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yi tsai 蔡宏翊 portfolio 2016

Page 1

Portfolio [THESIS] Taipei Tech ARCH 2015-2016 Architecture

蔡宏翊|劉宛育老師 指導





Fuzzy Boundaries of the Extended Spaces 模糊邊界:空間的延伸 用一望遠鏡回顧過去,可能是一個國家正面臨一件較為

至此我想以「混沌」解釋其現象,其涵蓋的範圍包羅萬

嘗試要在觀察到的混沌空間,在既有狀態下進行延伸、

重大事件而以往人們關切社會議題時是單方向進行表

象,從物理性質來看,僅需兩種不同元素的材質相互接

串聯彼此進而創造出屬於西門町的網絡,遊走在其中時

態;但再將望遠鏡轉個向看看現在並眺望未來時,會發

觸會產生分離或混合的狀態、從化學變化來說經由加熱

都很有機會走進另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場域之中,顛覆對

現現今社會可能一小處就發生數個事件,此時的人們可

或冷卻而使兩種物質的混合產生第三種新物質、從人的

於西門町只是年青人來逛街的印象;同時也反映著我對

能因為走到某個影響範圍內就得換個角度來看每一事

行為來看它涵蓋了每個獨特性格將其湊成朋友或是同

於空間的看法:一個空間源自於空,空本身不賦予任何

件,而我感興趣的便是因扮演角色的多變導致所處環境

事,這之間的關係稱為心理學,相較於物質來說是抽象

價值,但因人的行為給予了每個空間有意義的存在,此

之下同一時空或是同一地點可能同時存在多個場域,而

而無法相當具體地描述;而偏向後者從建築手法和形式

時產生的獨特空間可能會是事件的縮影,有人朝這裡走

我嘗試將其並行且有些事件可以相連結甚或是隔離。

去創造特定空間。

來也有人排斥而逕自離去。的獨特空間可能會是事件的 縮影,有人朝這裡走來也有人排斥而逕自離去。



相異物質探索 1 相異物質的混合狀態 藉由 zoom in 焦距深入,從綜觀變成微觀,也能說是從 假設都市高照圖中拉近到街上的影像才會清楚看見人的 行為和空間尺度上的關係。

2 |微觀視角的切入 觀察兩種材料之間混合產生的分離或是聚合等等; 非追求數量的樣品數,而是歸類物質特性的相似,假設 其結果大致相同。

3 |轉化成抽象圖形 試著用我的角度觀看這些不同遠近的圖像,將其轉化成 抽象的點陣圖形並給予一個觀看的觀點也可以說是一個 外在影響的定義。

4 |建築形式的呈現想像 可能是一個建築手法、一個從建築來談對於人的論點甚 或是一種空間感受的營造。


不透明的比例

不透光的表面

輪廓的重疊

M1_1

M2_1

M3_1

M4_1

能使透明程度產生改變,在建築上最直接的做 法:變化其材質的類型。

當實質牆面佔的百分比超過 60%,只剩 40% 以 下的穿透媒介格外引人好奇。

中介空間更加的模糊,結果是比清楚間隔來得更 有方向性。

越是亮的地方,越有更多人群聚在一塊,這是 “聚”展現的安全感。

分明的邊界

沒有碰觸邊緣

顏色的漸層

溶化的邊緣

亮點的分佈

M03_01

M1_2

M2_2

M3_2

M4_2

主要量體在虛空間的漸漸消失。

人的意志全然反應在建築上,這一圈是我的,我 會擁有排他性的想法在。

反映著某種法則:越是不想靠近、越接近彼此。

利用特定的表面材質做漸變效果,創造出人潮流 動感。

霧化的表層

透光的漸層

高度的變化

M1_3

M2_3

M3_3

M4_3

每一個刻意圍塑出來的空間都將成為一場域, 但其行為並不被設限。

越是不穩定的介質,方能創造出更有變化的空間 本身。

都透光材質之間出現不透明或是將室內、室外空 間連結在一塊,自然而然會形成一條路、一道門。

斜坡是一廊道也是能在樓層間移動的動線之一。

洞的存在

固體與流體

分離的邊境

絲地牽動

不透明度的變化

M1_4

M2_4

M3_4

M4_4

在建築中何謂流體?又如何與實質量體有所 互動?

人的視線交流是可以超越空間,縮短彼此之間的 距離感。

激似葉脈的動線,有主要與次要間的關係存在。

如果一個點是群人,那小型帶狀空間便是一條隧 道,其隧道周遭通滿光線的道路。

突起程度

虛空間的範圍

輪廓的重疊

融合的區塊

M1_5

M2_5

M3_5

嘗試將空間之間串連起來,除了增加動線之 外,也可以讓空間存在另一個空間。

每一個高峰都是一個踏板,也許更接近天甚或 是瞭望這整個城市。

虛空間串起實質量體的方法之一。

M4_5 戶外空間多了室內空間的一項特色:其遊走的人 是你設想不到的,試著將室內、內外空間之間共 同擁有某個元素串連起來。


明度的漸層

實空間

M5_1

M6_1

M7_1

M8_1

如果最亮的地方是一中心點,那我們能非常清 楚光線對於人的影響是有所區分的。

實空間的每個點都一樣大,這代表著人的流動 是有被控制的在大範圍來說。

兩側的空白,中間的密集形成強烈的對比,思 考是吸引人群的會是什麼。

越是能一眼看出的事物得到的資訊越少惡魔就 藏在細節之中。

隆起的區塊

中介空間的存在

交疊的範圍

M5_2

M7_2

M6_2

能容納每個小群體做各自的活動的空間是不加 以任何定義的。

想像中介空間是場域行為種類的多寡。

猶如巷子口,是兩棟建築共同使用空間也是一 個碰觸或是互動的機會。

下陷的方向

遮蔽的陰影範圍

透視性

模糊的邊緣

封閉的邊緣

M8_2 封閉的空間阻止了交流和交換的機會,但也凝 聚了在這之中人們。

負的高程差

地平面以下

M5_3

M6_3

有明亮的地方就有一處是黑暗,也許陰影相對 於光線是少得,但也因此顯得更加明亮。

M7_3

廣場環狀階梯式所形成的聚集,其空白之處便 是活動的所在。

M8_3

斜坡式的長廊,消失於地平線又從地下冒出 來,其空間給人的感受是嚴謹的。

隱密但卻開放的空間,隱喻著都是另一面有其 必要性的存在。

溝槽的產生

清晰的邊界

層疊的多寡

小群體的聚集

可能是一個展覽、一間戲院,將高度之間產生 變化。

空間跟空間之間的臨立有其相對應的關係或是 互補機能的存在。

高低差的界線

氣泡產生的壁

M6_4

M5_4

M5_5

M6_5

光線導入的陰影會使得視覺上產生誤導。

白色是水面的話, 其中小顆粒子就是升降機制的觸發。

M7_4

M8_4

匯集地是層次的累積、也是建築語彙深深地被 表現出來。

群聚小量體能利用其圍塑出來的空白成就另一 個場域的出現 。

連結的場域

擴散的區域

M7_5 每一個從母體增生的小空間,均會擁有相同於 原空間的 DNA。

M8_5 空間之間的串連,如果沒有任何共同點將會是一 座坍崩的橋。


基地分析


百貨公司 衣服、鞋子、手錶、眼鏡、珠寶 藥妝店 電信、電子周邊配件 食物 其他類型的買賣商品 銀行、保險人壽 醫院、診所、社會性服務場所 旅館 娛樂場所 服務性質商家 ( 美髮、按摩、刺青 ...)

騎樓深度 能考量到人流進出的頻率跟寬限以及騎樓 斷層的分佈,很有可能造成行人感到意外 的狀況發生,也是銜接另一動線的機會。

商家型態分佈 主要區分為單純買、賣的商家和服務性質 為主的店家,相較於交換物品的服務性質 店家能跟人的互動是多的,且之間關係的 串連也會讓人不可預期。

建築物使用狀況 哪裡可以動、哪裡可以大改等等,廢棄的 建築物將是可進行最大設計限度的機會, 也能反映出該區域附近的狀況。

停車格、人行道 實際狀況的考量很有可能我的設計與現場 情形是衝突的;人的行走動線是我主要的 設計依據。

光線強弱的落點 光線的強弱將影響人前往的意願程度,昏 暗的是鮮少人願意主動探望,而越多人的 地方通常光線越強烈。


40 個混沌 現 象 字 句 詮釋在西 門 町 觀 察 到 的 40 個點 / 線 / 面

40 個點 / 線 / 面

可能的設計範圍


由 40 個點 / 線 / 面 延伸出空間的可能及 確立設計範圍

將視線從巷口延伸出去,而巷口內的 漸變直接延續至街角立面,讓人不會 斷了其中的連續性

利用退縮的廣場來嘗試改變人 潮流動的方向。

將動線深入另一空間之中,並且以錯 視的方式引導人的前進,也能將原先 的空間特色經由這動線來展示。

將這建築物的立面在某一塊 斷掉,讓人們經由這樣的落 差能直接看到另一側:擁有 半戶外空間的存在。

創造新的動線來串連空間之間。

排隊的動線是從新闢的動線開 始也是與電影公園的銜接。

兩邊互相以漸變的形式產生 雙向的流動。

逕自穿越道路,但也有開放的穿越 路線產生之間的交會。

地景藝術的進駐,一道道的阻 隔來形容排他性的意志想像。 沿街的叫賣聲是一個線索, 而十字路口聚集的人眾多, 也是分貝最高的地方因此人 的前往的路線變無形中有了 方向。

將這條街上的文化形成一個藝廊,延伸 至阿曼旅店內,經由這樣的開放性空間 讓人能輕易的與這條街上的事物互動。 相同的機能空間直接連結在一 起,並用挑空的方式探望其他 樓層展示其各樓層的特色。

空橋的產生,但卻在字句含義 中消失於空地。

地下道的開闢形成與地平線以上正在遊 走的人有了雙向的流動在剖面的關係上 更為顯著。 利用波浪型牆面所創造的窄口與街上的 景象作為一個反差,自然而然成為入口 意象。

經由光線的落差,強化刺青街的存在。

斜坡延伸至廣場之中,試著 吸引觀光客的前往。

透過光線的延續性讓人自然走到 Unique旁,再透過帷幕玻璃產生視 線上的交流。

東側較為明亮而在這閒置空間 中產生東、西側的光線落差, 讓人錯視於反差的存在而止步 但卻又在另一端看見延續的光 線。

利用虛空間的特性,來使後巷 形成另一條動線而能產生跨越 馬路的橋樑。 將小空間的單元延伸並連續 至外頭,以展示的方式來呈 現原先在內部的空間。

沿街立面的漸變效果延伸至廣場之 中,用一個節落點,作為西門町之 旅的開始。

點的蔓延,隱約形成了動線的方向致使 延伸了巷弄原本較為封閉空間的意象。

延著拉出的動線,停在二樓時 ,是有走道到達西側長向寬邊。

廣場的存在能在無形之中聚 集人的圍攏而逕自連接在馬 路另一側的人群。

透過層次堆疊出來的高度與人 的流動之間產生連結,使其邊 界銜接起來。

將路線直接伸進內部,從廣 場上去時也能直接從較高的 位置看到另一角度的紅樓。 本身為次要,而紅樓樣貌的影 子正面投射在這裡,以附近的 花店作為連結,吸引西側的人 也能藉此感受紅樓的姿態。 母體在於紅樓本身,而這閒 置的空間是可以試著表達擁 有相同空間感受的衍生。

透過鏡面反射的裝置,嘗試 讓人在縫隙中看到紅樓的景 象而反射的部分還是原先走 來的廣場畫面。

40 個點 / 線 / 面

延伸空間的可能



相異物質探索 十八個 非實質牆面的延續原則


串連:

串連:

串連:

形成半室外空間、 樹的栽種

植物的延伸、 水流的方向

傢俱的擺設、 創造新的路徑

02

01

“垂直的面延伸出的線” &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線”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線” &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水平的面

“線延伸出的線” & “垂直的面延伸出的線”

串連:

串連:

串連:

線性空間半開放性、 植生牆

地下道的產生、 另一地下道的產生

鋪面、 樓梯

04

05

“垂直的面延伸出的線” &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線”

06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線” &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水平的面

“線延伸出的線” & “垂直的面延伸出的線”

串連:

串連:

串連:

屋簷本身的遮蔭、 水池塘邊

公共藝術的置入、 橋的產生

下凹廣場、 斜坡的產生

07

“垂直的面延伸的線” & “點延伸出的面”

03

08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點” & “點延伸出的線”

09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面” & “點延伸出的線”


串連:

串連:

串連:

抬高、 串聯周邊的量體

透明材質、 半戶外空間

地下道、 鋪面的連結

10

11

“點延伸出水平的面” & “點延伸出的線”

“點延伸出的線” & “現延伸出水平的面”

“現延伸出的線” & “點延伸出水平的面”

串連:

串連:

串連:

線性空間半開放性、 植生牆

光線的引導、 活動空間的可能

綠色地帶、 一分為二的裝置

13

14

“線延伸出的線” & “線延伸出的面”

15

“線延伸出的線” & “線延伸出的點”

“點延伸出水平的面” & “線延伸出的點”

串連:

串連:

串連:

反射的材質、 中庭產生的互動

入口意象的吸引、 動線的延續

傢俱、 周邊牆的延伸

16

“點延伸出垂直的面” & “點延伸出的面”

12

17

“點延伸出的點” & “水平的面延伸出的線”

18

“線延伸出的點” & “線延伸出的面”


1F PLAN


BF PLAN


樓高間的區塊及沿街立面的呈現 等角爆炸圖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