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活星期二 超越0與1 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
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副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林惠娟 hjlin@mail.tnu.edu.tw 本簡報中圖片僅供學術合理使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100-2 地圖欣賞與文創應用(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推廣計畫) (本課程榮獲教育部第二屆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評選為佳作課程)
101-1 臺灣觀光資源與行動導覽服務(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課程推廣計畫) 102-1 臺灣意象美學與文創設計(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 )
林惠娟的小檔案 經歷: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曾任教臺灣師大地理輔系地圖學 曾任教政治大學教師中心地圖學 中華民國地圖學會理事 臺灣古地圖史料文物協會理事 著作:深坑鄉志、文山區志、續編深坑鄉志 臺灣地圖一百年繪製與典藏發展史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2
地圖,是將地表及地下各類事物,依相對或絕對位置 之空間分布形式,表現於各種載體上。
是詮釋地表空間分布及歷史變遷的最佳媒材。
口 圖
(音ㄨㄟˊ,古國字)
也就是國之內
耕地與穀倉的地方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
你覺得地圖有什麼用處? • • • •
找路 標示某一個地點的位置 顯示某一事件地表空間分布 顯示土地利用、海岸線….. 歷史變遷 • 記錄旅行路線、戰爭行進路 線….. • 裝飾品 • …………….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美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公開一張 「1886年大英帝國全球地圖」 http://gis.rchss.sinica.edu.tw/mapdap/?cat=20&lang=zh-tw
4
你曾經在哪裡看見地圖? • 上地理課 • • • • • •
Google Earth及Google Map 解說摺頁 地圖包 商店櫥窗 旅館裝飾 …………..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5
來自巴西的PIXERS牆壁裝飾公司 ,推出一系列以古地圖為元素的「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系 列壁紙,讓喜愛復古風或是世界旅 遊的人士在家裡就可以環遊世界。 http://gis.rchss.sinica.edu.tw/mapdap/?cat=7&lang=zh-tw
地圖的十大特徵 一、地圖使用的載體甚為多元 • 一般文書除早期曾有運用甲骨、帛書、簡冊、石刻、與金屬等 特殊材質記錄外,其載體均以紙質為主;惟地圖使用之載體則 更為多樣化,除常用之紙質材料外,如距今2,000年前湖南長 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之三幅地圖,係繪於帛上;現今世上 最早的古地圖—天水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的7幅地圖係刻在木 板上;西安碑林的華夷圖、禹跡圖則係採用石刻;此外,國外 尚有將地圖繪製於羊皮上者,另有使用膠片(包含透明紙、半 透明紙、半透明薄紙、油紙及蠟紙等)、底片、微縮片、玻璃 纖維等呈現之地圖;另於科技進步電腦資訊發達之後,各種非 紙質儲存媒體大量產生,電子地圖檔案亦可能存於磁片﹑磁 帶﹑磁碟﹑光碟﹑CD﹑錄影帶﹑照片、手機與顯示器螢幕上 等不勝枚舉,由於儲存之載體多元化,其保存之環境條件與技 術即有不同,需分別依據地圖使用載體之生物性、物理性與化 學性,分別制定適當之保存規範。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6
距今2,000年前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 中出土之地形圖 原圖尺寸98x98公分 上南下北
羊皮地圖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7
二、地圖除文字與圖表敘述外, 尚包括大量圖像、符號等空間資訊 • 一般文書大多僅採用文字描述,至多添 加一些圖表與照片等素材,內容需仔細 研讀,甚難一目瞭然,而地圖內容除可 有輔助文字與圖表敘述外,尚包括大量 圖像、符號等空間資訊,其中比例尺、 圖例、指北符號、等高線,以及代表不 同土地使用性質及高度所採用之分層設 色,更使地圖內容更為豐富,識圖者詮 釋一張地圖,即如寫一篇文章,說一個 故事,樂趣橫生。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8
三、地圖尺寸多樣化 • 一般文書遵循造紙之規格,多有固定 之尺寸,依現今用紙標準,多為A5、 A4、B5、B4、A3與16K、8K等、尺寸 較為固定,因此歸檔裝訂較易為之; 惟地圖繪製過程中,因比例尺與需表 達之範圍大小不同,尺寸差異甚大, 依據金尼斯世界紀錄指稱,世界最大 尺寸之印刷地圖 長寬達6公尺×11公 尺,係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國家大地測 量局於2007年10月3日出版;而絕大 部分單張地圖,尤其以掛圖或公開展 示方式呈現之地圖,尺寸均大於一般 用紙甚多,呈現地圖尺寸之多樣化。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9
臺灣鳥瞰圖 (1931) 198.5x35公分 見元了
四、地圖繪製與出版 早期係由官方或統治階級所掌控 • 一般認為地圖的起源與君權統領勢力有關,因為有圖即 掌握資源分布與控制範圍權力,古時只要投降或歸順, 均要獻上地圖,以示領土割讓歸對方所有,古代荊軻即 是利用秦始皇於統一中國戰爭中求圖心切,以進獻「督 亢地圖」為名得以覲見,而險些行刺成功。管仲於《管 子》第27篇即名為地圖篇,所述內容略以:「凡兵主者 必先審知地圖轘轅之險。濫車之水名山通谷經川陵陸丘 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葦之所茂道里之遠近,城郭之大 小,名邑廢邑困殖之地必盡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錯者盡 藏之然後可以行軍襲邑,舉錯知先後,不失地利,此地 圖之常也。」可知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即已知地圖在軍事 上的重要性。 • 此外明清時期的黃冊與魚鱗圖冊,均與戶籍管理及徵收 稅賦有關,平民百姓除一般山水地圖或類如《淡新檔案》 內因訴訟呈狀或稟狀所附之民間繪圖以外,均難擁有地 圖或編繪地圖,甚或部分地圖因涉及國防外交,均列為 機密,擅自擁有、複製或傳播利用,甚至會有牢獄之災, 在在扼殺民間地圖編繪與出版之活力。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0
Yahoo圖片 developer.hanluninfo.com/ 2005hkcee/chist/ eco5/txt_1.htm
五、地圖的錯誤常隱藏不易發現 • 地圖的繪製與繪圖者的專業經驗、製圖 目地及讀圖者的需求有關 • 地圖,是按照一定的數學法則,將地面 上的自然和社會經濟(人文)現象符號化, 運用一定製圖方法,將符號縮繪在平面 上的圖形,以表達它們數量和質量特徵, 在空間上的分布及時間上的變化 • 對於一個不熟悉當地地形地貌與各項設 施者,地圖的錯誤常隱藏不易發現,只 要地圖繪製得像藝術品一般精美,人們 1570年《FERNÃO VAZ PORTOLAN 仍認為是一幅好地圖,甚難發現其中隱 DOURADO, ATLAS》中的〈遠東航 藏之錯誤 海圖〉所畫三島,旁加 • 有些錯誤是因無知,但也有為了強奪領 註名稱為llequio peqeno, 土,或避免重要軍事及政府設施位置曝 並無註Fermosa。 光,刻意將經緯度或地形繪製錯誤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1
地圖的錯誤常隱藏 不易發現 台電大樓 台電大樓
★
Infinity Cafe ★
哪一圖正確?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2
Infinity Cafe
六、地圖除採平面顯示外,亦常用3D立體表達 •地圖為各種地景、事物、現象 的再現,因此地圖的空間表現 方式可以是二維平面的形式表 達,如一般常見的手繪地圖、 印刷地圖與掛圖等,但也可以 用三維立體的形式表達,如地 球儀、立體模型等,尤其是現 代化GIS地理圖形資訊系統發 展之後,以三維立體及虛擬的 形式表達地圖變得更為簡易。
來源:林惠娟
來源:國立中央大學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3
七、地圖檔案會依讀圖者知識背景、生活環境 與需求不同,作出不同詮釋 • 旅遊者需要城市、河流、港口、機場、交通動線、 名勝古蹟、美食地點與娛樂場所等資訊; • 土地開發者著重於何處有交通路線與人口密集? 周邊有無空曠可開發之處?嫌惡設施是否接近? 都市計畫開發前景如何?未來有無重要公共建設? 以及行政區劃如何等; • 施政者著重於哪裡人口密集?哪些地方需加強公 共建設與防災規劃?行政區劃是否合理?以及公 共建設與福利設施分布是否均衡等? • 年長者因深刻的歷史記憶,與年輕者對歷史的冷 漠,對於同一位置不同時期的地圖,所能體會之 內容亦將迥然有別; • 知識背景優良者與缺乏常識者對於同一張圖解讀 獲得的資訊亦大相逕庭。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4
來源:國立中央大學
八、地圖繪製需有較文書編印更高之專業素養 • 一個優良的地圖繪製者絕非僅是一本書或 一篇文章的配角或美工設計者,因其需有 較一般文書編印者更高之專業素養 • 需將自然、社會經濟等需要表示的現象透 過地圖符號之圖形要素瞭解清楚全盤掌握 外,尚需具有地圖投影、地圖坐標系統、 比例尺和控制點等數學知識,且需對於地 圖命名、圖例、地圖編號、作者、繪製時 間、地圖參數等輔助要素全盤掌握,亦需 能充分利用統計圖表、照片、文字等形式 補充地圖內容的輔助說明,再加上良好的 製圖技術工具、藝術修養與設計眼光,始 能成就一幅設計精美,內容紮實的地圖, 因此,地圖繪製需有較文書編印更高之專 業素養。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5
臺灣地區溫泉地質圖 來源:中央地質調查所
九、地圖產出要求之專業水平甚高且成本高昂 • 地圖的產出除需要正確精美與實用之 編繪成果外,對於印刷用紙及印刷效 果要求之專業水平,亦遠較一般文書 編印為高,蓋因地圖之印製尺寸多較 一般文書為大且更多樣化,亦需利於 長期張掛展示或摺疊典藏,因此對於 紙質強度、反光度、印刷油墨及是否 會因年久伸縮、泛黃、退色或脆化等 條件要求更為嚴格。復因地圖中採用 大量粗細不等之線條與分層設色複雜 之色彩,且字體大小及字型變化複雜, 地理課本教學用圖 製版甚為困難,因此印製成本甚為高 昂,非一般印刷廠商所能勝任。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6
十、地圖呈現之空間分布效果 遠較圖表及文字敘述為強 • 一個地區的地形、地貌、公共設施、機關 場所與交通動線等空間分布情形,雖亦可 用文字與圖表描述,表現效果實不如一張 繪製詳盡的地圖,一張地圖在正確細緻且 有效的解讀下,即可成就一篇描述詳細的 文章,尤以地形圖具有等高線及不同土地 使用類別之分層設色效果,舉凡山脈、河 流、瀑布、峰頂,均可於讀圖過程中一目 瞭然,而文字描述縱使長篇大論,亦有如 霧裡看花未見真實,同時一幅依國際慣例 編繪之地圖,可以超越不同國籍不同文字 限制,成為國際語言,大家都可從中閱讀 地表的空間資訊,是以,地圖呈現之空間 分布效果遠較圖表及文字敘述為強。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7
文建會人人畫故鄉優選地圖
許 瑋 繪
林 惠 娟 繪
臺灣地圖繪製現況與應用 • 是本國人畫的?還是外國人 • 畫的? • • 地圖繪製是運用傳統的山水 • 地景畫法?還是現代測量技 術的畫法? • 是平地測量?還是航空遙測 • • 技術? • 是官方繪製的?還是民間繪 • 製的? • • 繪圖者爲什麼繪製這些地圖? • 目的是什麼?誰能看到這些 地圖? • 地圖繪製在什麼材質上?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8
所繪出的地圖內容如何? 繪圖的時代背景如何? 現在這些先人留下的地圖檔案, 擁有者是誰? 是否被妥善保存? 收藏者是否開放供人研究閱覽? 有誰研究過這些地圖? 是否進行數位典藏? 有誰利用老地圖進行加值運用? 有何地圖文創產業?
西 方 繪 地製 圖的 臺 灣 古
1895
清 代 水繪 地製 圖的 臺 灣 山
臺灣地圖繪製發展概況 日 本 軍 方 測 圖繪 的 臺 灣 地 形
1945
日 本 民 間 主繪 題製 圖的 鳥 瞰 旅 遊
美 軍 圖測 航繪 照的 圖臺 灣 地 形
1980
2011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中 華 民 國 軍 方 測 繪 的 臺 灣 地 形 圖
光 復 後 中 華 民 國 政 府 圖機 關 出 版 的 各 類 臺 灣 地
光 復 後 民 間 出 版 的 各 類 臺 灣 地 圖
林惠娟 製
19
臺灣地圖繪製發展概況 (一)1895年之前西方繪製的臺灣古地圖
1570荷蘭-東印度諸島圖局部
1635荷蘭-東印度及鄰近諸島圖局部
1714(康熙53年)實測台灣之始 耶穌會傳教士馮秉正走訪台灣繪製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864英國-福爾摩沙島地圖 20
(二)1895年之前清代繪製的臺灣山水地圖
1727-1734年(清雍正5-12) 1722(康熙61年)臺灣輿圖(局部)
臺灣輿圖(局部)
臺北盆地沒有一片大湖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臺北盆地是一片大湖
21
(三)1895-1945年日本軍方測繪的臺灣地形圖 1895.1日本實地 踏測台灣詳密地圖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1895.8日本-帝國大日本 新領部臺灣地圖
22
林惠娟老師
(四)1930年代日本民間繪製的鳥瞰旅遊主題圖
昭和10年吉田初三郎繪 臺灣俯瞰圖 來源:南天書局
臺灣之文山郡鳥瞰圖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23
(五)二次大戰期間美軍測繪的臺灣地形圖航照圖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 利用航空攝影,編纂成 美版臺灣五萬分一地形 圖(108幅)、美版臺灣 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 (304幅),為臺灣早期 最完整之航照圖。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臺北盆地航空照片
24
(六)1945年之後中華民國軍方測繪的臺灣地形圖 •1950-60年代聯勤測量製圖廠先後複製日版臺灣二十 萬分一帝國圖(14幅)、日版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114幅)、日版臺灣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256幅)、 日版臺灣十萬分一地形圖(12幅)。 •1967-1980年間,聯勤測量製圖廠新製老五萬分一地 形圖(78幅)、新製臺灣十萬分一地形圖(24幅)、新 編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275幅)。 •1980年以後,新編臺灣新五萬分一(90幅)、二萬五 千分一(261幅)、十萬分一(24幅)等多套地形圖。 •1995年以後,聯勤測量製圖廠開始製作數值地圖,如 五萬分一地形圖及五千分一像片基本圖的數值化、 完成臺澎地區二十公尺數值地形圖等。聯勤測量製 圖廠所製作地形,由於係供軍用,均不對外發行。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25
(七)1945年之後政府機關出版的各類臺灣地圖 •內政部:編印二萬五千 分一及五萬分一之經建 版地形圖、五千分一及 一萬分一之臺灣地區像 片基本圖、全臺319個 鄉鎮市區行政區圖,均 可公開發售。 •除公開發行紙圖外,已 全部數位化,部份可上 內政部地政司網站下載。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二萬五千分一 經建版地形圖
26
(七)1945年之後政府機關出版的各類臺灣地圖 • 農委會:於1980年代前後,出版了 一系列的臺灣農業、林業、漁業、 水利、水文、氣候、土壤、礦產、 衛生等四十萬分一的全開臺灣農經 主題圖。 • 中央地質調查:所出版的五萬分一 臺灣地質圖(全套76幅) • 交通部觀光局、各國家公園管理處、 國道高速公路局等,出版了許多觀 光景點的地圖及景點介紹。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27
東沙環礁海洋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八)1945年之後臺灣民間出版的各類臺灣地圖 戶外生活圖書公司出版的地圖 上河文化公司出版的地圖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28
讓生活走進地圖·以地圖紀錄生命 地圖是紀錄人類歷史生活事件及空間分布 的最佳表現工具,不僅具有科學的精確 性,也須具備賞心悅目的藝術性。 課程中引導學生認識地圖的類別、學習欣 賞地圖的各種繪製手法,及背後深沉的 歷史意涵,利用地圖去解讀不同時空繪 圖者的歷史觀與空間概念。 學習活化地圖,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設計 元素,使地圖活化走入生活。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29
如果你連一本紙圖都沒有,那麼就開始在 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吧! • 時代進步,傳統手工繪製地圖的技 術已式微,隨著Google Earth及 Google Map的雲端分享,改變了人 們對地圖的印象與使用方式,地圖 不再是少數老師傅的獨門工夫,藉 由電腦科技的創新,地表衛星影像 快速更新,GPS衛星定位的軌跡紀錄, 取代了傳統畫地圖的針筆與尺規, 只要給予正向引導,即能利用地圖 呈現空間概念,成為人人可以上手 的時尚工具。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0
臺灣地圖數位典藏的加值運用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利用Google Map上的高解析度 衛星影像(解析度最高60公分),以及臺灣堡圖數位化影像 (1900~1904年繪製,比例尺為1/20,000),開發出可以貫穿古今 的電子地圖系統,你亦可利用電子地圖來找到你家的位置,再切 換到臺灣堡圖影像,透過此系統你可以看到百年前的地形地貌。 • 臺灣圖書館已將館藏地圖數位典藏,透過申請即可免費在家中穿 越時空閱覽高解析的古地圖,對地圖研究者實在是功德無量。 全臺灣地圖V.S.全臺灣衛星影像 http://thcts.ascc.net/twomap/twomap5/viewer.htm
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文化地圖 高雄市北部 1/25000經建版 地形圖 9418-Ⅱ-NW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1
利用中研院數位典藏的日治時期地圖與 Google earth套疊,可知地表的歷史變遷
1895年「公館街」地形圖(局部)
將左圖與Google Earth疊合
1951年木柵地區航空相片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將左圖與Google Earth疊合 32
木柵耆老張傳生醫生80歲時繪1925年的木柵
將左圖與Google Earth疊合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3
你想不想用地圖記錄自己的足跡及生活圈? 作業:利用Google earth繪製我的生活圈地圖 • • •
學習使用Google earth繪製自己的生活圈地圖 介紹自己家鄉的旅遊景點及景線 描述你使用此軟體的心得,你家附近的環境,從天空 看和從平地看,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黃瀚毅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張耀仁:「經過這禮拜老師指導使用 這款「Google earth」軟體之後,發 現除了平常使用的「Google map」 以外,竟然還有更高級的地圖軟體, 使用上也更為有趣及客製化,在從天 空看才發現家裡附近真的都是山,比 中正區的都市真的差好多,這款軟體 真的很不錯,希望之後能有更多機會 使用。 」 34
• 其實我從來沒有認真好 好去認識去想我的家鄉 (內湖)是怎樣的一個地方, 從平地看來眼前都是都 是一棟棟的高樓大廈,哪 些道路只是要回家~上班 ~學校的必走道路,走久也 就習慣,路名也沒在記,會 走不會說,外地人問路都 不知如何講,也就沒多想 我的家鄉到底是怎樣的 地方. • 從天空看下來每條路名 稱都好清楚歐,內湖區與 其他區的界線也蠻清楚 的原來內湖區的形狀就 是長這樣的,我的住家附 近有那麼多的好山好水, 交通也方便,但是也多了 好多的高樓大廈,……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5
10 9 12 11 1
2 3
8 4
7 5
林惠娟 製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6
6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7
解說地點-1
解說重點
臺灣大學瑠
1.臺北盆地的開發過程 與瑠公圳開鑿歷史及分 布情形 2.舟山路的過往點滴
公圳水源地
3.水源地生態觀察
1
林惠娟 攝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8
瑠公圳(新店段)
生態人文散步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39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40
作業:利用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穿越時空分析家鄉地景變遷 • • • •
查詢個人住家或老家的位置 觀察一下住家所在的舊地名 觀察描述你的住家所在百年前土地利用方式 以不同色彩標示舊道路、水圳、埤塘或城牆 的遺址 • 套疊至現在的衛星影像圖,有什麼變化? • 製作個人住家之歷史環境變遷地圖報告 • 描述你使用此軟體的心得感想有何驚奇發現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41
作業:製作我的第一幅GPS軌跡疊相片地圖 • • •
本作業學習使用GPS軌跡計錄器、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紀錄 旅遊路線,並上傳分享。 請將你的GPS軌跡下載並疊合相片後匯入Google Earth地圖 存 成kmz檔上傳。 你也可以用你的智慧型手機中軌跡加相片, 存成kmz檔上傳。
蕭宇軒:「我很喜歡旅行,常騎機 車趴趴走,這次帶著小GPS上路 ,繞了陽明山一大圈,並沿路拍 照,當老師教我下載至電腦時, 大為驚訝,竟然這個小機器可以 紀錄我的旅遊路線,及相片拍攝 地點,真是太神奇了,以後我可 以將我的旅遊路線分享給朋友, 謝謝老師」 2012.07.06. 地圖欣賞與文創應用-林惠娟
蕭宇軒
42
• 騎車趴趴走-利用GPS軌跡計錄器、數位相機紀錄旅遊路線,並上傳分享
行經路線及拍攝照片
2012.07.06. 地圖欣賞與文創應用-林惠娟
點選圖片(可觀看圖片及圖片 資訊,如座標經緯度)
43
使用GPS參與景美集應廟繞境活動(林惠娟)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44
使用GPS紀錄土耳其之旅的行程(林惠娟)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45
用地圖發想成為文創設計的產品 作業:利用臺灣的輪廓作為設計發想的起點 周信言
蔡弦廷
李俊鴻
陳柏廷
黃瀚毅
楊昆松
陳信達
林家偉
林傳閔
本簡報中圖片僅供學術合理使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2012.07.06. 地圖欣賞與文創應用-林惠娟
46
林育輝
用地圖發想成為文創設計的產品 作業:製作地圖文創產品競賽 -同學參與評選 • • •
本作業是利用地圖概念於商品上的設計發想與應用 你可以利用老師給你的版模,自行利用地圖的意象,繪 製一個屬於你的地圖杯創作 你也可以將此圖像用在T恤、環保包、滑鼠墊、茶杯墊…
沈宗達
黃瀚毅
陳柏廷
邢成祺
周信言
謝名谷
本簡報中圖片僅供學術合理使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2012.07.06. 地圖欣賞與文創應用-林惠娟
47
林韋宏
林修齊
沈宗達T恤
陳柏廷T恤
陳柏廷T恤 陳柏廷塑膠杯
陳柏廷筆記本
陳柏廷馬克杯
陳柏廷杯墊
本簡報中圖片僅供學術合理使用,請尊重智慧財產權 2012.07.06. 地圖欣賞與文創應用-林惠娟
48
陳柏廷方巾
對智慧生活人才培育之自我期許
許臺灣一個條碼小鎮的誕生 • 英國威爾斯的小鎮Monmouth於2012年5月中旬起成為全球 第一個維基百科導遊鎮,全鎮在學校、餐館酒吧、博物館、 古蹟及景點等,約有1000個地方設有導覽條碼,只要拿著 智慧型手機掃瞄條碼,就可依使用者的語言,跳出維基百 科的介紹文字。 • 臺灣不僅有好山好水及豐富的在地文化觀光資源,同時也 有高科技產品及網路環境,我們絕對有條件,在環保的概 念下,藉由智慧生活科技來提升觀光事業的品質與深度, 「就由自己的家鄉做起吧!」,每個人都分享自己家鄉的 故事,我們就能更透徹暸解世界,影響非同小可。我將從 深坑開始,帶著學生一起建立家鄉景點及景線的QR code, 再擴及大文山地區,製作一系列「自導式行動導覽地圖」, 在雲端與世人分享家鄉的美好。
敬請指教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49
敬請指教
http://www.tnu.edu.tw/ge/taiwanmap
林惠娟
臺灣藍鵲
hjlin@mail.tnu.edu.tw
臺灣特有種鳥類 林惠娟 攝
2013.09.03.在雲端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 -林惠娟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