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家庭父母與孩子的學業成就 Potter, D. (2012). Same-sex parent families and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4, 556-571. doi: 10.111/j.1741-3737.2012.00966.x
Purpose 目的: 提供一個新視野在同性父母家庭與孩子學業表現結果間的相關性,同時也提供與 不同的非傳統家庭結構之額外比較。 Literature Review 文獻回顧: 1. 研究發現在非傳統家庭內的孩子,比起來自雙親家庭的同儕表現較差(Amato, 2001;Manning & Lamb, 2003;McLanahan & Sandefur, 1994)。 2. 對於同性家庭的批評指出,為了孩子的健康情緒與心理發展,孩子需要由家長性別 為一男一女的雙親來養育,而由兩個父親或兩個母親所組成的家庭無法提供必較的 社會化經驗(Dobson, 2004;Popenoe, 1996)。 3. 同性家庭的倡導者辯稱孩子的發展並不因與同性父母居住而受到影響,同時也引用 許多證據來支持他們的論點(Fairtlough, 2008;Golombok et al, 2003)。大體而言,對 於同性父母的研究幾乎沒有發現孩子與同性父母居住而有不好的影響,然而這樣的 結論,其研究的基礎在方法學上的真實性是受到挑戰的(Biblarz & Savci, 2010;Nock, 2001)。倘若孩子與同性父母居住,在其發展上並沒有產生影響,而這樣的結論則是 與其他數量眾多的研究相反,其他研究都一致顯示孩子住在非傳統家庭內的結果, 與傳統家庭的孩子不同。 4. 先前的研究顯示,家庭結構的改變大大地說明了孩子表現的不同,而孩子所經驗到 的改變型態則是次重要的(Fomby & Cherlin, 2007)。來自非傳統家庭的孩子,比起傳 統家庭的孩子有著較低的學業表現,其主要原因是因為非傳統家庭在建立的時候處 於一個不穩定與分裂的現象。 5. 對於同性家庭的研究,通常都是選擇一個單一的時間點著手,然而卻忽略了家庭是 動態的觀點,也因此低估了時間點的重要性,以及在孩子生命歷程中,家庭轉換的 所造成的影響(Fomby & Cherlin, 2007;Landsford et al., 2006)。 6. 同性家庭的組成,主要是從先前分裂的異性家長關係演變而來(Stacy, 2006; Telingator & Patterson, 2008),因此孩子經驗到這些家庭組合建立時家庭結構的改 變,都是先前研究沒有考慮到的。 7. 來自傳統家庭的孩子,似乎比來自非傳統家庭(如與離婚父母、單親父母或繼父母居 住的孩子)的孩子在數個學業成就指標上要來的好(Amato, 2001;Tillman, 2007)。Sun 與 Li(2011)的研究發現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起雙親家庭的孩子,平均而言,有著較低 的測驗分數,也很少在小學階段得到收穫。Heard(2007)也發現與單親母親居住的高 中學生,在各科學分的平均積分點與對於大學的期望上較低,且在學校也有較多的 行為問題。Amato(2005)與 McLanahan 及 Perchedki(2008)統整對非傳統家庭的研究, 並提出單親家長、離婚家長與繼親家庭養育的孩子,其一般表現低於雙親家庭的同 儕此一論點。 8. 對於同性家庭的中心爭辯在於孩子的福祉問題(Alvare, 2005)。有些對於家庭結構的 反對者,用宗教及哲學的論點認為同性父母家庭是不道德解釋有害於孩子的(Dobson,
1
2004)。也有學者研究「必要父親」與男性照顧者,發現此一男性在孩子成長的過程 中扮演重要的角色(Blankenhorn, 1995;Booth & Crouter, 1998;Wilson, 2002),但這 樣的研究並沒有明確的證明健康的發展需要兩個性別都存在。 9. 先前的研究發現與同性父母居住的孩子,與和異性父母居住的孩子,在許多發展結 果上都是相似的(Anderssen, Amile, & Ytteroy, 2002;Biblarz & Stacey, 2010;Tasker, 2005)。如由家庭進入學校的適應(Perry et al., 2004);自尊、焦慮、憂鬱程度(Bos, van Balen, Sandfort,& van den Boom, 2006;Fulcher, Sutfin,& Patternson, 2008;Gartrell & Bos, 2010);低危險性與青少年問題行為(Bos, & van den Boom, 2007;Golombok et al., 2003;Wainright & Patterson, 2008;Wainright, Russell,& Patterson, 2004)。目前為止 沒有證據顯示與同性父母家庭居住會危及到孩子學業表現,也沒有證據顯示孩子一 定會受到他們家庭結構的影響。 10. 同性父母家庭透過三種主要途徑形成,第一,孩子由先前的異性家長關係被帶入新 的家庭;第二,孩子是由父母收養;第三,同性伴侶使用人工受孕(精子捐贈)或代 理孕母的方式產子(Stacey, 2006)。而第一種是最為普遍的(Stacey, 2006;Telingator & Patterson, 2008)。 11. Hequembourg(2004)訪問了 40 位女同志母親發現,她們所面對的掙扎在於將女同志 繼母納入她們的家庭關係中,因為這樣的過程需要面對關於養育型態、權威角色與 孩子依附型態的不一致。孩子與父母進入同性父母家庭中需要面對家庭的改變與轉 換,而這樣的過程是具分裂性的且讓人煩惱的,同時,這些特點可能預期與較差的 學業表現有關。父母與孩子進入同性家庭中所面臨的掙扎,和父母與孩子經驗到離 婚、在婚或其他家庭結構的改變是相似的,然而她們所面對的轉變還包括潛在社會 環境對於其父母新的公開性傾向之困難(Goldberg, 2010)。 Research Hypothesis/Research Question 研究假設/研究問題: 1. 居住在同性父母家庭中與孩子的學業表現之間有何關聯性,學業表現以測量數學測驗 的成績為主。 2. 上述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與其他非傳統家庭孩子的結果比較有何不同?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 1. 建立時間序列表,測量並紀錄兒童經驗到的家庭結構改變與改變的總次數。 2. 將已婚,兩位親生父母家庭設為參照樣本。 3. 學業成就以孩童的數學測驗成績為主,先研究指出數學測驗成績與其他教育成就相 關,如高中畢業與進入大學(Entwisle, Alexander & Olson, 2005)。採用紙筆測驗,該測 驗項目跟著不同年級而有所轉換,且都是符合該年級的全國兒童需具備的數學能力, 透過教育進度的國家測驗(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1988 年與 2002 年的教育縱貫性研究(National Educ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所製作而成。 4. 額外的評量包含閱讀測驗成績。 5. 控制變項包含女性、種族、在幼稚園時的年齡、在家並非使用英語,父母個別的教育 成就也受到控制,藉以控制與孩子相關的社會地位之不同。 6. 在孩童處於幼稚園、一年級、三年級、五年級與八年級的時候收集研究資料。
2
樣本來源:早期童年縱貫性研究-幼稚園世代(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 – Kindergarten cohort, ECLS-K)。此樣本蒐集超過兩萬名兒童的資料,從兒童就 讀幼稚園開始(1998 年的秋天),直到他們八年級。 抽樣方法:使用三層式的分層隨機抽樣。大量的資料蒐集有著各種不同的來源,包含兒童 本人與父母或監護人,提供孩童家庭的圍繞性觀點與教育經驗。 樣本數量:抽樣樣本數量為 21,210 位,有 705 位採樣無效,1,398 位在孩童的家庭結構上 沒有蒐集到完整的資料,樣本數量為 19,107 位,而 64 位孩童在分析時無有效 的數學測驗成績,而被剔除,因此在分析階段的樣本數量為 19,043 位。 樣本特性: 1. 孩子被分類到以下八種類型,(1)已婚,兩個親生父母;(2)離婚;(3)繼父母;(4)單親 父母;(5)同居;(6)喪偶(鰥夫寡婦);(7)其他;(8)同性父母。研究對象在幼稚園時期 所處的家庭類型如下,已婚,兩個親生父母家庭 11,304 位;繼父母家庭 1,152 位;離 婚家庭 2,879 位;單親家庭 1,870 位;喪偶家庭 157 位;同居家庭 880 位;其他家庭 型態 792 位;同性家庭 72 位。 2. 158 位孩童至少在研究期間有與同性父母家庭居住過。
Findings 研究發現: 1. 在八年級的時候,每兩個孩童就有一位經驗過家庭結構的改變。 2. 在模式一中,只控制家庭結構內隨時間變化的指標,並提供孩子在原生雙親父母家庭 內,與家庭類型和數學測驗成績之間有關的基準線。研究顯示,在同性家庭的孩子在 數學成績上比平均低了 3.4 分。 3. 在模式二中,控制選擇的社會人口統計特徵,並減少同性家庭係數的大小,但同性家 庭的孩子仍然比起原生雙親父母家庭的孩子在數學測驗分數上低約 1.8 分。 4. 在模式三中,控制累積的家庭轉換次數與進入幼稚園時的家庭結構,同性家庭的孩子 在此係數上呈現相反的結果,即同性家庭的孩子比起原生雙親父母家庭的孩子略高 1 分(負分數高出約 1 分),雖然這樣的相關性沒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 5. 簡言之,在數學測驗成績方面,同性家庭的孩子,比起原生雙親父母家庭的孩子,在 平均上呈現較低的數學成績基準線,而這樣的相關性受到選擇的社會人口統計因素的 影響。然而,在同性家庭與孩子測驗分數之間的負相關,並非顯示出是由於家庭型態 的結果,而是反映了與此家庭密切相關的家庭轉換。 6. 家庭結構與孩子數學測驗成績之間的相關性,在不同型態的非傳統家庭中具有相似 性。如在模式一中,每個非傳統結構與孩子數學測驗成績之間具有負相關,平均而言, 在離婚與繼父母家庭的孩子及單親家庭與同居家庭的孩子,比起原生雙親父母家庭的 孩子,個別低約 3 分及將近 5 分。由實驗結果顯示,在異性父母的非傳統家庭的孩子, 實質上與那些在同性家庭中的孩子具有相似性。 7. 而將同性家庭的孩子作為參照團體與其他異性非傳統家庭的孩子相比較後,發現沒有 其他非傳統家庭的係數在統計上達到顯著,然而,在一些模式中,有數個係數呈現負 數(如離婚、單親與同居),此顯示在同性家庭中的孩子在數學成績上,比起其他非傳 統家庭的孩子是較為低的。 3
8. 在閱讀測驗成績上,同性家庭的孩子比起原生雙親父母家庭的孩子要來的低,即以已 婚雙親家庭為參照樣本時,同性家庭的孩子低於此基準線。而這樣的結果可以用孩子 所經驗到的家庭轉換來加以解釋。此外,沒有證據顯示同性家庭的孩子,在閱讀測驗 成績上,與異性非傳統家庭的孩子相較有所不同。 9. 此研究結果顯示,與同性家庭居住的結果是與離婚家庭、繼父母家庭與同居家庭的結 果相似。研究確實顯示非傳統家庭的孩子表現不如傳統家庭的孩子,但造成這樣的結 果並非家庭結構所致,而是由於這些非傳統家庭型態於轉換所伴隨的分裂、不穩定與 改變特性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 Limitations 研究限制: 1. 此研究家庭中的父母並非自陳是女同志母親或男同志父親,而是由家長或監護人在每 個時期的所提供的名冊得知,因此未來研究對於父母的居住與情侶關係需要有更細 微的了解。 2. 此研究中的同性父母只包含兩位家長的家庭,因此對於那些與一位女同志母親或一位 男同志父親居住的孩子,或是有著更為複雜家庭結構,可能包含同志與異性戀父母 的孩子,則未納入樣本中,其學業表現也無法得知。 3. 而在同性父母的樣本中,有 90%都是女同志,因此男同志家長所養育的孩子是否有所 差異,則無法得知。 4. 此研究歸類超過 150 位孩子與同性父母居住,然而這些孩子是分散在不同時期與同性 父母居住,因此有樣本數過小的問題。 5. 使用的社會人口統計變項是根據先前研究所發現與測驗分數有關的,但可能仍有其他 變項會影響測驗分數,如孩子的心理與生理健康、收養關係與家庭環境的品質等。 6. 累積的家庭轉換次數與進入幼稚園時的家庭結構能夠幫助了解孩子所經驗改變,但並 非是只有此特定的途徑能夠連結家庭轉換與孩子較差的結果。其他可能造成家庭轉 換的因素包含低收入、不足的父母監督或孩子較差的心理適應,都有可以用來解釋 負相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