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達陳弘正 文青俠客行─秀才返鄉逗陣走

Page 1

文青俠客行、秀才返鄉逗陣走

育達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陳弘正 助理教授 2014. 9. 30


「苗栗,我家」﹣頭份蘆竹湳社區青年返鄉的故事 2


首部曲

回家



「苗栗,我家」﹣文青的思鄉曲  根據統計,苗栗留在本地大學求

學的比例僅有不到二成,八成以 上的年輕人赴外地求學,更高比 例的年輕人畢業後在外地工作, 苗栗成了老人、小孩、外來客的 所在。  轉捩點﹣中年人社區營造意識的 興起,帶動青年返鄉的渴求,但 也必須創造青年得以回鄉的生態 環境。


苗栗文青創意基地之一﹣蘆竹湳

六十年代頭份工業區進駐,造成境內五十三座古厝被意外「保存」下來。 工業區中的農村之奇異「恩典」,最不被看好的社區。


成立苗栗縣傳統聚落文化協會推動古厝的保存與再生


98年當地居民無償提供三合院,成立「古厝風情館」 深入調查在地開庄三百年文史軌跡


居民將閒置工廠蓋一座柴燒窯


「苗栗,我家」﹣文青的思鄉曲  農村新文青的再現﹣滿腹經綸的

都會文青,遇上堅守崗位的農村 文青(中),劃擦出世代對話的 創意火花。  於是,我們決心要推動一個跨越 兩代文青的小計畫﹣「苗栗,我 家」希望能成為苗栗文青匯集故 事與感動的所在。


「苗栗,我家」的開始  2013年9月 開始經營臉書社團  透過FB社團匯聚人氣及分享影音、文字理念,並透過

辦理實體分享會、活動,虛實並進的塑造苗栗文青返 鄉的典範。


On the Road-索尼亞的背包分享 12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On the road 不再只是於他鄉移動那麼簡單, 它負載的,是更多對理想生活的想像, 以及要一直聽自己的聲音, 走在路上的信念。


LovExchanges-交換,愛 分享會 13


返鄉青年邀請青年返鄉之小旅行初衷 14


返鄉前的準備 15


背包客場域探索﹣Sonia 分享會 16


背包客場域探索﹣交換,愛 17


弓中 來自四面八方的參與者 18


19

認識奇幻三合院聚落﹣蘆竹湳社區


20

永貞國小陶笛隊快閃表演


【來苗栗,我家,搖一搖】 21


*活動主軸-以感興趣主 題吸引注意,再搭配想傳 達意念的元素。

交換一個詞

詩詞發表

交換故事

黃蓉流浪寫作旅遊分享 貫(串全場

交換貼紙

講者與聽 者互動

結合場域

分組增進 聽者互動

回饋交流

)

活動設計理念 人、故事與場域的共鳴


*分支與主軸搭配以交換愛的貼紙的 小遊戲破冰,利用 互動使聽者更易進 入分享會主軸內容。

活動策略﹣交換貼紙 引發講者與聽者互動


*分支與主軸搭配利用活動結合場域, 使聽者深入場域以 達預設對象“看見 苗栗”的目的。

活動策略﹣交換一個詞 結合場域的小遊戲


*分支與主軸搭配分組激盪遊戲讓聽 者間互動增加,讓 活動不只是一個講 座,更是結交朋友 的平台。

活動策略﹣分組詩詞發表 文青顯神通


*分支與主軸搭配留取時間讓聽者也 是講者,每個人都 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只是欠缺一個平台 分享,聽者與講者 共創這個活動作結。

活動策略﹣交換故事 更多的回饋交流


反思/回饋  “交換,愛”活動以臉書專頁“苗栗,我家”為行銷

   

平台,而臉書使用最大族群即預設參與對象以致報名 速率高。 活動設定kktix為報名系統,有效提高報名確實度。 活動參與來賓達預定的30人,來自台北者佔多數。 活動之後,陸續招待當日參與者再來苗栗遊玩,並推 薦更多朋友知道蘆竹湳場域。 活動後於臉書專頁分享當日回饋,使專頁粉絲人數上 升。


「苗栗,我家」臉書專頁


索尼亞的背包分享﹣會後微電影


FB 朋友圈的漣漪效應﹣after event effect  參與者在個人頁面分享或打 卡,間接讓朋友的朋友也能 注意到<苗栗,我家>,讓社 交圈一個套住下一個的方式 建立更大影響範圍。  參與者於索尼亞的背包分享 會後,打卡<苗栗,我家>的 方式貼文分享此次來到苗栗 的心得,間接替粉絲專頁作 宣傳。


季節限定貼文的傳播效力 季節限定的貼文,不論在瀏覽人數或按讚人數都能維持在一定 的水平之上,以苗栗當季美景為吸睛籌碼,屢試不爽,以此得 知,在網路傳播講求速率的平台中,圖像比文字更能瞬間抓住 網友們的注意。


在地生活美學引起中壯年粉絲的注意 與在地社區最貼近生活的文章,能喚起許多當地人的回憶與共鳴,並引發 苗栗人對於自己生長土地的認同感,而產生凝聚效應,另外也意外增加< 苗栗,我家>在壯年人口的粉絲成長,雖然社群網絡使用人口仍是以青年 人為最大宗,但仍不可忽略在中壯年人口的使用成長率,更值得注意的是, 在獲得中壯年族群的粉絲認可後,忠實程度遠遠大過年幼人口,其背後所 能影響的力量也將相當巨大。


來自流東人超乎預期的廻響 「謝謝你對水流東的介紹,流東因為有這麼多人的關懷,那麼多人地付出,它愈來 愈好了,純樸地老人們在他們一輩子地工地上認真過活,努力為客家流東留下東西, 流東我的家,苗栗,我家,希望大家為這個我們的家共同加油!」-Mei Tan 「我的童年在這無憂無慮開心快樂的滿山遍野跑、玩水、爬山、偷採水果、放牛吃 草,所有最純淨的景色、人情味教育出最純淨的靈魂,我們都是來自流東的小孩, 我們擁有最熱情的心,我❤我的家。」-譚妙妙 「我是水流東的小孩,成長回憶是如此快樂。」- Kelly chuang 「頭份水流東也是我生長的地方。能在此看到熱心網友把流東里介紹的無比詳細, 看到了真是一股溫暖湧上心頭,好窩心。」-鐘瑞菊 「我愛水流東,純樸的地方讓我們的童年過得快樂」-譚瑞瑞 「感謝你把流東社區介紹的這麼好!流東有那麼多人熱心付出成就流東社區!流東 我家」-譚鈺蔓


虛實整合交融的關鍵﹣朋友圈的擴大 在活動結束後,即時分享文章是掌握粉絲人數增長的關鍵,且能獲得參與 者最熱騰騰的回饋,以利往後活動承辦能更精進;另外活動的舉行才是推 廣”苗栗讓更多人看見”最直接推手,除了以活動為由讓外地人有機會來 到苗栗外,也能讓在地民眾發現以前所不知道或是有別以往的苗栗印象, 並且於會後和參與者交換臉書,也是另一個再擴增專頁社交圈範圍的好辦 法。


「交換,愛」分享會活動文章 「不打算洗掉手上的「愛」了!好漂亮好喜歡 」-詩涵許 「真的很遺憾!!」-江佳欣 「黃蓉最棒了! 今天活動好成功! 」-Sonia 「真的很棒:D沒來的一定會後悔 」- Peter 「謝謝今天的分享,也讓我知道原來我家附近有個這麼美的地方」

地人)

-郭宇廷(與管理者間無共同好友,苗栗在


第二回 轉動蘆竹湳


蘆竹湳之美


老技藝、老記憶




終章 文青俠客行


文青俠客行的首站位於苗栗市,以老家人文咖啡館為中心 頂著青年返鄉的光環,這群年輕團隊如何創造讓眾人為之一亮的鄉青文化? 由北苗栗的蘆竹湳跨足至南苗栗的老家咖啡館,連結了返鄉青年思鄉的心緒 邀請不同背景的青年旅人在看似平凡的苗栗巷弄間探索、發現美麗!


用徒步旅行認識苗栗街道歷史與古蹟,並拜訪青年老屋重建與客家美食, 由在地文創青年引領,帶領旅人從個人創作者觀點重新認識苗栗市、 詮釋苗栗市,共同想像與定調臺灣未來慢活城市新視角與新體驗。


以最在地的生活方式,讓旅人親自體驗市集日常採買、 市民的夜間慢跑生活型態、享用傳統客家米食, 用最親民的方法拉近旅人與苗栗文化間的距離。


旅程結束後,透過旅人分享與討論建議, 延伸探討對於臺灣慢活文化的培養, 並延續推廣苗栗市的旅行文化, 讓更多在地或外地旅人認識苗栗這塊土地。


文青俠客行的第二站位於頭份鎮,以蘆竹湳社區為中心 與頭份工業區四十年的恩怨以至於共生,蘆竹湳發展出獨特的懷舊文化 執著於老行業、老工藝,卻以新方法來呈現 兩代傳承的青年返鄉激盪出和諧一致的社區復興之路!




文青俠客行在苗栗的意義


更多青年之間的故事展開…


初步成果  文化面:重新回到以「人」為起點的在地探索,以

「文青」為名,連結青年與在地文化的關係,放手讓 青年探索、匯集、創造可能的新的城鄉共生關係。  科技面:以「文青」為導向的社交網路經營,塑造出 具在地文化詮釋力的權威感與信任感,讓影響力擴散, 不限於一地。  青年創業面:計畫的初衷即在於營造青年返鄉創業的 良好環境,目前計畫中的青年團隊已有更進一步的合 作,並申請文化部等相關創業計畫。


苗栗 歡迎您!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