 油彩紙本裱於毛氈, 78.7 × 102.1 厘米 香港 M+ 希克藏品(捐贈)© 邱世華 [2012.821]
邱世華的油畫山水結合中國文人畫的趣味和西方 浪漫主義風景畫的莊嚴。乍看如一張白紙。凝神 定視,雙眼和感官完全融入畫面意境中,冰雪覆蓋 的山林、湖面才慢慢浮現。人生起起伏伏,終究 歸於平淡。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