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文宗期刊2015

Page 1


編者的話 我幻想表述具有消除——至少部份——歧異的能力;我又冀望接駁兩岸、作為中介的文字能夠囊 括萬象、使意義的界限得以清晰展露,從而——等等,當我說:「我正在表述我的想法」這是怎 麼一會事?—— 且慢,要再度剎停。現在好像有兩把聲音出現,制止我繼續提問。它嘲笑我是一個在沙灘點算沙 粒,或者在用手指修補蜘蛛網的小孩。 「拋下你的紙和筆,走出來戰鬥!」戰士向我說。我跟隨戰士,踏上征途。掌內塞著一把由筆連 扣而成的劍,肩負由書紙堆疊的盾;我們奮勇殺敵;血染黃沙千里,汗灑紅霞萬丈。 我躺在營火旁,草坪上,仰望漫天星河。戰士已經呼呼大睡;我久未能眠,傾聽火堆乾脆的霹靂 啪嘞。同時我發現,一列蟻群爬到我的手臂上。細心一看,它們竟然運送著我剛斬殺下來的血和 肉!蟻群由傷口鑽進我體內,我感到一陣蘇軟,然後靜靜等待。 「我向你保證,你退後一步、再退後一步、就會發現那永垂不朽的支點支撐自己、發現你曾經以 為你已經找到的形狀和規則只不過是被結構而成的幻象。」螞蟻一邊鑽,一邊告訴我。我退後一 步,望向後面,再退後一步,望向後面,沒有螞蟻承諾的那種東西。螞蟻在說謊。在我努力後退 的同時,螞蟻已經完全填滿我。我終於發現,螞蟻的承諾原來是自我說服的過程,伺機不斷替如 盲目滾輪般的死亡本能添加助燃劑—— 「請你立即停止說這種模稜兩可裝瘋賣傻的垃圾廢話。」 好吧,那我們就繼續慢慢修補蜘蛛網。 「——作為思想,與作為存有,是同一件事情。」巴門尼德——《殘篇三》 「一個哲學問題具有這樣的形式:『我找不到路了。』」維根斯坦——《哲學研究 §123》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為之學矣。」 《論語學而》

二零一五年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第七期期刊《PODIUM》出版資料 /出版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第十一屆系

/作者

Seth

會「博文宗學」

Tammy

/地址

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梁銶琚樓 223 室

Vanessa

/電郵

curesoc2015@gmail.com

大金

/主編

Seth

Molamola

/副編

Tammy Andy Vanessa Amanda

/設計排版 Ellie

渡辺麻友 Atir

/贊助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馬子儒

/承印

印館 Print Shop

秉燭

/鳴謝

陳澤蕾博士

傅子言

張歷君教授

筆安

李依肋

艾莉

林彥朗

田糸

2


/對話閣 04/ 黑白灰——訪問張歷君教授 09/ 我們都是大猩猩:從進化到宗教——與依肋的閒聊及 隨想 12/ 在性別身份之間——訪問陳澤蕾博士

/論文閣 16/ 聖經解讀同性戀議題之 反與正 21/ 從林憶蓮的商業音樂創 作淺析本港音樂產業與文 化工業之異同 24/ 是愛國消費還是「迷」 消 費? 論 AKB48 在 日 本 的 成功原因 30/ 麥兜 32/ 雨傘運動中警民衝突與 香港教育制度

/自由閣 35/ 胭脂 36/ 蒙古之旅 38/ 享受歡愉 沉澱憂傷 40/ 禮堂 42/ 在 堅 硬 的 牆 面 前, 我 站 在雞蛋那一邊 45/ 菲林 46/ 最 簡 單 的 玩 樂。 分 界。 時光隧道。此刻華富。

*為方便整理及排版,本期刊內一切文章的內文資料引用將被消除,惟對文章的補充註腳 則將全數保留;所有引用資料將列入文末「參考材料」一欄。 本期刊內一切作品均只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系會立場。

3


受訪者:張歷君教授(下稱:張) 訪問者:Tammy(下稱:T)、馬子 儒(下稱:馬)

張:不如你們先說明為何今年會以「逆 流」作為主題? T:期刊與文宗節負責人想出來的, 就我個人而言,「逆流」是抵抗及打 破一些規範的潮流。 張:那即是對應我們學系?我們的定 位等等?如果以「逆流」連接我們文 研的背景,藝術確是一個好的討論方 向;另一方面,就是英國文化研究的 成立。因為六、七十年代英國文化研 究成立時,冷戰尚未結束,世界仍處 於二元對立的局勢。一即左,一即右; 一即歐美,一即蘇俄。當時文化研究 的成立是相當反主流的,因為它既不 是親蘇俄,但自身亦認為是西歐地區 內的左翼。所以我認為他們是一個很 厲害的「逆流」。在這個大背景下, 文化研究一開始就認為,「二元對立」 是要打破的。現在看似簡單,但當時 4

是十分困難的。我曾思考,「二元對 立」是否已經過時?當整個局勢趨於 混亂時,才發現打破「二元對立」其 實十分重要,因為我們在某些緊迫的 情況下,很可能忘記「二元對立」會 令我們盲目地回應時事。英國文化研 究就是在這政治二元下的一種「逆 流」。 第二樣東西,就是藝術理論、文學理 論。整個大傳統有三個脈絡:第一個 是英國文化研究;第二個是德國的法 蘭克福學派;第三個是由俄國發展到 法國的形式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 主義。其中最接近前衛藝術的就是後 者。他們年紀與你們相若,都是本科 生,但十分「串串貢」,不滿於教授、 老師對文學藝術的看法。所以他們提 出,伴隨這種潮流藝術的就是形式主 義。形式主義這個名是被當權者 Tag 的。他們有點像我們的 Queer。他們 提出新的角度去理解什麼是文學藝 術,打破了前人的想法。前人認為作


者的想法很重要。作者是天材,神秘 地創造了作品。他們認為我們可以用 一些「科學方法」,或,認為可以用 「講得清楚、明白」的機制,去說文 學藝術為何得以產生,及文學藝術為 什麼有它們的影響。這些想法影響文 化研究十分深。我們不再理解文學藝 術是一些純粹的天材創作。一天材, 就精英,就有 Low culture 和上流精 英之劃分。他們指出是有機制,而不 是這種天材劃分。而一個很重要的機 制就是陌生化,透過陌生化,文學藝 術可以帶出我們對世界的另外感致。 所 以, 文 化 研 究 不 說 Creation, 講 Production。我們說文化產品,生產。 要說 Concept 出現,又是一批「玩野 的細路」搞出來,他們的理論好像很 厲害那樣,要去批評教授等等。其實 最初為什麼提出呢?他們一批是讀語 言學文學,另一批就是藝術學院,搞 創作的人。他們認為他們寫的詩,不 再應該只出現在詩集、文學圈子,而 是透過廣播讀給人聽,所以他們的詩 的音節音調是十分奇特的。他們非常 Open to 新的科技、社會環境,嘗試 結合自身的創作與新媒體環境。在傳 統藝術學院他們是「逆流」,但他們 同時回應社會變化,並提出新的文學 藝術實踐。雖然這些實踐本身是很幼 稚的,但正因如此,他們使其他本科 生想到一些不同的文學藝術概念。這 些概念就像種子,慢慢成長,在法國 開花結果,以至影響整個二十世紀的 文學理論、文化理論。「逆流」一開

始可能只是小朋友的玩意,但慢慢變 成一樣東西。但「玩」是要付出很多 的,一來他們不被學院接受,二來在 1917 年後他們慢慢進入(西方)主 流,但到 20 年代未就慘了,他們全 被蘇共視為西方派,要清除。 所以我們文研讀的理論,都是在大背 景下十分反潮流的。但留意反潮流不 是反對派正如我剛說的英國文化研 究,他們既非左,又非右,其實是想 找一個認真了解社會的思潮。如果我 們只視這些為「反」,其實是不能緊 握逆流的。因為逆流就是想跳出「非 黑即白」的二元對立思維。更深入去 了解文化社會藝術的複雜機制。我認 為逆流其實是種與批判等同的態度。 批判不是反對,而是更深入地,用福 柯的說法是,去反思你發言及你整個 存在的條件是怎樣。批判就是深入反 省。 T:你剛說你覺得文化研究就是為了 要打破二元對立,但其實你認為是否 真的可以完全地打破呢? 張:我認為無可能完全打破,但我們 可以不斷提醒自己,不應掉進這陷 阱。問題就是,二元對立是從語言運 作的模式下產生。區分是為了方便說 話、思考。但方便不等於現實本身, 只是使我們在一定 Context 下,更容 易 思 考。 但「 更 容 易 」, 很 易 Trap 了大家。如果習慣了二元區分的方 便,便會忽略很多區分以外的東西。 搞文化文學批判,就是為了 Remind 5


大家世界是在區分以外更複雜的。這 是一個提醒。所以如果二元對立可以 輕易完全揚棄,就不需要有文化研究 存在。兩者都不會完全消滅,而是不 斷並行存在。社會最大的問題是習慣 了一種快捷與方便的模式,覺得另一 種緩慢、靜思的模式無任何功利效 益。但這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愈快愈 易出錯。事實上整個媒體就是朝這方 向發展。所以我們就需考慮,當我們 生活都傾向便利時,其實民主是否可 能?一個簡單的問題,在一個極端快 速的狀態下,可否做出一個成熟的決 定?民主是基於你能夠做出一個成熟 理性的判斷。所以其實我們是否要有 減速的時候?「逆流」在這背景下, 就是停頓,靜思。所以「逆流」拉出 來講是可以有很多層面,可以從不同 角度反思的。 如你們剛說的,行為藝術、公共藝術 都是同一件事。有些行為藝術本身, 例如 Graffiti 是在佈滿規矩下的公共 空間內提出一種不同的實踐,從而引 發我們反思到底什麼是公共空間。因 為我們從小到大都被告知要於公共空

6

間守規則、保持清潔等等。不劃一的 空間是否更有人性?所以一些公民社 會是容許 Graffiti 存在的,因為社會 成熟到一種地步是一些犯規行為可能 會使人反思社會設置的規範。我希望 我們的社會都可以審視犯規行為。行 為藝術本身也有這個意味。在一個大 家都必須守規則的情況下,忽然有人 做一些奇怪行為,其實就是打破一些 日常習以為常的機械化模式。 T:以前,甚至可能現在,Art 會被某 一些 Authority 用作 Promotion。當那 種 Art 與現在所謂 Popular art 比較, 你認為那一種會比較 Promote 到他們 背後的意思? 張:我們說的文學理論就是想要說 明,當你真真正正認真細閱文本的 時候,你會發現詮釋的層次是有很 多 種 的。 所 以 所 謂 意 義, 可 能 只 是 作品的詮釋十份之一的層面。所謂 「有效傳遞」從來都不是文學藝術考 慮的。文學藝術是希望找到另一種 深 層 的 溝 通, 不 是 指 令 式 的 溝 通: A 到 B。文學藝術所理解的交流是, 透過文本,把感受多層次地散發。這


才 是 Communication。 把 人 連 繫 在 一 起,當中有很多無形的、不能用日常 語言傳達的情感。這樣我們很難說是 Message 的傳達。 所以很多現代文學,甚至古代文學都 一直嘗試通過一些作品將「一些無法 明言的感覺/意義」傳下來。所以你 剛說的有效並不是文學藝術要做的東 西,否則就會與功利領域沒有分別。 我們需要文學藝術,去發現除資本、 行政的功利領域外,有其他的領域是 值得保留的。例如我剛說的無形的情 感交換領域,可能沒有功利的利益, 但可能這正才是我們人得以連結的可 能性的條例。所以行政、指令傳遞愈 是精密的地方,人愈是感到疏離。愈 功利就愈不會 Count 無形的情感,最 後才發現情感已經失去。文學藝術就 是要求大家重視這領域。 所以我認為在這層面上,與你剛說政 治 的 是 不 同 的。Propaganda 說 的 是 社會運動,甚至戰爭。當你有戰爭、 有政治運動,講求的永遠是速度和效 率,而不是我們剛說的無形的情感。 當然也不是這樣一刀切的。有些藝術

作品講求效率之餘,同時利用情感領 域去 Move 人,但無論如何他們會先 講速度及效率。 T: 如 Art 是 比 較 情 感 上 的, Propaganda 是比較講求速度效率的, 那後者算不算一種 Art ? 張:Propaganda Art 對 我 來 說 是 在 一個很 Ambiguous 的狀態。因為其實 他一方面是,如果你 Move 不到人的 Emotion,就是失敗的,所以它一定 關係於人 Emotion 的那部份。但另一 方面,它會把 Emotion 的部份,Tune 入它本身有的速度效率內。文化研究 就是要反法西斯。不明白的人就說, 法西斯過了很久,還批來幹麼?但講 的法西斯其實是這種操作:把本來人 是在一種意願互動的關係,Tune 入戰 爭,Tune 入 不 同 群 體 間 的 衝 突, 及 由上而下的統治。例如二戰時法西斯 的操作。當時貧富已經極端懸殊、水 深火熱的狀況,按理應該提出一種較 平等、均等的社會模式,為什麼會被 Tune 成國家主義呢?就是透過法西斯 操縱,透過反資產階級、反議會。我 們現在看到,如果議會不改變它既有

7


彊化的機制,是沒有任何改變的。所 以當時很多群眾是不滿的,覺得需在 議會外做些事。但當一出了議會外, 好的傾向與壞的傾向同時成為可能。 出了議會外,就等於街頭示威。街頭 示威因為速度、效率的關係,很容易 Tune 入單一意志。當有單一意志, 就有領袖崇拜。這就是二戰。那如何 解決民眾的需求,就是 Tune 入對外 戰爭。當時他們用很多藝術作為宣 傳,例如 Nazi 用很多表現德意志的藝 術。何解?因為他們一戰輸了。所以 力量表現可以重建他們的主體。另一 方面,有人說,希特勒說話的時候, 並沒有表現自己是強勢,而是表現自 己被壓迫。透過壓迫就能 Draw 到德 國人民那種戰敗的情感,Tune 進一 種領袖崇拜。演講就是一種 Art,希 特勒聰明在於懂得用當時新出現的新 聞媒體去做 Image。同時用一些大型 雕像,去打造德國人民的意志。 所以文化研究批判的重要性不只是在 政治的層面,而是日常生活的層面。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要做的東西不是

8

去向政府做什麼。而是教育的工作。 沒有成熟的人民,政府形同虛設。所 以首先要做的是教育。因此媒體批判 很重要,如果我們沒有成熟的媒體閱 讀,便會很容易被 trap。法西斯的出 現都是因為媒體的錯誤應用。當時他 們面對的新媒體是電影攝影,我們面 對的是互聯網模式出現後,一波又一 波新的溝通工具。面對它們,我們應 該要有一種比較成熟的目光去批判, Handle 他 們。 否 則 就 會 反 過 來 被 掌 握。就是如此! 馬:這樣會否失控?例如我殺人也可 以。 張:要留意我們做這些不是要去凌駕 法律或道德,而是做了後,有道德法 律的後果需要承擔,而你做的原因是 希望使人反思這些法律或道德是否合 理。所以不是做什麼也可以,而是你 要想清楚後果,然後用文學藝術的方 法去帶給群眾反思。成熟的觀眾就會 因文學藝術而有所反思,開放地容許 它們存在。


參 與 者: 李 依 肋( 下 稱: 李 )、 馬 子 儒( 下 稱: 馬 )、Bosco、Seth 記錄者:Seth 楔子:數月前,閒談之際,發現大師兄依肋跟我讀了同一本書(見下);藉此機緣, 打算以此書為基礎,做一個對談。數月後,假宿舍助理工作、據守陳震夏宿舍之便, 我們完成是次對談。Bosco 及子儒當晚同守助理一職,即興加入,倍添熱鬧。當 晚四人暢所欲言,痛快萬分,後輯錄精華如下,是為序。 書:Boyer, P. (2001). Religion explained: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religious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Seth: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進化人類學,再關聯到宗教,是個有 趣而範圍廣大至無所不包的話題。我們由你這個興趣的起源說起吧,為什麼你 會特別對認知科學、進化人類學感興趣?甚至可能希望以後會投身這些研究工 作。 李:挑起這鋪「癮」的其實是一篇叫做 “Religion, Morality, Evolution” 的文章。 很多時候,我們會從現象的角度去看宗教與道德的關係,而這文章把我帶到另 一個層次。可能是基於一些我們心理的結構;或者簡單一點說,一個簡單物競 天擇的原則,就促成我們今天看到的種種結果。從此就更關心進化人類學及認 知科學的研究。 Seth:認知科學一開始發展時,是否沒有這個「野心」及範圍?只不過是她的 研究成果漸漸積厚,其他學科發現很有用,於是匯聚到,或者應用認知科學? 其實進化人類學、等等分科又指什麼? 9


李:對,其實認知科學本身只是生物學 的一個小小分枝。學科的分科縱使混亂 萬分,我們仍可從她們成科的源由、研 究目的、研究對象的異同,理出她們大 致的面貌。很籠統地說,人類學起家是 研究古代社會。她緊隨西方理性科學的 精神,希望對「作為經驗現象」的人類 社會作出合理的理解。當中,我有興趣 的「進化人類學」,是極受達爾文進化 論影響的一個人類學學派。這學派的基 本設準是,我們要生存、要生育,然後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人類特徵,包括宗教, 都是有利於這設準,使我們得以「不被 淘汰」。至於「認知科學」,就是研究 在我們腦中的不同機制,如情感、反應、 社會功能等等。借助認知科學的資源, 我們再去詮釋道德、宗教等等社會現象。 Seth:說到道德,讓我舉一個認知科學研究的例子。“Religion explained” 提 到人類的道德心靈機制在三、四歲時已經發達。研究員觀察小孩在幼稚園遊 戲、相處後,發現小孩在這個階段已經有「絕對對錯」與「一般世俗秩序」這 兩種意識之分,例如他們會能夠分別「殺人」與「收禮時沒有說謝謝」是有本 質上的差異。而這個機制,根本不能夠說是「學習」得來,而是大腦已經為我 們預設,這些機制就是進化篩選的結果,亦是我們的祖先,甚至我們得以生存 的能力。 李:這是其中一個認知科學應用的例子。所以甚至現時的西方哲學,討論焦點 都不時放在道德心理學上,研究我們如何在種種人類的心理特徵、心理機制 下,找到道德基準(Normative morality)。在這裡,我們甚至可以上溯亞里 士多德的思考。 Bosco:那麼與宗教的關係呢?我比較有興趣你剛提及的情感(Emotion), 它與宗教,或者對人類的生存有什麼功能?至少,在進化人類學的視角下,情 感是怎樣被解釋的? Seth:讓我理清一下問題吧,我們可以用「心靈機制」作為底層概念,認知科 10


學的研究發現人有種種不同的心靈機制,情感就是其中一項,還有其他機制如 樣貌識別等等。在這個意義下,「宗教」並非一機制,而是眾多機制混合作用 的一個產物。我們可以先把「宗教」這概念及「這類概念的思考模式」懸擱起 來。 李:對,“Religion explained” 就是這種可以叫做 By-product 的說法。即是 在進化機制下,我們保存了很多不同心理結構心靈機制,而宗教就是這些機制 的副產物。至於情感,其中與宗教 也有關係,例如其中一個人類普遍 情感「敬畏」(Awe),敬畏這種 情感出現,使人容易屈從於權威、 容易接受指令。 Bosco:何以見得敬畏這情感普遍? 李:都是經驗現象的歸納;敬畏情感其實是靈長類動物共有的特性。例如黑猩 猩,黑猩猩打架輸了的一方會服從勝者,或者不用打架,做數個動作,「兇」 對方,就可以。面對權威的猩猩就會做不同服從的動作,例如「包實自己」等 等。以往的官員看到皇帝也要三跪九叩,「縮埋一舊」吧,都是顯示自己沒有 威脅性。 馬:人與其他靈長類的確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李:對,但「動物有情感」這個看法是十分當代才有的,在西方哲學史上,一 直認為人才是有情感的存在。是誰開創「動物與情感」這先河呢?其實是早 一百年的達爾文。在他的人類學著作 “Descent of Man”,他描述了他的發 現:黑猩猩寶寶被父母「搔」(Tickle)時所展露的面部笑容,與人類寶寶的 笑容是極度相似的。這發現到現在才被重新重視。於是,我們現在才慢慢發現, 綜合出人類的六、七種普遍情感,你們的 FN 書也有列出。當科學家總結出這 些人類(甚至靈長類)普遍情感後,就問,為什麼我們要有這些情感。在這麼 多的文化背景下,都有這樣共同的情感? Seth:在進化論的角度看,當然都是為了生存。例如「笑容」是代表一種友善 關係的展現,從而使人覺得你是可信的,及可合作的伙伴。 馬:那麼,在情感以外,還有什麼機制有利於生存和生育呢? Seth:“Religion explained”有提到一個有趣的機制,甚至可以解釋為什麼 11


我們現在會圍在一起東拉西扯地談笑。那就是人類東西古今文明都出現的 「閒聊」(Gossip)現象。我們人類擁有十分神秘的「自我意識」,除了能 夠抽離當下,投想未來,亦能夠投入他人的思路,即「設想他人在設想」。 例如在討論「八卦野」時,經常有如下情況出現,「我知道馬子儒知道依肋 不知道 Bosco 吃了飯」。人類就是有這種多重代入的能力。而「閒聊」對於 生存是絕對地重要的,因為資訊交流,有利於我們找伴侶、避開災難、防止 被陷害等必要生存要素。“Religion explained” 稱這些資訊做 “Strategic information”。 馬:那為什麼我們不時會在女性面前讚另一個男性?那不就是把那個對象變成 潛在對手? Seth:這就要根據情況而定。我們用同一套進化人類學去思考,假如一個地域 的文化是推薦「大方」、「謙讓」等等的價值,那麼,「稱讚別人」這個行為, 其實是有利提高別人對我們的好感。“Religion explained”一書的作者就提到, 我們的大腦是會不斷「計算」。 李:對,但要千萬小心「為了」這個中文詞語。我們現在用「為了」這個詞, 是在中文語境下說,具有主動性的特徵。但這裡所說,這些科學解釋,其實只 是描述,人類不是「為了」生存有這些特徵,而是因為有這些特徵,我們得以 生存下來。乃一被動形式的表達:It is what it is. 所以我們就不要從這個「為 了」就去論證人就是自私,因為這樣是混淆了科學「進化論」作為一個「生物 學理論」的前設。 12


Seth:但我們經常就會掉進這盲點。即使我尚未有宗教信仰,但有一個感覺就 是,科學的出現,把「宗教」解釋了,就是否定了宗教。 李:對,尤其我們作為人文學科訓練出身的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就希望對它 們作出種種價值判斷,這樣就有走錯路的危險。 Seth:即使如此,我依然認為,如下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 詮釋、面對這些「科學觀點」?

李:作為人文科學生無可避免要問關於價值與意義的問題。而我 認為科學亦有時會鑽進無限後退的困局。例如,我們甚至可以「科 學地解釋為什麼有科學」為什麼科學家要找 Universal law ?這是 基於獵人的本能能力——找 Pattern;獵人要知道秋天在東邊會有 什麼動物,夏天在那邊又有什麼,才能計劃補獵、生存。從找 Pattern 開始,慢慢發展出當代科學這樣精微的文明。 Bosco:問題就是,我們怎樣面對這樣的一種生命觀。科學與宗教 並非需要「對話」這樣簡單,而是有更多東西要處理。我個人很 強烈的感覺就是,人類文明急需要這樣的思考。

延伸閱讀: -Atran, S. (2002). In gods we trust: The evolutionary landscape of relig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yer, P. (2001). Religion explained: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religious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Dennett, D. (2006). Breaking the spell: Religion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New York: Viking. -Keltner, D. (2009). Born to be good: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ful life. New York: W.W. Norton &. -Wilson, D. (2002). Darwin's cathedral: Evolution, religion, and the nature of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oom, P. (2011). Religion, Morality, Evolutio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3, 179-199. doi:10.1146/annurev-psych-120710-100334

13


訪問及紀錄者:Vanessa

我們掘進種種理所當然之概念,「逆流」、「少數」時,便覺陌生。承 蒙 Sam 老師首肯,與小編完成訪問,大談性與小眾。Sam 認為,逆流是 一種想像:與主流有不同的地方,那種不同更是遇到阻力的。 那麼,我們日常提及的「性小眾」就是「少數」與「逆流」嗎? Sam 認為, 如果我們談的是 LGBT,是否「少數」就很難一概而論,因為從來無人做一個 普查。就算是十份一,都是有一群數目的人,尤其那十份一未算 B 和 T,亦不 算 I(Intersex)和 Q(Queer)。小數其實不是一種數量上的弱勢,而是說一 群人在社會上可享有到的資源、福利、法律權利比較少。他們本身是正常的, 但因為性別認同、性取向,使他們享有到的資源少了,這就是不公平。更需要 注意的是,以數量分別、觀察、思考未必那麼準確。 至於「逆流」,我們更加要小心應用。Sam 並不同意非異性愛如 LGBT,或者 其他可能所謂「非恰當」女或者「非恰當」男的性別形象,就必定是逆流。我 們要看處景。例如同志在一間歡迎 LGBT 的酒吧,或者一個平權活動,他反而 不是所謂「逆流」。Sam 提醒,最容易犯的錯就晬大家無論意願本身如何,但 都很自然地忍不住用奇異的眼光看他們。例如,在同志社群中,我們會將這群 朋友,推向邊緣。我們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入面,送上一個奇異的眼神,放在 他們身上,我們反而會成為他們的逆流。逆流,是每行一步都要花很多氣力。 更重要的是,是不是當這個世界很多人說我是 LGBT,那 LGBT 就得到他們的 正統性?非也,Sam 指出我們應尊重每一個人。我們以為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呈 現方式,有些是超越我們想像範圍,我們根本不認識,理解不到的情慾模式, 我們都應該去尊重。我們認識的其實太小了。所以當我們無論是性別認同,或 者情慾取向,或者其他生活態度上面,如果有任何人,他某時某刻,和我們是 14


不同的時候,我們應該讀書一樣,謙虛而不用大驚小怪。 那麼,一些我們直覺認為更極端的例子,如有動物愛,戀物愛傾向的朋友呢? Sam 認為他們大部份都未確立到他們的身份認同,或者情慾身份認同(政治)。 性小眾是可以包括他們的。性小眾主要是正典以外的,是 Norm,Heterosexual matrix 以外的其他形形式式。但我們要小心的是,當「性小眾」這概念包含太 多意思時,這些人就很容易消失在其中。如 Queer 就可說是包羅萬有,但是 這一籃子政策就會把很多顏色弄不見了。所以介定「性小眾」其實是策略性的。 因為行動的緣故,當時人可介定自己為「性小眾」,但完結後,亦可以放下這 個標籤,所以一方面我們是要團結力量,但與此同時都要尊重每一個參與者。 那麼如何面對不同勢力,如宗教力量的衝擊呢?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相關的事 件與衝突。Sam 認為,人類麻煩的地方,就是我們成日想像太多。這世界總有 一類人不喜歡另一類人,我不喜你歡做這東西,那就不喜歡吧。但我們不能忘 記社會公義。而這正正是現社會的不足。例如在中大申請教職員宿舍,要有夫 妻關係的。有一些夫妻,可能都不是我們想像的浪漫愛夫妻,但簽了紙,就可 以享有這些福祉。故此,大家其實從不關心這種女男的分配制度下,這對夫婦 是否十分相愛。而是說,作為一個核心家庭,在這社會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 例如傳宗接代,維護這個社會的穩定。公共房屋,一個一個方格子,入面就是 想像的一男一女有些小孩的情景。但現實告訴我們,就是有很多獨居老人,很 多單身人士申請,又有單親家庭。我們正典地覺得一些人特別幸福,女男分配 關是特別健康,特別幸福,對社會特別好,生產力是特別好,但會使好多未必 是 LGBT 的朋友,但可能婚姻失敗,或者有小孩是單親家庭背景,他們會覺得 自己的家庭很破碎、不完美。Sam 認為,這套所謂最理想的生活模式,會使很 多人因為不能達致這種生活模式,而感到痛苦。 對於「性小眾」的歧視,的確是嚴重的。例如 Sam 提及黃慧貞老師與孫教授在做一個關於反歧視立法可 能性的研究,結果被罵到「七彩」。歧視在香港乃十 分普遍,無論在職場、我覺得最嚴重的是一個眼神, 或者取笑同學。或者要求女生怎樣怎樣。其他如非 異性愛的同學,生活上一個小動作,這些是無以明狀 的。所以,Sam 認為反歧視立法其實只是第一步。然 後希望可以製造一個沒有歧視的環境,使形形式式的 人在一個和平的社會中生活。 15


文會先引用某些學者以聖經反 對同性戀(下稱反同)的論述, 指出其背後的意識形態;再提出多個 運用聖經正面回應同性戀的神學觀, 從而批判上述的論述及意識形態;藉 此呈現對於同性戀議題聖經是如何被 錯誤解讀(反)及正面運用(正)。 反同的聖經解讀及其意識形態 以下,筆者會提出五個常被提出來反 同的聖經解讀,以及其背後的意識形 態。(是違反上帝造物原初心意的; 是上帝及羅得所恨惡的;以色列人的 律法是基督徒要遵守的;是不自然及 羞恥的;親男色等於同性戀) 1. 創 世 記 1 章 27-28 節 及 2 章 24 節被認為顯明了男女結合並生育是上 帝造物的原初心意,而同性結合並不 能在性關係中生育;所以認為同性戀 是違反上帝造物原初心意,亦即是被 上帝否定的行為。此解讀肯定了上帝 原初心意永遠是最好,亦適合於任何 時代及文化。但他們住住忽略上帝心 意會按時代改變而有更新的可能。 16

2. 創世記 19 章 4-8 節中,羅得容許 他的女兒被姦也要不容許他的兩位客 人被所多瑪(男)人群姦,被認為是 因為同性性行為是極大的罪而拒絕; 同時,上帝亦被認為因同性戀的盛行 而要滅這城,從而結論出同性戀及同 性性行為是罪大惡極的行為。此解讀 認為羅得拒絕交出兩位客人是因避免 同性性行為的發生,而當時待客的文 化就未有被考慮為他拒絕的原因;認 為上帝要滅所多瑪是因同性戀的性罪 行盛行,是忽略了當地其他文化罪行 作為滅城原因。 3. 利未記 18 章 22 節及 20 章 13 節 的戒律被認為指出了同性戀是可憎惡 的,是違反律法的,所以同性戀就是 罪。此解讀認為律法是普世性的,是 新舊約的上帝子民都要遵守,而不是 限於某一民族或時代。 4. 羅馬書 1 章 26-27 節被認為(保 羅)證明了同性性行為是不自然及羞 恥,推論同性戀性行為是罪。此解讀 認為不自然及羞恥的界定是普世的, 保羅亦對同性戀有正確的了解,而不


會受保羅身處的文化影響而有所不同 或偏頗。 5. 哥林多前書 6 章 9-10 節及提摩太 前書 1 章 9-10 節指的親男色被認為 是等於同性戀,所以經文指出親男色 的是不義的行為,同性戀也應被拒絕 的。此解讀認為親男色等於同性戀, 並未對當時的文化及保羅對同性戀的 思想作出批判。 如何回應上述的解讀及意識形態 1. 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

典範轉移指出,新的典範轉取代了舊 的典範而不可逆轉的過程,聖經中的 例子有彼得在異象中被命令吃舊約律 法視為不潔的食物,指不潔的食物已 被潔淨而不可再當作不潔;當中表示 上帝的救贖臨及外邦人的典範取代了 上帝的救贖只臨到猶太人的典範。由 此可見,上帝的指引及心意是有更新 的可能,視上帝的心意不能改變反而 限制了上帝的作為。此舉並非否定所 有的聖經教導與律例都不合時宜,而 是嘗試在破除某些意識形態後再反思 聖經的核心教導,而非只堅持於經文 字面意思。 以下會從典範轉移的觀點回應同性戀 是違反上帝造物原初心意的說法。首 先,視一些曾出現在聖經的指引為永 恆的道德命令此思維,本身是不符 合聖經的,因為基督在新約中對有關 性的詮釋有所改變(典範轉移),例 如耶穌在新約時對舊約不可休妻的命

令有放寬的指引,所以出現在聖經的 性與婚姻關係的指引未必是永恆不變 的。同理,就算一男一女是婚姻家庭 基礎單位這個指引是上帝造物原初心 意,並不代表是上帝永恆的心意,亦 即是現在上帝對同性戀及同性婚姻的 態度,不必然如最原初的心意一樣, 反而可能是有較開放的心意。例如當 保羅認為為信仰的原故獨身是好的, 那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及生養眾 多的教導也未必適合當時所有信徒; 由此推演,那對同性戀及同性婚姻否 定的態度,未必適合現時所有信徒。 可見,以創世紀一男一女結合的解 讀,推論出同性戀在現今社會是違反 上帝的心意,是忽略了典範轉移的可 能。 2. 文化處境(Cultural Context)

詮釋聖經時亦不可忽略當時當地的文 化處境,因文化處境必然會影響聖經 敘事的倫理觀及行為;在此理解下, 不同文化下的法律或道德規條未必有 價值高低對錯之分,而是由某一文化 的意識形態或習慣所塑造的;所以, 聖經的敘事亦不必然可應用到所有的 文化處境,而詮釋聖經的倫理觀亦不 可抽離當時的文化。 先回應同性戀是上帝及羅得所恨惡此 觀點。首先,羅得寧願將女兒送出也 不願將客人送出未必因羅得寧願異性 性行為發生也不願同性性行為發生, 而是因為古代近東待客文化的必要 性;因為當時待客文化是要確保客人 17


的飲食、住宿及安全,所以羅得寧願 交出女兒也不交出客人是受到當時待 客文化確保客人安全的思維所影響, 與他恨不恨同性性行為是無關的。可 見,羅得的思維與行為是獨特於其文 化處境的。以現代的文化讀入而非從 敘事的處境讀出就會造成上述對敘事 的錯誤解讀。另外,亦有人從同一敘 事指出上帝要滅所多瑪是針對其同性 戀的盛行這罪大惡極的文化。但此解 讀忽略了所多瑪其他的性文化(例如 是濫交及人獸交等)及上帝不喜悅 的文化(以西結書指出的大享安逸及 不扶助困苦等),視同性戀或同性性 行為是當時被滅城的主因,此舉忽略 了所多瑪其他更基礎的結構性罪惡 (structural sin)。 至於利未記記載禁止男性同性性行 為,這戒律亦成為猶太教後來禁止同 性性行為的基礎。但舊約的潔淨條例 很多都是獨特於其文化處境而不與道 德有關(例如飲食的條例),所以視 所有上帝子民(包括新約的基督徒) 都要遵守是忽視文化相對的處境,即 視此禁止男性同性性行為或同性性行 為的條例不必然適合於現今的文化處 境,因這條例可能只獨特於猶太人的 文化而與道德無關;例如可能只是為 要當時子民生養眾多,但生養眾多對 於現今基督宗教沒有道德的絕對性。 而保羅在羅馬書指出同性性行為是不 自然及羞恥的,也與其身處的文化有 關。因為與性有關的在當時文化都有 18

被視為羞恥的(例如月經在聖經中 都是羞恥的,但這行為不會被視為罪 惡),所以羞恥的行為不等同罪惡或 犯罪的行為。另外,保羅所講的自然 的意思,都受當時的文化所影響;當 時的不自然可以指到潔淨與不潔淨或 本族與外族結合造成的不自然,而不 涉及非異性性行為時生理上的不自 然;而羅馬書另一處(11 章 24 節) 同樣用到不自然(paraphusin)一字, 卻是用來形容上帝接枝的比喻(比喻 外邦人能夠被接到以色列人並同受恩 典),所以不自然不等同罪惡,更可 能是上帝的恩典。可見,保羅對不自 然及羞恥的理解是受著當時文化所塑 造,而這理解未必與現今社會文化的 理解一致;當現今文化以這種對不自 然及羞恥不涉及罪性的理解進行反思 及批判時,保羅的推論亦同時受到批 判而被視為不適用於現今文化,甚至 可能被批判為違反上帝接納及恩典的 思維。因此,以同性性行為是不自然 及羞恥的說法反對同性戀或同性性行 為,是缺乏對當時文化及保羅的思維 作出批判。 最後,讓筆者回應親男色等於同性戀 的觀點。有學者指出當時的文化,男 同性性行為是出於滿足自己性慾的男 人,當中多是操縱別人性生活的男 人,所以保羅指摘的可能是剝削的 (同性 / 異性或經濟)關係,並不適 用於真誠平等的同性戀關係。 解讀聖經時除了要考慮當時文化處


境,也要對聖經教導背後的文化處境 或意識形態作出批判(如上一段所作 的),而非在其意識形態下作出解讀 及為其辯護。因聖經是帶來活潑性及 生命性的,解讀時不應只視聖經為是 與非(支持或反對同性戀)的道德指 引。因此,以同性戀的經驗及敘事介 入聖經詮釋及批判是需要的,而不是 單單從聖經中找出對同性戀的立場, 因為這只是某一種聖經的立場或眾多 立場之中的聖經立場,是缺乏不同領 域的對話及批判。

處境下不適用,並可以受到合理的批 判而合理地違規,就如上一部分對聖 經解讀的批判。亦因此,同性戀雖然 在某聖經立場是被反對,但如果這立 場是與上帝對他們個人直接的吩咐有 衝突,例如是同志牧師被上帝吩咐要 坦承自己的性取向而出櫃並繼續以此 身份蒙受恩典及牧養信徒,其實也是 在遵行聖經要信徒遵行上帝命令的教 導。

如何運用聖經回應同性戀

聖經亦有如道德的提醒,不是有關道 德的新資料,而是藉聖經在聖靈提醒 下改變我們的動機,並完成我們的本 性。 在 這 理 解 下, 聖 經 給 同 性 戀 的 提醒可能是要他們坦承並正面面對自 己的性取向,且不忌諱地以這身份去 完滿其本性,例如是不再以不純正的 動機在教會內掩飾自己是同性戀者、 在同性婚姻中忠貞於對方等等。並要 透過聖經,去提醒更多的基督徒及非 基督徒去活出道德及靈性的同性戀生 活。

下文會以不同的聖經觀去回應同性 戀。以下對聖經觀點的神學前設反映 了其對聖經與倫理關係的不同看法, 各神學觀點及前設有利有弊,可以互 相補足。 下文參考了龔立人博士在《同性戀的 十字架:倫理學者的對話與交鋒》一 書中提出的五個如何理解聖經在基督 徒倫理生活的觀點,作本文參考,以 指出如何透過聖經正面回應同性戀議 題。 1. 上 帝 的 命 令(Command of God)

上帝的命令有如駕車人士要遵守的交 通規則,但這些規則不是教駕車人士 如何駕車;所以他們仍需要按當下處 境,並留意上帝對他們個人直接的吩 咐來決定如何駕車,甚至合情理地違 規。所以當上帝的命令是對個人獨特 的吩咐,聖經的指引可以被視為於某

2. 道 德 的 Reminder)

3. 帶 來 解 liberation)

醒(Moral

放(Call to

聖經是要帶來解放,即是為弱小者發 聲,使他們脫離欺壓,並要求那些忠 於聖經者都效法此舉。而同性戀者在 社會中往往是邊緣及弱小的一群,而 聖經及基督在此觀點下是會永遠站在 弱小的一方,無論弱小者是對或錯, 都如聖經記載耶穌一直都是站在當時 社會邊緣的罪人那一邊一樣,為的 19


是要解放他們被壓迫的心靈等等。所 以,聖經是要為同性戀這群小眾帶來 解放,而不是以聖經將他們定罪及再 壓迫。 4. 對上帝啟示的回應(Response to revelation)

對上主啟示的回應即是以聖經肯定上 帝在舊約、新約以及當下都向我們講 話,並藉聖經了解及辨識上帝如何在 當 下 啟 示 我 們, 呼 召 我 們 行 動。 這 也表示上帝會以這不同的方式(包括 以上的三種模式)向我們(包括同性 戀者及其親友等等)講說話,並要同 性戀者以行動來回應上帝的啟示及同 在,例如是以上述的行動例子回應; 以致聖經成為超越時空及有生命力的 聖言,而不是被限制的道德手冊。 5. 成 為 門 discipleship)

徒(Call to

聖經是教導人成為門徒,即是具體呈 現耶穌獨特的生活方式形態,而且品 格是比行動優先的,從而讓基督敘事 塑造門徒的生活,成為一個真正的基 督徒。所以這裡不是回答同性戀是否 合符聖經教導,而是回應同性戀者如 何按聖經中基督的品格去生活,以自 己獨特的生活方式過活,從而作一個 好的門徒。所以,聖經的角色是教導 同性戀者如何以這獨特的身份活出基 督徒的品格,而不是判斷同性戀是對 還是錯。

20

結語 總而言之,再以聖經對同性戀議題作 對錯二分的討論是沒有結論及價值 的,反而討論如何以聖經祝福與豐富 同性戀者的信仰生活更能讓上帝透過 聖經賜福同性戀信徒(就如第四章所 討論的),此舉亦比聖經規條化的解 讀更符合聖經的基礎原則。 討論過同性戀課題在聖經的負面與正 面運用後,盼望讀者能嘗試透過上述 框架或思維分析其他聖經被誤用的課 題,從而以更立體的視野批判聖經被 誤用的論述並尋索更符合聖經基礎原 則的出路,令聖經與信徒的互相對話 及批判更有活潑性及生命性。 參考材料 -Ellens, J. Harold. Sex in the Bible, a new consideration. Westport, Conn.: Praeger Publishers, 2006. -Nineham, Dennis. The use and abuse of the Bible: a study of the Bible in an age of rapid cultural change. Macmillan: London, 1976. -Stone, Ken. Practicing Safer Texts: food, sex and Bible in queer perspective. London; New York: T & T Clark International, 2005. -Thatcher, Adrian. The Savage Text : the use and abuse of the bible. Chichester, U.K.;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08. - 海斯著;白陳毓華譯。《基督教新約倫理學: 活出群體、十架與新造的倫理意境》新北市: 校園書房出版社,2011。 - 孫寶玲。《新約倫理》。香港:香港浸信會 神學院,2009。 - 龔立人。《是與非以外:基督教倫理想像》。 香港:基道出版社,2010。 - 龔立人;羅秉祥。《同性戀的十字架:倫理 學者的對話與交鋒》。香港:印象文字;香港 基督徒學會。


一、

引言

林憶蓮自九十年代起獲封華語音樂天后,唱片 銷量十分驚人,影響力遍佈大中華地區及日本, 可謂本港流行音樂的一大旗幟。本文將會以林 憶蓮為對象,從生產及消費層面淺析本港流行 音樂產業與文化工業之異同。 二、

淺論文化工業的生產特徵

阿多諾在《論流行音樂》指出標準化和偽個性 化是文化工業商業化下的必然產物:標準化是 模仿成功作品的商業手法,亦嘗試為聽眾訂下 喜好框架——使大眾能夠接受結構相似的文化 產品,並建構所謂的符號消費系統;偽個性化 指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個性化慾望,使各種文化 產品均被製成有差異及個性。 三、

林憶蓮音樂的標準化生產

林憶蓮是一個受商業因素約束的歌手,各項生 產因素受合約限制 。在商業因素主導下,林憶 蓮的音樂生產或建構形象等方面上均可發現文 化工業的生產特徵。 首先,標準化。誠如阿多諾指出,流行音樂的 生產方式必然地是趨向標準化,其目的是透過 模仿成功作品以保証銷量。林憶蓮在商業上取 得成功可謂始於《都市觸覺》三部曲,專輯描 述女性在都市的愛恨與生活,例如:都市觸覺 Part I 中的〈一分鐘都市 ‧ 一分鐘戀愛〉演繹 了都市生活的急促節奏、以女性身份訴說都市 生活的虛無和身不由己;都市觸覺 Part II 中的 〈依然〉和〈逃離鋼筋森林〉便以自然的事物 來回應城市壓迫,寄語女性重拾久違的感性、 反思女性在都市的生活及愛情。九十年代的《都 市觸覺》三部曲均達雙白金銷量,重覆建構且 成功的都市女性形象影響往後創作。商業成功 21


除了源於成功地奠定都市女性的形 象,選取選當的合作團隊亦有關係。 上文提及的三首歌曲均源自林振強的 手筆,即使在《都市觸覺》以後林振 強亦主導了林憶蓮的音樂創作。林振 強擅於塑造女性形象是林憶蓮商業上 成功的要素。林憶蓮的形象可謂與都 市女性息息相關,重複以相近的題材 和配套進行創作和阿多諾的標準化生 產相似。 然後,個性化。阿多諾認為了迎合消 費者的個性化慾望,因此各種文化產 品均被製成有差異及個性。正如上文 所述,林憶蓮的形象是都市女性形 象,除了依賴林振強的曲詞來塑造形 象,在形象和舞蹈設計上等各方面均 經過計算用以建構林憶蓮的獨特個 性。出道初期的林憶蓮偏向模仿日本 流行偶象,林憶蓮的形象於《灰色》 時在形象指導許願的影響下開始出現 改變,擺脫幼稚走向時尚和成熟的方 向,奠定了林憶蓮的都市女性形象 ;林憶蓮又經常以花比喻自己。林憶 蓮曾於《情傾黃埔江》談論過:「雖 然可以勇敢面對環境的衝擊、風雨的 吹打,但始終需要人的關心憐惜,因 為她畢竟是一朵花。」野花的象徵意 義指向現代女性既希望追求獨立又渴 望受到保護的複雜心態,可謂林憶蓮 將《都市觸覺》中的都市女性形象延 續及符號化,得以迎合背景相似的香 港女性聽眾口味。 無可否認,林憶蓮的音樂創作滿佈標 22

準化和個性化的生產特徵。透過標準 化和個性化的效用及互相影響下,林 憶蓮的明星形象得以慢慢地鞏固,滿 足女性消費者的個性化慾望,達致商 業上的成功。 四、 文本消費與不同群體 雖然林憶蓮的音樂創作滿佈文化工業 的生產特徵,但從消費者和生產者的 關係中可見,閱聽人並非單向消費文 化商品。 首先,女性歌迷反應的差異。陳嘉玲、 陳倩君指出歌曲可以幫助經營感情, 但由於不同閱聽人有不同的情感經驗 及生活實踐,因此流行曲並不能統一 聽眾的取向、態度。文本的意義由閱 聽人在文本中的自我認識所建構,而 閱聽人在日閱讀時會產生自我投射。 上文已提及過林憶蓮是都市女性的象 徵,不少女性歌迷均視林憶蓮為自我 投射的對象,但不同年齡層的歌迷對 同一專輯亦有不同的看法。單以《野 花》專輯為例,一個小型訪談中可發 現三十歲以上的女性歌迷認為「野 花」象徵傳統女性價值觀及都市女性 之間的矛盾、引伸至女性既希望追求 獨立又渴望受到保護的複雜心態,她 們亦將自己定形為「野花」;相反, 生長於經已突破傳統女性價值觀年代 的年輕歌迷卻沒有矛盾的感覺,單視 「野花」為宣傳符號。縱然林憶蓮的 形象及曲種均針對女性,但基於不同 消費者的自我投射和解讀,針對群體 內的個體亦有不同意識及自我認同,


有別於阿多諾認為標準化生產給予消 費者統一和虛假意識。 然後,男同性戀者的涉入。雖然林憶 蓮的形象充滿女性特質,但商業計算 以外 的男同性戀者亦成為深受林憶 蓮陰柔特質吸引的獨特一群。林憶蓮 成為同志圈的消費對象有以下原因: 林憶蓮的歌曲及唱腔旨在描述女性情 感和欲望的流動、而非描述男女的性 別角力,同志借用具陰柔特質的曲詞 來發洩自己的情感。由於男同性戀者 視林憶蓮的歌曲為情感依附,他/她 們開始抽空歌曲中的女性特質並建構 憶蓮與同志的關係。〈赤裸的秘密〉 本是描述女性逃避情傷但又渴望愛情 的矛盾心情,但男同志將赤裸的秘密 解讀為指同志間的溝通模式。男同性 戀者崇拜林憶蓮的例子說明了生產者 不能掌握消費者的種類及如何解讀文 本,解讀文本取決於消費者如何使用 文本空白及符號來迎合自身需求及營 造自己的個性。 縱然創作團體將林憶蓮的音樂指向女 性聽眾,但始終不能完全掌握聽眾的 反應及種類。從同志及女性歌迷的反 應落差中可見,創作團體不能統一聽 眾反應,從此可推斷出——流行曲不 能以統一聽眾反應的方式來灌輸意識 (偽個性化)。 五、 結論 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法蘭克福學派 著重於文化工業的生產關係,忽略了

個體對流行文化的影響。事實上,流 行音樂不單只有工具價值,亦有觀賞 價值。單依賴籠統的法蘭克福學派來 批判流行音樂產業,武斷地全盤否定 流行文化。誠如也斯提及過「不管是 班哲明對複製科技帶來進步的樂觀, 或是亞當諾對現代主義藝術難以被消 費的寄望,或法蘭克福學派對文化工 業 的 整 體 批 評, 移 用 到 香 港 的 脈 胳 來,恐怕都未能完全通用。」在商業 因素限制下,本港流行音樂產業出現 標準化和個性化等工業化生產是無可 厚非,但工業化生產只不過是先進的 生 產 技 術, 生 產 者 不 能 依 此 完 全 操 縱消費者,有別於文化工業的悲觀論 調。流行音樂反而具有將不同、主流 以外的價值傳揚至大眾,引導大眾批 參考材料 判、反思生活及建立主體性的可能。 -Adorno, T, On Popular Music,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 1941, IX,pp.17-48.

- 邵志明 : 〈新酷兒論 : 憶蓮美學與黑人音樂〉, 《 字 花 》 第 14 期(2008 年 6 至 7 月),頁 97-104

- 也斯:〈在雅俗之間思 -Cornel Sandvoss 著, 王 映 涵 考 香 港 的 文 化 身 份 〉, 譯:《迷與消費》(台灣: 《香港文化十論》(中國: 韋 伯 文 化 國 際 出 版 有 限 公 浙 江 大 學 出 版 社,2012 司,2013 年),頁 142。 年),頁 127-128 - 阿多諾:〈文化工業再探〉, - 陳 谷 川(2004/3/24). 林 《文化與社會》(臺北:立 憶蓮和她音樂中的四個男 緒,1975 年),頁 319。 人 . 新華網 . 於 2014 年 10 - 馬克斯•霍克海默,特奧多• 月 27 日擷取自 威•阿多爾諾著,洪佩郁, 藺月峰譯:《啟蒙辯證法》, (重慶:重慶出版社,1993 年),中譯本序。

http://big5.southcn.com/ gate/big5/www.southcn. com/ent/celeb/linyilian/ gallery/200408112019.htm

- 陳倩君、陳嘉玲:〈序論: 文化不過平常事〉,《情感 的實 . 踐,香港流行歌詞研 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社,1997 年),頁 1-24。

(2011/8/8)林憶蓮:婚姻 與我不合拍 . Hi 好酷 . 於 2014 年 10 月 27 日擷取自 http://hk.hihoku.com/ news/20110808/212565_4.html

- 文淑美:《林憶蓮之野花 女性主義》,浸會大學傳理 學院,2001 年 6 月

23


本偶像組合 AKB48 成立於 2005 年,在成名的 2009 年起數年間,一躍而成為了足以影響日本經濟,代 表日本的國民偶像。AKB48 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組 合,主要觀乎其驚人的唱片銷量。自 2010 年的《Beginner》 起,除了接下來的首張猜拳單曲《チャンスの順番》外, 至今全部首日銷量一百萬張以上,創下史無前例的紀錄。 然而,AKB48 在同一單曲推出多個版本,並附送握手券和 生寫真的綑綁式銷售手法亦惹來不少批評,這種稱為「AKB 商法」的出售方法被質疑降低了唱片本身的價值,扭曲了 日本的音樂市場。此外,秋元康亦乘勢先後在名古屋、大 阪和博多成立了 SKE48、NMB48 和 HKT48,把成功個案複製 至全日本,亦進一步透過成員的增加來擴大支持者數量。 AKB 和姊妹團依靠「AKB 商法」和龐大又高消費力的支持 者,成功稱霸了日本的樂壇和藝能界。對於 AKB48 在日本 的空前成功,國內外的評論者均發表了其獨特的看法,其 中國族主義論和迷文化論看似是對立的解釋方向,下文將 嘗試探討兩者的成因與關係。

24


國族主義 1.0:AKB 的愛國消費 著名日本文化評論人湯禎兆認為, AKB48 的成功乃為日本人「愛國主 義」的體現。居住在日本列島的人擁 有「日本人」這個身份認同的歷史其 實並不久遠,源自 1868 年的明治維 新。在前現代社會的江戶時代,認同 感是來自身分和地域,例如水戶侍、 山 口 農 民、 京 都 武 士 等, 大 部 份 人 均不會認為自己是國民。黑船來訪 迫令日本開國後,西方的國民國家 (Nation-state) 概 念 傳 入 日 本, 未 幾幕府被推翻,權力交還予天皇成立 的明治政府。為了富國強兵,抵抗西 方進一步的入侵,明治政府遂發明了 「日本民族」,透過皇民化教育和社 會政策如強制每名國民附有姓氏等, 製造「日本人的意識」。正如班納迪 克・ 安 德 森(Benedict Anderson) 所言,國族主義的出現其實是想像的 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的形 成,帶有想像的、有限的、有主權的 和共同體的概念。日本人把沒見過的 人當做同胞,把沒去過的地方看為家 鄉,把存在扣連在這片土地上,把自

己認定為一國之民。這種後天教化的 國民意識讓日本人之間建立起一個巨 大的共同體,把人以是否「日本民族」 來劃分,出現了他者和民族差異的概 念。經歷中日、日俄戰爭的連連勝利 後,日本人的國族意識不斷增強,在 軍國主義時期達至顛峰。敗戰後,這 種由民族形成的國族主義情緒稍為冷 卻下來,然而及後的高度經濟成長再 次把日本人帶進「夢之年代」,敗戰 以來一路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的日本人 心感終於吐氣揚眉,民族國族主義又 再一次在國內興起。 這份愛國情緒一直延續到經濟泡沬爆 破後二十年多的今天,日本人已下趺 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流行文化及 科技發展更被一直看不起的韓國超 越。湯禎兆認為,日本國民透過積極 消費 AKB48 這個真人遊戲,希望宣 洩的是被他者看低,特別是被韓國追 過帶來的抑鬱。國民透過消費總選 舉、猜拳大會等「下剋上」的機制, 彌補在現實中不能反抗上位者和得不 到改變的無力感。日本政治家的無能 為日本人普遍認識的現實,不論是民 25


主黨或執政多年的自民黨均無法帶領 日本走出困局,加上日本的「二世」、 「三世」政治家全靠世襲的政治地盤 而當選,根本無所謂能力,不光沒受 過作為職業政治家的訓練,甚至作為 社會的普通成員尚且不夠成熟,國民 在無力感驅使下,變得越來越政治冷 感。這種扮演上帝的遊戲給予國民臨 時脫離現實的幸福感,讓他們行使失 落已久的權力麻醉自己、忘記傷痛。 湯更指出,日本評論家宇野常寬把支 持者的力量誇大,總選舉所帶來的民 主化想像只是一個符號,目的是誘使 國民消費,這種「民主化」是建基於 金錢 之上,廣大支持者忘記了背後 巨大的權力操作──事務所和支配人 秋元康的霸權。在他們設計的「民主 化」遊戲之下,支持者的一切反抗均 被納入了體制之中。為了讓心儀的成 員取得更好的名次,支持者不惜購買 大量唱片,利用內附的投票券為成員 爭取福利和機會。AKB 作為文化工業 的產物,建立了一套邁向成功的秩序 和準則,要如何 AKB 這個沒有投入, 只有產出的育成遊戲中勝中。AKB 不 斷提供一瞬即逝的感官享受(握手 會、公演、總選舉),消費者就算明 白當中的虛無,亦會因為她賦予的, 能夠短暫逃離現實的機會而沉醉下 去。因此,在這個推論下,AKB 的成 功只限於日本本土獨有的社會背景, 要把 AKB 模式推向國際是十分困難。

國族主義 2.0:AKB 販賣的尊嚴 26

根據歷史社會學者 Liah Greenfeld 的 解 釋, 國 族 主 義(nationalism) 其 實並非日本一向推祟的民族國族主 義(ethnic nationalism)。 她 認 為 「『nation』源自西方現代的全新社 會現實,定義無非三點理念﹕世俗化 (唯一的物理現世)、個人化(階級 上升)與人民主權(政治平等)。」 以她的框架分析,AKB 的成功原因並 非完全是日本社會背景所致。在她眼 中,民主主義及個人主義均是國族主 義衍生出來,現代社會的組成改變了 人們的世界觀和文化理念。相比起前 現代社會,大眾社會推舉的是平等, 不只是精英才是「人」,所有人都應 該被平等的看待和尊重,是有尊嚴的 人。根據社會學者張彧暋所言,AKB 所販賣的就是「世俗化、個人化、人 民主權」這三個理念。 AKB48 銷售的是夢想和機會,正如 秋元康所言:「AKB 是夢想的中轉站 (夢への通過点)。」每位平凡的少 女都應該把 AKB 看作為夢想的跳板, 努力發展自己的潛能和爭取機會,最 終成為社會中獨當一面的個體。與以 往同質的目標相比,AKB 的確提供了 多方面的培訓和機會予不同夢想的女 孩。除了傳統的女演員和歌手外,官 方亦製作了一套名為《AKB0048 》 的動畫,找來有意當聲優(配音)的 成員參演,給予它們演出機會和經 驗。不止是站在最前的前田敦子和得 到選拔機會的精英(神之七人 )才 是「人」,AKB 主張的是所有成員都


能夠有自己的夢想和發展,支持者的 作用是作為見證者和後援,守護著一 個又一個追夢者。秋元康曾經公開稱 讚成員仲谷明香主動提出畢業,向職 業聲優的「夢想」進發的決定,指出 她展示了 AKB 成立的原意──作出跳 板讓成員達成夢想。仲谷明香亦曾於 2012 年撰寫《非選抜アイドル》(非 選拔偶像)一書,說明這些近乎永遠 不會給鎂光燈照亮的成員的作用,而 她們仍然選擇留下來的原因。選拔和 非選拔的同時存在好比一個有正常階 級流動的社會,在選舉落敗的成員必 需不斷努力改進自己,務求下次能夠 得到認同;而這次得到選拔的成員亦 要保持水準,以防被奪去位置。在這 個背景下,總選舉的「民主化」概念 則並非只有避世作用,它確實體現了 當代國族主義下的人民主權的主流價 值觀。正如宇野常寬所言,總選舉是 民主主義 2.0 的想像,它是一種從社 交網絡拿取新的能量、更新公民充權 的模式。成員在看似公平的情況下較 量,爭取更多機會和資源,而對於支 持者而言,在以選票比拼的「公平」 下,支援女孩成就夢想是人生中的重 大意義。每年的總選舉,網上都有不 同支持者為每位成員建立助選團,籌 集資金購買選票,又會製造宣傳品為 成員拉票,支持成員完成夢想變成了 唯一的真實。AKB 透過演變了的國族 主義 2.0,建立了一套與消費者溝通 的文化系統,讓支持者購買尊嚴。日 本的國族主義亦以 AKB 的成功為象

徵,逐漸由民族(ethnic)過渡到公 民(civic),尋回國民國家的原本定 義──以公民權去定義自身的社會。

「迷」消費:消費與再創造 前面分別講述了國族主義及其演化的 國族主義 2.0 如何令 AKB48 在日本 成功,主要圍繞著日本的社會背景和 人民的意識形態如何影響日本人對偶 像的消費。從支持者們自身的角度出 發,這群 AKB48 的愛好者則被統稱 為「迷」,「迷」不僅僅是狂熱的消 費者,他們作為團體中的一員,具有 能動性和創造性,影響更多人參與。 團體的規模不受地域、階層和性別所 限,只要是 AKB 的愛好者均被納入 於此團體之中。 「迷」團體在 AKB 中發揮最大效用的 是ヲタ芸(御宅藝),它是一種用來 支持偶像表演時使用的動作和舞蹈, 是「迷」與偶像互動的方法。AKB 中 的御宅藝以「MIX 」為主,由開場的 overture 起,每首歌都有不同的叫喊 方法,目的是炒熱會場內的氣氛,一 方面令觀眾能夠投入演出,也可以令 成員們情緒更為高漲。整齊和準確的 「MIX」需要「迷」之間下功夫準備, 記熟每一個反應的細節,而且現場更 需要有一兩位專業的御宅藝師帶領, 相比起偶像的表演,御宅藝是回應偶 像心意的由「迷」主導的表演。ヲタ 芸在「迷」的心目中已經是歌曲的一 部份,若然表演中沒有人叫「MIX」, 通 常 是 第 一 次 演 唱 的 新 曲。AKB48 27


官方一般會把會場的「MIX」一併收 錄在 DVD,以突顯現場感。然而,官 方曾推出去除「MIX」的 DVD,立即 在網上受到強烈批評,可見「MIX」 對「 迷 」 團 體 的 重 要 性。 官 方 看 見 「MIX」的重要性,亦推出了許多相 關商品,進一步促進消費,如印有不 同日語「MIX」詞的汗衫,也曾經在 單曲《Give Me Five》中附送教授如 何喊「MIX」的教學 DVD。正如 Fiske 所說,「迷」透過消費 AKB 的信息, 創造了「MIX」這個高度象徵性符號, 在不斷被改良期間也增進了「迷」之 間的情感紐帶。而「MIX」今天再次 被 AKB 這個文化工業挪用,生產商 品吸引「迷」去消費,符號最終都逃 不過被染上金錢價值。 「迷」另一個消費的信息是成員之間 的關係,而這些信息的來源主要來自 成員日常的部落格、社交網絡、握手 會和自 2011 年起每年一套的紀錄片 《Documentary of AKB48》。紀錄 片中多次在後台拍攝成員的情緒起伏 和擁抱片段,展現了少女們為實現夢

28

想那種努力不懈的決心。這些片段和 訊息成為了「迷」之間交流的共同記 憶。作為戀愛禁止的偶像組合,成員 與成員之間的親密關係經常會被幻想 為女同性戀的關係(Couple),最有 名的是大島優子和小嶋陽菜。另外還 有母女關係的柏木由紀和渡辺麻友。 這些關係明顯是「迷」自己幻想而成 的,然而這些由「迷」之間流通的人 物關係圖,可在握手會與成員分享, 強化了「迷」與成員的關係;另外, 「迷」團體透過討論這些文本中的空 白部份,被賦予能動性去創作並發佈 於討論區和社交網絡,不斷製造話題 性。這些二次創作的成立有賴於大家 透過官方吸收到的共同背景,被稱為 「解釋的共同體」。「AKB48 迷」 作為「解釋的共同體」,擁有創造性 和「次文化資本」去自由演繹和解讀 這些奇觀,然而「迷」團體的成員為 了得到更多的背景資料去創作,只好 不斷消費官方提供的符碼。這個循環 表面上讓「迷」能夠有主動性去決定 怎樣詮釋 AKB48 這個文本,但卻永 遠走不出消費的大前提。


結語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 AKB48 在日本的成功其實不必然 源於愛國消費或「迷」消費。日本的國族主義正處於演變階段, AKB 確實如宇野常寬所言為日本人示範了改變的可能性,可是 未必所有人都認同公民國族主義的意識形態,有部份支持者亦可 能是湯禎兆所指出的傳統愛國消費心態。「迷」的創造性賦予了 AKB48 生生不息的創造力和頑強的生命力,就算到了今天,眾 多元老成員已經畢業,單曲銷售數字依然是有增無減。秋元康曾 表示他自己也想不到 AKB48 會發展成現在的狀況。姑勿論他如 何與經理人公司合謀和操作,他並不能控制影響組合發展方向的 所有變數。故此,一個成功的文化工業和文本,必須不斷與讀者 互動,產生新的意義。簡單而言,AKB 的成功原因是而多元的, 而其中心思想就是「歷久常新」。 參考材料 -Alvaro David Hernández:〈試論墨西哥動畫迷身份的形成〉。《泛亞洲動漫研究》王向華、 - 谷向建司、邱愷欣編著。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 -Anderson, Benedict(安德森)著,劉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 (新版)》(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 時報文化。 - 阿多諾。〈文化工業再探〉,《文化與社會》。http://moodle.ncku.edu.tw/file.php/61711/ 阿多諾─ 文化工業再探 .pdf(2014 年 12 月 15 日瀏覽) - 湯禎兆,2014,《亂世張瞳 愛恨日本流行文化》,香港:生活書房。 - 張彧暋。2011/07/02。《我們因何變成國民?──國族主義的歷史社會學考察》,《明報》。 - 張彧暋。2014。當每個人都成為有尊嚴的人﹕ AKB48 背後的國族主義 2.0。 http://www.pentoy.hk/%E5%9C%8B%E9%9A%9B/c26/2014/06/23/2-4/(2014 年 12 月 15 日瀏覽) - 張憶華。2014。〈從戰隊精神談 AKB48 的究極少女形象〉,收錄於《另眼看御宅─跨媒體傳播 下的日本文化剪影》,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編,頁 211-232。台北:交通大學。 - 間宮淳。2014/11/11。〈日本的衰落將 AKB48 推上頂點〉,《日本網》。 http://www.nippon.com/hk/column/g00171/(2014 年 12 月 15 日瀏覽) -2013/03/08。〈秋元康氏が“非選抜”仲谷明香を絶賛したワケ〉,《東スポ》。 http://www.tokyo-sports.co.jp/entame/116814/(2014 年 12 月 15 日瀏覽) -《AKB48 美しい overture &アンコールについて 高画質》。http://youtu.be/ViedptBGVN8(2014 年 12 月 15 日瀏覽)

29


兜的卡通形象陪伴不少香港人成長,而《麥兜》系列的歌曲如《仲有 最靚既豬腩肉》等兒歌港人亦耳熟能詳。而《麥兜》系列歌曲中不少 填詞雖簡單,但具有深意和強烈的地道質感,填詞技巧十分巧妙。筆 者在本文中,選取了其中《麥兜與雞》、《大包整多兩籠》和《教我如何去小 便》三首歌曲為例以作分析。 首先《麥兜》系列的歌詞書寫方式與現今樂壇流行歌曲有別,具有相當「港味」 的特徵,亦意象豐富。意象是我們主觀的感覺對客觀物象的摹擬或重覆,透過 回憶或聯想讓印象深刻的事物,在我們腦海中重新顯現它的心理運作。而筆者 選取的三首歌詞內容中,當中提及多種港人童年時曾嘗到的美食,例如「雞包 仔」和「大包兩籠」是小時候去酒樓會吃的點心、「蛋撻」、「餈飯」是香港 本土特式小食、「叉瀨」即叉燒瀨粉是茶餐廳特有的麵食,每一樣提到均是歷 歷在目的香港食物,歌詞中不同的本土美食建構了對過去回憶的意象和港人的 成長足印,充滿本色化,扣連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而且,《麥兜》系列歌詞亦對香港人面對的境況作出回應,內容和意思上提到 許多香港人成長時會遇到的情境、困難和心理壓力。意象的表現方式在象徵和 比喻的修辭技巧當中。在《麥兜與雞》中,雞和鴨正是一種象徵手法。歌詞中 提到多種「雞包仔」、「四寶雞扎」、「麥甩咯」、「碟雞飯」由雞做成的菜式, 可見雞是麥兜最喜愛的食物;但現實的處境是殘酷的,麥兜沒法選擇,更將現 實比喻作鴨,即一定要成功;而成功的過程中就像鴨腳一樣被腐皮扎起,給荔 芋擠得透不過起來。在《麥兜故事》中,曾獲奧運金牌的滑浪風帆選手李麗珊 成為戲中人物,而李麗珊本人曾強調香港運動員不是臘鴨,當中反映出臘鴨在 香港人的地位是任人宰割的動物,沒有希望、沒有目標、沒有未來,只能成為 別人桌上的一道菜餚。歌詞中麥兜放棄最愛的雞,而「最終變臘鴨」,其實指 30


香港孩子為了滿足社會上對成功的要求,背 離自己心性。而《大包整多兩籠》中則是提 到「食晒個包腳瓜大個,孝順我阿媽;食曬 個包腳瓜硬朗,再奉獻國家」,即代表孩子 終有一日會長大,要肩負起供養父母和往後 貢獻社會發展的責任。《教我如何去小便》 一曲謝立文在填詞方面以淺白的歌詞來帶出 一些人生哲理,能引起很多人共鳴。歌詞先 提到爸爸帶麥兜「食叉飯食滷味」、「食拉麵食咖喱」,並「看著海浪」教麥 兜如何小便,這代表父子間小時候擁有深厚回憶和獨特的相處模式,但父子間 「經已沒法不分開」,父親年紀老邁、終有一天會離開,生活方面要「以後全 部靠自己」獨力解決困難。三首歌分別說出港人成長後要跟從社會步伐、背負 家庭社會責任和離開父母需獨立的情況,觸動了成年人的心情和本土集體感 覺。 除了歌詞內容,這三首歌曲在敘述觀點、語言和音樂上亦有特別之處。表面看 來,敘述觀點在如小說的敘述體才適用,但其實亦可影響詩歌的表述效果。而 歌詞的敘述者往往就是抒情主體。《麥兜》系列多用第一人身去敘述,如《麥 兜與雞》第一句「我個名叫麥兜兜」已令聽眾從麥兜的角度出發,對麥兜的成 長經歷產生代入感。而語言上,歌詞中運用許多“食字”、“腔調”等只有港人明 白的調笑技巧,例如「麥甩咯」是孩子腔調的麥樂雞的發音,而「食懵你」、「唔 怕滯」等是粵語方言,大部分香港人也會心一笑。至於音樂方面,《麥兜》系 列的歌曲多用港人耳熟能詳的古典音樂,《麥兜與雞》、《大包整多兩籠》和 《教我如何去小便》原曲分別為舒伯特《音樂瞬間》、舒曼的《童年情景》和 Carlos Eleta Almarán 的《Historia de un Amor》,這些樂曲都常在不同場合 播放,令港人對《麥兜》系列的歌曲更有親切感。 參考材料 -Kit Man Liu。〈麥兜,不再臘鴨〉,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4383. 2009,摘錄於 8 April 2015。 -Recruit:〈 麥 家 碧 楊 學 德 我 愛 麥 兜 蠢 蠢 地 〉,http://www.recruit.com.hk/Resources/ArticleDetail. aspx?articleId=28006. 2012,摘錄於 10 April 2015。 - 朱耀偉。《詞中物:香港流行歌詞探賞》。香港:三聯書店出版,2007 - 江詩雯。〈香港童話鏡像——《麥兜》電影系列 的社會反思主題研究〉。拉曼大學學士論文, 2012。 - 吳俊雄。〈當麥嘜遇上文化研究〉,收錄於《香港·文化·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2006 - 吳進。〈談談歌詞中的人稱問題〉,《閱讀與寫作》 (第 9 期,2010):4。 - 陳詩昀。《中西兒歌的比較及其在語文教學上的運用》。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

31


西哲學家及教育家保羅 ‧ 弗雷勒(Paulo Freire)於「受壓迫者教育學」一書 中將教育模式分為兩種:分別為「儲蓄教育」(Banking education) 及弗 雷勒所提倡的「發問式教育」(Problem-posing education)。 根據弗雷勒所說,在儲蓄教育中,教學的經過可以被視為一種存儲行為,其中學生 是保管人,教師是儲戶。教學的過程中不需要交流,只能作為一種存儲和接受的單 向關係(老師負責存儲信息,而學生負責接受保管)。這種教學模式下,老師成為 了教學中的主體而學生則成為客體:教師作為敘述者/知識擁有者決定教學模式中 的一切例如教學的內容和方法,而這種主客模式導致學生淪為等待被「裝填」的容 器,越是把容器填裝得完全徹底 , 就越是一個好教師。這些容器越是溫順地接受 , 他們就越是好學生。相反,若在課堂上提出己見,甚至只是發問(作出任何動搖到 教師權威的行為)都會被視為「壞學生」。不單在校內被標籤,在家庭之中也會受 到影響。 而香港的「填鴨式」和考試導向的教育制度,勿容置疑都符合上述「儲蓄教育」中 的特質。然而,這種教育模式又怎樣導致了近期的警民衝突? 儲蓄教育體制之下,教師與學生的上下位關係不單停留於課堂之中,(教師混淆知 識權威與他作為學生自由的對立面而建立的自己的專業)而是延伸到整個學校的生 態系統。教師作為知識的擁有者(掌握權威),對自己的權威會引申到教學之外, 影響到學生自由。例如教師會制定紀律、校規等等,要求學生遵守,並灌輸學生「服 從即是好」的概念(紀律的遵守程度決定操行分數高低,努力「存儲」知識取得高 分),而學生只需服從而不需思考。 這種權威的建立形成了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有關於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概 念。阿爾都塞在馬克思的理論上更進一步,認為勞動力的再生產不僅需要勞動技能 的再生產 , 而且需要降服意義上的再生產 -- 屈服於既定的統治秩序。正是以意識形

32


態服從(Ideological subjection)這一 形式 , 才源源不斷地保證、提供了勞動力 技能的再生產。通過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這個陣地 , 統治階級能夠長期維護自己的有 利位置。 生產關係的再生產,在學校的意識形態中也得到確立。學校培植了合法性的不均等 (教師和學生的天然上下位關係),透過功績體制獎勵服從的學生。學校就要傳授 此種「技巧」(Skill), 並保證對統治階級的臣服 / 順從(Subjection)。在校內各 種規則都是培養我們的服從性,確保學生就業後會服從於合法性的不均等,和服從 於僱主並努力工作以賺取功績。教育和服從互相配合,社會需要服從的工人,而教 育可以令人們更加服從,服從也可以令學校更好地教育學生。 這種長期令我們處於服從之下的教育模式令我們,如保羅 ‧ 弗雷勒所言,逐漸失去 批判性思維,而服從的慣性越大,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反抗性相對也就越弱,因為服 從同時意味著我們不需要思考,故此習慣服從的軍人更能夠作出有違「道德」的事, 因為指令並不經過軍人的自身思考。 相對地,長期處於不均等、需要服從的意識形態下,學 生不單確認了服從是好的概念,其實同時也認可了上下 位者之間的權力關係(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如剛才提 到,學校的環境有把不均等合法化的作用,例如學生不 能反駁教師、老師總是對的、去廁所必須問准教師、校 規必須要遵守等等。當學生凡事遵守規則的同時,學生 也確認了掌權者的能力,換言之認同了上位者的做法。 作為權力的擁有者,教師在校內通常扮演威權的角色: 例如規則制定者、行動規範者等等,其權力與學生其實是絕對不對等的,然而,在 體制之下被合理化,而學生潛移默化地服從於上位者,當位置轉換,原本的服從者 變成上位者時,也會作出相同的不對等權力行為。常見的例子則為校內的風紀隊員, 正因為認同「服從」的概念他們才會成為被視為「好」的風紀生。而作為校規的執 行者,他們其實脫離了服從者而獲得某程度的權力,將原本的規範學生行為的規條 加之於其他學生身上。 上述於學校之內所培養的意識形態,其實也在眾多衝突事件中得以體現。 在許多警民衝突的案例當中,我們也能見到警察與市民其實是一種上下位關係(至 少對警察而言是這樣認為),警察把在學校當中的上下位關係直接搬到現實執法當 中。以 2014 年 12 月 14 日「無戴委任證」的案件為例: 事件中「學生前線」成員「四眼哥哥」曾要求在場的便衣警員出示委任證,一名便 衣警員出示證件後,立即反過來要求「四眼哥哥」出示身份證,又反問「無戴委任

33


證又如何呢?」有在場市民表示《警察通例》列明警員要戴證件,《警訊》也有這 樣教市民,但林樹榮卻回應指,「《警訊》太膚淺啦」,又說「我做野唔使你教, 我係專業你唔係,有冇問題」,然後多次取笑「四眼哥哥」手震。 在事件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到上述的意識形態,便衣警員自視為「權力的擁有者」和 教師一樣,運用自己的權利限制了下位者的自由。當有市民挑戰到警員的權威時, 警員立刻以自己的專業再次確立自己的權力,而非透過對話解決問題。儘管自己已 經做錯,但礙於自身的威權卻絲毫不退讓,反而用更強硬態度應對市民的質疑。這 樣的行為與許多校內教師無異,當學生提出反對,則被視為「駁嘴」,教師則對此 再加以懲罰,並透過懲罰再次確立自己的威權。 對於服從性影響到衝突方面,則可以應用到其他例子上。上面提到習慣于服從令人 缺乏批判性思維和反抗的心。在許多旺角的警民衝突之中,警察一般都扮演上位者 的角色,對購物者進行訓斥「唔好阻住我做野!」「你!出來!」等命令式的字句 經常出現,都可被歸納為缺乏批判思維,基於自身威權而作出的命令。 然而,社會上不少人對警察的權力濫用則視而不見,認為警察執行法律是應該的, 警察也有其辛苦之處。這種想法與學校內老師的命令是應被聽從的,學生就應該遵 守規則,犯規被懲罰是罪有應得的思維無異。可見對於服從性的培養的確會令部分 人失去反抗的能力,而選擇服從於威權。 從上述的推論可以看到現時的教育制度與如今的警民衝突的確有所聯繫,特別於許 多警察而言,上下位的服從關係更是根深蒂固。然而,這些衝突在社會上引起大部 分人對警察的不滿和反感,亦證明了不少人其實已經認為過去的一套脫節,純碎威 權式的打壓和命令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適用。相反,雨傘運動抗爭的概念甚至動 員了許多學生以外的人士,亦證明了時代的變遷之下,過往單純的存儲教育模式已 經與社會開始不適用(生產關係不能再生產)。中小學都需要尋找新的教學方法, 不單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亦是為了迎合時代的變遷。 參考材料: - 市民要求警員出示委任證遭留難 便衣警察:警訊太膚淺(2014-12-14)熱血時報網站連結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12-14-2014/20044 - 十多人遊行斥警濫權對付「鳩嗚」(2012-12-14) - 周融支持警察執法形容是藍色力量 (2014-10-16) - 馬森(1971 年 11 月)「暴政、酷吏與人性」《展望》235 期 - 阿爾都塞 (1970 年) : 「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思想雜誌 第 151 期 - 翁福元《教育政策社會學 : 教育政策與當代社會思潮之對話》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賽斯 . 高汀《夢想,不盜 : 賽斯.高汀談教育與未來學校》潑墨書房 -Paulo Freire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Stifler 「何謂黑警」學生前線 https://www.facebook.com/StudentFrontHK?fref=ts&locale=tw_TW

34 34


忽覺家中母親存放的胭脂很多。我想,她要和那男人外出,所以特別注重自己的妝 容,腮子總塗抹成不同層次的紅;現在就是嫣紅的;屋子總是籠罩著濃重的胭粉味。 她一邊縫補鮮艷的紅色旗袍,一邊等待他的到來,一副很平常的光景,我也習慣了。 他出現時行頭甚是拉風,今天如是,西裝名車皮鞋無一不備,跟平常我看到的他一 樣有種成功男士的韻味,卻又帶點不羈。我自覺地到廚房收拾吃不下的豐盛菜肴, 看著母親收好針線,挽著男人的手臂踏出家門,拉走了他有意無意飄向我的眼神。 上次跟他約會後,母親和他好像吵架了,一段時日竟不現他的身影,亦難得看見母 親不化妝的樣子,胭粉盒也被擱在一旁。我獨自一人窩在房間,吃著早上特意留下 來作晚飯的粥水、啃著梅菜,餓得說成狼吞虎嚥也不為過。忽然聽見一陣爭執聲, 可能是我聽力不好,只能微弱地聽見當中夾雜了我的名字。一打開房門,看見母親 和他正對恃着,很少看見母親的怒容,現在的她卻氣得眼眶紅了。她執起生果刀, 劃過完美的弧道,她的脖子頓時出現一抹紅線。 我知道,這紅線縫補不起什麼,它是承受不了生命的重量而迸裂的。 眼前是一片白,她的遺體就安放在一片白的中央。濃烈的花粉弄得鼻子癢癢的,夾 著若有若無的消毒水氣味,更是讓人難受。母親今天很白,化過妝的臉容很淡、很 素淨。她穿了一生紅,直至這刻她才穿起一身白,跟她過往大部分時間太不一樣, 但她依然是我母親。 那個男人來了,他簡單地上束香、鞠躬,神情很嚴肅莊重,一切看起來是多麼正常。 他朝著我的方向走過來了,沉重地歎了口氣,表示安慰般拍拍我的肩膀,藉著身位 的遮擋,撫摸我的手背一下。 家裏很快又回到原樣,分別在於只缺少了她,等待他的人成了我。他的到來比以前 更頻繁,出現時都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我也習慣了。今天,看著鏡子裏的另一個 我,妝容千嫌萬嫌覺得不夠滿意,總覺欠了些味道。我想起什麼,掃開桌上堆積如 山的補品,終於找到了母親的那盒胭脂。打開胭脂盒,那股熟悉的脂粉味撲鼻而來。 我心中清楚我跟母親不一樣。這次之後,我再也不抹不化它了。

35


我第一次坐火車,就是這次,由北京到蒙古。 北京火車站很大,東南西北四個廣場,由南到北、 由東到西,都不是一段短路程,我們由北廣場走到南廣場,也得屢問路人,又樓梯又鈄路,又 上又落才找到進站口。至於進站口雖已設有數個入闡窗口助分流,但排隊人龍之長,可與由北 京到蒙古的火車軌相比。苦排良久,方可進站,候車室內,不僅坐無虛席,更是人頭湧湧。等 了一會,才進得了火車。 火車,有十數卡車廂,每一卡車廂裡,橫切成十數格,每一格分兩邊,每邊設有上中下三個床 鋪,而我,睡在中鋪。中鋪與上鋪的高距不大,以我的身型,坐不能直,只能鈄鈄地倚著窗子; 至於寬度也不廣,以我瘦小的身軀,也僅有一個半身位。廣播後,列車隆隆地開駛了,我把讀 到一半的書擱下,俯在床上,額頭緊貼著微微反光的車窗,隔著薄薄的玻璃,望著長長的路軌, 欣賞途中風景。在窗前見到的,先是人多燈盛的鬧市,後是荒落殘破的樓房,一間間在我眼前 掠過。後來列車的燈關了,我轉身躺在床上,輕閉雙眼,睡在列車的前緩慢駛,左右輕搖中, 但卻寐不成寢。是鄰床大伯的鼻鼾阻人入夢,起伏不絕的,急而短促的鼻鼾無疑是對失眠者的 挑釁,如富人對窮人展示財富一樣,對無眠者炫耀著他的睡夢有多甜。糊糊塗塗地睡著了,清 晨醒來,看看窗子,已是荒煙衰草,未見人影,只見一條長長的鐵軌與列車並排,然後就看到 月台,下車,蒙古之旅正式展開。 抵蒙古時,大概是早上8時左右,坐旅行車坐了數小時, 就到草原了。 草原,我還以為是公園裡綠草茂盛而密,足球場裡草長而寬的那種,原來不然。 淺草,窄而尖,自擁成群,我站在草地上,近觀則群草撮撮,散落在地上,遠觀則只見綠然一 片,不見人車,不見高樓,不見柳樹,不見盡頭(可有盡頭?)。每踏一步,草蜢都躍然彈起, 是歡迎我的到來,還是奮抗我的踏足?佇立草原,眼看上藍下綠在遠處相連,劃成一道深深的 橫線,天藍地綠,雲白草青。 若然「芳草有情皆礙馬」,那麼這片草原定屬無情。我騎在馬上,暢通無礙,而這亦是我第一 次騎馬。他們扶我上馬,一個轉身,一個跨步,就騎上去了。身騎馬上,有一種驚悸的雀躍, 蒙古馬個子不高,但也離地面有一定距離,這馬很乖,並沒亂動,只呆呆地站著。但有時牠也 會微調身位,輕輕倚著牠的同伴,如人一般,不堪寂寞。當蒙古騎師的馬動啼前奔,我的馬、 其他馬也緊隨前走,並不需要我的任何指令,像列車一樣,騎師的馬是頭卡,有一條無形的線 連著馬群。我這隻馬跑得不快,算是尾三那卡。坐騎馬上,先踏過平平草原,再奔再跑,也是 草原,我緊緊地握著馬鞍,專注平衝。所幸,此馬待我不薄,我見到有些馬不隨大隊,離群而去;

36


有的只顧吃草,而不踏步,有的更好笑:邊走邊糞。走了一段路後,就落馬休息,喝一杯蒙古 奶茶,吃些肉干、乳酪。稍為休息後,就再踏馬奔馳,我這次騎上了另一隻馬,這隻可不得了。 一跑,就趕上了頭卡,馬不停啼地趕路,他一馬當先,走到了最前,蒙古騎師都叫我把他勒住 勒住,我使勁把韁繩後拉,但只見絲毫緩速,未見停步。馬實難馭,我一直把繩勒住,也無阻 其速之快,於是我索性由其前跑,眼看前路風景,草、草、草,迎著速度之風,並馬前進。後來, 回想騎馬時,賦詩一首:

「蔚綠無邊草,天連疊影山。坐騎飛馬上,一躍破雲關。」 忽然,天灰、雨下。幸好只是微微細雨,馬沒有因之而驚荒,在雨點滴滴中續奔前程。雨中踱馬, 也別有一番韻味。馬無失啼,老馬識途,不一會兒,就到目的地,馬自動停步,我亦下馬看草。 暮色,渲染整片天空,藍天與白雲,添一抹紅霞,夕陽西下,夜幕將臨。當夜黑時,我仰頭望天, 是星空,壯麗的星空。一粒一粒星星,懸在黑幕上,是外太空中凝望的眼睛,在幾百光年外, 幾百年前,對我眨眼,一眨又一眨,一閃又一閃,萬目所視,其壯乎!那一群是金牛,那一群 是魔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一群是,美。永恆的星光,短暫的觀星者。 在草原另一處,孔明燈冉冉上升,橙橙的一團光,漸趨細小,欲渾於茫茫星光中,但卻明察易 辨。突然一些巨響,驚嚇了我。抬頭一望,原來是煙花。我小時候,常透過厚重的電視機,隔 著雪花,觀賞煙花,上一年,我到了中環碼頭,隔著重重人頭,遙望煙火。如今,煙花的散落, 就在我眼前,煙炮的巨響,就在我耳邊。一顆顆,一顆顆,升到暗暗的星空上,然後一聲巨響, 散落成萬千光點,一顆開、萬顆落,隨即又發一炮,一炮接一炮;一朵朵,一朵朵,開在黑黑 的星空,欲渾於茫茫星光中,但卻明察易辨。似要與星光媲美,以人為媲自然,以短暫媲永恆。 煙花散落後,孔明燈升天後,只餘滿天星斗,俯視你我。 第二天,去了沙漠。是沙漠嗎?我 看是海洋公園,不,是迪士尼沙漠世界,入場卷、餐廳、劇場、機動遊戲,這不是我心目中的 沙漠。纜車載我往沙漠深處去,幼沙滿地,一坑一坑的,遠則見幾座沙丘。除了騎駱駝外,還 有很多機動游戲,有沙漠越野車、空中飛吊、坐滑沙丘等等,但意想不到最有趣的機動游戲竟 是沿路軌騎單車。 第三天,去了游呼和浩特城,並沒什麼特別,姑且不談。晚上就回去了。 內蒙火車站不大, 進站口似是只有一個,入闡窗口亦僅兩個,亦沒什麼人排隊。不一會,就可進站。候車室內, 虛席過半,冷清得很。等了一會,就進得了火車。 火車,有十數卡車廂,每一卡車廂裡,橫切成十數格,每一格分兩邊,每邊設有上中下三個床 鋪,而我,又睡在中鋪。廣播後,列車隆隆地開駛了,我把讀到一半的書擱下,俯在床上,額 頭緊貼著微微反光的車窗,隔著薄薄的玻璃,望著長長的路軌,欣賞途中風景。在窗前見到的, 是荒煙衰草,未見人影。清晨醒來,看看窗子,先是荒落殘破的樓房,後是人多燈盛的鬧市, 之後是月台,下車,蒙古之旅正式結束。

37


2015-9-1 去年三月某天中午,途經中環干諾道中和戲院里交界,遇上一群自稱<反核之 眾>的示威者擺街站,為已被遺忘的福島核災呼喊;並叫香港人別轉過臉去, 因核災迫在眉睫,僅廣東省就有數十座已運作或將要運作核反應堆。 除了街板、單張的宣傳,行動中也有行為藝術,我特別留意其中一個。 男子在地上放上小提盒,先呢喃兩句說話,重覆又重覆。在中環煩囂而急促的 氛圍中,說話一吐出來就消失,一吐出來就消失。我要走得很近,專心聆聽, 才聽出是這兩句話語: 他們還沒有登上對岸 這邊岸上又集合了新的一群 後來才知道,是但丁<神曲><地獄篇>裏第三歌中的兩句。 接著,他從小提琴盒拿出一卷粗黑膠紙,還有一條用鐵線絞成的小鐵棒,上面 滿佈蒺藜。他把琴盒放到手臂上,用黑膠紙不斷纏繞,直到琴盒固定在手臂上, 然後用那滿佈蒺藜的小鐵棒在琴盒上「拉奏」、拍打。原來那是「琴弓」。 他放下「琴弓」,再次拿起粗黑膠紙,今次 纒 統繞的是自己的頭,整個頭, 頭髮、面頰到下顎,然後連起琴盒。他很用力,以至面容扭曲,肉糰這一塊那 一塊從黑膠紙的間隙中猙出來,我立刻聯想到展板中,切爾諾貝爾核災後,受 幅射污染誕下的畸形兒。 之後他再拿起「琴弓」,「拉奏」、拍打,繼續呢喃著但丁,在香港的心臟, 金融的心臟,穿插於繁忙的腳步間,像一個警世的瘋子。 我以為整個作品完成了,雖然行為繼續。卻有人失驚無神唱起歌來,是行為藝 術家的伙伴。他是個一頭灰髮的矮個子,一直都在行為藝術家周圍派傳單,尤 38


其在伙伴要來回馬路時,更靠近他,有著護航的意味。 我說他失驚無神唱起來,很直覺,相信是即興的,連他的伙伴也不知道。我想 是他感覺周遭的冷漠,一如 Paul Simon 唱的 people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 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 的情狀,而作的呼喊: 看呀,這個人,不是失心瘋呀!他來提醒我們,不要做「這邊岸上又集合了新 的一群」,那一邊是地獄呀…… 他唱的是 Leonard Cohen 的 passing through 的兩段

I saw jesus on the cross, on a hill called Calvary "Do you hate mankind for what they done to you?" He said, "Talk of love not hate, things to do - it's getting late. I've so little time and I'm only passing through." Passing through, passing through. Sometimes happy, sometimes blue, Glad that I ran into you. Tell the people that you saw me passing through. I saw Adam leave the garden with an apple in his hand, I said "now you're ou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Plant some crops and pray for rain, maybe raise a little cane. I'm an orphan now, and I'm only passing through." 矮個子唱得吃力,甚至有點力竭聲嘶,他似乎要在作出最後的呼喊。歌詞配地 獄篇第三歌,恰恰就是說:人生匆匆而過,讓我們耕作飲食耕作愛,享受歡愉, 沉澱憂傷,何必汲汲走向對岸那地獄?

39


2014-10-2 友人在飯局後提議吃甜品,我們沒有異議。甜品屋內,他邊看餐牌, 邊默默地唸:「死啦,我上次食左邊個呢,我記得好好食,真係好好 食。」過了一會,他始終找不到上次吃過,「超好食」的甜品,於是 隨便點了一個沙冰。 糖水店的側牆掛了一部電視,正在播映黃金時段的警匪劇集。幾乎全 部食客都在看電視,包括我的同桌。我沒有追劇集的習慣,不太知道 情節內容。然而從彩色螢幕所見,正反雙方人馬逐漸靠近,槍戰一觸 即發,緊張的氣氛竟令我也有點投入其中。其他食客,侍應和掌櫃都 楞楞地瞪著電視。店外車輛穿梭,噪音不時蓋過電視機的聲音。 就在板機要扣動的一刻,電視畫面忽然一轉,進入廣告時間。食客們 都立即「屌!」了出來。他們紛紛各自掏出電話,一邊掃著手機屏幕, 一邊與同坐友人討論剛才的劇情,和預測緊接的結局。大家都很有見 地地分析。

40


我橫身撞出街道,暗啞銀色鐵欄對面,有家便利店,閃出亮光。我隱 約見到便利店盡頭的冷凍櫃。收銀機後站著收銀員。他在負責什麼? 他望著貨架,出神。就像聽講座卻不留神的學生,聚焦禮堂上方的時 鐘。 記得中五時候有個講座,大概講什麼創意與商機。西裝筆直的創意商 機先生好像在說創意如何有利營銷。PowerPoint 一張又一張飛過,偶 有圖片增添趣味。有些同學拿著明天中文默書的貓紙,努力背誦。我 身邊一個發呆,一個睡覺。按一般情況,睡覺的人很快會被老師叫醒, 但他已經安穩地睡了好一會兒。於是我望望班主任陳老師,她竟然也 睡著了。平日,她會十分積極地叫醒我們,因為她不願我們成為「表 現最差」的班別:訓導主任會在每個講座後選出來,然後留下來講, 道,理。我開始替陳老師擔心,既然訓導會選出最差班,可能他們私 底下會選出「表現最差老師」。但她確實睡著了。大家開始察覺陳老 師睡著了,於是更大安旨意地睡。睡意旋即傳播,愈來愈多人睡了, 我看見有人伏在前一排的椅背上睡,用冷衫作沈頭。 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漆黑中,隱約看到禮堂內還有十數人在熟 睡。我輕輕揹上書包,惟恐打擾還能休息的人。我慢步穿過由兩傍座 椅建構而成的通道,離開禮堂。課室沈寂,球場沒有校隊練習。我穿 過鐵閘,看更都伏在桌上打盹。但我不大擔心,因為我知道今晚不會 有小偷。我輕輕掩上鐵閘,離開明日又再成為起點的終點。 我在街上走著走著,經過一間便利店。我遲疑了一下,然後走了進去, 望著貨架出神。我忽然記起,陳老師睡著;還有講台上那人所唸的咒 術:在現代經濟發展中,創意是其中一個「催化劑」。不知道為什麼, 我對「催化劑」這字彙,有特別深的印象。 對面糖水店掛著黃色招牌,玻璃窗內電視劇又開始播映,大家都聚精 會神地看著,本來沒有看的,也看。有人在沒有看著楊枝甘露的情況 下,成功把它送入口中。

41


1 「這裡很擠,哥,可以讓開一點嗎?」甲說。 「老弟啊,可是我也動不了。」乙說。 「那麼,到底我們甚麼時候才能離開這裡呢?」甲復言。如果他有臉的話,該是張天真的臉。 「這……打從我們一出娘胎便已困在這個鬼地方,我恐怕……」乙說。聲調愈來愈沉。 「聽人說,在外面的世界,有人會把我們圓滾滾的身子敲破,然後把我們活活的燒死。」丙插 著嘴,他年資最老,聲音低沉而有力。 「啊?真的……嗎?那……那我們真是死定了!」甲說,聲線明顯抖著。 乙欲言又止。長老們的危言聳聽不錯是未經——也無法證實。但甲是他的弟弟,思想還單純。 乙暗忖:不該對他說太多似是而非的事情,免得破壞他的童稚。 2 從前有一座城。 一座很奇怪的城。 城的四面被高牆圍繞。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會有這道牆,只知道牆裡沒有住人,不過,倒住著一 種很奇特的生物。他們的膚色介乎紅色至橙色之間。他們的體形差不多,反正在外人眼中都是 橢圓橢圓的。而且,不懂得走路,只懂在地上滾動。不錯,在人類的語言裡頭,他們叫做:蛋。 從來沒有人知道蛋的來源,縱使不少哲學家為之爭辯了千年之久。其實如果你找來任何一顆蛋, 問他:「你到底從哪裡來?」他總會答道:「不知道。」我們只知道他們自己不用繁殖,但數 目總是自然而然地增加。 當然我們經常會假定:任何事情必然有個開端,也必定有個終結。 順帶一提,那道牆大約有十顆蛋疊起來的高度,任何攀牆而逃的念頭都純屬空想。這些蛋,由 於多得牆裡已容不下那麼多蛋,在牆角不時會發生一些很可怕的事情。在牆的土灰色上,不時

42


會出現介於紅色至橙色之間的碎片,以及鮮黃色的漿狀流體。用人類的話來說,就是在牆上有 破雞蛋。這種事幾乎每天都至少發生一宗。最近的情況確實有惡化的趨勢,一個星期總會有十 宗八宗。 原來,在城裡謠傳著,只要每天給那堵牆撞上一隻蛋,那道牆總有一天會倒下的。 一個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這種事,比翻牆逃跑更不可思議。而這個現象,亦在雞蛋的社區中 引起激烈的討論。 3 「我不能再窩囊下去了……哥,不管你怎麼說,我去意已決。」甲說。聲音先是顫著的,後來 愈見堅定。 「弟弟啊……你聽我說,你真得冷靜下來!」乙說。如果他有眉毛的話,該已打了七七四十九 個結了。「你看,官方說,已經有六百幾個兄弟姊妹在牆上找死了,那堵牆還動都沒動過。」 「但是……」甲說。 「而且我說啊,小子,你還是放棄好了。你在這裡還生活得好好的呀,你跑到外面,一定捨不 得這裡。」丙道,聲音更低沉了。「況且官方已經在牆的四周加強巡邏,自尋短見未遂者也會 變成階下囚,終生關在四面牆裡頭。你……你又何必呢?」 「你說,終生關在四面牆裡的,叫做階下囚。那麼難道我們不是嗎?在堅硬的牆面前,我,永 遠站在蛋那一邊!」甲說。如果聲音有硬度的話,他的聲音好像石頭。 4 其實這一切,原本都在官方的掌握之中。 這並非陰謀論。所謂的雞蛋撞石頭的謠言,其實是在官方搧風點火下傳遍了城裡的大街小巷。 不知怎的,官方原本認為,讓一部份極端份子死去,不僅能排除異己,使得統治更為堅定,還 可減少「蛋口」密度,紓緩百姓的不滿。一舉兩得。 新近在城裡一股死亡的陰霾下,不少雞蛋都選擇了撞牆之途。當第六百七十七隻蛋撞碎在牆上 時,城牆管理隊通報說,城牆灰色的表面出現了裂痕,而且發生了輕微的震動。 這一點,對於統治階層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官方所謂的加強巡邏,不過是個隔離真相的幌子罷了。如果真的讓城牆裂開,已經足夠激發民 眾強烈騷動,何況破了個洞。 其實這一切,原本,都在官方的掌握之中……

43


5 夜裡,月光慘澹而冰寒。乙戰慄著,睡去又醒來。 畢竟那是甲自己的路,他想,如果他不走下去的話,沒有別人能替他選別的路。他忽然很想哭。 可是,他是一隻蛋。蛋,是沒有淚腺的。 不遠處忽然「咔」的一聲傳至。 乙知道,那是他的兄弟:甲。不過說起來,其實別的兄弟姊妹去撞牆,他的感覺倒沒那麼強烈。 其一是因為甲和他待得最久。更重要的是,甲是乙在一個下著雨的夜晚,在城牆邊發現的。那 時甲該還沒有意識。乙把他滾回家,一直把他帶在身邊,從來沒有分開過。 想到這裡,乙不是在抖,而是在抽搐。他沒有想過事情會如此發展,又如此結束。他決定到牆 邊去,去看看剛剛撞牆的,到底是不是甲。 在牆邊留下了蛋殼的碎片,鮮蛋色的漿狀半固體灑滿一地。乙一驚,用盡平生的力氣嘶叫,透 徹天際。 6 隨著夜愈深,乙感到更冷了。 忽然一個念頭:其實到牆外去看看倒也不錯啊……也許能趕上甲,和他一起闖天涯。 甲急急將重量聚在頭頂,一下子便撞上了牆面。咔!一陣溫熱的撕裂刺痛了他的每一吋神經, 黃黃的血液徐徐流出。 只見明淨的天和廣闊的地。不禁驚嘆。甲覺得輕了許多,輕得可以飛到天上去,和風絲親吻, 不知不覺也一完了,長翅膀的夢。 7 忽然四周明亮了許多。 「是一個洞!」眾人道。 這時,在雞蛋倉庫內外,初陽也在不知不覺間升起。 8 有一點連官方也不知道,那就是——所謂的官方,不過也是蛋而已。 更重要的是,官方不知道——也許是因為他們的智慧有限——不過無論如何,他們不知道,所 謂的牆,其實只是硬紙皮一塊,罷了。

44


《菲林》 相機愈來愈普及化,

有人問:「不麻煩嗎?」、「為何不用方便的數碼 相機?」、「價錢很貴對吧?」

我們走到「人人最少有一部數碼相機」的年代。 無疑,菲林是時代巨輪下的必然犧牲品, 但熱愛一樣事情,從來都不用跟他人交代, 中三那年, 因為戀人喜歡用菲林相機拍照,

因為旁人未必理解。

逐漸感染了對攝影毫無熱情的我。

我想,逆流不是故意當少數,抗衡主流,

不論在學校、郊外遊玩、逛街、吃飯,

而是當自己所選擇的有別於其他人,什或他人都不 理解的時候,

菲林相機都不離我手。 拍夠 36 格,便是時候把菲林拿到曬相舖沖曬。 每一次我都充滿期待等待成品。 當我拿起一張張的照片, 腦海就不自覺會浮現當時的回憶, 心情就好像收到神秘禮物般高興。

仍然會堅持自己深深喜歡和珍惜的那樣事情。 菲林,於我,如是。 你呢? Photo & Text / 艾莉

45


分界

最簡單的玩樂 時光隧道 時光隧道 最簡單的玩樂 此刻華富

46 46

Photo & Text/ 田糸


47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會「博文宗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