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因法师 著
清凉池畔 要调伏烦恼, 首先便要先看到生起烦恼的根源「心」。 不然纵然佛法研究再深入, 也只是流于世间哲理的层次,与解脱无关。
正如上忏下云老和尚曾深深的感触:“三生 有幸,今生为僧。 ” 更如一位住山四十多年的老喇嘛说:“修行 是最幸福的事情。” 一如过往的禅师们,优游于山林流泉之间, 寂然于梵刹丛林之际,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法喜、 自在,透过诗歌、偈诵、开示等方式表达出来, 纵经千百年后,静心阅读之时,仍然不禁神往。 慨叹何来如此之摄受力?并非仅是山林流泉之美, 梵刹丛林之力,实在是由于禅师们安住于自性的 光明,因而大乐所显,照耀古今……
良因法师 法师于 1990 年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物理系, 大学期间便参加莲因寺大专学生斋戒学会,并担任 数届总务学员长,于其间亲近忏公上人,受上人慈 悲摄受而发起出世之心,于上人座下披剃。 1991 年于台湾日月禅寺受大戒之后,前往就读 净律学佛院 ( 第五届 ),为期 3 年,毕业后便留任学
5
院担任监学、教务长等执事工作,并担任教学法师 之职务。法师于学院其间,受教于达理老法师、性 梵老法师等已故尊宿,以及道海律师、果清律师、 慧天老和尚等善知识座下。于僧格之养成及戒、教 二门受益良多。 法师之解行以“深入经藏、行归弥陀”为宗, 因此并于出家十多年后,又陆续亲近藏传佛教嘎举 派 ( 白教 )、格鲁派 ( 黄教 ) 之大德,学习四加行与 奢摩他之要义。并以之配合闭关、静修之实践,以 潜入修持之精要,并与汉传佛教互为印证,期能为 他日自他二利之张本。 法师十余年弘法历程中,曾于台湾净律学佛院、 莲因寺、莲因北部斋戒学会、净律寺居士斋戒会、 教师学佛营、法华寺、大陆弘法、佛教慈悲电视台 等处讲学。 2009 年 5 月起,法师透过网络教学,来引导内 地佛子学习佛法,以期佛弟子皆能解行增上,造福 社会,护国卫教。鉴于末法时期正法衰危、众生沉 6
沦、痛苦日剧于前,弘法利生之事刻不容缓,是故 法师以“弘扬正法、续佛慧命、住持僧团、提携后学” 为菩提本愿,使众生皆离一切苦,得世、出世间一 切乐,乃至殁后共登极乐莲邦而后已,是为法师一 生之职志及弘法之目的。
7
目 录 序言 / 11 以法为赠礼 / 16 真正的给予
/ 39
静止的流水 / 47 法
性 / 90
法的语言 / 114 广钦老和尚开示 / 120 成就胜道宝鬘集 / 158 后
记 / 240
序言
纷扰尘世间,我们营营碌碌地追寻着,赶往一 个个看似能给自己带来安乐的目标,却总是不由自 主地被卷入下一段行程……终点永远是起点。当我 们最终疲惫不堪、茫然回首,却发现一切的努力, 最终都不过是“无常”的戏码,我们不得不停下来 沉思,什么是自己可以主宰的?什么是人生究竟的 价值?在无尽地追问和反思中,我们幸运地遇到了 佛法。从最初的一念相应得到法喜、生起信心,进
11
而对佛法的学习一点点深入,我们从单纯地听闻, 逐渐切入实修,在每日坚持完成的定课中得到平静 和安全感,因为深信三宝的功德无处不在,每日的 诵经拜佛、听经闻法,乃至定期地布施放生,都将 最终带给我们安乐的果报。然而渐渐我们发现,平 静只是暂时的,“一遇顺缘,依旧牵去。一遇逆缘, 依旧打失”,境界现前时,依旧烦恼不断。 良因法师曾教戒:“我执就像魔术师,随时变 幻着面目来迷惑我们,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每天做 定课,就是修行了吗?”佛法是心法,心念一动, 就是十二因缘一转。因此古德反复强调修行要“战 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去圣时遥,虽有 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大德慈悲留给我们的众多经典 开示,然而身陷尘世的我们,对自己的念头很难保 有时刻地清醒和觉照。即使听闻了无常空性的道理, 却因无法生起力量而依旧迷失,为“求不得”和“已 失去”热恼交煎,痛苦不堪。
12
“我希望真的如书名,让大家在热恼的浊世中, 到清凉池。”良因法师如是说。淡淡的几个字,让 人不禁为修行人“不忍众生苦”的慈悲情怀所感动。 法师以平白精炼的文字、直指人心的提问,在高僧 大德与迷惑众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领我们反 观自心,省察修行,走入自性清凉的境界。 本书精选良因法师指导弟子修行时,结合大德 教言所编写的每日开示辑成。普愿一切有情,见闻 此书,生欢喜心,行菩萨道,修般若法,达清凉池, 直至离苦得乐,永沐佛光,成就无上菩提!
13
阿姜·查 阿 姜· 查 , 泰 国 东 北 著 名 法 师 , 生 于 西 元 一一八年 , 一九九二年元月圆寂。幼年入道,年轻 时研究过基础佛法、戒律、以及经典,后随当地禅 定大师修习。他依苦行僧的传统方式生活数年,曾 和本世纪伟大的禅师阿姜·满度过一段开悟性的时 光。他的教导方式简明,涵意却深远。他善用日常 周遭事物引出佛法实意,令弟子们开解,也因此, 吸引了不少的西方人从他受教。
以法为赠礼
一 如果我们将绿色颜料 滴到清澄的雨水里 它就会变绿 如果是黄色的颜料 那么它就会变黄…… 心在自然的状况下是清澄
16
洁净而不混乱的 它会变得混乱 只因它追逐法尘 它迷失在它的情绪当中了 ( 这是公元一九七七年十月十日在国际丛林寺 院,对聚集的西方僧侣、沙弥和在家弟子所作的开 示。这篇开示供养给正好从法国来访的,当中一位 比丘的父母 ) 很高兴你们有机会来参访巴蓬寺,并且探望在 这儿的出家儿子。可是我很抱歉,没有什么礼物可 以送给你们。在法国,物质上的东西已经很多,不过, 有关“法”的却非常少。我曾去那里看过,那儿的 确没有能为人们带来安祥与宁静的法,有的只是一 些不断使人心迷乱和困扰的事物。 法国物产丰饶,有那么多的事物,从色、声、 香、味、触上,带给人们感官的诱惑,又由于对“法” 的无知,人们便只有被迷惑了。因此,今天我想要 供养一些“法”给各位带回法国,当作是巴蓬寺和 17
国际丛林寺院送给你们的礼物。 “法”是什么?法能够斩断人类的问题和困难, 使之逐渐减少至无!那所谓法的,应该遍及到我们 的日常生活中去学习——那是为了一旦有“法尘”(注 一 ) 升起时,我们能够去处理和超越它。 无论是住在泰国这儿或是其它国家,我们都有 同类的问题,如果我们懂如何去解决,我们将会不 断地被困在痛苦和烦恼当中。解决问题必须靠智慧, 而要拥有智慧便得开展和训练我们的心! 谈到修行,其实一点儿也不远,就在我们身心 的当下!西方人和泰国人一样,都有身和心。有混 乱的身、心,表示是一个混乱的人;有祥和的身、心, 就是一个祥和的人。事实上,这心就像雨水,在自 然的状态下,它原是纯洁的:如果我们将绿色颜料 滴到清澄的雨水里,它就会变绿;如果是黄色的颜 料,那么它就会变黄。 心的反应也是如此。当舒适的法尘,“滴”进 了心,这心就会舒适;而当法尘是不舒适时,心也 18
会不舒适,这心会变得“混浊不清”,就像染了色 的水一般。 当澄净的水接触到黄色时,它会变黄;当它接 触到绿色时,它会变绿。每一次,它都会改变颜色。 而实际上,那些绿色或黄色中的水原本是清澄而洁 净的。心在自然的状况下也是一样,是清澄、洁净 而不混乱的。它会变得混乱,只因它追逐法尘;它 迷失在它的情绪当中了!
阿姜·查
良因曰: 如文中所述,我们的心像是沾满了五颜六色的 调色盘,早已经不是原本的模样了。 但是给这调 色盘上色的人是谁呢 ? 当然不是上帝,而是主宰 这念心的自己。 有智慧的人会觉察到这问题,但是需要毅力才 能处理这问题。这也就是为何初学佛时,都是勇猛
19
精进,后来却离佛越来越远的原因了。 已经被颜料所混乱的水,要恢复它的澄净需要 时间。同样的,已经被混淆的心,要恢复它的基本 的清明,一样需要时间。 但是,除了长时间净化之外,再来就是不断地 自我审察,就像不要让已经洗好的衣服,又掉到土 里受染污。渐渐净化的心,也是一样,要好好的保 护好它 !
二 让我解释得更清楚些,现在我们正坐在平静的 森林里,这儿,如果没有风,树叶会保持原状静止 不动,而假若有风吹时,树叶便会拍打舞动起来。 心,就像那树叶一般,当它一接触到法尘,它便会 依着法尘的性“拍打舞动”起来。我们对佛法的了 20
解越少,心就会不断地去追逐法尘。感觉到快乐时, 心会屈服于快乐;感觉到痛苦时,心会屈服于痛苦, 它总是在混乱之中。 最后,人会变得神经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 不了解这个道理!他们只是随着情绪起伏而不知如 何去照顾自己的心,就像一个小孩没有父母去照料 他一般。孤儿是无所依靠的,而无依无靠的孩子是 非常不安全的。 同样的,如果这颗心没有受到照顾,如果没有 用正见来训练或培育品格,它会变得非常麻烦而难 以处理。 今天我要提供各位一种训练心的方法,那就是 “业处 (Kamma-tthjana)”。业 (Kamma) 是指“行为”, 处 (tthana) 是指“基础”。在佛教,这是使心祥和及 宁静的方法——你们可以用它来训练心,并以这受 过训练的“心”来审视“身”。我们的“存在”是 由两个部份组成的。一是身体,一是心,就这两部 份而已。所谓的“身”,能被我们肉眼所见,而“心”, 21
相反地,是非物质的部份,只能被“内在的眼”或“心 眼”“见”到。身和心这两者,都经常处在混乱的 状态中。 阿姜·查
良因曰: 大家都知道,修行是为了要修心。我们也从很 多经论中去阅读、学习关于“心”的开示,但是有 一个重点,也往往是学佛人忽略的,那就是我们一 天当中,花多少时间去审视自己的“心”? 往往听到学佛几年的人,告诉我他学习过那些 经典、修过那些法门……我的回应通常是默然,因 为把许多药单列出来,洋洋洒洒地,但是真的吃药 了吗? 我们是否曾经长时间关注着,平常自己狂乱 的心?或者昏昧的心?以及用功时与法不相应时的 心、稍微相应时、完全契合的心……恒常地观察这 念心,是调心的基础。 22
以前学佛院达公长老告诉我们,经典里所描述 的,就是我们这念心。因此,确实以教照心,才能 理解经文的真实义。也就是说,要透过实修,才能 亲尝法味。不然即使学的经典再多,甚至为人说法, 讲得天花乱坠,对“心”还是不了解的,更别说解 脱了。 先别说大话,练习看自己的“心”吧!
三 “心”是什么?心并不真的是什么“东西”, 依照传统上的说法,心就是那个能够去感觉或意识 的;那感觉、接受,以及经验一切法尘的就称作“心”。 当下这个时刻就有心——当我正在对你们说话时, 心自认到我正在说什么;声音透过耳朵,你们知道 我在说什么。那个经验到这些的,就叫做“心”。 心,并没有任何的自我或实体,也无任何的相 23
状,它只是在“经验心理活动”,如此而已! 如果我们能教导这颗心拥有正见,它就不会有 任何的麻烦出现,它将能平静自在。 心是心,法尘是法尘,法尘并不是心,心也不 是法尘。为了能让我们清楚了解我们的心和在我们 心中的法尘,我们说,能接受法尘突然“啵”地闯 进来的,就是心。当心和它的对象两者互相接触时, 会升起感觉。这其中,有些是好的感觉,有些是坏 的感觉;有些是冷的感觉,有些是热的感觉。各式 各样都有。而如果不用智慧去处理这些感觉的话, 心就会被扰乱! 禅坐是开展“心”的方法,能使心成为“智慧 升起”的基础。这里头,“呼吸”是生理的基础, 我们称作“安那般那沙地”(anapanasati) 或“观呼吸”, 在这里,我们以呼吸当作我们心理的对象。我们以 呼吸做为禅修的对象,只因它最简单,而且自古以 来它就是禅修的核心。 阿姜·查 24
良因曰: 我们常希望我们的“心”不被外境所动,因 此观察外境生灭,我的“心”不生灭,所以安住在 这生灭心上……如果没有去体验这念活动心的无常 性,很容易就将这念生灭无常的心当成真我,而守 在“我执”中,却以为是安住于自性。这样的修行, 虽然表面上烦恼也是渐渐不活动,但是实际上是不 断地加持我执的。 所以要了解真正大乘圆顿之理,要有空观的基 础,才不会错认消息。 而空观基础中,又以观察“无 常”为下手处。因此,先安定下来,练习看自己的心, 这是基础入门的功夫。 透过对心的观察后,了知能观的心、所观的境, 都只是作用,真实性不可得。在此基础之上,再谈 “心”不被外境所动,才不会落入自性执中,也才 能真正构成大乘止观的基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基础非常重要 !
25
四 当我们遇到好的禅坐机会时便盘腿而坐:右 腿放在左腿上面,右手放在左手上面,保持背部直 挺,然后对自己说:“现在我要放下一切的负担和 烦扰!”不要有任何的事使你挂虑了,在这个时候, 把一切忧虑都抛开吧! 现在,将注意力放到呼吸上,开始吸气和呼气。 这时——在做观察呼吸的当下,不要刻意的使呼吸 拉长或缩短,不要使它变强或变弱,只要依正常速 度,自自然然的进出就可以了。等到“正念”和“自 我觉醒”从心中生起时,便能清楚明白这吸气与呼 气了。 放轻松,什么都不要去想,不须想东想西,唯 一要做的事是将注意力放在吸气和呼气上,其它一 概不管!保持正念,专注在呼吸的一进一出上,注 意每一个呼吸的开始、中间和结尾。吸气时,气的 开始是在鼻端,中间在心脏,结尾在腹部。呼气时, 26
正好相反,气的开始在腹部,中间在心脏,结尾在 鼻端。开展对呼吸的觉知:一在鼻端,二在心脏, 三在腹部。而后,反过来是:一在腹部,二在心脏, 三在鼻端。 投聚“注意力”在这三点上将可解决你一切的 烦忧;只要不想其它的事,保持你的注意力在呼吸 上。此时或许会有别的念头进入心中,它会想到其 它的主题而分散了你的心,但可别理它,只要再次 的持好呼吸当作你专注的对象就行了。心,也可能 会陷入分析和探讨情绪当中,但是,继续去修行吧, 继续不断地在每一个呼吸的始、中、末上保持分明。 最后,心将会无时无刻在这三点上了知呼吸。当你 如此修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心和身就会习惯于这种 工作。疲劳将消失,身体会感到更轻安,而呼吸也 会变得越来越细密。“正念”和“自觉”将能保护 住心,而且好好地看守它。 阿姜·查
27
良因曰: 佛陀说:末法时代有两种甘露法门,一者是数 息观,二者是不净观,在此先介绍第一甘露法门 ─ 数息观。 对于平常攀缘惯的心,数息是很好的安心法门, 如果我们修净土法门,可以依着印光大师的开示, 将数息配合“三、三、四”的节奏来念佛,渐渐的 心就稳定下来了。 刚开始要观心、或者观察呼吸,都不是件容易 的事情,但是想一想平常妄想纷飞、焦虑不安带给 我们的痛苦,这样的投资绝对是值得的,更别说可 以解脱轮回苦,那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如尊者所述:“把一切忧虑都抛开吧”,这是 修行时的重要善巧。既然修行了,就安住在修行的 当下,不要对过去、未来焦虑不安。纵然现在妄想 很多,也不要再这样焦虑了,一心就是修行吧 ! 在 所缘境上,专一而相续地安住。于稳定的心相续中, 直驱涅 吧 ! 28
五 我们如此这般的修行,直到心变得平和、宁静, 直到它成为“一”为止。所谓“一”是指“心”全 神贯注于呼吸上,不从呼吸上分离开来。心将不再 混乱而能够轻松自在,它将会知道呼吸的始、中、末, 而且保持继续不断地专注在呼吸上。 当心变得平静时,我们就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鼻 端的出入息上,而不必再随着呼吸的上下,到达腹 部又回来;只须专注在呼吸进来与出去的鼻端就可 以了。 这就叫做“静心”,让心放轻松而且平静。当 宁静升起时,心会“停止”,它会与它单一的对象—— 呼吸,一起“停止”。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使 心宁静,而智慧就能够生起了。 这是一个开始,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不管身在 何处,都要试着每天去练习。无论是在家中,在车 子里,躺着或是坐着,都必须不断地、很小心地去 29
觉知和看守住这颗心。 这称作“心理训练”的,必得在四威仪中练习; 不单是坐着、站着、走着、躺着的时候也都要练习。 重点是,我们必须知道,每一刻的心境究竟是如何? 而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随时保持正念和 清明。心,是快乐或痛苦?是混乱?是祥和?以这 种方法去认识心,使心变得宁静,而当心变宁静时, 智慧就会升起。 阿姜·查
良因曰: 身、心、息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一者牵动,其 它两者必然受影响。 刚开始要掌握“心”,不是 容易的事情,所以从“身”、“息”的掌控,得到 粗分的安定,这时再来安心,就容易多了。 要安“身”,主要从戒律、四威仪中下手。 这也就是为何一个人轻视戒律,纵然得到少许的禅 定,必然也是邪定、甚至是魔定,因为不清净的体,
30
用上也是不清净的。 安定“息”,就是上述所说的方法,透过随息 来“了知”,而非“掌控”呼吸,使我们心的纷扰相, 在单调地观察呼吸进出中,渐渐趋向平稳。也就是 说,能够明晰地看到息,也就是清楚看到心的基础。 其次,要紧的是,这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好 用。当我们的心散乱、起贪嗔等烦恼时,气息必然 混乱。所以平常多注意自己的呼吸,也可以安定心 神,减少烦恼妄想。尤其当烦恼现前,不要马上有 任何躁动的行为,应当反过来观察呼吸,看到它的 混乱,它的放松、它的稳定……烦恼随着息的稳定, 渐渐也就消失了。 方法其实都不难,难在于相续。能够相续而行, 才是修行中最重要的善巧!不然说食数宝,永远就 像猴子掰玉米一样,一边掰一边掉,永远吃不到玉 米。
31
六 有了宁静的心,便可去观察这禅定的对象—— 身体,从头顶到脚底,然后又回到头顶;一遍又一 遍地去做。注意察看头发、体毛、指甲、牙齿和皮肤。 在这禅坐中,我们将会看到整个身体是由四种“元 素”所组成的,那就是地、水、火、风。 我们身体坚硬、固体的部份,形成地大;液体 和流动的部份,形成水大;体内上下通行的气体形 成风大;而身体里头的温热,就是火大。 四大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我们所谓的“人类”。 当身体败坏成为它所组成的各个部份时,便只剩下 这四种元素了。佛陀教导我们说,没有众生,没有 人类,没有泰国人,没有西方人,没有个人,最终, 就仅仅是这四大而已!我们以为有个人或有众生, 而事实上却什么也没有。 无论是分解成地、水、火、风,或是组成所谓 的“人类”,一切都是无常、苦、无我。它们都是 32
不稳定、不确定的,而且一直在变化的状态中—— 每一个刹那都不安定。 我们的身体是不稳定的,不断地在改变和变化 中:头发改变,指甲改变,牙齿改变,皮肤改变, 每件事物都在改变,无一不变! 我们的心也是一样,经常地在改变当中:它不 是“我”或是实体,它不是真的“我们”,不是真的“他 们”,虽说它或许会那么想。也许它会想到自杀, 也许它会想到快乐或痛苦——各种各类的事!心, 是不稳定的。如果我们没有智慧,相信了我们的这 颗心,它将会不断地欺骗我们,而我们便会在苦乐 之间不时的打转了。 阿姜·查
良因曰: 之前透过观呼吸来修止,这只是前方便,接着 应当修观,这才是静坐的正务。很多人在静坐中只 是为了享受那份宁静,沉溺于其中再不出来,这样 33
终究还是堕落,因为都是跟贪烦恼相应,只是贪的 境界不同而已。在佛法的观修中,以空观为正行, 其它慈悲观等为助行。 于此开示中,是以藏教的“析 空观”,作为空观的正行。( 析空观是众多空观方 式中的一种,详细内容以后天台学会详述 ) 。以此 来析空我们的“身”…… 四大假和相,“心”…… 刹那生灭相中,“我”不可得。这是一种简单而又 实用的观法,能常做此观,可以减少很多烦恼,也 不会有这么多精神官能症了。 道理不难,当遇境逢缘之时,内心快乐、痛苦 之际,猛然拉回正念,问问自己,“谁在快乐”? “谁在痛苦”?去追寻那能感受快乐、痛苦的根源、 落角处吧! 当然,平常静坐用功也很重要,可以将尊者这 段开示记在心中,或者做个小抄,当静坐修止之后, 以之观修,这就是修行。
34
七 心,是个常变化的东西;身,也是变迁不定的。 它们同样都是无常,都是痛苦的来源,都是“无我”。 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身和心既不是众生,也不是 个人,也不是自我、灵魂、我们、他们。它们仅仅 是元素——地、水、火、风,四大元素而已! 一旦“心”看清了这点,它会去除对自我的执 着——执着“我”是漂亮的、“我”是善的、“我” 是恶的、“我”在痛苦、“我”拥有、“我”这个 或“我”那个,你将能经验到和谐一致的境界,因 为你会看出全人类基本上是相同的,并没有“我”, 有的只是元素而已。 当你沉思默想,而且了解到无常、苦、无我 时,你将不再去执着有一个“自我”,有众生,有 我、他或她了。认识到这点的“心”,将会升起 nibbida——厌离和倦怠,它将会把一切事物看成无常、 苦和无我。 35
而 后, 心 会“ 停 止”, 心 成 了“ 法”! 贪、 嗔、痴将一点一点的逐渐减少和降低,最后剩下 “心”——纯净的心。这就叫做“修习禅定”。 因此,我请你们接受这一份“法”的礼物,愿 你们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思维。请接受这一份来 自巴蓬寺和国际丛林寺院的“法教说”——当作是 一种授予你们的传承。这里所有的僧众,包括你们 的儿子和老师们,予你们这个法供养,让你们带回 法国去。它将提示“心静”的法门,帮助你们的心 得到平静而不混乱。 你们的身体或许会在混乱当中,但是你们的心 却不会;世人或许会被迷惑,但是你们自己却不会; 甚而,即使你们的国家处在纷扰不安当中,你们也 不会被困惑了。因为心会有所“见”,心是“法”! 这就是正道,正确的道路。 愿你们永远记得这些教法! 祝福你们健康快乐! 阿姜·查
36
良因曰: 中峰国师开示: 诸苦尽从贪欲起 不知贪欲起于何 因忘自性弥陀佛 异念纷驰总是魔 透过昨天所说,观修空性的方法,这时真正的 找到痛苦的根源,就是自我,一切烦恼来自内心, 跟外境无关。慢慢的就不会认错敌人,而与之相互 拥抱了。 这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没有这样的观照能力, 纵然护持佛法,或者自己用功,都只是徒增福报力。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也是越来越稳定,但那是福报, 不是般若智慧力。 而印光大师说:“福报越大,业越重”,这对 解脱来说,不是件好事!所以我们要常常观察自己 的学佛与修持,到底是福慧双修?还是一直修福报 (至于一向造业,那样的粗重,在此就不论了)。 儒家说:“故君子慎其独也”,什么是“独”呢? 藕益大师解释,就是我们的自性。常观一切法如幻
37
(破),并安住于自己的自性(立),渐渐便不被 妄心所控制,也才能走上解脱之路。此二缺一不可, 愿与大家共勉。
38
真正的给予
一 你会问 如果我们一无所求, 那我们将得到什么? 答案是 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无论我们得到什么
39
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真正的给予 人们过世俗的生活去工作,是为了获得某 些报偿,但出家人在这方面的教导,意义上却深远 多了——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我们 工作不为报酬。佛陀教导我们,工作就只为了工作, 别无所求。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它将 只会引起痛苦,你自己试试:你想要让你的心平静, 于是你坐了下来,且试着使它平静,如此这般,你 将会痛苦,试看看吧。我们的方式精致多了:我们 去做,过后就放下,做了就放下!仅此而已。 一开始,我们以心中的某种欲求修行,我们不 断在修行,但我们知道那样并不能满足欲求,于是 我们会继续修行,直到我们达到一个境地——修行 不再是为了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放下! 我们有些人修行是为了想要得证涅 ,然而这 种欲求并不能让我们获得它。“希求”平静是自然 的事,但却不真的正确,我们必须毫无所求的修行。 而你会问:“如果我们一无所求,那我们将得到什
40
么?”答案是,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无论我们得到 什么,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修行不 要去得到什么东西。 那些修行是为了想得到什么的人,就好像来找 我洒“圣水”的人一样。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想要 得到圣水时,他们说:“因为我希望活得快乐舒适 而无病痛!”如此一来,他们将永远无法超越痛苦。 世俗人做事,都是有一个动机的,都要求得到 某些回报;然在佛教,我们做事却没有“得到”的 念头。世俗人必须了解每件事物都是依照因果的, 然而佛陀却教导我们去超越因和果。他的智慧是去 超越因,超越果,超越生,超越死,超越快乐和痛 苦的。 阿姜·查
良因曰: 在修学大乘佛法中,菩提心的愿力,是推动修 行的主要动力。但是由于众生的执着习气,因此佛
41
陀处处说,众生处处着。虽然也听闻般若心经的开 示:“无智亦无得”,但是仍然不免于修持中,生 起强烈有所得之心。 但是不管修什么法门都一样,有所得皆苦。 因此,在培养菩提心的同时,配合学习奢摩它的止, 乃至体真止,是非常重要的,才不会因此而变得躁 动不安。 所以在学习大乘佛法的同时,学人也欢喜配合 南传禅师们的开示,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脚步,在 空有二边达到平衡点。这对于尚未证到空性的凡夫 众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要有所得,就要有所舍。我们修行,是为了透 过修行来“舍”。如果还是过去的思考模式,只是 内容不同,一直想要“得”,因此划定目标不断向 前冲,十万拜、百万佛号、诵经千部……到头来仍 然只是在用功中,得到暂时的安定,离开佛堂,还 是老习气。这样的修行,仍然如同渴鹿追求阳焰, 是找不到归途的。 42
但是,能够修持十万拜等是非常好,也是非常 重要的,不可以理废事。只是要注意自己的心态, 是要得 ? 是要舍 ? 这是苦乐的根源,很重要!
二 你会问 如果我们一无所求, 那我们将得到什么? 答案是 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无论我们得到什么 都只是痛苦的一个原因 想到这里,实在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停留。 人们住在一个“家”,这“家”是“有”和“执取”。 离开家到一个没有家的地方,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43
因为我们总是与“有”和“执取”同住的。如果我 们不能执取,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感到失落; 因此,大部份的人都不愿离开家去趋向涅 。为什 么呢?因为他们说,那儿没有什么,什么也没有。 看看这里的屋顶和地板:上端是屋顶,代表 “有”,下端是地板,代表另一个“有”;但在地 板和屋顶之间的空间,却毫无立足之地。 一个人可以站在屋顶或站在地板上,但却不能 在“空”的空间上。没有“有”的地方,那就是“空” 的所在。直接地说,我们说彼涅 ,就是此“空”。 人们听到这,他们会退后不前,他们不想前“往” 涅 ,他们害怕,如果他们那样子做了,他们便再 也见不到他们的孩子和亲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祝福在家人的时候,会说: “祝你们长寿、美丽、幸福、健康。”这使得他们 非常高兴,他们爱听这些,而若你开始谈到空,他 们便不想要听了。他们执着了“有”!但你是否见过, 一个老人而具有美丽的外观?你是否见过,一个老 44
人有着充沛的精力或非常幸福的吗?没有!但当我 们说“长寿、美丽、幸福和健康”时,他们却真的 非常高兴。 放下吧!放下一切所求,那么你们的心将会得 到宁静,而痛苦也会立即止息! 好了,这就够了。啊?想必已经晚了,我看你 们有些人已经想困了。佛陀说过,去教导“沉睡” 中的人们佛法,但不要让人们睡着了。
阿姜·查
良因曰: 世俗人的想法,总认为有个外境,尤其是五欲 的境界可依托,是快乐的泉源。实际上正好相反, 心中有所住,就有所苦,只是没有佛法的引导,一 般人不觉察而已。 龙树菩萨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 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我们认为眷属围绕就
45
会快乐?循着这句法语去审思,诚实面对自己的 心……绝对是痛苦的根源。或者我们认为财富会给 我们带来快乐与充实,一样地审视这段开示,以及 自己的心,会发现绝对不是这么回事。 也就是说,我们往往活在自己编织地幻想中, 一生被幻境所欺骗。 学人曾经到过没有供电的偏远山区小住几天, 那几天晚上因为只能秉烛静坐、修法,完全没有外 在干扰,此时心中感到特别的寂静,此时也体会到, 平常我们的心,"住"在外境太严重了,也就是因 此在现在的世界,充斥着电磁波、身心毒素的干扰, 许多人的心因此惶惶不安。 多观察自己的心,多分"住"于何处,看到它、 放下它,这就是修行!同时,也多体会每天开示中, 诸位大德长老们的开示,转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吧。
46
静止的流水
一 现在,请你用心听,不要允许你的心追随其它 事物而迷失。想象这种感觉──当你独自地坐在山 上或森林的某个地方,坐在这里,当下,有什么呢? 只有身和心这两样东西,如此而已。 现在这个坐在这里的外壳里所含藏的一切叫做 “身”。而在每一刻中觉知和思考的则是“心”。
47
这两样东西也叫做“名(nAma)”和“色(rUpa)”。 “名”,意思是指没有“色”或形体。所有的念头 和感觉,或受、想、行、识四种精神上的蕴(khandha), 都是“名”,它们没有形体。当眼睛见到形体时, 那个形体叫做“色”,而那时的觉知叫做“名”。 它们总称为“名”和“色”,简单地说就是身和心。 要了解:当下这个时刻坐在这儿的,只有身和 心。 可是,我们常把这两样东西给互相混淆了。 如果你想得到平静,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真相。目前, 心的状态仍是未训练的──污秽而不清明,还不是 清净的心。我们必须透过修习禅坐来进一步训练这 颗心。 有些人认为,禅坐的意思是以某些特殊的方法 坐着,可是,事实上站着、走着和卧着都是禅修的 工具,你可以在一切时中修习。 “三摩地(samAdhi, 定)”,字面上的意思是“稳固地建立起心”。 要 增长三摩地,并不必要去压抑心。有些人试图以静 静地坐着,完全不让任何事物干扰他们,来得到平 48
静,但是,这就如死了一般。 修习“三摩地”是 为了增长智慧和理解。 阿姜·查
良因曰 : 随着时光的迁流,我们的记忆力是不断地衰退, 念力是不断地薄弱,增加的只有执着与习气,与心 的捆绑。要解脱,必须练习观心、摄心。因此,接 下来我们要引介南传 ( 泰国、缅甸 ) 禅修大师的开示, 引导我们渐渐去观心。 南传思想的核心是“三法印”( 诸行无常、诸 法无我、涅 寂灭 ),虽然没有大乘佛法“实相印” 的深邃,但很容易落实到日用之间(但很容易落实 到日常实用之中),因此也很值得我们参学。 我们一天思维一小段开示,不必多,仔细咀嚼, 让法义融入我们的身心。 让我们在法的光明中,放松而专注地,活在每 个当下。
49
二 “三摩地”是坚固的心──心一境性。 它专 注在哪一境上呢?它专注在平衡的一境上,那就是 它的境。但人们试图以安静他们的心来修习禅坐。 他们说:“我试图禅坐,可是我的心连一分钟都无 法静下来; 一下子飞到这儿,一下子又飞到其它 地方去……,我怎样才能使它停止下来呢?”你不 必去停止它,重点也并不在这里。有移动的地方就 是理解生起的地方。 有些人抱怨说:“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来; 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来……”因此它们 就坐在那儿拉来拉去。 他们以为自己的心在到处乱跑,实际上,它只 是看起来好像在四处乱跑。举个例子,看看这间讲 堂……,你会说:“噢,好大啊!”事实上它根本 不算大。它看起来或大或小,都是凭着你对它的感 觉。实际上,这间讲堂的大小只是它的大小,非大 50
也非小,但人们总是跟随他们的感觉跑。 以打坐来寻找平静……,你必须了解平静是什 么。如果你不了解,就无法寻获它。例如:你带支 非常昂贵的笔到寺院来,而在你来这儿的途中,你 将笔摆在前面的口袋,但你拿出来后,却将它放在 后面的口袋罢!现在,当你伸进前面的口袋时…… 笔不在那儿了!你吓了一跳。你会吓一跳是因为你 的误解,你没见到事情的真相,所以结果是苦。 不 论站、行、来和去,就是不能停止对遗失笔而产生 的苦恼。你错误地理解因而造成你受苦。理解错误 会造成苦……“真是太可惜了!我几天前才买了那 只笔,现在遗失了。” 但后来你想起:“噢,当然啦!我去洗澡的时 候,将笔放在后面的口袋了。”当你一记起这事时, 即使还没看到笔,便已经觉得好多了。你了解吗? 你快乐了,也可以停止对你的笔的担忧。现在,你 已经确定了,因此当走路时,会将你的手伸进后面 的口袋,而笔就在那儿。你的心一直在欺骗你,而 51
忧虑来自你的无知。现在,看到笔,疑惑也就消失了, 忧虑也平息了下来了。这种平静来自于看见问题的 起因──“苦的起因(samudaya,集谛)”;在你记 忆中,笔就在你后面的口袋,那一 ? 那,就有了“苦 的息灭(nirodha,灭谛)”。
阿姜·查
良因曰 : 在禅坐或者行住坐卧间,除了专注之外,身心 地放松很重要,而其间又以心的放松为根本。 因此我们在注意全身肌肉放松之余,更重要的 便是调适内心的放松了。但是什么因素造成我们内 心的紧绷呢 ? 就是这念不安的心 ! 而此心的由来, 在于对世间相错误地理解。简单的说,烦恼是自己 想出来的,就像上述的例子一样。 心的生灭不是问题,心生灭中对境界错误地理 解,才是需要对治的。
52
心就像魔术师,变现种种的幻相,来欺骗我们, 让我们对境界生起贪、嗔和愚痴。只有透过般若地 学习,与对心的训练,才可以使我们获得经验,并 且在一次次的经验中,才能不为所欺。 详细的内容,未来将引导大家慢慢去认识,并 期望能相互提醒,彼此为生命当中难得的善知识。
三 所以,你必须思维,为的是要找到平静。 一 般人通常以为平静就是指单单地使心平静下来,而 不是使烦恼也一起平静下来。 烦恼只是暂时地被 压抑着而已,如同被一块石头压着的小草,三、四 天之后,你将小草上的石头移开,不久之后,它就 会再长回来。小草并没有真的死去,它只是被压制 住而已。这跟禅坐时一样:心是平静的,然而,烦
53
恼并没有真的平定下来。因此,“三摩地”并不是 很确定的。要找到真正的平静,就必须增长智慧。 三摩地是一种平静,就如石头压着小草般……几天 之后,将石头移开,小草就会再长回来,这只是一 种暂时的平静。 智慧的平静就好像将石头放下后, 就不去移开它,而让它在原处。小草不可能再长回 来时,这才是真正的平静——烦恼的平息,来自于 智慧的稳定平静。 我们说“智慧(般若,pan~n~A ”和“三摩地” 是分开来的东西。但是,本质上,它们是同一的, 相同的。智慧是三摩地活动的作用,三摩地是智慧 不动的相貌,它们从同一个地方生起,可是有不同 的趋向、不同的功用。就如同此处这棵芒果树一样, 小的芒果会愈长愈大,直到成熟;虽然它们同是一 个芒果,但却有不同的情况。小芒果、大芒果和熟 透的芒果都是同一颗芒果,只是它的状况改变而已。 在佛法的修行里,有一种情况称做“三摩地”,而 稍后的情况称做“般若”。但是,实际上, “尸罗(戒)”、 54
“三摩地(定)”和“般若(慧)”都是一样,就 如芒果一般。
阿姜·查
良因曰 : “三摩地”的基本定义,就是“心一境性”, 也就是将心专一、相续地安住在所缘境上。例如念 佛时,心是 " 能缘 ",而佛号便是 " 所缘境 "。因此, “三摩地”——心一境性,是通于内、外道的。 而佛法的三摩地和外道的差别在哪里呢?就在 般若的观慧。外道虽有种种的聪明才智,唯独就是 没有 " 无我 " 的观慧,因此外道的定,永远就只是 暂时的以石压草。要学习佛法的三摩地,此事不可 不知。 所以真正要证得念佛三昧等种种佛法的三昧, 必须配合般若地学习与实修的。因此,若只是欢喜 修禅定,乐于安住在心不分别,却忽略教法的学习, 55
那将只是缘木求鱼,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三昧,充其 量只是通于外道的禅定而已。 如尊者云 :“真正的平静——烦恼的平息,来 自于智慧的稳定平静”。刚开始我们的戒、定、慧 或许是分别的修学,但是当般若智慧真正开启时, 他们就是在一条线上了,所以般若地学习是第一要 务。
四 任何情况下,在我们的修行中,不论你是从什 么样的角度来说,都必须从心开始。你知道这颗心 是什么吗?心是什么样子?它是什么?它在哪里? 没有人知晓。我们只知道我们想去这里或那里,想 要这个,想要那个,我们觉得好或不好……,可是 心本身似乎不可能知道。心是什么?心没有任何形 56
相。那个领受善和恶的法尘的,我们称做“心”。 如同一间房子的主人,主人待在家里,当客人来访 时,它就是接待客人的人。是谁领法尘的呢?那个 知觉的是什么呢?是谁放下法尘的呢?那就是我们 所谓的“心”。但是人们看不到,他们反覆地打转: “心是什么?心是什么?”别把问题给搞混淆了。 那个领受法尘的是什么?心喜欢某些法尘,而有些 则不喜欢。那是谁?有一个喜欢和不喜欢的人吗? 当然有,但是你看不到,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心”。 在 我 们 的 修 行 中, 并 没 有 必 要 谈“ 奢 摩 他 (samatha,止)”或“毗婆奢那(vipassanA,观)” 只要称它做佛法的修习就够了,然后从你的心着手。 什么是心?心就是那个领受和觉知法尘的。有些法 尘有喜欢的反应,有些法尘的反应则会是不喜欢的。 那个接受法尘的“人”带领我们进入快乐、痛苦、 对与错之中。可是它没有任何形相。 我们认为它 是“我”,但它实在只是“名法( nAmadhamma)” 而已。 “善”有任何形相吗?“恶”呢?“乐”与“苦” 57
有任何形相吗?这些都是“名法”,不能拿来跟物 质的东西比较,它们是没有形相的……可是我们知 道它们存在。 因此,我们说:要由平定心来开始修行。 将觉醒放在心中,如果心是觉醒的话,它将 安住于平静之中,有些人不去觉醒,而只想要平静 ── 一种空白,所以他们永远学不到任何东西。 假使我们没有这个“觉知者”,我们的修行要以什 么做为根基呢?
阿姜·查
良因曰 : 要调伏烦恼,首先便要先看到生起烦恼的根 源——“心”。不然纵然佛法研究再深入,也只是 流于世间哲理的层次,与解脱无关。 因此,在上述的文中,尊者很直接地告诉我们, 要了解心,就从它的作用处去找。 当我们领纳外境,
58
并生起“善”、“恶”、“美”、“丑”等分别时, 心就开始作用了。 接着,我们在这一切的分别中,进一步的分别 “喜欢”、“不喜欢”等种种复杂的想法,乃至想“贪 求”、“舍弃”等计划与行为……从一开始的“善”、 “恶”,到后来的“贪求”、“舍弃”等,这一切 都是“名法”,也就是概念,已经不是外境本身了。 也就是我们在接受外境的讯息后,实际上已经 一层层的加上种种概念,已经不是事情的本身。 我们都活在自己的概念中,我们喜欢的、厌恶 的人与事,实际上是喜欢、厌恶自己概念所创造出 来的影像罢了,思之 !
五 如果没有长,就不会有短;如果没有对,就不 59
会有错。 现代人一直在学习,寻求善和恶,但他 们对超越善和恶之外的,却一无所知。他们知道的 只是善和恶:“我只要取善的。关于恶的,我都不 想知道,我何必呢?”假如你只取善的,在短时间内, 它会再犯错。 都会导致错,人们只是不断地在对 与错之间寻找,而不试图去寻求非对或非错。他们 学习对和错,他们寻求功德,但对于超越善、恶之 外的,却一无所知;他们学习长和短,可是对于非 长亦非短的,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这把刀子有刀锋、刀背和刀柄,你可以只拿起 刀锋吗?或只拿起刀背或刀柄?刀柄、刀背和刀锋 这些部位都在同一把刀上,当你拿起刀时,这三个 部份都同时被一齐拿起。 同样的道理,你拿起善的,恶的就必定相随。 人们寻求善而试图将恶给扔掉,可是他们却不学习 非善与非恶。如果你不学习这点的话,就不会有圆 满。 如果你取善,恶便随至;如果你取乐,苦必 随至。执取善而拒绝恶的修行,是小孩子的佛法, 60
有如玩具一样;肯定的,这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是, 假使你握持善,恶将会随至,这条路的尾端是混淆 不清的,也并不很好。 拿个简单的比喻来说:现在,假使你有小孩子, 而你只是希望去爱他们,却永远不经历憎恶,这是 不懂人性的人的想法。如果你握持爱,憎恶就会追 随。同样的道理,人们下定决心要学习佛法以增长 智慧,就会尽可能地仔细学习善与恶。现在,认识 善与恶了,他们做什么呢?他们试图去执着善,而 苦亦随至,他们不去关键的是没有学习超越善与恶 之外的,而这才是大家你们应该学习的。
阿姜·查
良因曰 : 我们执着于“美”,对“丑”就失去了包容性。 同样的,执着于“善”,对“恶”的排斥性增加。 如果不察,往往在成就阿修罗道,而不自知。
61
固然,我们在初修阶段必须择善固执,但是我们渐 渐地发现,对于善、恶地执取,往往也会成为内心 扰动之因。例如 : 我们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成为我 们心中所爱,善的形相。父母爱子女,也是如此, 这样往往造成内心的不安,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冲突 的原因。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那是否就不要分别善恶了呢 ? 当然不是 ! 古 德云 :“善能分别诸法相 , 于第一义而不动摇。” 我们分别善恶,更要观察缘起,所谓的善恶,往往 只是心中的概念。因为是概念,所以也没有标准答 案,此事详见“了凡四训修善篇”可知。固然我们 应当去恶从善,但是更要以慈悲、智慧去审视,在 不同因缘下,应如何抉择 ? 往往是两害相权,取 其轻的。 声闻人观“生灭灭已 , 寂灭为乐”,对境界 的善恶美丑,一概不执取,这相对容易的多。但是 修行大乘,应当多种事多方便,然而怎样从中成就 自他二利,而非增长我见,这需要智慧去观察。 62
六 “我要成为这样子”、 “我要成为那样子”……, 但是他们从不说:“我什么都不做,因为实际上根 本没有‘我’”……他们不学习这点,而只想要善。 如果他们达到善,他们就迷失在其中。如果事物太 美好了,它们就会开始败坏。所以,他们最后就这 样反反覆覆地下去。 为了平定心和清楚知道领受法尘“人”, 我 们必须去观察,追随“觉知者”,训练心直到它清 净为止。你应该使它清净到什么程度呢?假如是真 正清净的话,心应该超越善与恶,甚至超越清净, 这就结束了,这就是修行结束的时候。 人们所谓的坐禅只是一个暂时性的平静。可是, 即使在这种的平静之中仍是会有经验产生的。如果 一个经验生起,就必须要有“人”去觉知它,有“人” 去洞查它、质问它和审视它;如果心只是空白一片, 那是没什么用处的。 63
你也许会见到有些人看起来非常严谨,以至于 会认为他们很平静,但是,真正的平静并不只是心 平静而已,也并不是说:“愿我快乐而绝不经验任 何痛苦”的那种平静。这种的平静,最后连达到的 喜悦都会变成不满足──苦的结果。唯有当你能够 使你的心超越乐与苦时,才会寻找到真实的平静, 那才是真正的平静。这是绝大多数的人所不学习的 学科,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地看到这一点。
阿姜·查
良因曰 : 学了佛之后,我们愿意吃素、放生、学习经论、 佛堂用功……这些都是善业,但是在造作过程中, 往往也会遇到种种的障碍感到不顺心。此时我们应 当回光返照,不管顺心与否,都是我们业力的显现。 于顺境生贪、逆境生嗔,或者于法门的功德法喜中 沉醉地爱着,是不是又是一种随顺于我法二执的行
64
为,只是转换目标呢 ? 面对世间善业的追求,亦复如是。我们在发起 慈悲心帮助人时,是否在他人身上强加了我们的喜 好呢,还是真的做到了放下执着,站在他人的立场 去思考应如何真正的利益众生。 纵然没有上述的执着,我们面对种种世出、世 间法的功德,也当学习“离法爱”,思维我们不该 迷恋于这些功德的本身,我们要的是假借此功德力, 趋向不生不灭的涅 境界。 当然,这些都是更高层次的观照,刚开始的时 候,建议还是从择善固执下手。如果没有这样的基 础,就要妄谈不着相,从本质上讲也是执一种贪念 而已,换汤不换药。
65
七 训练心的正确方法,是使心光明、增长智慧。 别认为只是静静地坐着就是训练心,那就有如石头 压住草一般。人们迷醉在这里面,认为“三摩地” 就是坐。那只是“三摩地”的一个名词,但实际上, 假使心有“三摩地”,那么行就是三摩地,坐也是 三摩地……坐有三摩地、行有三摩地、住有三摩地、 卧也有三摩地,这些都是修行。 有些人抱怨说: “我无法禅坐,因为我太烦躁了, 我只要一坐下来,就想这想那……我办不到。我的 恶业太重了,应该先消完我的恶业后,再回来禅坐。” 没问题,去试试看,去试图消完你的恶业……这是 一般人的想法。他们为何这么认为呢?这些所谓障 碍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只要我们一坐下 来,心就立即向外跑。我们也去追随它,试图将它 带回来,再做审察……然而,它又跑走了;这才是 你们应该学习的。绝大多数人都拒绝从自然中去学
66
习……,就如同一位拒绝作功课的顽皮学生。他们 不希望看到心的变迁,这样你怎能增长智慧呢?你 必须和变迁同住。当我们知道心就是如此──不断 地变迁,一旦认识这是它的本性,我们就会明了。 我们必须知道哪时候心在想善和哪时候在想恶,它 一直在变迁,我们必须认识这些事情。假如我们了 解这点,那么,即使我们在想的时候,一样能安住 于平静中。
阿姜·查
良因曰 : 所谓的修行,便是恢复到心的本来面目,而不 是要强加指引,希望心成为我们所期盼的“寂静” 状态。 因此,在放松与专注的状态中,我们去观察念 头的起落。就像看钟摆一样,但是看见而不干涉。 只要不随着它转,也不强加压抑,渐渐的对于心的
67
本质——无常就能看穿。此时无我的智慧便能随之 增长,同时与智慧随之而生的禅定,也稳定地成长。 在此稳定的状态中,修行大乘佛法,如普贤菩 萨的十大行愿 :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 便有依止处,而念念增长功德。 若不如是,往往只是头上安头,纵然在佛堂时 可以得到一时的平静;但是离开佛堂,往往就是习 气萦怀……只因未彻见此心无常的本质,内心向外 驰逐,幻像纷飞。如此修行,连声闻法都谈不上, 更别说大乘观察不思议境的智慧了,应知。 虽说我们修行大乘,但莫空腹高心。应从脚下 做起,以免一切修行到头来徒成画饼,而不能充饥。
八 譬如说:假设你家有只小宠物──猴子。 68
猴子无法长时间静止不动,它们喜欢到处乱跑 乱跳、抓东抓西的,猴子就是这样的。现在,你到 寺院里来,看见这里的猴子,这只猴子一样静不下 来,一样到处乱跑。可是它干扰不到你,对不对? 它为何干扰不到你呢?因为你以前也养过猴子,所 以了解猴子是什么样子的。假使你认识一只猴子, 无论你走过多少省分、看过多少猴子, 都不会被 它们所干扰,对不对?这就是一位了解猴子的“人”。 如果你了解猴子,那么,你就不会变成一只猴 子;假使你不了解猴子,你自己可能就会变成一只 猴子!了解吗? 当你看到它伸手抓这抓那时,会 喊:“嘿!”你很生气……,“那只该死的猴子!” 这是一位不了解猴子的人,知道家里的猴子和寺院 里的猴子都是一样的,你为何要受它们干扰呢?一 旦认识猴子是如何的时候,那就够了,你便可以安 住于平静。平静就像这样。我们必须去认识感觉, 有些感觉是愉快的,有的是不愉快的,但那些不重 要,那是它们的事,就如猴子一样,所有的猴子都 69
是一样的。我们明了感觉有时是愉快的,有时则否 ──那是它们的本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并知道 如何放下它们。感觉是不稳定的,它们是变异(无 常)、不圆满(苦)和无主(无我)的。一切我们 所知觉的,都是如此。当眼、耳、鼻、舌、身和意(心) 领受感觉时,我们知道它们,亦如认识猴子一般。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安住于平静。
阿姜·查
良因曰 : 世俗人往往透过外面的五光十色,来暂时麻痹 自己;或者习惯透过忙碌,来忘却烦恼,这是世俗 的行为模式。因此,初发心学佛乃至修行时,往往 也套用这个模式,让自己很忙,不断地修种种善法, 使心中得以暂时的平静。但是,没有透过般若观照 的平静,都是危脆不安的。 学佛多修善业是对的,但这不是全部。而我们
70
应当有定课 ? 是的。同样的,如果没有观心的习惯, 做定课仍然跟修善法一样,只是成为心中攀缘的境 界,而非用来看心的方便,往往为它所欺,终其一 生不知回光返照。 因此,在拜佛、念佛等用功当中,对我们的心 要不断地保持正知,常常看这念心还在不在所缘境 上,只是“看见”而不强加压抑,但也因为看见而 心不随妄转,这才是真的用功。 透过这样的用功,慢慢的也能直观到心的苦、 无常、无我性。能够放下,才能提起,与法门、佛 菩萨真实的感应道交。
九 当感觉生起时,觉知它们。你为何去追逐它们 呢?感觉是不稳定的,一下子这样,一下子那样, 71
它们是依赖变异而存在的。我们这里所有的人,一 样都是依赖变异而存在。气呼出之后就必然会再吸 进,它势必要有这样的改变。试着只吸,你做得到 吗?或者只试着呼出而没有吸进……你办得到吗? 假使没有这样的变更,你可以活多久?吸进与呼出 必须一定都有。 感觉也是一样。这些东西都必定要有。如果没 有感觉,你就无法增长智慧;如果没有错,也就没 有对可言了,在你可以看见什么是错的时候,你必 须要先看见正确的;你要正确之前,必须先了解错, 事情就是如此。 对一位真诚修行的学生而言,感觉越多越好。 但有很多禅修者却逃避感觉,不想要解决它们,这 就好像不去上学、不听老师的话的顽皮学生。这些 感觉正在教导我们,当我们认识感觉的时候,我们 才算是在修习佛法。 在感觉中能保持平静就如同了 解这里的猴子一样──一旦你了解猴子是如何时, 你便不会再被它们所烦恼了。
72
佛法的修习也是如此。 佛法并非遥不可及, 而是与我们同在的。佛法不是关于天上的天使或这 类东西,而只是很单纯地关系着我们,关系我们当 下的所做所为。观照你自己,有时快乐,有时痛苦, 有时舒适,有时悲痛,有时爱,有时恨……,这就 是佛法。你看到了吗?你应该认识这个“法”,你 们必须阅读自己的经验。
阿姜·查
良因曰 : 我们对于不喜欢的境界,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 例如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就尽量不要想到他;不好 的习气现前,不是放纵他就是压抑他……这些方式, 其实都是在增长烦恼的势力。 当我们面对心中的敌人——烦恼现前时,越是 不想见他、越是害怕他,实际上我们正在不断地加 持它:“你非常强大、你非常强大、你非常强大……”
73
也因此,越是回避不敢面对的问题,越难克服。 在“一个怕鬼比丘的故事”,“喜马拉雅山的 猴子”等故事中 ( 故事内容可以到百度搜寻 ),我们 很明显的看到这个例证,往往烦恼是被我们加持出 来的。 因此,在放下对烦恼的执着前,首先就是要面 对他,无所畏惧地着它起落,从起落中审视它的无 常相。既然是无常,何必取舍呢 ! 这就是透过经验的直观,以无常的智慧,来 “看 破、放下、自在” 的方法,在此先有个概念。
十 在你能够放下感觉之前,你必须先认识它们才 行。当你看清感觉都是无常的时候,就不会被它们 所干扰。只要感觉一生起,只需告诉自己:“嗯……
74
不稳定。”你可以与这些感觉在一起,而住于平静, 就如同看见猴子,就不被他所干扰一样。 假如你 知道感觉的真相,那就是知道佛法。你放下感觉, 并且看清它们都绝对是不稳定的。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不稳定,就是佛陀。佛即是 法,法即是无常性。不论谁见到事物的无常,就是 见到它们不变的真理。这就是法,而这也就是佛。 如果你见到了法,你就见到了佛;见到了佛,你就 见到了法。如果你见到“无常(aniccam)”,就会 去放下事物,而不去执着它们。 你说:“别打破我的杯子!”你能够阻止会破 碎的东西不破吗?如果它现在没有破,它未来也会 破; 如果你不去打破它,别人也许会;如果别人 不打破它的话,也许鸡会啊!佛陀说,去接受这个 事实,他洞彻了这些事物的真相,视这个杯子如已 破碎了。不论你何时使用这个杯子,都应该反观它 已经破碎了。你了解这点吗?佛陀所了解是:他在 尚未破碎的杯子中,看见已破碎的杯子,一旦它的 75
时间到了,就会破碎。增长这种的了解,利用这个 杯子,好好照顾它,直到有一天它从你手中脱掉…… “碎了”,没事。为什么没事呢?因为在它还没破 碎之前,你已看到它碎了。 可是,通常人们会说:“我很喜欢这个杯子, 希望它永远不会破。”后来狗把它打破了,“我要 杀了那只疯狗!”你恨那只狗打碎你的杯子。 如 果你的小孩打碎了它,你也会憎恨他。为什么会这 样子呢?因为你将自己给堵起来了,所以水无法流 出去。你建了一个没有疏水道的堤,堤只会暴裂开 来,对不对?当你筑堤的同时,也要造一个疏水道, 当水涨得过高时,水才能安全地流出去。当水涨到 边缘的时候,就打开你的疏水道,你必须要有一道 类似这种的安全措施。“无常”就是圣者们的安全 措施,如果你有这道“安全措施”,你就能安住于 平静。 阿姜·查
76
良因曰: 般若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因此学佛之 后,如何能够真正的消灾免难?便是常常不离般若 智照。 深般若是观察一切法如幻,乃至一切法当体实 相,这对一般人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最 简单的而且最直观的方法,便是观察一切法无常。 如尊者所言: “只要感觉一生起,只需告诉自己: “嗯…… 不稳定。”以这样的智慧,如实而且不 回避的去看待事物的真相,我们的心就会渐渐的轻 松,因为本来就没有做“常”想,因此当无常来了, 也不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 能够慢慢练习这种方法,就像在心中开了一个 疏洪道,许多不必要的烦恼、执着,渐渐的就能看破、 放下了。 这时再来念佛、持咒、诵经等用功,或者面对 人世的变迁时,心中也就能笃定的,能够只是看着
77
念头的起落,而不为所扰,能够真正的专注在所缘 境上。
十一 行、住、坐、卧, 不断地修行,以“念”来 观照和守护心,这就是“三摩地”和智慧。它们两 者是同一个东西,可是却有不同的相貌。 如果我们真正清楚地洞察无常,就会见到所谓 的常。所谓的常是事物不可避免的,都必定会如此, 不可能有例外,你了解吗?只要知道这么多,你就 能够认识佛,就能够真诚地恭敬他。 只要你不要将佛陀抛掉,就不会痛苦。一旦你 抛掉佛陀之后,你就会经验到苦;一旦你丢弃对无 常、苦和无我的反观,就会有苦。假使你能够在修 行认识到这个层次,那就够了,苦就不会生起; 或 78
者,如果它升起,你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平定它,并 且它将是在未来不再升起的原因。这就是我们修行 的终点──苦不会再升起的境地。为何苦不再升起 呢?因为我们已经找出苦因了(samudaya,集)。 比方说,如果这个杯子破了,通常你会经验到 苦。我们知道这个杯子将会是苦的起因,所以我们 要从“因”中解脱出来。所有的法(此指六尘中的 法尘)的生起,是因为“因”的原故,而它们也必 定会因为“因”而消灭。现在,假使“苦”是因为 这个杯子的缘故,我们就应该放下这个“因”。如 果我们事前就能反观这个杯子已经破了,即使它还 没破,“因”已经熄灭了。一旦不再有任何“因”时, 苦也就不能再生存,因为它熄灭了。这就是“灭”。 你不需要再超越这点,只要这样就够了,在你 自己的心理思维这点。基本上你们都应该持五戒, 以作为一个行为的基础。首先不必要去研究三藏, 只要先专心在五戒上就可以了。刚开始你会犯戒, 但当你觉察到时,马上停止,再回来建立起你的戒, 79
也许你又会脱离轨道,以致于再犯另一个错。当你 觉察到时,将自己从新再建立起来。
阿姜·查 良因曰 : 四圣谛“苦、集、灭、道”是佛法思想的核心, 我们一般都是在经典中了解它,在此,尊者引领着 我们,怎样将理论化为实际的修持。 依尊者教导 :“苦”内心的焦虑不安,这是果。 苦因就是因为“集”,也就是“一旦你丢弃对无常、 苦和无我的反观”。这是世间的因果。 怎样超脱世间苦集的束缚呢 ? 首先要知道出离 之“道”,也就是“以“念”来观照和守护心”, 这个念也就是“真正清楚地洞察无常”。透过“道” 的修持,可以达到“灭”之果,也就是不再有任何 “因”,内心彻底地息。这是出世间的因果。 了解世间与出世间的因果,也知道怎样落实在 修行上,再来就是要实践了。透过持戒、念佛等种 80
种方法,做为心中的安住处。这其间有任何妄想、 不切实际的期盼,就能透过苦、无常的智慧,而看破、 放下、自在。
十二 修行是这样子的:你的“念”会增进而变得 更持续,就如同壶里滴出来的水滴一样。如果我们 将水壶倾斜一点点,水滴会慢慢地滴出来,…… 滴!……滴!……滴!如果我们将水壶再倾斜一 点,水滴会滴得更快,滴!滴!滴!如果将水壶再 倾斜的话,“水滴”消失了,而水会像稳定的河水 般流出。“水滴到哪里去了?”它们哪里也没去, 只是改变成为一条稳定的流水罢了。 我们必须藉由譬喻来谈佛法,因为佛法没有任 何形相。它是方的还是圆的?你说不上来,唯一的 方法就是透过譬喻来说明。不要以为佛法离你很远, 它到处都与你同在。仔细看……,一下子快乐,一 81
下子悲伤,一下子又生气……这都是佛法,去观察 和理解它。无论是什么造成苦你都应该去对治,如 果苦还存在的话,就是因为你还没清楚地了解它, 所以再观察一下。 如果你能够清楚地了解,就不会痛苦,因为“因” 不再存在了。如果苦还存在,如果你还必须忍耐, 那么,你还没有上轨道。不论你卡在那里,不论你 那时候有多么痛苦,当下你就错了;不论你何时多 快乐,你飘浮在云端……,你看……,又错了。 如果你如此修行的话,在任何时间、任何姿势 里,你都有“念”。有了正念和正知,你会知道对和错, 乐和苦。知道这些以后,你就会知道该如何去对治 它们了。 我是这样教坐禅的:是坐禅的时候,就去坐。 这并没有错,你也应该修习坐禅,可是,禅坐并非 只是坐而已,你必须允许你的心去经验感觉,随它 们去流动并思考它们的本然。你应该如何去看待它 们呢?视它们如无常、苦和无我,一切都是不稳定 82
的。“这好美啊!我一定要拥有它。”那是不稳定 的东西。“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当下就告 诉自己:“不稳定。” 这是真的吗?完全正确,毫无疑问。但是试试 将事物拿来当真……。“我一定要得到这个东西。” 你已经脱离正轨了,别这么做。无论你有多喜欢某 件东西,你都应该反观它是不稳定的。
阿姜·查 良因曰 : 只有看到心的本质,才有办法真正地驾驭他。 因此在一切时处,不管我们用功时所缘境为何, 都在所缘境上“正念、正知”。与此同时,也应当“了 知”妄心的生生灭灭,并于此妄心“不迎、不拒”。 《八大人觉经》说:“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 恶源,行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面对他, 放下他,这就是修行 !
83
十三 有某些食物看起来似乎很可口,但是,你依然 应该反观它是不稳定的事。也许能确定, 它很好吃, 可是你仍然必须告诉自己:“不稳定!”假使你想 测验一下确定与否,尝试每天去吃你最喜爱的食物。 每天吃,想想看,最后你会抱怨说:“这道食物不 再那么好吃了!”最后你会认为:“实际上,我比 较喜欢那道食物。”那也是不稳定的啊!你必须让 事物随它去,就如出入息一样,吸入与呼出一定都 要有,依赖于交替; 而一切的事物也依赖于这样 的交替变化。 这些事物就与我们同在,没别的地方了。 如果, 无论行、住、坐或卧,我们都不再疑惑,我们将会 安住于平静中。“三摩地”不是只坐着,有些人坐 到他们掉进昏迷的状态中,分不清南和北,倒不如 死了算了。别这么极端!如果你觉得昏昏欲睡,就 经行,改变一下你的姿势。增长一些智能吧!如果
84
你真的很累,那就去休息一下,只要你一起床,就 继续修行。别使自己掉进昏沉里。你必须这样修行, 有理性、智慧、谨慎。 修行,从你自己的心和身开始,视它们如无常, 其它的一切事物也都如此。当你认为食物可口时, 就记住这点,你必须告诉自己:“不稳定的事!” 你必须先打击它才行。可是,通常每次都是它打击 你,是不是?“如果你什么都不喜欢,你会因此受 苦”,事物就是这样来打击你的。“如果她喜欢我, 我也喜欢她。”它们又再次打击我们,我们从来没 机会反击回去。你必须这样来看待它: 不论你何时喜欢任何东西,只要告诉你自己: “这不是稳定的事!”为了真正地见到佛法,你必 须违反自己的“意愿”。 阿姜·查
良因曰 : 我们总是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就像夸父追日,
85
不断地追逐妄想,直到倒地而死。 实际上如上述的开示,当我们真的得到了我们 所向往的五欲乐时,我们就失去了新鲜感,接着开 始下一场竞技,追求新的刺激。因此我们真的钟爱 的,其实往往不是欲乐的本身,而是我们的幻影。 如果知道这真实相,应当不甘终生为幻影所奴 役,而要真正做心的主人。我们应当观察,一切境界, 不管是我们所追逐的境界,或是这念追逐的欲望, 其实都是无常不安之相,让心渐渐脱离此束缚吧。 把心带回家,内心得到了休息,此时才能享受 到真乐。学习甚深般若,也才有了厚实的基础。
十四 在一切的姿势中修行。 行、住、坐、卧…… 你在任何姿势中都可以经验到嗔怒,对不对?你在 86
走的时候、坐的时候、卧的时候,都可以生气; 在 任何姿势中都可以经验欲望。 因此,我们的修行 必须扩大到所有的姿势──行、住、坐和卧,而且 必须定期地做。别光做表面功夫,真实地去做! 坐禅的时候,有些事物可能会生起,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不论这些东西何时升起,只需告诉自己: “不是确实的,不是确定的。 ”在它抓着机会打 击你之前,先打击它。 现在,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你知道所 有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你的一切思想,就会逐渐清 晰, 当你反观一切流失的事物的不稳定时,你会 明了一切事物都是一样的。无论任何东西何时升起, 你只需要说:“噢!又来了一个!” 你曾看过流动的水吗?你曾看过静止的水吗? 如果你的心是平静的,它会犹如静止的流水。你曾 经看过静止的流水吗?你看!你只见过流动的水和 静止的水,对不对?可是,你从未见过静止的流水。 它就在那儿,就在你的思想无法带你到达的地方; 87
即使心是平静的,你仍然可以增长智慧。你的心将 如流动的水,但却是静止的。心几乎完全静止,不 过却依然在流动。因此,我称它做“静止的流水”, 智慧可由此生起。 阿姜·查
良因曰 : 经过十四次的讨论,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已完全 了解,在寂静的心中,如何观照心的生灭无常。 就 像静止的流水,虽流水潺潺,却同时不失稳定。 古德说 :“一失觉照,犹如死尸”,因此我们的心, 必须常常保持觉照。 因此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所 缘境,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不要像猴子一样的到 处攀缘。 观察佛号、呼吸等都是很好的所缘境。 有了所缘境,这时便能拥有寂静的心,来观察念头 的生灭无常。 观察念头的要点,就是看到它,并见到它的无 常相。 同时,虽然看到念念无常,但是又不失所缘
88
境。就像我们在路旁与人专心谈话,但是同时觉知 路上人来人往; 虽了了觉照,但又安住在所缘境中, 功夫不打失。 知易行难,因此必须有恒心与毅力,慢慢培养 这功夫。于此同时,透过经论的学习,了解心无常、 如幻的本质,对于觉照功夫的稳定性,也会有大利 益的。 看到妄心的本质,主动地的破坏它,就不为所 转,而能得到自在了。
89
法
性
一 果园早已存在 果实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备而且圆满 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果实的人 那些有足够信心来实践的人 ( 这是一九七七年结夏安居期间,在国际丛林 寺院,对西方弟子们的开示。)
90
当一棵果树正在开花时,风的吹动会使花飘落 满地,但仍会有一些花蕾留在树上,并长成小小的 绿色果子。当风又吹过这些果子时,它们有些同样 还是会落了下来,而在它们掉落之前,有的可能已 经接近成熟,有的甚至早已熟透了呢! 人,也像风中的花和果一般,在生命中不同的 阶段里“坠落”:有些还在母胎中便已夭折;有些 出生没几天便告死亡;又有的不曾成长,才活了几 年;有的正值青春;也有的在死前,已届圆熟之年。 当我们想到人,想到风中花果的自然现象:两 者都是非常不稳定的。 这种“事物不稳定的自然现象”,从寺院的生 活中也能看出。有些人来到寺院,想要剃度,后来 却改变心意走了,其中有的还剃了发呢! 有些已成了沙弥,却又决定离开;有些只出家 一个结夏期便还俗去了。这就像风中的果实,一切 都很不稳定! 我们的心也是一样,当“法尘”生起,在心中 91
纠缠拉扯一阵后,心便“坠落”了——就好像风中 的果实一般。 佛陀了解这种事物不稳定的情况,他观察果实 在风中的现象,并反映到他的弟子——比丘和沙弥 们身上,他发现,他们也是一样,有相同的本质—— 不稳定!有可能例外吗!一切事物都是这样啊! 因此,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 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劝导才能够去观察和了解。
阿姜·查
良因曰: 从风中的花果,来直观地体验无常,是一个很 好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周遭生活中,是不断 的上演着,但是我们缺乏的是那种认知的目光。 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性地运用书 籍、网络搜索等现代方式,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 去吸收种种知识。这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方式,但也 92
是一种很容易迷失的方式。因为文字的堆砌,往往 就像万花筒一样,使我们晕眩于其中,而失去了与 心、与自然对话的能力。 因此,我们“听说”过无常,但是心中没有真 正觉受,更别说感动,所以纵然用功,但是我执仍 天天增长。只有暂时放下对书籍、网络地依赖,用 “心”去观察世界,才能亲尝“无常”的法味。 不可离开文字求解脱;但是也不能迷信文字, 而求解脱。
二 举一个佛陀的事例来说:佛陀的前生,是洽诺 果门国王,他并不需要去学习很多。他所要的,只 是去观察一棵芒果树罢了! 有一天,洽诺果门国王与他的随行大臣们去参 93
观一座花园,坐在象背上,他瞥见一些果实累累, 且已成熟了的芒果树。由于当时无法停下,便决定 稍后回程时再去享用。然而,他却不知,那些跟在 后面的大臣们早已贪婪地摧残了所有的一切——他 们用竹竿击落果实,打伤树枝,也使树叶撒了满地! 傍晚时分,回到芒果林的国王,已然想象着芒 果的甜美,却忽然发现所有的芒果都不见了,全没 有了!不仅于此,连树枝和叶片也遭受到猛烈地打 击而散了一地。 国王非常失望且沮丧,随后,注意到不远处有 一棵芒果树,连着树枝和树叶仍都完好无缺,他很 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而后他醒悟到:那是 因为树上没有果子啊!如果一棵树没有果实,就不 会有人去滋扰,那么它的树叶和树枝也就不会受到 伤害了。这个教训,使他一路思索返回皇宫。“当 一个国王多么不快乐,多令人烦心且困扰啊!必须 不断地去关照所有的子民,而且如果有人企图来攻 击,掠夺国土时又该如何呢?”他不能安静地休息, 94
甚至在睡眠中也被梦所惊扰。 在他心里,又再次见到了那棵没有果实的芒果 树,以及它丝毫无损的树枝和树叶,“如果我们也 变成和那棵芒果树一样,“我们的树叶”和“树枝” 也同样地不会受到伤害了。”他想到。 在寝宫里,他坐着沉思,由于受到这棵芒果树 地启发,他终于决定去出家当一位比丘。他将自己 比喻成那棵芒果树,而且推断:如果一个人能不被 世俗的种种所羁绊,那他将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从 忧虑或困扰当中得到解脱,而心就无所烦扰了。经 过这样地深思熟虑,他便剃度了。 从此以后,无论他到哪里,只要被询及师承, 他都会回答说:“一棵芒果树!”他并不需要接受 太多的教导,一棵芒果树是他觉醒到“法的导引” 的原因,是一种引领向内的教导。因着这样的觉醒, 他成了一位少虑、知足、好独处的比丘。放弃了尊 贵的地位,他的内心终于得到了平静! 在这个故事里,佛陀是一位不断地以这种方式 95
开展修行的菩萨 (bodhisatta)。我们也要像当洽诺果门 国王时的佛陀一样,必须环视我们的周遭,并且好 好地观察,因为世间的每一件事物都早已预备好要 教导我们了。
阿姜·查
良因曰: 尊者说:“如果一个人能不被世俗的种种所羁 绊,那他将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这是至理名言, 也是我们苦乐的根源。 我们学佛是为了求得今生,乃至来世的解脱, 但是在种种宗教仪式、文字堆砌后,我们是否还记 得当初学佛的初衷?是否透过我们所熟悉的佛法的 方式,走在真正解脱的路上?往往学佛久了,目标 却渐渐模糊了…… 我们的生命,要像一棵长满鲜美果实的芒果树, 看似丰盛,结果是为人所摧残?还是愿意像一棵不
96
结果的芒果树,看似无用,却能在淡中品尝生命的 真滋味? 满树的芒果,就是我们内心无穷无尽的欲望。 真修道人,不应结此果实,以免破坏了清净心的大 树。
三 即使只以少许直观的智慧,我们也将能透过各 种世间法去看清楚。我们将能了解到,在这世间的 每件事物,都是一位老师。举个例来说,即使是树 和藤都能显示出真实的真理来;依着智慧,是不需 去请教任何人,不需去研习什么的。我们只要能从 真理学习,便足够去开悟了,就像故事中的洽诺果 门国王一样,因为,每样事物都是依循着自然的轨 则而行,绝不会与真理相违抗的。 97
与智慧相关联的是“自我镇定”与“自制”,而这, 又能导致进一步的观察到“自然的法则”。以此, 我们终将明白,每件事物存在的终极真理是“无常”、 “苦”、“无我”(anicca-dukkha-anatta)。 就以树木为例吧!当我们理解到“无常”、 “苦”、 “无我”的真实性时,所有生长在地球上的树木都 是平等,都是“一”——它们先是有了生命,而后 长大、成熟,不断地改变,直到最后的死亡;每一 棵树都必然如此。 同样的道理,人和动物在一生中都是出生、成 长、改变,直到最后的死亡。而从生到死所发生的 诸多变化,正显示了法的轨则。这就是说,一切事 物都是无常的,有其老朽和破败的自然特性。 如果我们能有“觉醒”和“正见”,能以“智慧” 和“正念”去学习,我们将会看出,“法”是真实 的。这样,我们将能看到人们不断地在出生、变迁, 以至死亡。每一个人都随着生死轮回,也因为如此, 在这宇宙间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体”的存在着。因此, 98
如能清清楚楚地看透一个人,就如同看清了世界上 所有的人一般。 同样的,每件事物都是“法”,并不光指我 们肉眼所见的事物,也包括了内心所见。一个念 头 升 起, 而 后 变 迁、 消 逝, 那 是“ 心 法”(namadhamma)—单纯地就是一个“法尘”的升起和消逝, 而这就是心的真实性;总而言之,这就是佛法的圣 谛。如果一个人不能以这种方法去看和观察,那他 就不能真正的“见到”!如果一个人能够“见到”, 他将会有智慧去聆听到佛陀所宣说的法。
阿姜·查
良因曰: 佛法的修学,首先要有“正见”,接着便是依 着正见,生起保护清净心的“正念”了。“正见” 是行为的准绳,“正念”便是依着这准绳去度量世 间了。就像先得到一把尺,接着便用这把尺来判定 99
长度是否正确了。 在先前芒果树等现象界的观察中,我们对“法” 直观无常,进一步再观察无常不只是外境,我们的 内心 ( 心法 ) 也是无常的。而这一切都是透过直观, 见到无常,也就是见到“法”。 有了正见,接着要依此生起正念。 生起正念 的基础,就是如尊者所说“自我镇定”与“自制”, 也就是“止”的功夫。让心先定下来,才能清晰地 观察世间。 依止此寂静心,接着便是要以“法”来照了世 间……这就是学佛当中,正见生起正念的过程。我 们要如此的分类阐述,实际上只是为了帮助学习经 论者,如何将所学的理论,与丛林比丘的实修开示, 串在一起。了解后,再来还是要实修。
100
四 佛在哪里? 佛在法中! 法在哪里? 法在佛中, 就在当下! 僧伽在哪里? 僧伽就在法中! 佛、法、僧在我们的心中,但我们必须清楚地 去了解它。有些人会随口地说:“啊!佛、法、僧 在我心中。”然而他们自己的修行却并不如法,或 是不适当。因此,若说佛、法、僧会在他们的心中 被发现,那是多么不恰当啊!换句话说,这颗“心”, 必须先要变成能够了解“法”的心才行。 将每件事物归回到“法”,我们会明白,在这 世间,真理是存在的!也因此,去实践,去证悟它, 101
对我们来说是可能的。 举个例来说,“心法”——受、想、行……等 等,都是不稳定的,当气愤生起时,它会增盛、变 化,最后消失。快乐也是一样,会生起、增盛、变化, 终至消失。它们全都是“空”,它们不是什么真实 的“东西”,包括精神和物质的一切法都是这样! 内在,身和心;外在,树木、蔓藤,以及各种事物, 都在显现这个“不稳定”的宇宙法则。 无论是一棵树、一座山,或是一头动物,都是 “法”;每件事物无一不是法。法在何处? 简单地说,不是法就不会存在。法是自然,就 是称作“真理 (sacca
dhamma)”的,是自然的律“法”。
如果有谁见到“自然”,谁就见到了“法”;如果 有谁见到“法”,谁就见到“自然”,谁见到了“自 然”谁就是了解了“法”。 因此,当每一个刹那、每一个行为动作,在生 命最终极的真实面目下,只是一个无止境的生死轮 回时,诸多的研究、学习又有何用呢? 102
如果在一切的威仪当中 ( 行、住、坐、卧 ),我 们都能有“正念”和“清明的觉醒”,那么自我认 知便能很快地生起,那便是——了解到“法”的真 理早已存在当下了。
阿姜·查
良因曰: 在南传的教法中,“法”的本质就是“无常”。 因此见到无常,才能说: “啊!佛、法、僧在我心中”, 不然就只是事相上的归敬三宝而已。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生起“法”的观照,也 就是以无常的智慧,去观察心法 ……生灭变异; 色法 …… 成住坏空。透过这样的观察,去直观地 见到生命的本质——“无常”。 能够透视生命的本质,就能因为无常,而渐渐 放下执着,这时也才能宠辱不惊。说来容易,但是 做起来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在这当中,法——是生
103
命旅途中的一盏明灯。
五 现在,佛陀——“真实”的佛陀,仍然活着, 因为“他”就是“法”本身,是“真理 (saccadhamma)”。 而那能使一个人变成佛的“真理 (saccadhamma)”仍然 存在,它并不曾逃避到任何地方去!它产生出了两 种佛:一在身,另一在心。 佛陀告诉阿难:“真正的法,唯有通过修行才 能证悟!”任谁见到了法,就是见到了佛;谁见到 了佛,就是见到了法。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前,并 没有佛的存在,直到悉达多乔达摩证悟了法,成了 佛陀。如果我们依着此法来解释,那么“他”与我 们是相同的:如果我们证悟了法,那么我们同样地 也会成为佛陀!这就是所谓的“心中之佛”或“心法” 了。 我们必须对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保持正念,因 104
为我们会是自己善行或恶行的“继承人”。行善, 我们得善;行恶,我们得恶。你所要做的,便是去 留意你每天的生活,以了解事实就是如此。悉达多 乔达摩就是领悟到了这个真理的实相,因此使这世 间出现了一位佛陀。同样地,如果每一个人都去修 证这个真理,那么,他们也都会变成佛陀。 因此,佛陀依然存在。有些人非常快乐地说道: “如果佛陀仍然存在, 那么我就可以修习佛法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去了解它了。 佛陀所领悟到的“法”是恒存世间的法,我们 可以将它比喻成长久存在于地的地下水。 如果有人想要挖一口井,他必须挖到足够的深 度,才能取得这地下水。这地下水是早就存在那儿 的,他并没有去创造,只是去发觉它而已。 同样地,佛陀并没有发明法,没有颁行法,他 只是揭示了那早已存在了的。透过深思冥想,佛陀 “见”到了法,因而人们说,佛陀是已经“开悟”了的! 因为“开悟”就是了解“法”,法是这世间的真理。 105
由于理解到这一点,悉达多乔达摩被称作“佛陀”。 而“法”是允许其它人也去成为一位佛的。所谓“一 位觉知者”,就是一位觉知“法”的人。
阿姜·查
良因曰: 佛教徒当然希望能够亲见佛陀,但是真正见到 佛陀,得到佛陀的加持,不仅是见到放光现瑞的佛 陀化身,更重要的是见到佛的法身,诸法实相的道 理。 如果只是希望见到佛的化身,就像《楞严经》 里面,五十阴魔所描述的境界,鬼神一样可以现种 种佛身来迷惑我们。现在很多修行人想见到的,往 往是此心外之法。当知,那念取着之心,实际上已 经构成未来着魔的因种,不可不慎!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同时又说:“佛说非身,
106
是名大身”。因此,不可以身心相见佛陀,但是又 不离身心相见佛陀。因此,不管见到放光现瑞的佛 陀也好,见到佛的法身也好,能够在当下体会实相, 都是见佛。 多用功体证佛法,当我们理解、乃至亲证诸法 无常、如幻、不着二边时,就是少分乃至多分见佛, 届时不必要再去找心外的佛陀。因为已经到家,就 不必再问人,家在哪里了。
六 倘若人们拥有好的行为,又能忠实佛法,那么 这些人将能永远具足德行以及良善。而依着正见, 我们会明白,实际上我们离佛陀并不远,就像是与 他面对面坐一般。当我们了解法时,就在那一刻, 我们见到了佛! 107
如果一个人真正地去修行,无论是在树底下坐 着,或是躺着,或是以其他的姿式,他都将能听到 佛法。这并不像某些事只是靠思考,而是从一颗纯 净的心生起的。然而,光记取这些话是不够的,因 为这得凭借“见”法本身,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因此,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去修行,以期能够见到法, 而后我们的修行才能真正的完成,那么,无论是坐、 立、行或卧,我们都将能听到佛陀的法音。 为了能修习他的教法,佛陀教导我们住到一个 安静的地方,以便能练习收摄眼、耳、鼻、舌、身、 意六根。对于我们的修行来说,这是基础,因为六 根是一切事物生起之处,而且就仅在这些地方。因 此,我们收摄六根就是为了能够了解一切事物在六 根生起的情况。一切的善、恶都经由六根生起,它 们是身体里主要的机能。“眼”在于看,“耳”在 于听,“鼻”在于嗅,“舌”在于尝,“身”在于 接触冷热、软硬,而“意”在于法的升起。这一切, 对于我们来说,所要做的是在这些点上建立起我们 108
的修行。 这种修行其实是很容易的,因为一切所需,佛 陀早已施设好了。这好比佛陀种植了一座果园,而 后邀请我们去分享园中的果实,我们自己并不需要 去种植任何一棵树。 无论是戒、定,或是慧,都不必去创造、规定, 或去思虑,因为一切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追随那 在佛陀教化中已然存在的事物。 所以说,我们是具有大功德和大福报,能够听 到佛陀教化的人!果园早已存在,果实早已成熟, 每件事物都已完备而且圆满,所缺的只是那些分享 果实的人,那些有足够信心来实践的人! 阿姜·查
良因曰: 既然果实早已成熟,就等着我们去摘采,那么 现在所缺的只是那摘采的手。也就是必须透过禅修, 去亲尝“法”的味道。 109
可是没有正见的禅修,就像外道一样,纵然得 到甚深禅定,也是没有办法见到法性,到头来仍是 一场空。 因此,必须要有正见为基础的禅修,才能真正 与解脱相应。而相对的,具足了正见,就像有了摘 采的手,再来就只是去摘取那甜美的果实。 修行人不要错认消息,把文字功夫当作解脱; 也不应弃舍经教,而另求解脱道。解、行并重,这 是通往涅 城的一条道路!
七
我们应该能想象得到,我们的功德和福报是多 么的珍贵!只要环视我们的周遭,有多少其他的生 物都是不幸的,以狗、猪、蛇,以及其他动物为例吧! 它们没有机会学习佛法,没有机会了解佛法,也没 110
有机会去修习佛法;这些不幸的众生,正在承受着 果报呢!当一个生灵没有机会去学习、了解、修习 佛法时,它就没有机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身为人类的我们,不该使我们自己变成不幸的 受难者,丧失掉堂正的威仪和纪律,千万不要变成 一位不幸的受难者了!那便是说,这人没有到达涅 ? 解脱之道的希望,没有增长德行的希望。不要认为 我们已经没有希望,如果那样子想,我们将会与其 他的动物一样,成为不幸的一群! 我们是生在有佛陀教化之处的众生,因此我们 人类早已具足了功德和资源,如果我们现在就修正 和开展我们的知见、观点和知识,那么将能引导我 们依法行事、修行,进而在当人的今生了知到佛法。 我们和其他的动物是多么的不同,人类应该能 去觉悟佛法才是。佛陀教导说:此刻,佛法就在我 们的面前!此时,佛陀正朝着我们坐在这儿!你还 想在什么时候或什么地方去寻找呢? 如果我们不正确地思考、不正确地修行,我 111
们便会坠落到畜牲或地狱、恶鬼,或是阿修罗道, 而那是怎么样的情形呢?只要观照你的心就能明白 了。当心生起,那是什么?那就是了,只要你仔细 的看!当无明生起,那是什么?那就是了,就在那 儿!当贪念生起,那是什么?就在那儿,仔细看吧! 由于不能辨识及清楚地了解这些心理状态,心, 会从人类的心改变成其他。一切的状况都在相称当 中,相称而来的出生或存在,取决于当时的状况, 因此,我们是照着我们心的状况去变化和存在的。
阿姜·查
良因曰: 修行人对自己要有所期许、有所希望,这是入 道的根本。所谓有所期许,便是如尊者言:“当一 个生灵没有机会去学习、了解、修习佛法时,它就 没有机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应当努力学 法,不甘就此沉沦。难得得到人身,更难得地能听 112
闻佛法,不甘就此沦落、糊涂地过了一生,无知的 面对来世。 至于有所希望,如尊者所言:“不要认为我们 已经没有希望,如果那样子想,我们将会与其他的 动物一样,成为不幸的一群!”古人说:“哀莫大 于心死”,往往见到修行人,面对烦恼的挫败时, 马上升起退却之心。 可是当此之际,我们应当想 一个问题:除了修行转变习气之外,我们还有其他 退路吗? 如果没有退路了,今生只能往前走,那就放开 身心,继续走在修道的路上吧。无喜亦无忧,就是 修行,其他成败得失,就当作点缀于路旁的花草吧!
113
法的语言
法有它自己的语言 这对所有的人都一样 因为 那是“经验”的语言 如果你想去寻找佛法,那与森林、山或洞穴都 无关,它只能在心中找到。法有它自己的语言,这 对所有的人都一样,因为,那是“经验”的语言! “概念”和“经验”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同,
114
就以一杯热水来说,不论是谁将手指头放进去,都 会有相同的经验——热!而那可用不同的语言,以 不同的字汇来称呼。同样地,无论是谁深入地去观 察这颗心,将会有和他人相同的经验。不管什么种 族、文化或语言。 如果在你的心里,你尝到了真理的滋味、法的 滋味,那么你会与其他的任何人合而为一。 你们会变成大家族一般,在那儿,人与人之间 没有了障碍、没有了差异,因为,你已尝到了与所 有人一致的“心之本质”。
阿姜·查
良因曰: 法的语言,是经验的语言。 而一切的经验, 都是唯心所现。 因此,法的语言,也就是“心” 的语言。 不管是否学佛,众生的自性不二。 因此一样
115
都具有显现经验,以及感受它的能力。 只是一颗 训练过的心,感受能力渐渐恢复 ( 而非生起 );而 一般粗糙的心,始终蒙尘罢了。 佛法经典所诠释的,就是这念心。因此,恢复 对心、境的观察,是真正理解佛法的基础。很多人 以为,语言文字的佛法,要学习到怎样的程度,才 能开始谈到修行。实际上当我们开始观心,这时便 渐渐与“法的语言”接轨。 在修行中,经典的文字、 与经验的观照,法的语言是共同的语言。 因此,固然需要解、行并重,但同时也要从中 寻回“法的语言”。不然,还是永远被文字、仪式 所捆绑,烦恼所禁锢。彼此相逢不相识,今生与它 擦身而过 …… 那就太可惜了!
116
广钦老和尚简介 广钦老和尚生于逊清光绪十八年十月二十六 日,圆寂于一九八六年正月初五,生于福建省惠安 县。于泉州承天寺出家。师出家之后,专志苦修, 食人所不食,为人所不为,常坐不卧,一心念佛。 师常入定,曾一定数月,不食不动,甚或鼻息全无, 众人误谓师已圆寂,屡请方丈准备火化。时律宗高 僧弘一大师,闻之,赶至承天寺,即同方丈上转下 尘和尚等数人上山探之,方晓师在定中,甚为赞叹, 乃弹指三下,请师出定。师起居简朴,平易谦和, 纵年近百龄,行不用拄杖,不用人搀,身轻体健, 动作敏捷。综师一生,贫苦孤露,坚毅笃朴,宿慧 萌芽,潜修百苦,卒致彻悟。渡海来台,冥阳两度, 禽兽驯归,更以禅悦代替火食,历半生岁月,其昭 示修行之典范,践履头陀苦行之正则,诚堪与古德 共赞。
广钦老和尚开示
一 “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 如果恳切至诚,放下万缘,那么,一念之间,便能 到西方。 万缘牵扯,割舍不下,那么,百年万年还是在 三界内。” 父母只是让我们借着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
120
是恩是怨,都是业缘, 只有立誓成道报亲恩,才 是修行的正因。 传某师与传某师在客堂谈及弘一大师,两人颇 赞大师再来之功德,而自惭凡夫,习气无明炽盛, 老和尚坐在旁边,听了即说:“晓得自己是凡夫才 好修行,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 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 无明散去,这就是参自己。 在一个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别 的丛林修苦行的意思,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 而且当我们修到将苦化为乐时,自然一切事情就会 明明朗朗,无不通晓,而智慧大开。”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一个修行人,首先要学会 “大死一番”,将自己的身心、习气,彻底放下,
121
这样学佛才有活路。 如果学佛了,只是将佛法当知识会,修行当做 调身会,那就是修到驴年,也不会真正感受到什么 是佛法。 所以老和尚告诉我们,要恳切至诚,要放下万 缘,要修苦行,要报亲恩……这些都是修行人的基 本态度。 什么是苦行呢? 不一定要躲到深山,吃松果、 引涧水度日,重点就是要恳切至诚、放下万缘,苦 其心中所苦。亦即,认真对治自己的习气,这是辛 苦的,不是吗? 在修行感到辛苦、使不上力时,我常常会忆念 古德所说的:“修行苦,不修行更苦”,不就是这 样的吗?思之 ! 违背自己习气的事,有多方面的,其中大家共 同需要的,就像上述的开示 :" 凡事当随从大众或 他人的意见,不可强求就自己的看法 ",我师父告 诉我,面对大众,就是看怎样对大家好,就怎么做, 122
而不是自己要怎么做。这点,需要佛法的般若、慈 悲才能做的到。 我们面对他人的意见时,一有跟自己不同之处, 马上想到:“凭什么要我听你的”,这时气马上就 不顺,一口气冲出来,彼此的冲突就此发生。 但是相反的,面对自己的习气出来时,马上 化为绕指柔,“好啦 ! 好啦 ! 这次就再听你一次 吧……” 一个修苦行的人,就是能够逆转这两件事。面 对习气时,怒斥:“凭什么要我听你的!”而对大 家好的事,虽不符合自己的习性,也能说:“好啦! 好啦!这次就再听你一次吧。”能够这样做,身心 清凉,天下太平。这,就是苦行的真谛!具足了苦 行的真谛,再来念佛,佛号才能入心,才能念念相续。 如同老和尚说:“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 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所谓苦行, 只是违背自己的习气,是通往大安乐的一条路,共 勉之! 123
二 “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 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 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 师父说: “你们要好好苦志修行,来世转男众身, 沙弥出家,来做圣僧。佛也是人去做的,不会修照 样堕下去做畜生,要誓愿作佛。” 师父说:“念佛就可以,念佛念到正念现前, 没有杂念,心安定下来,自然就会坐得好。坐得久, 这是最快的方法,否则,一坐下去都是妄想纷飞。” “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 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 煮莱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挂碍, 心则渐入西方境。” 师父在客堂对某某师说:“修苦行是从苦中越 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松,并没有感
124
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 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不要以为佛菩萨是 多苦,佛菩萨已从苦中磨得业障消除,没有苦感, 做什么事都已轻松自在,而不觉得在做什么,也不 觉得自己在度众生。”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每个众生,都希望能够离苦得乐。我们学佛了, 当然也是承袭这样的思想。这想法是正确的,但是 一般人总希望得到果,却没有去观察他的因,要知 如是因、如是果,没有正确的因,其它都是空谈。 上述的开示中,有两个重点:一者修苦行,二 者多念佛。前者是精神,后者是实践。修苦行,不 是说一定将自己弄得憔悴不堪,称为修苦行。其实 真正的苦行,在心。知道习气是牵引我们轮转的根 本,所以修苦行的重点,就是做违背自己习气的事。
125
三 师父说:“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 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 师父在客堂对某某师说:“论人的是非曲直, 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 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 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 最上修道之法。 师父不在时,遇事境缘,要记取师父曾说的教 诫,忍之,心安之,这是最好的一帖药。” 晨间,洒扫毕,师父对弟子某某师说:“我们 工作,不要说你现在寺里为佛做事,或为师父做, 而是为消自己的业障做。 我这里没有什么可学的。只是扫扫地,做些苦 行。 但是扫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会扫,要能 126
高高兴兴地扫,否则,扫地扫得起烦恼,无明业障 反而缠上来。”承天寺正值忏云老法师主持佛七, 上午,老和尚在大殿对参加佛七大众开示:“娑婆 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 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 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 依处,是我们的故乡。” “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 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装饰我相。”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藕益大师说 :“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品 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浅。” 因此,能否往生西方,主要的因素,在我们的 “信、愿。”信、愿的基础,就是要生起厌离心, 如像印光大师开示 :“将‘死’字挂在额头上”, 也就是说,心中常常念着,生命是无常的,死亡随 127
时会降临的。 能够念死的人,心中可以少了很多的烦恼。想 想看,如果医生宣布,明天我们就要死了,这时, 不管别人赞叹我们、毁谤我们,乃至一切的世间八 法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都再 也动不了我们的心了。 一般众生总是如鸵鸟心态,不愿面对真相。一 谈到死,就说它不吉利。 其实,心中有“死无常”,能够让我们免除很 多无益之事,少了许多的烦恼。 有了它,我们才可以更积极的面对这场生命。 因为知道短暂,所以不轻易浪费,而发挥出它 最灿烂的光芒。 因此,念死,这才是最吉祥的,不是吗? 希望我们心中都能有个“家”,作为休息处, 那就从念死开始吧 !
128
四 上午,忏云老法师请老和尚到大殿为大众开示, 老和尚到大殿后,忏云老法师对众人说:“你们有 问题,可以请问老和尚。” 问:“如何得一心不乱?” 答: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 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 众则种种俗务牵挂,放不下,较不易办到,出家人身、 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便能得一心不乱。” “打七念佛,为的是要得正念或开智慧,是要 去除色、声、香、味、触、法,得六根清净。出家 人也是在打六根清净,而不是在打吃得好或什么。” 出家人要修戒、定、慧,俗家人则修不妄语等 五戒。经、律、论三藏亦很重要,一面看,一面行, 智慧开得比较快。 经藏的智慧,在吾人心中,这个无量无边如海 的智慧,不是用开示或讲经可以开出来的, 这是 129
一种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流露。 而世俗的智慧则是一种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 不自觉,如大学生的智慧,在佛门中仍是小学生。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常有人问:“用功时,心没法专一,该怎么办?” 老和尚在此的回答:“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 一般人,心中总有种种贪念,因而牵肠挂肚。 在家人,生活上的需要,必须有所求,这也是无可 厚非,但是试着练习,进入佛堂开始用功时,先用 般若智慧观所执着的境界,如梦幻泡影,并放下它。 接着,便是保持在“放松 + 专注”的状况下用 功,将心恒常、相续地安住在所缘境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纵然没有证得一心不乱, 生命也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共勉之 !
130
五 老和尚说: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什 么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颜 悦色以道理行之。 对人要亲切和蔼,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 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此才能度众。 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烦恼心去应 付,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 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 们心也清爽。 “ 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下午,忏云老法师与大众在客堂,请老和尚开示。 “参学是在参自心,参我们的烦恼心、烦闷心、 对人善恶是非的分别心,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 分别,不起烦恼,得无烦恼心、无挂碍心,是心参。” 老和尚继续说:“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 辱,什么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 131
装着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 颜悦色,再怎么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不要嫌别人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不是别人 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祟,没有智慧,不能 越过。”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格言联壁说 :“律己宜带秋气,处事宜带春风。” 来到这个群,大家都是法友,应当彼此学习, 共同成长。 在这里,但是看别人的优点、善根,而加以学习, 这样才是一个有智能,懂得参学的修行人。 反之,来到这里,专门注意他人的缺点,那这 样与在社会上人我对立,又有何差别?这样,就白 来一遭,可惜了 ! 而且习性养成了,未来遇到善知 识的因缘,也就越来越淡薄了。 因为纵然善知识现前,你也会生起批判心的。 132
诸位想要“花开见佛”吗?只有心中常常随顺 佛的清静念,当心清静了,自然与佛的清静心感应 道交。不然,修行越久,阿修罗斗争性的业也将越 坚固,这很要紧的。
六
苦行 “念佛是最简便的,不像持咒还须费脑筋,无 论做什么事,心内默念佛号,有念像没念似的,恒 常如此,才能有成就,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 念佛。”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 去后,老和尚便对某某师开示说:“一个人对事情 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 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 133
后总是会害到自己。 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老和尚又继续说:“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不起 欢喜贪着心,行为不好,也不起憎恶心,要好好按 耐这个心,不起烦恼,别人不好,别人的习气,那 是别人的事,如果我们拿来起烦恼,那就是自己的 愚痴。这样,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 便是忍辱。能够冲破这一关,以后无论什么事就比 较不会起烦恼,这点切要好好学,好好磨炼,如此 业障自然消除,身体自然也好起来。”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 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 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 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你看看过去祖师们的书, 那些祖师并没有走,他们还在对我们说法。” “我们不论到什么地方,只要抱着愿意吃苦的 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则照 样会进步。”
134
“在俗家,我们是享受惯了,受骄纵惯了,什 么事情都受不得委屈,总是固执自己的意思,刚愎 自用,受不住约束,而今出家了,便是要把在俗家 及无始以来,所带的这种习气种子换成佛种子。而 培养种子并不是简单的事,要用我们的信、愿、行 的力量慢慢改过,拔除习气种子,让佛的种子逐渐 地发芽茁壮。”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从历代大成就的传记、开示中,我们可以很清 楚地看到,修行要成功,就是要吃苦,违背自己的 习气,渐渐得到解脱。 从外表上看来,好像他很辛苦,称之为“苦行”, 但是从修行人的角度来看,一般世俗的人,天天被 烦恼所系缚,一切不得自在,但是却又沉溺于其间, 不思出离,这才是真正的“苦行”呢!因此,有人 对我说:“法师啊,你能出家实在很了不起,非常
135
辛苦的!”这时,我会同他说,我反而觉得在家了 不起,这么辛苦,也能忍受啊! 其实,佛法的苦行只是外相而已,真正苦行的 人,他的心中的清凉,才是真正的“乐行”。万事 起头难,我们大家都来学习般若观照,多以“苦行” 来对治自己的习气吧!
七 历练的重要 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一位年轻人上山, 向老和尚闲聊些他家庭的事,人去后,老和尚便借 机对身边的弟子说:“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 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 反却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 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立跳跃在山
136
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 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 行最佳的环境。” 香灯某某师,正为一些事情,与执事人大起烦 恼,老和尚在客堂见此,便对某某师开示说:“俗 家人分别善人恶人而起憎爱,而出家人对善人是如 此,对恶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心,于好不起贪 着心,于恶不起憎恶心。那些刺激我们的,才是我 们真正的指导者,入寺没刺激,便没修没行。”老 和尚又说: “不可起憎恶心,来分别那是恶人是坏人, 是我们自己不够那个道行来接纳对方,不够那个涵 养来与人善处,错是错在自己的耳根眼根的分别业 识,这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气,我们就是被这些 习气障碍住。” 传某师对一些人众是非,颇为在意,一大早, 大众还在洒扫,便在大殿穿梭于人众之间,东讲西 听的,老和尚坐在客堂,静静地看在眼里,便对传 某师开示说:“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 137
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毁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 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 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 计较。”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我们的功夫不够,往往对别人的赞叹、毁谤, 很难完全不动心。但是每当看到大修行人的开示, 心就会恢复正念,而静下来。 我师父告诫我们,初学佛的时候,应当多看看 高僧大德的传记、开示,这称为“就地参访”,将 高僧大德天天请到家里来,为我们开示,陪着我们 成长,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啊 ! 因此,在此斗争坚固的五浊恶事,我们要不断 地亲近古大德,祈求大师们,于常寂光中,慈悲摄 受加持,让我们修道的路,能够一步步的往前走。
138
八
洒扫毕,老和尚唤传某师过去,对传某师开示 说:“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炼我们不起 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 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 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 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开发智 慧。”“妄想多的人,须要做一些杂务事,将念头 有个寄托,否则妄念纷飞,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 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静静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 作,一面念佛,会渐渐地不觉得在工作,而且自然 会生起平等心。” 老和尚又说:“戒行清净,六根不染,是入禅 的第一步基础,要如龟缩头,住于清净无染。六根 不净,妄念尚存,无明未破,便无法开悟。禅堂打 香板就是在打你的无明。” 上午,传某师在厨房煮饭,煮得起烦恼,摔锅 139
摔盘的,老和尚在客堂,便对当时在场的几位出家 弟子说:“领职事必须受过戒,方知戒律因果,才 不会乱来,没受戒的,只能帮忙杂务,免得造因果。 譬如大寮的事情,有监斋菩萨在那儿,可要循部就 班来,不可起动无明,与人争吵或乱摔东西,这样, 不但业障会反绞,且加重罪业,地狱道还有你的一 份。以前,观世音菩萨、文殊、普贤菩萨,也是在 厨房中修习因地的。” “在大陆丛林中,大寮不可有闲杂人进入,即 使是当家也要有事才能进去,以避偷盗之嫌,不像 现在,杂人进出,还聚谈闲语。”“出家人要精通 戒律,凡事遇境便能知所举措、知因果,要戒学庄严。 戒就是要学忍辱,忍辱第一道,有戒才能有定慧。” 由于某某师执意要下山参学,老和尚不赞成, 但也颇无奈,在客堂便对某某师说:“父母对子女, 爱深责切,若子女嫌父母唠叨,多管闲事,离开父 母外出别住,不但自弃父母的依恃,且让父母怨叹, 自失其利又伤及父母。出家也是一样,做师父的望 140
弟子成就,才不惜唇舌,若弟子不从,弃师而去, 不但自身失去规导者,且令师父失望。”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古德说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所谓的禅 ( 般若 ) 的证得,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的观照。 不光是捧着书本、背一些法语,之乎者也的。 往往在修行感到辛苦的时候,会记得古德的开 示 :“修行苦,不修行更苦。”虽然,有时勉强自 己在疲惫时仍做定课,或者面对顺境地诱惑、逆境 地干扰仍要不失佛法,会感到辛苦,但是,想想生 命的无常,还有轮回之苦……我们还有退路吗?相 比对之下,这一切,就是小事一桩了。 将想玩的心收起,努力打扫自己的习气,才有 解脱之份。
141
九
老和尚对某某师开示:“学佛要具足信、愿、行, 仅有信还不够,还须要有成佛度众生的愿力,这样 遇到业障逆境时,才有办法以这个愿力来坚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无愿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 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时要以念佛来克服它。” 老和尚对信徒开示:“用斋时默念:愿断一切 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所谓的愿断一切恶, 当我们拿着筷子争夹好菜的同时,便是一种恶念。” 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我们出家,是 看破爱别离苦来出家的,所以说出了家便忘了家, 如果还跟家里人牵缘,则身虽出家,心中的念头却 没有出家,临终时,念头会被这些爱别离苦缠住, 无法跳出轮回,且与家人牵扯,自己也会俗气化。 不要与家人扯爱别离苦,不与人攀缘,则念头 自然清净,到时要往生西方才有希望,到极乐世界
142
得不退地后,才有办法报亲恩。” “被称赞而不会起欢喜心或贡高心的人,我们 才能称赞他。” 寺庙是个十方道场,十方人聚集一处,一个人 一个样子,我们要自己去应付这个环境,不可能环 境来适合我们的意思,在家里甚至父母都不可能完 全顺己意,何况十方人? 处处要能忍,能顺承,心才会安。 “心若修得清净时,一触到境界,便能分辩邪 正,心无动乱是道场。” 老和尚在客堂对出家众开示:“出家就是要在 恶劣的环境中修,那些好的、快乐的顺境,已经不 必学了。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 会启发出我们的智能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 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 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 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我们出家的意义就是要了断恩怨,在怨亲平
143
等,对恶人、有冤仇的人,我们要平等发愿,度他 们一起成佛,这样我们才会起平等慈悲心。”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 我们总希望能够轻轻松松地修行,就能成佛, 但是实际上这是不符合佛法原理的。 唯有真金不怕火炼,怕的是入火炼的不是真金。 《阿弥陀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故, 得生彼国”。唯有透过火炼的红莲,才能放下对娑 婆的执着,生起往生的菩提心,临终也更有往生的 把握。 修行苦,不修行更苦……愿与大家共同勉励 !
144
十 老和尚开示:“那些随顺自己自由意识生活的 人,往往会失败;不会作却装会的,也会失败。” “自以为是,从文字般若上去学佛,而不躬行 的人,终为文字所缚,心不得解脱。”“念佛,念 到心中只单纯一念,无其它杂思想,便能预知时至。 若还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虽念佛也无法预知时 至。” 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 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 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 人事上的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 知是我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重?” 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 罪业越是会现形,幻成种种境界来折磨你,使你受 苦,像身体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 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离, 145
你必须跳越过这些障碍,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才 能得到清净安乐,成就净业。” 接着老和尚对那些信徒开示说:“世俗人得富 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 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沉迷 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 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 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 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 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整天为钱烦恼, 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 黄昏时,老和尚在大殿外坐,信徒请问老和尚 《金刚经》中“一合相”的意思。老和尚说:“一合相” 的意思包含很多,例如与人同事共处,和合无碍, 也是一合相的一种,常诵《金刚经》,虽然未行到 那儿,也可以开悟出来。”
《广钦老和尚语录》
146
良因曰 : 自己的意识,实际上是被业力、习气所牵引的。 我们面对它的搅扰,往往是弃权投降。 但是,知道自己是弃权投降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的人,沉溺于其间,而以为自在,毕竟不知 所终。 不管有什么理由,我们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 己的手里。理由只是暂时的自我慰藉,能够跟阎王 老子说去? 在一片积非成是的浊世中,怎样出淤泥而不染 呢?请再想一想 !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愿与大家共勉 !
十一 女信徒林某某一心一意要上山落发,以了却娑
147
婆苦,老和尚明白地对她说:“不要因为对世俗种 种的挫折磨难,产生怖畏厌离,以为出家便可以避 开这些痛苦,过清净舒适的生活,事实上,出家更 是有各种的挫折与苦难来折磨你,只是所不同的是, 世俗社会的苦,是生死轮回的业,再如何奋斗、吃苦, 仍逃不出六道轮回的路;而出家的种种刺激挫折, 却能敲醒我们的觉知性,由其中历炼出解脱的智能 来,终而了脱生死。 老和尚对某某师的训诫:“修行就是在修我们 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 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 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 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 上来了。”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 败。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 他人的话,那么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知识 分子总是在思想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想所缚, 148
而起我慢心。” “那些越是能干,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要卑 下谦虚,要以大慈悲来待人处事,才不会失败。” 老和尚对信徒开示:“人家侮辱我、欺负我、 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 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挂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 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 长我们的寿命。” 老和尚对出家弟子开示:“念佛、为常住贡献 心力、利益众人,这便是修福慧,可直了生死。若 仅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为众人,以后会堕下去。 我也是在为众人,修众人福。” 老和尚在客堂对信徒开示: 问:“如何可得解脱?” 老和尚说:“念佛。念佛收摄妄念,能开智慧, 便能解脱;不念佛,则妄念纷飞,想东想西,绞业障, 如何能解脱?” 《广钦老和尚语录》 149
良因曰 : 无忍而忍,是最高境界。何以能如此?只因心 中有“法”。因为有“法”,因此如丽日中天,群 邪自消。 但是,怎样将所学的般若,转为自己的法宝呢? 只有透过实修、实践,也就是将般若无我的空义, 拿来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乃至照见五蕴皆空。 天天如此,年年如此,损之又损,乃至于无, 自有灵光乍现时。 不断地念佛、持咒等,殷勤地祈请佛陀加持, 并且“解、行”并重, 这样才有真正见道之期。
十二
老和尚开示:“若人一心系念佛,则念佛可扫 妄念、垢尘。一心念去,至业障消尽,则智慧眼开, 150
心无挂碍,自心则比西方境,以此无垢心境,命终 后即感莲花化生,佛菩萨众会一处,经中的西方境, 昭然在前,一点都不虚假,佛绝无妄语。” “但若众生不信念佛有个西方境可去,却偏执 于眼前的妄念、业感、种种事相,以为实有,如此 不务实修,嘴里虽说要往西方,也只是个妄念而已。” “生西的另一要件是,必须了尽业尘,没有一 切俗缘的牵缠,则生西有望。”佛光山佛学院比丘 一行三、四人,上山请老和尚开示。老和尚在客堂 对比丘们说:“看经书仅是寻一入道门户,而念佛 才是切实了生死之行。” “念佛要具信、愿、行三力,要能引声念佛, 大地一音,即各种声音入耳,即转成念佛音,而无 分别,不被转去,方名一心不乱。”“我们妄念种 子深重,念佛时不是头昏,就是被妄念种子牵去, 所以念佛时必须小心。” 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什么事都要学 习放下,不要执着,不要样样记挂在心。自己了生死, 151
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么戏。否则, 自己跟着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 老和尚 开示:“一个人若是生活越享受,吃好、穿好,就 会助长他贡高我慢的个性。个人条件越优越,则我 相越是显著。” “修苦行就是对一切粗贱的工作,都要无分别 地去做,主要在磨我们的傲气、消业障。有苦才有 行好修,没苦就没道行可言。”
《广钦老和尚语录》
良因曰: 往生净土,虽是易行道,但那是相对于通途法 门来说容易,并非绝对的容易。 《阿弥陀经》:“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 生彼国”,这善根福德因缘,往往是在实修中、逆 境中栽培的。 如果只希望快快乐乐的修行,当逆境来了就怨 152
天尤人,这样修到生生世世,也是凡夫。 顺境时要多用功,多作回光返照,不要老是戏 论纷非,虚掷生命。当逆境来时,因为心中有了法, 才有抵御的资本。 乃至腊月三十,面对人生最后的一刹那,才能 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而不枉费今生的学佛。
十三
自净其意 某某师任寺务处书记,颇为信徒种种事烦恼, 老和尚对某某师说:“我们出家修行是在取德,做 人是第一步,对来寺里的信徒,不论对方如何,我 们将就应酬应酬,但不可以有恶意。” 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 :“看经要能解意, 解意要能并行,只有能自观自行才是在利用经,才 153
名为转经,否则便是被经转。如果看经、看戒得到 一点知解,便拿来批评他人,侦察他人有无做到, 心生分别,徒增我相、我慢与是非。也是被经转。” “别人没有行的,做不到的,我们一定要行得 到、做得到。否则,批判别人,自己岂不也与他人 同一类?”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 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 “人若来请问我们经典的意思,应当尽己所知, 诚恳为他解说,则于人于己生诸功德,切不可以轻 慢心推说不知,则自己有过失。” 某某师请示师父,什么叫“自净其意”? 老和尚开示说:“眼见不生分别,耳听不生分 别,是为‘自净其意’,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 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 人的过失。” 《广钦老和尚语录》
154
良因曰 : 有时候会遇到学佛的人告诉我,说自己很敏锐, 能够马上看到别人的缺点。听到这样的话,我心中 往往在想,这不是敏锐,而是修行还没有入门啊 ! 因为,一个真正有惭愧心的人,会常常看着自 己的烦恼习气,唯恐他起现行。就像猫守在老鼠洞 口一样,时时刻刻盯着,不敢有丝毫放松。就只因 为他深深地见到烦恼、习气的过患。 相反的,缺乏惭愧心的人,时时刻刻,心光外泄, 将心放在一切的人我是非,并以此为心的安住处。 不学佛的如是,往往学佛很久了也如是,就只因为 功夫不相应故。 所以,我们的学佛、修行到底有没有进步,就 看我们的心到底常常向内摄,还是向外攀缘,这就 不必问人了。 攀缘,是痛苦与生死的根源,学佛想要离苦得 乐,那就学习放下它吧。
155
冈波巴大师简介 冈 波 巴(Gampopa ,1079 年 - 1153 年), 法名索南仁千(Sonam Rinchen,义为福德宝), 因为他长期在冈波山区修行,因此被尊称为冈波巴 (在藏语中,巴是大师的意思)。密勒日巴三大弟 子之首,融合噶当派生起菩提心口诀,以及密宗大 手印教授,显密融通,为噶举派传承的建立者。他 最大的贡献是将显密二教的教理修行方式融合为 一,并且使得藏传噶举派由在家瑜伽士为主,重新 回归到佛教出家僧团领导的传统。
成就胜道宝鬘集
一 常念十种可悲之法:一个人如果想寻求解脱和 证取一切智佛位,首先他应该常常思念此十种可悲 之法: ( 一 )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用他来作 罪业和恶行之工具,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 二 ) 此难得暇满之人身,不用他来学佛,而
158
让他白白空过死去,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 三 ) 在这个恶浊短暂的世界上,把自己的生 命全部消耗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是十分可悲 的事。 ( 四 ) 自心之本体实即离戏之法身,让他沉陷 于迷茫之生死泥沼里,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 五 ) 引导自己趋入佛道的至好上师,在未证 菩提之前就离开他,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 六 ) 戒律乃解脱之桥梁,如果随波逐浪为烦 恼所使,以致破戒,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 七 ) 由上师的助缘而获得的觉受与证悟,如 果虚掷在滚滚的红尘里,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 八 ) 诸成就者的深奥口诀,把他当作商品一 样出卖给那些没有根基的恶人,实在是十分可悲 的事。 ( 九 ) 一切众生皆是于自己有恩的父母,以怨 恨心弃之不顾,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 十 ) 青年时期的身,口,意 ( 乃锻炼成器的黄 159
金时代 ),如果白白空过掉,实在是十分可悲的事。 以上是十项可悲的事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综合上文可以得知:“暇满人身、善知识、戒 律、自他二利之智慧、慈悲心”等之远离乃至弃舍, 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 很多事情,如果没有透过经论的学习与思维, 往往将它看得容易了,难得的人身就是如此。佛陀 一次在法会中,抓起地上的泥土,并开示:“( 这 辈子为人,下辈子? ) 得人身如爪中土,失人身如 大地土”,因为得人身的因,在于平时持五戒,与 临终能放下牵绊。纵观这尘世间,纵然是佛教徒, 又有几人能做得到呢? 得了人身,又遇到三宝、善知识,并栽培了佛 法的善根,结果是置之高阁,将这一切所学当作知
160
识,或者用来追求世间的安乐。如果我们有神通, 能够见到过去生,生生世世的漂流三界、乃至三恶 道,还愿意这么做吗 ? 古印度有位尊者,证得圣果后仍然为僧众烧水 服劳役,大家怪问其因。他说:“我观察过去生三 恶道的苦,现在得遇佛法,庆幸不已。若要我将全 身丢进火炉当柴烧,来供养大众,我都愿意”。 请多体会上述宝 集的开示,并选择其切要、 警心者,置诸案头并多想想,以放舍无益之事,想 想未来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往往将它看得容易了,人身却是如此难得。 纵观这尘世间,纵然是佛教徒,又有几人临命 终做得了主呢? 我们应多体会上述宝 集的开示。
161
二 常念十项必须之法: ( 一 ) 有了勇气和毅力,还需要一个好的计划 来规范自己的根本行为。 ( 二 ) 在奉行上师的教言时,必须具有信心和 精进。 ( 三 ) 必须知道口诀之利弊,才能在上师的各 种教敕中,选择 ( 于自己合适 ) 之口诀。 ( 四 ) 必须具有智慧和信心,才能与善妙上师 的心意相合。 ( 五 ) 必须常持正念和警策自己,才能使身口 意不被罪业所污染。 ( 六 ) 必须具有毅力和不挠的甲胄,才能使自 己的意志坚定,堪忍各种逆境。 ( 七 ) 自己的鼻子不被别人牵着走才能谈到无 贪无着的行素。 ( 八 ) 长期地在积聚福慧二种资粮上努力,必 162
须知道前中后的次序。 ( 九 ) 此心时常浸润在慈悲里,才能生起利生 的情怀。 ( 十 ) 必须具有智慧和了解,才能不着一切法 相和实体。 以上是十种必须之法。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开示:“佛法大海, 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因此信心与智慧二门,是 契入佛法大海的两大要素。 学佛之人如果只修信心,往往到头来只是盲修 瞎练,甚至走入异端;相对的,只是从经典学习智能, 而不具信心,终究归于说食数宝,烦恼、妄想纷飞, 毕竟于己无益。 如何能够具此二门呢? 智慧的培养,依的是 163
经论、法语的闻思;信心的培养,主要在于实践所学。 如大师之开示,在信心与智慧的结合下,我们 能够真正契合善知识的心,并能因此圆满的学习到 修行口诀,如是依教奉行,坚持不退……若是信、 智二门缺一,是不可能做到的。 让我们透过经论学习来生起智慧,实践所学来 发起信心。并依此二门 : 初时因此跟善知识、修行 口诀真正相应;其次用以调伏烦恼、坚持不退;最 终不着一切法,并能大悲利众。 这就是信心与智慧结合,所成就的功德,愿与 大家共勉。
三 常念十项应当依循之事: ( 一 ) 具有慈悲和证悟的上师,才是好的依靠。 164
( 二 ) 清静适意具有加持的兰若,才是好的依 处。 ( 三 ) 与自己见行相合,情意相投的人,才是 好的相依。 ( 四 ) 时常思维资生财物之过患,才是学道人 之正思。 ( 五 ) 凡是由成就者之传承所传出之口诀皆应 无偏倚地去修学。 ( 六 ) 凡是对自他有益之物件、药材、明咒和 深邃之因缘法,皆应取用。 ( 七 ) 凡是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对象和方法都应 当善加利用。 ( 八 ) 凡是对修行觉受有增益的法,都应善加 采用。 ( 九 ) 凡是具有信心和恭敬的善根弟子,都应 摄受。 ( 十 ) 在日常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应常提正 念。 165
以上是十种应当依循之法。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心中成就了信心与智慧二门,接着便应当依循 着法的引导,而去实践,求取解脱。 在实践的过程中,外在的资助是非常重要,而 且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每每见到修行人读懂了 些经典,依稀仿佛知道了些道理,便误认一切修道 之外缘为执着,实是深可悲悯。 在众多外在依循的助缘中,善知识最为重要。 宗喀巴大师说:“善知识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 因此,对善知识的祈求与皈依,是当务之急。若是 还未找到相应的善知识,应当如菩萨戒所说,天天 祈求、回向,能够找到教导我大乘佛法的善知识, 满愿方休。如果庆幸能够找到善知识,纵或他仍然 是一个凡夫,也应当具足弟子相。因为具足了弟子 相,这样的缘起,才有福德能够找到具有证量的大 166
善知识。关于弟子相如何具足,详见学人日志“亲 近善知识仪轨”可知。 有了善知识,再来便是同参道友的相互提携了。 要寻得良友为伴,因为物以类聚,所以本身的素质 是主因。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我们是 否以诚待人,以法会友。 并且但学其优点,包容 个人的缺点。个性强要强在自调伏,而不是强在调 伏他人。能如是,则能感应到善友相随。 有了善知识与善友,再来其余的一切外在资助, 包括环境、对象、方法、加持物……等等,才有它 实质的意义。
四 常念十项应当远离之事: ( 一 ) 与世事纠缠不清,一心眷恋世间八法的 167
上师,应远离之。 ( 二 ) 扰乱自己的心意和损害修行觉受的友伴, 应抛弃之。 ( 三 ) 尘嚣和烦恼甚重的寺庙和住所,应远避 之。 ( 四 ) 以偷盗抢夺或欺骗的方式来谋生,应禁 绝之。 ( 五 ) 对自心和修行有损害的作业,应舍弃之。 ( 六 ) 对身体有害的物件及行为,应远避之。 ( 七 ) 对增进欲望和吝啬的贪执,应断舍之。 ( 八 ) 使别人对自己失去信心的轻佻放逸行为, 应禁绝之。 ( 九 ) 没有意义的行止作业应避免之。 ( 十 ) 隐藏自己的过失,宣扬他人的错误,应 严禁之。 以上是十种应当远离之事。
冈波巴大师 168
良因曰: 我们爱着外在的境界、也爱着所爱之人,但是 其实我们最爱着的,就是自己。何以故? 因为外 在的人、事、物能够取悦我们,所以我们喜欢外境, 但是最爱的还是自身。 我们虽然最爱着的是自己,但是却往往也是最 不会保护自己,常常让自身立于危险不安之境,乃 至伤痕累累。 要是真的希望爱养自身,就要学习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心、以及修行的道业。 如上文所述,对于外境,我们应当择友而交, 并应当审慎的选择善知识。对于内心,我们应当关 注自身,现在所造的业,是善是恶,不要将自己推 坑落堑。 能够保护好自身,远离一切人生的陷阱,我们 的心以及道业才有保障,解脱方才可期。 其次,欲为他人做教授师者,也应当注意第一、 第八两点,常常端详自身心,是否真的具足善知识
169
的条件呢? 还是虚有其表呢 ? 这些内外的过患,皆应当如避毒蛇般的远离。
五 常念十项不应舍之法: ( 一 ) 不要舍弃慈悲,因为慈悲是利他之根本。 ( 二 ) 不要舍弃外境之现象,因为一切外境之 显现,皆是由心性自显之光明。 ( 三 ) 不要舍弃一切妄念,因为他们都是法性 之显现游戏。 ( 四 ) 不要一意舍弃烦恼,因为烦恼能令行者 忆起智慧。 ( 五 ) 不要一意舍弃欲乐,因为欲乐能灌溉和 增益 ( 行者之 ) 证悟及觉受。 ( 六 ) 不要舍弃疾病和痛苦,因为疾病和痛苦 皆可成为自己的善知识。 ( 七 ) 不要舍弃仇敌于障碍,因为他们能唤起 170
吾人对法性之向往。 ( 八 ) 不要舍弃任运产生的 ( 证悟 ),因为它即 是真正的成就。 ( 九 ) 不要舍弃方便道,因为他能作智慧道之 助基。 ( 十 ) 虽然自己的能力薄弱,也不应舍弃利他 之心愿。 以上是十种不应舍弃之法。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凡夫众生,都是欢喜顺境、厌恶逆境。但是实 际上对于修行人来说,顺、逆皆方便,就看自己怎 么用心了。 在逆境当中,应当将这念痛苦之心,转成对法、 对佛菩萨的希求心。如此善用其心,就可以假借逆 缘,提升我们对三宝皈依之心,而不像在一路顺境
171
中,皈依之心似有似无的。 同时,透过逆境时地关照,也可让我们对于业 果有深刻、直观的感受。因为此是苦果,应知苦因。 一般的人,往往就像一匹劣等的马,要打到出血, 才愿意跑。对生起逆境的检讨,我们因而深信果报 不虚,未来便能够更审慎的注意自己所造的业,因 此逆境是方便。 相对的,在顺境中一味地放纵,是不应该的。 但是如上文所述“一意舍弃”,也是不善巧的。因 为烦恼的调伏,是要长时间累积资粮,才能奏效的。 古德能够无欲无求,都是透过长年累月的用功,才 能任运安住在法上。如果用围堵、而非疏导的方法, 强加压抑、诃责内心的烦恼,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必须观察妄想无性,并善巧的引导,让它的势力渐 渐疏散,才能逐渐的将它化为无形。 有了顺、逆方便,接着便是学习方便道的智慧, 与培养慈悲心,并依此发起利他的心愿,以此做为 未来利他的基础。
172
知易行难,但是这些都是不应舍弃之法, 应当渐渐随学。
六 常念十项应当谨记之事: ( 一 ) 外显诸境皆属迷幻无有真实,应当谨记。 ( 二 ) 内之心性无有吾我,空空如也,应当谨记。 ( 三 ) 心中的妄念解应缘而生,率尔无体,应 当谨记。 ( 四 ) 四大所成之身体及语业,皆是有为法, 无常无住,应当谨记。 ( 五 ) 众生之一切苦乐,皆由业生;业果昭然, 决定无爽,应当谨记。 ( 六 ) 痛苦能激发出离心,故为吾人之良友, 应当谨记。 ( 七 ) 享乐乃轮回之根,常招贪魔及欲鬼,应 当谨记。 173
( 八 ) 扰扰红尘乃学佛之魔障,福报亦会成为 法障,应当谨记。 ( 九 ) 障碍能激发奋斗向上之智,违缘能作吾 人之良师益友,应当谨记。 ( 十 ) 从究竟之观点来看,一切法皆无自性, 一切之一切皆平等平等,应当谨记。 以上是十项应当谨记之事。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既然知道顺逆皆方便,接着便是应当于此境界 上无所取舍,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如此日久 功深,心渐渐的安定下来后,接着便是应当深入观 察空观的智慧了。 “如鸟游虚空,踪迹不可得”,这是圣人空性 的智慧,我们应当随学,因为这是内心的休息处, 也是大安乐处。内心有了归家,菩萨利他也才有了
174
基础。 透过空性智慧的观察,有三种所缘境:“外境、 内心、妄想”,能够照了境界的空性智能不异,只 是所照的境界有差别而已。因此之故,应当先闻、 思善知识教授般若经论,作为能观之主。接着便是 练习将此智慧,观照内外之境界,尤其初学,应深 深的观照妄想无性,并破坏它。 有了空性智慧的观照,再来还是常常观察因果 之缘起,并了知顺逆皆方便,作为辅助。 如大象涉水过河,踏着河底稳稳地走过,菩萨 行人亦复如是。
七 常念十项应当实行之事: ( 一 ) 学佛以后,就不应在世法和人群中厮混, 175
应当如法去修持。 ( 二 ) 应该离开家乡到远方去,身无依仗,心 无贪着地去修行。 ( 三 ) 应该依止善妙的上师,心离骄慢,如教 奉行地去修持。 ( 四 ) 在闻思上经过一番努力后,经常要少说 话,一心浸润在要义上,努力去修持。 ( 五 ) 得了一点证悟以后,切莫闲荡放逸,要 一心一意地去策励修持。 ( 六 ) 身心上有了 ( 稳定的 ) 修持后,切莫陷入 喧嚷的红尘里,要专心一意地去修行。 ( 七 ) 发过誓愿以后,就应该策励身口意,勿 使放逸,精勤修持闻思修三学。 ( 八 ) 发了菩提心以后,就不应再寻求自利, 所思所作都要为了利他而努力。 ( 九 ) 趋入密乘后,身口意三门就不再为凡夫 之下劣境界所局,而应在三种曼陀罗上努力。 ( 十 ) 年轻的时候,不要到处去浪游,应该依
176
止善妙上师,刻苦地努力修行。 以上是十项应当实行的事。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凡事必须有所舍,方能有所得。藕益大师说: “腰 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秦皇、汉武都不能扭做一句, 况下劣者乎?”因此,发心修行之初,必须知取舍。 应当舍的,首先就是我们的心态,不再将五欲、 眷属当做皈依处,如此方能放下躁动之心,安心学 道。同时也才能舍弃因为五欲,而生起之骄慢心, 而老实地依师学习。 放下躁动与骄慢并专心学习后,再来便是不断 地策励自己,精进办道了。为了能长时间的不放逸, 便应当天天思维出离心与菩提心,并配合阅读高僧 大德的开示或传记。透过智慧地抉择,心中真正地 落实正知见, 知道世间何者有价值,何者无意义了。 能够这样地念念在道,自然修行能够上路,也
177
因此法喜泉涌,周遍身心。《大智度论》说 : “得 深禅定乐,则不为 ( 五欲 ) 所欺”,因此法喜,是 修道路上精进不退的根本。 修行之路其实道理并不难,难在愿不愿意有所 取舍。 这也是我们必须不断地在经论上,闻思的 主要目的啊 !
八 常念十项应当努力之事: ( 一 ) 初学佛的人,应该在闻思上努力。 ( 二 ) 在觉受 ( 和效验 ) 生起了以后,就应当在 ( 定慧 ) 专修上努力。 ( 三 ) 在没有获得坚定的 ( 定慧证悟 ) 时,要在 寂静的处所勤修努力。 ( 四 ) 当妄念势强,乱心纷起时,应当力持正念, 178
观照降服之。 ( 五 ) 当昏沉炽盛时,应当奋力使自己清醒 ( 克服睡魔 )。 ( 六 ) 自己的心志尚未坚固之前,应当在禅定 上努力。 ( 七 ) 心依根本定要在后得位 ( 之行住动用中 ) 努力。 ( 八 ) 如果遭遇到许多的违缘,正好在三种忍 上努力。 ( 九 ) 当欲念贪心执着非常旺炽之时,必须努 力地用种种严厉的方法,予以克服对治。 ( 十 ) 当慈悲心微弱时,应当努力地观修菩提 心。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所谓“当努力之事”,就是此法生起不易,但 是因为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努力栽培善根。于此之
179
中,在佛法上的闻思,是首先应当努力的。也就是 应当从善知识所听闻佛法的道理,并于寂静处如理 思维,使我们能够确实掌握修道的理论。 道理了解之后,便是应当实践。在实践的过程 当中,有时会有软贼 ( 顺境五欲 ) 的诱惑,有时会 遇强贼 ( 逆境障碍 ) 的干扰,这时要能持之以恒, 常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并常忆念如 : “修行苦, 不修行更苦”等古德策励法语,以鼓舞道心。并配 合祖语,忆持自己曾经得到之法喜,以智慧抉择何 者是有价值,何者是无意义之事,多想想,就能坚 持于道业了。 在此之上,最终便是努力观修菩提心了。 菩提心是修行大乘的前导,同时有了菩提心, 将有更强大的推动力,去实践上述应当努力之事。 知易行难,愿我们为了自他的解脱,一同努力 吧!
180
九 常念十项激励自己之法: ( 一 ) 潜心思维此暇满人身之难得,就会激励 自己去进修佛法。 ( 二 ) 常念无常及死亡,就会激励自己去力行 善业。 ( 三 ) 思维业果不坏的道理,就会激励自己去 净罪除恶。 ( 四 ) 思念轮回之过患,就会激励自己去争取 解脱。 ( 五 ) 思维轮回众生之痛苦,就会激励自己去 增长菩提心。 ( 六 ) 思维众生之种种颠倒谬见,就会激励自 己在闻思学问上努力。 ( 七 ) 思维净除无明习气之艰难,就会激励自 己努力修行奋取成就。 ( 八 ) 思维此恶浊时代烦恼异常炽盛,就会激 181
励自己在对治烦恼上努力。 ( 九 ) 常常思念此恶浊之世 ,违缘万千,罄竹 难书,就能激励自己在坚忍上努力。 ( 十 ) 蹉跎岁月,东游西荡,会很快把生命 浪费掉,常思此一真理,就会激励自己努力精 进。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在藏传嘎举派 ( 白教 ) 的传承,初修之人应当 先修持转心四思维:“暇满难得、死没无常、业果 道理、轮回过患”,透过这四种思维,彻底转变我 们世俗之心,成为向佛之精进心。 因为我们总觉得年轻就是先要打拼世法,到中 晚年再学佛,为对治此心,应修“暇满人身之难得”, 知道无量的生命中,要得到人身,又能遇到佛法, 是太难得的因缘了。 因为我们无法体验到生命的无常,因此往往虚
182
掷生命,当观察到“无常及死亡”,我们不禁警耸, 原来生命就像风中的蜡烛,随时会灭去的。 因为我们对佛陀所开示的因果道理信心不深, 所以无所畏惧造作恶业。当我们如理思维“业果不 坏的”道理,便会有将内心的烦恼打扫干净的动机, 不再随顺习气了。 因为我们没有神通,忘记了过去在三恶道之苦, 当我们透过佛陀的开示,了知“轮回之过患”,想 想一点身体的小伤都会不忍,何况三恶道中之剧苦, 情何以堪 ! 常常在静坐中,轮番地观修“转心四思维”, 便能彻底改变我们的思想,而放下放逸之心,这时 面对种种习气的现前,或者外在障碍之干扰,也能 激励自己,不要放弃,坚持下去 !
183
十 十项流入错误之法: ( 一 ) 信心小而智慧大,就容易成为“空言多舌” 者。 ( 二 ) 信心大而智慧小,就容易成为“顽固不化” 者。 ( 三 ) 能努力精进但没有真实口诀的人,就容 易走入错误及过失之道。 ( 四 ) 最初如果没有在闻思上用功夫 ,就会流 入黑暗迷蒙之禅定。 ( 五 ) 若不在智识和实证上痛下功夫,就会成 为自以为是的学佛者。 ( 六 ) 若不在大悲心和善巧方便上努力,就会 流入小乘。 ( 七 ) 若不在般若空性上力学精修下真功夫, 一切所作所为皆属生死轮回边事。 ( 八 ) 若不粉碎世间八法之念,一切所作所为 184
皆会成为世间法的装饰品。 ( 九 ) 对一般凡夫俗子,若心有所求,则会顾 忌众多,连恶人的面孔都要看了。 ( 十 ) 如果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强,不能善隐自 己的功德和神通,就容易成为替恶人服务的红尘 法师。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所谓“流入错误”,就是修行这些善业固然是好, 但是如果对佛法的学习、修证没有全面性的认识, 往往会产生流弊,甚至重大过失。 初发心学习,必须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努力做 好“闻、思”的功夫。在闻、思佛法的过程中,如 果信心不断地因之增长,那就是对的;相反的,纵 然了解很多经论,仍是学偏了,于了生死无益。 有了闻、思的功夫,接着要努力修证,所谓的 修证并非只是证得圣位,包括一次次地破茧而出,
185
烦恼调伏,智慧一次次的透脱,乃至对佛法、修道 的信心逐日增长,这些都是修证。 在培养自利的功夫之余,同时发展大悲心,也 是菩萨道行者的必修课程。透过菩提心的引导,能 有更强大的力量来调伏烦恼,也因此能够迅速成佛。 有了这些努力,进一步的就是要将一切有为的 造作,全部会归到不生不灭的理体,这样方能转有 为成无为。 在努力栽培广大成佛资粮时,同时要注意脚下, 也就是 " 粉碎世间八法 ( 得、失、苦、乐、称、讥、 誉、毁 ) 之念 ", 以免眼高手低,终成画饼。 在求解脱的路上,必须具备种种方便,修行人 不可不知 。
十一
186
常念十项错误之法: ( 一 ) “欲望”常被误认作“信心”。 ( 二 ) “贪爱”常被误认作“慈悲”。 ( 三 ) 心意造作所显之空,常被误认作本体如 是之空。 ( 四 ) “断见”常被误认作“法性”。 ( 五 ) “觉受”常被误认作“证悟”。 ( 六 ) 伪装的持戒常被误认作真正的持戒。 ( 七 ) 入魔常被误认成“密行”。 ( 八 ) 骗子常被误认作“成就者”。 ( 九 ) 自利常被误认作利他。 ( 十 ) 欺骗愚迷常被误认成善巧方便。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所谓“错误之法”,在此指的是佛门中,种种 似是而非的乱象,修行人本身如果没有正知见,亦
187
无善知识的引导,往往迷于错误之法而不自知,甚 至造诸恶业,其大意类举如下: ( 一 ) 例如或者为了学佛者的声名,而到处攀 缘跑道场,或者勤勉于佛前用功,或者做种种的善 业等等。看似对佛法有信心,其实只是为了填充世 俗的欲望,以及满足攀缘心而已。 ( 二 ) 对于有缘的众生特别关爱,缘浅的人内 心漠然甚至排斥。表面的慈悲,其体实为爱见悲魔。 ( 三 ) 误将“标月指”认为真月,在语言文字 的佛法上钻研,内心创造出“空”的概念、影像, 实际上未能以教照心,见到心性本体之空。 ( 四 ) “断见”者即是拨无因果:例如执理废 事者,误以为自性本身就是佛,何劳修持? 因此 放纵身心,无有惭愧。 ( 五 ) 在用功中,得到少许的寂静,心中不动念, 便以为安住在法性中。如此的放纵痴心所,不起智 慧观照,实际上只是增长生死与愚痴之业而已。 ( 六 ) 强调外在的造做戒相,或者种种苦行。 188
不体会戒的本意在护念,头陀行的本意在抖擞尘劳。 以种种突显自己的 ( 另类 ) 做法,博取世人的恭敬 供养。 ( 七 ) 反之,不持戒相,行为乖张,却以大乘 或者密行,智慧无碍者自居。实际上是魔子魔孙, 业障现前无不苦恼万分,但悔之何及 ! ( 八 ) 因为世人容易为他人的语言所转,故花 言巧语的迷惑世人,颠倒解经。大多数的人往往因 为无有佛法正见,而迷失不知所归。 ( 九 ) 为了自身利益,而造做种种利益众生的 事业。表相上是利他,实际上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库 藏,与世间八法而已。 ( 十 ) 例如好讲感应神通,并以此为度生之方 便,不知佛陀早已禁制此法,却乐此不疲。 实际上只是欺诳世人,欢喜与鬼神打交道,失 去三皈依者。 这十项错误之法,于现在的教内处处可见。 修行人唯有学习经论,与多阅读古德的开示,
189
方能不与之为伍。其次,善知识的引导更为重要, 因此应当不断的祈请善知识的出现与住世,来照我 迷茫之心。
十二 常念十项无错谬之法: ( 一 ) 对任何东西都没有贪着,出家离家是不 会错误的。 ( 二 ) 对上师和善知识恭敬承事是不会错误的。 ( 三 ) 认真地在佛法的闻思修上用功是不会错 误的。 ( 四 ) 见解高广而行为严谨是不会错误的。 ( 五 ) 心胸广大而持戒细密是不会错误的。 ( 六 ) 智慧大而我慢小是不会错误的。 ( 七 ) 口诀丰富而修持谨严是不会错误的。 ( 八 ) 觉受和证悟非常殊胜而没有丝毫的傲慢 和夸张是不会错误的。 190
( 九 ) 能独自居住,又能处众无碍是不会错误 的。 ( 十 ) 对自利心无贪着,对利他方便善巧是不 会错误的。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先师忏公上人常告诫学人:“一个修行人,解、 行二门都很好,可是性格不行,这个修行人就是不 行”!因为修行的目地就是改变习气,如果没有往 这上会,解行再好,也只像没有地基的高楼,盖得 再漂亮,终是不能住人的。 至于所谓的性格要点为何呢?上人开示:便是 “老实、谦虚、厚道”。具备这三种品性,才是一 个良好的修道资质。 能够“老实、谦虚”,便能不好高骛远, 而 能如上述所说的严谨修行,而不浮夸。面对种种证 量地生起,也能战战兢兢,临渊履薄,因此功德不 至于漏失。 191
依着“诚”心来处世,因此表现出的“谦虚、 厚道”,在处众时便能谦卑温和,如冬日的斜阳, 夏日的和风般的打动人心。这样可以免难以安身, 也能入众以摄生,种种利他的方便善巧,才不致落 入机巧。 印光大师开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 非”,常常摄心观照自心,是否失去所缘境?性格 是否偏离正道?这是一个修行人,应当用心之处。
十三 常念十四项无义利之颠倒行为: ( 一 ) 已得人身而不思正法,如至宝山而空手 而归,实在是无意义的事。 ( 二 ) 已入法门而仍系家累,如钵蛾扑火,实 在是无意义的事。 192
( 三 ) 虽常在持法大德的面前,自己却没有信 心,如在海边干渴而死,实在是无意义的事。 ( 四 ) 任何一个法门如果不能对治我执和四根 本烦恼,就像是把斧头和树皮捆在一起,毫无意义。 ( 五 ) 任何一个口诀如果不能对治烦恼,就像 是一个病人,把药囊背在身上而不服用,实在是没 有意义的事。 ( 六 ) 口头说法喋喋不休,身心却毫无行持和 体验,这种说教,就像是鹦鹉说话一样,实在毫无 意义。 ( 七 ) 用偷窃强夺或欺骗的方法,获得财务后 用以布施,这就像雷电入水,完全浪费了,实在毫 无意义。 ( 八 ) 以损害众生的方式,获得财物后用以供 养三宝,这就像把儿子杀掉,以其肉来供事其母一 样,实在是颠倒的行为。 ( 九 ) 为了满足现世的欲望而伪饰法行及忍辱, 这就像猫躲老鼠一样,实在毫无意思。 193
( 十 ) 为了现世的名闻和供养而广行善业,就 像是用一卷牛皮,一袋酒糟,或是一包食物来交换 无价之如意宝珠一样,实在是颠倒的行为。 ( 十一 ) 见闻虽然深广,而身心却流入凡俗, 这就像医生自染恶疾,真乃颠倒的行为。 ( 十二 ) 学了一大堆口诀,却毫无实际的修持, 这就像面对一个富户的仓库,身上却无钥匙一样般, 实在毫无意义。 ( 十三 ) 自己尚未契证法仪,却对别人说法, 这是以盲导盲,实在毫无意义。 ( 十四 ) 由方便 ( 道 ) 所生起之觉受以为是最殊 胜的,对实相之究竟,却不予追求,真正就像把黄 铜当作金子,实在毫无意义。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在此所谓“无义利之颠倒行为”,指的就是我 们无法善用修道的资粮,却以之造作种种颠倒之事。 “得到人身、遇善知识、得修行口诀、配合修 194
种种的善业、广博见闻、生起觉受”。这些修道的 资粮,是过去生乃至今生的努力,所成就的善因缘, 却无法好好珍惜,并以之恶用,因此大师说此是无 义利之事啊。 我们以这些开示次第照心,从得到人身,到生 起觉受,我们善之? 恶用之?有过则改,无则嘉勉。 修行的道路上往往多歧路,因此以教照心,并 得到善知识的指引,是非常重要的 !
十四 常念学佛人 的十八项过失: ( 一 )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 之过失。 ( 二 ) 身为领众而只作自利之事,乃学佛人之 过失。 195
( 三 ) 佛学虽博而不怯罪行,乃学佛人之过失。 ( 四 ) 口诀虽丰富但身心却流于凡俗,乃学佛 人之过失。 ( 五 ) 持戒虽然谨严,心中贪念却极大,乃学 佛人之过失。 ( 六 ) 觉受和证悟虽好,却不能调伏自己的身 心,乃学佛人之过失。 ( 七 ) 已入法门,但于入世之爱憎不能断舍, 乃学佛人之过失。 ( 八 ) 身虽出世行于佛道而勤事稼穑,困于农 务,乃学佛人之过失。 ( 九 ) 虽解义理而不修持,乃学佛人之过失。 ( 十 ) 虽已立誓修持而不能贯彻始终,乃学佛 人之过失。 ( 十一 ) 职务虽在法中,而法行却不能成长, 乃学佛人之过失。 ( 十二 ) 食物虽然自然而来,心还是放不下要 去东谋西找,乃学佛人之过失。 196
( 十三 ) 由善业 ( 定慧 ) 所获之威力,用来医疾 延命 ,乃学佛人之过失。 ( 十四 ) 为了财物而教人口诀,乃学佛人之过 失。 ( 十五 ) 以机心来自赞毁他,乃学佛人之过失。 ( 十六 ) 能传授口诀给别人,自己的身心却不 能与法相应,乃学佛人之过失。 ( 十七 ) 自己不能独自安住,又不知随顺处众 之道,乃学佛人之过失。 ( 十八 ) 于乐不能容受,于苦不能忍耐,乃学 佛人之过失。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古人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们学习 佛法的目的何在呢? 不就是为了离苦得乐! 在未学佛前,心中念念不安,如同渴鹿追求阳 197
焰。往往学佛之后,仍然依着过去的老习惯,处处 逐求,虽然追逐的境界不同,但是那念躁动不安的 心是一样的。 因此学佛后,最要紧的即如同大师开示:“虽 解义理而不修持,乃学佛人之过失”,应当将所学 用在生活中。只是这个原则大家都知道,但是往往 心粗不觉,因此大师慈悲,便一一罗列修行人的种 种过失,使我们得以借镜。但其要旨,也就是期盼 我们处处回光返照,以教照心。 即解即行,是令我们身心清凉的唯一的一条路。 其它尘劳境界,都是不真实的,放下,再放下 !
十五 常念十一项不可缺少之法: ( 一 ) 从心底深处惧畏生死轮回,此信坚固, 198
为不可缺少之法。 ( 二 ) 能引导自己进入解脱道之上师,为不可 缺少之法。 ( 三 ) 对自己身心有益之教法,能善解善用, 为不可缺少之法。 ( 四 ) 坚毅恒久无惧艰难之精进,为不可缺少 之法。 ( 五 ) 于闻思修三学处之努力和福慧二资粮之 集聚心无厌足,为不可缺少之法。 ( 六 ) 具有能悟诸法本性之见,乃不可缺少之 法。 ( 七 ) 于一切时处皆能安然修观心性,为不可 缺少之法。 ( 八 ) 能使一切所作所行皆归于道之法门,是 不可缺少的。 ( 九 ) 能遣除一切违缘、魔障和错误之不落言 诠之口诀,是不可缺少的。 ( 十 ) 在临命终时,心能安祥且具有决定的把 199
握,此一境地是不可缺少的。 ( 十一 ) 任运成就法报化三身之果实,此一法 门是不可缺少的。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多的细节必须照顾到,才能与法真正相应。 并非只是一昧的埋头苦干,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首先必须要有出离心,并于此基础之上,与善 知识相应。与师长的缘,并非仅只在求加持,或者 世俗情感的层面。 并依着善知识的引导,开始闻、思、修的努力, 这包括了学习能令我们解脱的教法,并将之领纳于 心,而非仅止听闻已毕,便将教法置之高阁。 心中有了正见,接着便是精进地实践, 努力 地累积福智二资粮,并且于语默动静之间,心中时 时有法,并以之观照内外身心世界,也就是将一切 的所作所行,皆归于解脱之智慧——道,令心不空 200
过。 如何能够往道上会呢? 最基本的,便是不放 逸,观察自己为何而行、住、坐、卧, 是为了放逸? 是为了精进? 进一步地观察,所做所为,与善业相应? 与 恶业相应? 当心性渐渐调柔时,也常常不离空性地观察, 了知能做、所做当体即空。 于此观种种观察之余,便是将心安住于放松、 寂静的状态下。并依止此状态,安详地忆佛、念佛, 或者持咒、诵念祈请文等以安心。 有平常的正念,自然会感应到临终的正念。今 生如是,来世往生净土上品上生,我们净业学人亦 当如是行。
201
十六 常念十一种上人之象征或德相: ( 一 ) 妒忌和骄慢微小乃上人之象征。 ( 二 ) 贪心微小,安贫知足乃上人之象征。 ( 三 ) 不爱装饰,无有我慢,从不盛气凌人者, 乃上人之象征。 ( 四 ) 无诳诈,不隐藏者,乃上人之象征。 ( 五 ) 自己的一切行为能善为观察,心中不失 正念及主张,乃上人之象征。 ( 六 ) 对善恶报应兢兢慎为如护己目,乃上人 之象征。 ( 七 ) 于持守显密诸戒无伪作隐藏,乃上人之 象征。 ( 八 ) 对众生无分亲疏远近,乃上人之象征。 ( 九 ) 对行恶之人,心不愤怒,能忍能恕,乃 上人之象征。 ( 十 ) 占便宜的事让给别人,吃亏的事自己承 202
当,乃上人之象征。 ( 十一 ) 所作所思与世俗人格格不入,乃上人 之象征。 以上是十一种上人之象征或德相,与此相 反的就是“非上人”之象征。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世俗之人,往往为了保护自己,甚至彰显自我, 因此以种种浮华不实的方式,如骄慢、伪饰、狂诈、 欺压、同于流俗……意欲凌驾他人之上,实际上反 而因此为智者所讥诃。 真正的人上人,不是透过经营、狡诈的方式得 来的, 而是要以德服人。透过不正当的方式,所 得来的敬畏之心,只能保持一时,但当被戳破时, 往往一文不值。 其实,最难超越的不是外境,而是自我。 能够征服烦恼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之
203
人。如果用种种方式来彰显自己,凌驾他人,实际 上只是为烦恼所奴役,自欺欺人的可怜虫而已。 其次,或者为了保护自己,因此人前人后表现 的刚强无比,以免为他人所伤害。实际上虽是可以 得到一时的效果,但是心中的重担,却因此不断地 累积,到后来重担的压力,绝对是超过他人加诸于 我们身上的。佛弟子深信因果,不应用这种饮鸩止 渴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 《大庄严论经》:“彼之胜智者,无等无伦匹, 不取其种姓 ,唯取其德行, 种族作诸恶,亦名为 下贱,具戒有智慧,是名为尊贵”只有透过佛法的 修持,具足慈悲与智慧,方能折伏一切,而无有过患。
十七 十项无利益无意义之法: ( 一 ) 对自己这个如幻的肉体,无论如何培护 204
侍奉,到头来仍是无常毁灭,实在没甚利益。 ( 二 ) 食、色、财宝,无论如何吝惜珍藏,死 时仍需空手而去,实在没甚利益。 ( 三 ) 历尽艰难辛苦所建成的华屋城堡,死时 仍要抛下,独自悄悄地离去,连自己的尸体也会被 摈出门外,实在没甚意义。 ( 四 ) 自己所爱护的子女侄甥,无论用尽了多 大的心力,消费多大的财物,死时一点忙也帮不上, 实在没甚意义。 ( 五 ) 好友亲属,不管交情多么厚,眷恋多么深, 死时仍需要分开,独自悄悄地离去,实在没甚意思。 ( 六 ) 子女虽然众多亦是无常的,财物虽然丰 裕仍是要弃舍的,实在没甚意思。 ( 七 ) 不惜辛劳、费尽心力去维护土地和庶民, 死时必须抛下,独自无依地离去,实在没甚意思。 ( 八 ) 虽然具足信心到处去朝山旅行,但如果 不能如法修持,则是种下了入法门而堕恶道之因, 实在没有意思。 205
( 九 ) 精进闻思、佛学广博而未能修持的人, 临命终时难以入道,实在没甚意思。 ( 十 ) 虽然在善知识处住了多年,但自己却没 有信心和恭敬,因此得不到加持,也立不起功德, 实在没有意思。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世间人往往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就是选择了 错误的家、以及一生奋斗的目标。也就是将世间五 欲、眷属等,做为依止处,是一件严重的错误。 心中有了家,便能遮风避雨,做为心灵的靠港。 世间人往往将五欲等做为家, 错认得到了它,便能 因此心中安乐。 实际上,龙树菩萨说: “诸欲求时苦, 得时多怖畏,失时怀热恼,一切无乐时”,五欲给 我们的快乐,是虚幻且短暂的,而为此付出的代价, 却是从追求到失去,恒常辛苦、甚至痛苦的,因此 大师谓之“无意义之法”。 206
甚至将它当做一生奋斗的目标,等到临终时, 发现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时心中的恐惧、 忧愁可想而知了。往往世人便在此愁怖心中,往生 恶道。所以完全是“无意义之法”。 在学佛之后,亲近善知识、或者解门用功、行 门加行也是一样,如果不如法而行,反而以为因此 有了靠岸,却颓唐一生,也是“无意义之法”。 检点自己在什么样的境界,特别执着,并将之 以为安乐的依止处,请认真观察它的本质,莫再为 所欺了! 龙树菩萨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
十八 常念十项自讨苦吃之事: ( 一 ) 到衣食无继的家中去持家,就像是愚人 207
服毒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 ( 二 ) 不信佛法,一味造罪,就像疯子跳悬崖 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 ( 三 ) 用伪诈诳诈的手段去欺骗别人,就像是 自己收集毒物来给自己吃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 ( 四 ) 心志不坚却要去管带众人,那就像龙钟 蹒跚的老太婆,要去山上牧牛一 样,实在是自讨苦 吃。 ( 五 ) 不以殷诚之心致力于利他之事,却沉湎 于自利和世间八法中,这就像一个瞎子在北部的大 草原迷途上徘徊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 ( 六 ) 不自量力地去承担自己所办不到的大事 业,就像是一个弱小的人去背负那沉重的巨担一样, 实在是自讨苦吃。 ( 七 ) 因自己的骄慢而破坏上师及佛陀的教敕, 就像是违犯了大王的圣旨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 ( 八 ) 修行人放弃了修行,跑到罪恶的城市中 去居住,这就像高山的野兽,跑 到河谷的水边去 208
寄居一样,实在是自讨苦吃。 ( 九 ) 不培护本有的智慧,却在尘嚣戏论中放 逸散乱,就像空中飞翔的鹏鹰断了翅膀一样,实在 是自讨苦吃。 ( 十 ) 上师和三宝的财物,无忌惮地拿来自己 享用,这就像无知的孩儿吞吃炭灰一样,实在是自 讨苦吃。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世间的人,不管有没有学佛,但是有一点是共 通的,就是想要离苦得乐。 虽然如此,但是往往因为智慧不足,或者心意 不坚,本想造作一些对自己、他人有帮助的事情, 却往往是适得其反, 所谓“自讨苦吃”,就像大 路不走,却想找快捷方式,那是很容易遇贼的。 世间人无不期盼名利,但是却用诈伪的方式去 求取。不知得来的一点小利,本来就是自己福报力
209
所感召的,纵然不造恶业也能得到。 但是却因为得来的方式不正,结果便如大学所 说的:“货悖而入,亦悖而出”,怎么得到,就怎 么失去。当失去的时候无不怨天尤人,但是谁能回 想到,当初是怎么来的呢? 学了佛也是一样,没有改掉过去的习气与行为 方式,一边用功,同时又放纵自己骄慢、放逸的习气, 不护正念,忘失三宝、师长的教诲。 等到业障现前,却又怪三宝不灵验。想要学佛 离苦得乐,却因此失去了对佛法的信心,这该是谁 的责任呢? 有了一点功夫,便妄想做大菩萨的事业,就像 一个小孩在玩打火机,大人在旁边看到都会捏一把 冷汗的。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 有内心有了真实的功德,才能惠予众生真实之利。 根基不固,却急急于度众生,这样不仅不能给与众 生真正的利益,自己也会因此沉沦,那是自他两害 的。
210
因此,只有深信因果,老实修行,才是真正离 苦得乐的快捷方式。
十九 常念自己受益之事: ( 一 ) 断舍贪嗔痴的世法,专志修持佛道,这 是自己会受益的事。 ( 二 ) 舍弃家庭和亲友,一心依止良师,这是 自己会受益的事。 ( 三 ) 抛弃世法尘嚣,在闻思修上努力,这是 自己会受益的事。 ( 四 ) 舍弃城市和亲友,在深山寂静处独住, 这是自己会受益的事。 ( 五 ) 斩断声色五欲,心离贪念,这是自己会 受益的事。 211
( 六 ) 于粗食陋居,心能知足,于善妙享用, 心无贪求,这是自己会受益的事。 ( 七 ) 不依靠别人,只依靠本尊,这是自己会 受益的事。 ( 八 ) 无视现世之短暂欢乐,一心追求究竟之 菩提安乐,这是自己会受益的事。 ( 九 ) 舍弃对物质的贪求,一心修持空性,这 是自己会受益的事。 ( 十 ) 在福慧双运之大道上努力,这是自己会 受益的事。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佛陀说世间的财富是五家所共有,这五家是: “水、火、盗贼、恶国王、不肖子”,也就是说, 我们的财富,必须和这五家共有,因此是危脆不安的。 因此财富等世间快乐的境界,不是我们真正的 依止处。
212
但是透过修行得来的功德法财,这是谁也夺不 走的,并且生生世世追随随着我们,这才是我们真 正的依止处。 每当我们念佛、诵经、拜佛、听经……完了之后, 常常生起的那种清凉、法喜,当下烦恼减轻,乃至 顿除,这才是真实的受益处,是世间幻妄五欲乐所 远不及的。 想想孰是孰非,去做对自己真正有利益的事情, 这是一个学佛的人,常常应当思维的事情。
二十 常念十项正妙之法: ( 一 ) 于因果业报之理,深信不疑者乃下根之 见。 ( 二 ) 见内外一切显现诸法皆空,此显空双运
213
又有四种 层次之不同,此是中根之见。 ( 三 ) 见,能见,所见三者无有分别能如是知 者是上根之见。 ( 四 ) 能专注一处 ( 心无散乱 ),乃下根之修观。 ( 五 ) 能住于四种双运 之三昧者,乃中根之修 观。 ( 六 ) 能修,所修及修观本身三无差别,无丝 毫缘想者,乃上根之修观。 ( 七 ) 慎惧因果,如护己目者,乃下根之行。 ( 八 ) 于日用行为中,见一切法如梦如幻者, 乃中根之行。 ( 九 ) 于一切所行毫无滞著者,乃上根之行。 ( 十 ) 一切烦恼及我执皆一天一天地减轻,有 逐渐消灭之趋势,这是上、中、下三根都应该具有 之相应暖相。
冈波巴大师
214
良因曰: 上述正妙之法,即是以“见、修、行、果”四门, 来开展佛法中浅深不同,三种修持的法门。 所谓“下根”就是人天乘,“中根”就是修持 如幻空的大乘,“上根”就是观生佛不二,乘性起 修的圆顿大乘,亦如同汉地的楞严、华严、禅宗等, 藏地无上密等诸上妙言教。 三根的差别,主要是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而施 设的。同时,下根是上二的基础;相对的,后后摄 前前。所以虽说对机不同,实际上仍然是必须渐进 的。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辈,虽然今生直下承担, 但实际上也是过去生曾累劫修,只是今生开花结果 而已。 修行高深的法门,必须福、智两种资粮深厚, 才能不错认消息的。因此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 : 福德力不够的人修持空观,很容易堕入邪见。眼见 现在的佛教徒,往往因此堕坑落堑,思之骇然。 因此,古德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我
215
们先打好人天的基础:“见”-深信业果,“修”- 心专注于一处,“行”-慎惧因果。 在此基础之上,进学如幻观,乃至实相观法, 才能达到共同的“果”-烦恼减轻。 其次,配合拜忏,忏悔烦恼习气,心中的般若 种子才能开花结果,这也是大乘各宗派所强调的法 门,因此,欢喜学习般若者,于此不可忽略。
二十一 常念十项愚不可及之事: ( 一 ) 不如法依止成就的上师,却跟随那些鼓 舌如簧的伪诈上师。实愚不可及。 ( 二 ) 不寻求口传派成就者的口诀,却追求那 些无意义的外道世间诸学,实愚不可及。 ( 三 ) 外显诸法,瞬息变灭,人寿几何,随遇 而安;若精打细算作广大周详之永久计划,实愚不 216
可及。 ( 四 ) 不独自思维佛法问题,却在众人群中去 讲说佛法,实愚不可及。 ( 五 ) 不以食粮财物作布施,却吝啬地积聚那 诳人的钱财,实愚不可及。 ( 六 ) 不如法地持守显密诸戒律,却恣意地放 荡身口意诸行,实愚不可及。 ( 七 ) 不在证悟本元自心之大事上习练修持, 却把生命消耗在各种世法之小事上,实愚不可及。 ( 八 ) 不对治自己心中的迷茫,却要调服那些 野性难驯的众人,实愚不可及。 ( 九 ) 身心上已经生起之 ( 善妙 ) 觉受,不予以 培护增长,却一心为了今生此世的事物呕心费力, 实愚不可及。 ( 十 ) 在因缘已经会合的今天,不发奋精进, 却懒散懈怠,陷入逸乐之中,实愚不可及。
冈波巴大师 217
良因曰: 我们都知道“渴鹿追求阳焰”的故事,口渴的鹿, 发足狂奔,追寻那本非真实水的影像,终究倒地而 死,这实在是愚不可及之事。但是回光返照自身, 一般的人不也是不断在造作此事? 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往往失去正念。所以应 当常常阅读古来大师们的开示,以不断地提醒自己, 并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奉为圭臬。 既然如此,就不用在此多说了,个人体会、实 践吧 !
二十二 常念十项需要之法: ( 一 ) 最初需要对生死轮回生起畏惧之心,决 心要逃脱。就像被屠夫拴住的麋鹿一样。 ( 二 ) 中间需要一个“死而无悔”的精进,像 218
一个勤劳耐久的农夫耕田一样。 ( 三 ) 最后需要一个乐陶陶,安稳稳“无可死者” 之心,像一个具大威权,成大事业之伟人的心胸一样。 ( 四 ) 最初此心要觉得无一刻一分的空闲,就 像是身上的要害处中了利箭之人一样。 ( 五 ) 中间需要一个心无旁骛的修观,就像是 丧了独子的母亲一样。 ( 六 ) 最后心中要觉得 ( 空荡荡的 ) 无事可作, 就像是牧羊人眼见羊群被强徒赶走了一样。 ( 七 ) 最初于佛法生起决定的了解和信心时, 那感觉就像是饿极了的人,得到美食一样。 ( 八 ) 中间于自心生起决定的了解和证悟时, 那感觉就像是力士 ( 掘山 ) 获得宝藏一样。 ( 九 ) 最后于不二双运之理,生起决定的证, 悟时,那感觉就像是直捣骗子的老巢,拆穿他的骗 局一样。 ( 十 ) 在决定证悟了惟此无他之真性时,就像 是乌鸦从大海中的船上起飞,心中塌实地无丝毫惧 219
畏一样 。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这十法的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三大段,外加 最后一则,证得圣境的大自在。 这三大段依次是 1~3,4~6,7~9,分别阐述了 修行过程中,如何发起精进心,接着是实修时如何 住心,最后,实修后所生起的觉受又是如何。 每一段当中,又分为初、中、后三个阶段,初 时都是要稍微用力,带着三分的勉强。中间阶段则 是在放松而专注中保任不失,最后则是任运的优游 其间。 因此这是必然的过程,想要一开始就学大成就 者的自在,无为无不为,那简直就是缘木求鱼,痴 人说梦而已。 我们应当将三种初阶段的心,做为我们的下手 处。三种中间阶段的心境,做为更上一层楼的标的。 同时将三种末后阶段,以及最后证果的圣境当作我 220
们追求、渴仰的目标。 如古人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 我们能够知物之本末,事之终始,知所先后,则近 道矣。 因此如果我们在精进的过程中,他人评价我们 为着相时,应当判断说者何人?如果是大智慧者, 那我们应当视为教诫,而尽量改正。 反之,如果是世俗无智者的评论,那我们就将 它当作赞叹的言词吧 !
二十三 常念十项不必作的事: ( 一 ) 若能证悟心性本空,就不必在闻思上费 力了。 ( 二 ) 若能悟知自心明体本无垢染,就不必在 净除罪业上费力了。 221
( 三 ) 若能住于空性真道,就不必在积聚资粮 上费力了。 ( 四 ) 若能常浸润在本来面目中,就不必在方 便道上费力了。 ( 五 ) 若能悟知妄念即是法性,就不必修持或 争取无念了。 ( 六 ) 若能悟知烦恼无根,就不必依赖任何对 治法了。 ( 七 ) 若知名闻美誉如梦如幻,就不必斤斤于 立破成败了。 ( 八 ) 若知痛苦即是成就,就不必另求快乐了。 ( 九 ) 若能悟知自心本来无生,就不必修转识 往生法了。 ( 十 ) 若一切所行皆是为了利他,就不必寻求 自利了。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华严”、“法华”诸大法会中,往往见证得
222
实相的法身大士,亦列席于其间,且为当机众而深 获法益。为何大师在此说“不必在闻思上费力”, 难道与经论所述不吗? 其实不是的,这句话的重点在于“费力”二字, 这才是字眼。刚开始初发心学习教理,就像瞎子摸 象一样,因此佛陀处处说,众生处处着。往往不是 偏空,就是着有,很难契于中道。 唯有证悟者亲见法性,方能彻底地断疑生信, 凡夫都是仰信而已。既知此理,我们纵然满腹经论, 也应当保持谦卑的心,因为费力而来的知识,与亲 见法性所得的智慧,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二、五、六、七、八句也是同样道理, 了知“何 期自性本自清静”,相对的妄想无性,依这样的修 行成就理忏,这比有能有所,视罪业如渊薮之深广, 是更为善巧忏悔与对治的方式,并且心中也能够不 为苦乐二边所动摇。不过,这也必须要有深厚福、 智二资粮的。 如何理解第三、四句呢? 因为“何期自性本
223
自具足”,因此乘性起修,开发自性无穷的珍宝, 就是最快积聚资粮的方式,也是修行方便道的最好 善巧。 若知圆顿理,便可了知往生净土,生则实不生, 去则决定去。修行往生净土,而无来去相。 最终,利他的结果还是成就自利的福、慧二资 粮。 成就圆顿种,需要多生多劫的栽培善根。 因此不可错下承担,应知凡夫“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当我们从老实修行开始下手,等到 资粮具足了,上述种种修持方法,才能随缘随分地 承担下来,切莫意气凑泊 !
二十四 常念十项殊胜之法: ( 一 ) 在六道一切众生中,能获一暇满人身, 224
实极为殊胜。 ( 二 ) 在不信佛法的众人群中,得一信佛之人, 实极为殊胜。 ( 三 ) 在百千宗派中能得此具足心要义之宗派, 实极为殊胜。 ( 四 ) 由闻思所得之万千智慧,不及由修证所 生之一刹那智慧来得殊胜。 ( 五 ) 行万千有为法之善业,不及行一刹那之 无为法善业来得殊胜。 ( 六 ) 修持万千种的有缘三昧,不及修持一刹 那之无缘三昧来得殊胜。 ( 七 ) 行无量之有漏善业,不如行一刹那无漏 善业来得殊胜。 ( 八 ) 生起万千种的觉受,不如生起一刹那之 证悟来得殊胜。 ( 九 ) 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行万千善行,不如 修一刹那之无目的之善行 来得殊胜。 ( 十 ) 以万千红尘中的财物作为布施,不如“一 225
物不执”来得殊胜。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在大师这十句开示中,标明了从凡夫开始学佛, 到自利、利他成就的过程大要。 ( 一 ) 首先,得到暇满人身这已经不是小因 缘了,因为如众所知,它是如“爪中土 / 大地土” 这样极低微的比例,仔细想想,这是极为殊胜的因 缘。 ( 二 ) 在难得人身今已得后,能够接触到佛法, 更是难能可贵,全球五十多亿人口中,接触到真正 的佛法者,不足百分之一,何况其它无佛世界呢 ! 这太殊胜,切莫小觑了。 ( 三 ) 接触到佛法,又能真正的遇到正法,乃 至如净土法门、汉藏两地的圆顿法门,这在所有佛 教徒中,更是凤毛麟角。 ( 四 ) 如果得到了解脱法,这时不应当得少为 226
足,应当如饥渴之人追求饮食般的迫切,去追求佛 法的证悟。 因为在未证悟之前,对于实相还只是 闻思后的仰信阶段,并未真正的亲见法性。 ( 五 )、( 七 )、( 九 ) 、( 十 ) 应知有漏、 无漏功德之差别,天地悬隔。同时,有为功德多诸 过患,无为而无所不为,应驾此车直驱涅 城。 ( 六 ) 修持世善如是,修持佛法的三昧亦尔。 于修持三昧中,乃至能一念与空性相应,了知能修 之心,与所修之法不二 ( 例如念佛 ),全体法界,这 样最极殊胜。 ( 八 ) 佛法应当亲证,首先生起暖相的觉受后, 接着便应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寻求真正的证悟。 这便是学习佛法的阶段性目标,我们现在在哪 那个阶段呢 ?
二十五 常念十项任何皆好之法: ( 一 ) 心已入法之人,舍弃事务也好,不舍弃 227
事务也好。 ( 二 ) 已经完全断了惑的人,修行也好,不修 行也好。 ( 三 ) 已经斩断贪执欲乐的人,修持无贪法也 好,不修也好。 ( 四 ) 现量证悟法性之人,独自在山洞中睡觉 也好,在众人群中作管带也好。 ( 五 ) 现证诸法如幻之人,独自住山也好,十 方去游历也好。 ( 六 ) 于身心已得自在之人,舍弃欲乐也好, 依伴欲乐也好。 ( 七 ) 具足 ( 真正 ) 菩提心之人,在寂静处修行 也好,在众人群中作利他之事也好。 ( 八 ) 具足真挚坚固的信心,无变化动摇之人, 和上师住在一起也好,不住在一起也好。 ( 九 ) 见闻广博,深知佛法精进的人,得到成 就也好,碰到魔障也好。 ( 十 ) 已得最胜证悟之瑜伽士,具有一般的神 228
通也好,没有神通也好。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圣人证悟空性后的境界:“如鸟游虚空,踪迹 不可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而凡夫 众生只能尽量随学。 古人往往数十年的用功,修得的功夫成片,语 默动静中念头皆不打失,但是与圣人任运地安住于 无为法性,那又是一层的阶降了。 回顾我们凡夫众生,初心之人呢? 往往沉浸 于妄想大海中,一望无涯,不知所归,与上述之圣 境实是天地悬隔。 但是我们亦知佛性本具,与十方三世诸佛,无 二无别。因此不甘下劣,发愤勇猛,誓证菩提者, 便当勉强学习圣人之心,强观无性。 不论是在坐中,或是动中,都应当使心中正念 常常生起。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观心、或者 229
思维法义……使我们的心,不管是否在佛堂,都不 会有严重的落差,这样修行才能渐渐地与法相应。 如果动静两厥, 就如同煮开水时,火力不相续, 这样是永远煮不开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 苦”,因此我们学习上述大师之文,应当了知证入 法性者功德如此,而我们凡夫众生当如是随学,正 念不断。相反的,若是从字面上去理解,以为修不 修行皆好,那就错解大师悲心教诲之意了 !
二十六 由正法所出生之十项功德法 ( 一 ) 十善,六波罗蜜多,一切法空性,诸菩提 分法,四种圣谛,四静虑,四无色定,真言乘之成 熟解脱等,出世解脱之道皆为佛道所出生之功德法。 ( 二 ) 于人趣中,生具上贵种姓之家,如婆罗 230
门,舍主等,天道中如四天王等欲界六天,色界天 之十七天,无色界之四天等亦皆为佛道所出生之功 德法。 ( 三 ) 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佛果, 乃至一切智者之降世,出家 ( 成道、降魔、转法轮 ) 等亦是由此佛道所出生之功德法。 ( 四 ) 以宏愿及发菩提心之威力 ( 于菩提果位 时 ),任运出生大悲心而变现报化二种色身,乃至 轮回未空时,能任运成就利益众生诸事业等,亦皆 由此佛道所出生之功德法也。 ( 五 ) 诸菩萨以悲愿力,能随种种众生、种种 不同之需求,予以适宜的滋养和满足,诸资生具亦 皆令成办,此皆佛道所出生之功德法也。 ( 六 ) 三恶道及无暇之处所,偶或亦有些微之 乐趣,此亦皆由佛道之福德所至,故亦是佛道所出 生之功德法也。 ( 七 ) 恶劣之人因正法故,心得转变,居善士位, 众人所尊,恭敬顶戴,此亦佛道所生之功德法也。 231
( 八 ) 昔日纵性作恶而堕地狱,报尽出狱而逢 正法,回心向善获人、天身,得遇解脱安乐之道, 此亦佛道所生之功德法也。 ( 九 ) 若于正法或稍具信心,或略具尊敬,或 微有安乐,或略守法仪,( 其人不久 ) 终能住贵胜处, 悦意快乐,此皆佛道所生之功德法也。 ( 十 ) 舍弃世间一切财物,离家出家,于山林、 洞穴、寺庙等处安住修行,资生食用自然而至,( 如 是胜妙因缘 ) 亦皆佛道所生之功德法也。
冈波巴大 良因曰 : 佛教徒跟外道的差别,不在其余,在于有没有 “皈依”以及“空正见”的差别。 外道着我,因此虽然也有广大的慈悲心,但是 终究不能成就解脱之因。如果佛教徒也只是一味的 放生、行善的修慈善事业,就显现不出佛法的超胜 了。 232
除了空正见,对于初学的人来说,简别内外道 差别的方法,就是“皈依”心之有无。 佛弟子对 三宝的态度应当是“观功念恩”,仰望三宝真实不 虚的功德,内心生起通身靠倒的情怀。如果一个修 行人认为“我能”自己成就,不需要靠佛菩萨、三 宝的加持,那只是种强烈我执的表征,同时也失去 三皈依了。一个标准的佛教徒,内心对如上文所述, 三宝的功德应当了知,并常常忆念,由此生起大皈 依。并藉由皈依之心,建立起一座感应的桥梁,因 此得到三宝的加持。 没有皈依、求加持之心,其实本质上就不是佛 教徒了。因此对三宝种种功德,内心应常常忆念。 并且应当发心,皈依不仅是为了人天福报、二乘解 脱,实际上是为了菩提心而皈依。 也就是说 : 皈依三宝,祈求加持之余,更进一 步,我们应当发心也能成就三宝的功德。 例如读诵普门品时,固然因此对观音菩萨生起 大皈依心,同时也希望透过菩萨加持,使我们也能 233
成就三宝的功德。 阅读上述开示,体会三宝广大慈悲、智慧之量, 再回光返照,我们的心量,我们的视野,安住于何 处呢? 让我们一同忆念,并发愿成就三宝的功德吧 !
二十七 十项唯名 ( 无实 ) 之法: ( 一 ) 根之本性实不可言诠,因此所谓根者唯 名 ( 无实 ) 耳。 ( 二 ) 道者实无能行及所行,因此所谓道者唯 名无实耳。 ( 三 ) 本性无能见所见,因此所谓证悟者,唯 名无实耳。 ( 四 ) 本元之性无能修所修,因此所谓觉受者 唯名无实耳。
234
( 五 ) 本来之性无能行所行,因此所谓行者唯 名无实耳。 ( 六 ) 就实意而言,实无能守所守,因此所谓 三昧耶戒者,唯名无实耳。 ( 七 ) 就实意而言,实无能积所积,因此所谓 二种资粮者,唯名无实耳。 ( 八 ) 就实意而言,实无能净所净,因此所谓 二障者,唯名无实耳。 ( 九 ) 就实意而言,实无能断所断,因此所谓 轮回者,唯名无实耳。 ( 十 ) 就实意而言,实无能证所证,因此所谓 果位者,唯名无实耳。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一切世、出世法,但有名言分别,都无实义。 在修行中,反观“谁在修行”;证果时,不见“证 果者何人”。了知无所得,也方能与出世道相应。
235
在修行障碍重重,与法不相应时,但观一切都 是名言分别,所谓眼前障碍者何人?障碍之法又何 在?不见我可得、法可修、障碍又有何实义?当下 宽放身心,不再焦虑,但是安住当下。 一旦与法相应,同样观照 : 得法者何人? 所 得之法何在?与法相应之觉受何寄?一切但是名言 分别,无有实义。因此不生“我能”、“我慢”之 虚妄分别,也不于相应之觉受生贪。但是老实修行, 又不见能修所修。 真修行人,于一切时、处,表现得都是那样的 不卑、不亢。有位老法师,在大众聚会中,其它法 师在以种种言辞向他人介绍、赞叹他的功德。当无 数之赞叹语毕,老法师只是淡淡的回应 :“这都是 你说的”于淡中方见真滋味,在无所得心中,方显 真功夫。 古诵云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 得性,无喜亦无忧。”了知一切都是自性所显,因 此心不随境转,不抓着感觉走。 但是安住于自性中, 236
又不见能住所住。 于正念中,专注而放松地呼吸、念佛、观修 …… 老实、谦虚、厚道,这就是修行。
二十八 十项任运成就之大乐: ( 一 ) 一切众生心中之自性常驻法身,因此大 乐任运成就。 ( 二 ) 本元法性离一切诸相之戏论,因此大乐 任运成就。 ( 三 ) 离边越意之悟境,离一切宗派偏见之戏 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 四 ) 心离作为之觉受,无一切缘想之戏论, 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 五 ) 无为无作之行,离一切取舍之戏论,因 237
此大乐任运成就。 ( 六 ) 与法性及智慧无有分别之 ( 佛陀 ) 法身, 离一切能所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 七 ) 法性、智慧、法身三无差别,离一切能 所之戏论,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 八 ) 自然之悲心流出报身佛,离一切生死变 动,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 九 ) 转法轮者,离一切我见诸戏论相,因此 大乐任运成就。 ( 十 ) 不可限量之慈悲所出生之度生事业,不 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因此大乐任运成就。
冈波巴大师 良因曰 : 正如上忏下云老和尚曾深深的感触:“三生有 幸,今生为僧。 ” 更如一位住山四十多年的老喇嘛说:“修行是 最幸福的事情。”
238
一如过往的禅师们,优游于山林流泉之间,寂 然于梵刹丛林之际,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法喜、自 在,透过诗歌、偈诵、开示等方式表达出来,纵经 千百年后,静心阅读之时,仍然不禁神往。慨叹何 来如此之摄受力?并非仅是山林流泉之美,梵刹丛 林之力,实在是由于禅师们安住于自性的光明,因 而大乐所显,照耀古今…… 我们身心呢?忘却自性、作茧自缚、庸人自扰、 穷子迷途……正是当前最好的写照。当午夜梦回、 大梦乍醒时,应回光返照,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要 的是什么?什么是可以真正属于我们的 …… 跟着群众走会使我们容易有安全感,但是猛然 反思时,又会使我们惶惑不安……既然知道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就应当放下尘劳,好好用功, 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让自性光明,与三世诸佛相 互辉映,照耀十方。愿共勉之 !
239
后记
注意缘起 密勒日巴 :“我向上师顶礼,把买来的大铜钵 供养给上师。上师手里拿着铜钵,闭着眼默思了一 会儿,不禁流下泪来。他很欢喜、很感动的说道:“缘 起太好了! 这是供养大梵学者那诺巴上师的。”上师结印 作了供养之后,用棍子把铜钵敲了敲,铜钵发出铿 铿的声音来。上师把铜钵拿到佛堂去,在铜钵里装
240
满了酥油,装好钵心,把钵点了起来。 接着,开始艰辛的盖房子、拆房子过程…… 马尔巴上师 : 你把我给你的酒都喝完了,把田耕得一点不剩, 这是你将领受口诀成为法器,达到圆满大觉的征兆。 后来,你供养了我一个有四个柄的铜钵,这是 表示你将成为我四大弟子之一。 铜钵上毫无一点破隙,表示你烦恼垢轻,身享 “拙火定”大暖乐的征兆。 你用空钵来供养我,表示将来在你修行的时候, 会有食物困难,遭受饥饿的痛苦。 我为了使你的后半生与你的弟子法统得大受用 的缘故,又为了使有根器的弟子依着口诀的精要生 起喜乐的原故,我就装满酥油在空钵中,燃成明钵。 为着使你生起广大的名声,所以我敲铜钵让它 发声。 为着净除你的罪业,所以我叫你来建筑息、憎、 怀、诛的房屋。 241
我把你从灌顶的会座中赶出去,又做了很多不 合情理的事情,可是你不起丝毫的邪见;这表示将 来你的弟子和法统,学道时能具足信心、精进、智慧、 慈悲等一切弟子应具的条件。修道之时,皆能于此 生无大贪着, 有忍苦精进修行的毅力;最后生起觉受证解, 具足慈悲和加持,成为圆满具相的上师。 我此口授传承法统将会发扬光大,如月轮增长, 光辉无限。儿呀!你要高兴啊!
《密勒日巴大师传》
良因曰 : 《大宝积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因为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所以缘起很重要。第次面 对善知识时的态度,首次闻法时是否恭敬, 刚起 步做定课时的态度是否虔诚……这些初次,外表看 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却决定了未来学佛的前途;
242
同时,也决定了此生,是否真正得到解脱。 因此,就一个初学的人,每个起步都要好好掌 握住,先放空自己的心,并抱持虔诚的态度,如饥 似渴,生起对法的好乐,以求得良好的缘起。有了 良好的缘起,就像花种,渐渐会开花结果的。 如果是一位老修行,仍应注意 : 因为缘起,所 以无常;纵然先前有好的开始,也应当经常的保任, 使之不失。莫学流俗之人,将佛法的学习,仅仅做 为茶余饭后,老参间聊天的话题,或者文字游戏的 素材。 总之,我们学佛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要注意 脚下,每一步都要踏得稳,并且如朝圣般地虔诚, 一直向前迈进。不然,学佛再久,也是无根的浮萍, 没有一个 " 家 ",来庇护这不安的心灵啊。 不要仅仅将学佛当成时尚,要用 " 心 " 去学佛 ! 用生命去实践 !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