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生活科技於銀髮族照護應用 實作 明新科技大學 服務事業管理研究所 游豐吉
聯盟組成: 14 所夥伴學校 25 位老 師
課程主軸
策略聯盟 ( 夥伴 ) 學校 / 系所 / 老師
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陳聖智教授 交通大學 建築所侯君昊教授 / 許倍銜教授
設計思考 與 在地生活
中華大學 生資系張慧玫 / 侯玉松教授 / 通訊工程系余誌民教授 真理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李沿儒教授 台北醫學大學 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劉芳教授 / 通識教育中心邱佳 慧教授 東南科技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系高士珮教授/劉俐華教授 南開科技大學 數位生活創意學系林正敏教授
智慧裝置 與 城鄉活化
臺中教育大學 數位內容系吳育龍/羅日生教授 / 盧詩韻教授 高苑科技大學 建築系許家彰教授 輔英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謝明德教授 遠東科技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顏郁人教授 / 通識中心蔡玲玲教授 育達科技大學 通識中心陳弘正教授
多元族群 與 服務設計
交通大學 土木系曾仁杰教授/傳科系林崇偉教授 陽明大學 物理治療技輔助科技學系陳俊忠教授 明新科技大學 服務事業管理研究所游豐吉教授
我們思考的執行方式 • 讓 App 只是個工具 • 體認每個人都須面對老化 • 讓多元族群 ( 新住民 ) 可以貢獻力量 • 眾人的觀察與回饋 ( 產官學 ) • 不停回饋的機制 • PDCA 的過程 • 關懷、思考、愛、成長
跨領域學習內容與目標
老人照 護知識
新住民 貢獻
App 簡 易開發 技術 觀察與 回饋
照護溝 通 APP
一、緒論 - 該面對問題 了
圖片出處: 1111 人力銀行
緒論 - 背景
背景
• 呼應六大新興產業 • 老化後面對的挑戰 • 產官學的合作契機
年底別
戶籍人口登記數 人數 總增加率
自然增加率
社會增加率
民國 93 年底
22,689,122
3.73
3.59
0.14
民國 94 年底
22,770,383
3.58
2.92
0.65
民國 95 年底
22,876,527
4.65
3.01
1.64
民國 96 年底
22,958,360
3.57
2.76
0.81
民國 97 年底
23,037,031
3.42
2.40
1.02
民國 98 年底
23,119,772
3.59
2.07
1.52
民國 99 年底
23,162,123
1.83
0.91
0.92
民國 100 年底
23,224,912
2.71
1.88
0.82
民國 101 年底
23,315,822
3.91
3.23
0.67
民國 102 年底
23,373,517
2.47
1.85
0.62
0.25
-1.44
-1.38
-0.31
較 101 年底增減率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 (2013)
我們的想法與大部分研究的不同處 ? 資訊 科技
照護 心態
輔助者 ( 照護機構或照護者 )
照護 政策
?
溝通工具
資訊 科技
老人 身心
被輔助者 ( 老人 )
老人 輔具 使用
照護 空間
設計目的 餓了, 想吃飯 ??
肚子餓了嗎 ?( 印尼 話)
建立『老人與照護者間的溝通橋樑工具』 。
資料來源: http://blog.roodo.com/a6901tw/archives/9476393.html
二、銀髮族之照顧問題
五感知覺 退化
高中風、糖尿 病、 失智症
口腔問題、消化 器官退化
關節、骨刺、骨質 酥鬆症、反應遲鈍 、殘疾
記憶力、學習能 力退化智力退化 。
照顧服務的項目
醫療 照顧 技術性的護理工 作,維持或延緩 老人失能程度
工具性 支持
情感性 支持
關心與慰藉、 傾聽問題等
長期照 顧
食物準備、衣 物換洗、家事 清洗、陪看病
個人照 顧 協助吃飯、盥洗 、穿衣服、洗澡 、上廁所以及移 動
主要的老人照顧內容
日常生活 活動功能
舉例:吃飯、行 走、下床、如廁 、穿衣、洗澡
工具性 日常生活 活動功能
舉例:煮飯、打 掃、購物、洗衣 、開車、使用電 話、讀信或學習
照顧七個面向的概念圖 類型
雙重照顧資源
照顧的面向 照顧者的身分
( 鐘雨恩 (2011))
機構式照顧 醫師、護理人員、社工
自僱外籍看護工 外籍看護工
員、職能治療師、物理 治療師、照顧服務員等 受照顧者的身分
受照顧者的失能程度以
受照顧者主要以中度極重
輕度、中度、中度劃分
度為主(依申請資格劃
照顧者與受照顧者的關係 專業與非專業關係
分) 類家人關係
照顧的本質
活動狀態為主
情感狀態與活動狀態
照顧關係發生的場域
正式照顧體系
照顧關係的經濟屬性
有酬
照顧提供制度化的場所
安養機構、養護機構、長期照顧機構、護理之家
產業及社福外籍勞工人數總表-按國籍分 總數 印尼 馬來西亞 菲律賓 泰國 越南 其他 93 年底 131,067 21,457 2 34,446 3,333 71,783 46
No.1
94 年底
144,015
41,906
95 年底
153,785
75,577
96 年底
162,228
101,619
97 年底
168,427
111,114
98 年底
174,943
121,058
99 年底
186,108
135,019 -
100 年底
197,854
148,080
101 年底
202,694
157,403
102 年底
210,215
167,315
No.2
- - - - -
- - -
No.3
35,047 3,057 63,956
49
29,107 2,318 46,767
16
24,369 1,819 34,414
7
22,894 1,504 32,912
3
22,676 1,295 29,914
-
23,320 1,226 26,542
1
23,017 1,068 25,688
1
22,921
870 21,499
1
21,582
745 20,572
1
擴大性及替代性溝通 (AAC)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為嚴重表達性語言障礙者所提供之 臨床性之專業服務,暫時性或永久 性地補償其喪失之溝通機能為目 標。 要求、幫 助、 獲得資訊
主動和被動 的互動
如表達情緒、命 名、娛樂及複述
符號 (Symbol) :圖片 輔具 (Aid or device) :電子設備 策略 (Strategy) :教學 技巧 (Technique) :發音
圖片兌換溝通系統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
主動發表意 回答訓練 見的訓練 造句訓練 圖形區辨訓練 增強主動能力訓練 圖片兌換物品訓練
資料來源:用於無口語多重障礙國中生案例
溝通裝置案例
三、架構設計 先期知識累積
美工後製
APP 設計
硬體裝置
溝通 智卡
與新住民 的互動 ( 錄音 )
照護中心 實地觀察 ( 錄音 )
介面使用調查 ( 行銷 4C 與 4P) 市場需求 1. 價格 Price 2. 產品 Product 3. 推廣 Promotion 4. 地點 Place 5. 消費者 Consumer 6. 成本 Cost
介面使用調查結果 提供測試版本與付費完整版。 解決外籍看護的語言問題,老人因為身體狀況的差異導致無 法正常的表達與溝通,透過此開發工具能滿足雙方之間的溝 通問題。 私人看護、人力仲介教育訓練課程也可使用。 長照機構、人力仲介公司、私人看護、醫院。 人力仲介公司、醫院、語言訓練班。
1.Cmopaas 平台費用。 2. 圖卡版權費。 3. 人事調查費。 7. 互 動 性 1. 輔導教學的方式可以刺激老人的腦力,也許有機會提供感 官的治療。 Communication 2. 透過圖卡點選讓老人家去滑動介面,可以增加對於圖卡位 置的記憶,同時也能訓練手指、感官與智能的刺激。 8. 便 利 性 1. 利用軟體的圖示或著文字點選之後讓外勞知道說老人家想 要做什麼。 Convenience 2. 生活化的語言使看護更容易理解 3. 頁首介面有印尼話、越南話、英文,但是看護工只要看到 語言列旁邊的國旗圖案就可以清楚知道他們該選擇哪種語言
使用者需求 ( 初級開發與回饋 ) 老人的日常作息與需求。 病痛與醫療需求。 能以食、衣、住、行、育、樂為基本概念。 像是稀飯、牛奶、豆漿…等。 生活上可以注意到穿衣服、天氣熱、想去哪裡…等。 生理反應像是疼痛、看醫生、身體不適…等。
圖卡設計
越南話
飲食
生活
印尼話
行動
英文
情感
醫療 ( 一 )
1. 一起吃 2. 可以 3. 不可以 4. 穿衣服 5. 脫衣服 6. 睡覺 7. 蓋棉被 8. 幫忙 9. 按摩 10. 翻身
1. 上大號 2. 上小號 3. 洗澡 4. 看電視 5. 煮飯 6. 洗衣服 7. 散步 8. 去公園 9. 回家
情 感 1. 開心 2. 難過 3. 生氣 4. 很辣 5. 吃飽 6. 很餓 7. 很熱 8. 很冷
1. 吃藥 2. 看醫生 3. 復健 4. 量血壓 5. 高血壓 6. 低血壓 7. 打針 8. 發燒 9. 頭痛 10. 頭暈
2.
醫 二療 )
1. 吃飯 2. 吃稀飯 3. 吃饅頭 4. 吃麵 5. 吃水果 6. 吃蔬菜 7. 喝水 8. 喝豆漿 9. 喝牛奶
行 動
)
生 活
醫 一療
醫療 ( 二 )
(
(
飲 食
1.
緊急 電話
1. 喉嚨痛 2. 咳嗽 3. 手痛 4. 手破皮 5. 肚子痛 6. 腰痛 7. 腳痛 8. 腳破皮 9. 腳麻 10. 抓癢
3.
飲 食 圖 卡
生 活 圖 卡
行 動 圖 卡
情 感 圖 卡
醫 療 一 圖 卡 醫 療 二 圖 卡
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第一層介面圖 有三種語言可供選擇,另外設定一組緊急電話, 只要按下緊急電話的按鈕即可撥打。
第二層介面的分成飲食、生活、行動、情感、醫療 ( 一 ) 、醫療 ( 二 ) 為圖卡的分類,依照自己的需求點選按鈕將會進入第三層發音圖卡的 部分。
第三層的 圖卡時, 只要按下 該圖卡即 可發音, 必須在第 一層先選 擇看護工 所是用的 語言,
專家意見回饋 • Q1: 對於本設備建議 A1: 安養機構較適用,非重症患者 ( 竹北安養中 心 ) ,建議使用在剛來到台灣的外籍勞工 , 透 過圖卡發音及文字可以更快的熟悉溝通。 =( 未來產業商機 )
專家意見回饋 • Q2: 在本工具的發音上有什麼建議嗎 ? A2: • 越南話與印尼話的部分發音有分官方或平常 較為生活化的發音,選擇較生活化的發音是 正確的,為的是讓軟體能簡單化的被使用並 且生活化,未來在資料庫建置資料必定要更 多生活化的內容。 • =( 資料庫需要擴充 )
專家意見回饋 • Q3: 操作後真的適用的族群有那些 ?? A3: • 是給一對一的家庭看護為主,尤其剛來到雇主 家庭時會有很大的溝通問題,將溝通智卡運用 在這上面也是可以的, 我們只要有新進的外 籍看護時,直接用這個軟體去跟老人溝通。 • =( 目標客戶 )
專家意見回饋 • Q4: 如果這套應用程式是需要輔導老人家使 用,輔導上會有困難嗎 ? A4: 國外使用自病症兒童是一整套課程去教學, 而輔導教學的方式可以刺激老人的腦力,也 許有機會提供感官的治療。 =( 待改進 )
專家意見回饋 • Q5: 介面的按鈕在使用上是否表達清楚呢 ? A5: 頁首介面有印尼話、越南話、英文,但是看護工只要 看到語言列旁邊的國旗圖案就可以清楚知道他們該選 擇哪種語言,然後把圖卡點選給老人家看是可行的, 只是比較有問題的是第二層的圖卡分類,是不是跟老 人家所想要的是否能夠辨識,假如說她要吃東西,就 點飲食,吃喝都在裡面。 =( 待改進 )
專家意見回饋 • Q6: 在第三層圖卡中,若是同一頁上增加至 20 張圖卡 會比較方便操作嗎 ?? A6: 我覺得多是可以的,但目前一頁十張圖卡的大小是剛好 的,如果圖卡會縮小對於老人的視力和手指按圖卡的準 確性可能會降低,也許增加圖卡界面長度,讓老人家去 滑動介面,是否圖卡的表達有符合他的需求,用多了老 人就會知道自己要的圖卡在哪裡,同時也能訓練手指、 感官與智能的刺激。 =( 已改進 )
專家意見回饋 • Q7: 對於開發工具第二層介面的圖卡分類有什麼建議嗎 ??? A7: 像第二層的醫療 ( 一 ) 醫療 ( 二 ) 可以分成兩個層面,像醫療 ( 一 ) 就是 以身體各症狀為主,而醫療 ( 二 ) 則以醫療的所需品或是輔具。疼痛 方面可以嘗試以人體圖形去表示是哪個部位疼痛,尤其老人若有疼 痛大部分可能表達的範圍很廣,像身體痛、全身癢,並不會即時的 說出有問題的部位在哪裡,可能需要再做修正,才能更清楚瞭解老 人是哪裡的不舒服,畢竟疼痛對於老人是有可能全身性的。
專家意見回饋 • Q8: 對於第三層介面建議能新增的圖卡有哪 些 ?? A8: 建議加入天氣與氣候的圖卡,例如穿襪子或 是帽子,圖卡的分類以食衣住行為出發點。 。
專家意見回饋 • Q9: 建議此開發工具的建議 ?? A9: 對於老人來說是可以訓練他們的手指靈活度,可能今天中風臥病在床 ,但手指還能活動,也能反向思考讓看護指向圖卡,讓老人確認說是 不是他要的圖卡,所以也不只針對老人,也可針對看護工。能夠先讓 這部分使用上能很簡單明瞭,並有效地讓雙方透過圖卡表達就有達成 目前的雛型了。其主要是溝通用,讓來台灣可能不到三個月或半年, 對語言不了解的外勞能有一個與老人家溝通的介質,這才是最有用的 ,若是用比手畫腳或是查翻譯,並不像英文的全球性語言為主要發音 ,還真的不知道要怎麼表達,因為講中文可能聽不懂,至少還有這套 系統能輔助,讓老人家清楚的知道是在做什麼。
專家意見回饋 •Q9-1:建議此開發工具的建議?? A9-1: 目前主要讓剛來台灣的看護工操作,尤其語言上的溝通還有困難,而大部分私人看護在白天時 親人都工作在外,家裡也只剩外勞和老人在家,往往這時候的溝通是最痛苦的,所以以此當媒 介是很好的,但介面盡量簡單化為主,簡單的風格與按鍵,層數也不需要太多,若做太豐富可 能會讓老人可能會覺得很難操作導致挫折感而不想使用用,還有剛來的外及看護可能還未必碰 觸過平板或智慧型手機,年紀比較輕的學習能力比較好能夠很快就熟悉操作,相對的對老人與 外勞就會容易的溝通,在操作介面上最重要的是看護工與老人所想表達的是不是相同的東西, 像圖卡種類的飲食是可能會讓老人無法理解老人理解的,需要年輕人才能理解,文字上還是要 再簡單化,像吃飯或喝東西能有圖片輔助表達,但只有圖片卻沒有文字備註在表達上很難表達 所有的意思。
專家意見回饋 •Q9-2:建議此開發工具的建議?? A9-2: 建議日後在資料庫的內容能更多,圖卡最少新增到一至兩百張以上才能 比較有效的表達使用者的需求,第二層的圖卡分類必須更簡化,圖卡能 用滑動式的去尋找上下頁的圖卡會比較好,若要返回鍵再按下一頁圖卡 會多一道手續,緊急電話若能修正成市話撥打功能才能有效的使用到。
使用者回饋
介面簡單操作。 圖卡、文字清楚。 語言介面選擇清楚表達外籍看護的語言。 緊急電話概念很棒,但通話功能仍須修正。 此工具在是有需求性的。 其基本的食、衣、住、行為出發點的圖卡都建置上。 在未來必須增加一至兩百樣圖卡。 建議要先輔導老人與看護使用。
結論 國內還未有透過科技結合產生這的科技輔具。 透過不同國籍的即時發音能與外勞溝通。 未來能以老人與外籍看護的使用經驗而設計。 透過產學合作尋求廠商與機構一同研發。 減少製作成本達到科技與環保的雙贏願景。
溝通智卡 App
離線版
未來我們需要的人 • 醫護專業人員的建議 • 新住民的翻譯投入 • 美工人員的字卡設計 • App 的設計專才
我需要您的幫忙 讓社會更好
我需要您們的意見回饋
圖片出處: http://www.nipic.com/show/3/11/0ce7f72cebfef338.html
報告到此結束,感謝玲聽
圖片出處 http://blog.udn.com/epig/3938061
溝通智卡 App
離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