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365024 第七組
蔡楚纖
個人作品集 52th淡江建築一︵上︶
pg 摺空間.....................1-10 活性系統...................11-21 有機物的X-Site.............22-31 材料方塊 -立體物性.........32-43 Automata幽地.............44-55
摺空間 訓練由抽象的平面圖形,透 過邏輯編列分析,進一步思 考並且操作構成立體化空間 的邏輯呈現。
1
製作步驟: 【一】
將一張A5電路圖劃分為 12格之一後,加上兩條斜 線以打破垂直空間的作用
【二】
再用影印機放大8倍,把 一小張電路圖放大至大約 40*40平方厘米。
【三】
用描圖紙描繪出線條,其 中可自行添加斜線。
2
概念說明圖(草模):
草模(一)
紅色區-劃分上下兩層的主軸 藍色區-支撐上層的面積 青色區-上層部分
草模(二)
紅色區-立面主軸 藍色區-虛線正反面小方塊 青色區-反面摺
3
模型(草模): 材料:西卡紙
草模(一)
4
草模(二)
5
概念說明圖(正模):
紅色區-劃分上下兩層 的主軸 藍色區-支撐上層面積 青色區-上層部分
藍色區-連接上下層 青色區-底部點綴
6
模型(正模): 材料:白模板
雙層方體
模型的上下層空間都是利用 正方形或長方形摺起。
小長方體
利用虛線上的小節進行切割 然後正反面摺起,使空間複 雜化。
7
立方塊地面
在底層摺起立方塊,使底層 多出另一種空間。
複雜與規則
從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出模型 充滿複雜但又有規則的方形 空間。
8
三視圖(正模):
頂視圖
左視圖
右視圖
9
材料與工具特性: 1)西卡紙 一種經過加工的再生紙,正面光滑白色,背面 灰褐色。 2)白模板 若要摺白模板時,最好是在摺線上的背面用美 工刀輕輕劃過,這樣摺起來的效果比較好看。 3)白噴 粘性弱,適合用來膠合暫時性的紙類。 4)黑噴 粘性強,適合用來膠合固定性的紙類。
10
活性系統 期望同學能從這次木工操作中去 發展組裝元件活性系統,並藉由 【做中學】親自動手製作時了解 材質的特質,發展出各自的樂高 組裝系統。並設計木榫接頭的卡 接方式,進而成為“以少量產生 多樣”組裝變化的創造能力。
11
概念起源:
概念是取決於一隻很出名有可愛的紙箱 人,英文名為Boxman。紙箱人在市場 上的精品店都可以購買到它的模型,網 絡上也有許多有意思的動作圖片。首先 ,參考它的外貌,在分化為三大部分, 即頭,身,手腳,在利用各種木榫接頭 方法將它改造成一隻木偶。
12
模型(草模): 材料:瓦楞紙
模型分為頭,身,手腳三大部 分,各個部分都有著不一樣的 木榫方式組合而成。之後在利 用一些較小的元件和零件連接 起一隻木製的玩偶。
概念說明圖(正模):
可以看出許多部分的木榫都處 在一種不牢固的狀態。
13
模型(正模): 材料:夾板
元件:7種,13個 零件:2種,6個
14
組裝形態【一】
將長型的元件穿過腳部,使腳部可以 有個固定的定點及牢固模型的作用。
15
為了防止木頭滑脫, 因此在身與頭部連接 處加上凸字型十字架 的零件。
在手和腳中間加上凹 字形十字架零件取代 螺絲作為一種裝飾。 紅色區-劃分上下兩層的主軸 藍色區-支撐上層面積 青色區-上層部分
16
組裝形態【二】
木偶的雙手加雙腳剛好有四根,再加上它 有許多個可以互相配合的平面,正好可以 用來組裝成架子。
17
接著利用木偶頭部 的元件平放,平放 是靠下面兩個長型 元件支撐住。
將木偶身部反轉後放在 平面上方,可以使架子 的功能性增加,如可將 生活上較長或較高的物 品置放在兩個方孔內使 物品定位。
18
三視圖(正模): 頂視圖
右視圖
正立面圖
19
等角立體圖
爆炸圖
20
材料與工具特性: 1)夾板/合板/膠合板 是由幾片薄木板結合而成,體積笨重,木頭表 面的色澤與木紋也不太好看,切割或鑽孔時容 易張裂。 2)角料 條狀型的木條,通常是方形和圓形,色澤光滑 ,木紋漂亮,切割時也方便。 3)木芯板 重量輕,與夾板結構類似,但內部木頭有差別 。 4)密迪板 一半出現在書架和書桌,是一種由木削壓縮結 合而成的板,重量輕,但碰水易損壞。 5)瓦楞紙 紙箱的紙,俗稱“紙皮”,內部是波浪形的結 構。
21
有機物的X-Site 本題籍由選定一有機物再處理後 來討論展示裝置器與植栽的相對 關係,訓練同學觀察所選物件之 外形,特性,生長方式等考量植 栽如何被呈現,並運用灌注的製 作方式呈現空間的虛實,對比, 及形態自由度等。
22
概念說明圖(草模): 所選有機物:柑橘
分析柑橘的每個部分細節,包括橫縱切面。
23
將分析後的每個部分集合併立體化,並選擇 其中兩項結合為草模。 24
概念說明圖(正模):
橫剖柑橘–用描圖紙描出橘瓣與橘皮–發現橘瓣由大到小組成 橘皮進化成以凹凸方塊表達
25
橘瓣的大小以高低呈現
模板記錄(正模):
↘ ↘ → 26
模型(正模): 材料:石膏
內部以不同高低的棱柱 體來展示橘瓣的大下。
表面以凹凸方塊表示橘 皮的組織。
27
三視圖(正模):
頂視圖
正立面圖
側視圖
28
等角立體圖
爆炸圖
29
灌注材料練習(立方塊) 材料:石膏,水泥,蠟 尺寸:9*9*9立方厘米
30
材料與工具特性: 1)石膏 容易固化,在調解時要掌握好時間與濃度,當 石膏呈現牛奶的濃稠時就是灌模最好的時機。 石膏雖好調解,固化時間也短,但硬度不夠好 ,容易被敲碎。 2)水泥 水泥顏色骯髒,調節時也非常耗力,調到濃度 呈現泥巴的狀態是最好時機,但灌注後會積水 ,因此要灌比模具還要高。水泥硬化時間最長 ,在還沒完全乾燥時很脆,一旦它完全固化時 ,硬度相對於一顆石頭如此堅硬。 3)蠟 要用鐵器隔沸騰熱水融化,融化時間長,最好 是將蠟削片後再煮。蠟顏色漂亮,固化時間也 很短,硬度與厚度成正比,所以一般灌注較薄 的東西最好是不要用蠟。 4)珍珠板 類似保麗龍,表面光滑,防水,容易切割,適 合用來製作灌注模具。
31
材料方塊-立體物性 灌注材料本身的物質性。 討論空間與材料的組構。 訓練材料與構造的基礎。 理解尺度與材料的關係。 發展巨觀,微觀的轉化。 純粹形式與材料的構成。
32
基地測繪:
等角立體圖
剖面圖
33
頂視圖
正立面圖
側視圖
34
基地分析說明: 工法:
將角鐵摺疊成90度。
在鐵材上鑽孔,並加上螺栓。
灌注牢固木頭 材質:
木頭頂視呈 現圓環狀。
35
木頭側視呈 現類似等高 線的形狀。
概念模型:
模型(一)
前後兩端為灌注材料,內部是內角鐵懸空 互栓。
36
模型(二)
底部為灌注材料,利用木頭高低層次表達 木紋。
37
模型(草模):
模仿基地工法,運用三種灌注材料灌出, 並在灌注材料與木頭接合處鎖上內角鐵以 加固作用。
38
模型(正模):
觀察基地的工法,並利 用該工法呈現模型。
經過精準的計算,使木 板與角鐵的高度呈現一
39
利用灌注牢固角鐵與木 板。
把模具作為模型的一部 分,模具外層還加上角 鐵牢固木板。
40
三視圖(正模):
頂視圖
正立面圖
側視圖
41
等角立體圖
爆炸圖
42
材料與工具特性: 1)黑鐵 黑鐵顏色暗沉,但容易進行切割與焊接。 2)白鐵 白鐵外貌光滑,猶如鏡子一半,但不好切割與 焊接。 3)角鐵 一半現呈的角鐵為90度,若要其他角度可要求 賣家另外加工處理。 4)內角鐵 一般用來牢固90度材料的結合處,尺寸多種。 5)鐵管 一般是方管和圓管,內部呈現空心。
43
Automata幽地 籍由觀察自然界物體,以仿生 設計方法,解析該物體的組織 構造,並分析物體的某一種運 動特性,加入設計構想,發展 出可操作的仿生物體單元。最 後以該單元與構法,創作一個 實體空間,可詮釋個人獨特的 空間設計。
44
仿生物真實測繪: 所選仿生動物:老鷹
45
分析圖:
老鷹起飛時的慢動作。
協助老鷹飛行的環境因素與其本身的結構。
老鷹翅膀打開時羽毛與骨骼之間的拉動關係。 46
模型(單元模):
仿造骨骼結構單元
仿造羽毛結構單元
47
三視圖(單元模):
48
模型(草模):
灌注就足以支撐旁邊四根滑軌,不需要 上面的木頭連接,一來多餘,二來會阻 擋亞克力片滑動。
49
拉動模型時,滑軌會 突出,造成拉動不順 暢。
羽毛單元處在一種 裝飾的狀態。
50
模型(正模):
利用滑軌拉動主軸, 主軸的移動在拉動亞 克力片。
模型複制為四個方向, 當不同方向被拉動時就 會產生不一樣的空間變 化。
51
滑軌主要是以木榫 方式製作。
在亞克力片上析構, 然後兩片亞克力之間 栓上螺絲。
52
三視圖(正模):
頂視圖
正立面圖
側視圖
53
等角立體圖
剖面圖
54
材料與工具特性: 1)飛機木 一種軟木,硬度比珍珠板硬一些,用美工刀切 割,縱切容易橫切難。 2)亞克力板 一種像玻璃般的塑料,可用亞克力刀或帶鋸切 割,性質易碎,比較適合切割直線。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