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慈芳 1995/10/02 fannyffffff@gmail.com
Work
experience
藝術概論助教 大二設計評圖 胡宗雄建築師事務所
Competition
experience
台南築角社區營造競賽 海峽兩岸建築交流工作坊
01
創意貨櫃競圖 若水之介
02
背包客旅店 穿越時空背包客棧
03
04
鄉村文化小店 楓樹坑的店
複合式商業大樓 山水之間
05
桃園火車站周邊區域改造計畫
06
走向公民的社區 你的名字
07
畢業設計初步構想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老子《道德經》 在大稻埕還沒興起前,新莊曾是個港口,繁榮的貿 易、鼎沸的人聲,穿梭在大街小巷裡。隨著海平面 下降,港口退出了新莊,也就慢慢退去了往日的繁 華。水,賦予了新莊生命,因此我們將水帶入基地, 相望藉由水,能找到這片土地的共容性。
以遞進的水池當作軸線,引領 旅人走入園區。
用水瀑當成軟性介質,介定實 虛空間。
將一層平面架高,上水在地面層 流動,並與主體呼應,象徵過去 新莊的生活與水密切相連。
水,滲透至土裡; 情感,滲透至地方; 玻璃盒,滲透至貨櫃中。
沒入土裡的貨櫃,像水一般 滲透進土壤,藉由滲透作用,
讓貨櫃跟土地緊密相連。
展覽
咖啡廳
表演
綠地廣場
教學
廁所
POP SHOP
停車場
辦公
入口
旅館是城市的縮影,城市是世界的縮影, 世界是宇宙的縮影。在旅館中移動,彷彿 在城市穿梭,進而飛越世界,探索宇宙。
旅行是一種尋找自己的過程,每個人走進 旅館,就像經歷了一趟穿越時空的旅程, 最終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永恆。
整體
房間
公共 空間
入口
楓樹坑的店 飲。食。農。展。作。住。
桃園龜山鄉的楓樹坑,土地大多背山面對狹 長的梯田及山景。滿懷企圖的阿不拉決定結 束台北的店,一家四口搬回老家,構想在咖 啡餐飲農事的本業外,招集當地小農、麵包
烘焙、青年文創等進駐,開創微型聚落概念 的複合休閒事業。以融合自然環境與結合地 方特色的空間再出發。
伸入自然 引入自然
擁有自然 希望藉由這三種與自然的關係,
在動線的每次轉折,會帶領人看見
將當地的視、聽、嗅、觸、感,
不同景色。擷取每一幕場景,將其
帶入建築物內。
變成每個空間。
餐廳---看到自然、吃到自然、感受到自然 茶館---望天向地的飲茶、從公共到私密
展售---以不同高度與窗的開口作為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對話關係 住宅---具私密性、與三合院形成二代宅關係 水池---流動的水流暗示動線的流向
展售 餐廳 廚房 3f
展覽 茶館 住宅 水池
2f
1f
a
b
a-a’剖面
b‘ a‘
b –b’剖面
正立面
複合商業大樓設計 桃園火車站附近區域高度商業化,反觀與火車站 在一個軸線上的景福宮周邊已看到其衰老的容貌, 綜觀整個區域,發現這裡缺乏能使新舊城區能更 緊密連接的城市節點與能夠展現在地文化與藝術
的空間,因此提出以台灣在地飲食當作引導,帶 領人們走進藝文的殿堂,讓繁忙的城市生活能夠 得到舒緩,使人們覺得在地文化藝術跟生活一樣 重要,翻轉桃園的城市意象。
餐廳
旅館
交誼娛樂室
咖啡廳
展覽室 文創展售 表演廳 排練室
飲食商店街
藝文60.5%
娛樂60%
展演53%
飲食60.5% 住宿19%
住宿40%
工作室47%
桃園火車站周邊區域改造計畫
桃園市區交通凌亂,人車爭道,未來捷運 建設結合火車站,以統整桃園市區交通系 統出發,用線性連結各個文化與歷史建築, 並可結合都市綠帶與藍帶,使交通、文化、 歷史、自然環境能相互帶動發展。
軸線
轉運站 地下 廣場
火車站 文創 倉庫
動線序列
綠地 展演
轉運站 地標性建築,整合公車的路線與管理, 增加交通便利性,結合辦公跟商旅。
地下廣場 連接轉運站與火車站的都市廣場,並與 周邊商場機能結合,可容納更大的都市 活動。
火車站 保留舊有火車站,使其成為城市藝廊, 新火車站與未來新設捷運結合。
文創倉庫 活化舊的鐵道倉庫,使其成為桃園文創 基地,增加旁邊腹地與商業機能,以增 加人潮停留。
綠地展演 東門溪開蓋,親水空間與綠地成為城市 重要的自然保護區,配合展演舞台空間, 使此區為步調較慢的休閒區域。
你的名字
走向公民的社區
它承載著我們的記憶,緊緊的抓住這片土 地,它生長蔓延,將過往和未來,帶給每 一個純淨發光的靈魂,它不顯露也不隱藏, 從容之下漸漸包羅萬象,它就像那顆百年 的榕樹,沿著街巷向著燈火,將詩和遠方, 將心心念念間的淡水,帶回身邊。
畢業設計初步構想
信仰空間的重構
現代城市中,信仰空間的性質已與以往不同,
信仰空間的存在是不被重視的、被壓縮的, 但信仰在現代人的心中仍然存在著,在人們 需要時才會去尋求慰藉。我想提出一個更貼 近現代都市生活與精神所需的信仰空間,解 構再重組於都市場域中,並藉由重組後的信 仰空間重新定義人與神的關係。
人與神
信仰空間與城市的連結
信仰空間與周邊機能結合
信仰空間與人
信仰
生活