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工設系108級畢業製作-專刊試閱

Page 1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 108 級畢業製作 Tatung University Industrial Design



初來乍到 懵懂的我們走在空白路徑上 意圖在萬世之間譜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路。 一條無跡可尋的路,堆疊著焦灼與期待 我們將鍥而不捨的身影 烙印在空白的路徑上 用無盡的理想繪出永不褪色的夢。

When we first arrived, we were all ignorance walking on the blank path, attempted to find our own way in the universe. An untraceable way, piling up with anxiety and hope. We imprint our shadow of perseverance on the blank path, using ideals to paint out dreams that never fade away.


T A TUN G UNIVERSITY 由 大 同 集 團 創 辦 人 林 尚 志 於 1956 年 創 立, 早 期 為 大 同 工 學 院,1999 年 升 格 為 大學,工程學院起家,早期建立完整且具 規模的產學合作模式,至今仍是企業爭相 合作的首選。

founder of Tatung company. In the early days, it was the Tat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1999, it was upgraded to a university and started from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In the early days, a complete and large-scale cooperation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 cooperation was established. It is still the first choice

隨著設計風潮的興起,設計學院近年來也

for companies to compete for cooperation.

成為大同大學的亮點,在國際獎項中表現

With the rise of the design trend, the School of Design

優異,在校園中已然與工學院並列,成為 座閃亮的招牌。

4

Tatung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956 by Lin Shangzhi,

has become a highlight of Tatung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performed well in international awards and has been on the campus alongside the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has become a shining sign.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 43 屆

空 白 路 徑 Bla n k P a th

5


I N D U S T RI A L D E SI GN DEPARTMENT 本系之前身五年制專科學校工業設計科, 成 立 於 民 國 55 年。 民 國 62 年 成 立 國 內 大學中最早之工業設計學系。教育目標在 培養具備豐富創造力、嚴謹邏輯思考能力 及深厚美學素養之產品設計與開發人才。

and development talents with rich creativity, rigorou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rofound aesthetic quality. Adhering to the consistent design education concept, we cultivate high-level product design professionals. In response to the repatriation education promoted by the Ministry

秉持一貫之設計教育理念,培育高級之產

of Education, the middle cadres in the business

品設計專業人材。而為因應教育部所推動

sector can combine and innovate in design

之回流教育,使企業界中間幹部在設計實 務與理論能更結合與創新。

6

The educational goal is to cultivate product design

practice and theory.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 43 屆

空 白 路 徑 Bla n k P a th

7


序 Teacher's Expection

何明果

Ming-Guo He 大同大學校長

8


大同大學自創校以來,秉持著「正誠勤儉、工業報國、建教合一、研究發展」的治校理念,以培 養國家以產業界的優秀人才為己任。在台灣的設計領域中,秉持一貫之設計教育理念且致力培養 高級之設計專業人才,本校設計學院畢業生,深獲外界肯定,校友活躍於產官學各界,在提升我 國工業設計能力上貢獻良多。

目前設計學院包括工業設計系、媒體設計系及設計科學研究所。

而工業設計系成立於西元 1973 年,為我國大學中最早設置工業設計專業之學系。教育目標在培 養具備豐富創造力、嚴謹邏輯思考能力及深厚美學素養之產品設計與開發人才。利用產學合作管 道推動跨系整合性專題合作。在學校與職場間,打造無落差學習利用學校與教師產學案資源,逐 年新增、改善設計實作相關軟硬體設施,打造優質教學環境。且配合本院特質,主要針對產品實 作及學術研究兩大部分進行國際交流。每學年定期邀請業界專家舉辦國內外設計工作營,增進學 生設計視野及實務能力。與國外學校建立交換學生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增進國際交流。多 年來在設計教育的大道上,走得漂亮且精彩,未來將持續發光發熱不讓路徑變成空白。

9


序 Teacher's Expection

設計學院工業設計學系長久以來秉持著理論與實 務並進,透過理論學習、產學合作與實作的過程 中將其與美學創意相互結合,不只得以發揮個人 潛能,更透過自身才能揮灑於各項產業中進而造 福社會大眾,達到培養具備創造力、美學素養以 及嚴謹的邏輯思考之工業設計人才的教育目標。 本系同學將本屆的主題取名為「空白路徑」,呈 現同學們在這一年中從無到有的設計過程與成果。

經過無數次的思考與修改,秉持著鍥而不捨的精 神態度,最終使結晶順利誕生。經由此主題讓大 眾更加了解設計創意相關領域,同時敬請各界先 進匡正指教。

吳志富

Chih-Fu Wu 設計學院院長 / 大同大學副校長

10


設計的創意,有時似有一條模糊的軌跡可循,有時 又像是橫空出世一般難以捉摸。因為設計是一種橫 跨感性與理性的學科,需要有藝術的感性,也需要 有工程的理性。

長久以來大同工業設計系秉持的產學合一的實務教 學,並強調動手做、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乃成立了 台灣最早的自造者工坊。從工程與實作的技術訓練 中,培養學生的理性邏輯思維。而在設計實務上, 強調觀察以創新生活並增進美學品味,以強化學生 的感性與關懷能力。透過感性與理性兩條路徑的培 養,形塑未來設計的全方位發展,以拓展學生的創 業與就業能力,並積極推動跨領域學習與國際化學 術交流,藉以提昇國際設計影響力。

羅彩雲

Tsai-Yun Lo 工業設計系主任

在教學的過程中,其路徑與方向須掌握時勢而為, 但學生畢業之後的未來路徑,雖是空白但並不意味 著茫然,而是工業設計學習的跨領域整合之能力, 未來所能創業就職的領域也更為寬廣,在此勉勵各 位準畢業生們,當尋找出人生的定位點,描繪出燦 爛的軌跡。

11


序 Teacher's Expection

一千多個日子裡, 課業上的、生活上的… 大家的努力都成了 甜美的果實。

四年的朝夕相處, 如朋友、如兄弟姊妹, 一起成長、一起甘苦, 這種特殊的歷程 唯有在大同 才有如此深刻的情誼。

“空白路徑”正是大家的成果, 為四年所學做一次精彩演出,

連榮輝

Jung-Hui Lien

這是一個段落的結束, 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

工設 A 班導師

感謝所有老師一年來的指導, 在此代表班上同學致上由衷的謝意。

12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 詩篇 126:6

願這四年對設計專業的流淚撒種, 今日能歡呼收割。 期盼在學校中所學成的, 能做為人生下個階段的祝福。

勉勵每一位 在面對未來的那一條嶄新的空白路徑, 要剛強壯膽,以信心、勇氣及創新的精神, 勇敢地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以恩典為年歲的冠冕, 向著自己夢想的標竿直跑,

林家華

讓所走過的路徑都留下芬芳美好。

Chia-Hua Lin 工設 B 班導師

Be bold, be courageous, be your best !

導師 林家華 2019 年 5 月

13


老師介紹 Teachers

朱柏穎

李文淵

李福源

林俊傑

Po-Ying Chu

wen-yuan Lee

Fu-Yuan Lee

Jun-Jie Lin

專任副教授 設計策略與管理研究室

媒設系主任 專任副教授 色彩與質地研究室

專任副教授 設計文化研究室

講師

大同大學設科所 博士

台藝大造形藝術研究所 碩士 澳洲旋賓大學 博士

英國里茲大學色彩科學 博士

14

賴志純

陳立杰

楊朝陽

許言

Chih-Chun Lai

Li-Chieh Chen

Chao-Yang Yang

Yen Hsu

專任副教授 產品造型建構研究室

專任副教授 互動設計研究所

專任副教授 使用者中心研究室

專任副教授 設計力創新研究室

大同大學設科所 博士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博士

英國考文垂大學 視覺與資訊設計研究中心 博士

臺科大設計研究所 博士


吳昌熾

李佩穎

翁瑞津

涂永祥

Chang-Chih Wu

Pei-Ying Li

Ruey-Jin Wong

Yung-Hsiang Tu

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助理教授

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專任助理教授 輔具設計研究室

大同大學工業設計 學士

日本千葉大學設計學科 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 碩士 大同大學設科所 博士

林楷潔

陳人輝

陳明秀

曹永慶

Kai-Chieh Lin

Hugo Cheng

M-H. Mia Chen

Yung-Chin Tsao

專任助理教授 社會科學與服務設計研究所

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設科所專任助理教授 影音表演實驗室

設科所專任教授 設計意象研究室

英國里茲大學藝術創作 博士

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 工業設計 博士

成功工商機工科 大同大學設計科學研究所 博士

15


目錄 Contents

20

交通工具

醫療設 計

生 活 產 品

Transpo rtati o n

M e d i c a l d e s ig n

liv in g p r o du c t

城市清潔載具系統 Hyperion 莊惟全 張鶴千 李佳勳

26

樂格思 Legx 薛丞宏 郭富甲

30

兒童三輪折疊腳踏車 A-tri

52 失聰兒童音樂玩具 Touchi

66

58 兒童點滴背包 Dribo

72

莊喬雯 吳季庭 陳昱慈

三輪微型載具 Naehe

76

迪隆 Dillon

80

懸浮交通工具 Aerotan

溫塑機 SEDO 鍾德仲

84

輕量單人登山裝備系統 NOVERN 沈怡秀 高育嫻 賈薇

滕俊仁 余泰億

44

日日堆 Daily Compost 陳佳琳

吳宣萱

38

科技黑膠唱盤 Vortex 馮劭熙 胡仁智 蔡叡琛

陳振岡 盧兆祥

34

喚相計畫 Wake Film up 劉丞剛 何明容

陳芳育 馬銀彌

90

詹凱丞 吳昀諭

積樂 boohoo 陳羿汶

94

未來生活 OPTIONS-B 楊苹 柳芊如

100 歐筍仔 O Sun A 郭堉婷 廖偲廷 鐘聿萱

106 居家蚊蟲產品 ZONE 林亮緯 李宛諭 林鑫佑

112 小鯨靈 Wailmer 張家綺 林盈均

16


116 智能艾炙器 OUREA 林宜可 徐銘悅 向雨萱

122 樂疊 Happyplace 梁家寧 張加宜 李穎之

126 洗衣服務系統 Na.ah 楊世甫

132 糖尿病患者運動器材 Piabetes 葉衍秀 林茜儀

138 ㄅㄆㄇ拼音餅乾模具 戴語嚀

142 盲人導航穿戴 STEPO 陳楨元

146 水上遊具 Buoy 高聖文 林竑志

152 立春 Spring Begins 陳冠勳

156 DRESSING CHAIR / PROCESS 張修豪

社會公 共

工 藝 類

P ub l i c & Soc ia l is s u e s

Cu lt u r e & Cr a f t s

168 電塔礙子清潔系統 Safward 劉穎潔 余子萱

174 營養傳奇 The Legends of Nutrients 張舒晴 陳思潔

180 戶外空氣清淨系統 Shure 凃柔仟 巫欣諭

184 海浪發電與牡蠣養殖整合規劃 Ecoast 楊筑晴 王葦婷

190 深聲 VOICE 林詠祥 黃子瑄

196 情趣無障礙 Ripple 黃心柔 許家寧 賴思穎

202 後葬 Reborn 王芸湘 吳佳諭

210 時間感受互動裝置 Phenimo 邱芳廣 李昀翰 李怡樺

216 談茶語香 Let's Cha 葉又菁 蔡瀞萱 涂舒涵

220 藝家輪 呂紹玄 李維哲 張道杰

228 摳叩叩 KNOCK KNOCK 鄭靖蓉 陳沛祺

234 醇享 embower 劉顓瑜 童宛茜

240 違平衡 UNBALANCE 杜崇廷 陳威霖 陳妤瑄

244 花契 Vastern 余懿真

250 拓革室 THIS IS 單雲慈 林鈺欣

256 時淬 The Patina Project 蕭莉蓉 甘婕妮

162 Project TIN-MAN 趙書亞 章齊城

17


大 同 大 學 工 業設計系 4 3 屆

生活產品 LI FE S T YLE

84

空白路徑 B lank Path


03. LI F E S T Y LE

輕量單人登山裝備系統 Lightweight & single climbing equipment system 指導老師 / 吳昌熾 陳立杰

針對了解自己登山所需物品且追求輕量化的登山 客 而 設 計, 改 變 原 有 帳 篷 以 營 柱 作 為 支 撐 的 方 式,轉變成以具有裝備之母之稱的登山背包來撐 起帳篷,減輕登山時所需要背負的重量,使登山 的路途更加輕鬆。

"Novern" is targeted to mountaineers who fully know their needs and pursue lightweight equipment. We made the transition of the support from the port to the backpack, the so-called core equipment, to sustain the tent. The burden of equipment is reduced in order to make mountaineers feel easier during mountain climbing.

沈怡秀

高育嫻

賈薇

Yi-Hsiu,Shen

Yu-Hsien,Kao

Wei,Chia

85


大 同 大 學 工 業設計系 4 3 屆

空白路徑 B lank Path

研究調查 Investigate 根據資料調查以及訪談的結果顯示,在有一定的登山經驗後,部分登山客會開始將自己的登山裝備輕量化。而輕量化能夠 減少不必要的裝備、重量、減輕身體的負擔與體力的耗費,也能保留精力應付突發的狀況與各種地形。 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登山客在登山途中的使用者歷程後,發現登山客進入休息階段中,背包大多都是放置在一旁。所以我們 開始思考背包除了收納裝備外,是否還能提供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According to the outcome of the survey, some mountain-climbers will start reducing the weight of their equipment after gaining certain experience. Light-weighted gear can reduce unnecessary weight, relieve the burden of body, and save one’s energy for dealing emergency. After digging in to the survey, we found out that mountain-climbers usually leave the backpack aside while taking rest. This lead us to try figuring out another use for the backpack.

設計理念 Concept 利用登山背包代替現有帳篷的營柱來支撐帳篷,不僅不用攜帶 多餘的支撐物、裝備總重量減少,也讓休息時閒置一旁的登山 背包有了新的用途,提供追求輕量化但不追求舒適度、且喜愛 與朋友組團上山的登山客一個新選擇。 將背包骨架作為 Novern 的核心支撐,並以背包做為帳篷高度 生活產品

之參考基準。搭建時,運用背包上多種外擴扣件作為帳篷結合 支撐點,透過簡單的操作,即可將帳篷撐起。

LI FE S T YLE

Substitute traditional tent ports with backpacks to sustain the tent is giving a new function for the backpack. We provide a new choice for those who appeals to light-weighted gear while climbing. Take the backpack aluminum as the core support of the NOVERN, and use the height of the backpack as the tent height reference. While setting up the tent, uses buckles a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ent and the backpack.

86


03. LI F E S T Y LE

設計特點 Features NOVERN 以背包代替營柱為特點,並以使用者角度延伸出更多方便使用的特色。 Substituting tent ports with backpack as NOVERN's feature, some features also had been design from user perspective .

帳篷固定點

帳篷尺寸

帳篷增高點

內帳後門與收納空間

Support

Size

Higher fixed points

back flap and storage space

選用特殊扣件作為帳篷與背

使用者可依身型大小選擇

增加帳篷固定點,增加帳

為考慮使用者拿取與放置東

包的固定工具。

不同尺寸,減輕背負重量。

篷內空間以提高舒適度。

西的便利性而設計。

Select special fastener for

Users can choose the size of

Adding higher fixed points

Considering the onvenience,

stabling the tent and the

tent depend on their body

on tent, which can extend

there's a small window and

backpack.

shap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ner space to improve

hooks in the inner tent.

superfluous weight.

comfortability.

1. 帳篷收納

2. 擴充點

Backpack support

additional using place on the backpack

使用收納袋上的扣件固定

將織帶環繞背包,讓使用

於背包上方。

者可自由綁繩。

Using the tent-packing

There's a webbing around

bag on the backpack with fasteners.

the hole backpack llowing users to bind rope on it as they like.

3. 拉鍊方向

4. 背包支撐架

direction of zipper

Backpack support

拉鍊方向經過設計,讓使

使用者可依背型將鋁條彎

用者在帳篷內也能方便拿

曲,使其符合身型,減少

取背包內物品。

背部負擔。

The direction of zippers

Users can bend aluminum

had been meticulously

bars to fit their back shape.

designed, that users can take things from backpack easily.

87


大 同 大 學 工 業設計系 4 3 屆

空白路徑 B lank Path

色彩計畫 外帳用橘紅色當主要顏色,不會像使用亮黃色會引來蚊蟲, 但同時在樹林中有醒目的效果。 內帳主要使用色為白色,亮度高的內帳透光性較好,空氣中 的溫度比較能傳導進帳篷;而黑色的底增加了帳篷整體的沈 穩感。 背包顏色採用與帳篷相近配色來達到一致感,背包整體使用 黑色凸顯沈穩感,環繞在拉鍊旁的織帶使用淺灰色來使其更 明顯,而兩旁的小側袋拉鍊用橘紅色。

Color Plan We choose orange to be the main color of outer tent. Not only keeping away from mosquitoes, but also catching your eyes. The inner tent we choose white to be the main color. Highvalue tent have better transmittance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 black bottom make the tent more calm. The color of backpack, calm black, which we choose is as same as the tent. The webbings beside zipper and two sides of backpack, used in light steel blue and steel blue repectively to stand out from the backpack. The zippers of two side pockets are dark red.

如何搭建 How to build

生活產品 LI FE S T YLE

1. 將背包放於地上,並將營

2. 接著將內帳與背包背部底

3. 將內帳以及外帳以背帶上

4. 最後將其餘端點使用營釘

釘穿過背包底部前後的織帶

下的營釘一起固定。

方的快扣做固定。

固 定, 並 將 繩 子 拉 緊 後 便 完

加以固定。 1. Lay the backpack on the

2. Fix the inner tent and the

3. Then, fix the inner tent with

4. Finally, other points use the

g r ou n d , an d s tic k th e nail

bottom of backpack together

buckles on straps.

same way as inner tent to stick

through the webbing at the

by nail.

bottom of the front and back of backpack.

88

成搭建。

on the ground.


03. LI F E S T Y LE

89


大 同 大 學 工 業設計系 4 3 屆

社會公共 PU BL I C & S OC I AL I SS UES

196

空白路徑 B lank Path


04. PUBLIC & SOCIAL ISSUES

Ripple 情趣無障礙

身障者情趣用品 / Sex aid for the disabled 指導老師 / 李文淵 翁瑞津

在臺灣,身障者的性需求是一個備受忽視但卻相 對重要的議題,社會大眾的眼光加上長期的視而 不見,讓他們對性的想像備受侷限,甚至沒有想 像。身障者應與直立人擁有相同的性實踐權力, 我們期望透過設計能讓身障者獨立解決性需求。

In Taiwan, sex desire/need for the disabled is a neglected yet rather important topic. Since the society tend to overlook the fact that sex is also needed for the disabled, disabled people often have limited imagination about sex, even have zero concept about it. Therefore, we’d like to design a product that can provide the disabled a tool to independently fulfill the desire for sex.

產品圖

黃心柔

許家寧

賴思穎

Hsin-Jou,Huang

Chia-Ning,Hsu

Szu-Ying,Lai

197


大 同 大 學 工 業設計系 4 3 屆

空白路徑 B lank Path

設計理念 產品提供的性刺激以「愛撫模擬」為主,並配合生殖部 位的振動(女性)、按壓(男性)。除了觸覺,另外以 眼罩結合視、聽、嗅三方感官刺激,將視覺遮蔽放大其 他感官刺激的感受、播放 ASMR 放鬆生理狀態、釋放費 洛蒙提升性心情,流程結束後,以加溫、充氣的功能進 行「擁抱模擬」在性滿足後的冷卻階段提供安心感,緩 和情緒。

社會公共

Concept We focus on simulating "touching" such as vibration and pressure for the private part. Other than touching, we

PU BL I C & S OC I AL I SS UES

provide an eye mask that help enhance the product experience. The eye mask has three main purposes: first, users are blocked from the sense of visual, leading to magnify other senses’ stimulations. Second, it plays ASMR for relaxation. Lastly, it releases pheromone to reduce the possible anxiety and increase the user’s sex pleasure. After every session, the product will inflate and add warmth to simulate the feeling of hug and to make the user at ease after orgasm.

198


04. PUBLIC & SOCIAL ISSUES

設計情境 「隱私」一直是身障者自慰時會遇到的難關之一,我們的產品 只需一位照顧者提供「穿戴準備」及「後續收拾」的協助,甚 至不用參與過程,就能給身障者不一樣的自慰體驗。 為何將產品設計成衣物而非器具呢?因為脫衣著衣本是照顧者 日常工作的一環,若將產品準備的過程融入他們日常的工作,不 只能降低照顧者事前協助自慰的尷尬感,衣物本身更提供了重點 部位的遮蔽,讓身障者不會感到害羞,並增加使用產品的意願。

Features When it comes to masturbation, privacy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issue. Our product only required a caregiver to help the user put on and take off the product, which provides user a different masturbation experience with full privacy. Putting on/ taking off clothes is part of the caregiver’s daily routine. And this is the main reason why we design our product in the form of clothes. By doing so, the caregiver feels less embarrassed when assisting. Meanwhile, the user can also feel more comfortable when being assisted, which increase their willingness to use the product.

問題研究

Problem & Research

注重前戲的原因有二:身障者普遍對於自身性權的認知不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why we focus on foreplay: first,

多,並不習慣自慰或高潮的感覺,從前戲切入除了能消除

the disabled often have less knowledge about sex and are

不安感,更讓他們重新認知身體的性感帶及性需求;除此 之外,前戲在整個自慰的流程內佔最多時間,著重於前戲 能大幅拉長體驗時間,讓身障者能有更愉悅的享受。

not used to masturbation or orgasm. By starting with the foreplay, not only can our product reduce their anxiety but also make them be aware of their desire for sex and erogenous zone. Second, since foreplay takes the most time during masturbation, the using experience is extended to provide the user a more pleasurable time.

199


大 同 大 學 工 業設計系 4 3 屆

空白路徑 B lank Path

產品細節 Details 衣物內襯的發熱充氣氣墊,在胸部、大腿內側等敏感帶會 以順皮膚肌理的紋路逐步充氣,來模擬愛撫的感受;而肩 部、腹部的氣墊則會同步充氣,來營造擁抱的效果。 衣服表層標示感應點,利用遙控器輕觸感應,來設定自選 模式中氣墊運作的順序。 The heating inflation air cushions are placed at the sensitive areas such as breasts, thighs and etc. The air cushions will gradually inflate along the muscle to simulates the feeling of touching. Other cushions that are placed at shoulder and abdominal will inflate simultaneously to create the feeling of being hugged. There are censors on the clothes which user can use remote to control and choose how they want the air cushion to work.

服務流程 Process

社會公共 PU BL I C & S OC I AL I SS UES

200

1

2

3

4

5

6

穿戴衣物裝置 1 Putting on the clothes.

可選擇是否配戴眼罩 2 Choose to wear mask.

啟動並選擇模式 3 Turn on and choose mode.

感應設定自選 4 Induce to set parts.

照顧者取走子機離開 5 Caregiver take the reminder.

結束後子機提示照顧者 6 Reminder alert while end.


04. PUBLIC & SOCIAL ISSUES

20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