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TAIWAN
智活 文創
智慧生活整合創新跨校教學聯盟計畫
數位小旅行: 智慧生活之行動觀光導覽app 2013.10.01 智活星期二
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
「互動科技:媒材、感知與設計」教育部優良課程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陳聖智 助理教授
智活
文創
課程目標
以在地區域為實證、重視文化場域、結合智 慧科技與行動導覽系統的課程服務設計及教 研模式創新
將實際場域帶入課程實作! !
智活
文創
透過手持式智慧型行動載具,呈現 互動科技影響下的行為模式
智活
課程成果目標
文創 iOS開發環境:基本功能介紹與認識objective-C語言 iPad2(本計畫以此裝置為例)多點觸控瀏覽功能:如何呼叫多點 觸控函式 地圖定位:運用GPS功能 多層次介面設計:選單設計與操作按鈕設計 使用者評估:測試環境設定與除錯方式 對文化場域的認同、關懷與投入 LBS服務創新嵌入:「以地適技」及「以技適地」的策略融入
智活
文創
教學過程
專業教材外,還包含智慧生活科技的應用與外部資源的連結 跨領域的組成與合作方法
• 商業模式、上架流程、硬體設備 • 國科會、學界專科、業界專科 • 學術討論沙龍
產學合作與交流機制
• 爻域互動公司 • 春仔花、台灣布衣、永樂國小..
學生實習項目
• 協助資料蒐集與案例分析 • 於前期規劃參與創意發想與討論 • 上架開發時,參與系統測試的作業,進行 使用者評估作業,以找尋錯誤及使用問題, 進而改良程式提升系統穩定度及效能
學校及聯盟中心 的支援與配合 • 學校:創新創造力研究中心\傳播學院\研發處\教學發展中心 • 聯盟中心:資策會\交大及聯盟活動\宜蘭參訪 5
智活
課程定位
文創
■:第一學期開授 ■:第二學期開授 ■: 第三學期開授
■2011.08.01-2012.01.31 與雙層三明治課程的整合
雲端運算與
Living Lab
嵌入式系統
場域與方法
政大第一年度課程
衛星定位技術 生態環境保育 地理資訊系統 數位內容創新 智慧行動服務 農村社區發展 文史加值服務 網路行銷傳播 6
智活
文創
設計知識與課堂設計練習
教學流程課程設計與活動
練習題目:手繪設計一個檯燈。
7
智活
文創 步驟一:畫出雛型。 步驟二:拆解步驟一雛型的細部元素。 步驟三:除了原本功能外請增加新互動與感知的功能。 步驟四:增加進實用性或文化等其他設計元素。
8
智活
文創
設計流程
本課程以宜蘭為文化場域,
透過行動裝置, 在與環境的互動中, 發想一適合當地文化的說故事元素 9
智活
文創
app開發概念模式
10
智活
文創
視覺設計與介面設計
11
智活
文創
文化場域建構的方法論
•在設計的一開始必須清楚:
問題是什麼?需求是什麼?
•第一種:以
目的 為導向的應用程式
→要解決什麼問題? 使用者需要什麼? (ex:不好找?關聯性不足?朋友推薦?) •第二種:以
技術服務創新 為導向的應用程式
→參考過去的例子做到了什麼?分析他人技術服務
12
現場考察與體驗學習 • 田野調查規劃如下: 第一次→去宜蘭尋找自己有興趣 的景點與故事 第二次→各小組根據各自的主題 進行田野調查 資策會living lab體驗
5組團隊、 5支APP、5支影片、一支宣傳簡 介影片 29個古蹟景點 8條步道
宜蘭參訪:文化場域現地考察
8個宜蘭溫泉景點 12個建築好設計景點 200個商家與景點
智活
文創
現場考察與體驗學習:活動實況
14
智活
文創
成果如何?
15
智活
文創
五支APP開發成果
宜蘭好設計
宜蘭泉
GO Yilan
Woodman diary
葛瑪蘭之戰
16
智活
文創
APP開發成果、教學評鑑指標與分數
智活
文創
APP開發團隊小組名單 宜蘭泉組:黃雅婷、程政康、謝長原
Go Yilan組:陳柏諺
宜蘭好設計組: 陳憶帆、任偉強、林廷達
Woodman Diary組:陳柏銘、卓曉青
宜蘭古蹟導覽--葛瑪蘭之戰組 吳宗勳、林宇軒
智活
文創
檢討與展望
•探索機會與挑戰(options/solutions) •本課程以實際場域做規劃。小組們猶如經歷創業的過程, 一同團隊合作,能夠探索從研究討論、開發、設計等, 做未來就業之接軌;在一學期內要完成一個APP的開發, 也作為學生親身體驗的挑戰。 •鼓勵校內學生自主開發app 程式上架。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
臺灣智慧生活文化創意產業跨校教學聯盟政大「互動科技:媒材、感知與設計」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