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Ju r
18
n
e y
城市中的小自宅-建築設計工作坊 透過概念發想的引導、案例分享、模型 實作、互相討論,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建築 設計模型 2019.05.15 ~ 2019.06.12
I realise. . .
學習如何對城市、空間、建築做一些初步的概念 發想,以及認識一些設計的基本概念
從幾個設計案例探討概念如何生成
試做草模,並從中理解空間對人的影響和關係
在每位學員發表作品時看見多元的價值觀
評圖老師給予的回饋做為之後創作的養分
紅磚未來式-空總循環材料體驗工作坊 使用空總的碎紅磚為主原料製作出鹼激發漿體, 並混合在空總採集的物質,透過配方比例的調整 製造出多樣化的單元體 2019.08.13 ~ 2019.08.14
I realise. . .
建築廢棄物對環境的衝擊
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設計能大幅改善廢棄物的問題
認識新材料,根據配方比的不同,色澤、堅固度、 密度也會不同
透過團隊合作在限定時間及有限的人員內完成作品
新富町文化市場-質感採集工作坊 使用紙、複寫紙、筆、相機以及好奇的心,探索 菜市場的空間及人文情感並採集下來透過不同人 的角度闡述市場裡的驚奇之處 2019.09.07
I realise. . .
市場裡的空間看似平凡卻處處有生活的痕跡
仔細的觀察與實際的觸摸,記錄當下的感受
參與人員們分享出觀察到的細節,讓更多人發現 周遭環境有很多驚喜
紅磚未來式II-瓦解與再造 11/24:製作出木模或沙模後把漿體澆灌進去, 等待乾燥成型拆模,參與人員的作品將成為 實驗構築裝置的一部份 12/14:製作環形構築裝置本體,從整沙成模、 紅磚鹼激發灌漿、預埋鋼柱、弧形單元體 成型、放樣、對位、填補縫隙、到鋼柱與 單元體組立,師生與社會人士合力完成任務 2019.11.24 & 2019.12.14
I realise. . .
親身體會大型裝置的工程進度
與學生一起互相學習、合作
根據狀況隨機應變,在每個步驟中成員互相照應
安靜的好玩綠建築學校-綠建築入門工作坊 實際在埔里的綠建築社區裡邊走邊學習,理解綠建築如何 與通風系統、採光系統結合,適應地形,與動植物的習性 和平共處。透過自由書寫及創作,重新認識自己以及想望 的生活方式,學習牆面或屋頂工法實作,最後運用2天3夜 所學製作自己理想的模型 2019.09.27 ~ 2019.09.29
I realise. . .
當人類、綠建築、動植物、地形、氣候能共好時, 就能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吃飯、睡覺時,能用身體感受到綠建築帶來的舒適感
時時提醒自己的每個行為是否會影響到環境與生態
兒童maker教學體驗 讓小朋友親手作出屬於自己的玩具,在過程中 學習電路實作、程式設計、設計思考、相互 合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每個開發出來的玩具 都有其背後的教育意義,從旁適時引導小朋友 自行克服困難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2019.10~2020.01
I realise. . .
敞開心胸接受小朋友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意外地發現孩子比大人想像的聰明很多,有些創意 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大人想不到的
無論是什麼樣的孩子,透過適當的引導,在創作時 都能發揮自我本質
當越多人投入創作,就能連帶影響社會整體價值觀
有天我作了一個夢 我不再是設計師 他們才是
2019年的夏天,在一些因緣際會之下 第一次以指導者的身份將設計傳遞出去
協助一般人初步認識何謂空間 運用跟自己有關連性的材料 將其拆解、分析,最後作出屬於自己的成品 學習透過手作發揮自我本質 在動手的過程中 他們會漸漸速說出自己的背景 和日常生活中的枝末細節
001 2019.08.24
帳篷遊樂園
小學6年 級
由氣球帳篷與巨大迷宮組成的遊樂園,以竹籤支撐修剪過的 氣球,佇立在廣場上,在迷宮內到入大量乾燥劑顆粒,輕輕 一搖便發出療癒的聲音~想像人群在迷宮裡探險的樣子,透明 天花板上方黏接夾鏈袋封口,方便隨時把乾燥劑顆粒到出來
在動手前先簡短的介紹 何謂空間,接著妹妹便會 天馬行空地說出很多故事, 一邊說一邊用帶來的材料 搭建起來,做到一半不知 如何進行時便提供她些許 建議,有時妹妹會自行 找到辦法,也會跟別人尋求其他材料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上,懂得在 現有資源中克服結構上的問題,一邊腦力激盪一邊聊生活中的事, 度過充實的一天
Seesaw
Tran spare n t ceilin g H u ge m aze
B alloon ten t
乾 燥劑 顆粒
透明夾 鏈袋
當 不需要珠珠時 可 打開夾鏈袋封口替換掉 更 改遊戲規則
002
魔術巴克球
大學3年級
以巴克球(C60)為作品的基底, 經過多次嘗試最終用撲克牌 做為材料,符合自我特質的 一部份
2019.08.24
在開始做時由於巴克球的結構複雜,對於初學者來說較難上手, 於是先用一些常見的材料例如竹籤、冰棒木棍等來試做。 因平常有變魔術的興趣,當天有帶一副舊的撲克牌,最後選擇用 撲克牌進行切割與黏接,並且可以在牌上雕出圖案,組裝起來很 適合當做燈具。當天做了很多嘗試,也提供了一些手做的技巧, 無論最後成品如何,這幾個小時的時間仍有滿滿的收穫。
003
Maker house 以maker教學的身份選擇自己 最常接觸的材料,並從中挑 選出有記憶點的。在這次的 試驗中去挑戰以前在教學過 程裡沒試過的工法,在一邊 製作的同時也聊到自己過去 住所的環境
2020.01.19
碩士2年級
收藏寶物
LED auto flashing
營造氛圍
可透光
004
2020.01.19
Foil stamping playground 蒐集家中最常見的 三樣物品陪伴他們 這20幾年之中有很多 記憶和情感,給它們 一塊空地,物件彼此 交融認識,譜出一段 交響曲
鋅版餘料
金箔餘料
金箔紙棍
拓印
結論 因為有了這場工作坊而有機會去理解一般人對於空間的看法,從中觀察 到很多細節,即使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由於是從跟自己相關的物件 出發,每個人創作出來的成品具多元性,工法也都不相同,透過引導, 盡量讓對方本身的專業背景或人格特質融入作品裡,最重要的是讓更多 人投入類似這樣的行動中
給予無限的發揮空間,無論做 出來的結果如何,能用材料表現
Level 2
出自我特質的一部份即達成目標 懂得理解材料與自己的關係,並且
Level 1
會使用工具製造出不同型態並賦予 其意義,懂得組合起來運用此作品 介紹自己
另一方面,若能將此活動導入室內設計流程裡(或其他設計產業),使 設計師能用另外一種方法了解業主的本質、個性以及無法透過口語、 文字傳達出來的訊息,並重複操作幾次可以了解的更深入。也可與 對方討論如何將自己的構想落實到設計之中,使業主能有創造性產出, 成為設計團隊的一份子。除了滿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之外,不再只是用 特定風格定義本人
擁有上一個階段的能力,並以自己 對建築、空間設計的認知程度做出
Level 4
有空間感的模型 能跳脫對建築、室內的既定觀念,
Level 3
從最基本的三維空間開始做發想, 並運用材料搭建起來,能說出這個 空間的意義或用途,以及與自我的 關聯性
Why do you love des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